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華投信(公)公司新聞
2018湯森路透理柏台灣基金獎獎項出爐,向來是基金獎常勝軍的復 華投信,今年旗下的復華數位經濟、復華人生目標及復華新興市場高 收益債券等3檔基金,再度以優異表現拿下5座大獎,加計《指標》台 灣年度基金大獎7座獎、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5座,總計復華 投信今年共拿下17座獎,凸顯復華投信全方位操盤實力,絲毫不輸境 外資產管理業者。
復華投信目前總管理規模達新台幣2,780億元,共發行近50檔共同 基金,布局操盤不靠海外顧問,皆自行培育人才,累計投研團隊近百 人,堪稱業界之冠。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投研團隊是基金績 效的最重要核心,復華投信的投研競爭策略之一,強調的就是眼見為 憑、力行行腳投資,投研團隊研究範圍從本土延伸到海外股債,並始 終堅持實地拜訪,建立「快深廣」的研究能力,進一步領先發掘全球 產業趨勢及價值成長股,為投資人創造超額投資報酬機會。
台股持續創造最長萬點行情紀錄,復華投信旗下不管是股票型或平 衡基金都繳出亮眼成績,讓復華數位經濟、復華人生目標基金再度脫 穎而出,在今年湯森路透理柏台灣基金獎分別獲得資訊科技股票10年 期獎、新台幣靈活混合型3、5、10年期大滿貫獎座。
復華人生目標基金中長期績效優異,連續7年獲得新台幣靈活混合 型獎,歷年共拿下15座大獎。該基金經理人操作依總體經濟、資金動 能、價值評估及技術指標等調整資產配置,並於股市高檔時降低持股 或以期貨避險來降低風險,股市低檔時搭配高速成長股與景氣循環股 的操作來增進收益,將是穩健投資人布局台股進可攻退可選之首選。
復華投信海外債券基金皆由團隊自行操作,藉由頻繁出國尋找投資 契機,同時持續精進投資流程,並將股票影響因素放入債信評估,建 構信用債產業循環模型,再從經濟循環中觀察其變化趨勢可確認景氣 循環位置,同步掌握金融市場變動及海外債券獲利機會。復華新興市 場高收益債券基金去年榮獲以該基金為代表的《指標》年度台灣基金 大獎─全球新興市場債券本地貨幣最佳表現基金傑出表現獎,今年再 接再厲,榮獲2018年湯森路透理柏台灣基金─環球新興市場當地貨幣 債券獎3年期獎。
復華投信目前總管理規模達新台幣2,780億元,共發行近50檔共同 基金,布局操盤不靠海外顧問,皆自行培育人才,累計投研團隊近百 人,堪稱業界之冠。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投研團隊是基金績 效的最重要核心,復華投信的投研競爭策略之一,強調的就是眼見為 憑、力行行腳投資,投研團隊研究範圍從本土延伸到海外股債,並始 終堅持實地拜訪,建立「快深廣」的研究能力,進一步領先發掘全球 產業趨勢及價值成長股,為投資人創造超額投資報酬機會。
台股持續創造最長萬點行情紀錄,復華投信旗下不管是股票型或平 衡基金都繳出亮眼成績,讓復華數位經濟、復華人生目標基金再度脫 穎而出,在今年湯森路透理柏台灣基金獎分別獲得資訊科技股票10年 期獎、新台幣靈活混合型3、5、10年期大滿貫獎座。
復華人生目標基金中長期績效優異,連續7年獲得新台幣靈活混合 型獎,歷年共拿下15座大獎。該基金經理人操作依總體經濟、資金動 能、價值評估及技術指標等調整資產配置,並於股市高檔時降低持股 或以期貨避險來降低風險,股市低檔時搭配高速成長股與景氣循環股 的操作來增進收益,將是穩健投資人布局台股進可攻退可選之首選。
復華投信海外債券基金皆由團隊自行操作,藉由頻繁出國尋找投資 契機,同時持續精進投資流程,並將股票影響因素放入債信評估,建 構信用債產業循環模型,再從經濟循環中觀察其變化趨勢可確認景氣 循環位置,同步掌握金融市場變動及海外債券獲利機會。復華新興市 場高收益債券基金去年榮獲以該基金為代表的《指標》年度台灣基金 大獎─全球新興市場債券本地貨幣最佳表現基金傑出表現獎,今年再 接再厲,榮獲2018年湯森路透理柏台灣基金─環球新興市場當地貨幣 債券獎3年期獎。
2017年績效居台股基金之冠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由於中長期績效 卓越,今年再度獲得基金獎肯定,在湯森路透理柏台灣基金獎再次拿 下資訊科技股票基金─十年期獎,累計已5度奪下該獎項,總計該基 金成立18年以來,共奪得22座大獎,堪稱得獎常勝軍。
復華數位經濟基金除了理柏基金獎之外,今年也在Smart智富台灣 基金獎拿下科技股基金獎。由於科技基金獎評選範圍除了台股科技股 票型基金之外,也包含海外科技股票型基金,復華數位經濟基金能脫 穎而出,也凸顯復華投信投研團隊及經理人掌握科技產業趨勢及選股 能力不輸國外資產管理業者。
隸屬台股科技股票型基金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成立至今,歷經多空 循環與政策轉變洗禮,表現始終屹立不搖,經理人操盤聚焦新應用科 技及價值成長股,適時汰弱留強,建構明確且多元的投資主題,降低 主題間的相關性,控制下檔風險,成為績效勝出與獲獎連連的關鍵。
也因為操盤表現有目共睹,備受基金投資人與投資機構法人青睞。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2018/1月底止),復華數位經濟基金基 金規模達68.8億元,居台股科技股票型基金之冠,同時也是國內台股 基金規模居前的基金之一。
復華數位經濟基金除了理柏基金獎之外,今年也在Smart智富台灣 基金獎拿下科技股基金獎。由於科技基金獎評選範圍除了台股科技股 票型基金之外,也包含海外科技股票型基金,復華數位經濟基金能脫 穎而出,也凸顯復華投信投研團隊及經理人掌握科技產業趨勢及選股 能力不輸國外資產管理業者。
隸屬台股科技股票型基金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成立至今,歷經多空 循環與政策轉變洗禮,表現始終屹立不搖,經理人操盤聚焦新應用科 技及價值成長股,適時汰弱留強,建構明確且多元的投資主題,降低 主題間的相關性,控制下檔風險,成為績效勝出與獲獎連連的關鍵。
也因為操盤表現有目共睹,備受基金投資人與投資機構法人青睞。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2018/1月底止),復華數位經濟基金基 金規模達68.8億元,居台股科技股票型基金之冠,同時也是國內台股 基金規模居前的基金之一。
台灣ETF掛牌邁向高成長,繼去年創下45檔新高紀錄,近期富邦、國泰兩大金控旗下投信示意,今年發行「只增不減」,而市占最大的元大投信,雖然發行放緩,但預估數也有去年六成,加上群益等投信持續發行,全年總數挑戰150檔。
截至去年為止,上市櫃ETF、扣除雙幣商品,共掛牌108檔,其中大部分來自業界大力衝刺債券、台股兩類ETF,推升每個月至少四檔ETF問「市」。
今年以來,元大、富邦、國泰等主要投信持續發行,富邦投信董事長胡德興日前表示要比去年九檔更多,國泰發行也有意高於去年五檔,至於元大雖調整旗下基金,新基金募集更審慎,但以完善產品線的「基本款」推算,據稱至少五至八檔。
另外,既有的復華、群益、台新投信亦規劃持續拓展,復華甫向證交所申請富時台灣高股息低波動指數資格認可,台新則獲通過摩根大通新興市場投資等級債核心指數申請,加上新進軍的第一金、新光投信,也已送件募集與台灣指數公司合作的工業菁英30、特選內需高收益指數ETF,推估今年底,ETF檔數達140-150檔。
業界並盛傳,下半年將有本土中大型投信再加入,可能不循與台灣指數公司合作台股ETF的「首發」模式,從較流行的海外股票ETF切入。
根據富邦規劃,今年ETF發行擬以債券、中國為主,特別是壽險需求大,債券ETF募集有機會多於其他類別;同樣有壽險資源的國泰,債券也可能扮演主力,而元大首季已掛牌三檔債券ETF,送件二檔白銀指數,向MSCI明晟取得「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授權,預料全年也是以債券為大宗。
