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智捷汽車(未)公司新聞
至於外界關注目前Model C接單進度,鴻華先進副董事長左自生也 以納智捷董事長的身分表示,n7除會員萬元預購的8,000張訂單,另 有如租賃車需求的企業客戶1,100張訂單,實際接單數量已逾9,000張 ,目標明年6月全數交車。
鴻華先進為台灣第一家純電動車概念股,更是台股第1,000家上市 公司,背後更有兩大集團支持,因此備受市場關注,20日的掛牌儀式 ,除劉揚偉、左自生等鴻華高階主管一起搭乘n7赴101參加掛牌儀式 ,鴻海副總裁暨集團總財務長黃秋蓮也一同出席。
不過在貴賓共同擊鼓掛牌後,鴻華先進股價以50元平盤開出後隨即 走跌,舞台大螢幕一開始就出現股價翻黑的尷尬畫面。儘管如此,劉 揚偉心情並未受影響,與大家分享前一天剛拿到n7並試駕上路,並興 奮地說「是我開過最好的車!」劉揚偉表示,Model C已通過超過百 項車輛測試驗證,並取得合格證掛牌,「鴻華先進是100%比照鴻海 在ICT產品的良率要求在造這部Model C!」
據了解,納智捷n7已於11月起陸續領牌,首批主要作為測試及教育 訓練等用車,劉揚偉所說的n7則是於17日領牌,一般客戶則將於明年 1月起開始交車。
劉揚偉表示,除Model C已在台灣市場量產,並陸續交付給納智捷 之外,海外市場也將進軍北美及東南亞,北美將以乘用車為主,東南 亞則是以電動巴士為出貨主力。
劉揚偉指出,鴻華先進成立兩、三年就造出車子,但重要是基於裕 隆過去幾十年的造車經驗,希望未來可以共同立基台灣放眼全球。
除Model B可望於明年量產,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補充指出,Mo del D正在開發中,明年就會推出,未來客戶可依據不同需求客製化 需要的產品,節省開發成本與時間。
裕隆汽車近來發布了前三季度的財報,結果相當亮眼!累計營收高達590.5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04億元,這個成長幅度實在是驚人。而稅後純益更是大增60.42億元,高達67.5億元,每股純益也有3.55元,這可是自2008年以來同期的新高啊!
裕隆汽車表示,今年獲利大幅成長,主要得益於轉投資的裕融(9941)和中華汽車(2204)的貢獻。而且,去年因為新安東京大額防疫保單理賠損失而影響的財務,今年已經沒有了這個負面影響。
除了財報亮麗,裕隆汽車近期最受矚目的還是旗下自主汽車品牌納智捷的表現。最近推出的首款純電休旅車n7,推出萬元預購活動,結果熱烈到已經接到了超過8,000張的訂單。預計明年1月中以後,新車將陸續交付給顧客,對裕隆汽車的營收將有顯著貢獻。市場法人對裕隆在集團轉型效益逐漸發酵下,今年業績恢復正常獲利,2024年的業績動能也持續上升,表現樂觀。
裕隆汽車今年邁入70周年,轉投資的裕日車(2227)推出的X-Trail輕油電等新車,也帶動了銷售動能。同時,裕融的融資分期業績也衝高,整體營運氣勢向上,看來裕隆汽車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期待。
裕隆說明,今年獲利大幅成長主要來自轉投資裕融(9941)、中華 汽車(2204)等貢獻。此外,裕隆去年認列新安東京大額防疫保單理 賠損失,今年已無此影響。
除財報轉盈、獲利大增外,裕隆近期最受關注的就是自主汽車品牌 納智捷的表現,日前公布首款純電休旅車n7推出萬元預購活動,已接 獲逾8,000張的訂單,預期明年1月中以後新車陸續交付顧客,後續對 裕隆營收貢獻可期,法人也樂觀裕隆在集團轉型效益逐漸發酵下,除 今年恢復正常獲利,2024年業績動能也向上。
裕隆今年70周年,轉投資裕日車(2227)X-Trail輕油電等新車帶 動銷售動能,裕融的融資分期業績也衝高,營運氣勢向上。
