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未)公司新聞
去年開始的歐債危機,造成全球經濟大衰退,競爭激烈的太陽能產業大受打擊,包括全球排名第1、3、5名的德國太陽能產業公司都歇業,各國太陽能產業關廠倒閉的不計其數,但台灣的「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BIG SUN)卻屹立不搖,去年營運績效的EPS排名在台灣市場進步至坐二望一,可望向第一名挑戰,該公司掌舵者羅家慶董事長的戰略令人激賞。
太陽光電公司成立於民國95年,羅董堅信,在全球石油遲早用完,油電價格不斷上漲的壓力下,太陽能是取之不竭的能源,生產便宜的太陽能發電產品絕對有極大市場需求。
雖然當時台灣已存在一些太陽能電池廠,但是其中新進的太陽能電池廠多是花費大筆經費,向先進國家購買技術,移轉生產,而非自行研發。羅家慶認為,經營事業「非爭一時,而應爭千秋」,他寧可投入大筆資金自行研發,建立自主技術。
太陽光電公司位於新竹縣湖口鄉唐榮園區,新竹是台灣科技重鎮,包括工研院、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新竹科學園區都在新竹;生產半導體的台積電、聯電都位於竹科,而太陽光電公司生產矽晶太陽能電池,製程和半導體相近,所以,該公司就近高薪聘雇許多擁有世界一級大廠經歷的優秀高科技人才,全力投入產品研發。
6年來,中國大陸、日本、歐洲興起許多太陽能產業,競爭激烈,太陽光電公司由於自行研發,投資甚大,經營得相當辛苦,民國97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曾經月營業額在一個月內自2億8千萬元跌到只有2千8百萬元。去年再逢歐債危機引發的經濟大衰退,全球所有太陽能產業都遭受嚴重衝擊,但是太陽光電公司仍然屹立不搖,依靠的就是堅強的根本基礎。
持續研發終究開花結果,一是在第一次金融風暴期間開發的Combo-CellTM單晶矽高效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換為電力效率全球第一,當金融風暴結束後,成功打進日本市場,在民國99年取得一張金額高達新台幣19.25億元的大訂單。
二是太陽集團旗下子公司──上陽能源研發的「Topper Sun品牌模組」,今年2月獲得重大突破,讓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產品放款銀行──德國「環保銀行」同意對該公司這項產品的客戶提供巨幅貸款,包括:裝置25KW以下,免審查提供九成貸款;裝置25KW至50KW的,該銀行會打電話給上陽能源的德國分公司,只要確定為該公司產品,也提供九成貸款;只有50KW以上,銀行才進行信用評鑑。
德國是全世界最重要太陽能產品市場,「環保銀行」開放大幅貸款,代表認同上陽能源的「Topper Sun品牌模組」,也大幅增加該公司的行銷動力,所以之前月營業額只有新台幣1千萬元,今年3月德國分公司營業額達新台幣4千萬元。
三是建置成功「中大型太陽能電廠」(Solar Power Plant)。實績之一,就是將嘉義縣義竹鄉一家大規模的傳統養雞舍,裝設成為500kw太陽能光電雞舍,除了以太陽能發電自用外,還可將多餘電力賣給台電公司,每年光是售電的收益率就可達到12~15%。
四是成功研發「智慧型太陽能追日系統」,並定今年5月9日在中科后里廠對外發表。這個系統將傳統固定於地面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升級為可自動追著太陽光轉動挪移之系統,並克服市場上追日系統穩定度低與價格高昂的缺點,提高發電能力30~40%。
研發之初,市面上已有競爭廠商生產的追日發電系統,而且都申請了專利,太陽光電公司子公司上陽能源公司(TOPPER SUN)無法比照使用。羅家慶於是和研發團隊自行研發,他花了兩年時間,想出4大特徵點,把自動追日系統做得更具競爭力,包括精準追日、穩定可靠、智慧控管、經濟實惠。如今亦將這些特點技術附諸專利申請上。
太陽光電公司的研發人員都是博碩士,不只留美歸國的很多,連外國專家都請來。6年來,讓公司成功擁有從中游到下游的一條龍生產系統,從生產銷售單晶、多晶矽晶太陽能電池的太陽光電公司;進一步成立設計銷售太陽能高效能模組、屋頂及地面太陽能系統、追日系統的上陽能源公司;及進行專業太陽能發電廠投資的太陽全球投資公司(Solar Global Power),逐漸成型為專業之太陽能光電產業集團──太陽集團(BIG SUN Group)。該公司目前擁有將近100項專利,其中由羅家慶主導的專利發明案件佔20%以上。
行銷方面,太陽光電集團已在全球布局,旗下的業務人員包括全球8大語言的人才,除了國語,還有英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如今正努力尋找阿拉伯語的業務人員,以向中東開發業務。
羅家慶認為,在產品已全系列開發的情況下,太陽光電集團應建立品牌形象,只做技術競爭,不再盲目做產能競賽,換句話說,可將開發的新技術移轉售予別家廠商,共創策略同盟。因此,5月9日於太陽光電中科后里廠發表太陽能追日系統時,會宣布招募全球代理商及經銷商。
太陽光電公司共有四百多位員工。羅家慶說,負擔四百多個家庭的生計,公司必須有前瞻布局,「別人尚未想到,我們已進行專利布局」;「領航正確,同事們合力划船才不會撞上冰山。」
行政院發言人楊永明昨天證實,經濟部推薦次長黃重球接掌台電董事長,此人事案行政院長陳?最快今天可望核定,黃重球轉換跑道後,其遺缺以工業局長杜紫軍接任的機會最大。
據了解,為展現改革國營事業的決心,府院將針對中油、台水及台糖等國營事業高層人事,通盤檢討,另5月陸續到期的公股金融機構人事,恐不可免有一番大搬風,外界盛傳連金管會主委陳裕璋6月底任滿可能轉換跑道。
楊永明表示,為推動台電經營改革,經濟部在上週五(4日)傍晚已把陳貴明請辭案公文送行政院,經濟部公文並同時建議由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接任。楊永明說,經長施顏祥已口頭向陳?報告,行政院會依公文程序,待院長核定後依規定處理。預料最快今天政院可望核定相關人事案。
在府院都同意黃重球接掌台電後,將牽動經部人事大地震,次長遺缺以杜紫軍接任呼聲最高,杜曾任經濟部技術處長、主祕及在工業局歷練多年,深受施顏祥及歷任部長賞識,升任可謂適才適所。至於工業局長,內升副局長周能傳,或由技術處長吳明機升任都有可能。
據黨政人士透露,為展現改革國營事業的決心,府院決定針對經部所屬國營事業高層人事通盤檢討。中油董事長朱少華今年7月底將屆齡退休,在中油五輕面臨遷廠之際,外界原本預期最懂五輕的朱少華很可能再延退,但改革當前,府院考量7月延攬具管理經驗者進駐,推動中油民營化等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政務副主委李紀珠6月底任期將屆滿,其中黨政圈盛傳陳裕璋將會異動。前財長李述德也將在這波金融人事異動中有所安排,出任兆豐金、第一金董座或期交所、證交所等證券周邊單位董座都是可能動向。
台企銀5月下旬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現任董事長羅澤成6月將屆滿65歲,很可能異動,其餘兆豐金、第一金、台灣銀行等金融高層人事將有一番大搬風。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陳?昨(6)日出席勞委會「全國模範勞工表揚大會」時證實,經濟部長施顏祥已推薦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接任台電董事長一職,行政院將尊重施顏祥的建議,可望於本周公佈這項人事案。
面對台電後續改革,陳?指出,任何公司如同人一樣,會出現病症,台電有需要改進之處,也「隨時在進行改進」;另外,政府已成立經營改善小組,將借重其他行業執行長的經驗,思考台電是否能以不同方式營運,「讓台電能夠更進步」。
台電人事大地震,引發政壇棄車保帥之說,據了解,經部4月中旬公布電價調漲方案,引發媒體及立院一連串揭弊行動之際,撤換台電高層人事,展現大刀闊斧改革決心,早有跡可尋。
府院這次火速換人的考量是,改革若要玩真的,就必須先「換人」,以免台電內部官官相護,左手改右手,處處是包袱,無法展現改革成果。
4月底,行政院長陳?召集油電高層到院說明外界關切的問題,台電針對購電及購煤合約,一再強調無法變更合約,政院諸多高層就對台電說法頗不以為然,加上立法院及媒體接二連三,揭發台電內部弊端,台電都無法有效論述,澄清疑慮,甚至拿出令外界信服的說明及做法。
再者,核四案一再追加預算及延宕,台電管理上的錯誤,沒人受到懲處,也引發爭議。這些在在使決策高層萌生對台電負責人「開刀」想法。
這次陳貴明下台,與顏色有無關聯,引發外界議論,倘若真以顏色作為人事更迭考量,完全失去改革正當性。
台電長期失去自我檢討動力,經部也難以卸責,例如汽電共生高賣低買,白天發電賣電,晚上離峰向台電買電生產早已被詬病多年,民間電力購電費率甚高,穩賺不賠,不論汽電共生或ipp民間電力的投資報酬率均高達15~20%,較台電法定投資報酬8~12%甚多,尤其有四家還是台電轉投資的子公司,台電多年未思積極改革,令外界及政府高層無法諒解。
但身為督導台電的經濟部國營會及能源局,甚至為汽電共生及民間電業護航的民代,難道沒有責任?
