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智捷汽車(未)公司新聞
裕隆與鴻海合作的電動車納智捷n7在3月起開始交車,因為是下半月才開始交,因此僅交出416輛,但在台灣成績單已僅次於特斯拉,預估很快就會帶量超越。
根據納智捷與鴻華先進的規劃,目前將排入生產線的總計訂單近萬張,第1季累積交車台數約500輛,初步達成目標,預計上半年先交完8,000輛,因此第2季將放量,帶動單月交車輛數可觀,預期在台灣將與特斯拉一較高下。
業界指出,去年台灣電動車占整體市場的比重約為6%,包括特斯拉在內,還有BMW、賓士與Volvo等進口車廠都有不少貢獻。展望今年,本土車廠的電動車供應量持續增加,除了n7將放量交車外,中華車也正在緊鑼密鼓籌備。
根據業內專家指出,納智捷n7的累積領掛牌數雖然不到500輛,主因是納智捷3月下旬才開始交車,裕隆集團為了確保n7交到車主手中沒有問題,從去年第4季即積極測試。今年3月下旬開始交車之後,顯示相關的作業已經完成,並將在第2季起放量。
據了解,納智捷先前考量料件供應問題,因此交車輛數目標不敢訂太高,僅設定全年1.5萬輛的交車輛數,不過代工廠裕隆公司則認為產能沒有問題,只要有需求就交的出來,不怕後續訂單暴衝的問題。
納智捷的n7電動車為鴻華先進開發,裕隆代工生產,再交由納智捷以納智捷n7的自家品牌銷售。n7熱銷,不只帶動納智捷銷量,挹注裕隆的轉投資營收與代工收益,鴻華先進與鴻海都是實際受惠者,隨著n7在3月開始放量交車,相關供應鏈的營收也將從3月開始反映。
特斯拉第1季在台的領掛牌數約為2,100輛,後續n7開始增量交車之後,電動車占整體市場的比重將快速攀高,成為帶動台灣電動車銷售的重要來源。以n7從3月開始交車,且僅不到500輛,到6月前要完成8,000輛的新車交付計畫,初估每個月的交車輛數應該至少2,000輛,這個規模將是台灣電動車交付最密集的時程。
鴻海原本去年底前要交付電動車n7,但因大量在手訂單,納智捷為免在上市後才來除錯,因此謹慎又謹慎,一定要完成相關所有的測試,從安全、便利、操控到舒適各方面都要具備,才願意將新車交付到客戶手中。
據悉去年9月從裕隆的生產生產出n7之後,裕隆集團就啟動該車上市前的「試車三部曲」,首部曲讓集團主管、核心開發人員先試乘,二部曲讓集團內部人員試乘,後才讓核心客戶試乘。第三部曲,綜合改善各項問題後,才推進到上市作業。
裕隆與納智捷高階主管與技術人員全面使用n7作為交通工具,實際行駛里程確實行駛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一一排除。第一階段,除了潛在的安全問題外,主要著眼於操控與舒適性。
第二步,裕隆相關人員全面性的實測之後,了解車輛相關使用便利性的改進問題。至於核心客戶端的試車,聚焦於大眾的用車習慣,進一步往細節推進,讓車輛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
最後在安全與性能無虞之後,各項操作也都驗證,檢測能耗表現和充電環境等,經歷過第1季的實際運作下,納智捷終於在3月完成超過400輛的交付首發。
**台灣電動車市熱滾滾 裕隆納智捷n7訂單破萬上半年交車**
台灣電動車市場持續火熱,3月份車市亮點之一就是國內電動車規模擴大。特斯拉單月領牌2,135輛,衝上豪華車品牌銷售亞軍。而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的純電休旅n7也交出亮眼成績,3月領牌416輛,今年累積交車達500輛。
納智捷表示,原先設定n7在3月交車目標為1,000輛。不過,開放試乘後,許多原本被不到百萬元車價吸引的n7純粹版車主,轉而選擇配備更豐富的亮點版。因此,3月實際交車數落在416輛。
隨著愈來愈多車主試乘並交車,納智捷看好n7口碑持續建立後,將有望再帶動一波買氣。法人樂觀預測,隨著n7逐步增量交車,以及裕隆下半年可能推出長里程版新車,滿足不同車主需求,將有助於挹注母公司裕隆業績成長。
國內電動車市場日益成熟,各品牌競爭激烈。除了納智捷以首輛國產純電車搶占國人目光外,豪華車品牌電動車也進入熱戰。賓士、BMW今年動作頻頻,台灣賓士今年祭出EQE 300 SUV不到300萬元的接單價,成為市場熱議話題。
