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櫃買中心昨(13)日通過台灣典範半導體上櫃申請案。台灣典範
半導體申請時資本額13.7億元,董事長為鄧希哲,主要產品為IC封
裝製造及銷售。該公司94年度上半年營入為9.1億元,稅前盈餘為
8,448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62元。
上櫃證券股將有生力軍加入,大眾證券(6022)訂9月26日以每
股10元上櫃掛牌交易,成為第七家上櫃證券商。總經理王登立說
,大眾證上櫃後組織將作重大調整,由以往傳統的經紀業務掛帥
,發展為經紀事業通路處、資產管理處、資本市場處三大部門,
以提升獲利競爭力。
王登立指出,大眾證是極少數成立以來沒有虧損過的證券商,上
半年每股純益0.12元,自結前七月稅前盈餘4,641萬元,每股純益
0.246元,每股淨值13.01元,在51家國內外綜合券商中獲利排名第
23名。
他說,除了經紀業務穩定,大眾證近年來自營、承銷及期貨等各
項業務也有成長,致獲利能力相當穩定。自89年到93年的五個年
度中,除91年損益兩平外,其餘年度每股獲利分別為0.3元、1.68
元、0.5元及0.95元,自86年成立以來尚無虧損紀錄。
王登立說,大眾證資本額不到30億元,原未達發行權證、資產管
理等業務門檻 ,但因7月初獲中華信評授予長期twBBB及短期tw-3
的信用評等,展望穩定。
半導體設備廠千附(8383)日前臨時股東會通過與國內知名製鞋
機械廠全鋒實業合併。千附董事長兼總經理徐志宏昨(13)日表
示,兩家公司合併後,合併效益將自明年下半年起浮現,明年營
收可望挑戰倍增。
徐志宏說,千附與全鋒合併效應將在明年下半年續浮現,明年營
收可望倍增至20億元上,為配合業務發展,千附向科管局提出進
駐中科計畫,預計投入7億元,發展太陽能及利基型產業應用機
台與零件製造。
千附為半導體製程設備、管路工程與能源設備業者,全鋒則以製
鞋機械最為知名。千附在9日股東臨時會通過以千附1股換全鋒4股
的合併案,合併後千附為存續公司。
徐志宏指出,兩家公司合併後,千附將以工程事業處、精密機械
事務處、能源事務處,以及產業機械事務處營運,初期以化學氣
體、無塵室工程為主的工程事業部仍占較多比重。
期貨界高層大搬風,身兼復華期貨總經理及期貨公會理事長的王中愷
,已確定離開復華期貨,將牽動整體期貨界人事變動,其中公會理事
長也確定要重選,公會已在12日緊急召開臨時理事會並選出日盛期
經總經理黃正雄為代理理事長,預計10月6日重選。
王中愷轉換跑道將牽動期貨公會理事長的異動,公會已決定10月初
補選理監事時一起重選理事長,業界原本並傳出元京期貨有意與王中
愷一爭長短,但王中愷已做了二屆理事長,經驗及人脈兼具,此次仍
是勢在必得,元京期貨是否真的派人出馬角逐,仍在未定之天。
台北市期貨公會在去年改為全國性組織的中華民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
,當時曾修改章程,為因應金融業界的合併風潮,決議後續若有合併
情事,如元大京華證券合併復華金控,元京期貨與復華期貨合併後,
只要還是推舉王中愷作為公司代表人,就可以繼續出任理事長,但若
王中愷若要離開,理事長就必須要重選。
據了解,在傳出王中愷將出走後,元京期貨曾數度慰留王中愷,但雙
方還是因為理念差異,目前元大馬家已批准王中愷的辭呈,公會理事
長也面臨解任,但王中愷仍將透過補選,積極爭取支持,以再為期貨
市場服務。
為取得選舉理事長的門票,據了解,寶來瑞富期貨理事代表將先行辭
