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臺灣銀行近期推出實體貴金屬交易鈀金,結果一推出就秒殺售罄,引起市場矚目。為何這款鈀金會如此受到歡迎呢?原來,鈀金價格因供給短缺而近年來快速上漲,市場上甚至出現投機氛圍,讓越來越多國人對鈀金產生興趣。臺銀看準這股趨勢,為了滿足客戶需求,特別引進這項新產品。不過,專家提醒投資人,由於臺銀不買回一般消費者的鈀金,除非特定買家,所以消費者在購買後若無法找到銷售管道,僅能看著價格上漲,價差無法落袋為安。 臺銀此次銷售的「幸運女神1公克鈀金條塊」,由瑞士知名品牌PAMP鑄造,售價為3,360元。這是臺銀首次受託銷售實體鈀金條塊,為了測試市場反應,僅限量進口125套。結果出乎意料地好,一上市就迅速搶購一空。但值得注意的是,臺銀銷售的實體貴金屬並非都能由臺銀買回,投資者在購買時需注意後續銷售管道。 根據臺銀實體貴金屬買賣約定條款,只有幻彩條塊、臺銀金鑽條塊、袋鼠(鴻運)、皇家袋鼠、楓葉等金幣和無尾熊白金幣可回售給臺銀。而受歡迎的黃金條塊、白銀條塊、銀幣、各種紀念版商品以及套裝錢幣等,以及本次推出的鈀金條塊,則不能回售給臺銀。 臺銀這次推出的鈀金條塊,主要針對收藏和贈禮市場。但銀樓業者表示,鈀金顏色灰白,外型不討喜,甚至比白銀還不起眼。當作傳家寶留給下一代,後代子孫可能不識貨,而不加以珍惜。此外,黃金波動比鈀金小,還具有避險功能,全球央行儲備黃金而不儲備鈀金。更重要的是,國內銀樓少有鈀金報價。
台灣銀行近期推出的實體鈀金條塊,讓市場掀起一陣話題。據台北市金銀珠寶商業同業公會發言人石文信表示,這種實體鈀金在台灣市場上實屬罕見,平常幾乎看不到流通,只有少數有加工廠的銀樓會進行收購。石文信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他透露,近期因為台銀銷售鈀金條塊,確實接到了不少客人的詢問。 鈀金在台灣市場的價格近期被炒得很高,這讓台銀的鈀金條塊變得非常受歡迎。石文信解釋,鈀金主要用於工業用途,是汽油車的原料之一。在銀樓業方面,鈀金也是金合金的原料之一,比如白K金,它的原料就包括黃金、鈀金和銅,這些元素用來增加金飾的硬度,並有利於飾品花色的打造。 然而,由於鈀金在銀樓業的流通極少,估計全台收購鈀金的銀樓不到1%,通常只有那些本身有加工廠的銀樓才會進行收購。實體鈀金的變現難度相對較高。黃金交易員建議,鈀金條塊鑄造精美,堪稱貴金屬工藝的精品,售價中已包含鑄造成本,若想變現,不適合秤斤論兩出售,可以考慮拿去郵幣社試試。 由於鈀金「不流通」且「波動大」,可能一夜之間每英兩上下起伏200美元,這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可能會承受不住。石文信提醒,有客人想要購買鈀金時,通常會勸客人三思。
【台灣金融新聞】鈀金成投資新寵,台銀研擬鈀金存摺服務
近年來,金屬市場中鈀金(金屬代號Pd)的價格表現亮麗,漲幅頻繁,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鈀金與白金(金屬代號Pt)一樣,都是銀白色調,並具有優秀的導電性、耐高溫及抗腐蝕特性,這些特質使得鈀金在汽車工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用於汽車觸媒轉換器的外料。由於白金價格較高,早期汽車製造商為了降低成本,普遍選擇鈀金作為替代品。目前,鈀金在汽油車工業的應用已經超過70%,而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鈀金在減少排放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多,這也推動了鈀金價格的穩步上漲。
