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富邦產險 | 2025/05/04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4,678,395,6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70826461 | 許金泉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富邦產險股價即時行情(公)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昨均 | 買漲跌幅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昨均 | 賣漲跌幅 |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 | - |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富邦產險(公) 富邦產險股價趨勢圖
日期 |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
富邦產險公司簡介
股票代號 | 5828 | 公司名稱 |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
統一編號 | 70826461 | 成立日期 | 90/12/19 |
董事長 | 許金泉 | 公開發行日期 | 91/07/01 |
普通股(元) | 467,839,560股(含私募150,000,000股) | 公司電話 | 02-66367890 |
股務代理 | 富邦綜合證券股務代理部 | 公司網址 | https://www.fubon.com/insurance |
股務地址 | 台北市100許昌街17號2樓(壽德大樓) | 股務電話 | 02-23611300 |
富邦產險公司新聞公告
智慧型手機在年輕族群中的普及率日益升高,隨著手機價格的攀升,許多人開始關注對愛機的保障。根據保發中心統計,2024年手機保險保費總額達51.34億元,顯示手機保險已成為保障高價電子產品的熱門選擇。特別的是,手機保險在中高齡族群的投保率也持續上升,這與他們較穩定的經濟能力有關。
富邦產險指出,40歲以下客戶的投保件數在2024年相比2023年有所增加,許多人選擇在購買新機時搭配手機保險,以增加一層保障。該公司的手機保險業務主要通過台灣大哥大電信直營及加盟店進行,去年業績成長,除了受益於台灣大哥大營業據點的增加,也因應了2024年9月iPhone推出的AI手機帶動的換機潮。
國泰產險觀察到,45歲以下的族群一直是手機保險的主要客群,佔比約7成。這個年齡層對手機的依賴度高,偏好高單價旗艦機型,隨著經濟能力的提升,風險意識也逐漸增強,使得投保手機保險成為一種「剛需」。
保發中心統計顯示,行動裝置保單市場自2018年推出以來,年保費從6.26億元躍升至2020年的36.39億元,2023年達49.09億元,2024年更突破50億元。隨著手機功能的升級和價格的上升,手機保險市場呈現穩定成長。
總理賠金額也逐年攀升,從2021年的10.74億元增加至2022年的13.68億元,2023年達17.15億元,2024年進一步成長至17.25億元,這表明手機保險已成為產險業的重要業務之一。去年手機保險的投保件數相比前一年成長了5.88%,簽單損率為33.6%,仍在產險業可接受範圍內。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觀察到,行動裝置的維修費用不斷上升,為愛機投保手機保險已經成為年輕族群的基本保障,需求穩步成長。
展望今年手機保險市場,富邦產險預期,隨著手機產品的持續更新,如高規格攝影鏡頭、折疊螢幕、AI功能等新技術的引入,手機單價將持續上升,預計手機保險市場仍將有成長空間。然而,由於各電信業者及手機銷售通路同時銷售智慧型手機搭配手機保險,市場競爭激烈,保費成長幅度可能有限。
國泰產險也認為,手機保險的成長將受到行動裝置整體銷售市場的影響,隨著平均價格的上升,消費者的投保意願也將增加,這將為保費成長帶來助力。
手機價值不斐,一旦不慎摔落或受潮,損失不僅僅是金錢,更是日常生活的不便。根據台灣產險業者的統計,去年手機險的理賠案件中,摔機、螢幕問題以及受潮成為最常見的三種損壞類型。為了降低意外發生後的經濟負擔,專家建議,手機價值高,投保手機險是明智之舉。
富邦產險的數據顯示,去年手機險理賠案件中,摔機事件佔據首位,其次是螢幕問題,包括觸控不良和顯示異常等。國泰產險的過往理賠資料也指出,車禍、摔機導致的螢幕破裂或受潮泡水是最常見的行動裝置損壞情況。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內部資料則顯示,外力壓迫毀損、外殼及螢幕破損、入水受潮是去年手機險理賠案件的前三大原因。
這些數據清楚地告訴我們,摔機、螢幕破裂、受潮等都是導致手機故障的常見原因。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指出,手機險的平均理賠金額接近萬元,對於消費者來說,若需自費維修或置換零件,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為了避免這樣的經濟壓力,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新機或續約舊機時,應該考慮投保行動裝置保險。這樣,一旦手機遭遇意外碎屏、摔壞、落水或輾壓等損壞,就能夠減少維修费用的負擔。
