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臣氏公司新聞
近年國內藥妝零售業越來越蓬勃發展,經濟部昨(16)日公布去年藥品及化妝品零售之全年營收為1,829億元,年增4%,較15年前增長一倍。連鎖藥妝及醫藥店展店積極,連日本藥妝店也來台分食市場大餅,今年營業額可望挑戰1,900億元新高。
據流通快訊店數統計,民國97年起連鎖藥妝及醫藥店店數續增,國內兩大藥粧連鎖屈臣氏、康是美之總店數,截至今年1月底計有862家,較97年底增加176家,每年至少擴點10家以上。連鎖醫藥店則為764家,較97年底增加100家,以長青、維康及杏一之店數最多,三者合占達72%。
統計發現,自民國88年辦理商業營業額調查以來,藥品及化妝品零售業營業額呈穩定成長趨勢,去年全年營業額達1,829億元,年增4%,較88年成長99.1%,占零售業之比重由88年之3.9%增至103年之4.6%。
經濟部官員指出,國內藥妝營收來源以「化妝與清潔用品(47.6%)」,「藥品(34.7%)」、「食品及飲料(9%)」為主,旺季銷售期間以每年9∼10月周年慶促銷活動為主,每年第一季則為淡季,其餘各月波動並不明顯。
國內藥妝產品也成為近來大陸觀光客搶購商品之一,大陸「名品導購」網站還以圖文方式教學,介紹來台觀光必買「藥妝伴手禮」,包括醫美品牌玻尿酸產品或美白乳液以及面膜,甚至還寫「到了台灣才知道甚麼叫做便宜面膜」,顯見觀光客為台灣藥妝品衝高業績,貢獻不少。
據流通快訊店數統計,民國97年起連鎖藥妝及醫藥店店數續增,國內兩大藥粧連鎖屈臣氏、康是美之總店數,截至今年1月底計有862家,較97年底增加176家,每年至少擴點10家以上。連鎖醫藥店則為764家,較97年底增加100家,以長青、維康及杏一之店數最多,三者合占達72%。
統計發現,自民國88年辦理商業營業額調查以來,藥品及化妝品零售業營業額呈穩定成長趨勢,去年全年營業額達1,829億元,年增4%,較88年成長99.1%,占零售業之比重由88年之3.9%增至103年之4.6%。
經濟部官員指出,國內藥妝營收來源以「化妝與清潔用品(47.6%)」,「藥品(34.7%)」、「食品及飲料(9%)」為主,旺季銷售期間以每年9∼10月周年慶促銷活動為主,每年第一季則為淡季,其餘各月波動並不明顯。
國內藥妝產品也成為近來大陸觀光客搶購商品之一,大陸「名品導購」網站還以圖文方式教學,介紹來台觀光必買「藥妝伴手禮」,包括醫美品牌玻尿酸產品或美白乳液以及面膜,甚至還寫「到了台灣才知道甚麼叫做便宜面膜」,顯見觀光客為台灣藥妝品衝高業績,貢獻不少。
由和碩(4938)、景碩(3189)轉投資的隱形眼鏡製造公司「晶碩 」,正式走入全國最大醫療零售通路「屈臣氏」。晶碩表示,為避免 通路間自相殘殺,未來仍將以自有店面為主,屈臣氏則視銷售狀況, 再決定是否擴大。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11)日出席「TedxTaipei」活動,以「設計 產業與邊陲勢力崛起」為題、暢談設計。
他表示,自己儘管處於大量複製主流產品的產業,但也曾在邊陲的 產品設計中尋找樂趣,像是用藍寶石、陶瓷、鈦合金等材料製造功能 手機,以及用皮革與金屬混搭、製作筆記型電腦。
說到和碩集團的「邊陲事業」,童子賢指出,像是咖啡機、掃地機 器人、盲人點字機、助聽器等,過去研發團隊都有嘗試。不過,咖啡 機受專利難突破而擱置,掃地機器人則因研發出來的「3D掃描環境」 的技術成本過高,導致無法大量生產。
然而,當中最具市場力、且也是許多光學大廠投入的隱形眼鏡事業 「晶碩」,在直營店開立了40多家後,童子賢透露,近日也正式進入 台北東區的屈臣氏,設立開架式專賣櫃進行試賣,往市占率「台灣第 一」挺進。
由於目前屈臣氏全台分店數近400家,明年上看500家,讓外界對於 晶碩未來營收規模十分期待。對此,晶碩表示,公司未來的通路策略 ,為避免相互抵消效應發生,仍將是以自有的直營店為主、屈臣氏為 輔,若後者反應良好,將考量分階段、逐步佈點,而非如競爭對手般 、上架即全面進駐。
過去一年虧損曾達2億元的晶碩,已經在去年正式轉盈,今年則持 續獲利中。據瞭解,晶碩累計今年前十月出貨量已來到約1億片,也 就是一個月約1,000萬片。這樣的成績,已較去年全年6000∼7000萬 片,成長超過60%。
法人預估,通路與消費者接受度的持續增加,明年晶碩全年出貨量 ,有望延續今年成長性、達1.5∼1.7億片。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11)日出席「TedxTaipei」活動,以「設計 產業與邊陲勢力崛起」為題、暢談設計。
他表示,自己儘管處於大量複製主流產品的產業,但也曾在邊陲的 產品設計中尋找樂趣,像是用藍寶石、陶瓷、鈦合金等材料製造功能 手機,以及用皮革與金屬混搭、製作筆記型電腦。
說到和碩集團的「邊陲事業」,童子賢指出,像是咖啡機、掃地機 器人、盲人點字機、助聽器等,過去研發團隊都有嘗試。不過,咖啡 機受專利難突破而擱置,掃地機器人則因研發出來的「3D掃描環境」 的技術成本過高,導致無法大量生產。
然而,當中最具市場力、且也是許多光學大廠投入的隱形眼鏡事業 「晶碩」,在直營店開立了40多家後,童子賢透露,近日也正式進入 台北東區的屈臣氏,設立開架式專賣櫃進行試賣,往市占率「台灣第 一」挺進。
由於目前屈臣氏全台分店數近400家,明年上看500家,讓外界對於 晶碩未來營收規模十分期待。對此,晶碩表示,公司未來的通路策略 ,為避免相互抵消效應發生,仍將是以自有的直營店為主、屈臣氏為 輔,若後者反應良好,將考量分階段、逐步佈點,而非如競爭對手般 、上架即全面進駐。
過去一年虧損曾達2億元的晶碩,已經在去年正式轉盈,今年則持 續獲利中。據瞭解,晶碩累計今年前十月出貨量已來到約1億片,也 就是一個月約1,000萬片。這樣的成績,已較去年全年6000∼7000萬 片,成長超過60%。
法人預估,通路與消費者接受度的持續增加,明年晶碩全年出貨量 ,有望延續今年成長性、達1.5∼1.7億片。
國內兩大藥妝連鎖屈臣氏、康是美持續調整店質、深耕會員。康是 美今年將創造高獲利、高營收的格局,內部預估,明年總營收將成功 跨過百億元門檻;屈臣氏明年總店數則會突破500店大關。
雖然景氣不見好轉,消費力道低迷,不過,康是美今年在調整店質 、強化美麗諮詢師及藥師的專業服務下,累計前三季營收逼近71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2%,康是美總經理張聰本樂觀預估,今年全年 營業額將較去年成長逾10%,年底總店數達369店。
