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產險(公)公司新聞
富邦產險資深副總經理林國鈺表示,富邦產險擁有國內陣容最龐大的損害防阻團隊,從傳統製造到高科技產業、從火災到天災,都能透過現場查勘,以及各項先進的模型與工具,提供客戶優質災前風險控管、災後復原建議,致力協助提升企業經營韌性,透過損防團隊的專業評估,也能讓企業更了解防火安全上的各方面規劃。
建築中心執行長江欣政說明,建築中心致力維護建築產業的品質與安全性能,並且推動建築產業永續發展。除推動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的綠建築、智慧建築標章外,近期規劃在既有的「建築物公共安全防火標章」基礎上,連結消防署「職場消防安全SDGs揭露實務建議指南」及國際GRI標準,推出進階版的「永續經營級防火標章」,經認證的場域,將可直接對接至企業主提報的永續報告書。
富邦產險鼓勵企業在追求成長的同時,也應重視風險管理,而建築中心所推廣的「永續經營級防火標章」對員工人身安全、企業聲譽、產業持續進步,深具意義。
各公司受理情況方面,富邦產險表示,截至目前已接獲50餘件出險 通報,並已陸續安排現場查勘;明台產險截至7月底累計48件,預估 賠款約4,700萬元;兆豐產險則有七件理賠申請,自留部分約1,300萬 元;旺旺友聯與華南產險皆通報17件,損失金額尚待統計。
泰安產險與第一保的件數相對較少,各為四件,其中第一保僅一件 為主辦,其餘屬共保案件;台灣產險則指出,保經公司與保戶仍在持 續整理損失資料,將於保戶正式申請後再行估算。
至於新光產險與國泰產險,則以「不便透露」為由,未提供出險件 數與金額。不過,綜合目前已揭露的資料,至少已有逾200件光電出 險,已明確估算的賠款金額約6,000萬元,但有更多案件還在查勘階 段,未來總理賠金額勢必進一步攀升。
產險業者坦言,這波風災造成的光電保險理賠金額,創下承保以來 新高。由於案件量龐大,加上公證公司人力有限,實際損失金額仍待 釐清。整體來看,第三季財報壓力將主要來自「丹娜絲颱風」所引發 的賠付,對單一公司的財務影響,則視各家出險金額有所不同。
此次風災不僅凸顯再生能源設施的天災風險,也為產險業又敲響警 鐘。業者指出,隨著光電產業規模持續擴張,相關保險商品勢必檢討 承保條件與費率機制,包括強化防災設計要求、提升施工品質檢驗, 以及提高再保比例,以因應極端氣候下頻繁發生的高額理賠。
某產險高層直言,「這次事件恐怕會改變光電險的承保生態,未來 保費與條款一定會重新檢視」,另有產險業者認為,再生能源產業若 要持續成長,除了依賴保險機制,更應在設計、選址與防災標準上同 步升級,才能降低極端氣候帶來的脆弱性。
金控界龍頭富邦金控在最新自結數據中蟬聯獲利王寶座,前七月EPS達4.29元,表現亮眼。在這份亮眼成績背後,富邦金控的子公司們扮演了關鍵角色,其中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和富邦證券的穩健表現尤其突出。
富邦金控7月單月大賺逾百億元,達110.3億元,雖然較去年同期減少58.8%,但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仍達623.7億元,年減42.1%。富邦金指出,這份穩健的獲利表現主要來自於子公司的優異表現。其中,台北富邦銀行累計前七月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累計稅後純益224.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續創歷史新高。
富邦產險的表現同樣亮眼,7月稅後純益5.7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賺進34.5億元,年成長24%。這一成長反映了業務品質的提升與風險控管策略的成效。而富邦證券7月稅後純益12.4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3億元,創歷年同期次高紀錄,但較去年同期減少21%。
國泰金控則以3.5元的EPS緊追在後,7月稅後純益90.2億元,年減57.9%,累計稅後賺547.7億元,年減41.2%。國泰金強調,今年來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穩健,其中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新高,國泰證券累計獲利為歷史次高。