根據最新國際貴金屬價格,鈀金現貨價格已經達到每英兩2,357美元,而白金的價格則只有927美元,甚至低於黃金的1,949美元。鈀金價格的波動性也相當大,近期來,許多投資者將其視為新的投資熱點。然而,實體鈀金的變現管道有限,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銀行(簡稱台銀)展開了創新服務的研發,計劃推出鈀金存摺服務,類似於黃金存摺。這項服務將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安全、便利的鈀金投資平台,讓投資者可以輕鬆地進行鈀金的買賣和交易。台銀這一動作,不僅將有助於拓展其金融服務範圍,同時也將為台灣的貴金屬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隨著鈀金價格的持續上漲,台銀的鈀金存摺服務將成為市場上的一項重要選擇。無論是對於投資者還是汽車工業,這都將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發展。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台銀的鈀金存摺服務的進展,並為讀者帶來最新的報導。
台銀表示,鈀金價格因為供給短缺的關係,近年快速上漲,市場上也有一些投機的氣氛,引發國人對鈀金的興趣,前來詢問鈀金的愈來愈多,因此引進這項新產品。
不過,專家提醒投資人,由於臺灣銀行不買回,除非特定買家,一般銀樓不太收購鈀金,消費者買回的鈀金條塊就算增值再高,若找不到銷售管道,也只能看著線圖上漲,價差無法落袋為安。
這次台銀銷售「幸運女神1公克鈀金條塊」,是由知名瑞士PAMP鑄造,這1公克售價3,360元;由於這是台銀首次受託銷售實體鈀金條塊,還不清楚國內消費者接受程度,因此僅限量進口125套,頗有試水溫的意味,但市場反應出奇地好,一下子就搶購一空。
但台銀銷售的實體貴金屬,不是每一樣都可由台銀買回,因此要投實體貴金屬時,需注意後續的銷售管道;依照台銀實體貴金屬買賣約定條款,只有幻彩條塊、台銀金鑽條塊、袋鼠(鴻運)、皇家袋鼠、楓葉等金幣和無尾熊白金幣可回售給台銀。
頗受市場歡迎的1公斤、500公克、250 公克、100 公克、5台兩、1台兩等黃金條塊、白銀條塊、銀幣、各種紀念版商品以及套裝錢幣等,以及本次鈀金條塊,都不能回售給台銀。
台銀這次鈀金條塊主打收藏和贈禮市場,但銀樓業者說,鈀金顏色灰白,其實外型不討喜,當然不如閃亮亮的黃金耀眼,甚至比白銀還不起眼,要當傳家寶留給下一代,後代子孫還可能不識貨 ,而不加以珍惜。
另外,黃金波動比鈀金小,還多了避險功能,全球央行儲備黃金,但不儲備鈀金,更重要的是,國內銀樓少有鈀金報價。
本身有收購鈀金的石文信表示,近期因台銀銷售鈀金條塊,確實接獲不少客人詢問鈀金,因為鈀金價格現在被炒得很高,讓台銀的鈀金條塊因此受青睞。
石文信說,鈀金主要是工業用途,是汽油車的原料;在銀樓業方面,則是金合金的原料之一,以白K金來說,原料就包括黃金、鈀金和銅,用以增加金飾硬度,利於飾品花色的打造 。
石文信說,銀樓鈀金流通極少,估計國內收購鈀金銀樓不到1%,通常都是本身有加工廠的銀樓才會收購,實體鈀金變現難度較高。
黃金交易員表示,鈀金條塊本身鑄造精美,堪稱貴金屬工藝的精品,售價包括鑄造成本在裡面,若想變現,不適合秤斤論兩出售,不妨和主題金幣一樣,拿去郵幣社試試看。
鈀金因為「不流通」、「波動大」,可能一夜之間每英兩上下起伏200美元,一般消費者會受不了,石文信說,有客人要來買鈀金,通常勸客人三思。
以目前國際貴金屬價格來說,鈀金現貨每英兩2,357美元,白金則只有927美元,比黃金的1,949美元還低;鈀金價格波動大,近期成為熱門投資標的,但實體鈀金變現管道有限,據了解,台銀曾經研擬比照黃金存摺,開辦鈀金存摺。
臺銀今起推銷瑞士PAMP幸運女神鈀金條塊 重量1公克價值3360元 臺灣銀行為了滿足顧客對黃金投資的需求,自9月10日起,在臺銀網站、各分行及營業部開始銷售瑞士知名鑄造品牌PAMP所生產的「幸運女神1公克鈀金條塊」。這款鈀金條塊重量為1公克,含鈀成色達到千分之999.5,尺寸則是8.9x14.7mm,售價為新臺幣3,360元。 該產品不提供臺銀買回服務,顧客可至臺銀網站「黃金業務-紀念幣及套裝錢幣訂購」頁面或親臨分行(簡易型分行除外)及營業部購買。這款鈀金條塊的設計以羅馬神話中的幸運女神為主題,條塊正面裝飾著麥穗、罌粟花、豐收號角、錢幣以及命運之輪,象徵著財富、繁榮與好運,設計相當精緻。