**中華電信加入EV100,台灣電信業者首響應電動車化**
電信龍頭中華電信於昨日宣布加入「EV100全球交通載具電動化倡議」,成為台灣首家加入該倡議的電信業者。中華電信將逐步將其旗下6,000輛的工程車和公務車轉為電動車,並優先採購國產電動車。
台灣電信三雄: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皆設定公務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業界人士看好此舉將有助於刺激鴻海、裕隆等台灣電動車產業的發展。
台灣政府積極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預計2040年全面實現車輛電動化。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此舉將帶動電動車內需市場,預估2023年台灣電動車產值將超過4,000億元,2025年有望達6,000億元,未來更將邁向兆元產值。
科技大廠鴻海和汽車大廠裕隆近年來積極投入電動車產業。裕隆旗下的納智捷電動車n7已累計近萬張訂單,預估上半年可交車8,000輛,全年交車量達1.5萬輛。
電信三雄未來將採用電動車,預計主要採購對象為台灣供應鏈,有望為台灣電動車產業注入活水。
EV100是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發起的全球交通載具電動化倡議。中華電信是台灣首家加入該倡議的電信業者,目前全球已有130家標竿企業參與,台達電為台灣首家加入EV100的企業。
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表示,中華電信已響應國際再生能源倡議RE100,承諾2040年前全面使用再生能源。此次加入EV100,更承諾2030年前達成工程公務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
郭水義強調,預計2024年至2026年分批汰換工程車和公務車為電動車,2027年起全面採購電動車,總計數量約6,000輛,優先採購國產電動車,以支持國內產業發展和推動低碳交通。
中華電信總經理林昭陽表示,高階主管公務車已逐步換為電動車;工程車方面,透過技術提升,減少電信設備故障率,進而降低工程車派車趟數,有效降低碳足跡。未來將在營運據點和公司內安裝充電設備,響應低碳交通轉型。
遠傳表示,已推動公務車電動化計畫,目標2030年前全面電動化,預計每年可減少90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台灣大則表示,已加入EV100,承諾2030年公務車全面電動化,將與台灣電動運具產業鏈夥伴合作,全面驅動運具轉型。
納智捷表示,內部原先設定n7在3月交車目標1,000輛,但由於開放 試乘後,許多原被不到百萬車價所吸引的n7純粹版車主,改變主意轉 定更高階的亮點版,因此影響交車數壓縮至416輛。
隨著愈來愈多車主試乘,且交車數開始增量,納智捷看好,n7口碑 進一步建立後,可望再添一波買氣。法人也樂觀隨著n7逐步增量交車 ,再加上下半年納智捷可望進一步推出長里程版新車,滿足不同車主 需求,將帶進更多訂單,挹注母公司裕隆業績成長。
事實上國內電動車市日益成熟,各品牌都競相推出新款純電車,除 納智捷以首輛國產純電車吸引國人目光,豪華車品牌電動車也進入熱 戰,賓士、BMW今年更市動作頻頻,台灣賓士繼農曆年後發出EQE 30 0 SUV不到300萬元的接單價通告,成市場討論話題。
台灣積極推動發展電動車產業,行政院長陳建仁曾表示,政府推動2040年車輛全面電動化,可望帶動電動車內需市場,2023年台灣電動車產值估逾4,000億元,2025年可望成長至6,000億元,未來要邁向兆元產值。
科技大廠鴻海及汽車大廠裕隆近年積極投入電動車產業,裕隆旗下納智捷電動車n7已累積近萬張訂單,預估上半年可交車8,000輛,全年1.5萬輛。電信三雄未來將採用電動車,並可望以台灣供應鏈為主,將為台灣電動車產業添柴火。
EV100全球交通載具電動化倡議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主導,中華電信為國內首家加入EV100倡議的電信業者,目前全球有130家國際標竿企業加入,台達電是台灣首家加入EV100的企業。
