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金融控股(公)公司新聞
沈榮津是少數畢業自於技職體系的閣員,他在經濟部有40年的資歷,曾出任工業局長、經濟部常務次長、但他性格溫和服從,在對外打國貿戰、對內拚產業轉型、人才濟濟的經濟部裡,沈榮津表現稱不上突出。直至蔡政府執政,民進黨長年遭批評缺乏財經閣員,並穩定當時經濟體系,這才拔擢老臣沈榮津為經濟部政次、部長。
沈在經濟部長任內,的確不負蔡政府重望。他深知電力改革、能源轉型本是蔡政府的重點,他排除萬難,戰戰兢兢,從零開始推動離岸風電及國產化,多年來離岸風電也走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讓小英的離岸風電政見沒交白卷。
拜美中貿易戰之賜,蔡政府迎來大批台商返台,沈在經濟部長的任內推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除了減緩了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產業的衝擊,當時經濟部周周更新投資金額,更為小英政府帶來經濟繁榮、投資大爆發的政治效益。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速度蔓延,口罩一片難求,他迅速張羅各界,聯繫工具機業者組成口罩國家隊,在40天之內組建完成92條口罩產線,化解當時排山倒海民怨,立下了防疫大功。各界都稱,若不是沈榮津嫻熟產業界,從口罩原料、機台零組件、人力技術等一一盤點,恐怕無法創造短期內口罩增產的台灣奇蹟。
這的確為他官場50載生涯的再高峰,配合前任閣揆蘇貞昌強勢領導風格,沈成為副閣揆最佳人選。即便陳閣揆時代,蔡政府也沒忘記沈,一度傳出沈爭取接任工研院董事長,最後為他排除年齡障礙,破例安排他出任台灣金控董事長。
公股金控因為主體都是銀行,因此多數公股金控董事長都兼銀行董事長,只有兆豐金曾經一度在旗下兩家銀行中國商銀與交通銀行合併為兆豐銀時,當時兆豐金董事長鄭深池沒有兼任兆豐銀董座,而是由原先擔任中國商銀總經理的蔡友才升任。因此昨天沈榮津人事出爐,引發公股金融圈熱議。
台灣金預定今日一早召開董事會通過此人事案,會後舉行交接儀式。這也是新閣揆陳建仁上任後,首件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異動案。據悉,這項人事案暫時不會牽動其他公股金融高層人事。至於兆豐金董事長張兆順若仍決定請辭,可能牽動的另一波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搬風,府院高層將另作規,目前尚不明朗。
呂桔誠目前是台灣金控兼台灣銀行董事長,未來金控由沈榮津接任後,呂桔誠將專門負責銀行的經營,這項人事安排主要是考量沈榮津具有很強的產業背景,有助發揮金融支持產業功能。
據了解,沈榮津從副閣揆卸任後的職務,府院高層的確曾規劃出任工研院董事長,但卡在公務員相關法規規定,府院高層因而轉向「金融挺產業」作布局思考。
知情人士表示,金融業是產業重要支柱,沈榮津有很強的產業背景,也懂產業心聲,轉任公營金融機構,對金融支援產業具加分效果。
沈榮津歷任行政院副院長、經濟部長兼行政院國發基金管理會副召集人。其中,沈榮津於經濟部任職近40年,早期主要工作於工業局。
蔡總統期許新內閣團隊持續完成四大任務,其中包括「持續提升國家基礎建設」及「持續推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這兩項都跟經濟發展有關,在全球經濟成長放緩情勢下,台灣如何推動產業發展,支撐經濟成長動能,是眼前重工作,這也是府院對這項人事布局的考量重點。
據透露,這項人事安排考量上半年國際經濟情勢嚴峻,為強化中小 企業因應能力,決由熟悉產業界的沈榮津扮演產業、金融和政府間的 重要橋樑,以金融工具力挺產業轉型升級,安渡不景氣挑戰。
沈榮津出任台灣金董座消息傳出震驚公股金融圈。據了解,沈榮津 出任台灣金董事長的轉折,其實只是一天之內的事,從本周一開始, 沈榮津先後被考慮出任兆豐金董事長、工研院董事長,但都有相關問 題,因公務人員退休撫卹法規定,退休人員要轉任政府「有控制力」 事業或財團法人,都有初任年齡不得逾65歲限制問題,最後府院幾經 評估,國營金控台灣金控沒有這些問題,因此最後確定花落台灣金。