近期ETF發行還有一大特色,就是各投信由「先發致勝」轉向客戶優先,不同於過往全力衝量,迄今送件或將問世的ETF多有確定客源,推動規模。
舉凡熱門的債券和台股ETF,愈常見客製化或取得特定指數狀況,提升低費用ETF的獲利貢獻。
截至去年為止,上市櫃ETF、扣除雙幣商品,共掛牌108檔,其中大部分來自業界大力衝刺債券、台股兩類ETF,推升每個月至少四檔ETF問「市」。
今年以來,元大、富邦、國泰等主要投信持續發行,富邦投信董事長胡德興日前表示要比去年九檔更多,國泰發行也有意高於去年五檔,至於元大雖調整旗下基金,新基金募集更審慎,但以完善產品線的「基本款」推算,據稱至少五至八檔。
另外,既有的復華、群益、台新投信亦規劃持續拓展,復華甫向證交所申請富時台灣高股息低波動指數資格認可,台新則獲通過摩根大通新興市場投資等級債核心指數申請,加上新進軍的第一金、新光投信,也已送件募集與台灣指數公司合作的工業菁英30、特選內需高收益指數ETF,推估今年底,ETF檔數達140-150檔。
業界並盛傳,下半年將有本土中大型投信再加入,可能不循與台灣指數公司合作台股ETF的「首發」模式,從較流行的海外股票ETF切入。
根據富邦規劃,今年ETF發行擬以債券、中國為主,特別是壽險需求大,債券ETF募集有機會多於其他類別;同樣有壽險資源的國泰,債券也可能扮演主力,而元大首季已掛牌三檔債券ETF,送件二檔白銀指數,向MSCI明晟取得「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授權,預料全年也是以債券為大宗。
近期ETF發行還有一大特色,就是各投信由「先發致勝」轉向客戶優先,不同於過往全力衝量,迄今送件或將問世的ETF多有確定客源,推動規模。
舉凡熱門的債券和台股ETF,愈常見客製化或取得特定指數狀況,提升低費用ETF的獲利貢獻。
美國總統川普擬對鋼鋁課稅,歐盟立即釋出考慮對美進口品25%的進口關稅,歐美恐將挑起貿易保護戰,法人表示,未來全球股市波動不但無法避免,且可能加大,尤其不少股市還是在相對高檔,反觀大中華、物聯網有題材且長期趨勢看好,較值得逢低布局。
復華投信表示,觀察最新美國薪資數據,成長率加速僅來自管理階層,並非一般員工,且企業調查顯示勞動成本也無上升壓力,通膨預期升幅更未達警戒水準;尤其美國若啟動一場貿易保護戰,造成美國輸入性通膨,Fed升息幅度和速度也會受到影響。
復華投信認為,大中華區的香港和台股在去年都出現相當漲勢甚至都超過美股,但在各投資標的中,目前仍相對看好大中華、台灣、物聯網等,主要原因則是投資趨勢向上。
富達中國聚焦基金經理人寧靜表示,在過去18個月,A股市場的投資人一直追捧優質藍籌公司,因這類股票的成長穩定,且在A股將來獲納入MSCI指數後,可能獲外資流入的支持。雖然這類公司具有價值,但目前投資情緒的轉變過大,反倒較看好高成長股,因為在市場追逐優質成長股的趨勢下,高成長型股票表現落後,現在更提供相對投資價值。
寧靜認為,過去一直被看淡的香港上市大型舊經濟股,有機會於2018年優於大盤。鎮主要是這些公司的經營狀況改善,以及主管機關的去產能政策已經奏效,使這些企業獲利成長明顯轉佳且出現強勁趨勢,包括煤、鋼及水泥等多個行業正處於去產能化的不同階段,使相關行業產品的供需情況有所改善。
由於這些行業是導致銀行資產負債表中不良貸款增加的罪魁禍首之一,在其情況改善,加上貸款條件緊縮下,有助減輕不良貸款的生成。
針對台股,安聯投信指出,雖受國際行情影響,使得投資難度提高,但整體基本面穩健,只要審慎選股、順勢操作,台股後市不必看得太淡,特別是科技產業前景可期,不僅持續有新動能挹注,包括人工智慧、手機新應用、雲端及物聯網發展及電子原物料等,企業獲利更預期可達連三年正成長,建議投資人仍可定期定額布局台股。
復華投信表示,觀察最新美國薪資數據,成長率加速僅來自管理階層,並非一般員工,且企業調查顯示勞動成本也無上升壓力,通膨預期升幅更未達警戒水準;尤其美國若啟動一場貿易保護戰,造成美國輸入性通膨,Fed升息幅度和速度也會受到影響。
復華投信認為,大中華區的香港和台股在去年都出現相當漲勢甚至都超過美股,但在各投資標的中,目前仍相對看好大中華、台灣、物聯網等,主要原因則是投資趨勢向上。
富達中國聚焦基金經理人寧靜表示,在過去18個月,A股市場的投資人一直追捧優質藍籌公司,因這類股票的成長穩定,且在A股將來獲納入MSCI指數後,可能獲外資流入的支持。雖然這類公司具有價值,但目前投資情緒的轉變過大,反倒較看好高成長股,因為在市場追逐優質成長股的趨勢下,高成長型股票表現落後,現在更提供相對投資價值。
寧靜認為,過去一直被看淡的香港上市大型舊經濟股,有機會於2018年優於大盤。鎮主要是這些公司的經營狀況改善,以及主管機關的去產能政策已經奏效,使這些企業獲利成長明顯轉佳且出現強勁趨勢,包括煤、鋼及水泥等多個行業正處於去產能化的不同階段,使相關行業產品的供需情況有所改善。
由於這些行業是導致銀行資產負債表中不良貸款增加的罪魁禍首之一,在其情況改善,加上貸款條件緊縮下,有助減輕不良貸款的生成。
針對台股,安聯投信指出,雖受國際行情影響,使得投資難度提高,但整體基本面穩健,只要審慎選股、順勢操作,台股後市不必看得太淡,特別是科技產業前景可期,不僅持續有新動能挹注,包括人工智慧、手機新應用、雲端及物聯網發展及電子原物料等,企業獲利更預期可達連三年正成長,建議投資人仍可定期定額布局台股。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自1994年踏入金融業,迄今已24年,也是復華投信自1997年成立以來的第一批員工,除親身見證國內資產管理業的篳路藍縷之外,對投資理財也有不少心得。
周輝啟認為,投資理財的重點不在於投資人手上存款有多少,更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且從股神巴菲特的人生經驗證明:投資愈早起步、勝算愈高。如同滾雪球一樣,及早開始,最後終將享受複利效果的威力。
股神巴菲特在他的自傳《雪球》中提到:「我很早就在滾動自己的小雪球,如果晚個十年,情況會很不同。如果你比別人早一點起步,不必早太多,但總比晚起步好很多。」
周輝啟建議,若可拿來投資的金額不多,可從「定時定額」著手,一方面是每月投資門檻較低;另一方面透過每月扣款、分散進場成本,也免除挑選最佳進場時點的迷思,但最重要的仍是「投資紀律」。
周輝啟認為,投資要有一定成果,除是否了解金融市場的循環、脈動與投資意義,能否按照正確建議及時行動,同時有紀律的定期檢視調整投資組合亦是關鍵,若無法克服人性的貪與怕,建議可選擇具有自動停利、判斷進出場時機的定時定額投資方法,或交由理財機器人提升投資效率。
周輝啟認為,投資理財的重點不在於投資人手上存款有多少,更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且從股神巴菲特的人生經驗證明:投資愈早起步、勝算愈高。如同滾雪球一樣,及早開始,最後終將享受複利效果的威力。
股神巴菲特在他的自傳《雪球》中提到:「我很早就在滾動自己的小雪球,如果晚個十年,情況會很不同。如果你比別人早一點起步,不必早太多,但總比晚起步好很多。」
周輝啟建議,若可拿來投資的金額不多,可從「定時定額」著手,一方面是每月投資門檻較低;另一方面透過每月扣款、分散進場成本,也免除挑選最佳進場時點的迷思,但最重要的仍是「投資紀律」。
周輝啟認為,投資要有一定成果,除是否了解金融市場的循環、脈動與投資意義,能否按照正確建議及時行動,同時有紀律的定期檢視調整投資組合亦是關鍵,若無法克服人性的貪與怕,建議可選擇具有自動停利、判斷進出場時機的定時定額投資方法,或交由理財機器人提升投資效率。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觀察,長期以來在台灣基金市場,為數眾多小額投資人並未得到足夠的服務,因此復華投信致力於研發提升投資效率的基金投資方法,2017年更因應大數據時代來臨,在11月領先投信業界推出「機器人理財服務」,期望能為投資人創造並累積長期財富,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為何能領先投信業界,推出「機器人理財」投資服務?
