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投信(公)公司新聞
日股之前一度來到2萬點以上,但受到日圓彈升與市場等待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指數小幅拉回,投信法人表示,聯準會如市場預期宣布升息1碼,帶動美元彈升,日圓回貶,日經225指數回神上漲0.5%。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表示,日本經濟數據持續優於預期,且零售銷售與消費信心也持續回溫,帶動內需類股的表現,從第1季企業財報來看,日股超過一半的企業獲利優於預期,其中多集中在消費類股,看好日本整體經濟改善,相關企業可望受惠。
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美元指數止跌回穩,帶動日圓回落,加上6月美國升息後降低金融市場不確定性,隨著外圍市場的改變,原先小幅回檔至19,800點的日經225指數,出現反彈。同時,根據4月份勞動市場表現數據顯示,日本在失業率位處低點,及求才求職比走升的支撐下,消費動能依舊強勁。而5月份的消費者信心再度上揚,暗示未來消費動能復甦趨勢,可望延續。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表示,日本經濟數據持續優於預期,且零售銷售與消費信心也持續回溫,帶動內需類股的表現,從第1季企業財報來看,日股超過一半的企業獲利優於預期,其中多集中在消費類股,看好日本整體經濟改善,相關企業可望受惠。
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美元指數止跌回穩,帶動日圓回落,加上6月美國升息後降低金融市場不確定性,隨著外圍市場的改變,原先小幅回檔至19,800點的日經225指數,出現反彈。同時,根據4月份勞動市場表現數據顯示,日本在失業率位處低點,及求才求職比走升的支撐下,消費動能依舊強勁。而5月份的消費者信心再度上揚,暗示未來消費動能復甦趨勢,可望延續。
國內投信2016年財報已全數公布,向來是外資賺贏本土投信的獲利排行榜,去年獲利王由ETF市占最大的元大投信奪下,外資最會賺的野村投信退居第二。
另外,復華、群益兩大本土投信,去年稅後淨利,也超越外資績優生的摩根、安聯等投信,對比2014年外資投信還包辦四大賺錢投信,去年本土投信已奪下五大的三席,營運表現急起直追。
去年境內外基金規模成長有限,規模增加的集中在ETF與配息型的高收債、新興債。
大型投信公司旗下旗艦產品吸金或維持資產規模,獲利依然不差。
去年要入榜十大賺錢投信,稅後淨利至少要2億元,上榜的土洋投信成長多於衰退,元大、復華投信大躍進,比前年多賺億元以上,各進帳8.4億、5.2億元,更傲視同業。
元大投信ETF資產規模快速成長後,基金收入連年進補,去年ETF貢獻該投信獲利比重已達六成,首度超越主動式基金;復華投信境內基金規模雖大減一成,但績效費收入吃補丸,績效費收入從前年1,721萬元跳增至去年3.1億元,推升整體營收突破1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也從10.5元跳上16元。
摩根投信去年總報酬基金失利,與貝萊德投信在營收項目都略為減少,但持穩往年水準,淨利分別增加5,681萬、5,376萬元,以股本換算EPS都有9元以上。
安聯、國泰、瀚亞投信是十大中唯三衰退的,兩家外資跟資產管理規模變化有關,國泰投信去年境內基金規模大增11%,理應獲利增加,但前年業外收入4,406萬元,在去年轉為支出1,430萬元,一來一往侵蝕獲利跌破3億元。
富蘭克林華美、統一、保德信、聯博、瑞銀等五家投信,去年也賺逾億元,合計國內37家投信,有15家、超過四成進入「億元」俱樂部。
整體表現有15家獲利成長、15家衰退,有七家是虧損。
另外,復華、群益兩大本土投信,去年稅後淨利,也超越外資績優生的摩根、安聯等投信,對比2014年外資投信還包辦四大賺錢投信,去年本土投信已奪下五大的三席,營運表現急起直追。
去年境內外基金規模成長有限,規模增加的集中在ETF與配息型的高收債、新興債。
大型投信公司旗下旗艦產品吸金或維持資產規模,獲利依然不差。
去年要入榜十大賺錢投信,稅後淨利至少要2億元,上榜的土洋投信成長多於衰退,元大、復華投信大躍進,比前年多賺億元以上,各進帳8.4億、5.2億元,更傲視同業。
元大投信ETF資產規模快速成長後,基金收入連年進補,去年ETF貢獻該投信獲利比重已達六成,首度超越主動式基金;復華投信境內基金規模雖大減一成,但績效費收入吃補丸,績效費收入從前年1,721萬元跳增至去年3.1億元,推升整體營收突破1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也從10.5元跳上16元。
摩根投信去年總報酬基金失利,與貝萊德投信在營收項目都略為減少,但持穩往年水準,淨利分別增加5,681萬、5,376萬元,以股本換算EPS都有9元以上。
安聯、國泰、瀚亞投信是十大中唯三衰退的,兩家外資跟資產管理規模變化有關,國泰投信去年境內基金規模大增11%,理應獲利增加,但前年業外收入4,406萬元,在去年轉為支出1,430萬元,一來一往侵蝕獲利跌破3億元。
富蘭克林華美、統一、保德信、聯博、瑞銀等五家投信,去年也賺逾億元,合計國內37家投信,有15家、超過四成進入「億元」俱樂部。
整體表現有15家獲利成長、15家衰退,有七家是虧損。
去年投信繳交所得稅和稅前淨利排名大致吻合,不少資產規模大於本土投信的外資投信,稅費繳得更少。
擁有龐大資產規模的外資投信因為財務政策跟隨母集團等因素影響,獲利狀況不完全反映資產規模,並影響稅負多寡。
外資投信的基金商品向來以境外基金為主力,但因財務政策依循集團方針或有特定營運規劃,或是把資源分散至投顧等多個據點,獲利不全然反映營運狀況。
例如,富蘭克林將境外基金業務分至投顧,投信以境內基金為主,帳上獲利看來就不比其他外資,但業界仍會關注單一投信經營情形。
擁有龐大資產規模的外資投信,通常有數十億元的營收實力,包括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聯博投信、貝萊德投信等,去年營收介於10-20億元,但營業費用也相對高,扣除費用後的稅前淨利僅剩數億元,繳交的所得稅費用相對少。
去年所得稅繳最多是獲利排名稱冠的元大投信,稅費近2億元,幾乎是其他投信全年獲利總額。
野村投信獲利排第二,稅費1.4億元也排亞軍,但其在資產管理規模排名僅第七,排名更前的聯博、摩根、安聯、貝萊德等,稅費都少於億元。
群益、國泰、富邦獲利排名前段班,稅費也擠入前十名,獲利排名第十的瀚亞因稅費5,103萬元,略少於保德信的5,270萬元,掉到十名以外。
至於去年淨利和稅費差距最大,當屬聯邦投信,去年稅後淨利3,883萬元,所得稅費僅1萬6,951元,聯邦投信指出,主要是往年虧損,依照法令可抵免稅費,因此稅費看來與獲利差異極大。
去年轉盈的合庫投信、持續虧損的德信、華頓投信等,也因財務虧損未列稅費,同樣轉盈的永豐、宏利投信,則繳交百萬元稅費,比去年稅後淨利來得多。
擁有龐大資產規模的外資投信因為財務政策跟隨母集團等因素影響,獲利狀況不完全反映資產規模,並影響稅負多寡。
外資投信的基金商品向來以境外基金為主力,但因財務政策依循集團方針或有特定營運規劃,或是把資源分散至投顧等多個據點,獲利不全然反映營運狀況。
例如,富蘭克林將境外基金業務分至投顧,投信以境內基金為主,帳上獲利看來就不比其他外資,但業界仍會關注單一投信經營情形。
擁有龐大資產規模的外資投信,通常有數十億元的營收實力,包括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聯博投信、貝萊德投信等,去年營收介於10-20億元,但營業費用也相對高,扣除費用後的稅前淨利僅剩數億元,繳交的所得稅費用相對少。
去年所得稅繳最多是獲利排名稱冠的元大投信,稅費近2億元,幾乎是其他投信全年獲利總額。
野村投信獲利排第二,稅費1.4億元也排亞軍,但其在資產管理規模排名僅第七,排名更前的聯博、摩根、安聯、貝萊德等,稅費都少於億元。
群益、國泰、富邦獲利排名前段班,稅費也擠入前十名,獲利排名第十的瀚亞因稅費5,103萬元,略少於保德信的5,270萬元,掉到十名以外。
至於去年淨利和稅費差距最大,當屬聯邦投信,去年稅後淨利3,883萬元,所得稅費僅1萬6,951元,聯邦投信指出,主要是往年虧損,依照法令可抵免稅費,因此稅費看來與獲利差異極大。
去年轉盈的合庫投信、持續虧損的德信、華頓投信等,也因財務虧損未列稅費,同樣轉盈的永豐、宏利投信,則繳交百萬元稅費,比去年稅後淨利來得多。