知情人士說,沈榮津曾任工業局長、經濟部長,對處理紓困融資、 信保基金協助企業,與銀行業互助合作的眉角知之甚詳,未來半年, 政府需要有一位懂產業的人,以金融工具力挺產業,進而在景氣復甦 後「以產業撐金融」,產生正面循環,因此沈榮津雖非出身金融業, 但負有階段性的重責大任。
熟知內情人士說,未來台灣金控會在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扮演政府 、產業和金融之間重要的橋樑角色。據了解,年逾70的沈榮津,行動 靈活不輸年輕人,被封為地表最強「歐吉桑」,在大選前,府院高層 尤其蔡總統認為沈榮津處理口罩國家隊、能源轉型等重大政務有功, 即深思為其卸任後安排出路。
未來公股金控、銀行體系高層若有另一波人事布局,呂桔誠是否可 能安排轉戰其他公股金控?沈榮津是否會再接掌台銀?知情人士表示 ,目前未有此規劃,因政策性任務可能長達半年以上,呂桔誠對銀行 業務十分熟悉,將留在台銀專門督導銀行業務。
展望金兔年金融業營運環境及經濟前景,兆豐金董座張兆順提醒, 企業因為庫存過多,導致現金流不足的問題,是今年銀行授信上最須 注意的風控問題;另一方面,他也看好景氣復甦力道最明顯的,將是 近三年來飽受疫情衝擊的觀光產業。張兆順分析,上半年會面臨電子 業為主的企業庫存過多的去化問題,尤其是庫存太多,卻又缺乏足夠 現金流的企業,需要透過削價賣出貨物來變現。此時只要有一家企業 帶頭降價,就會在整個市場引發價格戰,連不願削價競爭的企業,都 可能面臨未實現帳面損失。也因此,今年銀行業在授信上最需要把關 的,將是企業信用風險的問題,張兆順認為,愈是庫存量大又缺乏現 金流的企業,就愈要小心。
合庫金:經濟下半年好轉
合庫金董事長雷仲達表示,今年上半年應該還是會受到從去年第三 、四季開始的出口衰退影響,及企業庫存過多問題,影響新的生產動 能,使經濟成長減緩;但預計下半年情況會好轉,主要是升息應該不 會升到下半年,且通膨降溫後也會使消費力道回溫。
另上半年受衝擊的出口動能,在下半年也可望恢復,因此下半年景 氣會較上半年明顯改善。對於不動產市場,雷仲達指出,雖然成交量 會明顯收縮,但價格下來的空間有限,不致暴跌,最主要在於建材等 成本都上揚,使得建商的降價空間有限;而由於不動產價格不致暴跌 ,因此金融體系不致因不動產跌價帶來難以承受的系統性風險。
台灣金:玉兔跳躍的一年
對於今年經濟景氣的看法,台灣金控董事長呂桔誠認為,今年應該 還是會穩步成長,對於主計總處所作的預測亦甚為認同,企業也仍會 維持其靈活度、有韌性且敏捷,「像玉兔一樣是跳躍的一年」。另下 半年國際變化較大,因此台銀會持續觀察,不過對台灣而言仍是成長 趨勢。
呂桔誠引述今年農曆春節前台銀的新鈔兌領盛況,印證疫後消費需 求已有明顯回溫。他說,台銀今年農曆年前新鈔兌領較去年大增3成 ,由此可見疫後消費需求推升的影響。根據台銀最新統計,春節假期 前兌領新鈔人數達66萬人次,ATM達199萬次,金額總計667億元;連 假期間的ATM提領超過70萬筆,補鈔2,688趟,補鈔近80億元。
據悉,若張兆順請辭獲准,兆豐金董座接替人選包括合庫金董座雷 仲達、第一金董座邱月琴,以及台灣金董座呂桔誠,都為可能的接替 人選;其中,雷仲達除了可能出任兆豐金董座外,據了解由於其出任 銀行公會理事長,也被考慮出任台灣金暨台銀董事長。由於呂桔誠已 出任台灣金、台銀董事長超過六年,台銀近幾年來也交出相當不錯的 經營績效,因此除兆豐金之外,台灣金董座呂桔誠亦有可能被轉派到 其他已民營化的公股金控出任董事長。若合庫金董座雷仲達被轉派到 其他公股金控,則合庫金董座目前以土銀董事長謝娟娟接任可能性最 高。
除上述現任董座在公股體系內換跑道可能性,據了解,現任中山大 學國際金融管理學院院長董端斌,也有回鍋公股體系,出任公股金控 董座可能。
這次公股行庫高層人事洗牌,財政部是否有實質建議權?以及政院 願給財政部多少參與空間,將會影響洗牌的結果。消息人士指出,前 閣揆蘇貞昌時期,不僅公股行庫董座,連副總人事實際上全由行政院 決定,財政部可建議空間有限,未來整個決策流程會否轉變,也將影 響洗牌結果。
