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榮國際公司新聞
巴拿馬長榮國際(EIS)永久董事長(Permanent President)鬧雙 胞,弟弟派24日將舉行「張國明召開EIS股臨會 當選Permanent Pre sident」記者會,公布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EIS)公司章程,並針 對5月10日臨時股東會適法性「說清楚、講明白」。
業者指出,長榮EIS之爭有二大重要關鍵,第一、5月10日由弟弟派 舉行的股臨會是否符合公司章程,第二為巴拿馬政府是否允許EIS更 換永久董事長,預料二方需要由法律解決,短期內恐不會落幕。
5月10日弟弟派召開股東臨時會推舉張國明為永久董事長,張國華 以EIS永久董事長宣布決議違法、無效,鬧出雙胞戲碼。截至23日為 止,依據巴拿馬公共登記處(RPP)資料顯示,張國華仍是EIS永久董 事長,弟弟派推舉的張國明並不在其列。
弟弟派EIS委任律師黃福雄10日表示,針對此事,會立即提出申請 變更登記,將永久董事長及永久總經理變更為張國明。
EIS有五位股東,包括張榮發(已歿)、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 及張國煒,2016年張榮發逝世後,由張國華擔任永久董事,張國華能 行使EIS持有長榮7.4%的投票權。
弟弟派預計24日下午2點將召開記者會,除了公布10日股東臨時會 的影片並公布EIS的公司章程,並由律師黃福雄主持。
據了解,EIS公司章程適法性將成為兄弟之爭成敗關鍵,目前張國 華仍穩坐EIS的永久董事長,主要是EIS的公司章程第7條第9款及第1 0款的條文保護,弟弟派則是引用其中第11款後段召開股東臨時會。
據了解,雙方兩派的爭議在哥哥派張國華2016年是由四位遺囑執行 人依章程規定開會一致決議指定由張國華接任EIS永久董事長,張國 明、張國政都在現場並無異議。
但弟弟派否認並無「張國明、張國政同意下,選出張國華為永久董 事長情事」。因此依據第7條第11款後段,以2016年永久董事長張榮 發死後缺位,「應由董事召開股東會選任新任之永久董事長」,並在 1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並以60%股東決議,選任張國明出任EIS永久 董事長。
業者指出,長榮EIS之爭有二大重要關鍵,第一、5月10日由弟弟派 舉行的股臨會是否符合公司章程,第二為巴拿馬政府是否允許EIS更 換永久董事長,預料二方需要由法律解決,短期內恐不會落幕。
5月10日弟弟派召開股東臨時會推舉張國明為永久董事長,張國華 以EIS永久董事長宣布決議違法、無效,鬧出雙胞戲碼。截至23日為 止,依據巴拿馬公共登記處(RPP)資料顯示,張國華仍是EIS永久董 事長,弟弟派推舉的張國明並不在其列。
弟弟派EIS委任律師黃福雄10日表示,針對此事,會立即提出申請 變更登記,將永久董事長及永久總經理變更為張國明。
EIS有五位股東,包括張榮發(已歿)、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 及張國煒,2016年張榮發逝世後,由張國華擔任永久董事,張國華能 行使EIS持有長榮7.4%的投票權。
弟弟派預計24日下午2點將召開記者會,除了公布10日股東臨時會 的影片並公布EIS的公司章程,並由律師黃福雄主持。
據了解,EIS公司章程適法性將成為兄弟之爭成敗關鍵,目前張國 華仍穩坐EIS的永久董事長,主要是EIS的公司章程第7條第9款及第1 0款的條文保護,弟弟派則是引用其中第11款後段召開股東臨時會。
據了解,雙方兩派的爭議在哥哥派張國華2016年是由四位遺囑執行 人依章程規定開會一致決議指定由張國華接任EIS永久董事長,張國 明、張國政都在現場並無異議。
但弟弟派否認並無「張國明、張國政同意下,選出張國華為永久董 事長情事」。因此依據第7條第11款後段,以2016年永久董事長張榮 發死後缺位,「應由董事召開股東會選任新任之永久董事長」,並在 1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並以60%股東決議,選任張國明出任EIS永久 董事長。
長榮集團弟弟派大動作搶長榮國際巴拿馬(以下簡稱EIS),繼5月10日在台灣召開長榮國際巴拿馬股東會後,弟弟派今(24)日將再度召開記者會說明EIS經營權之爭過程,雙方戰火續燒。
長榮集團哥哥派、弟弟派相爭,主要是對於長榮國際巴拿馬公司章程中「Permanent President (永久董事長)」的定義各說各話,其爭議關鍵在第七條章程。
弟弟派搶EIS再度發動攻擊,今天說明「張國明當選Permanent President」過程。
不過,迄今哥哥、弟弟派兩方對於永久董事長怎麼任命、定義,各執己見。弟弟派認為,EIS原永久董事長張榮發六年前過世後,董事並未召集股東會選任新董座,所以5月10日依照章程第七條第11款規定選出新任永久董事長。
哥哥派則主張,5月10日股東臨時會違法、無效。根據EIS公司章程第七條第九款,「若張榮發過世時,其所擔任的永久董事兼永久董事長職位,應由其遺囑所指定的執行人或受託人擔任,可行使本章程賦予EIS擔任公司永久董事及永久董事長之權限。」
