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高達570億元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在21日結束了其21天的閉鎖期。這次基金開放後,投資人顯得相當惜售,根據數據顯示,21日的贖回金額只佔總規模的近兩成,這與過去閉鎖期打開時的約四成贖回率相比,明顯降低。這也反映了投資人對於這支基金的信心和對台股的樂觀態度。 該基金在募集期間吸引了約6萬名投資者參與,並以台股高殖利率優勢為目標,精選各產業的龍頭企業,提供投資者成長潛力和收益分配的機會。基金創新地引入了月月配息、年終配息以及收益平準金的概念,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雖然3月份正值疫情引發的股災,但該基金在3月底的規模還是達到了467億元,創下了紀錄,並且到了8月底,規模更是成長到570億元。 元大投信在基金閉鎖期打開前已經做好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贖回資金需求的準備。根據證交所的數據,截至8月底,台股集中市場的現金殖利率仍有3.49%,而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的進場點相對較低,預估配息率有機會超越集中市場。因此,投資人對於持續持有基金的意願相當高,並將於9月底進行第一次配息評價。 隨著各國經濟逐漸解封,疫苗研發進展順利,以及美國聯準會(Fed)設定高升息門檻,預計明年甚至2023年底前都將維持低利率水準,這對股市表現來說是一個好訊號。雖然短線市場可能會出現高檔震盪,但透過定期定額共同基金,分散進場時間點,仍能夠在資金行情下掌握投資機會。 這次基金閉鎖期打開的惜售現象,主要與基金的特性和投資人對台股的樂觀態度有關。元大投信表示,由於配息級別的規模占比高,多數投資人長期持有,並希望與台灣優質龍頭企業一起成長,因此不願意贖回。自9月以來,定期定額申購的熱情持續,許多投資者選擇單筆投資搭配定期定額,顯示了對基金未來的信心。
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募集期間約有6萬投資人參與,瞄準台股高殖利率優勢,精選各產業龍頭企業,訴求成長潛力與收益分配的投資機會,首創月月配加年終配加收益平準金概念,今年3月募集期間正逢疫情引發股災,3月底規模達467億元、創下紀錄,而截至8月底規模又繼續成長來到570億元。
過去因為投資人偏好獲利了結,新基金閉鎖期打開後贖回金額大約達四成,股票型基金比重通常又更高,元大投信在閉鎖期打開之前就已經準備因應可能贖回的資金需求。
依據證交所資料,目前台股集中市場8月底最新現金殖利率仍有3.49%,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進場點相對較低,預估配息率有機會優於集中市場,因此投資人繼續持有基金的意願相當高,9月底將進行第一次配息評價。
隨各國經濟解封、疫苗研發有望,加上美國聯準會(Fed)設定高升息門檻,官員預估明年,甚至2023年底前,都會維持目前的低利率水準,資金充沛的環境下,仍有利股市表現。短線市場或許會出現高檔震盪,建議透過定期定額共同基金,分散進場時間點,聰明掌握資金行情下投資機會。
這次新基金打開閉鎖出現惜售,主要和基金特性以及投資人持續看好台股有關。元大投信表示,因為其中配息級別的規模占比原本就近半,多數投資人長期持有,打算追隨著台灣優質龍頭企業一起成長,並不想要贖回;9月以來,定期定額申購情形熱烈,很多投資人都是單筆投資再搭配定期定額。
元大投信表示,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成立來報酬率逾15%,參與募集的6萬名投資人荷包滿滿,昨日開放贖回出現惜售,除與基金優異表現,也來自該基金配息級別規模近半,大部分投資人打算長期持有仍繼續扣款,等待首次配息評價。9月來,元大金集團動員辦理定期定額,亦吸引不少新戶參與甚至加碼。
