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兆豐投信(未)公司新聞
統計國內投信發行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共計18檔,平均一年報酬逾 1.82%,五年平均績效報酬達14.12%,因基金投資配置在一年以下 的人民幣相關金融商品,贖回變現較便利,使得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 成為短期資金停泊以及提供收益的好選擇。
兆豐投信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陳薏安表示,雖第三季來大陸 經濟增速放緩,景氣面臨下滑風險,加上變種病毒威脅,預期人行貨 幣政策仍有寬鬆空間。
第四季為大陸出口企業的銷售旺季,出口韌性仍在,受惠海外生產 復甦對大陸出口拉動明顯上升,而且十一長假有望推動民眾增加消費 及旅遊支出,有助於提振零售銷售復甦動能,使市場對未來出口增長 仍保持樂觀,皆可望為大陸經濟前景注入強心劑。
陳薏安分析,中國人行致力穩健的貨幣政策,使得市場看好人民幣 貨幣相關商品未來潛力。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大陸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 逐漸趨緩,政府逐漸轉向放寬貨幣政策,有利股市打開上漲空間。未 來財政政策施力的重要增加,看好受惠的類股。因疫情使供需不平衡 的原物料,未來有機會刺激價格上漲。
第一金投信研判,在大陸政府積極打壓之下,短期房市震盪恐再加 劇,但此次的整頓僅會淘汰財務體質不佳的劣質企業,體質強韌的優 質企業則將不受影響,整體房市可望「汰弱留強」,長期發展將為健 全。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表示,未來大陸製造仍可獲得較大 的市場份額,相關產業鏈及物流等低估值股票,都具有相當投資價值 。
疫情不斷演變,全球疫苗需求迫切,生技、醫藥產業前景看好!兆豐投信生命科學基金經理劉明芳分析,雖然全球疫苗接種速度加快,但病毒變種讓人們預計必須長期共存在病毒環境中。這意味著相關生技醫藥、健康護理及製藥行業的未來業績有望持續上升。美國疫苗廠商取得FDA藥證後,員工疫苗接種率將再提升,有利於全球疫苗供應。同時,數位醫療的普及和市場接受度上升,未來數年預計將保持高速成長。各路專家看好,這些產業未來具有巨大的投資潛力。
隨著全球經濟逐漸穩定回歸正軌,台灣的出口業績可望持續攀升,這對台股的後市走勢也是一個正面消息。從歷史數據來看,在股市第三季出現震盪時進場,並持續至隔年,往往能獲得不錯的投資回報。特別是金融和傳產類股,其平均報酬甚至超越了大盤指數。基於這樣的投資機遇,兆豐投信於9月13日開始募集「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專注於台灣優質的金融和傳產類股,讓投資者能夠分享台灣股市的增長潛力。 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的經理人詹佩玲指出,從2000年到2021年第二季的數據來看,台股在第三季的表現通常較為平穩,台灣加權指數的平均報酬為負2.36%。但若投資者在這個時期低點進場,並持續投資到隔年第二季,從2000年開始,平均獲得的報酬是四季中最高的,非電子類股的表現更是高達9.16%,遠超過大盤的7.98%。 隨著全球疫苗的快速推廣和各國政府不斷加碼的財政刺激政策,全球經濟預計將在2022年恢復正常水平。台灣作為全球經濟復甦的受益者,出口業績強勁增長,也帶動了GDP的成長。此外,台灣股市的現金股利率在全球主要股市中位居前列,成為外資關注的焦點。2021年企業獲利不斷提升,預計明年的股利發放也將持續看好。 在基本面和季節性因素的有利影響下,金融和傳產類股的表現預期將會更加亮眼。因此,建議投資者將這些類股納入自己的投資組合。 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主要投資於金融和傳產類股中那些具有領先地位、獲利穩定且能夠穩定發放股息的標的。這是台灣唯一專注於非電子股的台股基金,為投資者提供了參與台灣股市的另一種選擇。
