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華投信(公)公司新聞
今年各投信公司整體規模受到ETF熱錢湧入影響,元大投信因ETF規模突破3千億元、穩坐規模冠軍,國泰、群益投信也因積極發行ETF基金,陸續在下半年推升整體規模衝上2千億元大關;以和去年的成長率相比,凱基投信也因ETF基金成功募集,年來規模增幅達277%、成長最多。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11月境內基金規模月增3.03%至2.58兆元;以單一公司來看,過去前幾大投信多有千億元左右的規模,今年以來受到ETF基金吸引熱錢進駐影響,前幾大投信規模的差異出現較大差距,其中國泰投信在今年8月突破2千億元大關,群益投信則在10月站上2千億元,兩家投信規模僅次於元大投信。
富邦、復華投信近年也都有發行ETF基金,但其中復華投信不畏台股跌破萬點,持續吸引資金進駐,年來規模仍持續穩定成長;富邦投信則因積極發展各類ETF基金,推升規模站上1,510億元。
投信業者表示,今年投信新基金整體募集成效不若往年,但ETF在市場認同度逐漸提高下,確實吸引到較多資金進駐。反映在各家投信規模上,可見前三大的元大、國泰與群益投信都是以衝刺ETF基金為主,也有效拉升整體規模創新高。
若以年來規模成長率來看,除了新成立的安本標準投信,凱基投信年來規模增加200.68億元,增幅高達277.51%,其次為景順投信增加200%、路博邁投信增加176%、德銀遠東投信增加142%、大華銀投信增加124%。前十大投信中的摩根投信、柏瑞投信、第一金投信與兆豐國際投信,今年來規模則小幅衰退。
投信業者表示,面對明年股市波動可能加劇,預期ETF、多重資產與目標到期債等基金可望成為新基金的募集主流,股票型基金則在投資人近年來有逢低持續定期定額投資概念下,雖對買氣的期望不高,但預期也不致過於衰退。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11月境內基金規模月增3.03%至2.58兆元;以單一公司來看,過去前幾大投信多有千億元左右的規模,今年以來受到ETF基金吸引熱錢進駐影響,前幾大投信規模的差異出現較大差距,其中國泰投信在今年8月突破2千億元大關,群益投信則在10月站上2千億元,兩家投信規模僅次於元大投信。
富邦、復華投信近年也都有發行ETF基金,但其中復華投信不畏台股跌破萬點,持續吸引資金進駐,年來規模仍持續穩定成長;富邦投信則因積極發展各類ETF基金,推升規模站上1,510億元。
投信業者表示,今年投信新基金整體募集成效不若往年,但ETF在市場認同度逐漸提高下,確實吸引到較多資金進駐。反映在各家投信規模上,可見前三大的元大、國泰與群益投信都是以衝刺ETF基金為主,也有效拉升整體規模創新高。
若以年來規模成長率來看,除了新成立的安本標準投信,凱基投信年來規模增加200.68億元,增幅高達277.51%,其次為景順投信增加200%、路博邁投信增加176%、德銀遠東投信增加142%、大華銀投信增加124%。前十大投信中的摩根投信、柏瑞投信、第一金投信與兆豐國際投信,今年來規模則小幅衰退。
投信業者表示,面對明年股市波動可能加劇,預期ETF、多重資產與目標到期債等基金可望成為新基金的募集主流,股票型基金則在投資人近年來有逢低持續定期定額投資概念下,雖對買氣的期望不高,但預期也不致過於衰退。
新制勞退基金107-2釋出420億元委託投信代操,經過2階段審查後,選定統一、野村、群益、安聯、國泰、施羅德、復華等7家投信,預計各取得60億元代操資金,由於作業仍需1個多月,估計最快明年才會分批投入台股。
■7家投信各代操60億元
距離11月24日九合一大選前,只剩下最後3個交易日,因近日國際股市不振,台股也出現疲軟走勢,不過,420億元勞退基金已來不及在選前投入,選前無法獲得此一資金活水。
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指出,台股在選前應呈現在9,800點附近狹幅盤整,接下來要看11月30日習川會結果,台股才會有明確的方向,若雙方會談結果正向,台股有機會展開反彈,對明年台股行情看法趨於保守。
■勞退等10月投資虧大
據悉,勞退基金、勞保基金及退撫基金,已在10月間合計投入610億元資金,然而近日台股並沒有明顯起色,致投入的資金幾乎都出現虧損,尤其之前撥款420億元,以追蹤永續指數基金,台積電占權重達3成,帳面虧損可觀。
10月初公告擬再提撥420億元勞退基金,經過1個多月審核,勞動基金運用局拍板由統一、野村、群益、安聯、國泰、施羅德、復華等7家投信,各拿下60億元代操額度,委託期間為5年期,並以證交所公告近5年平均殖利率約3.94%為基準,加計2個百分點為收益目標,預計年期望收益率為5.94%。
■專家保守看待明年景氣
依過去政府基金委外代操,從選定投信到展開內部作業簽約,約需要1個月以上的時間,撥款也會慎選時機,據了解,最快要明年才會視市場情況撥款,注入市場資金活水,主因明年全球景氣及股市,市場專家均持保守看法。
李鎮宇分析,明年將出現大陸景氣放緩、義大利還債高峰、美國景氣從高峰下來,屬於2011年(大陸GDP成長率跌破10%)+2012(歐債風暴)+2015年(全球景氣下來)的下滑型態,對指數看法保守。
李鎮宇估計,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會掉到2%以下,上市櫃公司獲利會衰退4∼5%,其中電子年減約1%、金融下滑2∼2.5%、傳產則受到油大跌衝擊,恐將大幅衰退12∼15%。
■7家投信各代操60億元
距離11月24日九合一大選前,只剩下最後3個交易日,因近日國際股市不振,台股也出現疲軟走勢,不過,420億元勞退基金已來不及在選前投入,選前無法獲得此一資金活水。
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指出,台股在選前應呈現在9,800點附近狹幅盤整,接下來要看11月30日習川會結果,台股才會有明確的方向,若雙方會談結果正向,台股有機會展開反彈,對明年台股行情看法趨於保守。
■勞退等10月投資虧大
據悉,勞退基金、勞保基金及退撫基金,已在10月間合計投入610億元資金,然而近日台股並沒有明顯起色,致投入的資金幾乎都出現虧損,尤其之前撥款420億元,以追蹤永續指數基金,台積電占權重達3成,帳面虧損可觀。
10月初公告擬再提撥420億元勞退基金,經過1個多月審核,勞動基金運用局拍板由統一、野村、群益、安聯、國泰、施羅德、復華等7家投信,各拿下60億元代操額度,委託期間為5年期,並以證交所公告近5年平均殖利率約3.94%為基準,加計2個百分點為收益目標,預計年期望收益率為5.94%。
■專家保守看待明年景氣
依過去政府基金委外代操,從選定投信到展開內部作業簽約,約需要1個月以上的時間,撥款也會慎選時機,據了解,最快要明年才會視市場情況撥款,注入市場資金活水,主因明年全球景氣及股市,市場專家均持保守看法。
李鎮宇分析,明年將出現大陸景氣放緩、義大利還債高峰、美國景氣從高峰下來,屬於2011年(大陸GDP成長率跌破10%)+2012(歐債風暴)+2015年(全球景氣下來)的下滑型態,對指數看法保守。
李鎮宇估計,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會掉到2%以下,上市櫃公司獲利會衰退4∼5%,其中電子年減約1%、金融下滑2∼2.5%、傳產則受到油大跌衝擊,恐將大幅衰退12∼15%。
