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兆豐投信(未)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新聞】 近年來,金管會大力推動「資本市場藍圖」,其中ESG永續發展成為了關鍵焦點,涵蓋了氣候變遷、人口老化、貧富不均等全球性議題。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強調,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容忽視,它不僅會帶來災害,還可能對金融業系統構成風險。在此背景下,各大金融機構也紛紛展開對ESG的布局。 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兆豐證券積極推動永續金融,不僅是因應主管機關的決心,更是為了未來的業務發展。陳董事長提到,兆豐證券透過持續創新,發展了多種永續金融商品,並規劃了短、中、長期的數位轉型目標。 關於ESG相關金融商品的發行策略,陳董事長透露,兆豐證券不僅關注短線熱門標的,還會尋找具有ESG概念的優質標的,並利用權證的槓桿特性來操作,以累積投資報酬。此外,兆豐證券已經發行了「兆豐電子菁英30報酬指數指數投資證券」,並在6月推出了「特選上櫃ESG電子菁英報酬指數」ETN,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元化的ESG投資選擇。 未來,兆豐證券將ESG融入企業文化,不僅在自營、承銷及經紀業務中與ESG結合,還將參與公益活動,追求社會共榮,與主管機關共同推動永續金融。 當談到金融數位化趨勢時,陳董事長表示,兆豐證券正在優化線上開戶體驗,讓投資人能夠更便捷地開設證券戶及複委託戶。未來,兆豐證券將繼續推進數位化,包括交易面及作業面的數位化,並將ESG永續精神融入金融商品及理財服務中,與投資人一起追求永續發展。
【台灣金融新聞】 近年來,金管會大力推動「資本市場藍圖」,將ESG永續發展視為重點項目,其中氣候變遷更是關鍵。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表示,公司積極發展永續金融商品,並設立數位轉型目標,以響應主管機關的決心。 陳佩君強調,兆豐證券已意識到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不僅關注氣候變遷,還包括員工、客戶與公司治理等方面。為了跟上投資趨勢,兆豐證券在權證標的篩選上,除了短線熱門標的,也會選擇具有ESG概念的優質標的,並善用權證的槓桿特性來累積報酬。 此外,兆豐證券在6月發行了「特選上櫃ESG電子菁英報酬指數」ETN,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元化的ESG投資管道。未來,兆豐證券將ESG內化為企業文化的DNA,從公司自營、承銷及經紀各業務與ESG相結合,並參與公益活動,追求社會共榮。 面對金融數位化趨勢,兆豐證券持續優化線上開戶體驗,讓投資人能夠輕鬆開立證券戶及複委託戶。未來,公司將朝著數位化方向進行規劃,運用數位科技提升節能效益,將ESG永續精神融入金融商品及理財服務中,與投資人共同追求永續發展。
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表示,兆豐證券積極透過持續創新發展永續金融商品,以及設立短、中、長期目標規劃數位轉型,呼應主管機關推進「永續ESG」的決心。以下即為專訪紀要。
問:今年兆豐證券在ESG相關金融商品的發行策略與目標?
答:國內金融機構已意識到「永續」的重要性,除了氣候變遷,還有員工及客戶層面與公司治理,兆豐證券深知推動永續發展,為未來業務發展之重要理念,而對投資人來說,找對關鍵ESG標的,相信就能跟上投資趨勢。
在權證標的篩選上,除了短線熱門標的外,亦可以找出具ESG概念的優質標的,並善用權證槓桿特性操作以累積報酬。另外,兆豐證券繼先前發行「兆豐電子菁英30報酬指數指數投資證券」後,也響應主管機關推動的資本市場藍圖,於今年6月發行「特選上櫃ESG電子菁英報酬指數」ETN,提供投資人更多元化參與ESG投資的管道。
展望未來,兆豐證券持續將ESG內化為企業文化的DNA,不僅從公司自營、承銷及經紀各業務與ESG相結合,並且進一步善用公司力量,參與公益活動,追求社會共榮,與主管機關齊心推動永續金融,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最大價值。
問:金融數位化趨勢顯著,兆豐證券如何因應?
