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德信投信(公)公司新聞
中租基金平台董事長陳俊傑表示,教育金準備對於每個家庭而言, 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因此中租決定來盡一份心力,協助全台灣所有 家庭有效地規劃和管理子女的教育金,讓家長能無憂地伴隨著子女快 樂成長。
由中租基金平台主辦的「樂養兒」專案,攜手十家知名基金公司, 包含摩根投信、富蘭克林投顧、安聯投信、百達投顧、中信投信、保 德信投信、凱基投信、利安資金管理(新光投信總代理)、萬寶投顧 、德銀遠東投信,及全台最多媽媽分享的親子教養網「媽咪拜MamiB uy」,所共同協力推廣的親子理財運動。
中租基金平台表示,凡年底前於中租基金平台完成開戶的未成年會 員,18歲以前申購的專案指定基金,一輩子都不用申購手續費,專案 指定基金共有12大品牌可供挑選,都是經過專家嚴選的基金,適合作 為親子理財長期投資目標的產品。
中租基金平台總經理蘇皓毅說明,該平台不僅單純提供「兒童專屬 優惠方案」,更是首家致力於親子友善功能與服務的兒童帳戶,以家 庭理財使用情境出發,提供業界唯一「家族式會員制度」,只要是會 員的直系二親等家人開戶下單,皆可以納入家族投資本金的計算,加 速適用VIP服務。同時在金融科技創新也不遺餘力,開發出「兒童帳 戶的家長監護功能」,家長與未成年子女皆在平台開戶並完成帳戶授 權,家長登入自身帳戶時,就能直接切換查看未成年子女帳戶投資損 益,不需再各別輸入孩子們身份證字號與密碼,反覆登入登出。
中租基金強調,該平台希望透過「樂養兒」專案為廣大家庭提供一 個安心、便捷、可靠的投資管道,幫助全台爸媽們無痛理財,回歸「 快樂養育兒女」的初衷。
【台北訊】近期台股表現亮眼,6月份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前十強基金中,台股基金佔據九成,今年來的績效更是高達三至五成,遠超過大盤兩成的漲幅。專家預測,下半年可以積極布局中長期趨勢的科技股,特別是AI概念股,因為它們的成長趨勢已經確立,未來仍將有亮眼的表現機會。 根據CMoney的統計,這十強基金中,安聯投信與統一投信的基金占比最多,分別佔四檔和三檔,保德信投信、復華投信、國泰投信各有1檔。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潘育憲指出,台股評價面已大幅提升,短線上需留意漲多壓力。由於今年通膨升息趨緩加上生成式AI需求增加,個股評價回升已經先於獲利復甦,因此7月財報季若出現震盪調整,可以優先關注AI受惠族群,或者是那些已經邁向成長循環的個股。 潘育憲還提到,由於台美兩國即將迎來大選,各候選人所提出的政策題材,也將是未來的關注焦點。下半年可以關注AI應用相關與受惠台電標案的儲能電網等兩大主軸。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孫傳恕則認為,第3季是產業旺季,看好景氣已經到底部,且通膨影響逐漸減緩,可以開始積極配置2024年成長股、中長期趨勢科技股。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也預測,今年來表現強勢的AI概念股未來仍將持續有表現機會,對於非電子股則建議靜待景氣復甦。隨著台美股市逐漸進入財報公布期,市場將在財報結果基礎上進行短線震盪,但長線仍然有望穩步上漲。
根據CMoney統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前十強的基金中,以安聯投信與統一投信的基金占比最多,統一投信佔據四檔、安連投信有三檔,保德信投信、復華投信、國泰投信各有1檔。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潘育憲表示,台股評價面大幅提升,短線上需留意漲多壓力,有鑑於今年通膨升息趨緩加上生成式AI需求,個股評價回升先於獲利復甦,故7月財報季若出現震盪調整,可優先關注AI受惠族群、或者是下半年數字顯示最壞已經過去、走向邁向成長循環的個股,又或評價面回到比較合理的位置時,也可站在買方、伺機布局。
