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60-550-797
 0960-550-797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楊定國出身寶來投信,早年與現任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總經理黃昭棠,都是寶來集團創辦人白文正相當倚重的人才,也是寶來集團早期研議ETF業務的三人組成員之一。後來寶來投信併入元大投信,楊定國曾任投資長,負責主動式投資部門。前年離開元大投信,出任鉅亨科技總經理,去年初到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報到,擔任執行副總經理,當時便傳出內部接班規劃,日後將升任投信總經理。
最新消息指出,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董事會已通過楊定國升任總經理人事案,但基於主管機關對金融業董總人事審查權,加上富蘭克林證券集團向來低調,尚未對外發布。
由劉吉人創辦的富蘭克林證券集團是國內引進共同基金的重要舵手,對外行銷基金投資、推廣基金教育都相當積極,但鮮少有基金以外消息。
台股長線看好,多家專業機構預測台股將上看1萬6,000點,不過元大投信提醒投資人,不要「空手」等著,因為錯過進場時機可能是最大的風險。對於許多投資人來說,台股萬點之上還是能夠入場嗎?這是大家心中的疑問。元大投信強調,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的最高點,現在的高點可能就是將來的低點。舉例來說,當台股還在1萬點時,許多人猶豫不決不敢進場,但隨著台股一路攻關,已經突破了萬二、萬三大關,現在站在萬四之上,當時猶豫的投資人可能就會持續「空手」。 元大投信進一步分析,台股具有高成長性和高股息的兩大優勢,這讓它一直受到外資的青睞。尤其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台灣的防疫表現獲得國際肯定和關注,預計2021年各國央行將加碼貨幣寬鬆政策,維持市場資金流動性,這對台股來說是一個好的支持。元大投信建議投資人趁勢逢低布局,將預計投入的金額分批入場,透過定期定額甚至「日日扣」的方式分散進場時間點。 觀察公募基金龍頭——元大投信,它擁有完善的E化系統,讓投資人可以方便地設定日日扣。近期隨著台股點位不斷創新高,元大投信推出的「元定金生」專案,讓投資人可以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還能享受手續費優惠。許多客戶看好「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的配息機制和後續成長表現,因此選擇以定期定額的方式加碼投入,並由以往的每月扣款一次,提升為日日扣、周周扣(每日扣款金額最低3,000元)。 元大投信建議投資人不必過於擔憂如何選股、選時,應該優先選擇兼具「高股息」與「高成長性」的台股優質龍頭企業,並以定期定額的方式進行投資,累積退休資產。黃英傑/報導
「想投資台股,但萬點之上還可以入場嗎?」是許多投資人心中的疑惑,元大投信指出,沒有人能精準預測未來最高點在哪裡,現在的高點很可能是未來的低點,好比曾經台股1萬點時,許多人遲遲不敢入場,然而隨著台股一路上攻,接連攻破萬二、萬三大關,現在站在萬四之上時,當時不敢入場的投資人至今便很可能持續「空手」。
元大投信分析,台股擁有高成長性與高股息兩大優勢,向來深受外資青睞,尤其台灣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防疫表現優異,更獲國際肯定與注目,可預期的是2021年各國央行加碼貨幣寬鬆政策,維持整體市場資金流動性,台股在國際資金挹注下也將獲得支撐。
元大投信建議,投資人應趁勢逢低布局,建議將預計單筆投入的金額化整為零,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分批入場分散進場時間點,如果希望加速布局者,更可增加進場頻率,改為周周扣或日日扣。