兆豐投信生命科學基金經理人劉明芳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 統計,截至9月13日,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已超過2.2億人,雖然全 球疫苗施打如火如荼進行中,但由於病毒持續變種,目前仍無法完全 回到疫情前的生活,因此,推測未來全球必須習慣與新冠肺炎病毒共 存,這也使得相關生技醫療、健康護理及製藥相關類股未來業績展望 佳。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對輝瑞的BNT疫苗發出第一張藥證後,美國越 來越多企業和地方政府都要求員工打疫苗,隨著美國官方對於莫德納 和嬌生疫苗取得FDA完整藥證態度積極,預期在多支疫苗取得藥證後 ,未來施打覆蓋率可望再加速上升,加上全球必須習慣與新冠肺炎病 毒共存,也有可能需要年年施打疫苗,皆有利全球主要新冠肺炎疫苗 廠商出貨,相關產業鏈將受惠。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數位醫療在疫情 的催化下,獲各國政府、醫院大量使用,市場接受度快速提升,逐漸 成為醫療產業的新主流。許多數位醫療公司的服務進入商業化發展階 段,營運模式趨於成熟,邁入有實質獲利的成長期。資料顯示,未來 三年,數位醫療產業獲利年複合成長率上看35%,超越傳統醫療和生 技產業。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MSCI醫療保健指數相較 於MSCI AC世界指數的本益比折價幅度於第二季開始逐月縮窄,而代 表生技族群的NBI指數目前股價營收比約為7.2倍,亦出現回升,但N BI指數相較S & P 500溢價幅度仍明顯低於長期平均,顯示目前產業 在評價面仍具吸引力。
富邦基因免疫生技ETF擬任經理人沈誌棠指出,「疫苗」是新冠疫 情最佳解的背景下,各國政府出現「搶疫苗」趨勢,此也創造疫苗概 念股大漲的投資機會。
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經理人詹佩玲表示,統計2000年以來至 2021年第二季各個單季報酬,第三季通常台股表現相對清淡,台灣加 權指數平均報酬為-2.36%(資料日期:2000年1月∼2021年6月), 若投資人在清淡時期逢低進場布局,持有至隔年第二季,從2000年以 來平均獲取的報酬是四季中最高,其中非電子類股的表現為9.16%, 明顯優於大盤的7.98%。
由於全球疫苗加速施打,加上各國政府持續加碼財政政策,整體而 言,2021年全球經濟大幅度回彈已為市場共識,2022年經濟將可望回 復到正常基期時的表現。台灣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出口強勁成長也 支撐了台灣GDP表現
此外,台灣股市現金股利率在全球主要股市名列前茅,是外資看重 的重要市場之一,2021年企業獲利更勝於去年,明年股利活水仍可期 待。
在基本面加持及季節效應皆有利於金融、傳產類股表現下,建議可 將金融、傳產類股納入投資組合。
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主要配置在金融、傳產類股中具備領先 地位及獲利穩健、能夠穩定發放股息的標的,也是台灣目前唯一聚焦 在非電子股的台股基金,提供投資人參與台灣股市不同選擇。
【金融新聞】 時序進入第四季,兆豐投信對金融、傳產類股看好了!他們指出,在綠能趨勢下,這些股票有五大優勢:新需求崛起、解封後消費需求上升、估值低、股息佳及升息循環有利金融股。基於這些因素,兆豐投信決定募集「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讓投資人能夠分享台灣股市的多元投資機會。 兆豐投信的經理人詹佩玲分析,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綠能和碳中和將成為未來趨勢。她提到,電動車的普及帶動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從汽車電子到馬達零組件、配電設備等相關產業都將受惠。此外,台灣在風力發電產業鏈上的完整度,也讓本地廠商在全球風力發電的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疫情之後,人們的生活型態出現變化,大眾運輸需求降低,個人交通工具如汽車、自行車的消費增加,健康生活及運動風潮也興起。經濟逐漸走出疫情陰霾,央行開始收回流動性,升息風險上升,對金融股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銀行淨利差將擴大,壽險業也能獲得較高殖利率的債券。 儘管今年金融、傳產類股已有一定漲幅,但從預估本益比來看,這些股票多低於大盤的14.1倍,仍有投資價值。兆豐投信建議,在科技、傳產各擁題材的台股市場,投資者應該全面布局,而「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正是為了提供這樣的投資選擇。
