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灣證交所公布最新元月營收報告,本土及第一上市公司數量分別達871家及76家。值得注意的是,康友-K Y(6452)因故未能如期申報,不過其他946家上市公司都順利完成了元月營收申報作業。根據各上市公司的公告結果,台灣上市公司的元月營收總計達3兆67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了5,988億元,成長幅度達24.25%。在這份亮麗的成長數字背後,有755家公司的營收呈現成長,相對地,有191家公司的營收則是衰退,成長幅度為10.96%。
在這份成長的營收中,玻璃陶瓷業、電子通路業及光電業成為了三大成長產業。玻璃陶瓷業的成長部分,主要是去年適逢農曆春節,營業日較少,進而影響營收。而電子通路業則因為遠距辦公和教學的需求不斷增加,帶動了筆電、伺服器、雲端網通等產品的出貨量。此外,半導體晶片及相關零組件的需求也隨之提升。光電業方面,則是因為個別公司受惠於市場需求強勁,產品報價及銷售量都有所上揚。
對比之下,衰退的三大產業則是觀光事業、油電燃氣業及金融保險業。觀光事業因為疫情影響,人們的旅遊意願降低,進而影響了營收。油電燃氣業則受到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金融保險業則因為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使得營收有所衰退。
總結來說,台灣上市公司的元月營收成長表現亮眼,各產業的表現也各有特色。在這個疫情後的復甦期,台灣企業表現出了強大的抗風險能力,也讓人們對於未來的經濟發展抱有信心。
近年來,台灣股市裡高股息主題的ETF可是火紅起來啦!大家知道嗎?臺灣證券交易所剛剛宣布,中信中國高股息ETF(00882)已經在農曆年前正式掛牌上市了,這可是讓投資人們又多了一個參與海外股票市場的新選擇啊!
這個時候,許多退休族對穩定的收益需求漸增,所以高息題材自然就成為了投資人們的新愛好。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到去年底,高股息相關ETF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了1,000億元,佔所有國內投信發行的股票型ETF(不含槓反)的比重超過了三成呢!
這個中信中國高股息ETF是追蹤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的,這個指數的成分股都是在香港交易所掛牌的,而且有50%以上的營收來自中國大陸的公司。這個指數主要反映的是中國大陸大型地產、金融、工業及能源等產業的代表性企業表現,只選擇那些中大型市值、符合流動性要求的公司,並且要有連續三年的現金股息紀錄,還要排除博彩和煙草行業,最後再根據淨股息率排名選取前50名。
中信中國高股息ETF的收益評價日是每年的6月和12月的最後一個日曆日,所以每年會有兩次配息機會。中國信託投信指出,過去八年來,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的股利率穩定在4%至7%之間,比其他陸股指數的股利率約1%至2%來得高。
但是,投資高股息ETF時還是要小心「高息陷阱」哦!建議大家要選擇那些長期趨勢向上的市場,未來填息機會較大的,這樣才能夠賺到股息又不賠差價。
ETF作為一種投資組合透明、交易便利的工具,證交所也提醒大家,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所以建議大家在投資前先詳讀公開說明書,了解標的指數、各項投資風險及費用,並且可以透過「基本市況報導網站」來觀察ETF的預估淨值、折溢價及流動性,然後再進行投資哦!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提升投資者的風險意識,近來對證券簡稱的命名原則進行了調整。這次的修訂,將證券簡稱的位元組從原本的15位元擴充至16位元,並自3月2日起實施。其中,15檔期貨信託型ETF(期信型ETF)的簡稱將會有所變動,在原有的名稱前加上「期」字,讓投資者能更清楚地辨識出這些產品。