觀察公募基金龍頭-元大投信,由於元大投信E化系統完善,投資人利用電子下單即可設定日日扣,近期隨著台股點位屢創新高,元大投信正值「元定金生」專案,透過元大投信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投入,可享手續費優惠,不少客戶看好「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配息機制與後續成長表現,因此以定期定額方式加碼投入,更由以往的的每月扣款一次,加碼為日日扣、周周扣(每日扣款金額最低3,000元)。
與其擔憂如何擇股、擇時,元大投信建議投資人可優先選擇兼具「高股息」與「高成長性」的台股優質龍頭企業,並以定期定額方式投入,累積退休資產。(黃英傑)
【台灣新聞】2020年台灣投資市場熱度攀升,ETF投資人數達167萬人,年增逾80萬人,創下台股掛牌商品發展紀錄。面對這波投資熱潮,2021年投信積極擴大募集,將焦點放在配息、趨勢型及指數型基金上,成為業界最受矚目的主流投資產品。 在2020年,台灣指數投資商品創下三大紀錄:ETF受益人達167萬人、總規模達1.79兆元、交易量突破3兆元。預計2021年受益人和總規模將持續成長。然而,市場發展逐漸走向集中,220檔ETF中,只有14檔產品規模增加百億元,14檔受益人增加萬名以上。 在這14檔吸金力強大的ETF中,有4檔是台股配息型、8檔債券型。其中,台股配息型產品占據絕對優勢,特別是5GETF和ESGETF。為滿足國人收益需求,去年底群益、永豐投信申請台股ESG指數資格認可,國泰和中信投信取得ESG債券指數授權,預計今年配息型ETF將有更多新選擇。 不僅如此,中信投信也試圖拓展海外配息型產品,計劃募集恒生中國高股息指數的ETF。復華投信和富邦投信則積極評估利基趨勢產品的發行,並申請台股半導體指數和潔淨能源指數的認可。 另一方面,指數型基金也逐漸捲土重來。復華投信結合投資型保單募集六檔指數基金,總規模一度達200億元,重新引發市場關注。元大、復華和國泰投信積極發行5GETF,創造同類型新基金的發行紀錄。
國內指數投資商品2020年創下三大紀錄,包括:台股掛牌的ETF受益人達到167萬人、總規模1.79兆元、交易量突破3兆元。2021年受益人和總規模預期持續成長。
但去年市場發展也走向集中,除了有推廣資源的大型投信成長幅度大,整體掛牌的220檔ETF,僅14檔產品(包含新募集)規模增加百億元,同時有14檔受益人增加萬名以上。
14檔吸金力最強的ETF,四檔是台股配息型、八檔債券型;人氣最高的14檔產品更有八檔台股配息型,並有三檔5GETF、三檔ESGETF。
看好國人收益需求強,去年底群益、永豐投信前後申請台股ESG指數資格認可,此前還有國泰和中信投信取得ESG債券指數授權,今年配息型的ETF將有更多新選擇,且多半是「配息+ESG」,此一策略不僅為通路熱賣保證,更逐漸為各投信完善產品線必備。另一方面,也有投信嘗試拓展海外配息型產品,中信投信預計同步募集恒生中國高股息指數的ETF。
復華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廖崇文和富邦投信量化暨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則認為,科技題材的趨勢產品是今年更大發行熱點,高配息產品逐漸有飽和的狀況,但若是新科技應用、額外做配息,更能叫好又叫座。
去年代表有元大、復華和國泰投信前後募集5GETF,全面締造同類型新基金的發行紀錄。復華投信持續評估利基趨勢的產品發行,富邦投信則和中信投信相繼申請台股半導體指數認可,近期還有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申請潔淨能源指數。
此外,第三個趨勢是指數型基金將捲土重來,這類基金沉寂多時,但在復華投信結合投資型保單募集六檔指數基金,總規模一度達200億元,重新引發關注。
