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亨精密公司新聞
航太業界認為,如果第四季景氣沒有轉壞,今年台灣航空產業產值 ,不僅有機會超越2023年的1,336.19億元,創近五年新高,還有可能 越過2019年的1,339.99億元,創歷史產值新高。
台灣航太產業已建構民用及軍用航太產品供應鏈體系,包括漢翔等 台灣航太廠商,與波音、空中巴士、龐巴迪、奇異、勞斯萊斯 、普 惠(Pratt&Whitney)、史奈克瑪(Snecma)及漢威(Honey well) 等世界航太大廠,都已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奇異與法國賽峰集團,為研發與製造CFM56系 列噴射發動機,各自出資50%,設立合資公司-CFM國際,先後推出C FM 56發動機與新世代發動機CFM Leap,Leap發動機品項包括1A、1B 、1C。其中,1A發動機安裝在空巴單走道A320neo飛機、1B發動機安 裝在波音單走道飛機737MAX飛機,1C發動機安裝在中國商飛公司單走 道C919飛機。
經濟部航太產業發展推動小組統計,隨著全球航太運輸需求回升, 國內航太產業已逐漸復甦跡象。
台灣2019年航太產值1,339.99億元,創產值高峰,後因2018至201 9年B737MAX8客機兩次墜機事件,導致波音B737Max全部型號停飛一年 八個月之久,連帶影響台灣航太產業2020年產值劇降至935.18億元。
新聞標題:軍工產業成後疫情時代亮點 長亨精密等業者受惠
中東地緣政治紛擾持續,加上俄烏戰爭帶動國際軍工產業蓬勃發展。國內近年積極推進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等計畫,公股銀行預測,國內軍工產業將維持成長動能,其中無人艦艇、水下無人機、低軌衛星和太空通訊領域,以及AI科技應用都是重點發展趨勢。
公股銀行指出,近年來國際軍事支出不斷增加,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2023年全球軍費開支預計達到2.44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台灣為了提升國防自主,積極推動國防產業政策,帶動相關產業成長。
國內軍工產業表現亮眼,相關業者如漢翔、台船、長榮航太、龍德造船、亞航、中信造船、豐達科、長亨精密、晟田和駐龍等,2023年合併營收大多較前一年成長,其中7家成長幅度達雙位數。2024年度國防總體預算也創下史上新高,預計將進一步推動國內軍工產業發展。
未來軍工產業發展趨勢包括無人艦艇、水下無人機等無人系統的運用,以及低軌衛星、太空通訊和AI技術在戰場上的應用。不過,國內軍工產業也面臨一些挑戰,包括缺乏關鍵原物料、關鍵零組件依賴國外,以及專案開發成本高昂等因素。
公股銀表示,去年以來多國、地區陷入戰爭或衝突的情況下,各國 對軍備投資越趨高漲。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 )於2024年4月發表的報告,2023年全球國際軍事支出達2.44兆美元 、創下歷史新高,年增6.8%,前兩名分別為美國與大陸。
近年來我國為建立國防產業供應鏈而推動國防自主如國艦國造、國 機國造等政策,加上與國外採構各式新式武器,2024年度國防總體預 算加計特別預算及非營業特種基金,也創下史上新高。公股銀指出, 國內相關產業包括漢翔、台船、長榮航太、龍德造船、亞航、中信造 船、豐達科、長亨、晟田、駐龍,十家業者中有8家2023年合併營收 都較前一年成長,有7家呈雙位數成長。
