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瀚亞投信(未)公司新聞
PGIM美國全方位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產品經理林芷麒進一步分析,美國非投資級債的「體質」已與過往大相逕庭,目前BB和B級債券合計占美國非投資級債券市場高達9成,CCC級或以下的債券比重持續下滑,整體品質較過去明顯提升,而且從違約率角度來看,過往違約風險多集中於CCC級債券,BB級長期違約僅0.4%、B級僅1.4%。
若從最新的數據分析,BB級現階段甚至沒有違約,B級的違約率也只有0.3%,反映出現在的非投資級債已「轉骨」,只要慎選較高評等的債券,便能降低整體信用風險。
林芷麒認為,除了美國非投資級債有望參與未來經濟成長的環境,在現階段聯準會持續延後降息的預期下,再度拉高美國非投資級債的殖利率水準,讓息收成為目前美國非投資級債最大的投資誘因,最新殖利率來到7%至8%的水準,大幅增添其投資價值,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減少配置低評級債券,轉而增加較高評等的BB級債券,同時伺機彈性調整現金部位,參與美國非投資級債的高息優勢。
瀚亞投信表示,雖然市場一再延後聯準會降息時程,等待降息之路也顯得更加漫長,但只要聯準會不重新啟動升息,美國經濟仍相當穩健,且市場表現也更加健康,整體來看,非投資等級債的表現相當值得期待,建議投資人在當前利率仍在高檔之際,可加碼布局。
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隨著非投資等級債到期高峰逼近,發行人積極管理到期期限,今年以來美元非投資等級債發行總額高於歷史平均,73%發行量用於再融資,而非併購與發放股利,顯示企業正努力度過高利率環境,也對經濟前景抱持樂觀態度。
進一步觀察各資產類別淨申購情況,4月境外平衡型、固定收益型基金淨流入金額分別為165.2億元與160.2億元,國人持有金額分別年增22.6%與15.4%,金額來到9,701.6億元與1.6兆元;反觀股票型基金則持續失血,但4月淨流出金額有收斂跡象。
法人表示,由於聯準會今年啟動降息機率高,加上股市短線已漲多,使投資人今年來持續將資金轉向較具防禦力的固定收益型與平衡型商品,預估在聯準會政策路徑更加明確後,將更受投資人青睞。
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4月核心CPI指數年增率創三年來新低,提振對聯準會9月啟動降息的預期,今年降息2碼的機會也大幅提升,加上市場普遍共識2024年美國GDP成長仍在2.5%至3%之間,整體經濟動能仍屬穩健;而債市殖利率仍處於偏高水位,現在布局投資等級債或非投資等級債,短線能享較高息收外,長線還有望賺資本利得。
瀚亞投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非投資等級債與美股的走勢長期有高度相關性,美股首季財報亮眼,且企業對未來獲利指引佳,美股有望跟隨獲利預估上行;在美股多頭行情未熄滅前,美國非投資等級債表現值得期待。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維持選擇性精選持股策略,看到市場表現從狹隘的少數個股拓展到較廣泛的產業與標的,目前消費耐久財、工業與原物料產業看到較佳投資機會。美國高利率環境有利收益投資策略,尤其投資級債殖利率的絕對水準對收益策略仍具吸引力。
