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兆豐證券(公)公司新聞
金融業公平待客評核邁入第五年,金管會統計出九家金融機構連續三年入選前25%的「前段班」,這些機構包括合庫銀、兆豐銀、土地銀、國泰人壽、中國人壽、兆豐證券、中信證券、玉山證券、合庫證券等,這些公司被官方認證「童叟無欺」,並沒有被扣分。不過,由於產險業去年因防疫險等因素,每年前25%的公司都有所變動,所以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連續三年入榜A段班。 金管會法務處處長徐萃文指出,今年評核機制新增了「友善服務原則」及「落實誠信原則」兩項指標,表現出色的金融業者,通常會有相關的優化措施,例如為高齡者提供專人服務,開發適合高齡者與身障者的金融商品,甚至為聽障者提供手語視訊翻譯服務。這些公司還會建立問責制度與責任地圖,積極運用金融科技防詐欺,並積極參與申訴座談會,以實質參與客服並優化公平待客服務流程,塑造出重視公平待客的企業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評核結果中,防疫險賣得較多的保險公司,以及曾爆出理專弊案、理專與詐騙集團勾結的公司,都未在前段班。金管會表示,防疫險量賣較多的公司,因為申訴量較多,被扣分較多,所以評比上會受到影響;而牽涉到理專挪用客戶款項等重大裁罰案件的銀行,也無法拿到較好的評比。
產險業因去年防疫險等因素,每年前25%的公司都不同,因此至今 沒有任何一家連續三年入榜A段班。
金管會法務處處長徐萃文表示,今年新增「友善服務原則」及「落 實誠信原則」二項評核指標,表現優良的金融業者,多有相關的優化 措施,包括高齡者會優先轉接專人服務,也有金融業者有積極開發高 齡者與身障者適合的金融商品,或針對聽障者提供手語視訊翻譯服務 。
同時表現優良的金融業者,多有建立問責制度與責任地圖,在防詐 上也積極運用金融科技,建立防詐模型進行詐欺偵防等。
這次評核時也發現,表現優良的金融業者,董事會有積極提出具體 服務改善的建議,董事會成員也會親自參加申訴座談會,實質參與客 服並優化公平待客服務流程等,形塑出重視公平待客的企業文化。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的評核結果,防疫險賣較多的保險公司與曾爆 出理專弊案、理專與詐騙集團勾結等案的公司,皆未在前段班。金管 會表示,由於防疫險量賣較多的公司,相對申訴量比較多,被扣分較 多,評比上會納入考慮;牽涉到理專挪用客戶款項等案得銀行,因為 有重大裁罰案件,也會納入考量,即無法拿到較好的評比。
為督促金融業更友善對待及保護客戶,金管會從2019年開始推動公 平待客評核機制,今年為第五年,過去只公布前25%,今年擴大公布 前50%,針對36家銀行、9家大型綜合證券商、21家其他綜合證券商 、21家壽險、19家產險進行書面評核,檢視各服務細節。
據金管會公布的第一級距,即前25%的「前段班」名單,有九家銀 行,即三信、玉山、台北富邦、合庫、第一、渣打、遠東、滙豐、土地銀行;六家壽險為中國、南山、國泰、富邦、新光、遠 雄。
九家券商分別為元大、兆豐、富邦、中信、玉山、台中銀證、合庫 、華南永昌、福邦等;五家產險為明台、南山、泰安、新光、台產。 前25%將會由金管會公開表揚,並且可公開分享公平待客相關優點, 供其他業者仿效。
第二級距則是排名在26%∼50%的業者,九家銀行分別為上海、王 道、兆豐、板信、星展、高雄、彰化、臺灣中小企業、台灣銀行;七 券商為統一、凱基、大展、台新、美好、第一金證及台銀證;五壽險 為元大、中華郵政、台新、第一金、台銀;五家產險為旺旺友聯、華 南、第一產、富邦、新安東京海上等。
金管會法務處處長徐萃文表示,今年公平待客金融業整體表現均呈 現進步,但在「注意與忠實義務」有待改善,包括銀行臨櫃未清點鈔 券與核驗真偽、一定金額匯款案件未依規填寫「臨櫃作業關懷客戶提 問表」,及券商未妥善處理客戶個人資料、代客戶決定委託帳戶等缺 失,已建議業者法遵及內稽單位加強檢測外,也將於日常監理加強督 導。
金管會也要求排名後20%的公司提改善計畫。保險業後20%的產險 、壽險各四家,保險局已要求兩個月內提出改善計畫;後20%的銀行 有七家,銀行局已當面提請銀行,要求在年底前提出相關改善計畫; 證券業後20%的有二家大型券商與四家綜合券商,要求二個月內進行 缺失改善,直到改善完成為止。
台股持續揚昇,證券商業績亮眼!近期,兆豐證券等主要證券商公布的6月業績顯示,由於台股六月持續走揚,多數券商業績都有明顯成長。其中,12家券商單月獲利超過3億元,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有13家超過1元,兆豐證券的EPS則排名靠前。 根據統計,台股在6月價量齊揚,累計上漲336.58點,上市櫃成交量達7兆8,843億元,較5月有10%的增幅。這些亮眼的數據帶動了證券商經紀、自營等主要部門業績的上升。 在業績方面,龍頭券商元大證券6月稅後純益達20.9億元,較5月的11.05億元成長89%。富邦證6月獲利10.2億元,凱基證和統一證兩家單月獲利也都超過8億元。群益證6月稅後純益5.37億元,永豐金證和元富證的獲利則分別為4.75億元與4.67億元。康和證在自營部門的表現尤其出色,單月獲利達4.1億元。 此外,其他6月獲利超過3億元的券商還有致和證、兆豐證、華南永昌證、國泰證等。在上半年累計稅後純益方面,元大證券以71.38億元居首,其次是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和永豐金證。獲利超過10億元的還有統一證、元富證、致和證、兆豐證、康和證和國泰證。 上半年EPS方面,致和證的EPS達4.708元,位居第一,其次是富邦證的2.12元、凱基證1.97元、康和證1.77元、玉山證1.52元。上半年EPS超過1元的還有國泰證、台新證、統一證、元大證、第一金證、永豐金證、華南永昌證和群益證。