答:復華投信自2000年以來就領先業界陸續推出多項定時定額等投資方法,同時挹注龐大經費及人力深耕計量投資,從2010年起研究理財機器人領域,歷經七年研發與測試,透過實際的計量模組、資料與帳戶操作經驗,除共同基金有所表現,在全權委託業務上亦有斬獲,帶動契約數及金額市占率名列業界前茅。
2017年6月底金管會核准投信投顧公會提出的「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以自動化工具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作業要點」後更加緊腳步,去年11月正式推出復華理財機器人「強勢通」,以大數據及即時績效為本,優選強勢基金組合、每日自動監控,且有自動調整機制建議,協助投資人掌握及因應市場轉折,提高基金勝率。
問:除投研之外,為何願意花資源推廣定時定額等投資方法?
答:基金操作能力是投信業的生存基本能力,除努力把績效做好外,也希望提供專業的創新理財工具,以及長期穩健的投資方法,協助投資人實踐理財目標。
為協助基金投資人克服貪婪與恐懼的追高殺低,2000年就領先投信業界首創「好利High定時定額」,也就是定時定額結合停利設定,落實獲利落袋為安;當市場低檔時加倍扣款,提高投資效益機會。也同步推出「複合投資法」,也就是母子基金循環投資,搭配停利機制,讓投資生生不息兼顧投資效益及風險管控。
2013年更推出首創自動帶進帶出的「金利High定時定額」,透過「市場多空計量指標」,也就是「月KD值」及「巴菲特指標」進行多空訊號判斷趨吉避凶。問:未來將持續提供小額投資人那些服務?
答:在投資的世界裡,大戶能夠勝出,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強的投資洞見,而是仰賴優秀投資專家提供正確的市場解讀、多元的產品選擇及進出場時點建議。
復華投信希望透過建置服務平台-「復華金管家」,免費提供研究機構最常使用、最有效的金融數據與指標,做為進出場依據,透過量身打造的投資方法及機器人理財服務,讓小額投資人也能享有法人/大戶級投資服務。
問:為何能領先投信業界,推出「機器人理財」投資服務?
答:復華投信自2000年以來就領先業界陸續推出多項定時定額等投資方法,同時挹注龐大經費及人力深耕計量投資,從2010年起研究理財機器人領域,歷經七年研發與測試,透過實際的計量模組、資料與帳戶操作經驗,除共同基金有所表現,在全權委託業務上亦有斬獲,帶動契約數及金額市占率名列業界前茅。
2017年6月底金管會核准投信投顧公會提出的「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以自動化工具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作業要點」後更加緊腳步,去年11月正式推出復華理財機器人「強勢通」,以大數據及即時績效為本,優選強勢基金組合、每日自動監控,且有自動調整機制建議,協助投資人掌握及因應市場轉折,提高基金勝率。
問:除投研之外,為何願意花資源推廣定時定額等投資方法?
答:基金操作能力是投信業的生存基本能力,除努力把績效做好外,也希望提供專業的創新理財工具,以及長期穩健的投資方法,協助投資人實踐理財目標。
為協助基金投資人克服貪婪與恐懼的追高殺低,2000年就領先投信業界首創「好利High定時定額」,也就是定時定額結合停利設定,落實獲利落袋為安;當市場低檔時加倍扣款,提高投資效益機會。也同步推出「複合投資法」,也就是母子基金循環投資,搭配停利機制,讓投資生生不息兼顧投資效益及風險管控。
2013年更推出首創自動帶進帶出的「金利High定時定額」,透過「市場多空計量指標」,也就是「月KD值」及「巴菲特指標」進行多空訊號判斷趨吉避凶。問:未來將持續提供小額投資人那些服務?
答:在投資的世界裡,大戶能夠勝出,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強的投資洞見,而是仰賴優秀投資專家提供正確的市場解讀、多元的產品選擇及進出場時點建議。
復華投信希望透過建置服務平台-「復華金管家」,免費提供研究機構最常使用、最有效的金融數據與指標,做為進出場依據,透過量身打造的投資方法及機器人理財服務,讓小額投資人也能享有法人/大戶級投資服務。
成立邁向20周年的復華投信,目前資產管理規模達新台幣2,780億元,是國內非金控集團體系最大投信,由於旗下基金績效亮眼,近年成為各大基金獎常勝軍、投研團隊屢獲團隊研究獎,累計成立以來獲逾百座大獎肯定。
復華投信對投資方法推廣也是不遺餘力,除首創帶進帶出的「金利High定時定額」之外,去年11月更創投信業界之先,推出「理財機器人」服務,並轉投資成立「復華保險代理人公司」,朝更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業者邁進。
復華投信是獨立自主經營的專業資產管理公司,目前主要股東包括三商美邦人壽保險公司、三商行集團及復華投信員工等;在產品線部分,目前共發行49檔共同基金,標的涵蓋股票型、平衡型、債券型、貨幣型、組合型及ETF,投資範圍擴及全球主要成熟市場及新興股債市,其中海外基金皆自行發展,並有多檔產品募集領先同業。
例如包括發行國內第一檔海外債券基金、第一檔全球股債平衡基金、第一檔組合基金、第一檔首創高收益債券獨特避險機制之基金、第一檔直接投資滬深股市之A股ETF、第一檔南非幣及人民幣計價基金、第一檔香港ETF及台股組合型基金、第一檔信用債及不動產ETF等,產品除力求創新,也希望能符合金融市場趨勢,以及滿足不同風險屬性與報酬之多元理財需求。
百人投研團隊
傲視本土業者
也因為發行基金數目眾多,加上投資部位皆自行操作,復華投研團隊人數近百人堪稱本土投信之最。復華投研團隊主要分為全球股票、大中華股票、台灣股票及海外債券及計量研究團隊,目前主要操作的經理人近50位,平均研究年資近12年。
累計旗下投研團隊自2000年以來已拜訪近50個地區及國家,平均每月有近十人次出國參訪,除歐美日等成熟市場、金磚四國、東北亞、東協國家之外,投研團隊足跡遍及非洲的南非、西非、肯亞、坦尚尼亞及突尼西亞,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智利,中東中亞的科威特、以色列、杜拜、盧安達、哈薩克、烏克蘭等國家。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指出,投研團隊是基金績效的最重要核心,復華投信的投研競爭策略之一,強調要眼見為憑、力行行腳投資,研究範圍從本土延伸到海外,並始終堅持實地拜訪,建立「快深廣」的研究能力,提升資產管理業的競爭力優勢。
儘管「創投式研究」所需要的人力與成本較高,但某些新興市場政經發展瞬息萬變,不能只倚賴統計資料,因此田野調查有其必要,透過實際訪查,與當地政府及企業經營階層建立直接溝通管道,可發現產業與景氣循環比別人「快」、瞭解市場比別人「深」、看的角度比別人「廣」,如此一來,績效勝出的機率才會比較高。
此外,透過親身瞭解,將書面報告進一步作確認,並發掘報告看不到的投資意涵,也是對客戶資金負責任的行為。
掌握全球脈動
拉升長期獲利
周輝啟表示,透過投研團隊一步一腳印的經驗累積建立「專業」,進一步整合全球市場的研究與操盤,讓投資研究團隊發揮綜效,並對全球產業趨勢脈動的理解深度大增,除讓經理人挑選研究主題準確度高,也同步提升基金績效表現,並成為各大基金獎獲獎常勝軍。
據統計,復華投信2017年共獲27座基金大獎,2018年再度拿下《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七座、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五座,累計自成立來已獲105座獎項,其中歸類台股科技股票型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成立18年就拿21座獎。
另外,多次榮獲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股票型、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以及《指標》年度台灣基金大獎-全球固定收益、積極型多元資產、科技產業基金、台灣中小型股票等最佳基金公司獎。
周輝啟認為,基金公司背負的責任不只是公司獲利與否,更攸關每一位客戶的畢生財富,因此唯一能讓投信公司長期且永續經營的策略就是「專業」,也就是努力把績效做好,以提高投資人長期獲利機率,所以復華投信始終認為應該最優先把資源灌注於投資研究上。
