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IPO股票資訊網公告

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歡迎投資人多多利用平台討論交流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公司新聞公告
日期
公司名稱
新聞標題

台灣東洋再出手,子公司將上興櫃。創益生技宣布,該公司旗下「新陳代謝症候群治療藥物BELVIQ(暫定:沛麗婷),針對肥胖症的新成份新藥正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查驗登記(NDA)中,未來將有機會成為公司營收小金雞。

創益表示,目前公司的經營團隊過去即為知名減重藥品諾美婷之銷售團隊,曾創造一年在台最高銷售達7億元的實績,依創益生技現有之醫院、診所、藥局通路基礎應可創造一定的佳績。

創益生技成立於2011年,前身是東洋的消費保健品醫療事業處,主要業務為研發、行銷自費醫療領域之處方藥品,另有非處方指示用藥及健康食品。創益是國內少有的保健、醫藥品供應商,實收資本額2.04億元,該公司將於1月20日登錄興櫃,參考價格45元。

創益表示,沛麗婷是近十年來第一個被美國核准且成功來台的減重藥品,由於減重管理市場需求成長迅速,特別是亞洲民眾普遍意識高漲;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肥胖」列入疾病範圍之內,而目前國內仍未有具有效果而副作用少的減重產品。

創益在2013年第2季取得沛麗婷產品的台灣專屬授權,該產品是由Arena藥廠開發,未來,沛麗婷在台灣從臨床到銷售,都會由創益負責,目前該藥品正於台大醫院、中國醫大附屬醫院、成功大學附屬醫院執行銜接性臨床試驗。

沛麗婷去年10月已經正式由創益向TFDA提出新藥查驗登記程序,預計上市日期為明年第2季,另若能進一步取得衛服部核准「免除銜接性試驗或降低受試者人數」,則可縮短取證時間,可望提前至今年底上市銷售。

除創益將登興櫃,近期不少新藥公司也將掛牌興櫃,月底前生技掛牌列車啟動,熱鬧非凡,其中,包括重量級的新藥公司生控、心悅都是在月底前完成興櫃程序。

關於保險業從事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業務,金管會近期將有三大動作,包括:最快本周同意保險業可以從事保費融資、找已經開業的八大業者討論銀聯卡人民幣收付問題,以及解決產險外匯收付的問題。

據了解,農曆年前有望看到首波產險業OIU開業,富邦產險、國泰產險為首波受惠者。

金管會最快本周業務會報通過,購買OIU的保單的保戶,可以透過銀行保費融資的方式,購買保單,通過之後將發文給業者,業者就可以從事相關業務。

金管會官員表示,由於保費融資是屬於無擔保貸款,壽險業者與銀行業者必須溝通好債權確保的方式。解約金、保險給付先還本息是其中一種,雙方只要債權確保溝通清楚,已經開辦OIU的業者就可從事相關業務。

業者表示,雖然保費融資的利率會比以保單當作質權貸款來得高,相較於向保險公司保單貸款利率高達6%~7%,保費融資還是相對成本較低,對國際客戶來說,仍具有誘因。

另外由於業者反映,不能用銀聯卡刷人民幣保費,使得OIU的業績難以大有進展。業者表示,目前外籍客戶買OIU的保單,通常是利用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進行匯款,支付方式較為受限,若銀聯卡可刷保費,可帶動旅客的購買意願。

金管會開放保險業辦理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業務以來,已經有八家壽險業者開業,多以美元利率變動型保單應戰,後發的全球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宣告利率皆以4%以上吸睛,而較早開業的國壽也提高競爭力,也將宣告利率從原本3.7%調高至3.82%。

關於保險業從事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業務,金管會近期將有三大動作,包括:最快本周同意保險業可以從事保費融資、找已經開業的八大業者討論銀聯卡人民幣收付問題,以及解決產險外匯收付的問題。

據了解,農曆年前有望看到首波產險業OIU開業,富邦產險、國泰產險為首波受惠者。

金管會最快本周業務會報通過,購買OIU的保單的保戶,可以透過銀行保費融資的方式,購買保單,通過之後將發文給業者,業者就可以從事相關業務。

金管會官員表示,由於保費融資是屬於無擔保貸款,壽險業者與銀行業者必須溝通好債權確保的方式。解約金、保險給付先還本息是其中一種,雙方只要債權確保溝通清楚,已經開辦OIU的業者就可從事相關業務。

