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新聞】臺灣證交所宣布,芯鼎(6695)正式取得信用交易資格!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公布了一則令人關注的消息,依照「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標準」第2條規定,上市有價證券得進行融資融券審查。而在此規定下,芯鼎(6695)自去年11月4日上市以來,已滿足上市滿6個月的條件,並且完全符合相關規定,於29日(週一)正式開始可以進行融資融券交易,這意味著芯鼎正式取得信用交易資格。
這個消息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取得信用交易資格後,投資者可以利用融資融券的方式進行投資,進一步增加投資策略的靈活性。芯鼎的這一成就,也將為其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芯鼎自上市以來,表現一直相當亮眼,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如今,取得信用交易資格後,芯鼎將能夠進一步擴大其市場影響力,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臺灣證交所的這一決定,也體現了對市場規則的嚴格執行,同時也促進了市場的健康发展。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優質企業在臺灣證交所的平台上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企業轉型邁向ESG永續經營刻不容緩,臺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簡立忠強調,為輔導上市櫃公司進行全面轉型,將考慮合理的績效評估及薪酬制度,這是企業落實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為此,明年公司治理評鑑將把高階經理人薪酬與ESG績效連結納入評分,逐步引導企業建立永續發展的管理及治理架構。 本周三(31日),經濟日報與華南銀行將攜手舉辦「綠色金融催動淨零減碳」論壇,華南銀行副總張炳輝、BSI東北亞區總經理蒲樹盛將發表專題演講。主題座談將邀請簡立忠、華南銀行總經理黃俊智、勤業眾信總裁柯志賢及佳世達永續長林旺賜共同與談,以「綠色融資與企業轉型」為主題,探討實務運作與國際趨勢。 自2014年起,主管機關已要求特定產業及一定規模公司編製永續報告書,以提升企業非財務資訊的透明度與品質。編製範圍從食品、化工、金融保險業、餐飲收入占營收50%以上公司及資本額100億元以上公司,逐步擴大至今年資本額20億元以上者皆須編製永續報告書。金管會3月更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規畫2025年時,全體上市公司皆須編製永續報告書。 簡立忠指出,證交所將透過公司治理評鑑,逐步引導非強制規範的企業採GRI標準編製永續報告書,預估出具2022年永續報告書的上市公司將達590家,約占全體上市公司六成。此外,為配合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金管會要求上市櫃公司分階段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揭露確信資訊,並分階段揭露減碳目標、策略及行動計畫。 證交所將透過法規修訂、宣導及輔導公司進行碳盤查及強化資訊揭露等機制,協助公司逐步建構相關能力。為提升資訊品質,證交所亦就溫室氣體確信機構及人員訂定資格條件、確信標準等管理措施。現行的公司治理評鑑也鼓勵企業制定並揭露溫室氣體排放量、減量目標、推動措施及達成情形,並預計明年進一步揭露2030減碳目標、策略及行動計畫。 本論壇對民眾免費開放報名,詳細活動訊息請參考官網及QRCode。
臺灣證交所舉辦的「創新板合格投資人推廣獎勵活動」引起熱烈迴響,市場合格投資人戶數即將突破20萬大關。這個活動不僅激勵了更多投資人加入創新板,還為投資者帶來豐富的獎勵機會。自從4月合格投資人數量創下新高後,活動的推動下,單周登錄戶數逼近1,600戶,顯示了市場的活力和投資者的興趣。 活動期間從4月持續到12月,期間將進行多次抽獎,包括千元禮券月月抽、iPhone加碼抽以及Gogoro大方送等,獎項豐富,包括Gogoro Delight電動機車、iPhone 14 Pro 128GB手機等百萬好禮。已經在5月15日進行的抽獎活動中,就有100名投資者獲得千元禮券,6名幸運得主獲得了iPhone 14。 證交所鼓勵投資人積極參與,並在活動網站上傳風險預告書,就有機會獲得超值好禮。活動詳情可於證交所網站「首頁 > 臺灣創新板 > 創新板合格投資人推廣獎勵活動專區」查詢,或掃描QR code直接進入活動網頁。證交所也提醒投資者注意,獎項通知將由合作廠商英科資訊科技以電子郵件發送,接到可疑電話時應立即聯繫證交所。