美股近日重挫,加上九合一大選逼近,台股昨(20)日跌破月線,勞退基金則趕在昨日開標,將釋出420億元,連同之前未用完的額度,預估共五、六百億元可隨時進場,穩定士氣。
由於iPhone需求疲軟的憂慮導致全球科技股下滑,加上日產─雷諾汽車董事長高恩被捕消息引發汽車類股急跌,拖累全球股市20日下挫,美股道瓊指數早盤大跌超過500點,今年漲幅吐光。
昨天台股在台積電與鴻海領跌下,盤中一度下跌101點至9,726點,在八大公股行庫等資金撐盤下,終場下跌84點收9,743點,加計盤後的成交量較前日略增至940億元,卻是連續兩日成交都低於千億元。外資轉賣並擴大超至69.9億元,八大公股行庫則買超6.6億元。
不過,市場也傳出好消息,勞退基金107-2的420億元標案昨天開標,共有統一、野村、群益、安聯、國泰、施羅德、復華等七家投信公司得標,每家可獲得60億元資金。熟悉代操作業流程人士指出,在完成開戶等一定程序之後,就可以進場。
這次的勞退基金107-2的420億元標案,採「絕對報酬制」,即勞退基金並未指定特別的指數做參考依據,也不是以打敗大盤為目標,但據了解,各家會依市場狀況訂出目標報酬率,例如定在年報酬5%到8%不等。
至於勞退基金107-1的420億元救市基金,在10月底才剛撥款140億元投入市場,市場指出,剩下的280億元陸續動撥,但並未撥完,加上107-2期的420億元,至少有五、六百億元資金仍在場邊待命。
由於iPhone需求疲軟的憂慮導致全球科技股下滑,加上日產─雷諾汽車董事長高恩被捕消息引發汽車類股急跌,拖累全球股市20日下挫,美股道瓊指數早盤大跌超過500點,今年漲幅吐光。
昨天台股在台積電與鴻海領跌下,盤中一度下跌101點至9,726點,在八大公股行庫等資金撐盤下,終場下跌84點收9,743點,加計盤後的成交量較前日略增至940億元,卻是連續兩日成交都低於千億元。外資轉賣並擴大超至69.9億元,八大公股行庫則買超6.6億元。
不過,市場也傳出好消息,勞退基金107-2的420億元標案昨天開標,共有統一、野村、群益、安聯、國泰、施羅德、復華等七家投信公司得標,每家可獲得60億元資金。熟悉代操作業流程人士指出,在完成開戶等一定程序之後,就可以進場。
這次的勞退基金107-2的420億元標案,採「絕對報酬制」,即勞退基金並未指定特別的指數做參考依據,也不是以打敗大盤為目標,但據了解,各家會依市場狀況訂出目標報酬率,例如定在年報酬5%到8%不等。
至於勞退基金107-1的420億元救市基金,在10月底才剛撥款140億元投入市場,市場指出,剩下的280億元陸續動撥,但並未撥完,加上107-2期的420億元,至少有五、六百億元資金仍在場邊待命。
台股今年跌破萬點,累積跌幅達7.95%,一度風靡基金市場的高股息、低波動ETF,選股策略正備受考驗;統計相關基金中,今年僅一檔繳出漲幅—國泰台灣低波動30上漲6.5%,與大盤差距達一成之多。
今年行情大波動,正考驗基金選股是否奏效,統計到上周五(16日)為止,整體台股ETF中,除了元大MSCI金融、富邦金融兩檔金融股ETF以上漲9.6%、9.1%,稱霸冠亞軍,再來是國泰台灣低波動30漲6.5%,其他原型ETF皆收黑。
台股ETF去年一度掀起高股息、低波動的主題式募集潮,由於特定買盤有需求,投信一連發出多檔基金。
包括元大投信發行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國泰投信的國泰台灣低波動30,今年復華、富邦也跟進發行FH富時高息低波、富邦台灣優質高息等,其他相關還有元大高股息、富邦公司治理100、兆豐藍籌30以及新光內需收益等,多追求高於大盤的殖利率、低於盤勢的波動度,相關基金將近十檔。
值得注意的是,國泰台灣低波動30也跑贏反向型ETF,今年表現最好的反向ETF是群益加權反1、上漲0.6%,其他包括國泰加權反1、元大台灣50反1及富邦加權反1,也上漲0.3-0.6%不等。
國泰台灣低波動30 ETF經理人蘇鼎宇表示,該檔ETF首重流動性、財務比率及殖利率選股,篩出的成分股有四成是金融股。
今年行情大波動,正考驗基金選股是否奏效,統計到上周五(16日)為止,整體台股ETF中,除了元大MSCI金融、富邦金融兩檔金融股ETF以上漲9.6%、9.1%,稱霸冠亞軍,再來是國泰台灣低波動30漲6.5%,其他原型ETF皆收黑。
台股ETF去年一度掀起高股息、低波動的主題式募集潮,由於特定買盤有需求,投信一連發出多檔基金。
包括元大投信發行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國泰投信的國泰台灣低波動30,今年復華、富邦也跟進發行FH富時高息低波、富邦台灣優質高息等,其他相關還有元大高股息、富邦公司治理100、兆豐藍籌30以及新光內需收益等,多追求高於大盤的殖利率、低於盤勢的波動度,相關基金將近十檔。
值得注意的是,國泰台灣低波動30也跑贏反向型ETF,今年表現最好的反向ETF是群益加權反1、上漲0.6%,其他包括國泰加權反1、元大台灣50反1及富邦加權反1,也上漲0.3-0.6%不等。
國泰台灣低波動30 ETF經理人蘇鼎宇表示,該檔ETF首重流動性、財務比率及殖利率選股,篩出的成分股有四成是金融股。
時序將進入新季度,本報記者特地調查十大投信公司第4季基金看好度及看衰度,供投資人作為季度資產配置調整參考。統計問卷發現,美股榮登最看好基金第一名,高收債排名第二,陸股、資訊科技基金同時並列第三。
依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資料,8月底國內投信公司規模前十大,依序為元大、國泰、群益、復華、富邦、摩根、安聯、第一金、柏瑞、兆豐,也是這次問卷調查對象,調查項目為各公司第4季最偏好、最不偏好前三名基金。
除美股、高收債、陸股、資訊科技四大類基金擠進前三名,醫療照護也獲得兩家投信推薦,台股、消費、金融、新興債、投資債也各有一家投信看好。另外,也有投信業額外點名不在問卷調查之列的多重收益、全球動態配置、特別股,意味資產管理業者仍建議處於市場動盪下,應重視風險管控。
美股今年一枝獨秀,這次在十家投信中獲得六家(元大、群益、復華、安聯、第一金、柏瑞)推薦第4季持續看好。
摩根投信指出,美國經濟及企業獲利前景持續向好,加上聯準會穩步升息係建立於景氣持續擴張前提上,看好美股成長動能;不過,貨幣政策持續收窄將使資產波動上升,加上頻傳貿易摩擦,預料市場風格轉換以及個別產業、個別公司表現分歧將更普遍,建議第4季布局美股宜主動且彈性調整。
排名第二的高收債,受到群益、安聯、第一金、柏瑞、兆豐推崇。群益投信分析,市場波動劇烈,更需著重波動管理。高收益債具備較高債息、企業體質穩健等優勢,有助支撐投資價值。
至於排名第三的陸股,富邦投信認為,雖有利空但已過度反應,近期利空不跌可見底部形成。低點時外資已搶先布局,MSCI及富時調整將持續帶來新資金,若貿易戰有短暫談和機會,A股有望成為最強勢股。
資訊科技類基金也名列第三。第一金投信表示,按經驗,第4季是全球科技產業傳統旺季,股價上漲勝率偏高。如投資人對產業、景氣循環、市場波動掌握度高,可單筆加碼;反之,宜採定期定額,如遇非基本面事件造成急跌,可搭配單筆加碼進場,提高勝率。
第一金投信強調,股市波動度大,即便股神也不易完全把握市場高低點。以S&P 500指數為例,堅持長期投資並持有40年,總報酬率達34.7倍;若不慎錯過漲幅最大的30天,總報酬率即縮減至6.63倍,可見定期定額是布局科技類股較佳方式。
依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資料,8月底國內投信公司規模前十大,依序為元大、國泰、群益、復華、富邦、摩根、安聯、第一金、柏瑞、兆豐,也是這次問卷調查對象,調查項目為各公司第4季最偏好、最不偏好前三名基金。