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表示,中華電信響應國際倡議,去年加入全球再生能源RE100倡議,承諾2040年前全面使用再生能源,更加入EV100國際倡議,承諾2030年前達成100%工程公務交通載具電動化的目標。
郭水義強調,預計2024至2026年分批將工程車及公務車汰換更新為電動車,2027年起全面採購電動車,總計數量約6,000多輛,並以國產電動車為主要採購對象,力拚低碳交通,也力挺國內產業發展。
中華電信總經理林昭陽表示,高階主管公務車已逐步汰換為電動車;工程車方面,透過設備劣化預測、遠端查證及維修等技術,減少電信設備故障率,降低工程車派車趟數,有效降低運輸碳足跡,未來將於營運據點及公司內安裝充電設備,響應低碳交通轉型。
遠傳表示,已執行公務車電動化計畫,目標2030年前將公務車輛全面電動化,預計每年可減少90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現有公務車約280輛,已規劃改換油電車款減碳。據了解,遠傳與鴻海集團合作密切,未來不排除採用鴻海電動車。
台灣大表示,2023年啟動加入EV100,承諾2030公務車全面電動化,攜手台灣電動運具產業鏈夥伴,全面驅動運具轉型。
鴻海電動車再出擊!納智捷n7開賣搶攻市場冠軍
文/台灣醒報
在大陸市場掀起話題的小米首款電動車SU7尚未登場,台灣電動車市場今年的重頭戲由鴻海打響。首款交給裕隆集團納智捷的n7電動車自3月起陸續交車,目前累積訂單逾9千張,預期上半年將全部出貨完畢。
納智捷n7採用鴻海的Model C車款打造,不僅在台灣內需市場發酵,鴻海也積極拓張海外市場。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透露已與全球多家電動車客戶洽談,不同客戶將推出不同版本,最快2025年底至2026年初就會在美國與東南亞上市。
鴻海旗下另一款電動車Model B預計在今年第4季量產,年底開始接受預訂。該車在2024年日內瓦車展以原型車亮相,定位為純電動兩廂車,量產後預計命名為納智捷n5,持續擴大鴻海在電動車領域的版圖。
受惠於納智捷n7陸續交車,鴻海旗下鴻華先進今年前兩個月營收暴增1,183%,累計達1.25億元。鴻華先進看好隨着n7持續交車,首季營收將超越去年同期。
此外,鴻海也持續擴展電動車海外生產能量。劉揚偉表示,與泰國PTT集團合資興建的電動車廠已大致完工,鴻海看好泰國市場的商機,未來將開始接單。
納智捷n7以鴻海的Model C車款打造,不僅在台灣內需市場發力,也積極跨足海外。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即預告,一直在洽談海外電動車客戶當中,不同客戶會有不同版本,預計2025年底到2026年初,將會在美國與東南亞市場分別推出。至於另一款電動車Model B,今年第4季準備量產,今年底開始接受預訂。
在2024年的日內瓦車展,賓尼法利納展台上就展出了鴻海的Model B原型車,該車定位於純電動兩廂車,預計將於2024年第4季量產,該車量產後可能命名為納智捷n5,持續擴大鴻海集團的電動車版圖。
受惠於納智捷n7陸續交車,鴻海旗下鴻華先進今年前二月營收1.25億元,年增1,183%。鴻華先進看好,隨著納智捷n7持續交付到消費者手上,首季營收將優於去年同期。
鴻海也持續擴大電動車海外生產能量。劉揚偉先前提到,鴻海與泰國PTT集團合資興建的電動車廠,總裝的部分大致上完成,鴻海已在泰國看到很多機會,之後準備就緒,就有機會開始接單。
臺灣車市春節後進入傳統淡季,各大車廠2月營收普遍受挫,但中華車(2204)因旗下MG品牌車銷量大增,逆勢年增11%,達31.66億元。華人車今年預計將發表純電動車MG4,並在下半年導入全新品牌MAXUS,法人看好其銷量和營收將有亮眼表現。六大上市車廠中,除了中華車、裕隆之外,其他車廠2月營收皆較去年同期衰退,車市傳統淡季影響明顯。不過,三陽、和泰車及汎德永業累計前二月營收仍創同期新高紀錄。和泰車2月營收年減30.58億元,主要因LEXUS品牌受春節假期影響,但1月銷量亮眼。三陽則表示,雖然2月春節年假影響銷售,但累計前二月銷量仍增加。汎德永業則因原廠認證中古車銷售及維修保養業務穩定成長,營收持續上升。裕隆則因納智捷純電車n7交車效益,2月營收小幅年增4.06%,預計3月將逐步增量交車,後續營收可期。