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訴求高配息、月月配還有年終配,上半年成立就躍居第一大台股基金,到8月底持續成長到570億元,基金一舉一動吸引關注。
多數投資人雖持續參與,不過根據經驗,基金開放贖回多半有了結狀況,為此元大投信及早因應以不影響行情為最高原則。實際贖回比例兩成多,較一般股票型基金開放後贖回三至四成來得低;9月底基金將進行成立來首次配息評價。
法人表示,台股集中市場到8月底殖利率仍有3.49%,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進場點相對低,配息率有機會更高,加上成立來績效不差,年終加碼的利得配發也值得留意。
元大投信表示,短期內面臨全球風險性資產短線漲多,國際上還有美國總統大選,以及疫情仍未完全控制的風險,影響投資人信心。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台股體質強韌,吸引內外資擁戴,對台股帶來強力支撐。
過去10年(2010年至2020年6月),台股大盤除權息點數約3,409點,提供期間41.6%的報酬率,加計資本利得41.9%的總報酬為83.5%,展現台股優秀的配息、填息能力,尤其建議布局相對經營穩健及具備現金股息殖利率穩定度較佳的優質龍頭企業,是中長期投資配置、尋求穩定配息的極佳選擇。
根據調查機構IHS Markit 8月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衰退5.1%,主要經濟體如美、歐都寫下經濟成長率最大跌幅,對比之下,台灣防疫有成,是全球經濟萎縮幅度小,染疫死亡率低的模範之一,是全球中投資好選擇。
隨著台灣投資人對台股認同度提高,台股開戶人次累計達1,100萬人,且著眼於台股相對優於全球主要股市的殖利率表現,投資思維也轉向持有台股領息,形成支撐台股力道。
擔心市場短線過熱及後續風險的投資人此時透過定期定額共同基金,有助分散進場時間點,而專業團隊操盤,則能增加勝率。鎖定配發高股息及優質產業龍頭企業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成立以來定期定額受益人數持續成長,建議投資人可以把握現正進行的定期定額推廣優惠專案。(黃英傑)
高股息ETF市場熱絡,元大投信旗下產品再創紀錄!近期,國泰投信發行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人氣急升,首度超越元大投信的元老級股息ETF——元大台灣50,創下市場新紀錄。而街口投信則因石油、黃豆產品熱門,已晉升受益人前五強。這股市場熱潮背後,元大投信的產品策略與市場環境變化,究竟有何關鍵?讓我們一探究竟。
在過去,ETF發行投信受益人和規模排名幾乎固定,元大、富邦、國泰、群益、復華五大投信地位堅固。然而,中信投信以黑馬之姿打入五強,受益人排名也出現晚進投信後來居上的情況。如今,國泰投信積極行銷策略下,國泰股利精選30先以超高殖利率搶鏡,集結高股息、低股價、季配息等訴求的國泰永續高股息進一步展現吸金魅力,上市兩個月即創下市場紀錄。 不僅如此,元大投信旗下的元大高股息、元大台灣50也帶動其他產品人氣上升。然而,今年以來,國泰投信以更積極的行銷策略,使得其總受益人激增到25.5萬人,直追富邦投信的25.6萬人。另一方面,街口投信則因石油、黃豆產品熱門,兩檔ETF就有近3萬名受益人。 目前總受益人前五大的元大、富邦、國泰、復華和街口投信中,各家最吸引買氣的前三大產品仍以高配息ETF占大宗。雖然高人氣ETF普遍在產品訴求或績效表現獲得認同,但法人仍提醒投資者,在挑選上應先著重報酬率和投資目標,避免一窩蜂搶進卻拿到落後績效。台灣經濟情況亮麗,民間消費與出口兩頭好,國際信評機構惠譽最新報告對台灣今年GDP預測值進行上修,預計將達到1%,一轉先前負0.2%的預測。元大投信則對台股前景保持樂觀,建議投資者進行中長期布局。雖然短期內全球風險性資產漲多,但元大投信認為台股基本面和資金面都十分堅強,適合進行定期定額投資。