周輝啟表示,復華投信秉持正派經營風格與追求穩健報酬的投資哲學,經營策略落實在基金操作能力、產品設計、客戶服務等三大領域,接下來將持續為投資人創造附加價值。
除擁有龐大、專業的投資研究團隊,復華投信直效業務顧問人數亦領先同業。為發揮優勢並提供更多元的資產配置理財服務,在2017年第4季領先投信業界轉投資成立「復華保險代理人公司」,希望透過投信業務顧問提供的保險服務,同時擁有基金公司堅強的投資研究團隊做後盾,藉由兩項資源整合配置,讓投資大眾在不確定的投資環境中,滿足不同投資理財及人身風險保障需求。
復華投信對投資方法推廣也是不遺餘力,除首創帶進帶出的「金利High定時定額」之外,去年11月更創投信業界之先,推出「理財機器人」服務,並轉投資成立「復華保險代理人公司」,朝更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業者邁進。
復華投信是獨立自主經營的專業資產管理公司,目前主要股東包括三商美邦人壽保險公司、三商行集團及復華投信員工等;在產品線部分,目前共發行49檔共同基金,標的涵蓋股票型、平衡型、債券型、貨幣型、組合型及ETF,投資範圍擴及全球主要成熟市場及新興股債市,其中海外基金皆自行發展,並有多檔產品募集領先同業。
例如包括發行國內第一檔海外債券基金、第一檔全球股債平衡基金、第一檔組合基金、第一檔首創高收益債券獨特避險機制之基金、第一檔直接投資滬深股市之A股ETF、第一檔南非幣及人民幣計價基金、第一檔香港ETF及台股組合型基金、第一檔信用債及不動產ETF等,產品除力求創新,也希望能符合金融市場趨勢,以及滿足不同風險屬性與報酬之多元理財需求。
百人投研團隊
傲視本土業者
也因為發行基金數目眾多,加上投資部位皆自行操作,復華投研團隊人數近百人堪稱本土投信之最。復華投研團隊主要分為全球股票、大中華股票、台灣股票及海外債券及計量研究團隊,目前主要操作的經理人近50位,平均研究年資近12年。
累計旗下投研團隊自2000年以來已拜訪近50個地區及國家,平均每月有近十人次出國參訪,除歐美日等成熟市場、金磚四國、東北亞、東協國家之外,投研團隊足跡遍及非洲的南非、西非、肯亞、坦尚尼亞及突尼西亞,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智利,中東中亞的科威特、以色列、杜拜、盧安達、哈薩克、烏克蘭等國家。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指出,投研團隊是基金績效的最重要核心,復華投信的投研競爭策略之一,強調要眼見為憑、力行行腳投資,研究範圍從本土延伸到海外,並始終堅持實地拜訪,建立「快深廣」的研究能力,提升資產管理業的競爭力優勢。
儘管「創投式研究」所需要的人力與成本較高,但某些新興市場政經發展瞬息萬變,不能只倚賴統計資料,因此田野調查有其必要,透過實際訪查,與當地政府及企業經營階層建立直接溝通管道,可發現產業與景氣循環比別人「快」、瞭解市場比別人「深」、看的角度比別人「廣」,如此一來,績效勝出的機率才會比較高。
此外,透過親身瞭解,將書面報告進一步作確認,並發掘報告看不到的投資意涵,也是對客戶資金負責任的行為。
掌握全球脈動
拉升長期獲利
周輝啟表示,透過投研團隊一步一腳印的經驗累積建立「專業」,進一步整合全球市場的研究與操盤,讓投資研究團隊發揮綜效,並對全球產業趨勢脈動的理解深度大增,除讓經理人挑選研究主題準確度高,也同步提升基金績效表現,並成為各大基金獎獲獎常勝軍。
據統計,復華投信2017年共獲27座基金大獎,2018年再度拿下《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七座、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五座,累計自成立來已獲105座獎項,其中歸類台股科技股票型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成立18年就拿21座獎。
另外,多次榮獲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股票型、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以及《指標》年度台灣基金大獎-全球固定收益、積極型多元資產、科技產業基金、台灣中小型股票等最佳基金公司獎。
周輝啟認為,基金公司背負的責任不只是公司獲利與否,更攸關每一位客戶的畢生財富,因此唯一能讓投信公司長期且永續經營的策略就是「專業」,也就是努力把績效做好,以提高投資人長期獲利機率,所以復華投信始終認為應該最優先把資源灌注於投資研究上。
周輝啟表示,復華投信秉持正派經營風格與追求穩健報酬的投資哲學,經營策略落實在基金操作能力、產品設計、客戶服務等三大領域,接下來將持續為投資人創造附加價值。
除擁有龐大、專業的投資研究團隊,復華投信直效業務顧問人數亦領先同業。為發揮優勢並提供更多元的資產配置理財服務,在2017年第4季領先投信業界轉投資成立「復華保險代理人公司」,希望透過投信業務顧問提供的保險服務,同時擁有基金公司堅強的投資研究團隊做後盾,藉由兩項資源整合配置,讓投資大眾在不確定的投資環境中,滿足不同投資理財及人身風險保障需求。
證交所上周五召開ETF指數資格認可會議,審議通過復華投信申請「富時台灣高股息低波動指數」指數資格認可。證交所表示,復華投信此次申請之指數資格認可,是該公司首次以國內成分股為標的指數資格認可,將可提供國內投資人更多元化投資選擇。
證交所指出,「富時台灣高股息低波動指數」的指數編製機構為富時指數公司,而指數成分為臺灣證交所的「臺灣50指數及臺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150檔中通過市值大小、流動性等條件測試,再以波動度、股利率等條件篩選,所選標的具長期投資價值40檔股票。
證交所指出,「富時台灣高股息低波動指數」的指數編製機構為富時指數公司,而指數成分為臺灣證交所的「臺灣50指數及臺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150檔中通過市值大小、流動性等條件測試,再以波動度、股利率等條件篩選,所選標的具長期投資價值40檔股票。
金狗年預期是波動擴大的一年,投資工具更具發揮空間,特別是ETF創新不斷,新一年市場蓬勃可期。彙整投信資料,預測大陸股、債、台股、AI、外匯與抗通膨類ETF,將是狗年六大亮點,值得投資人深入關注。
金狗年ETF新焦點,主要依據元大、富邦、國泰、復華、第一金等指標性投信遞件與採訪內容彙整而出。其中陸股ETF已從2014年一路火紅,金雞年A股入摩、波幅擴大再造就更多百億級和新指數的陸股ETF誕生,在今年A股入摩倒數,相關商品仍被視為焦點。
大陸官方雞年還就債市國際化邁大步,債券通吸引了人民幣3,000億元的增量資金流入陸債,未來五年更上看兆元,國內由元大、富邦兩大投信率先申請ETF,並相繼創全球規模紀錄,連帶國泰搶進遞件,是債券ETF大趨勢。
債券ETF以本土壽險為主力,壽險自海外匯回大量資金,另有相當部分投入台股ETF,尤其喜好因應萬點,能降低波動、穩定配息的優化指數,目前以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富邦台灣優質高息,規模較具代表性;不論新加入或已發行ETF的第一金、新光、復華投信等,也規劃募集。
股票商品部分,還能期待新類型的AI(人工智慧)與機器人ETF問世,業界最早是元大投信宣布,將攜手歐洲指數公司STOXX發展概念ETF,未料國泰搶先一步申請「那斯達克CTA全球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指數」資格,可望拔得發行頭籌。
金狗年ETF新焦點,主要依據元大、富邦、國泰、復華、第一金等指標性投信遞件與採訪內容彙整而出。其中陸股ETF已從2014年一路火紅,金雞年A股入摩、波幅擴大再造就更多百億級和新指數的陸股ETF誕生,在今年A股入摩倒數,相關商品仍被視為焦點。
大陸官方雞年還就債市國際化邁大步,債券通吸引了人民幣3,000億元的增量資金流入陸債,未來五年更上看兆元,國內由元大、富邦兩大投信率先申請ETF,並相繼創全球規模紀錄,連帶國泰搶進遞件,是債券ETF大趨勢。
債券ETF以本土壽險為主力,壽險自海外匯回大量資金,另有相當部分投入台股ETF,尤其喜好因應萬點,能降低波動、穩定配息的優化指數,目前以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富邦台灣優質高息,規模較具代表性;不論新加入或已發行ETF的第一金、新光、復華投信等,也規劃募集。