答:數位化浪潮驅使交易習慣轉變,在講求快速有效率的世代,更多年輕投資族群高度依賴數位平台,兆豐證券持續優化線上開戶體驗,投資人不需另外下載開戶App,只要用電腦或手機即可輕鬆開立證券戶及複委託戶。
展望未來,兆豐證券持續努力營業據點交易面及作業面之數位化,朝臨櫃開戶作業媒體儲存及無紙化方向進行規劃,運用數位科技提升節能效益,將ESG永續精神融入金融商品及理財服務中,共同與投資人追求永續發展。
近來,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在全球蔓延,導致生技醫療產業的需求大增,相關基金表現亮眼。根據最新數據,近一月生技基金平均獲利率達2.5%,遠超過MSCI世界指數的1.1%。在這波生技醫療熱潮中,兆豐投信的生命科學基金表現突出,經理人劉明芳表示,雖然歐美疫苗施打順利,但Delta變種病毒再度擴散,讓市場對生技醫療產業的需求更加旺盛。劉明芳還提到,新冠疫情加速了遠距醫療和精準醫療等科技產業的發展,為傳統生技醫療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另一方面,全球疫苗施打率的提升,讓美歐經濟領先復甦,但市場對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ed)減少購債計畫的擔憂不斷增加。不過,美國主席鮑爾在國會聽證中的表達,有助於緩解市場對提前緊縮的疑慮,預期寬鬆政策將逐漸退場,對風險性資產有利。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則指出,除了新冠疫苗話題外,生技醫療產業還有許多利多條件,如新藥研發動能不斷,併購活動回溫,以及疫情控制後手術量的回升。這些因素加劇了對生技醫療產業的長期看好。劉明芳也強調,去年疫情造成的低基期,讓今年美歐企業獲利有雙位數成長,特別是健康醫療類股,受益於生物科技和醫療器材的進步,以及對醫療健康的認知提升,都將對產業中長期表現產生積極影響。
台灣生技醫療產業因應疫情展現亮麗表現,基金投資熱潮不斷攀升。近期,兆豐投信生命科學基金經理人劉明芳表示,在全球疫情尚未完全解鎖的背景下,生技醫療領域的發展前景看好。隨著疫苗施打率提升,美歐經濟逐漸復甦,不過市場對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ed)減少購債的擔憂亦浮上檯面。然而,美國主席鮑爾在國會的證詞為市場帶來一定的安定作用。 劉明芳強調,印度Delta變種病毒的再度擴散,使得市場對生技醫療產業的需求增加。而遠距醫療和精準醫療等科技產業的發展,也為傳統生技醫療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他預計,在疫苗普及後,手術量將逐步回升,醫材族群表現有望提升。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則指出,除了新冠疫苗的話題外,生技醫療產業還受到多項利多條件的支持。其中包括新藥研發動能強勁,FDA新藥核准態度積極,以及併購活動的回溫。蔡詠裕認為,疫情控制後,手術量回升將帶動醫材族群表現,並強調人口老齡化將進一步推動用藥及醫療服務的需求,對產業成長性有顯著幫助。 去年疫情造成的低基期因素,今年以來美企、歐企獲利均呈雙位數成長,尤其是健康醫療類股。劉明芳認為,生物科技和醫療器材的進步,以及疫情對醫療健康的認知提升,都對類股中長期表現有利。
法人認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解除警戒前,廠商新藥、新疫苗的臨床實驗需求大,促使生技以及藥廠企業的獲利提升,相關生技基金下半年的表現可期。
兆豐投信生命科學基金經理人劉明芳認為,雖然歐美地區疫苗施打進展順利,唯印度Delta變種病毒再度擴散,推高市場對生技醫療產業需求。
此外,新冠疫情加速遠距醫療、精準醫療等相關科技產業發展,使得傳統生技醫療加上科技的相關類股後市展望佳。