元大投信強調,台股體質強韌,吸引了內外資的關注,對台股形成強力支撐。過去十年,台股大盤除權息點數達到約3,409點,總報酬率達83.5%,顯示台股在配息和填息方面的優勢。該公司建議投資者布局那些經營穩健、股息殖利率穩定的優質龍頭企業。
根據IHSMarkit的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衰退5.1%,但台灣防疫有成,經濟萎縮幅度小,是全球經濟模範之一。截至9月11日,外資在台股市場賣超達6,500億台幣,但由於外資持有台股部位極大,這只是短期處分。隨著台灣投資者對台股的認同度提高,台股開戶人次累計達1,100萬人,投資思維也轉向持有台股領息。
美國聯準會強力確保金融環境寬鬆,全球各地陸續解封重啟經濟活動,對明年展望普遍樂觀。元大投信建議投資者透過定期定額共同基金分散進場時間點,並利用專業團隊操盤增加勝率。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成立以來,定期定額受益人數持續成長,現正進行定期定額推廣優惠專案,投資者可把握機會。
近日,央行總裁楊金龍對黃金投資提出警訊,指出黃金並非良好的長期投標選擇。其理由是,根據央行的研究報告,黃金的投資報酬率自1989年至今年8月,相較於美國公債、美國公司債和美股S&P均偏低,且波動率較大,收益率波動度達15%。然而,法人卻對黃金後市持看好態度,主要原因是實質利率的影響。由於美國聯準會(Fed)的寬鬆貨幣政策,使得利率維持低檔,並允許短期通膨超越2%目標,實質利率預計將持續走低。 野村投信指出,黃金後市看好的三大原因是:弱美元、高波動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黃金作為無息資產,在低利率環境中自然更具吸引力。此外,美元的弱勢趨勢將有利於商品多頭行情,而黃金與美元的負相關性將使黃金受惠於美元的弱勢格局。高盛和美銀美林等機構也對黃金後市持樂觀態度,上調了黃金的三個月目標價至2,300美元,並重申18個月目標價至3千美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則表示,聯準會的鴿派路線預計將維持到2023年,長期低利率環境的架構已經確立。儘管市場對寬鬆政策的期待有所淡化,但基本面依舊支持黃金價格的上行。全球央行近期放緩寬鬆步調,但並未轉向,反而顯示了對通膨看升的共識,有利於金價建立新的基準價位。 元大投信黃金研究團隊則建議,只要實質利率未轉向,金價仍將保持支撐力道。但短線波動較大,建議投資者在金價回落時分批進場,並善用黃金相關ETF進行操作。同時,投資者需留意自身投資屬性,並嚴設停利停損。
民間消費與出口數據亮眼,惠譽國際信評上修台灣2020年GDP預測值至1%,並預期2021年GDP可望達3%。雖然國際環境存在變數,但台股基本面與資金面強勁,適合進行中長期布局。元大投信指出,台股過去十年報酬率亮眼,建議投資優質龍頭企業。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預測大盤將呈現區間震盪,重點關注疫苗進度、美國總統選舉等變數。法人看好AMD、生技、IC設計等類股,並降低伺服器、光學等類股。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認為台股第三季震盪幅度將加大,但疫情改善與央行QE政策將支持股市。外資持有台股市值比重維持四成高水位,投資思維轉向領息,透過定期定額共同基金可分散進場時間點,專業團隊操盤則能增加勝率。
【台股基金人氣攀升】近期台股基金定期定額人數創新高,突破23萬人大關,顯示投資者對台股中長線表現持樂觀態度。元大投信研究團隊分析,國際金融情勢逐步復甦,台灣經濟逐漸穩定,加上台股龍頭企業表現亮眼,全球資金流動性充沛,為台股帶來強大的支撐力道。對於關注市場短線波動的投資者,元大投信建議透過定期定額共同基金分散進場時間,並利用專業團隊操盤提高投資勝率。