6月台股價量齊揚,累計上漲336.58點(月漲幅2.03%),6月上市 櫃成交量7兆8,843億元,略高於5月10%增幅,帶動證券商經紀、自 營等主要部門業績走揚。
統計主要21家證券商6月業績,大多較5月有明顯成長,其中龍頭券 商元大證券6月稅後純益衝高到20.9億元,較5月的11.05億元增幅達 89%;富邦證6月獲利達10.2億元,而凱基證以及統一證兩家單月獲 利也都超過8億元,群益證6月稅後純益5.37億元,另永豐金證、元富 證6月獲利各為4.75億元與4.67億元,康和證在自營部門亮麗操作績 效,單月獲利達4.1億元。
其他6月獲利高於3億元還有:致和證(3.805億元)、兆豐證(3. 59億元)、華南永昌證(3.32億元)、國泰證(3.0億元)等。
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方面,元大證71.38億元居首位,二到五名依 序為:凱基證(36.96億元)、富邦證(34.4億元)、群益證(21.9 49億元)、永豐金證(17.29億元)。累計獲利超過10億元依序還有 :統一證(16.28億元)、元富證(15.43億元)、致和證(12.815億 元)、兆豐證(10.88億元)、康和證(10.547億元)、國泰證(10 .4億元)等。
至於上半年EPS方面,致和證EPS達4.708元持續穩居證券商EPS第一 名,其次是富邦證的2.12元、凱基證1.97元、康和證1.77元、玉山證 1.52元等;上半年EPS超過1元依序有:國泰證、台新證、統一證、元 大證與第一金證、永豐金證、華南永昌證、群益證。
台灣銀行業數位帳戶發展趨勢分析:公股銀行穩步進步,兆豐證券整合服務獲客熱烈
近期,金管會統計數據顯示,台灣公股銀行的數位帳戶成長速度較民營銀行為慢,但卻堅持走著「樸實、穩健」的路線,結果令人驚艷。雖然國銀數位存款帳戶的季增率有點趨緩,但公股行庫近兩年的數位帳戶數字卻穩定增加,甚至有翻倍成長的亮眼表現。這些數據充分展現了用戶習慣的轉變,公股銀行的數位帳戶滲透率約在2到3成之間,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銀行局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數位存款帳戶的總開立戶數約為1,631.9萬戶,季增率為10.2%,年增率則為38.9%。值得注意的是,從2016年12月開始統計數位帳戶以來,季增率從早期每季的50%、60%逐漸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年增率也從去年的61.32%下降到4成以下,這顯示數位帳戶可能已經逐漸接近初步的飽和階段,有意願開戶的客戶幾乎都已經擁有數位帳戶。
雖然整體國銀的數位帳戶成長趨緩,但對於公股銀行來說,這還是一個巨大的成長機會。以土地銀行為例,其數位帳戶的滲透率僅為2到3成,去年數位帳戶數比前一年年增106%,在整體國營數位帳戶成長趨緩的情況下,這一成績實在是難能可貴。
不僅土地銀行表現亮眼,兆豐銀行也在數位帳戶發展上取得不錯的進展。儘管去年兆豐銀行的網銀帳戶數量增加不多,從2021年的411萬戶增加到去年的435萬戶,年成長率為5.83%,但網路銀行轉帳筆數卻大幅增長,去年轉帳筆數約為2,360萬筆,比去年成長了21.64%,交易金額也達到9,803億元,顯示用戶習慣的轉變。
兆豐銀行不僅提供開立數位存款帳戶的服務,還同時提供開立信託理財帳戶、兆豐證券及複委託帳戶、申請網路銀行、金融卡及信用卡的「一站式整合數位金融服務」。去年,兆豐銀行與外幣數位開戶累計達20萬6,570戶,網路銀行部分已累積開戶數約135萬戶,比2021年成長了9.41%,這一成績充分展現了兆豐證券在數位帳戶發展上的努力與成效。
根據銀行局統計,今年第一季數位存款帳戶的總開立戶數約1,631 .9萬戶、季增率10.2%、年增率38.9%。其中數位存款帳戶從2016年 12月有統計以來,季增率從早期每季的50%、60%掉到10%左右,年 增率去年61.32%、現在掉到4成以下,成長率趨緩,代表數位帳戶可 能逐漸接近初步飽和階段,有意願開戶的客戶幾乎都已擁有數位帳戶 。
雖國銀整體趨於飽和,但對於公股銀來說,數位帳戶還有很大成長 空間。據土地銀行2022年永續報告書,數位帳戶滲透率僅2成到3成, 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土銀去年數位帳戶數比前一年年增106%,比起 整體國營數位帳戶已趨緩的態勢,成績很不錯。
台灣銀行雖然去年網銀帳戶數量增加不多,從2021年的411萬戶, 增加到去年的435萬戶,年成長5.83%,但去年網路銀行轉帳筆數約 2,360萬筆,比去年成長了21.64%,交易金額9,803億元,顯見用戶 習慣開始改變。
兆豐銀行提供開立數位存款帳戶同時可申請開立信託理財帳戶、兆 豐證券及複委託帳戶、申請網路銀行、金融卡及信用卡的「一站式整 合數位金融服務」,去年新台幣與外幣數位開戶累計達20萬6,570戶 。另外,網路銀行部分已累積開戶數約135萬戶,較2021年成長9.41 %。
集保結算所於29日舉辦開放證券上線記者會,宣布一項重大里程碑:開放金融(OpenFinance)的新航道——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服務正式啟航。這項服務的推出,象徵著台灣金融市場向數位化轉型的進一步邁進。
在記者會上,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對「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新服務給予高度評價,並強調各界對此新服務的熱烈期待。這次活動吸引了證券周邊單位、證券商公會、期貨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以及多家證券期貨業者和金融科技服務業者的參與,場面熱鬧非凡。