業者表示,雖然保費融資的利率會比以保單當作質權貸款來得高,相較於向保險公司保單貸款利率高達6%~7%,保費融資還是相對成本較低,對國際客戶來說,仍具有誘因。

另外由於業者反映,不能用銀聯卡刷人民幣保費,使得OIU的業績難以大有進展。業者表示,目前外籍客戶買OIU的保單,通常是利用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進行匯款,支付方式較為受限,若銀聯卡可刷保費,可帶動旅客的購買意願。

金管會開放保險業辦理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業務以來,已經有八家壽險業者開業,多以美元利率變動型保單應戰,後發的全球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宣告利率皆以4%以上吸睛,而較早開業的國壽也提高競爭力,也將宣告利率從原本3.7%調高至3.82%。

台股跌,壽險業身價也跟著跌。保險局14日公布最新統計,台股去年11月下探8,320點,壽險業淨值一個月就蒸發437億元,整體淨值跌破兆元大關,來到9,934億元。若以目前台股跌到7,742點推估,壽險業淨值應已在9,300億元附近,槓桿倍數大幅拉高。

由於壽險資金應該有10%左右是投資國內外股市,因此股市行情好不好,與壽險淨值高度相關,也決定壽險公司是否需要增資或調整資產部位。

此外,朝陽人壽未能在去年底依原訂計畫進行土地作價增資,保險局副局長施瓊華表示,已經從去年底開始起算,金管會將依據保險法在90天內啟動立即糾正措施,但朝陽人壽也一再向保險局表示,正在洽談對象,希望引進新的資金增資。

但據了解,金管會從去年底就開始以「專案金檢」名義,派員長期進駐朝陽人壽,至今仍未撤回,會緊盯朝陽人壽相關資產及資金變化,同時未必等到90天才採取動作,一旦確定朝陽人壽已無任何可能完成自救,即可能會展開接管動作。

已有逾20兆資產的壽險業,去年上半年大幅加碼台股,到10月底總市價還有1.08兆元,國外投資也已逾10兆元;去年4月台股逼近萬點,且陸港股尚未回檔前,壽險業整體淨值還高達1兆768億元,但隨著陸港股重挫、台股回檔,6月壽險業淨值就已跌破1兆元,但7月因國泰人壽承受國寶及幸福人壽,淨值增加數百億元,整體壽險淨值又重新回到兆元以上。

去年下半年台股跌破9,000點,8月甚至下探7,400點,加上全球資本市場都波動,壽險業淨值跟著縮水,希望向金管會爭取資本適足率暫行措施,直到10月台股重回8,500點以上,整體淨值才又重回兆元以上,但11月台股跌,壽險淨值再度跟著跌回9,934億元。

去年12月新光人壽出售新光三越A8館,且南山人壽認列不動產增值利益,加上單月獲利等,大型壽險公司淨值變動可能不大,但今年1月以來,台股跌破8,000點,再度逼近7,600點關卡,壽險業淨值預估也再大幅縮水。

台電已於今年1月4日,宣布成立水火力發電、核能發電、輸供電、配售電等四大事業部,並採行「廠網分工」、「會計分離」制度。這是國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電力事業改革,現在於馬政府的最後任期完成,算交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也替未來電業自由化做好準備。

推動民營化、自由化,在上個世紀90年代,可以說是伴隨著我國終止戒嚴體制後,所湧起的改革浪潮中的一環。包括財政部主管的銀行、交通部主管的電信、鐵公路運輸,以及經濟部主管的油電、糖鹽、鋼鐵、造船、菸酒專賣等各種類型的公營事業,都是被檢討對對象。但中油、台電這兩個大型民生相關的國營事業是最困難的。

甚者,在2012年的油電雙漲,造成物價波動,引起大量民怨後,台電及中油公司被迫成立經營改善小組,經濟部也分別派了兩位次長擔任兩家公司的董事長,深入基層進行改革,希望全面檢討兩家公司之經營效率、採購制度、人事制度及民營化進程等課題。

當然,有些也不全然是台電本身的問題。國營事業負有一些政策性任務,例如照顧偏鄉是政府長期的既定政策。但以台電來講,因此造成成本不夠公開透明,難以市場效率進行檢驗。另方面,政府照顧民生,讓人民享受低價用電,雖是德政,但過低的電價,導致浪費及產生資源的配置錯誤,則應該矯正。2013年我國住宅電價為全球第3低,工業電價為全球第4低,這是扭曲市場機制下的結果。