【台北訊】今年台股ETF市場再創紀錄,竟然有產品不到一年就進行清算!元大投信今公告,旗下元大中國政金債ETF(00871B)因為規模難以成長,已達到終止信託契約的門檻,決定啟動清算程序。這款ETF在2月才剛剛掛牌,結果短短幾個月就面臨清算命運,讓市場驚呼不已。 元大中國政金債ETF的命運與另一款ETF產品形成強烈對比。當時,元大投信同時上櫃了元大15年EM主權債(00870B),雖然兩款ETF都是新產品,但發展情況卻截然不同。由於主管機關針對壽險公司投資「無債券信評」的債券ETF發布了新規定,導致元大中國政金債ETF無法獲得法人注資,而元大15年EM主權債則因為新興債行情大好,規模不斷擴大,近期壽險結算績效亮眼,規模已達121億元。 這項新規定一度引發爭議,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壽險公司對台股掛牌的大陸債ETF的投資。這些ETF的成分債都是大陸官方或相關機構背書的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國際評級視為投資等級,但在台灣,只有國際評等的信評資訊被認可,這些成分債被視為「無信評」,為投資大陸債ETF設下了障礙。 元大中國政金債ETF在2月掛牌後,5月就除息,至今已發放兩次配息,累積報酬率1%多,與今年多數中國債ETF的個位數報酬率相比,顯得相對較低。目前規模約1億元,低於法定存續門檻的2億元,受益人則剩約78人。雖然中國國債和政金債今年的表現不突出,但常態殖利率仍有3%至4%,優於美國公債,因此吸引法人長期持有,以期待長期穩定的配息。
台股創下新高,台股基金也表現亮眼!30日台股收盤站上14,687.7點,創下新高次數達21次,自2020年來上漲22.43%。市場法人指出,台股雖處於高檔,但投資布局仍須小心,建議以台股基金介入為宜。不過,由於國際局勢影響,台股短期內可能維持區間震盪格局,投資人可以考慮以台股共同基金作為理財工具。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分析,台灣電子產品出口暢旺,市場機構也上修台灣經濟衰退預估值,預期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將回到疫情前水準。凱基台商天下基金經理人吳志文則表示,台商在半導體先進製程取得優勢,循環性科技產業如半導體成熟製程、面板、記憶體等產業集中度攀升,預期台商相關產業將迎來春風。 元大投信分析,台股擁有高成長性與高股息兩大優勢,深受外資青睞。由於台灣在疫情中防疫表現優異,預期2021年各國央行將加碼貨幣寬鬆政策,維持市場資金流動性,台股在國際資金挹注下將獲得支撐。元大投信建議投資人趁勢逢低布局,並可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分批入場,以分散進場時間點和風險。
【台北訊】近來台股ETF市場風雲變幻,不僅創下上市紀錄,連挂牌時間尚短的產品也進行清算。元大投信最新公告,旗下元大中國政金債ETF(00871B)因規模難以擴大,已達到終止信託契約的門檻,決定啟動清算程序。該ETF於今年2月才正式掛牌,卻因為一系列的市場與規定變數,面臨清算的命運。 這次清算的元大中國政金債ETF,其實並非孤軍奮戰。元大投信同時上櫃的元大15年EM主權債(00870B)就截然不同,受益於新興債行情的好轉,規模不斷擴大,到近期壽險結算績效,規模已達121億元。 而這兩款ETF的不同命運,其實背後有著複雜的規定變數。元大中國政金債ETF之所以難以發展,是因為主管機關頒布了壽險不得投資「無債券信評」的債券ETF新規定,導致基金成立後無法獲得法人注資。這一規定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因為這意味著壽險積極投資台股掛牌的大陸債ETF的動作受到限制。 儘管中國國債和政金債今年的表現並不突出,常態殖利率仍維持在3%至4%,這對法人來說仍是一個吸引投資的優良選擇。但由於新基金的發展困難,法人在無信評的債券ETF上受限,而舊基金則無需撤出,這讓市場對ETF的發展前景感到猶豫。 元大中國政金債ETF的清算,無疑是台股ETF市場的一個警示,也讓投資者對ETF的投資策略和風險有更深的體認。雖然規模小,但這次的清算案例,對於未來ETF市場的發展仍將產生重要影響。