國泰產險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手機險時,需要注意四個關鍵事項。首先,要關注保險費和自負額,確保在無法維修時,能夠承擔相應的自負額。其次,要了解理賠範圍,清楚知道哪些意外事故可以獲得理賠。此外,要留意市面上手機險的細節,特別是對於遺失或無法識別的情況,大部分手機險是無法進行理賠的。
還有,要關注手機險每年的意外損害賠償次數,目前市場上的手機險大多提供一年三次的意外損害賠償次數,但具體的投保方案可能會有所不同。最後,需要注意的是,手機險的投保通常只能線下臨櫃進行,離櫃後即無法承保,退保後也不能再加保。
智慧型手機已成為年輕人的必需品,隨著手機價格不斷攀升,許多 年輕族群也開始為愛機投保手機保險(行動裝置險)。根據保發中心 統計,2024年手機險保費突破50億元,達到51.34億元,顯示手機險 已逐漸成為保障高價電子產品的熱門選擇。特別的是,產險業者觀察 ,手機險在中高齡族群投保率持續成長,評估應與經濟能力較穩定有 關。
富邦產險表示,40歲以下客戶之投保件數2024年相較於2023年呈現 增加趨勢,投保手機保險主要原因是購買新機時安排保險可多一層保 障。而該公司手機保險業務主要通路為台灣大哥大電信直營及加盟店 ,去年手機險業績成長,除了受惠台灣大哥大營業據點增加,也因應 2024年9月iPhone推出AI手機帶動換機潮,進而推升業績。
國泰產險觀察指出,45歲以下族群過去一直是手機險的主要客群, 占比約7成,該年齡層對手機依賴度高,且偏好高單價旗艦機型,風 險意識也隨著經濟能力提升而增強,讓投保手機險成為一種「剛需」 。
保發中心統計,行動裝置保單市場在2018年推出時,年保費僅6.2 6億元,2020年躍升至36.39億元,2023年已達49.09億元,2024年更 突破50億元大關。隨著手機功能升級、價格上揚,手機險市場呈現穩 定成長態勢。
總理賠金額亦逐年攀升,2021年手機險總理賠金額為10.74億元, 2022年增加至13.68億元,2023年達17.15億元,2024年進一步成長至 17.25億元,顯示手機險已成產險業重要業務之一。去年手機險投保 件數相較前一年約成長5.88%,簽單損率33.6%,仍在產險業者可接 受範圍。
對於手機不離身、隨時隨地滑一下的「滑世代」,新安東京海上產 險觀察,行動裝置維修費用日益升高,為愛機投保手機險已是最基本 且必要的保障,年輕族群對手機險需求仍在穩步成長。
展望今年手機險市場,富邦產險表示,手機產品持續推陳出新,例 如具高規格攝影鏡頭、折疊螢幕、AI功能等新技術,相對帶動手機單 價持續上揚,預期手機險仍將有成長空間。不過,各電信業者及手機 銷售通路同時銷售智慧型手機搭配手機險,市場競爭激烈,保費成長 幅度應有限。
國泰產險同樣認為,手機險受行動裝置整體銷售市場影響,隨著平 均價格上升,進而增加消費者投保意願,應可為保費成長帶來助力。
手機愈賣愈貴,一旦不小心手滑,代價可不低。據產險業者統計, 去年手機險理賠案件最常見類型,前三名分別為摔機、螢幕問題及受 潮。產險業者建議,手機單價高,投保手機險可降低意外發生後的經 濟負擔;特別注意的是,手機險僅接受新機投保,一旦離開購機現場 ,便無法確保手機狀況,因此如有投保意願,建議購機當下把握投保 時機。
富邦產險統計,去年手機險理賠案件類型前三名依序為摔機、螢幕 問題(觸控不良、顯示異常等)及受潮;國泰產險就過往理賠資料來 看,行動裝置理賠申請樣態主要以車禍、摔機造成的螢幕破裂或受潮 泡水等較為常見;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內部資料顯示,去年手機險理賠 案件前三大原因分別為外力壓迫毀損、外殼及螢幕破損、入水受潮。
由此可見,舉凡摔機、螢幕破裂、受潮等,都是導致手機故障的常 見原因,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指出,手機險平均每件理賠金額約近萬元 ,若民眾要全額自費維修或置換零件,動輒近萬元的維修費用,對消 費者而言絕對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建議,民眾可依據本身需求,在購入新機或舊機 續約時,為手機額外投保行動裝置保險,當手機發生不可預料的意外 事故,如意外碎屏、摔壞、落水及輾壓等導致損毀,就能省下可觀的 維修費用。
國泰產險提醒,購買新機、有投保手機險需求的民眾,在投保前務 必注意四大事項,首先是保險費與自負額,須注意保費及如果無法維 修需支付多少自負額置換手機;其次是要了解理賠範圍,針對何種意 外事故有進行理賠,另需特別留意市面上的手機險,針對遺失或無法 辨識的情況下,幾乎都無法進行理賠。
此外,還得看清楚手機險每年的意外損害賠償次數,目前市面上的 手機險大多提供一年三次意外損害的賠償次數,但會依照實際投保方 案變動,這部分需詳加注意;最後,線下僅能臨櫃投保,離櫃後即無 法承保,如中途退保後也不能再加保。
台灣金融業龍頭富邦金控在首季的表現驚艷,累計稅後純益達到411.1億元,成長率達35%,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01元,以金控單月、首季、每股盈餘「三冠王」的榮耀,顯示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而國泰金控也表現亮眼,首季稅後純益突破300億元,達到321.2億元,EPS為2.17元,位居第二。
