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指出,截至上周五(23日),期富邦VIX(00677U)最近30個營業日平均單位淨值已經跌到1.979元,跌幅超過了90%,發行人富邦投信也按照規定向金管會申請終止信託契約。對於還持有這個ETF的投資人來說,要特別注意後續的終止上市和清算時程哦。 由於確定將要下市,加上單位淨值持續下滑,期富邦VIX ETF在6月26日的股價下跌了2.84%,收盤價1.71元。證交所提到,根據主管機關109年3月19日發布的金管證期字第1090335155號令,當期货ETF最近30個營業日平均單位淨資產價值累積跌幅達到90%,或者平均淨資產價值低於2,000萬元時,ETF發行人就應該報請金管會核准後終止信託契約。 一旦期富邦VIX的期貨信託契約得到金管會核准終止,它將向證交所申請終止上市。當時會公告該受益憑證的終止上市日,並暫停融資融券交易,投資人要特別注意這些交易限制和清算風險。 證交所還說明,從發行人申請終止信託契約到ETF終止上市,還有1到1.5個月的作業期間。在這段時間內,投資人還可以在最後交易日(含)前進行交易,但由於可交易的天數有限,交易價格和流動性可能會受到影響。如果投資人選擇在最後交易日後持有至終止上市日並參與清算,則須等到基金清算後,根據清算基準日的淨值和所持有之受益權單位數來計算可分配到的金額。從終止上市日到投資人取得清算金額可能還需要約1個月時間。
【台股新聞】 台股上周五(4月23日)表現亮眼,加權指數站上17,300點,周漲141點,漲幅0.82%,寶島股價指數也收在19,699點,周漲147點、漲幅0.76%,看來要向2萬點進發啦! 證交所公布,集中交易上周成交值達到2.45兆元,上市股票成交值則是2.37兆元,兩者都創下了單周新天量紀錄。而今年開盤至今,集中市場總成交值已累計25.48兆元,日均值3,640億元,股票成交量周轉率達到62.23%,顯示市場活絡。 台股加權指數上周五收在17,300點,寶島股價指數則是19,699點,4月20日更一度衝高至19,746點,離2萬點大關只差一點點。若本周台股能繼續創高,寶島股價指數將有望直指2萬點。 在產業方面,半導體和航運股依然是市場的吸金主力。上周各產業上市股票成交值前三名分別是半導體類6,138億元,航運類3,955億元,光電類2,599億元。而成交量周轉率最高的前三產業則是航運類29.39%,光電類21.74%,以及鋼鐵類17.86%。
台股昨日(22日)創下6,523億元的天量成交,熱門股如長榮、華航、中鋼等在沖客的激烈操作下,盤中股價波動十分劇烈。根據統計,當日共有66檔個股觸發「瞬間價格穩定機制」,這是自去年3月下旬美股熔斷以來的最多次。近期台股市場呈現居高思危的態勢,投資人普遍不願意抱股過夜,市場主流轉向面板、航運、鋼鐵等具有漲價潛力的中低價族群。這些族群恰好是大戶和業內實戶擅長操縱的目標,因此當沖比重居高不下,個股波動幅度也隨之加大。 昨日盤面中,除了新掛牌的志強-KY外,四維航等187檔個股的震盪幅度超過10%。當沖熱門股的貨櫃三雄,其漲跌幅達16.4%至14.6%,面板雙虎、航空雙雄的漲跌幅也在12%以上。幸運的是,由於「瞬間價格穩定機制」的保護,只有不到20檔個股以跌停作收。 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昨日共有66檔個股觸發「瞬間價格穩定機制」,這是自去年3月下旬美股熔斷以來的最多次。在中午12時以後,長榮股價急殺至平盤以下,交易所多次暫停撮合2分鐘,以緩和市場情緒。自台股逐筆交易上路後,為避免行情波動過劇,個股盤中仍設有「瞬間價格穩定機制」。這個機制會在每次撮合前試算成交價格,如果漲跌超過「參考價」3.5%,該檔股票就會暫停撮合2分鐘,以冷卻市場情緒。與國外交易所的熔斷措施相比,台股的「瞬間價格穩定機制」暫停時間較短,觸發門檻也較低。