過去ETF發行投信受益人和規模排名幾乎一致,元大、富邦、國泰、群益、復華五大投信地位一度難以撼動,後中信投信以黑馬之姿打入五強,受益人排名也出現晚進投信後來居上。除國泰投信挑戰富邦投信將晉升前兩強;規模僅120億元的街口投信更比下群益、中信等躍居前五大。
台股ETF受益人自去年以來飛快成長,三駕馬車扮引擎,一是迎合現金流需求的高配息ETF,二是科技主題式如5G ETF,三是國際油價不如預期大跌觸發期信ETF下市機制,近期替代產品吸金更顯著。
高配息產品的關注度又凌駕其他產品而且有推廣立竿見影之效,最早股票型ETF發展成功的元大投信,旗下元大高股息、元大台灣50豎立人氣指標後,他家產品也逐步帶動,但相當一段時間仍以元大和富邦兩個老字號並有大型券商加持的投信產品最出色。
不過,今年以來,國泰投信挾更積極的行銷策略,國泰股利精選30先以超高殖利率搶鏡後,集結高股息、低股價、季配息等訴求於一身的國泰永續高股息進一步展現吸金大法,迄今上市兩個月在大盤震盪之繼不斷成長,18日受益人正式超越台股ETF最大的元大台灣50,為元大高股息後第二檔達到此紀錄的產品。
憑藉兩檔高股息ETF,國泰投信總受益人也激增到25.5萬人,直追富邦投信25.6萬人。另一方面,因元大S&P原油正2觸發下市門檻,加上商品交易更活躍,街口布蘭特油正2、元大S&P石油率先出現替代吸金效應後,街口S&P黃豆也異軍突起,使街口投信靠兩檔ETF就有近3萬名受益人。
目前總受益人前五大的元大、富邦、國泰、復華和街口投信中,各家最吸引買氣的前三大產品仍以高配息ETF占大宗。
法人表示,高人氣ETF普遍在產品訴求或績效表現獲得認同,但其中不乏績效不太理想卻持續有買盤的狀況,因此挑選上,建議應先著重報酬率和投資目標,人氣只是輔助指標,避免一窩蜂搶進卻拿到落後績效。
台股基金定期定額人數與台股熱度向來有高度相關,近年來更因各投信公司與基金平台的推廣,越來越多投資人認同定期定額適合高波動的台股市場的觀念,因此今年以來台股加權指數走高並未見過去有較大的基金贖回潮,反而是更多人改以定期定額方式介入台股,也顯示散戶頗看好台股中長線表現。
群益投信表示,台股在資金行情未退下後市仍可期,預期台股指數將呈現高檔盤整震盪,各族群股價將交替輪動表現。台灣加權指數在相對位置已高、市場利多逐漸鈍化的情況下,開始關注後續可能的潛在利空,預期大盤將呈現區間震盪且幅度加劇。建議投資人還是以選股策略具競爭優勢的台股基金介入為宜。
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國際金融情勢雖仍在復甦階段,但國際眾多專業研究機構普遍認為最壞的情況已過,加上近期股市出現震盪、修正,反而有助校準過熱的技術線型,不僅可避免泡沫,更有助延續股市中長期多頭行情。
觀察國際情勢、全球央行、內外資動態、進出口統計數據等,可發現全球景氣已過低谷,尤其台灣經濟已逐步復甦、台股龍頭企業表現強勁、全球經濟陸續反彈、國際資金流動性充沛,四大利基可為台股形成支撐力道,建議投資人可透過買黑不買紅或定期定額方式分批布局。
投信法人強調,擔心市場短線過熱及後續風險的投資人,此時建議透過定期定額共同基金,有助分散進場時間點,而專業團隊操盤,則能增加勝率。
元大投信表示,短期內,面臨全球風險性資產短線漲多,國際上還有美國總統大選,以及疫情仍未完全控制的風險,影響投資人信心。但統計過去十年台股大盤除權息點數約3,409點,提供期間41.6%的報酬率,加計資本利得41.9%的總報酬為83.5%,展現台股優秀的配息、填息能力,尤其建議布局相對經營穩健及具備現金股息殖利率穩定度較佳的優質龍頭企業。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指出,大盤相對位置已高、市場利多逐漸鈍化的情況下,開始關注後續可能的潛在利空,預期大盤將呈現區間震盪且幅度加劇。後續仍需觀察企業對於下半年與明年營運展望是否可明顯優於市場預期。此外,中美貿易摩擦升溫,華為禁令、去美去中化的相關廠商後續營運展望為影響近期盤面波動較大。