職,在補選時,先選王中愷為理事,再選為常務理事,最後再由常務
理事推選為理事長,只是要重新坐上理事長寶座還必須「連過三關」。
土地銀行籌畫多時的組織改革即將啟動!土銀發言人楊照昨(13)日
透露,土銀已規劃把目前21個單位、四個任務編組的架構,改為「資
產管理總處」、「企金管理總處」、「財富管理總處」與「行政管理
總處」四大部門,同時與全省近6,000位行員展開說明協調會,預計在
獲得共識後全面推行。
此外,土銀全省135家分行也將分成六大區域中心,預計11月15日全面
實行。
負責規劃的土銀主管說,目前暫訂以「管理總處」的組織型態為架構
,共分成前台銷售性質的企金管理總處與財富管理總處兩大部門,而
後台作業面則以資產管理總處與行政管理總處為主。
主管說,企金管理總處以法人金融、國際金融業務為主軸,並設有行
銷與商品研發人才的行銷處,而財富管理總處則區分為個人金融、財
富管理與行銷處三個部門,其中前、後台行員比例,也將調整為1比1。
在後台作業面,分為資產管理總處與行政管理總處,土銀主管指出,
資產管理總處著重企金「授信、審查與風險評估」;行政管理總處則
以人力資源、法律諮詢與作業流程為重點。
楊照強調,相較其他行庫由上而下的組織改革,土銀則是「two-way」
雙向溝通,不僅每一場說明會,有工會理事長、理事參與,與會行員
提出的問題,都會取得共識後,才推行新制度。
楊照說,「充分溝通固然會犧牲研擬的作業時間,不過能取得行員支
持,改革才能事半功倍。」除組織架構尋求行員共識,目前已執行的
區域中心,也是逐一推動。
土銀主管說,全省135家分行分為六個區域中心後,目前只有北市52家
分行的區域中心啟動,其餘五個區域中心將陸續推行,預計11月15日
會全面實行。
英華達上海數碼電子總經理嚴宏圖表示,第四季大陸OKWAP手機
銷售量可望超過台灣,明年可比今年約百萬支翻一倍,市占率目標3
%。
英華達13日在北京舉行品牌暨產品發布會,這是英華達5月取得大
陸內銷牌照後,第一次舉行發表會。大陸信息產業部科技司高技術處
處長倪小龍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主管都應邀參加。
英華達從5月下旬開始陸續整合兩岸人力,包括整合兩岸業務及行銷
團隊,延攬台灣電信界人士加入英華達,包括來自台灣大的鄧美慧擔
任大陸業務管理處總監,前施樂事達、蜂星通信的林耀堂擔任專案處
副總,借重其在大陸電信圈四年經驗。
嚴宏圖表示,預計在第四季,大陸OKWAP銷售量可望超過台灣銷
售量,成為OK-WAP較大的市場,由於產品組合不同,營收仍以
台灣較高。
目前市面上仍有八至九款「英華OK」品牌手機銷售,從下一款新手
機開始將啟用「OKWAP」品牌,達成兩岸同步。嚴宏圖表示,長
期將以達到大陸市占率3%為目標,目前在吉林省已連續九個月超過
3%,其他市場以華東表現最好。
英華達在大陸銷售人力近1,600人,分布在沿海各省一、二、三
級城市,大西北區域以經銷代理制度為主,僅設立一位區經理。嚴宏
圖說,將保持8%至12%的毛利率,但大陸市場競爭激烈,目前還
在初期品牌投資階段,損益大致打平。
在產品組合方面,嚴宏圖表示,主要集中在人民幣1,000至1,
500元(約合新台幣4,000至6,000元)價格帶,主打中
低檔的入門機種,目前英華達OK116是市場上唯一的直立手寫機
,累計銷售已10萬支。
英華達最近在台灣市場占有率有下降趨勢,平均銷售單價也較去年下
滑。英華達7月在台市占率6.5%,位居國內第四名和國產品牌第
一名,銷售額市占率約4.6%,排名第五,已打破過去銷售額市占
