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龍鋼鐵(公)公司新聞
中鋼鋼鐵近況堪憂,疫情與外銷影響連續七個月虧損!
受新冠疫情影響,台灣中鋼鐵(2002)近期財務表現受到衝擊,5月份合併稅前淨損達5.34億元,創下近三個月單月虧損新高。截至前五月,合併稅前淨損累計35.94億元,每股稅前淨損約0.22元。雖然法人預期隨著疫情緩和與內銷價格調漲,第三季營運有望逐漸回穩,但中鋼仍面臨不小的挑戰。
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指出,5月份的虧損除了因鋼品內銷價格下跌外,還與中鋼、中鴻(2014)及中龍鋼鐵(以下簡稱中龍鋼鐵)的鋼品銷量銳減有關。合計較4月減少17.5萬公噸,加上平均單價也較去年同期偏低,使得虧損額度較前一個月增加。
中鋼於22日公布,5月份合併營業淨損3.67億元,月增79%,年減120.49%。單月合併稅前淨損為5.34億元,每股稅前淨損約0.03元。累計前五月合併營業淨損29.51億元,年減131%,合併稅前淨損35.94億元,年減140%,每股稅前淨損約0.22元。
在銷售方面,5月份中鋼單月出貨量僅73萬多公噸,較前一個月大減12.8萬公噸;中龍鋼鐵單月出貨量也只達到24.7萬公噸,較前一個月減少4.5萬公噸;中鴻單月出貨量16.3萬公噸,較前一個短少2,000公噸。此外,每公噸平均單價去年同期下降1,500~1,800元,進一步壓縮獲利空間。
未來展望,法人認為,隨著疫情趨緩、國外市場陸續解封,以及中鋼7、8月內銷盤價調漲,預期6月營運將達到谷底,7月起營運有望逐漸走出低潮,並有逐月轉好的趨勢,9月甚至有機會提早轉虧為盈。
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5月仍呈現虧損情況,除了當月鋼品內銷價走跌外,也與中鋼、中鴻(2014)及中龍鋼鐵單月鋼品銷量銳減有關,合計較4月減少17.5萬公噸,再加上平均單價也較去年同期偏低,致使虧損額度較前一個月略增一些。
中鋼22日公告,5月合併營業淨損3.67億元、月增79%、年減120.49%,單月合併稅前淨損為5.34億元,每股稅前淨損約0.03元。累計前五月合併營業淨損29.51億元、年減131%,合併稅前淨損35.94億元、年減140%,每股稅前淨損約0.22元。
中鋼表示,5月內銷盤價,各項產品平均每公噸下跌300元外,中鋼單月出貨量僅73萬多公噸,較前一個月大減12.8萬公噸;中龍鋼鐵單月出貨量也只達到24.7萬公噸,較前一個月減少4.5萬公噸;中鴻單月出貨量16.3萬公噸,較前一個短少2,000公噸,再加上每公噸平均單價去年同期下降1,500∼1,800元,大幅壓縮獲利空間。
展望未來,法人表示,隨著疫情趨緩,和國外市場陸續解封,再加上中鋼7和8月內銷盤價都調漲價格,預期6月營運將到達谷底,接著7月起營運將逐漸走出低潮,且有逐月轉好的趨勢,甚至9月有機會提早轉虧為盈。
中鋼執行副總經理黃建智表示,除了中鋼銷給中鴻的鋼胚數量減少外,也受到梅雨季影響,鋼品出貨受阻,加上國外因疫情鎖國封城,整體需求也大為減少,導致5月鋼品出貨量大減。
中鋼估計,5月內銷出貨量減少約3.8萬公噸,外銷則少約1.2萬公噸。
中鋼1日股價上漲0.30元,收在20.10元,成交量2.27萬張。
中鋼表示,5月出貨量含鋼胚半成品,共計97.7萬公噸,其中內銷占62.8萬公噸,外銷占34.9萬公噸,其中中鋼出貨含鋼胚半成品為73.0萬公噸,中龍24.7萬公噸。
中鋼指出,隨著各大經濟體陸續解封,與加速重啟、振興經濟措施下,國內成長動能將可逐漸恢復,且台灣企業營運環境穩定,加上政府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兆元投資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產業等擘畫,民間及國際大廠將持續加碼投資台灣,對台灣鋼鐵產業也是長期利多。
展望未來,法人表示,伴隨疫情趨緩,與大陸等地企業復工率逐漸提升,再加上各國逐漸解封,預期下半年鋼品市場需求將日益增加,中鋼出貨量可望逐漸提高。