對於工業用電的補貼,雖然增加出口競爭力,但某種程度也是圖利財團。更嚴重的是,妨害產業節能方向的升級轉型,及阻礙有效率產業的發展,讓夕陽產業苟延殘喘。此外,為人詬病的台電與民營電廠之間的購電爭議,偏偏這些電廠的成立與人事都與台電關係匪淺,不少人都是借將台電退休或離職的高管。因此台電的改革,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改革背後,應以電業自由化為導向的「電業法」為準繩,但該法的修正案已經20年,先後多次進出立法院,卻遲遲未能過關。去(104)年7月16日行政院有最新版本的修正草案,也還在等立院三讀立法程序。此次修正方向將朝發電業及電力網業分離,並開放發電業及售電業申設;成立財團法人電力調度中心統籌執行電力調度,公平使用電力網,建立一個具公平性、多元性及前瞻性之電力市場;另由行政院指定電業管制機關管理與監督電力市場及確保用戶用電權益;並明定電價訂定程序,以為推動電力市場自由化之依據。

因此依其法律架構,改革的方向是要從台電綜合電業型態,切割出發電、輸配電二大部門。另外發電業開放民營,火力發電市場應完全自由化,並降低申設投資門檻。汽電共生廠的電子業者也可兼營電業,未來發電業與客戶間可自由訂定費率。雖然當前民營電廠的發電成本仍高,但是一個健全的競爭機制,能有效推動新能源技術的進步,讓台電壟斷的爭議降低,同時更多的發電來源,也能分散斷電風險,政府只需建立清楚合約,並制訂保證收購電價,以保護新進業者,其他就讓市場機制自行運作,優勝劣敗。

目前台電推動事業部建立「廠網分工」與「會計分離」制度就是很好的起點。實施事業部廠網分工制,從電廠到用戶家中的每一度電,能清楚劃分發電、輸供電到配售電,每個階段、部門都會有權責與成本區分,透過會計分離制度建立單獨會計報表,釐清權責分界地帶並改善交叉補貼情況,讓各廠處更清楚並強化經營管理能力。未來四大事業部也能互拼績效,內部建立良性競爭環境,實踐企業化經營效率。

台灣有98%的能源仰賴進口,發電成本隨著國際燃料價格波動,唯有更強的市場化,才能發揮智慧電網的優點,並讓我國電力結構優化,這乃全民之福。

以炸雞為主力產品的台灣肯德基宣布,將於今(15)日起調漲部分炸雞類產品售價,不同品項分別漲5元與10元,漲幅自5.3%至11%。

台灣肯德基表示,此次調價,主要是反映成本,由於雞肉食材價格持續上揚,基本工資也從95元調漲至120元,對營運成本造成甚大壓力,故決定調整部分商品售價,以持續提供優良品質商品給消費者。

肯德雞表示,此次調價只針對部分炸雞類產品調整,至於漢堡、早餐與甜點全品項與冷/熱飲料全品項則均維持原價。此外,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啦雞腿堡、蛋撻、紙包雞、雞米花等產品價格均未調整。

台灣肯德基強調,面對食材原物料成本與工資上漲,許多餐飲業早已調漲售價因應,惟肯德基自2008年迄今、已8年未調整價格,是同業中最晚調價者。肯德基並指出,肯德基一直以來都堅持於炸雞的品質與美味,因此炸雞都在店內現場醃製,經過標準裹粉步驟,並於店內手工新鮮現炸,而非中央廚房預炸再加熱,以呈現炸雞多層次酥脆口感。

台灣肯德基即日起漲5元的商品有「?啦脆雞」單點售價原44元,調整為49元,「?啦雞腿堡重量級XL套餐」由原155元、漲為160元;漲價10元的品項則有「吮指雙雞套餐」、「5塊雞桶」、「全家餐」及「吮指雙雞重量級XL套餐 」。

台灣肯德基並指出,在反映成本調整部分商品售價後,仍將推出多重優惠選擇方案,除激省午晚餐時段的優惠,還有推出多種餐點組合的網路優惠券活動,於網路預訂快取餐點再享好禮三選一,以及新會員首購禮等眾多超值方案。

從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與高盛的研究,2016年全球企業的資本投資熱點將出現分流,電腦、研發及軟體等高科技領域是資本支出最大的產業,但反觀能源、礦業及化工業將削減資本投資預算20∼50%。法人表示,成熟市場股票與科技型股票,依舊是上半年的股票選項。

