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華投信(公)公司新聞
【台灣股市新聞】 大陸股市ETF一直是台灣投資人爭相追逐的熱門投資選項,隨著5G商機的興起和概念股的亮眼表現,再加上大陸作為全球5G市場的領跑者,陸股ETF的發行也逐漸轉向聚焦於大陸5G指數領域。過去在台灣發行的陸股ETF主要追蹤的是滬深兩市的指數,像是滬深300、上證綜指、深圳成指等,除了原版的指數外,還推出了兩倍及反向槓桿的產品。 從今年開始,隨著5G商用的加速推進和相關應用的蓬勃發展,這一產業在疫情中表現堅強,讓投信業者看到了商機,紛紛推出相關ETF來搶佔市場。 復華投信的5G通信ETF基金經理人廖崇文指出,進入5G時代,大陸在專利和技術上已從追趕者轉變為領先者,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5G市場。疫情之後,官方推出「新基建」政策,將5G列為重點發展項目。廖崇文預期,在國家政策的全力支持和資本投入下,5G網路建設將加速進行,預計三大電信營運商將在2020年底前開通60~75萬個5G基地台,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通信指數。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則表示,兩會後,陸股有望獲得加分,特別看好互聯網、創新醫療、新能源、物聯網等受惠於結構性改革的產業。他建議投資人提前做好準備,透過定期定額、分批布局具有改革紅利題材的陸股基金。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劉尹璇則對後市持樂觀態度,雖然市場對疫情的擔憂未減,但政府的多項振興刺激政策有望緩解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劉尹璇看好科技、新能源車、農業和塑化類股。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強調,產業配置上,應關注受政策好處的純內需產業和國產替代產業。科技股方面,則應關注受益於新基建和國產替代主題的半導體、5G等領域龍頭。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則認為,在估值偏低、經濟逐漸走出谷底、央行和政府大力支持等有利條件下,陸股後市仍有上升空間。她建議投資者在上證指數接近2,800點時可考慮進行中長線布局。
【台灣金融新聞】 近年來,陸股市場在整體新興股市中表現亮眼,不過受到疫情衝擊,上證等主要指數仍處於負報酬狀態。然而,主題指數卻因新科技趨勢及政策利多帶動,表現優於大盤。其中,通信主題指數因5G題材的熱門,成為市場投資的焦點。
根據WIND統計,截至2020年6月19日,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今年來上漲23.2%,超越大盤,而同期間上證180、A50指數則下跌逾3%,滬深300指數維持平盤,只有深圳綜合指數表現較為強勁。由於5G成為熱門投資話題,今年來陸股股票型ETF新增規模第一的就是中國5G主題ETF,其中華夏中証5G通信主題ETF新增規模逾200億元。
6月29日開募的復華中國5G通信ETF基金經理人廖崇文表示,儘管中國經濟面臨疫情衝擊,但市場對5G未來的商機及企業獲利高速成長持看好態度。他指出,2020年中國5G網路進入高速建設期,讓5G從投資概念轉化為由業績、技術、政策三大利多所驅動的價值投資。預計未來五年,大量網路基礎建設將為上游設備製造商帶來大量收入,今年目標建置約70萬個基站,相關設備商已出貨,未來二至三年也將持續拉貨。
Wind估計,今、明兩年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每股純益(EPS)成長率約30%、34%。此外,2019年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4%、資產報酬率(ROA)6.35%,優於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等主要陸股指數。廖崇文預測,中國在5G技術上具有領先地位及專利保護,加上擁有廣大內需市場、完整供應鏈廠商,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成分股將持續受惠於5G建設加速,成為布局陸股或5G題材的投資主流。