**台灣供應鏈重塑機遇**
**瀚亞投信攜手 PwC 新加坡,評估全球供應鏈重塑趨勢** 地緣政治、疫情和氣候變遷衝擊持續,傳統全球供應鏈面臨風險升高。瀚亞投信表示,企業勢必重塑供應鏈,其中印度、墨西哥、東南亞、新興歐洲和部分南美洲市場有望受惠。 **多元化供應鏈 印度扮演關鍵角色** 根據瀚亞投信和 PwC 新加坡合作的白皮書調查,未來供應鏈將多元化,印度、東南亞、新興歐洲、墨西哥和部分南美洲市場的地位將日趨重要。印度製造業蓬勃發展,電子零組件、醫藥和醫療機器的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 **成本考量與執行障礙 並行並重** 調查發現,75% 受訪企業認為,若不重塑供應鏈,潛在利潤風險將高於重塑成本。然而,高成本和缺乏執行能力成為重塑障礙,其中 79% 受訪者選擇採用策略性夥伴模式,51% 則傾向併購來執行重塑。 **新興市場投資機遇** 瀚亞投信(新加坡)執行長馬浩德(Bill Maldonado)指出,全球供應鏈重塑帶動新興市場潛力,投資人應把握機會。瀚亞投信的研究團隊看好重塑議題對新興市場的影響,投資人有望從目前較低估值中獲益。瀚亞投資攜手PwC新加坡合作公布《重塑供應鏈關鍵因素:投資者的新機遇》,調查全球150名企業高階主管,了解他們對重塑供應鏈的想法,發現他們已將再平衡供應鏈視為是2024年三大業務中的優先事項之一。
根據白皮書調查指出,隨未來供應鏈的多元化,印度、東南亞、新興歐洲、墨西哥及部分南美洲市場的重要性將日益增強。尤其印度製造業持續蓬勃發展,企業高階主管特別認為,印度將在電子零組件、醫藥及醫療機器等供應鏈當中扮演重要角色。
調查顯示,75%受訪者認為,若不重新平衡供應鏈,所面臨的潛在利潤風險將高於重新平衡衍生的成本,根據不同產業間的差異,若未能重新平衡供應鏈,將在未來10年導致19%至24%的利潤面臨潛在風險。
調查顯示,29%受訪者認為,供應鏈再平衡將有機會降低成本,企業有機會從中受惠;不過,高成本與缺乏執行能力被視為重塑供應鏈的兩大障礙,79%受訪者選擇將採用策略性夥伴模式,51%則將透過併購,視為執行再平衡供應鏈的首選方式。
瀚亞投資(新加坡)執行長馬浩德Bill Maldonado表示,隨著全球供應鏈重新平衡,投資人須意識到新興市場的潛在趨勢與影響,瀚亞投資研究投資團隊清楚再平衡議題提供新興市場千載難逢的機會,投資人有望從目前較低的估值中受益。
**瀚亞投信:供應鏈重塑 新興市場受惠**
面臨地緣政治、疫情和氣候變遷的影響,全球供應鏈的風險正逐漸升高。瀚亞投信指出,企業必須重塑供應鏈,而印度、墨西哥、東南亞、新興歐洲以及部分南美市場將從中受益,提升在全球的地位。
瀚亞投信與普華永道(PwC)新加坡共同發布白皮書,調查結果顯示,隨著供應鏈的多元化,印度、東南亞、新興歐洲、墨西哥和部分南美市場的重要性將日益提高。其中,印度製造業持續蓬勃發展,受訪企業高階主管認為,印度將在電子零組件、醫藥和醫療器材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
儘管印度、墨西哥和新興歐洲等市場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份量將提升,但這些市場在全球或區域股票指數中的權重卻非常低,因為這些指數傾向廣泛持有大型股票,這可能會降低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和報酬機會。
瀚亞投信(新加坡)執行長馬浩德表示:「全球供應鏈重新平衡,投資人必須意識到新興市場潛在的趨勢和影響。再平衡議題為新興市場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也為投資人提供了令人興奮的機會,有望從目前相對較低的估值中受益。」
PGIM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黃相慈預測,今年成熟市場經濟成長將放緩,而新興市場成長則將加速,預計所有新興市場的成長率都將高於成熟市場,其中亞洲領先幅度較大。除了中國大陸,印度、印尼和菲律賓的經濟成長率都將達到 5% 以上的高水平。加上聯準會降息,將提振資金回流新興市場,新興市場央行降息也將進一步提振經濟表現,新興市場採購經理人指數已顯示新興市場經濟復甦將更加廣泛。