除美股、高收債、陸股、資訊科技四大類基金擠進前三名,醫療照護也獲得兩家投信推薦,台股、消費、金融、新興債、投資債也各有一家投信看好。另外,也有投信業額外點名不在問卷調查之列的多重收益、全球動態配置、特別股,意味資產管理業者仍建議處於市場動盪下,應重視風險管控。
美股今年一枝獨秀,這次在十家投信中獲得六家(元大、群益、復華、安聯、第一金、柏瑞)推薦第4季持續看好。
摩根投信指出,美國經濟及企業獲利前景持續向好,加上聯準會穩步升息係建立於景氣持續擴張前提上,看好美股成長動能;不過,貨幣政策持續收窄將使資產波動上升,加上頻傳貿易摩擦,預料市場風格轉換以及個別產業、個別公司表現分歧將更普遍,建議第4季布局美股宜主動且彈性調整。
排名第二的高收債,受到群益、安聯、第一金、柏瑞、兆豐推崇。群益投信分析,市場波動劇烈,更需著重波動管理。高收益債具備較高債息、企業體質穩健等優勢,有助支撐投資價值。
至於排名第三的陸股,富邦投信認為,雖有利空但已過度反應,近期利空不跌可見底部形成。低點時外資已搶先布局,MSCI及富時調整將持續帶來新資金,若貿易戰有短暫談和機會,A股有望成為最強勢股。
資訊科技類基金也名列第三。第一金投信表示,按經驗,第4季是全球科技產業傳統旺季,股價上漲勝率偏高。如投資人對產業、景氣循環、市場波動掌握度高,可單筆加碼;反之,宜採定期定額,如遇非基本面事件造成急跌,可搭配單筆加碼進場,提高勝率。
第一金投信強調,股市波動度大,即便股神也不易完全把握市場高低點。以S&P 500指數為例,堅持長期投資並持有40年,總報酬率達34.7倍;若不慎錯過漲幅最大的30天,總報酬率即縮減至6.63倍,可見定期定額是布局科技類股較佳方式。
市場震盪,訴求穩定配息的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在投信、壽險公司強力合推下,今年已吸金約近700億元,而第三季開始陸續仍有多家投信排隊送件申請、審核,包括景順、施羅德、大華銀等等都打算再募集,現在投資人又新增了銀行集管帳戶管道可申購,投信業者預估今年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吸金力道可突破千億元。
投信業者分析,自2016年國內投信募集第一檔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市場反應就很熱烈,也因為投資人對其接受度高,吸引愈來愈多業者加入,保險公司也爭相連結這類基金,今年以來包括施羅德、景順、中信、凱基、復華、新光、德銀遠東投信都紛與壽險公司合作搶市。
投信業者指出,投資目標到期債券基金,資金至少須綁三到六年,甚至現在景順投信還推出了「十年期」目標到期新興債券基金,比較適合投資屬性保守、又希望投資報酬率比定存好一點的投資人。
就幣別來看,目前國內投信推出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主要計價幣別以美元、新台幣為主,但也有保險公司看好市場對人民幣資產活化需求,推出人民幣計價級別搶市。
但投信業者也提醒,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在申購贖回時與一般債券基金有所不同,一般傳券型基金在閉鎖期過了以後,可以隨時進行申購與贖回,但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在募集成立後,就不再開放申購,雖然中途可贖回,但會收取提前贖回費用,費用將納入基金淨資產。
也因此,投信提醒,投資人應避免短進短出,讓經理人可充分運用資金來創造投資效益。
投信業者分析,自2016年國內投信募集第一檔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市場反應就很熱烈,也因為投資人對其接受度高,吸引愈來愈多業者加入,保險公司也爭相連結這類基金,今年以來包括施羅德、景順、中信、凱基、復華、新光、德銀遠東投信都紛與壽險公司合作搶市。
投信業者指出,投資目標到期債券基金,資金至少須綁三到六年,甚至現在景順投信還推出了「十年期」目標到期新興債券基金,比較適合投資屬性保守、又希望投資報酬率比定存好一點的投資人。
就幣別來看,目前國內投信推出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主要計價幣別以美元、新台幣為主,但也有保險公司看好市場對人民幣資產活化需求,推出人民幣計價級別搶市。
但投信業者也提醒,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在申購贖回時與一般債券基金有所不同,一般傳券型基金在閉鎖期過了以後,可以隨時進行申購與贖回,但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在募集成立後,就不再開放申購,雖然中途可贖回,但會收取提前贖回費用,費用將納入基金淨資產。
也因此,投信提醒,投資人應避免短進短出,讓經理人可充分運用資金來創造投資效益。
櫃買積極推動債券ETF,總經理李愛玲表示,上櫃債券ETF規模已由 今年初的352億元,目前成長到1,768億元,超越韓國約新台幣1,721 億元,成為亞洲第一;今年來已有23檔債券ETF掛牌,凱基投信3檔債 券ETF近30億元將在今(20)日掛牌上櫃,另有12檔投信公司送審之 指數已取得債券ETF指數認可資格,因此債券ETF規模可望再攀升。
櫃買19日舉行9月例行記者會,由總經理李愛玲主持,今年來已有 23檔債券ETF掛牌,分別為7檔追蹤美國政府短中長期公債指數報酬、 5檔追蹤中國政策金融債指數報酬、9檔追蹤產業型公司債指數報酬、 及2檔追蹤新興市場債券指數報酬的債券ETF;次級市場方面,櫃買持 續舉辦獎勵競賽活動,今年來累計日均值為10億元,較去年度日均值 2.75億元大幅成長262%。
另外,包含群益投信、元大投信、復華投信、中信投信及國泰投信 等,共12檔送審之指數已獲債券ETF指數認可資格,可能在年底或明 年初掛牌。
綠色債券方面,今年來已有臺灣企銀、遠東新、台北富邦銀行、韓 國輸出入銀行、華南銀行、玉山銀行、台電、長榮海運、台新銀行等 共發行9檔,新台幣238億元,流通在外綠色債券有18檔,發行餘額新 台幣444億元。另外,奇美實業及法國興業銀行台北分行各取得新台 幣50億元與16億元綠色債券資格認可,分別將於9月底及10月底前發 行,整體綠色債券發行餘額將攀升到新台幣510億元。
櫃買指出,綠色債券在國際市場上通用的標準為國際資本市場協會 (ICMA)所發布的綠色債券原則(GBP),國際間設有綠色債券專板 的證券交易所都是以GBP作為綠色債券認定標準,包括倫敦、義大利 、奧斯陸、斯德哥爾摩、約翰尼斯堡、墨西哥、盧森堡及日本所等。 櫃買對於綠色投資計畫類別,主要也是參採GBP的綠色用途分類,銜 接國際市場最廣泛採用的綠色債券原則。
櫃買為滿足外國機構投資國內離岸風電廠建置之融資需求,將持續 推動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發行綠色金融債券,預期在國內外銀行、國內 大型企業及外銀在台分行等多方推動,國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將持續 成長。