瀚亞投資表示,受到全球商品價格重挫影響,資本投資成長將出現不尋常的集中現象,高盛報告,增加資本支出的產業集中在網路、軟體、科技硬體、IT服務與醫療照護,包括三星、羅氏、諾華及微軟等的研發支出,將占所有上市公司研發支出的25%;反觀原物料相關與不動產,將明顯縮減資本支出。

瀚亞美國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網際網路「贏家通吃」的特性反映在電子商務,譬如亞馬遜(Amazon)的銷售市場有29%集中在電子商務,受此影響,全球電子商務的銷售總額也會從2012年的5,450億美元成長到2018年的1.3兆美元。

瀚亞投資指出,美銀美林經理人的調查報告,科技股仍是經理人加碼的產業首選,投資人可加碼美國高科技基金或成熟市場股票型基金。

宏利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學家Megan Green認為,2016年全球景氣復甦將持續由美國所帶領,美國這次經濟復甦將如同過去經驗,主要由消費需求所驅動。在家戶致力於去槓桿化並持續改善財務狀況之餘,低油價也會改善零售業績,這樣的景況可望持續到年底。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分析,科技產業的布局重點在於趨勢的掌握,以當前的發展走向來看,物聯網有望取代個人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成為下一個引領科技潮流的板塊。

史肯達利分析,2016年網路攻擊事件預期將持續攀升,加上大型科技業者在傳統科技產品及服務需求放緩的情況下,將更聚焦於資訊安全等高成長領域,這些大型企業可能透過併購來增強自身在資訊安全領域的實力,有機會驅動2016年見到更多產業併購。

施羅德投信多元資產投資團隊副總裁莊志祥分析,預期2016年將延續2015市場的景氣概況,首先,因美國持續引領復甦,但其他國家的成長動能不足,看好緩慢、但能持續成長的資產類別。

上市櫃公司從今(15)日起實施暫停交易制度。證交所表示,若擬將於下周一(18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重大事項者,須在今天向證交所提出申請股票暫停交易。

證交所表示,依104年7月13日公告修正之「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暫停交易制度訂於今日起開始施行。

證交所指出,近期陸續接獲上市公司詢問,倘董事會預計於該施行日決議處理程序第13條之1第1項各款事由者,是否需於前一日(即1月14日)向證交所申請暫停交易。

證交所表示,上市公司倘預計於15日施行日召開董事會決議處理程序第13條之1第1項各款事由,因暫停交易制度是於15日開始施行,因此,上市公司於14日不需申請暫停交易。

不過,證交所強調,若於今天發生處理程序第13條之1第1項但書緊急情事,或第2項有關上市公司發現大眾傳播媒體報導,或其他資訊顯示對其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情事,且上市公司無法於發現當日說明者,仍應主動申請暫停交易。

巴黎氣候大會中國承諾減碳,並將eBus列入「十三五規劃」減碳重點項目,中國電芯廠大量買入磷酸鋰鐵材料,大單灌進長園科(8038)以及旗下與台塑生醫合資子公司台塑鋰鐵,兩家氧化磷酸鋰鐵瞬間供不應求,長園科去年12月營收衝上2012年4月以來新高,盈面大增。

長園科去年前3季EPS-1.34元,其中第3季EPS-0.02元,虧損因業外利益3,400萬元收斂,據悉,公司11、12月都有獲利成績,合計有千萬元以上,估計將帶旺去年第4季繳出獲利成績,今年第1季延續獲利,年度拚獲利盈面大。

展望今年第1季,長園科供貨吃緊情況仍未改善,能見度是有史以來的長,幾乎可以看到年底,長園科透露,上半年鋰鐵材料出貨暢旺表現,將連帶帶旺公司電池模組出貨成績,今年終於苦盡甘來,獲利的表現可以期待。

台股跌跌不休,昨(14)日再度下跌81點收7,742點波段新低,拖累IPO(首次公開募股)股蜜月行情及上市櫃公司辦理SPO(現金增資)。

據統計,去年12月以來,19家IPO公司已有11家跌破承銷價,而14家辦理現金增資有6家跌破現增價,多家近期將辦理現金增資者,也面臨現增價保衛戰。

據統計,去年12月以來共有19家上市櫃公司新掛牌,其中,同泰、F-波力、台數科、F-三汰、邑錡、高野、銘鈺、大中、科懋、F-大拓及夠麻吉等11家公司,昨天收盤價已低於上市櫃承銷價,折價幅度約1∼17%。