條塊正面以羅馬神話中的幸運女神為主題,裝飾著麥穗、罌粟花、豐收號角、錢幣以及命運之輪,象徵財富、繁榮與好運。(孫震宇)
台灣金融業近來的監管風格有了顯著變化,新任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上任以來,對金融業的監管手法與前任顧立雄有所不同。黃天牧上任後四個月內,對金融業開出56張罰單,總金額為4,016萬元,與前任顧立雄上任前四個月開出的45張罰單、9,896萬元相比,金額相差甚遠。 黃天牧的監管風格被形容為「大案沒有、小案不斷」,其中對保險業的罰單佔比最高,共有43張,罰金達2,300萬元,對象涵蓋壽險、產險、保經代及銀行兼營保代等。期貨業則開出12張罰單,罰金516萬元,銀行業則僅彰銀一張罰單,金額1,2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黃天牧上任後,金管會在9月同時開出16張罰單,其中12張是針對期貨商因油價變負值導致投資人無法交易、期貨商系統無法為客戶沖銷的情況,但總罰金仍僅為516萬元。 相比之下,顧立雄時代則多次對金融業開出高額罰單。例如,2017年9月對中信金開出當時最高上限1千萬元的罰鍰,2017年12月底則因慶富詐貸案,對14家銀行開罰4千萬元,其中一銀被罰最重,吞下千萬罰單。 黃天牧上任以來,目前僅有一張破千萬元罰單,即彰銀理專監守自盜案。不過,玉山銀行因理專監守自盜成為累犯,本月可能再出現高額罰單。2月玉山銀因前理財專員挪用客戶資金3,600萬元,遭金管會重罰1,200萬元,6月又爆出理專涉盜領17名客戶存款,涉案金額達1億985萬元,預計裁罰結果本月出爐。
不動產市場這波熱潮真是勁勁的,三大行庫的不動產放款都猛增呢!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台銀這個大明星,他們近一年的房貸餘額竟然增加了快一千億元,這個數字可是台銀歷史上的新高啊!土銀和合庫也不遑多讓,土銀房貸和土建融的餘額都漲了不少,合計起來,整體不動產放款就增加了快七百億元。 台銀的房貸餘額,到今年8月底已經達到7,100億元,比去年8月底增加了947億元,這一年的淨增長就快千億了。這個數字在八大行庫裡面可是最高的,年增率也超過了15%。這些房貸還款的量,每月大約一百億,一年的舊貸償還量約1,200億元,所以今年新承作的房貸業務量肯定超過千億,台銀的新業務承作量更破兩千億元。 這三大行庫,可說是公股不動產放款業務的大頭,也是全國銀行的房貸前五大行。現在市場上房貸業務量的五大行,就占了約四成的比重,這些數據真的很有代表性。中信銀和北富銀也不差,房貸業務量都超過了6,300億元和4,200億元,和去年相比,年增量也有三百億元和五十億元。 雖然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但房市因為台商回流和低利率的優勢,買氣明顯比去年好。從房貸和土建融的餘額淨增加量,我們也能看出台市的多活躍。
金融人士指出,主要是黃天牧上任後「大案沒有、小案不斷」。黃天牧上任以來開出的56張罰單中,對保險業就有43張、金額2,300萬元,對象包括壽險、產險、保經代及銀行兼營保代等。對期貨業開罰12張罰單、516萬元,銀行業則僅彰銀一張、金額1,200萬元。
其中金管會9月一口氣開出16張罰單,有12張是針對期貨商因油價變負值害投資人因負值無法交易、期貨商系統無法幫客戶沖銷,,家數雖多,但總罰鍰也才516萬元。
相較下,顧立雄時代可就顯得驚濤駭浪許多。顧立雄2017年9月8日、即他上任後三個月,就對中信金開出當時最高上限1千萬元的罰鍰,2017年12月底,海軍獵雷艦採購爆出慶富詐貸案,顧立雄一口氣處分14家銀行、開罰4千萬元,該案以一銀被罰最重,吞下千萬罰單,土銀與高雄銀各吃800萬元罰單。
