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瀚亞投信(未)公司新聞
瞄準主流 吸引投資
對於長年專注於主動型基金發展的瀚亞投信來說,通路團隊是一大銷售主力;而想要抓住基金銷售第一線──通路機構的青睞,李曉媛認為,這不只自身產品要好,團隊戰鬥力和策略進擊更是成功關鍵。
疫情後金融市場出現巨大且快速變動,誰能先抓住市場主流,誰就能博得投資人青睞。
瀚亞投信2022年率先力推旗下境外日本股票基金,當時市場上有許多對於日股的雜音,但觀察到投資人對於日圓的需求與熱度,加上日股與政策起飛,李曉媛帶領著通路團隊採取策略性進攻,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成功引領市場帶出一波日股基金銷售風潮,締造在台規模2023單年成長8.2倍的紀錄,獲得國外母公司高度關注。
李曉媛在資產管理業經歷約20年,從傳播學院出身的她,曾當過八年記者,將過去所培養的溝通、整理及觀察等技能,都能應用在「跑業務」與「帶團隊」上。
她認為帶領團隊有三大重點:聆聽、討論、執行。
過去經歷培養出化繁為簡及善於聆聽團隊聲音,業務人員會隨時回報市場接收到的情報,並與團隊進行討論作戰方向,一旦彼此間有共識,就會設定目標並全力以赴、使命必達。
團隊氛圍及士氣相當重要,而李曉媛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通路銷售策略制定者與激勵士氣的重要領袖,「有時候,只需一句話,就得喚起團隊的士氣」。
由於市場變動太快,難免會有突發狀況。李曉媛也說,雖然目標設立後就得使命必達,但仍隨時要與團隊及其他部門充分溝通,隨時進行動態調整。
相較於創造英雄、超級業務,李曉媛認為團隊作戰更為重要。她表示,當主推產品討論出來後,通路業務就會開始全力以赴,「要好,就要大家一起好」,當中更需充分溝通,必要時刻,自己也會親自出馬協助。
充分溝通 找出賣點
前線打仗,勢必少不了中後台支援。李曉媛說,跨部門溝通是藝術,因各部門皆有各自作業模式,彼此不熟悉的情況下,難免會有意見不合之時,而她的做法是先將事情放下幾天,讓彼此冷靜,再擇時進行溝通。
同時,中間過程也會將前線所蒐集的情報,與其他部門溝通,這也較能獲得他們的認同。
如何建立目標一致的團體?李曉媛從用人選才開始。她說,若面談者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將團隊擺在首位,就不合適;同時,會依據當下最缺少怎樣特質的人才進行補強。
至於要如何在金融市場紅海中殺出重圍?李曉媛說,面對市場上熱門的競爭產品時,若推出同類型商品就得為商品化妝,找出與競品間的差異化,從基金持股、幣別、級別甚至績效等,訂定策略及自家優勢,也經由團隊作戰模擬,找出賣點。
經營通路不容易,李曉媛認為,通路業務人員必須建立人脈、觀察人的敏感度,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銀行為例,職員會進行輪動,且基金業所接觸的銀行部門眾多,業務人員應想盡辦法打進各個部門,建立起人脈網。當建立起人脈後,再搭配找出關鍵人物的敏感度,較能有效率地獲得業績。最後,經營客戶得長久經營,能夠解決客戶的痛點,才能讓彼此關係走得更遠更久。
儘管面對ETF市場來勢洶洶,李曉媛說,主動基金贏在超額報酬的機會;同時,像是瀚亞投信的境內外商品當中,有豐富的級別與幣別,可讓投資人有更多的選擇,甚至能達到資產配置、分散風險的多重效果。
受惠於內需動能穩健、以及外國觀光客赴日人次大增下,日本消費動能持續看俏。根據日本國家旅遊局統計,截至4月底,日本旅遊人數今年以來持續增加,3月與4月單月遊客均超過300萬人次,與疫情前2019年同期間比較來得高,可見日本海外遊客已恢復疫情前水準,且不斷有顯著性的成長。