股東會旺季來了!集保結算所為了讓股東投票更透明,從3月底開始,將在「股東e票通」平台上提供電子投票結果彙整資料。這意味著股東會前一天下午2點就能看到投票結果,對新手股東來說,這是一大福音。過去,參與股東會需要親自到場,但現在只要通過手機、APP或電腦,就能無遠弗屆地參與。自2018年起,上市櫃公司都必須提供電子投票管道,讓股東參與公司決策。集保結算所股務部經理黃蓁蓁表示,這項新措施是為了提升公司治理,讓股東能夠更早得知投票結果,這是個重要突破。
股東會旺季將至,許多重要議案和董監選舉案將進行表決。由於疫情影響,不少股東無法親自出席,因此採用電子投票成為了一種流行。今年,集保結算所為了提升電子投票的透明度,特別在「股東e票通」平台提供了電子投票結果的彙整資料,讓股東能夠在股東會前一天下午2點就看到結果。根據證交所的統計,去年台股新增開戶人數達67萬人,預計今年將有更多新手股東參與股東會。現在,股東們只要通過手機、證券商APP或電腦登入「股東e票通」網站,就能無遠弗屆地參與股東會,維護自己的股東權利。自107年起,上市櫃公司必須提供股東電子投票的管道,而集保結算所則是為了提升電子投票結果的透明度,進一步落實公司治理3.0政策,讓投資人能夠更方便地查閱資料。這項新措施不僅提升了電子投票的透明度,也為台灣的公司治理增添了一抹亮色。
台股22日創下6,448億元的天量成交,不僅創下歷史紀錄,也讓市場對於交易系統的承受能力產生關注。由於成交量大增,多家券商的網路下單系統出現問題,證交所已經要求兆豐和亞二家券商改用人工下單進行交易。證交所強調,其電腦交易系統的承載能力不會是問題,每秒可進行3萬筆撮合,22日的交易量雖然驚人,但還沒有達到極限。不過,證交所也提醒,若未來台股繼續創下新天量,券商和證交所都將加強交易承載量能,以應對可能的挑戰。
台股在3月份交出亮麗成績單,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當月全體證券商的稅後純益達到114.6億元,這個數字比起上個月來說可是大漲了52.7%呢!看來,第一季度的整體表現也不錯,累計起來,稅後純益有268.5億元,這可是比去年3月和首季的稅後純損來得亮眼多了,去年3月還是虧損了79.4億元呢。 分析師們指出,3月份的大盤總成交值高達7兆元,比上個月多了56.2%,這個成交量的暴增自然帶動了經紀手續費收入的提升。單月全體證券商的經紀業務稅前純益有69億元,月增59.9%,第一季度的經紀業務稅前純益則是189.3億元,年增112.1%,這個成長率可是非常驚人。 雖然3月份大盤指數上漲幅度比2月份小,但全體證券商的自營業務稅前純益還是從2月份的41.2億元減少了4.8%,落到37.4億元。第一季度的自營業務稅前純益為91.7億元,比起去年同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時的虧損90.5億元,這個改善可是讓人感到振奮啊!