黃相慈認為,隨著新興市場央行持續降息,加上美國經濟軟著陸和新興市場穩健成長,新興企業將受益於營收增加、現金流改善等因素,進而帶動新興市場企業的信用水準提升,有利於新興市場企業債市的表現。
瀚亞投資攜手PwC新加坡發布白皮書調查指出,隨未來供應鏈的多 元化,印度、東南亞、新興歐洲、墨西哥及部分南美洲市場的重要性 將日益增強。尤其印度製造業持續蓬勃發展,企業高階主管特別認為 ,印度將在電子零組件、醫藥及醫療機器等供應鏈當中扮演重要角色 。
儘管印度、墨西哥及新興歐洲等市場在全球供應鏈中將日益增強, 但占全球或區域股票市場指數中,只有很小權重,因為這些指數一向 廣泛持有大型股票,這將可能減少分散投資與報酬機會。隨著全球供 應鏈的再平衡為新興市場帶來龐大機會,可能要考慮採取更有針對性 的方法投資新興市場,從動態變化帶來的報酬機會中受惠。
瀚亞投資(新加坡)執行長馬浩德(Bill Maldonado)分析,隨全 球供應鏈重新平衡,投資人須意識到新興市場潛在趨勢與影響,再平 衡議題提供新興市場千載難逢的機會,也為投資人提供令人興奮的機 會,有望從目前較低的估值中受益。
PGIM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黃相慈指出,眼見今年成 熟市場經濟成長將放緩、新興市場成長加速,預計今年所有新興市場 成長率均將領先成熟市場,其中以亞洲領先幅度較大,除了大陸之外 ,包括印度、印尼及菲律賓經濟成長率均能達到5%的高水準,加上 聯準會降息,將提振資金回流新興市場,新興市場央行降息亦進一步 提振經濟表現,反映在新興市場採購經理人指數上,已開始顯示新興 市場經濟復甦將更為廣泛。
黃相慈認為,展望新興市場央行持續降息,加上美國經濟軟著陸和 新興市場穩健成長,新興企業料將受惠於此,包括營收增加、現金流 改善等,進而帶動新興市場企業的信用水準在全球融資狀況改善,有 利新興市場企業債市的表現。
瀚亞投信推投資級債 逢低布局獲利可期
美國經濟雖穩健,但中小企業備受挑戰,相較之下,以大型企業為主的投資等級債防禦力較佳。瀚亞投信研究團隊指出,當市場遭遇逆風時,投資等級債因具抗跌性而能逆勢上漲。
隨著股市波動加劇,投資等級債的低波動度能提供較多保護。市場預期貨幣政策轉向,投資等級債已連續五個月吸引資金淨流入,且違約率低,1998年來平均僅0.09%,最高不超過0.4%,獲利值得期待。
台新美國20年期以上A級公司債券ETF基金經理人黃鈺民表示,美國聯準會已多次表示可能暫緩升息,甚至開啟降息循環,這將有利於債市。目前國際資金已湧入債市卡位,長天期投資級債券正是布局良機。
群益ESG投等債20+ETF經理人曾盈甄指出,即使聯準會預期採取預防性降息,經濟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仍存在,強調資產品質的投資等級債仍受歡迎。其中,結合ESG概念的長天期BBB級債收益水準較高,品質與收益兼具,值得留意。
供應鏈重塑開啟新機!瀚亞看好台灣、印度、中國股票後市
面對地緣政治、疫情和氣候變遷等挑戰,全球供應鏈面臨不斷增加的風險。投信法人指出,企業重塑供應鏈已成勢,新興市場國家將有機會提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台灣、印度和中國等國後市值得期待。
瀚亞投信與PwC新加坡合作發布「重塑供應鏈關鍵因素:投資者的新機遇」報告,透過調查汽車、電子製造、製藥和醫療設備領域的企業高階主管發現,企業將供應鏈再平衡列為2024年三大業務優先事項之一。
報告指出,隨著供應鏈多元化,印度、東南亞、新興歐洲、墨西哥和部分南美洲市場的重要性將與日俱增。其中印度製造業蓬勃發展,電子零組件、醫藥和醫療機器等產業備受企業高階主管看好。
