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雖然資金行情淹腳目,但二次疫情升溫、經濟復甦力道受疫情拖累、美中局勢緊張等風險事件頻傳,加上市場位於高檔,未來市場回檔機率不可小覷。
張勝原指出,觀察近期全球資金流向,投資級債吸引資金淨流入幅度遠勝高收益債、新興股票型。投資等級債穩居吸金王,可見市場心態轉趨保守,資產配置需求上升,另一方面顯示聯準會買盤撐腰,對市場信心具有加持作用。
聯準會6月中宣布購買個別公司債後,聯準會買盤呈現「逐漸偏重購買個別公司債,尤其獨鍾投資等級債」,甚至於6月29日時,聯準會於次級市場購債金額已經超過一半用於購買個別公司債。而若進一步推敲聯準會個別公司債的「前15大持債」,統計至7月10日為止,購債前15大全數為投資等級債,且購債前三大中,電信債就佔了兩檔。
第一金美國100大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許書豪表示,資金動能強勁,而股票價格又偏高下,投資人不妨將部分資金轉向美國投資級債,以降低整體資產組合的波動度。目前美國投資級債的殖利率約2%,優於全球投資級債的1.5%;而相較於美國與全球公債殖利率僅0.4%左右,美國投資級債為其五倍,彼此違約率、波動度又差距不大,適合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人。
群益全球策略收益基金經理人徐建華表示,隨著全球央行致力於改善流動性問題、擴大資產收購範圍,高品質的投資級債券可望成為最為受惠的資產類別,其中金融業在資本強度充足以及央行政策相挺下,較能抵禦景氣減緩帶來的衝擊。
金融次順位債券大多是由大品牌的金融機構發行,信用評等多為投資等級,然殖利率水準明顯高於主要投資等級債,是投資等級債中的收益王,適度配置有助強化投資組合收益抗震能力。
【台灣金融新聞】 近來全球金融市場多空訊息交錯,市場風向逐漸偏向保守。中信投信分析,雖然市場震盪走勢可能持續,但根據聯準會(Fed)的購債軌跡,投資等級債將是未來的投資焦點。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提醒投資人,在這波市場波動中,不妨分批布局投資等級債。 張勝原表示,近期市場行情波動不斷,二次疫情升溫、經濟復甦受疫情影響、美中局勢緊張等風險事件頻傳,未來市場回檔機率不容忽視。根據近一個月的全球資金流向,投資等級債吸引了近140億美元的淨流入,遠超過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等其他類型債券。 張勝原強調,市場心態轉趨保守,資產配置需求上升,這與Fed的買盤撐腰不無關係。Fed在6月中宣布購買個別公司債,其中投資等級債成為購買主力。至7月10日,Fed前15大持債全數為投資等級債,其中電信債就佔兩檔。 具體來看,Fed目前持有個別公司債第一名為美國電信公司AT&T,這也是中信投信投資級公司債、中信全球電信債的第一大持債。Fed買進第三名的美國電信公司威瑞森電信(Verizon),成為上述兩檔ETF的第三大持債。中信高評級公司債則有四檔成分股受到Fed青睞,買盤已進駐9,000萬美元。 在Fed的銀彈政策推動下,這三檔債券ETF的指數自6月中以來呈現明顯向上趨勢。瀚亞美國優質債券基金研究團隊建議,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投資人可以適度加碼信用評等較高的美元投資等級債,以降低不確定性因素對資產的影響。
台灣ETF市場近期呈現驚人成長,總規模已衝上1.92兆元新高,預計最快一個月內將突破2兆元大關。這波成長主要來自於全球資產的瘋漲,吸引投資人搶進股票型商品及壽險投資的高報酬債券。其中,國泰永續高股息ETF以增加145億元位居增額第一,其次是群益15年EM主權債及剛成立的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不僅如此,投信主管預測,境內基金規模也將隨之成長,挑戰4.4兆元甚至4.5兆元的新高。此外,整體境內基金規模將比境外基金多出高達1兆元。在ETF市場發展方面,大者恆大的趨勢更加明顯,元大投信ETF受益人直逼90萬人,比重達62%,與富邦和國泰合計更達92%,未來市場預期將更加壯大。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資金行情淹腳目,但二次疫情升溫、經濟復甦力道受疫情拖累、美中局勢緊張等風險事件頻傳,未來市場回檔機率不可小覷。近一個月全球資金流向,投資級債吸引近140億美元淨流入,遠勝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等。投資等級債穩居吸金王,可見市場心態轉趨保守,資產配置需求上升,也顯示Fed買盤撐腰,對市場信心具加持作用。