此外,對於中鋼興達海基公司承製的套筒式水下基礎工程,伴隨疫情趨緩,與西班牙技術人員將於短期內陸續前來台灣,預期今年承製的數量,很有機會達到五座目標,較之前規畫的只能承製一座,大幅增加,增添營運動能。
為積極響應政府推動的零廢棄循環經濟政策,台灣知名鋼鐵企業中龍鋼鐵公司,在生產過程中不僅注重品質,更在環保上不遺餘力。該公司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在廠內進行回收,並與廠外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目前副產物資源回收再利用率已達99.5%,同時對於各種副產物的品質與流向進行自主管理,展現出對環保的嚴謹態度。 特別是,中龍鋼鐵一貫化作業煉鋼廠特有的轉爐石,據國內外研究發現,這種石頭可以廣泛應用於水泥生料,不僅減少了天然礦石的开採,還降低了水泥生產成本,並對減碳產生積極影響。這種石頭還可用作道路建設、土木與港灣工程材料,用途廣泛。 鋼鐵生產過程中,水資源的使用是關鍵。中龍鋼鐵在廠房設計上採用最佳調度模式,並實施完善的节水措施,確保水資源的高效利用。製程廢水在廠內進行多層次回收再利用,每滴水資源可循環利用達4次,目前製程用水回收率已達98.66%以上。此外,該公司還利用製程中的蒸氣、燃氣及熱能進行自主發電,廠內電力自主循環率超過80%。 在空氣污染防制方面,中龍鋼鐵在原料堆置場建置了17米高的防塵牆與自動灑水系統,原料輸送採用密閉式系統,並設置了袋式集塵器、靜電集塵器、脫硫與脫硝等設備,大幅降低了排放的粒狀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表現出對環境保護的決心。 中龍鋼鐵並無燃煤製程,所使用的冶金煤主要用於煉焦製程,並生產高品質鐵水。為了環保儲存冶金煤,該公司在臺中市政府公布相關條例前,已投入103億元啟動原料堆置場室內化工程,興建國內首例跨距超過100米的單一建築物,將冶金煤全部移入室內堆置,展現對環保的承擔。 自建廠以來,中龍鋼鐵採用最佳可行控制技術,在生產製程中導入高效能、環保、節能設計,並使用低污染性原(物)料與燃料。該公司投資超過326.3億元,建置各項污染防制設備及環保設施,並將持續關注先進技術的發展,不斷提升環保水準,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朝資源永續的願景目標邁進。
其中,一貫化作業煉鋼廠特有的轉爐石,在國內外研究顯示可廣泛使用在水泥生料上,藉此減少天然礦石開採、降低水泥生產成本,間接達到減碳效益,亦能做為道路建設、土木與港灣工程材料。
鋼鐵生產雖需耗費大量水資源,但中龍於建廠設計即採行最佳調度模式,利用各類能資源完善節水措施,確保水資源更有效使用,例如製程廢水於廠內進行多層次回收再利用,讓每滴水資源反覆循環利用達4次,目前製程用水回收率高達98.66%以上。此外,亦運用製程中蒸氣、燃氣及熱能進行自主發電,現廠內電力自主循環達80%以上。中龍在資源利用上的各項努力,於多項實際節能數據顯示成果,祈達到「使用者滿意、社會大眾安心、資源永續應用」目標。
在空污防制方面,中龍原料堆置場建置17米高防塵牆與自動灑水系統,原料輸送亦採密閉式系統,加上製程設置袋式集塵器、靜電集塵器、脫硫與脫硝等空污防制設備,再減少排放粒狀物65.8%(1,601噸/年)、硫氧化物41.9%(1,715噸/年)及氮氧化物34.6%(1,298噸/年)大幅超越原設廠承諾值。
此外,中龍並無燃煤製程,當前所使用的冶金煤主要用在煉焦製程,產製的焦炭與球結礦、塊鐵礦及燒結礦等原料,投入高爐製程中產製高品質鐵水。為能更妥善、環保方式儲存冶金煤,中龍在臺中市政府公布「臺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前,已率先投入103億元啟動原料堆置場室內化工程,興建國內首例跨距大於100米規模的單一建築物,雖然工程浩大且過程艱辛,但中龍自107年12月起已將冶金煤全部移入室內堆置,為環保貢獻心力。
中龍自建廠即採最佳可行控制技術,生產製程皆導入高效能、環保、節能設計,使用低污染性原(物)料與燃料,且投資金額超過326.3億元,建置各項污染防制設備及各類環保設施。未來亦將持續關注最佳可行控制技術的發展,導入先進技術或環保改善措施,不僅做好自身良好管理之責,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朝資源永續的願景目標邁進。