瀚亞投資(新加坡)表示,由於日本近月出現健康通膨的跡象,加上日本央行結束長達八年的負利率政策,市場期待在穩健的經濟環境下,將會有更多日本國人動用龐大的儲蓄進行消費與投資;相較大型股,中小型股更傾向掛勾國內經濟,因此也將更受惠於通膨周期。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指出,日本企業展現高度的轉嫁輸入成本的能力,維持獲利與創造現金流的韌性,且在財務改革的激勵下,日本企業出現近23年罕見資本支出的強勁成長,為未來擴張做準備,這也讓市場對其抱持更加期待的態度。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由於日企披露治理相關資訊的時間壓力與日俱增,中小型企業仿效也只是時間問題。預期未來當日本中小企業能夠跟得上治理改革要求,提升資本效率和積極回饋股東,有朝一日亦可享有價值重估(Re-Rating)的上漲動能。
不過,在此相關日企改革題材尚未完全落實的階段,野村投信建議,投資人若想參與日股投資,不需要特別選定大型或中小型股,只要選擇一檔長期績效優異的主動式日股基金,交給專業的基金投資團隊幫忙,判斷何時才是大中小型股最適合配置的時機,便可享有長期優異的投資成果。
日圓貶爆!國人狂換日圓 日股基金成最佳停泊站
今年以來日圓持續貶值,帶動國銀換匯爆量。投信法人觀察,由於國人手中日圓愈來愈多,日圓計價的日股基金成為最佳停泊站。根據統計,第一季國人持有前十大日股基金的日圓計價申購金額已突破百億元。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國人持有規模前十大日股基金累計申購金額已破百億元,其中包含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瀚亞日本動力股票基金、富達日本價值基金等,申購量表現不俗。3月單月申購金額更達到54億元。
在績效方面,目前規模超過460億元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日圓計價,今年以來一度上漲近15%。市場看好隨著全球半導體景氣復甦,日本半導體材料與設備的優勢供應鏈成長可期。
專家分析,日股近年在制度面、政策面都有不少革新,包含東京證交所推動的公司治理改革持續吸引外資流入,並推動NISA(個人儲蓄帳戶)新政,讓日本券商新開戶數增加3.2倍。目前日股已成為日本投資人最想增持的資產。
瀚亞投資表示,日本政府推出的NISA政策鼓勵日本家庭投資,加上企業改革發揮綜效,日本股息與股票回購量也逐步上升。通膨緩解、日圓疲弱以及經濟改善等因素,也提振投資人對日本股票的信心。建議定期定額投資日股基金。
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乾認為,日股評價仍具吸引力,企業獲利穩健,加上旨在改善公司治理的政策令人鼓舞,有望持續吸引資金投入。
統計國人持有規模前十大日股基金,今年以來累計申購已破百億元 ,3月單月就達54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有9. 2億元,以第一季來看,包括元大日本龍頭企業、瀚亞日本動力股票 基金、富達日本價值基金、野村日本策略價值基金、摩根日本(日圓 )基金申購量都不俗。
從績效來看,目前規模逾460億元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日圓級 別,今年以來一度來到近15%漲幅,市場看好隨著全球半導體景氣復 甦,AI再加速推動半導體產業升級,日本半導體材料與設備的優勢供 應鏈成長可期。
專家分析,日股制度面、政策面的革新漸獲成效,包含東京證交所 推動的公司治理改革持續吸引外資流入,NISA(個人儲蓄帳戶)新政 上路推動日本券商新開戶數增3.2倍,目前日股已成為日本投資人最 想增持的資產,加上美日強化結盟鞏固日本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 角色,對日股都是利多。
