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交所今(25)日將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廣越(4438)上市案;此外,台灣高鐵(2633)上市案上周五已獲證交所審議會通過,易華電(6552)申報初次上市前(IPO)公開銷售現金增資案也於上周五申報生效。
廣越董事長為楊文賢,該公司實收資本額為9.22億元,主要產品為高級羽絨服,104年稅前純益為12.2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21元。主辦承銷商為凱基證券。
證交所上周五審議通過台灣高鐵,董事長為劉維琪,執行長為鄭光遠,申請上市資本額260.53億元(不含私募300億元),輔導上市承銷商為富邦證券。
台灣高鐵102∼104年以及105年第1季,稅前盈餘各為27.09億元、26.73億元、188.34億元(擬制性稅前純益為52.83億元)以及13.37億元;EPS各為0.52元、1.39元、7.19元(0.78元)以及0.20元。
證交所表示,擬制高鐵財務解決方案於103年底前完成,104年是排除一次性認列項目(法定優待票短收差額收入、返還站區地上權折減回饋金利益及特別股補償金費用),並加計考量特許期延長對攤銷費用的影響數。
證交所今(25)日將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廣越(4438)上市案;此外,台灣高鐵(2633)上市案上周五已獲證交所審議會通過,易華電(6552)申報初次上市前(IPO)公開銷售現金增資案也於上周五申報生效。
廣越董事長為楊文賢,該公司實收資本額為9.22億元,主要產品為高級羽絨服,104年稅前純益為12.2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21元。主辦承銷商為凱基證券。
證交所上周五審議通過台灣高鐵,董事長為劉維琪,執行長為鄭光遠,申請上市資本額260.53億元(不含私募300億元),輔導上市承銷商為富邦證券。
台灣高鐵102∼104年以及105年第1季,稅前盈餘各為27.09億元、26.73億元、188.34億元(擬制性稅前純益為52.83億元)以及13.37億元;EPS各為0.52元、1.39元、7.19元(0.78元)以及0.20元。
證交所表示,擬制高鐵財務解決方案於103年底前完成,104年是排除一次性認列項目(法定優待票短收差額收入、返還站區地上權折減回饋金利益及特別股補償金費用),並加計考量特許期延長對攤銷費用的影響數。
證交所今(25)日將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廣越(4438)上市案;此外,台灣高鐵(2633)上市案上周五已獲證交所審議會通過,易華電(6552)申報初次上市前(IPO)公開銷售現金增資案也於上周五申報生效。
廣越董事長為楊文賢,該公司實收資本額為9.22億元,主要產品為高級羽絨服,104年稅前純益為12.2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21元。主辦承銷商為凱基證券。
證交所上周五審議通過台灣高鐵,董事長為劉維琪,執行長為鄭光遠,申請上市資本額260.53億元(不含私募300億元),輔導上市承銷商為富邦證券。
台灣高鐵102∼104年以及105年第1季,稅前盈餘各為27.09億元、26.73億元、188.34億元(擬制性稅前純益為52.83億元)以及13.37億元;EPS各為0.52元、1.39元、7.19元(0.78元)以及0.20元。
證交所表示,擬制高鐵財務解決方案於103年底前完成,104年是排除一次性認列項目(法定優待票短收差額收入、返還站區地上權折減回饋金利益及特別股補償金費用),並加計考量特許期延長對攤銷費用的影響數。
隨著國人對電子式交易依賴程度日益上升,台股是否延長交易,成為市場關注議題。證基會最新研究報告中建議,因應環境變遷以及與國際接軌,台灣證券市場要提昇國際競爭力並吸引國際資金,得配合國際趨勢延長交易時間。
