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達生技醫藥公司新聞
以2月5日封關最新市值統計,若加計興櫃的康霈、漢達、共信-KY ,生技股已有22家市值超過200億元;藥華藥、合一、美時、保瑞、 北極星、大樹、鑽石投資、晟德、晶碩則力守外資投組合市值超過3 00億元的雷達區內,藥華藥市值1,053億元,穩坐生技市值王。
首度躋身生技市值前十強的晶碩,去年第四季每股稅後純益(EPS )達7.63元、全年22.83元,分創單季和年度新高紀錄,並再度拿下 隱形眼鏡族群獲利王寶座;法人預期,晶碩在擴大布局下,兩岸、歐 美、日本市場同步成長,加上去年的低基期,今年營運應有年增20% ∼30%的成長力道。而最受關注的矽水膠產品在銷售將逐步提升中, 今年占營收比重將從過去的6%,翻倍提升至10%∼15%。
台康生今年治乳癌新藥和CDMO齊發,不僅EG12014下半年可望取得 美國藥證,第二代HER2陽性標靶抗體藥EG1206A、ADC藥物EG12043也 將分別進入三期和一期臨床,也新增日本和美國代工訂單,營運看好 。
另順藥不懼關緊閉威脅,封關日盤中股價以162.5元創下歷史新高 。
順藥的缺血性中風標準療法新藥LT3001,正在兩岸、美國進行多國 多中心三個臨床二期試驗;該新藥與動脈器械取栓合併試驗,預期今 年底大陸二期臨床試驗將完成,並取得解盲數據。
已成上櫃生技股王的昱展,挾著長效注射型戒毒癮類新藥ALA-100 0以8.62億美元授權Indivior,其中1,500萬美元簽約金入帳,帶動去 年EPS達5.7元,營運也正式進入獲利新紀元。
生醫產業再掀掛牌熱潮,眾多新秀紛紛登上資本市場舞台!近期,火星生技宣布登錄興櫃,成為眾多生技新秀中的佼佼者。根據最新消息,今年上半年還將有諾貝兒、佑全、國邑、共信-KY、漢達、台新藥、沛爾、向榮及望隼等九家生技公司陸續掛牌,讓投資者有更多選擇。火星生技作為「大健康新零售」公司,實收資本額高達1.245億元,發行股數2.49億股,每股面額0.5元,今日登錄興櫃參考價為6.5元,顯見市場對其前景的期待。 這波掛牌潮中,除了火星生技外,還有諾貝兒與佑全這兩家藥局連鎖公司。諾貝兒為丁丁連鎖藥局母公司,目前全台有92家藥局門市,佳世達持有其28.54%股權。而佑全則計劃每年以兩成速度展店,目標2026年擴增至200家店鋪。在藥物開發方面,國邑、共信-KY、漢達及台新藥這四家公司都預計上半年興櫃轉上櫃,其中漢達生技去年靠著胃食道逆流及多發性硬化症兩項学名藥帶動業績大幅成長,今年起新劑型藥獲利將超越学名藥。 國邑生技預計3月下旬上櫃,去年6月成功將新劑型藥L606治療肺動脈高壓及間質性肺病相關肺高壓北美市場授權給Liquidia公司,簽約金及里程碑金合計最高達2.25億美元。共信-KY則於2月1日通過上櫃審議會,其新藥PTS302在大陸銷售後,目標今年轉盈。台新藥則展開上市申請,目標今年中旬由興櫃轉上市,其眼部術後發炎及止痛新藥APP13007期待今年3月取得美國藥證。 在細胞治療領域,沛爾生醫及向榮生技兩家公司均已通過證交所核准創新板上市。沛爾生醫首項CAR-T細胞產品PL001將啟動二期臨床,力拚為本土第一件上市之CAR-T產品。向榮生技則是國內少數細胞新藥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公司,目標今年3、4月興櫃轉創新板上市。望隼則將為精華、晶碩、亨泰光、視陽等隱形眼鏡族群帶來新生力軍。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台灣生醫產業將迎來一波掛牌熱潮,這對於投資者和業界來說,都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火星生技*標榜為「大健康新零售」公司,實收資本額1.245億元,發行股數2.49億股,每股面額0.5元,今日登錄興櫃參考價為6.5元。