瀚亞投資提到,日本政府推出的NISA政策,鼓勵更多日本家庭可將 巨額的存款進行投資,加上企業改革已逐漸發揮綜效,日本股息與股 票回購量已逐步上升;通膨的緩減、疲弱的日圓以及經濟的改善,提 振投資人對日本股票的信心。日股長期成長動能題材仍相當完整,包 括通膨環境相對全球其他國家來得穩健、財務重整利多也將持續發酵 、企業資本支出強度可持續對股市帶來支撐,建議定期定額布局日股 基金。
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乾認為,日股因評價仍具吸引力,加上 企業獲利穩健,且旨在改善公司治理的政策令人鼓舞,吸引資金持續 投入。
**股債震盪劇烈 瀚亞投信建議多元布局**
最近股債市場出現大幅波動,讓不少投資人心驚膽跳。面對不穩定的市場,投信法人建議投資人採取多元化布局,透過平衡型基金和多元資產基金等,同時投資股票和債券,降低風險,提升報酬機會。
瀚亞投信指出,儘管全球經濟和企業獲利前景依舊穩健,但風險性資產仍有表現空間。投資人應該採用多元化策略,以組合基金進行布局,兼顧攻守兼備的效益。
日盛投信也表示,透過平衡型基金靈活配置股票和債券,進行多元化分散,可以掌握一定的報酬。而台新投信則建議投資跨國組合型平衡型基金,透過股債配置和多元市場,達到分散風險和降低波動的效果。
富蘭克林投信提出,面對市場不穩定,投資人可透過多重資產配置強化投資組合,同時持有股票和債券,達到漲跌互補的投資成效。而野村投信強調,美股長期趨勢樂觀,透過股債配置能減低資產波動,同時參與市場上漲帶來的資本利得。
投信法人普遍認為,在經濟和獲利保持穩健的情況下,股債資產的平衡配置有利於投資人降低風險,掌握報酬機會,是目前最適合的投資方式。
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研究團隊指出,標普500企業累計已公布第 一季財報459家,獲利優於預期361家,比率78.6%,財報表現良好, 聯準會將於6月起放慢縮表速度,有利增強經濟軟著陸信心。
從各國經濟預期指數、製造業週期、PMI擴散週期等指數,均驗證 基本面仍在好轉當中。建議透過平衡型基金靈活布局於股票和債券基 金,執行資產多元化分散,掌握一定的回報。
台新全球多元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聯準會已表示下一 步政策不是升息,市場亦逐漸消化延後降息預期,加上中東情勢未再 惡化,且今明年企業業績成長動能加速,市場氣氛恢復平穩樂觀。但 部分投資人預期較高的個股或股價領先反應者,波動度仍明顯放大, 預估5月盤勢仍受財報與經濟數據影響,但整體表現將優於4月。建議 布局跨國組合型平衡型基金,藉由股債彈性配置以及多元市場,發揮 分散風險、降低波動的投資效益。
瀚亞投信認為,在經濟與獲利展望保持穩健下,風險性資產仍有表 現空間,投資人應採多元化布局,建議可布局組合基金,達進可攻、 退可守的效益。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建議,市場不穩定因素充斥,投資難度大幅提升 ,投資人可採用多重資產配置強化投資組合,透過股債性質兼具的特 性,達到隨漲抗跌的投資成效。
野村投信強調,美股長期走勢震盪向上,因此只要長期投資,即使 遭遇大幅回檔,若能熬過回檔時的陣痛期,回報將十分具吸引力,而 透過股債資產的配置,不僅能有效減低資產波動程度,亦能參與股市 上漲帶來的資本利得機會,是最適合投資人的方式。
美股搭配美債的平衡型基金不僅可以降低股票資產的波動,也能參 與美債殖利率位於高檔所帶來的收益,目前正是極佳的進場時機。
**瀚亞看好日股 外資持續買進**
儘管日股自 4 月以來整理,但外資仍穩抱並持續加碼。據統計,今年以來至 5 月 10 日,外資買超日股累計金額已突破 5 兆日圓,即使近期國際資金對日股基金轉為賣超,周賣超近 9 億美元,但仍有外資持續發布看多日股報告。 日銀上週意外減少購債規模,推升日本公債殖利率走揚,但日圓仍疲軟。富達國際認為,日圓維持歷史低檔區,且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將維持寬鬆立場,有助於日股後續走勢。 野村投信指出,日企獲得外資青睞,是因為企業改革並非曇花一現,越來越多年企響應治理改革、回饋股東。