率高於銷售量市占率的紀錄。
【本報特派記者/北京十三日電】大陸十一黃金周假期將屆,大陸廠
商積極備貨和準備假期路演(Road Show)。英華達上海數
碼總經理嚴宏圖表示,十一長假一天業績可抵平日的七、八天業績。
台灣高鐵700T型列車第23組及第24組(前八節)列車,昨(
13)日抵高雄港,高鐵公司公共事務處協理賈先德表示,雖然高鐵
延後一年通車,但營運初期所需的30組列車仍將於10月底前全數
運抵台灣。
台灣高鐵公司表示,這次抵台的700T型列車是由日本愛知縣豐橋
市及山口縣下松市啟運,13日抵達高雄港後,當天上午開始在高雄
港74號碼頭進行吊卸作業,預定14至18日連續四天運送至高鐵
燕巢總機廠,並隨即加入高鐵列車先期運轉測試行列。
開發金控正式表態敵意併購金鼎證券。開發金控日前已經完成向主管
機關申請作業,開始動用金控母公司自有資金買進金鼎證券股票,並
將爭取金鼎證券董監席次。為了併購金鼎證,開發金並預留彈性,今
年底前將暫緩重推合併統一、中信證的三合一案。
也就是說,開發金將視買進金鼎證狀況彈性調整合併組合,但加速擴
大證券版圖的目標不變。
開發金日前公告連子公司在內共持有金鼎證10.12%,除了原本
兩家子公司開發工銀與開發國際,買進金鼎證股票之外,開發金本身
也買進7,500多張,持股比率0.92%。由於金控公司依法轉
投資其他金融上市櫃公司,不論持股多少都必須先提出申請,開發金
本身開始投入資金買進金鼎證,顯示開發金已完成相關作業,並表態
爭取金鼎證董監席次。
消息來源指出,為了維護公司與股東利益,開發金當然會衡量買進金
鼎證股票的合理價位與成本,以金鼎證半年報虧損來看,目前的價位
接近12元,已算不低。況且金鼎證改選董監事是明年的事,因此開
發金不必急著買股,但可以視價格變動伺機加碼。去年底以來兩家子
公司買進的低成本持股部位,則將形成穩定持股,並且「進可攻、退
可守」。
據了解,開發金原本規劃年底前重推證券三合一案,但是經過考量後
,已經決定暫緩,年底前不急於重推證券三合一案。至於合併成員的
組合,除了中信證券確定可以等待適當時機外,統一證券因為對其不
具約束力,開發金只能以誠意盡量保持互動,但也很難阻止其他金控
與其洽談合併;金鼎證券則是新加入的組合,屆時明年啟動合併作業
,是三合一還是四合一,將視狀況而定。
開發金決定長線作戰,持續買進金鼎證股票,顯示金鼎證想以「四合
一」的方式阻擋開發金敵意併購的算盤,未必能夠如願。金鼎證是在
8月25日董事會通過與第一、遠東證券、環華證金四合一案,希望
藉由合併後股本膨脹至172億元,稀釋開發金持股至5%以下。
不過,金鼎證推動四合一案同時也未掉以輕心,除了尋求元大、復華
等證券商,協助收集委託書,確保10月13日臨時股東會順利通過
四合一案外,據了解,金鼎證經營層與其好友、外圍,也持續透過復
華、第一、遠東等數家券商買進持股,以鞏固經營權。
開發金控正式表態敵意併購金鼎證券。開發金控日前已經完成向主管
機關申請作業,開始動用金控母公司自有資金買進金鼎證券股票,並
將爭取金鼎證券董監席次。為了併購金鼎證,開發金並預留彈性,今
年底前將暫緩重推合併統一、中信證的三合一案。
也就是說,開發金將視買進金鼎證狀況彈性調整合併組合,但加速擴
大證券版圖的目標不變。
開發金日前公告連子公司在內共持有金鼎證10.12%,除了原本
兩家子公司開發工銀與開發國際,買進金鼎證股票之外,開發金本身
也買進7,500多張,持股比率0.92%。由於金控公司依法轉
投資其他金融上市櫃公司,不論持股多少都必須先提出申請,開發金
本身開始投入資金買進金鼎證,顯示開發金已完成相關作業,並表態
爭取金鼎證董監席次。