裕隆汽車旗下品牌納智捷汽車近期發表新聞,宣布其純電n7車型在短短12天內的預購活動中,收獲的訂單數量已經超越預期目標。這款新車自11月1日起至11月7日止,對去年參與NFT活動的會員提供特別的預購優惠,並釋放邀請碼給會員的親友,讓他們也能以不到百萬元的價格預購這款純電車。預計這波活動將使整體接單數量衝破1萬輛。
從11月12日開始的會員萬元預購活動,到23日結束,共收到了超過8,000張訂單,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所設定的7,500張目標,顯示了市場對n7的熱烈反應。納智捷為了感謝去年參與NFT活動的會員,特別推出第二波預購活動,讓這些「純電代言人」有機會邀請一位親友參與預購,並以99.9萬元的價格入手n7純電車。
這次預購活動的擴大,預期將帶動更多消費者對n7的興趣,不僅是會員本人,還包括他們的親友。然而,納智捷強調,這波活動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增加銷售量,而是實現對去年純電代言人的一個承諾,讓這些首批參與NFT領取的消費者能夠享受推薦親友購買n7的尊榮權益。
納智捷n7會員萬元預購活動的熱烈反應,被視為去年網路下單轉換為實際訂單的關鍵指標。隨著首波預購的「純電代言人」和「純電夥伴」表現優於預期,市場對納智捷的信心逐漸上升,法人對該公司的看法也逐漸正面。
納智捷自12日展開會員萬元預購並於23日截止,共收到超過8,000 張訂單,超越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設定的7,500張目標,接單表現優 於預期。納智捷也再接再厲針對去年領取專屬賦能NFT的會員,提供 第二波預購。
納智捷表示,只要去年完成n7 NFT領取的「純電代言人」,就可以 用邀請碼邀請身邊的一位親友參與萬元預購,同享最低以99.9萬車入 手n7純電車。隨著這波預購對象擴大至會員親友,預料將推動整體接 單續突破1萬輛。
不過,納智捷表示, 由於預購已超過8,000張,此波邀請碼活動並 不以增量為主要目的,而是兌現去年給純電代言人的承諾,讓在去年 12月31日前完成NFT領取的首批純電代言人,有邀請親朋同享百萬內 購買n7的尊榮權益。
事實上,納智捷n7會員萬元預購被視為去年網路下單轉換為實際訂 單狀況的重要觀察站,隨著首波包括「純電代言人」及「純電夥伴」 萬元預購表現優於預期,法人看法也趨於正面。
台灣汽車產業再掀風暴!納智捷n7預購熱烈,鴻華先進創新板掛牌在即
【台北訊】近日,台灣汽車市場掀起一陣熱潮,由裕隆與鴻海合資的鴻華先進創(2258)即將於創新板掛牌上市,引發市場關注。鴻華總經理李秉彥在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上表示,公司看好今年營收將較去年成長2倍,明年營收亦可維持雙位數成長,主要受惠於電動巴士Model T的持續出貨和首款乘用電動車Model C(納智捷n7)的預購熱烈。
根據最新資料,納智捷n7預購至23日截止,累積接單已逾8,000張,提前達成納智捷董事長、也是鴻華副董左自生設定的7,500輛目標。李秉彥表示,n7短短12天網路預購接單超過8,000張,這不僅是國內電動車市場的一個新紀錄,也顯示了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產品的熱情。
鴻華先進於2020年11月成立,實收資本額1,59.13億元,其中裕隆旗下華創車電持股47.96%、鴻海49.92%。上市後,股本將增至174.31億元。李秉彥強調,面對快速變動的電動車產業,鴻華先進已找到最佳商品發展策略與商務模式,並計劃將電動巴士Model T推向海外市場,同時Model C也已完成相關認證,準備批量交付客戶。