張勝原指出,Fed在6月中宣布購買個別公司債,Fed買盤逐漸偏重購買個別公司債,尤其獨鍾投資等級債,甚至在6月底時,Fed在次級市場購債金額已超過一半用來購買個別公司債。進一步觀察Fed個別公司債前15大持債,統計至7月10日,購債前15大全數為投資等級債,且購債前三大中,電信債就占兩檔。
分析Fed前15大持債發現,Fed與中信投資級公司債(00862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中信全球電信債「所見略同」。Fed目前持有個別公司債第一名為美國電信公司AT&T,該檔公司債也是中信投資級公司債、中信全球電信債的第一大持債;Fed買進第三名的美國電信公司威瑞森電信(Verizon),是上述兩檔ETF的第三大持債。中信高評級公司債則有四檔成分股受到Fed青睞,買盤已進駐9,000萬美元。在Fed銀彈催動下,這三檔債券ETF追蹤的指數自6月中呈現明顯向上趨勢。
瀚亞美國優質債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債券市場今年在資金追捧下持續強勢,3月經歷過大幅修正後,目前美元投資等級債已經收復跌幅,且表現遠優於高收益債券,顯示投資人對金融市場並非完全樂觀,建議可適度加碼信用評等較高的美元投資等級債,來降低不確定性因素對資產所造成的影響。
台灣ETF規模先前從1.7兆元到1.8兆元,只耗時短短一個月,最近從1.8兆元成長到1.9兆元,也只花一個月就站穩,法人因此看好,總規模一個月增千億的趨勢續航下,最快8月底、9月初ETF市場就叩關2兆元大關。
屆時境內基金規模也將再成長,可望挑戰4.4兆元、甚至4.5兆元新高,其中,被動式DTF比重將從6月底的43%,攀高到47%∼48%,直逼五成關。而整體境內基金規模也會比境外基金多出高達1兆元。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ETF總規模前波從1.7兆元增加到1.8兆元,主要靠熱門股票型商品,近期成長到1.9兆元,則轉回壽險投資的債券ETF為主動力,但有投信主管認為,兩波成長都來自同一股誘因,就是全球資產飆漲驅動投資人配置高報酬商品。
以過去一個月增額最大的十檔ETF,新成立的國泰永續高股息以增加145億元排第一,其次群益15年EM主權債增加131億元,第三也是剛成立的元大未來關鍵科技增116億元,其他還有凱基新興債10+、群益10年IG金融債、FH中國5G、FH新興企業債、凱基金融債20+、富邦VIX、富邦A級公司債等,均增逾50億元。
投信主管表示,扣除新募集的股票型商品,前述增加集中在壽險投資、殖利率3%以上的新興債和公司債ETF,這些產品也普遍比公債有更高波動,特別是新興債券跟進新興市場翻揚,法人操作轉向高風險換取高報酬。
由於整體風險意識提高,ETF總規模到今(3)天為止,已連八天站穩1.9兆元並逐步成長到1.92兆元。過去ETF首度破兆元時,是去年4月中,當時不少法人便推測長線規模可達2.4∼2.5兆元;在監理政策趨嚴下,趨勢還是持續。
值得注意是,ETF市場發展已經大者恆大,從1兆元到2兆元,再出現三個「集中」,包括一、政策加速小規模產品淘汰,近一年多ETF的平均規模從58億元,拉高到88億元;二、增加的1兆元,僅最大投信、元大投信就貢獻兩成,次為債券ETF見長的中信投信貢獻18%,第三群益投信有15%。
第三,元大投信ETF受益人直逼90萬人,比重達62%,與受益人前兩大的富邦和國泰合計更達到92%。未來市場更壯大,大投信受惠最深。
歐盟與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即將於明天正式生效,這意味著越南將成為東協第二個與歐盟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這對越南經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契機。中信投信指出,由於防疫工作做得好,越南今年經濟成長亮眼,被瑞銀和世界銀行看好,成為今年經濟新星。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強調,這項耗時8年、經過數十輪談判才達成的協議,讓越南有了直接參與18兆美元歐盟經濟體的機會。