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中信投信總經理張裕澤表示,因應環保趨勢,有愈來愈多國際企業開始運作減碳措施,連帶影響台灣的產業,另一方面,政府也很積極推動綠能政策,將帶來再生能源、電動車的新投資機會。
中信投信國內投資科主管李俊毅表示,蘋概股等台廠供應鏈未來全得加入搶購綠電的行列,促使綠電成為剛性需求,刺激再生能源需求攀升。另一方面,以往台灣電子業靠智慧型手機有一波的發展機會,未來隨著電動車發展趨勢,也可望為台灣產業帶來擺脫「毛三到四」的轉型機會。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採季配息,最近一次評估配息時間是11月,12月配息、明年1月入帳,追蹤指數為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綠能及電動車指數,布局著重綠能、電動車、半導體等三大產業,其中,綠能占29%、電動車占25%、半導體占25%;21%是綠能加電動車。
成分股挑選原則以流動性、財務品質、公司治理評鑑篩選高綠金含量企業,採半年調整。根據台灣指數公司資料,2017年5月至2021年7月底,指數年化報酬率高達20.3%;成分股中,以台積電占11.1%最高,再來依序是鴻海占8.6%、台達電占5.3%,南亞、中鋼各占4.5%左右。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發行價15元,9月1日起募集。
臺灣證券市場再添新血!中信小資高價30 ETF(00894)昨日(25日)正式掛牌,成為今年第7檔在集中市場上市的ETF,也是台股市場追蹤高價股及熱門零股的新選擇。隨著台灣經濟穩步增長,台股基本面強健,這款ETF的推出,無疑將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
行政院主計總處於8月中旬將今年經濟成長預期上修至5.88%,而台股雖然近期遭遇修正,但上市公司的營收獲利表現依然亮眼,7月營收創下同期新高,顯示台股基本面堅實。中信小資高價30 ETF所追蹤的特選小資高價30指數,正是從這樣的強健基礎中挑選出30檔成分股。
該指數的選股標準相當嚴格,不僅要考量股價、稅後純益、ROE等經濟指標,還必須是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0%,近三個月零股成交金額中位數排序在前50%的股票。中信投信分析師指出,這樣的選股標準,有助於投資者分散風險,並捕捉到具潛力的高價股。
中信小資高價30 ETF預定每季進行收益分配評價,滿足投資者對於定期的收益分配需求。面對近期市場波動,中信投信認為,台股在外資未明顯撤出的情況下,長期仍有向上空間。尤其是那些股本較小、對市場波動敏感的高價股,透過ETF進行分批布局,更可降低投資風險。
證交所強調,ETF作為一種追蹤指數報酬的投資工具,具有買賣方便、透明度高、成本較低等優點。對於投資者而言,了解ETF的種類、特色和風險至關重要。投資者可至證交所官網查詢123檔上市ETF的相關資訊,進行更全面的投資考慮。
台灣股市近期雖然有點波動,但整體來說,我們的經濟還是穩穩上升,主計處上修了全年經濟成長預期,現在是5.88%。這個數字看起來不錯,表示我們的經濟環境還是相當健康。 台股雖然有點點小跌,但企業們上半年公布的營收和獲利還是挺亮眼,7月的營收還創了同期新高,這讓人看起來對台股還是有信心。不過,話說回來,投資市場總是變動不居,最近證交所公布了一個新上市ETF,這個ETF叫做「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專門追蹤台股的高價股和熱門零股。 這個ETF最近表現還不錯,25日股價就上漲了1.17%,這讓投資人們看到了一些希望。中信小資高價30ETF追蹤的特選小資高價30指數,是由30檔成分股組成的,這些股票都是從台灣上市櫃股票中挑選出來的,選擇標準包括股價、稅後純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或股利成長率、日成交均值等,而且還要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0%,近三個月零股成交金額中位數之排序在前50%才能進入。 中信投信的分析師們表示,先前因為年底當沖降稅將到期、國外疫情升溫,以及預期美國聯準會將提前縮減購債等因素,導致台股走勢轉弱,但台幣匯率還是沒有貶破前低,這表示外資還是對台股有信心。最近兩周零股交易前十檔有七檔是200元以上高價股,像是大立光、台積電、聯發科等,這些權值股的表現還是頗受關注。 中信投信建議,由於有些高價股股本小,對市場波動敏感,單一個股的風險相對較高,所以用ETF來分批布局,可以幫助分散風險。證交所也提醒投資人,ETF是一種追蹤指數報酬表現的投資工具,具有買賣方便、透明度高、成本較低等優點,投資人如果想了解更多上市ETF的資訊,可以上證交所官網查看。