台灣證券交易所與藝文界攜手合作,共同推出了一個別開生面的防詐騙饒舌網路節目《校長兼撞鐘》。這個節目不僅帶來了音樂的樂趣,更將重要的防詐騙觀念帶給廣大觀眾。節目於大支的YouTube頻道「人人有功練」播出,以嘻哈為媒介,深入討論各種多元議題,並在節目中巧妙地融入了防詐騙的知識。 為了提高民眾對詐騙的警覺性,臺灣證券交易所首次與文化界合作,於昨晚(24日)晚上9點播出最新一集,以嘻哈音樂宣導全民反詐騙。證交所強調,詐騙活動無處不在,他們希望透過大支的影響力,讓更多年輕人關注並了解社會議題。 在這次合作中,大支專門為防詐騙主題創作了新歌「詐」。歌曲的詞曲中,大支提到了許多詐騙常見的手法,如不亂加賴群、不隨便下載APP、不亂聽資訊、不接可疑來電、不胡亂投資、不點未知連結、不給人個資、不怕莫名威脅等,用簡潔明瞭的方式提醒大家提高警覺,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該歌曲完成後,將透過證交所的多重管道進行播放,以加強民眾的「識詐」觀念。除了音樂宣傳外,證交所還透過實體宣導,如進入校園、社區大學及多場投資講座宣導防範金融詐騙,並製作反詐騙短片。在網路方面,證交所設置了「證券投資反詐騙專區」,以供民眾查詢相關資訊。
【台北訊】今(26)日下午,臺灣證券交易所將召開5月例行董事會,會議延至今日召開,主要是為了加速成立碳權交易所的計劃。這項重要的決策,將對台灣的環境保護與國際碳交易市場發揮著關鍵作用。 自從決定要成立碳權交易所以來,證交所與環保署展開了密集的商討,包括開放哪些國外碳權交易商品等。這次董事會的召開,正是為了確保各項作業能夠順利進行,並朝著第三季正式成立碳權交易所的目標前進。 該交易所將由證交所與環保署合資成立,主管機關為環保署,但由於證交所將負責所有運作,因此將持有超過5成的股份。董事長一職將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兼任,而總經理則將由環保署指派專業經理人擔任。 隨著市場對碳權交易所的期待越來越高,證交所近期全力推動計劃,努力朝著7月底前完成成立。這個新興的碳權交易市場,將不僅對台灣的環境保護工作產生積極影響,也將使台灣在全球碳交易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台灣證交所帶頭出擊,海外引資成果豐碩!近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攜手國泰證券與馬來西亞Maybank,帶領瑞昱(2379)等七家上市公司,前往星馬兩國與機構投資人會談,展現台灣資本市場ESG亮點,提升國際形象,並吸引更多外資來台投資。這是今年第四場實體海外引資活動,由副總謝俊欽率領團隊,與國泰證券共同帶領聚陽、亞德客-KY、光寶科、瑞昱、景碩、群創、晶碩等七家上市公司,前進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為上市公 司與外國機構投資人間搭起溝通橋梁。證交所今年以來由董事長林修銘親自率團,先後前往新加坡及日本拜訪多家機構,成果相當豐碩。此次引資邀請56家外資機構投資人,與七家上市公司共舉行84場會議,並進行一對一會談,介紹台灣市場最新發展,並蒐集對台灣資本市場建言。星馬兩國在東協市場具有重要地位,此次活動對台灣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全球永續投資風雲再起,台灣證交所不落人後,積極推動永續轉型,協助企業達到永續發展目標。近期,在金管會發布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中,證交所扮演著關鍵角色,並透過星馬海外引資活動,與國際分享ESG發展進展。根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GSIA)的調查,2020年全球永續投資金額達到35.3兆美元,佔總管理資產(AUM)比重近36%,ESG基金總額也超過3兆美元,顯示永續投資的熱潮已經席捲全球。 為達成台灣2050年淨零轉型目標,金管會於3月底正式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將發展焦點轉向ESG,並強化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台灣證交所也積極推動相關措施,未來將努力建構資本市場的ESG生態系,並規劃設置永續報告書自動產製平台,推動企業碳盤查及揭露,同時協助中小企業提升ESG能見度。 去年,證交所已經建構了包含ESG平台、ESG評鑑、多元化ESG商品、企業碳盤查、ESG人才培育、周邊單位永續發展轉型、投資人關係連結,以及碳權交易平台等八大方案,今年將全力配合「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深化各項方案,讓台灣的資本市場更加健康、永續發展。