去年,鴻華先進營收2.96億元,稅後純損13.57億元。但今年上半年,營收已追平去年全年,前三季營收5.88億元,年增3.75倍。雖然今年上半年仍虧損8.96億元,但李秉彥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未來,鴻華先進將每年推動一款車量產上市,其中Model B預計明年第四季進入量產,Model C預計2025年第三季在國外上市,鎖定美國市場。2025年將是鴻華先進的重要一年,因為將有多個車型和多個銷售市場,預計將為公司帶來更大的發展潛力。
台灣電動車產業再掀高潮!納智捷汽車旗下的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昨日(23日)透露,公司新推出的n7導入的Model C訂單已經超過8,000輛,而電動巴士Model T的訂單也是一團和氣,因為產能供不應求,公司即將在高雄橋頭設立新廠,預計今年營收將大增三倍,明年則將持續保持二位數成長。此外,公司還計劃在2025年將Model C打入美國市場,進一步擴大業績量能。
鴻華先進是由鴻海與裕隆集團在2020年11月合資成立的,鴻海持股49.92%,裕隆旗下華創車電持股47.96%。公司預計將在11月以每股50元在創新板掛牌上市,目前詢價圈中,已經呈現超額認購的熱烈情況。上市後,鴻華先進將成為台股第一家純電動車概念股,為兩大股東帶來潛在的持股收益。
李秉彥在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上提到,鴻華先進成立三年來,已迅速推出四輛原型車,其中Model T電動巴士去年6月量產,並已陸續交付全台客運業者,目前訂單數量已超過產能。而Model C本月通過政府單位認證掛牌,迄今已接獲逾8,000張訂單,預計本季量產、明年1月大量交車。
受惠於電動巴士的逐步交貨,鴻華先進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2.82億元,與去年全年營收相當;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則達5.88億元,年增3.75倍。上半年稅後淨損為8.95億元,較去年同期擴大,每股淨損0.56元。以Model C目前超過8,000輛的訂單量來計算,營收規模約為80億元。
展望未來,隨著Model T的持續交貨和Model C的大量交車,鴻華先進預估今年營收可望年增三倍,明年則將帶動營收雙位數成長。公司還計劃每年推出一輛車款量產上市,其中Model B量產版預計明年底推出,Model C則預計2025年第3季推出國外量產版。
對於Model C進入美國市場的銷售情況,李秉彥表示,2025年將進軍美國市場,但目前尚不方便透露具體客戶。至於是否會在鴻海俄州廠生產,他強調,將有合作夥伴在當地生產,鴻海俄州廠只是其中一個候選人。
Model T電動巴士方面,由於台灣及東南亞市場對燃油巴士汰換電動巴士的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的推動,預期今年全年交車量將倍增。李秉彥提到,公司推出多個車型,進入多個市場,旨在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以帶來營運的正向循環,並希望透過推出更多量產車,平衡前幾年的投資,進一步達成獲利目標。
鴻華先進是由鴻海與裕隆集團在2020年11月合資成立,鴻海持股49.92%、裕隆旗下華創車電持股47.96%,預計11月以每股50元在創新板掛牌上市,目前詢價圈中,呈現超額認購。鴻華先進上市後,將成為台股第一家純電動車概念股,鴻海與裕隆潛在持股收益可期,隨著鴻華先進業績三級跳,兩大股東同步沾光。
鴻華先進實收資本額159.13億元,掛牌上市後估增至174.31億元,該公司昨天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李秉彥釋出相關訊息。