張聰本表示,只要做對的事,消費者就會有立刻的回應,這個策略 ,已逐漸在康是美看到成效。這兩年,康是美不急著展店,而是進行 門市的改裝,希望能提供消費者舒適的購物環境,同時也調整商品結 構,成功抓到15歲∼19歲的年輕族群及60歲以上的樂齡族群,擴大消 費客群。
康是美昨(4)日發表2014藥妝客報告,從上千萬筆的銷售數據及 會員資料,分析出新的藥妝消費現象,包括美容電動風、仿韓偽自然 ,化妝步驟多更多、通勤族酸痛,單點去痛大商機、高溫拉警報,去 黴防蚊藥熱銷;防食材自然風、商品價值取代價格、樂活勢力崛起、 樂齡族藥妝挖寶等等。
張聰本表示,今年康是美淨增加12店,新增二代店型有25家,隨著 店型變新、變大,增加消費者的遊逛性時間,且陸客貢獻下,推升平 均客單價成長了10%。明年仍會持續改裝門市,二代店型至少會再展 30店,預計3至5年,全台門市會全部改裝完畢。由於營收裡面有7成 來自會員,因此未來會更深耕會員,了解其需要,目前會員人數有2 70萬。
市場人士粗估,康是美改裝一個門市,平均投資200至250萬元,若 全部改裝,至少要投資8∼10億。
至於全台已逾400多店的屈臣氏也是積極進行門面改裝,除營造舒 適購物環境外,也強化體驗行銷概念,此外,深耕470萬會員,今年 首度推出集點活動,均締造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據了解,屈臣氏明年 展店計畫,以總數500店為目標。
雖然景氣不見好轉,消費力道低迷,不過,康是美今年在調整店質 、強化美麗諮詢師及藥師的專業服務下,累計前三季營收逼近71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2%,康是美總經理張聰本樂觀預估,今年全年 營業額將較去年成長逾10%,年底總店數達369店。
張聰本表示,只要做對的事,消費者就會有立刻的回應,這個策略 ,已逐漸在康是美看到成效。這兩年,康是美不急著展店,而是進行 門市的改裝,希望能提供消費者舒適的購物環境,同時也調整商品結 構,成功抓到15歲∼19歲的年輕族群及60歲以上的樂齡族群,擴大消 費客群。
康是美昨(4)日發表2014藥妝客報告,從上千萬筆的銷售數據及 會員資料,分析出新的藥妝消費現象,包括美容電動風、仿韓偽自然 ,化妝步驟多更多、通勤族酸痛,單點去痛大商機、高溫拉警報,去 黴防蚊藥熱銷;防食材自然風、商品價值取代價格、樂活勢力崛起、 樂齡族藥妝挖寶等等。
張聰本表示,今年康是美淨增加12店,新增二代店型有25家,隨著 店型變新、變大,增加消費者的遊逛性時間,且陸客貢獻下,推升平 均客單價成長了10%。明年仍會持續改裝門市,二代店型至少會再展 30店,預計3至5年,全台門市會全部改裝完畢。由於營收裡面有7成 來自會員,因此未來會更深耕會員,了解其需要,目前會員人數有2 70萬。
市場人士粗估,康是美改裝一個門市,平均投資200至250萬元,若 全部改裝,至少要投資8∼10億。
至於全台已逾400多店的屈臣氏也是積極進行門面改裝,除營造舒 適購物環境外,也強化體驗行銷概念,此外,深耕470萬會員,今年 首度推出集點活動,均締造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據了解,屈臣氏明年 展店計畫,以總數500店為目標。
白蘭氏即日起在全台屈臣氏獨家推出秋季限時優惠「紅膠原青春凍組」-紅膠原青春凍6條加紅膠原青春飲1瓶,原價633元,優惠價一組只要569元。條狀果凍的膠原蛋白「紅膠原青春凍」已於網路熱賣超過300萬條,此次進軍實體通路,選擇藥妝店第一品牌的屈臣氏獨家上架,搭配在屈臣氏熱銷的「紅膠原青春飲」,新包裝的「紅膠原青春凍組」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選擇。
孫芸芸代言的「紅膠原青春系列」有兩大關鍵-來自紅藻萃取物的神奇蝦紅素,及好吸收的小分子膠原蛋白胜?,萃取融合而成;日本製造的紅膠原青春凍除了含小分子膠原蛋白胜?及神奇蝦紅素,還添加抗氧化維生素E,方便攜帶的條狀果凍設計,讓愛美人士能隨身攜帶。
紅膠原青春系列具紅石榴濃郁果香的好滋味,沒有一般膠原蛋白的腥味,紅膠原青春凍每份熱量僅約25卡,紅膠原青春飲僅約46卡。該系列產品獲得FashionGuide特優評鑑、以及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賞(MONDE SELECTION)金獎和最高金獎的肯定。詳情請上白蘭氏官網:www.brands.com.tw;或洽諮詢專線(0800)077-999。
孫芸芸代言的「紅膠原青春系列」有兩大關鍵-來自紅藻萃取物的神奇蝦紅素,及好吸收的小分子膠原蛋白胜?,萃取融合而成;日本製造的紅膠原青春凍除了含小分子膠原蛋白胜?及神奇蝦紅素,還添加抗氧化維生素E,方便攜帶的條狀果凍設計,讓愛美人士能隨身攜帶。
紅膠原青春系列具紅石榴濃郁果香的好滋味,沒有一般膠原蛋白的腥味,紅膠原青春凍每份熱量僅約25卡,紅膠原青春飲僅約46卡。該系列產品獲得FashionGuide特優評鑑、以及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賞(MONDE SELECTION)金獎和最高金獎的肯定。詳情請上白蘭氏官網:www.brands.com.tw;或洽諮詢專線(0800)077-999。
立川集團20多年來的生技技術培育出獨一無二且榮獲護肝認證「綠川黃金蜆精(錠)」,對於人體肝臟與健康的貢獻有目共睹,深受消費者信任與青睞。
長榮生醫國際品牌總監陳媚英(蜆界天后阿May)表示,針對屈臣氏龐大輕熟女消費族群,研發量身打造獨家產品-「綠川蜂華再蜆」,其主要成分中的台灣國寶黃金蜆,是來自於全球唯一黃金蜆生產原廠-「花蓮立川漁場」,培育出優質有效的黃金蜆,富含完美蛋白質、完整胺基酸群、B12、精胺酸、鳥胺酸、牛磺酸、膽鹼等營養素及鋅、鈣、磷等多種礦物質。
再結合文獻中古老的養生智慧,以日本專利抗氧化蜂王乳+專利RJ-4皇家黃金蜂王乳精粹(含高葵烯酸6%),是逆轉肌齡的美麗因子,較新鮮蜂王乳高3倍濃縮,含豐富B群、菸鹼酸、泛酸、葉酸、生物素、乙醯膽鹼及豐富的A.C.D.E多種酵素等。維生素E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又稱生育醇,使女性雌性激素濃度增高。「綠川蜂華再蜆」完美的天然成分讓女性由內而外打造美人體質,吃出蘋果肌,更加光彩奪目、自信亮眼。
立川集團長榮生醫感謝屈臣氏忠實消費者,特地舉辦買一送一美麗特惠活動,即日起至9月25日止。(藍怡珊)