消息來源指出,為了維護公司與股東利益,開發金當然會衡量買進金
鼎證股票的合理價位與成本,以金鼎證半年報虧損來看,目前的價位
接近12元,已算不低。況且金鼎證改選董監事是明年的事,因此開
發金不必急著買股,但可以視價格變動伺機加碼。去年底以來兩家子
公司買進的低成本持股部位,則將形成穩定持股,並且「進可攻、退
可守」。
據了解,開發金原本規劃年底前重推證券三合一案,但是經過考量後
,已經決定暫緩,年底前不急於重推證券三合一案。至於合併成員的
組合,除了中信證券確定可以等待適當時機外,統一證券因為對其不
具約束力,開發金只能以誠意盡量保持互動,但也很難阻止其他金控
與其洽談合併;金鼎證券則是新加入的組合,屆時明年啟動合併作業
,是三合一還是四合一,將視狀況而定。
開發金決定長線作戰,持續買進金鼎證股票,顯示金鼎證想以「四合
一」的方式阻擋開發金敵意併購的算盤,未必能夠如願。金鼎證是在
8月25日董事會通過與第一、遠東證券、環華證金四合一案,希望
藉由合併後股本膨脹至172億元,稀釋開發金持股至5%以下。
不過,金鼎證推動四合一案同時也未掉以輕心,除了尋求元大、復華
等證券商,協助收集委託書,確保10月13日臨時股東會順利通過
四合一案外,據了解,金鼎證經營層與其好友、外圍,也持續透過復
華、第一、遠東等數家券商買進持股,以鞏固經營權。
開發金控正式表態敵意併購金鼎證券。開發金控日前已經完成向主管
機關申請作業,開始動用金控母公司自有資金買進金鼎證券股票,並
將爭取金鼎證券董監席次。為了併購金鼎證,開發金並預留彈性,今
年底前將暫緩重推合併統一、中信證的三合一案。
也就是說,開發金將視買進金鼎證狀況彈性調整合併組合,但加速擴
大證券版圖的目標不變。
開發金日前公告連子公司在內共持有金鼎證10.12%,除了原本
兩家子公司開發工銀與開發國際,買進金鼎證股票之外,開發金本身
也買進7,500多張,持股比率0.92%。由於金控公司依法轉
投資其他金融上市櫃公司,不論持股多少都必須先提出申請,開發金
本身開始投入資金買進金鼎證,顯示開發金已完成相關作業,並表態
爭取金鼎證董監席次。
消息來源指出,為了維護公司與股東利益,開發金當然會衡量買進金
鼎證股票的合理價位與成本,以金鼎證半年報虧損來看,目前的價位
接近12元,已算不低。況且金鼎證改選董監事是明年的事,因此開
發金不必急著買股,但可以視價格變動伺機加碼。去年底以來兩家子
公司買進的低成本持股部位,則將形成穩定持股,並且「進可攻、退
可守」。
據了解,開發金原本規劃年底前重推證券三合一案,但是經過考量後
,已經決定暫緩,年底前不急於重推證券三合一案。至於合併成員的
組合,除了中信證券確定可以等待適當時機外,統一證券因為對其不
具約束力,開發金只能以誠意盡量保持互動,但也很難阻止其他金控
與其洽談合併;金鼎證券則是新加入的組合,屆時明年啟動合併作業
,是三合一還是四合一,將視狀況而定。
開發金決定長線作戰,持續買進金鼎證股票,顯示金鼎證想以「四合
一」的方式阻擋開發金敵意併購的算盤,未必能夠如願。金鼎證是在
8月25日董事會通過與第一、遠東證券、環華證金四合一案,希望
藉由合併後股本膨脹至172億元,稀釋開發金持股至5%以下。
不過,金鼎證推動四合一案同時也未掉以輕心,除了尋求元大、復華
等證券商,協助收集委託書,確保10月13日臨時股東會順利通過
四合一案外,據了解,金鼎證經營層與其好友、外圍,也持續透過復
華、第一、遠東等數家券商買進持股,以鞏固經營權。
奇景光電第四季將到那斯達克掛牌,在此之前,廣達旗下的IC設計
公司晶門科技早已前進港股。就連傳產公司永豐餘,也打算讓甫分割