調查顯示,75%受訪者認為,不重塑供應鏈所面臨的利潤風險高於成本。29%受訪者預期再平衡將有助於降低成本、提升獲利。不過,高昂的成本和執行能力不足被視為重塑供應鏈的兩大障礙。
79%受訪者選擇透過策略性合作夥伴,51%則將透過併購來執行供應鏈再平衡。
儘管印度、墨西哥和新興歐洲等市場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這些市場在全球或區域股票市場指數中的權重仍偏低。
瀚亞投資(新加坡)執行長馬浩德表示,隨著全球供應鏈重塑,投資者必須關注新興市場的潛在趨勢,供應鏈再平衡議題為新興市場帶來難得的機會,也為投資者提供令人振奮的投資空間,有望從目前較低的估值中獲益。
**電子製造業供應鏈版圖重畫 印度、東南亞快速崛起**
在中美關係緊張下,企業紛紛尋求供應鏈多元化,印度和東南亞躍升為重要替代選項。一份由瀚亞投信委託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進行的調查指出,未來十年,印度將成為全球第三大供應鏈環節,東南亞排名也提升至第五。 相較之下,德國和日本則小幅下滑,分別降至第四和第六。調查顯示,電子製造業是東南亞發展的主要推力,而印度則受惠於電子製造、製藥和醫療器材產業的成長。 儘管企業尋求供應鏈多元化,但調查也表明,企業高層並未打算與美中脫鉤。受訪者表示,美中仍是關鍵市場,且近期沒有加強聚焦或降低其重要性的計劃。 瀚亞投信表示,美中緊張情勢已成為供應鏈再平衡的驅動力之一。企業正積極尋找替代方案,以增強韌性和降低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東協十國和印度將因此得利。 調查指出,47%的企業領袖將強化供應鏈韌性視為優先事項。75%認為,供應鏈再平衡的成本低於不平衡的潛在風險。受訪者估計,未來十年,若供應鏈未能再平衡,可能使19%至24%的獲利處於風險中。 普華永道新加坡合夥人瑟卡表示:「企業領袖優先考量重塑供應鏈,並提升企業對外部壓力的韌性。關鍵市場可藉此吸引投資、擴大參與全球價值鏈,創造大量的成長機會。」瀚亞投資優質公司債基金研究團隊表示,由於股市波動度較高,通 常會為本金帶來較大的風險,投資等級債的波動度較低,有助於提供 較多的保護。由於市場預期貨幣政策轉向,投資等級債連續五個月吸 引資金淨流入,且淨流入金額呈現顯著成長趨勢,及信用評等較高的 投資等級債違約率相對低,1998年來平均違約率僅0.09%,最高不超 過0.4%,故只要有折價買進機會,獲利都值得期待。
台新美國20年期以上A級公司債券ETF基金(00942B)經理人黃鈺民 指出,美國聯準會5月宣布利率再次不動,主席鮑爾表示下次政策利 率變動不太可能是升息,降息的時間可能比原先預期的更久。目前市 場普遍共識為美國最晚下半年將展開降息循環,則一旦展開降息,將 為債市帶來大多頭行情,現在正是逢低布局長天期投資級債券的絕佳 時機,國際資金也因而湧入債市卡位。
就投資級債而言,A投資級的信評優於BBB級,因為當經濟處於下行 周期時,A級公司債因財務體質較為健全,違約機率小,能創造較佳 報酬表現,但BBB級債若被降評成非投資等級債,債券會被強迫拋售 ,導致價格大跌的降評風險,整體來看,A級債券信用品質較高,在 景氣循環變化中,能以較低風險參與目前較高的殖利率水準,後市相 對具優勢。
群益ESG投等債20+ETF(00937B)經理人曾盈甄認為,隨聯準會年 內仍具預防性降息的可能性,加上經濟與地緣政治前景仍具有不確定 性,資產品質佳的投資等級債仍可望吸引訴求穩健配置的資金進駐, 表現仍值得關注。當中以結合ESG概念的長天期BBB級債最值留意,因 收益水準相對高,兼具品質以及收益優勢。
瀚亞投資攜手PwC新加坡合作公布「重塑供應鏈關鍵因素:投資者的新機遇」報告,調查來自北美、歐洲及亞洲地區的汽車、電子製造、製藥及醫療設備產業的150名企業高階主管,發現他們已將再平衡供應鏈視為是2024年三大業務中的優先事項之一。