法人表示,無論是興櫃轉上櫃或是轉上市,許多公司在興櫃時股價已把利多反應完,上市櫃前幾天為了吸引買氣及抽籤人氣,股價會再拉一波,使得上市櫃後股價反而有向下修正的壓力。

其中,邑錡挾超額認購1,337倍之姿,去年12月29日以每股76元上櫃掛牌,股價一度衝高至119元,惟去年12月營收較前年同期減少14.15%,拖累股價表現,昨天盤中更創IPO以來新低。

銘鈺則受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傳統淡季影響,去年12月合併營收年減20.48%,上周三(6日)掛牌以來股價已下跌近2成。

股價跌不停,不只新IPO股出現跌破承銷價,連不少上市櫃公司辦理SPO也出現摜破現增價,如台中銀、台玻及兆豐金等,昨天股價也都跌破現增價。

此外,已經完成現增申購的笙科、安馳等昨日收盤價各31.25元、26.5元,現增承銷價各為30元、24元,均面臨現增價保衛戰,即將辦理SPO的奇美材昨日收盤價18.7元,則早已跌破預定承銷價20元。

另外,金融股價直直落,也延宕金控增資案進度,中信金、富邦金均受到影響。其中,中信金已獲主管機關核准,將現增募集期由三個月展延至六個月。

台股跌跌不休,昨(14)日再度下跌81點收7,742點波段新低,拖累IPO(首次公開募股)股蜜月行情及上市櫃公司辦理SPO(現金增資)。

據統計,去年12月以來,19家IPO公司已有11家跌破承銷價,而14家辦理現金增資有6家跌破現增價,多家近期將辦理現金增資者,也面臨現增價保衛戰。

據統計,去年12月以來共有19家上市櫃公司新掛牌,其中,同泰、F-波力、台數科、F-三汰、邑錡、高野、銘鈺、大中、科懋、F-大拓及夠麻吉等11家公司,昨天收盤價已低於上市櫃承銷價,折價幅度約1∼17%。

法人表示,無論是興櫃轉上櫃或是轉上市,許多公司在興櫃時股價已把利多反應完,上市櫃前幾天為了吸引買氣及抽籤人氣,股價會再拉一波,使得上市櫃後股價反而有向下修正的壓力。

其中,邑錡挾超額認購1,337倍之姿,去年12月29日以每股76元上櫃掛牌,股價一度衝高至119元,惟去年12月營收較前年同期減少14.15%,拖累股價表現,昨天盤中更創IPO以來新低。

銘鈺則受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傳統淡季影響,去年12月合併營收年減20.48%,上周三(6日)掛牌以來股價已下跌近2成。

股價跌不停,不只新IPO股出現跌破承銷價,連不少上市櫃公司辦理SPO也出現摜破現增價,如台中銀、台玻及兆豐金等,昨天股價也都跌破現增價。

此外,已經完成現增申購的笙科、安馳等昨日收盤價各31.25元、26.5元,現增承銷價各為30元、24元,均面臨現增價保衛戰,即將辦理SPO的奇美材昨日收盤價18.7元,則早已跌破預定承銷價20元。

另外,金融股價直直落,也延宕金控增資案進度,中信金、富邦金均受到影響。其中,中信金已獲主管機關核准,將現增募集期由三個月展延至六個月。

台股跌跌不休,昨(14)日再度下跌81點收7,742點波段新低,拖累IPO(首次公開募股)股蜜月行情及上市櫃公司辦理SPO(現金增資)。

據統計,去年12月以來,19家IPO公司已有11家跌破承銷價,而14家辦理現金增資有6家跌破現增價,多家近期將辦理現金增資者,也面臨現增價保衛戰。

據統計,去年12月以來共有19家上市櫃公司新掛牌,其中,同泰、F-波力、台數科、F-三汰、邑錡、高野、銘鈺、大中、科懋、F-大拓及夠麻吉等11家公司,昨天收盤價已低於上市櫃承銷價,折價幅度約1∼17%。

法人表示,無論是興櫃轉上櫃或是轉上市,許多公司在興櫃時股價已把利多反應完,上市櫃前幾天為了吸引買氣及抽籤人氣,股價會再拉一波,使得上市櫃後股價反而有向下修正的壓力。