全球新冠肺炎疫苗施打率提升,使美歐經濟領銜復甦,然經濟擴張帶動利率上揚預期,市場擔憂美國(Fed)考慮減少購債計畫,不過,美國主席鮑爾赴國會聽證的談話,有助緩和市場對提前緊縮疑慮,寬鬆政策循序退場預期有利風險性資產。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除了新冠疫苗話題持續為市場所關注外,生技醫療產業還具有多項利多條件支持,包括:
第一,新藥研發動能不絕,今年以來FDA新藥核准態度仍舊積極,未來新藥上市也有助挹注企業的獲利增長。
第二,併購活動近期有回溫態勢,有助帶動產業成長。
第三,疫情可望因疫苗普及而取得控制,手術量料逐步回升,有助進一步帶動醫材族群表現。
綜合前述利多條件,加上人口老化趨勢下,用藥及醫療服務的需求看增,對於產業成長性延續來說本就是一大支持力道,因此,生技醫療類股中長期表現仍值得期待。
劉明芳指出,在去(2020)年疫情所造成的低基期因素下,今年以來不論美企、歐企獲利多有雙位數成長,尤其是健康醫療類股受惠於生物科技,以及醫療器材的持續進步,新冠肺炎疫情前後對醫療健康認知提升,都有利類股中長期表現。
台股近期步入除權息旺季,市場對於高股利率的ETF產品特別關注。根據投信法人統計,台股原型ETF近三年平均股利率高達3.64%,這一數字遠超過上市櫃公司2.9%的平均股利率。對於那些尋求股息收益的中長期投資者來說,透過投資台股ETF,既能獲得優質的股利收入,又能有效分散投資風險。 近期,第一金臺灣工業菁英30ETF基金經理人曾萬勝表示,在全球經濟重啟的背景下,台灣出口製造業受益匪淺,上半年外銷訂單連創佳績。隨著下半年電子產品需求旺季的到來,出口外銷金額預計將再創新高,全年有機會打破歷史紀錄。這將對相關的工業菁英30指數產生正面影響,幫助投資者把握景氣上升的投資機會。 另一方面,兆豐投信台灣先進通訊基金經理人許鈞雄觀察到,隨著國內新冠疫情確診人數逐漸降低,有望進行降級,這對內需經濟的恢復將是個好訊號。加上電子產業旺季的來臨,以及股東常會、法說會和財報季的陸續舉行,將帶來利多行情。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則指出,隨著歐美進入解封階段,科技產業的需求預估存在不確定性。由於過去一年居家工作和遠距教學帶動的筆電訂單有所減緩,預計部分供應鏈吃緊的狀況將至少持續到年底,甚至可能延續到2022年,這對載板、矽晶圓及成熟製程的晶圓代工產業影響深遠。 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林耕億強調,高息低波股特別受歡迎,這類公司通常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吸引了長線資金和偏好穩健收益的投資者,如存股族和退休族。這類股票的籌碼相對穩定,即使股市波動,這些股票也能在市場上漲時跟漲,在市場下跌時顯示出抗跌性。 最後,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分析,雖然台股短線震盪加大,但企業獲利佳和高配息保護下,個股表現優於大盤。這也顯示了台股市場在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情況下,仍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近期疫情不斷變遷,全球生技醫療產業需求隨之攀升,相關基金表現亮眼。根據最新數據顯示,近三個月生技基金平均績效達4.66%,超越MSCI世界指數的4.59%。在這波生技熱潮中,兆豐投信的生命科學基金表現尤其出色,6個月、一年及今年來的表現分別為7.30%、4.86%及4.86%,位居理柏分類-環球生物科技6檔基金之冠。該基金經理劉明芳分析,歐美疫苗施打進展順利,但Delta變種病毒再度擴散,讓市場對生技醫療產業的需求持續攀升。此外,新冠疫情也加速了遠距醫療、精準醫療等相關科技產業的發展,為傳統生技醫療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全球疫苗施打率提升的背景下,美歐經濟領銜復甦,但市場對美國FED減少購債計畫的擔憂,在美國FED主席鮑爾赴國會聽證之後得到緩解。劉明芳強調,在疫情造成的低基期背景下,今年美歐企業獲利普遍雙位數成長,尤其是健康醫療類股,在生物科技和醫療器材的進步下,中長期表現值得期待。