台灣證券交易所不斷推廣證券市場知識,近期推出多項影音教材,讓投資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市場規則與投資風險。继3月份推出的「買賣ETF不踩雷 投資風險停看聽」受到熱烈迴響後,證交所再推新作品「臺灣創新板簡介」影音教材,讓大眾對創新板有更全面的認識。 為了幫助新創公司籌資及股權交易,證交所已開始受理新創公司送件申請,預計第3季正式於集中市場開板交易。這次推出的「臺灣創新板簡介」影音教材,從發行、交易及投資人適格性等方面詳細解說創新板的制度規定,希望透過簡化申請上市規定,讓合格投資人能夠有更多投資選擇。 去年,證交所已將九項證券核心業務錄製成影音學習教材,並提供給各級學校及投資人學習。此外,與多所大專院校合作辦理遠距教學,進行雙向互動視訊會議,深入剖析各種議題,並分享實際案例。總計有56所公私立大專院校參與,超過9,026名同學受惠,並獲得師生正面回饋。 為了推廣金融知識,證交所持續精進「證券市場學習教材」專區內容,並歡迎各大專院校共同合作辦理遠距教學。「臺灣創新板簡介」影音教材已上線證交所官網「證券市場學習教材」專區,歡迎投資者點閱觀賞。
台股近期表現亮眼,證券商獲利也隨之水漲船高。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3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達到114.69億元,比2月份成長了39.62億元,大增超過五成。累計第一季的稅後淨利更是達到268.51億元,與去年同期的虧損45.98億元形成強烈對比,年增達314.49億元。 這個成績讓證券商的獲利創下了歷年同期新高,3月份更首次出現百億元獲利,讓人不禁想起30年前的證券業盛況。這波證券業的獲利甚至超過了過去台股慘淡時一整年的獲利。 在證券股方面,股價也是一片紅火。宏遠證因為成功掌握貨櫃三雄的多頭行情,股價一路攀升,收盤時價達21元,漲停收盤。致和證的股價也漲了3.57%,創下櫃買中心的新高。統一證等多檔證券股的股價也持續攻堅。 臺灣證券交易所指出,3月份大盤總成交值約為7.055兆元,比2月份增加56.29%。證券商的經紀手續費收入也隨著大盤成交值的增加而增加。雖然3月份加權股價指數的漲幅較2月份小,但自營業務淨利仍比2月份衰退4.88%,而承銷業務淨利則比上月成長67.12%。整體來看,3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達到114.69億元,成長幅度達52.78%。 證交所進一步分析,第一季的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因大盤總成交值的成長而比去年同期增加81.58%。此外,第一季加權股價指數呈上漲趨勢,去年同期則為下跌趨勢,這使得自營業務淨利比去年同期成長182.29億元,承銷業務淨利也比去年同期成長33.44億元。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268.51億元,與去年同期比由虧轉盈,獲利成長了314.49億元。
台灣創新板即將在第三季迎接新創或生技公司掛牌,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福邦證券董事長林火燈在最新出刊的《證券服務》雙月刊中,對創新板的發展提出兩點建議,並對其重要性進行深入剖析。
林火燈強調,創新板的設立是市場的「及時雨」,不僅能吸引研發型、有潛力的公司,也為台股市場帶來新機遇。他指出,創新板不以獲利條件為門檻,讓無獲利公司也能進入市場,這是過去台股市場所沒有的。此外,創新板以市值為評估標準,有利於新經濟的知識產業發展。
林火燈提到,證交所對創新板公司的業務審查將視產業特性等因素進行調整,這對於部分小規模但獲得大公司認可的企業,將產生很大的誘因。他對創新板的設立普遍受到肯定,但也指出,整體制度規劃和承銷制度的細節仍需極為審慎。
對於創新板的未來發展,林火燈提出兩點建議:一是與證券商經紀部門合作推廣合格投資人參與,二是對於賣方的限制,如集保限制、承銷商認購比例限制、保薦責任範圍等,建議在施行一段時間後適時檢討是否放寬。
林火燈最後強調,創新板對企業、資本市場和經濟發展都有正面影響,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制度能夠適度調整修正,讓創新板發揮最大效益。
台灣股市投資者們注意囉!財政部提醒營利事業在申報稅務時要小心兩個常見的錯誤,這可是影響到企業稅負的大事呢!首先,證券交易所得這部分,雖然目前證所稅已停徵,但營利事業仍需將證券交易所得計入企業最低稅負制,並依規定申報和繳納基本稅額,別讓這個疏忽導致罰款哦!