未來10年內,兩國99%以上的商品貿易將免除關稅,且從明天起,71%的越南對歐盟出口商品將立刻享受免稅優惠。 張晨瑋認為,這項協議將為越南帶來可觀的關稅節省,加強越歐貿易交流,同時對周邊競爭國家形成壓力,促使更多未與歐盟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加速向越南進軍。世界銀行預測,到2030年,越歐自貿協定將為越南帶來2.4%的經濟成長率,並使出口到歐洲的部分增加12%。 作為台灣新南向政策中的關鍵國家,越南過去10年出口呈現正成長,人口結構年輕,經濟成長率領先,即使今年疫情嚴重,經濟成長率仍可望達2.8%,明年預計也是亞太地區經濟成長率最高的國家。 在全球尋找一個經濟正在崛起,但股市點位卻未超過千點的市场,除了越南似乎找不到第二個。過去投資越南並不容易,對於想要直接投資越股的投資人來說,必須親自前往當地開戶,流程複雜,市場資訊不透明,風險較高。 為了幫助投資人更方便地投資越南市場,中信投信計劃在8月17日募集境內首檔越南基金——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並與當地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Dragon Capital(DC)合作。DC在越南的影響力深厚,曾經參與規劃和建設胡志明交易所,並擁有交易所30%的股份,展現了其在越南的領先地位。(記者 賴俊明報導)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這項協議耗費8年,數十輪談判才敲定,給予越南直接參與歐盟這個18兆美元的經濟體的管道。協議規定未來10年內兩國99%以上商品貿易免除關稅,且明日起,71%越南對歐盟出口貨品將立即免關稅。
張晨瑋指出,這項協議將節省可觀關稅,不僅加速越歐雙方貿易交流,也有利越南和周遭競爭國家「搶生意」,未來沒有和歐盟有自貿協定的國家可能加速前往越南布局。世界銀行預估越歐自貿協定到2030年將可為越南貢獻2.4%的經濟成長率,出口到歐洲部分將增加12%。
越南是台灣新南向國家中唯一一個過去10年出口正成長國家,人口結構相對年輕,經濟成長率最高,即使今年疫情肆虐,經濟成長率依舊上看2.8%,根據世界銀行資料,明年經濟成長率也是亞太國家中最高。
放眼全球要找到經濟正起飛,股市點位卻不到千點的,除越南外幾乎找不到第2個市場。過往投資越南並不容易,投資人若想直接投資越股,必須飛到當地開戶,不僅流程繁瑣,市場資訊相對不透明,投資人容易受傷。
中信投信8月17日將募集境內第1檔越南基金—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聯手當地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Dragon Capital(簡稱DC)合作。DC設立時間比胡志明交易所還早,當初不僅幫助胡志明政府一同規劃、建置胡志明交易所,並獲得交易所三成股分,足見其在越南的元老地位。(賴俊明)
【新聞報導】 哇塞,最近好多國家都在搞去中化政策,結果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反而大受好處!我們台灣的利安資金越南基金就是一個好例子,最近三個月報酬率都快逼近13%了,這個數字讓其他單一國家基金都望塵莫及啊!這也讓即將募集的中信越南機會基金超級火紅。 我們的新光投信說,現在好多國家都在復甦經濟,還放寬了管控措施,全球投資信心回升,股市也反彈了,越南的消費市場也很有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利安資金越南基金的經理人郭福明說,因為疫情,好多原本在中國的廠商可能會把產能移轉到越南,還有中國企業直接投資,這樣不僅分散了產線過度集中的壓力,還因為看好越南的內需動能。 根據輸出入銀行的統計,台商在越南的投資、融資、投資融資等業務是所有新南向國家中最高的,這也反映了中美貿易戰導致的台商外移效應。中國信託投信即將在8月17日開始募集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解釋,輸出入銀行專門幫助台商進行國際市場業務,是判斷台商海外動向的重要指標。 今年前五月,在新南向國家中,台商在越南的各類型融資比重高達四成,遠超過東協其他國家。張晨瑋認為,台商之所以喜歡越南,除了人口紅利,還有產業群聚效應。以前進駐越南的台商以紡織、製鞋業等傳產為主,但現在因中美貿易戰,電子業也轉移陣地到越南,好多電子大廠都宣布要進軍越南了。 從傳產到科技業,越南製造業正在升級,台商紛紛湧入,這就是越南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象徵。雖然疫情還在,但今年上半年外資對越南的投資只比去年同期略減少5%,而且6月比5月激增26%,顯示外資投資動能正在轉強。張晨瑋建議,越南正在快速崛起,投資越南的時機已經來了,如果以胡志明指數來看,過去十年定期定額投資,獲得正報酬的機率非常高哦!