第一金臺灣工業菁英30ETF基金經理人曾萬勝表示,今年在全球經濟重啟下,嘉惠台灣出口製造業,上半年外銷訂單迭創佳績,進入下半年電子產品需求旺季,預料出口外銷金額將再次衝高,全年有機會改寫歷史新高紀錄,相關的工業菁英30指數也會有不錯的表現,可幫助投資人掌握景氣揚升行情的機會。
兆豐投信台灣先進通訊基金人許鈞雄指出,國內新冠疫情確診人數降溫,可望鬆綁降級,有利內需經濟恢復。加上時序進入電子產業旺季,以及之後股東常會、法說會與財報季陸續登場,利多行情可期。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目前歐美進入解封之際,增添未來科技需求預估困難,尤其過去一年受惠居家工作、遠距教學筆電訂單出現鬆動,預期部分供應鏈吃緊將至少延續到年底,甚至有機會延續到2022年,包含載板、矽晶圓及成熟製程的晶圓代工產業。
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林耕億表示,高息低波股的特性是這類公司多半具強大競爭力,不僅吸引長線資金進駐,存股族、退休族等偏好穩健收益的投資人也青睞這類股票,籌碼相對穩定,即便股市處在劇烈震盪期間,高息低波股大多能在市場上漲時跟漲,市場下跌時顯示抗跌力。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表示,台股短線震盪加大,但在企業獲利佳及高配息保護下,個股表現優於大盤表現。
觀察理柏分類-環球生物科技共6檔基金當中,其中兆豐投信生命科學基金6個月、一年及今年來表現分別為7.30%、4.86%及4.86%表現居首,兆豐投信生命科學基金經理劉明芳認為,雖然歐美地區疫苗施打進展順利,唯印度Delta變種病毒再度擴散,推高市場對生技醫療產業需求,此外,新冠疫情加速遠距醫療、精準醫療等相關科技產業發展,使得傳統生技醫療加上科技的相關類股後市展望佳。
全球Covid-19疫苗施打率提升,使美歐經濟領銜復甦,然經濟擴張帶動利率上揚預期,市場擔憂美國FED考慮減少購債計畫,然美國(FED)主席鮑爾赴國會聽證之談話,有助緩和市場對提前緊縮疑慮,寬鬆政策循序退場預期有利風險性資產。
兆豐投信生命科學基金經理劉明芳指出,在去(2020)年疫情所造成的低基期因素下,今年以來不論美企、歐企獲利多有雙位數成長,尤其是健康醫療類股受惠於生物科技,以及醫療器材的持續進步,新冠肺炎疫情前後對醫療健康認知提升,均有利類股中長期表現。
【新聞報導】 今個時候,中國人民銀行大動作啦!全面降準,把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降低了0.5個點,這下子可是放出了1兆元的人民幣長期資金!從2015年開始,人行已經十次這麼做了,看來這招對股市還真是有效,降準後三個月到一年的時間,陸股大多數時候都是上漲的,所以投資人們,現在該關注一下陸股的資金行情啦!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的研究團隊說,這次降準是「緊信用、鬆貨幣、寬財政」政策的實踐,人行也不會因為供給約束造成的通脹而收緊政策。這次降準主要是想以長期資金換取短期資金,降低金融機構的負債成本,讓綜合融資利率降下來,這對金融支援實體經濟是個好幫手。 貨幣政策還會對三農、小微、民企、綠色再貸款再貼現這些工具發力,幫助結構性支援實體經濟。大陸下半年可能會是全球最早進入疫後新常態的地方,市場的關注點也會逐漸轉向增長的可持续性。總結來說,人行這次超預期的降準,對提振市場情緒可是有幫助的。 兆豐投信的中國內需A股經理人黃家慶說,現在陸地的疫苗施打率已經超過了八成,快達到群體免疫的門檻了。隨著經濟的恢復,人均所得也會增加,這就帶來了強大的消費力。除了傳統消費,新零售的趨勢,像是直播帶貨、線上購物這些,也讓很多消費企業的業績都不錯。現在景氣和資金行情都在引領股市走勢,所以陸股的長期趨勢還是看好的,有很高的投資價值。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也說,除了資金面的支持,企業的獲利也在持續增長。