除了火星生技*之外,其餘將掛牌的公司分為藥局連鎖通路、藥物開發及細胞治療三大族群,都是今年第1、2季將完成上市及上櫃公司。
藥局連鎖公司諾貝兒與佑全將在今年2月底及3月底興櫃轉上櫃,諾貝兒是丁丁連鎖藥局母公司,丁丁目前全台有92家藥局門市,佳世達目前也持有諾貝兒28.54%股權;佑全至去年底共有162家店,公司規劃每年將以兩成速度展店,目標2026年可達200家。
藥物開發公司方面,國邑*、共信-KY、漢達三公司都預計上半年興櫃轉上櫃,台新藥目標上半年興櫃轉上市。這四家藥物開發公司除了共信是全新藥物研發公司之外,另外三家公司都是發展505(b)(2)的新劑型新藥公司。
國邑*預計3月下旬上櫃,該公司去年6月成功將新劑型藥L606治療第一類肺動脈高壓(PAH)及第三類間質性肺病相關肺高壓(PH-ILD)北美市場授權給Liquidia公司,簽約金、里程碑金合計最高2.25億美元;共信2月1日通過上櫃審議會准許上櫃,該公司治療中央型肺癌氣管阻塞的新藥PTS302去年6月起在大陸銷售後,目標今年轉盈。
漢達去年12月27日向櫃買中心提上櫃申請,外界估今年第2季可由興櫃轉上櫃,漢達去年靠胃食道逆流HND-002及多發性硬化症HND-020兩項學名藥帶動業績大幅成長,今年起新劑型藥獲利將超越學名藥。
台新藥去年12月下旬取得經濟部科技事業核准函後,展開上市申請,目標今年中旬由興櫃轉上市,其眼部術後發炎及止痛新藥APP13007期待今年3月取得美國藥證。
兩家細胞公司沛爾與向榮都已通過證交所核准創新板上市,沛爾生醫已確定3月上旬掛牌,公司首項CAR-T細胞產品PL001將啟動二期臨床,力拚為本土第一件上市之CAR-T產品。
向榮生技目標今年3、4月興櫃轉創新板上市,是國內少數細胞新藥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公司。
望隼去年11月下旬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將為精華、晶碩、亨泰光、視陽後,隱形眼鏡族群新生力軍。
【記者林小妹/台北報導】 最近,我們台灣的漢達生技醫藥(6620)可真的是焦頭爛額啊!公司旗下胃食道逆流藥物HND-002和多發性硬化症藥物HND-020,雖然已在美國上市,但突然傳出有別的外國藥廠拿到了胃食道逆流藥物的第三張學名藥證,這對漢達來說,可能會帶來不小的壓力。 消息一出,漢達的股價就崩盤了,昨天(30日)一開盤就大跌了14元,收在165.5元,成交張數也超過了4,500張。但漢達公司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們立刻發出聲明,強調這是行業常態,對手拿到證照也在他們預期之中。 漢達還說,他們有成本優勢,並且早已做好對應的準備。至於上櫃申請的事情,漢達也澄清說,他們去年12月26日就拿到了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係屬科技事業且具市場性」的意見書,並在12月27日向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提出了上櫃申請。現在櫃買中心正在審查中,上櫃審議委員會也預計在2月份召開,並沒有撤案這回事。 從2016年漢達生技在興櫃登錄算起,迄今已經超過七年了。而2023年,公司的營業收入也達到了10.95億元。看來,漢達生技面對挑戰時,也展現了堅韌的精神和實力啊!