兆豐投信也將募集「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聚焦在台灣優 質金融、傳產類股,提供投資人參與台灣股市不同的選擇。
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經理人詹佩玲表示,在環保意識抬頭下 ,綠能、碳中和將成趨勢,電動車的需求大幅上升也加速整體汽車產 業轉型升級,除了汽車電子相關產業受惠外,馬達零組件、配電設備 及相關原物料的廠商亦可望受惠。在乾淨能源方面,台灣在風力發電 產業鏈已漸趨完整,隨著全球風力發電持續發展,台灣廠商可望受惠 。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一年,全球生活型態也出現改變,人們 降低大眾運輸的需求,轉向汽車、自行車等個人交通工具;消費者也 在疫情後更加注重健康生活及運動,帶動相關產業。隨著經濟逐漸走 出疫情陰霾,各國央行都開始思考收回先前釋出的流動性,也開始考 慮升息。在升息趨勢下,銀行淨利差將擴大,壽險業也能買到較高殖 利率的債券,有利金融股獲利。
隨著全球經濟解封,金融、傳產類股業績已經嶄露頭角,雖然今年 已有一定的漲幅,但從8月31日的預估本益比來看,金融、傳產類股 多低於大盤的14.1倍,具備投資價值。
在科技、傳產各擁題材下,建議在台股配置上不可偏廢,兆豐投信 正募集中「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主要投資在金融、傳產類 股中具備產業領先地位及獲利穩健、能夠穩定發放股息的標的,提供 參與台灣股市不同選擇。
過去我們對金融、傳產這類的股票,總是覺得它們的股價表現不怎麼樣,但今年台股一路衝上萬八千點,金融、傳產類股竟然從二線躍升成為主流,甚至航運類股的成交量還超過了電子類股呢!這下子,資金偏好的轉變讓這些股票成了投資人的新寵。
兆豐投信就抓住了這個機會,要募集一個新基金——「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讓投資人能夠參與台灣股市的多元選擇。
這個基金的經理人詹佩玲表示,今年金融、傳產類股之所以能夠躍升,主要是因為產業秩序的調整。像航運、鋼鐵這些原材料產業,在經歷了產過剩和碳中和的減碳趨勢後,產業秩序恢復了健康,加上經濟逐漸解封,需求急速上升,所以價格也水漲船高。雖然價格有時會因需求緩解而回跌,但供給端的產能控制還是會幫助價格維持穩定。
而且,詹佩玲還提到,在台股上漲的過程中,還有一些類股的表現比電子股還要優秀。像是2018年中美貿易戰,讓台股跌破萬點大關,但金融類股卻幾乎維持平盤水準,顯示了它在股市不確定時的穩定性。
接下來的下半年,還要面對縮減量化寬鬆的議題。回想起2013年,當美國聯準會(Fed)官員開始提及縮減量化寬鬆,並在年底宣布減少購買100億美元時,金融類股當年就上漲了25.18%,表現最為亮眼,傳產類股的漲幅也優於電子類股。今年是否會重演這段歷史,我們還可以期待一下。
目前市場上的台股基金大多以科技類股為主,但兆豐投信要於9月13日募集的這個基金,將會主要配置在金融、傳產類股中那些具有領先地位、獲利穩健、能夠穩定發放股利的標的。這樣,投資人就能有更多的選擇,參與台灣股市的投資了。
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經理人詹佩玲表示,今年金融、傳產類 股搭上主流地位的主要原因為產業秩序調整,包括航運、鋼鐵等原物 料產業在歷經產過剩階段及因應碳中和的減碳趨勢而減產,使產業秩 序回復至健康水準,加上經濟逐漸解封讓需求急速上升,報價也水漲 船高,因此,即使因需求緩解使超漲之價格回跌,預估供給端的產能 控制將有助價格維持穩定。
台股上漲過程中仍有不少類股表現優於電子股,在股市不確定因素 提高時,金融、傳產類股亦能扮演抗跌英雄,例如2018年中美貿易戰 開打造成台股跌破萬點大關,但金融類股幾乎維持平盤水準。
今年下半年將面臨縮減QE議題,回顧2013年初,美國聯準會(Fed )官員談話及會議紀錄開始提及縮減量化寬鬆,年底宣布減少購買1 00億美元,該年金融類股上漲25.18%表現最為優異,傳產類股漲幅 14.25%亦優於電子類股的6.7%,今年是否再度重演歷史,仍可期待 。
目前市面台股基金多以科技類股為主,兆豐投信將於9月13日募集 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主要配置在金融、傳產類股中具備領先 地位及獲利穩健、能夠穩定發放股利的標的,提供參與台灣股市的投 資人不同選擇。