台電今天買電負擔如此沈重,責任並非只在台電公司一方,倘若改革只改半套,恐於事無補。
這次電價決策過程的反覆,馬政府執政團隊也值得深切檢討,而台電數十年政策負擔、採購及管理沈痾,除非有破釜沉舟決心,光換人亦無助百年老店的煥然一新。
接任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的劉宗聖,對於元大寶來投信今年將正式揮軍中國市場,有不少獨到的見解,劉宗聖認為目前在投信業部分的兩岸金融交流,仍僅侷限於「點」的開放,而大陸目前來台投資的金額也不高,未來兩岸金融開放,若能由單「點」擴大到「線」的串接,甚至全「面」性地開放,激化兩岸市場對於投資商品的需求才會整個爆發。
未來元大寶來投信將與中國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成立一合資公司,預計今年可以開業,未來若相關法令許可,希望可以發行一檔基金產品,兩岸三地都能銷售,也就是採取類似目前國內可以銷售的境外基金,採取多市場銷售策略,如此才能有效地擴大基金規模。
元大寶來投信未來的經營目標之一是中國專家的地位再提升,也因此,要擺脫過去從台灣或中國來看兩岸市場的思維,而應該是從兩岸甚或是全球的角度來思考兩岸市場的發展潛力,如此才能更精準地掌握兩岸三地投資人的需求,進一步提供對的產品與投資策略。
劉宗聖說,未來若兩岸三地市場能夠進一步開通,未來在大陸市場可以發行ETF商品,元大寶來旗下的基金因為取得中國QFII資格而可以投資自己發行的ETF,相對地,中國當地取得QDII投資海外資格的公司,則可以到台灣買台灣的ETF。
如此一來,讓元大寶來投信在台灣經營的特色經驗複製到對岸,在兩岸市場中形成「雙元大的經營概念」,甚至也可以協助對岸資產管理市場成為當地的台股專家或國際專家,還能啟動一正向循環的ecosystem(生態系統),在新的動能挹注下,基金規模自然能保持成長動能。
元大寶來投信期許隨兩岸金融市場開放,以台灣最大投信之姿搶做「中國投資專家」的品牌,把國內的資產管理業推向國際舞台,用這獨特的競爭利基去和國外基金公司搶佔商機。
元大寶來投信新任副董事長杜純琛,擔任元大投信總經理逾十年,並曾經擔任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牡羊座的杜純琛,對工作崇尚從一而終,從進入元大集團開始工作,一做就逾20年,但在杜純琛身上,看到的永遠是充滿著動力與企圖心。
杜純琛認為,元大寶來合併後,旗下基金產品至4月底為止多達68檔(寶來投信4月份完成募集寶來上證50ETF與寶來中國平衡基金),是國內投信中基金產品線最多且也最完整,涵蓋台股基金、海外股與債投資、以及指數與ETF等三大投資主軸。
至於過去元大投信曾經擔任境外基金的總代理機構,因應合併以及內部的業務發展方向,將回歸以本身產品銷售為主軸。
杜純琛說明,當國內法令開始開放總代理人制度引進境外基金後,國內業者如雨後春筍般地引進境外基金,隨著境外基金品牌前五大,甚至於前十大品牌業者漸漸成形後,後進的境外基金品牌相對難以拓展國內市場。
杜純琛對於國內投信與投顧產業的發展相當熟稔,談到未來元大寶來投信的長期經營與發展,他認為,元大寶來投信合併後的最大特色是產品多元化。
未來在產品線的規劃上不以發行新基金衝刺規模為目的,將進一步深化既有產品線,並持續強化產品線的廣度,做到真正能提供投資人一次購足的資產配置需求。
杜純琛表示,元大投信與寶來投信分別都是成立20年的公司,無論是在經營投信的經驗或是操作能力上,都像是一個充滿能量的青壯年,正是要大展拳腳的時刻,相信未來合併後的營運動能會更加有活力,推動元大寶來投信邁向另一個黃金成長期。
太陽光電公司成立於民國95年,羅董堅信,在全球石油遲早用完,油電價格不斷上漲的壓力下,太陽能是取之不竭的能源,生產便宜的太陽能發電產品絕對有極大市場需求。
雖然當時台灣已存在一些太陽能電池廠,但是其中新進的太陽能電池廠多是花費大筆經費,向先進國家購買技術,移轉生產,而非自行研發。羅家慶認為,經營事業「非爭一時,而應爭千秋」,他寧可投入大筆資金自行研發,建立自主技術。
太陽光電公司位於新竹縣湖口鄉唐榮園區,新竹是台灣科技重鎮,包括工研院、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新竹科學園區都在新竹;生產半導體的台積電、聯電都位於竹科,而太陽光電公司生產矽晶太陽能電池,製程和半導體相近,所以,該公司就近高薪聘雇許多擁有世界一級大廠經歷的優秀高科技人才,全力投入產品研發。
6年來,中國大陸、日本、歐洲興起許多太陽能產業,競爭激烈,太陽光電公司由於自行研發,投資甚大,經營得相當辛苦,民國97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曾經月營業額在一個月內自2億8千萬元跌到只有2千8百萬元。去年再逢歐債危機引發的經濟大衰退,全球所有太陽能產業都遭受嚴重衝擊,但是太陽光電公司仍然屹立不搖,依靠的就是堅強的根本基礎。
持續研發終究開花結果,一是在第一次金融風暴期間開發的Combo-CellTM單晶矽高效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換為電力效率全球第一,當金融風暴結束後,成功打進日本市場,在民國99年取得一張金額高達新台幣19.25億元的大訂單。
二是太陽集團旗下子公司──上陽能源研發的「Topper Sun品牌模組」,今年2月獲得重大突破,讓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產品放款銀行──德國「環保銀行」同意對該公司這項產品的客戶提供巨幅貸款,包括:裝置25KW以下,免審查提供九成貸款;裝置25KW至50KW的,該銀行會打電話給上陽能源的德國分公司,只要確定為該公司產品,也提供九成貸款;只有50KW以上,銀行才進行信用評鑑。
德國是全世界最重要太陽能產品市場,「環保銀行」開放大幅貸款,代表認同上陽能源的「Topper Sun品牌模組」,也大幅增加該公司的行銷動力,所以之前月營業額只有新台幣1千萬元,今年3月德國分公司營業額達新台幣4千萬元。
三是建置成功「中大型太陽能電廠」(Solar Power Plant)。實績之一,就是將嘉義縣義竹鄉一家大規模的傳統養雞舍,裝設成為500kw太陽能光電雞舍,除了以太陽能發電自用外,還可將多餘電力賣給台電公司,每年光是售電的收益率就可達到12~15%。
四是成功研發「智慧型太陽能追日系統」,並定今年5月9日在中科后里廠對外發表。這個系統將傳統固定於地面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升級為可自動追著太陽光轉動挪移之系統,並克服市場上追日系統穩定度低與價格高昂的缺點,提高發電能力30~40%。
研發之初,市面上已有競爭廠商生產的追日發電系統,而且都申請了專利,太陽光電公司子公司上陽能源公司(TOPPER SUN)無法比照使用。羅家慶於是和研發團隊自行研發,他花了兩年時間,想出4大特徵點,把自動追日系統做得更具競爭力,包括精準追日、穩定可靠、智慧控管、經濟實惠。如今亦將這些特點技術附諸專利申請上。
太陽光電公司的研發人員都是博碩士,不只留美歸國的很多,連外國專家都請來。6年來,讓公司成功擁有從中游到下游的一條龍生產系統,從生產銷售單晶、多晶矽晶太陽能電池的太陽光電公司;進一步成立設計銷售太陽能高效能模組、屋頂及地面太陽能系統、追日系統的上陽能源公司;及進行專業太陽能發電廠投資的太陽全球投資公司(Solar Global Power),逐漸成型為專業之太陽能光電產業集團──太陽集團(BIG SUN Group)。該公司目前擁有將近100項專利,其中由羅家慶主導的專利發明案件佔20%以上。
行銷方面,太陽光電集團已在全球布局,旗下的業務人員包括全球8大語言的人才,除了國語,還有英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如今正努力尋找阿拉伯語的業務人員,以向中東開發業務。
羅家慶認為,在產品已全系列開發的情況下,太陽光電集團應建立品牌形象,只做技術競爭,不再盲目做產能競賽,換句話說,可將開發的新技術移轉售予別家廠商,共創策略同盟。因此,5月9日於太陽光電中科后里廠發表太陽能追日系統時,會宣布招募全球代理商及經銷商。
太陽光電公司共有四百多位員工。羅家慶說,負擔四百多個家庭的生計,公司必須有前瞻布局,「別人尚未想到,我們已進行專利布局」;「領航正確,同事們合力划船才不會撞上冰山。」
行政院發言人楊永明昨天證實,經濟部推薦次長黃重球接掌台電董事長,此人事案行政院長陳?最快今天可望核定,黃重球轉換跑道後,其遺缺以工業局長杜紫軍接任的機會最大。
據了解,為展現改革國營事業的決心,府院將針對中油、台水及台糖等國營事業高層人事,通盤檢討,另5月陸續到期的公股金融機構人事,恐不可免有一番大搬風,外界盛傳連金管會主委陳裕璋6月底任滿可能轉換跑道。
楊永明表示,為推動台電經營改革,經濟部在上週五(4日)傍晚已把陳貴明請辭案公文送行政院,經濟部公文並同時建議由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接任。楊永明說,經長施顏祥已口頭向陳?報告,行政院會依公文程序,待院長核定後依規定處理。預料最快今天政院可望核定相關人事案。
在府院都同意黃重球接掌台電後,將牽動經部人事大地震,次長遺缺以杜紫軍接任呼聲最高,杜曾任經濟部技術處長、主祕及在工業局歷練多年,深受施顏祥及歷任部長賞識,升任可謂適才適所。至於工業局長,內升副局長周能傳,或由技術處長吳明機升任都有可能。
據黨政人士透露,為展現改革國營事業的決心,府院決定針對經部所屬國營事業高層人事通盤檢討。中油董事長朱少華今年7月底將屆齡退休,在中油五輕面臨遷廠之際,外界原本預期最懂五輕的朱少華很可能再延退,但改革當前,府院考量7月延攬具管理經驗者進駐,推動中油民營化等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政務副主委李紀珠6月底任期將屆滿,其中黨政圈盛傳陳裕璋將會異動。前財長李述德也將在這波金融人事異動中有所安排,出任兆豐金、第一金董座或期交所、證交所等證券周邊單位董座都是可能動向。
台企銀5月下旬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現任董事長羅澤成6月將屆滿65歲,很可能異動,其餘兆豐金、第一金、台灣銀行等金融高層人事將有一番大搬風。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陳?昨(6)日出席勞委會「全國模範勞工表揚大會」時證實,經濟部長施顏祥已推薦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接任台電董事長一職,行政院將尊重施顏祥的建議,可望於本周公佈這項人事案。
面對台電後續改革,陳?指出,任何公司如同人一樣,會出現病症,台電有需要改進之處,也「隨時在進行改進」;另外,政府已成立經營改善小組,將借重其他行業執行長的經驗,思考台電是否能以不同方式營運,「讓台電能夠更進步」。
台電人事大地震,引發政壇棄車保帥之說,據了解,經部4月中旬公布電價調漲方案,引發媒體及立院一連串揭弊行動之際,撤換台電高層人事,展現大刀闊斧改革決心,早有跡可尋。
府院這次火速換人的考量是,改革若要玩真的,就必須先「換人」,以免台電內部官官相護,左手改右手,處處是包袱,無法展現改革成果。
4月底,行政院長陳?召集油電高層到院說明外界關切的問題,台電針對購電及購煤合約,一再強調無法變更合約,政院諸多高層就對台電說法頗不以為然,加上立法院及媒體接二連三,揭發台電內部弊端,台電都無法有效論述,澄清疑慮,甚至拿出令外界信服的說明及做法。
再者,核四案一再追加預算及延宕,台電管理上的錯誤,沒人受到懲處,也引發爭議。這些在在使決策高層萌生對台電負責人「開刀」想法。
這次陳貴明下台,與顏色有無關聯,引發外界議論,倘若真以顏色作為人事更迭考量,完全失去改革正當性。
台電長期失去自我檢討動力,經部也難以卸責,例如汽電共生高賣低買,白天發電賣電,晚上離峰向台電買電生產早已被詬病多年,民間電力購電費率甚高,穩賺不賠,不論汽電共生或ipp民間電力的投資報酬率均高達15~20%,較台電法定投資報酬8~12%甚多,尤其有四家還是台電轉投資的子公司,台電多年未思積極改革,令外界及政府高層無法諒解。
但身為督導台電的經濟部國營會及能源局,甚至為汽電共生及民間電業護航的民代,難道沒有責任?
