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準精密工業公司,今年三月十五日,順利通過全球第二大飛機起落
架製造商加拿大 Messies-Dowty公司之 FAI及 ATP驗證,負責執行航太
級各型致動器技術認可,且於最近正式取得Messies-Dowty公司之商業
用DASH8飛機起落架轉向致動器訂單,初步量產每年生產一百至一百
二十套。為了因應未來十年,亞太航空市場區間輸送將大幅成長,雙
方最近將再進一步商討來台成立「亞太地區起落架製造及維修中心」
合作事宜。
金鼎綜合證券於日前與 SoC設計服務專業廠商巨有科技簽定輔導上市
合約,雙方由巨有董事長兼總經理賴志賢及金鼎綜合證券總經理魏哲
禎代表正式簽約,預計於2005年送件申請上市。
專注於IC設計服務的巨有科技(PGC)成立於 1991年,目前資本額為
3億,核心業務包括 IP、Cell & Memory、Gate Array、SoC/ASIC Design
Turnkey Service。產品廣泛擴及PC、3C、通訊 產品等;在消費性電子
類則包括LCD TV、PDA、HDTV等。
2003年巨有營業額為新台幣 4.39億元,較2002年成長38%,每股稅後
盈餘為 0.18元,另近年在積極的轉型並朝高階製程開發的趨勢下,已
成功開發國外客戶,包括日本(30%)、韓國(30%)及歐美(10%
)、台灣及大陸(30%)等大廠,預計將可為2004年的營收創造亮麗
的佳績。
限於製程量產技術的限制,目前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 OLED )的產
品應用,仍以小尺寸面板為主,如手機次面板及 MP3播放機面板。目
前台灣OLED廠商仍以生產單彩或區彩被動式 OLED(PMOLED)為主
,不過全球OLED面板市佔率前 3 大的先鋒(Pioneer)、SNMD及錸寶
,則早已開始在彩色 OLED 面板市場上相互較勁,全彩產品也已相繼
量產。
Pioneer2003年 7 月量產一款1.1吋的256色OLED手機次面板,SNMD隨
即就推出一款相同尺寸的 6.5 萬色產品與之較勁,並於 2003年年底量
。Pioneer接著便又再推出近似 6.5 萬色的效果,並將於 2004年底量產
。而台灣的錸寶也未在這場彩色 OLED 面板爭霸戰中缺席,錸寶推出
的0.95吋 6.5萬色 OLED手機次面板,也已開始量產,自2004年 1 月開
始出貨給摩托羅拉。
錸寶認為,由於OLED具有輕薄與低率電特性,因此未來OLED的利基
市場仍是行動電子商品上,同時,韓國與大陸的手機製造商對區彩與
全彩的 OLED 面板十分熱衷,折疊式手機在亞洲市場熱賣,也使目前
OLED手機次面板供不應求。錸寶表示,摩托羅拉新推出的8款折疊機
中,便有 6 款是使用錸寶的面板,而手機次面板供不應求的狀況嚴重
,連 SNMD都無法完前供應三星的需求,三星因而開始也向錸寶要貨
。
經營企業不僅要有策略及眼光,掌舵者的無私胸襟,再搭配堅實的技
術實力與通路,便能成就非凡的成果。
在新竹市南端的香山區,有一家員工福利極佳的企業,原本名聲不大
,近來因股票即將於本月30日上櫃掛牌,而逐漸被外界知曉。這就是
由三名清大動力機械系同學,17年前共同創立的優群科技。
這家由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朝樑掌舵的優群科技,17年來不僅締造成立
以來年年賺錢的絕佳紀錄;還以35天的速度,研發出中文電子書產品
,成為被歌林公司相中,合作進軍電子書市場的聯盟夥伴。
王朝樑說:「除了技術,在適當時機選對具市場性的新產品,是讓企
業能維持獲利的必要條件」。
邏輯分析儀闖名號
王朝樑與當年清大動機系的同學陳清海(現任建興電子副總經理)及
陳國瑞,17年前共同創立了優群科技。天生的談判能力與強勁的研發
力,讓他帶領這家公司創下一路獲利的佳績。
在公司成立之前,幾位清大的前後期校友們,就已經在研究室內開發
出「邏輯分析儀」產品,這項當年儀器大廠惠普( HP )動輒出售 20
餘萬元的產品,只以 3 萬元至 5 萬元的價位出售,立即成業界及學研
單位的搶手貨。同時,這項毛利高達七、八成的產品,也成為優群第
一個長銷十年的產品。
早在優群成立之前,王朝樑就經常扮演談判者的角色,每當同學們面
臨與經銷商的官司糾紛時,就推舉他出馬,他不僅化解與代理商的誤
會,往往還以絕佳的條件達成合作協議。於是,當同學們集資 300 萬
元成立優群科技時,王朝樑就被大家視為經營者的不二人選。
優群成立之初,先在新竹科學園區旁長春街,租了九坪店面,由研發
與生產自動化機械設備開始。
公司成立第三年,王朝樑為了協助當時在美國唸書的清大學弟林源宏
,生產雷射印表機的記憶體擴充卡產品,因緣際會地跨入記憶體市場
。
他萬萬沒料到,這無心插柳跨入的產品線,卻因1991年波斯灣戰爭爆
發,掀起一波記憶卡缺貨風潮。當時,彈性十足的優群,便以黑馬之
姿,取代日本三菱、日立等大廠,成為12周內即可交貨給美國國防部
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工程師出身的王朝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做產品有趣極了
!」1996年讓優群配發 7 元股利的暢銷產品,是首推電腦週邊附加卡