據悉,張榮發2016年過世舉辦的追思會後,四兄弟及遺囑執行人一同公開遺囑後,遺囑僅寫到「本人之存款與股票不動產,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所以EIS永久董事長一職,則依EIS公司章程規定,暫由四位遺囑執行人擔任。
知情人士說,後續,四位遺囑執行人執行EIS的Permanent President(永久董事長)職務,立即開會一致決議指定由長子張國華接任,當時老二張國明、老三張國政都在現場,並無異議。
同時由張國華指定張國明擔任新任董事,隨後就立即前往巴拿馬將此新任永久董事長張國華、董事張國明進行變更登記。
再者,2017年EIS需要舉行一個貸款案,張國華也以永久董事長身分舉行會議,董事會秘書張國政也在會議中簽名,可見兄弟對於張國華擔任永久董事長都是清楚明瞭。
長榮集團哥哥派、弟弟派相爭,主要是對於長榮國際巴拿馬公司章程中「Permanent President (永久董事長)」的定義各說各話,其爭議關鍵在第七條章程。
弟弟派搶EIS再度發動攻擊,今天說明「張國明當選Permanent President」過程。
不過,迄今哥哥、弟弟派兩方對於永久董事長怎麼任命、定義,各執己見。弟弟派認為,EIS原永久董事長張榮發六年前過世後,董事並未召集股東會選任新董座,所以5月10日依照章程第七條第11款規定選出新任永久董事長。
哥哥派則主張,5月10日股東臨時會違法、無效。根據EIS公司章程第七條第九款,「若張榮發過世時,其所擔任的永久董事兼永久董事長職位,應由其遺囑所指定的執行人或受託人擔任,可行使本章程賦予EIS擔任公司永久董事及永久董事長之權限。」
據悉,張榮發2016年過世舉辦的追思會後,四兄弟及遺囑執行人一同公開遺囑後,遺囑僅寫到「本人之存款與股票不動產,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所以EIS永久董事長一職,則依EIS公司章程規定,暫由四位遺囑執行人擔任。
知情人士說,後續,四位遺囑執行人執行EIS的Permanent President(永久董事長)職務,立即開會一致決議指定由長子張國華接任,當時老二張國明、老三張國政都在現場,並無異議。
同時由張國華指定張國明擔任新任董事,隨後就立即前往巴拿馬將此新任永久董事長張國華、董事張國明進行變更登記。
再者,2017年EIS需要舉行一個貸款案,張國華也以永久董事長身分舉行會議,董事會秘書張國政也在會議中簽名,可見兄弟對於張國華擔任永久董事長都是清楚明瞭。
長榮國際巴拿馬(EIS)董座鬧雙包。長榮弟弟派昨(10)日召開長榮國際巴拿馬股東臨時會,換掉大哥張國華Permanent President(永久董事長)身份,另選弟弟派大房二子張國明為董座。對此,張國華透過律師主張,該股臨會違法、無效,並將赴巴拿馬進行假處分程序並狀告弟弟派。業界指出,「長榮國際巴拿馬」由誰主導,攸關明年長榮海運經營權爭奪戰勝敗。進一步說,兄弟雙方在此役後,對長榮海運的搶攻動作會愈形激烈,恐引爆後續法律戰、籌碼戰與資金戰。EIS昨股臨會爆衝突,哥哥委任律師陳錦璇欲進場代表發言時,遭到攔阻。會後弟弟派律師黃福雄說明,根據EIS章程第7條第11項「永久董事長於在任時死亡而缺位者,應由董事召開股東會選任新任之永久董事長」。他說,2016年張榮發逝世後,永久董事長無端被變更為張國華。張國華針對EIS昨日股東臨時會,發通知給可能與會人員指出,該會已違反公司章程,會議召集程序及改選案違法,並以公司永久董事長名義即刻取消會議,該會議的召開及一切會議決議均屬無效。據熟悉公司經營權的律師表示,弟弟派阻撓哥哥委託的律師進場,應有兩個考量,首先,讓股東會能快速通過永久董事長的選任,其次,哥哥派委任律師無法進場,異議將不會寫入會議記錄,搶在巴拿馬當地官方可能還搞不清楚情況下,闖關變更登記成功。不過,據了解,哥哥派已決定赴巴拿馬進行假處分程序,以穩住局面;第二,哥哥派已赴巴拿馬當地進行法律訴訟,以確認上述股臨會無效。據熟悉張家人士表示,2016年張榮發剛過世,追思會後四兄弟及遺囑執行人一同公開遺囑後,當時就討論總裁張榮發在EIS的永久董事長職位由誰擔任。當時根據公司章程第7條第9款規定,「若張榮發過世時,其所擔任的永久董事兼永久董事長職位,應由其遺囑所指定的執行人或受託人擔任,可行使本章程賦予EIS擔任公司永久董事及永久董事長之權限。」長榮老臣說,當時,EIS永久董事長一職,暫由四位遺囑執行人依章程規定擔任此職務,且四人立即開會一致決議指定由張國華接任董座,當時老二張國明、老三張國政都在現場,並無異議,隨後就立即前往巴拿馬將此新任永久董事長張國華及董事張國明進行變更登記。另外,2017年EIS有一個貸款案,張國華也以永久董事長身分召集會議,當時董事會秘書張國政也在會議中簽名,可見兄弟對此知情,且當時並無異議。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愈趨緊張,5月4日中再保召開董事會,弟弟派、長榮國際的董事代表突提出「撤換總經理議案」,唯財政部代表及獨董表達異見,不認同以突襲方式撤換總經理的做法,認為此舉有礙公司治理。長榮集團兄弟之間在中再保董事席次陷入五五波,董事會的運作,財政部已扮演重要關鍵少數;業界稱,此次財政部反對,讓中再保總經理鄭靜芬得以留任,弟弟派攻勢暫挫。中再保公司營運紛擾不斷,因此財政部代表對此提出異議。據悉,5月4日中再保董事會中,財政部的董事及獨董對現任總座鄭靜芬任內經營成果,頗表肯定之意,因此,弟弟派董事代表提出撤換總座議案時,遭到財政部董事代表及獨董反對,此案因此擱置。張國華也針對此事聲明,這些被撤換的董事代表及專業經理人所帶領的公司營運表現優異,卻還是因為家族鬥爭下台,此種不符合公司治理的狀況比比皆是,令他無法認同。