相關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受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及商用軍規無人機 量產等計畫影響,有助於軍工產業維持成長動能,無人艦艇及水下無 人機將為未來軍工產業發展的重點之一;各國對低軌衛星及太空通訊 發展日益重視,同時,AI科技於戰場上的應用也將成趨勢。
但國內軍工產業也必須關注幾點較弱勢因素,一是缺乏軍工產業重 要原物料,加上近年原物料價格波動大,必須維持健全的供應鏈才有 助於軍工產品生產的穩定;二是軍工產業目前部份系統整合與關鍵零 組件仍需仰賴國外軍工大廠提供,亦即國內產業需提升整合與製造能 力,方能在民用與軍用產品上達到完全國產的目標;三是國防政策促 使國內軍工產業發展,但專案前置投資常花費甚鉅,也需要長時間研 發、製作,專案能否延續量產將影響廠商獲利關鍵。
**長亨精密去年繳出亮眼成績單 營收獲利雙漲 EPS達3.17元**
航太精密零組件大廠長亨精密(4546)25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去年財報。受惠於航空產業復甦,公司去年合併營收達12.09億元,年增34.47%;毛利率29.35%,年增逾9個百分點;稅後純益1.07億元,年增3.64倍,每股稅後純益(EPS)達3.17元。 儘管去年下半年受原物料供應斷鏈疑慮及拉貨暫緩影響,長亨精密仍繳出亮眼成績單。公司表示,今年期望營運能恢復至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水平。航太業今年短期雖有原物料供應斷鏈情況疑慮及短期拉貨放緩等因 素,但長亨精密表示,公司期望今年營運可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的水 準。
【臺灣新聞】臺灣航太產業再獲重大突破!長亨精密攜手中國商飛C919,共創飛行新里程
臺灣新聞網台北訊-近日,中國商飛公司在新加坡航展上展出全新C919客機,吸引眾多目光。令人矚目的是,這款客機所採用的發動機零件,來自臺灣航太產業的重要成員——長亨精密。長亨精密自2007年進入航太發動機零組件供應鏈,多項產品在全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此次與中國商飛的合作,更為臺灣航太產業帶來新契機。
長亨精密的產品,包括C919所使用的Leap-1A/1B/1C熱段高壓擴散器,以及Leap渦輪外氣封支座模組等,這些核心零組件的供應,對於C919的飛行性能至關重要。此外,長亨精密還承擔了GE9X熱段高壓擴散器的生產,不僅提升了我國航太產業的自主研發能力,也為臺灣航太產業帶來新的榮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長亨精密與中國商飛的合作,不僅是產品上的交流,更是技術與知識的傳承。長亨精密將其先進的技術與知識分享給中國商飛,共同推動了C919的發展。在這過程中,臺灣航太產業的實力也得到國際的認可。
此外,與長亨精密同樣切入Leap發動機供應鏈的漢翔、寶一等臺廠,也將間接受惠於C919的訂單增量。漢翔過去承製CFM國際Leap系列發動機機匣,寶一則承做薄鈑件Leap1A/1C產品,這些合作不僅拓展了臺灣航太產業的市場,也為臺灣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總之,此次長亨精密與中國商飛的合作,不僅是臺灣航太產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也是臺灣與中國商飛共同創造飛行新里程的開始。未來,臺灣航太產業將繼續秉持創新與實力,為全球飛行安全與繁榮貢獻力量。
(GE)、法國賽峰(Safran)合資的CFM國際所生產CFM Leap -1C飛機發動機,零
件與供應空巴的CFM Leap-1A可共用,若在航展訂 單增量,漢翔、寶一、長亨等