對於即將踏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未來職涯的第一步選擇投身服務 場域是一項關鍵的抉擇。當企業對於人才擁有完善的培育計畫及高度 的重視,將能幫助社會新鮮人踏穩職涯的第一步,並能讓新人有可靠 的舞台發揮所長。
臺灣金控以及臺銀人壽已連續十數年蟬聯保險龍鳳獎「金控組」優 等獎、壽險公司「內勤組」優等獎項,本次更獲得「全國保險三大獎 十年冠軍英雄榜」之「保險龍鳳獎」,能在眾多的金融同業中脫穎而 出,百分百的國營品牌、悠久穩健的經營歷史和誠信可託的企業形象 ,是獲得財金保險系所同學的肯定和青睞的最主要原因。
臺銀人壽成立迄今已逾80年,將持續以世代傳承的企業永續理念, 秉持公平在心、待客如親的服務精神,用心深耕臺灣壽險市場,呼應 政府政策和社會需求,精進並提供符合國人保障需求及順應社會發展 趨勢之保險商品及服務。
在科技網路盛行的今日,臺銀人壽也積極地創新廣宣模式及拓展多 元通路,以符合時代潮流及接觸更多民眾,展現國營品牌的活力及創 新的新形象。未來仍將持續深化人才的管理、多元化保險商品的發展 及精進友善金融的服務,發揮國營品牌價值,引領企業永續的經營使 命。
三大法人28日賣超近157億元,致28日台股盤中曾大跌超過200點, 所幸八大官股買超97億元,這是繼今年11月25日買超117.7億元之後 ,12月首度出手近百億元,宣示政策全力護盤2022年封關行情的企圖 ,加權指數最後小幅收斂為跌155點。
國安基金操盤手、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日前才宣示,不排除護盤 2年,台銀28日就買超67億元、居受託買超券商的第一名,台企銀、 土銀及第一金等官股券商行也各買超10.38億元、8.37億元、7.06億 元,市場認為,國安基金再度進場可能性極高。
中信投顧分析,國安基金護盤不排除2年(至2024年7月),以及台 經院營業氣候測驗點終結連10個月下滑等,對台股利多;然而美股呈 弱勢格局、中國大陸放寬封控疫情升溫、台股尚未脫離本波修正趨勢 軌道、台積電及聯發科雙陷入橫盤調整格局,以及成交量能急凍,都 是台股面臨的重大利空。
據統計,八大官股券商28日買超金額前12檔個股,台積電、聯發科 、鴻海、台達電、台塑、中鋼、元太、統一、聯詠、陽明、台泥、國 泰金等,清一色為權值股,成政策撐盤指標。
其中,台積電遭外資提款70.2億元,官股集中火力拉抬買超50.54 億元,聯發科也一樣,外資賣超17.21億元,官股大敲18.58億元,半 導體雙雄同步爆量拉抬,台積電尾盤一筆拉升2.5元,日成交量激2. 24倍,聯發科最後一筆也拉抬4元,日成交量也爆3.57倍。
台股半年線再失守,2022年封關倒數二個交易日,年底作帳行情有 沒有機會展開最後衝刺,備受關注,統一投顧表示,台股短期多空因 素雜陳、目前在半年線上下整理,接下來能否重新站上5日均線且價 漲量增,將是觀察指標之一。
預算中心報告指出,輸銀為政策性專業銀行,無法吸收存款,資金來源為同業拆借、發行金融債券及國庫挹注資本,以提供廠商優惠貸款,但依據銀行法相關規定,以該行截至6月底的資本額320億元計算,對單一企業的2’授信總餘額為48億元,其中無擔保部分為16億元,致使配合政府推動基礎建設、航太工業、綠能建設或協助廠商赴海外投資或海外工程建設時,因海內外公共工程建設、太陽能光電等綠能產業,投資金額相對龐大,卻受限於授信限額規範而未能提供廠商在資金上充足的協助。
為強化輸銀業務承做能量,財政部研擬增資輸銀計畫,預計112(2023)至116(2027)年辦理增資100億元,增資所需財源由國庫現金增資85億元(2023至2026年各20億元,2027年5億元),其餘15億元由輸銀以2023至2027年盈餘免予繳庫方式支應。
預算中心報告表示,為提升台灣金子公司台銀及土銀資本適足率,自2015(104)年起兩家銀行均未辦理盈餘繳庫,目前台灣金與土銀已分別自2020年及2021年起恢復繳庫。
預算中心指出,2015年起台灣金及土銀為提升資本適足率未辦理繳庫,致2015至2017年繳庫決算數大幅減少為90餘億元,2018至2019年除台灣金及土銀未編列繳庫預算外,輸銀亦以提升風險承擔能力為由未編列繳庫預算。
CRIF研究團隊以市場規模、經營數據等,推估台灣最多只需要九家 金控公司,且基於國際競爭力的條件,台灣最小的金控公司資產總額 應提升到新台幣5兆元以上,因為全球100大銀行的資產總額門檻幾乎 是以新台幣10兆元起跳。因此資產總額在新台幣3兆元以下的金控公 司,應找合意的對象進行合併。