台股創新高!<元大投信>分析2021年投資策略
【台北訊】台股近來表現亮眼,30日收盤站上14,687.7點,創下新高,連續19天上漲,2020年來上漲達22.43%,創下21次新高紀錄。在這股氣勢之下,各類台股基金也表現亮眼,其中22檔基金在12月29日創下淨值新高,讓63,893位投資人獲利。
面對台股的強勁表現,市場法人建議,在投資布局變得越來越難,風險與機會並存的情況下,投資人可以考慮介入相對個股波動較低的台股基金。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指出,台灣的電子產品出口暢旺,經濟具韌性,市場機構上修台灣經濟衰退預估值,預計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將回到疫情前水準。
從基本面、資金面、價值面、信心面四大面向來看,寬鬆的貨幣政策與各國振興方案,讓全球景氣逐季向上,對台股來說,這是個好兆頭。
凱基台商天下基金經理人吳志文表示,受歐美等國際大廠轉單效應,台商在半導體先進製程取得優勢,循環性科技產業如半導體成熟製程、面板、記憶體等產業集中度攀升,預計台商相關產業將迎來春風。
元大投信分析,台股擁有高成長性與高股息兩大優勢,在疫情中台灣防疫表現優異,國際上也獲得肯定,預計2021年各國央行將加碼貨幣寬鬆政策,維持市場資金流動性,台股將獲得國際資金支持。
元大投信建議投資人不要空手而歸,應該趁勢逢低布局,並建議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分批入場,以分散進場時間點,或是增加進場頻率,以加速布局。
元大中國政金債今年2月才掛牌,當時同步上櫃有元大15年EM主權債(00870B),但兩檔ETF發展兩樣情,前者因主管機關頒布壽險不得投資「無債券信評」的債券ETF新規定,導致基金成立後無法獲得法人注資;後者在新興債行情大好,規模大增,到近期壽險結算績效,該ETF仍有121億元的大型規模。
據了解,壽險不得投資「無信評」債券ETF一度引發爭議,主要是矛頭直指壽險積極投資台股掛牌的大陸債ETF,這些ETF成分債皆為大陸官方或相關機構背書的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國際評級視為投資等級,然國內只承認有國際評等的信評資訊,相關成分債被視為「無信評」,一舉為投資大陸債ETF設下障礙。
新基金的發展又相對舊基金困難,主因法人完全不能投資無信評的債券ETF,而舊基金未被要求撤出。
元大中國政金債今年2月掛牌後,5月就除息,迄目前兩度發放配息,累積成立來報酬率1%多,與多數中國債ETF今年報酬率在個位數內相當。現規模約1億元,低於法定存續門檻的2億元。受益人則剩約78人。
中國國債和政金債今年表現不突出,但常態殖利率仍有3%至4%,優於美國公債,因此吸引法人長抱,以長期穩領配息為主。
台股基本面佳,但不免還是受國際局勢影響,短期來看,仍將維持 區間震盪格局,可望維持箱型整理、類股輪流表現為主,後市來看, 仍需觀察疫情是否止穩、中美貿易進展、外資動向等等。台股個股波 動大,建議投資人可以台股共同基金為理財工具。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表示,台灣的電子產品出口暢旺,景氣 具韌性之下,市場機構也上修台灣經濟衰退預估值,今年的低基期支 撐明年的高成長,預期到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將回到疫情前水準, 基本面表現無虞。
從基本面、資金面、價值面、信心面四大面向來看,寬鬆貨幣政策 搭配各國振興方案,全球景氣自谷底翻揚,展望逐季向上,基本面沒 太大問題;而全球央行力行寬鬆,台商回流資金、外資認錯回補買盤 ,挹注金融市場活水,也顯示出資金的活躍有利台股後市表現;此外 ,台股殖利率穩定,廠商獲利顯著回升,評價具有上修空間,深具投 資價值。
凱基台商天下基金經理人吳志文表示,受歐美等國際大廠轉單效應 ,台商在半導體先進製程取得優勢,在循環性科技產業方面,如半導 體成熟製程、面板、記憶體等產業集中度攀升,台商經營相關產業多 年可望迎來春風。