【台北訊】近期台股行情一路飆升,讓許多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而這波上漲潮中,金融、傳產類股表現格外亮眼,甚至有超越電子股的趨勢。為把握這波趨勢,兆豐投信將於9月13日開始募集「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讓投資人能夠分享台灣股市的成長果實。 兆豐投信經理人詹佩玲分析,今年金融、傳產類股之所以能躍升為主流,主要是因為產業秩序的調整。像是航運、鋼鐵等原物料產業,在經歷了產能過剩的階段後,現在正處於減產階段,這也讓產業秩序回復到健康的水準。隨著經濟逐漸解封,需求急速上升,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儘管價格可能因需求緩解而回跌,但供給端的產能控制將有助於價格的穩定。 在台股上漲的過程中,金融、傳產類股不僅表現優於電子股,在股市不確定時也能扮演抗跌的角色。舉例來說,2018年中美貿易戰期間,台股曾一度跌破萬點大關,但金融類股卻維持平盤水準。今年下半年將面臨縮減量化寬鬆的議題,類似於2013年聯準會(Fed)減少購買資產的情況,當時金融類股上漲25.1%,傳產類股漲幅14.2%,都優於電子類股的6.7%,今年是否會再次重演這樣的情景,讓人期待。 根據彭博2000年以來的統計,台股第3季通常表現較為清淡,但若投資人能把握這個時機進場布局,並持有至隔年第二季,可獲得的報酬將是四季中最高,其中非電子類股的表現明顯高於大盤。 目前市面上台股基金多數以科技類股為主,而兆豐投信推出的「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將主要配置在金融、傳產類股中具有領先地位、獲利穩健且能夠穩定發放股利的標的,為投資人提供另一個參與台股的選擇。
自從去年疫情高峰期過後,美國的COVID-19疫苗接種率已經達到人口的50.79%,這個數字讓相關類股表現亮眼。不過,投信法人們都認為,隨著防疫和健康成為「新常態」,健康醫療產業將會有更多的投資機會出現。 兆豐投信的生命科學基金經理人劉明芳就提到,根據WHO的統計,全球感染COVID-19的人數已經超過2.1億,雖然疫苗施打進度加快,但群體免疫還沒有實現。因此,接下來的一、兩年,我們可能還得和病毒共存,這對生技醫療、健康護理和製藥相關的股票來說,是個好消息。 劉明芳進一步分析,未來兩年全球疫苗的出貨量將逐年增加,預計2022年全球疫苗將達到88.5億劑,這對相關產業鏈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特別是疫苗的第三劑和流感化趨勢,將讓疫苗產業獲益匪淺。 群益NBI生技ETF的基金經理人林孟迪也指出,全球政府對疫苗的投資不斷增加,這個市場的商機非常龐大。在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新冠疫苗的需求將持續上升,相關廠商的獲利空間也相當大。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的經理人常李奕翰則認為,數位醫療在疫情的推動下,已經成為醫療產業的新主流。許多數位醫療公司的服務已經進入商業化發展階段,市場接受度快速提升,未來的獲利潛力不容小覷。 從數字來看,未來三年數位醫療產業的獲利年複合成長率可望達到35%,遠超過傳統醫療和生技產業。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的經理人呂丹嵐也提到,MSCI醫療保健指數的本益比折價幅度逐月縮窄,而NBI指數的股價營收比也出現回升,這顯示目前這個產業在評價上還具有吸引力。 合庫投信則強調,醫療照護產業的快速成長,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隨著人口高齡化趨勢的加劇,醫療照護不動產、生技和科技雙技創新產業將成為未來的剛性需求。
兆豐投信生命科學基金經理人劉明芳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因COVID-19感染人數攀升逾2.1億人,雖然全球新冠疫情疫苗施打如火如荼中,仍無法在各國起到群體免疫效果,因此推測未來的一、兩年,人們必須習慣與COVID-19病毒共存的「新常態」,這也使得相關生技醫療、健康護理及製藥相關類股未來業績展望佳。
劉明芳表示,「新常態」之下,也帶來許多健康醫療產業的投資機會,估計近兩年全球主要廠商COVID-19疫苗出貨逐年增加,預估2022年全球疫苗達88.5億劑,相關產業鏈將受惠。