,這也讓優群步入外接式儲存裝置的產品領域。
1997年優群成功研發出全球第一台可攜式光碟機 CD968,陸續從二倍
、四倍、八倍及24倍的各類機種,趕搭上光儲存市場的蓬勃發展列車
。接著,外接式光碟機及硬碟的上市,成功讓優群維持高獲利優勢。
35天開發出電子書
接下來,王朝樑觀察到資訊家電產業,將成為未來產業主流的趨勢,
於是,民國88年底跨入嵌入式系統產品,89年更與震旦行合作,開發
簡體與繁體字並存的中文PDA商務通,由震旦行以AURORA品牌行銷
大陸,在中國大陸締造市占率第二名的佳績。
由於掌握 PDA的相關技術,優群獲得倉頡輸入法發明人朱邦復博士的
青睞,與其共同投入中文電子書的研發。在王朝樑的率領下,優群只
花35天就完成中文電子書開發。
2002年上市後,又再衍生相關產品,包括2003年推出兒童語言學習機
,供貨予日商 Hitachi;今年的新款兒童語言學習機,還將持續出貨給
日立,以每台約40萬日圓的售價上市。
資本額 3.12億元的優群,之所以能獲得日立、三星的大訂單,及為美
國第一大品牌Iomega設計外接式硬碟機,可說歸因於仍親自動手研發
的王朝樑,他說,「當客戶發現總經理仍能親自做研發時,往往立即
就肯定優群的技術實力。」
四年七班的王朝樑退休後的最大心願,就是在自己的實驗室中,專心
、開心地做產品,完全不必考慮市場性。「那就是工程師最快樂的夢
想了!」他常常這樣說。
國喬石化董事長吳春台昨(12)日表示,國喬光電發生退票,絕對不
是財務調度發生困難,主要是國喬光電向租賃公司融資,預先開立支
票支付利息,但租賃公司未依約撥款,又不把票子還給國喬光電,國
喬光電拒絕支付,才會發生退票。
國喬石化公司主管表示,國喬石化子公司國喬光電公司,因往來的康
和租賃及中央租賃毀約,在屢次催請後,仍不出面解決雙方債權債務
,是導致昨天退票 1,090 萬元的原因 。這名主管表示,兩家租賃應還
金額約 2 億元,公司仍採取技術性退票,後續將待法律途徑解決。
國喬石化協理林素貞表示,目前國喬石化為國喬光電背書保證金額逾
10億元,國喬石化在與國喬光電其他往來金融機構溝通後,已經達成
協議,暫不抽取銀根,未來若國喬光電無法給付所積欠款項,國喬石
化將會負擔給付責任。
國喬石化主管強調,生產STN-LCD的國喬光電已結束營業,虧損約 8
億元,已於去年認列打銷。今年國喬石化的本業及轉投資的大陸鎮江
國亨石化、緯來電視等收益,將令投資人另眼相看。
林素貞表示,國喬光電先前曾與康和租賃及中央租賃訂立售後買回分
期付款買賣契約書,依約國喬光電先開立分期付款本息票據交付康和
租賃及中央租賃,而康和租賃及中央租賃在收到票據後,依約必須相
對撥款給國喬光電。
但因康和租賃及中央租賃因自身財務危機,不依約撥付款項,也不退
還國喬光電開立而未到期的分期付款票據,國喬光電屢次催請康和租
賃及中央租賃解決雙方應有的債權債務,卻未得到回應。為求自保,
國喬只有先行採取技術退票,後續將待法律途徑解決。
林素貞表示,國喬石化已在去年底清償價值評估國喬光電,將虧損一
次認列完畢,在擺\脫業外負擔後,今年第 1 季本業獲利達 3 億元,加
上轉投資大陸鎮江廠及緯來電視台轉投資收益後,今年營運將明顯好
轉。
台苯、國喬等 SM生產廠商,最近在苯價帶動下,SM 單周每公噸大漲
70美元,帶動國喬等「SM概念股」的股價波動。
國喬石化轉投資事業的國喬光電昨(12)日退票 1,090萬元,熟悉STN
營運的人士指出,國喬光電的業務以 PDA的 STN面板模組為主,受到
PDA 面板由 STN轉向TFT-LCD或LTPS,應是造成國喬光電經營不善的
主因。
STN 業者指出,由於前一、二年的 STN市場低迷,業者均經過一段苦
日子,今年才由彩色手機面板的商機帶來營運好轉,STN 同業如果未
能轉型成功\,則無法擴大營運規模。
國喬光電由國喬石化及日商伊藤忠商社合資成立,以生產中小型 STN
液晶顯示器及模組,廣泛應用於通訊器材、 PAD 、OA 及各類儀表等
產品。
國喬石化已於今年 3 月的董事會中,通過轉投資事業國喬光電自 3 月
起暫停營運。國喬石化曾表示,國喬光電民國86年 7 月營運以來,因
國內外主客觀因素都不理想,成立以來多處於虧損中,經商議後暫停
營運生產。
針對部分企業擬以「技術性退票」對中央租賃公司「施壓」,中央租
賃昨(12)日強調,絕對有誠意與往來企業共同解決退票問題,然而
,目前公司內部對於如何以有限的資金來彌補缺失,尚未達成共識,
冀望企業主能給予時間,莫造成兩敗俱傷。
國喬石化轉投資的國喬光電公司,昨天因與中央租賃等公司債權債務
爭執未決,退票 1,090 萬元 。對此,中央租賃表示,先前的確耳聞有
企業主欲以不繳款方式,刻意讓支票無法兌現,以換取向租賃公司爭
取談判的空間,不過,此舉已涉及企業的誠信問題。
根據上月在立法院的公聽會,有廠商要求經濟部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提
存部位金額予債權銀行團,讓尚押在行庫的六個月內到期支票暫緩提
示,以協助客戶解決問題,不過,財政部與經濟部以此項要求攸關民
營銀行權益,並未同意,因此,如果廠商這段期間退票,恐將對企業
日後與銀行團往來時,造成信用上的瑕疵。
中央租賃已決定分兩階段增資,根據會計師的估算,資金缺口約 5 億
元,只要籌措5億元,就可著手解決廠商的退票問題。
同業分析,中央與康和租賃欲處理這一連串跳票風波,並不容易,一