根據統計,台股企業獲利成長預估維持強勁,估計2021年台股仍可 維持雙位數增長,其中台灣科技股預估成長達14%,未來伴隨數位智 能化時代來臨,相關需求量將大幅成長,供需結構好轉下,除了有利 產品報價穩定,更挹注相關企業穩定的現金流,有利提升台股評價空 間。
元大投信分析,台股擁有高成長性與高股息兩大優勢,向來深受外 資青睞,尤其台灣在疫情中防疫表現優異,更是獲得國際肯定與注目 ,可預期的是2021年各國央行加碼貨幣寬鬆政策,維持整體市場資金 流動性,台股在國際資金挹注下也將獲得支撐。
「空手將是最大的風險」元大投信建議,投資人反而應趁勢逢低布 局,不確定能掌握進場時機者,建議將預計單筆投入的金額化整為零 ,透過定期定額方式,以分批入場分散進場時間點,如果希望加速布 局者,更可增加進場頻率,改為周周扣或日日扣。
今年台灣的ETF市場可說是熱鬧非凡,國人對ETF的投資興趣不斷攀升,市場規模也創下新高。其中,元大投信在這波市場熱潮中表現亮眼,成為眾多投信中的佼佼者。以下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元大投信在這波ETF熱潮中的表現。
根據市場數據,台灣ETF市場的投資人數已經突破167萬人,相比去年底增加了80萬人,成長率達到91%,這個數字創下了新高紀錄。總成交值也達到3.06兆元,首次突破3兆元大關,年增長率為12.9%。而總規模則增長了880億元,增幅約5.1%,也創下了新高。
在眾多投信中,能夠搭上這波成長的並不多,而元大投信卻在規模、受益人及成交值成長方面全面奪冠,成為市場的「三冠王」。元大投信今年增募新基金,其中台股ETF憑藉高知名度吸引了大量資金,對比之下,群益投信和街口投信也表現出色,分別以債券ETF和石油、黃豆ETF為主,年增金額均超過百億元。
從受益人數來看,元大投信以35.5萬名受益人的年增數,總人數達到93萬人,改寫了市場紀錄。國泰投信和富邦投信也分別以29.9萬名和8.2萬名的年增受益人數,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復華投信則以針對散戶的5G ETF成功吸引投資者,年增受益人數達3.8萬人,排行第四。
成交金額方面,元大投信的ETF產品總成交值大增3,211億元,達到1.62兆元,對整體ETF交易額的成長貢獻重大。富邦投信、街口投信和復華投信的ETF成交值也分別增加1,068億元、657億元和326億元。
總結來說,元大投信在這波ETF市場熱潮中,以全面的成長和出色的表現,證明了其作為市場領軍者的實力。未來,隨著市場的持續發展,元大投信有望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放眼2021年,業界認為,投資及行銷資源充沛的大型投信,仍將享有較大擴張利基,不過隨受益人限制鬆綁及市場資金動能提高,搶募新基金可望突圍。
業界最看好台股型、趨勢型的股票ETF,將延續今年投資風潮。
今年國內ETF市場大鳴大放,三大指標受惠投資熱度躍升,全面繳出新高成績。到上周為止,扣除下市產品,台股有投資ETF人數來到167萬人,較去年底增80萬人,增幅達91%,三個數字都是新高;其次總成交值3.06兆元,為歷年首度達3兆元,增幅12.9%;第三是總規模1.78兆元,持續較去年底增880億元,增幅約5.1%。
但個別投信來看,能搭上此波成長的不多,相較於2019年債券ETF還有擴散效應,今年成長集中在資源充沛的大型投信。2019年ETF吸金王由債券ETF發行積極的中信投信拿下,今年15家ETF投信僅七家規模成長,並由ETF市占第一的元大投信旗下ETF規模增706億元拿下第一。
元大投信今年增募新基金,原有台股ETF憑藉知名度也熱烈吸金,相較於此,群益投信今年雖沒有募集基金,但債券ETF持續成長,規模年增262億元排名第二,第三的街口投信則意外崛起,僅靠石油、黃豆ETF,年吸金140億元,比大力募集新基金的國泰投信年增127億元還多。
受益人來看,有八家投信成長,同樣以元大成長最多,累積年增35.5萬名受益人,總人數達93萬人,改寫市場紀錄。其次國泰新基金的成效主要展現在人氣躍升,年增29.9萬名受益人,排名市場第二;第三是旗下也有多檔ETF並深耕定期定額的富邦投信,年增8.2萬名受益人。