「摩根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最新結果出爐,2017年第2季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出現明顯進步,六大指標同步回溫,帶動指數較前期(2017年1月)回升至88.6,改寫兩年(2015年第2季)以來最高點,台股指數站上萬點大關是推升投資人信心回春的主要功臣。
受到台股持續上漲,挑戰萬點大關的樂觀行情激勵下,投資人對多頭行情「有感」,在台股中獲利比率於這次調查中大幅攀升,自前期(2017年1月)的39.1%,大幅躍升10個百分點至49.1%,改寫兩年來新高。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全球景氣增溫趨勢鮮明,特別是今年來美國以外區域成長動能加速,以成熟市場來說,就屬歐元區最能帶給市場驚喜,其復甦訊號明確,因此帶動MSCI歐洲指數今年來漲幅近14%。
邱亮士指出,新興股市更繳出令人驚豔的成績單,在基本面向上及美元弱勢後資金回流的帶動下,新興市場普遍展現領漲之姿,股債匯市全面上揚,韓國與雙印股市更接力突破歷史高點;經濟成長方面,今年新興市場成長速度明顯加快,企業營運亦獲得市場分析師上調獲利預估,這是2010年以來、暌違7年後首度出現的現象。
邱亮士認為,今年歐洲及新興市場企業獲利年增率可望超越美國,有望成為國際資金尋找的新牛市,吸引外資加碼基本面翻揚的亞股、東協、歐洲等市場不手軟,再搭配本益比相較美股仍屬便宜的優勢,投資人應鎖定加碼未來漲勢可期的新興股市與歐股等股票資產。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台股在指數攀高後,相對基期高熱錢轉移效應待觀察,整體而言,台股未來仍須持續關注外資動向、美元指數以及新台幣的匯率走勢,台股短線上雖震盪,但長多格局不變,逢低拉回時,可多留意營收財報、產業前景佳具複合利多題材的類股。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時序進入6月中,作夢行情已告尾聲,短線上來看,台股有三大利多護體:一、聯準會(Fed)若宣告升息,確立全球復甦態勢;二、蘋果9月新機題材,待蘋果拉貨逐步發酵,台股可望延續上攻動能;三、主計總處上修今年首季GDP,現階段選股可留意半導體股、光電、蘋果供應鏈。
受到台股持續上漲,挑戰萬點大關的樂觀行情激勵下,投資人對多頭行情「有感」,在台股中獲利比率於這次調查中大幅攀升,自前期(2017年1月)的39.1%,大幅躍升10個百分點至49.1%,改寫兩年來新高。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全球景氣增溫趨勢鮮明,特別是今年來美國以外區域成長動能加速,以成熟市場來說,就屬歐元區最能帶給市場驚喜,其復甦訊號明確,因此帶動MSCI歐洲指數今年來漲幅近14%。
邱亮士指出,新興股市更繳出令人驚豔的成績單,在基本面向上及美元弱勢後資金回流的帶動下,新興市場普遍展現領漲之姿,股債匯市全面上揚,韓國與雙印股市更接力突破歷史高點;經濟成長方面,今年新興市場成長速度明顯加快,企業營運亦獲得市場分析師上調獲利預估,這是2010年以來、暌違7年後首度出現的現象。
邱亮士認為,今年歐洲及新興市場企業獲利年增率可望超越美國,有望成為國際資金尋找的新牛市,吸引外資加碼基本面翻揚的亞股、東協、歐洲等市場不手軟,再搭配本益比相較美股仍屬便宜的優勢,投資人應鎖定加碼未來漲勢可期的新興股市與歐股等股票資產。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台股在指數攀高後,相對基期高熱錢轉移效應待觀察,整體而言,台股未來仍須持續關注外資動向、美元指數以及新台幣的匯率走勢,台股短線上雖震盪,但長多格局不變,逢低拉回時,可多留意營收財報、產業前景佳具複合利多題材的類股。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時序進入6月中,作夢行情已告尾聲,短線上來看,台股有三大利多護體:一、聯準會(Fed)若宣告升息,確立全球復甦態勢;二、蘋果9月新機題材,待蘋果拉貨逐步發酵,台股可望延續上攻動能;三、主計總處上修今年首季GDP,現階段選股可留意半導體股、光電、蘋果供應鏈。
今年國際市場行情大好,包括美股已改寫數十次新高,印度、韓國的新興股市也不斷刷新歷史紀錄,讓投資人對於全球經濟景氣以及未來投資展望抱持樂觀態度,反映在摩根台灣投資人信心調查中「自己投資組合未來六個月的增值可能性」以及「全球經濟景氣」兩大指標上,亦雙雙走升至107.0與102.5,皆維持在代表樂觀的100以上高水位。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全球景氣成長動能加速,由先前美國一枝獨秀,轉變為成熟與新興市場均衡發展,此為2013年以來首見全球各區域企業獲利成長率進一步攀升,創造股市投資的好時機,且溫和的經濟成長率有助於美國聯準會維持漸進式升息步伐,進而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
從各項經濟數據與成長動能來看,又以美國以外區域的企業表現更佳,例如歐洲股市除了有高股息優勢,經濟數據及企業獲利數據良好,讓以內需為主的歐洲中小型股率先受惠區內經濟回暖,市場預期道瓊歐洲小型股指數今年企業EPS年增率可望達28.1%,吸引資金自美股流向歐股。
另外,邱亮士指出,新興市場不乏投資機會,包括南韓、台灣、東協等亞洲股市,甚至整體新興市場,現在都處於估值相對便宜的水位,在經濟數據做後盾之下,後市漲升行情看俏;根據JPMorgan證券最新預估,亞股今年企業獲利成長率高達17.2%。
安聯投信也分析,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加上國際地緣政治風險趨緩、基本面轉強支撐,歐股、新興市場投資價值再度浮現。其中近期歐股在政治風險降溫、基本面持續好轉、歐元走勢強勢,以及資金面呈現淨流入等利基支撐下,歐股有機可期;新興市場亦在基本面好轉、資金呈現淨流入以及投資具吸引力帶動下,亦值得擇優納入投資組合。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全球景氣成長動能加速,由先前美國一枝獨秀,轉變為成熟與新興市場均衡發展,此為2013年以來首見全球各區域企業獲利成長率進一步攀升,創造股市投資的好時機,且溫和的經濟成長率有助於美國聯準會維持漸進式升息步伐,進而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
從各項經濟數據與成長動能來看,又以美國以外區域的企業表現更佳,例如歐洲股市除了有高股息優勢,經濟數據及企業獲利數據良好,讓以內需為主的歐洲中小型股率先受惠區內經濟回暖,市場預期道瓊歐洲小型股指數今年企業EPS年增率可望達28.1%,吸引資金自美股流向歐股。
另外,邱亮士指出,新興市場不乏投資機會,包括南韓、台灣、東協等亞洲股市,甚至整體新興市場,現在都處於估值相對便宜的水位,在經濟數據做後盾之下,後市漲升行情看俏;根據JPMorgan證券最新預估,亞股今年企業獲利成長率高達17.2%。
安聯投信也分析,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加上國際地緣政治風險趨緩、基本面轉強支撐,歐股、新興市場投資價值再度浮現。其中近期歐股在政治風險降溫、基本面持續好轉、歐元走勢強勢,以及資金面呈現淨流入等利基支撐下,歐股有機可期;新興市場亦在基本面好轉、資金呈現淨流入以及投資具吸引力帶動下,亦值得擇優納入投資組合。
市場多重不確定性,驅使資金上周轉進全球主要債市避風頭,三大 債市不但連續第二周全面獲得資金淨流入,買氣也出現三級跳。其中 又以投資級企業債最吸金,單周淨流入金額高達96億美元,改寫139 周以來之最大量;新興債和高收益債買氣也同步增溫,上周分別淨流 入23億美元和14億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單周吸金也創下近9周來之 最。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表示,國際市場上周充斥高度不確定,除 了適逢英國國會大選和美國「通俄門」聽證會等政治紛擾,還有歐央 利率會議以及本周即將召開的美國FOMC利率決策會議在旁虎視眈眈, 驅使部分觀望資金轉進債市避風頭,美國公債價格攀升,不僅使美國 10年期和30年期公債殖利率滑落到川普去年就任以來的新低水位,連 帶三大主要債市資金動能也獲得加持,連續第二周全面吸金,且買氣 均較前周有大幅的成長。