惟證基會也強調,延長股市交易時間對市場投資人、證券商、金融機構、系統廠商、資訊提供廠商皆將產生衝擊,所增加的成本,以及可能產生的效益,仍須進一步評估,建議規劃適當的配套措施以減低成本以及所造成的負面衝擊。
延長台股交易時間,因各界立場不一,各有不同看法,據指出,其實也有對台股是否延長交易時間持否定看法,認為他們已習慣台股目前的交易時間與全球布局的時間分配,在台股下午1點半交易結束後,可再轉戰其他亞洲股市至下午3∼5點的操盤。
據證交所最新統計,到6月截止,網際網路及電子交易占比已攀升至47%,直逼50%大關。證基會研究報告指出,為因應網際網路交易及電子交易制度盛行,國際間主要證券交易所逐漸延長交易時間,以吸引國外資金投入市場。
例如香港交易所於2011年3月起分兩階段延長交易時間,目前每日交易5.5小時;韓國交易所擬自今年8月1日起延後半小時收盤。
而灣證券交易所自2001年延長交易時間後,每日之交易時間為4.5小時,惟與其他亞太地區證券市場比較下,僅有中國大陸(4小時)與菲律賓(2.5小時)的交易時間較台灣短,且若以當地收盤時間比較,僅菲律賓中午12時收盤早於台灣,其餘證券市場皆於當地時間3時以後收盤。亦即,亞太地區主要股市中,除菲律賓外,台股是最早收盤的市場。
由於國際與亞股走勢,與台股連動越來越大,台股太早收盤,投資人無法立即反應亞洲其他市場的變化。此外,為滿足國內投資人的交易及避險需求,台灣期貨交易所於去年7月20日延長陸股ETF期貨交易時間至下午4時15分。
因華(4172)昨(24)日在生技展中宣布利多,表示開發的抗癌新劑型藥物Gemcitabine,繼今年1月以膽管癌適應症取得孤兒藥資格後,預計第三季將完成II/III期的試驗規劃,並力拚2020年取得藥證,搶攻原注射型藥物超過20億美金的市場。
受惠新藥開發傳捷報,旗下顯影劑、因飛諾及因睦寧等品項,也與美、加各國簽訂銷售合約,穩固台灣生產基地,提高產品毛利下,該公司也將在下半年提出上櫃申請。
專攻新劑型新藥研發與利基型學名藥為主軸的因華,目前是以獨創的OralPAS (自微乳化奈米技術)平台,選擇以低風險新劑型新藥為主,將過往只能透過針劑的藥物如Gemcitabine及Insulin轉換成口服劑型,以達到良好吸收率。
因華副總經理郝為華表示,Gemcitabine原廠開發是以注射劑型為主,適應症包含胰臟癌、肺癌、乳癌及卵巢癌外,但因華在研究中發現,Gemcita bine對於腸胃肝膽等器官相關的癌症具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因華在2016年1月取得美國FDA新適應症-膽管癌孤兒藥資格認定後,4月間也依循與FDA開會意見,預計在今年三季完成II/III期之試驗規劃,預估會選擇先以膽管癌為優先,輔以胰臟癌為適應症開展臨床試驗,以爭取最快的時間可讓藥品上市,收案人數預計約為200~500人,預估可於2020年申請美國藥證,目前也持續在與國際藥廠洽談授權中。
郝為華表示,除了膽管癌新劑型新藥外,心血管緩釋劑型新藥(C08001)也預計於2017年申請美國藥證。另外,因華以優越的製劑技術開發出許多高技術門檻藥品顯影劑-嘉多明、因睦寧及因飛諾等,不僅已與美國Akorn簽銷售合約之嘉多明,預計將於2017年取得藥證。
基米(4195)、世基2家公司合併後分進合擊,新成立醫學事業部,除切入NIPT產前基因檢測,並跨入藍海的癌症基因檢測領域,也進軍下游的大眾健康基因體檢,在3路大軍全面啟動下,今年醫學事業部營運看俏,預估全年營收目標8,000萬元,基米全年營收也可望有2∼3成長空間。
基米今年初正式與世基完成整併,基米從以往的科學基因定序服務跨足產前、癌症及大眾基因檢測,新成立醫學事業部,並大手筆投資1億元,買進13台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儀器。
基米總經理黃昭熹表示,基米「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IPT)已打入中南部包括台中臺安醫院及高雄榮總等醫療院所,目前台灣1年NIPT市場約3萬人,規模約6億元,今年基米NIPT收件目標2000例,明年挑戰4000例。