為激勵金控公司的合併,CRIF研究團隊認為,政府應先以「完成一 件公股金控」的合併案,重新使得公股金控成為台灣金控公司的領頭 羊,用以催化民營金控合併的動力,真正目標是帶來台灣金控公司壯 大的國際競爭力。
2001年金管會立法完成金控法後,陸續在2001年底至2002年核准1 4家金控公司。「但台灣的金控公司規模太小,開拓國際金融市場的 實力不足」,CRIF研究團隊評估,除了當時資產總額達1兆元以上的 七家金控業者,其它金控應找尋適合的金控合併。即使後來政府推動 二次金改,其中也包括金控減半,並沒有達成政策目標,台灣金控及 合庫金控的成立,更使金控公司一度增加至16家。
此舉波及華南金與新光金,華南金董事許元禎妻子吳欣儒因擔任新光金總經理,兩人須在法規上路後做調整,最晚今年底前,兩人只能擇一留任。
市場人士說,夫妻兩人中,許元禎僅擔任華南金控董事,可能改派到子證券任董事的機會較高,好讓吳欣儒繼續擔任新光金總經理。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目前已規定,金控董事、監察人本人或關係人禁止同時擔任另外一家金控董監事,這次新增「總經理」,認為總經理綜理全公司事務,若本人或關係人又擔任另外一家金控董事、監察人或總經理,有利益衝突的疑慮。
據金管會調查,目前僅新光金總經理吳欣儒、因丈夫許元禎擔任華南金董事,及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兼任日盛金董事長和總經理;因富邦金將整併日盛金,不受此規範影響,但許元禎和吳欣儒夫妻則需擇一人調整。
金管會官員說,修法前已與該夫妻檔溝通過,兩人已知悉,因昨修法僅限金控與金控之間,金控子公司尚不受限;市場認為,許元禎可望轉任子證券董事或其他職位。
新光金昨表示,會以符合法規方向討論研議。
林志吉說,此規定排除台灣金和台灣銀行,主因是考量政府對台灣金100%持股,是代表政府利益且受立院監督,不須適用大股東適格性審查及利益衝突的規定。
他說,例如台灣金、台銀轉投資其他金融機構(如華南金或第一金),若台灣金因轉投資關係,派董監事或經理人擔任另外一家金控董監事或經理人則不受限。
金管會昨預告修改「金控負責人準則」,有三大修正重點,一、配合刑法、公司法、著作權法及資恐防制法等規定,金控負責人依此犯罪「尚未執行」者就不能擔任負責人,比起過去得「三審定讞」才被解任還要嚴格。
二、金控間負責人禁止兼任範圍,擴及到總經理,連動華南金與新光金兩家金控高層人事,若法規上路前未調整,將予以解任,三、金控旗下有銀行、證券、保險等子公司者,金控董事資格得分居銀行、保險、證券專業資格共三位董事,目前尚未有金控需調整;金管會法規預告60天,最晚今年底前可望上路。
台灣金控旗下台銀,也是八大行庫上半年獲利唯一沒有衰退的銀行 ,加上台銀人壽因為匯兌收益而使獲利大躍進,因此台灣金也成為公 股金控上半年獲利唯一大幅成長者,約較去年同期成長15%。
新台幣貶值所創造的匯兌收益,可說為國內夾處在股債震盪下的全 體壽險業者帶來「及時雨」,海外投資龐大的大型壽險公司受益不在 話下,公股金控旗下的壽險公司亦雨露均霑。
除了台銀人壽獲利因此在上半年有驚人表現,包括合庫人壽、第一 金人壽等兩家公股壽險獲利表現也得力於匯兌收益的加持。
合庫人壽上半年稅前獲利7.94億元,對此合庫指出,在財務投資上 ,新台幣匯率貶值所帶來的匯兌收益有一定的加持,除此之外,合庫 人壽上半年有新的投資型保單上市,因此相關的手續費收入對獲利亦 有貢獻。目前合庫人壽投資台股部位大約介於15億∼20億元,預計在 7、8月可望有台股配發的股利收入實現。
第一金主管表示,除了匯兌收益,投資台股今年所配發的股利對人 壽獲利是重頭戲。