股票商品部分,還能期待新類型的AI(人工智慧)與機器人ETF問世,業界最早是元大投信宣布,將攜手歐洲指數公司STOXX發展概念ETF,未料國泰搶先一步申請「那斯達克CTA全球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指數」資格,可望拔得發行頭籌。
2017年可說是人工智慧(AI)大紅的一年,金管會於2017年6月26 日核准投信投顧公會的「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以自動化工具提供證券投 資顧問服務(Robo-Advisor)作業要點」,宣告開啟機器人理財時代 ,金融業積極研究、開發,希望幫投資人克服投資盲點,讓投資人的 投資績效更好,也幫理財業務開創新局面。
機器人理財成為當紅趨勢,各家業者也積極推出相關服務,老行庫 當中,華南銀行、合作金庫銀行、臺灣中小企銀、土地銀行等都積極 評估中,華銀更有明確的時間表,預計在2018年年中推出相關服務。
國內的機器人理財已有王道銀行開辦,中國信託銀行則是推出智能 理財服務「智動GO」,投信業界則由復華投信搶頭香,首波推出的「 強勢通」服務於2017年11月初上線,運用7年計量實戰經驗,讓客戶 輕鬆掌握一籃子好基金。
野村投信、鉅亨基金交易平台正在籌備或規劃,野村投信目前預計 2018年上半年推出,鉅亨基金交易平台預計2018年下半年推出。
中信銀行自2017年5月推出「智動GO」至今,已成功打入年輕小資 族群,根據統計,35歲以下使用「智動GO」客戶中有75%為無投資基 金經驗的客戶。超過5成「智動GO」客戶的年齡低於40歲。
投資偏好方面,5成以上年輕族群選擇「智動GO」三大投資策略中 ,以獲取超額報酬為目標、動態調整股債配置的「趨勢策略」投資組 合作為投資的第一步,顯示年輕族群較勇於掌握趨勢。
為鼓勵更多小資族投資中國信託「智動GO」,中信銀行調整最低投 資金額門檻為3,000元起,小資族每天只需省下一杯咖啡的費用,即 可透過中信銀行網路銀行或「中信行動達人」App,輕鬆加入「智動 GO」。
中國信託「智動GO」僅依投資部位的市值收取信託管理費,為客戶 自動調整投資組合時,不另收其他交易費用。此外,持有中信銀行外 幣存款帳戶的客戶,可直接以美元投資,最低投資金額定期定額只需 200美元(約新台幣6,000元)起,中信銀行專業團隊將為客戶挑選、 盯盤及自動調整投資組合。
華南銀行評估,智能理財可幫助公股行庫開發年齡層較低的新客群 ,因此華銀規劃,發展重點將著重在運用「服務客戶數無上限、24小 時無休、投資門檻與收取費用較低」的特性,來服務更多的新客戶。
華銀未來推出的建議投資,會囊括境內外各類型基金,並更著重於 控管投資組合的風險波動程度,來幫助客戶達成理財目標,華銀目前 正積極評估各類模型提供服務的特色與專長,同時申請機器人理財業 務所需的相關執照,預計於2018年年中推出。
復華投信的「強勢通」是運用大數據分析,由機器人自動篩選強勢 標的,幫助投資人挑出當下動能最強的1∼10檔基金,若遇市場重大 變化,系統還會自動即時加減碼建議,目前有「強勢型」與「均衡型 」兩種類型,提供不同風險屬性的投資人選擇。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為強化平台的投資功能,提供使用者更多元的投 資管道,攜手工研院發展出第一個將深度學習演算法導入機器人理財 的系統,不僅可降低投資決策的難度,也提高準確度,讓AI理財再向 前邁進。
機器人理財成為當紅趨勢,各家業者也積極推出相關服務,老行庫 當中,華南銀行、合作金庫銀行、臺灣中小企銀、土地銀行等都積極 評估中,華銀更有明確的時間表,預計在2018年年中推出相關服務。
國內的機器人理財已有王道銀行開辦,中國信託銀行則是推出智能 理財服務「智動GO」,投信業界則由復華投信搶頭香,首波推出的「 強勢通」服務於2017年11月初上線,運用7年計量實戰經驗,讓客戶 輕鬆掌握一籃子好基金。
野村投信、鉅亨基金交易平台正在籌備或規劃,野村投信目前預計 2018年上半年推出,鉅亨基金交易平台預計2018年下半年推出。
中信銀行自2017年5月推出「智動GO」至今,已成功打入年輕小資 族群,根據統計,35歲以下使用「智動GO」客戶中有75%為無投資基 金經驗的客戶。超過5成「智動GO」客戶的年齡低於40歲。
投資偏好方面,5成以上年輕族群選擇「智動GO」三大投資策略中 ,以獲取超額報酬為目標、動態調整股債配置的「趨勢策略」投資組 合作為投資的第一步,顯示年輕族群較勇於掌握趨勢。
為鼓勵更多小資族投資中國信託「智動GO」,中信銀行調整最低投 資金額門檻為3,000元起,小資族每天只需省下一杯咖啡的費用,即 可透過中信銀行網路銀行或「中信行動達人」App,輕鬆加入「智動 GO」。
中國信託「智動GO」僅依投資部位的市值收取信託管理費,為客戶 自動調整投資組合時,不另收其他交易費用。此外,持有中信銀行外 幣存款帳戶的客戶,可直接以美元投資,最低投資金額定期定額只需 200美元(約新台幣6,000元)起,中信銀行專業團隊將為客戶挑選、 盯盤及自動調整投資組合。
華南銀行評估,智能理財可幫助公股行庫開發年齡層較低的新客群 ,因此華銀規劃,發展重點將著重在運用「服務客戶數無上限、24小 時無休、投資門檻與收取費用較低」的特性,來服務更多的新客戶。
華銀未來推出的建議投資,會囊括境內外各類型基金,並更著重於 控管投資組合的風險波動程度,來幫助客戶達成理財目標,華銀目前 正積極評估各類模型提供服務的特色與專長,同時申請機器人理財業 務所需的相關執照,預計於2018年年中推出。
復華投信的「強勢通」是運用大數據分析,由機器人自動篩選強勢 標的,幫助投資人挑出當下動能最強的1∼10檔基金,若遇市場重大 變化,系統還會自動即時加減碼建議,目前有「強勢型」與「均衡型 」兩種類型,提供不同風險屬性的投資人選擇。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為強化平台的投資功能,提供使用者更多元的投 資管道,攜手工研院發展出第一個將深度學習演算法導入機器人理財 的系統,不僅可降低投資決策的難度,也提高準確度,讓AI理財再向 前邁進。
農曆年關後投資人手頭充裕,各家投信也陸續推出定期定額買基金零手續費優惠搶市。觀察優惠多聚焦亞股相關基金,包括:台股、大中華、亞股基金,顯示業者相對看好亞股第1季表現,投信人若也想伺機參與亞股年後行情,不妨留意相關優惠活動省下投資成本。
觀察高達13家投信業者推出精選基金限時定期定額零手續費優惠,檔期優惠日期多數在3月31日結束,包括:元大、日盛、台新、安聯、柏瑞、保德信、野村、富蘭克林華美、華南永昌、復華投信、摩根、瀚亞、統一等投信。其中,統一投信更進一步推出全系列基金定期定額零手續費活動。也有業者雖未推出限時零手續費活動,但如:第一金投信打出新春抽抽樂活動,2月底前參加活動,旗下三檔人氣基金定期定額零手續費。
群益投信表示,定期定額基金是最簡單的平民投資術,投資人可以利用各大投信推出的優惠活動,讓自己的投資具效益外,又可省下一筆可觀的手續費成本。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表示,金融訊息瞬息萬變,市場反應快速,追求穩健的投資人可採基金定期定額方式分批進場,在低檔累積單位數,可有不錯的投資效果。
觀察高達13家投信業者推出精選基金限時定期定額零手續費優惠,檔期優惠日期多數在3月31日結束,包括:元大、日盛、台新、安聯、柏瑞、保德信、野村、富蘭克林華美、華南永昌、復華投信、摩根、瀚亞、統一等投信。其中,統一投信更進一步推出全系列基金定期定額零手續費活動。也有業者雖未推出限時零手續費活動,但如:第一金投信打出新春抽抽樂活動,2月底前參加活動,旗下三檔人氣基金定期定額零手續費。
群益投信表示,定期定額基金是最簡單的平民投資術,投資人可以利用各大投信推出的優惠活動,讓自己的投資具效益外,又可省下一筆可觀的手續費成本。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表示,金融訊息瞬息萬變,市場反應快速,追求穩健的投資人可採基金定期定額方式分批進場,在低檔累積單位數,可有不錯的投資效果。
證交所表示,復華投信昨(8)日送件申請「富時台灣高股息低波 動指數」資格認可,本次申請指數認可案是今年投信公司第3件指數 資格認可申請案。
證交所表示,依據申請資料顯示,「富時台灣高股息低波動指數」 編製機構為富時指數公司,指數成分是自證交所與富時指數公司合作 編製的臺灣50指數及臺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依股利率及波動率等 條件篩選出40檔成分股。
本次申請指數認可案是今年投信公司第3件指數資格認可申請案, 為投信業者申請追蹤高股息低波動系列指數中,另一檔以國內成分股 為標的的指數,提供國人更多投資選擇,增進投資人資產配置效能。