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與國泰證券及馬來西亞Maybank攜手,帶領瑞昱等七家上市公司前進星馬兩國,與機構投資人進行會談。這次行動不僅展現了台灣資本市場在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方面的亮點,也提升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同時吸引更多外資來台投資。為深化國際投資人關係,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親自率團拜訪多個國際機構,成果豐碩。近期,副總經理謝俊欽率領團隊,帶領聚陽、亞德客-KY、光寶科等七家上市公司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與56家外資機構投資人進行會談,共舉行84場一對一/小型群體會議。此外,還安排了一對一會談,介紹台灣市場發展,並蒐集投資建言。在這次活動中,謝俊欽強調台股的韌性和穩健的金融系統,並提出證交所為提升ESG領導地位的三個目標:完善新創企業和新經濟的生態系統、建立數位科技支援的股票交易所、建構ESG生態系。證交所公司治理部代表也發表演講,介紹台灣資本市場在ESG方面的亮點和展望。
全球永續投資風潮席卷全球,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與國際接軌,並幫助企業達到永續轉型的目標,在金管會發布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中,扮演著極其關鍵的角色。近期,證交所透過星馬海外引資活動,分享了臺灣ESG發展的最新進展。根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GSIA)的調查,2020年全球永續投資金額達到35.3兆美元,比2018年成長了15%,佔總管理資產(AUM)的比重接近36%。隨著永續投資的快速發展,全球ESG基金已經超過了3兆美元。 另一方面,為了實現臺灣2050年的淨零轉型目標,金管會在3月底發布了「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將發展的重點聚焦在轉型為ESG,以引導企業投入永續發展,並提升資本市場的競爭力。證交所近期積極推動與ESG相關的措施,未來將努力建構資本市場的ESG生態系,並規劃建立永續報告書自動產製平台、推動企業碳盤查及揭露,同時幫助中小企業提升ESG能見度,推動企業朝永續發展邁進。 去年,證交所已經建構了完整的ESG生態系,包括ESG平台、ESG評鑑、多元化ESG商品、協助企業碳盤查、ESG人才培育、周邊單位永續發展轉型、投資人關係連結,以及碳權交易平台等八大方案。今年,證交所將全力配合推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深化生態系各項方案,進一步推動臺灣資本市場的永續發展。
台灣證交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純益達到35.33億元,雖然比3月份衰退了24.35億元,但月減幅只有40.8%。儘管如此,累計前四月全體證券商的稅後純益已經逼近200億元,成長幅度達到69.44億元,年增約54.64%。這一成長率對於整體市場來說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訊號。
不過,4月份大盤總成交值約3.914兆元,比3月份減少了28.03%,這直接導致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減少。此外,自營的證券評價損失增加,使得證券商自營業務淨利較3月份衰退了1.06億元,月減9.61%。而承銷業務淨利也較3月份衰退了4.09億元,月減幅高達61.78%。
儘管4月份的數據看起來並不亮眼,但今年前四個月,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因大盤總成交值減少而較去年同期衰退了21.73%。然而,自營的證券評價利益及出售證券利益較多,使得證券商自營業務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了99.32億元,從虧損轉為盈餘,今年前四月賺了65.6億元,去年同期則為虧損33.72億元。
此外,前四個月證券商承銷業務淨利也較去年同期成長了5.1億元,年增長34.76%。合計前四月全體證券商稅後純益196.5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69.44億元,年增達54.64%。這一成長主要得益于自營商的虧轉盈,對於整體證券商獲利的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台灣證交所宣布,根據「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標準」第2條規定,已對上市股票圓裕(6835)進行融資融券審查。由於圓裕自去(111)年11月10日上市至今已滿6個月,並符合相關標準規定,從今天(24日)起,該股票將正式開放進行融資融券交易,意味著信用交易正式對外開放。