法人指出,後續觀察重點為疫苗進度、美國總統選舉民調變化、華為禁令相關供應鏈取得許可函進度。在投資布局方面,持續看好AMD、生技、IC設計、Apple供應鏈等類股。降低伺服器、光學、景氣循環等類股。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表示,台股預期第三季震盪幅度將加大,指數衝高後修正可能性大增,雖後續有新一波華為禁運令以及美國總統大等變數。不過,整體而言,抗病毒藥物臨床結果偏向正面,疫苗也露出曙光,使股市對疫情驚恐不再,轉為熱錢追逐收益,推升股市比預期強勁。
各國央行相繼推行QE,全球熱錢與資金充沛程度堪比2008∼2009年,持續有利風險性資產表現,預期台股在第四季至2021年第一季仍有高點可期,第三季的回檔修正提供逢低買點,可以運用定期定額方式降低追高殺低風險。
法人指出,2020年以來截至9月11日,外資在集中市場賣超達6,500億元,看似驚人,但由於外資持有台股部位極大,目前外資持有台股市值比重仍維持四成高水位,可暫以短期處分視之。
隨著台灣投資人對台股認同度提高,台股開戶人次累計達1,100萬人,且著眼於台股相對優於全球主要股市的殖利率表現,投資思維也轉向持有台股領息,形成支撐台股力道。此時建議透過定期定額共同基金,有助分散進場時間點,而專業團隊操盤,則能增加勝率。
但法人表示,影響黃金中長期趨勢最重要的因素是實質利率,即名目利率扣除通膨率,美國聯準會(Fed)現行寬鬆貨幣政策可望使利率維持低檔,同時允許短期通膨超越2%目標,亦即未來通膨率上升的速度可望高於利率,使實質利率仍有相當時間持續走低。
野村投信則表示,弱美元以及高波動等是其持續看好黃金後市的三大原因。由於黃金為無息資產,低利率環境自然增添其投資吸引力,另外,美元弱勢趨勢確立成形,未來美元持續探底將有利於商品多頭行情,由於黃金與美元的高度負相關性,黃金將受惠於美元弱勢格局。而美國總統大選將進入短兵相接的白熱階段,選情的不確定因素,將有助於避險買盤的推升。
高盛日前已上調三個月目標價到2,300美元,美銀美林重申18個月目標價3千美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聯準會維持鴿派路線,預期2023年前不會升息,進一步確立了長期低利率環境的架構,儘管因未擴大購債計畫淡化市場對寬鬆政策的期待,但獲利了結的賣壓消化後,基本面依舊支持向上格局,全球央行似乎同步在近期放緩寬鬆步調,但放緩並非轉向,反而更顯通膨看升的態度漸成共識,有利金價建構新的基準價位,中長線有利金價表現上行。
元大投信黃金研究團隊表示,綜觀目前金融市況,只要實質利率未轉向,金價仍具支撐力道,不過,短線波動較大,建議除了可於金價回落時,利用買黑不買紅方式分批進場外,建議可善用黃金相關ETF進行操作,惟須留意自身投資屬性及嚴設停利停損。
元大投信表示,短期內,面臨全球風險性資產短線漲多,國際上還有美國總統大選,以及疫情仍未完全控制的風險,影響投資人信心。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台股體質強韌,吸引內外資擁戴,對台股帶來強力支撐。
過去十年(2010年至2020年6月),台股大盤除權息點數約3,409點,提供期間41.6%的報酬率,加計資本利得41.9%的總報酬為83.5%(如圖),展現台股優秀的配息、填息能力,尤其建議布局相對經營穩健及具備現金股息殖利率穩定度較佳的優質龍頭企業,是中長期投資配置、尋求穩定配息的極佳選擇。
根據調查機構IHSMarkit8月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衰退5.1%,主要經濟體如美、歐都寫下經濟成長率最大跌幅,對比之下,台灣防疫有成,是全球經濟萎縮幅度小,染疫死亡率低的模範之一,是全球中投資好選擇。