台灣金融控股公司(台金)近期人事異動,行政院核定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存保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職務,新任董事長由朱浩民擔任,而總經理則由蘇財源續任。昨日(22日),在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的監交下,舉行了宣誓暨交接典禮。蕭翠玲在典禮上表示,在卸任董事長林銘寬的帶領下,存保公司過去八年來對金管會推動的各項重要監理措施提供了極大的協助,國內金融市場在金管會及相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表現穩定。林銘寬任內的成就包括強化承保風險控管、累積存款保險賠款準備金、完成純網銀監理系統建置等,對存保公司的貢獻和對金管會的協助,蕭翠玲都表示了高度謝意。 朱浩民新任董事長,此前在國立政治大學任教多年,對於經濟、貨幣政策和金融市場等領域有著豐富的學識和專業經驗。他曾任多家金融機構的董事,包括第一金控、台灣金控、第一銀行、土地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等,並在就任前已經是存保公司的董事。朱浩民表示,接任董事長後,將繼續執行存保條例賦予的任務,並將業務目標定為應對金融科技和網路金融的興起,持續強化存保公司的金融預警系統,以有效控管承保風險。此外,他也強調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對銀行業授信及經營的影響,存保公司將與時俱進地提升對要保機構的風險監控。 存保公司作為國際存款保險機構協會(IADI)的會員,朱浩民也將積極推動國際交流,提升公司的國際知名度。對於資訊安全,朱浩民也強調將持續加強資訊安全控管措施,確保金融業和存保公司的資訊安全。
金管會最近公告了一個重要的人事變動,那就是由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講座教授朱浩民接任存保公司的董事長。朱浩民教授這位新任董事長來頭不小,他以前是政大金融所的教授,還擔任過台灣金控的董事和第一金控的獨立董事,這次是存保公司近15年來首位非金管會或中央銀行官員轉任的董事長,相當於帶來一股新鮮風氣。 朱浩民教授上任後,提出了四大業務目標。第一個目標是面對金融科技和網路金融的興起,他打算強化存保公司的金融預警系統,有效控管承保風險。第二個目標是關注ESG議題,這是當前金融市場和金融監理的重點,他打算讓存保公司對保機構的風險監控更加進步。第三個目標是繼續加強國際交流,提升存保公司的國際知名度。最後一個目標是強化資訊安全控管措施,這對金融業和存保公司都非常重要。 中央存保公司是銀行、信合社等金融機構的保險公司,每年會根據銀行的保額內存款收取保費。當金融機構遇到流動性危機時,存保公司可以提供融資和資金調度。過去,問題金融機構的退場和金融重建基金的善後收尾工作都是由存保公司負責的。現在,存保公司還在協助金管會建立場外預警機制,不斷監控銀行的流動性和資本健全情況。 從2004年金融保險分出成立金管會以來,存保公司的董事長大多是由財政部、金管會或央行官員轉任。總經理則多為內部升遷。先前,原存保董事長林寬銘就是央行轉任的。朱浩民教授這次接任董事長,也是自2006年董瑞斌之後,存保15年來再次由非財金央行官員接任董事長。
朱浩民也發表上任後要精進的四大業務目標,一是因應金融科技及 網路金融興起,銀行的授信、存款結構及金融商品亦隨之改變,將配 合新金融環境持續強化存保公司金融預警系統,有效控管承保風險; 二是ESG議題是目前金融市場及金融監理關注重點,對銀行授信及經 營產生重大影響,存保對要保機構的風險監控亦將與時俱進。
三是存保為國際存款保險機構協會(IADI)會員並擔任重要職務, 將持續加強國際交流,提升國際知名度。四為資訊安全無論對金融業 或存保公司均為現階段重要議題,存保公司將持續強化資訊安全控管 措施。
中央存保即銀行、信合社等金融機構的保險公司,每年依銀行保額 內存款收取保費,若金融機構發生流動性危機時,存保公司可提供融 通、資金調度,先前問題金融機構退場,亦是由存保公司負責執行接 管工作,及現在金融重建基金的善後收尾,目前更協助金管會建立場 外預警機制,隨時監控銀行的流動性、資本健全等。
存保公司成立以來多由財政部(2004年金融保險分出成立金管會) 、金管會及央行官員轉任存保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則多為內升,原存 保董事長林寬銘即是央行轉任,此次屆齡卸任,由朱浩民接任存保董 事長,這也是繼2006年董瑞斌後,存保15年來再一次由非財金央行官 員接任董事長。