在癌症基因檢測部分,目前鎖定遺傳性、早期篩檢、癌症用藥及癌症復發檢測等4大領域;其中,在癌症用藥基因檢測上已與奇美、北醫、國泰及中國醫藥附設醫院進行肺癌、大腸癌、乳癌等方面合作,目前1年可做1000件案例。
在世基方面,目前以製造藥害基因試劑(IVD)為主,目前已擁有10張上市銷售許可證。
黃昭熹指出,抗癲癇的基因檢測試劑1502及痛風的檢測試劑5801已在去年取得大陸上市許可,今年上半年銷售1.6萬人份,預估全年可銷售4萬人份。
在藥害基因試劑銷售成長下,世基上半年營收已達1700萬元,開始轉虧為盈獲利200萬元。
在大眾健康方面,目前基米已有基因體檢1.0,針對特定基因疾病做少數位點檢測,今年底將導入基因體檢2.0的部分位點檢測,明年更將引進基因體檢3.0的全面性位點檢測。
黃昭熹表示,世基已減資1億元,再進行增資計畫,預計明年申請公發及上興櫃,未來將成立世基健康部門,跨足個人化基因檢測、個人化功能性醫學及腸胃道健康檢測等領域。
法人預估,基米在產前、癌症、基因體檢3路並進下,預估全年醫學事業部營收上看8000萬元,全年營收也可望有2∼3成長空間。
國內專攻處理器核心智財的晶心科(6533),在32位元嵌入式處理器矽智財持續擴大市占率,去年底為止累計已有逾14億顆晶片採用晶心科矽智財。法人表示,晶心科的矽智財已開始被聯發科、聯陽、原相等國內IC設計廠採用,不僅下半年將進入權利金及授權金認列旺季,亦看好今年底累計出貨量有機會上看19∼20億顆。
晶心科上半年受到部分客戶季節性影響,合併營收為6,619萬元,較去年同期下滑42.7%,但下半年新產品布局開始收成,近期推出最新輕薄、低功耗且高性能的32位元處理器矽智財,已開始在物聯網特殊應用晶片(ASIC)市場打開市占率。
聯發科轉投資的處理器核心矽智財廠晶心科近年來積極搶占英商安謀(ARM)的市占率,去年搭載晶心科矽智財的晶片出貨量高達3.9億顆,較前年成長逾一倍,而今年上半年雖然營運表現不佳,不過,下半年將重拾成長動能,特別是在物聯網ASIC及感測器相關微控制器(MCU)市場,已順利爭取到國際大廠採用。
在日本軟銀(Softbank)收購了安謀之後,許多業者已開始評估尋求新的處理器核心矽智財供應商,因此,晶心科成為國內IC設計廠的首選。據了解,晶心科與聯發科、聯陽、原相之間已有合作,而且都是應用在物聯網相關晶片上,也因此,業界看好物聯網ASIC市場在下半年進入快速成長期後,可望帶動晶心科營收出現明顯成長動能。
至去年底為止,搭載晶心科矽智財的晶片累計出貨量已逾14億顆,簽約客戶數超過100家,法人預期,在日本軟銀收購安謀的消息影響下,搭載晶心科矽智財的晶片累計出貨量在今年底時有機會上看19∼20億顆。
法人表示,全球非x86架構處理器核心矽智財基本上由安謀獨大,但晶心科經過多年的努力,開始爭取到國際大廠訂單,包括三星智慧型手機及平板採用的觸控IC就搭載晶心科矽智財,而日本系統大廠也在28奈米網路晶片中採用晶心科矽智財。由於矽智財廠的營收主要來自於權利金及授權金收入,隨著授權規模持續擴大,加上聯發科的全力支持,晶心科未來幾年的成長速度將可見到明顯加快。
去年2月成立的華信航空旗下華信倉儲表示,今年上半年貨運量達768噸,超過去年2月至12月貨運總量722噸,粗估今年全年貨運量可達1,500噸。為擴大營運,華信倉儲自7月起,正式結合陸運、倉儲及空運等專業服務,規畫台中機場報關、桃園機場出口一條龍服務。
位於台中清泉崗機場的華信倉儲,自去年2月起開始營運,主要營運以各航空公司飛機的機腹載貨為主,貨運服務地點,遍及亞洲,及兩岸等主要城市,包括首爾、上海、武漢、杭州、寧波、廈門、香港、胡志明,及河內等地。
華信倉儲今年上半年貨運量共計768噸,主要輸出產品以原物料居多,例如,輸出至越南的原物枓,包括布料、鞋材;輸出至香港的產品,包括機械五金、皮革;另進口貨較少,其原因在於越南及香港的成品輸出目的國,都為歐美國家,而非台灣。
至於航空客運部分,華信繼6月分別開闢包括桃園-首爾新航線、高雄-首爾新增航班(天天飛、每周各7班),及台中-琉球每周班次,由原2班,再增至4班之後,9月15日還將開闢台中-日本大分新航線,每周2班,藉以擴大華信在台中航線的布局。