潘育憲指出,由於台美接下來都將迎來大選,各候選人所端出的政策題材,料也將是未來可關注的方向,下半年可關注AI應用相關與受惠台電標案的儲能電網等兩大主軸,主要是因為這兩大主軸都是明確的、且一定會被需求所帶動、並挹注成長動能。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孫傳恕也表示,第3季向來是產業旺季,看好景氣已來到底部,且通膨影響趨緩,可開始積極配置2024年成長股、中長期趨勢科技股,如受惠伺服器、新規格產品等庫存回補需求逐漸恢復動能的半導體、伺服器、關鍵電子零組件等,傳產則建議聚焦內需餐飲、儲能、航空等。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也表示,今年來表現強勢的AI概念股因成長趨勢確立,未來預計仍持續有表現機會,認為非電子股則需靜待景氣復甦。台美股市逐漸進入財報公布期,因上半年景氣仍位於低檔,財報結果將使股市短線上呈現大區間震盪,然隨後市場轉為檢視企業下半年展望,在基本面改善的情況下,長線仍然有望穩步墊高。
台灣民眾對醫療生技產業投資興趣高,卻對投資回報率認識不足。近期,保德信投信針對台灣投資人進行網路AI時代醫療投資大調查,發現高達94.6%的受調者認為醫療生技產業結合科技實力,具有長期發展潛力。然而,65.2%的民眾有意向投資此領域,卻有超過6成民眾對過去十年全球醫療類股的168%累積報酬率不甚了解。 調查結果顯示,在生物科技、醫療器材、醫療服務、大型製藥等子產業,投資意願均高達66.4%至74.5%。不過,對於醫療產業的投資報酬率,62.3%的受調者並不了解實際情況,還有超過2成低估了投資報酬率。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從歷史數據來看,醫療生化產業具有較高報酬和較低波動的特性。過去33年間,美國S&P500指數中醫療產業的年化報酬率達11.6%,僅次於科技產業,優於整體S&P500指數。 江宜虔進一步指出,隨著全球人口結構變化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市場對健康和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他建議投資者選擇囊括製藥、醫療服務、醫療器材、生技等具有成長與防禦功能的醫療相關基金,以全方位參與醫療產業的長線成長。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則分析,新藥告捷、生物相似藥競爭激烈,阿茲海默症新藥有望取得完整藥證,年銷售將超過100億美元。藥王Humira專利過期,各生物相似藥廠紛紛低價搶市,將降低醫療保險行業的成本支出。 未來20年,AI在醫療應用上的普及將成為重要投資機會,從疾病發現、藥物研發到醫療行政軟體等領域。醫療保健族群基本面持續發展,市場潛在發酵,投資報酬穩定,長期發展潛力巨大。
保德信投信網路AI時代醫療投資大調查結果顯示,在對醫療產業深 具信心下,65.2%的台灣民眾有意投資醫療產業,且不論在生物科技 、醫療器材、醫療服務、大型製藥等不同子產業,投資意願都達到6 6.4%至74.5%的高水準,但卻有62.3%並不知道醫療產業過去十年 投資報酬率高達168%,還有超過2成低估醫療產業的投資報酬率。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從歷史數據來看 ,全球醫療生化產業向來具有較高報酬、較低波動的特性,回顧33年 來美國S & P500指數自有產業分類以來,醫療產業年化報酬率高達 11.6%,僅次於科技產業的12.78%,也優於整體S & P500指數的9 .9%,市場因此對醫療生化產業價值評估較高,有利股價表現。