方面因資金籌措不如預期順利,另方面,涉及的廠商家數眾多,恐怕
得耗費不少時日,業者並建議,廠商不妨再與租賃公司協調,同時與
往來銀行商討如何處理即將到期支票,作法上比較實際。
花旗投資集團旗下的SYCAMORE公司昨(12)日宣布投資菘凱科技
公司(AFMC)340萬美元,投入小型快閃記憶體卡的研發生產,雙
方預計三個月內投資金額達1000萬美元,包括在大陸十條生產線的
量產。
菘凱公司副總經理兼發言人江明智表示,菘凱公司成立於2001年,
已取得日本半導體記憶基板膠射出結合構造及半導體記憶基板封裝
製繼,兩項有關 FLASH CARD的發明專利,該公司看好快閃記憶體
卡在IA手持式裝置及行動數位裝置的前景,積極擴大各快閃記憶卡
的研發生產,已完成 MS DUO CARD BODY的 開發驗証,擁有日本
、美國、台灣及大陸等地四項發明專利。
菘凱公司是可以量產 CF、SM、 MMC、RS-MMC、SD、MINI-SD、
MS、MS DUO、XD-PICTURE 及 USB DRIVE等十大類小型快閃記憶
體卡的廠商,資本額 5 億 2476 萬元,去年營業額 26.33億元,稅後
淨利6.212億元,達23.73%。
李洲科技公司去年兩岸合併營收亮麗,今年加強致力於食人魚、
SMD LED等產品的業務開發,朝成長五成努力;該公司現為興櫃
廠商, 5 月將送件申請上櫃。
位於桃園龜山工業區的李洲科技,其 LED LAMP及 DISPLAY業務
成果豐碩,接單超過產能,今年計畫投 2 億資金擴充設備。李洲
董事長李明順指出,李洲的 LED封裝產品包括各種顏色及高亮度
LED LAMP、SMD LED 等,SMD LED產能達 4000萬顆。LED在汽
車及照明應用屬新興潛力市場,李洲具全製程優勢及系統設計能
力,全力拓展。此外,LED 的優異發光特性也逐漸取代傳統光源
,在訊號指示市場用量大,李洲產能優勢,技術及價格上滿足客
戶需求,成為市場重要供應商。
LED Display是李洲最具競爭優勢的產品,以整合上下游原料及製
程提升競爭力,針對白光 LED照明應用,李洲也領先開發出 LED
燈具驅動電路,並取得多項專利,該驅動電路可架設在目前一般
家用線路上,不須更改電路設計,如此將使白光 LED易於被接受
及採用。目前已通過CE認證,積極拓展歐洲市場。
針對市場近來傳出鴻景光電與武漢朗迪的合併訊息,鴻景總經理陳建
中表示,此消息並不確實,鴻景並未與朗迪有任何的合作;但他指出
,鴻景現正與武漢光谷洽談合作,鴻景計畫在光谷增設生產基地。
陳建中指出,有關外界對鴻景的諸多傳聞,鴻景懷疑是離職員工所散
播的消息,正在收集相關的證據,同時也積極對外闢謠。
不過,鴻景自2003年3、4月間前總經理蔡猶陞離開,及部份人員離職
後,公司經營轉趨保守,難免引起外界的揣測。陳建中即指出,與武
漢朗迪有關的訊息,在2003年12月即已傳出,當時公司也對外闢謠。
對於公司目前與武漢光谷合作的計畫,陳建中也不願多談,僅表示,
公司決無與朗迪合併,僅與武漢光谷商談合作事宜,且以增設新生產
基地為主,至於吳江廠規畫,陳建中也未表示有任何意見。
台灣高鐵公司將在今年底前完成二七七億元增資計畫。台灣高鐵原訂
二月底完成一百億元增資,五月底前再完成一一八億元增資計畫,但
截至目前,高鐵只募得三十八億元資金。為避免影響高鐵工程,聯貸
銀行團日前已同意新修正的高鐵增資計畫。台灣高鐵將在七月底前增
資七十五億元、九月底增資一百零二億元,十一月底再增資一百億元
。
台灣高鐵副總經理江金山表示,即使今年台灣高鐵沒有募集到任何資
金,以台灣高鐵的資金流量估算,仍可運用至五月底。目前台灣高鐵
已募得三十八億元的資金,按照聯貸銀行團的授信合約,融資動撥額
度與自有資本比例七比三估算,在高鐵募得三十八億元資金後,至少
還可向銀行團融資近九十億元的資金。
江金山表示,依照高鐵 BOT案合約的規定,包括富邦產險、長榮航空
、大陸工程、東元電機及太平洋電線電纜等五大原始股東的股份數不
得少於二五%,因此,未來五大發起人絕對會配合高鐵的增資計畫,
否則,該BOT案將視同違約由政府接手。據了解,目前富邦已同意增
資二億元,大陸工程也將增資十億元。
以出貨中小尺寸面板為主的統寶(3195)及元太(8069),繼 3 月營
收分別達10.65億元、9.46億元,齊創歷史新高後,同聲表示,預估 4
月營收將再締新猷,第二季單月營收亦皆可輕鬆突破10億元關卡。為
滿足訂單需求,統寶積極擴產,而元太則尋求國內外其他面板廠策略
聯盟,下半年中小尺寸面板市場熱度將不輸大尺寸面板。
統寶 3月營收 10.65億元,創歷史新高,較 2月成長 44.5%。統寶表示
, 4 月營可望續創新高,第二季月營收皆可突破10億元。目前統寶一
廠的玻璃基板月產能滿載可達 7.5 萬片 ,再加上南京廠陸續擴產,預
估今年手機用面板出貨量將較去年成長 5 倍,全年約500萬∼700萬片
。
興櫃公司第一季營收出爐,依據各家公司申報資料,總計有一七五家
公司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晶宏等三十八家公司的營收,更是較
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扣除掉部分比較基礎的公司,第一季營收較
去年下滑者,僅五十五家,顯示興櫃公司普遍具成長性。
依據官方最新的統計資料,已申報三月份營收的二三四家興櫃公司中