相較於公債,林雅慧指出,投資級企業債不僅擁有較低波動度,亦 提供相對較好的到期收益率,且於景氣擴張期間,政府公債面臨利率 上揚的資本利損風險之際,投資級公司債除了原有較高收益率外,還 能受惠於獲利改善與信評上調的利差收斂效果,因此今年來資金動能 穩定,連續資金淨流入周數已來到第24周,即便上周市場波動之際, 仍深獲得資金青睞,強吸金96億美元,創下近139周之最。
高收益債券基金上周也湧入14億美元,單周吸金創下近9周之最。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 市場高度預期美國聯準會本周升息,最新(6/12)聯邦期貨利率顯示 ,Fed每周升息機率高達97%。庫克分析,因應美國聯準會升息料帶 動公債殖利率向上,現階段「錢」進債市應綜合考量「低存續期」和 「高殖利率」,眼見美國高收益債券目前仍提供6.2%的到期殖利率 ,相對優於其他多數債種,存續期間卻僅4.年,著眼中長線收益,建 議投資人可適度配置高品質的美國高收益債。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表示,國際市場上周充斥高度不確定,除 了適逢英國國會大選和美國「通俄門」聽證會等政治紛擾,還有歐央 利率會議以及本周即將召開的美國FOMC利率決策會議在旁虎視眈眈, 驅使部分觀望資金轉進債市避風頭,美國公債價格攀升,不僅使美國 10年期和30年期公債殖利率滑落到川普去年就任以來的新低水位,連 帶三大主要債市資金動能也獲得加持,連續第二周全面吸金,且買氣 均較前周有大幅的成長。
相較於公債,林雅慧指出,投資級企業債不僅擁有較低波動度,亦 提供相對較好的到期收益率,且於景氣擴張期間,政府公債面臨利率 上揚的資本利損風險之際,投資級公司債除了原有較高收益率外,還 能受惠於獲利改善與信評上調的利差收斂效果,因此今年來資金動能 穩定,連續資金淨流入周數已來到第24周,即便上周市場波動之際, 仍深獲得資金青睞,強吸金96億美元,創下近139周之最。
高收益債券基金上周也湧入14億美元,單周吸金創下近9周之最。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 市場高度預期美國聯準會本周升息,最新(6/12)聯邦期貨利率顯示 ,Fed每周升息機率高達97%。庫克分析,因應美國聯準會升息料帶 動公債殖利率向上,現階段「錢」進債市應綜合考量「低存續期」和 「高殖利率」,眼見美國高收益債券目前仍提供6.2%的到期殖利率 ,相對優於其他多數債種,存續期間卻僅4.年,著眼中長線收益,建 議投資人可適度配置高品質的美國高收益債。
摩根投信今年針對全台民眾所做的退休快樂指數調查,發現40世代的財富面分數,不僅超過整體平均的70.8分,更為各年齡世代之首,高達74.8分,顯示出40世代的民眾對於財富危機意識感最深,因此對於退休財富的準備度更較其它世代積極與充足。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根據今年調查,40世代在財富與整體退休快樂指數上的表現,相較其它世代來得更高分,40世代的財富分數為74.8分,更勝過即將屆退的50世代67.1分,而且整體退休快樂指數?的分數也較平均分數64.3分高出不少,是值得探討的現象。
邱亮士解釋,由於40世代是人生中壓力最大的夾心族:上要照顧父母,下有孩子要撫養,還必需面對龐大的生活開銷、房貸等支出,加上年齡距離退休愈來愈近,在「有感」壓力之下,讓40世代更容易去思考退休後財富規畫的重要性,為自己的未來早一步預做準備。
反應在調查上,40世代的投資理財積極度,相較其它世代高出許多,40世代中,已開始退休理財的民眾達76%,高於整體平均68%的數據,而且這群民眾多認為退休生活的資金來源,應該以投資理財所帶來的現金流為主,而非完全倚賴銀行存款或儲蓄。
另外,調查顯示,40世代首選的退休理財工具,高達39%選擇基金與股票,其次才是保險與定存,也同樣反應40世代對準備退休生活所展現的積極理財行為。
邱亮士表示,民眾想做好退休理財的資產配置,首要核心部位宜以廣納各式標的的多元資產來降低波動度,同時挑選具有收益性質的工具,打造穩定現金流;在核心資產之外,則應適度作股債配置,投資人不妨以40歲時「債4股6」,50歲時「債5股5」,60歲時「債6股4」的概念作規畫。
40世代除了積極累積退休財富,對於勞退制度的認知也是各年齡層中最高的一個族群,邱亮士認為,40世代還有積極理財的空間與時間,隨著年紀愈靠近退休,投資方式應該隨之調整至較為穩健保守方式,並留意理財工具如基金等能否創造穩定現金流、是否具收益性質等,為退休生活提早做好準備。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根據今年調查,40世代在財富與整體退休快樂指數上的表現,相較其它世代來得更高分,40世代的財富分數為74.8分,更勝過即將屆退的50世代67.1分,而且整體退休快樂指數?的分數也較平均分數64.3分高出不少,是值得探討的現象。
邱亮士解釋,由於40世代是人生中壓力最大的夾心族:上要照顧父母,下有孩子要撫養,還必需面對龐大的生活開銷、房貸等支出,加上年齡距離退休愈來愈近,在「有感」壓力之下,讓40世代更容易去思考退休後財富規畫的重要性,為自己的未來早一步預做準備。
反應在調查上,40世代的投資理財積極度,相較其它世代高出許多,40世代中,已開始退休理財的民眾達76%,高於整體平均68%的數據,而且這群民眾多認為退休生活的資金來源,應該以投資理財所帶來的現金流為主,而非完全倚賴銀行存款或儲蓄。
另外,調查顯示,40世代首選的退休理財工具,高達39%選擇基金與股票,其次才是保險與定存,也同樣反應40世代對準備退休生活所展現的積極理財行為。
邱亮士表示,民眾想做好退休理財的資產配置,首要核心部位宜以廣納各式標的的多元資產來降低波動度,同時挑選具有收益性質的工具,打造穩定現金流;在核心資產之外,則應適度作股債配置,投資人不妨以40歲時「債4股6」,50歲時「債5股5」,60歲時「債6股4」的概念作規畫。
40世代除了積極累積退休財富,對於勞退制度的認知也是各年齡層中最高的一個族群,邱亮士認為,40世代還有積極理財的空間與時間,隨著年紀愈靠近退休,投資方式應該隨之調整至較為穩健保守方式,並留意理財工具如基金等能否創造穩定現金流、是否具收益性質等,為退休生活提早做好準備。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周再回落至今年來新低水位,帶動三大債 市再度出現全面資金淨流入。其中投資級企業債券基金雖已第23周獲 得國際資金青睞,不過單周淨流入金額只剩34億美元,僅約前一周的 一半;反觀新興債買氣再增溫,上周再獲18億美元的資金進駐,單周 吸金創近四周之最;資金也同步由賣轉買高收益債基金。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表示,美國聯準會(Fed)偏好的核心通膨指 標下滑,加上最新非農就業數據不如預期,市場猜測Fed今年下半年 升息步調恐放緩,使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回落壓力驟現,2日收 盤甚至創下今年來新低水位,來到2.1591%,市場流動性充沛,且通 膨維持低檔,驅使資金上周再度全面流入全球主要債市,惟投資等級 債吸金力道大不如前,新興債和高收債買盤卻有成長,顯示資金為追 求收益有往風險性債券靠攏的現象。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 受惠於全球景氣動能今年來明顯加速,加上新興市場基本面轉佳,新 興債市表現有望獲得進一步提振。而全球溫和的通膨環境將促使Fed 採取緩步升息,而非劇烈升息,新興資產表現不至於受到太大的衝擊 。
此外,新興市場國家例如印尼、俄羅斯及巴西等通膨持續下降,有 利央行進一步降息,帶動本地貨幣債券價格上漲,美元已偏高,反觀 新興市場貨幣相對美元仍處折價,未來具升值空間。
就價值面而言,皮耶(Pierre-Yves Bareau)分析,全球低利率環 境持續,新興債相較於成熟市場債券仍具較高收益率優勢,新興市場 本地貨幣債券,其實質利率高於成熟市場債券。
安聯目標收益基金經理人陳彥良表示,美股續創新高,且美國經濟 數據強勢,彭博消費者信心指數上揚至2001年以來次高,推升高收益 債續漲。由於市場擔憂升息風險,導致存續期間較短的債券價格都明 顯偏貴,包含高收益債,也認為高收益債整體未來的超額報酬恐不比 以往,因此投資高收益債仍須著重於價格相對合理的券種篩選,並建 議聚焦於風險相對較低的BB至B評級債。