金管會發布新聞指出,副主委蕭翠玲表示,存保公司於卸任董事長林銘寬帶領之下,過去八年成為金管會推動重要監理措施之協助執行單位,國內金融市場於金管會及相關單位共同努力下,迄今十分穩定;董事長林銘寬任內重要績效包括強化承保風險控管、持續累積存款保險賠款準備金、受託管理金融業特別準備金、完成純網銀監理系統建置、順利讓二家純網銀開業即成為要保機構等,對存保公司貢獻及對金管會的協助,致予高度謝忱。
新任董事長朱浩民於國立政治大學任教多年,對於總體經濟、貨幣政策、金融市場等財經領域具備豐富學養與專業,曾經擔任第一金控、台灣金控、第一銀行、土地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的董事,就任前即為存保公司董事,轉任董事長適才適所。
朱浩民接任新董事長表示,將繼續執行存保條例賦予任務,並朝下列業務目標精進:包括因應金融科技及網路金融興起,銀行業授信、存款結構及金融商品亦隨之改變,將配合新金融環境持續強化存保公司金融預警系統,以有效控管承保風險。以及ESG對銀行業授信及經營將產生重大影響,存保公司對要保機構的風險監控亦將與時俱進。存保公司為國際存款保險機構協會(IADI)會員並擔任重要職務,將持續加強國際交流,提升國際知名度。資訊安全無論對金融業或存保公司均為現階段重要議題,存保公司將持續強化資訊安全控管措施。
【台灣金融新聞】財政部帶頭,六大公股金控、銀行「百億創投方案」提前達標,預計年底投入150億元! 最近,台灣金融界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財政部帶領六大公股金控、銀行共同推出的「百億創投方案」,已經提前達到了預定的目標。這個方案是為了促進六大策略性產業的發展,而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簡稱「台金」)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根據最新數據,六家行庫在直接投資和創投基金募集兩大領域的總執行金額已經超過了百億元,這個成績讓人驚艷。台金和其他五家金控、銀行一樣,積極參與這項計畫,共同推動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 財政部去年7月推出的「兆元振興」、「百億創投」兩大計畫,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中,「百億創投」計畫已經達標,這是對於產業新創或轉型所需資金的一個重大支持。 先前,因為國營台灣金、土銀有編列預算的問題,所以百億創投計畫由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台企銀、彰銀等六家擔綱。當初,財政部所訂定的目標是公股金控各20億元,銀行各10億元。而這六家行庫都已經提前達成了目標。 其中,合庫金合計合庫創投與合庫銀的直接投資總共已達54億元,超過了財政部原先訂定的20億元目標,也是百億創投計畫中投資與募資金額最高的公股金融業。兆豐金和台企銀的投資規模也均已超過原訂的目標。 華南金則與民間的生醫創投業者合作,募集了專門投資生技醫療領域的新基金。第一金則表示,已完成包括資安、生技醫療、綠電、再生能源、民生、戰備產業等策略性產業的投資,並預計新的創投基金將在第三季底、第四季初啟動。 這次的「百億創投方案」的成功,不僅對於六大策略性產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也顯示了台灣金融業的強大實力。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像台金這樣的金融機構,為台灣的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財政部去年7月推出「兆元振興」、「百億創投」兩大計畫,主要瞄準六大策略性產業,前者授信總規模已達1.58兆元,針對以投資給予產業新創或轉型所需資金活水的百億創投也已達標。