受農曆春節假期影響,車市在2月份進入傳統淡季,許多車廠的營收出現年輕衰退,不過在這波淡季中,中華車(2204)卻逆勢上漲,主要得益於旗下MG品牌車型的銷量大幅增長。根據最新數據,中華車2月份的營收達到31.66億元,年增率達11%,讓整個車市刮目相看。 華人車業的MG品牌在市場上表現亮眼,預計最快在4月將發表全新純電動車型MG4,而下半年還將引入全新品牌MAXUS,市場預期這些新產品的推出將為中華車帶來更多的銷售機會。法人分析師普遍看好,中華車今年在銷量和營收上的成長動能將會超越其他車廠。 在這波淡季中,六大上市車廠中,除了中華車和裕隆之外,其他車廠的營收普遍下滑。其中,和泰車2月份的營收年減30.58億元,主要是因為LEXUS品牌在農曆春節期間的工作天數減少,以及去年2月大量增產,造成今年基期較高。不過,和泰車在1月份的營收仍創下單月新高紀錄,前二月營收也創同期新高。 三陽汽車也受到春節假期影響,2月份的銷售表現較往年減少,但累計前兩個月的銷量仍較去年同期增加,創下同期新高。汎德永業則表示,旗下原廠認證中古車銷售以及維修保養等業務穩定成長,加上今年經銷的BMW、保時捷等豪車品牌將發表全新電動車款,預計將為全年營收帶來更多增長。 裕隆汽車今年也將受惠於旗下納智捷純電車n7的交車效益,2月份已小量交車,為公司營收帶來小幅年增4.06%。隨著n7在3月份逐步增量交車,後續對營收的貢獻可期。
隨中華MG最快4月就將發表純電動車MG4,下半年還將會導入全新品 牌MAXUS,法人看好,中華車今年銷量及營收成長動能皆可望優於其 他車廠。
不同於元月新車熱銷,六大上市車廠1月營收全數雙位數成長盛況 ,2月除中華車、裕隆之外,其他車廠在農曆春節過後進入車市傳統 淡季影響之下,2月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8.14%∼26.11%。
車廠2月營收雖承壓,但在1月新車熱銷超強氣勢挹注下,包括三陽 、和泰車及汎德永業累計前二月營收皆仍各以109.65億、448.98億及 85.71億元,改寫同期新高紀錄。
和泰車說明,2月營收年減30.58億元,主要因LEXUS品牌在農曆春 節期間工作天減少影響來車,加上去年2月大量增產緩解2022年度的 未交車訂單,大幅墊高去年基期。
但是和泰車旗下TOYOTA及LEXUS兩品牌在1月合計新車銷量達到1.5 4萬輛,挹注1月營收改寫單月新高紀錄,也拉升前二月營收續創同期 高。
三陽同樣指出,2月春節年假使得汽機車兩事業體銷售表現都較少 ,但累計前二月銷量來看,旗下南陽現代汽車在台銷售仍較上年同期 增逾千輛,也帶動前二月營收仍較去年同期增加15億元,創同期高。
除了新車銷售亮眼,汎德永業表示,旗下原廠認證中古車銷售以及 維修保養等業務穩定成長,亦為營收揚升主因。今年汎德永業經銷的 BMW、保時捷等豪車品牌都將發表全新電動車款,再加上已經開放預 售的BMW電動車i系列接單亮眼,都可望成為全年營收續揚的主要關鍵 。
裕隆今年同樣可望受惠納智捷純電車n7交車效益,除於2月小量交 車已同步支撐裕隆單月營收59.05億元,小幅年增4.06%,隨n7在3月 逐步增量交車,後續營收貢獻可期。
裕隆集團去年總業績創近五年新高,執行長嚴陳莉蓮22日表示,今年集團的重頭戲將會是納智捷n7,對於今年的業績展望,她相當樂觀,預期會「旺旺旺」。裕隆六大上市公司去年營收合計達1,915.7億元,隨著n7即將大量交車,2024全年總營收有望突破2,000億元大關。
裕隆汽車去年營收822.17億元,在納智捷新車的助力下,加上裕隆城今年將完整貢獻年度,以及各轉投資公司的多元發展,2024全年營收預計會超過900億元,並有望重回千億元的水準。
裕隆集團22日在新店總部舉行新春開工祈福儀式,嚴陳莉蓮主持儀式後,透過直播視訊與集團各公司團拜,這也是疫後首度恢復集團的聯合團拜。她強調,去年集團總獲利創下近五年最佳成績,今年將以納智捷n7的上市為重頭戲,強調「一個裕隆」的團隊精神,將各事業體串聯起來,共同為集團電動車顧客創造滿意的消費體驗。