台電今天買電負擔如此沈重,責任並非只在台電公司一方,倘若改革只改半套,恐於事無補。
這次電價決策過程的反覆,馬政府執政團隊也值得深切檢討,而台電數十年政策負擔、採購及管理沈痾,除非有破釜沉舟決心,光換人亦無助百年老店的煥然一新。
接任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的劉宗聖,對於元大寶來投信今年將正式揮軍中國市場,有不少獨到的見解,劉宗聖認為目前在投信業部分的兩岸金融交流,仍僅侷限於「點」的開放,而大陸目前來台投資的金額也不高,未來兩岸金融開放,若能由單「點」擴大到「線」的串接,甚至全「面」性地開放,激化兩岸市場對於投資商品的需求才會整個爆發。
未來元大寶來投信將與中國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成立一合資公司,預計今年可以開業,未來若相關法令許可,希望可以發行一檔基金產品,兩岸三地都能銷售,也就是採取類似目前國內可以銷售的境外基金,採取多市場銷售策略,如此才能有效地擴大基金規模。
元大寶來投信未來的經營目標之一是中國專家的地位再提升,也因此,要擺脫過去從台灣或中國來看兩岸市場的思維,而應該是從兩岸甚或是全球的角度來思考兩岸市場的發展潛力,如此才能更精準地掌握兩岸三地投資人的需求,進一步提供對的產品與投資策略。
劉宗聖說,未來若兩岸三地市場能夠進一步開通,未來在大陸市場可以發行ETF商品,元大寶來旗下的基金因為取得中國QFII資格而可以投資自己發行的ETF,相對地,中國當地取得QDII投資海外資格的公司,則可以到台灣買台灣的ETF。
如此一來,讓元大寶來投信在台灣經營的特色經驗複製到對岸,在兩岸市場中形成「雙元大的經營概念」,甚至也可以協助對岸資產管理市場成為當地的台股專家或國際專家,還能啟動一正向循環的ecosystem(生態系統),在新的動能挹注下,基金規模自然能保持成長動能。
元大寶來投信期許隨兩岸金融市場開放,以台灣最大投信之姿搶做「中國投資專家」的品牌,把國內的資產管理業推向國際舞台,用這獨特的競爭利基去和國外基金公司搶佔商機。
元大寶來投信新任副董事長杜純琛,擔任元大投信總經理逾十年,並曾經擔任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牡羊座的杜純琛,對工作崇尚從一而終,從進入元大集團開始工作,一做就逾20年,但在杜純琛身上,看到的永遠是充滿著動力與企圖心。
杜純琛認為,元大寶來合併後,旗下基金產品至4月底為止多達68檔(寶來投信4月份完成募集寶來上證50ETF與寶來中國平衡基金),是國內投信中基金產品線最多且也最完整,涵蓋台股基金、海外股與債投資、以及指數與ETF等三大投資主軸。
至於過去元大投信曾經擔任境外基金的總代理機構,因應合併以及內部的業務發展方向,將回歸以本身產品銷售為主軸。
杜純琛說明,當國內法令開始開放總代理人制度引進境外基金後,國內業者如雨後春筍般地引進境外基金,隨著境外基金品牌前五大,甚至於前十大品牌業者漸漸成形後,後進的境外基金品牌相對難以拓展國內市場。
杜純琛對於國內投信與投顧產業的發展相當熟稔,談到未來元大寶來投信的長期經營與發展,他認為,元大寶來投信合併後的最大特色是產品多元化。
未來在產品線的規劃上不以發行新基金衝刺規模為目的,將進一步深化既有產品線,並持續強化產品線的廣度,做到真正能提供投資人一次購足的資產配置需求。
杜純琛表示,元大投信與寶來投信分別都是成立20年的公司,無論是在經營投信的經驗或是操作能力上,都像是一個充滿能量的青壯年,正是要大展拳腳的時刻,相信未來合併後的營運動能會更加有活力,推動元大寶來投信邁向另一個黃金成長期。
今年度太陽光電參考價格的降幅,可望維持在8%,如果是屋頂型,499KW(千瓦)以下的級距,每度仍在8元以上,即使是地面型,也有6.7元。能源局官員表示,最快1月底公布,同時,競價機制也會在2月初啟動,今年100MW(百萬瓦)裝置容量預定在10月達陣。
能源局去年12月召開公聽會,邀集業者對再生能源躉購套用的參數作交換意見,透過期初設置成本試算,初步瞭解,今年度的太陽光電參考價格,較去年降幅在1成以內,依據不同級距,有不同降幅,大約都在8~9%之間,能源局已報請行政院核定。
太陽光電分為屋頂型與地面型,屋頂型有四個級距,包括1~9KW以下、10~99KW以下、100~499KW以下,以及500KW以上,地面型則只有一個級距。如果以廠商最多申請案件的級距100~499KW以下來看,去年每度參考價為8.824元,官員說,今年訂定的參考價不會跌破8元。
在價格公告後,太陽光電競價機制也會緊跟上路。能源局自去年推出的太陽光電競價機制,今年也會繼續。官員表示,太陽光電成本下降速度相當快,如果只有一種費率價格,會脫離市場行情,造成業者利潤過高,所以導入競價機制,透過廠商打出最高優惠方式,讓政府收購價格合理,。
能源局表示,今年採取一個月競標一次,預計在2月初發布競價相關作業細節,最快3月開標,每月競標裝置容量原則訂定10MW,不過會按照申請件數,機動調整競標容量。
能源局去年12月召開公聽會,邀集業者對再生能源躉購套用的參數作交換意見,透過期初設置成本試算,初步瞭解,今年度的太陽光電參考價格,較去年降幅在1成以內,依據不同級距,有不同降幅,大約都在8~9%之間,能源局已報請行政院核定。
太陽光電分為屋頂型與地面型,屋頂型有四個級距,包括1~9KW以下、10~99KW以下、100~499KW以下,以及500KW以上,地面型則只有一個級距。如果以廠商最多申請案件的級距100~499KW以下來看,去年每度參考價為8.824元,官員說,今年訂定的參考價不會跌破8元。
在價格公告後,太陽光電競價機制也會緊跟上路。能源局自去年推出的太陽光電競價機制,今年也會繼續。官員表示,太陽光電成本下降速度相當快,如果只有一種費率價格,會脫離市場行情,造成業者利潤過高,所以導入競價機制,透過廠商打出最高優惠方式,讓政府收購價格合理,。
能源局表示,今年採取一個月競標一次,預計在2月初發布競價相關作業細節,最快3月開標,每月競標裝置容量原則訂定10MW,不過會按照申請件數,機動調整競標容量。
太陽光電收購機制又有新措施,經濟部規劃明年太陽光電將分為上半年與下半年,兩種不同收購價格,並採取前高後低方式,鼓勵業者儘早完成申設,期望可以達到能源局目標100MW。
能源局明(20)日也將舉行聽證會,屆時將公布明年度的收購價格,據了解,考量太陽光電景氣慘淡與成本下降相互因素交叉,明年度太陽光電收購價格調降約一成以內,降幅不大。
經濟部日前召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對於各項再生能源的相關成本與國際情況作通盤考量,大致底定各項參數,也確定明年度的折現率將比照今年度的5.25%。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度太陽光電競價機制持續實施之外,能源局也將會把太陽光電的收購價格分為上半年與下半年,兩種不同費率。
官員說,主要是參考歐洲地區的德國,一段時間會調正價格,甚至義大利更是每個月機動調整,由於審定會認為,每次只訂定一年度價格,不僅無法鼓勵廠商加速完成裝置,價格也相對不彈性。
官員說,明年度的收購價格,會採取前高後低的原則,以「完工日」作為適用費率的基準不變,一簽約同樣也是適用20年。
由於能源局現階段訂定明年度太陽光電裝置目標量為100MW,內部正評估是否要調整到200MW,一旦採取一年兩價格,將有助於達成目標裝置容量。
官員說,目前太陽能電池的價格重挫40%-50%,但是訂定收購價格必須要考量整體太陽光電供應鏈,包括模組與系統安裝等中下游,合計評估約降1成左右,至於收購費率是否要降至1成,仍要評估,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降幅將會低於一成內。
而風力發電部份,能源局說,風力發電成本降幅不大,僅約1%-2%,因此,風力發電明年度收購價格採取持平的機率相當大。
能源局明(20)日也將舉行聽證會,屆時將公布明年度的收購價格,據了解,考量太陽光電景氣慘淡與成本下降相互因素交叉,明年度太陽光電收購價格調降約一成以內,降幅不大。
經濟部日前召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對於各項再生能源的相關成本與國際情況作通盤考量,大致底定各項參數,也確定明年度的折現率將比照今年度的5.25%。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度太陽光電競價機制持續實施之外,能源局也將會把太陽光電的收購價格分為上半年與下半年,兩種不同費率。
官員說,主要是參考歐洲地區的德國,一段時間會調正價格,甚至義大利更是每個月機動調整,由於審定會認為,每次只訂定一年度價格,不僅無法鼓勵廠商加速完成裝置,價格也相對不彈性。
官員說,明年度的收購價格,會採取前高後低的原則,以「完工日」作為適用費率的基準不變,一簽約同樣也是適用20年。
由於能源局現階段訂定明年度太陽光電裝置目標量為100MW,內部正評估是否要調整到200MW,一旦採取一年兩價格,將有助於達成目標裝置容量。
官員說,目前太陽能電池的價格重挫40%-50%,但是訂定收購價格必須要考量整體太陽光電供應鏈,包括模組與系統安裝等中下游,合計評估約降1成左右,至於收購費率是否要降至1成,仍要評估,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降幅將會低於一成內。
而風力發電部份,能源局說,風力發電成本降幅不大,僅約1%-2%,因此,風力發電明年度收購價格採取持平的機率相當大。
國內兩大超商以擁有上千家門市通路為經營利基,BigSun集團董事長羅家慶放眼全球,在太陽產品製造及應用之餘,也積極拓展加盟,建構行銷通路,將以簡易使用、價格平實的產品,搶占全球太陽能應用市場大餅,以成為太陽能產業的通路王為集團目標。
面對今年這波市場不景氣,羅家慶以他過去在房地產的實務經驗表示,80年代房地產經歷大好大壞的洗禮,多數體質不佳者出局後,熬過去的廠商接收全部市場,體質更加堅實。這一幕正在太陽能產業重演。
羅家慶表示,上陽能源目前積極推展太陽能系統應用市場,同時亦啟動海外加盟計劃,結合各地有志投入太陽能應用推展的下游業者,加入通路體系,藉此貼近在地市場。
上陽能源將提供加盟商所需的經營know-how及產品來行銷,方便消費者就近採購所需的太陽能發電產品,快速佔有市場,實現太陽能普及應用的理想。
太陽能發電系統市場需求龐大,針對國內市場,上陽能源已推出新世代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整合服務,將轉移給國外加盟商。其黑金鋼太陽能模組、自動追日系統、BIPV隔熱/防曬/防水發電系統,加上本身在系統建置上擁有多項關鍵性專利,是拓展建物發電、太陽能加電站、太陽能3C產品應用等的最大利基。
羅家慶表示,黑金鋼系列是上陽熱銷歐洲的太陽能模組產品,擁有市場最高的轉換效率,明年更將挑戰20%轉換效率的歷史記錄。
面對今年這波市場不景氣,羅家慶以他過去在房地產的實務經驗表示,80年代房地產經歷大好大壞的洗禮,多數體質不佳者出局後,熬過去的廠商接收全部市場,體質更加堅實。這一幕正在太陽能產業重演。
羅家慶表示,上陽能源目前積極推展太陽能系統應用市場,同時亦啟動海外加盟計劃,結合各地有志投入太陽能應用推展的下游業者,加入通路體系,藉此貼近在地市場。
上陽能源將提供加盟商所需的經營know-how及產品來行銷,方便消費者就近採購所需的太陽能發電產品,快速佔有市場,實現太陽能普及應用的理想。