長榮生醫國際品牌總監陳媚英(蜆界天后阿May)表示,針對屈臣氏龐大輕熟女消費族群,研發量身打造獨家產品-「綠川蜂華再蜆」,其主要成分中的台灣國寶黃金蜆,是來自於全球唯一黃金蜆生產原廠-「花蓮立川漁場」,培育出優質有效的黃金蜆,富含完美蛋白質、完整胺基酸群、B12、精胺酸、鳥胺酸、牛磺酸、膽鹼等營養素及鋅、鈣、磷等多種礦物質。
再結合文獻中古老的養生智慧,以日本專利抗氧化蜂王乳+專利RJ-4皇家黃金蜂王乳精粹(含高葵烯酸6%),是逆轉肌齡的美麗因子,較新鮮蜂王乳高3倍濃縮,含豐富B群、菸鹼酸、泛酸、葉酸、生物素、乙醯膽鹼及豐富的A.C.D.E多種酵素等。維生素E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又稱生育醇,使女性雌性激素濃度增高。「綠川蜂華再蜆」完美的天然成分讓女性由內而外打造美人體質,吃出蘋果肌,更加光彩奪目、自信亮眼。
立川集團長榮生醫感謝屈臣氏忠實消費者,特地舉辦買一送一美麗特惠活動,即日起至9月25日止。(藍怡珊)
父親節準備禮物,除了到各百貨商場或餐廳消費可享有禮品或禮券回饋,現在業者更加碼推出積點抽百萬名車活動或是按摩椅優惠,為父親節優惠再升級。
台北遠東飯店即日起到9月14日,遠東商銀HAPPY GO頂級卡友持卡訂餐,除了獨享九折優惠,還有機會參加百萬名車抽獎。瑪謝全能智慧按摩椅父親節特惠價58,800元,樂悠浮太空樂活椅原價59,900元,優惠價29,999元。
另外,台北美麗華百貨也推出消費滿額抽單眼相機、大電視等高額回饋。美麗華父親節檔主打特選禮品平均6.8折、男性服飾平均6.4折等優惠。除了商品折扣,及日起至8月10日止,館內舉辦「好禮周周抽」活動,民眾消費滿2,000元,就優惠抽獎獲得SONY類單眼相機、XBOX 360 Kinect、OMRON血壓計、SONY 40吋液晶電視或高壓濃縮咖啡機和咖啡豆研磨機,也有百靈刮鬍刀等大獎。
如果不想出門,屈臣氏提供宅配到府服務,即日起到8月8日期間,可在門市、網路下單預購,消費滿2,000元就送200元。
台北遠東飯店即日起到9月14日,遠東商銀HAPPY GO頂級卡友持卡訂餐,除了獨享九折優惠,還有機會參加百萬名車抽獎。瑪謝全能智慧按摩椅父親節特惠價58,800元,樂悠浮太空樂活椅原價59,900元,優惠價29,999元。
另外,台北美麗華百貨也推出消費滿額抽單眼相機、大電視等高額回饋。美麗華父親節檔主打特選禮品平均6.8折、男性服飾平均6.4折等優惠。除了商品折扣,及日起至8月10日止,館內舉辦「好禮周周抽」活動,民眾消費滿2,000元,就優惠抽獎獲得SONY類單眼相機、XBOX 360 Kinect、OMRON血壓計、SONY 40吋液晶電視或高壓濃縮咖啡機和咖啡豆研磨機,也有百靈刮鬍刀等大獎。
如果不想出門,屈臣氏提供宅配到府服務,即日起到8月8日期間,可在門市、網路下單預購,消費滿2,000元就送200元。
國內兩大藥妝連鎖店-屈臣氏、康是美持續擴充、精化自有品牌。 屈臣氏宣布3年內品項數將從現有的700項增至1千項,康是美則啟動品牌升級計畫,首波提升美妝配件,搶進化妝工具,預計可帶動自有品配件類別成長2成以上。
屈臣氏分析,與歐美國家平均40%的自有品牌商品市佔率相較,亞洲平均占比僅5%,龐大商機值得關注。且從尼爾森針對台灣消費者的調查也發現,消費時選擇高品質的自有品牌商品的消費者比例達4 1%,而願意多嘗試其他通路自有品牌商品的消費者,與2012年相較佔比從原先27%成長到33%,展現台灣自有品牌市場將持續樂觀的穩定發展。
有鑑於此,屈臣氏董事總經理安濤(Toby Anderson)宣布,自有品牌品項將由原700項商品,3年內成長至1千項,會在全球各地尋找有競爭優勢的一線製造商進行合作,會從周2,700萬來客數的消費資料,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屈臣氏自1987年進軍台灣以來,自有品牌業績逐年成長,自2012年起佔整體業績5.6%,預計今年達7.1%,內部目標3年內達到占比10 %的成績。目前全台店數達到473家。
全台已有362店的康是美,自2004年投入開發自有品牌,目前自有商品跨足8個類別,11個品牌,超過300件品項,以居家類品項最多,業績占比約10%,主要品牌包括悠康、COSMED及KISSUI,每年業績皆有1成以上的成長。康是美表示,未來發展自有品牌策略,不充數量,而是全面進化,讓品牌形象更清楚。
據康是美內部資料發現,民眾購買化妝工具需求增加,近3年每年銷售都有10%成長,主力年齡層在25至29歲年輕女性。因此康是美啟動品牌升級計畫,打造全新Ms.COSMED搶攻化妝工具市場,獨家推出粉底刷等13款工具,價格親民,市場反應不錯,推估可帶動自有品配件類業績成長至少2成。
屈臣氏分析,與歐美國家平均40%的自有品牌商品市佔率相較,亞洲平均占比僅5%,龐大商機值得關注。且從尼爾森針對台灣消費者的調查也發現,消費時選擇高品質的自有品牌商品的消費者比例達4 1%,而願意多嘗試其他通路自有品牌商品的消費者,與2012年相較佔比從原先27%成長到33%,展現台灣自有品牌市場將持續樂觀的穩定發展。
有鑑於此,屈臣氏董事總經理安濤(Toby Anderson)宣布,自有品牌品項將由原700項商品,3年內成長至1千項,會在全球各地尋找有競爭優勢的一線製造商進行合作,會從周2,700萬來客數的消費資料,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屈臣氏自1987年進軍台灣以來,自有品牌業績逐年成長,自2012年起佔整體業績5.6%,預計今年達7.1%,內部目標3年內達到占比10 %的成績。目前全台店數達到473家。
全台已有362店的康是美,自2004年投入開發自有品牌,目前自有商品跨足8個類別,11個品牌,超過300件品項,以居家類品項最多,業績占比約10%,主要品牌包括悠康、COSMED及KISSUI,每年業績皆有1成以上的成長。康是美表示,未來發展自有品牌策略,不充數量,而是全面進化,讓品牌形象更清楚。
據康是美內部資料發現,民眾購買化妝工具需求增加,近3年每年銷售都有10%成長,主力年齡層在25至29歲年輕女性。因此康是美啟動品牌升級計畫,打造全新Ms.COSMED搶攻化妝工具市場,獨家推出粉底刷等13款工具,價格親民,市場反應不錯,推估可帶動自有品配件類業績成長至少2成。
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以440億港元,入股李嘉誠旗下企業屈臣氏 ,昨(16)日正式完成交易。香港證券界人士認為,因這項股權交易而暫停IPO(首次公開募股),未來仍可能再積極籌畫股票上市。