擺脫污名
重資推動環保改善
中鋼自民國66年建廠起,即非常重視節能環保工作,陸續投資各類環保設施,更將「節能環保」納入公司願景,積極投入各項環保改善計畫。累計至108年底,環保投資金額高達709.6億元,粒狀物減量91.25%、硫氧化物減量75.9%、氮氧化物減量58.31%、揮發性有機物減量77.45%。
中鋼粒狀物排放與國外鋼廠比較,108年1至 12月約為0.24kg/公噸-鋼胚,低於德國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鋼廠(0.302kg/公噸-鋼胚)及阿賽洛米塔爾(ArcelorMittal)鋼廠(0.61kg/公噸-鋼胚)等世界一流鋼鐵企業。
此外,中鋼積極配合高雄市政府秋冬季減排政策,108年9月至109年3月主動安排主要製程降載及生產設備歲修,預計共可減少粒狀物132.74公噸、硫氧化物522.48公噸、氮氧化物378.03公噸及揮發性有機物15.36公噸的排放量。
中鋼基於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近3年來,更加大力度進行各項環保改善工程,例如108年完成燒結礦自動化封閉式建築工程,並持續推動各項環保改善措施,包含加熱爐設備改造、熱軋鋼帶工場加熱爐設備更新、第一轉爐工場集塵設備更新及燒結增設脫硫設備等空污改善計畫,可再減少粒狀物排放量119.95公噸、硫氧化物806.7公噸及氮氧化物15.7公噸。
積極減碳
總量達6.6萬公噸
中鋼公司於105年結合集團子公司 ,包含中宇環保工程公司、中鋼炭素化學公司及中龍鋼鐵公司等,共同成立太陽能電業公司-「中鋼光能公司」,並投資42億元建置太陽光電設備,所設置的太陽能光電板實際總發電量,截至108年底,已超過1.25億度,總減碳量已達約6.6萬公噸,相當於17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此外,政府目前以綠色能源作為首要之能源發展主軸,積極發展風電產業,將於114年完成5.5GW離岸風電總裝置量目標,中鋼呼應政府推動的離岸風電政策,不僅成立「興達海基公司」,在高雄興達港建立水下基礎結構的製造產線,也攜手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開發中能風場,幫助台灣建立風電產業能量、創造綠能商機及提升就業機會,以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雙贏結果。
臺灣鋼鐵產業已是兆元產業,為滿足國內鋼鐵需求及穩定供應高品質鋼品給予廣大下游用鋼客戶,並配合政府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公共工程、離岸風力發電等經濟發展政策,中鋼必須同時維持營運與進行設備更新,加上中鋼是上市公司,需逐年編列預算,因此採分階段方式逐步推動相關環保改善工程。例如,108年5月6日中鋼董事會通過投資70.178億進行「新建煤礦封閉式建築第一期工程」,並已開始動工。
「新建煤礦封閉式建築第一期工程」自起初規劃時,即面臨許多困難及嚴峻挑戰,「新建煤礦封閉式建築」外觀係大跨距鋼構棚架,建築內部將建造34個倉格來堆存原料,整體長度735公尺、寬度128公尺,高度60公尺(約20層樓高),占地約9.4公頃,相當於3座大巨蛋棒球場規模,加上需在既有煤礦儲存場內進行施工,工法技術極度複雜,工程難度也相當高,但中鋼也已經一一克服,顯示出致力環保改善的決心及執行力。
清潔生產
砸百億改善設備
此外,即使全世界一貫化作業鋼廠約70%的煉焦爐採濕式淬火設備(CWQ),美國及加拿大鋼廠的煉焦爐全都採用CWQ,歐洲現有鋼廠煉焦爐CWQ亦高達92%,中鋼為精進「環境管理」與「清潔生產」之目標,於今(109)年3月23日董事會決議通過新臺幣94.287億元的「煉焦爐及乾式淬火設備建造第一期工程」設備投資案,計畫採用高約7.6m的先進煉焦爐,搭配高效率乾式淬火設備,提升廢熱能源回收並降低排放,對環境及節能做出具體貢獻。