太陽能發電系統市場需求龐大,針對國內市場,上陽能源已推出新世代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整合服務,將轉移給國外加盟商。其黑金鋼太陽能模組、自動追日系統、BIPV隔熱/防曬/防水發電系統,加上本身在系統建置上擁有多項關鍵性專利,是拓展建物發電、太陽能加電站、太陽能3C產品應用等的最大利基。
羅家慶表示,黑金鋼系列是上陽熱銷歐洲的太陽能模組產品,擁有市場最高的轉換效率,明年更將挑戰20%轉換效率的歷史記錄。
友達光電旗下友達晶材公司,共斥資約12.5億元,標購彰濱工業區鹿港西二區19.555公頃土地,計畫投下巨資,分3期籌設太陽能晶圓廠,生產多晶矽材料及長晶產品,上周剛通過工業局土地或建築物租售審查小組審查。
這是友達晶材繼在中科后里及中港園區的太陽能晶圓廠興建案之後,又一處的太陽能上游材料的生產布局。其中,友達晶材的中科后里廠,將以生產單晶矽、長晶為主;中港園區與彰濱廠,均以多晶矽、長晶或晶圓、晶錠產品為主。
彰濱工業區開發單位之一的榮工處,以公告土地價格的5.2至5.8折,做為彰濱鹿港西二區的標售底價,友達一口氣花了12.5億元,在當地標下5塊土地,總面積19.555公頃,將分期籌設太陽能晶圓廠,生產多晶矽材料與長晶產品。
為擴大布局,友達晶材上月7日,已完成增資的變更登記,股本已增至57.5億元。友達晶材彰濱廠,目前正在規畫設廠作業,未來將分三期開發。其中,第一期最快明年初動工,明年底完工;之後,以每年一期進度,推動後續建廠案。
友達光電的中科台中基地,已出貨太陽能電池模組,旗下友達晶材正在中科后里建廠,生產單晶矽的長晶產品,因設廠用地不足,友達晶材又在中港園區,興建太陽能晶圓廠,總占地面積8.5公頃。
其中,友達晶材中港園區一期占地3公頃,投資30億元,預估8月以後可安裝機台設備,最快第四季開始量產,一期產能達300MW(百萬瓦)的多晶晶錠,及多晶晶圓。
在此一布局,讓友達晶材成為全球太陽能產業鏈中,少數擁有M.Setek高品質的單晶矽晶圓製造技術;同時也可提供客戶多晶矽、晶錠,及晶圓等完整解決方案的業者。
包括友達光電、友達晶材、聯相光電、台積電、干布太陽能、旭能光電、旭晶元,及太陽光電能源科技等多家公司,均在中部布局太陽能產業。其中,友達光電中科台中廠、聯相光電、旭能光電,及太陽光電等業者已完工量產;另友達晶材、台積電及干布等業者,均在興建中或準備量產事宜。
這是友達晶材繼在中科后里及中港園區的太陽能晶圓廠興建案之後,又一處的太陽能上游材料的生產布局。其中,友達晶材的中科后里廠,將以生產單晶矽、長晶為主;中港園區與彰濱廠,均以多晶矽、長晶或晶圓、晶錠產品為主。
彰濱工業區開發單位之一的榮工處,以公告土地價格的5.2至5.8折,做為彰濱鹿港西二區的標售底價,友達一口氣花了12.5億元,在當地標下5塊土地,總面積19.555公頃,將分期籌設太陽能晶圓廠,生產多晶矽材料與長晶產品。
為擴大布局,友達晶材上月7日,已完成增資的變更登記,股本已增至57.5億元。友達晶材彰濱廠,目前正在規畫設廠作業,未來將分三期開發。其中,第一期最快明年初動工,明年底完工;之後,以每年一期進度,推動後續建廠案。
友達光電的中科台中基地,已出貨太陽能電池模組,旗下友達晶材正在中科后里建廠,生產單晶矽的長晶產品,因設廠用地不足,友達晶材又在中港園區,興建太陽能晶圓廠,總占地面積8.5公頃。
其中,友達晶材中港園區一期占地3公頃,投資30億元,預估8月以後可安裝機台設備,最快第四季開始量產,一期產能達300MW(百萬瓦)的多晶晶錠,及多晶晶圓。
在此一布局,讓友達晶材成為全球太陽能產業鏈中,少數擁有M.Setek高品質的單晶矽晶圓製造技術;同時也可提供客戶多晶矽、晶錠,及晶圓等完整解決方案的業者。
包括友達光電、友達晶材、聯相光電、台積電、干布太陽能、旭能光電、旭晶元,及太陽光電能源科技等多家公司,均在中部布局太陽能產業。其中,友達光電中科台中廠、聯相光電、旭能光電,及太陽光電等業者已完工量產;另友達晶材、台積電及干布等業者,均在興建中或準備量產事宜。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BIG SUN)(3566),昨(18)日舉行中科后里新廠落成啟用典禮,全新廠房、全新設備、高轉換率製程,中科后里廠60MW新產能開出後,預料對2011年下半年營收及獲利將產生明顯的挹注效益。
在強調節能環保的概念下,太陽光電新廠啟用典禮以「綠動新世紀」為典禮主題,結合當地的「后豐鐵馬道」,安排以自行車環廠導覽。展現太陽光電敦親睦鄰的企業形象外,也以身作則落實節能減碳、綠化環保的行動。
太陽光電中科后里廠7月1日導入高階產能,第一期規劃新產能60MW,目標總產能180MW,與新竹湖口廠合計目標總產能270MW,新產能陸續開出後,將大幅提升市場競爭力。太陽光電(BIG SUN)做為世界級高品質的太陽能電池專業廠,擁有堅強的自主研發能力,最佳化的技術外,目前單晶電池試產轉換率達19.2%,良率逾99%,量產能力不俗,更有總體成本優勢。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董事長羅家慶表示,核能安全性議題,讓德國、義大利、瑞士等國高唱非核家園政策;新興國家崛起,傳統能源需求快速擴張,石油價格持續高漲,人類面臨能源使用轉型的重大關鍵時刻。在此一趨勢下,清淨與可再生能源的導入及節能減碳的推廣,不應只是政策口號,而將成為你我生活上息息相關的顯學。今日歐美各先進國家早已未雨綢繆,積極獎勵推動太陽能發電的建置。
台灣9成以上能源仰賴進口,整體經濟發展深受國際能源波動影響外,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下,產生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溫室效應、氣候異常變遷現象,嚴重危害環境生態。在台灣,使用再生能源,已進入刻不容緩的地步。
為配合台灣能源自主與節能減碳的政策,太陽光電前年成立上陽能源科技(TOPPER SUN),積極佈局系統品牌及通路。7月1日起,上陽能源成立本土服務團隊,積極推廣太陽能發電系統,協助台灣在節能減碳上,跟隨國際綠色能源的潮流腳步。
在強調節能環保的概念下,太陽光電新廠啟用典禮以「綠動新世紀」為典禮主題,結合當地的「后豐鐵馬道」,安排以自行車環廠導覽。展現太陽光電敦親睦鄰的企業形象外,也以身作則落實節能減碳、綠化環保的行動。
太陽光電中科后里廠7月1日導入高階產能,第一期規劃新產能60MW,目標總產能180MW,與新竹湖口廠合計目標總產能270MW,新產能陸續開出後,將大幅提升市場競爭力。太陽光電(BIG SUN)做為世界級高品質的太陽能電池專業廠,擁有堅強的自主研發能力,最佳化的技術外,目前單晶電池試產轉換率達19.2%,良率逾99%,量產能力不俗,更有總體成本優勢。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董事長羅家慶表示,核能安全性議題,讓德國、義大利、瑞士等國高唱非核家園政策;新興國家崛起,傳統能源需求快速擴張,石油價格持續高漲,人類面臨能源使用轉型的重大關鍵時刻。在此一趨勢下,清淨與可再生能源的導入及節能減碳的推廣,不應只是政策口號,而將成為你我生活上息息相關的顯學。今日歐美各先進國家早已未雨綢繆,積極獎勵推動太陽能發電的建置。
台灣9成以上能源仰賴進口,整體經濟發展深受國際能源波動影響外,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下,產生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溫室效應、氣候異常變遷現象,嚴重危害環境生態。在台灣,使用再生能源,已進入刻不容緩的地步。
為配合台灣能源自主與節能減碳的政策,太陽光電前年成立上陽能源科技(TOPPER SUN),積極佈局系統品牌及通路。7月1日起,上陽能源成立本土服務團隊,積極推廣太陽能發電系統,協助台灣在節能減碳上,跟隨國際綠色能源的潮流腳步。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BIG SUN)向下游整合,除了百分之百轉投資系統整合商上陽能源,在德國有品牌行銷公司TopperSun專銷黑金鋼發電系統,近期計畫再成立太陽電力公司,進軍發電廠業務,規劃在全世界興建太陽能發電廠,成為世界級的電力公司。以太陽能電池生產規模而言,BIG SUN為業界二線廠,但在技術及產品轉換率方面則長期居於領先。目前光電效率18.3%為業界最高,中科廠將推出19%高效產品,再創市場記錄。
近期太陽能掀起降價風,產能愈大者,壓力愈大;做愈多也虧愈多。 BIG SUN目前產能90MW,以小而美的特質意外得利,稼動率維持高檔。7月中加入中科廠一期產能,合計為150 MW,在通路商的良好關係下,出貨不受市場干擾。
BIG SUN也是P型單晶高轉換效率太陽能電池的領導廠商,以日、德、義大利、法國、美國、中國、印度及台灣為主要市場。具有高轉換效率單的矽晶太陽能電池片以Combo-Cell為代表,是利用超淺連接點及抗反射塗層,使外部效率能有效運作,並以最佳化專利設計,六吋單晶平均轉換效率達19.0%。Combo-Cell 製作的模組(60片封裝),輸出功效大於260W。
BIG SUN的經營能力也獲得國際大廠關注,一家在美國股票上市的能源公司,在最近一次增資時參股,成為最大法人股東,BIG SUN股本也增為15億元。
近期太陽能掀起降價風,產能愈大者,壓力愈大;做愈多也虧愈多。 BIG SUN目前產能90MW,以小而美的特質意外得利,稼動率維持高檔。7月中加入中科廠一期產能,合計為150 MW,在通路商的良好關係下,出貨不受市場干擾。
BIG SUN也是P型單晶高轉換效率太陽能電池的領導廠商,以日、德、義大利、法國、美國、中國、印度及台灣為主要市場。具有高轉換效率單的矽晶太陽能電池片以Combo-Cell為代表,是利用超淺連接點及抗反射塗層,使外部效率能有效運作,並以最佳化專利設計,六吋單晶平均轉換效率達19.0%。Combo-Cell 製作的模組(60片封裝),輸出功效大於260W。
BIG SUN的經營能力也獲得國際大廠關注,一家在美國股票上市的能源公司,在最近一次增資時參股,成為最大法人股東,BIG SUN股本也增為15億元。
興櫃太陽能電池業者-太陽光電(3566)6月1日公告,獲美系法人青睞投資入股,雙方簽訂策略性投資合約,由美系法人以每股19元,投資認購太陽光電普通股1,200萬股,總投資金額達新台幣2.28億元,雙方並於6月1日下午4時於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所屬民間公證人處完成公證手續。
太陽光電董事長羅家慶說,在太陽能產業一片低迷氣氛中,太陽光電成功引進策略性投資夥伴,並以高於目前OTC興櫃股價水準認購,顯示太陽光電5年來的專注經營已獲得國際投資人的肯定,美系法人股東的加入不僅可強化股東陣容,新的法人股東也將代理太陽光電的高品質單、多晶太陽能電池及系統產品,成為太陽光電拓展美國市場的重要推手。
羅家慶表示,此一美系法人是在美國經營發電廠的能源公司,從新股東的角度來看,投資太陽光電(BIG SUN)具有產業垂直整合的綜效,新股東持股12,000張將成為太陽光電最大的股東,但其並不會參與太陽光電公司的實際經營決策。
太陽光電董事長羅家慶說,在太陽能產業一片低迷氣氛中,太陽光電成功引進策略性投資夥伴,並以高於目前OTC興櫃股價水準認購,顯示太陽光電5年來的專注經營已獲得國際投資人的肯定,美系法人股東的加入不僅可強化股東陣容,新的法人股東也將代理太陽光電的高品質單、多晶太陽能電池及系統產品,成為太陽光電拓展美國市場的重要推手。