為迎接n7的交車,納智捷已經完成相關準備工作,本周正式啟動道路試駕體驗,預計3月大量交車,目前會員及法人戶的訂單已經接近萬張,並希望能在上半年全部交車完成。
裕隆集團各事業體積極介入新能源車領域,裕日車除了X-TRAIL e-POWER、KICKS e-POWER、X-TRAIL輕油電外,純電車Ariya也將於去年底開始接單,預計第二季上市。中華車則推出MG大獲市場好評,去年營收385.07億元,年增30.29%,創近六年新高,今年將推出台灣首款電動車,預計將延續過去「超規滿配」策略,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攻占市場。
除了車廠外,集團的「金雞母」裕融去年營收獲利均創高,幾乎各項業務全面成長,並大舉進軍移動服務平台,旗下子公司綠能事業快速發展,以及取得售電執照帶來的營運商機,將成為今年營收成長的一大亮點。
裕隆集團昨日舉行新春開工團拜,執行長嚴陳莉蓮在活動中宣佈,去年集團總獲利達到近五年最佳成績,並對今年展望充滿信心。她強調,今年將以納智捷n7電動車上市為重頭戲,並通過「一個裕隆」的精神,串聯移動服務,打造全新生態系。嚴陳莉蓮透露,裕隆集團今年有三項重要目標:首先是大量交車納智捷n7電動車,預計上半年將完成8,000輛的新車交付;其次是新店裕隆城的營運,春節期間人潮湧入,顯示其受歡迎程度;最後是繼續發展「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擴大集團多元化發展的觸角。此外,裕隆集團去年在多個事業領域都取得了亮眼成績,包括中華車營收與獲利的成長,以及裕融企業的多元獲利模式。嚴陳莉蓮對於集團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她將n7電動車、新店裕隆城和新移動服務價值鏈視為今年最重要的三項任務。
裕隆集團昨(22)日舉行開工團拜,執行長嚴陳莉蓮在活動上強調,去年裕隆集團的總獲利達到近五年來的最佳水平,對於今年則充滿信心,她預告今年將會是「旺旺旺」的一年。嚴陳莉蓮同時提到,為了關懷弱勢群體,金管會自2009年開始推動微型保險計劃,至2023年底,已有28家保險公司參與,約75萬人受惠,對於普及基本保險保障已有顯著成效。其中,壽險業去年達成率達102.7%,超額完成目標,其中凱基人壽、遠雄人壽、南山人壽等六家公司超額完成,表現亮眼。 微型保險主要為11類經濟弱勢或特定身分族群提供基本保障,去年壽險公司設定1億1,609萬元保費目標,結果總保費收入達1億1,924萬元,超額完成。凱基人壽、遠雄人壽、南山人壽、元大人壽、中華郵政以及全球人壽的達成率均超過100%。南山人壽以12.1萬人、總保額364.7億元居首,凱基人壽和新光人壽也分別以9.7萬人和8.8萬人的人數和保額緊追其後。 在集團業務方面,嚴陳莉蓮指出,今年將是納智捷n7電動車的上市年,這款新車將帶動價值鏈發展,並以「一個裕隆」的精神,串聯移動服務,創造全新生態系。裕隆集團今年有三個重點工作:一是大量交車納智捷n7電動車,二是新店裕隆城的營運,三是拓展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 裕隆集團新店總部昨也舉行新春開工祈福儀典,嚴陳莉蓮帶領高階主管參與,並透過直播與全體員工團拜,展現團結一心的精神。裕隆集團去年在多項業務上都取得佳績,中華車的營收和獲利均大幅增長,裕融企業則不僅營運規模和獲利成長,還積極推進中長期事業計畫。與LINE合作的「LINE GO」一站式整合交通移動平台,也為裕隆集團帶來重要成果。 對於今年的三個重要任務,嚴陳莉蓮表示,n7電動車預計在第一季開始大量交車,上半年將完成8,000輛的交付計畫。新店裕隆城在去年下半年開幕後,今年春節期間吸引超過30萬人次訪客,顯示其地區影響力。最後,裕隆集團將持續開拓台灣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的新局,這是嚴陳莉蓮對於集團未來發展的期望。
嚴陳莉蓮說,今年集團重頭戲是迎接納智捷n7電動車上市帶動價值鏈;她喊出,要用「一個裕隆」的精神,串聯移動服務,創造全新生態系。
她指出,裕隆集團今年有三大主軸,除了納智捷n7電動車大量交車外,還有新店裕隆城的營運,還有持續開創裕隆集團的「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將擴展裕隆集團多元化發展的觸角。