李秉彥表示,鴻華先進成立三年,迅速推出四輛原型車,其中電動巴士Model T去年6月量產,已陸續交付全台客運業者,目前訂單大於產能。而SUV車型Model C本月通過政府單位認證掛牌,迄今已接獲逾8,000張訂單,預計本季量產、明年1月大量交車。
受惠電動巴士逐步交貨,鴻華先進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2.82億元,與去年全年營收2.96億元相當;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5.88億元,年增3.75倍。上半年稅後淨損8.95億元,較去年同期淨損3.96億元擴大,每股淨損0.56元。以Model C目前超過8,000輛,一輛售價約100萬元計算,營收規模約為80億元。
展望後市,隨著Model T持續交貨,鴻華先進預估今年營收可望年增三倍,配合Model C大量交車,將帶動明年營收雙位數成長。未來希望每年推動一輛車款量產上市,其中Model B量產版預計明年底推出,Model C預計2025年第3季推出國外量產版。
針對Model C海外市場的銷售狀況,李秉彥說,2025年將賣到美國市場,但目前不方便透露客戶。至於進軍美國市場後,是否會在鴻海俄州廠生產,他強調,「會有合作夥伴在當地生產,鴻海俄州廠只是其中一個候選人」。
至於Model T電動巴士,受惠台灣及東南亞市場對燃油巴士汰換電動巴士需求及政府政策推動,預期今年全年交車量將倍增。
談到2025年能否獲利時,李秉彥說,推出多個車型,進入多個市場,就是希望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這樣可以帶來營運的正向循環,獲利是目標,將推出更多量產車,希望平衡前幾年的投資,進一步達成獲利目標。
納智捷n7預購至23日截止,累積接單已逾8,000張,提前達成納智 捷董事長、也是鴻華副董左自生設定的7,500輛目標;李秉彥認為, n7短短12天網路預購接單超過8,000張,亦為國內電動車翻新章。
由裕隆與鴻海合資的鴻華先進,成立於2020年11月,實收資本額1 59.13億元,其中裕隆旗下華創車電持股47.96%、鴻海49.92%,估 掛牌上市後股本將增至174.31億元。
李秉彥指出,面對快速變動的電動車產業,鴻華除在短時間內找到 最佳商品發展策略與商務模式,電動巴士Model T將規劃後續應用及 推進海外市場,首款乘用電動車Model C也完成相關認證、領牌,準 備批量交付客戶。
鴻華去年營收2.96億元、稅後純損13.57億元。受惠電動巴士交貨 ,今年上半年營收2.96億元,已追平去年全年,前三季營收5.88億元 、年增3.75倍。
不過今年上半年稅後仍虧損8.96億元,每股稅後純損0.56元。
李秉彥表示,鴻華已推出四款原型車,其中Model T已於去年6月量 產,並陸續交付全台客運業者,目前訂單大於產能,海外市場先鎖定 東南亞銷售。
Model C已於今年10月通過認證,客戶納智捷汽車並針對會員從10 月12日起展開線上萬元預購活動,至今已接獲逾8,000張訂單,預計 明年1月中開始交車,希望能在明年上半年將8,000張訂單全數交付。
展望後市,鴻華透露,未來希望每年推動一款車量產上市,其中M odel B預計明年第四季進入量產,Model C預計2025年第三季在國外 上市,鎖定美國市場。2025年將是鴻華重要的一年,因為將有多個車 型和多個銷售市場。
