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為了不影響遠東新股價,據了解,亞泥是透過外資接手此筆股權。 依亞泥公告此筆處分的具體目的為實現投資收益。
先前,亞泥在進行亞泥中國私有化時,為籌措資金,也有鉅額處分 遠傳電信股權。不過,在亞泥中國小股東不同意私有化下,資金需求 已不急迫。因此,市場解讀,由於亞泥中國在大陸市場受到營運欠佳 影響,因此亞泥欲藉處分遠東新等股權,實現投資收益,讓亞泥的獲 利能力提升。
根據亞泥今年上半年財報,稅後純益為71.92億元,其中本業營業 利益為28.38億元。
為接軌國際準則,持續提升永續資訊報導品質及可比較性,以強化 資本市場信賴,金管會去年發布我國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協助上市櫃公司導入,於8月16日及30日,針對 第一階段接軌企業(實收資本額達100億元以上)舉辦宣導會,以利 企業瞭解各導入階段工作項目應注意事項,並說明IFRS永續揭露準則 相關內部控制實務,期順利於2026年1月1日導入IFRS永續揭露準則, 並於2027年3月16日前,完成年報永續資訊專章揭露。
此次宣導會委請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王美齡主講「IFRS永 續揭露準則導入計畫之介紹」,除闡述IFRS永續揭露準則基本概念外 ,也提供「鋼鐵業」、「半導體業」參考範例,並就導入工作計畫逐 項說明其工作重點及申報項目,希望對於企業執行IFRS永續揭露準則 導入計畫時有所幫助。
另安侯建業執行副總經理朱成光以「IFRS永續揭露準則相關內部控 制實務」進行專題分享,說明「永續資訊之管理」內部控制及內部稽 核實務應注意事項,確保企業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提升永 續資訊揭露品質。
證交所表示,導入IFRS永續揭露準則需跨部門團隊合作,從高階管 理階層、永續發展、財務會計、風險控管、法令遵循,到內部稽核等 ,組織內各職能領域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證交所與證券周邊單位為此建置「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專區」, 整合導入計畫的相關教育訓練資源及實務指引,協助企業能以一站式 快速查詢方式,助益企業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
此次活動區分公司治理主管及董事不同面向,為滿足企業符合國際 品牌供應鏈及自身的碳中和要求,及配合碳交所第二批自然碳匯專案 國際碳權上架,工作坊部分邀請碳交所擔任開場講者,介紹國內碳交 易市場於淨零趨勢下的發展。
在實作工作坊,深度探討TCFD的實務與應用、風險辨識與財務影響 ,有助提升公司治理主管及永續相關高階經理人的實務運作。
「淨零碳排宣導會」由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擔任開場,邀請產學界 的專業人士及學者分享最新趨勢及見解,與上市公司董事及公司治理 主管交流對話,期望促進國內資本市場永續轉型。
此次活動中南部場次尚有名額,報名截止日為各場次前2日,額滿 即止,歡迎各上市公司董事、公司治理主管及高階經理人報名參加。 【公司治理中心網站宣導活動:cgc.twse.com.tw/promot eEvent/promoteEventCh】。
台股8月歷經一場震撼教育,不但締造單日重挫1,807點史上紀錄,最低一度殺至19,662點,在指數大幅拉回過程中,採中長期操作的散戶透過存股或申購ETF逢低進場加碼。
證交所統計,至8月底為止,總開戶數衝上1,305.09萬人,持續改寫新高,累計今年來增加53.88萬人,增幅約4.3%;自2022年11月開戶數突破1,200萬人後,歷經約21個月增加逾百萬人。
8月投資人新開戶數持續增加7.54萬人,較7月的7.94萬人略降,仍為今年單月第三高,觀察今年來,除元月以外,其餘每個月都增加超過5萬人,顯示散戶投資人進場意願維持高檔不墜。
各年齡分布範圍,以及法人戶8月開戶數同步成長,其中,19歲以下、20至30歲、31至40歲等三族群分別增至54.57萬人、165.97萬人、213.81萬人,各月增2.37萬人、2.7萬人、1.09萬人,合計占33.42%,較7月的32.8%增加約2.8個百分點。
40歲以上族群方面,41至50歲開戶數增加8,054人、達251.82萬人,占比19.34%;51至60歲、61歲以上開戶數分別增至228.74萬人、380.34萬人,占比各為17.57%、29.19%。