今年 1 至 4 月,已有 587 家日企提高股利發放,384 家宣布股票回購,數量均創新高。 除了企業提高股利發放,日本國內投資人對日股偏好度也轉佳。瀚亞投資(新加坡)指出,日本政府推出的 NISA 政策鼓勵家庭將存款投入投資。 此外,日本通膨環境改善、疲弱的日圓和經濟好轉,也提振投資人對日股信心。貝萊德分析,這些利多因素支持日本股票未來成長,該團隊持續加碼日本股票。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強調,日股長期成長動能仍強,包括穩健的通膨和企業資本支出的支撐。日股東山再現 瀚亞看好長期投資契機
日本股市強勢反彈,東證總市值重返亞股之首,帶動日股相關基金募集熱潮。瀚亞投資(新加坡)表示,日本政府推出的NISA(個人儲蓄帳戶)政策,以及企業改革發揮綜效,刺激投資人信心。 根據日本財務省統計,外資今年已買超日股超過5兆日圓。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認為,日本通膨環境相對穩定、企業重整帶來利多,加上企業資本支出增加,長期成長動能仍強勁。 瀚亞投信看好日股後市,建議投資人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布局日股基金。目前市場上有復華、台新、中國信託等投信申請募集日股相關基金,其中復華日本護城河優勢龍頭企業ETF(00949)已於6月12日起募集。 復華投信指出,該ETF追蹤日股大型龍頭股,涵蓋商社、半導體、製造業龍頭及內需消費等熱門主題,可全方位掌握日股投資契機。 此外,第一金也將募集日本共同基金。投資專家表示,日股走出失落的30年,投資人應把握機會,透過定期定額方式,長期投資日本股票基金,參與日股成長契機。投信員工薪水亮眼 聯博平均年薪破500萬
隨著國人熱衷投資基金,投信員工的薪水也水漲船高。根據公開資訊顯示,2023年17家外商投信員工平均年薪皆超過135萬元,第一名聯博員工更是以515萬元的高薪稱霸全場。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美國降息預期下,債券投資熱度攀升。擅長債券商品的投信規模大幅成長,聯博去年營收衝破22億元,薪資費用近6億元,員工115人,平均薪資最高,達515萬元。此外,路博邁員工平均年薪也有371萬元。
安聯投信去年不僅獲利豐厚,資產管理規模也突破兆元,躍居台灣最大主動式基金業者。在台股ETF風潮下,安聯旗下三檔台股基金規模仍有830億元,平均年薪也位居外資投信前三大。
瀚亞投信員工薪資200萬元起跳
市場人士表示,投信業薪資差距頗大。一般員工和基金經理人年薪約100~200萬元,而業務主管和高階主管可達800萬元到千萬元之間,甚至超過銀行和證券業。
除了前五大投信,瀚亞投信、鋒裕匯理、瑞銀等多家投信員工平均薪資也都在200萬元以上。
外資投信高薪伴隨高壓
分析人士提醒,雖然外資投信員工享有高薪,但也承受較大的業務壓力。台灣資產管理產業競爭激烈,高層主管面臨許多挑戰。
市場人士分析,去年在美國降息預期下,投資人開始大舉搶進債券 ,擅長債券商品的投信規模都大增,以聯博來說,去年全年營收就衝 高到22.88億元,薪資費用達近6億元、員工人數達115人,平均薪資 高達515萬元,而路博邁薪資費用雖只有1.7億元,但員工人數少,只 有46人,因此平均年薪高達371萬元。
安聯投信去年不止獲利好,資產管理規模更已破兆元,已躍為台灣 最大主動式基金業者,尤其在台股ETF爆夯的年代,旗下三檔旗鑑主 動式台股基金規模至3月底仍有830.64億元,因此平均年薪也常年位 居外資投信前三大。
市場人士認為,投信業薪資差異大,若用平均值來看只能看個概況 。一般來說,一般員工、基金經理人年薪約在100~200萬之間,而業 務主管、高階主管年薪則可介於800萬元到千萬元之間,甚至比銀行 和證券業來得更高。
各家員工平均薪資會受到薪資總費用、員工人數影響。若以人數來 看,野村、安聯、摩根的員工人數都破200人,聯博、富達、瀚亞、 富蘭克林都破100人。