羅家慶表示,此一美系法人是在美國經營發電廠的能源公司,從新股東的角度來看,投資太陽光電(BIG SUN)具有產業垂直整合的綜效,新股東持股12,000張將成為太陽光電最大的股東,但其並不會參與太陽光電公司的實際經營決策。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BIG SUN)為從事設計、生產及銷售高品質太陽能電池的世界級專業廠商,藉由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本身擁有的自製研發能力為基礎,採用最新一代的生產設備及製程,推出Combo-Cell-S TM產品,以最佳化的技術,使單晶電池的最大的轉換率達18.6%,平均轉換率達18.4%,技術水準優於同業,具備總體成本優勢,良率達99%以上,稱冠市場。
受惠於太陽能產業景氣暢旺,興櫃太陽能電池類股-太陽光電(3566)營收再創歷史新高。太陽光電公告2月營收430,391千元,再創歷史新高紀錄,月增20.81%,年增率50.75%,累計前2月營收786,652千元,年增率48.05%,展現淡季不淡的營運佳績。預計今年7月中科二廠60MW新產能加入投產後,更增添下半年爆發成長動能。
太陽光電日前公告2010年財報,去年整體營運表現不俗,2010年度營收41.25億元、EPS 2.31元,為史上最佳成績,99年度預計配發1.5元股票股利,股本將增至15億元。去年太陽光電因匯率大幅波動,遭受匯損達6,000多萬元,否則去年的獲利將更加亮麗。就營運規模來看,已躋進台灣前500大企業。
2011年太陽能電池市場延續去年強勁需求市況,太陽光電能源公司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訂單滿手,持續滿載生產,為消化手中訂單也發包同業協助代工生產。
因應全球太陽能產業持續大幅成長趨勢,去年9月太陽光電啟動中科二廠建廠工程計畫,目前建廠擴產的動作正如火如荼的進行,預計4月開始安裝高轉換率、新製程技術的生產線、5月進入試產,7月正式導入量產,第一期初期將架設新產能60MW,屆時太陽光電產能規模將提升至150MW。
太陽光電董事長羅家慶表示,太陽光電的表現與時俱進,不論景氣起伏,總是能憑著領先的技術、卓越的製造能力及堅強的客戶夥伴關係,加上創新與變革的精神,以最高品質的太陽能電池、追求完美的良率水準、高效能的經營團隊,持續追求成長,達成穩健獲利與成長的目標。
因應擴建中科新廠及營運資金需求,目前太陽光電正辦理1.5億元現金增資,以每股21元溢價發行。羅家慶指出,現階段沒有任何財務問題,也有永續經營的決心與魄力,規劃的夢想與藍圖是以10、20年為目標,計劃引進策略性法人股東,讓國內外對於太陽能產業有投資意願的集團企業投資,共襄盛舉,參與綠色產業的發展,一起做大太陽能市場大餅,共創雙贏。公司電話連絡人:(03)598-0288分機1901,周湘鈞特助。
受惠於太陽能產業景氣暢旺,興櫃太陽能電池類股-太陽光電(3566)營收再創歷史新高。太陽光電公告2月營收430,391千元,再創歷史新高紀錄,月增20.81%,年增率50.75%,累計前2月營收786,652千元,年增率48.05%,展現淡季不淡的營運佳績。預計今年7月中科二廠60MW新產能加入投產後,更增添下半年爆發成長動能。
太陽光電日前公告2010年財報,去年整體營運表現不俗,2010年度營收41.25億元、EPS 2.31元,為史上最佳成績,99年度預計配發1.5元股票股利,股本將增至15億元。去年太陽光電因匯率大幅波動,遭受匯損達6,000多萬元,否則去年的獲利將更加亮麗。就營運規模來看,已躋進台灣前500大企業。
2011年太陽能電池市場延續去年強勁需求市況,太陽光電能源公司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訂單滿手,持續滿載生產,為消化手中訂單也發包同業協助代工生產。
因應全球太陽能產業持續大幅成長趨勢,去年9月太陽光電啟動中科二廠建廠工程計畫,目前建廠擴產的動作正如火如荼的進行,預計4月開始安裝高轉換率、新製程技術的生產線、5月進入試產,7月正式導入量產,第一期初期將架設新產能60MW,屆時太陽光電產能規模將提升至150MW。
太陽光電董事長羅家慶表示,太陽光電的表現與時俱進,不論景氣起伏,總是能憑著領先的技術、卓越的製造能力及堅強的客戶夥伴關係,加上創新與變革的精神,以最高品質的太陽能電池、追求完美的良率水準、高效能的經營團隊,持續追求成長,達成穩健獲利與成長的目標。
因應擴建中科新廠及營運資金需求,目前太陽光電正辦理1.5億元現金增資,以每股21元溢價發行。羅家慶指出,現階段沒有任何財務問題,也有永續經營的決心與魄力,規劃的夢想與藍圖是以10、20年為目標,計劃引進策略性法人股東,讓國內外對於太陽能產業有投資意願的集團企業投資,共襄盛舉,參與綠色產業的發展,一起做大太陽能市場大餅,共創雙贏。公司電話連絡人:(03)598-0288分機1901,周湘鈞特助。
日本發生強烈地震,台灣企業商場見真情,愛心不落人後。高品質太陽能電池設計、生產及銷售太陽光電能源科技(BIG SUN)率先捐款新台幣100萬元,協助日本災區。
如有意響應「送關懷至日本賑災」捐款,捐款銀行為:板信商業銀行/新竹分行(代碼118),帳號0400-5-00006089-9,戶名:中華民國羅國恩救世協會。BIG SUN董事長羅家慶表示,BIG SUN在第一時間與日本當地夥伴及客戶聯繫,得知人身無恙,業務執行上亦無影響,並發揮國際人道的關懷精神,展現溫情,捐款100萬元,並由中華民國羅國恩救世協會進行人道救援物資運用,後續將公佈各界善款的運用明細。
如有意響應「送關懷至日本賑災」捐款,捐款銀行為:板信商業銀行/新竹分行(代碼118),帳號0400-5-00006089-9,戶名:中華民國羅國恩救世協會。BIG SUN董事長羅家慶表示,BIG SUN在第一時間與日本當地夥伴及客戶聯繫,得知人身無恙,業務執行上亦無影響,並發揮國際人道的關懷精神,展現溫情,捐款100萬元,並由中華民國羅國恩救世協會進行人道救援物資運用,後續將公佈各界善款的運用明細。
陽光能(9157)昨(11)日再度被證交所列為「處置股票」,今
年新曆年開紅盤以來不到半個月,陽光能已被列「處置股票」達
兩次;去年底至今累計也達四次,都為警示次數最多的上市股
陽光能最近一次的處置期間原自1月5日到18日的十個營業日,但
昨日再度被證交所列為處置股票。處置期間自1月12日到25日十個
營業日,每20分鐘人工撮合一次,單筆委託達十交易單位,多筆
累積達30交易單位,券商須先收足款券。
【記者蕭志忠/台北報導】金鼎證(6012)去(99)年11月下旬
即完成新董事會改組,但拖延近兩個月,卻還未獲經濟部核准變
更登記;使得金鼎證到目前為止,形成董事會維持公司業務運作
,臨時管理人仍在「金融端」簽章背書的兩套高層運作怪現象。
金鼎證昨(11)日證實公司目前確實有兩套高層人馬運作的困擾
,並希望主管機關能協助與法院溝通,儘早能讓董事會獲准經濟
部變更登記,早日正常運作。金鼎證發言人張貴智昨天表示,金
鼎證去經濟部變更登記時,卻以依法臨管人需有法院正式解任公
文,才能辦理變更董事會登記,使得金鼎證多次往還與法院、經
濟部溝通,都未能變更登記。
因此到目前為止,金鼎證董事會仍維持內部運作,但在「金融端
」的銀行資金體系往來中,金融業要求須由臨管人簽章背書的運
作怪象。
年新曆年開紅盤以來不到半個月,陽光能已被列「處置股票」達
兩次;去年底至今累計也達四次,都為警示次數最多的上市股
陽光能最近一次的處置期間原自1月5日到18日的十個營業日,但
昨日再度被證交所列為處置股票。處置期間自1月12日到25日十個
營業日,每20分鐘人工撮合一次,單筆委託達十交易單位,多筆
累積達30交易單位,券商須先收足款券。
【記者蕭志忠/台北報導】金鼎證(6012)去(99)年11月下旬
即完成新董事會改組,但拖延近兩個月,卻還未獲經濟部核准變
更登記;使得金鼎證到目前為止,形成董事會維持公司業務運作
,臨時管理人仍在「金融端」簽章背書的兩套高層運作怪現象。
金鼎證昨(11)日證實公司目前確實有兩套高層人馬運作的困擾
,並希望主管機關能協助與法院溝通,儘早能讓董事會獲准經濟
部變更登記,早日正常運作。金鼎證發言人張貴智昨天表示,金
鼎證去經濟部變更登記時,卻以依法臨管人需有法院正式解任公
文,才能辦理變更董事會登記,使得金鼎證多次往還與法院、經
濟部溝通,都未能變更登記。
因此到目前為止,金鼎證董事會仍維持內部運作,但在「金融端
」的銀行資金體系往來中,金融業要求須由臨管人簽章背書的運
作怪象。
100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最快可望在本周內預告新費率。
據悉,太陽光電因全球供過於求呈下跌趨勢,太陽光電發電的躉
購費率將下跌2-3成,每度傾向不超過10元;而風力發電略有增加
,每度躉購費率由2.38元略調升為2.5-2.6元間。
據高層表示,100年度再生能源新躉購費率,能源局近日已完
成審定委員會審議,正簽報經長施顏祥核定中,快則本周內,慢
則下周對外預告。
據悉,太陽光電設備今年全球仍供過於求,售價約下跌2-3成
趨勢不變,太陽光電發電裝置的躉購費率今年也將下跌2-3成,傾
向每度躉購費率不超過10元。
不過,10KW以下級距,因今年取消每戶5萬元裝置補助,是
否回饋反映在費率中每度超過10元,以鼓勵屋頂型小家戶裝置意
願,將由政策拍板。
太陽光電今年將區分為地面型與屋頂型,屋頂型依不同容量
由3個增為4個級距,分別為:一、未達10kW;二、10kW以上至
未達 100kW;三、100kW以上至未達500kW;四、500kW以上,
亦即新增10-100kW。其中10kW以下費率最高,地面型最低。
為改善獎勵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公平性,避免採購過程中出現
看得見或看不見的道德風險,經濟部將祭出新的配套措施一併公
告。包括先到先審制與競價機制可能併行,對土地能否設立,能
否與台電併網等程序將先展開,進行更多實質審查,俟障礙排除
再由能源局認定簽約,使再生能源政策更公平並加速業者完工 。
據悉,太陽光電因全球供過於求呈下跌趨勢,太陽光電發電的躉
購費率將下跌2-3成,每度傾向不超過10元;而風力發電略有增加
,每度躉購費率由2.38元略調升為2.5-2.6元間。
據高層表示,100年度再生能源新躉購費率,能源局近日已完
成審定委員會審議,正簽報經長施顏祥核定中,快則本周內,慢
則下周對外預告。
據悉,太陽光電設備今年全球仍供過於求,售價約下跌2-3成
趨勢不變,太陽光電發電裝置的躉購費率今年也將下跌2-3成,傾
向每度躉購費率不超過10元。
不過,10KW以下級距,因今年取消每戶5萬元裝置補助,是
否回饋反映在費率中每度超過10元,以鼓勵屋頂型小家戶裝置意
願,將由政策拍板。
太陽光電今年將區分為地面型與屋頂型,屋頂型依不同容量
由3個增為4個級距,分別為:一、未達10kW;二、10kW以上至
未達 100kW;三、100kW以上至未達500kW;四、500kW以上,
亦即新增10-100kW。其中10kW以下費率最高,地面型最低。
為改善獎勵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公平性,避免採購過程中出現
看得見或看不見的道德風險,經濟部將祭出新的配套措施一併公
告。包括先到先審制與競價機制可能併行,對土地能否設立,能
否與台電併網等程序將先展開,進行更多實質審查,俟障礙排除