台灣汽車業龍頭裕隆集團旗下的納智捷品牌,近期在電動車市場發力,與鴻海科技合作推出的全新電動休旅車LUXGEN n7正式上市,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根據新聞報導,n7已經開始接受訂單轉換,股價持續走強,券商建議投資者可考慮買進相關權證,透過槓桿效應放大獲利機會。 n7是基於鴻華先進的純電動休旅車Model C平台開發的首款車型,售價從99.9萬元起跳,提供七人座和五人座兩種版本,分別有亮點版和純粹版供消費者選擇。裕隆的2.5萬名電動車會員將享有優先預購權,首波將生產8,000輛,預計明年農曆年前交付完成。 n7的市場表現將對納智捷品牌產生重要影響。法人預估,如果n7的實際交車數量能夠超越品牌年產5,000輛的損益平衡點,將有助於該品牌扭虧為盈,預計n7的毛利率將接近10%,主要營收及獲利認列時間點在2024年。 此外,鴻華先進的掛牌進度也受到市場關注。預計11月上旬掛牌,初期市值可達800億元,裕隆持股47.9%,未來將以權益法認列損益,有機會帶動評價提升。 裕隆集團新店裕隆城商場也於9月正式營運,預估2023年將挹注租金1億元,2024年全年貢獻3億至4億元。雖然今年商場仍將虧損,但從明年開始將開始挹注獲利。 總結來說,裕隆集團在電動車市場的布局,以及與鴻海科技的合作,都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成長動能。投資者可關注n7的銷售情況,以及裕隆集團未來的發展動態。
鴻華先進純電動休旅車Model C平台,第一款車型應用於納智捷n7, 已於日前正式領牌,開始對外銷售,目前有三種車型,售價分別為七人座亮點版134.9萬元,五人座亮點版129.9萬元,五人座純粹版99.9萬元。
裕隆2.5萬輛電動車會員將享有優先預購權,依照產能規畫,首波先生產8,000輛,明年農曆年前交付完成首波訂單,之後再啟動第二波交車。法人指出,如果n7實際交車數超越納智捷品牌年產5,000輛左右的損益平衡點,將有助該品牌轉虧為盈,預估n7毛利率將落在10%附近,主要營收及獲利認列時間點在2024年。
在鴻華先進掛牌進度方面,23日將先舉行創新板前業績說明會,預計11月上旬掛牌,法人估計初期市值可達800億元,目前裕隆持股47.9%,未來將以權益法認列損益,但有機會帶動評價提升。
此外,新店裕隆城已於9月正式營運,法人推估,2023年挹注租金1億元,2024年全年貢獻3億至4億元,由於今年折攤需從1月開始計算,但商場租金9月才開始挹注,推估今年商場仍將虧損,2024年開始挹注獲利。
權證發行商建議,可買進價內外15%內、距到期日90天以上的相關認購權證,擴大獲利空間。
裕隆汽車旗下品牌納智捷,近期針對2.5萬名會員推出純電車n7的萬元預購方案,結果熱烈程度超乎預期。這款車在15日開放第二波下單後,訂單數量迅速突破5,000張,其中近6成客戶選擇了不到百萬的純粹版,而近25%的消費者則選擇了價格較高的七人亮點版。裕隆汽車預計,這次預購活動將至少為公司帶來75億元的營收,並對2024年的營運表現持樂觀態度。
今年正值裕隆汽車70周年,該公司下半年有許多新動作,包括裕隆城的開幕,預計將帶來穩定的租金收入。此外,納智捷n7預計明年1月開始交車,將為公司營收增溫。再加上裕日車X-Trail輕油電的銷售動能和裕融業績的提升,裕隆汽車預計明年下半年本業獲利將見成長,整體業績展望正面。
作為首輛國產純電車,n7的發布受到矚目。納智捷在公布n7的預購價後,積極關注市場反應。針對網友的許願,納智捷宣布百萬有找的五人純粹版將標配倒車顯影功能,並公布七人亮點版的續航里程達489公里。在預購活動中,12日下午開放會員預購後,訂單數量迅速突破3,000張,但後來因為部分用戶惡意操作,導致預購單序號大量攀升。納智捷隨即清查並更新系統取號機制,確保交車順序依付款順序進行。
目前,實際繳交萬元預購訂單已超過5,000張,優於原先預期。納智捷認為,由於車價具有高度競爭力,加上純粹版在各項配備上已經相當完整,實質訂單數量有望超過原先預期的3成。根據目前訂單情況,三車型中以99.9萬元的五人純粹版最受歡迎,佔總訂單的59.9%,其次是134.9萬元的七人亮點版,佔24.3%,最後是129.9萬元的五人亮點版,佔15.8%。
隨納智捷公布最新萬元預購價,並樂觀2.5萬名會員至少將有3成轉 為實質訂單,預期至少貢獻75億元營收,法人也隨即表達看法,樂觀 裕隆在集團轉型效益逐漸發酵下,2024年營運動能向上。