出去的工紙紙器事業部到海外上市。國內重量級企業掀起海外掛牌熱
,台股恐步上邊陲化。
晶門科技是在2004年上半年在香港掛牌,並在香港、新加坡、深
圳設晶片設計中心。由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投資的晶門科技因獲利成長
,今年3月起股價上揚,與在台股上市的同業聯詠等表現脫鉤。
另一家小型IC設計公司慧榮科技今年6月底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
今年台股承銷新制上路,幾家中小型IC設計公司如十速、太和和慧
榮等決定停止上市櫃計畫,其中,慧榮挾快閃記憶體熱賣題材,成為
國內第一家到美國掛牌的IC設計公司。
慧榮掛牌至今雖股價表現平平,但因上半年營運表現穩定,有助提高
海外市場認同度,相較慧榮撤銷在台灣興櫃掛牌時的40元左右股價
,轉赴美國掛牌後,股價上漲約一倍,本益比在15到20倍之間,
對未來有意在海外上市的台灣IC設計公司,無疑投下震撼彈。
第二家打算赴美上市的IC設計公司就是奇景,屆時將與同為LCD
概念股的捷尼、Pixelworks和泰鼎微系統等美商公司比價
。美國稍有實力的LCD晶片公司本益比約在20到30倍間,奇景
若要吸引海外投資人注意,仍有一場硬仗要打。
IC設計公司認為,到美國上市雖可取得較台股高的本益比,但因赴
美上市,面臨的是來自全球的IC設計公司,必須以業績和公司願景
爭取海外投資人的認同。通常海外投資人不但要求公司業績亮麗,也
要看公司所處產業前景,才願意投下信任票。
除了科技公司外,永豐餘日前將最賺錢的工紙紙器部門切割出來,會
併入一個多月前成立的100%子公司永豐餘包裝公司,原股東權益
不受影響,但公司不排除到海外上市。
國內重量級企業掀起海外掛牌熱,台灣資本市場果真留不住重量級企
業?鴻海分割旗下手機部門,以富士康控股名義前往香港掛牌,引起
當地投資人熱烈迴響,啟動國內企業海外上市籌資熱潮。港股、美股
對台灣業者吸力增強,將為國內公司掛牌增添變數。
奇美集團IC設計公司奇景光電預計第四季在美國掛牌,成為國內首
家前往那斯達克上市的大型IC設計公司。奇景認為,高科技公司赴
美掛牌,可爭取較高本益比。此舉可能引領台灣科技公司海外上市風
潮。
奇景目前是國內第二大LCD驅動IC設計公司,僅次於聯電集團旗
下的聯詠科技。奇景專注LCD驅動IC產品,是奇美主要晶片供應
商之一,總經理吳炳昇身兼奇美技術副總經理,頗受奇美集團總裁許
文龍重用。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3月底發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退休感言後,
奇美登陸投資一波接一波,奇美電子、奇美實業分別提出兩件赴大陸
投資申請,投資金額近5,000萬美元。奇景雖未前進大陸,但卻
放棄在台股票上市,奇美集團海外佈局頗受關注。
奇景去年每股稅後純益約7元,營業額逾100億元,以往在興櫃市
場掛牌時交易價在80元上下。若根據去年全年營收排名,奇景是去
年國內第七大IC設計公司,今年則躋身第五大,是國內IC設計廠
商中體質最佳的公司之一。
奇景主管表示,已向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申請撤銷股票公開發
行,終止與富邦綜合證券的股票上市輔導契約,並停止興櫃交易,但
因目前處於緘默期,無法評論未來上市櫃計畫。
若以國內IC設計龍頭聯發科昨天收盤價,本益比約15倍,同業聯
詠本益比也在14到15倍間,但美國IC設計公司本益比約20到