,扣除掉阿肯迪亞、統寶、聯宗、基亞及高鐵等五家公司尚未有營收
資料或未有去年比較資料的公司外,其餘二二九家公司中,第一季營
收資料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公司總計有一七五家,比例逾七六%;其中
更有三十八家公司的營收,更是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比例也超
過一六%。
在成長幅度超過一倍的公司中,包括寬頻、友合及長園科技等三檔個
股,營收成長幅度甚至超過十倍以上,另外,瑞積成長幅度也達到七
.四倍以上,只不過,這四檔個股由於比較基期過低,且第一季營收
也不過數千萬元,雖然成長幅度大,但尚難論斷這些個股未來的成長
潛力,後續仍得持續觀察。
若以三月營收已達到五千萬元以上來看這些興櫃公司,則包括了晶宏
、瀚邦、遠茂、景碩、千附、恒嘉、中日新科、群聯、商丞、慧榮、
錸寶、大學光、勝開、彩華、菘凱、至寶、威剛、及成及東浦等個股
,第一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算是貨真價實的興櫃業績成
長股。
雖然興櫃公司的營收規模或不及已上市櫃的公司,但進一步分析這二
十六檔營收達一定規模的興櫃業績成長股,仍可從中掌握住國內產業
界的發展脈動,以類股族群來分,以液晶顯示器相關的族群表現較佳
,包括了晶宏、中日新科、奇景、彩華等四檔個股,均是液晶顯示器
上游的IC設計公司或顯示器製造商相關個股,此一情況與當前國內大
尺寸的膜薄液晶面板或一般小尺寸的液晶面板產業當紅的趨勢相呼應
。
這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晶宏,該公司主要從事液晶顯示器驅動IC的
設計與製造,該公司去年才轉虧為盈,每股小賺一元多,但今年一、
二月晶宏單月營收分達到一.二二億元和一.四五億元,三月份進一
步成長至一.四七億元,自結前二月獲利○.六二億元,每股獲利已
達○.九三元。
目前唯一困擾晶宏的因素,在於該公司現有產品是靠八吋晶圓廠代工
,雖然聯電集團也是晶宏的大股東,但由於現今八吋晶圓廠產能吃緊
,聯電也不可能為了晶宏而犧牲掉其他客戶,因此,雖然晶宏月營收
逐月提升,但預估在無法進一步獲利晶圓廠產能的大力協助前,營收
要進一步大幅成長恐有困難。
但相關法人表示,在第二季後,產能吃緊的情況可望逐漸獲利紓解,
月營收也將持續攀高,特別是下半年獲得海外晶圓廠的產能挹注後,
屆時晶宏透過海外晶圓廠代工的產能,甚至將超過目前聯電所能提供
的額度,該公司的營運爆發力屆時才會真正的展現。
除了面板族群外,另一類值得留意的類股,則是以 UBS為主要訴求的
IC設計公司,這其中包括了瀚邦、群聯、慧榮及安國等四家公司,主
要產品都是 USB控制IC及其相關產品,而由這四家公司第一季營收均
較去年同期倍數成長的情況來看,這項產業的發展前景也值得投資人
留意。
另外,封測類股也有不錯的業績成長表現,這其中包括景碩、福葆及
勝開等三家公司,主要產品都是與封測相關。這其中由華碩轉投資的
BGA基板的景碩,去年營收二二.二三億元,稅後盈餘也達到五.七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到二.八五元。
今年第一季景碩營收已近一○.八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二七九%
,也由於新產能及新產品陸續推出,未來營運持續看漲,該公司今年
財測營收目標將成長至四三.九三億元,稅前盈餘目標一一.八二億
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五.○二元;不過法人預估該公司今年營收有
機會達到六十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上看七.五元。
其他像是屬光碟片族群的遠茂光電及巨擘科技,第一季營收分別達到
一○.六一億元和三八.八二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三二九%
和一四六%,不僅營收已具相當規模,且成長幅大,顯示不僅產業景
氣上揚,個股成長力道也強;另與DRAM模組相關的個股,如商丞、
威剛,第一季營收也分別達到九.一五億元和五三.五七億元,也較
去年同期成長一七○%和一○九%,表現也相當突出。
至於及成及東浦兩家以3C產品外殼產品為主的公司,第一季營收分別
達到四.八九億元和二.三三億元,也都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
表現也不差。其他如無塵室工程的千附、 OLED 的錸寶、醫療連鎖的
大學光學,電子零組件通路的三顧、CMOS 的原相、快閃記憶卡的菘
凱、電源供應器的至寶電腦,營收也都較去年呈倍數成長,也都是值
得投資人留意的成長股。
興櫃公司第一季營收出爐,依據各家公司申報資料,總計有一七五家
公司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晶宏等三十八家公司的營收,更是較
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扣除掉部分比較基礎的公司,第一季營收較