台灣證交所即將於本周五(26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將討論一項重大議題——7月成立碳權交易所。這一決策不僅是環保政策的一個重要步驟,也將對台灣的碳市場帶來深遠影響。近期,由於造紙股在綠電領域的利多新聞不斷傳出,市場對碳權交易所的期待值進一步升溫。 昨日(23日),永豐餘(1907)和華紙的股價應該說是「噴射」上漲,讓市場看到造紙股的股價轉強。永豐餘收盤價33.4元,漲幅超過4%,股價創今年新高;華紙則收在25.35元,漲幅也超過4%,成功站上5日均線。 不僅如此,永豐餘集團總經理駱秉正日前在法說會上透露,集團去年底已新設「碳管理事業群」,負責集團內的循環經濟和智慧電能,並將內部技術向外推廣。例如,與桃園市政府合作將龜山的水資源回收中心轉換為台灣第一個綠能ROT案,這將對減碳工作有實質貢獻。 華紙方面,雖然公司目前林地尚未進行第三方碳權認證,但已自行統計固碳量約290萬噸。此外,華紙花蓮廠今年已取得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證,綠電可首度對外交易,這對公司來說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綠電方面,永豐餘和華紙都有好消息。除了永豐餘的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轉換為綠能ROT案外,華紙花蓮廠今年已取得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證,綠電可對外交易。花蓮廠一個月約有1萬多張的綠電,從3月開始累計,將在6月開始交易。
台股ETF市場近期掀起一波除息熱潮,上周受益人數減少12,650人,這是今年以來第二次受益人數下滑,但仍有九檔ETF受益人數逆勢增加。這九檔ETF分別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元大台灣50反1、兆豐藍籌3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國泰臺灣加權反1、富邦臺灣加權反1、群益臺灣加權反1及元大富櫃50。而台股ETF的加權股價指數上周五收盤為16,174.92點,單周上漲672.56點,漲幅約為4.34%。 在上市櫃公司第1季財報陸續公布,市場普遍對今年景氣持保守態度時,台股卻出現了單周大漲。券商人士分析,這波ETF除息熱潮不僅讓受益人數減少,還有部分投資人轉投反向ETF,期待台股拉回。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經理人謝明志指出,台股市場的存股領息風氣越來越盛,國人不再盲目投資保險商品,而是轉向能提供高配息的股票、債券、ETF等商品,這已成為今年台灣市場的投資趨勢。 對於台股長線,謝明志持續看好,認為目前處於升息循環的尾端,投資人對於收益的要求隨著利率的調升而提高。元大投信也指出,證交所公布的3月ETF定期定額交易戶數統計顯示,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單月大增近八成,從2022年5月首次進榜以來,不到一年時間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已從第19名躍升至第6名,成長速度超越5G、越南等多檔ETF。
【台灣金融新聞】 大陸新規定即將影響台灣企業,金管會籌備應對策略 近期,大陸政府出台了一項新規定,對台灣企業造成不小的波瀾。根據新規定,自4月起,大陸生產主要基地或當地獲利超過五成的企業,在海外掛牌或未來增資時,必須向大陸證監會遞交資料備案。若違規,當地註冊公司資產恐將被剝離。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昨(23)日強調,金管會將研擬相關配套措施,以保障台灣企業的權益。根據證交所初步盤點,估計台灣有130家上市公司(含KY)及7家今年將回台IPO者,共137家企業可能受到影響,增加未來增資或上市的困難性。 這項新規定主要針對營運主體在大陸的企業,要求其在海外掛牌或增資募資時,向大陸證監會遞交資料備查。若未依規定操作,大陸官方將有權剝離業務資產。金管會官員指出,這項政策的出現,主要是為了避免類似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境內註冊公司到海外上市,現在則擴大到間接持股情況。 影響所及,台灣中小企業的IPO將面臨更多挑戰,承銷券商也需提供資料給大陸備案。此外,台灣企業向大陸官方遞件申請資料時,機密資料外洩風險及股權結構揭露限制等問題也受到關注。 金管會官員表示,將與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共同了解資料報備的具體要求,並提供適當的配套措施,如同步資訊揭露等,以降低新規定對台灣企業的影響。