除前五大之外,其實鋒裕匯理、貝萊德、摩根、景順、瑞銀、野村 、瀚亞、滙豐、德銀遠東、大華銀投投信的員工平均薪資 也都在200萬元以上。
市場人士認為,雖然外資投信的人享有高薪,但也會面對較大的業 務等壓力,台灣資產管理產業已進入高度競爭,因此台灣基金產業的 高層主管現在面臨許多挑戰。
日銀上週意外減少購債規模,此舉雖推升日本公債殖利率走揚,但 日圓依然疲弱。富達國際表示,日圓維持在歷史低檔區,市場也預期 日本央行保持原先寬鬆立場,日圓貶及日企公司治理改善政策等均有 利日股後續走勢,該投資團隊短期對日股持正向展望看法。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指出,日企持續獲得外資的青 睞,主要原因為日企的改革並非曇花一現,越來越多日本企業響應治 理改革、積極回饋股東,今年以來截至4月底,日股已有587家企業提 高股利發放,384家企業宣布實施股票回購,數量皆創下歷史新高。
除了企業提高股利發放外,日本國內投資人對日股喜好度也明顯轉 佳。瀚亞投資(新加坡)認為,日本政府推出的NISA(個人儲蓄帳戶 )政策,鼓勵更多日本家庭可將巨額的存款進行投資。日本企業發放 股息與股票回購量已逐步上升;通膨的緩減、疲弱的日圓以及經濟的 改善,確提振投資人對日本股票的信心。
貝萊德分析,看到不少利多要素正支持日本股票未來的成長,其中 日本期待已久的通膨環境終於再次到來,使企業獲利前景更加樂觀, 因為企業可以提高產品和服務價格,而不斷上升的工資將支持消費者 支出,以提高股東價值的企業改革。從策略投資的角度來看,相對於 大盤,該投資團隊持續加碼日本股票。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強調,日股長期成長動能題材 仍相當完整,包括日本通膨相對全球其他國家來得穩健、企業資本支 出強度對股市有撐。
日股2023年大漲近三成,走出失落的30年,東證總市值在2024年初超越上證,重返亞股首位,也讓日股ETF、共同基金重回台灣投資人目光。根據理柏資訊統計,目前於集中市場交易的日股ETF有元大日經225、國泰日經225及富邦日本等三檔(不含槓反),主要追蹤日股大盤表現,去年市值規模、成交量皆以倍數成長,境內外的日本共同基金規模也有明顯增加。
各投信看好日股後市表現,今年來陸續遞件申請募集新基金,其中復華日本護城河優勢龍頭企業ETF(00949)拔得頭籌,也是睽違近八年再有日股ETF募集,並訂於6月12日起展開募集。此外,申請中的還包括台新日本半導體ETF、中國信託日本ETF傘型;共同基金部分則有第一金量化日本通基金。
復華投信表示,復華日本龍頭ETF的追蹤指數為NYSE FactSet日本護城河優勢龍頭企業指數,成分股30檔涵蓋五大商社、關鍵半導體、製造業龍頭及內需消費等目前日股熱門投資主題的大型龍頭股,全方位掌握日股新高行情投資契機。根據日本財務省截至5月中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外資買超日股金額已經超過5兆日圓。復華日本龍頭ETF經理人劉昌祚表示,近年全球金融市場資金集中效果明顯,大型龍頭企業因為具產業競爭優勢、經營效率優異,更受市場資金青睞,也將是接下來布局日股估值修復行情的首選。
瀚亞投資(新加坡)指出,日本政府推出的NISA(個人儲蓄帳戶)政策,鼓勵更多日本家庭可將巨額的存款進行投資,加上企業改革已逐漸發揮綜效,日本股息與股票回購量已逐步上升;通膨的緩減、疲弱的日圓以及經濟的改善,提振投資人對日本股票的信心。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日股長期成長動能題材仍相當完整,包括日本通膨環境相對全球其他國家來得穩健、財務重整利多也將持續發酵、企業資本支出強度可持續對股市帶來支撐,建議投資人定期定額布局日本股票基金。
美國CPI降溫 利多美非投等債
