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榮國際公司新聞
市場擔憂是否會再掀起兄弟之爭,法人圈認為,因張國煒已將事業 專注在星宇航空且長榮集團大哥張國華已完成布局,版圖異動不易。
長榮集團14日則表示,事涉大股東家族事務,公司無法回應此事; 星宇航空也表示,事涉董事長私人事務,無法回覆。
長榮集團老三張國政提起的父親張榮發2014年立下密封遺囑無效一 案,經過台北地方法院一審、二審均認為遺囑有效,張國政雖再提上 訴三審,但8月14日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全案確定,也就是張榮發四 子張國煒將獨得張榮發的存款、股票、不動產等,惟依據民法規定特 留分,估計張國煒可分得逾百億元遺產。
依據資料顯示,張榮發仍掛名的上市股票有長榮3.22%及長榮航2 .44%,其餘為長榮集團家族小金庫-巴拿馬長榮國際、長榮國際等 股權,與投資大眾有關的為長榮及長榮航二檔。
由於張國煒旗下的華光投資擁有長榮航4.92%,若再加上張榮發股 票,以及張國煒繼承約58.3%,屆時辦理完繼承,將擁有6.34%的長 榮航,穩居第三大股東。至於張榮發擁有長榮股票達3.22%,屆時由 張國煒繼承後,可獲得1.87%股權,成為長榮的第五大股東。
熟悉公司治理的專家分析,從最近長榮國際不斷賣出各種持股,長榮集團張家兄弟分家的路愈來愈明確。長榮國際為張家兄弟持有的公司,長榮國際陸續將手中股權變賣成現金後,方便兄弟分產,兄弟拿到現金後,就可以各自拿錢去投資自己熱愛的事業。
長榮航空公告要跟張家兄弟的控股公司長榮國際買下全部長榮空廚公司持股,交易張數為3.84萬張, 每單位價格52元,交易金額19.98億元。也買下長榮航勤持股,交易張數為1.41萬張, 每單位價格40元,交易總金額5.65億元。還有長榮空運倉儲持股,買下的張數為1.36萬張, 每單位價格25.7元,交易金額3.5億元。
長榮航空表示,此次交易方式、價格決定的參考依據及決策單位,都是邀請獨立專家出具之鑑價報告暨會計師出具的價格合理性意見書,再送長榮航空董事會討論通過。長榮航空指出,有關這三家公司最近一期每股淨值,長榮航勤29.62元,長榮空廚28.66元、長榮空運倉儲23.06元。
長榮集團搶經營權大戰落幕後,「巴拿馬商長榮國際(EIS)」、「長榮國際(EIC)」二家家族控股公司陸續將手中易變現資產賣掉,這兩家原是拿下長榮集團經營權的金鑰,隨著資產變現,逐漸降低對長榮集團相關上市公司影響力,四兄弟拿到現金可買回自已有興趣的公司去經營。
台股6月大漲,上市櫃公司董監事卻出現逢高減持的現象。其中,長榮國際(2603)因集團分家,在6月賣出長榮航(2618)57,664張、中再保(1562)13,870張。
此外,台揚(2314)、建通(2460)、榮星(1617)等上市櫃公司董監事也於6月高點拋售持股。台揚董事建漢科技賣出2,962張、建通董事總福投資賣出2,750張、榮星董事大亞電線電纜賣出2,607張。
由於台股已漲至歷史高點,其他許多上市櫃公司董監事也紛紛逢高獲利了結,包括開發金(2883)、昶昕(3052)、至上(8306)、志聖(5482)等皆有董監事拋售持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長榮國際因集團分家而減持外,其他上市櫃公司董監事賣股多偏向個人,顯示市場上獲利回吐的氣氛增加。這些拋售動作也可能反映出投資人對於股市後續走勢的擔憂,但具體影響仍需持續觀察。