首批上線的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服務,包括元大、台新、兆豐、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及富邦等十家證券業者。這些業者透過財金公司的「開放API平台」,將開放資訊分享給合作的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如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及嘉實資訊,以提供消費者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此外,國票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統一期貨、元大投信及富邦投信等多家業者也正積極進行系統測試,預計將陸續加入開放證券業務。
張子敏表示,他感謝集保結算所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並對證券期貨業者和金融科技服務業者的投入表示肯定。他指出,這項服務將透過金融科技生態系的建構,為民眾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金融服務,體現普惠金融的價值核心。
集保董事長林丙輝也對此表示樂觀,他認為開放證券政策將為金融消費者、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創造三贏的局面。對於證券期貨業者和金融科技業者來說,這將促進合作,開發更多客戶群,提升業務經營效益。
總結來說,開放證券服務的推出,將為台灣金融市場帶來深刻的變革,並為消費者帶來更多便利和選擇。
集保結算所昨日盛大舉辦開放證券上線記者會,正式宣布開放金融(Open Finance)的全新里程碑——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服務正式上線!這個新服務受到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的肯定,並吸引了包括證券周邊單位、證券商公會、期貨商公會及投信投顧公會,以及多家證券期貨業者、金融科技服務業者等各界人士的支持與期待。這次的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服務,首批就有元大、台新、兆豐、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及富邦等十家證券業者的參與,他們透過財金公司的「開放API平台」,與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及嘉實資訊等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合作,匯聚了各種定期定額資訊、複委託標的等資訊,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金融服務體驗。國票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統一期貨、元大投信及富邦投信等多家業者也正在積極進行系統測試,預計將陸續加入這項新服務。張子敏副局長感謝集保結算所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並透過「開放API平台」實現資本市場藍圖的金融數位轉型目標。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則期待這項政策能為各個相關方創造三贏的局面,並預期能吸引更多以往未觸及的客戶群,提升業務經營效益。
首批上線的「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新服務,有元大、台新、兆豐、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及富邦等十家證券業者,透過財金公司「開放API平台」,分享開放資訊予合作的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包括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及嘉實資訊,得以匯聚各業者定期定額資訊、複委託標的等資訊,提供消費者新種金融服務。
另外,國票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統一期貨、元大投信及富邦投信等多家業者正積極進行系統測試,未來也計畫參與開放證券業務。
張子敏表示,感謝集保結算所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推動開放證券,協調、媒合證券期貨業者及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制定相關規範及技術規格,並透過「開放API平台」,落實「資本市場藍圖」金融數位轉型之目標,也感謝眾多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投入開放證券服務,體現「普惠金融」的價值核心。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表示,期待開放證券政策能為金融消費者、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創造三贏的局面,預期可開發更多以往未觸及的客戶群,提升業務經營效益。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肯定「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新服務 ,證券周邊單位、證券商公會、期貨商公會及投信投顧公會,以及財 金公司、多家證券期貨業者、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均到場支持,熱鬧非 凡,顯見各界對於「開放證券」新服務極高的期待。