櫃買19日舉行9月例行記者會,由總經理李愛玲主持,今年來已有 23檔債券ETF掛牌,分別為7檔追蹤美國政府短中長期公債指數報酬、 5檔追蹤中國政策金融債指數報酬、9檔追蹤產業型公司債指數報酬、 及2檔追蹤新興市場債券指數報酬的債券ETF;次級市場方面,櫃買持 續舉辦獎勵競賽活動,今年來累計日均值為10億元,較去年度日均值 2.75億元大幅成長262%。
另外,包含群益投信、元大投信、復華投信、中信投信及國泰投信 等,共12檔送審之指數已獲債券ETF指數認可資格,可能在年底或明 年初掛牌。
綠色債券方面,今年來已有臺灣企銀、遠東新、台北富邦銀行、韓 國輸出入銀行、華南銀行、玉山銀行、台電、長榮海運、台新銀行等 共發行9檔,新台幣238億元,流通在外綠色債券有18檔,發行餘額新 台幣444億元。另外,奇美實業及法國興業銀行台北分行各取得新台 幣50億元與16億元綠色債券資格認可,分別將於9月底及10月底前發 行,整體綠色債券發行餘額將攀升到新台幣510億元。
櫃買指出,綠色債券在國際市場上通用的標準為國際資本市場協會 (ICMA)所發布的綠色債券原則(GBP),國際間設有綠色債券專板 的證券交易所都是以GBP作為綠色債券認定標準,包括倫敦、義大利 、奧斯陸、斯德哥爾摩、約翰尼斯堡、墨西哥、盧森堡及日本所等。 櫃買對於綠色投資計畫類別,主要也是參採GBP的綠色用途分類,銜 接國際市場最廣泛採用的綠色債券原則。
櫃買為滿足外國機構投資國內離岸風電廠建置之融資需求,將持續 推動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發行綠色金融債券,預期在國內外銀行、國內 大型企業及外銀在台分行等多方推動,國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將持續 成長。
台灣債券ETF發展一年多,因壽險大舉搶進,規模直逼2,000億元,投信法人認為,壽險在海外停泊逾兆元資產,未來規模還大有可為。為搶食大餅,投信圈也掀起搶指數、搶人才、搶客戶「三搶」大戰。
投信投顧公會及櫃買中心統計,目前債券ETF規模1,880億元,為台灣最大的ETF類別,總計申請債券指數資格認可與已發行投信多達八家,也是歷來最多基金公司搶進的ETF類別,足見需求爆棚。
這七家投信除了早就切入ETF的元大、富邦、國泰、群益、復華與台新投信,還多了多年前引進ETF卻未發行過的凱基,與首次加入ETF陣營的中國信託投信,且兩家新搶進的投信都有大金控集團支持,主要申請大陸債、投資級公司債、新興債等熱門標的,搶市能量受到關注。
上述現象反映投信間積極搶發主流債種指數,吸引壽險大客戶目光。
從櫃買中心資料來看,已掛牌的23檔原型債券ETF中,分別有七檔美國公債ETF,囊括20年以上、7-10年及1-3年不同天期與不同指數編製公司旗下公債指數;四檔是大陸相關債ETF;九檔為投資等級公司債ETF。可見各家投信競爭激烈。
投信投顧公會及櫃買中心統計,目前債券ETF規模1,880億元,為台灣最大的ETF類別,總計申請債券指數資格認可與已發行投信多達八家,也是歷來最多基金公司搶進的ETF類別,足見需求爆棚。
這七家投信除了早就切入ETF的元大、富邦、國泰、群益、復華與台新投信,還多了多年前引進ETF卻未發行過的凱基,與首次加入ETF陣營的中國信託投信,且兩家新搶進的投信都有大金控集團支持,主要申請大陸債、投資級公司債、新興債等熱門標的,搶市能量受到關注。
上述現象反映投信間積極搶發主流債種指數,吸引壽險大客戶目光。
從櫃買中心資料來看,已掛牌的23檔原型債券ETF中,分別有七檔美國公債ETF,囊括20年以上、7-10年及1-3年不同天期與不同指數編製公司旗下公債指數;四檔是大陸相關債ETF;九檔為投資等級公司債ETF。可見各家投信競爭激烈。
投信於7月、8月轉買超後,9月來3個交易日轉為賣超近9億元,法 人指出,同時,投信已開始對被動元件股籌碼產生鬆動,近3日投信 賣超華新科2千張以上,賣超國巨也達1,660張。
市場更點名,最早看多被動元件的復華投信,已悄悄在市場調節, 投顧法人指出,復華投信董事長杜俊雄約二周前率隊考察大陸最大被 動元件廠風華高科,回來後就開始反手砍被動元件。
一位不願具名的法人指出,復華投信從國巨300元率先買,但之前 在千元以上高價並未賣,近期已開始調節,再加上有法人指出,先前 奇力新4日在富邦證券舉行的法說會中表示,目前電阻已出現雜音, 9月不會再漲價了,但因需求還很好,不會隨便降價。也就是說,市 場原本預期被動元件漲價會持續到10月,但很有可能9月漲價就會停 歇了。
對於被動元件後市,市場人士指出,因被動元件從高檔大跌,在營 收獲利優異的基本面支撐下,有不少散戶投資人一路承接,但目前都 處於套牢狀態,使得漲價題材概念股全都跟著拖累。
如今,投信再加入殺盤行列,讓市場對被動元件股後市看法保守, 預期只要量能未大幅萎縮,股價恐仍有低點,須等待籌碼沈澱後,股 價才有觸底反彈的空間。
市場更點名,最早看多被動元件的復華投信,已悄悄在市場調節, 投顧法人指出,復華投信董事長杜俊雄約二周前率隊考察大陸最大被 動元件廠風華高科,回來後就開始反手砍被動元件。
一位不願具名的法人指出,復華投信從國巨300元率先買,但之前 在千元以上高價並未賣,近期已開始調節,再加上有法人指出,先前 奇力新4日在富邦證券舉行的法說會中表示,目前電阻已出現雜音, 9月不會再漲價了,但因需求還很好,不會隨便降價。也就是說,市 場原本預期被動元件漲價會持續到10月,但很有可能9月漲價就會停 歇了。
對於被動元件後市,市場人士指出,因被動元件從高檔大跌,在營 收獲利優異的基本面支撐下,有不少散戶投資人一路承接,但目前都 處於套牢狀態,使得漲價題材概念股全都跟著拖累。
如今,投信再加入殺盤行列,讓市場對被動元件股後市看法保守, 預期只要量能未大幅萎縮,股價恐仍有低點,須等待籌碼沈澱後,股 價才有觸底反彈的空間。
櫃買市場已於4日再添一檔債券ETF上櫃掛牌,該檔債券ETF是由復 華投信所發行之彭博巴克萊5年期以上中國政策性金融債券ETF證券投 資信託基金(00747B;簡稱:復華中國政策債),募集發行規模為新 台幣67億元。該檔債券ETF依規定停徵證券交易稅。
櫃買表示,投資債券ETF可平衡投資股市風險。截至8月底已有22檔 追蹤債券ETF於該中心掛牌交易,發行規模合計達1,594億元,占我國 整體ETF市場比率達30%。
為讓小額投資人能分享及參與我國債市發展成果,配合政府停徵債 券ETF證券交易稅的美意,櫃買致力推動債券ETF上櫃掛牌。櫃買正舉 辦ETF競賽活動,投資人只要於活動期間參與上櫃ETF交易,每月累積 交易達11交易單位以上,即可獲得1,000元百貨公司禮券的抽獎機會 。投資人如欲查詢相關ETF競賽活動辦法,可上櫃買網站查詢。
櫃買表示,投資債券ETF可平衡投資股市風險。截至8月底已有22檔 追蹤債券ETF於該中心掛牌交易,發行規模合計達1,594億元,占我國 整體ETF市場比率達30%。
為讓小額投資人能分享及參與我國債市發展成果,配合政府停徵債 券ETF證券交易稅的美意,櫃買致力推動債券ETF上櫃掛牌。櫃買正舉 辦ETF競賽活動,投資人只要於活動期間參與上櫃ETF交易,每月累積 交易達11交易單位以上,即可獲得1,000元百貨公司禮券的抽獎機會 。投資人如欲查詢相關ETF競賽活動辦法,可上櫃買網站查詢。
被動元件發功,竟造成國內台股股票型基金規模大洗牌!復華投信因持有國巨等熱門股,以黑馬之姿在今年7月底拿下股票型基金的「三冠王」頭銜,擠下國泰投信躍升為股票型基金龍頭,基金規模也一舉衝破200億元達206.77億元,短短7個月規模暴增77.67億元。