對於長榮國際巴拿馬股臨會爭議,長榮集團大房大哥張國華昨(10)除指稱該股東臨時會違法外,並指摘弟弟派為了搶經營權,不顧廣大股東利益,否定專業經理人多年努力成果,而感到遺憾。張國華昨日發出逾1,500字的聲明強調,2016年他回到長榮集團,並在四位遺囑執行人的推舉及弟弟張國明、張國政見證下,繼任了父親張榮發在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永久董事長的職位。張國華細數長榮集團在專業經理人的努力耕耘下,成果豐碩。今年首季海運、航空、鋼鐵再創佳績,這證明當初決定由專業經理人負責經營的方向正確,現任經營團隊表現也不負眾望。張國華話鋒一轉說,如今這些亮麗的成績單,卻被家族間紛擾掩蓋,造成集團形象大傷,員工人心惶惶,有些優秀的專業經理人也因此已經或即將被迫離開原來的崗位,這是長榮集團重大的損失,他感到十分痛心。尤其,今年4月6日鄭深池出任長榮國際董事長後,立即更換長榮國際總經理,也在短短不到15天就陸續改派了立榮航空、長榮航空、長榮航太、長榮航勤、長汎旅行社、長榮警備保全、長榮國際儲運、中央再保險等公司的董事代表人,且其中有三家上市公司皆是指派毫無公司治理經驗。接著又撤換了立榮航空董事長,試問航空是高風險的產業,由一人同時擔任二家航空公司的董事長,在公司經營策略上對兩家公司的股東都不公平。
巴拿馬長榮國際(EIS)10日由弟弟派召開的股東臨時會,選出張 國明擔任永久董事長,意圖全拿市值近兆元長榮集團。法人指出,長 榮集團兩大控股公司─EIS及長榮國際是集團「一統天下」的重要關 鍵,在弟弟派近期頻頻出招,企圖以游擊戰進逼單兵作戰的哥哥,預 估兩方法律訴訟戰將一路從國內打到海外。 巴拿馬長榮國際成立於1975年,股東有張榮發(歿)及張國華、張 國明、張國政、張國煒等各持有20%股權,是長榮集團海外控股公司 ,EIS重要性與長榮國際一樣。 今年弟弟派三人合作主導長榮國際,順利步步進逼,除了張國煒已 掌握立榮航空外,並陸續改派長榮航空、長榮航太、長榮航勤、長汎 旅行社、長榮警備保全、長榮國際儲運、中央再保險等公司的董事代 表人。 長榮集團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包括長榮、長榮航、中再保、長榮鋼、 榮運及長榮航太10日市值合計達9,500億元,市值近兆元,且股權層 層緊密相關,弟弟派已拿下長榮國際,1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選出張國 明為永久董事長及總經理,奪取巴拿馬長榮國際,其背後意圖是拿下 整個長榮集團。 法界人士指出,攤開長榮集團的股權結構,巴拿馬長榮國際的重要 性相當關鍵。目前巴拿馬長榮國際持有長榮7.3%,長榮又持有長榮 航14.69%、榮運40.36%及中再保8.45%。 其中長榮航持有長榮鋼9.1%及長榮航太64.9%及中再保5.96%; 榮運持有中再保8.68%。集團交叉持股,為生命共同體,因此弟弟派 只要再拿下巴拿馬長榮國際,掌握兆元的長榮集團猶如探囊取物。
巴拿馬長榮國際董座鬧雙包 弟弟派出招,拔張國華永久董事長職務,改派張國明;哥哥喊違法,決議無效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再度開打,大房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及二 房張國煒以六成持股過半為由,10日在台召開巴拿馬長榮國際(EIS )股東臨時會,並撤換永久董事長張國華,推選張國明為永久董事長 及總經理。 張國華則發布聲明稿指出,此次股東臨時會違反公司章程,且會議 召集程序及改選案明顯違法,會前他以永久董事長名義取消會議,相 關會議的召開及決議均屬無效。 弟弟派委任律師黃福雄及張國華委任律師陳錦旋10日在弟弟派召開 的股東臨時會場外各持己見,互控對方違法,上演「鬧雙包」戲碼。 巴拿馬長榮國際與長榮國際同樣為長榮集團的控股公司,巴拿馬長 榮國際持有長榮7.4%股權,長榮國際則擁有長榮4.96%、長榮航10 .39%、中再保35.13%、長榮鋼21.69%及榮運8.45%等股權。今年 弟弟派三人結盟,在順利拿下長榮國際主導權後,一路推進的要從張 國華手上拿下巴拿馬長榮國際主導權。 惟陳錦旋表示,該公司為巴拿馬境外公司,永久董事長並非召集股 東會選出,而是由永久董事長「指定」。10日弟弟派召集股東臨時會 ,則阻擋陳錦旋進場開會,順利選出張國明為永久董事長及總經理。 張國華10日發布聲明稿指出,他於2016年回到長榮集團,在四位遺 囑執行人的推舉以及弟弟張國明、張國政的見證下,繼任了父親張榮 發總裁在巴拿馬長榮國際永久董事長的職位。 陳錦旋也強調,這六年來客觀認定事實為張國華為巴拿馬長榮國際 的永久董事長,即使弟弟派將10日的股東臨時會決議送交巴拿馬政府 申請變更也不會受到認可,因已違反公司章程,會議召集程序及改選 案明顯違法,會議決議均屬無效。 弟弟派委託律師黃福雄表示,巴拿馬長榮國際在張榮發總裁過世後 ,並未召開股東會選出新任的永久董事長(Permanent President) ,這六年來無端遭變更登記為張國華,該變更登記嚴重違反法令與公 司章程,今以高達總股權60%股東決議,選任張國明為Permanent P resident及Permanent Director,即永久董事長與永久總經理。此舉 等於是撤換張國華與柯麗卿現在巴拿馬長榮國際的位置。 不過弟弟派10日在眾目睽睽下阻擋陳錦旋進場開會,長榮兄弟兩派 將爭議升溫到最高。陳錦旋回應,「弟弟派考量我將收集證據,因此 不讓我進場」,他認為,這也證明弟弟派只是「演一場戲」。預料未 來雙方還有一場更激烈的法律攻防戰。