富邦人壽在股票投資部位的調節上不斷進行,資本利得帶動了第一季的獲利成長。3月份的稅後純益為91.8億元,累計達到273.6億元,同比成長125%及57%,成為壽險公司中唯一首季獲利大幅成長的公司,對整體金控首季獲利的貢獻度高達66%,創下歷年3月最高及首季第三高紀錄。國壽則因應金融市場波動,投資操作穩健,3月份獲利達到56.8億元,累計首季稅後純益為182.4億元,對金控的貢獻度超過半數達到56%。
國泰世華銀行3月份的稅後純益為40.2億元,第一季累計達到121.8億元,年成長率為17%,主要得益於放款成長動能強健,有效控管資金成本,以及銷售保險、基金等財富管理商品的業績持續增長,信用卡消費也穩定增加,累計淨手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3%,稅後獲利創下同期歷史新高。北富銀3月份的稅後純益為30.7億元,首季獲利達到101.2億元,同比成長28%及24%。
在產險子公司方面,國泰產險3月份的稅後純益為3.1億元,累計達到10.7億元,創下同期新高,年成長率為23%;富邦產險3月份的稅後純益為4.4億元,累計首季獲利為16.2億元,同比成長21%。
雖然兩大金控的證券子公司在第一季受到全球股市因川普關稱政策震盪走跌的影響,台股日均值年減6%,導致證券經紀收入和金融資產部位損益較去年同期減少,但整體而言,台灣金融業的龍頭企業仍能保持穩健的發展勢頭。
台灣金控業績亮麗,富邦金EPS突破3元創新高
近期,台灣上市金控公司2025年第1季自結獲利出爐,總計稅後純益達1,436.1億元,雖然年減8.6%,但富邦金控表現亮眼,每股純益(EPS)突破3元大關,達到3.01元,創下歷來同期第三高。
面對3月台股重挫逾2,300點的衝擊,以及台幣貶值對金控財務操作的影響,富邦金控依然能保持穩健的獲利表現。子公司富邦人壽3月稅後純益創下歷史新高,達91.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為273.6億元,年增近六成。
富邦人壽在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實現部分國內外股票資本利得,並降低曝險,同時在債市把握利率高檔時點增持債券部位。此外,3月美元對台幣走強,也為公司帶來匯兌利益。
台北富邦銀行3月及第1季稅後純益也創下歷年同期新高,3月稅後純益為30.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01.2億元,年成長24%。富邦產險3月稅後純益4.4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6.2億元,年成長21%。
不過,富邦證券3月稅後純益為3.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6.6億元,年減29%。國泰金控3月稅後純益98.4億元,第1季稅後純益321.2億元,年減14.5%,但子公司國泰世華銀、產險及投信首季稅後純益續創歷史同期新高。
國泰人壽3月稅後純益56.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達182.4億元,年減27.4%。國泰世華銀3月稅後純益40.2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21.8億元,年成長17%,主要受惠放款動能強健、外幣資金成本下降以及財富管理商品銷量亮眼。
14家上市金控2025年第1季自結獲利出爐,稅後純益1,436.1億元,年減8.6%。富邦金每股純益(EPS)突破3元,國泰金EPS 2.17元,新光金為虧損0.71元。
3月台股崩跌逾2,300點,衝擊金控財務操作,證券端自營、承銷獲利受影響,而台幣貶值在部分壽險公司已實施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下,未能如過往當美元升、台幣貶即有匯兌利益,因此3月單月獲利各家金控表現不一。整體金控3月單月稅後純益386.1億元,比前月衰退18%,比去年同月減34%,累計第1季金控總獲利也年減8.6%。
富邦金自結3月稅後純益111.1億元,創下歷史次高,第1季稅後純益411.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5%,EPS為3.01元,為歷來同期第三高。子公司富邦人壽3月稅後純益創下歷史新高、台北富邦銀行3月及第1季稅後純益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富邦人壽3月稅後純益為91.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為273.6億元,年增近六成。富邦人壽基於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高,因此3月實現部分國內外股票資本利得、降低曝險,債市也把握利率高檔時點增持債券部位,而3月美元兌台幣走強,也產生匯兌利益。
北富銀3月稅後純益30.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01.2億元,年成長24%,累計獲利續創歷史新高,第1季利息及手續費淨收益均雙位數成長,富邦產險3月稅後純益4.4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6.2億元,年成長21%。富邦證3月稅後純益3.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6.6億元,年減29%。