其中,邑錡挾超額認購1,337倍之姿,去年12月29日以每股76元上櫃掛牌,股價一度衝高至119元,惟去年12月營收較前年同期減少14.15%,拖累股價表現,昨天盤中更創IPO以來新低。

銘鈺則受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傳統淡季影響,去年12月合併營收年減20.48%,上周三(6日)掛牌以來股價已下跌近2成。

股價跌不停,不只新IPO股出現跌破承銷價,連不少上市櫃公司辦理SPO也出現摜破現增價,如台中銀、台玻及兆豐金等,昨天股價也都跌破現增價。

此外,已經完成現增申購的笙科、安馳等昨日收盤價各31.25元、26.5元,現增承銷價各為30元、24元,均面臨現增價保衛戰,即將辦理SPO的奇美材昨日收盤價18.7元,則早已跌破預定承銷價20元。

另外,金融股價直直落,也延宕金控增資案進度,中信金、富邦金均受到影響。其中,中信金已獲主管機關核准,將現增募集期由三個月展延至六個月。

台股跌跌不休,昨(14)日再度下跌81點收7,742點波段新低,拖累IPO(首次公開募股)股蜜月行情及上市櫃公司辦理SPO(現金增資)。

據統計,去年12月以來,19家IPO公司已有11家跌破承銷價,而14家辦理現金增資有6家跌破現增價,多家近期將辦理現金增資者,也面臨現增價保衛戰。

據統計,去年12月以來共有19家上市櫃公司新掛牌,其中,同泰、F-波力、台數科、F-三汰、邑錡、高野、銘鈺、大中、科懋、F-大拓及夠麻吉等11家公司,昨天收盤價已低於上市櫃承銷價,折價幅度約1∼17%。

法人表示,無論是興櫃轉上櫃或是轉上市,許多公司在興櫃時股價已把利多反應完,上市櫃前幾天為了吸引買氣及抽籤人氣,股價會再拉一波,使得上市櫃後股價反而有向下修正的壓力。

其中,邑錡挾超額認購1,337倍之姿,去年12月29日以每股76元上櫃掛牌,股價一度衝高至119元,惟去年12月營收較前年同期減少14.15%,拖累股價表現,昨天盤中更創IPO以來新低。

銘鈺則受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傳統淡季影響,去年12月合併營收年減20.48%,上周三(6日)掛牌以來股價已下跌近2成。

股價跌不停,不只新IPO股出現跌破承銷價,連不少上市櫃公司辦理SPO也出現摜破現增價,如台中銀、台玻及兆豐金等,昨天股價也都跌破現增價。

此外,已經完成現增申購的笙科、安馳等昨日收盤價各31.25元、26.5元,現增承銷價各為30元、24元,均面臨現增價保衛戰,即將辦理SPO的奇美材昨日收盤價18.7元,則早已跌破預定承銷價20元。

另外,金融股價直直落,也延宕金控增資案進度,中信金、富邦金均受到影響。其中,中信金已獲主管機關核准,將現增募集期由三個月展延至六個月。

台股跌跌不休,昨(14)日再度下跌81點收7,742點波段新低,拖累IPO(首次公開募股)股蜜月行情及上市櫃公司辦理SPO(現金增資)。

據統計,去年12月以來,19家IPO公司已有11家跌破承銷價,而14家辦理現金增資有6家跌破現增價,多家近期將辦理現金增資者,也面臨現增價保衛戰。

據統計,去年12月以來共有19家上市櫃公司新掛牌,其中,同泰、F-波力、台數科、F-三汰、邑錡、高野、銘鈺、大中、科懋、F-大拓及夠麻吉等11家公司,昨天收盤價已低於上市櫃承銷價,折價幅度約1∼17%。

法人表示,無論是興櫃轉上櫃或是轉上市,許多公司在興櫃時股價已把利多反應完,上市櫃前幾天為了吸引買氣及抽籤人氣,股價會再拉一波,使得上市櫃後股價反而有向下修正的壓力。

其中,邑錡挾超額認購1,337倍之姿,去年12月29日以每股76元上櫃掛牌,股價一度衝高至119元,惟去年12月營收較前年同期減少14.15%,拖累股價表現,昨天盤中更創IPO以來新低。

銘鈺則受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傳統淡季影響,去年12月合併營收年減20.48%,上周三(6日)掛牌以來股價已下跌近2成。