此外,疫苗產業將在COVID-19第三劑、流感化的趨勢之下最為受惠,除了研發疫苗的公司之外,生產疫苗的CDMO(委託研發與代工生產)公司、生物反應器設備製造公司及藥品分銷通路等,將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鏈。
群益NBI生技ETF(00678)基金經理人林孟迪表示,全球政府撒幣開始連年買疫苗,龐大的寡占商機獲利具想像空間。在全球新冠疫情尚未獲得有效控制之前,新冠疫苗儼然成為剛性需求,連同周邊藥物、檢測等醫療資源需求同步升溫,相關廠商獲利具想像空間。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數位醫療在疫情的催化下,獲得各國政府、醫院大量使用,市場接受度快速提升,逐漸成為醫療產業的新主流。許多數位醫療公司的服務進入商業化發展階段,營運模式趨於成熟,邁入有實質獲利的成長期。
資料顯示,未來三年,數位醫療產業的獲利年複合成長率上看35%,超越傳統醫療和生技產業。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MSCI醫療保健指數相較於MSCIAC世界指數的本益比折價幅度於第二季開始逐月縮窄,而代表生技族群的NBI指數目前股價營收比約為7.2倍,亦出現回升,但NBI指數相較S&P500溢價幅度仍明顯低於長期平均,顯示目前產業在評價面仍具吸引力。
合庫投信指出,醫療照護產業能快速成長,各國政府政策的強力支持非常關鍵,且人口高齡化趨勢銳不可擋,醫療照護不動產、生技及科技雙技創新產業可望是未來剛性需求。
隨著資金偏好移轉,金融、傳產類股配置不可或缺,兆豐投信將從9月13日起開始募集「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提供投資人參與台灣股市不同選擇。
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經理人詹佩玲表示,今年金融、傳產類股搭上主流地位的主要原因為產業秩序調整,包括航運、鋼鐵等原物料產業在歷經產能過剩階段及因應碳中和的減碳趨勢而減產,使產業秩序回復至健康水準,加上經濟逐漸解封讓需求急速上升,報價也水漲船高。因此,即使因需求緩解使超漲的價格回跌,預估供給端的產能控制將有助價格維持穩定。
台股上漲過程中仍有不少類股表現優於電子股外,在股市不確定因素提高時,金融、傳產類股也能扮演抗跌英雄,例如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造成台股跌破萬點大關,但金融類股幾乎維持平盤水準。今年下半年將面臨縮減QE議題,回顧2013年初,聯準會(Fed)官員談話及會議紀錄開始提及縮減量化寬鬆,年底宣布減少購買100億美元,該年金融類股上漲25.1%表現最為優異,傳產類股漲幅14.2%,亦優於電子類股的6.7%,今年是否再度重演歷史,仍可期待。
此外,根據彭博2000年以來統計,第3季通常台股表現相對清淡,不過投資人在這季逢低進場布局,持有至隔年第2季,可獲得的報酬是四季中最高,其中非電子的表現為9.2%,明顯高於大盤的8.0%。
目前市面上台股基金多以科技類股為主,兆豐投信將募集的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主要配置在金融、傳產類股中具備領先地位及獲利穩健、能夠穩定發放股利的標的,提供參與台灣股市的投資人另一個參與台股的選擇。
看好台灣金融及傳產股的穩定性,兆豐投信即將於9月13日推出「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這款基金讓投資者不僅能夠投資台股基金,還能夠進行多樣化的類股配置,並且提供了前收和後收手續費供投資者自由選擇。 兆豐投信董事長陳佩君表示,去年推出的兆豐台灣先進通訊基金今年來表現亮眼,超過四成的回報率讓她在與通路接洽時更加得心應手。未來,兆豐投信將不僅發展綠色金融,還將推出ESG相關商品,並計劃推出更多主題式基金,滿足投資者的多元需求。 根據兆豐投信的資料,金融、傳產類股在經營上相對穩健,獲利多半回饋給股東。截至今年8月底,這些類股的利率優於大盤2.7%,在低利環境下,這些能夠產生現金流的金融、傳產類股自然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香饅餅。此外,非電子類股的波動率也相對較低,從2011年以來的指數年化波動率來看,非電子族群為14.8%,低於加權指數的15.4%,顯然低於電子族群的17.5%,為投資者提供了另一個選擇。