為了讓新手投資人想快速增加專業知識、選擇投資標的及找到合適的投資方式,並協助進階投資人系統性掌握資訊,證交所首度與線上課程平台 PPA 及製課公司生鮮時書合作,將業務主題以遊戲升級形式,包裝成生動活潑的線上影音課程,讓投資人輕鬆學習。
內容涵蓋「如何參與多元新經濟發展趨勢」、「台灣資本市場有哪些小資投資人友善措施(盤中零股及定期定額)」、「如何快速深入瞭解各類型 ETF特色風險及運作」、「ESG趨勢對投資人的影響」等多元議題。
證交所持續推動數位雲端與新經濟產業發展,打造未來十年上市新聚落,延續前次生技醫療產業,本次目標鎖定具潛力的數位雲端企業,協助進入資本市場,展現台灣數位創新的實力。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致詞強調,數位雲端產業在全球經濟中具有戰略地位,特別在AI浪潮席捲下,這些技術密集型企業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證交所針對不同企業發展階段特性,推出科技事業、創新板及一般板等多元上市管道,提供靈活的籌資選項,助力企業在國際市場脫穎而出。
TiEA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何英圻則說,證交所去年調整產業類別時,新增數位雲端產業,支持匯聚數位雲端產業資本市場聚落,並分析台灣數位雲端產業在台上市櫃享有重要主場優勢,包括投資人對產業理解、資本市場資源有助企業成長發展,更看好數位雲端產業有望成為下一代護國群山。
本次活動的「領先對話」,由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詹文男擔綱主持挑大梁,數發部數位產業署主秘黃雅萍、中華電信投資事業處副總陳元凱、Gogolook董事長鄭勝丰,及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執行副總溫紹群,自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數位經濟市場觀察洞見、政府政策與資本市場支持、台灣國際布局策略、數位轉型實踐與生態系建設。
活動另一大亮點則是數發部長黃彥男的「焦點政策短講」,以「布局數位經濟,形塑AI智慧生態系」為題,解析政府如何透過政策引領,推動數位經濟與AI技術的無縫融合。
證交所期望在厚實電子產業競爭力的基礎上,藉由「雙主板」及「以大帶小」策略,引導上市產業多元發展,並協助新興經濟產業成長茁壯,培育創新繁榮的護國群山。
證交所表示,未來將持續攜手公部門及創新生態圈夥伴,積極辦理產業鏈結活動,推動數位雲端等新經濟產業多元發展,培育出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臺灣企業,進一步打造具全球影響力資本市場新局。
內資源源不絕湧入台股,證交所統計,8月以20∼30歲開戶人數增 加27,025人最多,其次為0∼19歲的23,722人,合計達50,747人,一 舉拉高總開戶人數突破1,300萬人,占總新開戶數75,493人的67.22% 、占比超過三分之二,顯示台股投資人結構持續年輕化。
隨著台股投資人結構年輕化,就總開戶數來分析,證交所110年3月 首次公布台股開戶數時,30歲以下總開戶數僅有149萬1,587人,今年 8月已高達220萬5,552人,較110年3月時大增71萬3,965人,短短不到 三年半增幅47.87%、近達五成。
若就30歲以下總開戶數占比來看,110年3月時首次公布時占比僅1 3%,今年8月持續攀升至16.99%,也是在三年半不到的時間,增加 近4個百分點。
依據勤業眾信多年來跟不同進程的客戶交流的經驗,在系統化的過 程,除了基本的合併邏輯必須正確與功能完整,需要將幾下二點納入 系統評估考量:
一、基本考量:導入階段二注意事項─當作業開始後,企業首先須 考慮的是既有系統支援合併報表程度,新工具與軟體的應用可能會與 現有的系統資料不相符,或所需素材不盡相同等差異,將影響新評估 之系統需求功能的範圍。第二個須注意的則是財會人員自編合併財務 報表能力,這會影響對系統導入的課程與顧問能力的需求。
二、十個系統彈性調整能力,滿足未來善用、擴充、調整的需求: 1、公司資訊人員的程式編輯能力:財務報告內容非一成不變,若系 統的資料蒐集與計算需調整程式碼,則需要公司內具備強大的資訊團 隊以因應。
2、基本資料應需具備時間軸:例如投資架構…等,在永續經營的 前提下必然會異動,若系統無法支應該需求,可能造成無法建立新資 料或新資料建立後無法查詢舊資料。
3、整合不同ERP:公司無法預期是否會更換ERP系統,或限制新投 資事業的ERP系統,故合併報表系統必須能整合不同ERP系統的資料。