裕隆集團於昨在新店總部舉行新春開工祈福儀典,由嚴陳莉蓮帶領集團高階主管出席典禮,並透過直播視訊與集團各公司進行團拜,展望新局向前行。
嚴陳莉蓮表示,集團去年總獲利創下近五年最佳成績,為集團70周年增添光彩。展望今年,集團重頭戲是迎接納智捷n7電動車上市,期許大家發揮「一個裕隆」的團隊精神,將裕隆集團各事業體串聯成移動服務的生態系。
裕隆集團去年多家旗下事業都繳出亮眼成績,中華車在導入MG品牌加入之後,營收與獲利都大幅成長。裕融企業不只營運規模和獲利成長並推進布局中長期事業計畫,包括旗下新鑫公司以現有業務為基礎,持續擴大企業資融、光電及儲能業務的推動,打造多元獲利模式,主導裕隆集團移動服務事業擴大事業版圖,與LINE聯手推出「LINE GO」一站式整合交通移動平台。凡此,對裕隆集團而言,都是重要成果。
今年對嚴陳莉蓮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件為n7電動車的發展,n7的在第1季開始交車,預計將在3月起大量交車,上半年將完成8,000輛的新車交付計畫,保守估計一個月至少要交出2,000輛。
其次,新店裕隆城在去年下半年開幕後,今年春節又迎來另一波高峰,春節期間五天破30萬人潮,顯示裕隆城的營運獲利在地認同。從製造台灣的國產汽車基地,到成為新北市最大商場的裕隆城在去年開幕,裕隆集團帶動大新店的產業聚落升級與轉型,以新店為核心打造創新移動服務場域,成就永續宜居生活圈。
其三,在汽車產業快速變革之下,裕隆集團串連發展的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更是嚴陳莉蓮的重要策略,而裕隆將持續開創台灣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的發展新局,是嚴陳莉蓮對於集團的期望。
為守護弱勢民眾,金管會自2009年起推動微型保險,截至2023年12月底止,已有28家保險業開辦微型保險,產、壽險有效契約人數約75萬人,較2022年同期之72.1萬人持續成長,對於普及弱勢民眾基本保險保障,已漸有效果。其中,壽險去年達成率為102.7%,順利達標。其中共六家壽險公司超額完成,分別是凱基人壽、遠雄人壽 、南山人壽、元大人壽 、中華郵政以及全球人壽,達成率皆超過100%。
微型保險為11類經濟弱勢或特定身分族群提供因應特定風險基本保障的保險商品。壽險公司設定2023年要完成1億1,609萬元微型保單保費目標,據壽險公會統計,截至12月底,微型保險有效契約人數達59.2萬人,總保額1,838.8億元,總保費收入1億1,924萬元,總達成率102.7%,順利達標。
進一步觀察微型保險壽險業目標達成率,15家公司設定今年要完成1億1,609萬元微型保單保費目標,達成率超過100%的壽險公司有凱基人壽(251.3%)、遠雄人壽(121.4%)、南山人壽(120.9%)、元大人壽(120.1%) 、中華郵政(119%)以及全球人壽(109%)。
另以微型保險有效契約人數來看,截至去年12月底,南山人壽以12.1萬人占最多、提供約364.7億元的保障,之後依序為凱基人壽約有9.7萬人、保額約292.6億元,新光人壽則有8.8萬人、保額達245.1億元。
嚴陳莉蓮說,今年集團重頭戲是迎接納智捷n7電動車上市帶動價值鏈;她喊出,要用「一個裕隆」的精神,串聯移動服務,創造全新生態系。
她指出,裕隆集團今年有三大主軸,除了納智捷n7電動車大量交車外,還有新店裕隆城的營運,還有持續開創裕隆集團的「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將擴展裕隆集團多元化發展的觸角。
裕隆集團於昨在新店總部舉行新春開工祈福儀典,由嚴陳莉蓮帶領集團高階主管出席典禮,並透過直播視訊與集團各公司進行團拜,展望新局向前行。
嚴陳莉蓮表示,集團去年總獲利創下近五年最佳成績,為集團70周年增添光彩。展望今年,集團重頭戲是迎接納智捷n7電動車上市,期許大家發揮「一個裕隆」的團隊精神,將裕隆集團各事業體串聯成移動服務的生態系。