投信認為,越南具人口、地理優勢,加上今年以來防疫有成,有望加速崛起,投資人不妨伺機進場布局。
代理利安越南基金的新光投信表示,許多國家相繼恢復經濟活動和放寬管控措施,全球投資信心的回升帶動股市反彈,越南國內消費也有機會出現報復性反彈。利安資金越南基金經理人郭福明認為,原本以中國為主要生產基地的廠商,有望因這次疫情選擇將部分產能移轉至越南,其中也不乏中國企業的直接投資,除分散產線過度集中的壓力外,更重要的是看好越南正處於上升軌道的內需動能。
根據輸出入銀行統計,台商於越南投資、融資、投資融資等業務為新南向國家中最高,反映中美貿易戰導致的台商外移效應持續發酵。
中國信託投信將在8月17日展開募集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解釋,輸出入銀行專門幫助台商從事產品外銷、海外投資等國際市場業務,為判斷台商海外動向的重要指標。根據該機構統計,今年前五月,在新南向國家中,台商在越南各類型融資比重高達四成,遠高於東協其他國家。
張晨瑋認為,台商獨鍾越南,除人口紅利因素,更重要的是產業群聚效應。過往進駐越南的台商以紡織、製鞋業等傳產居多,但中美貿易戰促使電子業轉移陣地,多數老牌電子大廠已宣布插旗越南。電子業跟以往這些傳產不同,具備供應鏈群聚效應,預料後續還將有更多台商到越南投資。
張晨瑋指出,從傳產到科技業,越南製造業正在升級,台商的簇擁不過是越南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縮影。疫情陰影未褪,全球主要經濟體多成衰退情況下,今年上半年外資對越南的投資僅較去年同期略減少5%,且6月比5月激增26%,顯示外資投資動能逐漸轉強。他建議,越南快速崛起,代表投資越南甜蜜點已到,如以胡志明指數試算,過去十年若採定期定額方式投資,獲得正報酬機率相當高。
台灣投信業界今年上半年逆勢成長,整體規模突破4兆元,創下新高紀錄。其中,元大、群益、國泰、復華和富邦投信穩居前五大投信,佔整體規模近五成。中信、凱基、柏瑞等投信則因特色型商品獲得市場青睞,同時台新投信以黑馬之姿首度進入前十大投信。以下為詳細報導:
上半年,台灣投信業界整體規模逆勢增加近1,500億元,達到4兆元,顯示出投信業在疫情影響下仍能保持穩定成長。元大、群益、國泰、復華和富邦投信,這五家投信在整體規模中佔據了約48%,成為市場上的領頭羊。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凱基、柏瑞等投信也因為積極發展特色型商品,獲得市場的青睞,穩居前十大投信之列。而台新投信則以黑馬之姿,首次進入前十大投信的行列。
根據統計,截至6月底,國內前五大投信為元大、群益、國泰、復華和富邦投信。其中,群益投信今年基金規模增加逾百億元,超越國泰投信,躍居第二大投信。中信投信則因ETF基金商品具有獨特性與優異的表現,穩居第六大投信。凱基投信也因商品與績效穩健,近年來竄起的中小型投信。
台新投信今年5月成功募集新興短高收益債基金,加上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大幅成長,目前規模突破900億元,穩居國內龍頭地位。此外,台新投信旗下的ETF產品涵蓋中國新經濟市場、中國政策金融債、美元銀行債、新興投資債、AI創新科技產業等領域,滿足投資人多元化需求。
中信投信今年來規模也大幅增加131億元,達到2,436億元,穩居第六大投信。這主要得益於中信投信近年來積極拓展產品線,提供投資人多元化的基金產品,並在景氣循環末段發行中國信託亞太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投資涵蓋不受景氣影響的REITs、公用事業與基礎建設。
總結來說,台灣投信業界在上半年逆勢成長,顯示出市場的活力。雖然大者恆大的趨勢不變,但中小型投信的洗牌速度也在加快。未來,若能適時推出滿足投資人需求的投信,並保持穩健的表現,部分中小型投信有望挑戰前五大投信的地位。
台商新南向策略加溫,越南成為焦點投資地!近期根據輸出入銀行統計,台商在越南的投資、融資及投資融資業務,在新南向國家中名列前茅,顯示中美貿易戰影響下,台商外移潮持續。中信投信看準越南人口紅利及地理優勢,預計將加速崛起,呼籲投資人把握機會進場布局。