切入Leap發動機供應鏈的台廠均可間接 受惠。
中國商飛20日簽下西藏航空40架C919高原型、10架ARJ21高原型飛 機訂單;
也與河南民航發展投資公司簽署6架ARJ21衍生機型訂單。
C919載客座位158至192位,航程4,075至5,555公里,去年5月28日 完成首次商
業飛行,至今已交付4架。旗下ARJ21支線客機載客座位7 8至97位,具良好的高溫
高原機場起降性能及抗側風能力,累計交付 127架。
漢翔表示,公司過去承製CFM國際Leap-1A、1B及1C發動機機匣,L eap-1A發
動機用於空巴A320neo,Leap-1B用於波音B737MAX系列,Le ap-1C用於中國商飛
C919,Leap-1A與1C的發動機零組件可共用。另漢 翔更已承接某客戶Leap系列發
動機渦輪中心機架十年長單。
寶一分別承做一項薄鈑件Leap1A/1C產品,及二項組合件的Leap 1 A/1C產品,
往來客戶為法國賽峰集團。
長亨2007年進入航太發動機零組件一階供應商以來,多項產品占有 率為全球
第一,包括Leap-1A/1B/1C熱段高壓擴散器,及Leap渦輪外 氣封支座模組,及
GE9X熱段高壓擴散器等產品。(相關新聞見A3、A 8)
【台灣航太產業再創佳績!長亨精密搭上C919客機順風車】 近年來,台灣航太產業的發展實在是可圈可點,尤其是中國商用飛機公司(中國商飛)的C919客機,這款新飛機不僅讓中國民航工業迎來新的里程碑,也帶動了台灣相關企業的成長。其中,長亨精密這家台灣企業,就是搭上這股順風車的好運者之一。 近日,汶萊騏驥航空宣布將購買15架C919客機,這不僅是C919首度獲得國外航空公司訂單,同時也讓台灣的航太產業再次受到關注。因為C919客機採用的CFM Leap-1C發動機,其零組件供應體系中,就有台灣的漢翔、寶一以及長亨精密的身影。 C919客機已獲得大陸國內1,061架的確認或意向訂單,雖然目前只交付了2架,但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中。而CFM國際的Leap系列發動機,包括Leap-1A、1B、1C,分別用於不同的飛機,其中Leap-1C就是為C919客機量身打造的。 漢翔過去承製的CFM Leap系列發動機機匣,現在已經成為飛機發動機的一部分,並分別安裝在空巴A320neo客機、波音B737MAX客機,以及C919客機上。而漢翔與寶一也透露,Leap 1A與Leap1C飛機發動機零組件可以共用,這對企業成本和效率的提升都有著顯著的幫助。 漢翔今年更是獲得了GE公司Leap系列發動機渦輪中心機架(TCF)10年長期合約,總金額超過350億元,這對漢翔來說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而長亨精密自2007年進入航太發動機零組件市場以來,已累積了43項航太級特殊製程技術能量,其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占有率也相當高。 長亨精密的Leap-1C熱段高壓擴散器零組件,研判最終客戶將是中國商飛的C919飛機。這不僅是長亨精密的榮耀,也是台灣航太產業的一大成就。未來,隨著C919客機的批量生產和交付,相信台灣的航太企業還將迎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
據悉,C919已獲得大陸國內1,061架的確認或意向訂單,但目前已 交機2架。CFM國際所生產CFM Leap飛機發動機種類,包括Leap-1A/1 B/1C飛機發動機,其中Leap1A用於空巴A320neo客機,Leap1B用於波 音B737MAX系列客機,及Leap1C用於中國商飛C919客機。