英國脫歐公投過關,加上美國即將總統大選,現在各行庫除了維持與過去一貫穩健審慎的風險控管策略,更加重視國家風險與產業集中度兩大指標,避免高度暴險對銀行帶來的衝擊。
銀行公會本月出爐的「銀行業建立風險導向內部稽核制度實務守則」,強化聚焦重要風險,並加強查核深度,提升內部稽核執行效益,協助銀行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及強健企業體質。
其中,更強調風險導向內部稽核制度,除了應具備明確的內部控制三道防線架構,並建立二大機制,包含內部稽核風險評估的程序與方法、內部稽核品質評核機制。
彰化銀行指出,目前運用進件/行為評分模型相關風險衡量工具,提供個人授信的客觀且一致性的審核依據,以利辨識、衡量、監控與溝通各項風險,也推動內部控制制度三道防線文化,由第一道防線(自行查核)、第二道防線(法令遵循與風險管理)、第三道防線(內部稽核)確保制度有效執行。
華南銀行則是鑒於現階段海外存放利差較大,在安全與獲利並重原則下,將擇優投資債券及參與國際聯貸案件,進一步增加營運量、提升海外獲利。
華銀指出,現階段較看好東協各國的經濟成長率,除針對台商轉投資的績優企業持續給予融資服務外,當地產業前景較佳的企業也是目標授信對象。
土地銀行則依國家別及產業別採分級管理,分別訂定國家及產業風險限額。
土銀指出,因應總體經濟、政治發展情勢及金融環境變化,妥適訂定內部控管調整機制及限額預警門檻。針對風險升高或暴險額已達限額預警門檻的國家或產業評估,必要時採凍結或暫停額度的動撥等因應措施,以控管授信風險。
金融業面對總體經濟低迷,業績難以衝刺,政治現況也不允許機構整併,為求突破現況,資金豐沛的金控業將併購標的改為優化資產組合、產業鏈串聯。例如中信金、國泰金出手購買外銀亞太區企金業務,陸銀以資產管理子公司在海外併購國際業務,同步考量資產組合優化。
銀行高層指出,FinTech新創公司,也是另一項目前金融業併購的目標。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日燦認為,若是金融業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預設競爭力,併購或投資新創FinTech事業,將能整合金融服務與科技,協助企業轉型。
根據2016亞洲投資併購趨勢報告,金融業為求成長,一則是專注發展核心業務,跟隨總體經濟而揚升的「有機成長」,近年來全球GDP成長率一再下修,總經動能疲弱,金融業的內部成長必須搭配外部的併購活動,才能加速達到目標,例如日本國內市場成長有限、日本經濟低迷超過20年,日本保險業僅能靠海外併購來提升獲利能力。
該報告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安永顧問公司攜手研究,對於金融業近期的重大併購作法,結論認為「併購吃下整個機構」的作法,已經不是現在的主流,分析多個案例發現,金融機構現在傾向「產業鏈整合」的策略構想,作為併購的動機。
例如,透過各關係企業、子公司的聯結,提升集團對不同客戶層級的效率化服務,如證券、基金、信託、租賃、保險等金融主要業務的完整性,這種併購效益從原先的資產擴大,提升到降低管銷費用成本,競爭力加強,進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此外,外銀主管指出,在業務衝刺受制於經濟成長下,調整現有的資產組合是經營策略之一,企業可能藉由聚焦其核心業務,重新自我檢視並優化其資產組合。
國際金融業的資產組合,需要符合集團董事會擬訂的策略,業者舉例,匯豐、花旗的企金業務以中大型跨國企業客層為主,星展在大陸也是,服務優勢也在該領域,若非個別子公司在地市場鎖定中小企業客層,不屬於核心業務的客層就會進行調整,也就是「優化」不限併購其他同業的資產組合,也包含出售非核心資產組合。
金融業面對總體經濟低迷,業績難以衝刺,政治現況也不允許機構整併,為求突破現況,資金豐沛的金控業將併購標的改為優化資產組合、產業鏈串聯。例如中信金、國泰金出手購買外銀亞太區企金業務,陸銀以資產管理子公司在海外併購國際業務,同步考量資產組合優化。