國泰人壽7月稅後純益42.5億元,累計稅後賺進230.4億元,單月獲利持穩,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及經常性收益挹注。國泰世華銀行7月稅後純益42.1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75.9億元,續創同期新高,年成長15%。國泰產險7月稅後純益3.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續創同期新高、達22.2億元,年成長34%。國泰證券7月稅後純益3.3億元,累計稅後賺進21.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2%,累計獲利仍創同期歷史次高。國泰投信7月稅後純益1.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5.7億元,創同期新高,年成長16%。
為強化企業對資安風險管理的重視,富邦產險近期與台灣大哥大聯手舉辦了「資安風險管理研討會」,吸引了眾多上市櫃公司的資安主管前來參與。會議上,雙方還宣布了在資安防護領域的首次跨界合作,共同推動資安防護的發展。
此次研討會以「跨界合作 共推資安防護」的「雙盾」核心概念為基礎,富邦產險資深副總經理林國鈺與台灣大哥大企業服務商務長朱曉幸共同出席啟動儀式,並呼籲企業在追求科技創新的同時,也不忘永續治理的重要性。
林國鈺在會上指出,台灣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節點,長期以來都是駭客威脅的焦點。隨著AI技術的發展,網路犯罪分子也可能利用這些技術進行攻擊。AI的發展雖然帶來創新,但也降低了攻擊的技術門檻,使得即使非專業人士也能利用Deepfake技術製造假訊息,對企業形象造成損害,甚至進行網路釣魚攻擊。
自2017年起,富邦產險便開始發展資安保險,並與資安專業廠商合作,為企業客户提供風險諮詢服務、保險規畫,以及實施資安風險管理,實現風險防範與轉嫁的双重目標。
在此次與台灣大哥大的合作中,富邦產險從產險本業的「風險控管」角度切入,結合台灣大哥大的專業資安服務,為客戶打造二道盾牌防護網,未來期望能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並建立一個資安生態圈。
林國鈺進一步呼籲,風險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事先防範。面對不斷演變的駭客威脅,企業應制定完整的資安防護與應變計畫,並能及時有效地處理入侵事件,確保營運能夠盡快恢復正常。作為客戶的風險管理顧問,富邦產險將持續創新,提供全面的保險保障和客戶服務,與企業攜手實現永續經營。
林國鈺表示,台灣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樞紐,多年蟬聯駭客威脅 的重點熱區,在享受AI帶來的無限可能、擁抱AI時代時,網路犯罪份 子也可能運用同樣的技術,升級攻擊手段。AI不僅「賦能」了創新, 也降低詐騙與攻擊的技術門檻,即使是非專業人士,也能利用Deepf ake技術散播假訊息,藉此損害企業形象,或用於網路釣魚攻擊。富 邦產險自2017年開始發展資安保險,協同資安專業廠商提供企業客戶 風險諮詢服務與保險規畫、落實資安風險管理,達到風險防範與風險轉嫁雙軌並行。
富邦產險與台哥大跨界合作,以產險本業的「風險控管」資安保險 角度切入,結合台灣大的專業資安服務,為客戶建立二道盾牌防護網 ,未來期盼提供客戶完整解決方案,建立資安生態圈。
林國鈺也呼籲,風險管理最好的方法就是事先防範,面對推陳出新 的駭客威脅,擬定完整的資安防護與應變計畫,即時有效處理入侵事 故,確保營運能盡速恢復至正常狀態,為公司管理階層、資安長或資 訊長需面對的挑戰,富邦產險身為客戶的風險管理顧問,將持續創新 ,提供各項完整的保險保障與客戶服務,攜手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金控雙雄公布最新自結獲利,富邦金控7月單月大賺逾百億元、達 110.3億元,但較去年同期減少58.8%,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623.7億 元、年減42.1%,每股稅後純益(EPS)4.29元,蟬聯金控獲利王寶 座;國泰金控緊追在後,7月稅後純益90.2億元、年減57.9%,累計 稅後賺547.7億元、年減41.2%,EPS為3.5元。