中鋼將持續與世界一流鋼廠交流,引進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並持續以滾動方式,逐年檢討空污減排計畫,以降低排放,期能提升台灣鋼鐵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更希望在經濟發展和環保建設上,取得一個最佳的平衡點,不僅為在地環境保護貢獻心力,也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台北訊】近來台灣金融市場可是熱鬧非凡,各大企業紛紛發行公司債,搶攻低利資金市場。4月份的發行金額驚人,竟然達到1,054.5億元,是第一季發行總量598.38億元的1.76倍!這股熱潮讓台積電、台電、台泥等大企業都加入發債行列,單月發行金額都破200億元,還有日月光控股發債百億元以上。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4月份發行的大規模公司債個案中,台積電、台電、台泥等都是佼佼者,金額都超過200億元。此外,日月光投控也有百億元發行,統一、亞泥、和潤、遠東新等公司則在60~85.5億元之間,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個案。
券商主管分析,這波發債潮主要因為央行降息底定,企業搶進發債籌資,降低資金成本。面對經濟前景不明朗,除了節省成本外,還有企業先搶先赢的意味。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央行為救市降息1碼,市場資金過剩,利率下殺也帶動公司債發行熱潮。
央行3月降息以來,5年及10年期公債標售利率均創下史上最低,分別為0.437%及0.508%。對於信用評等為AAA的台積電及台電來說,發行的公司債被市場定位為「類公債」,4月份台積電5年期票面利率降至0.52%,台電7年期為0.56%,兩公司10年期票面利率也降至0.6%及0.58%,相比第一季同期限票面利率,省下至少4、5個基本點。
不僅如此,4月份其他大型指標公司債,如台泥、日月光投控、統一企業、亞泥、和潤及遠東新等,5年期票面利率約0.56~0.7%,普遍創下最低紀錄。券商預計,市場利率將持續下探,如果疫情持續延燒,公司債成本可能還會再降低。
另外,最新標售的中油177億元公司債,5年、7年、10年及15年期得標利率分別為0.52%、0.58%、0.61%、0.72%,都創下新低水準。而中龍鋼鐵50億元5年期公司債得標利率僅0.73%,預計5月初發行。這些數據都顯示出台灣企業在低利環境下,積極進行資金籌措,為未來發展蓄勢待發。
趁利率低檔搶錢。券商指出,統計4月以來已有逾千億元(1,054.5億元)公司債發行潮出籠,為第一季合計發債總量598.38億元的1.76倍;其中台積電、台電、台泥發債金額都逾200億元,日月光控股也發債百億元以上。
櫃買中心統計,4月發行大規模公司債個案,金額逾200億元的包括台積電、台電、台泥等,日月光投控也有百億元,其他統一、亞泥、和潤、遠東新等各在60∼85.5億元,還有一些規模相對小的個案。
券商主管認為,央行降息底定,企業搶進發債籌資,有利降低資金成本,面對經濟前景不佳,除了「省到就是賺到」外,也有好公司先搶現金部位的意味。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中央銀行第一季理事會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救市,使原本就過剩的市場資金進一步擴大,利率下殺也帶動公司債發行熱潮,企業紛以更低的成本進場籌資,券商主管表示,央行3月降息以來,5年及10年期公債標售利率均創下史上最低,「企業此時不發債,更待何時」。以最新一期5年及10年期公債標售為例,利率各下滑至0.437%及0.508%的空前低點。
券商主管解釋,信用評等為AAA的台積電及台電,發行的公司債一向被市場定位為「類公債」,4月台積電5年期票面利率降至0.52%,台電7年期為0.56%,二公司的10年期各降至0.6%及0.58%,與第一季同年期票面利率相較,省了至少4、5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