今年起,隨5G商用加快推進,相關應用持續蓬勃發展,成為此波疫 情較不受影響的產業,也讓投信業者嗅到商機,推出相關ETF搶市。
復華中國5G通信ETF基金經理人廖崇文表示,進入5G時代,大陸在 專利與技術已從追趕者變成領先者,也是目前全球5G最大市場,加上 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官方為了提振產業及經濟發展,推出「新基建」 政策,並將5G納入重點。
廖崇文分析,預期大陸有國家政策全力支持及資本投入,5G網路建 設將加速又加量,預計三大電信營運商2020年底前將開通60∼75萬個 5G基地台,為全球發展最快,通信指數表現可期。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指出,兩會過後,可望為陸股帶來 加分作用,特別看好可望受惠於結構性改革的產業,如:互聯網、創 新醫療、新能源、物聯網等,建議投資人提前做好準備,以定期定額 ,分批布局具改革紅利題材的陸股基金。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劉尹璇表示,展望後市,雖然市場重燃對 疫情的擔憂,但政府祭出多項振興刺激政策,有望減緩疫情帶來的經 濟衝擊市場,因此短期內的震盪都將是好的進場時機,看好科技、新 能源車、農業類股以及塑化類股。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產業配置方面,以政策 受惠的純內需、及國產替代為二條主線。科技股則關注受益於新基建 及國產替代主題的半導體、5G等領域龍頭。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陸股在估值偏 低、經濟逐漸擺脫谷底、央行及政府大力作多等有利條件下,後市漲 勢仍可期待,建議上証指數在2,800點附近可視為中長線買點。
根據WIND統計(截至2020/6/19),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今年來上 漲23.2%打敗大盤,同期間上證180、A50指數仍下跌逾3%,滬深30 0指數則維持平盤,僅以中小型股為主的深圳綜合指數表現相對強勢 。也因為5G成為熱門投資話題,帶動今年來陸股股票型ETF新增規模 第一大就是中國5G主題ETF;據統計,華夏中証5G通信主題ETF今年來 新增規模逾人民幣200億元。
6月29日開募的復華中國5G通信ETF基金經理人廖崇文表示,中証5 G通信主題指數今年來報酬超越代表陸股大盤的滬深300或上證指數, 凸顯儘管中國經濟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市場多看好5G接下來的 商機及企業獲利高速成長之預期。
廖崇文指出,2020年中國5G網路進入高速建設期,也讓中國5G從投 資概念,真正轉化成由業績、技術、政策三大利多所驅動的價值投資 ,預計未來五年需要大量網路基礎建設,將為上游設備製造商帶來大 量收入;推估今年中國目標建置約70萬個基站,相關設備商已出貨, 將可看到獲利貢獻,未來二∼三年預期也將持續拉貨。
Wind估計,今、明兩年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每股純益(EPS)成長 率約30%、34%。此外,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2019年指數的股東權益 報酬率(ROE)14%、資產報酬率(ROA) 6.35%,優於上證指數、 滬深300指數等主要陸股指數。廖崇文表示,中國在5G技術上具有領 先地位及專利保護,加上擁有廣大內需市場、完整供應鏈廠商,預估 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成分股仍將持續受惠5G建設加速,將是布局陸股 或5G題材的投資主流。
「勞保基金若不改革,2026年就會破产!」這則話語不僅讓人驚呼,更讓人深刻感受到低利率環境對低風險資產的衝擊。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下,投信業者也提出了升級版的母子基金投資法,希望能夠幫助投資人穩定收益,降低風險。 目前許多投信公司都提供了母子基金投資法服務,雖然資金投入門檻較高,但透過母基金穩健、子基金積極的資產配置,加上定時定額、自動停利等機制,可以更加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創造超額投資報酬。 以業界最早推行的復華投信「金複合投資法」為例,這種投資方法結合了過去20年的操作經驗,並針對不同投資風險屬性打造合適的投資組合。