因慶富案遭罰的銀行包括一銀、土銀、高雄銀、台銀、兆豐銀、台企銀、華銀、合庫、彰銀、輸出入銀行、新光銀、元大銀、台中銀、大眾銀等14家,創近年同一時間、宣布同一案件開罰最多銀行案件。
反觀黃天牧上任以來,目前只開出唯一一張破千萬元罰單,就是彰銀理專監守自盜案;但玉山銀行因理專監守自盜成為累犯,本月可能再出現高額罰單。2月玉山銀才因前理財專員挪用客戶資金3,600萬元,遭金管會重罰1,200萬元,6月又爆出理專疑因投資失利,涉盜領17名客戶存款,涉案金額達1億985萬元,預計裁罰結果本月出爐。
土銀截至8月底止,房貸餘額則較去年同期增加近300億元,土建融餘額增加近400億元,年增率超過10%,整體不動產放款合計淨增加近700億元,目前土銀的不動產總放款餘額為1兆2,914億元;至於合庫房貸與土建融業務的增量合計亦超過500億元,其中土建融增量為300億元。
台銀近千億的房貸年增量,不僅增量居全體行庫之冠,亦為全體國銀之冠。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台銀今年8月底的房貸餘額已達7,100億元,較去年8月底大舉成長947億元,房貸餘額一年來淨成長將近千億元,是目前八大行庫房貸餘額增加最多的銀行,年增率已超過15%。
房貸業務還款量通常每月100億左右,一年下來約1,200億元的舊貸償還量,因此等於今年新承作的房貸業務量都超過千億,其中台銀房貸新業務承作量更逾2千億元。
這三大行庫是公股不動產放款業務量最大的銀行,也是全體國銀的房貸前五大行,目前全體金融市場的房貸業務量,五大行即包辦了大約四成比重,上述相關數據的代表性由此可見。至於中信銀、北富銀的房貸業務量,截至8月底大致都超過6,300億元、4,200億元,和去年同期相較,年增量大約超過300億元、50億元。
對於不動產放款業務勁揚,三大行庫高層不約而同指出,今年有新冠疫情,但當前房市有台商回流的剛性需求支撐,加上利率處於低檔,因此不僅建商大舉進行新案開發計畫及獵地,房市整體買氣也明顯較去年更佳,從房貸或土建融的餘額淨增加量即可看出。
近日,台灣金融市場再掀風波,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台灣多家銀行在海外授信頻頻踩雷。其中,<台灣銀行>便是這次風波中的主角之一。據悉,這次涉及的海外授信案件,除了大陸、東南亞地區,還遠至英國籌組的中東地區聯貸案。 這項聯貸案的主辦銀行包括大陸交通銀行、日本瑞穗銀行、Caixabank、Generale等,而台資銀行中,台銀、兆豐、一銀、彰銀、合庫等五家參與了貸款。這五家台資銀行對該集團的曝險部位約在1,500~3,000萬美元不等,合計超過1億美元,佔整個聯貸金額2.53億美元的近一半。 除了這起案件,台灣銀行還涉入了印尼最大手機通訊商TiphoneMobileIndonesiaPT的聯貸案,以及香港高銀金融集團在天津的「高銀天下」大樓聯貸案,以及美國紐約的6千多萬美元授信案。這些案件使得國銀海外發生逾放的授信部位合計已超過2.5億美元,等值新台幣75億元。 面對這些損失,多家銀行已開始進行打呆。合庫、一銀分別在7、8月將TiphoneMobileIndonesiaPT的債權全數打銷,台銀則在7月底全數轉銷NMC約2千萬美元的債權。彰銀則主辦了美國紐約WaterscapeResort旗下觀光飯店的聯貸案,已採取先出清不良債權的作法,8月底前已先全數將3千萬美元部位轉銷呆帳。 銀行人士指出,疫情衝擊海外產業景氣,讓許多在該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機構陷入困境。這次的中東醫療集團,還是「富比士成分股」,其破產導致全世界80多家銀行被倒帳,儘管目前仍在營運,但已委託會計師進行重整規畫。
據了解,上述五家台資銀行對該集團的曝險部位約在1,500∼3,000萬美元不等,合計超過1億美元,約占整個聯貸金額2.53億美元的接近一半,大部分的銀行是透過OBU參貸,倘若再合計印尼最大手機通訊商TiphoneMobileIndonesiaPT,及香港高銀金融集團在天津的「高銀天下」大樓聯貸案,以及位於美國紐約,彰銀、華銀有參貸的6千多萬美元的授信案,目前國銀海外發生逾放的授信部位合計已超過2.5億美元,等值新台幣75億元。