銀行高層指出,FinTech新創公司,也是另一項目前金融業併購的目標。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日燦認為,若是金融業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預設競爭力,併購或投資新創FinTech事業,將能整合金融服務與科技,協助企業轉型。
根據2016亞洲投資併購趨勢報告,金融業為求成長,一則是專注發展核心業務,跟隨總體經濟而揚升的「有機成長」,近年來全球GDP成長率一再下修,總經動能疲弱,金融業的內部成長必須搭配外部的併購活動,才能加速達到目標,例如日本國內市場成長有限、日本經濟低迷超過20年,日本保險業僅能靠海外併購來提升獲利能力。
該報告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安永顧問公司攜手研究,對於金融業近期的重大併購作法,結論認為「併購吃下整個機構」的作法,已經不是現在的主流,分析多個案例發現,金融機構現在傾向「產業鏈整合」的策略構想,作為併購的動機。
例如,透過各關係企業、子公司的聯結,提升集團對不同客戶層級的效率化服務,如證券、基金、信託、租賃、保險等金融主要業務的完整性,這種併購效益從原先的資產擴大,提升到降低管銷費用成本,競爭力加強,進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此外,外銀主管指出,在業務衝刺受制於經濟成長下,調整現有的資產組合是經營策略之一,企業可能藉由聚焦其核心業務,重新自我檢視並優化其資產組合。
國際金融業的資產組合,需要符合集團董事會擬訂的策略,業者舉例,匯豐、花旗的企金業務以中大型跨國企業客層為主,星展在大陸也是,服務優勢也在該領域,若非個別子公司在地市場鎖定中小企業客層,不屬於核心業務的客層就會進行調整,也就是「優化」不限併購其他同業的資產組合,也包含出售非核心資產組合。
金融業面對總體經濟低迷,業績難以衝刺,政治現況也不允許機構整併,為求突破現況,資金豐沛的金控業將併購標的改為優化資產組合、產業鏈串聯。例如中信金、國泰金出手購買外銀亞太區企金業務,陸銀以資產管理子公司在海外併購國際業務,同步考量資產組合優化。
銀行高層指出,FinTech新創公司,也是另一項目前金融業併購的目標。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日燦認為,若是金融業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預設競爭力,併購或投資新創FinTech事業,將能整合金融服務與科技,協助企業轉型。
根據2016亞洲投資併購趨勢報告,金融業為求成長,一則是專注發展核心業務,跟隨總體經濟而揚升的「有機成長」,近年來全球GDP成長率一再下修,總經動能疲弱,金融業的內部成長必須搭配外部的併購活動,才能加速達到目標,例如日本國內市場成長有限、日本經濟低迷超過20年,日本保險業僅能靠海外併購來提升獲利能力。
該報告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安永顧問公司攜手研究,對於金融業近期的重大併購作法,結論認為「併購吃下整個機構」的作法,已經不是現在的主流,分析多個案例發現,金融機構現在傾向「產業鏈整合」的策略構想,作為併購的動機。
例如,透過各關係企業、子公司的聯結,提升集團對不同客戶層級的效率化服務,如證券、基金、信託、租賃、保險等金融主要業務的完整性,這種併購效益從原先的資產擴大,提升到降低管銷費用成本,競爭力加強,進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此外,外銀主管指出,在業務衝刺受制於經濟成長下,調整現有的資產組合是經營策略之一,企業可能藉由聚焦其核心業務,重新自我檢視並優化其資產組合。
國際金融業的資產組合,需要符合集團董事會擬訂的策略,業者舉例,匯豐、花旗的企金業務以中大型跨國企業客層為主,星展在大陸也是,服務優勢也在該領域,若非個別子公司在地市場鎖定中小企業客層,不屬於核心業務的客層就會進行調整,也就是「優化」不限併購其他同業的資產組合,也包含出售非核心資產組合。