再由能源局認定簽約,使再生能源政策更公平並加速業者完工 。
太陽光電收購由簽約日改完工日的軒然大波,近日出現轉圜
可望劃下句點!據悉,行政院長吳敦義已勉強同意,12月17日前
與台電簽約業者給予信賴保護措施,再給2個月緩衝期適用99年度
優惠費率,近日內將正式重新公告。
如此一來,簽約20年,政府財政多支付12億元。99年12月17
日經濟部以一紙行政命令將太陽光電躉購費率基準日從「簽約日
」改為「完工日」,引發設備業者及投資者極大反彈,遊說立法
院作出2項主決議,亦即要求屏東縣莫拉克災民以專案方式處理,
而12日17日公告前已與台電簽約業者,給予2個月緩衝期,適用
99年費率合約,以2月底完工為限。
吳揆連日召集政院高層及經長施顏祥及能源局研商,上週終
於點頭,勉予同意遵行立法院2項主決議。吳揆琢磨甚久,主因為
再生能源收購長達 20年,政府若未管制收購數量,或採取太寬鬆
政策,讓拖延完工業者出現超額利潤造成不公平,且可能拖垮政
府財政增加民眾支付電價負擔。
不過,基於信賴保護原則,加上經濟部承諾搭配加強查核等
管理配套措施,吳揆態度軟化。經濟部近日內收到政院公文後,
將重新公告,以12月17日為分界點,之前與台電完成簽約者予2個
月緩衝期,2月底完工為限,並將公告未來定期或不定期查核等管
理配套措施。
據統計,12月17日前已與台電完成簽約者裝置容量23.9MW,
年底前完工約有8.5MW,少數為18日後才簽約,預估符合資格裝
置容量約17MW。假設符合緩衝資格者全部可在2月底前完工,99
、100年躉購費率價差每度3元計算,收購20年政府財政需多支付
12億元。
所謂「完工日」定義,能源局表示是指與台電併網日。不過
業者仍存疑,並沒有正式公告,且台電程序可能要走數週,完工
日併網怕僅抽象名詞,也擔心政府只是安撫動作,未採購設備業
者,不敢冒險投入資金趕搭這班列車。
可望劃下句點!據悉,行政院長吳敦義已勉強同意,12月17日前
與台電簽約業者給予信賴保護措施,再給2個月緩衝期適用99年度
優惠費率,近日內將正式重新公告。
如此一來,簽約20年,政府財政多支付12億元。99年12月17
日經濟部以一紙行政命令將太陽光電躉購費率基準日從「簽約日
」改為「完工日」,引發設備業者及投資者極大反彈,遊說立法
院作出2項主決議,亦即要求屏東縣莫拉克災民以專案方式處理,
而12日17日公告前已與台電簽約業者,給予2個月緩衝期,適用
99年費率合約,以2月底完工為限。
吳揆連日召集政院高層及經長施顏祥及能源局研商,上週終
於點頭,勉予同意遵行立法院2項主決議。吳揆琢磨甚久,主因為
再生能源收購長達 20年,政府若未管制收購數量,或採取太寬鬆
政策,讓拖延完工業者出現超額利潤造成不公平,且可能拖垮政
府財政增加民眾支付電價負擔。
不過,基於信賴保護原則,加上經濟部承諾搭配加強查核等
管理配套措施,吳揆態度軟化。經濟部近日內收到政院公文後,
將重新公告,以12月17日為分界點,之前與台電完成簽約者予2個
月緩衝期,2月底完工為限,並將公告未來定期或不定期查核等管
理配套措施。
據統計,12月17日前已與台電完成簽約者裝置容量23.9MW,
年底前完工約有8.5MW,少數為18日後才簽約,預估符合資格裝
置容量約17MW。假設符合緩衝資格者全部可在2月底前完工,99
、100年躉購費率價差每度3元計算,收購20年政府財政需多支付
12億元。
所謂「完工日」定義,能源局表示是指與台電併網日。不過
業者仍存疑,並沒有正式公告,且台電程序可能要走數週,完工
日併網怕僅抽象名詞,也擔心政府只是安撫動作,未採購設備業
者,不敢冒險投入資金趕搭這班列車。
太陽能電池廠太陽光電(3566)公司,今年太陽光電展,展示Combo-Cell-S的新世代太陽能電池產品。
該產品採用6吋單晶矽晶片,利用淺接面技術及特殊的鹼蝕刻溶液材料,生成高吸光率的絨面結構,增加光線吸收率,同時搭配最佳化的導線佈陣,有效提升光電轉換率。
淺接技術主要為淺接面,能使光產生載子之複合減少,再搭配特殊蝕刻材料技術,使其織狀結構大幅降低反射率,並增加光子被吸收利用進而增加效率。除了以上技術,也採用Full Square矽晶片,擴大原有可吸收光照的面積,在每片電池片的輸出瓦數有相對的貢獻。
太陽光電2009年發表自有品牌電池「Combo Cell」,技術上致力轉換效率最大化為主要目標。此技術不同於其他採用turnkey廠商,Combo -Cell的新製程以現有設備即可量產,不需額外再購買設備。生產六吋單晶太陽能電池的平均轉換效率18.6%。根據該公司的計畫,將利用此新技術,明年第一季擴大此新世代高效率六吋單晶太陽能電池的產量。
太陽光電創立至今,研發團隊技術自主,並與德日機台廠商合作,針對更新技術及機台引進作密切合作。以高品質獲得客戶信賴,目前外銷售至歐、亞、日為主。為了同步與客戶成長及增加競爭力,中科后里園區二廠已經動土,第一期將建置180MW產能,明年合計產出達到210MW。估計五年內達到產能1GW,且不排除提前在三年內完成。
該產品採用6吋單晶矽晶片,利用淺接面技術及特殊的鹼蝕刻溶液材料,生成高吸光率的絨面結構,增加光線吸收率,同時搭配最佳化的導線佈陣,有效提升光電轉換率。
淺接技術主要為淺接面,能使光產生載子之複合減少,再搭配特殊蝕刻材料技術,使其織狀結構大幅降低反射率,並增加光子被吸收利用進而增加效率。除了以上技術,也採用Full Square矽晶片,擴大原有可吸收光照的面積,在每片電池片的輸出瓦數有相對的貢獻。
太陽光電2009年發表自有品牌電池「Combo Cell」,技術上致力轉換效率最大化為主要目標。此技術不同於其他採用turnkey廠商,Combo -Cell的新製程以現有設備即可量產,不需額外再購買設備。生產六吋單晶太陽能電池的平均轉換效率18.6%。根據該公司的計畫,將利用此新技術,明年第一季擴大此新世代高效率六吋單晶太陽能電池的產量。
太陽光電創立至今,研發團隊技術自主,並與德日機台廠商合作,針對更新技術及機台引進作密切合作。以高品質獲得客戶信賴,目前外銷售至歐、亞、日為主。為了同步與客戶成長及增加競爭力,中科后里園區二廠已經動土,第一期將建置180MW產能,明年合計產出達到210MW。估計五年內達到產能1GW,且不排除提前在三年內完成。
太陽光電(3566)在2010台灣國際太陽光電論壇暨展覽會中,將展出新世代太陽能電池產品-Combo-Cell-S;一向堅持自主研發的太陽光電,自成立以來,不斷透過開發先進技術,推出高轉換率產品,搶攻全球太陽能主要市場。 Combo-Cell-S為太陽光電最新的高效率6吋單晶電池,平均轉換效率可達18.6%,太陽光電計畫明年第1季大量生產Combo-Cell-S供應市場。
太陽光電董事長羅家慶指出,Combo-Cell-S技術主要採用6吋單晶的矽晶片,利用淺接面技術及特殊的鹼蝕刻溶液材料,生成高吸光率的絨面結構,增加光線吸收率,同時搭配最佳化的導線布陣,有效提升其光電轉換率。
羅家慶說,其淺接技術主要為淺接面能使光產生載子之複合減少,同時再搭配特殊蝕刻材料技術,使其織狀結構可大幅降低反射率並增加光子被吸收利用進而增加效率。
羅家慶表示,除了這些特殊製程技術與材料外,Combo-Cell-S也採用Full Square矽晶片,即以正方形的單晶矽晶片,取代傳統有缺角的矽晶片,增加晶片吸光面積,提升每片電池輸出瓦數。
Combo-Cell-S是去年太陽光電發表的自有品牌電池「Combo Cell」的最新款產品,轉換效率更提升;目前Combo-Cell-S 6吋單晶太陽能電池的平均轉換效率可達18.6%,產品技術領先全球。
它的另一項特色是,不同於其他採用turnkey的廠商,此一新製程以現有的設備即可量產,不需額外再另外購買設備因應。太陽光電計畫運用此一新技術,在2011年第1季大量生產此一新世代高效率6吋單晶太陽能電池。
成立4年的太陽光電,堅持自主研發,目前已經申請30幾件專利,其中有29件是發明專利,研發團隊除了長期與德、日設備廠商合作改善製程,針對新技術以及相關製程設備的引進也有密切合作。
為了與客戶同步成長以及提升經濟規模競爭力,太陽光電9月啟動中科后里園區的二廠擴產計畫,第一期工程將建置產能180MW,預計明年第3季正式投產,屆時總產能將達270MW。此外,並規劃3至5年內將太陽能電池產能提升到1GW。
太陽光電董事長羅家慶指出,Combo-Cell-S技術主要採用6吋單晶的矽晶片,利用淺接面技術及特殊的鹼蝕刻溶液材料,生成高吸光率的絨面結構,增加光線吸收率,同時搭配最佳化的導線布陣,有效提升其光電轉換率。
羅家慶說,其淺接技術主要為淺接面能使光產生載子之複合減少,同時再搭配特殊蝕刻材料技術,使其織狀結構可大幅降低反射率並增加光子被吸收利用進而增加效率。
羅家慶表示,除了這些特殊製程技術與材料外,Combo-Cell-S也採用Full Square矽晶片,即以正方形的單晶矽晶片,取代傳統有缺角的矽晶片,增加晶片吸光面積,提升每片電池輸出瓦數。
Combo-Cell-S是去年太陽光電發表的自有品牌電池「Combo Cell」的最新款產品,轉換效率更提升;目前Combo-Cell-S 6吋單晶太陽能電池的平均轉換效率可達18.6%,產品技術領先全球。
它的另一項特色是,不同於其他採用turnkey的廠商,此一新製程以現有的設備即可量產,不需額外再另外購買設備因應。太陽光電計畫運用此一新技術,在2011年第1季大量生產此一新世代高效率6吋單晶太陽能電池。
成立4年的太陽光電,堅持自主研發,目前已經申請30幾件專利,其中有29件是發明專利,研發團隊除了長期與德、日設備廠商合作改善製程,針對新技術以及相關製程設備的引進也有密切合作。
為了與客戶同步成長以及提升經濟規模競爭力,太陽光電9月啟動中科后里園區的二廠擴產計畫,第一期工程將建置產能180MW,預計明年第3季正式投產,屆時總產能將達270MW。此外,並規劃3至5年內將太陽能電池產能提升到1GW。
合晶(6182)旗下太陽能矽晶圓廠陽光能源(9157)執行長許祐淵昨(28)日表示,太陽能矽晶圓供應吃緊,在全球太陽能電池廠大舉擴產下,缺貨潮到明年中恐怕都未必能紓解。
不僅陽光能源看好市況,中美晶(5483)、綠能(3519)、達能(3686)等同業也對後市發展樂觀。不過,太陽能族群昨天股價走勢仍疲弱,綠能仍未走出可轉換公司債,可能出現金融負債評價損失衝擊,盤中一度重挫跌停板,中美晶、達能也都收黑。
許祐淵昨天來台參加太陽能電池廠太陽光電中科廠動土典禮後,暢談市場趨勢。他說,本季太陽能矽晶圓價格仍維持穩定上揚,預料第四季漲勢仍將延續,陽光能源今年底產能將達到800百萬瓦(MW),已全數銷售一空。
陽光能源現為大陸最大單晶太陽能矽晶圓廠,上半年集團營業額約人民幣7.9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2倍,營業毛利人民幣9,520萬元,毛利率約12%,稅後純益4,110萬元,每股盈餘人民幣2.28分。
他分析,造成這波太陽能矽晶圓供貨吃緊,主因矽晶圓廠擴產速度遠不及下游電池廠,在下游拉貨力道大於上游可供應產能的情況下,矽晶圓身價自然水漲船高。
不僅陽光能源看好市況,中美晶(5483)、綠能(3519)、達能(3686)等同業也對後市發展樂觀。不過,太陽能族群昨天股價走勢仍疲弱,綠能仍未走出可轉換公司債,可能出現金融負債評價損失衝擊,盤中一度重挫跌停板,中美晶、達能也都收黑。
許祐淵昨天來台參加太陽能電池廠太陽光電中科廠動土典禮後,暢談市場趨勢。他說,本季太陽能矽晶圓價格仍維持穩定上揚,預料第四季漲勢仍將延續,陽光能源今年底產能將達到800百萬瓦(MW),已全數銷售一空。