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公告,證券ETF的命名規則有所變更。前4位元組代表發行人名稱,接下來的8位元組是標的指數或商品,最後的4位元組則是屬性,所有位元組均需左靠顯示。舉例來說,富邦上証180單日正向兩倍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的簡稱將從「富邦上証180正2」改為「富邦上証180正2期」。同樣地,元大寶來台灣50反向1倍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的簡稱也將從「元大台灣50反1」變為「元大台灣50反1期」。 對於期貨ETF的命名,規則也有些許不同。前2位元組固定為「期」,接著的4位元組是發行人名稱,再來的6位元組是標的指數或商品,最後的4位元組為屬性,並且全部位元組均左靠顯示。例如,街口道瓊銅ER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的簡稱將從「街口道瓊銅」改為「期街口道瓊銅」。 這次的名稱調整,不僅能讓投資者更加明瞭產品的性質,也將有助於降低投資風險。臺灣證券交易所的這項措施,顯示了對於市場透明度和投資者保護的關注。
台灣證交所啟動新股票造市制度,激勵券商參與活絡市場
【台北訊】為提升台灣股市的活絡度與低流動性股票的交易量,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即將於6月30日實施全新的股票造市制度。該制度旨在鼓勵證券商成為股票造市者(Market Makers,簡稱MM)及交易獎勵參與者(Liquidity Providers,簡稱LP),從而促進優質股票的流動性。
根據證交所的相關規定,MM將負責在開市後5分鐘至收盤期間,為特定股票提供買入和賣出報價,並確保申報的買賣價差不超過3%。此外,每筆買賣報價的最低交易單位不得低於5,或總金額應達到20萬元以上。
證交所還明確規定,MM和LP必須對特定股票提供買賣報價,並設定了專戶的相關規範。MM及LP的專戶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控管機制進行避險交易。
在報價責任方面,MM在開市後5分鐘至收市期間,必須為選定的股票提供買賣報價,並遵循以下規定:
- 申報的價格應包括買入價格和賣出價格,並設定有效期別。
- 申報的買入價格和賣出價格價差不得超過3%。
- 每筆買賣報價不得低於5交易單位或總金額應達到20萬元以上。
- 當日報價維持時間應達到開市後5分鐘至收市期間的50%以上。
此外,當月符合上述規定的有效報價日數應達到當月應報價日數的80%以上。
對於MM及LP的專戶結算交割,證交所也設定了相關規定,允許在買賣相抵後進行交割,並對無法應付交割數量的情況有相應的處理方式。
該新制度的推出,預期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更多的流動性和交易機會,同時也將提升市場的整體效率。
台灣證交所即將在6月30日實施新規定,為鼓勵股票市場上的造市者(MM)和交易獎勵者(LP)更加積極參與,特別推出了「股票造市者及交易獎勵參與者經手費折讓標準」。這個新政策將為這些積極分子帶來實質的經濟好處,因為經手費和手續費的折讓幅度最高可達到10%。 以下是關於MM和LP經手折讓的具體規定: 一、MM成交獎勵經手費折讓:這部分折讓比率會根據MM對選定股票當月普通交易成交量貢獻的程度來決定。這個範圍包括了普通交易和盤後定價買賣的金額。為了激勵MM對特定股票積極提供買賣報價,除了按照相關標準計算外,還會額外提供10%的經手費折讓比率。 二、MM報價獎勵經手費折讓:考慮到MM需要承擔買賣報價的責任,並且這需要相當的成本,所以如果選定的特定股票當月全數符合買賣報價的規定,將會根據符合規範的檔數提供報價獎勵經手費折讓。具體來說,選定檔數在5~9檔、10~14檔、15~19檔及20檔以上時,當月的經手費折讓比率分別為5%、10%、15%及20%。 三、LP經手費折讓:如果LP的月成交量比重超過10%以上,將按照當月日平均成交量提供成交獎勵經手費折讓。如果月成交量比重未滿10%,則當月的經手費折讓比率為10%。 