首批上線的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新服務,有元大、台新、兆豐、 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及富邦等十家證券業者, 透過財金公司「開放API平台」,分享開放資訊予合作的金融科技服 務業者,包括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及嘉實資訊,使其得以匯聚各業者 定期定額資訊、複委託標的等資訊,提供消費者新種金融服務。另國 票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統一期貨、 元大投信及富邦投信等多家業者正積極進行系統測試,未來亦計劃參 與開放證券業務。
張子敏表示,感謝集保結算所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推動開放證 券,協調、媒合證券期貨業者及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制定相關規範以及 技術規格,並透過財金公司建置的開放API平台,落實資本市場藍圖 金融數位轉型之目標,也感謝眾多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投入開 放證券服務,透過金融科技生態系的建構,持續提供民眾更多元、更 便捷的新形態金融服務,體現普惠金融的價值核心。
集保董事長林丙輝表示,集保長期致力推動各項創新金融服務,此 次在金管會指導下,推動開放證券,讓金融產業的數據生態圈更為蓬 勃發展,期待開放證券政策能為金融消費者、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 業者,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創造三贏的局面。
對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而言,可提供客戶多樣化之金融加值 服務,促進普惠金融;對金融科技業者而言,透過共通技術標準之開 放API,有助節省成本,打造屬於自己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創新金 融服務。開放證券服務,預期可加深證券期貨業與金融科技業的合作 ,開發更多以往未觸及的客戶群,提升雙方的業務經營效益。同時也 將最大化消費者和社會的利益,創造更多富有創意、多元的加值應用 ,為未來金融科技拓展全新的航道。
目前已有群益投信、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第一銀行、華南銀行、群益金鼎證券及兆豐證券等多家業者熱烈響應,將於7月起率先使用此平台,積極參與基金市場的轉型升級。
集保結算所總經理陳德鄉表示,特別感謝金管會給予的指導、投信投顧公會和信託公會的協助,以及諸多業者先進的支持,很高興已有14家基金業者與集保完成簽約,合計基金規模市占率已近五成。
陳德鄉指出,另有七家銷售機構及八家保管銀行業者共同配合辦理測試,積極參與。
【台北訊】今(12)日,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旗下工商時報主辦的「第14屆台灣權王大賽」正式開跑!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近年來權證發行檔數超過5萬檔,而權證避險降稅也將於11月10日實施,市場對此相當期待。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則強調,今年度的「台灣權王」主打「人人都是權王」,總獎項擴增至6,675個,並加入「呼朋引伴」獎,旨在活絡權證市場。黃天牧預期,權證避險降稅將降低券商造市成本,並回饋投資人。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則提到,權證交易機制將持續完備,並推出更多元化商品。本屆台灣權王大賽由兆豐證券等八大券商共同參與,總獎項高達330萬元,並有多項獎勵活動,讓投資人能夠享受交易樂趣。
兆豐證券在權證市場上可是大有看頭!他們的權證發行不僅注重品質,還追求效率,讓投資人能夠輕鬆地進行交易。他們的權證造市,以充足的委買、委賣張數和小的買賣價差為核心,這樣一來,投資人就能夠快速抓住那些話題性強的標的,進行投資。兆豐證券的官網上還有「兆豐權壘打」和「價量專區」,這兩個功能可真是實用,讓投資人能夠隨時掌握權證的行情動態。 話說回來,這個疫情啊,雖然慢慢好轉,但市場還是波動不斷。這時候,投資人就要有策略了。當行情看漲時,可以先規劃好要投資的額度,買進認購權證。這樣的最大損失就是付出的權利金。等到行情到了高點,再適時買入認售權證,這樣就能夠降低投資風險。兆豐證券的權證,多空雙向都能操作,還有高槓桿、損失有限、流動性佳的優勢,真的是應對市場波動的好工具。 兆豐證券還很注重推廣權證業務,他們提供的權證品質優良,而且還舉辦各種權證教育活動,讓投資人能夠更加熟悉權證的操作要領。這樣一來,權證就成為了投資理財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啦!