今年以來截至9月11日,外資在集中市場賣超達6,500億台幣,看似驚人,但由於外資持有台股部位極大,目前外資持有台股市值比重仍維持四成高水位,可暫以短期處分視之。而隨著台灣投資人對台股認同度提高,台股開戶人次累計達1,100萬人,且著眼於台股相對優於全球主要股市的殖利率表現,投資思維也轉向持有台股領息,形成支撐台股力道。
尤其美國聯準會以行動展現了強力確保金融環境寬鬆,協助經濟度過疫情衝擊的決心,且國會還在討論可能有進一步紓困方案。而全球各地陸續解封重啟經濟活動,對明年展望普遍轉向樂觀,資金充沛的環境下,投資人對風險性資產的預期不需太悲觀。
擔心市場短線過熱及後續風險的投資人,此時建議透過定期定額共同基金,有助分散進場時間點,而專業團隊操盤,則能增加勝率。鎖定配發高股息及優質產業龍頭企業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成立以來定期定額受益人數持續成長,建議投資人可以把握現正進行的定期定額推廣優惠專案。
【專欄報導】近期金融市場風雲變幻,台灣元大投信旗下的S&P原油正2ETF因四大缺失被金管會重罰60萬元,同時該ETF也即將進行下市清算。以下是詳盡報導內容:
金管會於17日對元大投信進行重罰,原因是在今年6月的例行金檢中,發現元大投信的S&P原油正2ETF存在四大缺失。首先,在4月20日國際市場出現負油價時,元大投信無相關經核准或授權的書面資料,擅自調整基金投資策略,將近月期貨契約改為遠月契約。
其次,該ETF的投資分析報告、決定書、執行紀錄、檢討報告的複核程序存在問題,由於簽核程序設計及執行有效性不足,導致主管不在時,業務員可以代理簽核,且部分主管兼任基金經理人,出具報告時未經上一層主管核准,違反內控牽制原則。
第三,元大投信在調整投資策略後,未依證交所規定在隔天公告,而是在改策略兩天後才公告,公告程序設計及執行有效性不足。
最後,部分投資分析報告未具合理的基礎與根據,檢討報告也未就因應特殊情形調整策略進行檢討,作業流於形式。
由於上述缺失,金管會對元大投信開罰60萬元,並規定在獨立會計師出具內控制度改善審查報告並經金管會同意前,元大投信送審新的期貨基金,金管會將可退回或不核准。這是金管會首次對期信基金進行重罰,而元大投信目前正送審一檔新期貨基金,將適用此罰則。
另外,S&P原油正2ETF截至9月16日的30個營業日平均每單位淨值為0.87元,9月底豁免條款將終止,即要恢復2元的下市門檻。該ETF已確定會向金管會及證交所申請下市清算,預計作業時間為一至一個半月,即11月左右將進行下市清算。
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表示,金管會將繼續嚴格監督市場,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與健全。
同時,元大S&P原油正2ETF算到9月16日前的30個營業日平均每單位淨值0.87元,9月底豁免條款將終止,即要恢復2元的下市門檻,此檔基金已確定會向金管會及證交所申請下市清算,預計作業時間是一至一個半月,即11月左右將下市清算。
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表示,檢查局在今年6月對元大投信進行例行金檢,發現今年4∼6月,元大投信原油正2ETF共有四大缺失,第一是依基金信託契約所定特殊情形可調整投資策略,元大投信在4月20日國際出現負油價時調整基金的投資策略,將近月期貨契約改為遠月契約,卻無相關經核准或授權的書面資料。
第二是基金交易投資分析報告、決定書、執行紀錄、檢討報告的複核程序,明定可由非主管的業務員代理簽核,導致主管不在時,即由代理人核准,沒有呈報上一層主管核准,且部門主管兼任基金經理人,出具的投資分析報告、決定書、檢討報告也沒有報上一層主管核准,不符內控牽制原則,簽核程序的設計及執行有效性不足。
第三是元大投信調整該檔基金投資策略,卻沒有依證交所規定在隔天公告,而是在改策略二天後才公告,公告程序設計及執行有效性不足。