受到負面消息影響,漢達昨(30)日股價大跌14元收165.5元,成交逾4,500張。對此漢達昨澄清強調,藥廠之間競爭係行業常態,新的競爭對手取證在漢達預期之中。漢達具備生產成本優勢,且早有準備與因應之道。
對於傳言上櫃撤案一事,漢達表示,公司已於去年12月26日取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出具「係屬科技事業且具市場性」之意見書,並於12月27日向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提出上櫃申請。目前櫃買正在審查中,上櫃審議委員會預計將於2月召開,並無自上櫃申請撤案的事。
漢達表示,自2016年登錄興櫃以來,迄今逾七年。2023年全年營業收入達10.95億元。
台灣選戰落幕,市場上的資金流向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法人之分析,政策面和地緣政治的動態,特別是軍工、生醫、新能源三大領域,預期將會引發一波新的投資熱潮。大選當日,大陸解放軍就在台灣周邊進行「高強度」實彈演習,這一消息預計會推動軍工股的升勢,其中漢翔(2634)、雷虎、寶一、龍德等公司受到特別關注。 在生醫領域,今年有多家生技股即將掛牌上櫃,其中,昱展新藥將於1月24日掛牌上櫃,預示著新的一年生醫股的活躍開始。此外,藥局通路商諾貝兒也將上櫃,藥華藥計畫轉上市,漢達、台新藥、安特羅、佑全等公司也將啟動IPO,首季生醫股將迎來一波資金湧入。 至於新能源,官方計劃未來十年投入六、七千億元強韌電網計畫,這一規模龐大的投資,加上國際市場的需求動能,讓重電設備廠誕生了百年難得的發展機遇。
台灣櫃買市場再迎新力軍,本周將有一家新公司加入興櫃行列。這家新興公司專注於新藥開發,對抗不易治癒的癌症,其名字叫作《漢達生技醫藥》。這將是今年第六家登錄興櫃的公司,預計將推升興櫃家數至334家。 《櫃買中心》近期積極推動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截至目前,上櫃、興櫃、創櫃板總家數已達1,260家。而《漢達生技醫藥》將於本月18日正式在興櫃登錄,它主要從事生物技術服務,並專注於抗癌新藥的開發及老藥新用等專利技術。 該公司的新藥開發策略包括505(b)(1)新成分新藥和505(b)(2)新藥研究。它還會將FDA已核准的藥物進行藥物重定位,尋找藥物在抗癌方面的作用機轉,這樣可以讓開發的藥物同時擁有新機轉藥物(First in class)的市場優勢,並且能夠縮短開發時程和節省開發成本。 為了提升產品的價值和市場競爭力,《漢達生技醫藥》已啟動類病毒顆粒、奈米劑型抗癌新藥等專案開發。該公司的輔導推薦證券商包括華南永昌綜合、永豐金、凱基證券,興櫃認購價為18元。 至於上櫃市場,目前已有816家股票上市(包含外國公司30家),其中八家公司準備進行櫃檯買賣,包括進能服、創為精密、佑全、國邑*、昱展新藥、米斯特、安倉,以及諾貝兒。已通過上櫃審議的還有一家醫影公司,待審議的公司則有共信-KY、巨漢、路易莎、潤德、漢達,以及家碩。 在興櫃方面,目前已有333家股票上市(包含外國公司四家),今年來新增五家掛牌公司,分別是威力德生醫、創泓科技、榮田、博弘,以及裕山。創櫃板則有111家公司登錄。
法人指出,大選後的第一天,大陸解放軍就發布在台周邊「高強度」實彈演習的消息,預計可能會刺激一波軍工股上漲的動能,漢翔(2634)、雷虎、寶一、龍德等備受矚目。
生醫方面,今年有多家生技股將掛牌上櫃,打頭陣的昱展新藥將在1月24日掛牌上櫃;另外還有藥局通路諾貝兒將上櫃、藥華藥計畫轉上市,另,漢達、台新藥、安特羅、佑全等公司也將啟動IPO,首季生醫股喜迎資金行情。