看好台灣金融及傳產股類股的穩健性,兆豐投信將推出一款全新的基金——「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這款基金特別聚焦在金融和傳產類股,為投資者提供一個低波動率、高股息率的投資選擇。兆豐投信認為,在低利環境下,這些類股能夠穩定獲利並回饋股東,是當前市場上一個不錯的投資方向。 該基金將提供前收和後收手續費兩種選擇,讓投資者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兆豐投信強調,金融和傳產類股的波動率相對較低,尤其是非電子類股,過去十年來的指數年化波動率明顯低於電子族群,這對那些不願承擔過高波動風險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吸引人的選擇。 基金經理人詹佩玲表示,這款基金將是台灣市場上唯一以金融、傳產類股為主的主動投資型基金。過去,市場的焦點多集中在電子股上,但傳產類股中也有許多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的企業,隨著資金回流,這些企業的投資價值有望被發掘。 此外,隨著海外旅遊市場的逐漸解封,以及綠能、碳中和的趨勢,兆豐投信也看好旅遊、服飾、汽車、電動車相關產業的發展潛力。在全球即將進入緩升息的循環下,金融類股的獲利前景也相當看好。 為了讓更多投資者能夠參與這個市場,兆豐投信將於9月13日開始募集「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提供一個與傳統科技股不同的投資選擇。
兆豐投信董事長陳佩君指出,去年同時期募集的兆豐台灣先進通訊基金,今年來績效逾四成,表現亮眼,也讓她在跟通路接洽時更加順利,未來兆豐投信除了發展綠色金融,考量風險推出ESG相關商品,也會推出更多主題式基金,滿足投資人的需求。
兆豐投信表示,金融、傳產類股經營穩健,獲利多半回饋股東,截至今年8月底,金融、傳產類股利率優於大盤的2.7%,在低利環境下,能產生現金流的金融、傳產類股為投資的好選擇。加上非電子類股的波動率也較低,統計2011年以來的指數年化波動率,非電子族群為14.8%,低於加權指數15.4%,明顯低於電子族群的17.5%,可供另類選擇。
兆豐投信將募集「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基金分前收和後 收手續費供投資人選擇。
兆豐投信表示,金融、傳產類股經營穩健,獲利多半回饋股東,截 至今年8月31日,金融、傳產類股利率優於大盤的2.7%,在低利環境 下,能產生現金流的金融、傳產類股為一投資好選擇。
且非電子類股的波動率也較低,統計2011年以來的指數年化波動率 ,非電子族群為14.8%,低於加權指數15.4%,明顯低於電子族群的 17.5%,可以提供想要參與台股卻又害怕電子或科技股波動的投資人 ,另一個參與台股的選擇。
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經理人詹佩玲表示,兆豐台灣金傳精選 股息基金將是台灣唯一以金融、傳產類股為主的主動投資型基金,過 去大家焦點關注都在電子股身上,但其實傳產類股中有許多在全球供 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跟著全球大型品牌一起成長的企業,隨著資金 回流,投資價值可望被發掘。
此外,隨著海外逐漸解封後將帶動旅遊、服飾、鞋子、汽車、自行 車等需求,以及綠能、碳中和的趨勢下,電動車機電及配電設備、相 關原物料、乾淨能源的廠商亦可望受惠。且在全球即將進入緩升息的 循環下,有利金融類股的獲利,在多重題材加持下,金融、傳產類股 仍具潛力。
目前市面上台股基金多以科技類股為主,兆豐投信將於9月13日募 集「兆豐台灣金傳精選股息基金」,聚焦在台灣有潛力的金融、傳產 類股,提供參與台灣股市的投資人不同選擇。
兆豐投信台灣先進通訊基金經理人許鈞雄指出,時序進入傳統電子 產業旺季,且台灣疫情降級,經濟活動逐步重啟,半導體產業中的晶 圓代工、IC設計、封裝,到後續的關鍵零組件,台灣廠商都能掌握到 關鍵,相關企業均可望釋出正面訊息,但後續宜留意美國聯準會的進 度,若台股於此時呈現震盪格局,將浮現投資時機。
許鈞雄指出,近期盤面個股輪動快速,造成類股表現差異仍相當大 。投資方向持續聚焦台股戰略骨幹的科技股,如5G相關供應鏈將是未 來五至十年主流。選股策略聚焦漲價概念股且具有業績題材,以及下 半年、明年營運向上的類股,如ABF載板、IC設計、矽晶圓、電動車 等族群為主。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表示,建議操作上仍是以選股不選市 為主要策略。選股方面,半導體、網通、光電等族群持續看好。