接著,我們來聊聊KY股利所得。當公司投資國內其他公司獲得股利時,若是轉投資收益,則不用計入所得額課稅。但若是投資KY股所獲得的股利,這部分就不同了。因為KY股是來自外國公司來台上市櫃的企業,它們發放的股利屬於境外所得,所以這部分股利所得應該要併計進營利事業的所得額課稅。這樣一來,大家在使用證券交易所得和KY股利所得時,就必須要小心對待,以免犯了錯誤。
不過別擔心,北區國稅局已經發出警告,提醒營利事業要正確申報,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影響。這也再次強調了在投資股市時,了解並遵守相關稅法規定的重要性。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營利事業,對於證券交易所得和KY股利所得的稅務處理,都必須要仔細留意,避免因為疏忽而導致後果不堪設想。
而這些資訊的來源,就是來自我們的證券市場大老闆——<臺灣證券交易所>的官方資訊。這家機構不僅是台灣股市的重要監管機構,也是我們投資者了解市場動態的重要窗口。未來,我們也將繼續關注並報導相關新聞,讓大家都能夠更加了解股市的各種規定和動態。
投保中心董事長張心悌表示,在投保中心為投資人提起團體訴訟請求民事損害賠償案件中,財報不實約占三成,被告除不法行為人、發行人,還有董監事,然而,董監事不一定瞭解自身須負推定過失責任。為此,投保中心召開「保護投資人權益系列座談會-董監事如何善盡職責為投資人把關財報並降低執行業務風險」座談會,由張心悌主持,邀請各路專家共同探討如何提升董監事的財報審閱能力與風險意識。
座談會中,張心悌強調,希望透過專家學者的專業知識,對董監事在財報不實責任、如何善盡職責、降低執行業務風險等方面進行探討,並期待對董監事審閱財報有正面導引作用。
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對董監事如何提升內部人法令認知及遵法意識、外部機關可提供的協助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他們建議,應著重公司自身辦的教育訓練,因個別公司最清楚所處產業特性,建議由各公司治理人員自行規劃課程,並找符合該產業需求的實務專家或學者來講授。
此外,專家們還提到,董監事應對公司財務狀況持續了解,並透過治理主管定期與不定期以適當方式取得資料。他們還建議,董事要隨時記錄執行職務軌跡,公司治理主管也應協助記錄,以作未來舉證依據。
最後,與會專家對董監事如何行使職權方認已善盡職責進行了探討,他們強調,董監事應善用資訊請求權,並積極與內部稽核主管與簽證會計師溝通,以發揮守門員功能。
台灣證交所自去年10月26日啟動盤中零股交易後,市場反應熱烈,交易量與成交金額均有顯著成長。這項措施不僅讓小額投資者得以參與高價股的投資,同時也有效活絡了市場交易。在這段時間裡,上市櫃股價超過千元的公司數量增加至約8家,百元以上股價的公司則有數十家。以往對於一般小資族來說,高價股可能僅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如今卻因為證交所的這項政策,讓這個夢想變得可能。 由於盤後零股交易往往資訊不夠透明,買賣較為困難,因此證交所將交易時間改為盤中進行,使得交易與一般股票交易幾乎無異。這一改變使得投資者可以通過手機APP輕鬆下單,交易資訊更加透明簡單。根據證交所的數據,截至去年底,零股交易金額大幅增加,單日平均成交金額約達8.7億元,今年以來更是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台股自去年3月底觸底反彈以來,大盤表現強勁,新增開戶數也顯著增加。根據證期局的統計,去年新增開戶數達148.8萬,年增長率達74%,其中30歲以下的年輕投資者佔比約33%。若以零股交易來看,其成長率約為五成,其中近八成投資者年齡不到40歲,並且積極利用電子下單進行交易。 盤中零股交易從早上9點10分開始,每3分鐘進行一次撮合,依價格及時間優先原則成交。值得注意的是,零股交易不適用於融資、融券或借券賣出等操作,而手續費方面則與一般股票相同,券商收取0.1425%,並設有每筆最低20元的下限。