江宜虔認為,隨全球人口結構的變化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市場對於 健康和醫療服務的需求持續增加,新興市場開放及醫療技術的普及, 也替產業帶來更多契機,不同次產業發展各擁特色,建議挑選囊括製 藥、醫療服務、醫療器材、生技等同時具有成長與防禦的醫療相關基 金,全方位參與醫療產業的長線成長列車。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分析,新藥告捷、生物相似藥 殺價搶市,阿茲海默症新藥有望取得完整藥證,年銷售將超過100億 美元,藥王Humira專利過期,各家生物相似藥廠紛紛低價搶市,有助 醫療保險行業減少成本支出。
未來20年AI醫療應用漸普及,從疾病發現、藥物研發、臨床研究、 藥品製造、健康監測、醫療行政軟體等,都是未來投資機點,即醫療 保健族群基本面持續發展,可靜待市場發酵,且擁有較穩定的投資報 酬,長期更擁有極大的發展潛能。
【台股新聞】 雖然全球風險情緒逐漸穩定,但外資對亞股的態度卻是買賣並重。根據最新數據,上周外資在亞股六大區域中,雖然呈現賣超,但金額並不高,其中台股資金淨流出4.7億美元,而印度則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買盤挹注。不過,由於內資並未跟進,亞股上周走勢跌多漲少,除了越南、泰國、印度三地市場維持周線正報酬外,其他市場在前景不明朗的疑慮下,全數走跌,其中陸股跌幅最深,達到1.9%,南韓、印尼、菲律賓等市場同期跌幅也都超過1%。 保德信投信分析,市場對美國債務上限問題的關注,雖然曾經在2011年、2013年及2019年導致政府部門暫時關門,但由於與兩黨政治內鬥關聯性高,預計最終將達成協議並避免債務違約,這將對市場信心產生正面影響。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指出,A股獲利增速在去年第4季見底後,今年首季獲利增速已明顯回升,不過,中國大陸4月CPI與社融表現均遜於預期,加重市場憂慮。 另一方面,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則分析,印度股市近期因通膨降溫、央行意外暫停升息及國際資金流入而反彈。製造業PMI指數連續22個月維持在50榮枯線之上,企業財報預估最新一季EPS增長率可達雙位數水準,企業利潤率也有所改善,這些因素都有助於支持印度股市維持多頭格局。
不過,由於內資不領情,上周亞股走勢跌多漲少,保德信投信指出,除了越南2.3%、泰國1.8%、印度1.5%三地市場維持周線正報酬,其他市場在前景不明朗的疑慮下,全數走跌,跌勢最深的是陸股負1.9%,其他如南韓、印尼、菲律賓等同期跌幅也都超過1%。
PGIM Jennison全球股票機會基金產品經理葉家榮表示,近期市場討論美國債務上限問題,除了2011年最終被標普調降美債評等外,在2013年及2019年也都發生過債務上限問題,而使政府部門暫時關門各16天及33天,不過觀察此一事件與兩黨政治內鬥關聯性高,依照往例,預料最後終將達成協議並避免債務違約,有助於持續提振市場整體信心。
陸股方面,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指出,A股獲利增速在去年第4季見底之後,進入到今年首季獲利增速已明顯回升,第1季全部A股淨利潤單季增速上升至2.7%,全年逐季改善趨勢顯現,不過,中國大陸4月CPI與社融表現均遜於預期,進一步加重市場憂慮,交投情緒低迷,上周已連四日下跌。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分析,近期因通膨降溫、印度央行意外暫停升息,以及國際資金流入,帶動印度股市反彈。後續來看,印度仍維持在相對強勁的水準,製造業PMI指數已連續22個月維持在50榮枯線之上,製造商對於未來景氣的看法,也從3月的相對低點回升,企業財報方面,市場仍預估最新一季的EPS增長率可達雙位數水準,且在通膨回落之下,企業利潤率也有所改善,整體來看,在基本面與獲利面皆穩健下,仍有助支持印度股市維持多頭格局。