富邦金指出,子公司獲利表現穩健,台北富邦銀行累計前七月獲利 創歷年同期新高,富邦產險、富邦證券累計獲利皆為歷年同期次高。 富邦人壽7月稅後純益為59.3億元,累計賺進304.8億元,7月主要投 資收益來源為國內股票股利收入、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 利得及基金配息收入。
台北富邦銀行7月稅後純益29.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24.8億元,較 去年同期成長15%,續創歷史新高,主要受惠於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 定;富邦產險7月稅後純益5.7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賺進34.5億元, 年成長24%,反映業務品質提升與風險控管策略成效;富邦證券7月 稅後純益12.4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3億元,創歷年同期次高紀錄,惟 較去年同期減少21%。
國泰金強調,今年以來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穩健,國泰世華銀行 、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新高,國泰證券累計獲 利為歷史次高。國泰人壽7月稅後純益42.5億元,累計稅後賺進230. 4億元,單月獲利持穩,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及經常性收益挹注。
國泰世華銀行7月稅後純益42.1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75.9億元,續 創同期新高,年成長15%。受惠放款成長,資金成本控制得宜,累計 淨利息收入呈雙位數增長;國泰產險7月稅後純益3.6億元,累計稅後 純益續創同期新高、達22.2億元,年成長34%;國泰證券7月稅後純 益3.3億元,累計稅後賺進21.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2%,累計獲 利仍創同期歷史次高;國泰投信7月稅後純益1.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 15.7億元,創同期新高,年成長16%。
台灣近期遭受丹娜絲颱風及連日豪雨的衝擊,農業產業承受了嚴重的損失。根據農業部統計,7月份農業損失已超過數十億元。在這樣的情況下,各產險公司迅速行動,啟動農業保險理賠機制,力圖減輕農民災損,協助農業復耕。
其中,富邦產險在颱風過後迅速對香蕉植株保險完成全數理賠,並對農業設施保險展開查勘。此外,梨農作物保險(降雨量型)也因豪雨達觸賠標準,預計將理賠約530萬元。
明台產險的農業保險理賠已全數結清,其中柑橘理賠金額達417萬元,柚子則達2,953萬元,合計超過3,300萬元,成為目前理賠金額最高的產險公司。
旺旺友聯產險在棗類作物理賠方面達843萬元,顯示承保作物災損的嚴重性。台灣產物保險則在高雄六龜地區的蓮霧作物出險,已理賠54萬元。華南產險旗下木瓜保險的理賠金額約91萬元,相關作業正進行中。
兆豐產險承保的台中地區甜柿農作物,在七月份已完成理賠約13萬元。雖然目前產險公司公布之理賠總額已逾5,000萬元,但這僅為不需查勘、可快速理賠的參數型保單金額。
各產險公司的迅速反應和積極行動,不僅減輕了農民的經濟壓力,也顯示了台灣金融業在災害應對上的成熟度和責任感。
富邦產險指出,香蕉植株保險於丹娜絲颱風期間的損害已完成全數 理賠,農業設施保險也陸續展開查勘中;梨農作物保險(降雨量型) 則因豪雨達觸賠標準,預計理賠金額約530萬元。
明台產險表示,公司農業保險理賠已全數結清,其中柑橘理賠417 萬元,柚子達2,953萬元,合計超過3,300萬元。明台產險是目前理賠 金額最高者。
旺旺友聯產險則針對棗類作物理賠達843萬元,顯示其承保作物災 損嚴重。
台灣產物保險則表示,目前僅高雄六龜地區之蓮霧作物出險,已理 賠54萬元,其餘地區尚無出險紀錄。
華南產險表示,旗下木瓜保險截至8月7日統計,理賠金額約91萬元 ,相關作業正進行中。
兆豐產險則承保台中地區甜柿農作物,七月份已完成理賠約13萬元 。雖目前產險公司公布之理賠總額逾5,000萬元,但產險業者表示, 這僅為不需查勘、可快速理賠之參數型保單金額。