其中印尼的TiphoneMobileIndonesiaPT聯貸案,據悉台資銀行參貸陣容包括中信、玉山、兆豐、一銀、合庫、台新、彰銀、上海商銀等八家,金額每家大致介於300∼2,000萬美元,合計約6千萬美元。
除了已向金管會通報上述個案,多家銀行也開始進行打呆。其中合庫、一銀均已分別在7、8月將TiphoneMobileIndonesiaPT的債權全數打銷。台銀則在7月底,全數轉銷NMC約2千萬美元的債權。
至於彰銀主辦、對美國紐約WaterscapeResort旗下觀光飯店聯貸案,總金額6,300萬美元,彰銀、華銀各有3千萬美元部位,據了解上月初紐約已對該案擔保品CassaHotel提出約6,430萬美元的估價報告,華銀也採取先出清不良債權的作法,8月底前已先全數將3千萬美元部位轉銷呆帳,之後如擔保品處分可再回沖。
銀行指出,疫情衝擊海外產業景氣急轉直下,包括印尼、中東等案的聯貸標的,都是當地在該領域產業具有代表性的機構,像是中東這家醫療集團還是「富比士成分股」,據悉隨著這家醫療集團破產,全世界有80多家銀行被倒帳,目前雖然還在營運,但已委託會計師進行重整規畫。
台灣金融業面臨多項挑戰,公股行庫尤其如此。近期,新南向政策下的投資不順利,讓公股行庫的呆帳壓力大增。特別是<台灣銀行>這樣的國營行庫,在低利差環境與紓困政策的影響下,獲利表現遭受重創。雖然財政部已經允許公股行庫調降預算目標,但幅度限制在最多兩成,這對行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由於疫情對市場的影響超過預期,且持續時間長,許多公股行庫已經規劃在第三季季報出爐後,再向財政部提出調降預算目標的申請。這樣的決策過程顯示了金融業在疫情下的緊張與困難。 八大公股行庫中,除了台銀和土銀是百分百國營的行庫,預算須經過立法院通過,其他六家行庫都是上市公司或上市金控的子公司。這些行庫在3月和4月已經向財政部提出調降預算目標的建議,並將調降幅度待半年報出爐後再行決定。 面對這些挑戰,公股行庫必須在保護員工權益與達成預算目標之間找到平衡點。財政部堅持調降幅度不應超過兩成,但行庫私下期望調降幅度能夠更大,以確保新目標的實現。這場金融風暴對台灣金融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難關。
央行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至9月8日已核貸戶數14.15萬多戶,總 計核貸金額1,456.04億元,平均來說,單月核貸約250∼300億元,由 於企業紓困申請期限至12月31日止,試算下來,原訂總額2千億元可 能不夠用。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表示,原訂2千億元額度如不夠用, 會滾動式檢討調高額度因應。相關人士指出,17日央行第三季理監事 會,可能再增額。
銀行主管指出,台灣疫情控制良好,但國際情勢依舊嚴峻,預料有 效疫苗及治療藥物問世前,全球解封遙遙無期,台灣以出口為導向, 企業難免續受衝擊,紓困需求仍在,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應適度上 調額度,例如總額增為3千億元。
統計顯示,這次央行專案融通貸款,已有六銀行核貸逾百億元,依 金額高低為合庫銀226.18億元、台企銀193.28億元、華銀176.08億元 、一銀126.22億元、彰銀的116.88億元、台銀103.33億元。第七名至 第十名各為兆豐銀85.82億元、土銀66.32億元、玉山銀64.88億元、 北富銀56.24億元。