新能源方面,法人指出,官方未來十年推六、七千億元的強韌電網計畫,若加上國際需求動能,則重電設備廠正趕上百年難得的機遇。
朗齊生醫*將於18日登錄興櫃,主要是從事新藥開發,以未被市場所滿足及不易治癒的癌症用藥為優先;所營業務主要為生物技術服務、從事抗癌新藥開發及老藥新用等之專利技術開發。目前新藥開發策略除開發505(b)(1)新成分新藥外,亦進行505(b)(2)新藥研究。
朗齊公司將FDA已核准的藥物進行藥物重定位,找出藥物抗癌之作用機轉,使開發藥物不僅有新機轉藥物(First in class)的市場優勢,且可縮短開發時程及節省開發費用。另外,為使公司產品更具價值及市場競爭力,目前已啟動類病毒顆粒、奈米劑型抗癌新藥等專案開發。
朗齊生醫*輔導推薦證券商為華南永昌綜合、永豐金、凱基證券,興櫃認購價為18元。
上櫃股票部分,股票已上櫃家數有816家(包含外國公司30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八家,包括進能服、創為精密、佑全、國邑*、昱展新藥、米斯特、安倉,以及諾貝兒,都是上櫃準新兵。已經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俟董事會核議的有一家醫影。
待審議則有六家,包括了共信-KY、巨漢、路易莎、潤德、漢達,以及家碩。
興櫃股票方面,股票已櫃檯買賣家數有333家(包含外國公司四家),今年來興櫃新增掛牌公司有五家,包括威力德生醫、創泓科技、榮田、博弘,以及裕山。至於創櫃板,目前登錄創櫃板家數有111家。
【台灣生技新聞】近期台灣生技產業再掀IPO熱潮,由於保瑞、泰博成功轉上市,激勵了更多公司積極尋求上市掛牌。根據初步統計,至少有20家生技公司正在為IPO暖身準備。其中,昱展新藥、藥華藥、佑全等七家公司已通過主管機關審議,有望在第一季轉板掛牌,為2024年新春帶來好彩頭。 昱展新藥預計在1月下旬掛牌,該公司因成功將长效型鴉片成癮注射劑ALA-1000授權給國際戒毒藥物龍頭藥廠Indivior,獲得1,5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4.8億元)簽約金,大幅提升公司每股稅後純益(EPS)至超過8元。董事長林東和表示,公司已與Indivior完成技術轉移,並正在討論ALA-1000的三期臨床試驗設計。 藥華藥也將在第一季上市,其市值已達1,177億元。該公司的新藥Ropeg已取得歐美日三大市場藥證,並正在進行PD-1抑制劑單株抗體新藥P1801和創新长效型干擾素P1101的臨床試驗申請。 此波生技IPO熱潮,除了保瑞、泰博的轉上市,還有正瀚、金萬林轉創新板,分別在2023年12月中下旬掛牌。加上櫃買中心通過的國邑、昱展和佑全上市案,以及藥華藥、望隼、諾貝兒和沛爾的掛牌通過,法人普遍看好今年第一季生技股將上演吸金大戲。此外,永鴻生技、共信-KY、向榮生技、漢達、醫影和樂迦再生等公司也正在申請掛牌,台新藥、全福、華上等則已獲科技事業核准函,預計將成為生技類股的新生力量。
台灣生技產業近期沸沸湯湯,新藥開發、細胞治療等領域都出現了新動向,其中漢達生技醫藥成為焦點之一。隨著2024年生技股掛牌熱潮的興起,新劑型新藥、連鎖藥局、細胞治療三大族群成為市場新寵兒,昱展新藥、漢達等公司拚當上櫃新藥股王。 漢達生技醫藥在多發性硬化症新藥HND-020、胃食道逆流藥HND-002大舉出貨下,2023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4.84元。漢達總經理陳俊良預告,未來每年都將有一項新藥問世,能見度超過三年,且2024年新劑型新藥505(b)(2)獲利將超越學名藥。漢達看好2024年有兩項藥物會有所斬獲,其一為抗癌藥HND-033,已取得兩項孤兒藥認證,全球市場規模約21億美元;另一項為戒菸藥HND-032,目前處於FDA補件狀態、等待審核中。 