【台北訊】近來,臺灣證券交易所發布了最新的市場統計數據,揭示了台灣證券商業的近期表現。根據數據顯示,受到經紀、承銷、自營三大業務同步衰退的影響,台灣全體證券商在4月的稅後淨利為35.3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縮水了四成之多。然而,若將時間拉長至前四月,台灣證券商的稅後淨利累計達196.5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70億元,成長超過五成,達到54.64%。 具體來看,在專業證券商中,綜合證券商4月的稅後淨利為52.6億元,相比上月減少了39.28%,但減幅低於業務證券商、專業經紀商、專業自營商。而綜合證券商前四月的稅後淨利更是突破百億元,達到101.28億元,年增長率為74.09%,成為業內的佼佼者。 從業務類別來看,4月份大盤總成交值約為3.914兆元,與上月相比減少了28.03%,這也導致證券商的經紀手續費收入減少了34.66%。在自營業務方面,由於證券評價損失較多,4月的自營業務淨利較上月下降了1.06億元。 總的來說,雖然短期內台灣證券商業受到市場環境的壓力,但長期來看,業內的發展潛力依然可觀。在市場變化不斷的今天,台灣證券商業必將通過不斷的調整和創新,迎接未來的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台灣科技產業卻逆勢發展,展現出強大的產業生產特性和競爭優勢。為了促進半導體與電腦週邊等科技產業的交流,臺灣證券交易所與元富證券攜手,帶領六家上市櫃公司於22、23日赴日本熊本進行引資活動,並在5G、AI、物聯網等發展趨勢下,向國際資本市場傳達台灣科技業的投資價值。
台灣科技產業聚落完整,垂直、水平整合供應能力強大,在疫情期間展現了其獨特的產業生產特性和競爭優勢。半導體業、電腦暨週邊設備業在台股產業分類中佔據重要地位,外資對這些產業的持股比重高達50%以上,顯示出其吸引力。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從晶圓代工、IC設計、封裝測試,構成全球特有的垂直分工模式,這也是疫情期間生產不斷鏈的關鍵。美、日等國感受到半導體發展的重要性,開出租稅補助等優惠條件,吸引晶圓代工業者前往設廠。此次赴日引資的活動,正是為了讓台灣優質半導體公司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多能見度。
據統計,台灣2022年IC產業產值達4.8兆元,居世界第二。此次引資活動中,有五家IC設計業者同行,目的是讓日方更深一層認識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分布。此外,台灣電腦週邊產業也是全球重要的製造基地之一,包括筆記型電腦、顯示器和主機板等產品,以及伺服器大廠緯穎,為超大型資料中心、雲端基礎架構產品及系統的解決方案提供者。
此次引資活動共有聯詠、智原、晶心科、力旺、譜瑞-KY、緯穎六家上市櫃公司參與,旨在讓更多台灣優質企業被國際投資機構看見,並建立長期溝通橋樑。
台灣證交所近日與元富證券攜手出國尋找合作機會,將目光投向日本市場。24日,證交所將與日本知名證券公司岡三證券進行一對一會談,這家證券公司在日本營收排名前十,管理資產超過6.5兆日圓,擁有93萬戶投資人,並在全球擁有113個營業據點,是實力雄厚的日本證券企業集團。
在會談中,證交所與岡三證券將交流雙方證券市場的最新發展、投資人青睞的投資商品、上市企業ESG發展程度、ESG主題投資的風行程度,並瞭解日本投資人對全球投資布局的考量。同時,證交所也將蒐集岡三證券對台灣資本市場的建言。
證交所將日本視為疫後招商引資的重點地區,市場推廣部經理陳欣昌在午餐演講中向與會機構投資人強調,截至今年3月,外資持股已佔台灣集中市場市值的38.66%,外資是台股極重要的投資者。陳欣昌還分享了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指出在高通膨的總體經濟環境下,台灣去年GDP成長率達2.43%,經濟表現穩定;CPI約3%,物價相較於其他主要國家較為穩定;台股2022年現金殖利率更達4.88%,稱冠全球,這些都是吸引外資投資的關鍵因素。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與元富證券及日本岡三證券攜手合作,共同辦理了「2023年臺灣企業日」投資主題說明會。這次活動以「臺灣資本市場最新發展及業務展望」為主題,向日本投資人詳細介紹了疫後台灣資本市場的概況,並聚焦於ESG生態系、創新板公司推廣以及特色產業聚落塑造等三大面向。證交所視日本為疫後招商引資的重點,積極推動對外交流。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台股投資優勢和市場發展,證交所於4月初透過中介機構,與日本的多家重要機構投資人,包括投資銀行、大型基金和知名證券公司等進行了對話。這些機構對於ESG、公司治理、股務、交易及結算等制度運作細節表現出高度興趣。