```台股多頭氣盛,6月加權指數大漲1,858點,創下史上單月第二大漲 點,累計上半年大漲5,102點,資金從AI股輪動至非AI股及傳產股; 在累積大漲一大波段後,不少個股頻創歷史新高,上市櫃公司董事紛 紛逢高賣股求現。
據統計,長榮集團基於分家,長榮國際於6月賣長榮航57,664張、 中再保13,870張,此外,台揚董事建漢科技賣2,962張、建通董事總 福投資賣2,750張、榮星董事大亞電線電纜賣2,607張、德晉董事恆盈 泰資本投資賣2,161張。
還有開發金董事楊文鈞申讓賣股2,000張全出脫、昶昕董事中華開 發資本賣出1,359張,以及至上董事長葛均及志聖董事長梁茂生,也 各拋售1,022張、1,000張。其中,梁茂生1,000中有700張透過鉅額交 易賣出,應由大股東海杏投資承接。
此外,賣出500張也不在少數,且明顯偏向個人,包括聯華董事周 祖菴、十銓董事長夏澹寧、強新董事程勝平、金寶副總羅國倫、山富 董事長陳國森、十銓總經理陳慶文、高林董事長智新投資等,都各賣 出500∼828張。
**長榮國際分家再動!張國華領軍,長榮集團迎新時代** 台灣長榮集團張家四兄弟日前達成和平分家協議,旗下控股公司長榮國際於今(11)日宣布,將在未來一個月內轉讓持有的長榮航空4.5萬張股票與中再保1.5萬張股票。 此次轉讓後,長榮國際持有的長榮航空股票將降至35.72萬餘張,中再保股票將降至23.51萬餘張。轉讓所獲得的利益將依股權比例分配,作為家族財產分配。 長榮國際預計將持續出售手上持有的長榮航空與中再保股票,目標是清空持股。屆時,長榮集團將由張榮發次子張國華家族所主導的長榮躍升為關鍵的控股核心。 目前,張國華家族持有長榮航空15.54%股權,擁有控制權。長榮航空同時持有榮運40.36%、長榮航空7.43%及長榮鋼鐵19%股權。此外,長榮航空又是長榮航太第一大股東,持有55.05%股權。 這意味著,長榮集團已由張國華家族主導。未來,長榮集團將迎來「長榮張國華時代」。
長榮國際加速分家,賣航空中再保股票
長榮國際(EIC)大動作分家,昨(11)日再申報賣出長榮航空及中再保部分持股。業界人士表示,長榮國際持續用行動支持「長榮兄弟分家」,完成的日子已指日可待。
長榮國際在董事長換人後,已四度申請賣出長榮航空股票,這次售出4.5萬張。另外,長榮國際昨也申讓賣出中再保1.5萬張,賣股動作加快,顯示張家兄弟財產分清楚的日子將近。
長榮國際過去一直是張家持有長榮航空、中再保最重要的控股公司。今年4月3日董事會變動後,董事長由老大陣營的人馬接任,長榮國際隨後多次申報轉讓賣出長榮航空持股變現。
長榮國際持續出脫持股,讓原本長榮航空最大股東的地位悄然改變。原本長榮國際持有長榮航空9%,但四波賣股後,持股降為35萬張。長榮海運則有望成為長榮航空最大持有股東,持有7.43%,而老大掌控的長榮鋼鐵,則是長榮航空第四大股東。
長榮國際是今年第四次申報轉讓長榮航,第三次申報轉讓中再保, 此次轉讓後,持有長榮航將降至35.72萬餘張,持有中再保將降至23 .51萬餘張,轉讓賣出的獲利將依照股權比例分配財產。
長榮集團張家四兄弟朝著和平分家目標進行,預料長榮國際將會持 續賣出手上持有的長榮航、中再保股票,長榮集團將由張國華主導的 長榮躍升為關鍵的控股核心。
目前張國華家族是長榮最大股東,持有15.54%長榮,擁有控制權 ,同時長榮又持有榮運40.36%,持有長榮航7.43%及持有長榮鋼19 %,再者長榮航又是長榮航太第一大股東,持有55.05%,意味著長 榮集團已由長榮張國華主導。
其中,長榮國際在董事長換人當後,已是第四次申請賣出長榮航空股票,這次申讓4.5萬張。另外,長榮國際昨天也申讓賣出中再保1.5萬張,隨著賣股動作加快,也代表張家兄弟財產分清楚的日子不遠了。