30倍,以今年6月30日到那斯達克掛牌的小型IC設計公司慧榮
科技而言,已取得20倍上下的本益比。
奇景成立於民國90年6月,由於抓對產業趨勢,加上研發實力堅強
,一年後,年營收呈倍數成長。去年8月獲證交所審核通過取得上市
資格,原訂今年2月掛牌,但當時台股承銷新制剛上路,加上本益比
不佳,奇景感到躊躇,因此曾兩度延後掛牌。
國內主管機關為促成奇景在台上市,開出不少禮遇條件,但奇景認為
在承銷新制下,掛牌價不高,為保障股東和員工權益,決定到海外上
市。奇景當時考慮到香港或美國掛牌。
今年6月奇景股東會通過,與開曼群島Hi-max Cayman
公司進行100%股權轉換,奇景成為Himax Cayman的
子公司,停止在台灣上市,接著向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申請撤
銷股票公開發行。據了解,奇景完成換股後,內部暫訂計11月下旬
到那斯達克掛牌。
台灣低溫多晶矽(LTPS)的TFT面板廠統寶擬加強與荷蘭飛利
浦(Philips)的合作關係,飛利浦近期擬入股統寶,取得統
寶穩定的中小尺寸面板供應。
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昨(13)日低調表示,外傳飛利浦將投資
統寶或策略結盟,此案現仍在洽談,尚未定案,也沒有要在近期公布。
統寶的大股東仁寶發言人呂清雄昨天則說,統寶今年以來已有大筆資
金到位,包括70億元的聯貸案與50億元的現金增資,參與投資的
法人都是投資銀行及保險公司等金融單位,並沒有飛利浦,統寶原大
股東台南幫近年已減少統寶的持股比率。仁寶股價昨天平盤,以33
.65元收盤,統寶昨天在興櫃參考價約11.5元。
統寶是台灣唯一專注生產低溫多晶矽的TFT面板,統寶現供應手機
用的LTPS面板給飛利浦,尺寸從1吋多到2吋都有,且附彩色濾
光片(CF)給飛利浦,然後運送至飛利浦在大陸的後段模組(LC
M)廠組裝。
飛利浦在全球手機面板上,是全球前三大的供應商,主要是以STN
的面板為主,飛利浦並在大陸上海有龐大的LCM廠產能,若能透過
投資或策略結盟,取得統寶LTPS的TFT前段產能,對飛利浦布
局中小尺寸面板,將相當有幫助。
統寶上半年稅後淨損24.24億元,主要是統寶的小尺寸面板出貨
,未達經濟規模,導致虧損,若能取得飛利浦大量的手機面板訂單,
對提高產能利用率及改善虧損,大有幫助。
目前統寶有一座3.5代LTPS面板廠,9月前產能將擴大到7.
5萬片玻璃基板,統寶希望在第三季達到單月損益兩平,目前正在擴
建二廠。
除了飛利浦外,統寶主要客戶還有:華寶的手機面板,普立爾的數位
相機面板,宏達電的個人數位處理器(PDA)與智慧型手機等中小
尺寸面板,第三季單月出貨將達300萬片。
英華達表示,今年OKWAP目標是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超過一百萬
台,從上半年度的銷售量來看,預期這個目標可望提前達成,下半年
該公司預計推山刺款新手機,搶攻市場。此外英華達已經定在下月底
以一○八元在台掛牌上市,該公司在興櫃股價則已經突破一百五十元
,價差高達約五成,由於該公司將成第一家適用新制的公司,前五個
月沒有漲跌幅限制,蜜月行情強勢可期。
嚴宏圖表示,目前該公司在中國的銷售人員已經有一千五百多位,未
來將在中國積極推展自有品牌手機OKWAP,單月銷售手機款式將
由原本的七到八款增加到十二款,其中的八款將主打一千元到一千五
百元人民幣的入門機種,以擴大經濟規模,嚴宏圖估計,在中國大陸