陳彥良表示,整體來看新興市場基本面已今非昔比,足以承受政治 負面因素,且價值面具吸引力,因此仍看好新興市場債的表現,若有 拉回仍是布局機會。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表示,美國聯準會(Fed)偏好的核心通膨指 標下滑,加上最新非農就業數據不如預期,市場猜測Fed今年下半年 升息步調恐放緩,使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回落壓力驟現,2日收 盤甚至創下今年來新低水位,來到2.1591%,市場流動性充沛,且通 膨維持低檔,驅使資金上周再度全面流入全球主要債市,惟投資等級 債吸金力道大不如前,新興債和高收債買盤卻有成長,顯示資金為追 求收益有往風險性債券靠攏的現象。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 受惠於全球景氣動能今年來明顯加速,加上新興市場基本面轉佳,新 興債市表現有望獲得進一步提振。而全球溫和的通膨環境將促使Fed 採取緩步升息,而非劇烈升息,新興資產表現不至於受到太大的衝擊 。
此外,新興市場國家例如印尼、俄羅斯及巴西等通膨持續下降,有 利央行進一步降息,帶動本地貨幣債券價格上漲,美元已偏高,反觀 新興市場貨幣相對美元仍處折價,未來具升值空間。
就價值面而言,皮耶(Pierre-Yves Bareau)分析,全球低利率環 境持續,新興債相較於成熟市場債券仍具較高收益率優勢,新興市場 本地貨幣債券,其實質利率高於成熟市場債券。
安聯目標收益基金經理人陳彥良表示,美股續創新高,且美國經濟 數據強勢,彭博消費者信心指數上揚至2001年以來次高,推升高收益 債續漲。由於市場擔憂升息風險,導致存續期間較短的債券價格都明 顯偏貴,包含高收益債,也認為高收益債整體未來的超額報酬恐不比 以往,因此投資高收益債仍須著重於價格相對合理的券種篩選,並建 議聚焦於風險相對較低的BB至B評級債。
陳彥良表示,整體來看新興市場基本面已今非昔比,足以承受政治 負面因素,且價值面具吸引力,因此仍看好新興市場債的表現,若有 拉回仍是布局機會。
全球金融市場近年來在黑天鵝頻現下詭譎多變,波動持續居高不下也讓投資人備感焦慮而無所適從,富邦人壽在台北富邦銀行逾120家分行獨家銷售的後收型類全委保單「富邦人壽富貴一生台外幣變額年金保險/變額壽險」 (以下簡稱「富貴一生」)自5月15日起新增連結「富邦人壽委託摩根投信-目標收益多元組合月提解全權委託投資帳戶」 (下稱「目標收益多元組合全委帳戶」),透過多元資產布局並嚴控下檔風險,讓沒有多餘時間能力的投資人毋須每天緊盯市場變化,煩心進出場時點,輕鬆追求資產穩健增長。富邦人壽表示,市場難以捉摸常是投資人心中永遠的痛,本次推出的「目標收益多元組合全委帳戶」,委由全球擁有超過160位投資研究專家、超過45年多重資產投資經驗的摩根投信團隊代操,由專業經理人為此帳戶擇時選市、靈活配置,透過多樣化投資策略以及旗艦投資預測系統,可因應各種市場環境及投資需求,動態調整資產配置,設定以年化波動度8%(含)為目標,提供客戶於市場波動下的新選擇。投資人或許疑惑,類全委保單與傳統投資型保單有什麼不同?富邦人壽說明,傳統投資型保單,投資人仍須自己選擇投資標的,自己調整資產配置、留意風險控管;但類全委保單,投資人只需依照自己風險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全權委託投資帳戶為積極型、穩健型、還是保守型,其餘的投資難題都可交由專家投資團隊管理,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是相對方便的理財方式,可做為核心投資之選。
摩根投信表示,今年來全球資金大挪移,就連資產表現也跟著翻轉。先前表現屈居後段班的歐股和新興股急起直追,在歐元區政局不確定性和美國升息的逆境下強勢回歸,對照先前屢創新高的美股近期因川普新政失利而備受衝擊,還有黃金也隨法國脫歐可能降低下,止不住跌勢,反映國際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導致資產輪動、股債商品市場輪番表現。
摩根投信表示,今年來全球資金大挪移,就連資產表現也跟著翻轉。先前表現屈居後段班的歐股和新興股急起直追,在歐元區政局不確定性和美國升息的逆境下強勢回歸,對照先前屢創新高的美股近期因川普新政失利而備受衝擊,還有黃金也隨法國脫歐可能降低下,止不住跌勢,反映國際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導致資產輪動、股債商品市場輪番表現。
台股520前收9,947點,「守穩萬點」雖不中亦不遠。由於美股重回漲升軌道,加上國際熱錢依舊湧入台股等兩大利多發酵,外資券商主管直指,台股多頭行情還有得瞧,配合蘋果新iPhone陸續拉貨,將激勵市場對後520行情期待更高。
在內外資重要的法人機構中,元大投顧亞太區研究部主管陳豊丰是少數對台股後市看法樂觀、並高唱萬點論的代表之一,其目標上周已順利達陣。法人預期,除了美股行情與國際熱錢兩大利多因素外,蘋果新iPhone陸續啟動拉貨潮,將是推升台股走揚的新催化劑。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葉鴻儒指出,國際資金已連六年買超台股,外資對台股持股比率約42%,創下歷史新高峰,展現外資對台股的高偏好度。
而新興亞股吸金大賽,現在才進入白熱化階段。外資瑞信證券統計,今年以來截至5月中,雖然國際資金大幅加碼印度61億美元、居區域中第三位,使得印度成為異軍突起的大黑馬,但台股仍吸金高達75億美元睥睨市場,韓股則以68億美元緊追其後。
短線來看,蘋果新iPhone可望在第3季問世,將正式啟動對各零組件廠拉貨,下季則輪到組裝廠表現,因此,外資圈將目光鎖定在蘋果供應鏈上,蘋概股是台股近期上攻的重心,也成為後520行情的重要推手。
在內外資重要的法人機構中,元大投顧亞太區研究部主管陳豊丰是少數對台股後市看法樂觀、並高唱萬點論的代表之一,其目標上周已順利達陣。法人預期,除了美股行情與國際熱錢兩大利多因素外,蘋果新iPhone陸續啟動拉貨潮,將是推升台股走揚的新催化劑。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葉鴻儒指出,國際資金已連六年買超台股,外資對台股持股比率約42%,創下歷史新高峰,展現外資對台股的高偏好度。
而新興亞股吸金大賽,現在才進入白熱化階段。外資瑞信證券統計,今年以來截至5月中,雖然國際資金大幅加碼印度61億美元、居區域中第三位,使得印度成為異軍突起的大黑馬,但台股仍吸金高達75億美元睥睨市場,韓股則以68億美元緊追其後。
短線來看,蘋果新iPhone可望在第3季問世,將正式啟動對各零組件廠拉貨,下季則輪到組裝廠表現,因此,外資圈將目光鎖定在蘋果供應鏈上,蘋概股是台股近期上攻的重心,也成為後520行情的重要推手。
亞洲出口遇春燕,引領2017年開年以來企業獲利大躍進。摩根投信指出,全球景氣回春帶動需求加溫,亞洲企業獲利大增,包括南韓、印度、印尼、中國、澳洲和台灣,今年獲利增長均有望繳出雙位數的亮麗佳績,拉抬亞太(不含日本)整體獲利成長率預估攀升至16%,為近五年來首見盈餘成長趨勢。
摩根預期,在經濟動能引擎轉強和企業獲利翻紅下,亞股今年大有可為,建議看好亞洲成長契機的投資人,不妨透過亞太股債型基金介入,除了有利息收入,也不會錯過亞股資本利得的成長空間。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根據IBES預估,包括南韓、印度、印尼、中國、澳洲和台灣等國家,今年企業獲利成長預估都有高達兩位數的成長幅度,其中,南韓以33%的強勁獲利成長預估拿下冠軍,台灣更是由負翻正至11%;就連去年成長疲弱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也重回正增長軌道,推升今年整體企業盈餘增長躍升至16.7%。
羅傑瑞說明,全球景氣加速擴張趨勢明顯,連帶亞洲近期公布經濟數據持續走強,不僅製造業PMI指數來到51.8的32個月高點,在全球需求帶動下,半導體、電子產品與大宗商品等出口持續加溫,亞洲出口年增率創50個月新高。
其中尤以出口為主的東北亞明顯受惠,南韓首季GDP增速達2.7%,為三季以來最快,台灣首季GDP優於預期且連三季超過2%。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IMF將亞太地區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5.5%,較去年高出0.2個百分點,反映該區域將成為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亞股目前各擁題材表現。
此外,科技新品題材加持,亞洲科技股獲利持續上調,羅傑瑞分析,觀察亞股企業盈餘調整預估,循環型股動能較防禦股為佳,其中科技股上調幅度僅次於原物料,獲利成長動能看好。