長榮國際過去一直是張家持有長榮航空、中再保最重要控股公司,隨著長榮國際今年4月3日董事會變動,董事長換成支持大哥的人馬擔任之後,長榮國際多次申報轉讓賣出長榮航空的持股變現,兄弟也不用為了搶經營權去爭長榮國際主導權。
長榮國際因為一直出脫持股,讓原本居長榮航空最大股東的地位悄然改變,原本長榮國際持有長榮航空9%,然而四波賣股之後,持股水位降為35萬張。取而代之的是,長榮海運將有望成為長榮航空最大的持有股東,持有長榮航空7.43%,而老大掌握的長榮鋼鐵則是長榮航第四大股東。
長榮股東會火藥味濃 張國華內線交易案再掀波
長榮國際昨(28)日召開股東會,董事張國華去年買進海運股票涉嫌內線交易的爭議再度浮上檯面。股東會上,雙方律師針鋒相對,氣氛火爆。
被外界視為張國煒陣營的律師林文鵬出席股東會,質疑長榮海運重大訊息公告是否涉及內線,並質疑與巴拿馬長榮國際的資產交易合理性。
長榮海運的代表律師陳錦璇做出回應,說明重大訊息的揭露時點。長榮海運於去年6月19日決議出售長榮航空股權,但由於交易對象、股數、金額等條件尚未確定,因此當時無須公告。
陳錦璇指出,長榮海運為求謹慎,曾徵詢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意見,證交所也表示,類似交易不一定要在董事會決議通過時公告,而是待實際成交金額達到3億元後再公告。
長榮張家兄弟家族爭產紛爭鬧進長榮海運股東會。昨日,被市場解讀為張國煒人馬的律師林文鵬,以股東身分出席股東會並提問,問題聚焦長榮重大訊息公告是否涉及內線,並且質疑長榮海運與巴拿馬長榮國際的資產交易合理性。
長榮海運代表律師陳錦璇也首度針對重大訊息揭露時間點進行說明,董事會通過出售長榮航空後,因不確定交易對象、股數及金額,各種條件都不知道情況下依規定無須公告。
陳錦璇說明,長榮海運於2022年6月19日經董事會決議出售長榮航空公司股權案,經公司提案單位預先研究相關規定結論是:因為是否確定會成交、交易金額與交易日期等事項均不確定,因此不需在董事會決議後立即發布重訊,而是待實際執行董事會處分決議、賣出實際成交金額累計達公告標準(新台幣3億元)再行公告。
為求謹慎,長榮海運董事會的議案提案單位,還先行洽請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徵詢專業意見,會計師事務所為求嚴謹,亦以去識別化方式致電證交所,詢問類此交易是否應於董事會決議通過時,即於公開資訊觀測站進行重大訊息公告。
長榮分家夢碎!老三張國政逆勢減碼長榮航,挪威主權基金首進榜
長榮集團分家風波延燒,原先有意經營長榮航的老三張國政,最新持股資料顯示,已不在長榮航前十大股東名單之內。根據統計,張國政持股從去年底的 1.72% 降至目前為 0%,出清幅度超過 6 萬張。
先前長榮集團四兄弟同意和平分家,預計將家族旗下的長榮國際、巴拿馬長榮國際兩家公司資產及股票分配給四人。市場推測,張國政會運用分配到的資金,加碼長榮航股票,但事與願違,張國政反而大舉減碼。
與張國政形成對比的是大哥張國華,他此前表示,兄弟中誰想經營集團哪家公司,就用分家的資金進場買到足夠股票,他一定 100% 支持。根據了解,張國華確實從市場上買回長榮航股票,深耕集團。
此外,老四張國煒的長榮航持股也大幅減碼。去年他持有 8.86% 的股份,目前降至 4.92%。弟弟派的賣出股票,由挪威主權基金接收,首次入榜長榮航前 10 大股東,持有 1.44% 的股份。
消息人士透露,張國華在今年 3 月解除張國政在長榮國際董事長及總經理的人馬後,應已得知張國政出脫長榮航股票,放棄經營權。長榮分家後,集團老三張國政退出長榮航,讓原本的「海空分治」計畫落空。
長榮航股權爭奪戰再起波瀾!老三張國政出局,老大張國華勢力擴張