長榮集團旗下董事改選先發-長榮鋼進入委託書徵求的高峰期,欣 陸投控董事長殷琪已確定支持哥哥派張國華,共同徵求委託書。長榮 鋼也呼籲股東支持以公司穩定經營為前提的董事名單。 長榮集團董事經營權之爭的重頭戲長榮鋼將於6月10日股東會全面 改選4席董事、3席獨立董事。哥哥派張國華已獲得殷琪旗下的大陸工 程、維達開發及台橡的支持,雙方合作共同徵求委託書,目前弟弟派 能掌握的持股與哥哥派相當,為了掌握過半的股權,兩派已將重心擺 在徵求委託書上。 長榮鋼推出四席董事名單,其中一席為代表人為維達開發的李孟玲 ,其他三席董事為繪股代表人林耿立、柯麗卿及長榮物流,獨立董事 名單為李冠賢會計師、連元龍律師及蔣瑞琴律師等,並委託元大證券 、全通、長龍、聯洲、統一證、宏遠證券代為徵求委託書。 長榮弟弟派徵求的股東為長榮國際,董事名單有長榮國際、凱明投 資及鄭深池,獨立董事為林天送,徵求委託的券商是台新證、群益金 鼎、富邦證券等。 長榮鋼9日應凱基證券邀請舉行法說會,由總經理劉邦恩主持,邀 請董事長林耿立參加。對於法人關心的6月10日股東會後經營權的變 動是否影響公司營運前景,長榮鋼則表示,該公司鋼構業務近幾年來 營運持續穩定成長外,轉投資事業也都有穩定的獲利表現,經營團隊 是值得信賴的團隊組合,預期未來對鋼構業務發展影響不大。 對於俄烏戰爭對鋼構業影響,林耿立表示,俄、烏都是鋼鐵輸出大 國,在戰爭爆發後,烏國鋼廠幾乎停擺,加上西方國家的貿易制裁使 鋼價大漲,但對鋼構業是否影響,主要還是要看大陸和美國的基礎建 設是否受到影響,且鋼構廠也會將風險降到最低,尤其長榮鋼與營建 廠之間都採浮動價格,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預期影響不大。 長榮鋼首季業績亮麗,稅後淨利4.18億元、年增22.64%,EPS0.8 2元。長榮鋼表示,主要是鋼構市場活絡,毛利佳;展望今年前景, 長榮鋼強調,今年鋼構市場仍供不應求,且鋼構採浮動價格,價格穩 定,預期還有一∼二年以上的榮景。
長榮集團旗下榮運(2607)跨足海空貨攬有成,首季稅後純益6.56億元,第1季每股純益0.62元,創歷史新高,年增逾三倍,達302%、季增81.7%。業界指出,榮運旗下加上貨櫃箱出租、桃園航空城開發、機場利木津旅遊巴士及轉投資長榮海空運股息挹注,今年將挑戰台驊、中菲行貨攬雙雄地位。為鞏固集團空運代理業務,榮運可望於5月31日補選拿下長榮航空一席董事,未來,透過子公司長榮物流,同時大舉跨足海空貨運代理市場的機會大增,後續營運動能也有想像空間。值得一提的是,榮運去年第4季整合貨攬業務平台,加上長榮國際退出長榮海運總代理業務,榮運今年第1季繳出亮麗成績單,法人看好未來數季擴大貨攬業務,獲利將緊追國內貨運代理業者。此外,業者指出,桃園航空城啟動上月完成首波招商,首批規模達300億元,榮運擁有有該土地資產題材,加上大園物流園區即將完工啟用,加上榮運持有長榮及長榮航股權數萬張,第3季股息挹注可觀。貨櫃反彈、航運人氣回升,榮運跟著受到市場資金青睞,法人指出,榮運持有長榮海運的獲利貢獻外,本業受惠於貨櫃市場需求強勁挹注,其中大園物流園區即將完工啟用,榮運持有周邊龐大土地資產,受到矚目。榮運不僅受惠15.6萬空貨櫃出租業務、航空城周邊7.5萬坪土地開發計畫、疫後旅遊機場巴士運輸及持有長榮、長榮航2.5萬張及4.9萬張,再加上旗下物流中心預計今年第2季完工,加上土地資產題材,潛在利益不容小覷。榮運去年營收為88.8億元,年增27.4%,稅後純益10.64億元,年增56%,每股純益(EPS)為1元,為2011年以來最高,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0.4元現金股利。榮運營運範圍擴大後,併入長榮物流後,今年業績將大幅跳升。
長榮集團交叉持股,結構錯綜複雜,業界指出,經營權戰役下的兵家必爭之地,就在「兩個長榮國際」,即台灣長榮國際與巴拿馬長榮國際,而兩家公司懷中的「大金庫」,是另一個爭奪的關鍵。業界說,兩個長榮國際不僅對長榮集團有一定控制權,再者,兩個長榮國際帳上現金、資產豐沛,巴拿馬長榮國際握有的資產更可觀。據悉,巴拿馬長榮國際不單止控股長榮,還握有一定運力及海運周邊相關事業投資,光持有長榮海運的股票市值就近600億元,再加上股利、船舶、投資等,總資產逾千億元,還不算現金。兄弟戰火不止,關鍵在於長榮集團現在最大獲利來源是長榮海運,而海運事業是張國華投入多年努力的成果,弟弟派此時看好此領域,發起戰役,也想大展身手。業界指出,長榮全球運力進全球第六大,關鍵是張國華從2018年以來大舉擴充新世代的運力,如今,長榮新船比重達八成,反觀國際大型航商如馬士基等旗下八成是舊船,更讓長榮的競爭力脫穎而出。據悉,張國華當年堅持做兩件事,一是所有舊船先加裝脫硫塔,以符合環保規定,現在跑一趟省下數百萬美元的燃油費;其次大舉購買超大運力(如2.4萬TEU)的新船,陸續投入後,跑一趟賺一趟,毛利率逐月攀升。也推升長榮的營運佳績。