第四是元大投信部分投資分析報告,未具合理的基礎與根據,部分檢討報告未就因應特殊情形調整策略進行檢討,作業流於形式。
【台灣金融新聞】近期,元大投信因應市場變化,對旗下產品元大S&P原油正2 ETF(簡稱元大原油正2)進行投資策略調整,此舉引起部分投資人的關注與質疑。面對市場的波動,元大投信積極應對,以下為其調整策略的詳細說明。
今年4月20日,西德州原油期貨發生負油價異常事件,為保護基金資產,元大投信決定將元大原油正2的持倉部位從近月期貨轉倉至遠月期貨,並調降曝險部位。元大投信強調,當時原油市場情勢非常危險,為了維護基金資產及保障投資人權益,這是必須採取的緊急應變措施。
部分投資人質疑此舉的合理性,但元大投信指出,若當時未及時調整策略,基金資產可能會出現超過100%的損失,甚至變成負數,無法繼續營運。此外,根據基金信託契約的規定,投資公司在特殊情況下,可依專業判斷調整投資策略,以確保基金安全。
對於將部位轉至12月期貨契約的質疑,元大投信解釋,這是基於三個考量的結果:近月期貨的交易風險、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調高期貨原始保證金,以及12月期貨合約的成交量與未平倉口數均為最高。
元大投信並與全球主要西德州原油槓桿期貨ETF進行比較,指出其因應策略與國際同業一致。他們強調,共同基金的操作原則是以大多數投資人利益為依歸,所採取的投資策略皆為維護基金資產與投資人權益的緊急且必要的應變措施。
元大投信表示,近期仍有部分投資人對元大原油正2調整投資策略之合理性提出質疑,惟4月20日西德州輕原油5月期貨契約發生史無前例之負油價極端事件,期貨市場爆發恐慌賣壓,4月21日西德州輕原油6月期貨盤中更大跌68.18%,若元大原油正2當時未立即調整投資策略,將部位轉倉至遠月期貨契約,則以4月20日原油正2基金規模約新台幣(下同)34.4億元與持有166.66%曝險部位來計算,基金資產將出現-113.63%的損失,基金資產瞬間立刻化為零,且淨值根本變成負數而無法繼續營運存在。
投資人宜就此不調整投資策略所生基金負值的結果,思考是否能接受而不質疑?再者,依該基金信託契約第十六條第一項規定,期貨信託公司基於基金流動性風險或資產管理之考量,可將基金資產交易非標的指數成分期貨契約或投資有價證券,並依期貨信託公司的專業判斷,在特殊情形下,為分散風險、確保基金安全的目的,投資的比例得不受限制。
因此,元大投信為因應期貨快市急遽變化,緊急將部位由6月期貨契約轉倉至12月期貨契約,不論於法、理、情均屬為保住基金資產安全,所不得不採取之專業暨適當作為,正當性無疑。
元大投信將元大原油正2部位由6月期貨契約轉倉至12月期貨契約,部分投資人另質疑為何轉至如此遠的期貨契約?以致負油價過後,5月至6月油價上漲時,元大原油正2淨值仍無法跟上。
對此元大投信表示,該基金持倉部位之所以轉至12月期貨,最主要是原油期貨快市導致:1、近月期貨恐無法交易之風險;2、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調高期貨原始保證金;3、當時西德州6月至12月之原油期貨合約中,12月期貨合約不論在成交量或是未平倉口數均為其中之冠,從而出於避險、保證金維持率與流動性等三點考量,轉倉至12月期貨契約,是於當時必要且正確決策。
上述就避險來說,近月期貨對於原油行情的波動最為敏感,且當時國外期貨商已陸續警示國內期貨商可能會限制近月期貨契約的新倉委託,如仍持有近月期貨契約,後續進行部位調整時,恐面臨無法交易窘境。其次,自3月初油價崩跌以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多次調高期貨原始保證金,導致元大原油正2交易西德州原油期貨的保證金維持率嚴重不足。
元大投信經評估,2020年6月期貨契約至2020年12月期貨契約,僅12月份西德州原油期貨契約可提供最高之保證金維持率。最後,就流動性考量,經檢視西德州2020年6月至12月原油期貨合約,12月期貨合約不論在成交量或是未平倉口數均為其中之冠,基於以上三點考量,故將元大原油正2部位轉至12月期貨合約。