中信投信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今年前五月,台商在越南的各類型融資比重已高達四成,遠超過東協其他國家。張晨瑋強調,台商之所以鍾情於越南,除了人口紅利,更關鍵的是產業帶來的群聚效應。過去以紡織、製鞋業為主的台商,在電子業轉移陣地的影響下,大量電子大廠已陸續進軍越南,帶動供應鏈的發展。
張晨瑋指出,從傳統產業到科技業,越南製造業正在進行升級,台商的簇擁只是越南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序曲。為了讓投資人更直接參與越南市場的發展,中信投信將於8月17日推出首檔「高純度」越南基金,與當地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Dragon Capital合作,該公司也是全球最大越南基金的操作者,並是許多知名外資機構投資越南的首選合作夥伴。
中信、凱基、柏瑞等投信則因積極發展特色型商品獲市場青睞,也 穩居前十大投信,台新投信則以黑馬之姿首度擠進前十大之列。
根據統計至6月底國內投信基金規模變化,國內前五大投信為元大 、群益、國泰、復華和富邦投信,且整體規模市占近五成,但緊接在 後的中信、柏瑞與台新投信以年來倍增的速度快速成長,也入列前十 大投信。可見國內投信產業在大者恆大的趨勢下,中小型投信商品策 略奏效者也能急起直追。
相較去年底時國內十大投信的排名,今年上半年前五大投信依舊由 元大、群益、國泰、復華和富邦投信包辦,不過群益投信因今年基金 規模增加逾百億元,超越國泰投信躍居第二大投信;另外近年積極拓 展產品線的中信投信,由於ETF基金商品具有獨特性與績效表現優異 ,持續穩居第六大投信;凱基投信也因商品與績效穩健特色鮮明,是 近年竄起的中小型投信。
至於首度擠進前十大投信的台新投信,則可稱為今年的黑馬。台新 投信因今年5月成功募集新興短高收益債基金,加上貨幣市場基金規 模今年大幅成長,目前規模突破900億元,穩居國內龍頭地位,同時 在ETF新產品也不缺席,目前旗下ETF產品涵蓋中國新經濟市場、中國 政策金融債、美元銀行債、新興投資債、AI創新科技產業等領域,滿 足投資人多元化需求,也對規模提升有所助益。
另外,今年來規模也大幅增加131億元的中信投信,整體規模達2, 436億元,穩居第六大投信。主要是因中信投信近年積極拓展產品線 ,提供投資人多元化的基金產品,於景氣循環末段發行中國信託亞太 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投資涵蓋不受景氣影響的REITs、公用事業 與基礎建設,其相對穩健的表現也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整體來看,國內投信雖大者恆大的趨勢不變,但是中小型投信洗牌 的速度也有加快之勢,尤其能適時推出滿足投資人需求的投信,產品 具獨特性下多能獲投資人青睞,也因此加快其竄起的速度,未來若績 效能夠持續穩健表現,部分中小型投信可望急起直追,挑戰邁入前五 大投信之列。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解釋,根據輸出入銀行統計, 今年前五月,在新南向國家中,台商於越南各類型融資比重高達四成 ,遠高於東協其他國家。
張晨瑋認為,台商獨鍾越南,除人口紅利因素,最重要的,還是產 業帶來的群聚效應。過往進駐越南的台商以紡織、製鞋業等傳產居多 ,但中美貿易戰促使電子業轉移陣地,多數老牌電子大廠已宣布插旗 越南。電子業跟以往這些傳產不同,具備供應鏈群聚效應,一呼百應 ,旗下供應鏈預計將陸續跟上;也就是說,台商對越南的投資還可能 存在續集。
張晨瑋指出,從傳產到科技業,越南製造業正在升級,台商的簇擁 不過是越南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縮影。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為境內首檔「高純度」越南基金,將於8月 17日展開募集,由中信投信聯手當地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外資資產管 理公司Dragon Capital合作,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越南基金就是由該 公司操盤,也是全球知名外資機構投資越南的合作對象首選。