台灣證交所為了讓投資人更深入瞭解集中交易市場的產品投資策略及新交易制度,特別從110年5月5日起,在台北、桃園、台中、彰化、嘉義、台南及高雄等地,籌辦了44場專業的投資講座。從20日開始,這些講座已經開放網路報名,不過要注意,台北場的報名於當日11點就會截止,其他場次則是提前一周截止報名,額滿就不再受理報名了。 這一系列的講座,證交所都會邀請證券商和投信公司的專業經理人來主講,內容包括上市商品的投資策略、總體經濟展望等。此外,還會以「2021年交易新制宣導」為主題,向投資人介紹盤中零股概述等新交易制度。 這次的投資講座,證交所與元富證券、統一證券、國票證券、國泰投信、群益投信、元大投信、日盛證券、永豐金證券、富邦投信、富邦證券、元大證券暨華南永昌證券聯合主辦,北中南合計將舉辦44場。其中,台北場的首場將於5月5日舉行,會有專業講師和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分享2021年交易制度宣導及牛年經濟展望與投資策略。 想要參加的投資人,可以從現在起至交易所網站首頁的「焦點專區;公告/活動;活動訊息;109年投資講座」進行報名。每場次的名額有限制,台北場是60人,由於101大樓出入管制,證交所人員會在活動當日下午兩點於一樓大廳發放臨時出入證。如果沒有報名成功,也可以到證交所網站同步觀賞節目。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證交所也會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實施實名制及擴大座位間隔等措施,並會根據疫情變化隨時調整場次。
台灣股市去年一路向上,讓許多投資人賺得滿滿,但也帶來了許多新手投資者。這些新手投資者在享受投資的樂趣的同時,也要注意一個重要的問題——所得稅申報。國稅局特別提醒投資人,有三個關鍵注意點:轉讓未簽證股票、股利所得的健保補充保費計算、以及KY股的交易和所得稅問題。
首先來說說轉讓未簽證股票。這是一種屬於財產交易所得的行為,所以投資人賣出股票時,一定要記得把這筆收入計入所得稅申報。比如說,有人以每股10元買進A公司的10萬股未簽證股票,後來以每股50元轉讓給別人,這樣賺了400萬元。如果這筆收入沒有申報,國稅局一旦查獲,就會對投資人進行追徵。
接著是股利所得的部分。如果投資人從台灣的股票中獲得股利,且該股利需要扣除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那麼在計算股利所得時,還是應該以給付的股利總額為基準。同時,投資人也可以選擇將股利所得合併其他所得一起申報,或者分開計稅。
最後,我們來聊聊KY股。個人買賣KY股時,證交所得是會停徵的,不會被計入最低稅負制。但是,KY股的利得雖然視為海外所得,還是必須計入最低稅負制。不過,KY股利所得可以免除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而且還有670萬元的免稅額。官員也提醒,如果同一申報戶內的納稅人、配偶以及受扶養親屬,有應計入基本所得額的所得金額超過670萬元,就必須依規定進行申報。
臺灣證券交易所引資活動「Taiwan CEO Week onAir」落幕,吸引50家上市櫃及興櫃公司與250位機構投資人共襄盛舉,會談次數達1,500場次,創下新紀錄。活動中,證交所與寬量國際、群益金鼎證券攜手,並以「ESG領域的台灣領導者」為主題,邀請穩懋、葡萄王、安聯投信等企業領袖及證交所公司治理部經理黃玻莉進行專題座談。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強調,台股在ESG領域的表現受到國際肯定,並承諾將持續推動ESG資訊揭露,提升市場透明度。此外,證交所也將繼續舉辦多樣化的引資活動,介紹台灣優質上市公司,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台灣股市。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證券市場,特別推出了全新的證券知識宣導漫畫。這本新作的標題叫做「雖然我的錢不夠買一張股票 但零股我可以~」,通過生動的故事劇情,讓讀者認識到「盤中零股交易」以及「ETN(指數投資證券)」和「ESG永續投資」等新興的證券市場制度與商品。自從2008年開始,證交所就一直在發行這樣的宣導漫畫,如今已經出版了17冊。今年的這本新作,不僅在「投資人知識網」的電子書專區上線,還在台灣全台18個縣市的公共圖書館電子書平台上架,讓更多民眾可以輕鬆閱讀,提升自己的投資知識。