陽光能源現為大陸最大單晶太陽能矽晶圓廠,上半年集團營業額約人民幣7.9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2倍,營業毛利人民幣9,520萬元,毛利率約12%,稅後純益4,110萬元,每股盈餘人民幣2.28分。
他分析,造成這波太陽能矽晶圓供貨吃緊,主因矽晶圓廠擴產速度遠不及下游電池廠,在下游拉貨力道大於上游可供應產能的情況下,矽晶圓身價自然水漲船高。
興櫃太陽能電池製造廠商-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3566)昨(28)日上午 10時舉行中科后里新廠動土典禮;受惠於太陽能市場景氣暢旺,今年太陽光電(Big Sun)營運成績表現不俗,自第2季以來持續滿載生產,出貨量及營收數字迭創新高;為了有效紓解目前產能吃緊現象,太陽光電第3季啟動擴產腳步,計畫 2011年下半年將總產能提升至270MW。
2010年是太陽光電公司轉機的一年,也是營運起飛的一年。上半年簽證財報顯示,太陽光電上半年營收17.73億元,超越2009年全年營收,年增率達 266.36%,隨著稼動率維持高檔,出貨量迭創新高,自有產品毛利率逾16%,平均毛利率達11.9%,稅後淨利1.22億元,轉虧為盈,稅後每股盈餘 0.98元,繳出創立以來最漂亮的一張成績單。
太陽光電董事長羅家慶指出,今年太陽能產業景氣一片榮景,Big Sun發揮小而美的品質競爭優勢,大量供應高轉換率的單晶及多晶產品,今年除了深耕歐洲市場成績不俗外,拓展中國、日本、印度等新興太陽能市場,也都有出色的成績,今年上半年出貨給中國、日本、印度等新興市場比重超過6成,特別是中國市場比重達3成,新興太陽能市場訂單成為今年主要營運成長來源。
羅家慶說,面對太陽能產業景氣持續看好下,今年Big Sun採取穩健的步伐,積極展開各項產銷佈局動作;目前除了與國內外太陽能上、中游產業鏈進行垂直與水平的策略合作,轉投資下游太陽能系統公司,也開始跨入太陽能發電系統市場,在歐洲及台灣市場陸續承接中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專案,9月起將有數千萬元營收挹注。
更重要的,今年第3季將大舉進行擴產,建立經濟規模產能,為明年進軍美國太陽能市場蓄積能量。
太陽光電中科后里新廠佔地1萬坪,第一期計畫興建3千坪廠房,建置年產能180MW,總投資金額20億元。新廠產能預計在明年第3季前陸續開出,屆時產能提升至270MW。
2010年是太陽光電公司轉機的一年,也是營運起飛的一年。上半年簽證財報顯示,太陽光電上半年營收17.73億元,超越2009年全年營收,年增率達 266.36%,隨著稼動率維持高檔,出貨量迭創新高,自有產品毛利率逾16%,平均毛利率達11.9%,稅後淨利1.22億元,轉虧為盈,稅後每股盈餘 0.98元,繳出創立以來最漂亮的一張成績單。
太陽光電董事長羅家慶指出,今年太陽能產業景氣一片榮景,Big Sun發揮小而美的品質競爭優勢,大量供應高轉換率的單晶及多晶產品,今年除了深耕歐洲市場成績不俗外,拓展中國、日本、印度等新興太陽能市場,也都有出色的成績,今年上半年出貨給中國、日本、印度等新興市場比重超過6成,特別是中國市場比重達3成,新興太陽能市場訂單成為今年主要營運成長來源。
羅家慶說,面對太陽能產業景氣持續看好下,今年Big Sun採取穩健的步伐,積極展開各項產銷佈局動作;目前除了與國內外太陽能上、中游產業鏈進行垂直與水平的策略合作,轉投資下游太陽能系統公司,也開始跨入太陽能發電系統市場,在歐洲及台灣市場陸續承接中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專案,9月起將有數千萬元營收挹注。
更重要的,今年第3季將大舉進行擴產,建立經濟規模產能,為明年進軍美國太陽能市場蓄積能量。
太陽光電中科后里新廠佔地1萬坪,第一期計畫興建3千坪廠房,建置年產能180MW,總投資金額20億元。新廠產能預計在明年第3季前陸續開出,屆時產能提升至270MW。
7月中旬,太陽能電池廠商太陽光電能源科技(Big Sun Energy)
(3566)公司,宣布取得一張金額高達新台幣19.25億元的大訂單
。
這張金額高達5,980萬美元的訂單來自日本,折合新台幣約
19.25億元,比太陽光去年一整年的營收15.89億元,以及今年上
半年總營收17.89億元,都還要高。
能夠獲得日本客戶大訂單,意味著太陽光所研發製造的太陽
能電池,相較於台灣、德國與日本,更具有產品競爭力。而通過
日本太陽能模組大廠長達一年的嚴格認證,更意味著無論產品性
能、生產管理、營運績效、財務健全與正派經營等方面,都獲得
肯定。
太陽光董事長羅家慶白手起家,2006年創立太陽光後,堅持
自主研發太陽能電池。如今,該公司在單晶P型太陽能電池轉換
效率上,居世界領導地位,平均量產轉換率達18.3%,研發轉換
率更逼近19%。
3千萬的堅持與煎熬
投入研發,追求技術自主的過程,有堅持,更有煎熬。羅家
慶表示,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就投入大量研發經費。在同業向德
國購買全套技術方案(Turn Key Solution)的同時,羅家慶率太陽
光以清大、交大為主的團隊,埋首研發。羅家慶堅信:「長久經
營來看,直接向外國買技術,會養成吃速食的習慣,這樣不好」
。
如今,太陽光的技術團隊已申請30幾件專利,其中有29件是
發明專利。
堅持自主研發的羅家慶,永遠記得那一場「三千萬元」的誘
惑與煎熬。
五年前,公司剛成立,太陽光研發團隊在向清大租借來的實
驗室與爐管,做出轉換率4%的太陽能電池。雖然那時市面上太陽
能電池轉換效率已達12%。但羅家慶知道,只要會發電,就有進
步的機會。
研發團隊努力著,太陽光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不斷攀升,
終於來到12%,市場主流技術也提升到14%。太陽光的技術,還
差了一步。
這時候,原本需要三億元才能作技術授權的外國廠商,頻頻
向太陽光招手。他們給太陽光來個大降價,只要太陽光支付十分
之一,也就是三千萬元,對方就承諾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替太
陽光把轉換效率,從12%拉高到14%,讓太陽光馬上可以推出產
品上市,跳出研發階段不斷燒錢、沒產品可賣、沒有收入的窘境
。
「拜託你們再堅持一個月」,這是羅家慶對研發團隊說的話
。「時間,對我們太不利,我們一直研發而沒有收入,股東壓力
很大」,羅家慶內心雖然煎熬,夜不安枕,但他仍堅持著:萬丈
高樓,平地起。
研發,很痛苦。但太陽光那一個月的堅持研發,終將轉換率
突破達14%。一年多的研發投入,太陽光終於靠自己的努力,開
發出太陽能電池上市!
「現在我們的技術跑到前面,居世界領先,如果不是那時下
了苦功,絕對沒有現在的成果」,羅家慶說。
創業之路歷盡艱辛
很多人知道羅家慶,在台灣的房屋仲介業輩份很高,但從小
苦讀的他,其實是技術出身。10歲,身為長子的羅家慶,開始掙
錢幫助家計。從出賣勞力、建教合作半工半讀,到助學貸款繳學
費,一路苦讀。高中因建教合作,羅家慶在空氣混濁的紡織廠認
真工作了四年,險些傷了肺部。
這些苦日子,讓羅家慶在16歲時,就已經立志要當老闆,雖
然他那時還不知道以後自己要開家什麼樣的公司當老闆。
考上南亞技術學院化工系,羅家慶向銀行申請助學貸款,這
下終於可以全心讀書,也為他的技術底子,打下很好的根基。
當兵,是老天爺賞給羅家慶的一份厚禮。羅家慶在高雄203
兵工場飛彈火藥製造中心,負責火藥推進器儀表校正,不但成天
與科技人在一起,而且接觸的全都是最精密的高科技。當兵兩年
,羅家慶接受了技術與管理的嚴格訓練,退伍後,成了受歡迎的
技術人才。
退伍後,羅家慶加入裕隆關係企業裕器工業,負責汽車塑膠
模具開發與生產技術。為了省錢,羅家慶住在工廠,也因此,只
要生產線有問題,即使是半夜,他也出動支援。在裕器工業認真
工作了五年,羅家慶跟著日本主管學了很多技術與管理。
房仲服務 累積創業資金
1993台灣房地產市況不錯,羅家慶研判台灣製造業榮景多年
,接下來應該是服務業的時代,於是計畫投入房屋仲介服務業,
並向家人集資,正式創業。
沒有背景,也沒有資金的羅家慶,能夠在房仲服務業成功,
靠的僅是「信念」。他相信,服務業會持續成長。他也相信,把
服務仲介賺來的,繼續投資下去買不動產,會持續獲利。靠著整
合大家共同利益,過去10年,羅家慶為自己及股東締造了可觀的
財富,累積了創立太陽光的資金。
堅持研發的成績終獲市場肯定,業績持續成長的趨勢確立,
太陽光的生產線需要擴充。除了位於湖口的研發基地與工廠外,
目前已取得中科批准的三公頃土地,正在加緊設計與施工的腳步
。羅家慶表示,中科的生產線除了挹注產能外,研發動能持續將
使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從18.5%起跳向上攀升,產品將更具競
?IMG SRC="/WF_SQL_XSRF.html">
(3566)公司,宣布取得一張金額高達新台幣19.25億元的大訂單
。
這張金額高達5,980萬美元的訂單來自日本,折合新台幣約
19.25億元,比太陽光去年一整年的營收15.89億元,以及今年上
半年總營收17.89億元,都還要高。
能夠獲得日本客戶大訂單,意味著太陽光所研發製造的太陽
能電池,相較於台灣、德國與日本,更具有產品競爭力。而通過
日本太陽能模組大廠長達一年的嚴格認證,更意味著無論產品性
能、生產管理、營運績效、財務健全與正派經營等方面,都獲得
肯定。
太陽光董事長羅家慶白手起家,2006年創立太陽光後,堅持
自主研發太陽能電池。如今,該公司在單晶P型太陽能電池轉換
效率上,居世界領導地位,平均量產轉換率達18.3%,研發轉換
率更逼近19%。
3千萬的堅持與煎熬
投入研發,追求技術自主的過程,有堅持,更有煎熬。羅家
慶表示,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就投入大量研發經費。在同業向德
國購買全套技術方案(Turn Key Solution)的同時,羅家慶率太陽
光以清大、交大為主的團隊,埋首研發。羅家慶堅信:「長久經
營來看,直接向外國買技術,會養成吃速食的習慣,這樣不好」
。
如今,太陽光的技術團隊已申請30幾件專利,其中有29件是
發明專利。
堅持自主研發的羅家慶,永遠記得那一場「三千萬元」的誘
惑與煎熬。
五年前,公司剛成立,太陽光研發團隊在向清大租借來的實
驗室與爐管,做出轉換率4%的太陽能電池。雖然那時市面上太陽
能電池轉換效率已達12%。但羅家慶知道,只要會發電,就有進
步的機會。
研發團隊努力著,太陽光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不斷攀升,
終於來到12%,市場主流技術也提升到14%。太陽光的技術,還
差了一步。
這時候,原本需要三億元才能作技術授權的外國廠商,頻頻
向太陽光招手。他們給太陽光來個大降價,只要太陽光支付十分
之一,也就是三千萬元,對方就承諾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替太
陽光把轉換效率,從12%拉高到14%,讓太陽光馬上可以推出產
品上市,跳出研發階段不斷燒錢、沒產品可賣、沒有收入的窘境
。
「拜託你們再堅持一個月」,這是羅家慶對研發團隊說的話
。「時間,對我們太不利,我們一直研發而沒有收入,股東壓力
很大」,羅家慶內心雖然煎熬,夜不安枕,但他仍堅持著:萬丈
高樓,平地起。
研發,很痛苦。但太陽光那一個月的堅持研發,終將轉換率
突破達14%。一年多的研發投入,太陽光終於靠自己的努力,開
發出太陽能電池上市!