事實上,裕隆今年70周年,下半年題材不斷,除裕隆城開幕後帶進 穩定租金收入,納智捷n7規劃明年1月開始交車,營收也將增溫。若 再加上轉投資包括裕日車(2227)X-Trail輕油電帶動銷售動能、裕 融(9941)業績也衝高,預期裕隆明年下半年本業獲利就可看到成長 ,2024全年業績展望正向。
n7身為首輛國產純電車,裕隆持續審慎以對,納智捷在發布n7進一 步的會員萬元預購價後,並密切關注市場動向,面對許多網友「許願 」,納智捷於16日宣布,於百萬有找的五人純粹版標配倒車顯影,同 時也公布頂規的七人亮點版於車安中心取證通過的續航里程為489公 里。
納智捷於12日下午開放會員萬元預購後,至晚間隨即突破3,000張 訂單,不過13日傍晚遭到部分使用者惡意大量重複操作取碼流程,導 致預購單序號大量攀升,納智捷隨即清查並表示,這些單號並無實際 付款、生成正式預購單,交車順序仍會以會員完成付款的相對順序紀 錄為主,同時也已更新系統取號機制。
納智捷也因此不再公布萬元預購的交車序狀況,但據了解,目前實 際繳交萬元預購訂單已突破5,000張,優於原先預期。納智捷認為, 隨著車價具有高度競爭力,再加上即使是入門的純粹版,在各項配備 已趨於完整的情況下,實質訂單應可較原先預期的3成更高。
根據納智捷目前會員萬元預購訂單概況,三車型中以99.9萬元的五 人純粹版獲得最多訂單達59.9%,134.9萬元的七人亮點版占24.3% ,129.9萬元的五人亮點版則占15.8%。
裕隆集團旗下的台灣汽車品牌納智捷(LUXGEN)近期來風頭無兩,他們的首款國產純電車n7的量產上市時間表成為焦點。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於12日首度確認,n7將在11、12月進行小量生產,並預計明年1月中旬開始逐步交付給顧客。目前已有超過2.5萬張預購單,預計至少有3成轉為實際訂單,目標是上半年內完成銷售。
根據預購單的數量,若3成轉為實際訂單,即約7,500輛,納智捷明年將確定成為台灣第二大純電車品牌。由於n7的定價策略相當吸引人,甚至有機會與第一大品牌特斯拉(TESLA)一較高下,挑戰銷售冠軍。光是這3成預購單,若每輛車以最低的百萬元計算,n7就將為納智捷帶來至少75億元的營收。
去年底,納智捷分別釋出兩波純電代言人、純電夥伴們預購活動,因為喊出不到百萬元的最低車價,立刻吸引了2.5萬人付訂金進行網上預購。經過一年的等待,納智捷於12日發表了《PURE for all純電未來藍圖》,正式啟動品牌營運轉型,並針對2.5萬位預購會員推出限時萬元預購優惠,車價從99.9萬到134.9萬元不等。
左自生強調,為了實現對預購會員承諾的不到百萬元就能擁有純電車,n7五人純粹版不惜成本讓利,預計轉為實質訂單後的銷售占比將超過5成。他還提到,由於電動車關鍵零部件供應的穩定性和價格波動風險,產品定價可能會有所變動,因此此次公布的預購優惠價僅限於先前以千元預購的純電會員。
除了預購價格優惠,左自生表示,納智捷還將為預購會員提供充電回饋或壁掛式充電樁等優惠。由於車價和充電優惠都相當吸引人,n7在12日下午3時開啟限時預購後,立刻吸引了大量會員參與,預購網頁一度因流量過大而癱瘓,但最終成功處理,當晚已有超過3,000名會員完成預購。12日首波開放1.5萬純電代言人預購,第二波1萬人的純電夥伴預購將於15日開放,預期後續還將有更多預購能量。
左自生對n7的市場前景充滿信心,他認為n7的配備和性能相當具有競爭力,即使車價達到134.9萬元,也仍然值得購買。儘管如此,他還是表示,在量產初期將以品質為優先,上半年將維持每約千輛的產量規劃,並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長期來看,進軍國際市場也是納智捷的目標之一。