4月大型指標公司債還有台泥、日月光投控、統一企業、亞泥、和潤及遠東新等,5年期的票面利率約0.56∼0.7%,普遍都是最低紀錄。
券商表示,現在市場利率「只有更低、沒有最低」,如果疫情一直拖下去,不排除公司債成本還會再下探。
另外,最新標售的中油177億元公司債,5年、7年、10年及15年期得標利率各為0.52%、0.58%、0.61%、0.72%,也都創下新低水準。中龍鋼鐵50億元5年期公司債得標利率僅0.73%,預計5月初發行。
台灣中鋼鐵公司為應對疫情帶來的營運壓力,決定將原定第二季減產計劃從5%擴大至10%,這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首次見到的計劃性大幅收斂產能。預計第二季內外銷接單總量將從290萬公噸下修至260萬公噸,展現了公司堅定「寧願少賣也不願賠錢賣」的立場,並為鋼市未來的躍起提前部署。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指出,國際權威機構預測,疫情消退後的景氣反彈期將比目前的低迷期長,但長期前景仍樂觀。目前亞洲地區的鋼鐵產業也受到影響,越南河靜廠鐵水減量10%,新日鐵二座高爐悶爐減量10%,JFE將明年高爐大修提前降載30%,南韓浦項則規劃下游軋鋼廠歲修,並有關閉高爐的傳聞。 中鋼專家表示,由於疫情仍處高峰期,海外買家信心不足,當前外銷接單影響較大,4、5月情況尚可,但6月出貨的訂單明顯弱化,整體第二季外銷量減幅預計在15至20%。因此,擴大減產至10%左右是合理的做法。 黃建智進一步表示,目前鋼價已稍微回溫,熱軋底材普遍站上每公噸400美元以上,成交價都逾400美元,傳說中的390美元或更低報價已經難以吸引賣家。 法人分析,由於全球消費力全面鈍化,多國汽車大廠停工,用鋼量大減,各鋼鐵廠陸續減產應對。中鋼與中龍合計第二季產能290萬公噸,總量優於第一季,但受疫情影響,減產10%後總量將落在260萬公噸上下。中鋼以龍頭鋼廠的姿態,宣示堅定立場,對空頭投機客有嚇阻作用。原定10月大修的2號高爐提前到8月關閉,減產能量強勁,供給減少對價格有利。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說,國際權威機構預測,疫情消退後景氣反彈期會比目前的低迷期長,未來上坡路恐走得更遠,但中長期前景仍樂觀看旺。
目前亞洲地區越南河靜廠鐵水減量10%;新日鐵二座高爐悶爐減10%;JFE將明年高爐大修提前降載高達30%,主因在於JFE外銷占比較多,現在景況相對辛苦;南韓浦項則規劃下游軋鋼廠歲修,也有消息顯示要關閉高爐,但即便沒關爐也可降風減產。
中鋼專家指出,疫情仍處高峰期,海外買家信心難免不足,當前外銷接單影響比內銷大,4、5月情況尚屬穩定;不過,已開始洽談6月出貨的訂單則明顯弱化,整體第2季外銷量減幅15至20%,之前規劃第2季減產5%不足以因應,擴大減產到10%左右是合理做法。
黃建智表示,目前鋼價稍微回溫,熱軋底材普遍站上每公噸400美元以上,現在成交價都逾400美元,傳說390美元或更低報價都是買家喊價,賣家完全不為所動。
法人分析,疫情當道,全球消費力全面鈍化,多家國際級汽車大廠停工,用鋼量大減,包括阿塞洛米塔爾、美國鋼鐵、印度塔塔、新日鐵、河靜、中鋼等大鋼廠,陸續減產因應。
法人估,中鋼與中龍合計第2季產能290萬公噸,總量優於第1季,不料受疫情影響鋼市衰退,中鋼、中龍減產10%總量將落在260萬公噸上下,主要意義在於,中鋼以龍頭鋼廠高度,宣示「寧願少賣也不願賠錢賣」的堅定立場,對空頭投機客有嚇阻作用。原定10月大修的2號高爐提前到8月關閉,減產能量強勁,供給減少對價格有利。
台灣中龍鋼鐵公司近日來了一個人事大動盪!行政院已經核定新任總經理的人選,這個消息讓大家都很關注。4日,中龍鋼鐵董事會正式決議,決定讓李昭祥接任這個重要的職位。李昭祥來頭不小,他之前可是中鋼煉鋼廠的廠長,後來升任為中鋼生產助理副總經理,現在終於正式加入中龍的大家庭啦!這次的人事調動,是因為原總經理黃重嘉轉任鑫科董事長,所以中龍鋼鐵這個職位空缺出來,李昭祥這一來可是臨危受命啊!