美國4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降溫,市場預期聯準會將降息,加上經濟環境穩健,瀚亞投信指出,此時正是布局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以下簡稱「美非投等債」)的好時機。
專家表示,美非投等債與美股走勢長期高度相關,在美股多頭行情未熄火之前,其表現仍值得期待。投資人可加碼布局,把握投資契機。
瀚亞美非投等債具「YUM」優勢
瀚亞投信建議投資人選擇具備「YUM」三大優勢的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
- Yield(收益):經濟展望樂觀,美非投等債可提供較多收益。
- USA(美國市場):美國為全球最大非投等債市場,債券標的選擇多,經濟穩健,企業信貸基本面亮眼。
- Master(專業管理):基金研究團隊緊跟產業週期,靈活調整投資組合,高配能源、金融、通訊及交通產業。地緣政治因素支撐下,有利於能源非投等債表現。
此外,瀚亞投信強調,基金團隊透過信評部位調整,避開極端風險,同時降低波動風險。自成立以來,基金長期違約率低於指數水準,顯示團隊在追求績效的同時,也嚴格控管風險。投資人可藉此達到攻守兼備效益。
**瀚亞投信看好美國非投等債 投資時機正逢其時** 美國4月核心通膨指數年增率降溫,提振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加上穩健的經濟環境,被視為布局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的絕佳時機。 投資專家表示,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與美股走勢高度相關,在美股多頭行情持續帶動下,美國非投等債表現值得期待,投資人可把握時機加碼布局。 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具有三大優勢:「收益好(Yield)」、「管理優(Master)」、「風險控(Risk)」,讓投資人收益更有感。 **1.收益好(Yield):** 非投資等級債券在經濟展望樂觀下,能提供較高收益。 **2.管理優(Master):** 瀚亞投資的專業團隊緊跟產業周期,靈活調整投資組合,相較基準指標,該檔基金高配能源、金融、通訊及交通產業,把握地緣政治因素支撐油價的有利態勢。 **3.風險控(Risk):** 透過信評部位調整,團隊避開極端風險,掌握非投資等級債利差收斂效益,同時降低波動風險。基金成立以來,長期違約率低於指數水準,達到攻守兼備的效果。 儘管經濟展望樂觀,但市場不確定性仍高,高利率對經濟的影響仍存未知數。投資人應以合理的風險追求較好的報酬,而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正是理想選擇,讓投資人收益更加有感。
投資專家指出,股市已漲多、加上債券資產評價仍處於甜蜜點,資 金開始流入債券市場,藉機卡位降息後利多,而非投資等級債在經濟 展望樂觀下,可提供較多的收益,對想參與行情的投資人而言,可選 擇擁有「YUM」三大優勢的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
儘管經濟展望看似樂觀,但不確定性仍多,尤其高利率對經濟影響 程度仍存在未知數,應以合理的風險,追求較好的報酬,美國非投資 等級債正是最佳的選擇,可讓投資人在收益上(Yield)更加有感。
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聚焦在美國市場,美國(USA) 屬全球最大的非投等債市場,可選擇的債券標的也較多,加上美國經 濟仍屬穩健,企業信貸基本面也亮眼,換言之,這檔基金因聚焦在美 國市場,能提供投資人較多的防禦力。
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如同專業的管理大師( Master),緊跟產業週期,靈活調整投資組合,相較基準指標,該檔 基金高配能源、金融、通訊及交通產業,尤其地緣政治因素支撐油價 ,將有利於能源非投資等級債的表現。