保德信投信這家在台灣深耕超過30年的金融老店,不僅提供多元化的理財商品,還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入企業文化。每年一度的「國際奉獻日」(GVD)是保德信全球夥伴展開行動的日子,這一天,保德信台灣的員工和家屬也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展現對地球的愛護。
今年,保德信首次與台灣最大的民間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合作,在4月份的世界地球日週邊,舉辦了海洋生態保育講座和保護濕地的棲地整理活動。員工們在荒野志工的帶領下,對台灣的海洋之美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對海域生態保護有了全新的體會。
在五股濕地的棲地整理活動中,96人次參與移除外來種小花蔓澤蘭,為台灣的環境永續盡一份力。保德信總經理張一明強調,環境永續需要每個人的努力,保德信作為全球前十大資產管理業者,員工們有義務以身作則,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除了國際奉獻日的活動,保德信的員工在日常工作中也持續實踐地球永續,比如減少辦公室用紙、關閉空調、自動關燈、垃圾分類等,讓愛地球成為日常生活的習慣。
自1995年開始,保德信國際奉獻日已經成為保德信金融集團的重要傳統。今年邁入第29年,全球將近4萬名員工投入其中,透過深耕服務、貢獻在地,將正面能量傳遞出去,為下一代締造美好的自然環境。
今年的「國際奉獻日」,保德信首次與全台最大的民間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合作,並在世界地球日的4月份,先後舉辦海洋生態保育講座以及保護濕地的棲地整理活動。在荒野志工的詳細介紹之下,保德信員工們除了更加認識台灣的海洋之美,對於海域生態保護也有全新的認知;周末的棲地整理活動,則在距離台北不遠的五股濕地舉行移除外來種小花蔓澤蘭,總計達96人次參加,替台灣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保德信總經理張一明指出,環境永續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保德信作為全球前十大資產管理業者,每位員工有義務以身作則,替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相信透過今年首次與荒野合作的棲地整理活動,能更深刻體會環境保育的重要。除了國際奉獻日的活動,保德信的每一位員工也在日常工作中持續實踐地球永續,包括減少辦公室用紙、無人時關閉會議室空調、下班時間自動關燈、垃圾分類等,讓愛地球成為日常生活的習慣。
保德信國際奉獻日始於1995年10月28日,已成為保德信金融集團的重要傳統,過去幾年因為疫情的影響,舉辦時間略有調整,今年國際奉獻日邁入第29年,透過各地員工無私奉獻與熱心參與,為保護台灣環境做出非凡的貢獻,目前全球有將近4萬名員工投入其中,藉由深耕服務、貢獻在地,將正面能量傳遞出去,有效發揮企業影響力與價值,讓保德信為下一代締造美好的自然環境。
據鏡週刊報導,金管會金檢查出八位經理人涉及在外開設人頭帳戶,先行買進特定股票,再用投信公司向大眾募集的基金拉抬相關股票,待炒高股價後,就從人頭帳戶趁機出脫股票,謀取不法利益,這起炒股弊案涉及多位明星基金經理人。據了解,這四家投信是國泰、復華、富邦以及保德信。
賴欽國昨日在金管會例行記者會說明,金管會每年會篩選出高風險項目辦理金融檢查,有關基金經理人的利益衝突已經持續多年列入年度的金融檢查重點項目,檢查局在去年11月至今年1月間,辦理三家投信專案檢查及一家投信一般業務檢查。賴欽國指出,這次檢查結果還在整理中,後續由證期局進行核處,有無違反相關法令,還是要由證期局核定。
這次被點名的投信業者紛紛表示,多年來為保護投資人權益,遵守 相關法令規範,建立完善內部控制系統及措施,並對基金經理人嚴格 控管及要求,目前已配合金管會檢查局及證期局調查中,如發現人員 確有違法之情事,將依法辦理,絕對嚴懲不貸。