證交所近期委託證基會進行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境內自然人稅費負擔,高居陸港星日韓等亞洲主要資本市場第一,不但沒有代何一個國家針對股利所得課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及長照保險費,同時,亞股股利所得多採取分離課稅,稅率也都不超過20%。
證基會強調,我國自然人稅費負擔相較亞洲主要市場高,造成資金大舉外流,過高的股利所得稅費迫使投資人在除權息前賣出股票,致市場價格波動劇烈,以及上市公司以減資方式替代現金股利的發放等異常情形,皆不利我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
證交所委託證基會進行的「大陸資本市場改革對亞太地區資本市場之影響及我國因應對策」研究報告,甫於日前完成,其中為吸引資金流向台灣證券市場,證基會作了以下四點建議:
一、制定具競爭力的資本市場稅費制度;二、放寬中國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來台額度;三、擴大陸資來台直接投資;四、延長台股交易時間等四大建議。
依證基會報告指出,全球化時代,投資人的資金可輕易進出國際資本市場,當資本市場的稅費制度迫使資金轉往境外投資時,必當衝擊國內資本市場。若比較亞洲鄰近主要資本市場,針對境內自然人的稅費成本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我國自然人的稅費負擔較亞洲主要市場高。
在證交稅(或印花稅)方面,台灣、韓國對賣方課徵0.3%的證交稅;中國大陸課徵0.1%印花稅;香港及新加坡課徵0.2%的印花稅,且新加坡如透過集保電子交割者免課印花稅;日本沒有證交稅或印花稅。
此外,台灣對股利所得課稅採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累進計算,且104年起最高稅率提高至45%,可扣抵稅額改為減半扣抵;但近年世界各國為吸引國內外資金都對投資所得從輕課稅,不是免稅就是分離課稅,爭相減稅吸引國內外資金投資,以發展經濟,提升就業。
至於社會福利捐,就屬於台灣「特有的產物」,證基會研究報告顯示,台灣對境內自然人的股利所得單筆2萬元以上扣費、費率1.91%,另外更規劃將收取0.48%的長照保險費,世界各國都沒有對資本市場發放的股利所得收取社會福利捐。
生技月21日南港展覽登場,尖端醫(4186)配合政府「台灣食安檢驗地圖網」,在展場中推出「自主檢測批批檢驗」服務。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該公司以政府登錄在網站30多萬筆餐廳、食品相關業者為發想,讓消費者用雲端技術透過社群共同揪出不法業者,將可成為政府檢測之大數據來源。
旗下有包括分子檢測、食品檢驗與幹細胞儲存及新藥開發事業體的尖端醫,配合政府「食安五環」重點精神,在食品檢驗持續創新,針對含瘦肉精美豬進口、農藥殘留超標等議題下,推「食安自主檢測批批檢驗」吃到飽及到府收檢體服務,將有助營收來源及拉高國內市佔率。
蘇文龍指出,台灣食安風暴幾乎概括所有食材與食品廠,且一再被瘦肉精、農藥抗生素等對人體可能有傷害的藥物殘留所威脅,就算定期送驗,也會有漏網之魚,唯有推動「批批檢驗」,將每日檢體送驗,透過雲端網路,及時反應給店家,可做到第一層監督把關。未來消費者也可透過手機APP下載最新優良店家資訊,同時達到店家與消費者都能「用得安心,吃得放心」。並希望藉由此次展出,尋求合作夥伴,共同為台灣食安努力。(黃英傑)
台灣欣恆美(2749)專營市區觀光退稅商店,融合免稅店、精品百貨及藥妝店等營運模式,主攻外籍團客,但又兼顧自由散客及國人消費者,這種國內少見的商場經營模式,欣恆美定義為「旅遊百貨」,透過此一平台,要把台灣製產品MIT的能量放大到兩岸三地。
欣恆美成立於2011年4月,主要營業項目為美妝藥品、保健食品、醫美產品、國際知名鐘表品牌、化妝品、首飾等精品等百貨退稅店。主要據點北、高各一,台北大直店以文森保羅為商店品牌,主銷鐘表、美妝,並強打MIT品牌的醫美藥妝與健康食品;高雄夢時代店則強打鑽石珠寶及流行品。目前與欣恆美簽約合作的旅行社超過百家,去年總來客數超過60萬人。