預計第二季的業績還會繼續增長,整體上半年A股市場的業績增速預期約在40%左右,這個數字比第一季的53%有所回落,主要是因為非金融類的增速受低基期效應影響。但是,金融類股第二季的表現有望比第一季好。 未來,那些有實質獲利支撐的類股和個股,以及受政策支持的新能源、碳中和、國產替代、消費升級相關產業和個股,都將繼續成為投資的主流。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本次人行宣布的全面降准釋放正是「緊信用、鬆貨幣、寬財政」政策組合的體現,也確認人行不會因為供給約束導致的通脹而收緊貨幣政策,此次降准置換主要目的是以長換短、降低金融機構負債成本,進一步推動綜合融資利率下行,助力金融支援實體。
貨幣政策對三農、小微、民企、綠色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或也將發力,發揮結構性支援實體的作用。大陸下半年有望在全球率先進入疫後新常態,市場關注點將逐步更加關注增長可持續性。總體來看,人行超預期降准有助提振市場情緒。
兆豐投信中國內需A股經理人黃家慶表示,目前大陸新冠疫情疫苗施打率逾八成,超過專家認為群體免疫門檻。隨著經濟持續恢復,人均所得也可望同步增加,帶來的是更強大的消費能量,除了傳統消費外,受惠新零售趨勢,包括直播帶貨、線上購物等多型態業務,相關消費企業在業績多數也有不錯表現,隨著景氣行情接棒資金行情引領股市走勢,陸股長期趨勢看好,都具有相當投資價值。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表示,除了資金面有利,企業獲利面也持續成長,預期整體第2季業績仍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整體業績增速預期約在40%左右,相比今年第1季整體A股業績增長53%有所回落,主要是因為非金融增速受低基期效應逐漸消散影響,而金融類股第2季表現有望優於第1季。
除了具有實質獲利支撐的類股與個股未來看升,受惠政策長期支持的新能源、碳中和、國產替代、消費升級相關產業,以及盈利成長較明確的相關個股,將持續成為投資主流。
兆豐金控22日舉行董事會,宣布了一系列重要人事變動和未來規劃。會中,兆豐金旗下兆豐投信的董事長一職將由兆豐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陳佩君接棒,現任董事長程聰仁將退休。此外,兆豐票券的董事長廖美祝及總經理蔡燿光也將續任。陳佩君過去在交通銀行和行政院開發基金有豐富的投資經驗,此次出任兆豐投信董事長,將帶來專業力量。
兆豐金控還將於7月20日召開股東會,會議地點則將根據當時疫情狀況和相關防疫政策來決定。若疫情嚴重,股東會可能會在林口的兆豐人力派遣子公司雍興的露天停車場進行。對於股東會的召開方式,董事會上也進行了討論,目前預計會根據防疫指揮中心23日的最新指引來決定。
兆豐銀行也即將完成巴黎分行的遷移,預計在下週一正式在新地點開幕。這次遷移從二年前就已經開始規劃,由於租約今年到期,兆豐銀行選擇了這個時機進行搬遷。新巴黎分行將位於市區金融街拉德芳斯,主要業務將是承接國際聯貸案。
【台北訊】兆豐金控近日來人事異動頻傳,昨日(22日)宣布將進行子公司兆豐票券、兆豐國際投信的董事更迭,兆豐國際投信董事長也將換人。這次人事調整中,兆豐金規劃將由兆豐資產管理公司(AMC)現任總經理陳佩君接棒,接替退休的現任董事長程聰仁。這也是兆豐國際投信首次由非兆豐銀行退休主管出任董事長的案例。相關人事調整將於7月1日正式生效。 兆豐票券方面,則是維持現狀,董事、監察人與獨立董事等職位均無變動,董事長廖美祝將繼續領軍。兆豐票券預計在今天(23日)召開董事會,完成新任董事長的選任等相關行政程序。 程聰仁自2018年就任兆豐國際投信董事長,在此之前,他擔任兆豐銀行投資處處長,並在兆豐銀行與前身交銀投資部有著長期的從業經歷。此外,程董事長還曾歷任徵信處與技術處,並於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畢業,對生技領域頗有研究,因此也曾兼任兆豐管顧董事長。儘管程董事長已經超過退休年紀,但兆豐金仍延任他,以借重其豐富的經驗與專業。 至於新任董事長陳佩君,由於兆豐AMC並未公開發行,兆豐金的年報也未揭露所有子公司高階主管的背景資料,因此關於陳佩君的學經歷,我們還需等待她正式就任後才能有更詳盡的資訊。