根據白皮書調查指出,隨未來供應鏈多元化,印度、東南亞、新興歐洲、墨西哥及部分南美洲市場的重要性將日益增強。尤其印度製造業持續蓬勃發展,企業高階主管特別認為,印度將在電子零組件、醫藥及醫療機器等供應鏈當中扮演重要角色。
調查顯示,75%受訪者認為,若不重新平衡供應鏈,所面臨的潛在利潤風險將高於重新平衡所衍生的成本。29%的受訪者認為,供應鏈再平衡將有機會降低成本,企業有機會從中受惠;不過,高成本與缺乏執行能力被視為重塑供應鏈的兩大障礙,79%的受訪者選擇將採策略性夥伴模式,51%則將透過併購來執行再平衡供應鏈。
儘管印度、墨西哥以及新興歐洲等市場在全球供應鏈中將日益增強,但這些市場占據全球或區域股票市場指數中,只占很小的權重。
瀚亞投資(新加坡)執行長馬浩德(Bill Maldonado)表示,隨全球供應鏈重新平衡,投資人須意識到新興市場的潛在趨勢與影響,再平衡議題提供新興市場千載難逢的機會,也為投資人提供令人興奮的機會,有望從目前較低的估值中受益。
日經新聞報導,這份調查由瀚亞投資委託會計事務所PwC編製,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訪問了北美、歐洲、及亞洲企業的150名高階主管,結果顯示,在未來十年內,印度有望成為第三重要的供應鏈環節,名次前進一位,而東南亞地區也從第六名上升至第五名。
相較下,德國、日本則分別下降到第四名與第六名,名次皆下滑一位。調查指出:「電子製造業再平衡的最大受益者是東南亞,印度則受惠於電子製造、製藥和醫療器材產業的發展。」
不過調查也顯示,這些企業高層在未來幾年並不打算與美國和中國大陸脫鉤。在美、中貿易衝突加劇,大陸景氣也降溫之際,從中國大陸這個亞洲最大市場「脫險」的討論不斷,但受訪者說,這兩大強權仍至關緊要,近期內未有加強聚焦美、中,或降低其重要性的計畫。
根據這份調查,美、中關係降溫,已是供應鏈再平衡的驅動力之一,「然而,我們的全球調查指出,企業領導人仍認為,大陸將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
為強化韌性並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企業正找尋替代的供應鏈選項,東協十國與印度將蒙受其惠。調查顯示,47%的企業領袖說,強化供應鏈韌性為重要優先事項,75%認為,供應鏈再平衡的成本,低於不再平衡可能帶來的潛在獲利風險。
受訪者預估,若供應鏈未能再平衡,未來十年內19%~24%的獲利恐面臨風險,視產業而定。此外,29%的受訪者表示,再平衡將提供從降低成本獲益的機會。
PwC新加坡合夥人瑟卡表示:「商界領袖顯然優先考慮重新平衡供應鏈、並強化自家企業對抗外部壓力的韌性。關鍵市場可藉此吸引投資、擴大參與全球價值鏈,這帶來大量的成長機會。」
**股債平衡投資穩健獲利 瀚亞投信:風險性資產仍有發揮空間**
長期投資股市,報酬率雖高,但過程卻可能遇到大幅回檔。根據投信法人統計,1981年至2023年間,股六債四配置策略的滾動五年年化報酬率近一成,最低報酬率仍有0.6%,凸顯股債平衡投資兼顧報酬與風險的優勢。 瀚亞投信指出,經濟與企業獲利預測保持穩健,風險性資產仍有表現空間。投資人應採多元化布局,例如組合基金,可平衡風險與報酬。 野村投信表示,長期投資美股,即使遭遇下跌,熬過陣痛期後報酬仍可觀。透過股債資產配置,不僅能降低資產波動,還能參與股市上漲的資本利得機會。 駿利亨德森投資發現,股六債四投資組合的資產波動較小。從1981年至2023年間的回測結果來看,股六債四投資組合沒有負報酬,最低報酬率為0.6%,優於純美股和純美債;平均五年年化報酬率為9.9%,報酬率波動也較低。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建議,面對不穩定的市場,投資人可採用多重資產配置強化投資組合,透過股債特性兼具,達到抗跌回升的投資成效。 台新全球多元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謝夢蘭建議,採用多重資產基金布局策略,掌握股債輪動行情。在股票基金方面,核心持股為循環及科技基金,並適度配置價值與非美股票基金;在債券基金方面,看好美國20年期以上A級公司債券ETF。經濟數據強勁,聯準會降息預期反覆修正,瀚亞投信:多元資產布局迎市場波動