對於偏保守的投資人,建議母基金可選擇全球債券型等中低風險型基金,子基金則搭配跨國股票型或台股基金,停利點可設在10%左右。對於報酬與風險都重視的投資人,建議提高母基金風險承受度,加入全球平衡型基金,子基金則可搭配全球股票型或台股基金,停利點設於15%左右。對於退休還早或屬性較積極的投資人,則建議母基金選擇台股平衡型基金,子基金搭配台股股票型或跨國股票型基金,停利點可提高至18%。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強調,退休理財規劃要及早投資,利用時間複利的威力放大投資效果。選擇合適的產品和投資機制非常重要,定期定額長期投資是簡單而有效的投資方式,不僅可以避免猜測進場時間點,還能夠分散風險、平均成本。
目前各家投信多有提供母子基金投資法之服務,雖然資金投入門檻比定時定額高,但一筆資金透過母基金穩健、子基金積極的資產配置方式、單筆搭配定時定額、自動停利等機制,輔以量身打造的投資組合,相對可更靈活因應市場變化,創造超額投資報酬機會。
以投信業界最早推的復華投信「金複合投資法」為例,該投資方法集結過去20年來操作經驗,攫取母子基金投資法優點,並針對不同投資風險屬性打造合適的投資組合來自造退休金,吸引不少基金投資人使用。
復華投信表示,屬性偏保守的投資人,母基金可選擇布局全球債券型等中低風險型基金,子基金搭配跨國股票型或台股等單一國家股票型基金,賺取不同市場收益機會,建議停利點可設在10%左右。
報酬、風險同樣重視的投資人,則建議可稍微提高母基金風險承受度,納入全球平衡型基金參與全球股債市收益機會,子基金可搭配全球股票型或台股基金,並建議停利點設於15%左右。
距離退休還久或屬性較積極之投資人,母基金可選擇台股平衡型基金,子基金搭配台股股票型基金或跨國股票型基金,儘管整體波動度提高,但相對更可積極追求潛在收益機會,建議停利點可提高至18%。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表示,面對退休理財規劃,首先便是及早投資,透過時間複利威力放大投資效果,對於退休資產的累積相當有助益。執行方面,除依照自身的年齡階段或風險偏好挑選合適的產品,投資機制的運用也同樣重要,一般而言定期定額長期投資是為簡單的投資方式,不用猜進場時間點,也具風險分散、平均成本的好處。
台灣復華投信近期搶鋒頭,發布了一項全新ETF基金——復華中國5G通信ETF(證券代號00877),這將是台灣市場上首檔專注於中國5G商機的ETF產品。隨著5G商機的興起,陸股ETF市場逐漸轉向聚焦中國5G指數領域,復華投信此次推出的FH中國5G,將追蹤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這是陸股市場第一個針對5G概念的指數,成分股主要以電子通訊設備元件為主,直接受益於5G建設期紅利。 2020年被定位為中國5G商用的元年,5G建設與應用正逐步啟動。復華投信表示,中國在5G技術與專利上已從追趕者變為領先者,且作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其發展潛力無疑。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官方為了刺激產業與經濟發展,推出「新基建」政策,將5G納入重點項目,預計將有強大的政策支持與資本投入。預計到2020年底,三大電信營運商將開通60至75萬個5G基地台,這將使中國5G網路建設加速發展,為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 復華中國5G通信ETF基金經理人廖崇文指出,隨著5G技術的進步,中國在專利與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將更加穩固。而群益深中小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也觀察到,即使在疫情影響下,中國第1季企業獲利轉為負增長,但中小板企業的盈利表現依然強勁,這反映出新興產業的潛力。隨著創業板和中小板指數的表現強勁,對於尋求新興市場投資機會的投資者來說,復華中國5G通信ETF或許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過去在台發行的陸股ETF所追蹤的指數主要聚焦滬深兩市,如滬深300、上證綜指、深圳成指等主要指數,除了原型,後來再推出兩倍及反向槓桿。
今年起隨5G商用加快推進,相關應用持續蓬勃發展,成為此波疫情較不受影響的產業,也讓投信業者嗅到商機,推出相關ETF搶市。