與全球主要西德州原油槓桿期貨ETF比較,元大原油正2遭逢負油價事件之因應策略亦與國際同業一致。ProShares Ultra Bloomberg Crude Oil ETF(UCO),當時將基金期貨部位由近月(6月)轉倉至9月與12月,並以12月為主;迄今UCO之持倉部位仍未調回近月期貨,以今年12月與明年6月為主要持倉標的(見表)。另一檔BetaPro Crude Oil 2x Daily Bull ETF(HOU)則在4月22日直接宣布暫將部位曝險調至一倍迄今。
謹此,元大投信再次強調共同基金之操作原則,以大多數投資人利益為依歸,因此元大原油正2與海外西德州原油槓桿ETF在遭遇異常市況,其操作均以維護基金存續為第一優先,所調整之投資策略,皆係為維護基金資產與投資人權益之緊急且必要的應變措施。
金管會出手!預告修正投信規則,避免削價競爭搶市
【台北訊】為了避免投信市場出現削價競爭,金管會昨(15)日宣布將預告修正投信事業管理規則,強調投信在經營業務時,必須合理收取或支付費用,不得以不合理手段招攬客戶或從事業務。此外,金管會也將考慮明年啟動專案金檢,監督投信是否依規定執行。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指出,近年來投信市場經理費水準不斷下降,甚至有投信將債券型基金經理費削到0.1%以下,這種削價競爭對投信業務和財務健全都造成影響。
郭佳君進一步表示,不僅經理費下降,投信付給銷售機構的通路報酬卻有上升趨勢。這主要是因為新發行基金的業者想搶占市場,但投信業者應該考慮成本和利潤,避免削價競爭削到合理利潤都沒有。
為此,金管會將修正投信事業管理規則,增訂第5條之1,要求投信以公平、合理的方式收取或支付費用,考慮相關營運成本、交易風險、合理利潤等因素,並不得以不合理的費用招攬或從事業務。
未來,若投信違反規定,將受到糾正、警告等處分,甚至可能導致募集基金退回或不准。金管會也將監督投信是否依新規定執行,明年可能啟動專案金檢。
此外,修正案還增修相關規定,加強投信事業對外國及大陸地區事業的後續管理,要求投信定期申報相關財務報告、業務報告等資料。
根據金管會資料,目前獲准到大陸投資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投信有四家,包括永豐、元大、國泰及富邦。獲准投資外國的資產管理機構則有富邦及復華。另外,富邦、國泰、復華、富蘭克林、聯邦等五家投信,申請獲准國外設子公司擔任私募股權基金的普通合夥人。
【金融新聞】面對原油市場史無前例的負油價事件,元大投信展現其專業與謹慎的投資策略。在4月20日西德州原油期貨發生負油價異常之際,元大投信為保護基金資產,對元大S&P原油正2ETF(簡稱元大原油正2)進行投資策略調整,將持倉部位由近月期貨轉倉至遠月期貨,並調降曝險部位。雖然部分投資人對此措施表示質疑,但元大投信強調,該行動是為了維護基金資產及保障投資人權益,並非無謂之舉。
當時,原油市場情勢極為險峻,全球多個原油期貨ETF發行公司都採取了緊急應變措施。若元大原油正2當時未立即調整投資策略,將會導致嚴重的損失,甚至可能讓基金資產變為負數,無法繼續運作。根據基金信託契約的規定,在特殊情況下,投資比例得不受限制,以確保基金安全。
關於將部位轉倉至12月期貨契約的原因,元大投信解釋,這是因為當時原油期貨市場變化快速,近月期貨可能無法正常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也調高了期貨原始保證金。此外,當時12月期貨合約在成交量與未平倉口數上均為最高,從而確保了流動性、保證金維持率與避險效果。這一系列的決策,無論從法理還是情理上,都是為了基金資產的安全,是專業且適當的行動。
總結來說,元大投信在面對市場風險時,展現了其專業與謹慎的投資策略,這也反映了該公司在金融市場中的穩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