台灣金融龍頭富邦金控(2881)昨(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強調以「低碳、數位、激勵、影響」四大策略,推動永續金融發展,展現企業社會責任。富邦金控風控長徐偉傑在會上以「領跑永續金融:富邦實踐金融影響力」為題發表演說,深入介紹富邦金控在永續金融方面的努力與成果。
徐偉傑強調,金融業在永續金融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他提及202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被稱為金融COP,凸顯資金對於淨零轉型的核心作用。台灣也在2022年公佈了「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其中綠色金融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進入方案3.0階段。
富邦金控為慶祝旗下「起家厝」富邦產險成立60周年,特別推出「永續願景藍圖」,並設定2030年綠色金融目標達2.91兆元。目前,富邦綠色金融規模已超過2.5兆元,顯示其在綠色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
在保險業務方面,富邦產險成為首家承諾「淨零承保」的產險公司,並透過推出綠色工程保險方案、綠能產業損防服務等,協助客戶進行低碳轉型。
富邦金控亦積極展現金融影響力,舉辦SBT議合工作坊,並在商品與服務方面創新。例如,富邦完成全台首例政府機關發行永續債,並擔任北市府100億元永續發展債標售與發行經理行。
在安全金融方面,徐偉傑提到北富銀運用AI專利技術,建置防詐預測模型,與公私部門合作成立鷹眼識詐聯盟。目前該聯盟已有38家金融機構加入,並成功將80%以上的警示帳戶預先控管,有效守護金融安全。
徐偉傑昨日以「領跑永續金融:富邦實踐金融影響力」為題發表演說,他表示,金融業能夠發揮最大力量的地方就在永續金融,就如同202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被稱作金融COP,揭示資金為淨零轉型核心,台灣也於2022年公布「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其中綠色金融也來到方案3.0。
徐偉傑指出,2021年是金控「起家厝」富邦產險成立60周年,因此富邦金推出「永續願景藍圖」,以「低碳、數位、激勵、影響」四大策略推動永續金融,並以2030年綠色金融達2.91兆元為目標,而在2024年富邦綠色金融已超過2.5兆元。
在保險方面,富邦產險是首家產險承諾「淨零承保」,並透過綠色工程保險方案、綠能產業損防服務等協助客戶低碳轉型。
富邦亦展現金融影響力,舉辦SBT議合工作坊,在商品與服務方面,富邦完成全台首例政府機關發行永續債,其也擔任北市府100億元永續發展債標售與發行經理行。
在安全金融方面,徐偉傑表示,北富銀運用AI專利技術建置防詐預測模型,公私部門合作組成鷹眼識詐聯盟,目前已有38家金融機構加入,並且有80%以上警示帳戶預先控管率,守護金融安全。
台灣保險業界昨日(5日)盛大頒發「2025保險信望愛獎」,富邦金控旗下兩大子公司富邦人壽與富邦產險,再度展現驕人實力,一舉獲得20項獎項,其中富邦人壽囊括6項大獎及5項優選,富邦產險則以9項殊榮稱霸產險業。
富邦人壽以「正向力量 豐富生命」的品牌精神,透過專業團隊提供差異化且優質的金融保險服務,不僅在數位發展上不遺餘力,積極落實公平待客,更在保戶服務方面深化數位轉型,推出多項創新功能,如雲端e櫃檯、AI智能文字客服機器人等,並為降低詐騙風險,率先推出商用簡碼「68999」為官方簡訊發送碼,榮獲最佳保險專業獎。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公司將持續實踐普惠金融與公平待客,回應社會需要,並在人才育成、通路策略、教育貢獻等面向不斷推動進步。
富邦產險則以科技驅動創新,積極推動綠能保險商品,承保範圍涵蓋全台近五分之一太陽能案場與約半數民營陸上風電機組,並參與每一座離岸風場的保險規劃。富邦產險總經理賴榮崇強調,公司持續以科技驅動服務革新,截至目前已取得46項專利,並率先推出全新型態「E指保」服務,讓客戶能夠透過行動裝置快速完成線上投保及理賠申請。
此外,富邦產險亦積極關注社會風險樣態,推出業界首張以核准方式報送的「家庭地址內意外事故費用補償保險」,並在個人獎項方面,副總經理李慧玲榮獲「最佳保險成就獎」,表彰其在保險專業與永續價值上的貢獻。