國泰金3月稅後純益98.4億元,第1季稅後純益321.2億元,年減14.5%,EPS為2.17元,子公司國泰世華銀、產險及投信首季稅後純益續創歷史同期新高。旗下國泰人壽3月稅後純益56.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達182.4億元,年減27.4%。單月獲利穩健,主要反映資本利得、經常性收益貢獻及避險操作得宜,掌握波段操作,逢高調節股票部位,且經常性收益持續挹注,以及3月新台幣貶值,有利外匯避險操作。
國泰世華銀3月稅後純益40.2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21.8億元,年成長17%。受惠放款動能強健,外幣資金成本因降息影響下降,財富管理商品銷量亮眼,淨息收、手收均成長。
金控雙雄首季獲利壽險子公司貢獻均逾半,富邦金控3月再賺進逾 百億元,累計稅後純益達411.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5%,每股稅 後純益(EPS)3.01元,拿下金控單月、首季、每股盈餘的「三冠王 」;國泰金控首季也在國壽獲利182億元挹注下,稅後純益破300億元 達321.2億元,EPS達2.17元,居第二名。
富邦人壽股票投資部位自年初持續調節,資本利得帶動第一季獲利 成長。3月稅後純益91.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73.6億元,分別較去年 同期成長125%及57%,是各壽險公司中唯一首季獲利較去年同期大 幅成者,對整體金控首季獲利貢獻度高達66%,獲利創歷年3月最高 及首季第三高紀錄;國壽今年來因應金融市場波動,投資操作平穩, 保險本業營運穩健,3月獲利56.8億元,累計首季稅後純益達182.4億 元,對金控貢獻度逾半達56%。
國泰世華銀行3月稅後純益40.2億元,第一季121.8億元,年成長1 7%,主因為放款成長動能強健,有效控管資金成本,另銷售保險、 基金等財富管理各項商品業績持續成長,信用卡消費亦穩定增加,累 計淨手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3%,稅後獲利續創同期歷史新高;北富 銀3月稅後純益30.7億元、首季獲利達101.2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 長28%、24%。
產險子公司方面,國泰產險3月稅後純益3.1億元,累計稅後純益創 同期新高達10.7億元,年成長23%;富邦產3月稅後純益4.4億元,累 計首季獲利16.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
雙雄證券子公司都受到全球股市因川普關稅政策震盪走跌波及,第 一季台股日均值年減6%,影響證券經紀收入、金融資產部位損益較 去年同期減少。
常見問題
投資未上市股票要先審慎評估風險,富邦產險是未上市股票,資訊相對較少,別相信來路不明的資料,以及陌生人的介紹,收集資訊對於新聞媒體甚至這網站的資料都不可全信,必須獨立思考,如果對於不熟悉的投資市場,就建議不要參與,投資有風險,如果已經可以承擔風險,做好功課可以與平台聯繫,交易上都是雙方議定價格,銀貨兩訖,避免交易上詐騙發生。現在詐騙集團會寫出公司前景的「研究報告」,並留下聯絡方式,企圖吸引不知情的人上當。而且現在詐騙集團不是一般話術而已,是有做產業研究,而且認真追蹤即時新聞,投資人真的要保持警覺。
富邦產險股票的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如下:
1.報價撮合:
買賣方提出要投資富邦產險或要賣富邦產險時,版主都會先行報富邦產險的價位等,彼此協議出雙方同意的成交價格;成交後,按照約定的價款、股票交付方式進行下個流程。
2.賣方:約時間及地點交付富邦產險股票
未上市股票有實體股票的交割方式跟無實體的集保交割(375券商辦理或673帳戶匯撥)方式,要先確認好是哪一種。
賣方賣股: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成交,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先與賣方約定時間地點進行股票交割流程,當到了現場時(375無實體則要約集保庫存所在的券商),確認賣方股票及印章沒問題時,則馬上匯款,當匯款確認收到時,則會用印,完成後銀貨兩訖了。股款都是透過電腦匯款,立即會入帳,過去地點都會約在銀行刷摺確認,但現在手機網路銀行查詢入帳方便,所以現在都以賣方方便的地點為主。賣方要備妥「股票」、「原印鑑」、「出讓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375無實體則是準備券商集保存摺、身分證、開戶印章)
3.買方:辦理過戶後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
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會確認股票是實體股票還是無實體股票,確認後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向買方收取身分證影本及印章(新戶會代刻印章)並確認股票交付的時間及地點,然後帶股票至該股票發行公司股務部門或所委託的股務代理機構,完成過戶的手續,並依與買方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及收取款項(通常會用匯款方式所以比較常約在買方要匯款的銀行),買方會取得1.完成過戶自己名下的股票、2.證交稅單(紅色)3.印章。(如果是375則會約在買方的券商,辦理匯入買方的集保)