新浪財經報導,先前和記黃埔集團籌備旗下屈臣氏在香港與英國兩地上市過程中,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突然介入,在數日之內說服李嘉誠,以440億港元入股屈臣氏,間接持股24.95%。
屈臣氏籌備上市期間,市場預估市值最高達3,000億港元,最後卻以1,770億港元的預估價值,出售近四分之一股權。
新浪財經報導,先前和記黃埔集團籌備旗下屈臣氏在香港與英國兩地上市過程中,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突然介入,在數日之內說服李嘉誠,以440億港元入股屈臣氏,間接持股24.95%。
屈臣氏籌備上市期間,市場預估市值最高達3,000億港元,最後卻以1,770億港元的預估價值,出售近四分之一股權。
和記黃埔昨(16)日公布,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已完成收購屈臣氏控股24.95%股權。和黃及大股東長江實業將於5月14日,向股東派發每股港幣7元(約新台幣27.2元)的特別股息。
投行認為,屈臣氏至少還有100億美元的隱藏價值未反映,未來李嘉誠仍將積極籌備上市,這也將成為和黃股價催化劑。
派發特別股息顯然無法鼓舞投資者,昨日港股收盤,和記黃埔股價跌幅0.19%,收報港幣106.6元(約新台幣414.2元);長江實業跌幅0.73%,收報港幣135.2元(約新台幣525.3元)。
新浪財經報導,屈臣氏在籌備上市期間,市場估值最高達港幣3,000億元(約新台幣1.2兆元),最後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以港幣1,770億元(約新台幣6,878億元)估值出售近四分之一股權套現,令投資者大感意外。
投行瑞信認為,雖然對和黃今年未能分拆屈臣氏上市感到失望,但是相信屈臣氏未來將繼續籌備上市,時間可能比預期的要早。
瑞信指出,屈臣氏仍有高達100億美元的隱藏價值尚未反映,約為每股港幣18元(約新台幣70元),這部分佔據和黃目前整體隱藏價值的三分之二,即和黃整體仍有150億美元的隱藏價值。該行認為,屈臣氏上市進程將成為和黃未來的股價催化劑。
屈臣氏業務龐大複雜,全球零售店鋪逾1萬家。有消息認為,屈臣氏籌備上市時估值遇到困難,在全球市場上難以找到可以相比的同行,李嘉誠引淡馬錫入股,一方面可及時套現部分資產,另方面也可在未來推動上市時進一步調高估值。
投行認為,屈臣氏至少還有100億美元的隱藏價值未反映,未來李嘉誠仍將積極籌備上市,這也將成為和黃股價催化劑。
派發特別股息顯然無法鼓舞投資者,昨日港股收盤,和記黃埔股價跌幅0.19%,收報港幣106.6元(約新台幣414.2元);長江實業跌幅0.73%,收報港幣135.2元(約新台幣525.3元)。
新浪財經報導,屈臣氏在籌備上市期間,市場估值最高達港幣3,000億元(約新台幣1.2兆元),最後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以港幣1,770億元(約新台幣6,878億元)估值出售近四分之一股權套現,令投資者大感意外。
投行瑞信認為,雖然對和黃今年未能分拆屈臣氏上市感到失望,但是相信屈臣氏未來將繼續籌備上市,時間可能比預期的要早。
瑞信指出,屈臣氏仍有高達100億美元的隱藏價值尚未反映,約為每股港幣18元(約新台幣70元),這部分佔據和黃目前整體隱藏價值的三分之二,即和黃整體仍有150億美元的隱藏價值。該行認為,屈臣氏上市進程將成為和黃未來的股價催化劑。
屈臣氏業務龐大複雜,全球零售店鋪逾1萬家。有消息認為,屈臣氏籌備上市時估值遇到困難,在全球市場上難以找到可以相比的同行,李嘉誠引淡馬錫入股,一方面可及時套現部分資產,另方面也可在未來推動上市時進一步調高估值。
數年前已出售上海屈臣氏20%股權的上海煙草集團,將徹底撤出資本。上海第一財經日報披露,上海煙草正開出7,486.6萬元人民幣( 下同)價格,出售目前在上海屈臣氏所持20%股權,而屈臣氏大老闆李嘉誠的和記黃埔,極有可能接盤。
根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資訊,上海屈臣氏目前由德高(香港)投資有公司持股80%,上海煙草持股20%,2012年營業收入為13.435億元,營業利潤9,088.9萬元,淨利7,015萬元,營業利潤和淨利潤都較 2011年下滑。
截至2013年11月底,上海屈臣氏當年營業收入為11.896億元,營業利潤為7,997.5萬元,淨利潤為5,592.4萬元。
上海屈臣氏以個人護理用品連鎖業態經營,屬於屈臣氏集團,屈臣氏集團於1981年被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收購。
上海屈臣氏原本由上海煙草持股40%,港方持股60%,2008年上海煙草以3,600萬元掛牌出售20%股權,和記黃埔通過旗下德高(香港 )投資公司接盤。
經過4年擴張,屈臣氏整體估值增加,此次上海煙草以4年前約兩倍的價格出售其所持剩餘20%股權,一旦股權交易完成,上海煙草將徹底退出上海屈臣氏。
資深零售業人士丁利國分析,屈臣氏對於上海煙草而言並非主業,數年前和記黃埔通過旗下公司拿下20%股權時明顯要加速港方獨資,上海煙草遲早要退出。
丁利國稱,根據多年前的規則,港澳台資本進入大陸市場需要找一個當地背景的公司合資,但隨著政策的放開和市場格局的變化,港資方面越來越傾向於獨資,畢竟獨資對於李嘉誠方面的資本運作或經營決策更有控制力。
根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資訊,上海屈臣氏目前由德高(香港)投資有公司持股80%,上海煙草持股20%,2012年營業收入為13.435億元,營業利潤9,088.9萬元,淨利7,015萬元,營業利潤和淨利潤都較 2011年下滑。
截至2013年11月底,上海屈臣氏當年營業收入為11.896億元,營業利潤為7,997.5萬元,淨利潤為5,592.4萬元。
上海屈臣氏以個人護理用品連鎖業態經營,屬於屈臣氏集團,屈臣氏集團於1981年被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收購。
上海屈臣氏原本由上海煙草持股40%,港方持股60%,2008年上海煙草以3,600萬元掛牌出售20%股權,和記黃埔通過旗下德高(香港 )投資公司接盤。