此外,細胞治療股方面,向榮治療膝骨關節炎新藥ELIXCYTE-OA臨床試驗案已進入第三期收案階段;ELIXCYTE-CKD治療慢性腎臟病第1/2期臨床案也已於2023年7月完成收案追蹤,目前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中。向榮的異體細胞庫2022年已取得美國FDA的原料主檔案MF登記申請核可,是國內唯一獲取該項資格的細胞公司,目前細胞儲存容器優易保UnicoVial已開始銷售,挹注營收動能。 沛爾則以「基因工程改造T細胞」開發兩大癌症新藥,包括將進入二期的B細胞淋巴癌、多鏈CAR-T治療實體癌。這些新藥的發展,不僅將帶來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新機遇,也讓投資者對於台灣生技股的未來充滿期待。
有望問鼎上櫃生技股王的昱展新藥,預計1月下旬掛牌,該公司因 長效型鴉片成癮注射劑ALA-1000,以8.62億美元新藥授權國際戒毒癮 藥龍頭藥廠Indivior,由於Indivior支付1,5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4.8億元)簽約金已於2023年第四季入帳,以目前資本額5.7億元計算 ,每股稅後純益(EPS)貢獻超過8元,不僅將讓昱展營運轉盈,202 4年並可望分配股利。
昱展新藥董事長林東和表示,已與Indivior完成技轉,下一階段討 論三期臨床試驗設計方向。ALA-1000有三種劑量,正與授權夥伴討論 三期臨床的劑量組合及試驗設計,預計第一季完成後,向美國FDA提 出申請,第二、三季展開臨床。
另外,有機會在第一季上市的生技市值王藥華藥,2023年封關市值 為1,177億元,該公司治療紅血球增生症新藥Ropeg,已取得歐、美、 日等三大市場藥證外,旗下PD-1抑制劑單株抗體新藥P1801、創新長 效型干擾素P1101,兩者將搭配用於治療末期腫瘤的一期臨床試驗, 正式向衛福部申請人體臨床試驗審查,預計2025年先完成劑量遞增階 段。
這波生技IPO熱,是由保瑞、泰博轉上市,正瀚、金萬林轉創新板 分別在2023年12月中下旬掛牌點火;受惠櫃買中心12月1日通過國邑 *、昱展和佑全上市案,而藥華藥、望隼、諾貝兒和沛爾也分別獲臺 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董事會、審議委員會通過,法人看好今年第 一季生技股將上演吸金大戲,拉出紅包行情。
另外,永鴻生技、共信-KY、向榮生技、漢達、醫影和樂迦再生已 向主管機關申請,等待審議;鑫品和生合則已在登錄興櫃;台新藥、 全福、華上則已獲科技事業核准函,都將成為類股生力軍。
可能引爆追價行情的新劑型新掛牌股中,2023年以209.5元封關的 昱展,目前正積極擴大ALA-1000適應症,除戒毒癮症最快明年第二季 展開三期臨床外,新增的癌症止痛與動物用藥適應症,也將在兩岸展 開臨床,並啟動大中華區授權。
昱展新藥董事長林東和表示,目前已與中興大學合作田間試驗動物 用藥,後續與臺大、興大展開臨床試驗,可望明年完成,最快2025年 取得藥證,有機會成為昱展第一張藥證。
另外,漢達在多發性硬化症新藥HND-020、胃食道逆流藥HND-002大 舉出貨下,2023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4.84元,漢達總經 理陳俊良預告,未來每年都有一項新藥問世,能見度超過三年,且2 024年新劑型新藥505(b)(2)獲利將超越學名藥。漢達看好2024年 有兩項藥物會有所斬獲,其一是抗癌藥HND-033,已取得兩項孤兒藥 認證,該產品全球市場規模約21億美元;另一項是戒菸藥HND-032, 目前處於FDA補件狀態、等待審核中。