復華中國5G通信ETF基金(簡稱FH中國5G,證券代號00877)日前獲主管機關核准,並將於6月29日起募集,該檔也將是國內首檔聚焦中國5G商機的ETF。
復華投信表示,2020為中國5G商用元年,5G建設與應用正緩緩拉開序幕,復華中國5G通信ETF基金所追蹤的指數為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CSI 5G Communication Index),是陸股第一個5G概念指數,該指數成分股現階段以電子通訊設備元件為主,直接受惠5G建設期紅利。
復華中國5G通信ETF基金經理人廖崇文表示,進入5G時代,中國在專利與技術已從追趕者變成領先者,也是目前全球5G最大市場,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官方為了提振產業及經濟發展,推出「新基建」政策,並將5G納入重點,預期有國家政策全力支持及資本投入,中國5G網路建設將加速又加量,預計三大電信營運商2020年底前將開通60至75萬個5G基地台,為全球發展最快,通信指數也可望隨產業成長表現可期。
群益深中小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指出,疫情導致中國第1季企業獲利轉為負增長,不過代表新興產業的中小板企業盈利仍相對以傳統經濟為主的主板表現來的明顯優異,今年來中小板和創業板指數表現也較主板強勢。
今年疫情對全球市場造成不小的衝擊,各項投資市場也跟著出現波動,台灣勞退基金操作在今年第一季更是虧損達757億元。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復華投信提出了「金複合投資法」,強調在行情低檔或顯著震盪時,基金的投資操作要進行優化,以提高投資的勝率。
為了幫助投資者把握黃金時機,開啟退休金規劃,復華投信特別推出「金複合投資法」的限時雙重優惠。除了申購不收手續費之外,透過專人開戶還可以獲得1,200點紅利點數,這些點數可以折抵申購手續費,讓投資更加實惠。
復華投信解釋說,「定時定額」策略雖然有分批進場、分散風險的好處,但如果選擇的投資標的成長性不佳,時間拉長後,每一次定額投資的成本分攤效果有限,報酬率也會受到影響。
「金複合投資法」則是對「定時定額」策略的優化進階。它通過建立投資組合,利用屬性相對穩健的「母基金」和積極的「子基金」相結合,當子基金達到設定的停利點時,系統會自動停利落袋,並將資金轉回母基金,讓母基金不斷增值,形成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投資模式。
復華投信強調,該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發展長期穩健的投資方法,「金複合投資法」就是這20年來操作經驗的集結。透過不斷的投資、停利,再投資,加上智慧停利功能,期望能幫助投資者避開系統性風險的主跌段,並通過資產配置,實現保守與積極攻守並進,讓退休理財或圓夢基金投資的效率加倍。
為了讓投資人掌握黃金時刻開啟退休金規劃,復華投信提供「金複合投資法」限時雙重優惠,除了申購0手續費起之外,若透過專人開戶,可再享紅利點數1,200點,折抵申購手續費。
復華投信指出,「定時定額」雖有分批進場、分散風險之作用,不過,若挑選的投資標的成長性不佳,導致投資時間拉長、投入總金額變大,每一次定額投資成本分攤效果有限,報酬率亦連帶受到影響。
「金複合投資法」則是定時定額的優化進階版,最大不同就是打造投資組合,透過屬性相對穩健(保守)的「母基金」,搭配積極「子基金」,當子基金達設定之停利點,系統自動停利落袋為安再轉回母基金,讓母基金越滾越大,進而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環投資。
復華投信指出,成立來致力發展長期穩健投資方法,「金複合投資法」集結20年來操作經驗,隨股市震盪不斷投資、停利,停利後再投資,加上智慧停利功能提高成功機率,期望能幫助投資人避開系統性風險的主跌段,再藉由資產配置,保守與積極攻守並進,讓退休理財或圓夢基金投資效率加倍。