5月份,證交所安排了新一輪的引資活動,帶領包括聯詠(3034)、智原、晶心科、緯穎、力旺、譜瑞-KY等六家半導體與電腦周邊公司,與日本大型機構投資人進行了超過50場的一對一會議。
在午餐演講中,證交所市場推廣部經理陳欣昌向與會的機構投資人表示,截至3月,外資持股占集中市場市值比重達38.66%。陳欣昌還分享了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提到去年GDP成長率2.43%,CPI約3%,台股2022年現金殖利率4.88%,稱冠全球。這些數據凸顯了台灣經濟的穩定成長和高殖利率,是吸引外資投資的主要因素。
現場參與的投資人包括多家日本大型保險公司及資產管理公司,其旗下管理資產規模達數十兆元日圓,母集團公司也在東京等交易所上市。這顯示了本次引資活動的成功,成功吸引了規模龐大的日本金融機構的關注,並希望進一步瞭解台灣資本市場與科技業的投資價值。
此外,證交所還安排與日本前三大保險公司的機構投資人進行了一對一會談,目的是推廣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掌握並回應他們的關切議題,了解投資訴求,以增強投資人對台灣金融市場的信心和投資意願。
會後,證交所預計將與岡三證券進行一對一會談。岡三證券是日本營收前十大證券商,集團管理資產達日圓6.5兆元,投資人證券開戶數為93萬個,集團在國內外擁有113個營業據點,是一個實力雄厚的日本證券企業集團。
台灣資本市場再迎新鮮血液!近期,一家自謂「汽車改裝車燈界的APPLE」——巨鎧精密(2254),向臺灣證券交易所送件申請創新板,成為今年首波提出申請的新創企業。這一動作象徵著台灣新創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及證交所對新創生態圈的積極支持。
近年來,台灣新創產業興起,證交所也與各種新創生態圈保持緊密交流,力圖推動「創新+永續」企業的上市籌資。今年,預計將有數位雲端、生技醫療、電動車、綠能環保等多個相關產業的公司陸續提出創新板掛牌申請。
巨鎧精密的核心業務集中在車燈及汽車零組件的研發設計、製造與銷售,並在改裝車市場深耕多年。該公司是業界中少數早期將LED技術應用於改裝車燈領域的企業,這一創新技術的引入,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也為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
隨著巨鎧精密的申請,台灣證券交易所的創新板將迎來更多具有創新潛力的新創企業。這不僅將促進台灣資本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也將為新創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會,進一步推動台灣經濟的創新與成長。
臺積電(2330)大动作赴日本熊本設廠,這一舉動不僅讓沉寂多年的日本半導體業重新振翅,也讓我們看到了臺灣科技產業的強大魅力。為了推動半導體與電腦周邊等科技產業的交流,臺灣證券交易所帶領六家台灣公司赴日,希望將台灣優質科技廠推向國際資本市場,傳達科技業的投資價值。 證交所強調,台灣科技產業聚落完整,垂直、水平整合供應能力強大,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能展現出產業生產韌性及競爭優勢。半導體業和電腦暨周邊設備業在台股產業分類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外資對台股半導體類股持股比重逾50%,配置比重最高,持有電腦暨周邊設備類股則排名第五。 隨著台積電的進入,日本半導體業開始復甦,這對當地的供應鏈是一個契機。證交所認為,設廠不僅是產業交流的敲門磚,還能為當地創造就業和投資機會。同時,這也是為台灣優質半導體公司創造能見度,推向國際市場的好機會。台灣2022年IC產業產值達新台幣4.8兆元,位居全球第二,這次引資活動中,有五家IC設計業者同行,目的就是讓日方更深一層了解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分布。 台灣電腦周邊產業也是全球重要的製造基地之一,從筆電、顯示器到主機板,都是我們熟知的產品。而伺服器大廠緯穎,更是超大型資料中心、雲端基礎架構產品及系統的解決方案提供者。在雲端運算、AI的時代,緯穎的硬體設備是不可或缺的。這次引資活動讓日本投資者看到了台灣電腦周邊產業更多元面向,讓我們的產業更受國際市場的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