細胞治療股中,向榮治療膝骨關節炎新藥ELIXCYTE-OA臨床試驗案 已進入第三期收案階段;ELIXCYTE-CKD治療慢性腎臟病第1/2期臨床 案也已於2023年7月完成收案追蹤,目前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中。
向榮的異體細胞庫2022年已取得美國FDA的原料主檔案MF登記申請 核可,是國內唯一獲取該項資格的細胞公司,目前細胞儲存容器優易 保UnicoVial已開始銷售,挹注營收動能。
沛爾以「基因工程改造T細胞」開發兩大癌症新藥,包括將進入二 期的B細胞淋巴癌、多鏈CAR-T治療實體癌。
漢達生技醫藥(6620)近來表現亮眼,前三季EPS(每股獲利)達到4.84元,這個亮麗的成績讓公司決定勇闖上櫃市場。總經理陳俊良透露,漢達將持續以改良型新藥505(b)(2)為核心,預計明年將超越学名藥,成為生技界的IP領先者。 陳俊良表示,漢達將持續保持每年至少推出一項新藥品的進度,預計這些新藥品的能見度將超過三年。公司近期在胃食道逆流和多重硬化症兩種藥物上取得重大突破,這兩款藥物已經在美國市場上市,前11月營收達到9.81億元,年增長率達到1,727%,預計今年營收將突破10億元,創下新高。 漢達生技的成長策略聚焦在505(b)(2)新藥的開發上,這類新藥包括新劑型、新複方、新劑量等,主要成分為FDA已核准藥物。陳俊良強調,漢達專注於505(b)(2)授權,從中獲取藥品分潤金與里程碑金,不涉及製造及銷售,這種輕資產投入、高授權金的經營模式,讓漢達的毛利率超過99%,每位員工平均貢獻營收超過3,000萬元,展現出公司獨特的運營模式。 漢達生技的抗癌藥HND-033已獲得兩項孤兒藥認證,去年全球市場規模估計約21億美元。另一款戒菸藥HND-032也處於FDA補件狀態,等待審核。此外,結腸炎用藥HND-026和血癌藥HND-027也按計劃進行開發。今年漢達生技憑藉胃食道逆流和多發性硬化症兩款藥物,成功扭虧為盈,前三季EPS達到4.84元,展現出公司強大的發展潛力。
陳俊良表示,未來漢達每年都有一項新藥品問世,能見度超過三年 。
漢達受惠胃食道逆流HND-002、多發性硬化症HND-020等兩顆藥接續 在美國上市,前11月營收9.81億元、年增1,727%,預期今年營收將 突破10億元大關,與獲利同步創新高。
漢達表示,美國FDA申請藥物許可有三種途徑,分別是:新成份新 藥、505(b)(2)新藥、學名藥。505(b)(2)新藥,包含新劑型、新複方 、新劑量等,主要成份為FDA已核准藥物。
陳俊良表示,漢達專注開發505(b)(2)授權,以賺取藥品分潤金與 里程碑金,不涉及製造及販賣,可說是生技界的IP領先者。輕資產投 入而高授權金的經營模式,顯現在財報上的毛利率逾99%、每位員工 平均貢獻3,000萬元以上營收,充分展現特殊的營運模式。
漢達的抗癌藥HND-033,已取得兩項孤兒藥認證,去年調研全球市 場規模約21億美元。HND-032戒菸藥,目前也處於FDA補件狀態,等待 審核中。HND-026結腸炎用藥、HND-027血癌藥,也都按照既定開發進 度前進。
漢達今年靠胃食道逆流與多發性硬化症兩顆藥物,順利轉虧為盈, 前三季EPS達4.84元。