裕隆集團去年多家旗下事業都繳出亮眼成績,中華車在導入MG品牌加入之後,營收與獲利都大幅成長。裕融企業不只營運規模和獲利成長並推進布局中長期事業計畫,包括旗下新鑫公司以現有業務為基礎,持續擴大企業資融、光電及儲能業務的推動,打造多元獲利模式,主導裕隆集團移動服務事業擴大事業版圖,與LINE聯手推出「LINE GO」一站式整合交通移動平台。凡此,對裕隆集團而言,都是重要成果。
今年對嚴陳莉蓮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件為n7電動車的發展,n7的在第1季開始交車,預計將在3月起大量交車,上半年將完成8,000輛的新車交付計畫,保守估計一個月至少要交出2,000輛。
其次,新店裕隆城在去年下半年開幕後,今年春節又迎來另一波高峰,春節期間五天破30萬人潮,顯示裕隆城的營運獲利在地認同。從製造台灣的國產汽車基地,到成為新北市最大商場的裕隆城在去年開幕,裕隆集團帶動大新店的產業聚落升級與轉型,以新店為核心打造創新移動服務場域,成就永續宜居生活圈。
其三,在汽車產業快速變革之下,裕隆集團串連發展的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更是嚴陳莉蓮的重要策略,而裕隆將持續開創台灣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的發展新局,是嚴陳莉蓮對於集團的期望。
其中裕隆汽車去年營收822.17億元,在納智捷新車進補,加上裕隆 城今年為完整貢獻年度,以及各轉投資公司多元發展挹注下,2024全 年營收可望自900億元起跳,有望挑戰重回千億元。
裕隆集團22日在新店總部舉行新春開工祈福儀式,由嚴陳莉蓮主持 ,儀式後透過直播視訊與集團各公司團拜,這也是疫後首度恢復集團 的聯合團拜。
嚴陳莉蓮說,集團去年總獲利創下近五年最佳成績,對於今年展望 ,她指出,重頭戲就是迎接納智捷n7電動車上市,這並不只是納智捷 的事,是整個集團的事,期許同仁發揮「一個裕隆」的團隊精神,將 各事業體串聯成移動服務的生態系,共同為集團電動車顧客創造滿意 消費體驗,為裕隆開展新局向前行。
為迎接n7交車,納智捷表示,相關準備工作已就緒,本周正式啟動 道路試駕體驗,3月大量交車將不是問題,目前會員及法人戶合計訂 單近萬張,希望上半年皆交車完畢。
除納智捷n7為今年集團營收成長一大亮點,裕隆集團各事業體均積 極介入新能源車領域。以裕日車為例,在X-TRAIL e-POWER、KICKSe -POWER、X-TRAIL輕油電之外,純電車Ariya也於去年底開始接單,預 計第二季上市。
另外,中華車推出MG大受市場歡迎,推升去年營收385.07億元、年 增30.29%,創近六年新高後,今年預計推出在台第一款電動車,預 料延續過去「超規滿配」策略,可望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打下江山, 推升另一波營收高峰。
車廠之外,集團金雞母裕融去年營收獲利皆衝高,幾乎各項業務全 面成長,去年大舉進軍移動服務平台發展,再加上旗下子公司綠能事 業快速發展,以及取得售電執照帶來的營運商機,將成為今年營收成 長亮點。
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的純電休旅車款n7,已經進入大量交車的倒數階段啦!這款車款在經過一系列嚴謹的準備後,將在本周末(24日)開啟道路試駕體驗,首波試駕將按照會員登記序號進行,而納智捷從21日起將依序致電邀約這些「準車主」們。 從去年10月開始的n7萬元預購活動,截至目前已經吸引超過1萬張的會員訂單和企業客戶的訂單。公司設定目標,上半年要完成這些車輛的交車。n7的三款車型車價分別為109.9萬、129.9萬和134.9萬元,對裕隆營收的貢獻估計將從100億元起跳。 隨著n7開始進行道路試駕,實車逐漸與大眾見面,下半年納智捷還規劃推出長里程版新車,滿足不同車主的需求,預計能帶來更多的訂單,為裕隆業績的持續成長注入動力。 在去年底,納智捷與台北車展同步推出實車預賞,吸引了眾多會員登記賞車和試駕。這次正式啟動道路試駕體驗,首波將針對會員登記序號依序通知,並於周末正式上路。 由於未來的納智捷新能源車都將採用會員限定的銷售與服務模式,所以有意購買的車主都必須先在官網註冊成為LuxClub會員。在首波針對已預購的準車主開放道路試駕後,接下來才會對其他會員開放,所以一般大眾預計最快要到第二季才有機會參與新的會員專案進行賞車和試駕。 