去年下滑者,僅五十五家,顯示興櫃公司普遍具成長性。
依據官方最新的統計資料,已申報三月份營收的二三四家興櫃公司中
,扣除掉阿肯迪亞、統寶、聯宗、基亞及高鐵等五家公司尚未有營收
資料或未有去年比較資料的公司外,其餘二二九家公司中,第一季營
收資料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公司總計有一七五家,比例逾七六%;其中
更有三十八家公司的營收,更是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比例也超
過一六%。
在成長幅度超過一倍的公司中,包括寬頻、友合及長園科技等三檔個
股,營收成長幅度甚至超過十倍以上,另外,瑞積成長幅度也達到七
.四倍以上,只不過,這四檔個股由於比較基期過低,且第一季營收
也不過數千萬元,雖然成長幅度大,但尚難論斷這些個股未來的成長
潛力,後續仍得持續觀察。
若以三月營收已達到五千萬元以上來看這些興櫃公司,則包括了晶宏
、瀚邦、遠茂、景碩、千附、恒嘉、中日新科、群聯、商丞、慧榮、
錸寶、大學光、勝開、彩華、菘凱、至寶、威剛、及成及東浦等個股
,第一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算是貨真價實的興櫃業績成
長股。
雖然興櫃公司的營收規模或不及已上市櫃的公司,但進一步分析這二
十六檔營收達一定規模的興櫃業績成長股,仍可從中掌握住國內產業
界的發展脈動,以類股族群來分,以液晶顯示器相關的族群表現較佳
,包括了晶宏、中日新科、奇景、彩華等四檔個股,均是液晶顯示器
上游的IC設計公司或顯示器製造商相關個股,此一情況與當前國內大
尺寸的膜薄液晶面板或一般小尺寸的液晶面板產業當紅的趨勢相呼應
。
這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晶宏,該公司主要從事液晶顯示器驅動IC的
設計與製造,該公司去年才轉虧為盈,每股小賺一元多,但今年一、
二月晶宏單月營收分達到一.二二億元和一.四五億元,三月份進一
步成長至一.四七億元,自結前二月獲利○.六二億元,每股獲利已
達○.九三元。
目前唯一困擾晶宏的因素,在於該公司現有產品是靠八吋晶圓廠代工
,雖然聯電集團也是晶宏的大股東,但由於現今八吋晶圓廠產能吃緊
,聯電也不可能為了晶宏而犧牲掉其他客戶,因此,雖然晶宏月營收
逐月提升,但預估在無法進一步獲利晶圓廠產能的大力協助前,營收
要進一步大幅成長恐有困難。
但相關法人表示,在第二季後,產能吃緊的情況可望逐漸獲利紓解,
月營收也將持續攀高,特別是下半年獲得海外晶圓廠的產能挹注後,
屆時晶宏透過海外晶圓廠代工的產能,甚至將超過目前聯電所能提供
的額度,該公司的營運爆發力屆時才會真正的展現。
除了面板族群外,另一類值得留意的類股,則是以 UBS為主要訴求的
IC設計公司,這其中包括了瀚邦、群聯、慧榮及安國等四家公司,主
要產品都是 USB控制IC及其相關產品,而由這四家公司第一季營收均
較去年同期倍數成長的情況來看,這項產業的發展前景也值得投資人
留意。
另外,封測類股也有不錯的業績成長表現,這其中包括景碩、福葆及
勝開等三家公司,主要產品都是與封測相關。這其中由華碩轉投資的
BGA基板的景碩,去年營收二二.二三億元,稅後盈餘也達到五.七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到二.八五元。
今年第一季景碩營收已近一○.八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二七九%
,也由於新產能及新產品陸續推出,未來營運持續看漲,該公司今年
財測營收目標將成長至四三.九三億元,稅前盈餘目標一一.八二億
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五.○二元;不過法人預估該公司今年營收有
機會達到六十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上看七.五元。
其他像是屬光碟片族群的遠茂光電及巨擘科技,第一季營收分別達到
一○.六一億元和三八.八二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三二九%
和一四六%,不僅營收已具相當規模,且成長幅大,顯示不僅產業景
氣上揚,個股成長力道也強;另與DRAM模組相關的個股,如商丞、
威剛,第一季營收也分別達到九.一五億元和五三.五七億元,也較
去年同期成長一七○%和一○九%,表現也相當突出。
至於及成及東浦兩家以3C產品外殼產品為主的公司,第一季營收分別
達到四.八九億元和二.三三億元,也都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
表現也不差。其他如無塵室工程的千附、 OLED 的錸寶、醫療連鎖的
大學光學,電子零組件通路的三顧、CMOS 的原相、快閃記憶卡的菘
凱、電源供應器的至寶電腦,營收也都較去年呈倍數成長,也都是值
得投資人留意的成長股。
興櫃公司第一季營收出爐,依據各家公司申報資料,總計有一七五家
公司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晶宏等三十八家公司的營收,更是較