證交所表示,依據申請資料顯示,「富時台灣高股息低波動指數」 編製機構為富時指數公司,指數成分是自證交所與富時指數公司合作 編製的臺灣50指數及臺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依股利率及波動率等 條件篩選出40檔成分股。
本次申請指數認可案是今年投信公司第3件指數資格認可申請案, 為投信業者申請追蹤高股息低波動系列指數中,另一檔以國內成分股 為標的的指數,提供國人更多投資選擇,增進投資人資產配置效能。
美國股市高檔震盪,台股昨(8)日跌23點,未能收復半年線10,680點,法人指出,台股基本面良好,震盪後仍有反彈契機,可布局中大規模績效穩健的台股基金,具攻守效益。
群益投信表示,台股已是國際資金配置重要一環,近來美股巨震,台股難置身事外。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說,全球股市賣壓宣洩至一定程度,回補買盤可期,適合定期定額降低風險,又不會錯失反彈。
基金布局推薦關注規模夠大、績效穩健的台股基金,兩項指標常相輔相成,有助維持長線布局信心。
統計目前核備的百餘檔台股基金中,不乏這類優質標的,如以規模達到20億元以上(僅三成基金達標)、近一至三年績效均達20%以上,篩選出13檔中大規模的績優基金,包括群益馬拉松、統一全天候、復華數位經濟、安聯台灣科技、日盛上選等是各投信重點栽培招牌基金。
群益投信表示,台股已是國際資金配置重要一環,近來美股巨震,台股難置身事外。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說,全球股市賣壓宣洩至一定程度,回補買盤可期,適合定期定額降低風險,又不會錯失反彈。
基金布局推薦關注規模夠大、績效穩健的台股基金,兩項指標常相輔相成,有助維持長線布局信心。
統計目前核備的百餘檔台股基金中,不乏這類優質標的,如以規模達到20億元以上(僅三成基金達標)、近一至三年績效均達20%以上,篩選出13檔中大規模的績優基金,包括群益馬拉松、統一全天候、復華數位經濟、安聯台灣科技、日盛上選等是各投信重點栽培招牌基金。
復華投信旗下基金表現優異,在第二屆《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再度獲得7項大獎肯定,加上去年獲得的13座,累計開辦兩屆以來就拿下20座大獎,堪稱本土投信大贏家之一,也將復華投信成立20年以來的獲獎數推進至百座,成績傲人。
復華數位經濟、復華中小精選基金是2017年台股基金績效冠、亞軍,同時是各大基金獎常勝軍。這次以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為旗艦基金代表,再度拿下最佳基金公司獎「台灣中小型股票」傑出表現獎,也彰顯復華投信在台股的優異操盤實力。
此外,復華投信旗下的海外股票研究團隊深耕亞太供應鏈產業有成,讓復華亞太成長基金同步榮獲「亞太區包括日本股票」最佳表現基金、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大獎-同級最佳獎雙料殊榮肯定。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復華投信成立以來即秉持正派經營風格與追求穩健報酬的投資哲學,並且將經營策略落實在基金操作能力、產品設計以及客戶服務三大領域,為投資人創造附加價值。
基金除了追求超額報酬能力,也力求控制下檔風險,也因此旗下台股及海外平衡型基金-復華傳家、復華傳家二號及復華全球平衡基金憑藉中長期優異表現,再度拿下「新台幣積極型股債混合」、「新台幣平衡型股債混合」的最佳表現基金、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大獎-同級最佳等4大獎肯定,也將是市場波動加大下的布局首選。
復華數位經濟、復華中小精選基金是2017年台股基金績效冠、亞軍,同時是各大基金獎常勝軍。這次以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為旗艦基金代表,再度拿下最佳基金公司獎「台灣中小型股票」傑出表現獎,也彰顯復華投信在台股的優異操盤實力。
此外,復華投信旗下的海外股票研究團隊深耕亞太供應鏈產業有成,讓復華亞太成長基金同步榮獲「亞太區包括日本股票」最佳表現基金、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大獎-同級最佳獎雙料殊榮肯定。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復華投信成立以來即秉持正派經營風格與追求穩健報酬的投資哲學,並且將經營策略落實在基金操作能力、產品設計以及客戶服務三大領域,為投資人創造附加價值。
基金除了追求超額報酬能力,也力求控制下檔風險,也因此旗下台股及海外平衡型基金-復華傳家、復華傳家二號及復華全球平衡基金憑藉中長期優異表現,再度拿下「新台幣積極型股債混合」、「新台幣平衡型股債混合」的最佳表現基金、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大獎-同級最佳等4大獎肯定,也將是市場波動加大下的布局首選。
2017年BENCHMARK《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透過量化嚴謹評核,為投資人挑選出55檔基金獲評為「最佳表現共同基金」、「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和「最佳表現ETF」(BestPerformingETF)」做為參考,至於質化評核挑選出18家基金公司贏得41座最佳基金公司獎的「同級最佳獎」、「傑出表現獎」。
BENCHMARK《指標》基金大獎在香港已舉辦14年,《指標》雜誌行政總裁兼發行人鮑婉玲表示,評核方法不斷積累與改良,結合量化和質化兩種評核準則,量分評核部分精挑細選出55個「最佳表現共同基金(BestPerformingFund)」、「最佳表現定期定額獎(BestPerformingRegularSavingsFund)」和「最佳表現ETF大獎(BestPerformingETF)」獎項。
鮑婉玲說,《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今年已是第二屆,惟今年僅有「同級最佳」授予獎項,彰顯基金的精益求精之難能可貴。
量化方面,共同基金部分為「最佳表現共同基金(BestPerformingFund)」「最佳表現定期定額獎(BestPerformingRegularSavingsFund)」兩個獎項。共有51檔基金贏得同級最佳獎,其中33家基金業者獲獎。ETF方面,則有3家業者獲頒4個獎項,其中3檔獲得「最佳表現ETF大獎(BestPerformingETF)」同級最佳獎,1檔獲得傑出表現獎。
在質化分析方面,由基金業者申請、報名參與評核,由《指標》雜誌邀集台灣、香港、新加坡三地的財金專業人士和學者,組成BENCHMARK《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評審團做評選,挑出各領域最佳基金公司獎「同級最佳獎」、「傑出表現獎」,今年有18家基金公司在25個基金組別裡獲得最佳基金公司獎,被評為「同級最佳獎」共有12家業者贏得19座獎項、獲評為「傑出表現獎」則有16家獲得22座獎項。
最佳基金公司獎,獲獎數最多者有4座,這些業者包括富蘭克林投顧、駿利亨德森、施羅德、路博邁4家,獲得3座獎項者有景順、天利、永豐、普信和宏利共5家,摩根士丹利也抱回兩座獎項,其他獲獎1座者有:安聯、法國巴黎資產管理、統一、復華、匯豐中華、瑞萬通博、群益、瀚亞。
BENCHMARK《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的最大獎項─「年度基金公司大獎(ProvideroftheYear),由大獎評審團再從獲獎基金數最多的前五家基金公司,參考MSCI提供企業社會責任(ESG)研究素材,檢視這些基金公司如何將ESG應用到旗下基金,透過投資營收和獲利成長的公司,同時能夠善盡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責任,進而評核選出「年度基金公司大獎」得主。
今年最後奪下「年度基金公司大獎」的基金業者為安聯投信。
「年度基金公司大獎(ProvideroftheYear)」獎項,彰顯基金業者身為金融商品供應商的全方位能力,包括基金表現、產品研發、投資管理和品牌維護等各方面實力,這個獎項長期備受各地財富管理界的重視和推崇,視其為基金獎的「聖盃」。