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協商無望,兄弟戰況激烈,弟弟派大動作準備搶下長榮國際巴拿馬(EIS),由於EIS是長榮海運的最大股東持股逾7%,並握長榮海運兩席董事,弟弟派打算在5月10日召開長榮國際巴拿馬股東會,換掉張國華、選新董事長,劍指長榮海運經營權。熟悉公司治理的法律專家則指出,EIS是海外公司,在巴拿馬當地申請「永久董事長」,這是根據當地法令規定申請,目前登記的永久董事長為張國華。巴拿馬長榮國際的股權主要持有者有五人,包括已故的長榮創辦人張榮發,還有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張國煒(雲杉公司)四兄弟,各持20%。法律專家指出,因台灣與巴拿馬已無邦交,而EIS的股東臨時會(弟弟派)改選董事長,變更登記程序相對複雜,甚至須透過第三地的巴拿馬使館申請召開股臨會,若條件略有不符,將生長久訴訟。再者,法律專家說,EIS其餘股東要拉掉巴拿馬當地規管範的「永久董事長職位」,訴訟之路漫漫。從策略分析,為了搶長榮集團經營權,弟弟派攻勢「遍地開花」,創辦人張榮發三子張國政投入長榮海運、長榮航委託書徵求人,為明年經營權之爭先行練兵。再者,弟弟派拿下長榮國際後,已囊括中再保、立榮航空等事業,6月將再戰長榮鋼鐵,步步進逼;市場解讀,巴拿馬長榮國際握有長榮海運約7.4%股權,若加上長榮國際的長榮持股4.95%,則長榮海運經營權鑰匙等於拿在手上,而長榮海運又是長榮航空大股東,換言之,誰掌握巴拿馬長榮國際,等於先贏了一半。但業內人士說,哥哥張國華喜歡海運,一生當中的唯一工作都跟海運有關,在他的主導下,長榮運力躋身全球第六名,最快年底將問鼎全球第五大海運公司;不只是規模大,長榮海運去年獲利更是大家有目共賭。消息人士指出,就算弟弟派組徵求人團,持股近三成的外資法人及勞退基金支持誰?將是勝敗關鍵。
長榮集團委託書大戰正式啟動,大房三子張國政透過康和證券大舉 徵求長榮海運及長榮航空委託書,市場認為,此舉是為了對抗長榮海 運今年減資六成而來,也提前為2023年集團旗下公司董監事改選遞出 挑戰書。 長榮集團旗下海空兩大指標─長榮及長榮航,分別於5月30日及31 日召開股東會,已陸續寄發股東會開會通知,二家公司電子投票於4 月30日正式啟動,5月27日及28日結束投票,為期近1個月,由於戰火 不斷,股民已開始陸續投票。 目前,證券市場已區分兄弟兩大派系,不少知名業界紛紛打著親友 團的旗號,希望股民「選邊站」。長榮海運哥哥派委託全通、長龍及 聯洲三大通路商及永豐金證券,代為徵求委託書,張國政亦出現在徵 求名單中,並透過康和證券負責處理委託書徵求事務。 長榮海運2021年稅後盈餘2,390億元,比前一年大賺8.8倍,累積保 留盈餘有2,593億元,營運資金高達1,740億元,除了配發18元現金股 利外,董事會決議辦理現金減資六成,每股返還6元現金給股東,合 計配發股利24元,減資後長榮海運實收資本為211.64億元。 市場人士認為,弟弟派本次將以股東身分,於股東會中質疑長榮海 運減資六成的合理性,本次減資案若要順利通過,外資持股逾26.78 %掌生殺大權,但翻案的機率不高。 另一方面,長榮海運大股東為巴拿馬長榮國際7.3%、長榮國際4. 96%、張榮發(遺產)3.4%、張國華3.42%(不含信託持股)及張 國明2.21%,市場人士分析,長榮海2023年將進行董事改選,此次弟 弟派提案改選長榮國際及巴拿馬長榮國際董監事名單,不但有「騰籠 換鳥」的考量,張國政出馬徵求長榮海運委託書,提前為2023年董監 事改選固樁的心態甚濃。 此外,長榮航5月31日召開股東會,主要討論去年財報及0.6元現金 股利案,亦將補選一名董事,預料弟弟派將在臨時動議時提出議案, 倍受矚目。長榮航方面,哥哥派除了由三大委託書通路商負責徵求之 外,元大證券亦協助處理,只不過張國政也同時名列長榮航徵求人名 單之中,由康和證券負責相關股務。 股務人士表示,長榮航於4月1日董事提名人選最後截止日前,弟弟 派皆未提出候選人名單,顯示兄弟本次聚焦的公司仍集中在長榮海。
長榮集團董監事改選大戰一波接一波,據消息人士指出,在弟弟派 持有逾半數股權發起下,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將於下周二(5月10日 )在台召開股東臨時會,並同步改選董監事。 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於海外註冊設立,兩地公司法法源大為不同, 遠距召開股東臨時會適法性成重點,法界人士認為,預料此舉又將陷 於二方法律訴訟戰中。 巴拿馬長榮國際主要股東,除了已故董事長張榮發持有二成股權外 ,大房三兄弟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及二房獨子張國煒,各持有二 成。 本次股東臨時會由弟弟派大房二子張國明發起,以股權過半為由, 於5月10日於長榮桂冠酒店召開股東臨時會。 巴拿馬長榮國際主要持股長榮海運7.4%、約39萬1787張,市值近 600億元,此外亦是集團最主要控股公司,負責海運、貨櫃、物流、 飯店及碼頭等相關業務,遍及紐約、倫敦、義大利、東京、漢堡、巴 黎、曼谷及檳城等地。 長榮集團相關企業董監事之爭,一波接著一波來,法界人士認為, 兄弟股權對將回歸法律解決,但對峙時間會拉長,能不能如張國華之 前公開喊話,張家四兄弟能夠坐下來好好談,困難度不小。