富邦產險亦積極打造金融友善環境,提供手語服務與多語翻譯,並投入風險教育,每年推出不同生活風險主題的繪本,以及金融防詐小教室,以繪本形式教育大眾防詐騙,展現富邦對社會責任的堅定承諾。
富邦人壽投入數位發展,積極落實公平待客,以專業提供優質服務,總計獲6項大獎及5項優選殊榮。
富邦產險以專業結合科技,打造創新服務,獲頒發年度最大獎「年度最佳保險公司」,另榮獲8項大獎,總計共9項殊榮,獲獎數連年稱霸產險業。
深化數位轉型
富邦人壽成績傑出
富邦人壽屢獲佳績!繼榮獲經濟部第九屆國家產業創新獎後,再度獲得保險信望愛獎多項殊榮(囊括6項大獎,5項優選),榮獲最佳保險專業、最佳社會責任、最佳整合傳播、最佳通訊處(中辰通訊處)、最佳通路策略、最佳保險教育貢獻等,成績傑出斐然。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秉持「正向力量 豐富生命」的品牌精神,透過專業團隊提供差異化且優質的金融保險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今年繼續在「保險信望愛獎」中,獲得評審多項榮耀,展現富邦人壽在專業服務、社會責任、人才育成、通路策略、教育貢獻等面向推動卓著,將持續實踐普惠金融與公平待客,回應社會需要,守護每一位客戶。
特別是富邦人壽在保戶服務方面,持續深化數位轉型,推出雲端e櫃檯、AI智能文字客服機器人、LINE即時通知等,且為降低詐騙風險,率先推出商用簡碼「68999」為官方簡訊發送碼,榮獲最佳保險專業獎。此外,業務通路持續貫穿金融百貨生活圈,提供全方位財務規劃,銀保法金市占率蟬聯業界第一,數位行銷方面,著重異業場景個性化推廣,以用戶導向打造便捷的場景體驗,榮獲最佳通路策略獎。
扎根保險教育
打造平權共融環境
聚焦促進環境永續、倡議運動平權的富邦人壽,全面打造多元共融的平權友善環境。截至2024年,關懷全台四條河川垃圾問題,同時深化倡議運動平權,持續舉辦輪椅籃球公益賽,並於高雄富邦馬拉松設置視障組、競速╱運動輪椅組。2025年更以行動優化新莊棒球場無障礙設施,也因應超高齡社會,支持推動「社區共好暨孤獨處方箋」計畫,關心長輩身心健康。此外,富邦人壽並以「全民懂保險」為目標,將金融保險教育從大學校園、向下扎根至高中、國中與國小,2024年共計影響近4萬名學生,同時也藉此向學生與大眾宣導反詐騙。
科技驅動創新
富邦產險引領產業
富邦產險於保險信望愛獎屢創佳績,今年除獲主辦單位頒發最大獎「年度最佳保險公司」,同時亦榮獲最佳社會責任獎、最佳保險專業獎、最佳保險教育貢獻獎、最佳通路策略獎、最佳商品創意獎、最佳通訊處獎,以及個人類最佳保險成就獎、最佳專業顧問獎等8項大獎,總計共9項殊榮,全面展現富邦產險在專業創新的領先地位。
富邦產險總經理賴榮崇表示,富邦產險持續以科技驅動服務革新,截至目前已取得46項專利,專利數領先業界,2024年率先獲金管會核准與多家金融科技業者合作推出一站式投保創新服務,並領先同業正式開辦全新型態「E指保」服務,客戶只要透過行動裝置,不到30分鐘即可完成線上投保及理賠申請。同時,富邦產險亦持續關注社會風險樣態,推出業界首張以核准方式報送的「家庭地址內意外事故費用補償保險」,填補居家意外保障空缺、建立社會安全網。
個人獎方面,於富邦產險服務逾30載的副總經理李慧玲榮獲「最佳保險成就獎」,彰顯其長年力創業界新型態商品與制度優化的卓越貢獻,特別是曾協助政府推出台灣首張商業農作物保險,展現對保險專業與永續價值的實踐。「最佳專業顧問獎」則由專精於損害防阻領域的富邦產險協理王宏遠獲獎,長期帶領損防團隊精進風控技術升級,協助企業強化防災韌性,顯示富邦深耕專業的堅強實力。
推動綠能商品
實踐永續金融願景
富邦產險積極推動綠能保險商品,承保範圍涵蓋全台近五分之一太陽能案場與約半數民營陸上風電機組,並參與每一座離岸風場的保險規劃。富邦產險亦前瞻布局新興能源風險管理,為綠能產業提供多樣損害防阻顧問服務,提升綠能產業巨災韌性。
此外,富邦產險積極打造金融友善環境,臨櫃導入手語服務與多語翻譯,也積極投入風險教育,每年推出不同生活風險主題的繪本提供民眾免費下載,同時亦推出金融防詐小教室,以繪本形式告訴兒童詐騙常見的方式,讓「阻詐」也可從小做起。
南部地區近日來連續豪雨,造成多個縣市嚴重淹水,許多民眾的家園受到重創。在此背景下,許多原計劃出國旅遊的民眾不得不臨時取消行程,面對這樣的困境,產險公司提出了解決方案,以減輕民眾的損失。
國泰產險指出,根據保單條款,若被保險人在出國前七日內或旅程開始前,因國內居住處所遭遇洪水、火災、地震、颱風等天災事故毀損,且建築物或動產損失金額超過新台幣25萬元,導致必須取消整個行程,已繳納且無法取回的團費、交通、住宿及票券費用,均可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