這個新政策的推出,預計將會為台灣股市帶來更多的活力和競爭力,同時也為股票市場的參與者提供了一個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近年來,台灣股市中一個非常火熱的主題就是高股息ETF的崛起。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到去年底,與高股息相關的ETF資產規模已經超過了千億元,這個數字相當驚人,佔所有國內投信發行的股票型ETF(不包括槓反)的比重超過了三成。這個趨勢讓我們不得不關注到台灣證券交易所的一則新聞,它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選擇——中信中國高股息ETF(00882)。
這個ETF的掛牌日期是2月4日,它為高息概念ETF市場再添一檔。對於投資人來說,這意味著有了一個新的機會,可以通過ETF的方式參與海外股票市場。中信中國高股息ETF追蹤的是「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這個指數的成分股都是在香港交易所掛牌的,而且有50%以上的營收來自中國內地。
這個指數主要反映的是中國大陸大型地產、金融、工業以及能源等產業的代表性企業的表現。它不僅篩選中大型市值、符合流動性要求的公司,還要求公司要有連續3年的現金股息紀錄,並且會剔除博彩及煙草行業。最後,它會根據淨股息率排名選取前50名。
中信中國高股息ETF的收益評價日是每年的6月和12月的最後一個日曆日,這意味著每年會有兩次配息的機會。由於長期以來低利率以及人口高齡化的影響,越來越多退休族希望獲得穩定的收益,因此高息題材日益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中國信託投信指出,過去8年來,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的股利率穩定在4~7%之間,這比富時A50指數、MSCI中國指數等其他陸股指數的股利率約1~2%要高得多。雖然如此,配置高股息ETF時還是要注意「高息陷阱」,建議投資人挑選長期趨勢向上的市場,未來填息機會較大,以免賺了股息卻賠了價差。
ETF作為一種投資組合透明、交易便利的投資工具,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但台灣證券交易所也提醒大眾,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建議投資人先詳讀公開說明書,瞭解標的指數、各項投資風險及費用,並可透過「基本市況報導網站」觀察ETF的預估淨值、折溢價及流動性,進行審慎評估後再進行投資。
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最近針對今年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提出了重要訊息。她表示,今年證交所將著力於推動多項策略,以提升資本市場的效率和流動性,並強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許璋瑤強調,台灣創新板的推出將是今年重頭戲之一,預計在第三季正式啟動,這將為創新科技和創業公司提供更多發展機會。此外,為了刺激市場交易,證交所也計劃在6月底前推出造市制度,專注於那些優質但交易量偏低的上市和上櫃股票。
除了推動市場結構的改善,證交所也將與金管會等單位共同落實五項發展策略,包括資本市場藍圖、公司治理3.0、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等,旨在引領金融業的創新和跨業整合。
在實體經濟的支援方面,許璋瑤提到將強化發行市場功能,並以總統的「創新」主軸為依據,推動台灣創新板和戰略新板的設立,以吸引更多資金流向六大核心產業。
為了提升年輕人的理財意識,證交所也將加強數位學習資源,並於現有教育課程外,增進年輕對投資風險的了解。
此外,證交所還將積極吸引國內外資金參與,提高市場國際能見度,並提升外資投資的便利性和效率。在金融中介機構市場功能及競爭力方面,證交所將著力於提升市場資安防護能力,並結合證券期貨單位的力量,提升資安防護的韌性。