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扣除掉部分比較基礎的公司,第一季營收較
去年下滑者,僅五十五家,顯示興櫃公司普遍具成長性。
依據官方最新的統計資料,已申報三月份營收的二三四家興櫃公司中
,扣除掉阿肯迪亞、統寶、聯宗、基亞及高鐵等五家公司尚未有營收
資料或未有去年比較資料的公司外,其餘二二九家公司中,第一季營
收資料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公司總計有一七五家,比例逾七六%;其中
更有三十八家公司的營收,更是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比例也超
過一六%。
在成長幅度超過一倍的公司中,包括寬頻、友合及長園科技等三檔個
股,營收成長幅度甚至超過十倍以上,另外,瑞積成長幅度也達到七
.四倍以上,只不過,這四檔個股由於比較基期過低,且第一季營收
也不過數千萬元,雖然成長幅度大,但尚難論斷這些個股未來的成長
潛力,後續仍得持續觀察。
若以三月營收已達到五千萬元以上來看這些興櫃公司,則包括了晶宏
、瀚邦、遠茂、景碩、千附、恒嘉、中日新科、群聯、商丞、慧榮、
錸寶、大學光、勝開、彩華、菘凱、至寶、威剛、及成及東浦等個股
,第一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算是貨真價實的興櫃業績成
長股。
雖然興櫃公司的營收規模或不及已上市櫃的公司,但進一步分析這二
十六檔營收達一定規模的興櫃業績成長股,仍可從中掌握住國內產業
界的發展脈動,以類股族群來分,以液晶顯示器相關的族群表現較佳
,包括了晶宏、中日新科、奇景、彩華等四檔個股,均是液晶顯示器
上游的IC設計公司或顯示器製造商相關個股,此一情況與當前國內大
尺寸的膜薄液晶面板或一般小尺寸的液晶面板產業當紅的趨勢相呼應
。
這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晶宏,該公司主要從事液晶顯示器驅動IC的
設計與製造,該公司去年才轉虧為盈,每股小賺一元多,但今年一、
二月晶宏單月營收分達到一.二二億元和一.四五億元,三月份進一
步成長至一.四七億元,自結前二月獲利○.六二億元,每股獲利已
達○.九三元。
目前唯一困擾晶宏的因素,在於該公司現有產品是靠八吋晶圓廠代工
,雖然聯電集團也是晶宏的大股東,但由於現今八吋晶圓廠產能吃緊
,聯電也不可能為了晶宏而犧牲掉其他客戶,因此,雖然晶宏月營收
逐月提升,但預估在無法進一步獲利晶圓廠產能的大力協助前,營收
要進一步大幅成長恐有困難。
但相關法人表示,在第二季後,產能吃緊的情況可望逐漸獲利紓解,
月營收也將持續攀高,特別是下半年獲得海外晶圓廠的產能挹注後,
屆時晶宏透過海外晶圓廠代工的產能,甚至將超過目前聯電所能提供
的額度,該公司的營運爆發力屆時才會真正的展現。
除了面板族群外,另一類值得留意的類股,則是以 UBS為主要訴求的
IC設計公司,這其中包括了瀚邦、群聯、慧榮及安國等四家公司,主
要產品都是 USB控制IC及其相關產品,而由這四家公司第一季營收均
較去年同期倍數成長的情況來看,這項產業的發展前景也值得投資人
留意。
另外,封測類股也有不錯的業績成長表現,這其中包括景碩、福葆及
勝開等三家公司,主要產品都是與封測相關。這其中由華碩轉投資的
BGA基板的景碩,去年營收二二.二三億元,稅後盈餘也達到五.七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到二.八五元。
今年第一季景碩營收已近一○.八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二七九%
,也由於新產能及新產品陸續推出,未來營運持續看漲,該公司今年
財測營收目標將成長至四三.九三億元,稅前盈餘目標一一.八二億
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五.○二元;不過法人預估該公司今年營收有
機會達到六十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上看七.五元。
其他像是屬光碟片族群的遠茂光電及巨擘科技,第一季營收分別達到
一○.六一億元和三八.八二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三二九%
和一四六%,不僅營收已具相當規模,且成長幅大,顯示不僅產業景
氣上揚,個股成長力道也強;另與DRAM模組相關的個股,如商丞、
威剛,第一季營收也分別達到九.一五億元和五三.五七億元,也較
去年同期成長一七○%和一○九%,表現也相當突出。
至於及成及東浦兩家以3C產品外殼產品為主的公司,第一季營收分別
達到四.八九億元和二.三三億元,也都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
表現也不差。其他如無塵室工程的千附、 OLED 的錸寶、醫療連鎖的
大學光學,電子零組件通路的三顧、CMOS 的原相、快閃記憶卡的菘
凱、電源供應器的至寶電腦,營收也都較去年呈倍數成長,也都是值
得投資人留意的成長股。
興櫃公司第一季營收出爐,依據各家公司申報資料,總計有一七五家
公司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晶宏等三十八家公司的營收,更是較