漢翔過去承製CFM國際Leap-1A、1B及1C發動機機匣,分別交由GE及 Safran等單位組裝成飛機發動機,再分別安裝在空巴A320neo客機、 波音B737MAX客機,及中國商飛C919客機。漢翔與寶一都透露,Leap 1A與Leap1C飛機發動機零組件可共用。
漢翔除Leap 1B TCF增量外,更切入Leap 1A/C TCF組合件,今年更 喜獲GE公司Leap系列發動機渦輪中心機架(TCF)10年長期合約,總 金額超過350億元。
漢翔說,TCF為發動機高精度熱段組合件,公司首先承製Leap 1BT CF多年,在品質、交期均獲客戶肯定下,漢翔除Leap 1B TCF增量外 ,更切入Leap 1A/C TCF組合件。
寶一分別承做一項薄鈑件Leap1A/1C產品,及二項組合件的Leap 1 A/1C產品,往來客戶為法國Safran集團,但寶一表示,因上述Leap1 A/1C產品可以共用,終端客戶除空巴外,中國商飛C919亦可適用。
長亨自2007年進入航太發動機零組件一階供應商市場以來,已累績 43項航太級特殊製程技術能量。長亨目前有多項產品占有率為全球第 一,包括Leap-1A/1B/1C熱段高壓擴散器,及Leap渦輪外氣封支座模 組,及GE9X熱段高壓擴散器等。據悉,長亨Leap-1C熱段高壓擴散器 零組件,研判最終客戶為中國商飛的C919飛機。
台灣航太產業再迎春!漢翔、駐龍、長亨、寶一等航太相關公司3月及首季業績亮麗,帶動台灣航太與零組件業發展
隨著疫情解封,航空旅運量逐步回溫,帶動民用客機及零組件採購熱潮,台灣航太產業也迎來新一波發展機遇。漢翔(2634)、駐龍(4572)、長亨(4546)、寶一(8222)等航太相關公司,3月及首季業績均創新高,展現台灣航太產業的強大實力。
漢翔自結3月合併營收40.64億元,年增71.11%,第一季合併營收99.41億元,年增72.33%,單月及單季營收均創上市以來新高。漢翔表示,今年勇鷹號預定交機17架,是去年的1倍以上,有望帶動營運增溫。
漢翔還提到,根據國防部向立法院提出的業務報告,軍方規劃勇鷹號交機進度,明年將達18架、2025年18架、2026年3架,逐步取代現有AT-3高教機,漢翔未來三年業績動能無虞。
駐龍3月合併營收7,101萬元,年增39.64%,第一季合併營收1.91億元,年增58.25%。駐龍認為,航太景氣逐步復甦,客戶需求增加,帶動公司營收成長。
長亨3月營收1.11億元,年增120.4%,第一季合併營收2.78億元,年增90.08%。長亨表示,配合客戶端需求交運,帶動公司單月及首季營收同步增長。
寶一3月營收6,219萬元,年增109.04%,第一季合併營收1.62億元,年增65.9%。寶一指出,去年因疫情影響,營收基期偏低,但今年訂單回溫,使得3月及首季合併營收大幅成長。
漢翔自結3月合併營收40.64億元、年增71.11%,第一季合併營收 99.41億元、年增72.33%,單月及單季營收均創上市以來新高。
漢翔說,空軍採購新型高教機-勇鷹號,去年排定交機8架,今年 交機17架,是去年的1倍,成為今年營運的一大動能。
據國防部向立法院提出的業務報告,軍方規劃勇鷹交機進度明年將 達18架、2025年18架、2026年3架,逐步取代現有AT-3高教機,漢翔 未來三年業績動能無虞。
駐龍自結3月合併營收7,101萬元、年增39.64%,第一季合併營收 1.91億元、年增58.25%。駐龍說,因航太景氣可望逐步復甦,客戶 需求增加,帶動公司營收隨之成長。
長亨自結3月營收1.11億元、年增120.4%,第一季合併營收2.78億 元、年增90.08%。長亨說,因配合客戶端需求交運,帶動公司單月 及首季營收同步增長。
寶一自結3月營收6,219萬元、年增109.04%,第一季合併營收1.6 2億元、年增65.9%,主因是去年因疫情影響,營收基期偏低,但今 年訂單回溫,使得3月及首季合併營收大幅成長。