4、財會人員共同編輯:合併個體財會人員能自行完成系統資料的 填寫,取代提供資料給母公司會計人員,完善權責劃分機制並加速合 併報表完成。
5、完善合併工作底稿:由系統計算的結果皆需工作底稿以供檢視 。
6、覆核機制:應具備適當的覆核機制。
7、關帳機制:避免異動舊資料之風險。
8、系統使用彈性:若系統可為資料蒐集平台,就能有更多應用, 如股東會年報或管理報告。
9、勾稽功能:財務報告的附註有許多小表格之間需要表表相符, 若系統具備勾稽條件建立之功能,能縮短人工核對數字之時間提升工 作效率。
10、系統商的應變能力:針對法令規範異動,系統商應具備即時系 統功能擴充或邏輯調整的能力。
系統現況的適用程度與未來擴充彈性是系統能長久使用的關鍵要素 ,建議業者應優先盤點公司現況再搭配預算,在兼具費用與效率的情 況下進行全面性評估,從中找出最適合自己公司的解決方案。
**臺灣證交所上線免費線上課程「一路升級!全民投資通識課」**
為提升投資大眾的金融素養,臺灣證券交易所耗時半年製作免費線上課程「一路升級!全民投資通識課」,已於8月30日正式上線。
該課程涵蓋證交所七大重要宣導主題,包括多元新經濟產業、ETF、生技產業、盤中零股交易、定期定額投資、ESG與反詐騙,適合從初學者到進階投資者。
課程聘請非凡主播王軍凱及曾鐘玉擔任講師,以生動活潑的線上影音方式呈現,讓投資人能輕鬆理解市場趨勢和投資工具。
證交所表示,課程旨在幫助投資人快速取得專業知識、選擇投資標的和制定投資策略。同時,進階投資人也可透過課程掌握新興產業專有名詞、市場新制度和新商品。
證交所與PPA線上課程平台和生鮮時書製課公司合作,將業務主題以遊戲升級形式包裝成線上課程,讓投資人隨時觀看學習。
課程內容涵蓋多元議題,包括參與新經濟趨勢、小資投資人友善措施、ETF特色與風險、ESG影響、投資資訊查詢、防範詐騙、生技產業評估等。
證交所強調,課程自8月30日起於證交所官網和PressPlay Academy(PPA)線上課程平台提供免費觀看,歡迎投資人化身遊戲玩家,深入探索資本市場。
為保障投資人權益,證交所特別提醒,官方課程不會邀請投資人加入群組,請投資人逕至證交所官網專頁:(www.twse.com.tw/zh/allinone/index.)觀看。
**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動在地飲食減碳**
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臺灣證券交易所於夏末舉辦「品味自然.飲食減碳」主題活動,以「支持在地」為軸心,提倡低碳飲食,並邀請董事長林修銘親身參與,落實環保行動。
根據 Nature Food 國際期刊的研究,食品運輸的碳排量佔陸地車輛總排量的 50%,若全球消費者轉向在地飲食,每日碳排量將減少 3.8 億噸,相當於 1 公噸汽車繞地球與太陽之間往返 6,000 次的排放量。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也指出,為減緩海洋問題、糧食安全、沙漠化和氣候變遷,應採取「彈性素食」飲食方式。證交所在此次活動中,特別推廣由蔬食品牌打造的在地低碳蔬食餐,包含台灣特選低碳米、未來肉炊米堡,搭配有機豆漿,透過每日攝取在地飲食,可減少約 4.75 公斤的溫室氣體排放。
林修銘表示,少肉多蔬食是簡易減碳的方法,同時鼓勵購買在地農產品,不僅能降低碳排放,還能支持在地農民,降低食物不安全的風險。他強調,證交所透過這次 SDGs 系列活動,期許帶領同仁共同達成 SDGs 13 永續發展目標,實踐氣候調適行動,因應氣候變遷挑戰。
證交所強調,減碳刻不容緩,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以及格拉斯哥氣候協議,預計 2024 年度永續發展目標系列活動將協助地球減少至少 444.5 公斤的碳排放量。
**臺灣證交所九月舉辦法說會,21家上市公司輪番登場**
為深入了解企業營運狀況和展望,臺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臺灣證交所)將於九月密集舉辦法說會,邀請9家第一上市外國公司(KY股)和12家國內上市公司共襄盛舉。
活動將於九月三日展開,率先登場的是三家KY股公司:永新-KY(4557)、威宏-KY(8442)和基士德-KY(6641)。九月四日,國内上市公司士電(1503)將接棒舉行法說會。
隨著第三季即將結束,市場對上市公司第三季營運表現及第四季展望抱持高度關注。因此,九月共有21家上市公司將於證交所舉行法說會,分享最新營運資訊。