4.如何確認富邦產險股票真偽?
買方若需確認富邦產險股票真偽無誤,可以在過戶完成後聯絡富邦產險的股務機構、確定股東姓名與股東戶號相同也可確認股票正面的號碼與股務留存的號碼是否一致。
注意事項:
富邦產險是未上市股票也是有價證券,建議當面交易,銀貨兩訖,避免郵寄過程遺失引發爭議。除非協調好遺失責任對方付完全責任,否則還是以當面交割較為安全。
今天 富邦產險 股價, 買價最高價是 議價, 買價均價是 議價, 賣價最低價是 -,賣價均價是 -, 買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賣價,賣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買價,如果沒有報價,可以直接聯繫版主詢問。
因為 富邦產險 是未上市股票, 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富邦產險 股價也是經由雙方協議好的價位,成交後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
富邦產險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交易富邦產險股票可以利用這平台參考富邦產險的股價,想要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要賣出的參考買價,直接把要買或要賣的股票填入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與版主聯繫,直接溝通。
富邦產險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富邦產險股票的投資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可以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提出想買富邦產險的需求,版主將先報價然後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賣價 是讓想要買進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富邦產險因為是未上市股票,因此,您不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也不能送存集保。 您只能自行尋找交易對象,或者透過網路上的未上市股票盤商協助撮合買賣。未上市股票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買賣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賣的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或直接來電,提出想賣出富邦產險需求,以及要賣出的張數,版主將確認市場行情後報價,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約時間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買價 是讓想要賣出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富邦產險股票如何買賣?
富邦產險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至於找誰買賣,可以填寫網站的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好友或直接來電聯繫版主,這樣就可以實現你想買賣富邦產險股票的需求。
在台灣,並未明文禁止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
而股票是有價證券,屬於個人財產,
但是根據證券交易法,只有已取得特許的證券業者,才可以針對不特定對象的社會大眾,進行未上市股票買賣
簡單說就是非券商不得經營證券買賣事務。
一般的投資顧問公司並不能從事未上市股票買賣,只能提供諮詢服務,否則就是違反證券交易法。
所以當一般人想要買賣富邦產險股票,單純的個人買賣行為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有涉及居間(仲介行為)、行紀之行為,那就有涉嫌違反證交法的疑慮。
因此富邦產險股票的交易買賣都只能進行私人間的直接買賣,不能有委託交易的是情形發生。
在IPO贏家這邊,所有的交易都是直接與IPO贏家的投資人直接交易,雙方協議好張數價格,直接成交,沒有額外收取手續費用,沒有勸募、推銷之行為。
富邦產險討論
>更多關於富邦產險的討論- 富邦產險 富邦產險:如何買賣與其股票的全面解析
- 富邦產險 如果富邦產險減資怎麼辦?富邦產險股東必讀減資指南
- 富邦產險 如何獲取富邦產險公司的營運信息
- 富邦產險 富邦產險股票的繼承、拋棄與贈與的問題~這篇文章能讓您明白
- 富邦產險 如果富邦產險有要現金增資我該怎麼辦?
- 富邦產險 富邦產險員工認股投資攻略-機會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