如外界預期,長榮國際19日再改派長榮航空、中再保、榮運、長榮 航勤的董事法人代表人,出走老臣也強勢回歸,長榮集團弟弟派已全 面就戰鬥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張國政未入長榮航空董事會,短期內 將繼續神隱。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四子張國煒及女 婿鄭深池等勢力,在4月6日進駐長榮國際之後,已陸續改派長榮鋼及 立榮航空的董事法人。 張國煒以雲杉投資代表人進駐立榮航空,獲長榮國際支持,順利當 上董事長,也帶著星宇航空執行長周寶裕回歸擔任總經理。 緊接著,立榮航空持有長榮航太14.41%,擁有兩席董事,張國煒 也順勢將董事改派為自己及星宇航空總經理翟健華。 張國煒當年被迫離開長榮航空並帶走一票人馬,如周寶裕及翟健等 人,創立星宇,現在上演出走六年成功逆襲的精彩戲碼,長榮經營權 之爭,高潮迭起。 長榮國際剩餘還未改派的董事法人,如長榮航、中再保及榮運及長 榮航勤,19日一次全面改派完畢,人事布局揭曉。 長榮航兩席董事,從哥哥派的柯麗卿、戴錦銓改派為吳景明及陳昭 龍律師。吳景明曾任職長榮航勤及長汎董事長,長榮航空及立榮航空 總經理。 特別的是,未見老三張國政進入董事會,陳昭龍律師應為張國政代 表人。知情人士透露,張國政打算神隱幕後,短期內不會浮上檯面, 研判可能與弟弟派現階段未能全面掌控長榮航空或者與張國煒有關。 至於榮運撤換長榮國際代表人戴錦銓,改派李寬量;李寬量為前長 榮鋼董事長,也是現任長榮國際的監察人。 至於中再保部分,長榮國際尊重財政部,僅撤換戴錦銓及中再保總 經理鄭靜芬兩席董事,改派張明煜及陳昭龍,保留現任董事長楊誠對 的董事法人一席;長榮海運為了穩住經營團隊,換下吳光輝,將鄭靜 芬納入董事代表人。 弟弟派今年贏了長榮國際這一局,進行一連串的人事布局,全是長 榮老臣回歸,如張明煜、李寬量、吳景明、周寶裕及翟健華等。不過 ,兄弟兩派經營權之爭下,立榮航空前董事長林志忠則是第一位遭撤 換高層,兩派鬥爭,員工人心不免浮動。
長榮海運減資六成、股利政策等議案,即將進入電子投票,創辦人 張榮發長子張國華對股權掌握度頗高,預期將順利通過。同時,19日 是股東提案最後截止日,長榮集團弟弟派高度緊盯,惟張國華未突襲 提出私募或與長榮航空換股等議案,讓弟弟派大鬆一口氣,將全力打 長榮鋼改選。 長榮3月15日法說會上宣布去年每股獲利(EPS)大賺45.57元,之 後在證交所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公布董事會決議將減資六成及每股 發放18元現金股利,令市場頗為震撼,也因正值經營權浪頭,市場有 諸多臆測,如減資後哥哥派將突襲私募、現增、換股等。 弟弟派基於可能發生的各種劇本高度關注,並沙盤推演因應策略, 嚴陣以待張國華會在長榮股東會提案截止日前,突襲提出私募或與長 榮航空換股議案。不過,張國華「說到做到」,19日未見新的股東提 案,讓弟弟派律師群大鬆一口氣。 兄弟兩派的經營權之爭回歸「比股權大小」。長榮5月30日將召開 股東會,4月30日到5月27日是電子投票行使時間,因外資、法人、公 司派及收集的委託書等均會行使電子投票,預料5月27日前,由誰取 得多數就大致底定。 就如張國華接受媒體專訪時談到,長榮減資六成,想法很單純就是 手上現金太多,今年長榮還是能賺跟去年一樣的前提,緊接著強調「 股東會一定會通過減資案」。此話意味著張國華擁有掌控過半的股權 實力,檯面下控有的股權,比檯面上公開的股權更多。 知情人士表示,弟弟派深知難拿下長榮,除非能拿下巴拿馬長榮國 際,在巴拿馬長榮國際的海外問題未解決之前,今年主打戰場是長榮 鋼。 依據檯面上股權分析,兄弟兩派在長榮鋼持股相當,目前弟弟派對 是否能贏過半的董事席次,也沒有絕對把握,主因手上無股東會名冊 及委託書業者的幫忙,6月10日長榮鋼改選將精采絕倫,絕對是今年 台股經營權大戲。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戰,進入關鍵期,長榮國際昨(19)日一口氣改派三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包括長榮航空、中再保及榮運。檢視上述三家公司的董事席次異動狀況,以中再保為例,大哥派(張國華)與弟弟派(張國明、張國政、張國煒)勢力形成五五對峙。不過,財政部在中再保有兩席官股代表、一席獨董,因此,在兩造戰役中,態度至為關鍵。對此,財政部相關單位昨日並未回應。業內人士說,弟弟派步步逼近,長榮國際的改派(法人代表)動作,透露著弦外之音。中再保席次上,就出現仙拚仙的情況,初步雙方席次平分秋色,若不論普通董事或獨立董事,長榮國際共占有三席,而支持長榮海運的董事推估也有三席,相對支持財政部的董事,目前應有三席。立榮航空變天後,從昨天董事改派看,可見每步都是學問,其中,中再保的董事改派兩邊都是戰戰兢兢,長榮國際將原來三席董事僅改派兩席代表,原來兩席代表為戴錦銓、鄭靜芬改為張明煜、陳昭龍。據悉,長榮國際在中再保有三席代表,昨日之所以只改派兩席,關鍵在於董事長楊誠對,可能是支持弟弟派,因此不動。有趣的是,弟弟派把中再保總經理鄭靜芬的董事席次拿掉後,同樣為中再保董事的長榮海運,則把吳光輝換為鄭靜芬,讓鄭立即重回董事會。長榮集團新一場角力戰正式上演,長榮國際昨天也同時改派長榮航空的法人代表,新任者姓名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景明與律師陳昭龍接任。原本市場傳出,張國政會擔任長榮航空的董事,明年有機會問鼎長榮航空董事長。至於榮運的部分相對單純,因為榮運屬於泛海運體系,僅有一席董事異動,原來的長榮國際代表人戴錦銓,新任董事代表人為長榮鋼前董事長李寬量。