瀚亞投信強調,這檔基金專業團隊透過信評部位調整,避開極端風 險,仍可掌握非投資等級債利差收斂的效益,同時也力求降低波動風 險,基金於各期間的標準差,均低於同類型平均,加上自成立以來, 長期違約率低於指數水準,由此可見團隊在追求績效之際,風險上也 進行嚴格的把關與控管,可讓投資人達攻守兼備效益。
投資專家指出,由於股市已漲多,加上債券資產評價仍處於甜蜜點,使資金開始流入債券市場,藉機卡位降息後所帶來的利多,而非投資等級債在經濟展望樂觀下,可提供較多的收益,對想參與行情的投資人而言,可選擇擁有「YUM」三大優勢的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
儘管經濟展望看似樂觀,但不確定性仍偏多,尤其高利率對經濟的影響程度仍存在未知數,應以合理的風險,追求較好的報酬,而美國非投資等級債正是最佳的選擇,可讓投資人在收益上(Yield)更加有感。
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聚焦在美國市場,而美國屬全球最大的非投等債市場,可選擇的債券標的也較多,加上美國經濟仍屬穩健,企業信貸基本面也亮眼,換言之,該檔基金因聚焦在美國市場,能提供投資人較多的防禦力。
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如同專業的管理大師(Master),緊跟產業周期,靈活調整投資組合,相較基準指標,該檔基金高配能源、金融、通訊及交通產業,尤其地緣政治因素支撐油價,將有利於能源非投資等級債的表現。
瀚亞投信表示,該檔基金專業團隊透過信評部位調整,避開極端風險,仍可掌握非投資等級債利差收斂的效益,同時也力求降低波動風險,基金於各期間的標準差,均低於同類型平均,加上自成立以來,長期違約率低於指數水準,由此可見團隊在追求績效之際,風險上也進行嚴格的把關與控管,可讓投資人達攻守兼備效益。
聯準會轉鴿,國人轉向防禦型投資
受聯準會利率政策轉向影響,加上全球股市漲多,台灣投資人今年偏愛防禦型商品。據境外基金觀測站統計,4月境外基金淨申贖金額達294.6億元,截至4月底,國人持有境外基金總金額年增13.5%,持續突破4兆元大關。
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4月美國核心CPI年增率創三年低,市場預期聯準會將於今年9月啟動降息,降息2碼的機率也大幅提升。加上2024年美國GDP成長預估仍介於2.5%至3%之間,經濟動能穩健,投資非投資等級債或投資等級債,短期可享較高利息收益,長期也有望獲取資本利得。
觀察各資產類別的淨申購情況,境外平衡型與固定收益型基金較受投資人青睞,4月淨流入金額分別為165.2億元和160.2億元。股票型基金則持續失血,但4月淨流出已有所收斂。
除了境外基金,台股ETF和債券ETF規模也持續擴大,站穩2兆元大關。國內境內基金總規模達7.7兆元,創下新高。台股和債券ETF受益人數占72%和51%,分別是目前國內ETF市場規模最大和受益人數最多的資產類別。
**聯準會按兵不動 美非投資級債體質「轉骨」** 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但預計今年下半年可能降息。瀚亞投信建議,美國非投資級債(Junk bond)體質已改善,可關注較高評等的債券,以降低信用風險。 PGIM美國全方位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林芷麒表示,美國非投資級債的「體質」已與過去不同,BB和B級債券合計超過9成,CCC級或以下的債券比重持續下降,品質明顯提升。 違約率方面,過去風險多集中於CCC級債券,但現在BB級違約率為0%,B級僅0.3%,反映出非投資級債已「轉骨」。 此外,聯準會延後降息預期,美國非投資級債的殖利率水準拉高,目前來到7%至8%。瀚亞投信表示,投資人可減少配置低評級債券,增加BB級債券,以參與高息優勢。 meskipun市場一再延後降息時程,但只要聯準會不重新啟動升息,美國經濟仍穩定。瀚亞投信建議,在利率高檔期間,投資人可加碼布局美國非投資等級債。
**聯準會轉向降息預期升溫 境外防禦型基金受青睞**
隨著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政策轉向鴿派,且全球股市漲幅過大,今年以來防禦型商品的買氣明顯上升。境外基金觀測站統計顯示,4月份境外基金淨申購金額達到294.6億元,其中境外平衡型和固定收益型基金最受投資人歡迎。