國內股票型基金規模至今年7月底達1,871.61億元,較去(2017)年底增加了141.02億元,其中光是復華投信就貢獻了超過一半,達77.67億元。
復華投信旗下有復華數位經濟、復華中小精選、復華高成長、復華全方位以及復華復華等5檔國內股票型基金,在去年底的時候,25檔國內股票型基金規模才僅129.1億元,今年短短7個月,靠著被動元件國巨等熱門股,基金規模暴增6成(約77.67億元),達到206.77億元,超越國泰投信7檔股票型基金規模的201.73億元。
復華投信靠著精準選股強項及善於操作中小型股,在國內投信界具有「呼風喚雨」的實力及影響力,尤其復華投信過去幾年來的操作績效相當亮眼,申購的資金持續湧入,使得旗下公募基金、全權委託、私募基金、四大政府基金等資金水位不斷增加,對個股的影響力,更是「喊水會結凍」。
國內股票型基金規模至今年7月底達1,871.61億元,較去(2017)年底增加了141.02億元,其中光是復華投信就貢獻了超過一半,達77.67億元。
復華投信旗下有復華數位經濟、復華中小精選、復華高成長、復華全方位以及復華復華等5檔國內股票型基金,在去年底的時候,25檔國內股票型基金規模才僅129.1億元,今年短短7個月,靠著被動元件國巨等熱門股,基金規模暴增6成(約77.67億元),達到206.77億元,超越國泰投信7檔股票型基金規模的201.73億元。
復華投信靠著精準選股強項及善於操作中小型股,在國內投信界具有「呼風喚雨」的實力及影響力,尤其復華投信過去幾年來的操作績效相當亮眼,申購的資金持續湧入,使得旗下公募基金、全權委託、私募基金、四大政府基金等資金水位不斷增加,對個股的影響力,更是「喊水會結凍」。
五大ETF發行投信之一的群益投信,旗下金融債、科技債ETF,近來頻頻獲大單挹注,最新統計顯示,群益債券ETF已達到457億元,躍居五大發行投信第二;全體ETF規模同步衝上500億元大關,成為第四家市占衝一成的投信。
債券產品已躍居ETF發行投信主力,此次群益債券ETF大爆發,更讓業界期待缺乏金控支持的投信,也有機會在債券ETF大展身手。
特別是後進者有望靠債券ETF翻身,以今年首度遞件申請指數資格認可申請的中國信託投信來說,先前挖腳元大規模最大、美債20年ETF的經理人張勝原,外界解讀可能有債券ETF發行計畫。
過去曾任富邦投信總經理、現任永豐投信董事長林弘立,也表示將來有意進軍債券ETF。上半年與群益債券ETF一同躍進、背後有壽險撐腰的復華投信,最新成立「復華中國5年期以上政策性金融債」ETF也傳捷報。該基金報請30億元,近期持續接獲申購,規模已膨脹到60多億元,訂9月4日掛牌。
今年上半年,群益和復華債券ETF同步跳增,使壽險投資海外債需求漸受重視。第3季以來,行情動盪,買盤擴大加碼群益金融債、科技債ETF,拉動該投信規模再攀高,迄今二檔ETF分別達到227億、183億元,總規模457億元,較去年底大增4,815%,並比下富邦和國泰二大投信債券ETF的365億元及244億元。
市占率來看,群益債券ETF也表現驚人。目前債券ETF累計有1,677億元,其中群益市占達27%,直追最大的元大投信約30%;而群益全體ETF也因此衝上500億元大關,整體市占將近一成。相對去年底,群益全體ETF市占還低於2%,如今八個月大增7.7個百分點,為五大ETF投信之最。同時成為元大、富邦、國泰三大投信之後,第四家ETF市占衝上一成的投信。
群益最早在2015年切入陸股ETF,但股票產品一直發展欠佳,這次在債券ETF突破,不僅拉開與「五哥」復華投信的差距,更進逼國泰投信的「三哥」地位。
國泰本身ETF發展均衡,由於廣泛客戶和金控資源加持,除了債券ETF成果不錯,以美國公債、大陸政策性金融債較具規模,另外有中國A50、A50正2等百億級產品支持。未來與債券ETF做主力的群益競爭戰況,勢必受到關注。
債券產品已躍居ETF發行投信主力,此次群益債券ETF大爆發,更讓業界期待缺乏金控支持的投信,也有機會在債券ETF大展身手。
特別是後進者有望靠債券ETF翻身,以今年首度遞件申請指數資格認可申請的中國信託投信來說,先前挖腳元大規模最大、美債20年ETF的經理人張勝原,外界解讀可能有債券ETF發行計畫。
過去曾任富邦投信總經理、現任永豐投信董事長林弘立,也表示將來有意進軍債券ETF。上半年與群益債券ETF一同躍進、背後有壽險撐腰的復華投信,最新成立「復華中國5年期以上政策性金融債」ETF也傳捷報。該基金報請30億元,近期持續接獲申購,規模已膨脹到60多億元,訂9月4日掛牌。
今年上半年,群益和復華債券ETF同步跳增,使壽險投資海外債需求漸受重視。第3季以來,行情動盪,買盤擴大加碼群益金融債、科技債ETF,拉動該投信規模再攀高,迄今二檔ETF分別達到227億、183億元,總規模457億元,較去年底大增4,815%,並比下富邦和國泰二大投信債券ETF的365億元及244億元。
市占率來看,群益債券ETF也表現驚人。目前債券ETF累計有1,677億元,其中群益市占達27%,直追最大的元大投信約30%;而群益全體ETF也因此衝上500億元大關,整體市占將近一成。相對去年底,群益全體ETF市占還低於2%,如今八個月大增7.7個百分點,為五大ETF投信之最。同時成為元大、富邦、國泰三大投信之後,第四家ETF市占衝上一成的投信。
群益最早在2015年切入陸股ETF,但股票產品一直發展欠佳,這次在債券ETF突破,不僅拉開與「五哥」復華投信的差距,更進逼國泰投信的「三哥」地位。
國泰本身ETF發展均衡,由於廣泛客戶和金控資源加持,除了債券ETF成果不錯,以美國公債、大陸政策性金融債較具規模,另外有中國A50、A50正2等百億級產品支持。未來與債券ETF做主力的群益競爭戰況,勢必受到關注。
國內投信界、勞退基金操作績效剽悍的復華投信,7月逆勢加碼國巨(2327)約463張,與勞退基金先逢高減碼的操作不同調。不過,業界人士指出,內資在被動元件股票資金套住上百億元,台股要反彈,取決在被動元件。
復華投信、未來資產投信、國票華頓投信相當看好國巨前景,一路力挺國巨。根據資料統計,復華投信7月持有國巨在4,310張,較6月增加463張左右,惟要應付投資人基金贖回,微幅減持華新科、禾伸堂,相較於其他投信如統一投信等卻是在高檔減碼國巨174張。
業界人士指出,由於國內投信、勞退代操等手上仍握有大部位國巨等被動元件股票,再加上看好國巨的營運前景,基金經理人賣出其他股票的資金,再投入國巨,統計市場資金卡在國巨等被動元件超過上百億元,使得台股資金流通不順暢,資金無法有效引導到第3季旺季的蘋果概念股上,是台股的蘋概股漲勢受限、美國蘋果股價獨創新高的光環不再的重要因素。
國內投信、自營商、操盤手約在國巨股價500-600元左右開始大舉加碼,因此500-600元這價位是勞退代操及上半年基金績效超過20%以上的基金持有國巨的成本區,這價位屬於不能跌破的關卡。近期國巨股價在600元左右區間,讓重量級投信稍微鬆一口氣。
被動元件昨日再度吸引資金目光,族群齊漲:國巨上漲32元、收在662元,漲幅5.08%;華新科上漲17.5元,收在278.5元,漲幅6.7%;禾伸堂上漲6.5元、收在177元,漲幅3.81%;奇力新上漲4.5元、收在110.5元,漲幅4.25%。
業者人士指出,台股的控盤者深知被動元件是維繫台股的人氣指標,被動元件熱絡,台股資金流通快速,台股才能順利重回年線之上。
復華投信、未來資產投信、國票華頓投信相當看好國巨前景,一路力挺國巨。根據資料統計,復華投信7月持有國巨在4,310張,較6月增加463張左右,惟要應付投資人基金贖回,微幅減持華新科、禾伸堂,相較於其他投信如統一投信等卻是在高檔減碼國巨174張。