兆豐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陳佩君,早年曾在交通銀行投資處任職, 之後轉往行政院開發基金,此次出任投信董事長,即借重她早年在交 銀、開發基金的投資專業歷練,兆豐投信也將在近日內召開董事會完 成新任董事長的選任程序。
兆豐金董事會亦通過將在7月20日召開股東會,至於場地則將視屆 時疫情的需要及金管會、防疫指揮中心的要求,有兩種備選方案,一 是仍在往年的兆豐吉林大樓召開,另一則是移師林口舉行。根據兆豐 金的沙盤推演,倘若維持三級警戒,那麼就會轉往兆豐的人力派遣子 公司雍興位於林口的露天停車場來進行。
股東會該如何召開,22日兆豐金董事會上也成為熱門話題。目前防 疫指揮中心預定在23日提供最新的指引,而由於二級警戒目前室內可 容納人數100人,但三級警戒的話則僅能容納5人,昨日外界也有提出 所謂的「2.5級」之議,據悉,兆豐金董事長張兆順也對此在董事會 上拋出問題:「倘若是2.5級的話,那股東會現場可容納人次應是多 少?」當場有董事直接反應「50人」,但屆時室內人數如何限制,全 體金融業者將留待金管會作出統一的規定。
此外據了解,兆豐銀巴黎分行已預定在下週一,正式完成據點的遷 移。兆豐銀強化美國與歐洲地區分行的業務,連同行舍地點都再作精 選,其中巴黎分行已確定將在下週一重新在新地點開幕,巴黎分行從 原本的巴黎中國城搬到市區金融街拉德芳斯。據悉,兆豐銀從二年前 就開始規劃行舍搬遷,由於租約在今年到期,因此兆豐銀也延至今年 才搬,未來巴黎分行將以承接國際聯貸案為主。
兆豐票券則是維持現狀,改派董事、監察人與獨立董事等均為原班人馬,董事長廖美祝將續任,兆豐票券預定今(23)日召開董事會,即完成新任董事長選任等相關行政程序。
兆豐國際投信現任董事長程聰仁自2018年上任董事長,在此之前,程聰仁為兆豐銀行投資處處長,之前在兆豐銀與前身交銀投資部任職多時,並歷任徵信處與技術處,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畢業,使得程聰仁在生技領域頗為熟稔,因此也曾兼任兆豐管顧董事長,兆豐金在程聰仁已過屆齡退休年紀仍獲延任,以借重其長才。昨天董事會決定換屆改派新人選,由兆豐AMC總經理陳佩君轉升任。
至於陳佩君的學經歷,因為兆豐AMC並未公開發行,兆豐金年報也沒有揭露所有子公司高階主管背景,還有待其上任兆豐國際投信董座後,才有公開資料。
第二季國際重要醫療展、年會陸續登場,而諮詢機構KPMG也發布「 2021年全球醫療照護和生技投資前景」調查報告,多數投資專家看好 ,診斷設備製造商、追求創新轉型的生技製藥公司、遠距醫療照護等 三大領域,今年財務表現出色,投資價值浮現。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由於消費者觀念 改變與AI人工智慧應用帶來的技術革新,讓醫療產業鏈不再只著重在 治療,而是擴展到預防、診斷、照護與管理等多重領域,創造出精準 醫療大商機與投資新契機。
美國各大保險公司已與各醫療院所合作,支持精準醫療發展。產業 趨勢轉變下,傳統生物製藥公司積極導入創新技術,轉型為精準醫療 製藥公司。
觀察近十年指數,從2011∼2015年,以那斯達克生技指數表現最強 ,不過,自2015年1月美國倡導精準醫療後,投資風潮即大轉彎,專 注AI精準醫療的ETFx健康科技指數自2016年以來累計上漲186%,遠 勝生技的35%、全球醫療類股的46%漲幅。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醫療科技日新月異,醫 療生技不再是傳統產業,政策面亦助推產業發展,醫療生技股潛力無 限。考量經濟成長加速,貨幣寬鬆行情延續,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正 式獲准,基本面持續朝正向發展,殖利率上升雖帶動股市重新定價, 但期間與景氣連動度較高的循環股及價值股表現出色,顯示資金行情 尚在,股市跌深即是布局良機。