經過4年擴張,屈臣氏整體估值增加,此次上海煙草以4年前約兩倍的價格出售其所持剩餘20%股權,一旦股權交易完成,上海煙草將徹底退出上海屈臣氏。
資深零售業人士丁利國分析,屈臣氏對於上海煙草而言並非主業,數年前和記黃埔通過旗下公司拿下20%股權時明顯要加速港方獨資,上海煙草遲早要退出。
丁利國稱,根據多年前的規則,港澳台資本進入大陸市場需要找一個當地背景的公司合資,但隨著政策的放開和市場格局的變化,港資方面越來越傾向於獨資,畢竟獨資對於李嘉誠方面的資本運作或經營決策更有控制力。
國內藥妝龍頭屈臣氏宣布,今(3)日起屈臣氏網路商店正式開站營運,進軍台灣網購市場,成為台灣第1家自行建構電子商務平台的藥妝通路商。屈臣氏董事總經理安濤(Toby Anderson)表示,未來 3年將投入逾10億元在網路商店,並訂下3年內2倍成長的營運目標,今年在網路商店加入下,屈臣氏全年營收可望有兩位數成長。
安濤表示,台灣電子商務市場正快速成長,顯示台灣消費者購物行的改變,屈臣氏在3年前進駐Yahoo!超級商城,連續兩年獲得Yahoo! 超級金店獎,去年業績創下100%的成長,未來Yahoo!超級商城仍會持續營運;同時,考量市場潛力及消費者成熟度後,決定自設屈臣氏 網路商店,內部期望每年業績可以倍數成長。
據統計,國內藥妝市場一年規模約1,764億元,透過網路購買藥妝商品約占兩成,藥妝網購市場規模約360億元,去年成長了15%,成長幅度優於藥妝實體通路。安濤預期,未來網購藥妝整體市場應會維持高速成長。
屈臣氏在全台已有471家門,會員數突破430萬,今年自行成立首個網路商店,安濤表示,此商店是歷年最大單一投資,是長期且持續的,未來3年投入經費超過10億元。
屈臣氏表示,網購商品除了可在超商取貨外,也可以在各門市取貨,未來規劃讓消費者透過店內數位化裝置,直接上網訂講門市沒有陳列的商品,落實Offline to Online虛實整合。
安濤表示,台灣電子商務市場正快速成長,顯示台灣消費者購物行的改變,屈臣氏在3年前進駐Yahoo!超級商城,連續兩年獲得Yahoo! 超級金店獎,去年業績創下100%的成長,未來Yahoo!超級商城仍會持續營運;同時,考量市場潛力及消費者成熟度後,決定自設屈臣氏 網路商店,內部期望每年業績可以倍數成長。
據統計,國內藥妝市場一年規模約1,764億元,透過網路購買藥妝商品約占兩成,藥妝網購市場規模約360億元,去年成長了15%,成長幅度優於藥妝實體通路。安濤預期,未來網購藥妝整體市場應會維持高速成長。
屈臣氏在全台已有471家門,會員數突破430萬,今年自行成立首個網路商店,安濤表示,此商店是歷年最大單一投資,是長期且持續的,未來3年投入經費超過10億元。
屈臣氏表示,網購商品除了可在超商取貨外,也可以在各門市取貨,未來規劃讓消費者透過店內數位化裝置,直接上網訂講門市沒有陳列的商品,落實Offline to Online虛實整合。
香港和記黃埔旗下零售業務的屈臣氏計劃今年6月底,在香港與倫敦兩地上市。知情人士指出,此次公開募股(IPO)有望成為2012年底以來全球規模最大一宗,募資金額至少在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24.6億元)以上。
2013年7月和記黃埔計劃售出屈臣氏持有的百佳超市,當時有多家企業競標,一度傳出售價達20億至30億美元;由於價格低於預期,10月取消該計畫,轉而考慮將屈臣氏從和黃體系分拆出來上市。屈臣氏旗下業務包括了藥房、超市、電器等零售店。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屈臣氏最快將於本周對香港證交所提出上市申請文件,兩地掛牌後,募資規模可能在50億至60億美元間。
如果香港與倫敦上市順利,該公司也考慮到新加坡證交所二次上市。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稱,李嘉誠旗下的美容連鎖屈臣氏極可能在倫敦和香港掛牌,但只有在它能夠確定被納入恆生指數和富時100指數(FTSE 100)的情況下才會上市。
金融時報指出,有銀行家認為,李嘉誠以生意人的精明著稱,和記黃埔尤重「去風險分配」,市場對他希望出售的資產難免抱持疑慮;如果屈臣氏被納入富時100指數和恆生指數,所有跟蹤這些指數的大型被動基金經理都會被迫買入這檔股票。
若屈臣氏募得60億美元資金,規模將僅次於2012年9月日本航空在東京上市的85億美元籌資額。
金額可匹敵的IPO案是阿里巴巴將赴美國上市,募資金額在150億美元,不過日期未定。
信報報導,李嘉誠上月曾表示,計劃將其全球零售業務在香港和另外一個地點上市。之前,他旗下的香港電力資產於1月在香港上市,籌資31.1億美元;旗下的和記港口信託已於2011年在新加坡上市,籌資55億美元。
屈臣氏所屬的和記黃埔對昨天的上市傳聞不予置評,但表示公司正繼續對屈臣氏進行戰略評估,其中包括將其全部或部分業務上市。
和記黃埔昨天股價偏軟,收在港幣106.90元,微漲0.09%,遜於大盤。恆指全日上漲0.51%。
2013年7月和記黃埔計劃售出屈臣氏持有的百佳超市,當時有多家企業競標,一度傳出售價達20億至30億美元;由於價格低於預期,10月取消該計畫,轉而考慮將屈臣氏從和黃體系分拆出來上市。屈臣氏旗下業務包括了藥房、超市、電器等零售店。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屈臣氏最快將於本周對香港證交所提出上市申請文件,兩地掛牌後,募資規模可能在50億至60億美元間。
如果香港與倫敦上市順利,該公司也考慮到新加坡證交所二次上市。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稱,李嘉誠旗下的美容連鎖屈臣氏極可能在倫敦和香港掛牌,但只有在它能夠確定被納入恆生指數和富時100指數(FTSE 100)的情況下才會上市。
金融時報指出,有銀行家認為,李嘉誠以生意人的精明著稱,和記黃埔尤重「去風險分配」,市場對他希望出售的資產難免抱持疑慮;如果屈臣氏被納入富時100指數和恆生指數,所有跟蹤這些指數的大型被動基金經理都會被迫買入這檔股票。
若屈臣氏募得60億美元資金,規模將僅次於2012年9月日本航空在東京上市的85億美元籌資額。
金額可匹敵的IPO案是阿里巴巴將赴美國上市,募資金額在150億美元,不過日期未定。
信報報導,李嘉誠上月曾表示,計劃將其全球零售業務在香港和另外一個地點上市。之前,他旗下的香港電力資產於1月在香港上市,籌資31.1億美元;旗下的和記港口信託已於2011年在新加坡上市,籌資55億美元。