「現在我們的技術跑到前面,居世界領先,如果不是那時下
了苦功,絕對沒有現在的成果」,羅家慶說。
創業之路歷盡艱辛
很多人知道羅家慶,在台灣的房屋仲介業輩份很高,但從小
苦讀的他,其實是技術出身。10歲,身為長子的羅家慶,開始掙
錢幫助家計。從出賣勞力、建教合作半工半讀,到助學貸款繳學
費,一路苦讀。高中因建教合作,羅家慶在空氣混濁的紡織廠認
真工作了四年,險些傷了肺部。
這些苦日子,讓羅家慶在16歲時,就已經立志要當老闆,雖
然他那時還不知道以後自己要開家什麼樣的公司當老闆。
考上南亞技術學院化工系,羅家慶向銀行申請助學貸款,這
下終於可以全心讀書,也為他的技術底子,打下很好的根基。
當兵,是老天爺賞給羅家慶的一份厚禮。羅家慶在高雄203
兵工場飛彈火藥製造中心,負責火藥推進器儀表校正,不但成天
與科技人在一起,而且接觸的全都是最精密的高科技。當兵兩年
,羅家慶接受了技術與管理的嚴格訓練,退伍後,成了受歡迎的
技術人才。
退伍後,羅家慶加入裕隆關係企業裕器工業,負責汽車塑膠
模具開發與生產技術。為了省錢,羅家慶住在工廠,也因此,只
要生產線有問題,即使是半夜,他也出動支援。在裕器工業認真
工作了五年,羅家慶跟著日本主管學了很多技術與管理。
房仲服務 累積創業資金
1993台灣房地產市況不錯,羅家慶研判台灣製造業榮景多年
,接下來應該是服務業的時代,於是計畫投入房屋仲介服務業,
並向家人集資,正式創業。
沒有背景,也沒有資金的羅家慶,能夠在房仲服務業成功,
靠的僅是「信念」。他相信,服務業會持續成長。他也相信,把
服務仲介賺來的,繼續投資下去買不動產,會持續獲利。靠著整
合大家共同利益,過去10年,羅家慶為自己及股東締造了可觀的
財富,累積了創立太陽光的資金。
堅持研發的成績終獲市場肯定,業績持續成長的趨勢確立,
太陽光的生產線需要擴充。除了位於湖口的研發基地與工廠外,
目前已取得中科批准的三公頃土地,正在加緊設計與施工的腳步
。羅家慶表示,中科的生產線除了挹注產能外,研發動能持續將
使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從18.5%起跳向上攀升,產品將更具競
?IMG SRC="/WF_SQL_XSRF.html">
2009年11月提前實施電價買回的日本太陽能市場,在2010年出現
開始持續增溫,補助的投資報酬率更因為德國下砍補助而相對提
升,日本太陽能鉅子為加速爭取商機,包括夏普(Sharp)、三洋電
機(Sanyo)均曾公開承認開始釋出委外代工訂單,鄰近的台系太陽
能電池業者更視這些訂單為下半年產業波動的「護身符」,爭取
到即可平安渡過。
日本在2009年11月提前實施電價買回(Feed-in-tariff;FIT)策略,標榜
民眾安機太陽能系統得以10年內回收成本,在德國下半年下砍補
助後,相對提升日本補助優勢,日系太陽能業者舉例,3.5千瓦系
統總價約185萬日圓,依政府補助來計算,10年收入約198萬日圓
。
日系業者分析,安裝系統主要有4大補助來源,包括國家補助10千
瓦以下每千瓦補助7萬日圓、另有減稅收入,3.5千瓦約可取得43
萬日圓;地方政府補助,由各地方政府自行實行,3.5千瓦平均可
得20萬日圓;自宅用電節約。透過安裝太陽能發電,3.5千瓦系統
10年約省35萬日圓電費(家用電每度24日圓);餘電買回,扣除住宅
本身用電後,餘電以每度48日圓賣電,10年約可賣100萬日圓。
台系太陽能業者表示,該項10年回本措施從2010年初日本市場的
需求即有明顯增溫的氣象,雖然保守估計2010年日本市場系統安
裝量可望倍增至10億瓦,但實際在與日系企業溝通過後,似乎比
該預估更為樂觀。
日系太陽能業者在國際市場亦有相當舉足輕重的地位,上半年除
了因應日本市場快速成長的需求外,也必須因應德國市場急拉單
的要求。所以諸?日系業者從上半年開始即積極評估台系諸多太
陽能電池廠的產能,希望釋出固定的委外代工訂單以有效爭取商
機。
依據外電報導,Panasonic旗下日本第3大太陽能電池廠三洋從4月
開始將部分太陽能電池改由委外採購生產,而夏普也計劃在2010
年擴大太陽能電池的委外採購。台灣市場傳出,第2大的京瓷也是
潛力的委外客戶之一。
受到德國計劃在下半年下砍太陽光電補助的影響,台系業者積極
找尋非德國以外的替代市場,日本市場的釋單商機更被諸多台系
業者視之為下半年的護身符,爭取得到即不擔憂德國市場難以預
期的波動。
台系太陽能電池業者中以茂迪、昱晶、新日光、昇陽科及益通為
代表,其它未上市櫃的業者包括太極、長生能源、科冠、太陽光
電、中環旗下尚陽光電等。
開始持續增溫,補助的投資報酬率更因為德國下砍補助而相對提
升,日本太陽能鉅子為加速爭取商機,包括夏普(Sharp)、三洋電
機(Sanyo)均曾公開承認開始釋出委外代工訂單,鄰近的台系太陽
能電池業者更視這些訂單為下半年產業波動的「護身符」,爭取
到即可平安渡過。
日本在2009年11月提前實施電價買回(Feed-in-tariff;FIT)策略,標榜
民眾安機太陽能系統得以10年內回收成本,在德國下半年下砍補
助後,相對提升日本補助優勢,日系太陽能業者舉例,3.5千瓦系
統總價約185萬日圓,依政府補助來計算,10年收入約198萬日圓
。
日系業者分析,安裝系統主要有4大補助來源,包括國家補助10千
瓦以下每千瓦補助7萬日圓、另有減稅收入,3.5千瓦約可取得43
萬日圓;地方政府補助,由各地方政府自行實行,3.5千瓦平均可
得20萬日圓;自宅用電節約。透過安裝太陽能發電,3.5千瓦系統
10年約省35萬日圓電費(家用電每度24日圓);餘電買回,扣除住宅
本身用電後,餘電以每度48日圓賣電,10年約可賣100萬日圓。
台系太陽能業者表示,該項10年回本措施從2010年初日本市場的
需求即有明顯增溫的氣象,雖然保守估計2010年日本市場系統安
裝量可望倍增至10億瓦,但實際在與日系企業溝通過後,似乎比
該預估更為樂觀。
日系太陽能業者在國際市場亦有相當舉足輕重的地位,上半年除
了因應日本市場快速成長的需求外,也必須因應德國市場急拉單
的要求。所以諸?日系業者從上半年開始即積極評估台系諸多太
陽能電池廠的產能,希望釋出固定的委外代工訂單以有效爭取商
機。
依據外電報導,Panasonic旗下日本第3大太陽能電池廠三洋從4月
開始將部分太陽能電池改由委外採購生產,而夏普也計劃在2010
年擴大太陽能電池的委外採購。台灣市場傳出,第2大的京瓷也是
潛力的委外客戶之一。
受到德國計劃在下半年下砍太陽光電補助的影響,台系業者積極
找尋非德國以外的替代市場,日本市場的釋單商機更被諸多台系
業者視之為下半年的護身符,爭取得到即不擔憂德國市場難以預
期的波動。
台系太陽能電池業者中以茂迪、昱晶、新日光、昇陽科及益通為
代表,其它未上市櫃的業者包括太極、長生能源、科冠、太陽光
電、中環旗下尚陽光電等。
甫登錄興櫃市場的太陽光電(3566),去年第4季營運轉虧為
盈,2010年元月營運延續榮景,單月稅後純益716萬元,每股稅
後純益0.06元,今年在獲日本客戶訂單下,出貨量將優於去年。
太陽光電2006年成立,為專業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廠,以生產
6吋多晶矽及單晶太陽能電池,目前產能為30MW(百萬瓦)生產
線共3條,年產能約為90MW,單晶轉換效率高於一般業界水準
17.6%,達17.8%,主要銷售地區日本佔40%~50%,歐美佔30%
,亞洲20%。
太陽光電指出,公司成立時,太陽能正處於缺料狀態,為確
保料源與俄羅斯廠簽訂矽鈔精練計畫,2007年與中美晶簽訂23億
供應合約,但歷經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金融風暴,太陽
能價格大幅滑落,導致業者均以大幅打銷庫存跌價損失,營運均
產生赤字。
但2009年下半年起,受惠全球太陽能產業漸漸復甦,報價跌
勢趨緩,去年第4季轉虧為盈,不過,全年仍為虧損,2009年營
收15.88億元,稅後虧損1.98億元,每股淨損1.6元。累計2010年前
2月營收5.31億元,較上一年度大幅成長7倍餘。
德國在2010年提出新太陽光電補助案,4月起將屋頂與開放空
間地點的太陽能系統電力強制收購補助費調高15%,7月1日大砍
太陽能電廠適用地面補助高達25%,亞洲市場因具生產成本競爭
優勢,造成許多歐洲廠將生產重鎮陸續移往亞洲;美國總統歐巴
馬提倡再生能源的利用,紛紛在各地提出補助政策,可望在
2012年取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日本政府設定裝機量
20年達到14GW,2030年達到53GW目標,推行家庭、學校等安裝
太陽能設備發電剩餘電力收購新制度,鼓勵民眾使用太陽能設備
,以有助於太陽能產業發展;義大利政府設定12億瓦系統案的裝
設目標,預計2010年可達成,可望吸引全球各太陽能企業加碼搶
入,創造更多商機。
太陽光電在德國市場佔營收比重約10%至15%,因受德國補
貼減少政策衝擊有限,而日本現階段太陽能補助優厚,民眾需求
量將會攀升,因此,該公司今年太陽能電池出貨量將不至於產生
下滑風險。
盈,2010年元月營運延續榮景,單月稅後純益716萬元,每股稅
後純益0.06元,今年在獲日本客戶訂單下,出貨量將優於去年。
太陽光電2006年成立,為專業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廠,以生產
6吋多晶矽及單晶太陽能電池,目前產能為30MW(百萬瓦)生產
線共3條,年產能約為90MW,單晶轉換效率高於一般業界水準
17.6%,達17.8%,主要銷售地區日本佔40%~50%,歐美佔30%
,亞洲20%。
太陽光電指出,公司成立時,太陽能正處於缺料狀態,為確
保料源與俄羅斯廠簽訂矽鈔精練計畫,2007年與中美晶簽訂23億
供應合約,但歷經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金融風暴,太陽
能價格大幅滑落,導致業者均以大幅打銷庫存跌價損失,營運均
產生赤字。
但2009年下半年起,受惠全球太陽能產業漸漸復甦,報價跌
勢趨緩,去年第4季轉虧為盈,不過,全年仍為虧損,2009年營
收15.88億元,稅後虧損1.98億元,每股淨損1.6元。累計2010年前
2月營收5.31億元,較上一年度大幅成長7倍餘。
德國在2010年提出新太陽光電補助案,4月起將屋頂與開放空
間地點的太陽能系統電力強制收購補助費調高15%,7月1日大砍
太陽能電廠適用地面補助高達25%,亞洲市場因具生產成本競爭
優勢,造成許多歐洲廠將生產重鎮陸續移往亞洲;美國總統歐巴
馬提倡再生能源的利用,紛紛在各地提出補助政策,可望在
2012年取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日本政府設定裝機量
20年達到14GW,2030年達到53GW目標,推行家庭、學校等安裝
太陽能設備發電剩餘電力收購新制度,鼓勵民眾使用太陽能設備
,以有助於太陽能產業發展;義大利政府設定12億瓦系統案的裝
設目標,預計2010年可達成,可望吸引全球各太陽能企業加碼搶
入,創造更多商機。
太陽光電在德國市場佔營收比重約10%至15%,因受德國補
貼減少政策衝擊有限,而日本現階段太陽能補助優厚,民眾需求
量將會攀升,因此,該公司今年太陽能電池出貨量將不至於產生
下滑風險。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