【台灣金融新聞】 近日,台灣市場傳來一則令人矚目的新聞,中信投信與越南龍頭資產管理公司Dragon Capital攜手,推出台灣境內首檔專注於越南市場的基金——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這款基金將於8月17日開始募集,為台灣投資者開辟了一條全新的投資渠道,讓人們能夠分享越南市場的快速成長。 中信投信對此項目投入了大量的心力,投資團隊親自前往越南,與胡志明交易所交流,並與當地前五大交易券商建立合作關係,確保能夠獲得第一手的市場資訊。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強調,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越南今年即使面對疫情,經濟仍將穩定擴張,這對於投資越南股市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張晨瑋進一步指出,以胡志明指數為例,長期投資的報酬潛力相當驚人,若投資人持續定投十年,正報酬比例可達百分之百,最高報酬率甚至可達133.4%。然而,過去台灣投資者要參與越南市場,卻面臨著許多困難,如開戶繁瑣、市場效率不高等。 為解決這些問題,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除了投資胡志明交易所和河內交易所的越南股票外,還計劃將越南鑽石ETF(VFMVN Diamond)納入投組,這樣可以避免外資持股的上限規定。Dragon Capital,作為在越南深耕多年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擔任此基金的顧問,為台灣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 這款基金的推出,無疑將為台灣投資者帶來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分享越南市場的成長紅利。未來,隨著越南市場的逐漸開放和發展,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有望成為台灣投資者心目的明星產品。
近日,隨著中國政府宣布「香港國安法」正式生效,美國迅速做出反應,決定暫停給予香港特殊待遇。這一決策在7月2日,即國安法生效的第一個交易日,對港股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當日港股強漲逾400點。對此,中信投信的分析師葉松炫表示,這一現象反映了市場對港股的信心,並且從競爭對手的角度來看,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仍將得以保持。
葉松炫強調,2018年中國通過香港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僅占出口總額的8%,而通過香港進口的美國商品貿易額佔中國進口貿易額的6%。因此,即使美國暫停給予香港特殊待遇,對中國貿易競爭力造成的短期影響也有限,不會對中國經濟命脈造成衝擊。未來的貿易額變化將取決於中美貿易戰的協商結果。
葉松炫進一步分析,目前亞洲各國尚未出現能夠取代香港地位的城市。以新加坡為例,今年5月新交所掛牌公司數量為715家,比2017年底的776家還少;而同期間,港交所掛牌公司從不到1,800家增加至逾2,100家。這一數據顯示,香港在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短期內難以被取代。
葉松炫指出,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特別是隨著境外掛牌陸企如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等相繼回港二次上市,這批新興力量為港交所注入了新活力,並使香港的重要性更加穩固。這些科技龍頭與中國新經濟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任何想要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的投資者都不應錯過這一機會,當然也包括美國投資者。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葉松炫建議投資者在近期港股因政治因素出現震盪的時候,不妨選擇逢低布局,利用市場的波動來尋求投資機會。