今年國內景氣穩步擴張,8月中旬行政院主計總處上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至5.88%,台股近期雖然拉回修正,但上市公司公布上半年營收獲利表現俱佳,7月營收也改寫同期新高,顯示有良好基本面支撐。
中信小資高價30 ETF所追蹤的特選小資高價30指數,是由30檔成分股組成,主要從台灣上市櫃股票中,利用股價、稅後純益、ROE或股利成長率、日均成交金額等指標來篩選,且必須是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0%,近三個月零股成交金額中位數排序在前50%才能納入。
依據公開說明書,中信小資高價30 ETF預定季配息,即成立滿60天後,每年一月、四月、七月及十月會進行收益分配評價。
中信投信分析,先前受年底當沖降稅即將到期、國外疫情升溫,以及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提前縮減購債等因素影響,導致台股走勢轉弱,但新台幣匯率未貶破前低,顯示外資未明顯撤出。
觀察近兩周零股交易前十檔,有七檔是200元以上高價股,包含大立光、台積電、聯發科等權值股,待市場信心恢復後,長期仍有機會正向表現,考慮到有些高價股股本小,對市場波動敏感,買進單一個股的風險較高,用ETF來分批布局有助於分散風險。
證交所表示,ETF是以追蹤指數報酬表現為目標的投資工具,具有買賣方便、透明度高、成本較低等優點,投資人若想了解目前123檔上市ETF包含那些種類以及其特色和風險,可至證交所官網(產品與服務>上市證券種類>ETF>ETF總覽)瀏覽相關資訊。
證交所表示,今年來新上市ETF有七檔,其中三檔為追蹤台股的ETF,包括聚焦高價股及熱門零股標的之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ETF。近日隨行情回穩、高價股表現亮眼,中信小資高價30ETF25日股價收在14.74元上漲1.17%。
中信小資高價30ETF所追蹤之特選小資高價30指數是由30檔成分股組成,主要從台灣上市櫃股票中,利用股價、稅後純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或股利成長率、日成交均值等指標來進行篩選,而且必須是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0%,近三個月零股成交金額中位數之排序在前50%者才能納入。
依據公開說明書,中信小資高價30ETF預定季配息,即成立滿60天後,每年1、4、7、10月會進行收益分配評價。
中信投信分析,先前受年底當沖降稅將到期、國外疫情升溫,及預期美國聯準會將提前縮減購債等影響,導致台股走勢轉弱,但台幣匯率未貶破前低,顯示外資未明顯撤出。
中信投信說,觀察近兩周零股交易前十檔有七檔是200元以上高價股,包含大立光、台積電、聯發科等權值股,待市場信心恢復後,長期表現仍正向,考慮到有些高價股股本小,對市場波動敏感,買進單一個股的風險較高,用ETF來分批布局有助於分散風險。
證交所表示,ETF是以追蹤指數報酬表現為目標的投資工具,具有買賣方便、透明度高、成本較低等優點,投資人若想了解目前123檔上市ETF包含那些種類以及其特色和風險,可至證交所官網(產品與服務>上市證券種類>ETF>ETF總覽)瀏覽相關資訊。今年國內景氣穩步擴張,8月中旬主計處上修全年經濟成長為5.88%。台股近期雖面臨修正壓力,不過,企業公布上半年營收獲利表現佳,7月營收也創同期新高,顯示有良好基本面支撐。
證交所表示,今年來新上市ETF有七檔,其中三檔為追蹤台股的ETF,包括聚焦高價股及熱門零股標的之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ETF。近日隨行情回穩、高價股表現亮眼,中信小資高價30ETF25日股價收在14.74元上漲1.17%。
中信小資高價30ETF所追蹤之特選小資高價30指數是由30檔成分股組成,主要從台灣上市櫃股票中,利用股價、稅後純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或股利成長率、日成交均值等指標來進行篩選,而且必須是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0%,近三個月零股成交金額中位數之排序在前50%者才能納入。
依據公開說明書,中信小資高價30ETF預定季配息,即成立滿60天後,每年1、4、7、10月會進行收益分配評價。