截至4月底,國人持有境外基金總金額突破4兆97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5%,再創歷史新高。進一步檢視各項資產類別的淨申購情況,境外平衡型和固定收益型基金分別淨流入165.2億元和160.2億元,國人持有金額年增幅分別達到22.6%和15.4%,金額分別來到9,701.6億元和1.6兆元。
反之,股票型基金則持續淨流出,不過4月份的淨流出金額已較前幾個月有所收斂。法人分析,由於聯準會今年降息機率升高,加上股市近期漲幅過大,投資人紛紛將資金轉向較具防禦力的固定收益型和平衡型商品。預計隨著聯準會政策路徑更加明朗,這類商品將繼續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瀚亞投信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4月份核心CPI指數年增率創下三年新低,強化了市場對於聯準會9月啟動降息的預期。此外,市場普遍預估2024年美國GDP成長率仍在2.5%至3%之間,整體經濟動能仍屬穩健。
瀚亞投信表示,目前市場債券殖利率仍處於偏高水位,投資人在此時布局投資等級債或非投資等級債,除了能獲得較高的利息收益,長線還有望賺取資本利得。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將持續採取選擇性精選持股策略。他觀察到,市場表現已從少數幾個股擴展到更多元的產業和標的。目前在消費耐久財、工業和原物料產業中看到了較佳的投資機會。
波克也指出,美國的高利率環境有利於收益投資策略,尤其是投資級債券殖利率的絕對水準,仍對收益策略具有吸引力。
各資產類別淨申購情況來看,境外平衡型與固定收益型基金較受投 資人喜愛,4月淨流入金額分別為165.2億元與160.2億元,國人持有 金額分別年增22.6%與15.4%,金額來到9,701.6億與1.6兆元;反觀 股票型基金則持續失血,但4月淨流出已收斂。法人表示,聯準會今 年降息預期,且股市短線漲多,投資人持續將資金轉向較具防禦力的 固定收益型與平衡型商品。
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4月核心CPI指數 年增率創三年來新低,提振對聯準會9月啟動降息的預期,今年降息 2碼的機會也大幅提升,加上市場普遍共識2024年美國GDP成長仍在2 .5%至3%之間,整體經濟動能仍屬穩健;而債市殖利率仍處於偏高 水位,現在布局投資等級債或非投資等級債,短線能享較高息收外, 長線還有望賺資本利得。
雖整體境外基金規模站上4兆元後續創新高,台股ETF、債券ETF近 年來規模飛速增加,至今紛紛站穩2兆元大關,推升國內境內基金整 體規模達7.7兆元,同樣續創新高,對照2019年以前基金市場老是感 嘆「國外的月亮比較圓」,自2019年中之後開始轉變,境內基金超越 境外基金,且這幾年拉大差距,持續擴大至約3.7兆元。
國內ETF市場受益人數72%在台股、規模51%在債券的結構,造就 債券ETF、台股ETF分別是目前規模最大資產類別、以及受益人數最多 資產類別,也扮演近幾年推升台灣ETF規模與受益人數增長的主要動 能。根據最新統計,台股、債券ETF至本月規模分別來到2.45兆、2. 05兆,占整體境內基金規模近6成,這最大的兩大類基金規模合計就 超越了境外基金整體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