【台北訊】今年全球市場因應疫情影響,普遍出現波動,台灣勞退基金在第一季也遭遇757億元的虧損。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復華投信提出了一項新的投資策略——「金複合投資法」,希望幫助投資人提高投資勝率,穩定回報。 復華投信強調,在市場波動時,基金的投資操作需要更加精細和優化。這個「金複合投資法」就是基於這個理念而生的。它不僅是定時定額的進階版,還透過創新的投資組合,結合穩健的母基金和積極的子基金,當子基金達到設定點時,會自動停利落袋,再轉回母基金,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為了讓投資人能夠更好地理解並採用這個策略,復華投信特別推出了限時雙重優惠。投資人只要申購,就可以享受0手續費的優惠,並且如果透過專人開戶,還可以獲得1,200點紅利點數,可以折抵申購手續費。 復華投信表示,他們從成立以來就堅持長期穩健的投資策略,這次的「金複合投資法」就是他們20年經驗的結晶。透過這個方法,投資人可以避免系統性風險的主跌段,並通過資產配置,實現保守與積極的攻守並進,提高退休理財或圓夢基金的投資效率。李佳濟/報導
為了能讓投資人掌握黃金時刻開啟退休金規劃,復華投信提供「金複合投資法」限時雙重優惠,除了申購0手續費起之外,若透過專人開戶,可再享紅利點數1,200點,折抵申購手續費。
復華投信指出,「定時定額」雖有分批進場、分散風險之作用,不過,若挑選的投資標的成長性不佳,導致投資時間拉長、投入總金額變大,每一次定額投資成本分攤效果有限,報酬率亦連帶受到影響。
「金複合投資法」則是定時定額的優化進階版,最大不同就是打造投資組合,透過屬性相對穩健(保守)的「母基金」,搭配積極「子基金」,當子基金達設定之停利點,系統自動停利落袋為安再轉回母基金,讓母基金越滾越大,進而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環投資。
復華投信指出,自成立以來就致力發展長期穩健的投資方法,「金複合投資法」集結20年來的操作經驗,隨股市震盪不斷投資、停利,停利後再投資,加上智慧停利功能提高成功機率,期望能幫助投資人避開系統性風險的主跌段,再藉由資產配置,保守與積極攻守並進,讓退休理財或圓夢基金投資效率加倍。(李佳濟)
第4屆《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的結果揭晓啦!復華投信這次可是大放異彩,一共拿下了8座大獎,這些獎項涵蓋了股票、債券、平衡型基金還有ETF,看來他們的產品線真的是非常完整,全方位的操盤實力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呢! 其中,復華投信在台股平衡基金這個領域可是拿下了4座獎,實在是太厲害了。他們的「復華傳家二號基金」因為中長期表現亮眼,規模也名列前茅,這幾年可說是基金獎的常勝軍。今年,這個基金又拿下了兩座《指標》新台幣股債混合型-最佳表現、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同級最佳獎,還在國內四大基金獎中獲得大滿貫殊榮。另外,「復華人生目標」和「復華神盾基金」也各獲一個新台幣靈活混合型-最佳表現基金、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同級最佳獎。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數據,截至2020年3月底,台灣的股票債券平衡型基金共有20檔,管理規模約新臺幣261.6億元。復華投信就有4檔基金,規模約151.4億元,佔同類型基金的57.9%,可見他們在台股平衡型基金領域的領導地位。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也是一個常勝軍,今年再度蟬聯《指標》台灣中小型股票-最佳表現基金大獎同級最佳獎。而「復華全球債券基金」則在 全球固定收益-最佳表現、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雙料大獎中獲勝。至于被動式操作的部分,「復華中國5年期以上政策性金融債券ETF基金」則奪下人民幣固定收益同級最佳獎。 截至2020年3月底,復華投信總共有68檔共同基金,包括17檔ETF,加上全權委託契約91筆,總資產管理規模達到新臺幣4,831億元,這個數字可是讓他們成為國內投信業的領先者。 面對疫情帶來的市場波動,復華投信還是給我們提供了中長線的投資機會。他們建議,如果大家擔心市場波動,可以透過「金利High定時定額」來布局台股基金,這個獨特的台股多空訊號指標會根據巴菲特指標、台股月KD值來判斷,自動為定時定額帶進帶出,幫助投資人解決不知何時該買、該賣的投資難題。或者,你也可以嘗試「金複合投資法」,結合母子基金資產配置和循環投資,以穩健的母基金搭配積極的子基金,提升整體投資效率。