中信投信分析,先前受年底當沖降稅將到期、國外疫情升溫,及預期美國聯準會將提前縮減購債等影響,導致台股走勢轉弱,但台幣匯率未貶破前低,顯示外資未明顯撤出。
中信投信說,觀察近兩周零股交易前十檔有七檔是200元以上高價股,包含大立光、台積電、聯發科等權值股,待市場信心恢復後,長期表現仍正向,考慮到有些高價股股本小,對市場波動敏感,買進單一個股的風險較高,用ETF來分批布局有助於分散風險。
證交所表示,ETF是以追蹤指數報酬表現為目標的投資工具,具有買賣方便、透明度高、成本較低等優點,投資人若想了解目前123檔上市ETF包含那些種類以及其特色和風險,可至證交所官網(產品與服務>上市證券種類>ETF>ETF總覽)瀏覽相關資訊。
近期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天氣現象不斷,讓投資人對綠色投資策略的興趣日益增長。為此,台灣的投信公司紛紛推出相關產品,力圖帶領投資人抓住這波商機。8月份以來,凱基投信率先發布了凱基新興市場ESG永續主題債券基金,如今中信投信也準備推出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根據BNEF的研究,去年全球能源轉型投資規模超過5,000億美元,是2010年的兩倍。這顯示了減碳投資的趨勢正在加速。在債券市場方面,以往環保議題多集中在成熟國家,但近年來新興市場也陸續加入,2021年至今,新興市場企業ESG主題債券發債量累計達510億美元,已超過2020年的360億美元。 凱基投信推出的凱基新興市場ESG永續主題債券基金,著眼於ESG、綠色永續、低碳排放三大主軸,通過主動策略挑選相關標的,追求較佳的「綠色溢酬」。該基金預計將於9月8日開始募集。 股市方面,去年起台灣刮起電動車相關ETF的風潮,元大、國泰等公司均已推出相關產品。如今,中信投信也將推出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這是台灣首檔聚焦綠能、電動車,結合兩大減碳主題的ETF。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的經理人張士琳表示,根據IEA的統計,要讓電力產業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再生能源至少要再成長九倍。這意味著太陽能與風能在全球發電量中的占比將從目前的16%提升到68%以上。再生能源電廠、儲能設備、電動車、車用半導體、電動自行車等相關行業將成為潛在的贏家。 張士琳還強調,自駕車對電子供應鏈的依賴度高,近期MIH平台的成立對台灣廠商來說是一大利好消息。這將有利於台灣廠商以模組甚至整車組裝的方式進軍全球市場,無論是切入新創公司還是傳統車廠的電動車供應鏈,都將使台灣廠商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台新中國政策趨勢基金經理人高依暄則表示,在減碳政策的推動下,中國是全球發展電動車最積極的國家。預計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的銷量將達到775萬輛,年複合成長率將達33%。這將帶動相關零組件後市的需求,如鋰電池供應商及其材料廠,前景看好。
據BNEF研究,減碳投資正急速興起,去年能源轉型投資規模逾5,000億美元,為2010年兩倍。綠色投資浪潮席捲股、債市,以債券市場來說,突破過往認為環保綠色議題大多存在成熟國家,近幾年來新興國家也紛紛加入行列,據統計,2021年至今,新興市場企業ESG主題債券發債量累計達510億美元,已超過2020年發債總量的360億美元。
看準新興市場商機,凱基投信的凱基新興市場ESG永續主題債券基金主打透過主動策略挑選「ESG、綠色永續、低碳排放」三大主軸標的,以追求較佳「綠色溢酬」,預計9月8日起募集。
股市方面,國內去年起刮起電動車相關ETF風潮,在元大、國泰後,中信投信也將推出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有別以往,這是為國內首檔聚焦綠能、電動車,結合兩大減碳主題的ETF。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士琳指出,據IEA國際能源署統計,為使電力產業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再生能源至少要再成長九倍;屆時太陽能與風能占全球發電量將從16%提升到68%以上,再生能源電廠、儲能設備、電動車、車用半導體、電動自行車都是潛在贏家。
張士琳強調,自駕車高度依賴電子供應鏈,近期MIH平台成立有利台廠以模組甚至整車組裝的方式進軍世界。不僅有利台廠切入新創公司,也有助台廠切入傳統車廠的電動車供應鏈,使相關台廠成為全球電動車不可忽視的重要存在。