至於漢翔(2634)過去曾承製CFM國際Leap-1A、1B及1C發動機機匣 ,交由GE及Safran等單位組裝成飛機發動機,再分別安裝在空巴A32 0neo客機、波音B737MAX客機及中國商飛C919客機。
漢翔總經理馬萬鈞強調,公司現生產渦輪中心機架(TCF)熱鍛件 ,供應Leap-1A及1B機型使用,並與GE簽約,Leap-1A與Leap-1C部分 零件可共用,是否由客戶間接供應Leap-1C發動機熱鍛件,給C919客 機使用,他不得而知。
此外漢翔2015年間起,針對發動機零件,用於GE Leap發動機,及 可廣用於民航空機的航空座椅,已取得技術突破,為維護技術權利, 漢翔依例在台灣、美國、德國及大陸地區申請專利。漢翔強調,考慮 大陸地區為生產製造基地,同時也是最大競爭對手,為避免被侵害權 利及商業利益,故該專利有申請大陸地區必要性。
另外晟田(4541)及駐龍(4572)雖沒有承作C919飛機的Leap-1C 引擎零組件,但都有承製CFM國際Leap-1A及1B航空引擎零組件。
長亨經營飛機發動機N1等級極複雜高技術、高附加價值、高市場量 的零件、模組,其中,長亨多項產品市占率為全球第一,而長亨供應 Leap-1A/1B/1C熱段高壓擴散器,及Leap渦輪外氣封支座模組等產品 ,用於B737MAX、A321Neo及大陸C919等多種機型。
寶一的薄鈑件用於「Leap-1A/1C Support CVT」;另組合件用於「 Leap-1A/1C的Case Oil Scavenge Inner/Outer」等方面。
中國商飛C919客機屬於單通道客機,標配168個座位,最多容納19 0個座位,採用CFM國際所生產「Leap-1C高旁通比的渦扇發動機」。
C919客機首家客戶為大陸東方航空,今年底接收第一架C919客機後 ,預計明年上半年在完成大陸民航局有關規章審核,投入商業營運。 據悉,除東航外,中國商飛還與國銀金租等七家飛機租賃公司,共簽 署330架國產飛機確認訂單協議,其中C919飛機達300架。
高油價時代來臨,飛機製造業的波音及空中巴士,相繼推出省油、 載客量大的機種,帶動全球各大航空公司換機潮,讓上述航太零組件 業一、二階供應商上半年營運成績,均優於去年同期。
漢翔公布上半年合併營收131.27億元,年增23.56%,稅後純益8. 02億元,年增4.71倍,EPS0.85元,優於去年同期的0.15元,均創20 17年同期以來的新高。漢翔透露,去年依約交出二架勇鷹號交給空軍 ,今年計畫交出八架。
千附精密上半年合併營收9.93億元,年增21.7%,稅後純益1.99億 元,年增48.07%,EPS3.48元,優於去年同期的2.65元。為擴大營運 規模,董事會也決議購置土地案,並授權董事長依決議內容全權處理 。
展望下半年營運,千附預期整體營收、毛利與上半年相當,因為光 電產品因需求減緩,出貨將略減,國防產品因鈦鑄件出貨時間,客戶 安排以明年為主,營收會較上半年稍低,但航太與半導體產品,因為 客戶需求持續增加,出貨高於上半年。
駐龍上半年合併營收2.95億元,年增65.17%,因認列匯兌收益, 稅後純益9,317萬元,年增3.48倍,EPS2.6元,優於去年同期0.58元 。
長亨上半年合併營收逾3.99億元,年增44.6%,稅後純益41.4萬元 ,優於去年同期稅後淨損8,179萬元,EPS0.01元,優於去年同期每股 淨損2.42元。
晟田上半年合併營收6.46億元,年增33.34%,稅後純益5,028萬元 ,優於去年同期稅後淨損3,517萬元,EPS0.74元,優於去年同期每股 淨損0.52元。
根據CMoney統計,在興櫃市場中,本周以來漲幅超過一成的個股共九檔,較前一周微幅增加,興櫃生技醫療股再度領漲,成為資金的避風港,在本周漲幅前十強中占據六位,除了個別題材多元,時序上下半年也將迎來一系列全球性重要醫學年會與展覽,進而吸引資金目光。