其中在台股平衡基金獎項拿下4座獎,成績斐然。復華傳家二號基金因中長期績效突出、規模名列前茅,近年成為基金獎常勝軍,今年再包辦2座《指標》新台幣股債混合型-最佳表現、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同級最佳獎;同時在國內四大基金獎中奪下大滿貫殊榮。復華人生目標、復華神盾基金亦各獲1座新台幣靈活混合型-最佳表現基金、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同級最佳獎。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截至2020年3月底統計,國內股票債券平衡型基金共計20檔,管理規模約新臺幣261.6億元,其中又以復華投信4檔最多,規模約151.4億元占同類型基金約57.9%居冠,堪稱國內台股平衡型基金專家。
另一檔台股基金獎常勝軍-復華中小精選基金,今年二度蟬聯《指標》拿下台灣中小型股票-最佳表現基金大獎同級最佳獎;復華全球債券基金則奪下全球固定收益-最佳表現、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雙料大獎。被動式操作部分,復華中國5年期以上政策性金融債券ETF基金則奪下人民幣固定收益同級最佳獎。
截至2020年3月底,復華投信計有共同基金68檔,其中包含已發行的17檔ETF,加上全權委託契約91筆,總資產管理規模合計約新臺幣4,831億元,為國內投信業之領先者。
面對疫情衝擊各市場多出現明顯回檔,不過也提供中長線投資機會,若擔心波動,復華投信建議,台股基金布局可透過復華「金利High定時定額」,藉由獨創的台股多空訊號指標,依據巴菲特指標、台股月KD值判斷,自動為定時定額帶進帶出,破解投資人不知何時該買、該賣的投資難題;或可透過「金複合投資法」,結合母子基金資產配置、循環投資兩大特色,以表現相對穩健的母基金,搭配投資屬性較積極的子基金,提升整體基金投資效率。
台灣的金融市場又傳來好消息!年度四大基金獎項名單終於出爐,而復華投信再度以驕人的成績,包辦了18座大獎,讓全台股市場刮目相看。這次的獎項涵蓋股票、債券、平衡型及ETF多個領域,充分展現了復華投信產品線的完整性以及全方位操盤的實力。
作為台股基金獎項的常勝軍,復華投信今年再次帶來亮麗的成績。特別是屬於台股平衡型的「復華傳家二號基金」,一舉奪下四大基金獎的大滿貫,三度蟬聯「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台灣多元資產基金獎,同時還包辦了「指標」新台幣股債混合型-最佳表現基金、定期定額同期最佳獎,以及「理柏台灣基金獎」新台幣平衡混合型3、5年期獎「傑出基金金鑽獎」國內債券股票平衡型的一般型股票獎。
其他優異表現的基金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像是「復華人生目標基金」和「復華神盾基金」各獲得1座「指標」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同級最佳獎;「復華中小精選基金」則在「指標」拿下台灣中小型股票-最佳表現基金同級最佳獎。
在海外基金方面,去年表現出色的「復華全球債券基金」奪下「指標」全球固定收益-最佳表現基金、定期定額基金雙料大獎,以及「理柏台灣基金獎」的環球債券(當地貨幣)3年期獎;而「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也以優異表現拿下「傑出基金金鑽獎」海外股票型-大中華股票基金獎。
不僅如此,復華投信在被動式操作部分也獲得3座大獎。其中,「復華中國5年期以上政策性金融債券ETF基金」奪得「指標」人民幣固定收益同級最佳獎;「復華1至5年期高收益債券基金」和「復華新興市場企業債券ETF基金」分別拿下「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債券類指數股票型、創新類之債券類指數股票型基金獎。
台灣金融市場再傳佳音!年度四大基金獎項名單揭曉,復華投信以驕人成績,蟬聯多項大獎,總共拿下18座殊榮,這次的獎項涵蓋股票、債券、平衡型及ETF等各類型基金,充分展現了復華投信在產品線上的完整性以及全方位操盤的實力,讓評審們都給予高度評價。
作為台股基金獎項的常勝軍,復華投信今年在多檔基金表現上,依然保持領先地位。特別是屬於台股平衡型的「復華傳家二號基金」,這次一舉拿下四大基金獎的大滿貫,不僅蟬聯「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台灣多元資產基金獎,還囊括了「指標」新台幣股債混合型-最佳表現基金、定期定額同期最佳獎,以及「理柏台灣基金獎」新台幣平衡混合型3、5年期獎和「傑出基金金鑽獎」國內債券股票平衡型-一般型股票獎。