台新中國政策趨勢基金經理人高依暄表示,在減碳政策下,中國是全球發展電動車最積極的國家,分析師估計,2021年中國新能車銷量為250萬輛,約占全球比重46%;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將達倍增至775萬輛,滲透率為26%,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五年年複合成長率將達33%。在電動車大幅成長帶動下,相關的零組件後市看好,如鋰電池供應商及其材料廠。
全球經濟復甦之路不平坦,疫情陰霾不時出現,美國聯準會(Fed)減債風波更是讓金融市場波動加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的投信市場也出現了一些新動向。不論是股票還是債券基金,近期募集的新基金都傾向於ESG和高股息概念,希望能為投資人提供更高的防禦能力。 由於本土疫情影響,基金的投資說明會和宣傳活動受到限制,新基金的募集活動也受到影響。但即便如此,9月初還是有多款新基金即將開募。 首當其衝的是中信臺灣綠能及電動車ETF,預計於9月1日開募。這是台灣第一檔同時關注再生能源和電動車兩大熱潮的ETF,並將公司治理評鑑列入篩選標準,主要布局台灣的綠能、電動車、半導體等三大產業。 中國信託投信近來在ETF市場上的表現相當亮眼,從5月下旬的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到7月底的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再到這次的新ETF,都聚焦台股,並強調ESG概念。 野村全球正向效應成長基金則將於9月6日開募。這檔基金同樣具有永續投資的概念,希望透過投資達成正向效應,讓社會和地球變得更好。此外,這檔基金還提供每季配息一次的選項,配息來源包括股利收入和淨資本利得。 接著,9月8日將開募的凱基新興市場ESG綠色永續債券基金,聚焦ESG、綠色永續和低碳排放三大主軸。這檔基金透過投資綠色債券等題材,為投資人帶來「綠色溢酬」,並提供新台幣、美元、人民幣、南非幣等四種幣別選擇,還可以選擇月配息。 9月13日則有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和台新中國政策趨勢基金兩檔基金開募,都是股票型基金,分別布局台股和中國大陸股市。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著重股息概念,而台新中國政策趨勢基金則鎖定可望受惠於中國新政策的族群,包括綠色投資等趨勢。
在國內本土疫情影響下,基金的投資說明會及宣傳活動大受限制,投信新基金6月以來的募集活動不如去年同期,加上Delta變種病毒肆虐,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起伏,部分新基金募集延後到9月或之後。
以9月初將開募的基金來看,首先是中信臺灣綠能及電動車ETF,將於9月1日開募。這是國內第一檔兼顧再生能源、電動車兩大熱潮的ETF,將公司治理評鑑列入篩選標準,主要布局台灣的綠能、電動車、半導體等三大產業。
中國信託投信最近募集ETF相當活躍,且成效不錯,從5月下旬的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到7月底的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到9月這檔新的ETF,全都焦聚台股,瞄準中長期成長動能強勁的產業,並強調ESG。
野村全球正向效應成長基金則將於9月6日開募。這檔基金同樣也有永續投資的概念,就是希望透過投資來達成正向效應,讓社會及地球變得更好。另外,這檔基金還有配息選項,每季配息一次,配息來源是股利收入加上淨資本利得。
再來是9月8日開募的凱基新興市場ESG綠色永續債券基金。這檔基金聚焦ESG、綠色永續、低碳排放三大主軸,希望透過永續投資綠色債券等題材,為投資人帶來「綠色溢酬」。這檔基金有新台幣、美元、人民幣、南非幣等四種幣別選項,也可以選擇月配息。
9月13日則有兩檔基金開募,即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與台新中國政策趨勢基金,都是股票型基金,布局重心則分別在台股及中國大陸股市。其中,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偏重股息概念,台新中國政策趨勢基金則鎖定可望受惠於中國新政策的族群,包括綠色投資等趨勢。