生技醫療股的太和-KY股價跌深反彈,周漲32.2%,連續兩日放量走高,站回季線之上。從事光學鍍膜、薄膜光學鍍膜的澤米本周上漲19.8%,營運受惠元宇宙商機。基因檢測大廠金萬林以18.7%的周漲幅排行市場第三,在新冠肺炎檢測試劑、設備與耗材銷售增溫下,推升5月營收2.12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漲幅前十名的生技醫療股還有新藥研發的漢達生技15.4%、醫用耗材廠康科特10.3%、創益10.2%、巨生醫8.5%。其中,受惠於利多消息,巨生醫自主研發的奈米氧化鐵微粒(IOP)佐劑,可望成為新一代的疫苗佐劑,昨日拉出長紅K棒。
文化創意股百聿數碼本周漲16.3%;專注於智慧影像處理晶片設計的芯鼎科技本周漲幅達11.4%,5月營收創歷史新高;航太股長亨本周漲幅也來到10.2%,股價改寫今年新高。
【台灣股市新聞】 近來,台灣興櫃市場的生技指標股遭遇重大回檔,導致整體市場賣壓加重,資金大量外流。這波疫情衝擊了今年公司的營運表現,使得興櫃股在填息道路上布滿險阻。根據數據顯示,在已除息的65檔個股中,高達34檔陷入貼息,比重達到52.31%。 上周,興櫃市場的成交值急速縮水,較前周的428.59億元減半,僅有213.56億元。成交值前20大個股的總額佔整體比重近七成,但其中並不包括穎崴及億而得,而是清一色以生技防疫股為主。這一變化一夕間引發了賣壓的大規模出現。 生技股的恐慌賣壓不僅局限於興櫃市場,進入除權息高峰後,更進一步衝擊了興櫃股的填息表現。截至17日,已有65檔個股完成除息,但只有亞洲教育、全訊、華懋、南俊國際、秀育、威健生技、愛爾達、維格餅家、廣化及旭德等10檔個股完全填息。 然而,穎崴、綠界科技、亨泰光、三商家購、斯其大、陞達科技、康全電訊、鼎基、瑩碩生技、振躍精密、雷虎生、精拓科、久舜、華信科、通用及瑞興銀等16檔個股,在完成填息後再度走弱,17日收盤均價均低於除息前均價。統計全數已填息個股,目前興櫃平均填息天數約為6日。 其中,威鋒電子、洋基工程、沅聖、錢櫃、瑞鼎、長亨及八貫等較具代表性的股票,也面臨「賺了股利賠了價差」的困境。 展望未來,除了準備轉上市櫃的汎德永業、軒郁、上洋等公司尚未公布除息時間外,本周起還有傑智環境、建德工業、華立捷、百聿數碼、豐技生技、進能服、穎台科技、正瀚、春日及富味鄉等個股將進行除權息。 同時,興櫃市場也將迎來新血。教育業者學習王看準數位教育的商機,將以60元參考價登錄興櫃,去年每股盈餘達到3.25元,並且配發0.3元現金股利及1.5元股票股利。
興櫃市場上周成交值急速萎縮,不但較前周428.59億元天量對半砍,僅繳出213.56億元,其中成交值前20大個股總額占整體比重近七成,當中去除穎崴及億而得外,卻清一色全為生技防疫股,一夕間本夢比破裂,引發賣壓的大舉出籠。
生技族群的恐慌賣壓也向外蔓延,在進入除權息高峰後,進一步衝擊興櫃股的填息表現。截至17日止,已有65檔個股除完息,當中卻僅有亞洲教育、全訊、華懋、南俊國際、秀育、威健生技、愛爾達、維格餅家、廣化及旭德等10檔個股完全填息。
至於穎崴、綠界科技、亨泰光、三商家購、斯其大、陞達科技、康全電訊、鼎基、瑩碩生技、振躍精密、雷虎生、精拓科、久舜、華信科、通用及瑞興銀等16檔個股,卻在完成填息後再度走弱,17日收盤均價皆低於除息前均價。統計全數已填息個股,目前興櫃平均填息天數約為6日。
此外,有高達34檔個股卻面臨「賺了股利賠了價差」的窘境,其中更不乏威鋒電子、洋基工程、沅聖、錢櫃、瑞鼎、長亨及八貫等較具代表性的股票。
展望後市,包括準備轉上市櫃的汎德永業、軒郁、上洋在內均尚未公布除息時間外,本周起依序有傑智環境、建德工業、華立捷、百聿數碼、豐技生技、進能服、穎台科技、正瀚、春日及富味鄉等個股進行除權息。
同時間23日興櫃也將再度迎來新血,教育業者學習王瞄準數位教育的商機,將以60元參考價登錄興櫃,去年每股盈餘達到3.25元,同時配發0.3元現金股利及1.5元股票股利。