摩根預期,在經濟動能引擎轉強和企業獲利翻紅下,亞股今年大有可為,建議看好亞洲成長契機的投資人,不妨透過亞太股債型基金介入,除了有利息收入,也不會錯過亞股資本利得的成長空間。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根據IBES預估,包括南韓、印度、印尼、中國、澳洲和台灣等國家,今年企業獲利成長預估都有高達兩位數的成長幅度,其中,南韓以33%的強勁獲利成長預估拿下冠軍,台灣更是由負翻正至11%;就連去年成長疲弱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也重回正增長軌道,推升今年整體企業盈餘增長躍升至16.7%。
羅傑瑞說明,全球景氣加速擴張趨勢明顯,連帶亞洲近期公布經濟數據持續走強,不僅製造業PMI指數來到51.8的32個月高點,在全球需求帶動下,半導體、電子產品與大宗商品等出口持續加溫,亞洲出口年增率創50個月新高。
其中尤以出口為主的東北亞明顯受惠,南韓首季GDP增速達2.7%,為三季以來最快,台灣首季GDP優於預期且連三季超過2%。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IMF將亞太地區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5.5%,較去年高出0.2個百分點,反映該區域將成為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亞股目前各擁題材表現。
此外,科技新品題材加持,亞洲科技股獲利持續上調,羅傑瑞分析,觀察亞股企業盈餘調整預估,循環型股動能較防禦股為佳,其中科技股上調幅度僅次於原物料,獲利成長動能看好。
台股萬點行情正式啟動,台股基金績效可望跟著上衝,不過在萬點之前,就有表現傑出的台股基金出線,統計國內167檔台股基金中,有7檔淨值領先大盤率先在10日創下新高,意味這7檔基金的投資人共26,482位投資績效全都賺,投資表現最亮眼。
群益投信指出,資金動能依舊是近期推升台股的重要關鍵,外資的態度仍是關鍵指標,5月以來至10日止,外資買超台股390億元,後續仍需觀察外資是否轉買為賣。
綜觀台股高殖利率、低本益比,以及下半年iPhone8的加持,還是值得受國際熱錢青睞,台股現階段處於高檔震盪,在投資佈局難度提高,風險機會並存下,建議投資人可以台股基金介入,藉由專業經理人的挑選降低選股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加上在選股配置得宜下,績效表現可期。
群益安家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目前大盤仍呈現多方盤堅格局,但由於外資累積買超金額已大,預料短線推升力道將減弱,不過由於下半年無論題材面或基本面均相對正面,更是電子業拉貨以及新品題材發表的旺季,傳產股方面則集中在汽車零組件族群,預期資金動能將陸續發揮,盤勢表現可望回歸基本面,未來須持續關注外資是否持續賣超,以及台幣的匯率走勢。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葉鴻儒指出,台股基本面持續向好,且就價值面來看,目前大盤本益比僅14倍左右,僅為15年平均水位,輔以預估今年整體股利率有望突破4%,本就相當具有投資價值,隨國際不確定風險解除,熱錢再度回流台股,連帶內資信心也跟著轉強,台股在資金行情簇擁下成功挑戰萬點大關。
葉鴻儒提醒,台灣不少權值股為科技類股,受惠美國科技股衝上歷史高點,相關概念股買氣自然也獲得拉抬,更是本次引領指數衝破萬點的大功臣,但市場傳言今年蘋果新機量產時間可能延後,若屬實恐多少衝擊市場多姿氣氛,加上台股出口企業匯損問題仍在,指數來到相對高檔,宜留意未來若發生國際不確定因素對台股的影響。
群益投信指出,資金動能依舊是近期推升台股的重要關鍵,外資的態度仍是關鍵指標,5月以來至10日止,外資買超台股390億元,後續仍需觀察外資是否轉買為賣。
綜觀台股高殖利率、低本益比,以及下半年iPhone8的加持,還是值得受國際熱錢青睞,台股現階段處於高檔震盪,在投資佈局難度提高,風險機會並存下,建議投資人可以台股基金介入,藉由專業經理人的挑選降低選股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加上在選股配置得宜下,績效表現可期。
群益安家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目前大盤仍呈現多方盤堅格局,但由於外資累積買超金額已大,預料短線推升力道將減弱,不過由於下半年無論題材面或基本面均相對正面,更是電子業拉貨以及新品題材發表的旺季,傳產股方面則集中在汽車零組件族群,預期資金動能將陸續發揮,盤勢表現可望回歸基本面,未來須持續關注外資是否持續賣超,以及台幣的匯率走勢。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葉鴻儒指出,台股基本面持續向好,且就價值面來看,目前大盤本益比僅14倍左右,僅為15年平均水位,輔以預估今年整體股利率有望突破4%,本就相當具有投資價值,隨國際不確定風險解除,熱錢再度回流台股,連帶內資信心也跟著轉強,台股在資金行情簇擁下成功挑戰萬點大關。
葉鴻儒提醒,台灣不少權值股為科技類股,受惠美國科技股衝上歷史高點,相關概念股買氣自然也獲得拉抬,更是本次引領指數衝破萬點的大功臣,但市場傳言今年蘋果新機量產時間可能延後,若屬實恐多少衝擊市場多姿氣氛,加上台股出口企業匯損問題仍在,指數來到相對高檔,宜留意未來若發生國際不確定因素對台股的影響。
歐洲政治雜音3月來逐步消弭,引領國際資金布局開始回歸歐洲基本面,法人表示,歐股今年來表現出色,預期在全球景氣復甦、商品價格回溫以及企業盈餘成長等利多提振下,國際資金將持續回補,建議投資人宜把握才在初升段的歐股行情。
摩根投信指出,伴隨歐盟分裂利空淡化,投資人逐漸察覺政治事件並未影響基本面,在歐洲央行維持貨幣寬鬆和企業獲利動能強勁的助攻之下,市場投資情緒轉趨樂觀,歐股連6周吸引資金目光,更激勵歐股今年漲幅達11%高居成熟市場之冠。
眼見資金回流歐股之勢才剛起跑,後續回補空間大,建議可透過歐股投資比重高、且廣納全球收益的多重資產基金來參與。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受累於歐洲政治情勢動盪,歐股去年遭全球資金調節金額高達1,061億美元,然而,隨英國正式啟動脫歐、以及荷蘭和法國大選逐一落幕,投資人開始了解政治事件對歐元區基本面影響有限,今年3月底來資金開始啟動歐股回補潮,迄今已連續6周淨流入,且主要來自歐洲當地投資人,其次才是美國投資人,其他區域的資金未見明顯回流,因此全球資金進一步增持歐股的空間仍大。
安聯DMAS全球傘型基金經理人劉敏俐表示,法國大選後,不僅將增強歐盟的地位,也給過去1年席捲西方民主國家的民粹主義勢力當頭一擊;對於投資市場而言,則意味著兩隻黑天鵝的消散,降低避險性資產的需求。
今年以來歐元區經濟好轉,基本面有撐,因此去年流出的資金逐步回流,歐洲企業的獲利展望仍佳,預期歐股應將延續優於全球股市的表現。
但接下來法國還要進行國會選舉,且英國將大選提前至6月8日,而9月還有德國的國會與總理大選,這些政治因素均可能影響歐盟的前途,決定歐盟會員國將進一步融合或反向而行,因此建議投資人透過多元資產的布局。
群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展望歐股後市,在全球景氣復甦、商品價格回溫以及企業盈餘成長等利多提振下,加上長期而言歐洲政府可望更加重視財政刺激政策,有助提振企業投資和經濟表現,因此歐股後市表現仍可期待。
摩根投信指出,伴隨歐盟分裂利空淡化,投資人逐漸察覺政治事件並未影響基本面,在歐洲央行維持貨幣寬鬆和企業獲利動能強勁的助攻之下,市場投資情緒轉趨樂觀,歐股連6周吸引資金目光,更激勵歐股今年漲幅達11%高居成熟市場之冠。
眼見資金回流歐股之勢才剛起跑,後續回補空間大,建議可透過歐股投資比重高、且廣納全球收益的多重資產基金來參與。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受累於歐洲政治情勢動盪,歐股去年遭全球資金調節金額高達1,061億美元,然而,隨英國正式啟動脫歐、以及荷蘭和法國大選逐一落幕,投資人開始了解政治事件對歐元區基本面影響有限,今年3月底來資金開始啟動歐股回補潮,迄今已連續6周淨流入,且主要來自歐洲當地投資人,其次才是美國投資人,其他區域的資金未見明顯回流,因此全球資金進一步增持歐股的空間仍大。
安聯DMAS全球傘型基金經理人劉敏俐表示,法國大選後,不僅將增強歐盟的地位,也給過去1年席捲西方民主國家的民粹主義勢力當頭一擊;對於投資市場而言,則意味著兩隻黑天鵝的消散,降低避險性資產的需求。