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下,零碳經濟成為全球政府爭相推動的施政目標。為了幫助投資人搶攻這波零碳商機,中信投信最近推出了一款新產品——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這也是台灣市場上第一檔同時關注再生能源和電動車兩大熱門領域的基金。這款基金將幫助投資人完整掌握綠能轉型和電動車發展的巨大商機,建議大家把握時機,及早「上車」。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的經理人張士琳透露,根據經濟部的數據,2020年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已達到約9%,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8成。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預計到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將提升至20%,政府與外資的投資將創造超過5兆元的新台幣投資額。 張士琳強調,電動車作為綠能政策的重要環節,近期來也成為市場的熱門話題。美歐政府已經明確提出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大多數國家預計在2030年禁止燃油車銷售。全球新能源車的銷售量預計將以25%的年複合成長率快速增長,並有望在2030年前超越燃油車的銷售量。 張士琳還提到,台灣自90年代起就是全球電子代工的重鎮,擁有豐富的電子產品供應鏈經驗。台灣的電子龍頭企業在電動車所需的充電系統、車載系統、動力系統和車用電子等方面都有強大的供應能力。加上新成立的MIH電動車聯盟,台灣的電動車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机遇。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追蹤的指數是臺灣指數公司特選的臺灣上市上櫃綠能及電動車指數,這個指數專注於綠能和電動車兩大成長趨勢,並重點關注三大產業:綠能、電動車和半導體。這個指數還會以流動性、財務品質和公司治理評鑑作為篩選標準。根據台灣指數公司的數據,從2017年5月至2021年7月底,這個指數的年化報酬率達到了20.3%。 在全球減碳政策的推動下,台灣的綠能和電動車產業有望迎來爆發性成長。投資人可以通過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直接參與這場能源和運輸的雙重革命,並把握後面的龐大投資機遇。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士琳表示,依據經濟部資料,2020年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約9%,較去年同期增長約8成以上,在政策支持下,預計到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將高達20%!政府及外資共同投資創造新台幣5兆元以上的投資額。
電動車作為綠能政策下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成為投資市場近期的火熱焦點。張士琳指出美歐政府已明訂禁售燃油車時程,多數國家將於2030年禁止販售燃油車,預估全球新能源車至2030年將以25%年複合成長率高速發展,其全球銷售量有望於2030年前超越燃油車,
張士琳表示,台灣從90年代起成為全球電子代工重鎮,從電腦到手機代工無役不與。憑藉過去30年稱霸電子產品供應鏈的經驗,台灣擁有領先的電子龍頭企業,電動車所需充電系統、車載系統、動力系統、車用電子都可見到台廠供應鏈的身影,加上新集結的MIH電動車聯盟,等同宣告電動車國家隊成軍,提高台廠打入國際一階(Tier1)大廠的機會。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追蹤指數為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綠能及電動車指數,指數鎖定綠能及電動車兩大成長趨勢,著重三大產業:綠能、電動車、半導體,並以流動性、財務品質(近12季ROE總和大於零)、公司治理評鑑作為篩選標準。根據台灣指數公司資料,統計2017年5月至2021年7月底,指數年化報酬率高達20.3%。