股價跌不停,不只新IPO股出現跌破承銷價,連不少上市櫃公司辦理SPO也出現摜破現增價,如台中銀、台玻及兆豐金等,昨天股價也都跌破現增價。

此外,已經完成現增申購的笙科、安馳等昨日收盤價各31.25元、26.5元,現增承銷價各為30元、24元,均面臨現增價保衛戰,即將辦理SPO的奇美材昨日收盤價18.7元,則早已跌破預定承銷價20元。

另外,金融股價直直落,也延宕金控增資案進度,中信金、富邦金均受到影響。其中,中信金已獲主管機關核准,將現增募集期由三個月展延至六個月。

高鐵高鐵跑第一,公益行善不遺餘力!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台灣高鐵公司營運以來,年年贊助弱勢家庭與團體免費搭乘高鐵去旅行,台南站也持續不斷贈票圓夢,讓社會弱勢者感受到溫暖的愛心。

快速、舒適的高鐵,已成為現代人南北往來最便捷的交通工具,載客數因而逐年增加,然而對於偏鄉孩童與貧困孤老等弱勢者來說,搭乘高鐵仍然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為一圓他們的美夢,高鐵台南站一直以來都很關心這些弱勢人士,相繼贈送車票讓他們搭乘高鐵去旅行。

高鐵台南站站長古李安表示,台灣高鐵公司自2008年至今特別規畫啟動台灣高鐵「微笑列車」,邀請弱勢團體、家庭搭乘高鐵,體驗高鐵的舒適與便利,並安排豐富的知性之旅,希望帶給他們快樂且難以忘懷的回憶。

古李安指出,台南站自97年迄今,已贊助30個弱勢團體、1,352人參加高鐵之旅,由台南前往台中、新竹、台北、板橋或嘉義前往桃園、台北等站,2015年就有5個學校與團體共128人感受到高鐵台南站的愛心與關懷。

台股跌跌不休,昨(14)日再度下跌81點收7,742點波段新低,拖累IPO(首次公開募股)股蜜月行情及上市櫃公司辦理SPO(現金增資)。

據統計,去年12月以來,19家IPO公司已有11家跌破承銷價,而14家辦理現金增資有6家跌破現增價,多家近期將辦理現金增資者,也面臨現增價保衛戰。

據統計,去年12月以來共有19家上市櫃公司新掛牌,其中,同泰、F-波力、台數科、F-三汰、邑錡、高野、銘鈺、大中、科懋、F-大拓及夠麻吉等11家公司,昨天收盤價已低於上市櫃承銷價,折價幅度約1∼17%。

法人表示,無論是興櫃轉上櫃或是轉上市,許多公司在興櫃時股價已把利多反應完,上市櫃前幾天為了吸引買氣及抽籤人氣,股價會再拉一波,使得上市櫃後股價反而有向下修正的壓力。

其中,邑錡挾超額認購1,337倍之姿,去年12月29日以每股76元上櫃掛牌,股價一度衝高至119元,惟去年12月營收較前年同期減少14.15%,拖累股價表現,昨天盤中更創IPO以來新低。

銘鈺則受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傳統淡季影響,去年12月合併營收年減20.48%,上周三(6日)掛牌以來股價已下跌近2成。

股價跌不停,不只新IPO股出現跌破承銷價,連不少上市櫃公司辦理SPO也出現摜破現增價,如台中銀、台玻及兆豐金等,昨天股價也都跌破現增價。

此外,已經完成現增申購的笙科、安馳等昨日收盤價各31.25元、26.5元,現增承銷價各為30元、24元,均面臨現增價保衛戰,即將辦理SPO的奇美材昨日收盤價18.7元,則早已跌破預定承銷價20元。

另外,金融股價直直落,也延宕金控增資案進度,中信金、富邦金均受到影響。其中,中信金已獲主管機關核准,將現增募集期由三個月展延至六個月。

散裝航運景氣低迷,陽明海運集團旗下散裝航商光明海運(2639)昨(14)日宣布將終止興櫃股票登錄掛牌,未來視情況再重啟掛牌作業。

光明海運主管表示,董事會決定撤銷興櫃股票掛牌,主要考量公司現階段的財務、業務及整體經營規畫,未來將調整營運策略及經營體質,待有所成效後再重啟掛牌作業。

受到散裝航運業景氣低迷,波羅的海散裝船運價指數(BDI)已跌破400點大關,創下歷史新低,光明營運也跟著摔落谷底。去年上半年光明海運營收僅10.6億元,年減28.2%;稅後大虧9.99億元,相較前年同期小賺4,386萬元「由盈轉虧」,每股稅後淨損達4.86元。拖累持股約86%的母公司陽明也必須認列業外虧損。