長榮航空最新公布的前十大股東名單出爐,長榮集團四兄弟中,最鍾情於航空業的老三張國政跌出名單,個人持有的1.72%股權也消失。此外,老四張國煒所屬的華光投資專戶持股也大幅減少,從8.9%降至4.92%。
業界人士指出,長榮集團兄弟分家的共識是否逐漸瓦解,令人關注。目前看來,大哥張國華正透過長榮國際(9.86%持股)擴大勢力,未來可能統一海空運事業。
今年4月,長榮國際董事長換成支持張國華的葉佳全接任,並釋出長榮航股權。當時市場解讀,這是張國華要張國政表態接手長榮航的時間點。
如今,張國政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這場經營權爭戰變得更加複雜。長榮航前五大股東中,長榮海運持股比率為7.43%,元大商業銀行受託保管華光投資公司投資專戶持有4.92%,長榮鋼鐵3.63%,已故的張榮發仍有2.44%。
長榮集團老三、老四身影淡出長榮航,業界指出,長榮集團兄弟分家的共識是否逐漸解體,將由大哥張國華一舉統一海空運,備受矚目。
今年4月3日,長榮國際的董事長換成支持老大張國華的葉佳全接任,同時拋出長榮航股權,市場解讀,這是老大要老三表態接手長榮航的時間到了。如今,張國政不在長榮航前十大股東之列,這場經營權爭戰,更顯撲朔迷離。
長榮航空最新公布的前十大股東,前五名分別為長榮國際持股比率為9.86%、長榮海運7.43%、元大商業銀行受託保管華光投資公司投資專戶持有4.92%、長榮鋼鐵3.63%,還有已故的張榮發仍有2.44%。
張國政為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三子,曾被視為接班人,2002∼ 2003年擔任長榮航空董事長,2007年曾任集團副總裁,同年7月再轉 任中再保副董事長,之後因張國煒回到集團任職及與父親張榮發理念 不合等種種因素退出家族企業。
張國政對航空產業情有獨鍾,與張國華談分家時,就不斷釋出希望 能經營長榮航。張國華曾接受專訪時不斷強調,兄弟四人誰想經營集 團那家公司,就用分家的資金進場買到足夠股票,「我一定百分之百 支持」。
近一年長榮集團四兄弟同意和平分家,陸續清算家族旗下所控股的 長榮國際、巴拿馬長榮國際二家公司的資產及股票,陸續將清算後的 龐大資金分給四人。
原本張國華期望張國政會增加長榮航股票,因外傳分配的資金好幾 百億元,足夠讓張國政買足,長榮航內部也高度關注會買到多少,等 著張國政來接手。
惟事與願違,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張國政不但沒有增加持股,反而 大舉減碼長榮航,甚至連老四張國煒也一併賣股,與大哥張國華以實 際行動及雄厚的資金從市場上買回長榮股票大相逕庭,張國華說到做 到,實現經營理念,深耕長榮集團。
根據資料顯示,張國政去年持有長榮航92,460張,持股1.72%,居 第七大股東,但今年已不在前10大股東名單中,研判出脫6萬張以上 ,甚至可能已出清。
對照張國政持有長榮航的最高水位在2007年的11.87萬張,持股3. 01%,為第四大股東,當時也是張國政在集團內的氣勢由最旺轉衰的 關鍵年,直到現在的局面,令人不勝唏噓。
事實上,張國華今年3月時解任老三張國政在長榮國際董事長及總 經理的人馬,當時應已知道張國政出脫長榮航股票,放棄爭取經營。
另外,老四張國煒也大幅減碼長榮航,去年持有48.03萬張,持股 8.86%,目前降至4.92%。弟弟派賣出持股由挪威主權基金接收籌碼 ,挪威主權基金今年首次入榜前10大股東,持有1.44%,居第六大。
長榮內線交易風暴再起!律師控張國華涉內線交易,張國華喊冤!