新冠疫情趨緩,消費需求的復甦雖為市場帶來機會,然高利率、高 通膨的環境及政經環境的變化,使市場波動仍大。面對市場不確定, 投資人研判行情上漲時,可事先規劃金額買進認購權證,該交易最大 損失為投入之權利金,當行情來到高點,可適時買入認售權證,以降 低投資風險。運用權證多空雙向皆能操作、高槓桿、損失有限及流動 性佳等特性,將成為投資人因應市場波動環境的穩定投資組合有力工 具。
此外,兆豐證券積極推廣權證業務,除提供優良造市品質之權證外 ,也舉辦各式權證教育活動,讓投資人更熟悉操作要領,使權證成為 投資理財不可或缺的利器。
第14屆台灣權王大賽競賽期間自即日起至年底為止,工商時報社長 陳國瑋致詞時表示,在主管機關及合作券商共同推廣下,「台灣權王 」邁向第14個年頭,今年度主打「人人都是權王」概念,不僅將總獎 項擴增至6,675個,並加入「呼朋引伴」獎,以擴大客群為目的,齊 力活絡權證市場。
黃天牧表示,今年權證避險降稅通過後,預期將有利降低券商造市 成本,同時回饋投資人,達到活絡權證市場效果。而目前現股、期貨 選擇權皆有當沖制度,權證商品是否進一步開放,會請券商公會先蒐 集業者意見,再進行後續研議。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表示,權證具靈活交易特性,可採避險、套利 等投資策略,但對於風險概念要非常清楚。
因此,從開放權證交易以來,主管機關與發行商皆積極進行教育推 廣,強化相關資訊揭露。在近年努力之下,權證商品去年成交值達全 球第六。
簡立忠說,未來將繼續努力與周邊單位跟券商公會持續完備權證交 易機制,推出更多元化商品,共同把餅做大,創造投資人、發行商、 政府稅收三贏局面。
本屆台灣權王大賽邀集元大證券、中國信託證券、兆豐證券、永豐 金證券、統一證券、國泰證券、凱基證券、群益金鼎證券等八大券商 共同參與。
第十四屆台灣權王權證交易競賽總獎項高達330萬,且在競賽起初 就推出早鳥獨有活動,只要即日起至6月29日前成功報名,即免費贈 送city cafe一杯,完成早鳥交易不限金額,再抽兩大超商二選一20 0元購物金。
自6月30日起,只要單次買入權證金額達2,000元,即可具備每週抽 行動智慧輕劇院LS5資格;每月買入權證金額達1萬元,可獲得1次伊 萊克斯空氣清淨機抽獎機會,累積金額達2萬元獲得2次抽獎機會,並 以此類推,累積買入金額越高,抽獎機會越多。另累積交易績效最高 者,將獲得「權王大贏家」冠軍,獎金10萬元。
【台股金融圈新聞】
最近,台灣證券市場可是熱鬧非凡啊!5月份的台股大盤終於脫離了之前的盤整狀態,加權指數直接反彈了千點,整個月上漲了6.4%,這個成績可是比4月份的下跌1.8%來得亮眼多了。成交金額也應運增加,超過了四成,這對證券商來說,當然是個大好機會,獲利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看看那些已經公布5月單月每股稅後純益(EPS)的證券商,康和證券以每股賺0.55元拔得頭籌,之後是統一證券的0.206元、群益證券的0.17元,再到大展證券的0.11元。但也要注意,宏遠證券這個月每股稅後虧損了0.02元,讓人不禁為之一驚。
如果看今年前五個月的EPS累計,那可就更有意思了。元大期貨以2.15元領先群雄,康和證券以1.08元緊追其後,元大及永豐金證券則以0.77元位居第三。群益證券、第一金證券、兆豐證券、統一證券、大展證券和宏遠證券的EPS分別為0.76元、0.75元、0.63元、0.568元、0.48元和0.11元。
而群益期貨這家公司,則特別的是只公布了稅前數字。他們5月份的每股稅前盈餘為0.51元,整個前五個月則是2.38元,看來這家公司今年前五個月的表現也不錯呢!