(記者:賴俊明)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為境內第一檔「高純度」越南基金,經過一 年多的全心籌備,投資團隊還親飛越南拜訪胡志明交易所,瞭解政策 方向,同時與越南當地前五大交易券商合作,建立資訊往來管道,掌 握第一手市場訊息。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根據世界銀行預測,越 南今年經濟無視疫情,依舊穩定擴張,加上中美貿易戰持續緊繃,外 資加緊腳步擴廠,都有益越股成長。以胡志明指數回測,若投資人定 期定額十年,正報酬比例高達百分之百,最高報酬率可達133.4%。
績效亮眼,但過往台灣投資人卻幾無管道完整參與越南成長紅利。 投資人雖然可以透過券商開戶自行選股操作,一來開戶作業相當繁瑣 ,再者越南市場仍不具效率性,相關訊息不會完全反映在投資市場上 ,一般投資人要挑選發展潛力高,且價值合理之股票必須做好十足功 課。
此外,多數越南熱門成分股,仍具有外資持股49%的上限規定,而 外資也已買好買滿,致使一股難求。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除鎖定投 資於胡志明交易所、河內交易所掛牌越股,也規劃將越南鑽石ETF( VFMVN Diamond)納入投組名單,解決外資持股限制的難題;越南鑽 石ETF甫於今年上市,僅追蹤外資持股上限已達一定比例的股票,成 為外資入手熱門越股的另類管道。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找上越南當地資產管理經驗豐富的DragonC apital當顧問。Dragon Capital於1994年進入越南,為最早進軍越南 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根據獵雲網報導,曾有長達十年期間,Drago n Capital甚至是西方投資越南的唯一管道,足見其扎根之深。這次 ,中信投信與Dragon Capital聯手,克服地域、法規限制,提供台灣 投資人「唯一」投資越南的境內基金。
中信中國50(00752)經理人葉松炫指出,2018年中國僅有8%的出口是經由香港運至美國,中國經由香港進口的美國商品貿易額占中國進口貿易額的6%,暫停香港特殊待遇,以上述比例來看,短期對中國貿易競爭力或有影響,但不至於衝擊中國經濟命脈。未來無論這類商品是否改由中國境內進出口,貿易額的消長端視中美貿易戰的協商結果而定。
葉松炫分析,目前亞洲各國尚未出現能取代香港地位的競爭者,以市場呼聲最高的新加坡來說,今年5月新交所掛牌公司約715家,比2017年底的776家還少;同期間,於港交所掛牌公司從不到1,800家增加至逾2,100家。此消彼漲的氣勢,說明香港的亞洲金融中心地位短期內難被取代。
葉松炫指出,中國有2/3外資是經由香港流入,香港做為亞洲金融中心對於中國仍深具意義,且隨著境外掛牌陸企如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等相繼回港二次上市,這批生力軍選擇香港歸鄉,不只為港交所注入新活力,也讓香港重要性更形穩固。這批科技龍頭與中國新經濟可謂臍帶相連,任何想要一嘗中國經濟成長甜頭的投資人都不想錯過,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美國投資人。
從投資角度來說,港交所地位無可取代,近期港股因政治因素出現震盪,建議投資人不妨逢低布局。(賴俊明)
【台灣新聞】 美國經濟基本面逐漸回溫,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但這次衰退可能只是歷史上的短暫插曲。根據市場分析,2020年5月可能已經見到這次衰退的谷底。從製造業PMI、信用卡消費、汽車製造和交通數據等各方面來看,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反彈。 中信投信觀察到,如果疫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這次衰退可能只會持續兩到三個月。這將是歷史上最慘淡但也最短暫的衰退,而下一輪的景氣擴張已經初露端倪。對於投資者來說,現在正是進入美股市場的好時機,特別是聯準會再次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市場資金充裕,美股有望成為最大受益者。 