業界人士指出,由於國內投信、勞退代操等手上仍握有大部位國巨等被動元件股票,再加上看好國巨的營運前景,基金經理人賣出其他股票的資金,再投入國巨,統計市場資金卡在國巨等被動元件超過上百億元,使得台股資金流通不順暢,資金無法有效引導到第3季旺季的蘋果概念股上,是台股的蘋概股漲勢受限、美國蘋果股價獨創新高的光環不再的重要因素。
國內投信、自營商、操盤手約在國巨股價500-600元左右開始大舉加碼,因此500-600元這價位是勞退代操及上半年基金績效超過20%以上的基金持有國巨的成本區,這價位屬於不能跌破的關卡。近期國巨股價在600元左右區間,讓重量級投信稍微鬆一口氣。
被動元件昨日再度吸引資金目光,族群齊漲:國巨上漲32元、收在662元,漲幅5.08%;華新科上漲17.5元,收在278.5元,漲幅6.7%;禾伸堂上漲6.5元、收在177元,漲幅3.81%;奇力新上漲4.5元、收在110.5元,漲幅4.25%。
業者人士指出,台股的控盤者深知被動元件是維繫台股的人氣指標,被動元件熱絡,台股資金流通快速,台股才能順利重回年線之上。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7月投信淨流入資金達112億元,若扣除貨幣型基金淨入金額,非貨幣基金則淨流入23億元。各家投信基金資金流出入差異大,其中最吸金為今年來基金績效不錯的復華投信、群益投信。
雖然有十家投信公募基金(包括貨幣型基金)規模在7月有900億元以上水準,但貨幣基金純是法人資金停泊站,資金流動率高,投信所收到的手續費及經管費都相當有限,Benchmark指標台灣區總經理吳佩芬表示,比較投信的非貨幣基金規模,較能評估投信業者的投資能力及獲利能力。
即使扣除貨幣基金申贖,復華和群益投信,兩家投信7月份非貨幣基金分別還有97.89億元以及55.2億元的淨流入。
復華投信表示,7月除了有一檔復華六年到期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流入60多億元,投資人申購較多的基金主要集中在大陸相關基金和台股基金。
群益投信則說,上個月資金主要是流入群益十年期以上金融債ETF跟群益15年期以上科技業公司債ETF,光是這二檔基金就增加56.55億元。
中國信託投信、路博邁投信因在上個月募新基金分別募到35億元以及27億元,讓這兩家投信規模大幅增,躋身單月資金淨流入較多的投信。
合計元大投信扣除貨幣型基金,規模有3,095億元,規模仍是居業者第一,市占率更達17.5%。不含貨幣基金的規模排名第二的是國泰投信、排名三至六名為復華、富邦、群益以及摩根等投信,非貨幣型基金規模都達千億元以上。
雖然有十家投信公募基金(包括貨幣型基金)規模在7月有900億元以上水準,但貨幣基金純是法人資金停泊站,資金流動率高,投信所收到的手續費及經管費都相當有限,Benchmark指標台灣區總經理吳佩芬表示,比較投信的非貨幣基金規模,較能評估投信業者的投資能力及獲利能力。
即使扣除貨幣基金申贖,復華和群益投信,兩家投信7月份非貨幣基金分別還有97.89億元以及55.2億元的淨流入。
復華投信表示,7月除了有一檔復華六年到期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流入60多億元,投資人申購較多的基金主要集中在大陸相關基金和台股基金。
群益投信則說,上個月資金主要是流入群益十年期以上金融債ETF跟群益15年期以上科技業公司債ETF,光是這二檔基金就增加56.55億元。
中國信託投信、路博邁投信因在上個月募新基金分別募到35億元以及27億元,讓這兩家投信規模大幅增,躋身單月資金淨流入較多的投信。
合計元大投信扣除貨幣型基金,規模有3,095億元,規模仍是居業者第一,市占率更達17.5%。不含貨幣基金的規模排名第二的是國泰投信、排名三至六名為復華、富邦、群益以及摩根等投信,非貨幣型基金規模都達千億元以上。
投信圈再傳高層異動,帶領富邦投信ETF快速成長的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暨副總經理廖崇文,確定將離開富邦,可能轉戰ETF規模近來也大躍進的復華投信,幫助復華發展ETF業務。
廖崇文離開富邦已獲本人證實,復華投信則對高層異動不予回應。
過去廖崇文歷任國內ETF市占最大的元大投信,由於具備指數化產品發展經驗,更早前並有?豐銀行、台銀人壽、台灣期貨交易所等工作背景,2012年轉戰富邦投信後一直受到重用,五年多來,廖崇文也成功帶領富邦ETF成長。
從富邦一炮而紅的富邦上証正2,到近年富邦進軍VIX、債券ETF等新金融商品,相關ETF最初多由廖崇文擔任經理人,其後才轉交其他研究員或經理人管理ETF,可見其對富邦ETF擴張的重要性。
廖崇文任職富邦期間,富邦旗下ETF規模從500億元以下,到數月前首度突破千億元,為該投信進軍ETF 12年來的難得紀錄。這也讓廖崇文此時離開富邦,震驚不少同業,據悉,廖將轉戰復華投信ETF部門主管,持續投入台灣ETF市場。
至於富邦出缺的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據傳可能由同屬ETF部門的資深基金經理粘瑞益擔任,但相關消息未獲證實,也有待富邦召開董事會決議。
復華投信今年在債券ETF成功吸引法人資金,ETF規模也由百億元以下,快速衝破200億元。
廖崇文離開富邦已獲本人證實,復華投信則對高層異動不予回應。
過去廖崇文歷任國內ETF市占最大的元大投信,由於具備指數化產品發展經驗,更早前並有?豐銀行、台銀人壽、台灣期貨交易所等工作背景,2012年轉戰富邦投信後一直受到重用,五年多來,廖崇文也成功帶領富邦ETF成長。
從富邦一炮而紅的富邦上証正2,到近年富邦進軍VIX、債券ETF等新金融商品,相關ETF最初多由廖崇文擔任經理人,其後才轉交其他研究員或經理人管理ETF,可見其對富邦ETF擴張的重要性。
廖崇文任職富邦期間,富邦旗下ETF規模從500億元以下,到數月前首度突破千億元,為該投信進軍ETF 12年來的難得紀錄。這也讓廖崇文此時離開富邦,震驚不少同業,據悉,廖將轉戰復華投信ETF部門主管,持續投入台灣ETF市場。
至於富邦出缺的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據傳可能由同屬ETF部門的資深基金經理粘瑞益擔任,但相關消息未獲證實,也有待富邦召開董事會決議。
復華投信今年在債券ETF成功吸引法人資金,ETF規模也由百億元以下,快速衝破200億元。
根據晨星基金統計,安聯、施羅德是今年上半年最吸金的前兩大境外基金品牌,分別淨流入新台幣1,290億元和773億元,其中安聯千億元淨流入主要靠「安聯收益基金」一檔基金貢獻。
晨星基金公布今年6月共同基金淨流入金額,安聯收益基金在6月淨流入422億元,再度蟬聯單月吸金第一。晨星基金表示,該基金已連續四個月成為最受投資人歡迎的基金且超過13個月為資金淨流入的基金,累計今年上半年淨流入1,630億元。
不過,晨星基金強調,資金流量數據是估計值且含全球投資人之資金,非僅計算台灣居民申購該基金淨流入金額。
若依基優網估算,台灣投資人今年上半年淨申購安聯收益基金約600億元,光安聯收益成長基金上半年淨流入金額已比21家投信基金規模還多。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不僅在台灣,在世界各地也獲得很大迴響,使得該基金規模2013年突破1千億元後,今年第一季規模逾7千億元。
分析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大吸金原因,銀行通路主管表示,該基金最早是以「9%配息」打響名號,雖然目前年化配息率不到9%,因之前買該基金的投資人拿到息又賺到錢,才會持續投入。