屈臣氏所屬的和記黃埔對昨天的上市傳聞不予置評,但表示公司正繼續對屈臣氏進行戰略評估,其中包括將其全部或部分業務上市。
和記黃埔昨天股價偏軟,收在港幣106.90元,微漲0.09%,遜於大盤。恆指全日上漲0.51%。
華爾街日報報導,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屈臣氏計畫在今年6月底前,分別在香港與倫敦兩地上市,募資金額超過5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屈臣氏公司可能會藉由IPO(首次公開募股)籌資50億至60億美元。屈臣氏計畫最快在本周,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出上市申請。如果香港、倫敦兩地上市成功的話,還考慮在新加坡進行二次上市。以籌資規模達60億美元來看,這項IPO可望成為2012年9月日本航空公司新股集資規模85億美元之後,至今最大的一次募資案。另有市場人士指出,屈臣氏重組後,將把未賺錢的部分剔除,可待股市走向,挑選集資時機,以提升上市承銷價格。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屈臣氏公司可能會藉由IPO(首次公開募股)籌資50億至60億美元。屈臣氏計畫最快在本周,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出上市申請。如果香港、倫敦兩地上市成功的話,還考慮在新加坡進行二次上市。以籌資規模達60億美元來看,這項IPO可望成為2012年9月日本航空公司新股集資規模85億美元之後,至今最大的一次募資案。另有市場人士指出,屈臣氏重組後,將把未賺錢的部分剔除,可待股市走向,挑選集資時機,以提升上市承銷價格。
日前英國媒體報導,香港富豪李嘉誠旗下的屈臣氏集團,正研究將總部遷往英國。屈臣氏母公司和記黃埔發言人昨(6)日表示,和黃早前公布對屈臣氏的策略評估仍在進行中,但有關屈臣氏搬遷總部及考慮尋找主席的說法並不正確。
鳳凰財經昨日引述東方互動網報導稱,日前英國Sky News引述權威人士消息報導,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正考慮將屈臣氏集團總部由香港搬至英國,以方便屈臣氏可能會在倫敦及香港兩地雙邊掛牌的計畫。但報導亦指搬遷總部的計畫仍屬初步,因為新加坡正極力爭取屈臣氏 前往當地上市。
和黃發言人指出,和黃早前公布對屈臣氏的策略評估仍在進行,有關屈臣氏搬遷總部及考慮尋找主席的說法並不正確。集團重申,管理層亦從未考慮過報導所指的事宜。
由於近年李嘉誠頻頻收購歐洲事業,外界形容「脫亞入歐」,這次 屈臣氏的動態格外引起關注。目前屈臣氏全球門店數量達11,093家。
儘管和黃否認屈臣氏總部搬遷事宜,但屈臣氏會否在英國掛牌上市仍引人注意。先前有報導稱,按英國上市當局的規定,如果屈臣氏把公司總部遷往英國,更容易獲得在當地上市的資格。
早前市場傳聞和黃已委任匯豐、高盛及美銀美林為聯席保薦人,擬今年在香港及倫敦雙邊上市,屈臣氏估值達230億美元。
鳳凰財經昨日引述東方互動網報導稱,日前英國Sky News引述權威人士消息報導,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正考慮將屈臣氏集團總部由香港搬至英國,以方便屈臣氏可能會在倫敦及香港兩地雙邊掛牌的計畫。但報導亦指搬遷總部的計畫仍屬初步,因為新加坡正極力爭取屈臣氏 前往當地上市。
和黃發言人指出,和黃早前公布對屈臣氏的策略評估仍在進行,有關屈臣氏搬遷總部及考慮尋找主席的說法並不正確。集團重申,管理層亦從未考慮過報導所指的事宜。
由於近年李嘉誠頻頻收購歐洲事業,外界形容「脫亞入歐」,這次 屈臣氏的動態格外引起關注。目前屈臣氏全球門店數量達11,093家。
儘管和黃否認屈臣氏總部搬遷事宜,但屈臣氏會否在英國掛牌上市仍引人注意。先前有報導稱,按英國上市當局的規定,如果屈臣氏把公司總部遷往英國,更容易獲得在當地上市的資格。
早前市場傳聞和黃已委任匯豐、高盛及美銀美林為聯席保薦人,擬今年在香港及倫敦雙邊上市,屈臣氏估值達230億美元。
國內藥妝店龍頭屈臣氏今年持續展店,目標挑戰500店。台灣屈臣氏董事總經理安濤(Toby Anderson)昨(8)日指出,今年定位為創新整合年,將著重虛實整合與創新服務,以維持市場領導地位。
屈臣氏看好藥妝通路市場,去年底全台店數為471家,去年共開出34家新店、改裝60家既有店。
屈臣氏已有13家門市設有醫美肌膚中心,醫美業績成長近二成,並帶動周邊所服務的門市醫美銷售業績成長6%。今年醫美肌膚中心店數可達20家,並在門市打造試妝區、造型區等專區。
屈臣氏看好藥妝通路市場,去年底全台店數為471家,去年共開出34家新店、改裝60家既有店。
屈臣氏已有13家門市設有醫美肌膚中心,醫美業績成長近二成,並帶動周邊所服務的門市醫美銷售業績成長6%。今年醫美肌膚中心店數可達20家,並在門市打造試妝區、造型區等專區。
國內藥妝連鎖雙雄屈臣氏、康是美,去年受到景氣低迷,國人消費力弱,展店速度均變緩,全面聚焦店質、商品的調整;今、明兩年將加快展店腳步,屈臣氏預計明年總店數突破500店,康是美則計劃今年展店23店,目標挑戰380店。
國內藥妝連鎖龍頭屈臣氏,去年底總店數達471店,包括了新開店數34店,改裝店數60店,寵i會員數也正式衝破400萬人,FB粉絲數也突破36萬、APP累積下載量達28萬人。
屈臣氏昨(8)日宣布,2014年,邁入創新整合年,除了延續去年專注、簡化及躍進的三大經營策略概念外,也將投入發展虛實整合及創新服務兩大核心理念。屈臣氏表示,因應台灣醫美保養市場近三年持續成長,去年在13家門市設醫美肌膚中心,醫美業績成長近2成,更帶動周邊所服務的門市醫美銷售業績也成長了6%,預計今年醫美中心的門市將拓展至20家。此外,除了醫美產品,也將擴大自有品牌商品數,目前規劃上市的新品已超過100件。
屈臣氏表示,看好近5年來,消費者一年內網購6次以上的成長幅度高達96%,超過6成消費者購物金額超過1千元的龐大手指商機,今年在通路上,將加強發展多元的購物平台,積極經營網路購物,全面與實體通路整合。
康是美表示,今年將持續聚焦人、店、商品等三大部分,包含提升藥師與美諮師的專業性、引進更多新商品與服務、強化健康美麗生活提案、精耕會員關係與商圈經營…,全面提高顧客滿意度。內部規劃,今年總店數達到380店,營收、獲利成長1成以上。
康是美表示,為提供消費者更舒適的購物空間,因此新開店也期望能持續有新展現,甚至是有不同的主題空間與美諮師互動;在既有店上,也將持續整頓,進行店質改造。