長榮海運董事張國華、柯麗卿等人涉嫌內線交易?台北地檢署昨日接獲律師林文鵬控告,引發軒然大波。林文鵬指出,長榮海運在去年6月董事會決議處分長榮航空股票,但此訊息遲至8月才公告,張國華等人在未公告前就大量買進長榮海運股票,涉嫌內線交易。
面對指控,張國華聲明澄清,他當時買進長榮海運股票是基於對海運事業的熱情,並強調交易過程合法,絕無內線交易情事。
巧合的是,此波控告正值長榮兄弟爭產風波再起之際。上個月,長榮海運小股東已控告全體董事涉嫌背信,而被視為長榮集團海外金庫的巴拿馬長榮國際(EIS),也陸續處分資產,多筆交易賣給長榮海運及其子公司。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則以EIS股東身分表示,支持分家,但必須公平、透明。
外界認為,林文鵬的提告可能是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陣營再次對長榮集團展開攻勢。林文鵬是知名律師梁懷信的左右手,也是星宇投資派駐立榮航空的董事。
長榮海運方面表示,上個月股東的指控與事實不符,而針對林文鵬的新指控,目前尚未收到相關資料,不便回應。
張國華聲明表示,內線交易指控子虛烏有,希望兄弟間紛爭不要波及無辜,儘速回歸理性溝通。
張國華聲明,去年6月30日長榮海運除息日,以盤後鉅額交易方式購買長榮海運股票,是基於對海運事業的熱情,有意持續增加持股,他早已決定要在2023年除息交易日當天透過集中市場購買長榮海運股票,至今沒有賣出也沒有賣出的計畫。該交易也依法進行申報,絕無內線交易情事。
林文鵬是知名律師梁懷信的左右手,也是星宇投資派駐立榮航空的董事,外界揣測這波行動是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K董)再次出招。
被視為長榮集團海外金庫的巴拿馬長榮國際(EIS)接連處分資產,且多筆交易賣給長榮海運及其子公司,長榮海運小股東上月25日控告長榮海運全體董事涉嫌背信等罪,長榮海運則稱股東指控與事實不符,為長榮兄弟爭產再度投下震撼彈。
隔天,張國煒也以EIS股東身分質疑這些鉅額交易的透明性,他並強調,贊同分家,但必須公平、透明。林文鵬昨天的提告行動,外界解讀是K董陣營再度展開新一波攻勢。
林文鵬指出,長榮海運在去年6月19日董事會決議處分長榮航空股票,這個消息遲至去年8月14日才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
長榮國際交易涉嫌不法?股東控告董事會求偵辦
長榮海運近期遭小股東陸續控告,指控長榮海運董事會成員,包括已故創辦人張榮發長子張國華等人,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金管會證實將配合檢調偵辦,證交所也將展開調查。
台北地檢署針對此案指定檢肅黑金專股偵辦,不排除傳喚張國華等10位董事到案說明。金管會副局長高晶萍表示,若有違規情事,將依規定辦理。
小股東控告長榮海運與巴拿馬公司長榮國際(EIS)之間,涉及近新台幣300億元的股權及不動產交易有疑慮。小股東委託律師林文鵬指出,長榮海運董事會在EIS法定代表人有爭議的情況下,仍主導與EIS進行多筆金額龐大的交易,恐有交易無效造成損害之虞。
證交所表示,若發現長榮海運涉嫌違反證券管理法令,將依規定處理。投保中心也將持續關注此案發展。金管會強調,將配合檢調偵辦,維護投資人權益。
面對小股東的持續告發,台北地檢署針對此案已指定由檢肅黑金專 股唐仲慶偵辦,將在告發人提供相關證據後,不排除傳喚張國華等十 位董事到案說明。金管會也表態將配合檢調偵辦,證交所同時會進行 查核。