台灣汽車業龍頭品牌納智捷近日展開重大策略轉型,全力搶進純電車市場,同時推出一系列實質的運營轉型措施,以強化品牌競爭力。12日,納智捷正式宣布推出國產首輛電動車n7,並展開四大運營轉型,包括創新售後服務、充電網絡布建、線上線下服務擴張等,展現品牌對未來市場的深遠布局。 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在記者會上強調,此次轉型旨在打造完整的智慧移動解決方案,滿足n7車主的用車需求。他透露,納智捷已與國內七大主流充電營運商合作,包括EVALUE、EVOASIS、U-Power、TAIL等,車主通過一個平台即可完成充電,並累計會員點數,覆蓋率達80%。此外,11月將啟動《電抵家》會員服務,讓車主無論在家或外出都能輕鬆充電。 為了提供更全面的服務,納智捷正全面更新25個據點,預計年底前完成改裝,並採「油電分離」專售模式。左自生表示,品牌將建立一個提供電動車主一站式線上服務的平台,並自明年1月起在台北、台中、台南三地啟動純電體驗中心營運,同時全面招募人才。 雖然納智捷全力投入電動車市場,但左自生也強調,接下來3至5年仍會陸續推出新改款燃油車。此外,品牌將打造全新售服品牌LUXLIFE,提供全台唯一原廠級多品牌服務,包括保修、車輛查定、認證中古車等,預計12月起正式對外營運。這一系列的轉型措施,將使納智捷成為車主享受純電移動服務生態系的最佳選擇。
裕隆集團旗下品牌納智捷汽車近期在汽車市場上掀起了一陣話題,因為其兩款新車的OE車胎供應商決定,讓正新(2105)和台灣普利司通等兩大輪胎廠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價格戰。結果是台灣普利司通成功奪得納智捷電動車n7的輪胎供應權,而正新則是搶下裕日車X-Trail輕油電車款的OE胎訂單,兩大品牌各得其所,平分秋色。 隨著電動車和油電車的銷量和市占率不斷攀升,各輪胎廠紛紛轉向開發新能源車專用胎,並積極爭奪各車廠新能源車的OE配胎市場。裕隆集團的裕日車在9月推出的全新國產休旅車X-Trail輕油電,預售期就已經獲得了超過2,000張訂單,上市首月交車量也達到了約1,200輛,這款車全部採用了正新的瑪吉斯(Maxxis)HPM3休旅車胎,為正新帶來了不小的營運增長。 而裕隆納智捷的純電休旅車n7也將從明年1月起陸續交車,這款車在去年預售時就收到了高達2.5萬張訂單,作為台灣第一款國產電動車,市場對其關注度非常高。n7的OE胎訂單也引發了正新和台灣普利司通的激烈競爭,最終,台灣普利司通的Alenza 001輪胎獲得了n7的標配權。
裕隆汽車(2201)在9月份的營收表現亮眼,達到72.05億元,年增長率達17.66%,顯示出公司強勁的市場競爭力。在旗下品牌車款納智捷方面,近日推出的首款國產電動車N7受到市場熱烈迴響,預購量已經突破2.5万台,預計將在2024年第一季開始交車。這一消息不僅讓市場對裕隆的未來充滿期待,也讓股價在12日開盤後一路走高,最終以84元作收,帶量站上所有均線。
納智捷汽車表示,這2.5萬張預購單中,預計有30%會轉為實質訂單,從2024年1月中旬開始交車,預計半年內將訂單消化完畢。公司目標是2024年能夠拿下台灣電動車銷售的冠軍寶座。此外,法人預計,納智捷車系在2024年將可轉虧為盈,而新店裕隆城從第四季起將可為公司帶來穩定的租金現金流,對裕隆全年的業績展望來說,這是一個正向的加分項。
在裕隆的子公司裕日車銷售動能回升、裕融業績持續穩定下,加上稅盾效益的顯現,法人預期裕隆在下半年獲利可望逐漸進入佳境。這一連串的好消息,無疑讓市場對裕隆的未來充滿信心。