總結來說,證交所今年將著力於多方面的工作,從市場結構的改善到年輕人投資教育的提升,以及國際合作的拓展,這些努力將對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台北訊】今(2月5日)最新數據顯示,台灣股市的「外資」動向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截至2月5日,外資在集中市場小幅買超62.39億元,但今年來已累計賣超達1,068.71億元,顯示在外資的進出之間,市場仍有些許波動。 不過,儘管外資的買賣總計為賣超,但外資對台灣股市的長期投資依舊堅定。目前外資總持有股票市值高達22.7兆元,佔全體上市股票市值的47.17%,這一數字比1月29日的21.52兆元增加了1.18兆元,可見外資對台灣股市的信心未減。 在個股方面,鼠年封關周,外資在集中市場的買超行為相對明顯。其中,友達、群創、彩晶分別以239,024張、116,151張、55,278張的買超量,位居外資買超最多的前三名。這些公司分別在面板產業、液晶面板製造、光電產業領域具有重要地位,外資的買超行為也反映出對這些行業的看好。 相對地,在外資賣超方面,玉山金、宏碁、台泥分別以38,924張、35,436張、30,731張的賣超量,位居前三名。這些公司的賣超可能與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疑慮有關,但這些數據也提醒投資者需關注市場的短期波動。 總結來說,雖然外資在台灣股市的進出動向仍有波動,但外資對台灣股市的長期投資意願依然強烈。未來,投資者應該關注外資的動向,以及市場對個股的評價,以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金管會再出招!強化公司治理,明年擴大董監事薪酬揭露範圍
為了讓上市櫃公司的董監事薪酬更加透明化,金管會決定再出重拳,將在明年擴大董監事薪酬的揭露範圍。這次,金管會將檢討上市櫃公司須揭露個別董監事薪酬的條件,並研擬將揭露範圍從近三年曾虧損擴大到近四年曾虧損或有累虧等,讓個別董監事薪酬資訊更加透明。
去年,金管會已經修正規定,擴大須揭露個別董監事薪酬的條件,包括近三年曾虧損、非主管的員工平均年薪不到50萬元、治理評鑑排名最後20%者等。這些條件讓上市櫃公司必須全部揭露董監事薪酬資訊,以期達到公司治理的強化。
官員表示,明年開始,金管會將再擴大須揭露個別董監酬金範圍,具體內容將由證交所及櫃買中心進行研議。目前上市櫃公司董監事薪酬原則上採用級距方式揭露,但只有符合特定條件的公司才需要揭露個別董監事薪酬。
這些條件包括一定年度內曾虧損、最近年度董事持股成數不足情事連三個月以上、最近年度任三個月以上董監事平均設質比大於50%者,或全體董監事領取財報內所有公司的董監事酬金占稅後淨利超過2%,且個別董監事領取酬金超過1,500萬元者。去年新增的條件則是近三年曾虧損、非主管的員工平均年薪不到50萬元、治理評鑑排名最後20%者。
金管會將再檢討這些條件,並請證交所及櫃買中心蒐集國外作法,對現行虧損等條件也將逐一檢討,以確保個別董監事薪酬資訊的透明化與合理性。
觀察到台股近期走勢,從1月21日的盤中高點16,238點調整至2月1日的低點15,089點,整個波段的修正幅度超過千點。這波修正主要是因為台積電法說會後的利多已經實現,導致投資者進行獲利了結,同時市場對於疫情再起的擔憂也影響了投資信心。不過,隨著電子股的反弹,台股大盤指數已經收復了月線關卡,整體還是維持著多頭格局。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數據,從2011年到2020年,台股在封關日後的一個月內,上漲的機率大約是80%,平均漲幅約為2.5%。這個數據顯示,農曆年後的台股上攻行情是值得期待的。 在投資建議方面,由於全球晶片缺貨潮的持續,台灣的半導體企業不斷獲得國際大廠的轉單,雖然供貨壓力較大,但這對於今年台股企業的長線獲利展望是個好兆頭。受惠於上游半導體族群,其他如面板、記憶體、矽晶圓等行業也具有發展潛力。 在非電子類股方面,汽車和運動休閒是兩大值得關注的題材。汽車行業在去年第4季到今年第1季是銷售旺季,加上全球對綠能政策和AI智慧汽車的推動,許多汽車企業積極開發新業務,這對於物聯網和車聯網的發展有正面影響,同時也推動了電動車和汽車電子的需求量提升,對於長線行情有利。 運動休閒方面,由於台灣基本面正向和防疫新生活的影響,如果未來疫苗施打順利,將有利於內需消費市場的上升空間,也將帶動成衣、製鞋、戶外運動和高爾夫球等行業的行情。目前建議投資者在台股大盤指數逢低時進場布局,並採取景氣循環股與成長股並重的投資策略。