富邦產險也提供類似的保障,若旅客投保含有旅行取消保險保障的方案,於海外旅程開始前7日至海外旅行期間開始前,國內住居所的建築物及置存於其內動產,因火災、洪水、地震、颱風或其他天災毀損,且損失金額超過新台幣25萬元,必須取消預定旅程,對於被保險人無法取回之預繳團費、交通、住宿及票券之費用,符合條件即可申請理賠。
台產保險則提到,旅行不便險可理賠的情況除上述因天災造成重大損失外,還包括被保險人突發疾病或受傷;同居親屬身故;公共交通業者員工罷工,導致班次取消或延誤超過24小時等。符合條件即會依比率核計賠償金額,多人同宿費用也會按比例計算。
新光產險提醒消費者,理賠申請須提供充分證明文件,包括事故證明、損失金額證明、已預繳費用的單據正本,以及旅行社或相關單位出具的「無法退款」證明文件,並檢附理賠申請書一併送交保險公司,以加速審核時程。
產險業者強調,許多民眾雖符合災損條件,但因證明文件不足導致理賠流程延宕,建議可先向消防單位或地方政府申請災損證明,再由修繕廠商或公證單位協助開立損失金額證明,以確保理賠順利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旅行不便險都涵蓋因家中災損取消旅程的情況,且多數保單都有25萬元損失金額的門檻限制。若損失金額未達標準或無法提供完整證明文件,恐會影響理賠結果。
隨著政府「打詐新四法」實施滿周年,台灣金融巨頭富邦金控(2881)積極整合集團內銀行、人壽、產險與證券等子公司的資源,從識別詐欺、阻擋詐欺、跨業協作三大面向推動集團級別的反詐欺行動。富邦金控資訊安全處的分析數據顯示,2025年截至6月底,偽冒富邦相關案件達590件,同比去年同期增加228%,其中「證券投資類型」案件達391件,佔比最高。偽冒手法主要以「社群媒體型」(72%)和「釣魚型」(25%)為主,不法份子常通過這些方式誘導民眾點擊連結並輸入敏感資訊,因此提醒民眾要格外小心。
富邦金控積極加入「公眾人物反詐通報專用郵箱」機制,讓民眾能夠迅速通報不法集團盜用公司主管肖像從事詐欺的行為,從而加速查處效率。此外,公司也加入了「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整合社會資源,實現公私協力。與台灣大哥大的合作,則是利用電信運營商的大數據優勢,運用AI技術24小時全時段偵測偽冒釣魚網站,共同聯防封阻下架,以打造更安全可信的金融服務環境。
富邦人壽率先推出商用簡碼「68999」,有效降低保戶遭受假冒簡訊詐欺的風險。全國客戶服務櫃檯推行的「識詐阻詐三措施」累計成功阻詐金額已超過1,700萬元。北富銀與刑事局合作的「AI鷹眼防詐模型」能即時偵測異常交易,並無償分享給金融同業,截至今年5月已成功攔阻504件詐欺,阻詐金額逾3.2億元。
富邦產險在電子保單簡訊連結以及理賠受理通知簡訊中加入防詐欺提醒信息,總計寄發超過240萬則簡訊。公司還推出了金融防詐小教室繪本,以繪本形式提供常見的產險詐欺手法,幫助消費者識別詐欺,避免受損。富邦證券則積極推動金融反詐,導入偽冒偵測系統,成功檢舉下架349件偽冒案件,並啟用官方簡訊短碼「68588」,協助客戶辨識官方訊息來源。
國泰產險表示,依據保單條款,被保險人若於出國前七日內或旅程 開始前,因國內居住處所遭遇洪水、火災、地震、颱風等天災事故毀 損,且建築物或動產損失金額超過新台幣25萬元,導致必須取消整個 行程,對於已繳納且無法取回的團費、交通、住宿及票券費用,可向 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
富邦產險指出,旅客若投保含有旅行取消保險保障的方案,於海外 旅程開始前7日至海外旅行期間開始前,國內住居所的建築物及置存 於其內動產,因火災、洪水、地震、颱風或其他天災毀損,且損失金 額超過新台幣25萬元,必須取消預定旅程,對於被保險人無法取回之 預繳團費、交通、住宿及票券之 費用,符合條件即可申請理賠。
台產說明,旅行不便險可理賠的情況除上述因天災造成重大損失外 ,還包括被保險人突發疾病或受傷;同居親屬身故;公共交通業者員 工罷工,導致班次取消或延誤超過24小時等。符合條件即會依比率核 算賠償金額,多人同宿費用也會按比例計算。
新光產險提醒,理賠申請須提供充分證明文件,包括事故證明、損 失金額證明(載明受災金額、地點及事故時間)、已預繳費用的單據 正本,以及旅行社或相關單位出具的「無法退款」證明文件,並檢附 理賠申請書一併送交保險公司,以加速審核時程。