BENCHMARK《指標》基金大獎在香港已舉辦14年,《指標》雜誌行政總裁兼發行人鮑婉玲表示,評核方法不斷積累與改良,結合量化和質化兩種評核準則,量分評核部分精挑細選出55個「最佳表現共同基金(BestPerformingFund)」、「最佳表現定期定額獎(BestPerformingRegularSavingsFund)」和「最佳表現ETF大獎(BestPerformingETF)」獎項。
鮑婉玲說,《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今年已是第二屆,惟今年僅有「同級最佳」授予獎項,彰顯基金的精益求精之難能可貴。
量化方面,共同基金部分為「最佳表現共同基金(BestPerformingFund)」「最佳表現定期定額獎(BestPerformingRegularSavingsFund)」兩個獎項。共有51檔基金贏得同級最佳獎,其中33家基金業者獲獎。ETF方面,則有3家業者獲頒4個獎項,其中3檔獲得「最佳表現ETF大獎(BestPerformingETF)」同級最佳獎,1檔獲得傑出表現獎。
在質化分析方面,由基金業者申請、報名參與評核,由《指標》雜誌邀集台灣、香港、新加坡三地的財金專業人士和學者,組成BENCHMARK《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評審團做評選,挑出各領域最佳基金公司獎「同級最佳獎」、「傑出表現獎」,今年有18家基金公司在25個基金組別裡獲得最佳基金公司獎,被評為「同級最佳獎」共有12家業者贏得19座獎項、獲評為「傑出表現獎」則有16家獲得22座獎項。
最佳基金公司獎,獲獎數最多者有4座,這些業者包括富蘭克林投顧、駿利亨德森、施羅德、路博邁4家,獲得3座獎項者有景順、天利、永豐、普信和宏利共5家,摩根士丹利也抱回兩座獎項,其他獲獎1座者有:安聯、法國巴黎資產管理、統一、復華、匯豐中華、瑞萬通博、群益、瀚亞。
BENCHMARK《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的最大獎項─「年度基金公司大獎(ProvideroftheYear),由大獎評審團再從獲獎基金數最多的前五家基金公司,參考MSCI提供企業社會責任(ESG)研究素材,檢視這些基金公司如何將ESG應用到旗下基金,透過投資營收和獲利成長的公司,同時能夠善盡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責任,進而評核選出「年度基金公司大獎」得主。
今年最後奪下「年度基金公司大獎」的基金業者為安聯投信。
「年度基金公司大獎(ProvideroftheYear)」獎項,彰顯基金業者身為金融商品供應商的全方位能力,包括基金表現、產品研發、投資管理和品牌維護等各方面實力,這個獎項長期備受各地財富管理界的重視和推崇,視其為基金獎的「聖盃」。
全球股市大漲,投資人看重風險更勝機會。據統計,元月募集的七檔債券ETF,訴求穩配息、抗波動,累計成立規模達百億元;舊有的台灣高股息、特別股、REITs等收益型ETF,近期也大舉吸金。
今年投信募集由債券ETF打頭陣,至昨(25)日為止,七檔債券ETF均募集完畢,以富邦中國政策金融債報請成立48億元最大,其次元大中國債、國泰新興債和高收債ETF,也募集20億元以上,累計規模超過127億。
元大、富邦中國債ETF,分別是國內首檔、次檔連結人民幣債券指數的ETF,在投信發行的境內債券基金,中國債不算主流,市場原也評估ETF熱度有待觀察,不過以成績來看,需求並不低。
國泰新興債和高收債ETF,則是復華投信之後、第二檔相關商品,在有限的高息ETF選擇下,也取得佳績。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表示,自從下半年,股債資產大漲,已能感受到一波求安求穩、強化收益的買盤進駐ETF,因此推升元大台灣高股息重登百億元,成立還不到半年的元大高息低波ETF,近一季也翻倍增至60億元,而新募集的債券ETF,訴求比股票更低的波動、更高的收益,受到青睞並不意外。
包括復華投信既有的高收債、REITs ETF,元月以來,明顯吸金,亦帶動累計規模達70億元;累計主要的收益型ETF,在近一季吸金超過170億元。
業者分析,本波進駐買盤,仍以壽險為大宗,特別的是,買盤進駐管道愈來愈多,如復華二檔收益型ETF,資金借道鉅額交易敲單,而非一般常見、自初級市場申購,格外受到關注。市場人士指出,因買盤流入時點,接近二檔ETF除息,不排除是鎖定配息的資金卡位。
今年投信募集由債券ETF打頭陣,至昨(25)日為止,七檔債券ETF均募集完畢,以富邦中國政策金融債報請成立48億元最大,其次元大中國債、國泰新興債和高收債ETF,也募集20億元以上,累計規模超過127億。
元大、富邦中國債ETF,分別是國內首檔、次檔連結人民幣債券指數的ETF,在投信發行的境內債券基金,中國債不算主流,市場原也評估ETF熱度有待觀察,不過以成績來看,需求並不低。
國泰新興債和高收債ETF,則是復華投信之後、第二檔相關商品,在有限的高息ETF選擇下,也取得佳績。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表示,自從下半年,股債資產大漲,已能感受到一波求安求穩、強化收益的買盤進駐ETF,因此推升元大台灣高股息重登百億元,成立還不到半年的元大高息低波ETF,近一季也翻倍增至60億元,而新募集的債券ETF,訴求比股票更低的波動、更高的收益,受到青睞並不意外。
包括復華投信既有的高收債、REITs ETF,元月以來,明顯吸金,亦帶動累計規模達70億元;累計主要的收益型ETF,在近一季吸金超過170億元。
業者分析,本波進駐買盤,仍以壽險為大宗,特別的是,買盤進駐管道愈來愈多,如復華二檔收益型ETF,資金借道鉅額交易敲單,而非一般常見、自初級市場申購,格外受到關注。市場人士指出,因買盤流入時點,接近二檔ETF除息,不排除是鎖定配息的資金卡位。
去年持續引領市場多頭走勢各科技指數,仍是2018年開年以來領頭 羊,投信法人認為,隨接連不斷的新產品與創新應用問世,推升科技 股獲利成長動能仍強,預估除了領頭的美國之外,近年崛起的中國及 亞太科技供應鏈,也將成為布局全球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投資標的。
為此復華投信在1月22∼26日展開募集「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 ,該基金將聚焦美、日、中、台等亞太科技四強及產業供應鏈,並挖 掘雲計算、5G、電動車及輔助駕駛等新科技帶動產品創新與獲利成長 契機。
根據統計預估,2018年MSCI中國科技、MSCI亞洲科技及美股納斯達 克指數企業獲利皆有兩位數成長,其中MSCI中國科技指數成長幅度最 高達27%,其次是MSCI亞洲科技的18%,美股納斯達克指數亦有1成 。
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經理人林子欽表示,人工智慧等諸多科技新 應用使半導體及部分電子零組件供不求,帶動企業進入新的投資周期 ,也提供獲利及股價動能,投資人可透過區域布局的亞太科技基金掌 握投資契機。
根據統計,目前世界前十大人工智慧企業,中國大陸就占了6家, 其電子商務交易額更躍居全球之冠。林子欽指出,隨5G、人工智慧等 新科技浪潮正起步,加上新零售產業崛起,持續看好兩岸三地具科技 創新及市場領導地位的科技股及相關產業供應鏈;此外,居高端關鍵 零組件與設備供應商地位的日本科技股,也將是布局亞太科技產業的 亮點。
為此復華投信在1月22∼26日展開募集「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 ,該基金將聚焦美、日、中、台等亞太科技四強及產業供應鏈,並挖 掘雲計算、5G、電動車及輔助駕駛等新科技帶動產品創新與獲利成長 契機。
根據統計預估,2018年MSCI中國科技、MSCI亞洲科技及美股納斯達 克指數企業獲利皆有兩位數成長,其中MSCI中國科技指數成長幅度最 高達27%,其次是MSCI亞洲科技的18%,美股納斯達克指數亦有1成 。
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經理人林子欽表示,人工智慧等諸多科技新 應用使半導體及部分電子零組件供不求,帶動企業進入新的投資周期 ,也提供獲利及股價動能,投資人可透過區域布局的亞太科技基金掌 握投資契機。