接續復華投信今年首推瞄準散戶的5G ETF,一舉坐大受益人,年增3.8萬名受益人排行第四,另街口投信期信ETF規模、人氣雙成長,年增2.2萬名受益人,領先中信投信年增6,528人。
成交金額是表彰人氣的第三個指標,由於元大投信產品眾多且發行良久,今年持續拿下ETF成交值冠軍,旗下ETF總成交值大增3,211億元,達1.62兆元,堪稱今年整體ETF交易額成長都靠該投信。接著是富邦投信旗下ETF成交值增加1,068億元,再次街口、復華投信各增加657億及326億元。
【台灣金融新聞】 機器人理財這個詞對許多人來說可能還有些陌生,但它在金融領域的發展速度可謂驚人。近年來,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機器人理財已經成為金融科技(Fin-tech)的重要一環。根據市場調查,全球機器人理財的管理規模預計在未來幾年將翻倍成長,這讓許多金融機構都開始重視這個領域。 在台灣,元大投信這家知名的金融服務公司,也積極投入機器人理財的研發與應用。他們最新推出的書籍《ETF智能投資與機器人理財實務與應用》,不僅是商管系學生學習的教科書,也是投資人了解機器人理財背後運作的好資料。 這本書內容豐富,從海外機器人理財的發展經驗到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的使用指南,再到資產配置觀念和投資組合最佳化技術,都有詳細的介紹。以下是我們對這本書的詳細報導: 一、海外機器人理財商業模式:書中分析了Vanguard、Charles SCHWAB及Betterment等代表性機器人理財公司的發展經驗,並對美國主要機器人理財平台的實際績效與風險表現進行了深入分析。 二、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使用指南:這部分內容介紹了智能投資組合、投資組合計算器、ETF優化數據、事件投資策略、ETF知識文章等功能,讓讀者能夠更了解這個平台的運作。 三、資產配置觀念:書中解釋了投資組合的多角化分散風險效果、資產類別介紹、投資組合績效/風險評估指標等,並對存股VS.資產配置的差異進行了詳細解說。 四、投資組合再平衡機制:書中分為定期靜態、定期動態、不定期靜態與不定期動態四種再平衡方式,並對資產配置權重的變動機制進行了詳細說明。 五、投資組合最佳化技術:這部分介紹了馬可維茲的均值-變異數模型、Black-Litterman模型、風險平價模型及AI演算法結合投資組合最佳化模型的量化技術,並從台灣投資人的角度出發,分享了資產配置的實際應用。 總之,《ETF智能投資與機器人理財實務與應用》這本書,對於想要了解機器人理財的讀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入門指南。
【金融新聞】 機器人理財這個詞聽起來是不是很熟?其實,這個行業已經發展了超過12個年頭啦!據統計,全球管理規模在2021年已經突破1兆美元,預計到2023年會翻倍到2兆美元,這意味著全球金融機構跟新創公司都在重視這個領域。那麼,我們台灣的元大投信又有哪些亮點呢? 元大投信剛剛出版了一本新書《ETF智能投資與機器人理財實務與應用》,這本書不僅適合商管系學生,還是金融機構和投資人了解機器人理財的好幫手。書中內容包括: 1. 海外機器人理財商業模式:透過分析Vanguard、Charles SCHWAB及Betterment等知名公司的經驗,讓讀者對海外市場有更深的了解。 2. 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使用指南:從智能投資組合到ETF優化數據,這本指南讓你一覽無遺。 3. 資產配置觀念:學習如何分散風險,以及各種資產類別的介紹。 4. 投資組合再平衡機制:了解定期和不定期的再平衡方式。 5. 投資組合最佳化技術:介紹馬可維茲的均值-變異數模型等量化技術。 這本書不僅是學習機器人理財的好教材,也是了解台灣投資人角度的資產配置的寶貴資料。想要深入了解機器人理財的朋友們,這本書絕對是必讀之作!