據媒體報導,國泰、復華、富邦及保德信等四家投信,在金檢後傳 出有八位經理人涉案的消息,對此,四家投信紛紛發表聲明強調,對 個人違反法規情事絕不寬貸,但有關是旗下的哪些經理人涉案,由於 目前已在檢調調查中,不便發表任何意見。
業界則盛傳,這幾家投信去年底與今年2月底離職的經理人都可能 涉案,尤其今年2月底才更換經理的人的某高股息台股基金,傳出主 要就是因為公司內部已經開始進行了解,因此經理人低調先行離職。
據了解,這次投信炒股風波,除了和過去一樣,大多為經理人涉及 在外開設人頭帳戶,自行買進特定股票,再透過自行操盤的共同基金 強勢拉抬行情外,還傳出有經理人是為了投信高層拉抬個股而買進, 並且這次涉案的經理人所獲取的不法所得,傳出有高達10億元的天價 。
至於經理人鋌而走險的原因,業內人士傳出,主要因去年行情差, 績效獎金不如預期,加上一般經理人待遇並不如外界想像的優渥,「 有人因此鋌而走險」。
金管會去年底對投信出重手,發動大規模金檢,包括國泰、復華、 富邦以及保德信等四家投信,在金檢後傳出有八位經理人涉案的消息 。賴欣國指出,金管會一直重視保護投資人權益,檢查局也是依風險 導向原則,篩選出高風險項目辦理金檢,而防範基金經理人利益衝突 ,多年來一直都列在年度金檢重點中。
賴欣國說,這次金檢是在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辦理,共有四家投信 受檢,其中三家投信是專案檢查、一家是一般業務檢查,這次金檢包 括經理人的帳戶與金流,相關金檢結果,檢查局還在處理及撰寫金檢 報告,會盡速將報告移請證期局進行核處。
查核重點主要有兩項,一是金檢基金經理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 、及利用他人名義,買賣投信基金及全委帳戶持有相同標的的情形; 二是針對投信基金及全委帳戶(含政府基金代操)的投資交易,查核 相關投資分析、決定、執行、檢討是否符合規定,本次專案檢查結果 整理中,會交由證期局來核定是否違反規定。
至於是否有不法事實?賴欣國強調,不法部份涉及刑責,屬司法檢 調權責,至於涉案經理人是否已離職,他則回應,目前金檢報告還未 正式函送受檢單位,即受檢投信並不是收到檢查局的金檢結果,進行 人員懲處。
賴欣國表示,今年仍會把防範基金經理人利益衝突,列入年度金檢 重點項目,希望投信配合監理、檢查重點,主動積極強化內控,盡到 善良管理人的義務,維護投資人權益。
第一銀行、第一金人壽及保德信投信三強聯手推出的「鴻利100」系列保單,其投資標的連結的「第一金人壽全權委託保德信投信投資帳戶-全球優勢動力投資帳戶」,委由保德信投信實力團隊代操,透過雙動能、風控機制、投資組合三大特色,在波動度、投組表現等全方位考量下,更能符合民眾的投資期望。
「第一金人壽全權委託保德信投信投資帳戶-全球優勢動力投資帳戶」投資策略主要特色在篩選標的需具備絕對與相對動能標準,前者需達到超額報酬或正報酬,後者則需要在各資產中居前50%的前段班,透過股市、債市,以及安全性資產之靈活搭配,創造長線強勢表現;且因為該策略納入風險預算概念,從波動度與報酬風險比來評估,明顯勝出單一股債市場或是固定股四債六的比例配置。
為讓客戶可以將保費完整投入投資,逢低進場布局,「鴻利100」系列保單的設計採無收取(前置)保費費用,且保單管理費僅於第一保單年度收取。自第五保單周年日(含)起,屆滿每保單周年日時,客戶依保單條款約定享有加值給付,持有越久可享越多回饋。同時也提供階梯式現金撥回機制,當投資績效好且淨值達一定水準之上時,可享有每月定期撥回;反之,當淨值低於8美元則啟動下檔保護,採累積不撥回的方式,保護淨值並累積資產。
第一銀行戮力促進臺灣經濟發展、持續布局全球金融市場,更秉持「顧客至上,服務第一」的經營理念,期許給予客戶最滿意之金融服務,此次與集團轄下第一金人壽共同推出「鴻利100」系列投資型保單,就是要讓客戶在追求並創造更佳財務資產的同時,還可兼顧資產傳承、退休規畫等人生保障。
根據統計,MSCI世界指數1月強彈7%,而境內外前十強全球股票型基金同期績效在選股之下,表現更為優異。