產險業者強調,許多民眾雖符合災損條件,但因證明文件不足導致 理賠流程延宕,建議可先向消防單位或地方政府申請災損證明,再由 修繕廠商或公證單位協助開立損失金額證明,以確保理賠順利進行。
因家中災損取消旅程,並非所有旅行不便險都涵蓋,且多數保單都 有25萬元損失金額的門檻限制。若損失金額未達標準或無法提供完整 證明文件,恐會影響理賠結果。
富邦金控資訊安全處分析,2025年截至6月底,偽冒富邦相關案件共計590件,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28%,以「證券投資類型」391件最多;偽冒手法以「社群媒體型」(72%)及「釣魚型」(25%)為主,偽冒不法份子常透過社群媒體及釣魚網站或偽冒App誘使民眾點擊連結並輸入敏感資訊,提醒民眾仍需多加留意。
富邦金控加入「公眾人物反詐通報專用郵箱」機制,一旦發現不法集團盜用公司主管肖像從事詐騙,能立即透過專屬管道向權責單位通報,加速查處效率;也加入「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整合社會資源,公私協力;更與台灣大哥大合作,以電信運營商大數據優勢,運用AI 7*24全時段偵測偽冒釣魚網站,共同聯防封阻下架,結合集團力量與資安經驗,打造更安全可信的金融服務環境。
富邦人壽率壽險業之先推出商用簡碼「68999」,有效降低保戶遭受假冒簡訊詐騙風險。並於全國客戶服務櫃檯推行「識詐阻詐三措施」,累計成功阻詐金額已逾1,700萬元。
北富銀攜手刑事局打造「AI鷹眼防詐模型」,即時偵測異常交易,並無償分享予金融同業,平均可於詐騙發生前三個月偵測異常帳戶,截至今年5月已成功攔阻504件詐騙,阻詐金額逾3.2億元。同時,持續推動跨業及公私部門協作,推出「地籍異動即時通」、「鷹眼即時通」及「聯合學習」等創新專案,展現防詐決心。
富邦產險於電子保單簡訊連結以及理賠受理通知簡訊中,加入防詐騙提醒信息,總計共寄發超過240萬則簡訊;並推出金融防詐小教室繪本,以繪本形式提供常見的產險詐騙手法,讓消費者充分了解詐騙的手法及態樣,以避免遭詐。
富邦證券積極推動金融反詐,導入偽冒偵測系統,成功檢舉下架349件偽冒案件,並啟用官方簡訊短碼「68588」,協助客戶辨識官方訊息來源。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台灣的產險業者也展開了低碳行動,積極邁向淨零轉型。近期,多家產險公司如國泰、富邦、明台、台灣、新安東京海上等,紛紛公布了最新的減碳進展,展現了產險業在永續經營與碳管理上的多元實踐。
明台產險在7月31日宣佈,已按照國際標準ISO 14064-1完成了2024年度的溫室氣體盤查,並成功取得第三方驗證機構核發的證書。這次盤查不僅涵蓋了範疇一與範疇二的排放,還首次將範疇三中的「投融資對象」排放納入盤查範圍,從而全面掌握營運及投資相關的碳足跡。台產產險也於今年5月完成了盤查並取得ISO 14064-1證書,而新光產險則表示,盤查作業已經進行中,預計今年內完成。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自2022年起自主展開溫室氣體盤查,並獲得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的ISO 14064-1證書。該公司指出,今年也根據同一國際標準完成了2024年度全公司的溫室氣體盤查,並在5月通過BSI的驗證取得證書。
國泰產險和富邦產險是產險業中積極響應綠色金融政策的兩大公司。國泰產險強調,它是最早同時取得「碳標籤」及「減碳標籤」的產險公司,透過數位化服務、電子保單與QR Code條款,有效降低紙張與碳排的使用量。
富邦產險則表示,自2016年開始導入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並每年取得認證。今年5月,富邦產險率先提出邁向「淨零承保」目標,原計劃於2023年增訂煤炭及非典型油氣產業的脫碳策略,並在2025年提出更積極的脫碳時程。該公司目標在2030年底前全面退出燃料煤相關產業營收或發電產能占比超過5%企業、電廠的承保業務,並在2040年底前全面退出非典型油氣開採營收占比超過5%企業的承保業務,除非承保對象有公開具體減碳行動或轉型計畫等條件。