台股迎來金牛年,ETF除息潮即將掀起!根據最新資料,預計年後將有超過30檔ETF進行除息,其中不乏配息率超過3%的優選產品。由於春節長假的影響,這波除息潮將從2月底開始,一直持續到3月初,為股民帶來豐厚的投資機會。特別是,新光15年IG金融債(00844B)的配息率更達到5.1%,成為這波除息潮的焦點。
過去數個月,台股股息水準已經觸及歷史低點,大盤指數在16,000點附近,潛在殖利率落在2.5%至3%之間。這波ETF除息潮中,有超過一半的產品配息率達到3%以上,顯示股民對於分散投資以拉高收益的需求增強。其中,富邦投信旗下的富邦中國政策債等三檔債券ETF將率先於2月23日除息,其他ETF則陸續在2月25日、3月2日和3月3日進行除息。
新光15年IG金融債因為規模下滑,去年第4季除息後規模從近40億元減半至17億元,這讓配息有近乎倍數的成長。每單位預計發放0.53元,較前一次的0.268元增一倍,年化配息率提升到5.1%。此外,還有五檔ETF的配息率在3.5%至4%之間,包括FH新興企業債、中信中國債、群益7+中國政金債、國泰永續高股息和元大US高息特別股等,這些產品主要集中於長天期的中國債ETF和高配息的股票型ETF。
總結來說,這波ETF除息潮將為台股帶來新的投資熱潮,對於尋求分散投資和增加收益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機會。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公布了2021年1月的權證交易統計,數據顯示,在台股一路攀升至16,000點歷史高點的帶動下,單月權證買賣總金額成功衝破600億元,並持續擴增至631億元,月增逾25%,市場交投熱絡程度可见一斑。
自去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大致明朗後,內外資買盤紛紛回籠,台股進入波段漲勢。11月和12月分別大漲1,176點和1,009點,元月中上旬繼續保持多頭氣勢,最高點一度達到16,238點,創下新紀錄,同時成交量也多次突破4,000億元大關。
在這波資金行情的推動下,證券商積極發行權證,爭取商機。據證交所統計,1月份全體券商共發行4,028檔認購售權證,其中前五大發行券商分別是元大證券的976檔、凱基證券的699檔、統一證券的469檔、群益金鼎證券的458檔和永豐金證券的301檔。
1月份整體權證發行金額達365億元,其中發行額度最高的前五大券商分別是元大證券的88億元、凱基證券的67億元、群益金鼎證券的48億元、統一證券的26億元和國票證券的24億元。
在受託買賣權證成交金額方面,前五大券商分別是元大證券的284億元、凱基證券的175億元、永豐金證券的152億元、群益金鼎證券的109億元和元富證券的77億元。
台積電在法人看好英特爾委外代工商機的背景下,自去年底的530元開始發動強勁攻勢,最高點一度衝上679元歷史天價。而鴻海則因市場熱炒Apple Car主題,吸引內外資湧入,兩檔大型股成為1月份權證熱門發行標的。
證交所指出,1月份十大熱門的發行標的包括台積電、鴻海、臺股指數、聯發科、國巨、聯電、元大台灣50、大立光、日月光投控和欣興。其中,台積電和鴻海分別發行329檔和240檔,排名第三至第七的則分別發行167檔至101檔不等。