【台北訊】上市公司董監酬金榜單最新出炉,中信金、台積電、國巨分別奪得冠、亞、季軍寶座,平均每位董事酬金(不含員工酬金)都衝破5,000萬元大關。中信金蟬聯兩年冠軍,不過今年獎金減幅達二成,年減近1,500萬元。而一匹大黑馬——貨櫃三雄之一的萬海,則以2,262.7萬元的董事酬金躍居第9名,年增幅度高達1.61倍。 今年的董事酬金榜有幾個特點:首先是貨櫃三雄的董事酬金名次及金額都大幅上升,超過許多傳統產業和電子公司;其次是金控集團仍是高董事酬金的主要來源;第三,前十名公司變化不大,多為我們熟悉的臉孔;最後,不見得是賺錢的公司董事酬金就一定高。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公告,中信金、台積電、國巨、大立光、統一、元大金、和泰車、台新金、萬海、開發金等公司的董事均酬位居109年第一階段發布的排行榜前十名。其中,中信金的董事均酬高達5,794萬元,位居第一,台積電和國巨分列第二和第三名。 在這前十名中,萬海是首次入榜,去年排名第33名,今年一舉躍升至第9名。而金控集團中,有四家入列,依然是高董事酬金的佼佼者。值得注意的是,金控市值排名中,國泰金落後至第99名,甚至輸給了三商壽等金融股。 此外,從第11到第30名依次是光寶科、台泥、英業達、統一超、國乔、永豐、巨大、彩晶、亞泥、中壽、和碩、富邦金、美利達、緯創、遠東新、中保科、台中銀、旺宏、第一金、瑞昱等公司,其董事均酬也都在千萬元以上。 在貨櫃三雄中,除了萬海表現亮眼外,長榮和陽明也各有成績。長榮去年排名第402名,今年升至192名,董事酬金從100萬元增至254萬元;陽明則從去年的第716名躍升至第80名,董事酬金從27萬元激增至560萬元,均酬增長近20倍。 證交所也提醒,此次公布的董監酬金為擬議數,實際數據將在明年1月底正式公佈。
台灣證交所推出創意證券知識宣導漫畫電子書,廣受讀者歡迎!為推廣證券市場新知,證交所每年都會以不同的故事主題,將複雜的證券知識巧妙融入漫畫,讓讀者輕鬆學習。這些漫畫不僅淺顯易懂,還充滿趣味,深受大眾喜愛。 隨著數位閱讀的潮流,證交所現在將這些漫畫電子書上架至全台18個縣市的公共圖書館電子書平台。民眾只要擁有這些圖書館的借書證,就能免費借閱這些精彩內容。過去,證交所的漫畫除了在101大樓的資訊展示中心提供紙本借閱外,還有「投資人知識網」的電子書專區供下載,但這種方式在檔案管理和閱覽上較為不便。 現在,透過公共圖書館的電子書平台,讀者可以利用「我的書櫃」功能將借閱的電子書集中管理,閱讀進度也能在不同裝置上同步,還有自動歸還的功能,完全解決了逾期借閱的麻煩。證交所表示,這項措施旨在提升民眾的閱讀體驗,並讓更多人能夠輕鬆學習證券知識。民眾只要輕鬆登入圖書館電子書平台,就能享受這些豐富的電子書資源。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公布,本國及第一上市公司分別計874家及76家,共計950家,均已如期完成3月份營收申報作業。根據數據顯示,全體上市公司3月份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25.32%,累計第一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25.8%。
具體來看,3月份全體上市公司營收總計達3.13兆元,較109年同期成長6,330億元,成長幅度達25.32%。其中,營收成長的公司共有751家,營收衰退的公司則有199家。與108年同期相比,成長幅度為19.63%,成長金額為5,140億元。
累計第一季全體上市公司營收總計達8.69兆元,較109年同期成長1兆7,812億元,成長金額為25.8%。營收成長的公司共有755家,營收衰退的公司則有195家。與108年同期相比,成長金額為1兆2,660億元,成長幅度為17.06%。
證交所進一步分析指出,3月份營收成長較大的產業中,航運業因貨量及運價上漲而獲益,塑膠工業則因疫情緩和,需求及價格回升而帶動營收增長。建材營造業則因成屋銷售提升及交屋量增加而獲利。
至於累計第一季營收成長較大的產業中,玻璃陶瓷業受去年同期疫情影響,營收基期較低,其他電子業則因個別公司銷售優於預期而帶動整體成長。而營收衰退較大的產業則以觀光事業為主,因疫情影響,國內外旅遊需求減少,油電燃氣業則因個別公司平均銷售價量較去年同期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