作為首輛國產純電車,n7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的量產時程就備受矚目。在推出三款車型並進行萬元預購後,目前約有萬張訂單,轉單表現也超過預期。法人樂觀預期,隨著這波正式進入道路試駕和大量產量,新車口碑的建立將為裕隆帶來更多訂單。 實際上,裕隆之外,隨著n7交車倒數,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股價也開始止跌回穩。19日股價開高後,在買盤敲進下,放量攻上漲停價44元,回升至近一個月高點。
2024年,台灣電動車市場越發熱鬧起來啦!國產車牌納智捷n7加入了戰局,而豪華品牌的電動車也將進入新一輪的競爭!首當其衝的,就是汎德BMW的電動車iX1、i4、iX,它們包辦了1月的銷量冠軍、亞軍和季軍,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對手台灣賓士也不甘示弱,悄悄地對全台經銷商發出新款電動休旅車EQE 300 SUV的接單通告,還祭出超殺價格——只要299萬元!這個價格比EQE 350 4MATIC SUV的358萬元低多了,更是市面上唯一300萬元以下的市售中大型豪華純電休旅車。這一招,讓人不得不佩服賓士搶攻市場的企圖心。 根據賓士授權經銷商的資訊,EQE 300 SUV預計將在3月正式上市。別小看這款車,除了EQE 300 SUV,賓士還計劃同步推出EQA、EQB的小改款,還有純電G-Class和Maybach等重量級產品。看來,台灣賓士今年在電動車市場的布局可是有如鳳毛麟角,從低門檻到頂級車款,一應俱全。 回顧去年,台灣賓士的純電車領牌數已經達到1,942輛,年增率超過6倍,這個成績雖然亮眼,但還是比不上同屬德系豪華品牌的BMW。BMW去年純電車的領牌數有3,406輛,差距還是不小。但這次賓士EQE 300 SUV的超級價格策略,預期將會掀起一波銷售熱潮,也可說是台灣賓士反攻的開始。 目前,BMW已是特斯拉之後的台灣豪華電動車冠軍。汎德總代理已經預告,今年還將推出iX2與i5 Touring等新車款,預計純電車銷售占比將擴大到25%~30%。1月份,BMW的iX1、i4和iX就成功拿下銷量前三名,還改寫了品牌紀錄。目前i5和iX2的預售也相當熱絡,今年業績成長勢頭看起來很強。 而另一個德系豪華車品牌奧迪,今年也計劃將中型純電休旅車Q4 e-tron帶來台灣銷售。這一連串的動作,讓台灣的豪華電動車市場越發精彩!
納智捷自去年10月展開n7萬元預購活動後,類計共接獲會員訂單及 企業客戶合計近1萬張訂單,並設定目標力拚上半年完成交車,以三 車型車價分別為109.9萬、129.9萬及134.9萬元計,上半年對裕隆營 收貢獻估將從100億元起跳。
隨著n7於本周開始進入道路試駕,實車逐漸面向大眾,下半年納智 捷還規劃進一步上市長里程版新車,滿足不同車主需求,可望帶進更 多訂單,挹注裕隆業績繼續成長。
納智捷於去年底搭配台北車展推出實車預賞,公布後隨即吸引許多 會員登記賞車及試駕,納智捷表示,此次正式啟動道路試駕體驗,首 波同樣針對會員登記序號依序通知,將自21日開始進行電話邀約,並 於周末正式上路。
由於納智捷未來的新能源車都將採會員限定的銷售與服務模式,有 意購買的車主皆須先至官網註冊成為LuxClub會員,在首波針對已經 預購的準車主開放道路試駕後,接下來才會進一步開放未參與預購的 會員,因此一般大眾預計最快第二季才會有機會透過參與新的會員專 案方式進行賞車與試駕。
身為首輛國產純電車,n7的量產時程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即受到各界 矚目,而在去年10月正式拍板推出三車型並進一步推出萬元預購後, 在2.5萬張的會員當中,以目前約萬張訂單,約4成的轉單表現也優於 預期。
法人樂觀預期,隨著這波正式進入道路試駕,以及接下來的大量產 ,在新車口碑建立下,都有機會為裕隆帶進更多訂單。
事實上,除裕隆之外,隨著n7交車倒數,鴻海與裕隆合資成立的鴻 華先進股價表現已可看出止跌回穩,19日開高後在買盤敲進下,放量 攻上漲停價44元,回升至近一個月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