值得留意的是復華投信已擠入前十大,復華投信完全屬於國內投資人資金淨流入,顯示復華股票基金績效受到投資人關注。
晨星基金公布今年6月共同基金淨流入金額,安聯收益基金在6月淨流入422億元,再度蟬聯單月吸金第一。晨星基金表示,該基金已連續四個月成為最受投資人歡迎的基金且超過13個月為資金淨流入的基金,累計今年上半年淨流入1,630億元。
不過,晨星基金強調,資金流量數據是估計值且含全球投資人之資金,非僅計算台灣居民申購該基金淨流入金額。
若依基優網估算,台灣投資人今年上半年淨申購安聯收益基金約600億元,光安聯收益成長基金上半年淨流入金額已比21家投信基金規模還多。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不僅在台灣,在世界各地也獲得很大迴響,使得該基金規模2013年突破1千億元後,今年第一季規模逾7千億元。
分析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大吸金原因,銀行通路主管表示,該基金最早是以「9%配息」打響名號,雖然目前年化配息率不到9%,因之前買該基金的投資人拿到息又賺到錢,才會持續投入。
值得留意的是復華投信已擠入前十大,復華投信完全屬於國內投資人資金淨流入,顯示復華股票基金績效受到投資人關注。
復華投信去年10月率先發表理財機器人「強勢通」後,再推出國內 金融業界獨創的「低點通」,透過大數據偵測位處相對低點、動能向 上的市場基金,提供低檔布局投資機會。
復華投信表示,「低點通」運作模式是當市場行情震盪修正時,一 旦旗下基金出現「低檔進場訊號」會發出通知,在投資人同意後便啟 動分批進場機制,提供投資人掌握相對低檔的機會財,並解決「何時 買、買什麼」的投資難題,因應「低點通」上線,即日起復華理財機 器人提供基金首扣及轉換手續費優惠。
復華投信指出,這次新推出的「低點通」理財機器人,過去已有實 測數據。復華投信統計,自2016年以來共發出47筆低檔訊號,從各檔 基金出現訊號當日統計至7月13日或者截至建議停利出場日,至今呈 現正報酬(含達建議停利點)的共有42筆,其中僅五筆出現負報酬, 且因買在相對低點,下跌幅度都控制在5%之內。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不論是「強勢通」或「低點通」上線 前,都歷經多年的內部研發與測試,去年推出的「強勢通」是挑選相 對強勢標的;即日起上線的「低點通」則是挑選在相對低檔的標的, 兩者可相輔相成,提供投資人面對市場多空時,都有相對應的投資方 法工具。
數位理財時代來臨,國內基金投資人已愈來愈習慣透過電子交易平 台及系統化投資方法投資。周輝啟表示,開戶後透過復華投信iTrad e電子交易系統,即可承作「理財機器人低點通、強勢通」、「金利 High定時定額」、「金複合投資法」等投資方法服務,操作相對簡便 ,而且可隨時透過手機等行動裝置了解及調整資產現狀。
復華投信建立近百人的投資研究團隊,專注於長期投資績效,更結 合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期望投資人利用系統化的投資策略,避免 受到市場情緒干擾而追高殺低,並提高基金投資勝率。
復華投信表示,「低點通」運作模式是當市場行情震盪修正時,一 旦旗下基金出現「低檔進場訊號」會發出通知,在投資人同意後便啟 動分批進場機制,提供投資人掌握相對低檔的機會財,並解決「何時 買、買什麼」的投資難題,因應「低點通」上線,即日起復華理財機 器人提供基金首扣及轉換手續費優惠。
復華投信指出,這次新推出的「低點通」理財機器人,過去已有實 測數據。復華投信統計,自2016年以來共發出47筆低檔訊號,從各檔 基金出現訊號當日統計至7月13日或者截至建議停利出場日,至今呈 現正報酬(含達建議停利點)的共有42筆,其中僅五筆出現負報酬, 且因買在相對低點,下跌幅度都控制在5%之內。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不論是「強勢通」或「低點通」上線 前,都歷經多年的內部研發與測試,去年推出的「強勢通」是挑選相 對強勢標的;即日起上線的「低點通」則是挑選在相對低檔的標的, 兩者可相輔相成,提供投資人面對市場多空時,都有相對應的投資方 法工具。
數位理財時代來臨,國內基金投資人已愈來愈習慣透過電子交易平 台及系統化投資方法投資。周輝啟表示,開戶後透過復華投信iTrad e電子交易系統,即可承作「理財機器人低點通、強勢通」、「金利 High定時定額」、「金複合投資法」等投資方法服務,操作相對簡便 ,而且可隨時透過手機等行動裝置了解及調整資產現狀。
復華投信建立近百人的投資研究團隊,專注於長期投資績效,更結 合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期望投資人利用系統化的投資策略,避免 受到市場情緒干擾而追高殺低,並提高基金投資勝率。
上櫃債券ETF發行規模已由今年初之352億元跳躍成長至1,328億元。次級市場方面,櫃買中心持續舉辦ETF獎勵競賽活動,今年以來截至7月25日,總成交金額達1,319億元,日均值為9.70億元,較去年度日均值2.75億元大幅成長252%。
2018年截至7月25日止,已有19檔追蹤債券指數的ETF於櫃買中心掛牌交易,分別有七檔追蹤美國政府短、中、長期公債指數報酬、二檔追蹤中國政策金融債指數報酬、八檔追蹤產業型公司債指數報酬及二檔追蹤新興市場債券指數報酬的債券ETF。
目前除已掛牌19檔債券ETF外,另外還有11檔投信公司送審指數,已取得債券ETF指數認可資格,包括國泰投信已取得「富時中國政策性銀行債5年期以上指數」;復華投信已取得「彭博巴克萊5年期以上中國政策金融債指數」;群益投信已取得「ICE 15年期以上高評等公司債指數」、「ICE 15年期以上公用事業公司債指數」及「ICE 15年期以上新興市場主權債指數」。
元大投信已取得「彭博巴克萊美國20+年期AAA-A公司債流動性指數」的指數資格認可;富邦投信已取得「富時中國政策金融債券0-1年指數」及「彭博巴克萊美元公司債A等級9-35年發行人3%限制指數」;凱基投信已取得「彭博巴克萊10年期以上美元科技業公司債指數」、「彭博巴克萊新興市場10年期以上BBB美元主權債及類主權債國家15%上限指數」及「彭博巴克萊中國政策性金融債3-10年期債券指數」。
2018年截至7月25日止,已有19檔追蹤債券指數的ETF於櫃買中心掛牌交易,分別有七檔追蹤美國政府短、中、長期公債指數報酬、二檔追蹤中國政策金融債指數報酬、八檔追蹤產業型公司債指數報酬及二檔追蹤新興市場債券指數報酬的債券ETF。
目前除已掛牌19檔債券ETF外,另外還有11檔投信公司送審指數,已取得債券ETF指數認可資格,包括國泰投信已取得「富時中國政策性銀行債5年期以上指數」;復華投信已取得「彭博巴克萊5年期以上中國政策金融債指數」;群益投信已取得「ICE 15年期以上高評等公司債指數」、「ICE 15年期以上公用事業公司債指數」及「ICE 15年期以上新興市場主權債指數」。
元大投信已取得「彭博巴克萊美國20+年期AAA-A公司債流動性指數」的指數資格認可;富邦投信已取得「富時中國政策金融債券0-1年指數」及「彭博巴克萊美元公司債A等級9-35年發行人3%限制指數」;凱基投信已取得「彭博巴克萊10年期以上美元科技業公司債指數」、「彭博巴克萊新興市場10年期以上BBB美元主權債及類主權債國家15%上限指數」及「彭博巴克萊中國政策性金融債3-10年期債券指數」。