欣恆美創辦人、董事長謝正傑,現年41歲,過去曾在電視購物頻道專攻開發商品,累積商品開發及平台經營等經驗,讓他在採購商品、推播即時行銷方案上獨具慧眼。
謝正傑說,過去在購物頻道必須很快速地判讀消費者動態,假設一項產品一開始就滿線了,就必須即時加碼送出相關產品,一個產品帶著一個產品,把營收瞬間做大。他曾經透過這種彈性銷售模式,賣筆電搭配手機,一個小時業績衝高至6,000萬元以上。
謝正傑在百貨通路事業的歷練超過十年,輔大統計系畢業後,曾任職於IBM擔任業務經理,東森購物擔任商品開發經理,十年前投入百貨通路事業,創立文森保羅,欣恆美等品牌公司。
欣恆美去年營收5.98億,毛利率36.5%,每股純益3.53元。
上周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生技醫療、金融、光電業各占二檔,產業平均分布。而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依次為台灣高鐵(2633)、德信(6027),以及富圓采(4969),台灣高鐵重回冠軍寶座。
上周興櫃股有台灣高鐵一檔成交量破萬,股價從15.25元漲至15.95元;成交量掉到亞軍的德信,股價從9.62元上漲至9.82元,漲勢趨緩可能因離收購價10.2元價差已相當有限。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一半是新進榜,包括巧新科技(1563)、弘凱光電(5244)、泉盛(4159)、旭晶能源(3647),以及紘通企業(5271)。從股價來看,巧新科技、旭晶能源,以及紘通企業均為價漲量增,其中巧新科技周漲幅達11.0%,而弘凱光電成交量是從247名直接衝到第七名。
本周有二家公司即將登錄興櫃,金穎生技(1796)主要產品包含牛樟芝、納豆激?、乳酸菌等,多年來與國內外知名大廠共同合作開發並提供其專業發酵代工服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88元;錸寶(8104)主要從事被動式有機發光顯示器之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05元。
上周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生技醫療、金融、光電業各占二檔,產業平均分布。而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依次為台灣高鐵(2633)、德信(6027),以及富圓采(4969),台灣高鐵重回冠軍寶座。
上周興櫃股有台灣高鐵一檔成交量破萬,股價從15.25元漲至15.95元;成交量掉到亞軍的德信,股價從9.62元上漲至9.82元,漲勢趨緩可能因離收購價10.2元價差已相當有限。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一半是新進榜,包括巧新科技(1563)、弘凱光電(5244)、泉盛(4159)、旭晶能源(3647),以及紘通企業(5271)。從股價來看,巧新科技、旭晶能源,以及紘通企業均為價漲量增,其中巧新科技周漲幅達11.0%,而弘凱光電成交量是從247名直接衝到第七名。
本周有二家公司即將登錄興櫃,金穎生技(1796)主要產品包含牛樟芝、納豆激?、乳酸菌等,多年來與國內外知名大廠共同合作開發並提供其專業發酵代工服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88元;錸寶(8104)主要從事被動式有機發光顯示器之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05元。
上周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生技醫療、金融、光電業各占二檔,產業平均分布。而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依次為台灣高鐵(2633)、德信(6027),以及富圓采(4969),台灣高鐵重回冠軍寶座。