自2009年以來,聯準會實施量化寬鬆,利率一直維持在低水平。2020年,聯準會再度實施無上限量化寬鬆,市場資金氾濫。中信投信的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20年5月,美股市值增長約16兆美元,漲幅達223%。相比之下,歐股、陸股、日股的市值增長相對較少。 在美股市場中,大型成長股的表現尤其出色。中信投信指出,自3月23日美股低點反彈以來,大型成長股的漲幅遠超過中、小型成長股,以及大、中、小型價值股。 中信投信總代理的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專注於美國大型成長股的投資。該基金投資風格偏向私募基金,長期持有,並且在市場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時積極轉換持股。今年疫情期間,該基金就逢低買進了包括波音在內的五檔持股。 截至2020年5月底,該基金近九成持股為市值超過250億美元的「巨」型企業。由於企業規模龐大,經理人選股精準,該基金不僅長期績效優於大盤,在疫情期間的跌幅也相對較小。
台灣金融新聞》 近日,隨著聯準會(Fed)啟動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全球資金市場沸騰不己。在這波行情中,法人普遍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將會超越今年,而資金行情的推升,也讓投資美國大型成長股的時機來臨。然而,由於股價漲幅已經相對較大,投資者需要關注基金的抗震能力。 中信投信的分析師們回顧了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當時聯準會的救市行動帶動了股市的沸騰。從2008年到2017年10月底聯準會縮表為止,美股的漲幅高達七成,遠超過日股、歐股、陸股等市場。特別是大型成長股,其漲勢更是驚人。 中信投信強調,這次聯準會的救市行動力度遠超過金融海嘯時期,因此對於美股後市的預期更加樂觀。現在,正是投資大型成長股的好時機。 基於這樣的觀點,中信投信特地引進了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專注於美國大型成長股的投資。該基金專挑具有特殊競爭優勢的大型股,截至5月底,近九成持股市值都集中在25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企業。此外,基金的周轉率非常低,持有期間幾乎都是以「年」為單位。在基金十大持股中,阿里巴巴、微软、亞馬遜、VISA等企業,都被基金團隊視為重點,採取「抱緊處理」的策略,不進行波段操作。 在這波全球資金行情中,中信投信的這項策略顯得格外重要,對於投資者來說,選擇這樣的基金進行投資,無疑是對抗市場波動的一個有效手段。
中信投信指出,假如疫情持續獲得控制,這次景氣衰退可能只持續兩個月到三個月,雖是史上最慘淡、也是史上最短的,且下一輪的景氣擴張已可見徵兆。此時,正是投資美股的好時機,尤其聯準會再度瘋狂撒錢,根據歷史經驗,美股可望成為最大受益者。
聯準會自2009年實行量化寬鬆,利率未曾回到長期平均水準,2020年聯準會再度無上限量化寬鬆,市場資金始終氾濫。中信投信觀察,從2009年截至2020年5月,美股市值成長約16兆美元,漲幅223%;相較之下,歐股、陸股、日股僅增加約3兆多美元或更少。可見資金行情最火熱的地方,就在美股。
美股中又以大型成長股漲勢最凌厲。中信投信指出,今年從3月23日美股低點反彈以來,截至7月7日,大型成長股漲幅高於中、小型成長股,也高於大、中、小型價值股。
以中信投信總代理的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來看,該基金鎖定美國大型成長股投資,投資風格偏私募基金,長期持有且少有轉換,僅在市場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時,會積極轉換持股,例如今年疫情風暴,該基金即逢低買進包含波音等五檔持股。
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截至2020年5月底為止,近九成持股為市值250億美元以上的「巨」型企業,也因為量級夠重,經理人選股精準,基金相對追漲抗跌,不僅長期績效勝於大盤,於今年疫情重創市場時,該基金跌幅亦相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