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扣除掉部分比較基礎的公司,第一季營收較
去年下滑者,僅五十五家,顯示興櫃公司普遍具成長性。
依據官方最新的統計資料,已申報三月份營收的二三四家興櫃公司中
,扣除掉阿肯迪亞、統寶、聯宗、基亞及高鐵等五家公司尚未有營收
資料或未有去年比較資料的公司外,其餘二二九家公司中,第一季營
收資料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公司總計有一七五家,比例逾七六%;其中
更有三十八家公司的營收,更是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比例也超
過一六%。
在成長幅度超過一倍的公司中,包括寬頻、友合及長園科技等三檔個
股,營收成長幅度甚至超過十倍以上,另外,瑞積成長幅度也達到七
.四倍以上,只不過,這四檔個股由於比較基期過低,且第一季營收
也不過數千萬元,雖然成長幅度大,但尚難論斷這些個股未來的成長
潛力,後續仍得持續觀察。
若以三月營收已達到五千萬元以上來看這些興櫃公司,則包括了晶宏
、瀚邦、遠茂、景碩、千附、恒嘉、中日新科、群聯、商丞、慧榮、
錸寶、大學光、勝開、彩華、菘凱、至寶、威剛、及成及東浦等個股
,第一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算是貨真價實的興櫃業績成
長股。
雖然興櫃公司的營收規模或不及已上市櫃的公司,但進一步分析這二
十六檔營收達一定規模的興櫃業績成長股,仍可從中掌握住國內產業
界的發展脈動,以類股族群來分,以液晶顯示器相關的族群表現較佳
,包括了晶宏、中日新科、奇景、彩華等四檔個股,均是液晶顯示器
上游的IC設計公司或顯示器製造商相關個股,此一情況與當前國內大
尺寸的膜薄液晶面板或一般小尺寸的液晶面板產業當紅的趨勢相呼應
。
這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晶宏,該公司主要從事液晶顯示器驅動IC的
設計與製造,該公司去年才轉虧為盈,每股小賺一元多,但今年一、
二月晶宏單月營收分達到一.二二億元和一.四五億元,三月份進一
步成長至一.四七億元,自結前二月獲利○.六二億元,每股獲利已
達○.九三元。
目前唯一困擾晶宏的因素,在於該公司現有產品是靠八吋晶圓廠代工
,雖然聯電集團也是晶宏的大股東,但由於現今八吋晶圓廠產能吃緊
,聯電也不可能為了晶宏而犧牲掉其他客戶,因此,雖然晶宏月營收
逐月提升,但預估在無法進一步獲利晶圓廠產能的大力協助前,營收
要進一步大幅成長恐有困難。
但相關法人表示,在第二季後,產能吃緊的情況可望逐漸獲利紓解,
月營收也將持續攀高,特別是下半年獲得海外晶圓廠的產能挹注後,
屆時晶宏透過海外晶圓廠代工的產能,甚至將超過目前聯電所能提供
的額度,該公司的營運爆發力屆時才會真正的展現。
除了面板族群外,另一類值得留意的類股,則是以 UBS為主要訴求的
IC設計公司,這其中包括了瀚邦、群聯、慧榮及安國等四家公司,主
要產品都是 USB控制IC及其相關產品,而由這四家公司第一季營收均
較去年同期倍數成長的情況來看,這項產業的發展前景也值得投資人
留意。
另外,封測類股也有不錯的業績成長表現,這其中包括景碩、福葆及
勝開等三家公司,主要產品都是與封測相關。這其中由華碩轉投資的
BGA基板的景碩,去年營收二二.二三億元,稅後盈餘也達到五.七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到二.八五元。
今年第一季景碩營收已近一○.八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二七九%
,也由於新產能及新產品陸續推出,未來營運持續看漲,該公司今年
財測營收目標將成長至四三.九三億元,稅前盈餘目標一一.八二億
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五.○二元;不過法人預估該公司今年營收有
機會達到六十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上看七.五元。
其他像是屬光碟片族群的遠茂光電及巨擘科技,第一季營收分別達到
一○.六一億元和三八.八二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三二九%
和一四六%,不僅營收已具相當規模,且成長幅大,顯示不僅產業景
氣上揚,個股成長力道也強;另與DRAM模組相關的個股,如商丞、
威剛,第一季營收也分別達到九.一五億元和五三.五七億元,也較
去年同期成長一七○%和一○九%,表現也相當突出。
至於及成及東浦兩家以3C產品外殼產品為主的公司,第一季營收分別
達到四.八九億元和二.三三億元,也都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
表現也不差。其他如無塵室工程的千附、 OLED 的錸寶、醫療連鎖的
大學光學,電子零組件通路的三顧、CMOS 的原相、快閃記憶卡的菘
凱、電源供應器的至寶電腦,營收也都較去年呈倍數成長,也都是值
得投資人留意的成長股。
東森華榮傳播公司(東森電視台,9953)昨 (12)日舉行股東常會,