其他優異表現的基金如「復華人生目標基金」和「復華神盾基金」也各獲一座「指標」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同級最佳獎;而「復華中小精選基金」則在「指標」獲得台灣中小型股票-最佳表現基金同級最佳獎。海外基金方面,「復華全球債券基金」和「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也分別獲得了「指標」和「傑出基金金鑽獎」的肯定。
復華投信在被动式操作方面也表現亮眼,共奪下3座大獎,其中「復華中國5年期以上政策性金融債券ETF基金」獲得「指標」人民幣固定收益同級最佳獎,而「復華1至5年期高收益債券基金」和「復華新興市場企業債券ETF基金」則分別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中獲得債券類指數股票型、創新類之債券類指數股票型基金獎。
截至2020年3月底,復華投信共管理68檔共同基金,包含17檔ETF,以及91筆全權委託契約,總資產管理規模達到約新臺幣4,831億元,是國內投信業的領先者。
復華投信擁有一支強大的投研團隊,人數達近百人,專注於全球股票、大中華股票、台灣股票、海外債券以及計量研究等領域,並且積極出差走訪,累積超過4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經驗,落實行腳投資哲學。該公司還是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團隊研究獎的最大贏家,歷年來累計獲得股票型、固定收益型、台灣股票型、台灣平衡型等九座獎項。
復華投信透過自研的投研管理資訊系統,有效管理海內外投研團隊,並提供基金經理人即時的投資建議。該系統能夠依客觀指標判斷股市環境,並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長期以來的卓越表現和得宜的操作策略,讓復華投信不僅受到一般投資人和法人的青睞,也深獲政府基金代操信賴。
向來是台股基金獎項常勝軍的復華投信,今年仍有多檔基金表現優異。隸屬台股平衡型的復華傳家二號基金,一舉奪下四大基金獎大滿貫,不僅三度蟬聯《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台灣多元資產基金獎殊榮,同時包辦2座《指標》新台幣股債混合型-最佳表現基金、定期定額同期最佳獎,以及《理柏台灣基金獎》新台幣平衡混合型3、5年期獎、《傑出基金金鑽獎》國內債券股票平衡型-一般型股票獎。
復華人生目標基金、復華神盾基金亦各獲一座《指標》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同級最佳獎;復華中小精選基金則在《指標》拿下台灣中小型股票-最佳表現基金同級最佳獎。
海外基金部份,去年績效突出的復華全球債券基金奪下《指標》全球固定收益-最佳表現基金、定期定額基金雙料大獎,以及《理柏台灣基金獎》的環球債券(當地貨幣)3年期獎;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亦以優異表現拿下《傑出基金金鑽獎》海外股票型-大中華股票基金獎。
被動式操作部分亦奪下3座大獎。復華中國5年期以上政策性金融債券ETF基金奪《指標》人民幣固定收益同級最佳獎;復華1至5年期高收益債券基金、復華新興市場企業債券ETF基金,分別拿下《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債券類指數股票型、創新類之債券類指數股票型基金獎。
截至2020年3月底,復華投信計有共同基金68檔,其中包含已發行的17檔ETF,加上全權委託契約91筆,總資產管理規模合計約新臺幣4,831億元,為國內投信業之領先者。
復華投信投研團隊人數堪稱國內投信之最,投研團隊主要分為全球股票、大中華股票、台灣股票、海外債券以及計量研究團隊共近百人,年年出差走訪累積超過40多個國家及地區,充分落實行腳投資哲學,同時也是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團隊研究獎最大贏家,歷年來累計共拿下股票型、固定收益型、台灣股票型、台灣平衡型等九座。
此外,復華投信透過自行開發具備即時且效率的投研管理資訊系統,從出訪行程、績效、投資資訊至研究報告完整掌握,系統化管理海內外投研團隊,即時掌握研究員推薦績效,並且提供基金經理人投資建議。並透過模組,依客觀指標、系統化判斷股市所處多空環境、特徵及因應投資策略,由於長期績效卓越,加上操作策略得宜,除了受一般投資人及法人青睞之外,也深獲政府基金代操信賴。