兆豐國際投信指出,展望未來,疫苗需求可望持續增加,除了研發 疫苗的大型製藥公司將受惠外,製作疫苗的廠商也可望雨露均霑,各 國陸續解封,經濟及生活將逐漸回到正軌,民眾的醫療需求也可望獲 得滿足,加上FDA對於核准新藥仍保持積極正向,都將有利相關產業 發展。
近期,台股市場上的指數化商品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不過也有不少產品陸續收攏。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旗下的台灣指數公司最新公告,將有三檔指數從4月12日起終止編製,並於同日停止計算發布。這三檔指數分別是投資台股藍籌30反向一倍指數、工業菁英30反向一倍指數及特選外資豐擁50報酬指數。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藍籌30反向一倍指數曾經授權兆豐國際投信發行「兆豐藍籌30反1」ETF,而工業菁英30反向一倍指數則授權第一金投信發行「第一金工業30反1」ETF。這兩檔ETF分別在2020年11月和2019年6月終止上市,主要原因在於關注度較低,規模逐漸縮小。而另一檔由永豐證券發行的「永豐外資50N」,則是因為到期而終止上市。 此外,台灣指數公司還預計在2月25日盤後公布「台灣上市上櫃生技醫療股價指數」的定期審核結果,並從2月26日起生效。這顯示了台灣市場對生技醫療產業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同時也反映了市場結構的變化。
另外,臺灣指數公司預計2月25日盤後公布「臺灣上市上櫃生技醫療股價指數」定期審核結果,2月26日起生效。
藍籌30反向一倍指數曾授權兆豐國際投信發行「兆豐藍籌30反1」ETF,工業菁英30反向一倍指數授權第一金投信發行「第一金工業30反1」ETF,特選外資豐擁50報酬指數授權永豐證券發行「永豐外資50N」,三檔分別於2020年11月、2019年6月及2020年4月終止上市。
其中,兩檔ETF都是因為關注度較低,規模縮水而下市,永豐證ETN則是因為到期下市。
台灣兆豐投信推出新興市場短期高收益債券基金,適應低利率環境市場波動
面對全球經濟復甦的波動及低利率環境,兆豐投信積極應對,推出新興市場短期高收益債券基金,提供投資者多元投資選擇。該基金已經獲得金管會核准,預計在2021年1月4日至15日開始募集。
根據兆豐投信的分析,由於全球主要央行維持低利率政策,市場波動性變得常態化。在此背景下,新興國家所發行的短天期高收益債券,成為投資者追求收益的佳選。這類債券在提供較高殖利率的同時,也能夠較好地抵禦外部事件帶來的波動風險。
兆豐國際新興市場短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蔡任航表示,在1.9至2.0年期各主要國家發行的短天期債券中,歐洲、美國及新興市場的短天期債券指數殖利率分別為0.9%、0.7%及4.2%。而過去12個月的違約率方面,歐洲、美國及新興市場債券違約率分別為4.9%、6.3%及3.5%。這些數據顯示,新興市場短期高收益債券在殖利率和違約率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該基金將提供新台幣、美元與人民幣三種貨幣選擇,並有累積型、月配息型兩種分配方式,各級別均設有後收型,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基金募集上限為新台幣100億元,保管銀行為台中商銀,投資顧問則是歐洲最大資產管理公司鋒裕匯理(Amundi Ltd.),其管理總資產達1.6兆歐元。
展望2021年,蔡任航預測,IMF預估新興國家經濟成長率將上看6.2%,高於全球及成熟國家。疫苗施打的成效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但短天期的新興高收益債券可以為投資組合提供強有力的防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