【新聞報導】 台灣股市新鮮事!近期,八貫企業(1342)向證交所提出股票上市申請,這是今年第四家提出上市申請的國內公司。然而,就在這股上市熱潮中,我們也得知長亨精密(4546)已經撤回了其股票上市申請。 根據證交所的公告,八貫企業於24日正式向證交所提出股票上市申請,這讓今年申請上市的國內公司數量達到四家。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最早提出上市申請的長亨精密(4546)卻在近期突然宣布撤回其上市申請。 長亨精密原本計劃透過上市來提升公司形象,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然而,由於某些原因,公司最終決定放棄上市計劃。這一決定讓市場對於今年台灣股市的上市情況產生了新的關注。 目前,今年僅有三家公司成功申請上市,這與往年相比,上市申請的熱度有所下降。市場分析師指出,這可能與近年來台灣股市的整體表現和投資者信心有關。 無論如何,八貫企業的上市申請再次激發了市場對於台灣股市的關注。而長亨精密的撤回申請,也讓人們對於上市過程中的變數有了新的認識。未來,台灣股市的發展走向仍將受到市場人士的關注。
台灣股市動態:科技業表現亮眼,長亨精密等四家企業申請掛牌
【台北訊】近期台灣股市熱鬧非凡,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昨日(23日)發布2020上半年IPO報告,揭示了台灣資本市場的最新動態。報告顯示,上半年共有十家企業成功掛牌,其中科技業佔據了五家,籌資金額達到45.01億元。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籌資額及家數都有所下降,籌資額減幅超過六成。
展望下半年,市場上有九家企業正在申請掛牌,其中電機和半導體領域成為了熱門話題。然而,由於疫情影響,生技醫療方面的籌資表現也值得關注。
在今年的上半年企業掛牌表現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對市場造成了顯著影響。安永報告指出,在上市部分,共有瑞磁生技、永固、光隆精密、州巧等四家企業新掛牌,籌資金額為15.4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市家數減少了二家,籌資額減少了71.5億元,減幅超過八成。
在櫃買市場方面,今年上半年昇佳電子、捷流閥業、三竹資訊、應廣科技、映興電子、山富旅遊等六家公司成功掛牌,籌資金額為29.57億元。
安永審計服務部營運長涂嘉玲表示,下半年市場上共有艾姆勒、匯僑設計、長亨精密、汎德永業等四家企業正在申請上市。其中,長亨精密作為一個關鍵角色,其申請上市的消息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展望下半年,目前上市櫃有九家企業正申請掛牌,電機、半導體都是熱門題材;但受到疫情影響,可關注生技醫療方面籌資表現。
今年上半年企業掛牌表現,明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安永報告指出,在上市部分,共有ABC-KY(瑞磁生技)、永固-KY、光隆精密-KY、州巧等四家企業新掛牌,籌資金額15.4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市家數減少二家,籌資額減少71.5億元,減幅逾八成以上。
櫃買市場方面,今年上半年有昇佳電子、捷流閥業、三竹資訊、應廣科技、映興電子、山富旅遊等六家公司掛牌,籌資金額29.57億元。
安永審計服務部營運長涂嘉玲指出,下半年共有艾姆勒、匯僑設計、長亨、汎德永業等四家業者正在申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