近期來,台灣生技產業展現出驚人的活力,國內生技公司今年至今已成功授權八項產品,其中四項產品聚焦於505(b)(2)「改良型」新藥開發,並獲得國際知名藥廠的認可。這不僅展現了台灣生技公司在發展学名藥、全新藥方面的成就,同時也凸顯了在改良型新藥開發領域的實力。例如,昱展新藥將一項口服老藥改良成三款長效注射針劑,這項「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創新成果,甚至讓原開發廠願意以高價買回所有權。 漢達生技,這家專注研發505(b)(2)藥物的公司,解釋道,505(b)(2)藥物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藥物申請許可證的三大類別之一。與新成分新藥(505(b)(1)藥品)相比,505(b)(2)藥品包括新活性成分修飾、新劑型、新複方、新劑量、新給藥方式、及新適應症,其主要活性成分為FDA之前已核准之藥物。近年來,台灣生技公司開發出多項獲國際大廠青睬的藥物,其中不少採用了505(b)(2)法規,如智擎的抗癌藥Onivyde就是其中的先鋒。 不僅如此,台灣微脂體在2022年6月將長效關節炎止痛藥物TLC599,以6.7億美元的高價格授權給國際製藥大廠Endo International plc。而逸達則開發了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CAMCEVI,過去幾年陸續將歐、美、中國等全球主要市場完成授權,實收授權金超過新台幣10億元。漢達生技開發的多發性硬化症藥物TASCENSO ODT,也在去年將美國市場授權給Cycle Pharmaceuticals Ltd.,漢達獲得最高達5,600萬美元之權利金。 友華生技關係企業友霖生技發展的新複方降血脂新藥,在成功挑戰美國第四類藥物法規產品(P4)後,透過授權夥伴已自今年10月起小量出貨美國市場。這些成績不僅顯示了台灣生技公司在創新藥物研發上的實力,也證明了台灣在國際生技藥物市場上的競爭力。
昱展新藥更是將一項口服老藥改良成三款長效注射針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表現獲得原開發廠願意出高價買回所有權,凸顯台灣在發展505(b)(2)藥物的實力。
專注研發505(b)(2)藥物的漢達生技說明,505(b)(2)藥物是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藥物申請許可證的三大類別之一,相較於新成分新藥被歸類為505(b)(1)藥品,505(b)(2)藥品包括新活性成份修飾、新劑型、新複方、新劑量、新給藥方式、及新適應症,其主要活性成分為FDA之前已核准之藥物。
近年來台灣開發出許多獲國際大廠青睬的藥物,其中不少走的是505(b)(2)法規,智擎的抗癌藥Onivyde就是先鋒;台灣微脂體也曾在2022年6月將長效關節炎止痛藥物TLC599,以6.7億美元授權給國際製藥大廠Endo International plc。
逸達則開發了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CAMCEVI,過去幾年陸續將歐、美、中國等全球主要市場完成授權,實收授權金超過新台幣10億元;漢達生技開發多發性硬化症的藥物TASCENSO ODT,也在去年將美國市場授權給Cycle Pharmaceuticals Ltd.,漢達獲得最高達5,600萬美元之權利金。
友華生技關係企業友霖生技發展的新複方降血脂新藥,在成功挑戰美國第四類藥物法規產品(P4)後,透過授權夥伴已自今年10月起小量出貨美國市場。