保德信投信表示,今年來半導體及消費龍頭反彈強勁,這些個股正是全球股票型基金會挑選標的,例如,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今年迄今漲幅24.18%,精品業龍頭路易威登集團同期漲勢也有21.96%,電動車龍頭大廠特斯拉今年來的漲幅高達47.27%,更是近期市場矚目焦點,帶動持有相關標的的基金績效相對出色。
PGIM Jennison全球股票機會基金產品經理葉家榮分析,雖然升息減弱全球經濟成長力道為不爭的事實。
進入2023年企業獲利預料將不若過去強勁,但隨著投資情緒轉佳,市場開始逐步反應下半年經濟有望落底回升的預期,有利於較具競爭力的龍頭產業或企業脫穎而出,特別是經歷升息循環挑戰仍可持續維持獲利成長標的。
街口投信全球時尚精品基金經理人蕭智偉分析,美元升值,美國民眾購買力增加,加上赴歐旅遊大增,歐洲本地消費復甦,精品業績表現亮眼。皮革服飾以外的產品,如免稅品、香檳及珠寶,因經濟重啟與跨境旅遊增加而銷售升溫。
精品龍頭LVMH去年業績顯示,日本以外的亞洲市場銷售業績僅持平,顯示中國大陸防疫限制影響極大。相反地,歐洲、日本與美國銷售年增幅為35%、31%以及15%。
不過,大陸邊境已開,今年大陸遊客至海外消費需求將是精品業最大利多,有助推升業績。
葉家榮說,看好下半年經濟有望逐步擺脫頹勢,在股價先行反應的預期下,投資人不妨將投資目標聚焦在非核心消費如電動車、精品產業,以及資訊科技、醫療保健等具高成長特性的標的,並逢低分批布局。
基金行銷 思考突破
梅以德累積多年資產管理經驗,過去曾任百達投顧總經理、德銀遠東投信總經理,2022年6月再轉戰至保德信投信擔任保德信投信行銷長一職,為保德信投信行銷策略、通路銷售計畫等公司重要環節把關。
梅以德指出,基金過往行銷方式不外乎軟性議題包裝、搶搭時下熱門主題,以及強調後收等產品規格變化,相關產品因時藉勢而有很大的成長,從過去的非投資等級債、高配息、多幣別等特定類型基金的熱賣潮,即可見一斑。
惟經數年的高速發展,台灣基金市場邁向成熟階段,基金投資環境已大不相同,資產管理業者不得不更努力地思考在基金行銷上能夠作什麼突破、如何進一步成長,以及還可以加值的服務有哪些。
對此,梅以德認為,審視公司的核心價值或許能有更清晰的答案。
以保德信投信來說,資產配置、長期穩健投資是其核心觀點:長期投資若要成功,絕不是追求市場目前最熱賣或是績效最好的商品就能達成,而應是透過資產配置,以SAA(戰略資產配置)確立中長期的資產配置比例,並輔以TAA(戰術資產配置)微調以增加α(Alpha)。
因此,公司只提供產品是不夠的,應積極、系統性提供客戶SAA、TAA投資建議,讓基金銷售經營從product push(由產品本身特點出發)提升到 solution driven(提供投資解決方案)。
保德信投信積極提升投研團隊在資產配置上的能力,並於2023年1月開始,從官方網站設置專區做起,釋出保德信對全球14種資產類別未來一至三個月的多空看法,讓投資人獲取更全面、更專業的市場動向,期以展現保德信有別於同業的能力。
梅以德指出,資產管理業者在各類客層行銷上,須面對通路、機構法人、直銷三個領域,未來的資產管理業者將很難僅靠其中一類客層來成長,每個領域都要去拓展更多可能性才有提升的機會。
線上線下 導流客戶
銀行是基金銷售一大通路,資產管理業者可以思考如何發行利基型產品,以及精準找出市場需求。
就客戶退休理財為例,目前幫助累積退休資產的產品很多,但能夠符合進入退休期的用錢需求的商品則相較有限,此缺口即是保德信可以發揮的地方。
除了提供產品點子外,如何協助銀行行銷、協助銀行處理客戶需求,也是資產管理業者和銀行建立雙贏的關鍵。
在經營機構法人客層上,保德信近來多採取舉辦座談會的方式,針對退休理財等議題邀集產官學界重量級人士,從各面向深度剖析與對談,創造合作空間;長期下來,保德信可望建立理財領導地位,進而獲得機構法人青睞。
直銷業務部分,保德信除了既有的高資產客戶,未來也會向下紮根至年輕族群,直銷團隊不僅加入了對於數位領域相對熟悉的年輕業務,也擴大電子商務團隊,進行網站改版,藉由線上和線下的精準行銷,導流目標客戶至保德信。
梅以德說,資產配置是達成長期理財目標的重要關鍵,保德信會透過不同載體發聲,提升保德信的品牌能見度,並會因應各式理財需求,提供客戶更多元化的商品。