受經濟數據強勁影響,市場對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反覆修正,同時重量級企業財報陸續公布,加劇市場波動。根據理柏統計,近半年美元各類混合型基金前十強繳出逾10%成績效;投信法人分析,關鍵在於多元資產互補布局策略,能參與不同資產的輪動。
展望後市,除了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外,今年全球大選也將帶來不確定性,市場恐出現更多波動。安聯投信建議,面對利率轉折年,可聚焦於主動式多重資產策略,主軸放在收益成長、趨勢型等具備成長導向的主題,掌握不同資產在市場波動中的機會。
若偏好較積極的多重資產策略,安聯投信表示,全球政策帶動的美國基建投資、歐洲綠色協議等テーマ可留意。瀚亞投信也分析,預估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仍會高檔震盪,但聯準會升息已告終,殖利率上行風險不高,建議把握布局時機。
野村投信表示,美股長期走勢震盪向上,只要長期投資,即使遭遇 大幅回檔,若能熬過回檔時的陣痛期,回報將十分具吸引力,而透過 股債資產的配置,不僅能有效減低資產波動程度,亦能參與股市上漲 帶來的資本利得機會,是最適合投資人的方式。
美股搭配美債的平衡型基金不僅可以降低股票資產的波動,亦能參 與美債殖利率位於高檔所帶來的收益,目前正是極佳的進場時機。
駿利亨德森投資統計,股六債四可以有效地降低資產的波動幅度, 根據回測,比較1981年至2023年間美股、美債和股六債四投資組合的 滾動5年年化報酬率後,股六債四的投資組合沒有出現負回報,最低 的報酬率為0.6%,優於純美股以及純美債;進一步分析各類組合的 5年年化報酬率平均值,純美股為11.8%,純美債為7.1%,股六債四 則是9.9%居中,表現雖低於純美股,但資產報酬率的波動度亦明顯 降低。
瀚亞投信指出,在經濟與獲利展望保持穩健下,風險性資產仍有表 現空間,投資人應採多元化布局,建議可布局組合基金,達進可攻、 退可守的效益。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為,市場不穩定因素充斥,投資難度大幅提升 ,投資人可採用多重資產配置強化投資組合,透過股債性質兼具的特 性,達到隨漲抗跌的投資成效。
台新全球多元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謝夢蘭建議,採多重資產基金布 局策略,同步掌握股債輪動行情。股票基金方面,核心持股為循環及 科技基金,另適度配置價值與非美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方面,看好美 國20年期以上A級公司債券ETF。
展望後市,除了貨幣政策的轉折對經濟各層面的影響,今年還是全球的大選年,這些不確定性都會讓市場出現較多波動。安聯投信表示,面對美國聯準會四年來首次降息,比起過往,這次美國經濟走勢對於全球市場的影響更顯重要。美國經濟有望不著陸或將軟著陸,這是聯準會所期待的結果,也就是降低通膨同時避免觸發經濟衰退。
安聯投信指出,市場波動提供投資人布局機會,對應利率轉折年,仍建議聚焦在主動式多重資產策略,主軸可放在不同主題的多重資產,核心如收益成長策略、趨勢型如智慧城市等具備成長導向的主題,以期掌握不同資產在市場波動、輪動中的各種機會。