【台灣股市新聞】 這周台灣股市大盤雖然有些波動,但興櫃個股卻是來勢洶洶,尤其是漲幅超過一成的檔數增加到了11檔,其中漲幅最大的當屬半導體股芯測(6786)了。這家公司的表現實在是太出色了,從本周開始算起,股價就一路攀升,漲幅高達26.9%,順利奪得興櫃漲幅王的寶座。 根據櫃買中心的數據,截至昨天(31日),興櫃股票的總成交金額已經攀升到72.95億元,成交股數也增加到了1.64億股,成交筆數也同步增至9.7萬筆。在這波漲勢中,生技醫療業的股票表現特別亮眼,有五檔股票的漲幅超過一成,而電子股則有三檔,其餘的則分別來自化學工業、金融及其他產業。 在這些表現出色的股票中,我們不得不提漢達生技醫藥。這家公司的股價也漲了10.8%,顯示出它不僅僅是跟著大盤走,還有自己獨特的發展勢頭。漢達生技醫藥在生技醫藥領域的研發與生產,一直是業界矚目的焦點。 其他表現亮眼的股票還有矽智財授權的芯測,新藥研發的昱展新藥,以及專注於中高模數碳纖維生產線輸出的永虹先進。這些公司的成長潛力,讓市場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總結來說,這次的興櫃漲勢,不僅是個股的表現,更是整個市場對於未來經濟景氣的信心表達。雖然股市有波動,但這些優秀的個股卻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和機會。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截至昨(31)日,興櫃股票本周總成交金額攀升到72.95億元、成交股數增加至1.64億股、成交筆數同步增至9.7萬筆。
在領漲股部分,漲幅超過一成檔數有11檔,生技醫療業占了五檔、電子股三檔,化學工業、金融及其他產業各一檔。
以矽智財授權為主要營運業務的芯測周漲幅26.9%,股價啟動跌深反彈,挑戰收復年線。
至於新藥研發為主的昱展新藥本周漲幅也有25.9%,永虹先進本周以來上漲20.1%,主要業務為中高模數碳纖維生產線輸出。
此外,生技醫療股華上生醫漲18.2%、金融股德信15.9%、光電股聯享14.9%、生技醫療華宇藥12.9%、打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業務的歐特明12.4%、生技醫療股晨暉生技11.8%、生技醫療股漢達10.8%、經營分期付款買賣業務的日盛台駿漲10.3%。
星宇航空噴出大漲,成為鎂光燈焦點,市場投資人慕名而來,興櫃 單周成交金額同步大躍進、飆上266.81億元,較前周增逾100億元之 多。
其中,星宇航空周成交量交高達77.2億元,占全興櫃成交額近3成 ,穩居單周成交量冠軍寶座。
不過,興櫃本周漲幅之冠卻另有其人,新藥股景凱單周股價大漲9 8.66%,星宇航空周漲幅69.63%居次;華勝-KY、雅祥生醫、安成生 技、勵威、向榮生技、博錸、漢達、長佳智能周漲幅則介於23∼50% 間,單周共計40檔興櫃股周漲幅繳出雙位數成績。
新藥股景凱受惠授權里程碑金75萬美元入袋,1月營收繳出2,274. 2萬元佳績,月增48.11%,創下登錄興櫃以來次高,股價連兩周表現 搶眼,本周股價大漲近乎翻倍,17日最高價更達36.75元,創近七年 新高。
而景凱旗下治療肺纖維化新藥TJC265也傳捷報,在由授權對象大陸 恒翼生物醫藥科技,去年申請人體一期臨床試驗審查(IND)後,已 在1月初取得大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
至於興櫃本周「話題王」則非星宇航空莫屬,不僅股價「飛向天際 」、漲幅高達69.63%,更連四日大漲逾1成,繼16日最高價衝上30元 後,17日續揚,最高價攻抵33.6元再創新高,均價也首度站上3字頭 、達32.23元。
星宇航空15日超車華航後,17日均價又突破30元大關,再領先長榮 航,於「航空三雄」中股價居冠,也掀起航空族群比價效應,法人看 好其擔綱本波航空族群領頭羊。
此外,生技股長佳智能即將於3月1日掛牌上櫃,預定2月21日公開 抽籤申購,本周在興櫃市場股價也狂飆,周漲幅23.2%,17日均價達 104.61元,以承銷價57.6元計算,中籤投資人估可望有約4.7萬元套 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