機器人理財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資產配置及投資組合管理的能力,藉由了解投資人的投資目的(累積退休規畫、多元息收目的、子女教育基金、類絕對報酬策略)與風險屬性(年紀、交易習慣)後,提供「多資產」與「多市場」的投資組合,並定期/不定期進行「再平衡」(Rebalance)調整。
元大投信新書《ETF智能投資與機器人理財實務與應用》內容網羅海外機器人理財發展經驗、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使用指南、資產配置觀念、投資組合動態調整、投資組合最佳化技術等內容,可作為商管系學生及金融機構認識機器人理財的教科書,也適合作為投資人欲了解機器人理財背後運作的途徑。內容還包括:
一、海外機器人理財商業模式:揭櫫海外機器人理財發展經驗,包括Vanguard、Charles SCHWAB及Betterment等代表性機器人理財公司,並分析美國主要機器人理財平台近幾年實際績效與風險表現狀況。
二、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使用指南:包含智能投資組合、投資組合計算器、ETF優化數據、事件投資策略、ETF知識文章等功能介紹(www.yuanta-etfadvisor.com)。
三、資產配置觀念:包含投資組合藉由多角化之分散風險效果、資產類別介紹、投資組合績效/風險評估指標、存股VS.資產配置差異、退休理財首重資產配置等觀念介紹。
四、投資組合再平衡機制:分成定期靜態、定期動態、不定期靜態與不定期動態四種再平衡方式,即資產配置權重將隨著「市場」與「年紀」變動而採取不同的再平衡機制。
五、投資組合最佳化技術:機器人理財如何決定投資組合內各類資產的權重為其核心技術,本書將介紹馬可維茲的均值-變異數模型、Black-Litterman模型、風險平價模型及AI演算法結合投資組合最佳化模型的量化技術,並且分享從「台灣投資人」角度出發的資產配置。
元大金控長期以來,不僅在金融市場上發揮著領先作用,同時也積極投身於公益事業,展現出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質内涵。近年來,旗下子公司元大銀行透過「捐愛心.送溫馨」平台,不斷籌集各界愛心,將溫暖與關懷傳遞給社會上的弱勢群體。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疫情年,社福團體的捐款金額大幅減少,元大金控在11月特別在「捐愛心.送溫馨」平台上新增了家扶基金會等五個社福團體,鼓勵社會大眾以小額捐款行動,共同度過這段艱難時期。這種行動不僅體現了元大對弱勢的關懷,也呼籲了社會大眾的愛心接力。 「一個人照顧四個孩子,疫情來臨,收入減少,幸好有元大金控的捐贈,我們才能夠讓孩子們得到必要的營養補充。」這是來自高雄家扶中心的一封感謝信,讓人感受到元大金控對弱勢家庭真摯的關懷。 自1997年成立以來,「捐愛心.送溫馨」平台已經送出了超過1萬份愛心,透過23個公益基金會將善款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今年9月,平台進行了線上捐款介面的升級,讓民眾能夠更便捷地參與捐款。11月,元大金控又新增了五個社福團體,讓愛心與溫暖得以擴大效益。 除了捐款活動,元大金控還積極推動其他公益活動。例如,邀請供應商參與集團捐血行列,並號召供應鏈夥伴參與「愛心送鞋盒」活動。這項活動的目的是為戰亂地區無法過耶誕節的孩童帶來溫暖。今年,元大投信將愛心鞋盒送往屏東,共募得485盒,並將文具用品捐贈給13所學校,讓偏鄉孩童也能在耶誕節感受到溫暖。 元大金控的這些行動,不僅是對弱勢群體的關懷,更是對整個社會貢獻的具體體現。這家金融巨頭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良善互動成長理念。