長榮集團兆元經營權之爭再度上演攻防戰,熟悉張家退休老臣指出,從長榮國際所有的董事改派名單動作分析,各山頭各有盤算,立榮切給張國煒後,長榮國際由姐夫鄭深池操盤,老二張國明則掌長榮國際,看起來,長榮航及中再保還在等待張國政。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開打,大房老二張國明、老三張國政加上二房的張國煒三兄弟持續跟大哥張國華對抗,立榮航空變天後,張國煒接下立榮航空董事長,立榮在長榮航太的董事席次也跟著改派法人代表為張國煒、翟健華;昨天長榮國際各公司的法人代表也全面改派。弟弟派步步進逼後,市場傳出創辦長榮航空的張國政,長期心繫航空業,所以大房三子張國政將回歸擔任長榮航、中再保法人董事代表;不過昨天改派的董事名單公布當中,並沒有張國政。但有一說,長榮航內部更想要張國政入主,因為,他是一手創建長榮航的推手。熟悉公司治理專家指出,從這次改派名單,看出來已預留再次改派彈性空間。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在張國煒當上立榮航空董事長及長榮航太董 事之後,弟弟派下一盤局由誰浮上檯面?外界認為,張榮發三子張國 政進入長榮航空、中再保董事會的呼聲最高。
長榮國際是集團控股公司,弟弟派掌權後,已更換長榮鋼、立榮航 空董事代表人。
因張國煒是立榮航空最大股東,在長榮國際全力支持,14日擔任董 事長,隔(15)日張國煒改派在長榮航太二席董事為自己及星宇航空 執行長翟健華。
目前長榮國際尚未改派董事代表人有長榮航空二席、中再保三席、 榮運一席,預計近期將陸續公告。
因原先表態只想專心經營星宇的張國煒都已經浮上檯面,預料張國 政將是長榮航空、中再保的董事人選,鄭深池及張國明、張國政、張 國煒的家族分工拼圖將愈來愈完整。
不過,熟悉張家的人士認為,弟弟派三人合作基礎相當薄弱,且張 國煒持有長榮航空9%以上,自然也不會對長榮航保持沈默。
觀察張國煒股權變動可以發現,在張榮發過世前,張國煒旗下的華 光投資在2014年持有長榮航空僅有5%,一年後大躍進至11.45%,期 間增加的6.45百分點,應該是來自父親的支持,有意替小K鋪路。
知情人士認為,因張國煒太想經營長榮航空,又是第三大股東,現 在雖為弟弟派代管立榮航空,但往後在長榮航的問題上,恐怕又是弟 弟派一個需面對解決的問題。
長榮國際是集團控股公司,弟弟派掌權後,已更換長榮鋼、立榮航 空董事代表人。
因張國煒是立榮航空最大股東,在長榮國際全力支持,14日擔任董 事長,隔(15)日張國煒改派在長榮航太二席董事為自己及星宇航空 執行長翟健華。
目前長榮國際尚未改派董事代表人有長榮航空二席、中再保三席、 榮運一席,預計近期將陸續公告。
因原先表態只想專心經營星宇的張國煒都已經浮上檯面,預料張國 政將是長榮航空、中再保的董事人選,鄭深池及張國明、張國政、張 國煒的家族分工拼圖將愈來愈完整。
不過,熟悉張家的人士認為,弟弟派三人合作基礎相當薄弱,且張 國煒持有長榮航空9%以上,自然也不會對長榮航保持沈默。
觀察張國煒股權變動可以發現,在張榮發過世前,張國煒旗下的華 光投資在2014年持有長榮航空僅有5%,一年後大躍進至11.45%,期 間增加的6.45百分點,應該是來自父親的支持,有意替小K鋪路。
知情人士認為,因張國煒太想經營長榮航空,又是第三大股東,現 在雖為弟弟派代管立榮航空,但往後在長榮航的問題上,恐怕又是弟 弟派一個需面對解決的問題。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四子、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昨(14)日以大股東身份被推選為立榮航空董事長,立榮航空總經理則由星宇董事長特助周寶裕擔任。張國煒表示,兄弟爭吵難免,但不喜歡外人操縱,父親往生前交待要把集團顧好,他現在就是在做這件事,未來希望由張家人管張家事,兄弟分工不要分家。
立榮航空昨日召開董事會,推選第二大股東張國煒為董事長。張國煒表示,他接立榮董座是「大家協商的結果」,當前,立榮沒有要跟星宇合併、只會合作,他的角色是「代管立榮航空」。業界解讀,張國煒人馬已全面進駐立榮,是張國煒重返長榮集團的一大步。
會後張國煒受訪時,針對近期長榮集團的一連串事件分別回應。在經營立榮方面,張國煒表示,先以穩定公司為原則,立榮肩負著國內線六成運力,家族事務與大眾事務應該劃分清楚,他不會混為一談,這是大原則。
對於星宇與立榮各自的定位,張國煒表示,沒有合併的計畫和需要,但業務上的合作在所難免。他當年離開前,本要把立榮併入長榮航,但走後沒併成,反成為回來的契機,幸或不幸很難講。
下一步回不回「長榮航」,也是另一個關鍵,對此,張國煒預留伏筆,他雖說「沒有必要」,但話鋒一轉說「他也沒有決定權」,要看所有股東的意思,若大家都要他回去,才有機會。不過他強調,他個人沒有回去的想法。因為他既然創立星宇,就要給創業夥伴交代。
外界關注,長榮兄弟間後續如何「協商」。張國煒表示,都是張家人、不是外人,大哥、二哥、三哥跟他都應該是「分工」的關係,而他現在就是代管立榮。他強調,大原則是要先把大眾的權利顧好,再談家務。