國內藥妝連鎖龍頭屈臣氏,去年底總店數達471店,包括了新開店數34店,改裝店數60店,寵i會員數也正式衝破400萬人,FB粉絲數也突破36萬、APP累積下載量達28萬人。
屈臣氏昨(8)日宣布,2014年,邁入創新整合年,除了延續去年專注、簡化及躍進的三大經營策略概念外,也將投入發展虛實整合及創新服務兩大核心理念。屈臣氏表示,因應台灣醫美保養市場近三年持續成長,去年在13家門市設醫美肌膚中心,醫美業績成長近2成,更帶動周邊所服務的門市醫美銷售業績也成長了6%,預計今年醫美中心的門市將拓展至20家。此外,除了醫美產品,也將擴大自有品牌商品數,目前規劃上市的新品已超過100件。
屈臣氏表示,看好近5年來,消費者一年內網購6次以上的成長幅度高達96%,超過6成消費者購物金額超過1千元的龐大手指商機,今年在通路上,將加強發展多元的購物平台,積極經營網路購物,全面與實體通路整合。
康是美表示,今年將持續聚焦人、店、商品等三大部分,包含提升藥師與美諮師的專業性、引進更多新商品與服務、強化健康美麗生活提案、精耕會員關係與商圈經營…,全面提高顧客滿意度。內部規劃,今年總店數達到380店,營收、獲利成長1成以上。
康是美表示,為提供消費者更舒適的購物空間,因此新開店也期望能持續有新展現,甚至是有不同的主題空間與美諮師互動;在既有店上,也將持續整頓,進行店質改造。
香港首富李嘉誠擁有的和記黃埔旗下屈臣氏,為集團主要供應現金流的「小金庫」,在和黃系中收入占比最高、盈利占比第三。明年上半年IPO,募資金額有望達80億至100億美元。
南方都市報報導,屈臣氏集團分拆上市輪廓逐漸清晰,明年上半年公開招股。金融界分析,香港及倫敦兩地同步上市可能性高。或者分拆亞洲業務在香港上市,歐洲業務獨立在倫敦上市。
該集團人員透露,由於之前計劃出售百佳時,公司內部已經過詳細審計、估值等工作,隨時可啟動上市。目前,屈臣氏母公司和記黃埔正在接洽?豐控股為承銷商。
今年上半年,旗下屈臣氏在全球擁有1.1萬餘家分店,歐洲占約7,300家,亞洲3,800家。和記黃埔對屈臣氏集團分拆上市事宜口風很緊,對外宣稱,屈臣氏目前仍在繼續進行策略性評估,而集團向來與多間銀行合作,不想針對某家銀行發表評論。
香港匯業證券策略師岑智勇分析,不管以何種方式分拆,屈臣氏上市募資金額都有望達到80億至100億美元,既可以顯現和黃零售族群的投資價值,也經營風險分散給投資者。套現100億美元,至少能令和黃的資產負債率由2013年6月底的21%降至11%。
南方都市報報導,屈臣氏集團分拆上市輪廓逐漸清晰,明年上半年公開招股。金融界分析,香港及倫敦兩地同步上市可能性高。或者分拆亞洲業務在香港上市,歐洲業務獨立在倫敦上市。
該集團人員透露,由於之前計劃出售百佳時,公司內部已經過詳細審計、估值等工作,隨時可啟動上市。目前,屈臣氏母公司和記黃埔正在接洽?豐控股為承銷商。
今年上半年,旗下屈臣氏在全球擁有1.1萬餘家分店,歐洲占約7,300家,亞洲3,800家。和記黃埔對屈臣氏集團分拆上市事宜口風很緊,對外宣稱,屈臣氏目前仍在繼續進行策略性評估,而集團向來與多間銀行合作,不想針對某家銀行發表評論。
香港匯業證券策略師岑智勇分析,不管以何種方式分拆,屈臣氏上市募資金額都有望達到80億至100億美元,既可以顯現和黃零售族群的投資價值,也經營風險分散給投資者。套現100億美元,至少能令和黃的資產負債率由2013年6月底的21%降至11%。
藥妝雙雄屈臣氏與康是美衝刺全年店數目標,12月兩大藥妝店總共要開出17家店,康是美要開出七家、屈臣氏則是10家,全力搶攻年底耶誕、跨年商機。
康是美今年展開店質提升計畫,到今店數為358家店,與去年相當。康是美副總何建文指出,今年淨增店數少,主力在調整店質,12月有七家新店陸續開幕,今年總店數可望達到365家店。
康是美因應國內藥妝展店趨近飽和,今年開始增加大型店以維持成長動能。大型門市坪數約40坪,較傳統門市坪數增加一成;大店可容納貨架數量約100個,較小門市增加四至五成,有助帶動營收成長。
國內藥妝店龍頭為屈臣氏目前有460家店,預計到年底可達470店。今年在全台陸續開小型店,小型店已達24家。屈臣氏今年也提出許多新策略,包括設置香水、隱型眼鏡專櫃等,與康是美區隔。
康是美今年展開店質提升計畫,到今店數為358家店,與去年相當。康是美副總何建文指出,今年淨增店數少,主力在調整店質,12月有七家新店陸續開幕,今年總店數可望達到365家店。
康是美因應國內藥妝展店趨近飽和,今年開始增加大型店以維持成長動能。大型門市坪數約40坪,較傳統門市坪數增加一成;大店可容納貨架數量約100個,較小門市增加四至五成,有助帶動營收成長。
國內藥妝店龍頭為屈臣氏目前有460家店,預計到年底可達470店。今年在全台陸續開小型店,小型店已達24家。屈臣氏今年也提出許多新策略,包括設置香水、隱型眼鏡專櫃等,與康是美區隔。
國內連鎖藥妝雙雄台灣屈臣氏、康是美,面對景氣不如預期回溫,展店腳步放慢,經營策略均聚焦改門面、調整店質及商品結構,增加不同客群及總來客數;明年,屈臣氏則計劃再開30店,朝500店目標邁進,同時也計劃提供更多的購物平台,加強網購。
台灣屈臣氏年初宣布啟動品牌煥新計劃,門市、商品結構,以及L OGO整體改造,同時增設小型店,希望吸引更多不同族群,原本計劃再展30至50個新店;康是美則計劃再增開10店。不過,景氣持續低迷,雙雙均加強調整店質,改善購物空間,同時也打造不同的主題區。
屈臣氏今年經營策略聚焦在「專注」、「簡化」、「躍進」等三大策略,提升門市的專業服務及簡化作業流程;同時台灣屈臣氏今年也特別增設藥師諮專線,設立獨立試妝區,店面主打明亮、流暢與簡潔風格。目前總店數456店。
台灣屈臣氏表示,這一年的總來客數,約為1,800萬人次,交易筆數近1,000萬筆,由於客單量相較去年提升許多,整體業績持續穩定成長。明年營業額的目標,希望能夠創造一成左右的成長率。
此外,屈臣氏也透露,未來會提供更多元的購物平台,讓消費者有更多購買途徑;同時,實體門市通路也會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像是適時調整屈臣氏促銷模式與優惠方案,積極爭取市場上具潛力的獨家商品。
康是美去年店數364店,今年不增反減,至今總店數360店。康是美表示,總店數不是今年營運的重點,而是聚焦調整店質、經營品類項目,即使店數減少,營收仍較去年同期成長二位數,獲利有上億元,是統一超旗下的小金雞。
康是美營運項目以健康、美麗、居家為主,今年除了加強美麗諮詢師的培訓,打造醫美諮詢區外,更打造了全新的「Nature Zone」,目前已導入45店,內部規劃在年底前達到100店。