發展自有品牌的毛利率應有八到十二%,不過,由於市況相當競爭,
許\多手機價格常出現非理性的競爭,利潤相當微薄,手機銷售不但要
附贈歐有的配件,部分專案還要送給消費者棉被以及沙拉油等,估計
每千元的產品贈送金額達三十元到四十元之多,因此,現在中國的中
央台已經看不到手機的廣告,但該公司在大陸既不能以MOTOT等
國際手機大廠強力行銷方式搶佔市場(花費太大),也不能以當地手
機廠的拼價方式來作,因此,該公司除發展品牌同時,必須要注意控
制降低庫存,同時,必須要注意控制降低庫存,同時也要著重銷售渠
建立,共享兩資源,在3G時代來臨後,爭取更大商機。
法人估計,英華達今年將可鬆賺個股本以上,至於手機事業以往在中
國是以英華OK在檯面下發展,在年中取得內銷權後,目前才算剛開
始浮出檯面,初期規模相對小。
即將於九月廿六日掛牌上櫃的大眾證券,今年前八月稅前純益為四千
二百八十六萬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一七元。大眾證券董事長陳田
稻表示,展望第四季台股行情審慎樂觀,最大變數還是在於高油價對
企業的衝擊,以及美國颶風後對美國總體經濟的影響。在個股業績行
情的趨勢下,第四季操作策略仍是選股不選市。
大眾證券是最具南台灣色彩的綜合券商,董事長為陳田稻,總經理王
登立,目前資本額廿.一五億元,增資及除權後成為廿二.四億元,
主要股東有大眾商業銀行、大億堤維西、宏陽投資等。
大眾證券此次上櫃案由倍利國際證券主辦,承銷團包括大展、建華、
富邦、華南永昌等證券商,上櫃前辦理一.○六億元現金增資,以配
合新股承銷制度。除依公司法保留十分之一供員工認股外,對外公開
銷售股票共九千五百四十張,半數做詢價圈購,其餘已於九月七日公
開抽籤完畢,每股價格均為十元。以下為記者專訪大眾證券董事長陳
田稻的採訪紀要。
問:大眾證券近年來的獲利成績,以及主要的業務?
答:公司有五成的獲利來自經紀業務,自營業務以及新金融商品的約
佔四成,承銷業務約佔一成,目前公司的市佔率約○.四四%。公司
現在有八家據點,籌備中的還有四家,主要都分布在台南及高雄等地
區。九十三年度配發○.六一元股票股利,除權前每股淨值為十三.
○一元,去年每股稅後盈餘○.九五元,今年前八月稅前純益為○.
四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一元。近年來的獲利成績,從八十九
年到九十三年,每股稅後盈餘分別為○.三元、一.六八元、損益兩
平、○.五元及○.九五元,自成立以來尚無虧損紀錄。
問:即經紀業務為公司主要的獲利市源,損益兩平的日均量與平均折
讓率:
答:目前公司平均折讓率約廿五%,在同業中並不算高。至於損益兩
平的日均量,約在四百億元左右。目前股市行情雖然低,不過日境量
都還有在五百億元之上,公司在這部分的業務都還能賺錢。
櫃買中心十三日下午召開上櫃審議會,審查台灣典範上櫃申請案,雖
然該公司上半年獲利無特出之處,但因沒有太大的爭議性,預估可望
順利通過審查。
台灣典範半導體成立於民國八十七年,為一專業的IC封裝廠,依去
年的營運實績,以傳統IC封裝為主要業務,去年占公司總營收的七
七.七三%,其次為光學IC封裝,占營收比重的一三.七八%,另
外,超薄IC封裝則占營收比重的七.三四%。
該公司去年營收一七.四五億元,稅前盈餘一.五四億元,稅後盈餘
一.六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二元。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九.