KY股法說會部分,第一場將於九月三日舉行,由永新-KY、威宏-KY和基士德-KY等三家公司打頭陣。接續於九月九日,麗豐-KY、康控-KY和峰源-KY將接棒登場,而茂林-KY、科嘉-KY和材料-KY則於九月十日壓軸。
國內上市公司法說會方面,士電於九月四日率先登場,後續按序進行的公司為:九月十二日揚博和富爾特、九月十三日無敵和中石化、九月十六日新海、九月十八日新美齊和福壽、九月二十日怡華、九月二十四日新紡、九月二十六日聲寶和九月二十七日中興電。
透過此系列法說會,投資人得以掌握上市公司的最新經營狀況,進而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臺灣證交所將持續提供投資人有價值的資訊,促進資本市場的透明度和健全發展。
證交所此次聘請非凡主播王軍凱及曾鐘玉擔任講師,無論是初學者 或進階投資者都能受用,邀請投資大眾更加了解市場趨勢、掌握投資 工具,暢行資本市場。
證交所表示,新手投資人想知道如何快速增加專業知識、選擇投資 標的及找到合適的投資方式;而進階投資人,面對新興產業專有名詞 、市場新制度、新商品,也需要系統性協助彙整資訊的管道。
為了幫助大眾快速獲得豐富投資資訊及培養正確投資觀,證交所首 度與線上課程平台PPA及製課公司生鮮時書合作,將業務主題以遊戲 升級形式,包裝成生動活潑的線上影音課程,歡迎投資大眾隨時觀看 學習。
證交所強調,如果想快速有效率地瞭解「如何參與多元新經濟發展 趨勢」、「臺灣資本市場有哪些小資投資人友善措施(盤中零股及定 期定額)」、「如何快速深入瞭解各類型ETF特色風險及運作」、「 ESG趨勢對投資人的影響」。
以及「如何查找重要投資資訊(投資資訊中心及ESG InfoHub)」 、「如何避免落入詐騙陷阱」、「生技產業公司評估方式及可能風險 」等多元議題,千萬不要錯過這門課程。
該課程自8月30日上午9時在證交所官網及PressPlay Academy (P PA)線上課程平台同步上架,為落實普惠金融,課程完全免費,邀請 投資人一同化身遊戲玩家,暢遊資本市場的江湖。
證交所特別聲明,近期詐騙猖獗,免費課程不會邀請投資人加入群 組,請投資人逕至證交所官方網站專頁即可觀看。證交所官網「一路 升級!全民投資通識課」專頁:(www.twse.com.tw/zh/a llinone/index.html)。
依國際期刊《NATURE FOOD》研究資料顯示,運送食品的碳排量佔 陸地車輛碳排量50%,遠超過運送其他商品碳排量。該研究也指出, 若全球消費者採取在地飲食,每日碳排量就會減少0.38億噸,等於1 公噸汽車從地球至太陽來回6,000次排放量。
依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表示,為了減緩海洋 問題、糧食安全、沙漠化、氣候變遷等,都是應該採取彈性素食的理 由。
證交所「品味自然.飲食減碳」活動提倡少吃肉、多吃植物性飲食 的「彈性素食」概念,特別邀請知名蔬食品牌,打造專屬的在地低碳 蔬食餐,以台灣特選低碳米加上未來肉所特製的炊米堡,再搭配在地 手作有機豆漿,這樣健康滿點的彈性素飲食,每天食用在地飲食,一 天可減少約4.75公斤溫室氣體排放。
林修銘表示,少肉多蔬食是最簡單的減碳方式,也鼓勵大家多多購 買在地生產的食物,除能明顯降低碳排放外,也能提高在地農民收入 ,並大大降低食物不安全的風險。
他強調,藉由此次SDGs系列活動「品味自然.飲食減碳」活動,證 交所帶領同仁一起達成SDGs 13永續發展目標:完備減緩調適行動, 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證交所強調,減碳刻不容緩!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以及格拉 斯哥氣候協議(Glasgow Climate Pact)朝向2050年淨零排放,積極 與世界接軌,在2024年度永續發展目標系列活動,預估將幫助地球減 少至少444.5公斤的碳排放量。
隨著第二季財報已出爐,且進入第三季末,市場高度關注第三季各 上市公司營運實績表現及第四季營運展望。9月共有21家上市公司密 集舉行法說會。
KY股法說會場次將率先展開,第一場於9月3日,由永新-KY、威宏 -KY及基士德-KY等3家打頭陣,接下來9月9日,麗豐-KY、康控-KY及 峰源-KY接棒,9月10日則由茂林-KY、科嘉-KY及材料-KY壓軸。
國內上市公司9月在證交所場地舉行法說會,首先是士電於9月4日 登場,接下來依序為:9月12日揚博及富爾特、9月13日無敵及中石化 、9月16日新海、9月18日新美齊及福壽、9月20日怡華、9月24日新紡 、9月26日聲寶以及9月27日中興電。
臺證交所推「全民投資通識課」 助年輕人投資有方