台灣電動車市場再掀熱潮!裕隆集團旗下自主品牌LUXGEN昨日正式啟動了旗下電動車款n7的「訂單轉換」活動,短短一天內,訂單量就突破了3,000台。內部預估,首波生產訂單將超過8,000台,預計明年1月中旬開始交車,這對裕隆集團的營收和獲利將是極大的挹注。 裕隆集團昨日同時發表了「PURE for all純電未來藍圖」,立下目標要在2024年奪下台灣電動車銷售冠軍。LUXGEN n7是鴻海與裕隆共同投資的鴻華先進所打造的Model C,在車輛安全資訊網顯示產品審查合格後,已於10月11日正式領牌,意味著該車款可以正式上路對消費者開放銷售。 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表示,LUXGEN n7提供三種車型供消費者選擇,其中此次可訂購的最低價車型僅99.9萬元,但這個價格僅限於本次下單的車主,一旦錯過,這樣低於百萬元的純電車將成為絕響。 裕隆集團透露,他們有2.5萬個電動車會員將享有優先預購權。根據鴻華先進和裕隆集團的生產規畫,首波將生產8,000台n7,預計在明年農曆過年前完成首波訂單的交付。意味著在開始交付後的一個月內,就有可能將8,000台訂單全部消化完畢,並啟動第二波交車規畫。 去年,納智捷針對n7推出「搶訂」活動,吸引了2.5萬人加入會員,並以1,000元的訂金獲得百萬元以內購買電動車的資格。昨日,納智捷在官網上開放登記,結果瞬間爆量,搶通後不到一小時,累積訂單就超過了千張,到晚間8時則已經突破3,000張訂單。由於前三天只開放1.5萬人預購,第二波1萬人的純電夥伴尚未開放,預計後續還將有不小的預購能量,首日的成績已經超出了納智捷的預期。 n7的三個版本售價分別為七人座亮點版134.9萬元,五人座亮點版129.9萬元,以及五人座純粹版99.9萬元。不僅如此,n7在經過不斷的調校和精進後,正式送測取得的續航里程已升級至505公里,比去年預估多了二成。 而隨著鴻海科技日倒數計時,鴻海持續為活動「暖身」,在近日公布了新款電動物流概念車Model N的影片後,昨日再度釋出量產版的Model B都會電動車影片,顯示了對電動車市場的強烈信心。
裕隆自主品牌LUXGEN昨日發表「PURE for all純電未來藍圖」,裕隆喊出目標2024年拿下台灣電動車銷售冠軍。
裕隆n7是鴻海、裕隆共同投資的鴻華先進所打造的Model C,於車輛安全資訊網顯示產品審查合格後,據悉已於10月11日正式領牌,意謂該車款已可正式上路、對客戶銷售。
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指出,LUXGEN n7有三種車型,其中,此次可訂購的最低價車型為99.9萬,但僅限這次下單的車主,錯過了機會不再。換言之,低於百萬元的純電車將成絕響。
裕隆指出,裕隆2.5萬個電動車會員,將享有優先預購權,依鴻華先進、裕隆集團產能規畫,首波先生產8,000台,明年農曆過年(2月10日)前,把首波訂單交付完成。換言之,開始交付後的一個月內即可望將8,000台訂單消化完畢,再啟動第二波交車規畫。
納智捷去年針對n7推出「搶訂」,吸引2.5萬人加入會員,2.5萬人以1,000元的訂金取得可以百萬元以內買到電動車的資格。
納智捷昨日下午3時在官網上開放登記,一開始瞬間爆量,搶通後不到一個小時,累積訂單已破千,到晚間8時則突破3,000張訂單。由於前三天只開放1.5萬人預購,第二波1萬人的純電夥伴尚未開放,預料後續還將有不小的預購能量,首日的成績已超出納智捷的預期。
納智捷n7三個版本售價分別為七人座亮點版134.9萬元,五人座亮點版129.9萬元,五人座純粹版99.9萬元。另外,在不斷調校精進後,正式送測取得的續航里程升級至505公里,比去年之前的預估多了二成。
此外,隨著鴻海科技日倒數計時,鴻海持續為活動「暖身」,日前公布新款電動物流概念車Model N影片後,昨日再度釋出量產版的Model B都會電動車影片。
納智捷指出,2.5萬張預購單預計會有30%轉為實質訂單,預計20 24年1月中開始交車,半年內將訂單消化完畢,目標在2024年能拿下 台灣電動車銷售冠軍;另法人預計,納智捷車系2024年將可轉虧為盈 ,且新店裕隆城第四季起將可貢獻穩定租金現金流,裕隆全年業績展 望正向。
法人預期,裕隆在旗下子公司裕日車銷售動能回升、裕融業績續穩 下,加上稅盾效益顯現下,下半年獲利可望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