全球減碳及政策全力挹注下,台灣綠能及電動車有望迎來爆發性成長,投資人可藉由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直接參與未來能源、運輸雙重革命,及背後醞釀的龐大投資契機。
近年來,台股表現亮麗,特別是高價股,表現更是出色。特選小資高價30指數自去年3月低點以來,績效驚人,高達140%,遠超過大盤的101%。這樣的表現讓許多投資者興趣盎然,而中信投信則把握時機,推出了中信小資高價30ETF(00894),成為國內首檔專注於高價股及零股熱門標的基金,今日正式掛牌,為小資族提供了一個精準掌握台股多頭契機的管道。 中信小資高價30ETF的經理人張逸敏表示,在多頭時期,高價股表現格外亮眼,尤其是電子類股。根據歷史統計,電子股在下半年表現相對其他產業更突出,隨著近期盤面重心逐漸轉向電子股,高價電子股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後市表現頗具想像空間。 過去5年的歷史統計顯示,電子類股在下半年表現較金融、傳產更佳。從2016年到2020年,每年7月1日後60日內,電子類股上漲機率達100%,平均漲幅為5.2%;而金融業及傳產的上漲機率為40%,平均漲幅則在1%以下。 中信小資高價30ETF追蹤的特選小資高價30指數,其成分股逾7成為電子類股。張逸敏進一步指出,從量化角度來看,下半年電子類股各面向迎來的順風機會頗高,因此建議將多頭時期表現出色的電子高價股作為配置重心。 該ETF雖然聚焦高價股,但為避免「買在高點」,特別著重個股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在1700餘檔台灣上市櫃股票中,成分股需排名公司治理評鑑前50%,且ROE或股利需連續數年成長。最終汰選出來的幾乎都是跨產業龍頭股,如台積電和聯發科等,這些公司不僅獲利能力強,還兼具護城河優勢。 張逸敏還提到,若回溯成分股納入指數時間點並追蹤其後續表現,可以发现成分股其實「高貴不貴」。例如,聯發科在2018年4月納入指數時,股價約340元,至今已近千元;富邦媒在2020年4月納入,股價約480元,至今有望挑戰2,000元。對於預算有限的小資族來說,考慮入手中信小資高價30ETF(00894)不僅能精準掌握台股多頭升浪,還能兼顧風險分散。
中信投信推出中信小資高價30ETF(00894),為國內首檔聚焦高價股及零股熱門標的基金,於今日掛牌,建議預算有限的小資族可透過該ETF精準掌握台股多頭契機。
中信小資高價30ETF經理人張逸敏表示,高價股於多頭時期表現格外亮眼,且多半為電子類股,根據歷史統計,電子股下半年表現相對其它產業突出,隨近期盤面重心逐漸轉往電子股,高價電子股挾獨特競爭優勢,後市表現具想像空間。
根據過去5年的歷史統計,電子類股下半年的表現較金融、傳產更佳。從2016年到2020年,每年7月1日後60日內,電子類股上漲機率為100%,平均漲幅為5.2%;金融業及傳產的上漲機率皆為40%,平均漲幅皆在1%以下。
中信小資高價30ETF追蹤的特選小資高價30指數,其成分股逾7成為電子類股;張逸敏進一步指出,就量化角度來說,既然下半年電子類股各面向迎順風機會頗高,建議不妨將多頭時期表現較出色的電子高價股作為配置重心。
中信小資高價30ETF雖聚焦高價股,但為避免「買在高點」,指數去蕪存菁的過程特別著重個股的競爭力、獲利能力。就1700餘檔的台灣上市櫃股票中,成分股需排名公司治理評鑑前50%,且ROE或股利需連續數年成長,最後汰選出來的幾乎都是跨產業龍頭股,例如成分股之一的台積電為晶圓代工龍頭、聯發科為IC設計龍頭等,不僅獲利能力強,還兼具護城河優勢。
張逸敏說,若回溯成分股納入指數時間點並追蹤其後續表現,可發現成分股其實「高貴不貴」,以聯發科為例,據指數篩選原則於2018年4月納入,股價約340元,至今股價已近千元;富邦媒2020年4月納入,股價約480元,至今股價有望挑戰2,000元。建議預算有限的小資族,可考慮入手中信小資高價30ETF(00894),不僅精準掌握台股多頭升浪,還能兼顧風險分散。
臺灣證券市場再添新選擇!中信小資高價30 ETF(00894)即將於明日(13日)正式掛牌,預計將成為台股ETF家族的第123檔產品。這個新ETF的推出,對於想要在台股市場中尋找機會的投資者來說,又多了一個布局的選項。 近來,台股市場表現亮眼,不斷創下新高,其中高價股的表現特別受到關注。而中信小資高價30 ETF正是針對這些高價股與熱門零股交易而設計的。這款ETF追蹤的指數是由台灣指數公司編製,在選股時,公司治理品質是首要考量的因素,成分股必須是台灣上市櫃企業中,治理評鑑排名前50%的公司。 為了確保成分股的質量,中信小資高價30 ETF還對股價、成交金額、稅後純益、日均成交金額以及ROE或現金股利成長率等指標進行了嚴格的篩選。最終選出的30檔成分股,包括五檔股價最高的股票,以及25檔夏普值排序靠前的股票。 中信投信強調,高價股往往股本較小,對市場波動的敏感度較高,因此選擇夏普值較高的股票,是希望投資者能夠在承擔風險的同時,有機會獲得更高的報酬率。過去,台股的高價股往往能夠成為當年的趨勢股,如茂迪、宏達電、大立光等,近年來的矽力、信驊、聯發科等也是明證。 這款ETF作為投資台股的原型ETF,風險屬性較為單純,並且相比直接買賣股票,ETF還具有分散個股風險的優勢。但證交所也提醒,投資者在交易前仍需詳閱公開說明書,以充分了解產品特性和風險。