其中,兆豐證券作為我們的主角,其5月份的EPS雖然不是最高的,但以0.63元的成績在整個市場中也是不錯的。整體來看,台灣的證券市場在5月份的表現可圈可點,各家公司都各有千秋,讓人期待未來的發展。
在已公布5月單月每股稅後純益(EPS)的證券商中,以康和證券5月每股賺0.55元最多,其次是統一證券0.206元、群益證券0.17元、大展證券0.11元。不過,宏遠證券每股稅後虧0.02元。
證券商及期貨商累計今年前五月EPS依序為:元大期貨2.15元、康和證券1.08元、元大及永豐金證券0.77元、群益證券0.76元、第一金證券0.75元、兆豐證券0.63元、統一證券0.568元、大展證券0.48元、宏遠證券0.11元。
群益期貨則只公布稅前數字,今年5月每股稅前盈餘為0.51元,今年前五月的每股稅前盈餘為2.38元。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我們不得不立刻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環境。最近,兆豐保險在3日舉辦了一場大肚山植樹活動,這是兆豐金控旗下各子公司,包括兆豐銀行、兆豐證券、兆豐票券、兆豐投信等130名員工的志願行動。這已經是活動邁入第三年,至今已種下120棵樹,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力,也落實了兆豐金控的永續發展理念。
大肚山曾經是茂密的森林,但由於過去的不當開發,這片山林變得荒蕪。兆豐保險表示,員工們透過參與這樣的活動,能夠親身體驗到以生物多樣性為核心的植樹活動的重要性,並為減緩溫室效應出一份力。這次活動也邀請了兆豐金控旗下其他公司的志工們一起參與,共同守護我們的大地。
兆豐保險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發展,並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公司舉辦了許多公益活動,例如為經濟弱勢族群規劃微型保險,幫助他們維持基本生活;開發甜柿農業保險,配合政府政策;與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合作,推廣綠色賽事,落實3R原則(減少、重用、回收),並計算賽事的碳足跡。兆豐保險已經贊助了近10場這類比賽,並將推廣綠色賽事作為集團ESG年度目標之一。
在農產品方面,兆豐金集團近兩年來向在地小農認購了近7,500箱鳳梨釋迦、3,000箱文旦和1,500箱鳳梨,分送給員工和愛心轉贈予八里安老院長者等公益團體。此外,兆豐保險也透過各項捐助將關懷和愛散播到世界各地,如捐助烏克蘭和土耳其各400萬元新臺幣;長期為遭受重大變故的家庭或中低收入戶的學生提供教育獎助學金,贊助貧困長者失能照護等。兆豐保險依循兆豐金控母公司的ESG政策,通過實際行動,為社會帶來正面能量。
台股近期震盪激烈,不過市場資金充裕,專家建議投資者可以關注那些中長期業績成長性與能見度高的優質股,像是上銀(2049)和寶雅等,並利用權證來參與行情。兆豐證券指出,台股大盤技術面強勢,近期創下波段新高,並留下多方跳空缺口,但短期連漲後,指數與月線形成大於3.5%的乖離,加上技術指標過熱,預計將進入高檔震盪。兆豐證券建議投資者,若看好中長期業績成長的優質股,可以透過認購權證進行槓桿操作,以掌握漲升行情。上銀表示,目前接單平穩,為了不讓交期拉長,到6月底前都要加班趕工,預計本季業績將比第1季好,下半年會優於上半年,全年營收與去年持平。寶雅則在疫情解封後,第1季營收、獲利和每股純益創同期新高,並計劃今年在中南部展開寶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