若投資人偏好較積極的多重資產策略,安聯投信表示,利基點包括美國基建投資和就業法案、歐洲綠色協議等全球政策,有助未來幾年向城市投資注入龐大資金,達成降低碳排的目標,也替城市現代化帶來額外的發展動能,短線強勁的走勢可能暫歇,但考量政策周期邁向調整,聯準會預期2024年開始降息,有利成長領域吸引更多關注。
瀚亞投信分析,預估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仍會在高檔震盪,所幸聯準會升息已告終,殖利率上行風險不高,現在正是布局好時機。
**科技股下半年前景看好 瀚亞投信帶你掌握投資契機**
受中東局勢動盪、美國降息無望及財報季因素影響,近期市場波動加劇。儘管科技股股價不低,但瀚亞投信認為,大部分科技次產業已接近谷底或正處於復甦初期,整體科技產業仍有龐大成長潛力。
路博邁投信台灣研究團隊主管侯明孝指出,近一年半來,半導體及科技產業歷經調整後,AI伺服器的應用正帶動產業重返上升軌道。除了AI伺服器外,PC、筆電與記憶體等也預計在今年復甦。
半導體產業已成為全球戰略物資,各國積極投資。此外,AI也成為軍備競賽的重點,資料庫資本支出大幅成長。這些趨勢將帶動半導體及AI供應鏈持續多年雙位數成長。
瀚亞投資全球科技股票基金研究團隊表示,近10年來,全球科技股表現優異。AI議題興起,帶動美國大型科技公司釋出樂觀訊息,激勵整體科技股維持多頭走勢。近期美股企業進入財報季,科技巨頭Meta、Alphabet、微軟的財報表現亮眼,提振市場情緒。隨著AI技術進入應用階段,預計將產生爆發性成長。
統一投信分析師指出,地緣政治與美債殖利率上升導致市場風險較保守,但股市並無反轉向下跡象。經濟基本面改善,企業獲利仍有上修空間。儘管半導體產業產值下修,但龍頭企業營運仍將持續成長,產業復甦趨勢不變。
瀚亞投信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全球科技股基金,把握科技產業長期發展契機。
路博邁投信台灣研究團隊主管侯明孝指出,去年第四季開始到今年 第一季,已經看到各個不同的應用,消費性電子到近期車用工業,都 出現庫存調整完畢、甚至進行回補的現象。整體半導體及科技業歷經 近一年半調整期後,AI伺服器的應用正推動產業重新進入上升週期, 除AI伺服器外,PC、筆電與記憶體也可望在今年回到上升週期。
半導體產業已成全球戰略性物資,各國爭相加速半導體投資,且A I也成為軍備競賽之一環,過去資料庫的資本支出頂多可能成長5%∼ 10%,但今年各家的規劃都是至少20%起跳。這個趨勢反應在整個半 導體、AI供應鏈上,將會是連續好幾年雙位數的成長。
瀚亞投資全球科技股票基金研究團隊認為,全球科技股近十年表現 相對大盤指數亮眼,尤其AI議題發酵,美國大型科技公司持續釋出樂 觀訊號,激勵整體全球科技股維持多頭行情。近期美股企業進入超級 財報周,Meta、Alphabet、微軟等三大科技巨頭第一季財報與本季財 測均驚艷市場,激勵美股表現,其他科技公司也將陸續公布,預期將 進一步激勵市場情緒。由於AI技術仍在初萌階段,今年有望開始走入 應用端,一旦進入應用端,衍生出的商機將爆發性成長。
統一投信分析,地緣政治衝突、美債殖利率上升使股市評價下修, 讓近期市場風險情緒較趨保守。
但整體股市並未出現反轉向下訊號,僅呈現類股輪動,經濟基本面 改善使未來企業獲利仍有上修空間,雖然半導體產業今年產值遭到下 修,但龍頭企業營運動能仍逐季成長,整體產業復甦趨勢不變。
法人建議,股價漲多之後,波動勢必加大,投資人不妨以定期定額 布局全球科技股基金,應是目前最佳投資策略。
**聯準會延後降息** 對債市有利,瀚亞推長天期投資級債
由於美國聯準會政策利率連續六次按兵不動,市場預期首次降息時間點可能延後至 9 月甚至第四季,今年可能也只有一次降息機會。
法人表示,延遲降息對市場並非壞事,顯示整體經濟環境仍穩健,也有利於金融市場後市表現。債市殖利率仍處高檔,上行風險小,投資人短線可搶息、長線則有機會賺資本利得。