光明目前共擁有20條散裝船舶,以巴拿馬極限型船和海岬型船為主,剛好是這波BDI下跌重災區。加上光明多數船舶合約於去年底、今年初剛到期換約,目前多數船舶幾乎都是一年內的短約,受到BDI衝擊格外明顯。

陽明海運(2609)旗下專營散裝船的光明海運(2639),不敵散裝船運市場長期低迷造成的虧損而導致股價嚴重偏低現況,昨(14)日董事會決議通過終止興櫃股票登錄掛牌買賣。

光明昨日股票成交價2.75元,報買5千張,報賣1萬張。公司方面說明,撤銷興櫃股票掛牌係基於現階段財務、業務及整體經營之規劃之考量,未來將調整營運策略及經營體質,待有所成效後再重啟掛牌作業。

台股暫停交易新制今(15)日起上路,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均提醒,若上市櫃公司在開盤前遇到媒體報導,卻無法說明的情事,應於上午7點30分前申請停止交易,若未來得及申請,可能遭遇罰則。

在新制上路的第一天,證交所表示,只有大眾傳播媒體報導、或其他資訊顯示對其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情事,且無法說明的公司,才需要申請暫停交易;但於今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重大事項的公司,因昨日新制還未實施,毋需申請。

至於下周一(18日)將召開董事會、且決議重大事項的公司,則應於前一個交易、也就是今日,須向證交所申請暫停交易。證交所表示,由於暫停交易機制,並不包含盤中暫停交易,且須為整個交易日停止交易,因此上市公司須一大早就申請,才能及時完成交易作業。

統一超(2912)轉投資、持股3成的統一星巴克,去年在展新形態店、推新商品下,營收、獲利均有二位數成長。法人推估,統一星巴克去年獲利可望突破8億元,今年計畫展店至405店,且擴大經營熟客策略,有助推升獲利再增1至2成,挑戰9億高點,穩居統一超金雞母寶座。

統一超去年前3季獲利上億的轉投資事業,包括有統一星巴克、統一速達、康是美、統一百華、博客來、統昶行銷、捷盟行銷等,其中以統一星巴克表現最為亮眼,獲利高達6.11億,較前年成長14.42%。康是美、統一速達全年營收則將首度躍上百億元大關。統一超昨日股價收在196.5元,下跌3.5元。

在星巴克進入台灣18年來,台灣喝咖啡人口持續成長,估計全台整體咖啡產值規模已從過去的600多億達到700億元,且至2014年底,國人每年的飲用杯數平均杯數也從過去的50幾杯,翻倍到100杯以上,且對於咖啡品質的要求也愈來愈高。

有鑑於此,為了深耕熟客,統一星巴克宣布,將在2月24日導入全新熟客經營計劃-「星禮程」方案。採取消費集星點的方式,將會員分成3個星級,消費愈多,累積的星點愈多,也就能跳到最高等級會員,每個星級所得到的優惠不同,預料此方案,至今年底將吸引逾30萬會員參與。

統一星巴克總經理徐光宇表示,這是對熟客服務再進化,過去隨行卡只是儲值集點、集紅利,現在隨行卡則是消費給星點,分成新星級、綠星級及金星級,讓熟客們享有尊屬的尊榮感。

他說,這套系統研發了相當久的時間,斥資數千萬元,是歷年來最大的挑戰。可望帶動消費頻率的成長及消費金額的增加。不過,他也坦言,未來買一送一活動的頻率則會減少。

這幾年來,統一星巴克在熟客經營策略下了不少功夫,從2002年推出第一代隨行卡,成為餐飲業發行電子錢包的先驅,後續更隨著卡面二代升級、數位升級、行動支付、記名服務等功能革新,帶動隨行卡消費占比已近5成、高達43%。

統一星巴克表示,星禮程的優惠相當多,每個星級不一樣,包括好友分享、指定商品優惠、免費中杯飲料、專屬生日架禮及新品飲料嚐鮮等等。預料可帶動另一波集星風潮,而今年內部也規畫再展店,從現有的365店展至405店,有機會帶動營收、獲利成長達到二位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