【臺灣股市即時新聞】 昨日,金管會正式宣布,為了配合農曆春節的假期安排,臺灣的股市及期貨市場將進行一系列的調整。根據公告,股市及期貨市場的最後交易日將定於2月5日,而開市時間則定在2月17日。這樣的安排讓投資者有足夠的時間享受春節假期,同時也保障了市場的穩定運作。 金管會證期局主秘高晶萍進一步解釋,為了讓節日期間的市場交易更加順暢,2月5日當日市場將進行結算交割作業,而2月8日及2月9日則將無法進行交易。這意味著從2月10日至2月16日,股市將進行休市。同樣的,期貨市場也將在2月5日結束交易,並在2月6日結束夜盤交易。 金管會強調,在休市期間,期貨交易人仍需關注未沖銷部位的風險,並持續留意帳戶權益的變化。此外,期貨商也應對交易人進行風險控管,確保市場的穩定性。 高晶萍還表示,金管會將在春節假期中,不斷關注國內外的經濟動態與股市走向,與證交所、櫃買中心及期交所保持密切聯繫,以便及時應對可能對金融市場產生影響的重大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確保節後市場能夠順利開市,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及集保結算所四個單位已於2月16日進行了交易系統的測試作業,這將有助於保障市場的運作順暢。 總結來說,這次的市場調整充分體現了金管會對市場穩定性及投資者利益的關注。在春節長假期間,讓投資者得以放鬆身心,同時也為市場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台股休市五日後,17日開市迎新春,金管會要求證交所等單位密切關注國際經濟與股期市變化,並要求受影響上市櫃公司在開盤前兩小時發布重訊。農曆春節假期期間,金管會將持續監控國內外重要情況,並要求證交所等四單位進行交易系統測試,確保新春開市順利。國際股市持續開盤,證交所等單位需關注國際市場變化,並對重大事件立即通報及因應。期貨市場方面,金管會提醒交易人注意帳戶權益數變化,並加強風險控管。
凱基證券近期在臺灣證券交易所109年度的評比中大放異彩,榮獲「流通證券獎-證券承銷商」第一名、「活絡經濟獎-IPO籌資金額」第一名及「活絡經濟獎-IPO市值」第一名,這三項殊榮可謂是對凱基證券推動上市三冠王的極大肯定。凱基證券長期以來都積極推薦優質企業進入市場,無論是國內外的公司,所涉足的產業也是相當廣泛。2020年,凱基證券成功推動匯僑設計、威鋒電子及穎崴三家公司上市,其中匯僑設計更是台灣首家上市的室內設計公司,顯示了凱基在推動新興產業上市上的領先地位。長榮鋼及AES-KY也已通過上市審查,預計今年第1季將掛牌,展現了凱基在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IPO市場的衝擊,凱基證券的專業承銷團隊在掌握客戶訊息的基礎上,嚴謹規劃送件時程,協助多家客戶順利掛牌。發行公司在選擇承銷商時,除了考量送件經驗,更看重證券商的推薦能力。凱基證券透過密集的法說會與投資機構客戶對話,促進投資人對客戶的認識,達到三贏局面。 凱基證券的投資銀行業務是其核心競爭優勢之一,專業團隊與豐富經驗讓其再次獲得臺灣證券交易所的肯定。未來,凱基證券將透過中華開發金控平台,運用金控資源擴大客群,並發揮包銷配售能力,提供從創業投資、上市櫃前籌資到上市櫃籌畫以及掛牌後資本市場籌資等全方位服務,將凱基證券打造成台灣資本市場的金字招牌。
【台北訊】歲末歲首,台股市場熱鬧非凡,元月份的成交值再創高峰,達到驚人的7.42兆元,日均值更是衝上3,711億元,市場交投熱絡,顯見投資者對於股市的信心十足。其中,權證市場也表現亮眼,證交所的統計數據顯示,元月份權證成交值達到631.74億元,比前一個月(109年12月)成長超過25%,年增率更是達到86%,成長速度驚人。 根據證交所的數據,元月份申請發行認購(售)權證的檔數合計達到4,028檔,發行總金額高達365.26億餘元,這也反映了市場對於權證投資的熱情。而證券商受託買賣認購(售)權證的成交總金額也達到631.74億元,較前一個月成長25.79%,比去年同期的338.95億元激增86.37%,這一數字不僅顯示了市場的活躍度,也反映了投資者對於權證投資的興趣與信心。
臺灣證券交易所即將於2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會中將審議一家名為第一化成-KY的公司股票上市案。這家公司的背景來自於上櫃市場,因應華轉投資的動向,目前持股比率達到18.18%。第一化成-KY的負責人,也就是應華公司的代表人胡湘麒,帶領著這家資本額為2.2億元的公司,朝著上市的道路邁進。 申請上市時,第一化成-KY的淨值已經達到9.52億元,看來其業務發展相當亮眼。這家公司的核心業務集中在高端精密塑料射出成型產品的製造、加工與買賣,其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衛浴家電以及辦公設備等零組件,市場前景廣闊。 從財務數字來看,第一化成-KY近年來的表現實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稅前純益分別為1.51億元、1.58億元和1.55億元,顯示其穩定的成長勢頭。2020年前三季的稅前純益更是達到8,637萬元,每股稅後盈餘(EPS)也從2017年的6.08元逐漸提升至2020年前三季的3.79元,這一連串的數字,都讓人對這家公司的未來充滿期待。