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表示,2023年 全球經濟將先弱後強,預期美元先穩後弱。儘管已開發市場在2023年 的經濟表現將低於預期,但由於各資產類別的估值都相對具吸引力, 所以預期2023年對投資人而言或許會是更好的一年。另外,聯準會2 023年不太可能在貨幣政策上出現180度的大逆轉,目前預計2023年聯 準會仍會緩慢升息,即使升息到頂,降息的時程較有可能落在2024年 ,而非2023年底。
在資產配置上,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2022年 現金為王將不會延續到2023年。首先,歐洲(不含英國)、亞洲(不 含日本)與新興市場的估值面都已低於15年平均,投資級與非投資等 級債的利差也比長期平均更大。第二,雖然市場面臨衰退風險,但在 經濟的恢復期間,風險性資產通常能提供較高的報酬。第三,股市的 觸底時間通常領先經濟數據和獲利好轉,因此投資人應該準備分批布 局風險性資產。
尤其債市歷經2022年的洗禮,債券資產現在的殖利率更高、估值更 佳,隨著殖利率提升,債券市場相對於股票市場的吸引力也跟著提升 ;另有鑑於聯準會的升息已近尾聲、多數股票已修正到歷史平均值以 下、及大陸經濟將在今年重新開放,亞洲股市可望在今年享受到多元 輪動的題材,建議留意股票資產的投資機會。
保德信投信指出,去年由通膨壓力引發有史以來最快速的升息循環 ,股債市皆面臨拋售,股六債四組合跌幅更創下百年來最差表現,遠 低於百年平均的9.5%,不過,眼見兔年有望逐步扭轉去年金融市場 的頹勢,建議投資人上半年將資金布局在高評等的投資級債,接近第 二季時則可伺機逢低布局股票資產。
凱基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李怡勳表示,市場預期貨幣緊縮 政策會為企業獲利帶來壓力,全方位打造債息、股息、權利金收入等 多元固定收益來源的多重資產基金,相對能多提供一分下檔風險保護 ,躍升抵禦上半年市場變數的投資優選。
已經震盪一段時間的陸股基金近期再次成為不少法人眼中的黑馬標 的。大拇哥投顧表示,大陸二十大會議之後,市場加速趕底,在一系 列的防疫放寬消息與地產提振政策出爐之後即帶動上證指數止跌回升 。投資陸股一定要跟著政策走,最好還要鎖定共同富裕和國家安全相 關產業為宜,大陸經濟正面臨「轉大人」必經陣痛,即使看好陸股, 仍要留意今年上半年新一波大陸地產債到期高峰的情況。鉅亨買基金 同樣看好陸股,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表示,看好陸股的原因是大 陸解除防疫限制與多項針對房地產的支援政策,有助大陸經濟與需求 復甦。
中租投顧副總經理蘇皓毅表示,在2023年股票標的中,該投資團隊 相對看好東協市場。東南亞國家挾帶大量人口紅利、GDP高成長力道 ,以及美國「印太經濟戰略」的核心地位,讓東南亞有望在2023年取 代大陸,成為支撐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伴隨疫情解封下,基期 較低、起步較晚的東南亞,後續發展相當值得期待。
在產業股中,去年跌幅重的科技股、黃金股以及高股息股、ESG類 股則有續強的潛力,因此,都被法人視為今年的潛力股。保德信投信 表示,科技股中新供應鏈具有長線成長性,不易受到外在影響;ESG 則是全球政府與政策力推的方向,商機持續擴大。鉅亨買基金認為, 看好黃金是因黃金最大的利空是長期利率升高,不過,以目前來看, 長期利率進一步升高機率不大,假設經濟衰退或是地緣政治衝突擴大 ,金價都可望受益上漲。
第一金投信指出,2023年黑馬投資標的可以分上、下半年,上半年 景氣看法仍相對保守,看好升息尾端階段。當全球升息可望結束、庫 存調整也告一段落,加上各國即將進入大選年的倒數階段,投資可再 積極些,去年跌深的產業類型,如AI人工智慧、機器人自動化、台灣 科技股可以多加關注。