向來是台股基金獎項常勝軍的復華投信,今年仍有多檔基金表現優異。隸屬台股平衡型的復華傳家二號基金,一舉奪下4大基金獎大滿貫,不僅三度蟬聯「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台灣多元資產基金獎殊榮,同時包辦2座「指標」新台幣股債混合型-最佳表現基金、定期定額同期最佳獎,以及「理柏台灣基金獎」新台幣平衡混合型3、5年期獎「傑出基金金鑽獎」國內債券股票平衡型的一般型股票獎。
復華人生目標基金、復華神盾基金亦各獲1座「指標」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同級最佳獎;復華中小精選基金則在「指標」拿下台灣中小型股票-最佳表現基金同級最佳獎。
海外基金部分,去年績效突出的復華全球債券基金奪下「指標」全球固定收益-最佳表現基金、定期定額基金雙料大獎,以及「理柏台灣基金獎」的環球債券(當地貨幣)3年期獎;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亦以優異表現拿下「傑出基金金鑽獎」海外股票型-大中華股票基金獎。
被動式操作部分亦奪下3座大獎。復華中國5年期以上政策性金融債券ETF基金奪「指標」人民幣固定收益同級最佳獎;復華1至5年期高收益債券基金、復華新興市場企業債券ETF基金,分別拿下「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債券類指數股票型、創新類之債券類指數股票型基金獎。
台灣投信業界再創佳績!根據最新統計,去年整體投信獲利達72億元,較前年成長12%,其中本土投信表現亮眼,獲利占比高達61%。在眾多投信公司中,復華投信以8億元的獲利躍居第二,成為市場大黑馬。
去年全球資產強漲,境內基金規模創高,總規模暴增1.4兆元至4兆多元,境外基金也成長14%,帶動投信管理總資產增加兩成至9.2兆元。本土投信方面,元大投信蟬聯第一,獲利11.8億元;復華投信則以8億元獲利拿下第二,顯示本土投信的崛起勢頭。
復華投信的強勁表現,除了來自於主動管理口碑外,還因為積極發展被動式基金和配息產品。例如,復華投信在債券ETF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並且在去年推升管理費收入達30億元。
在獲利增幅方面,施羅德以11倍增幅領先,合庫和景順分別以5倍和3.6倍增幅位居第二和第三。而以EPS排行,安聯以25.55元稱冠,野村和復華分居第二和第三。
整體來看,去年台灣投信業界表現亮眼,本土投信的崛起成為一大亮點。復華投信的表現尤其出色,不僅獲利高,還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去年投信獲利有兩大特色,一個是高成長,另一個是本土投信大躍進,不僅獲利前十有多達六家來自本土,冠亞軍也罕見都是本土投信,顛覆外資長期為大的趨勢。
全球資產在去年強漲,加上被動式基金崛起,境內基金規模創高,一整年暴增1.4兆元至4兆多元,激增55%,境外基金也成長14%,使投信管理總資產(含全委)增加兩成到9.2兆元,獲利72.3億元,年增12%,前年為5%。
其中,本土投信躍進堪稱最大亮點,除元大投信以11.8億元蟬聯第一,復華投信大賺8億元比下外資前段班的安聯拿下第二,更成為大黑馬,第四、五名的國泰和群益投信各賺進7億元、6.6億元,也都是本土成長代表。
再次六到十名為野村6.2億、貝萊德3.9億、富邦3.2億、聯博2.7億以及統一投信2.5億元,裏頭富邦較前年的12名重新進榜前十。另瀚亞賺進1.9億、瑞銀1.7億、保德信1.4億、富蘭克林華美1.1億、日盛及柏瑞均1.06億元,也都超過1億元。
上述成長的本土投信,又普遍強化被動式或配息產品,如ETF規模前列的元大、復華、國泰、群益、富邦都搶進債券ETF,復華本身還有主動管理口碑,推升去年管理費收入達30億元;另國泰投信靠被動產品助攻,總資產逾7,000億元,這兩家前年分以績效費和全委為主力。
獲利增幅上,則以施羅德大增11倍至0.7億元第一,次為合庫五倍、景順3.6倍,日盛、新光也翻倍。若以 EPS排行,則是安聯的25.55元稱冠,野村18.05元居次,復華13.54元第三,超過10元還有貝萊德的13.14元。
整體計有20家成長,18家衰退,包括中國信託、德銀遠東、凱基投信轉盈,匯豐中華、宏利轉虧,台中銀、大華銀、街口、安本標準和鋒裕匯理等持續虧損。
其中,本土投信總獲利共為44億元,比重更達到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