近年來,股票投資人年輕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為此,臺灣證券交易所(臺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積極推動金融教育,首次打造線上課程「一路升級!全民投資通識課」,自 10 月 30 日起開課。
林修銘表示,年輕投資人往往因缺乏管道取得正確的市場資訊和投資知識。因此,證交所希望透過多元便捷的管道,讓投資人低成本地獲得正確的投資理財知識。
「一路升級!全民投資通識課」涵蓋多元新經濟產業、ETF、生技產業、盤中零股交易、定期定額投資、ESG 及反詐騙等主題。林修銘表示,希望透過此系列課程,幫助投資人了解市場趨勢、掌握投資工具,並解析投資盲點,在資本市場上暢行無阻。
證交所近年來透過社群發布證券新知、打造證券學習平台、編製宣導漫畫、結合外送平台宣傳反詐騙等多元宣導形式接觸年輕世代。此次推出的線上課程,則將基礎概念、投資重點主題和資訊管道進行系統性統整,並聘請專業財經主播以輕鬆明快的教學方式,讓年輕世代無負擔地學習投資知識。
林修銘期許,「這一系列課程能讓投資人在投資道路上找到合適的風格與策略。也在未來面對市場資訊時,做出理性及正確的投資判斷」。
此外,證交所提醒投資人近期詐騙猖獗,免費課程不會邀請投資人加入群組。請投資人逕至證交所官方網站專頁(www.twse.com.tw/zh/allinone/index.)即可觀看課程。
林修銘說,在他與年輕投資者互動與溝通的過程中,觀察到年輕人 對取得正確市場訊息、建立正確投資觀以及理解商品特質往往不得其 門而入。
他進一步分享「投資理財是人生重要課題,了解所投資的商品、公 司是投資根本」,這樣的理念催生「一路升級!全民投資通識課」, 30日上午9時在證交所官網及PPA平台首度上線。
林修銘說,除了是免費課程,更涵蓋多元新經濟產業、ETF、生技 產業、盤中零股交易、定期定額投資、ESG與反詐騙等主題,希望協 助投資人更加了解市場趨勢、掌握投資工具、解析投資盲點,暢行資 本市場。
近年證交所致力跳脫框架,以多元宣導形式接觸年輕世代,包含透 過社群發布證券新知、打造「宅在家學習網」發布證券學習及風險控 管相關資訊、編製宣導漫畫傳達投資觀、結合外送熱潮推出「證派外 送」平台宣傳反詐騙、與饒舌歌手合作創作不同投資主題的嘻哈歌曲 、結合實體通路廣播進行生活化投資宣導等。
這次證交所首次打造線上課程,將基礎概念、投資重點主題、資訊 管道進行系統性統整,並特別聘請專業財經主播,以輕鬆明快的方式 教學,將專業投資知識,轉化為易入門的內容,期盼年輕世代能無負 擔學習,一起探索多元趨勢,在未來投資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林修銘期許這一系列課程,「能讓投資人學完後,在投資道路上找 到合適的風格與策略。也在未來面對市場資訊時,做出理性及正確投 資判斷」。
另外,證交所馴特別提醒,近期詐騙猖獗,免費課程不會邀請投資 人加入群組,請投資人逕至證交所官方網站專頁(www.tws e.com.tw/zh/allinone/index.html)即可觀看。
**證交所打造上市新聚落 培育數位雲端獨角獸**
**台北訊**-為持續推動數位雲端與新經濟產業發展,臺灣證券交易所於28日舉辦「資本創新領航,共創明日獨角獸」數位雲端產業交流分享會,聚焦具潛力的數位雲端企業,協助其進入資本市場,展現台灣數位創新的實力。
活動吸引逾百家相關企業及200餘位產業人士參與,彰顯證交所致力於推動台灣成為全球數位經濟要角的決心。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數位雲端產業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戰略地位,尤其是人工智慧(AI)的蓬勃發展,讓技術密集型企業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驅動力。證交所為迎應不同企業發展階段,提供科技事業、創新板及一般板等多元上市管道,協助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發光發熱。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何英圻指出,證交所調整產業類別,新增數位雲端產業,將有助於匯聚數位雲端產業資本市場聚落,讓台灣企業享有主場優勢。投資人對產業的了解和資本市場資源,將促使企業成長茁壯。
交流會以「領先對話」為序幕,由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主持,多位業界人士從不同視角分享數位經濟市場觀察、政府政策支持、企業國際佈局策略,以及數位轉型實踐與生態系建設等議題。