長榮股東指控長榮海運與巴拿馬長榮國際間近新台幣300億元的股 權及不動產交易,涉不法疑慮,今年3月間向台北地檢署提起刑事告 訴,提告創辦人張榮發長子張國華與長榮海運董事會成員等10人涉嫌 違反證交法特別背信罪與非常規交易罪,北檢已分由檢肅黑金專組釐 清。
高晶萍指出,若有收到檢舉函,金管會一定會進行查處,若有違規 就會依相關規定辦理,有人陳情一定會展開查核。關於此案,金管會 配合檢調單位相關辦理,證交所也已對此案進行了解,若發現公司涉 及違反證券管理法令情事,將依相關規定辦理,投保中心也會依職權 持續注意此案發展。
日前受長榮海運小股東委託提告的律師林文鵬說,以張國華為首的 長榮海運董事會,在交易對象巴拿馬長榮國際(EIS)之法定代表人 有重大爭議情況下,自2023年6月間起迄今,仍由張國華主導控制長 榮海運及其子公司對EIS進行多筆股權及不動產收購交易,交易金額 達數百億元之鉅款,恐有交易無效致造成長榮海運蒙受鉅額損失之重 大損害。
長榮海空分治又生變?張國華解任長榮國際董座
長榮集團海空分治傳出波瀾!長榮國際持有長榮航空約9.85%股權,原訂由張國政人馬擔任長榮國際董座,卻突然宣布解任。市場傳聞,這是否意味著「海空分治」計畫生變?
過去,張國政與大哥張國華合作,瓦解弟弟張國煒勢力後,張國政人馬取得長榮國際的經營權,並獲得長榮航空的股權。但張國華仍握有過半主導權,並希望張國政用家族分家的資金買入更多長榮航空股票,完成「海空分治」。
不過,長榮國際與長榮海運近年多次轉讓長榮航空股票,共計55萬多張,傳出已由張國政接手。而長榮航空股東名冊將於下周陸續出爐,屆時將能釐清關鍵股東名單。
令人意外的是,在股東名冊尚未盤點完成前,張國華發文解任聖世公司法人代表擔任長榮國際董座及總經理。此舉讓原本商議的「海空分治」計畫蒙上一層陰影。
據透露,長榮四兄弟已陸續清算長榮國際與巴拿馬長榮國際的資產,張國政擁有足夠資金購買長榮航空股權。另外,張國煒也出面炮轟張國華,指控長榮與子公司向巴拿馬長榮國際收購資產,損害股東權益。長榮則回應,所有投資均經過審核,指控與事實不符。
後續情勢發展備受關注,張國政是否已買足長榮航空股票,或是張國華的圍堵操作導致合作瓦解,將逐漸明朗。
**長榮分家風暴再起!張國煒質疑張國華出售資產**
長榮集團分家風暴再掀波瀾!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隔空喊話大哥張國華,對分家沒意見,但強調要秉持公平、公開、透明原則。
身為巴拿馬長榮國際(EIS)股東,張國煒質疑長榮集團海外金庫EIS接連處分資產,且多筆交易賣給長榮海運及其子公司。他指出,在財報不公開、存證信函不收取的情況下,這些鉅額交易缺乏透明性。
張國煒表示,長榮海運近半年砸下約300億元收購三家公司股權及一筆不動產,引發長榮海運小股東委任律師控告董事會成員涉嫌違反證交法特別背信罪及非常規交易罪。
張國煒透露,EIS被視為長榮集團海外金庫。他擔心的是,張國華會在遺囑官司最後結果出來前,出售EIS資產,並轉移至自己可控制的長榮海運。
張國煒強調,他並非爭取經營權,而是質疑EIS處分資產的透明度。他指出,EIS財報不公開,寄存證信函也不收取,質疑EIS董事長鬧雙包以及長榮海運董事和獨董在明知EIS董事長雙包的情況下,仍購買EIS資產。
張國煒表示,根據他的了解,EIS出售資產,包括公司股權、碼頭和不動產等,總計千億元,但這些交易都沒有事前討論或列表,遑論舉行股東會或董事會。他要求長榮集團公開透明地處理分家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