台股今年多次挑戰新高,高價股表現頗受矚目,而小資族群通常可藉由零股交易來參與相關個股行情,近期募集的中信小資高價30 ETF即為首檔以高價股與熱門零股交易標的為主軸的ETF。
證交所表示,中信小資高價30 ETF追蹤指數是由台灣指數公司所編製,篩選方式上首重公司治理品質,成分股須為台灣上市櫃企業中,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0%的公司。
進一步選擇股價較高、零股成交金額較大個股,並須滿足稅後純益大於零、日均成交金額高於2,000萬元,以及ROE成長率或現金股利成長率排名前80%等條件,最後選出的30檔成分股,則包括五檔股價最高、及25檔夏普值排序居前的股票。
中信投信說明,高價股通常股本較小,對於市場波動相對敏感,因此指數選入夏普值較高的股票,希望讓投資人承擔的每一分風險有機會獲得較高的報酬率。
中信投信補充指出,台股歷年高價股往往是當年的趨勢股,例如太陽能剛興起時的茂迪、智慧手機初起飛的宏達電、手機鏡頭逐漸取代傳統相機使大立光崛起,或是近期受惠5G、電動車需求而步入半導體業成長周期的矽力、信驊、聯發科等。
證交所表示,中信小資高價30 ETF為投資國內股票的原型ETF,風險屬性較單純,而且相較於直接買賣股票,ETF又多了分散個股風險的好處,但交易前仍務必詳閱公開說明書。
近期陸股遭遇逆風,但中信中國高股息規模逆風成長。中信投信表示,中信中國高股息主要成分股為金融、地產、能源等族群,近期中國股市因非基本面因素而下跌,但對長期領息的投資人來說,近期較低的股價有助提高股息率,目前指數股息率已高達9.18%,高於國內主要陸股指數的股息率。
中信中國高股息ETF(00882)經理人葉松炫表示,各國政府大興土木,強力推行基礎建設,加上市場資金浮濫,供應鏈壅塞推升終端產品價格,預期下半年通膨仍將持續揚升,有利地產、金融、能源等產業表現。
葉松炫指出,中國政府自去年出台「三條紅線」政策,意在降低產業財務槓桿,長期來看,有助產業健全發展。
台灣股市動態:大陸新監管政策影響,中信投信看好消費與科技股
【台北訊】近期大陸官方對教育類股的上市融資限制以及外資參股的規範加嚴,導致台灣股市出現波動。不過,市場專家普遍認為,這些新監管措施雖然短期內對股市造成衝擊,但長期來看,優質股仍將獲得價值重估的機會。
對於大陸新監管政策的影響,安本標準兩岸價值基金經理人彭炫通指出,投資者應該關注的首要風險來自於大陸監管機構的系列措施。他強調,儘管短期內股價可能波動,但這些政策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以較低價格買進優質股的機會。
彭炫通還提到,疫情後市場的各項活動反彈預期將推升大陸境內消費市場的結構性增長,他持續看好民生消費、健康護理、財富管理以及環保再生能源等領域。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則認為,這些監管措施除了對社會問題進行矯正外,也是為了抑制大陸企業赴美上市的浪潮,對中概股有較直接的影響。不過,他預期線上消費的趨勢將持續帶動各互聯網公司的營收成長。
許智洋建議,投資者應該關注大陸政治局在7月底是否會釋放相關政策訊息,以了解政策的不確定性。他還提到,受十四五規劃目標影響的半導體、新能源、碳中和、家電等大消費類股長期來看可能較不受影響。
中信投信股權投資科主管葉松炫則表示,大陸官方此次政策調整主要是因應政治不確定性引起的恐慌,建議投資者靜待政府釋出更多政策說明。他認為,傳統消費旺季即將來臨,中信中國50的成分股多為新科技與消費,仍值得投資者期待。
安本標準兩岸價值基金經理人彭炫通表示,近期投資人需要關注的首要風險,便是來自大陸監管機構實施的系列措施。儘管監管機關的壓制固然容易造成股價波動,但卻帶來可以用較低價格買進優質股的機會。
此外,在疫情過後所出現的各項活動反彈,料將會剌激工資的上漲,並推升大陸境內消費市場的持續結構性增長,目前持續看好民生消費、健康護理、財富管理以及環保再生能源等標的。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表示,除了對社會問題進行矯正之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抑制大陸企業赴美上市的浪潮,對中概股有較直接的影響;然而線上消費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趨勢,預期在各互聯網公司調整之後,中長線仍將持續受惠線上消費帶動營收成長機會。