「一個人照顧四個孩子,碰到疫情收入減少很多,幸好有元大金控捐贈的振興經濟愛心卡,可以幫助發育中的孩子補充營養!」,這是來自高雄家扶中心扶助單親家庭收到「元大振興經濟愛心卡」後的真實回饋,更確信元大長久以來持續關懷弱勢,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達到「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良善互動成長理念,現在愛心捐贈活動正在全台各地發酵。
元大銀行「捐愛心.送溫馨」平台從1997年成立以來,十餘年間默默送出超過1萬份愛心,透過23個公益基金會將善款送到需要的受助人手中,今年9月完成更便利的線上捐款介面,提供民眾直接點選「網路轉帳」或「信用卡」兩種簡易捐款方式,升級便捷金流機制;11月新增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五個社福團體,讓社會的愛與溫暖透過「捐愛心.送溫馨」平台擴大效益。
元大金控深耕社會公益良田,邀請供應商加入集團捐血行列,更號召集團供應鏈夥伴參與由子公司元大投信發起的「愛心送鞋盒」活動,該活動起源是為照拂因戰亂無法過耶誕的孩童,將鞋盒裝滿禮物於耶誕夜送給孩童。元大投信連續三年舉辦「愛心送鞋盒」活動,首站花蓮,第二站台東,今年第三站前進屏東,此次共募得485盒愛心鞋盒,透過屏東縣教育局將孩童所需的文具用品捐贈給13所學校,讓元大滿滿的「愛」透過鞋盒傳遞到第一線,陪伴偏鄉孩童度過幸福的耶誕節。
台灣退休理財市場迎來新一波專業浪潮!由於退休基金協會積極推動,台灣首批取得「退休理財規劃顧問(RFA)」認證資格的專業顧問RFA誕生,為退休理財市場帶來嶄新服務。近期,退休基金協會舉辦了第八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退休金政策研討會,並於會後舉行了RFA授證典禮,表彰首批RFA成員的專業成就。 在會議中,常務理事楊淑惠主講了「後疫情時代退休理財創新趨勢」,並與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等產業精英進行了「台灣未來退休市場發展與商品服務創新」的圓桌座談。這些專業人士分享了市場最新趨勢,並強調了退休理財規劃的重要性。 面對台灣高齡化社會,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指出,民眾需及早進行退休理財規劃。由於勞保年金平均每月給付有限,且勞退新制投資報酬率偏低,民眾需自己籌措更多退休金。她建議每個月儲蓄3~4萬元,總共準備800~1,200萬元,以應對未來22~26年的生活費。 王儷玲還提到,政府必須加速改革退休制度,成立儲備基金與勞退自選平台,並推動退休基金法人化,以確保年金環境的永續性。未來,RFA理財顧問將透過多元退休金計算機和智能投資平台,幫助民眾更輕鬆地做好退休規劃。她期望未來能將長照、年金與其他服務結合,為台灣打造更完善的退休保障生態系。
元大集團長期秉持著企業社會責任的信念,不斷推動公益活動,這次與旗下子公司元大投信攜手屏東縣教育處,共同發起了「愛心送鞋盒」活動。這個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年,從花蓮開始,再到台東,現在終於進入了屏東站。12月15日,在屏東縣教育處舉行的受贈儀式上,元大集團的長官們親臨現場,與屏東縣教育處的長官及同仁們一起,讓這個活動在寒冬中散發出溫暖與溫馨。 元大投信今年將活動規模擴大,不僅公司內部的同仁積極參與,還有元大金控的18家供應商也加入進來,共同募得了485個愛心鞋盒,這個數字遠超過了預期的300個。這些鞋盒將在聖誕節前送到屏東的學子手中,帶給他們溫暖的感觸。 「愛心送鞋盒」的來源很早,最初是為了讓因戰亂無法過耶誕的孩童也能感受到節日的歡樂,於是將禮物裝進鞋盒,在聖誕夜送給他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活動逐漸普及,台灣也有越來越多企業或個人加入這個公益活動,將愛心透過鞋盒傳遞到各個角落。 這三屆的「愛心送鞋盒」活動,已經累計送出了近一千個鞋盒,意味著至少有近千名學童收到了元大同仁們傳遞的愛。這份愛也將透過這些學童,再向外傳播,讓愛心在台灣大地上繼續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