日盛投信台股基金團隊表示,展望後市,由於歐美等消費市場逐步 解封,加上返校潮、感恩節、耶誕節等傳統銷售旺季均有利台灣供應 鏈,預期台股基本面仍將有強勁表現。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表示,台股投資氣氛受到聯準會研議Q E退場計畫與Delta變種病毒擴散兩大因素影響,而類股的差異化將有 增無減,不過,股市長線多頭格局不變,因此建議投資人以平常心面 對。
元大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就過去經驗看,聯準會可 能採取的行動正是應證經濟從疲弱逐漸走向強健,股市行情也將由資 金行情導向基本面行情,後續企業獲利展望將逐漸扮演支撐指數重要 關鍵。
兆豐投信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葉貴榕表示,近期大陸網路、半導體 類股表現疲弱,而新能源車族群也在打擊炒作聯想下修正,反倒先前 跌幅較多的大型股如金融、地產類股有較多表現。中長期而言,MSC I、富時將持續提高A股權重,大陸在全球也屬成長較快經濟體,陸股 大型股長期趨勢看好。
展望未來,預測官方政策將穩中透鬆,且下半年還有2.65兆人民幣 專項債發行,資金直接挹注基礎建設發包施工,對陸股形成底部支撐 。未來投資機會上,除了金融及地產類股之外,減碳相關的新能源車 、太陽能、風電與消費性電子等新經濟題材有相當投資機會。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可把握成長風格節奏,高景 氣度、大陸已具備競爭力或正在壯大的產業鏈,包括電動車產業鏈、 光伏、科技硬體與軟體、電子半導體等。
台新中國政策趨勢基金經理人高依暄表示,在強勁的基本面及資金 行情做後盾下,A股後市具表現空間,看好十四五規劃的政策受惠產 業,並以科技、綠能及消費三大領域受惠股成長性最為看好。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表示,貿易戰以來,大陸面臨產業 外流壓力,但是這一波疫情影響下,大陸率先獲得控制,為產業轉型 與升級爭取更多緩衝時間,對於經濟具有相當正面的效果,未來大陸 製造仍可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相關產業鏈及物流等低估值股票,都 具有相當投資價值。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劉尹璇表示,可聚焦下半年持續高成長的 行業,新能源車、碳中和議題相關的公司獲利將持續增長,醫療服務 產業鏈,新興的醫美、近視矯正、牙齒矯正行業在大陸仍是藍海市場 。
看好隨時序進入傳統電子產業旺季,且台灣疫情降級警戒經濟活動逐步重啟,基本面暢旺,強勢族群仍領頭衝,指數拉回仍是布局台股基金良機。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上周末在全球央行年會釋放偏鴿訊息,指出今年可能縮減購債但並不急著升息,化解了投資人的擔憂,激勵美股衝高。
台股基本面正向,加權指數也站上季線,不排除年底前將有機會再戰新高,惟台股已經不是百花齊放,要持續有好報酬需靠擇股操作。進入9月之後,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布8月營收,可以多多留意業績展望佳的個股。
新光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吳文同認為,雖然美國貨幣政策,將是牽動全球股市、及台股後續表現的關鍵,仍持續看好台股後市,因坐擁新技術(半導體)、新趨勢(電動車)、新政策(碳中和)等三大利多題材,未來極具成長潛力,是長期投資的重要方向。9月台股可能高檔震盪,建議投資人可利用定期定額,或單筆分批的方式,持續加碼台股基金。
瀚亞高科技基金經理人劉家宏表示,隨著復甦期進入尾聲,並開始邁入成長期時,股價如果想要延續漲勢,就需要有基本面、獲利增長等條件支撐。展望台股後市,短線上看好擁有報價上漲題材的電子股與傳產族群;長線則看好大數據、智能AI、綠能概念股,以及電動車等趨勢。
兆豐投信台灣先進通訊基金經理許鈞雄指出,近期盤面個股輪動快速,且融資水位持續增高、當沖比率也高,造成類股表現差異仍相當大。
投資方向持續聚焦台股戰略骨幹的科技股,5G相關供應鏈,將會是未來5~10年主流,選股策略上,聚焦於漲價概念股,且具有業績題材,以及下半年、明(2022)年營運向上的類股,例如:ABF載板、IC設計、矽晶圓、電動車等相關族群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