先前因國營台灣金、土銀有編列預算的問題,因此百億創投計畫由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台企銀、彰銀等六家擔綱,當初財政部所訂定目標為公股金控各20億元,銀行各10億元,其中合庫金、兆豐金和台企銀均已提前達成。
其中合庫金合計合庫創投與合庫銀的直接投資總共已54億元,不僅已超過財政部原先訂定的20億元的目標,也是百億創投計畫中投資與募資金額最高的公股金融業。
兆豐金目前合計直接投資及創投基金集資規模則已超過20億元;台企銀合計直接投資、創投基金募資及其他策略性投資人共同投資也已有13.7億,都超前原訂財政部訂定的管考目標。
華南金則已和民間的生醫創投業者合作募集鎖定生技醫療領域投資的新基金;第一金表示,已完成包括資安、生技醫療、綠電、再生能源、民生、戰備產業等策略性產業的投資共5.3億元,新的創投基金預計第三季底、第四季初成軍。
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簡稱「台金」)近日積極推動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責任金融,並將董事會性別平等作為重要目標。為達成此目標,台金與九大行庫共同建立的ESG平台,已確定將女性董事在董事會中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作為長期執行目標。此外,自2023年起,財政部將將ESG納入董總績效考核指標。 根據各大行庫的盤點,目前女性董事占比最高的是輸銀,達到57%,第一金則有47%,遙遙領先其他公股金控、行庫。台金及兆豐金分別有27%的女性董事,華南金則約26%。台金統籌的九大行庫ESG平台,將「組織與ESG資訊揭露」、「責任金融」、「環境及社會績效」等三大主軸作為推動目標。 在「責任金融」方面,台金與九大行庫將簽署赤道原則、發行綠色或永續債券,並與新興風險管理相關。金管會未來將辦壓力測試的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在各階段工作推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TCFD在短中長期不同階段的檢視及執行層次,將成為公股ESG平台的推動重點。 為達到減碳目標,台金與九大行庫ESG平台將在短中長期各階段設定相關工作目標,其中2018年推出的SBT(Science Based Target,金融業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已經入列平台的重點執行計畫。
據各大行庫目前盤點,女性董事占比目前輸銀達57%、第一金則達 47%,遙遙領先其他公股金控、行庫,台灣金及兆豐金則分別近三成 ,兩家都達27%,華南金約26%。
一銀統籌的九大行庫ESG平台,主要以「組織與ESG資訊揭露」、「 責任金融」、「環境及社會績效」等三大主軸羅列短中長期的推動目 標,其中在與投融資最為相關的「責任金融」主軸,除了簽署赤道原 則、發行綠色或永續債券,與新興風險管理至為相關,且金管會未來 將辦壓力測試的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也在各階段工作推動扮演 要角。
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責任金融」裡關於TCFD在短中長期不同階 段的檢視及執行層次,也將成為公股ESG平台的推動重點。據了解, 九大行庫ESG平台預計2年內至少要在授信風險評估上導入TCFD架構, 接著在2023年至2025年的中期階段,不但要辦理TCFD的第三方驗證, 而且還要進一步訂定所謂的「一般性排除產業及高污染產業佔耗能產 業的投融資上限比重」,亦即要明確訂出直接不予承作的高污染產業 項目及相關金額比重。
「碳排放」的監測及盤查同樣受到公股ESG平台高度重視,在短中 長期各階段都有相關的工作目標訂定。據了解,目前最新的其中一項 在2018年推出的SBT(Science Based Target,金融業科學基礎減碳 目標),已經入列平台的重點執行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