上周興櫃股有台灣高鐵一檔成交量破萬,股價從15.25元漲至15.95元;成交量掉到亞軍的德信,股價從9.62元上漲至9.82元,漲勢趨緩可能因離收購價10.2元價差已相當有限。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一半是新進榜,包括巧新科技(1563)、弘凱光電(5244)、泉盛(4159)、旭晶能源(3647),以及紘通企業(5271)。從股價來看,巧新科技、旭晶能源,以及紘通企業均為價漲量增,其中巧新科技周漲幅達11.0%,而弘凱光電成交量是從247名直接衝到第七名。
本周有二家公司即將登錄興櫃,金穎生技(1796)主要產品包含牛樟芝、納豆激?、乳酸菌等,多年來與國內外知名大廠共同合作開發並提供其專業發酵代工服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88元;錸寶(8104)主要從事被動式有機發光顯示器之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05元。
上周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生技醫療、金融、光電業各占二檔,產業平均分布。而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依次為台灣高鐵(2633)、德信(6027),以及富圓采(4969),台灣高鐵重回冠軍寶座。
上周興櫃股有台灣高鐵一檔成交量破萬,股價從15.25元漲至15.95元;成交量掉到亞軍的德信,股價從9.62元上漲至9.82元,漲勢趨緩可能因離收購價10.2元價差已相當有限。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一半是新進榜,包括巧新科技(1563)、弘凱光電(5244)、泉盛(4159)、旭晶能源(3647),以及紘通企業(5271)。從股價來看,巧新科技、旭晶能源,以及紘通企業均為價漲量增,其中巧新科技周漲幅達11.0%,而弘凱光電成交量是從247名直接衝到第七名。
本周有二家公司即將登錄興櫃,金穎生技(1796)主要產品包含牛樟芝、納豆激?、乳酸菌等,多年來與國內外知名大廠共同合作開發並提供其專業發酵代工服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88元;錸寶(8104)主要從事被動式有機發光顯示器之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05元。
上周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生技醫療、金融、光電業各占二檔,產業平均分布。而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依次為台灣高鐵(2633)、德信(6027),以及富圓采(4969),台灣高鐵重回冠軍寶座。
上周興櫃股有台灣高鐵一檔成交量破萬,股價從15.25元漲至15.95元;成交量掉到亞軍的德信,股價從9.62元上漲至9.82元,漲勢趨緩可能因離收購價10.2元價差已相當有限。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一半是新進榜,包括巧新科技(1563)、弘凱光電(5244)、泉盛(4159)、旭晶能源(3647),以及紘通企業(5271)。從股價來看,巧新科技、旭晶能源,以及紘通企業均為價漲量增,其中巧新科技周漲幅達11.0%,而弘凱光電成交量是從247名直接衝到第七名。
本周有二家公司即將登錄興櫃,金穎生技(1796)主要產品包含牛樟芝、納豆激?、乳酸菌等,多年來與國內外知名大廠共同合作開發並提供其專業發酵代工服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88元;錸寶(8104)主要從事被動式有機發光顯示器之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