面對長榮集團事務的協商,是否姐夫(鄭深池)促成,張國煒未正面證實,但他說,只要兄弟間好好坐下來談,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講的,對大哥的態度也是一樣,他仍尊敬大哥,爸爸過世後,長兄就是父。
最後張家誰做主,張國煒說,張家的產業畢竟還是父親花了幾十年拚下來的,還是讓張家人來主持最好,而誰主持都沒有關係,最重要是要把集團弄好,誰有能力誰就去做,他都沒有意見。父親往生前交待要把集團顧好,現在就是在做這件事。把集團顧好,當然不見得是要由我顧好,雖然父親的遺囑寫我,但我從頭到尾本來就沒有這個心,我很早就跟大哥講過了。
日前大哥張國華提出「解散巴拿馬長榮國際」,兄弟各自找喜歡的產業買下、努力經營。張國煒說,「不清楚哥哥的想法」,因為大哥之前說不想分家,若兄弟各自為政,那就是分家了,這兩者是有所矛盾的。
立榮航空昨日召開董事會,推選第二大股東張國煒為董事長。張國煒表示,他接立榮董座是「大家協商的結果」,當前,立榮沒有要跟星宇合併、只會合作,他的角色是「代管立榮航空」。業界解讀,張國煒人馬已全面進駐立榮,是張國煒重返長榮集團的一大步。
會後張國煒受訪時,針對近期長榮集團的一連串事件分別回應。在經營立榮方面,張國煒表示,先以穩定公司為原則,立榮肩負著國內線六成運力,家族事務與大眾事務應該劃分清楚,他不會混為一談,這是大原則。
對於星宇與立榮各自的定位,張國煒表示,沒有合併的計畫和需要,但業務上的合作在所難免。他當年離開前,本要把立榮併入長榮航,但走後沒併成,反成為回來的契機,幸或不幸很難講。
下一步回不回「長榮航」,也是另一個關鍵,對此,張國煒預留伏筆,他雖說「沒有必要」,但話鋒一轉說「他也沒有決定權」,要看所有股東的意思,若大家都要他回去,才有機會。不過他強調,他個人沒有回去的想法。因為他既然創立星宇,就要給創業夥伴交代。
外界關注,長榮兄弟間後續如何「協商」。張國煒表示,都是張家人、不是外人,大哥、二哥、三哥跟他都應該是「分工」的關係,而他現在就是代管立榮。他強調,大原則是要先把大眾的權利顧好,再談家務。
面對長榮集團事務的協商,是否姐夫(鄭深池)促成,張國煒未正面證實,但他說,只要兄弟間好好坐下來談,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講的,對大哥的態度也是一樣,他仍尊敬大哥,爸爸過世後,長兄就是父。
最後張家誰做主,張國煒說,張家的產業畢竟還是父親花了幾十年拚下來的,還是讓張家人來主持最好,而誰主持都沒有關係,最重要是要把集團弄好,誰有能力誰就去做,他都沒有意見。父親往生前交待要把集團顧好,現在就是在做這件事。把集團顧好,當然不見得是要由我顧好,雖然父親的遺囑寫我,但我從頭到尾本來就沒有這個心,我很早就跟大哥講過了。
日前大哥張國華提出「解散巴拿馬長榮國際」,兄弟各自找喜歡的產業買下、努力經營。張國煒說,「不清楚哥哥的想法」,因為大哥之前說不想分家,若兄弟各自為政,那就是分家了,這兩者是有所矛盾的。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發展迄今二月有餘,弟弟派拿下長榮國際、立榮航空等集團事業,正擴大進取,包括張榮發女婿鄭深池、老二張國明之子張聖皓、張國煒都各安其位,唯獨老三張國政至今無消息,連許多集團員工都在問:「KC(張國政)去哪了?」
在長榮國際確定由鄭深池擔任董座、張國煒也接立榮航空後,6月要改選的長榮鋼鐵,仍未見提名張國政。弟弟派還差一個人,他「到底在等什麼?」,外界很好奇。
業界揣測,若長榮集團分家,張國華拿長榮海運機會大;鄭深池、張國明、張國政、張國煒四人若要各有一方天地,目前態勢就是鄭深池主導集團控股公司,張國明家族參與長榮國際事務,立榮切給張國煒後,明年改選的長榮航可能會留給張國政。
一直以來張國政最喜歡的事業就是航空,他對於航空的喜愛,可說「絲毫不輸給張國煒」。
不過,業內人士分析,假設張國政想要航空,勢必得面對張國煒的問題,因為張國煒主導立榮,最大贏家就是星宇,算未來立榮來自於長榮航的資源被拿掉,張國煒調整一下,將是長榮航有力的對手。
這位人士分析,航空業的解封商機在下半年到來,星宇+立榮絕對會是市場的一股新勢力,這一點,弟弟派不會不清楚,因此,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立榮航空第一大股東仍是長榮國際,未來的變化還很難預料。
在長榮國際確定由鄭深池擔任董座、張國煒也接立榮航空後,6月要改選的長榮鋼鐵,仍未見提名張國政。弟弟派還差一個人,他「到底在等什麼?」,外界很好奇。
業界揣測,若長榮集團分家,張國華拿長榮海運機會大;鄭深池、張國明、張國政、張國煒四人若要各有一方天地,目前態勢就是鄭深池主導集團控股公司,張國明家族參與長榮國際事務,立榮切給張國煒後,明年改選的長榮航可能會留給張國政。
一直以來張國政最喜歡的事業就是航空,他對於航空的喜愛,可說「絲毫不輸給張國煒」。
不過,業內人士分析,假設張國政想要航空,勢必得面對張國煒的問題,因為張國煒主導立榮,最大贏家就是星宇,算未來立榮來自於長榮航的資源被拿掉,張國煒調整一下,將是長榮航有力的對手。
這位人士分析,航空業的解封商機在下半年到來,星宇+立榮絕對會是市場的一股新勢力,這一點,弟弟派不會不清楚,因此,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立榮航空第一大股東仍是長榮國際,未來的變化還很難預料。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