今年以來歐元區經濟好轉,基本面有撐,因此去年流出的資金逐步回流,歐洲企業的獲利展望仍佳,預期歐股應將延續優於全球股市的表現。
但接下來法國還要進行國會選舉,且英國將大選提前至6月8日,而9月還有德國的國會與總理大選,這些政治因素均可能影響歐盟的前途,決定歐盟會員國將進一步融合或反向而行,因此建議投資人透過多元資產的布局。
群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展望歐股後市,在全球景氣復甦、商品價格回溫以及企業盈餘成長等利多提振下,加上長期而言歐洲政府可望更加重視財政刺激政策,有助提振企業投資和經濟表現,因此歐股後市表現仍可期待。
油價近期急挫,以西德州原油(WTI)近一個月跌幅就有1成,每桶來45美元左右,法人表示,OPEC產油國會議將5月25日討論開會,預料持續減產的機率高,即使近期油價跌,還是可以逢低布局資源基金。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楊博翔說,目前市場對油價的看法堪稱「多空分歧」,以高盛、花旗為代表的多頭認為當前回檔只是技術性的,下半年油價有機會站上每桶60美元的大關。
本月OPEC會議,減產目標應為透過減產使OECD國家原油庫存降至5年均值,儘管庫存自去年開始下降,但距離5年均值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下半年OPEC與非OPEC國家延續聯合減產的可能性高。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說,俄羅斯近日釋出配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延長減產的意願,考量現階段油價走勢與市場供需,俄羅斯的減產協議有機會延長半年的時間,最新進度將視本月底的OPEC會議討論。
法國巴黎投資指出,國際油價不好,OPEC和產油國近期又展開減產協商。若從事能源相關投資,除要緊盯油價和產油供給外,市場上還有一些利多利空事件經常會左右油市行情,例如地緣政治緊張關係、夏季用油季節來臨有可能帶動油品需求推高油價。
除了油價外,能源類股因油價自高檔回落,截至5月4日,今年來已下跌15.3%,楊博翔說,由於煉油廠歲修高峰即將告一段落,加上成品油庫存滑落速度優於預期,因此,季節性煉油廠原油需求將增加,預料油價下跌的主要因素可望逐漸消散;此外,低利環境下,股利率較高的能源類股也有望吸引投資者目光。
摩根預估能源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況將於今年第3季起改善,因此近期能源價格暫時回檔,但美國能源業者開採成本下降,企業仍有獲利空間,建議布局基本金屬及能源上游包括石油與天然氣的探勘、生產等,同時減碼能源中、下游產業像是儲存、運輸。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楊博翔說,目前市場對油價的看法堪稱「多空分歧」,以高盛、花旗為代表的多頭認為當前回檔只是技術性的,下半年油價有機會站上每桶60美元的大關。
本月OPEC會議,減產目標應為透過減產使OECD國家原油庫存降至5年均值,儘管庫存自去年開始下降,但距離5年均值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下半年OPEC與非OPEC國家延續聯合減產的可能性高。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說,俄羅斯近日釋出配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延長減產的意願,考量現階段油價走勢與市場供需,俄羅斯的減產協議有機會延長半年的時間,最新進度將視本月底的OPEC會議討論。
法國巴黎投資指出,國際油價不好,OPEC和產油國近期又展開減產協商。若從事能源相關投資,除要緊盯油價和產油供給外,市場上還有一些利多利空事件經常會左右油市行情,例如地緣政治緊張關係、夏季用油季節來臨有可能帶動油品需求推高油價。
除了油價外,能源類股因油價自高檔回落,截至5月4日,今年來已下跌15.3%,楊博翔說,由於煉油廠歲修高峰即將告一段落,加上成品油庫存滑落速度優於預期,因此,季節性煉油廠原油需求將增加,預料油價下跌的主要因素可望逐漸消散;此外,低利環境下,股利率較高的能源類股也有望吸引投資者目光。
摩根預估能源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況將於今年第3季起改善,因此近期能源價格暫時回檔,但美國能源業者開採成本下降,企業仍有獲利空間,建議布局基本金屬及能源上游包括石油與天然氣的探勘、生產等,同時減碼能源中、下游產業像是儲存、運輸。
全球股市近期重展笑顏,屢創新高,但時序即將邁入5月,不僅台股有句「五窮六絕」,美國華爾街也有「5月出場,然後走人」(SellinMayandgoaway)的說法,不過,從歷史經驗來看,5月其實不如投資人想像中弱勢,法人建議投資人應擺脫5月變現的刻板印象,透過布局多元資產提高勝率。
摩根投信整理過去10年MSCI世界指數各月份漲跌狀況發現,5月不論是下跌機率40%、跌幅0.75%或是波動幅度均非最高,最近3年甚至逆勢收紅,顯示近年隨市場循環周期縮短,投資人應擺脫對5月既定的弱勢印象,眼見目前全球股市漲勢仍在,不過利多雲集下仍不乏尾端風險,建議投資人應採多重資產策略追求多頭漲勢。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法國總統選舉進行中,市場推估法國接下續留歐元區機率高。再者,全球景氣動能加速,整體企業獲利有望創下兩年來最佳表現,激勵先前因不確定性而拉回的全球股市大開香檳慶祝,且樂觀投資氣氛持續發酵,股市多頭格局在基本面支撐下頗有未完待續之勢。
不過,4月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將美國減稅政策延遲實行視為前兩大尾端風險之一,陳若梅強調,投資應著眼於長線結果,目前全球總體經濟環境走強,有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全球股市多頭即便進入5月也恐難就此收手,但不確定因素多,導致資產輪動周期加速,投資人應提前做好資產配置來因應,建議採取多重資產策略,在降低波動度且掌握收益的前提下,參與資本市場的起飛行情。
群益環球金綻雙喜基金經理人葉啟芳表示,由於近期歐、美經濟數據強勁、通膨走升,繼升息議題之後,聯準會亦開始討論縮減資產負債表時程,因此貨幣政策不確定性降低,而市場焦點料將轉向川普政策相關時程與地緣政治動盪加劇的風險,在市場不確定性因子干擾下想要達到收益多重、降低波動的效果,建議採取多重資產配置來因應。
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川普減稅方案在4月底上菜,由於方案依然缺乏細節、且推行仍存在挑戰和不確定性,如果川普想要在2018年才開始順利推出其減稅、基礎建設等相關措施,未來3個月與國會的斡旋將是關鍵,投資人應慎防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倘若川普減稅方案受挫,美股恐陷入高檔震盪,建議此刻不妨以股票部位為主,債券為輔,同時納入原物料、REITs、流動性工具等,以多元資產降低投資承受的風險。
摩根投信整理過去10年MSCI世界指數各月份漲跌狀況發現,5月不論是下跌機率40%、跌幅0.75%或是波動幅度均非最高,最近3年甚至逆勢收紅,顯示近年隨市場循環周期縮短,投資人應擺脫對5月既定的弱勢印象,眼見目前全球股市漲勢仍在,不過利多雲集下仍不乏尾端風險,建議投資人應採多重資產策略追求多頭漲勢。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法國總統選舉進行中,市場推估法國接下續留歐元區機率高。再者,全球景氣動能加速,整體企業獲利有望創下兩年來最佳表現,激勵先前因不確定性而拉回的全球股市大開香檳慶祝,且樂觀投資氣氛持續發酵,股市多頭格局在基本面支撐下頗有未完待續之勢。
不過,4月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將美國減稅政策延遲實行視為前兩大尾端風險之一,陳若梅強調,投資應著眼於長線結果,目前全球總體經濟環境走強,有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全球股市多頭即便進入5月也恐難就此收手,但不確定因素多,導致資產輪動周期加速,投資人應提前做好資產配置來因應,建議採取多重資產策略,在降低波動度且掌握收益的前提下,參與資本市場的起飛行情。