中鋼鋼鐵在2月份的鋼品出貨表現亮眼,整體出貨量達到125.95萬公噸,月增長達17.93%,這個數字超過了原先規劃目標的10.09%。其中,中鋼本身的出貨量為95.25萬公噸,創下了近15個月來的新高。這次的出貨量增長,主要是因為過年後工作日較長,加上下游廠商提貨意願轉強,內外銷出貨量都有所增加。此外,中鋼也適度調漲了4月和第二季的內銷鋼價,這也進一步激勵了下游廠商的提貨熱情。 具體來看,2月的出貨目標量原本是114.4萬公噸,而實際出貨量則是125.9萬公噸,超出了目標量11.55萬公噸。中龍熱軋鋼品的出貨量為30.7萬公噸,而鋼胚的內銷量佔了78.4萬公噸,外銷量則是47.6萬公噸。如果不計入鋼胚,總出貨量為108.8萬噸,也比目標量多出4.4萬公噸,其中外銷量超過目標近2萬公噸,內銷量則多出近2.4萬公噸。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解釋說,2月的外銷出口提貨非常畅旺,比規劃量增加了約2萬公噸,再加上中鴻當月內外銷需求的增加,該公司供應給中鴻的鋼胚也比規劃量增加了7萬公噸左右。 對於未來的展望,中鋼認為,已經順利調漲了4月份和第二季相關產品的價格,平均每公噸漲幅在300~600元之間,平均漲幅達1.9%。隨著3、4月份需求旺季的到來,這將會激勵下游廠商的提貨意願。如果大陸的疫情能夠迅速得到控制,預計3月下旬起隨著復工率的提高,將會掀起一波補貨潮,進而增加提貨量。
【台灣新聞】中龍鋼鐵總經理黃重嘉人事異動,轉任中鋼集團子公司鑫科董事長引關注
近日,中龍鋼鐵總經理黃重嘉的人事調動引起業界廣泛關注。據悉,黃重嘉將離開中龍鋼鐵的總經理職位,並轉任中鋼集團旗下子公司鑫科的董事長。這一調動讓人不禁好奇背後的原因。 對此,中鋼(2002)總經理兼任中龍董事長的王錫欽表示,黃重嘉的離職並非因為其他因素,而是因為原兼任鑫科董事長的中鋼技術副總蔡松釗已退休。為了專業發展的考量,決定解任黃重嘉的職務,並將他調任鑫科董事長。王錫欽強調,這是一個纯粹的專業決策,並希望外界不要過度揣測。 黃重嘉在中龍鋼鐵的職位上一直表現出色,帶領公司取得不少亮眼的成績。此次轉任鑫科董事長,無疑是對他個人能力的一種肯定。而中龍鋼鐵在黃重嘉離職後,也將繼續在鋼鐵產業中發揮其影響力。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次人事調動對中龍鋼鐵和鑫科來說都是一個新的契機。中龍鋼鐵在黃重嘉離職後,將會迎來新的領導者和發展策略。而鑫科在黃重嘉的領導下,也將在鋼鐵市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總結來說,中龍鋼鐵總經理黃重嘉的轉任事件,是業界近期的一個重要新聞。雖然外界對此有各種猜測,但從中鋼集團總經理王錫欽的說法來看,這只是一個正常的專業調整。未來,我們將關注這兩家公司在新領導下如何發展。
中鋼表示,過年後工作日較長、下游提貨意願轉強,內外銷出貨量均增加,再加上適度調漲4月和第二季內銷鋼價,更激勵下游廠商提貨的熱度。
中鋼指出,2月鋼品出貨目標量為114.4萬公噸,含鋼胚與中龍熱軋,實際出貨量為125.9萬公噸,較規劃目標多出11.55萬公噸左右,其中,中鋼出貨量為95.25萬噸,創2018年11月份以來新高,中龍出貨量為30.7萬公噸,且含鋼胚內銷占78.4萬公噸,外銷占47.6萬公噸。
如不含鋼胚,總出貨量為108.8萬噸,也較目標104.4萬公噸,多出4.4萬公噸,主要來自外銷較目標量多出近2萬公噸,且內銷量也多出近2.4萬公噸。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表示,主要是2月外銷出口提貨暢旺,較規劃增加約2萬公噸,加上中鴻當月內外銷需求增加,所以該公司供應中鴻的鋼胚也比規劃量增加7萬公噸左右。
展望未來,中鋼認為,該公司已順利調漲4月份和第二季相關產品價格,平均每公噸漲300∼600元,平均漲幅1.9%,再加上伴隨3、4月份需求旺季的到來,可望激勵下游廠商提貨的意願,若未來大陸的疫情能夠儘快的獲得控制,則預期3月下旬起隨著復工率的提高,可望掀起一波補貨潮,將有助於提貨量的增加。