康是美表示,由於全球樂活風潮興起及環保意識抬頭,有機市場崛起,這個全新主題專區成功吸引不同客層,且消費者駐足停留選購的時間加長。此外,今年銷售最突出的商品就是潤髮、護髮品,下半年業績約較上半年成長5成之多。
台灣屈臣氏年初宣布啟動品牌煥新計劃,門市、商品結構,以及L OGO整體改造,同時增設小型店,希望吸引更多不同族群,原本計劃再展30至50個新店;康是美則計劃再增開10店。不過,景氣持續低迷,雙雙均加強調整店質,改善購物空間,同時也打造不同的主題區。
屈臣氏今年經營策略聚焦在「專注」、「簡化」、「躍進」等三大策略,提升門市的專業服務及簡化作業流程;同時台灣屈臣氏今年也特別增設藥師諮專線,設立獨立試妝區,店面主打明亮、流暢與簡潔風格。目前總店數456店。
台灣屈臣氏表示,這一年的總來客數,約為1,800萬人次,交易筆數近1,000萬筆,由於客單量相較去年提升許多,整體業績持續穩定成長。明年營業額的目標,希望能夠創造一成左右的成長率。
此外,屈臣氏也透露,未來會提供更多元的購物平台,讓消費者有更多購買途徑;同時,實體門市通路也會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像是適時調整屈臣氏促銷模式與優惠方案,積極爭取市場上具潛力的獨家商品。
康是美去年店數364店,今年不增反減,至今總店數360店。康是美表示,總店數不是今年營運的重點,而是聚焦調整店質、經營品類項目,即使店數減少,營收仍較去年同期成長二位數,獲利有上億元,是統一超旗下的小金雞。
康是美營運項目以健康、美麗、居家為主,今年除了加強美麗諮詢師的培訓,打造醫美諮詢區外,更打造了全新的「Nature Zone」,目前已導入45店,內部規劃在年底前達到100店。
康是美表示,由於全球樂活風潮興起及環保意識抬頭,有機市場崛起,這個全新主題專區成功吸引不同客層,且消費者駐足停留選購的時間加長。此外,今年銷售最突出的商品就是潤髮、護髮品,下半年業績約較上半年成長5成之多。
華人首富李嘉誠傳出考慮將旗下的零售王國屈臣氏集團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籌資規模可能在80億至100億美元,進而有機會成為今年全球最大的IPO交易之一。
屈臣氏目前隸屬於李嘉誠的和記黃埔集團之下。和記黃埔昨天下跌港幣1.05元或1.09%,收報港幣95.75元(約新台幣364元)。
華爾街日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屈臣氏集團可能在香港或者歐洲上市,或在香港和歐洲兩地上市。
屈臣氏集團的版圖遍布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市場,在33個國家共有11,093家零售商店,並在不同地區經營不同的品牌。
包括在英國運營Superdrug、在荷蘭和比利時運營Kruidvat ,在亞洲運營屈臣氏個人護理商店(Watson's)和百佳超市(ParknShop)。屈臣氏集團上半年的銷售額為港幣758億元(約新台幣2,983億元)。對於屈臣氏的IPO,和記黃埔表示,潛在上市交易沒有時間表。銀行業人士預計,屈臣氏集團可能將整個零售業務在香港和倫敦雙重上市,或者將亞洲業務在香港上市,將歐洲業務在倫敦上市。
根據彭博彙整的資料,如果和記黃埔決定讓屈臣氏在歐洲上市,可望成為義大利最大公用事業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 SpA)1999年籌資173億美元以來,歐洲最大的IPO案。
瑞銀昨天發布報告指,將屈臣氏分拆上市,預料能釋放集團業務價值,成為股價正面催化劑。以14倍的EBITDA(稅前息前每股盈餘)計,屈臣氏的估值約港幣2,060億元(約新台幣7,828億元),當中百佳占港幣190億元。
瑞銀假設和黃出售屈臣氏25%或50%持股,將會使淨債務對總資本比率由21%降至11%或2%,以免比率升穿25%的集團目標,同時為重整歐洲電訊業務提供空間。該行給予和黃「買入」評級,目標價港幣115元(約新台幣437元)。
和記黃埔是在上周五晚間宣布放棄出售旗下百佳連鎖超市業務的同時,宣布正考慮啟動屈臣氏集團旗下整體或部分零售業務的IPO交易。據了解,和黃之所以放棄出售百佳,是由於出價最高的買家,開價只略高於30億美元,僅達和黃心目價30億美元至40億美元的下限。
屈臣氏目前隸屬於李嘉誠的和記黃埔集團之下。和記黃埔昨天下跌港幣1.05元或1.09%,收報港幣95.75元(約新台幣364元)。
華爾街日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屈臣氏集團可能在香港或者歐洲上市,或在香港和歐洲兩地上市。
屈臣氏集團的版圖遍布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市場,在33個國家共有11,093家零售商店,並在不同地區經營不同的品牌。
包括在英國運營Superdrug、在荷蘭和比利時運營Kruidvat ,在亞洲運營屈臣氏個人護理商店(Watson's)和百佳超市(ParknShop)。屈臣氏集團上半年的銷售額為港幣758億元(約新台幣2,983億元)。對於屈臣氏的IPO,和記黃埔表示,潛在上市交易沒有時間表。銀行業人士預計,屈臣氏集團可能將整個零售業務在香港和倫敦雙重上市,或者將亞洲業務在香港上市,將歐洲業務在倫敦上市。
根據彭博彙整的資料,如果和記黃埔決定讓屈臣氏在歐洲上市,可望成為義大利最大公用事業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 SpA)1999年籌資173億美元以來,歐洲最大的IPO案。
瑞銀昨天發布報告指,將屈臣氏分拆上市,預料能釋放集團業務價值,成為股價正面催化劑。以14倍的EBITDA(稅前息前每股盈餘)計,屈臣氏的估值約港幣2,060億元(約新台幣7,828億元),當中百佳占港幣190億元。
瑞銀假設和黃出售屈臣氏25%或50%持股,將會使淨債務對總資本比率由21%降至11%或2%,以免比率升穿25%的集團目標,同時為重整歐洲電訊業務提供空間。該行給予和黃「買入」評級,目標價港幣115元(約新台幣437元)。
和記黃埔是在上周五晚間宣布放棄出售旗下百佳連鎖超市業務的同時,宣布正考慮啟動屈臣氏集團旗下整體或部分零售業務的IPO交易。據了解,和黃之所以放棄出售百佳,是由於出價最高的買家,開價只略高於30億美元,僅達和黃心目價30億美元至40億美元的下限。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