以定期定額扣款人數排名的前十檔基金中,國泰中小成長基金的定期定額扣款人數達1.3萬人居冠;統一投信則成為霸榜高手,共有三檔基金位居前十,分別是統一大滿貫基金、統一黑馬基金與統一奔騰基金。另外,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則是在扣款人數與扣款金額皆躋身前十名,還有復華投信、群益投信、安聯投信、元大投信各有一檔基金上榜。
保德信投信指出,今年台股表現遜色,但老字號台股基金仍受到投資人青睞,以定期定額扣款人數、扣款金額都位居前十強的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為例,該基金自1994年成立以來超過28年,經歷多次多空景氣循環,因此經理人與操盤團隊能針不同環境訂定出不同的投資策略,並於類股間靈活輪動操作,基金長期表現穩健,績效有目共睹。
保德信進一步說明,該基金選股注重三大重點,首先是挑選具有年獲利向上的優質企業,其次為同步掌握電子、金融與傳產的投資契機,並兼顧大型與中小型股,第三是洞悉產業趨勢,視類股輪動靈活操作,因此即使遇到市場逆風,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仍吸引投資人持續定期定額逢低扣款,一旦市場反轉向上,在單位數的累積之下,有望快速帶動基金績效翻揚。
展望台股後市,統一投信表示,根據主計處預估,台灣經濟成長將於明年第1季落底,隨後回升。整體來說,下半年台灣經濟成長將優於上半年,帶動台股於第4季達到高點。近期在聯準會官員鷹派言論影響下,台股震盪較大,但隨著升息近尾聲,聯準會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將逐漸鈍化。明年的新題材作夢行情,加上中國大陸陸續鬆綁防疫政策,有望帶動全球需求,使台股仍有機會震盪向上。
基礎建設產業提供的服務為日常生活必須的剛性需求,加上多數基礎建設公司在政府監管或長期契約支持下具備獨占或寡占優勢,營收、獲利和現金流量的可預測性高。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林志映說明,通膨與升息壓力持續,加上全球經濟面臨下修風險,也使得各產業明年盈餘承受下修壓力,不過,公用事業基礎建設產業具備相較強的通膨轉嫁能力,加上常態性剛性需求,即使面臨通膨與經濟衰退也能維持收益穩健性。
林志映表示,這一年多來,全球解封後,運輸服務需求提升,中國也進入全面解封階段,預期相關的能源輸送、海陸空運輸等公用事業盈餘長期成長回復力可期。
保德信投信分析,2023年全球將處在較高通膨、較高利率、較低經濟成長的環境,而獲得政策支持、抵禦通膨的標的,像是綠電、電動車、雲端等新供應鏈,以及在高通膨之下往往能率先受惠的基礎建設相關商機,都是2023年投資聚焦主軸。
保德信投信指出,多重資產基金近年來日益蓬勃發展,由於該類基金能透過各類股票、債券、REITs、指數等不同資產配置,且因為持有標的具有收益性質,有利於抵禦行情波動風險,因此今年來即使市場趨勢下行,依舊受到投資人青睞;台股基金則是台灣投資人最為熟悉的市場,且台股整體企業獲利表現強,經濟基本面有支撐,因而吸引投資人愈跌愈買,推升總受益人數前三季不降反升。
凱基未來樂活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李怡勳表示,今年以來股債齊跌,傳統股債平衡分散風險機制已不足以因應市場的劇烈變動。以俄烏戰爭與美國加速升息下的美股市場表現來觀察,今年前9月「股五債五」的股債平衡型策略下跌20.3%;沒有債券提供下檔風險保護的純股票策略,更面臨23.9%的修正;相較之下,同一時期納入對抗通膨資產的多重資產策略,模擬回測為下跌17.3%。顯見處於高通膨環境下,投資策略納入對抗通膨資產,不論相較於股債平衡型或單純股票資產,都有更為顯著的抗跌能力。
李怡勳說明,投資策略納入對抗通膨資產,包括大宗商品、REITs及抗通膨債券,在通膨預期上升期間,或是停滯性通膨期間,股債較為承壓時,可望更具抵禦逆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