群益環球金綻雙喜基金經理人葉啟芳表示,由於近期歐、美經濟數據強勁、通膨走升,繼升息議題之後,聯準會亦開始討論縮減資產負債表時程,因此貨幣政策不確定性降低,而市場焦點料將轉向川普政策相關時程與地緣政治動盪加劇的風險,在市場不確定性因子干擾下想要達到收益多重、降低波動的效果,建議採取多重資產配置來因應。
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川普減稅方案在4月底上菜,由於方案依然缺乏細節、且推行仍存在挑戰和不確定性,如果川普想要在2018年才開始順利推出其減稅、基礎建設等相關措施,未來3個月與國會的斡旋將是關鍵,投資人應慎防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倘若川普減稅方案受挫,美股恐陷入高檔震盪,建議此刻不妨以股票部位為主,債券為輔,同時納入原物料、REITs、流動性工具等,以多元資產降低投資承受的風險。
去年摩根投信推出全台首創,從三大面向全面檢視國人退休態度的「摩根退休快樂指數」,今年最新調查結果出爐,總分來到64.3分,較去年上升2.4分,國人退休意識確實有明顯進步。
不過調查也顯示,國人的退休金缺口亟欲待改進,目前全台民眾的退休儲蓄與理想退休金之間的缺口高達1,300萬元,代表在退休理財行動上,台灣民眾仍有進步的空間。
財富、健康、自我實現三大面向中,台灣民眾在「財富面」的分數成長最多,從68.2分增加至70.8分,且分數超過80分的民眾比重達四成之多,因而成為三大面向中唯一站上70分之上的指標;相較之下,國人對於退休後的自我實現準備度仍舊不足,雖然民眾能描繪出心目中的理想第二人生,但尚未付諸準備行動者仍佔多數,導致「自我實現面」依舊是三大面向中最低的一環,今年分數為55.5分,僅較去年53.5分略為改善。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持有現金等保守資產並非準備退休資金的好方法,民眾應該透過穩健型投資方式,例如持有多重資產策略基金,廣納全球各類股債資產,同時掌握收益與資本利得契機,並及早開始準備,早一步積極替退休後的財富做打算。
另外今年摩根「退休快樂指數?」針對民眾關心的年金議題做調查,結果顯示,雖然目前退休金自選平台尚未上路,但民眾對於退休金平台接受程度高,有超過五成民眾希望未來能透過平台,自主挑選基金。
邱亮士指出,摩根資產管理在台灣長期關注退休議題,去年推出「第二人生夢想方程式」,今年將延續「第二人生」話題,打造「第二人生夢想啟航」專屬網站。
不過調查也顯示,國人的退休金缺口亟欲待改進,目前全台民眾的退休儲蓄與理想退休金之間的缺口高達1,300萬元,代表在退休理財行動上,台灣民眾仍有進步的空間。
財富、健康、自我實現三大面向中,台灣民眾在「財富面」的分數成長最多,從68.2分增加至70.8分,且分數超過80分的民眾比重達四成之多,因而成為三大面向中唯一站上70分之上的指標;相較之下,國人對於退休後的自我實現準備度仍舊不足,雖然民眾能描繪出心目中的理想第二人生,但尚未付諸準備行動者仍佔多數,導致「自我實現面」依舊是三大面向中最低的一環,今年分數為55.5分,僅較去年53.5分略為改善。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持有現金等保守資產並非準備退休資金的好方法,民眾應該透過穩健型投資方式,例如持有多重資產策略基金,廣納全球各類股債資產,同時掌握收益與資本利得契機,並及早開始準備,早一步積極替退休後的財富做打算。
另外今年摩根「退休快樂指數?」針對民眾關心的年金議題做調查,結果顯示,雖然目前退休金自選平台尚未上路,但民眾對於退休金平台接受程度高,有超過五成民眾希望未來能透過平台,自主挑選基金。
邱亮士指出,摩根資產管理在台灣長期關注退休議題,去年推出「第二人生夢想方程式」,今年將延續「第二人生」話題,打造「第二人生夢想啟航」專屬網站。
推廣電動車,車商間掀充電座設置競賽,寶馬(BMW)汽車總代理汎德公司規畫今明兩年將在台北、台中兩市,設立140座電動車充電座;特斯拉(Tesla)也宣稱,明年中前在全台完成200座目的地充電站;裕隆集團旗下裕隆電能公司,在台中水湳經貿園區打造全台最大、有98席車位的電動車充電站。
其實裕隆集團是目前國內最熱心布設充電設施的業者,根據政府資料,全去年由摩根投信推出全台首創,從三大面向全面檢視國人退休態度的「摩根退休快樂指數」,今年最新調查結果總分來到64.3分,較去年上升2.4分,顯示國人的退休意識確實有明顯進步。
但調查也顯示,國人的退休金缺口亟欲待改進,目前全台民眾的退休儲蓄與理想退休金之間的缺口高達1,300萬元,代表在退休理財行動上,台灣民眾仍有進步的空間。
「摩根退休快樂指數」是摩根投信創台灣資產管理公司先河,特別針對台灣民眾,編制涵蓋「財富、健康、自我實現」三大面向的退休指數,更是全台第一個衡量國人退休後能否快樂生活的代表性原創指標,自2016年勞動節前夕首度曝光。
綜觀今年的調查,「退休快樂指數」總分揚升2.4分至64.3分,而財富、健康、自我實現三大面向中,台灣民眾在「財富面」的分數成長最多。不過民眾對於累積退休財富的意識提升,但行動面仍顯不足,導致實際與理想間的退休金缺口至少有1,300萬元,而且財務支出最沉重的40世代,退休資金缺口更高達1,438.3萬元。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雖然美國進入升息循環,但全球仍處在低利率環境,持有現金等保守資產並非準備退休資金的好方法,民眾應該透過穩健型投資方式,例如持有多重資產策略基金,廣納全球各類股債資產,同時掌握收益與資本利得契機,並及早開始準備,早一步積極替退休後的財富做打算。
國人的退休理財方式已有明顯進步,邱亮士分析,本次調查發現,有投資習慣的民眾,在投資工具選擇上都較為積極,以期加速養胖退休資金,特別是高達四成有投資習慣者,是以「基金/股票」為主要投資工具,比起第二名理財工具「投資型保單/年金險」26.4%比重高出不少。
另外,今年特別針對民眾關心的年金議題做調查,結果顯示,雖然目前退休金自選平台尚未上路,但民眾對於退休金平台的接受程度高,有超過五成民眾希望未來能透過平台,自主挑選基金,若是退休快樂指數總分達80分以上的民眾,更有高達近八成的人表示想要自主選基金做退休金規畫。
其實裕隆集團是目前國內最熱心布設充電設施的業者,根據政府資料,全去年由摩根投信推出全台首創,從三大面向全面檢視國人退休態度的「摩根退休快樂指數」,今年最新調查結果總分來到64.3分,較去年上升2.4分,顯示國人的退休意識確實有明顯進步。
但調查也顯示,國人的退休金缺口亟欲待改進,目前全台民眾的退休儲蓄與理想退休金之間的缺口高達1,300萬元,代表在退休理財行動上,台灣民眾仍有進步的空間。
「摩根退休快樂指數」是摩根投信創台灣資產管理公司先河,特別針對台灣民眾,編制涵蓋「財富、健康、自我實現」三大面向的退休指數,更是全台第一個衡量國人退休後能否快樂生活的代表性原創指標,自2016年勞動節前夕首度曝光。
綜觀今年的調查,「退休快樂指數」總分揚升2.4分至64.3分,而財富、健康、自我實現三大面向中,台灣民眾在「財富面」的分數成長最多。不過民眾對於累積退休財富的意識提升,但行動面仍顯不足,導致實際與理想間的退休金缺口至少有1,300萬元,而且財務支出最沉重的40世代,退休資金缺口更高達1,438.3萬元。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雖然美國進入升息循環,但全球仍處在低利率環境,持有現金等保守資產並非準備退休資金的好方法,民眾應該透過穩健型投資方式,例如持有多重資產策略基金,廣納全球各類股債資產,同時掌握收益與資本利得契機,並及早開始準備,早一步積極替退休後的財富做打算。
國人的退休理財方式已有明顯進步,邱亮士分析,本次調查發現,有投資習慣的民眾,在投資工具選擇上都較為積極,以期加速養胖退休資金,特別是高達四成有投資習慣者,是以「基金/股票」為主要投資工具,比起第二名理財工具「投資型保單/年金險」26.4%比重高出不少。
另外,今年特別針對民眾關心的年金議題做調查,結果顯示,雖然目前退休金自選平台尚未上路,但民眾對於退休金平台的接受程度高,有超過五成民眾希望未來能透過平台,自主挑選基金,若是退休快樂指數總分達80分以上的民眾,更有高達近八成的人表示想要自主選基金做退休金規畫。
蔡政府力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業者磨刀霍霍。摩根投信總經理尤昭文表示,下半年將募集國內首檔前瞻基建基金,新台幣計價、規模約3億美元,將採投資人須為法人、且須持有八至十年的私募與封閉型基金型態。