一六億元,稅前盈餘○.八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六二元;前八
月台灣典範營收一三.一七億元,與去年同期的一一.八九億元相較
,約成長一○.七五%,由於下半年為公司業績傳統旺季,預估今年
公司營收可望成長一五%以上,每股稅後盈餘可望維持去年以上的水
準。
卓智本業營運表現佳,只是該公司轉投資光通訊廠玉山光訊失利,玉
山光訊於去年五月間正式清算解散,不僅造成卓智六千萬元以上轉投
資損失 ,另因公司為玉山光訊背書保證金額高達二.二三八億元,卓
智還必須面臨龐大責任損失,估計玉山光訊即耗掉了卓智三億元以上
的資金,公司也因而一度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
卓智二○○二年即在開發工銀的要求下,不僅提列一億餘元的玉山光
訊轉投資損失,另還提列上億元的存貨盤損及存貨呆滯損失,致使公
司當年稅後虧損高達三.二五億元,每股稅後虧損高達三一.三九元。
翌年,開發工銀進駐整頓,協助其重整,不僅以自有資金投資一億餘
元,隨後又協助卓智引進外部法人股東,注資一.五億元。而卓智的
營運表現也不負期望,該舒鉰二○○三年即順利轉虧為盈,每股純益
達七.五三元,去年獲利持續增長,雖然公司將一.三八億元剩餘的
責任損失全數攤提,不過仍賺進了二.一億元,每股純益達五.○六
元。
不過該公司近年來卻爆發高階主管離職潮,包括執行副總劉基在、技
術副總謝茂信及副總張福雄等人都相繼去職。卓智還遭國外大廠PULS
E控告侵權,造成部分客戶流失。不過據了解,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總營
收仍達七億元,獲利約八千萬元,每股純益近二元。
近來市場又傳出卓智與大股東開發工銀關係緊繃,開發工銀遲遲不讓
董事過公司融資案續約,對此開發金表示,開發工銀是因為身為董事
,必須盡到董事的善良管理人職責,為股東把關,因此希望在董事會
議決之前,可以先充分掌握融資案對該公司營運效益與具體用途,目
前雙方正協商中,不過該公司四月已撤銷公開發行。
華亞科八月產出超出五萬片,不但使得母公司南科營收一舉超越力晶
,同時公司單月營收也呈逐月創新高趨勢,單月獲利更已超過十億元
大關。公司表示6九月產出將達五.四萬片,在已達滿產能投產的狀
態下,產出將於年底前持續擴增,九月底也將召開董事會討論第二座
十二吋廠的投資規劃。
華亞科原規劃至今年底單月產出將達五.四萬片的目標,可望於第三
季前達成,也使的該公司在下半年DRAM價格走勢相對平穩的狀態
下,產出得以配合大量成長,帶動營收、獲利表現同步走高。據了解
,該公司今年獲利可望有三元至四元的水準。
八月華亞科投片量已達六萬片,產出超過五萬片,公司預期九月的產
出超過五萬片,公司預期九月的產出將達五.四萬片的滿產能水準,
之後將繼續增加投片量及改善良率,預估年底前第一座十二吋廠月產
出可達六萬片的水準。
目前該公司第二座十二吋廠的產能規劃與第一座相仿,單月投片量約
在六.二萬片左右,預期若在今年底裝機,二○○七年可望達滿產能
產出水準,屆時十二吋廠的單月產出將達十二萬片以上。
預估第二座十二吋廠投資金額將達八百廿五億元以上,第一階段將先
以自有資金、及銀行聯貸支應。而華亞於十月送件申請上市的時程不
變。期望可於明年初上市掛牌。
英橋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林憲秋在各方面擁出傑出表現以及熱心公益
服務,日前榮獲紐西蘭國家鳳凰大學榮譽商學博士的殊榮。
為興建CGMP中藥廠及全自動化菇舍以中草藥研發新藥行銷全世界
。英橋生物科技公司現金增資案,於九十四年八月廿三日經行政院金
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生效,將於九十四年九月十八日至十月十八日
辦理現金增資五千萬。預計九十四年全年公司營業額達二.五億至三
億,股利分配一.○至一.五元。預定明年九十五年第一季正式掛牌
上櫃。
天威生物科技公司總裁湯森踏入職場最初是從事勘輿工作及命理教學
,對於人性的了解和需求,比他人更勝一籌。
在多次的協談及他人提供資訊中,他認為生物科技應是廿一世紀的明
星產業,顧八十九年三月與挪威生物科技團隊技術合作,正式成立天
威生物科技公司,生產幾丁聚醣,進而發展健康食品化妝保養品等多
種生化科技商品。
由於科技的進步及人類的需求,食品由一般演進發展至機能食品、保
健食品、健康食品等多項,再藉由生物科技的輔助,健康食品已進入
療效時代,有藥品的療效但因機轉未經證實,故以保證食品稱之。
湯森表示,該公司生產的生技產品,(一)取材天然物料(二)用萃
取方法,例甘一噸的物料,當商品完成時,僅剩精華一公斤(三)用
科學的方法再度合成(四)肯定沒有毒性,因生產前所有的物料均經
過無毒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