復華投信繼2017年10月領先同業發表理財機器人「強勢通」後,即日起再推出國內金融業界獨創的「低點通」,透過大數據偵測位處相對低點、動能向上的市場基金,提供低檔布局投資機會。
復華投信說明,「低點通」運作模式是當市場行情震盪修正時,一旦旗下基金出現「低檔進場訊號」會發出通知,在投資人同意後便啟動分批進場機制,提供投資人掌握相對低檔的機會財,並解決「何時買?買什麼?」的投資難題。因應「低點通」正式上線,即日起復華理財機器人提供基金首扣及轉換手續費優惠。
復華投信指出,這次新推出的「低點通」理財機器人,過去已有實測數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共發出47筆低檔訊號,從各檔基金出現訊號當日統計至7月13日或者截至建議停利出場日,至今呈現正報酬(含達建議停利點)共有42筆,其中僅五筆出現負報酬,勝率近九成,且因買在相對低點,跌幅都控制在5%之內。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不論「強勢通」或「低點通」,在正式上線前,都歷經多年內部研發與測試,去年推出「強勢通」是挑選相對強勢標的;即日起上線的「低點通」則是挑選在相對低檔之標的,兩者可相輔相成,提供投資人面對市場多空時,都有相對應的投資工具。
數位理財時代來臨,國內基金投資人已愈來愈習慣使用電子交易平台及系統化投資方法。周輝啟指出,開戶後透過復華投信iTrade電子交易系統,即可承作「理財機器人低點通、強勢通」、「金利High定時定額」、「金複合投資法」等投資方法服務,操作簡便,而且可隨時透過手機等行動裝置了解及調整資產現狀。
復華投信除建立近百人投資研究團隊,專注於長期投資績效,更結合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期望投資人利用系統化投資策略,提高基金投資勝率。
復華投信說明,「低點通」運作模式是當市場行情震盪修正時,一旦旗下基金出現「低檔進場訊號」會發出通知,在投資人同意後便啟動分批進場機制,提供投資人掌握相對低檔的機會財,並解決「何時買?買什麼?」的投資難題。因應「低點通」正式上線,即日起復華理財機器人提供基金首扣及轉換手續費優惠。
復華投信指出,這次新推出的「低點通」理財機器人,過去已有實測數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共發出47筆低檔訊號,從各檔基金出現訊號當日統計至7月13日或者截至建議停利出場日,至今呈現正報酬(含達建議停利點)共有42筆,其中僅五筆出現負報酬,勝率近九成,且因買在相對低點,跌幅都控制在5%之內。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不論「強勢通」或「低點通」,在正式上線前,都歷經多年內部研發與測試,去年推出「強勢通」是挑選相對強勢標的;即日起上線的「低點通」則是挑選在相對低檔之標的,兩者可相輔相成,提供投資人面對市場多空時,都有相對應的投資工具。
數位理財時代來臨,國內基金投資人已愈來愈習慣使用電子交易平台及系統化投資方法。周輝啟指出,開戶後透過復華投信iTrade電子交易系統,即可承作「理財機器人低點通、強勢通」、「金利High定時定額」、「金複合投資法」等投資方法服務,操作簡便,而且可隨時透過手機等行動裝置了解及調整資產現狀。
復華投信除建立近百人投資研究團隊,專注於長期投資績效,更結合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期望投資人利用系統化投資策略,提高基金投資勝率。
機器人理財商機進入白熱化階段,金管會指出,目前金管會轄區內 浮上檯面的機器人理財已有11家,包括王道銀行、復華投信、富蘭克 林投顧已有機器人理財;大拇哥、商智、機智已取得執照;野村、元 大投信規劃從事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先鋒投顧、鉅亨網投顧、核聚 投顧則有意發展。
金融科技公司部分,則有精宏投顧,目前已有保經代公司的業務員 皆運用其機器人理財平台為客戶作保單資產配置,但主管機關非金管 會而是經濟部。
金管會指出,依據現行規定,若業者要以自動化工具提供證券投資 顧問服務(Robo-Advisor),要先經過許可經營投顧業務。目前王道 銀行以及復華投信已兼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所以不必申請新增業務 項目。
至於大拇哥投顧、商智投顧、機智投顧則是申請設立投顧事業並取 得投顧執照,預計從事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另外,野村投信、元大 投信已規劃從事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從事基金銷售平台的先鋒投顧 、鉅亨網投顧及核聚投顧亦有意發展機器人理財。
金管會表示,為了助攻機器人理財的發展,陸續作了法規開放,例 如去年6月29日公布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Robo-Advisor)作業要點 ,明訂了發展理財機器人的九大作業要點、去年8月開放業者可在一 定條件下,執行自動再平衡,大幅開放理財機器人。
今年4月金管會再度放寬申請經營顧問境外基金業務的資格,過去 業者若要提供境外基金顧問業務時,依現行規定,須與一家一家的和 總代理人簽訂提供資訊合作契約,但若依照新規定,投顧事業若具備 有境外基金即時報價系統時,就可申請從事境外基金顧問服務。
金融科技公司部分,則有精宏投顧,目前已有保經代公司的業務員 皆運用其機器人理財平台為客戶作保單資產配置,但主管機關非金管 會而是經濟部。
金管會指出,依據現行規定,若業者要以自動化工具提供證券投資 顧問服務(Robo-Advisor),要先經過許可經營投顧業務。目前王道 銀行以及復華投信已兼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所以不必申請新增業務 項目。
至於大拇哥投顧、商智投顧、機智投顧則是申請設立投顧事業並取 得投顧執照,預計從事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另外,野村投信、元大 投信已規劃從事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從事基金銷售平台的先鋒投顧 、鉅亨網投顧及核聚投顧亦有意發展機器人理財。
金管會表示,為了助攻機器人理財的發展,陸續作了法規開放,例 如去年6月29日公布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Robo-Advisor)作業要點 ,明訂了發展理財機器人的九大作業要點、去年8月開放業者可在一 定條件下,執行自動再平衡,大幅開放理財機器人。
今年4月金管會再度放寬申請經營顧問境外基金業務的資格,過去 業者若要提供境外基金顧問業務時,依現行規定,須與一家一家的和 總代理人簽訂提供資訊合作契約,但若依照新規定,投顧事業若具備 有境外基金即時報價系統時,就可申請從事境外基金顧問服務。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