台灣金融研訓院昨(19)日舉辦「前瞻基礎建設之金融商機」研討會,尤昭文受邀演講「國際中長期資金參與基礎建設之經驗」,會後受訪時指出,在金管會與投信投顧公會努力下,摩根投信規劃兩年的國內首檔前瞻基礎建設基金,預計下半年推出,盼拋磚引玉、未來有更多同業投入,一起為前瞻基建所需的長期資金搭建良好、穩定的平台。
尤昭文說,這檔基金將採新台幣計價,規模約3億美元、目前折合新台幣約91億元,考量基金投資的基礎建設標的通常難在短期內變現,加上是國內首次,因而基金型態將採私募與封閉型,只能由法人認購,持有八至十年後才能出場。
他指出,麥格理集團在韓國也發行類似基金,一開始也限法人購買,而且是做封閉型態、必須持有一段時間才能贖回,等運作成熟後才讓基金掛牌上市,那時才開放散戶參與投資。
根據摩根投信規劃,法人投資人持有的八到十年期間,基金平均每年追求的IRR(內部投資報酬率)目標為6~8%,每年會固定配息3~6%。
尤昭文說,以太陽能跟風力發電為例,合約期間長達20至25年,政府會找買家保證以一定價格收購,他們試算過,太陽能跟風的投報率可有6至7%,因而基金每年要固定配息3~6%應非難事。
台灣金融研訓院昨(19)日舉辦「前瞻基礎建設之金融商機」研討會,尤昭文受邀演講「國際中長期資金參與基礎建設之經驗」,會後受訪時指出,在金管會與投信投顧公會努力下,摩根投信規劃兩年的國內首檔前瞻基礎建設基金,預計下半年推出,盼拋磚引玉、未來有更多同業投入,一起為前瞻基建所需的長期資金搭建良好、穩定的平台。
尤昭文說,這檔基金將採新台幣計價,規模約3億美元、目前折合新台幣約91億元,考量基金投資的基礎建設標的通常難在短期內變現,加上是國內首次,因而基金型態將採私募與封閉型,只能由法人認購,持有八至十年後才能出場。
他指出,麥格理集團在韓國也發行類似基金,一開始也限法人購買,而且是做封閉型態、必須持有一段時間才能贖回,等運作成熟後才讓基金掛牌上市,那時才開放散戶參與投資。
根據摩根投信規劃,法人投資人持有的八到十年期間,基金平均每年追求的IRR(內部投資報酬率)目標為6~8%,每年會固定配息3~6%。
尤昭文說,以太陽能跟風力發電為例,合約期間長達20至25年,政府會找買家保證以一定價格收購,他們試算過,太陽能跟風的投報率可有6至7%,因而基金每年要固定配息3~6%應非難事。
美國經濟數據出現回落,加上川普新政推行不如預期,引發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為債市增添資金魅力,不但投資級企業債連16周資金淨流入,新興債吸金動能更受惠於基本面轉強、美元對新興貨幣走勢疲弱,以及中東產油國地緣政治升溫而轉強勁,上周以27億美元奪下債市之冠,連續吸金周數也朝第11周挺進。反觀高收益債券則受累於市場不確定性升高而出現小幅失血。
摩根新興債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Bareau)表示,美國利率政策走向明朗有助於新興債資金動能,加上新興市場經濟重回成長軌道,亦有利新興市場企業債券信用利差進一步收斂,創造資本利得,搭配中東產油國地緣政治風險攀升,油金等商品應聲強漲對向來倚賴商品出口為主的新興國家更形成消息面利多,國際資金看好新興債後市表現,連續11周進駐,上周再湧入27億美元,將新興債基金一舉拱上債市吸金王寶座。
皮耶說明,近期市場憂心川普稅改方案恐因健保改革卡關而遭到延宕,以及川普頻放話美元太強和美國經濟數據回落均拖累美元走勢,DXY美元指數今年來跌幅達1.8%,反觀新興貨幣仍處於歷史低檔,隨美元走勢趨穩而轉強,MSCI新興貨幣指數今年來便上漲逾5%。
皮耶分析,美元在利差優勢提振下仍有支撐,但中長期而言,美元已來到較高水位,未來漲勢受限,伴隨新興貨幣走勢持續趨穩,將有利新興本地債表現,並帶動全球資金進一步回流新興市場債。此外,美國以外主要央行今年底前預料維持低利率政策,而新興本地債目前提供7.3%的到期殖利率,收益優勢傲視各大債券,亦有助於持續吸引有收益需求的資金注入。
摩根新興債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Bareau)表示,美國利率政策走向明朗有助於新興債資金動能,加上新興市場經濟重回成長軌道,亦有利新興市場企業債券信用利差進一步收斂,創造資本利得,搭配中東產油國地緣政治風險攀升,油金等商品應聲強漲對向來倚賴商品出口為主的新興國家更形成消息面利多,國際資金看好新興債後市表現,連續11周進駐,上周再湧入27億美元,將新興債基金一舉拱上債市吸金王寶座。
皮耶說明,近期市場憂心川普稅改方案恐因健保改革卡關而遭到延宕,以及川普頻放話美元太強和美國經濟數據回落均拖累美元走勢,DXY美元指數今年來跌幅達1.8%,反觀新興貨幣仍處於歷史低檔,隨美元走勢趨穩而轉強,MSCI新興貨幣指數今年來便上漲逾5%。
皮耶分析,美元在利差優勢提振下仍有支撐,但中長期而言,美元已來到較高水位,未來漲勢受限,伴隨新興貨幣走勢持續趨穩,將有利新興本地債表現,並帶動全球資金進一步回流新興市場債。此外,美國以外主要央行今年底前預料維持低利率政策,而新興本地債目前提供7.3%的到期殖利率,收益優勢傲視各大債券,亦有助於持續吸引有收益需求的資金注入。
美國聯準會3月升息後,市場預估年底前將再升息兩次,為全球資產增添不確定性。摩根投信表示,根據過往經驗,美國升息反映經濟好轉,股票表現更勝債券,其中又特別看好高股息股票更能抵禦波動,建議投資人因應升息新環境,朝減債加股、多元資產方向著手。
摩根投信產品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瑜倫指出,全球經濟在去年谷底翻揚,因為經濟改善,通膨增溫,包括美國核心通膨率靠2%目標靠攏,央行升息的壓力緊接而來。
聯準會繼去年底升息1碼,今年3月再度升息,連二季調升利率,以主要機構預估,年底前聯準會還會升息二至三次,投資環境已可確定擺脫超低利率,走向步伐較快的升息循環。
過去市場面對升息加快,普遍憂多於喜,但今年聯準會升息,事先引導市場,充分溝通,使股債資產不至於過度波動。張瑜倫分析,以升息背後有基本面支撐,且聯準會以較低波動的方式漸進升息,經驗顯示,這時股票表現會優於債券,持有債券部位高的投資人,第一步應減債加股。
其次,投資人如何布局股票?以近一個月資金逢高調節美股,指數不再創高來看,代表資金正尋求更具評價與基本面優勢標的,投資也應轉向非美市場。
近期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加乘美國漸進升息,摩根資產管理團隊分析,高股息股票不僅有息收抵禦波動,將在短期表現相對突出,隨著市場利率走升,其收益優勢也會持續獲得關注,使高股息股票在過去數次利率上揚期間,長期投資報酬率都勝過一般股票。
債券宜適度減碼,但在投資組合仍不可或缺,張瑜倫表示,高收債與景氣連動度較高,近期資金流向顯示,投資等級債與公債獲減碼程度較大,反觀高收債在利差反彈到一定區間,資金著眼息收又回流,是能保持較高水位的資產。
張瑜倫表示,投資人面對升息,也可直接配置多元資產型商品,除可隨市況動態調整,並有穩定息收,適合作為因應波動的核心配置。
摩根投信產品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瑜倫指出,全球經濟在去年谷底翻揚,因為經濟改善,通膨增溫,包括美國核心通膨率靠2%目標靠攏,央行升息的壓力緊接而來。
聯準會繼去年底升息1碼,今年3月再度升息,連二季調升利率,以主要機構預估,年底前聯準會還會升息二至三次,投資環境已可確定擺脫超低利率,走向步伐較快的升息循環。
過去市場面對升息加快,普遍憂多於喜,但今年聯準會升息,事先引導市場,充分溝通,使股債資產不至於過度波動。張瑜倫分析,以升息背後有基本面支撐,且聯準會以較低波動的方式漸進升息,經驗顯示,這時股票表現會優於債券,持有債券部位高的投資人,第一步應減債加股。
其次,投資人如何布局股票?以近一個月資金逢高調節美股,指數不再創高來看,代表資金正尋求更具評價與基本面優勢標的,投資也應轉向非美市場。
近期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加乘美國漸進升息,摩根資產管理團隊分析,高股息股票不僅有息收抵禦波動,將在短期表現相對突出,隨著市場利率走升,其收益優勢也會持續獲得關注,使高股息股票在過去數次利率上揚期間,長期投資報酬率都勝過一般股票。
債券宜適度減碼,但在投資組合仍不可或缺,張瑜倫表示,高收債與景氣連動度較高,近期資金流向顯示,投資等級債與公債獲減碼程度較大,反觀高收債在利差反彈到一定區間,資金著眼息收又回流,是能保持較高水位的資產。
張瑜倫表示,投資人面對升息,也可直接配置多元資產型商品,除可隨市況動態調整,並有穩定息收,適合作為因應波動的核心配置。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