明台產險7月31日宣布,已依據國際標準ISO 14064-1完成2024年度 溫室氣體盤查,並取得第三方驗證機構核發的證書。這次盤查除涵蓋 範疇一與範疇二排放,更率先將範疇三中的「投融資對象」排放納入 盤查範圍,全面掌握營運及投資相關碳足跡。台產也於今年5月完成 盤查並取得ISO 14064-1證書;新光產險則表示,目前盤查作業已進 行中,預計今年內完成。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自2022年起自主展開溫室氣體盤查,並獲英國標 準協會(BSI)頒發ISO 14064-1證書。新安東京海上指出,今年也依 據同一國際標準完成2024年度全公司溫室氣體盤查,於5月通過BSI驗 證取得證書。
國泰和富邦等二大產險近年積極響應綠色金融政策。國泰產險強調 ,國泰產險是產險業中最早同時取得「碳標籤」及「減碳標籤」的產 險公司。透過數位化服務、電子保單與QR Code條款,降低紙張與碳 排使用量。
富邦產險說明,自2016年即導入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並每年 取得認證。今年於5月取得認證,率台灣產險業之先提出邁向「淨零 承保」目標,原於2023年增訂煤炭及非典型油氣產業之脫碳策略,後 於2025年進一步提出更積極之脫碳時程,目標於2030年底前全面退出 燃料煤相關產業營收或發電產能占比逾5%企業、電廠之承保業務, 2040年底前全面退出非典型油氣開採營收占比逾5%企業之承保業務 ,但若承保對象有公開具體減碳行動或轉型計畫等條件者除外。
產險業者指出,目前明台產險、和泰產險的寵物險多屬於「服務型 商品」,僅提供給合作通路需求使用並非主力銷售產品。因此一旦有 保戶申請大額理賠,損失率容易偏高,也使業者對擴大承保興趣有限 。
回顧市場發展,台灣寵物險在2022年曾創下高峰,全年投保件數達 93,927件、簽單保費突破2.69億元,但立即爆發高損失率危機,202 3年理賠金額衝高至2.63億元,滿期損失率一度飆升至逾100%,導致 產險公司對寵物險推出轉趨保守,不少產險公司趁著寵物險公版推出 ,紛紛下架觀望。
雖然2025年前五月損失率已降至38.3%,較去年同期94.9%大幅改 善,但整體市場保費收入6千萬餘元、投保件數2.8萬件只平去年同期 水準,投保件數、金額仍處於相對低檔,顯示距離市場全面回穩仍有 一段距離。
業者分析,近年投保件數及保費下滑原因,包括保單條款調整、醫 療費用上限及自負額控管更嚴格、核保與理賠審核標準收緊,以降低 高額賠付風險。部分飼主則抱怨,「想買卻買不到」是現況常態。除 非是有植入晶片的貓、狗,其他寵物一律不受理;首次投保年齡限制 在2至8歲之間,年紀過大或屬於特定高風險犬種則遭拒保;即便投保 成功,若曾出現大額理賠,隔年也可能面臨不續保風險。
許多現行寵物險商品保障額度偏低、附加自負額與理賠次數限制, 無法全面覆蓋昂貴的醫療支出,也讓部分飼主認為投保「划不來」, 選擇自行吸收醫療費用。產險業者強調,有一產險公司加入寵物險市 場是一個正向訊號,但要再打開台灣寵物險市場,仍須依賴保單設計 創新、理賠爭議解決機制完善,以及建立更穩定的風險分攤模式,才 能重建市場信心。
上半年產險業的發展呈現穩健的成長態勢,根據最新統計,累計簽單保費達到1,523.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成長了10.3%。其中,工程險、健康險以及商業火險的年成長幅度位居前三,這些成長動力來自於政策的推動、企業風險意識的提升,以及新台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
在產險業的市占排名中,富邦產險以38.01億元的簽單保費,位居市占率第一,其穩定的表現讓人印象鮮明。不僅如此,富邦產險在工程險領域的成長也十分驚人,簽單保費年增達17.1%,這得益於綠能與離岸風電等重大投資項目的推進,使得工程險成為今年上半年成長幅度最高的險種,簽單保費高達140.1億元,年增率達38.4%。
與此同時,和泰產險與泰安產險也表現出色,工程險簽單保費分別成長181%及103%,這顯示了企業在積極拓展業務上的努力。在健康險方面,簽單保費收入合計28.8億元,年增22.1%,這主要是因為新台幣升值帶動的國人出國旅遊熱潮,特別是海外突發疾病保險與傷害暨健康綜合保險的銷售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險市場中,多數產品為「一年期、不續保」型商品,保費較壽險業來說相對便宜,這適合那些有短期保障需求或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今年上半年,健康險簽單保費收入年增率最高的為台產,年增達102%,而中信產險的年增率也達到了75.8%,顯示了兩家公司在此領域的強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