根據統計,目前世界前十大人工智慧企業,中國大陸就占了6家, 其電子商務交易額更躍居全球之冠。林子欽指出,隨5G、人工智慧等 新科技浪潮正起步,加上新零售產業崛起,持續看好兩岸三地具科技 創新及市場領導地位的科技股及相關產業供應鏈;此外,居高端關鍵 零組件與設備供應商地位的日本科技股,也將是布局亞太科技產業的 亮點。
2017年全球股市大豐收,大型科技股更是可圈可點。復華投信看好亞太科技強國相關產業龍頭企業與供應鏈,預計明年仍有表現空間,將於元月下旬募集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
今年來,全球各地科技股都很亮眼。年初到22日,美國那斯達克指數漲幅三成,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幅四成,超過美股其他指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資訊科技指數漲幅更高達53.7%,遠超過MSCI 世界指數約20%漲幅。
湯森路透IBES在月初時預估,展望明年,科技股預估獲利年成長14.8%,仍屬高成長。目前MSCI全球指數資訊科技類股本益比約20倍,預估明年達17.5倍,也仍在長期合理區間。
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經理人林子欽認為,在這波科技大成長浪潮中,帶動新科技價值成長股百花齊放,並創造新的產業供應鏈,領頭的美國及台、日龍頭企業,還有近年崛起的中國科技股將是布局要角。
林子欽指出,近年來,十大科技新浪潮應用誕生,讓許多現有產業利用「新科技」創造新的獲利成長,同時造就無數投資機會。
許多科技新應用、半導體及部分電子零組件仍供不應求,將帶動企業進入新投資周期。
這十大科技新浪潮是雲計算、電動汽車及無人駕駛、電子商務崛起的新零售、機器人及智能工廠、3D感測與擴增實境(AR)的結合與應用、第五代行動通訊(5G)及光纖基礎建設、系統級封裝(SiP)技術、人工智慧、科技產業新高階製程材料及醫療新科技。
今年來,全球各地科技股都很亮眼。年初到22日,美國那斯達克指數漲幅三成,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幅四成,超過美股其他指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資訊科技指數漲幅更高達53.7%,遠超過MSCI 世界指數約20%漲幅。
湯森路透IBES在月初時預估,展望明年,科技股預估獲利年成長14.8%,仍屬高成長。目前MSCI全球指數資訊科技類股本益比約20倍,預估明年達17.5倍,也仍在長期合理區間。
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經理人林子欽認為,在這波科技大成長浪潮中,帶動新科技價值成長股百花齊放,並創造新的產業供應鏈,領頭的美國及台、日龍頭企業,還有近年崛起的中國科技股將是布局要角。
林子欽指出,近年來,十大科技新浪潮應用誕生,讓許多現有產業利用「新科技」創造新的獲利成長,同時造就無數投資機會。
許多科技新應用、半導體及部分電子零組件仍供不應求,將帶動企業進入新投資周期。
這十大科技新浪潮是雲計算、電動汽車及無人駕駛、電子商務崛起的新零售、機器人及智能工廠、3D感測與擴增實境(AR)的結合與應用、第五代行動通訊(5G)及光纖基礎建設、系統級封裝(SiP)技術、人工智慧、科技產業新高階製程材料及醫療新科技。
2017年倒數九個交易日,台股基金力拚季底、年底績效獎金,統計至昨(18)日為止,台股基金十強全數漲逾39%,打敗大盤上漲14%,其中並有八檔基金由本土投信操盤,一改去年外資投信包下半數席次。
台股行情從年初熱到年底,加權指數昨日重返10,500點大關,站上萬點天數已達152天,內資共襄盛舉帶動中小型股飆漲,反映在基金操盤,深入中小型股的本土投信,績效似乎因此勝出外資投信。
統計2016年台股基金十強,外資投信由安聯、保德信、摩根、貝萊德、?豐投信奪下七席,但到昨天為止,本土投信逆轉拿下八席,只剩安聯、瀚亞兩大外資投信各占一席,隨著2017年交易進入倒數,十強排名會否再見洗盤受到關注。
目前上榜十強的本土投信,包含復華、華南永昌、華頓、群益、日盛、統一等六家,其中復華和華南永昌各兩檔上榜較多,績效以復華數位經濟達48%最佳。
群益投信表示,第4季台股風格大風吹,科技股漲勢不再,轉由傳產金融出頭天,統計今年以來,六大類台股基金績效,科技基金平均績效收斂至30%,雖仍排行第一,但其他五類基金急起直追,二、三名的中小型、中概型,分別上漲26%、25%,最差的價值型,也有兩成漲幅。
這意味2018年可能不再由科技股獨秀,根據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證券等外資報告,認為明年台股將由傳產與金融族群崛起。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今年科技股大漲,確實墊高明年可發揮基期,此時投資人再布局,他建議以趨勢能見度、應用廣泛度作為首要篩選條件。
台股行情從年初熱到年底,加權指數昨日重返10,500點大關,站上萬點天數已達152天,內資共襄盛舉帶動中小型股飆漲,反映在基金操盤,深入中小型股的本土投信,績效似乎因此勝出外資投信。
統計2016年台股基金十強,外資投信由安聯、保德信、摩根、貝萊德、?豐投信奪下七席,但到昨天為止,本土投信逆轉拿下八席,只剩安聯、瀚亞兩大外資投信各占一席,隨著2017年交易進入倒數,十強排名會否再見洗盤受到關注。
目前上榜十強的本土投信,包含復華、華南永昌、華頓、群益、日盛、統一等六家,其中復華和華南永昌各兩檔上榜較多,績效以復華數位經濟達48%最佳。
群益投信表示,第4季台股風格大風吹,科技股漲勢不再,轉由傳產金融出頭天,統計今年以來,六大類台股基金績效,科技基金平均績效收斂至30%,雖仍排行第一,但其他五類基金急起直追,二、三名的中小型、中概型,分別上漲26%、25%,最差的價值型,也有兩成漲幅。
這意味2018年可能不再由科技股獨秀,根據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證券等外資報告,認為明年台股將由傳產與金融族群崛起。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今年科技股大漲,確實墊高明年可發揮基期,此時投資人再布局,他建議以趨勢能見度、應用廣泛度作為首要篩選條件。
ETF產品推陳出新,債券ETF今年在台登場後,成長快速、至今掛牌達14檔。債券ETF大大降低投資人跨入債券投資門檻,成為資產配置工具之一,包括元大、國泰等投信相繼推出美公債ETF,報酬率最高近5%,另復華、群益投入公司債產品,為ETF再開新視窗。
繼元大於今年1月推出國內首檔債券型ETF後,包括國泰、富邦等投信業者紛紛加入行列,除了美債20年期之外,美債1-3年期、7-10年期等商品也陸續推出,並搭配槓桿、反向型提供投資人短期操作。其中,國泰20年美債正2及元大美債20正2等今年來報酬率近5%,獲利表現較為穩健。
相較於股票,投資債券可收取固定配息,對投資人來說具低風險、高報酬、低交易成本等優點,多成為累積退休金的工具。惟債券投資門檻相當高,動輒百萬、甚至千萬台幣,因此債券ETF的出現,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是較為親民、方便的管道。
除了美公債外,包括復華及群益等2家投信,也將將觸角延伸至公司債。群益投信將推出產業型投資等級公司債ETF,預計12月中旬掛牌。3檔子基金分別以國外電信、金融、科技為投資產業,為今年債券ETF再添3新兵。
繼元大於今年1月推出國內首檔債券型ETF後,包括國泰、富邦等投信業者紛紛加入行列,除了美債20年期之外,美債1-3年期、7-10年期等商品也陸續推出,並搭配槓桿、反向型提供投資人短期操作。其中,國泰20年美債正2及元大美債20正2等今年來報酬率近5%,獲利表現較為穩健。
相較於股票,投資債券可收取固定配息,對投資人來說具低風險、高報酬、低交易成本等優點,多成為累積退休金的工具。惟債券投資門檻相當高,動輒百萬、甚至千萬台幣,因此債券ETF的出現,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是較為親民、方便的管道。
除了美公債外,包括復華及群益等2家投信,也將將觸角延伸至公司債。群益投信將推出產業型投資等級公司債ETF,預計12月中旬掛牌。3檔子基金分別以國外電信、金融、科技為投資產業,為今年債券ETF再添3新兵。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