中龍鋼鐵董事會最近有重大人事變動,大家耳熟能詳的中龍總經理黃重嘉將轉任鑫科董事長,這個決定讓許多人感到意外。黃重嘉上任中龍總經理還不到一年,這次突然離職,外界普遍認為是因為中龍高爐「漸凍」事件而負責。 新任中龍總經理預計將由中鋼生產助理副總李昭祥接棒。李昭祥是中鋼煉鐵廠長,對於煉鋼專業領域有著深厚的基礎,他的加入將有助於中龍生產效能的提升,並與中鋼總經理暨中龍董事長王錫欽攜手,共同推動公司發展。 中鋼作為台灣重要的鋼鐵製造商,其作業模式一直以高爐大煉鋼廠為主。目前,高雄母廠擁有四座高爐,台中港的中龍鋼鐵則有兩座,總計六座高爐,年產粗鋼量約為1,500萬公噸。 專家表示,高爐煉鋼的特殊性在於全年無休,需要持續保持爐火的旺盛,確保鐵水流暢。一旦鐵水失溫、凝結,甚至可能導致整座高爐需要「打掉重建」,這將造成巨大的損失。
黃重嘉上任中龍總座僅八個多月,下台應是為中龍高爐「漸凍」事件負責。中龍新總座預期將由中鋼生產助理副總李昭祥接任。李昭祥為中鋼煉鐵廠長,具煉製專業,可協助中鋼總經理暨中龍董事長王錫欽,強化中龍生產效能。
中鋼是一貫作業高爐大煉鋼廠,目前高雄母廠有四座高爐、台中港中龍鋼鐵有兩座、合計六座,年產粗鋼約1,500萬公噸。
上市鋼廠專家說,高爐煉鋼有一大特點,就是全年無休,爐火要愈燒愈旺,須維持爐中鐵水流暢,鐵水一旦失溫、凝結,甚至整座高爐恐「打掉重建」,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中鋼鋼鐵近日來人事動盪,進行了一波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主管職位調整。這次調整涉及16位一級以上主管,從2月29日和3月1日起正式生效。其中,行政部門助理副總黃一中將調任總經理特別助理,公共事務處長鍾錫洲則升任行政部門助理副總,營業銷售處長黃凱民則升任業務部門助理副總,並兼任營業銷售處處長。董事長翁朝棟表示,這次人事調整重點在於加強職務歷練,以提升公司競爭力。這一波的調整不僅讓公司結構更為健全,同時也讓接班梯隊年輕化,準備面對未來的市場變化。
中鋼鋼鐵近期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人事調整,這次調動不僅波及到高層主管,還涵蓋了行政、營業、企劃、生產、工程、財務等各個部門,總共涉及16項人事派令,可說是近年來少見的現象。這次人事調整的關鍵,就在於推動一級主管的年輕化,並加強職務歷練。 在這場人事大洗牌中,行政助理副總黃一中被任命為總經理特別助理,這個位階可是各部門助理副總之首,顯見公司對他的期待。黃一中曾經在中龍鋼鐵接受過實戰培訓,此次調任,將協助總經理王錫欽與執行副總黃建智處理涉外事務,以及跨部門、跨公司整合協調工作。 營業處長黃凱民則獲升為業務助理副總兼營業處長,他的升遷也是這次調整的一大亮點。黃凱民在中鋼業務部門及中鴻都有過實戰經驗,這次升任,相信將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商機。 事業發展處處長陳冠富也升任為企劃助理副總,他在中鋼越南冷軋廠CSVC草創時,就曾赴越南開疆闢土,這次升遷,顯示了公司對他能力的肯定。 此外,公共事務處長鍾錫洲升任行政助理副總,財務專案處長陳瑞騰升任工程助理副總,並派任中鋼構,煉鐵廠長李昭祥升任生產助理副總,並派中龍服務。資訊系統副處長許家瑞升任處長。工業工程副處長于長進升任專案處長,派任中鋼保全。煉鐵副廠長張重燦升任廠長。生產計劃副處長劉憲東升任處長。 這次人事調整,不僅是中鋼鋼鐵在人才培養上的重要一步,也展現了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期待這批新血液能為公司帶來新的活力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