瀚亞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周曉蘭表示,只要聯準會沒有提及需要重啟升息,就不算鷹派,因為對經濟的看法仍是強勁的就業增長與低失業率,以穩健步伐邁進,顯示經濟環境相當穩健。
聯準會主席鮑爾多次重申政策利率已達峰值,及美未來幾季無需增加發債規模,為債市提供喘息機會,預估美國公債殖利率大幅上行風險有限。
在景氣和通膨走緩的前提下,未來貨幣政策方向與投資環境較為確定,有利於累積收益,且信用債前景相對更取決於美國經濟狀況,而非量化緊縮的步伐或聯準會行動展望的近期波動,預期過去幾周利差區間波動將仍持續。
台新美國 20 年期以上 A 級公司債券 ETF 基金(00942B)經理人黃鈺民指出,美國一旦展開降息,將為債市帶來大多頭行情,現在正是逢低布局長天期投資級債好時機。
其中 A 投資級的信評優於 BBB 級,因經濟處於下行週期時,A 級公司債因財務體質較為健全,違約機率小,能創造較佳報酬表現,BBB 級債若被降評成非投資等級債,債券會被強迫拋售,導致價格大跌的降評風險,且長天期債優於短天期債。
群益時機對策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陳以姍認為,雖然聯準會升息時程遞延,不過聯準會也幾乎排除再升息可能,年內啟動降息的機會仍在,加上美國經濟表現仍穩健,歐洲出現觸底跡象,衰退疑慮淡化,目前正朝軟著陸的情境邁進,債市投資趨勢短空長多下,信用債表現仍可期待。
其中非投資等級債因發債企業財務穩健,違約風險仍處低位,又具有收益優勢,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故仍可望吸引資金配置,表現仍不看淡。
**聯準會暫停升息 債市利空出盡?**
美國聯準會於 1 日宣布維持利率不變,標誌著連續六次凍漲。市場預期降息時點將延後至 9 月甚至今年第四季,預計全年降息機會僅剩一次。儘管降息時間推遲,法人表示降息仍是大勢所趨,債市殖利率已達高點,投資人可把握機會搶收債息。
對於不想猜測降息時機的投資人,投信法人建議透過平衡型基金多元布局股票和債券,把握多重獲利契機。
瀚亞投信:債市喘息機會
瀚亞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周曉蘭表示,聯準會已多次強調利率已達頂峰,加上美國財政部預計未來發債規模不會增加,債券供給面將獲得緩解,因此預測美國公債殖利率不會大幅上揚。對債券投資人而言,未來貨幣政策和投資環境較為確定,有助於累積收益。
PGIM 保德信:非投資等級債契機
PGIM 保德信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張世民指出,儘管首次降息時點延後,除非今年不降息,否則美債利率上漲空間有限。建議趁機逢低買進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目前較高的息收將支持債券中長期上漲。
富蘭克林證券:平衡型基金抗通膨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聯準會在抗通膨方面有所不足,因此對降息持謹慎態度。然而,透過縮減量化緊縮規模,聯準會試圖降低高利率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衝擊。建議投資人透過美國平衡型和精選收益複合債券型基金,分散風險並把握市場機會。
台新全球:多元資產分散風險
台新全球多元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謝夢蘭分析,在股市上漲、中東情勢緊張和聯準會延後降息等因素下,股市波動將加劇。建議投資跨國組合型平衡型基金,透過股債彈性配置和多元市場,分散風險並輪動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