台股近期震盪激烈,外資上周在集中市場大舉提款,賣超達1,223.9億元,看起來像是進行獲利了結,但並未因此成為市場的贏家。由於外資的這波操作,台股市值狂掉1.72兆元。不過,2月第一個交易日,外資立刻回補買超145.87億元,這一舉動激勵台股大漲221點,預計總市值將回來超過3,800億元。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上周外資在集中市場的賣超金額達到1,223.9億元,而從2021年年初至1月底的累計賣超金額則為1,131.12億元。目前外資總持有股票市值為21.52兆元,佔全體上市股票市值的46.68%。與前一周周五相比,市值減少了1.72兆元,這也反映了市場的波動性。
凱基證券近期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的109年度評比中大放異彩,榮獲「流通證券獎-證券承銷商」、 「活絡經濟獎-IPO籌資金額」及「活絡經濟獎-IP O市值」三項大獎,成為109年上市推動的「三冠王」。這次的成功,充分展現了凱基證券在活絡資本市場方面的卓越能力。 凱基證券不僅積極推薦優質企業進入市場,其推動上市櫃掛牌的公司範圍廣泛,涵蓋了國內外企業。109年,凱基證券成功推動匯僑設計、威鋒電子及穎崴三家公司上市,其中匯僑設計成為台灣首家上市之室內設計公司,威鋒電子則是威盛集團的子公司,專注於5G及IoT市場,穎崴則是高階半導體測試界面大廠,客戶遍布全球。 此外,長榮鋼及AES-KY也已在上市審查通過,預計將在今年第一季掛牌。長榮鋼是長榮集團的子公司,國內鋼構廠的領頭羊;AES-KY則是新普子公司的產品,專注於車用、工業用電池模組,並聚焦於5G、大數據、雲端資料中心應用。 面對2020年IPO市場受疫情影響的困境,凱基證券的承銷團隊仍能夠堅守岗位,透過對客戶訊息的精準掌握,嚴謹規劃送件時程,協助多家國內外客戶順利送件並成功掛牌。凱基證券也強調,發行公司在選擇承銷商時,除了考量送件經驗,更看重證券商的推薦能力。凱基證券透過密集的法說會與投資機構客戶進行雙向對談,促進客戶與投資人間的相互瞭解,達成三贏局面。 凱基證券的投資銀行業務是其核心競爭優勢之一,透過中華開發金控平台,運用金控資源擴大客群及發揮包銷配售能力,服務範圍從企業客戶的創業投資、上市櫃前籌資,擴及到上市櫃籌畫以及掛牌後國內外資本市場籌資,乃至於集團資源整合、企業間策略聯盟等全方位服務。
台股上周大跌5.5%,市值蒸发2.65兆!證交所統計顯示,上市股票總市值掉落至46.13兆元,這次大跌讓不少投資者心驚膽戰。元月集中市場創下多項新紀錄,成交值達7.42兆元,日均值3,710.98億元,股票月周轉率16.11%,日均周轉率0.81%,這些數字都創下了歷史新高。 上周集中交易市場成交值1.76兆元,全體上市股票成交值1.67兆億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3.4%。各產業上市股票交易情成交金額前三名分別是半導體類、電子零組件類和其他電子類,這三個產業的成交金額分別佔全體上市股票交易金額的46.05%、13.97%和7.06%。在成交量周轉率方面,航運類、電子零組件類和光電類分別佔前三名,轉率分別為10.88%、9.61%和8.99%。 整個元月,共20個交易日,集中市場成交值衝上7.42兆元,日均值3,710.98億元,股票成交量周轉率為16.11%,股票日平均成交量周轉率為0.81%。到了1月底,全體上市公司市場總值46.13兆元,較前一週市值減少了2.65兆元,減幅約5.43%。這些數據都讓人感受到台股市場的動盪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