許智洋認為,受到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使A股承壓,近期可留意7月底大陸政治局是否進一步釋放相關政策訊息。不過,整體來看,預期受惠十四五規劃目標的半導體、新能源、碳中和、家電等大消費類股中長期較不受影響,而第三季在中秋及國慶的催化,高端白酒批價及銷量可望進一步提升,帶動營收表現。
中信投信股權投資科主管葉松炫表示,大陸官方此次大幅修正主因為政治不確定性引起的恐慌,因此超賣的範圍影響了整體陸港股,出現了超跌的狀況,建議投資人先靜待大陸政府針對政策提出說明,不要貿然進出。
葉松炫說,傳統消費旺季將至,以中信中國50的成分股多為新科技與消費來說,仍值得期待。
2020年10月,台股市場吹起了一股零股交易的風潮,這股熱潮帶動了交易量的顯著增長,如今零股交易量已經是政策上路前的三到六倍之多。而隨著台股指數的持續攀升,股價也一路攻上萬八關口,讓許多小資族在投資高價股的過程中感到兩難。不過,中信投信看準市場需求,推出了一款全新ETF——中信小資高價30ETF(00894),為小資族提供了另一條投資高價股的途徑。 根據CMoney統計,台股上市櫃的平均股價從2019年底的53.4元,一路漲到2021年6月底的74.2元,漲幅逼近40%。這一數據顯示出小資族的投資意願日益增長,但同時也面臨著台股愈來愈貴的問題。為了幫助小資族解決這一困境,中信投信推出了中信小資高價30ETF,這款基金將於7月27日至7月30日盛大開募。 中信小資高價30ETF的經理人張逸敏表示,高價股具有「三高」特性:高競爭力、高獲利性、高動能。高競爭力來自於高價股通常為各產業中的龍頭企業,擁有關鍵技術和市場趨勢的優勢。高獲利性則是因為高價股的獲利能力通常較強,股價與獲利能力呈正比。而高動能性則是因為高價股的股性活潑,價格相對較高的股票,往往以法人及外資持有為主,當多頭市場或大型資金進場布局時,高價股的上涨動能相對強勁。 中信投信推出的中信小資高價30ETF,將追蹤台灣指數公司特選小資高價30指數,這個指數的篩選原則非常嚴格,只選取上市櫃企業中證交所公司治理評鑑前50%的公司,個股股價不低於200元,並且稅後純益大於零或ROE、股利成長為前80%,日平均成交量需大於2,000萬元,且為近三個月零股成交金額中位數排序前50%。這樣的篩選標準,讓小資族能夠一次布局多檔高價股,進行多元化的投資。
台灣股市的投資環境不斷變化,隨著市場的成熟,高價股的比重逐漸上升,這對小資族來說,既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挑戰。為了解決小資族「想投資高價股,卻缺資金」的問題,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昨日(21日)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ETF產品——中信小資高價30 ETF(00894),這是台灣市場首檔專注於高價股、熱門零股的ETF,預計將在27日至30日進行募集。 中信投信總經理張裕澤表示,這款ETF就像是一瓶綜合維他命,可以讓投資者一次掌握多檔高競爭力、高動能的股票。中信投信今年已經發行了多檔創新ETF,如4月上市的中國高股息ETF,目前規模已經成為台股ETF中規模最大的陸股原型ETF,而中信關鍵半導體ETF也成功衝上了台股ETF規模排名的第八位。 自從2020年10月零股交易上路以來,台股的零股交易量明顯增加,約是政策上路前的三至六倍。同時,台股上市櫃公司的平均股價從2019年底的53.4元,漲到今年6月底的74.2元,漲幅接近40%。這意味著小資族的投資意願在增加,但同時也面臨著台股股價越來越貴的問題。 中信小資高價30 ETF的經理人張逸敏解釋,高價股具有高競爭力、高獲利性、高動能等「三高」特性。這些股票通常來自各產業的龍頭企業,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能夠推升公司獲利,進而推升股價。而高動能性則意味著高價股的股性活潑,在多頭市場或大型資金進場時,高價股的漲勢往往相對強勁。 中信小資高價30 ETF追蹤的是台灣指數公司特選的小資高價30指數,其成分股篩選非常嚴格,包括證交所公司治理評鑑前50%的上市櫃股、股價不低於200元、稅後純益大於零或ROE、股利成長為前80%,以及日平均成交量需大於2,000萬元,且近三個月零股成交金額中位數排序前50%的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