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的「焦點政策短講」更是活動亮點之一。黃部長強調政府重視數位產業發展,透過政策引領,推動數位經濟與AI技術的融合,指引國內數位雲端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臺灣證交所攜手標普道瓊斯打造「臺灣淨零ESG指數」**
為響應政府永續政策,臺灣指數公司與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S&P)合作開發「臺灣淨零ESG指數」(暫定),預計於 10 月底出爐,首檔商品最快可望在年底上市。
臺灣指數公司董事長林修銘表示,此指數旨在提供聚焦淨零碳排和低碳經濟轉型的上市股票組合,作為市場參考或投資指標。指數商品化後,將有助於企業淨零轉型,並吸引資金投入永續投資。
林修銘指出,臺灣指數公司自 2024 年 7 月以來已發布 28 檔 ESG 主題指數,相關資產規模合計超過 2,200 億元。若加上臺灣證券交易所集團相關指數,ESG 主題指數的應用資產規模合計超過 3,700 億元。
S&P 董事總經理 Charbel Azzi 表示,臺灣在亞洲市場被動式投資的地位和 ESG 投資者吸引力,促成了此次合作。富邦投信董事長史綱則指出,「臺灣淨零ESG 指數」為第三代低碳指數,具有精準的方法論和政策驅動力,為投資人爭取最佳報酬。
證交所舉辦法說會 提升第一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透明度
為提升第一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的經營績效資訊流通和透明度,臺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宣布將於 9 月 3 日、9 日和 10 日舉辦「第一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法人說明會」。
本次法人說明會共有九家公司受邀與會,分別是永新-KY(4557)、威宏-KY、基士德-KY、麗豐-KY、康控-KY、峰源-KY、茂林-KY、科嘉-KY 和材料-KY。證交所表示,公司主要經營階層將於會中親自說明經營方向、目標願景、財務業務管理重點和投資人關心議題等面向,並與投資大眾進行即時交流。
證交所指出,本活動開放現場參與和媒體採訪,投資大眾也可透過證交所 WebPro 3.0 影音傳播網同步收看。第一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簡報資料將於會前上傳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法人說明會專區。響應環保,會中不提供紙本資料,請與會者先行下載。
**臺灣碳權交易所十月上線 推動國內碳交易機制**
繼國內碳交易子法於本月上路後,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該所打造的國內碳交易平台將於 10 月 2 日正式啟動。屆時,取得環境部核可減量額度的業者可於碳交所掛牌交易碳權。
田建中指出,環境部目前核可的自願減量方法學達百種,多家業者已洽詢掛牌事宜,涵蓋電子、化工、光電及農業等領域。因此,預期平台上線後將有數檔碳權商品上架,可用於碳抵換或抵減碳費。
雖預計 10 月交易啟動,但田建中預估初期商品上架及交易量將有限。主要原因為業者初期可能惜售,觀望市場動態,此外,國內碳交易與國際碳交易性質略有不同。
國際碳權交易主要是業者為因應國際大客戶淨零需求而「被動減量」,成為供應鏈一環的環保措施。而國內碳交易則是根據環境部規定,實施定價交易、協議交易及拍賣等交易方式,買方須負擔手續費。
田建中強調,國內碳交易供需將形成正循環。買方如廠商需擴建新廠,在環評審查時可能被要求抵換排放量的十分之一,進而產生對碳權的需求。賣方取得收益後,可投資更多減量措施,降低碳排放。
此外,田建中表示證交所已加入 ISO 14068-1 碳中和標準,成為全球首家通過此認證的交易所。該標準旨在推動國際碳交易標準化。
國內碳權的主要來源包括抵換專案和自願減量專案等。自願減量措施如換用 LED 燈管、汰換老舊鍋爐等有助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經環境部核可後即可取得碳權,並於碳交所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