通過配發股票股利0.9元,同時公布第一季營收12.8億元,較去年同
期成長24.66%。
東森華榮董事長張樹森表示,東森去年營收、獲利雙雙創下歷史新
高,去年營收56.1億元,較前年度成長34﹪;去年稅前盈餘20.2億
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1%。今年第一季營收初估12.8億元,較去年同
期增加2.5億元,成長率達24.66%,由於國內外經濟良好,未來營收
持續看好。
為了延伸媒體價值,東森電視台還成立商品事業總部,經營節目衍
生商品及肖像授權管理,如幼幼點點名、幼幼DIY學園、生活智慧
王等上市後都極為暢銷。
惠聚多媒體公司董事長張惠美表示,與中華電信積極洽談之下,惠聚
可望在六月以價格優勢,晉身為首家提供行動通訊業者手機影音節目
下載的內容服務商( JCP)。惠聚去年的每股盈餘約 ○.九八元,正
由中信證券輔導,預計第三季辦理股票公開發行,以數位內容新興產
業之姿,進軍潛力雄厚的數位娛樂市場大餅。
成立十五年的惠聚是研發與製作台灣第一張 LD( 雷射唱片)多媒體
公司,後來亦代理電影、電視節目、唱片、藝人專輯,總計有高達三
千件以上的影音智慧財產權產品,在寬頻上網逐漸興盛後,惠聚也與
中華電信、PCHOME等影音網路媒體公司合作,將其影音節目供應給
ISP業者使用,提高ISP的服務收入。
惠聚去年營收約一.二億元,主要收入來源是版權的買賣與 VCD 、
DVD 、書籍等出版品版稅收入,不過,隨著中華電信第三代( 3G)
行動電話可望年底推出,加上全世界積極發展行動通訊及數位電視下
,已有不少兩岸三地的業者在跟惠聚積極接洽要求內容的提供,張惠
美估計,今年惠聚在寬頻、數位及行動方面的收入將大為提升。
惠聚與中華電信合作切入手機影音下載市場的關鍵,卻是下載價格「
犀利」;張惠美表示,在中華六月推出的影音節目下載價格,勢必對
比目前便宜許多。惠聚目前也找上一美商作為技術伙伴 ,在 3G 時代
來臨前,提前卡位。
歷經納莉風災損失的嚴厲考驗,去年減資後又增資的惠聚,準備在今
年挑戰兩億元營收與更高的獲利,同時,因政府鼓勵數位內容產業發
展決定釋出兩百億元融資額度,惠聚也將以鑑價後高達三億元無形智
慧資產,向行庫融資,以建構成為東方華納為目標。
惠聚最初資本額為一.九二億元,三年前在納莉風災衝擊下,損失慘
重,雖然前年公司仍賺錢,不過,仍在壓力下進行減資後再增資,目
前資本額為七千五百萬元,去年營運元氣已大幅回復,營收達一.二
億元,每股盈餘○.九八元,而且去年所製作的「心動列車」系列電
視劇,版權更已銷售至十三個地區,使該系列的盈餘達到投資額的五
成,獲利率相當可觀。
行銷能力不錯的張惠美將惠聚經營地有聲有色,引起不少國內外財團
的興趣,幾年來陸續都業者表達併購惠聚的意願,不過,張惠美認為
,如果被外商併購,在失去自主權下,不諳亞洲市場的外商也許不一
定能將惠聚經營得更好。
亞洲近洋線的老招牌正利航業公司,五年前原已準備股票上市,未料
民國八十八年老董事長周克勤突然病逝,當年公司出現六億元的虧損
,接班人周宜強經過長達四年的企業改造,去年轉虧為盈,每股稅前
盈餘二.二五元,正利副董事長王以湘表示,目前公司股票已在興櫃
買賣,預計年底前上櫃,預估今年每股稅前盈餘約二.六五元。
擁有三十三年歷史的正利航業,過去在亞洲區間航線表現不錯,中華
開發曾經以每股五十四元的高價買下該公司部分股權。周克勤過世後
由其獨子周宜強擔任董事長,女婿王以湘擔任副董事長,並長期兼任
總經理職務。
王以湘指出,五年來公司出售四艘船舶,改善財務結構,裁減虧損的
航線,並擴大與同業的聯營合作,去年才得以轉虧為盈。
為了打消累計的虧損,正利去年年底減資後再增資,將公司資本額自
二十二億減為十一億,再增資到十三億五千萬元,去年公司營業額六
十三億八千萬元,稅前盈餘三億四百餘萬元,每股獲利二.二五元,
稅後盈餘估計逾一.六三元。
目前正利營運船舶共有十七艘,其中八艘是自有船舶,其餘為租賃船
舶,公司估計今年營業額為七十二億六千餘萬元,稅前盈餘三億五千
八百餘萬,每股稅前盈餘二.六五元。
正利航業公司,在第二代的努力下,去年終於轉虧為盈,預計可在今
年完成創辦人周克勤將公司股票上櫃的心願,面對目前海運市場的榮
景,公司副董事長王以湘表示,亞洲區間航線今年市場情況好轉,三
月份的漲價計劃成功,原計劃九月份才推出第二階段全面漲價計劃的
亞洲航線運費資商協定(IADA),已經提案在六月份增列漲價辦法,
將使業界今年獲利加碼。以下是訪談王以湘重點:
記者問:正利五年前突然轉盈為虧,外傳是老董事長在世時透過海外
公司美化國內公司債務,第二代接班決定忠實反映財務狀況所致?
王以湘答:公司民國八十六到八十八年造了多艘新船,卻遇到海運市
場景氣轉壞,造成公司財務負提沉重,加上當時正利多數航線都是單
獨經營,艙位利用率不足造成大額虧損,絕不是帳務處理問題。
問:正利對於未來市場的評估如何?
答:未來兩年市場情況看好,不過船舶租金日高,過去一年租船成本
已經自一七%提高到二三%,且在持續增高中,另外油料佔營運成本
比重也因油價高漲,自七%提高到一一%,正利目前三艘出租的船舶
,今年年底可以收回自營,減輕負擔,公司未來將根據市場情況來調
整租船數,在二○○六年開始超大型全貨櫃輪較大幅增加後,也將利
用租船營運的彈性,隨時做調整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