央行中小企業貸款專案4月上路後,便持續滾動檢討,4月20日增加 小規模營業人貸款,7月24日提高A方案與B方案每戶貸款額度上限各 為600萬與1,600萬元,8月10日調整適用優惠貸款利率期間延長至20 210年6月30日,預料9月17日將調高專案總額度。
疫情下市場對金融業獲利展望轉趨保守,銀行壞帳壓力升高,公股行庫不少獲利受創、衰退嚴重,但配合政策紓困任務第一,因此公股行庫獲利均衰退不少下,已經上報財政部下調目標。
財政部雖然同意目標調降,但卻對調降幅度頗為堅持,希望不要大於兩成,也就是預算目標最多打八折。
不過,潛在呆帳風險仍高下,行庫私下期望調降幅度大於兩成,否則新的目標達不到的機率很高,調了等於沒調,反而影響員工權益。
八大公股行庫中,除台銀、土銀為百分百國營行庫,預算數須列財政部預算書提報立法院通過,其他六家行庫均屬股票上市公司或者上市金控子公司,早在3月、4月間就醞釀調降預算目標上呈財政部公股管理小組,調幅則是等半年報出爐再說。
而疫情衝擊程度大於預期,時間更長,因此有公股行庫規劃等第3季季報出來,再跟財政部呈報調降幅度。
大型行庫高層指出,打從兩年前就警覺到大陸不動產泡沫化問題,當時已對內部下達指示,不論大陸分行或香港分行,只要是和大陸商用不動產相關授信案「能不作就不作」,現在台資銀行對大陸商用不動產相關授信更是「敬謝不敏」。
據了解,高銀天下聯貸案總金額港幣34億元,安泰銀據悉是唯一參貸的台資銀行,其他參貸的都是中資銀行。該聯貸案是在香港籌組,安泰銀是透過OBU參貸,該聯貸案在今年4月已有逾期未還的問題,為此聯貸銀行團曾在4月予以展期,但直至現在該案仍未正常履約。
受疫情及中美貿易影響,台資金融業對陸曝險、放款今年以來原就趨於謹慎。金管會統計,截至第二季止,國銀對陸曝險占淨值比重持續下探歷史新低,整體金控對大陸放款金額也僅6,713.3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9.2%,更創下2015年第二季有紀錄以來最低紀錄。
金控高層指出,除了對首當其衝的旅遊、觀光業放款保守,對各產業放款也趨謹慎,2020年不求拓海外版圖、衝業績,「只求不踩雷」。
銀行局統計,國銀大陸曝險比重連八季下降,第二季底止,本國銀行對大陸地區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總額度(即大陸曝險總額度)只剩1兆5,674億元,占淨值比率40.9%,創統計以來新低,且沒有一家國銀對陸曝險占淨值比高於七成。
金管會統計到7月底,目前國銀對陸逾放已全數歸零。剩下中信銀、合庫銀、兆豐銀、土銀、一銀、台銀、華南銀、台企銀等八家銀行還有放款,其中中信銀金額最多,達507億元,合庫銀、兆豐銀、土銀逾200億元,一銀、台銀逾百億。
至於「高銀天下」位於天津,但開發商高銀金融集團是香港上市公司,知情金融圈人士指出,由於高銀金融陷入財務危機,連帶也使得這筆聯貸案產生逾放。
第一銀行日前與台灣房屋聯合舉行「2020房貸大調查」,了解民眾的房貸經驗,購屋者表示,挑選房貸的優先條件,高達88.9%的人最在意「房貸利率低」,其次為房貸成數高以及手續費低。而今年降息後,51.8%的人有增加購屋或換屋意願,其中包括22%的民眾已有房,但仍想再買一間。
公股銀行主管也發現,低利時代讓民眾開始改變住屋思維,「租不如買」的意識逐漸推升,同業間於今年的房貸承做量,也都有正成長、遞出亮眼成績,但仍受到利率低迷影響,利收較不可觀。
像是台銀、土銀、合庫、一銀及華銀等五大銀行,近年都以自住客為主要目標,部分行庫也看準土建融熱度仍不減,開始吸收整批進件的房貸客戶,也就是說,土建融衍生的整批房貸客戶,或是團購房貸之客戶群,是銀行主攻客戶群。
臺銀提供100個幸運好禮,最大獎特獎1名,可獲得價值臺幣8萬元黃金存摺,頭獎3名,可得價值臺幣3萬元黃金存摺,貳獎6名,各得價值臺幣15,000元黃金存摺等。
另外符合2項資格之一者,可獲得新手好運獎1次抽獎機會,同時符合2項資格者,可獲得新手好運獎2次抽獎機會:包括活動期間首次新開黃金存摺戶,並於黃金存摺帳戶買進累計達5公克者,以及活動期間內首次成為臺銀財富管理貴賓,且有黃金存摺帳戶者。新手好運獎有50名,可獲得價值臺幣2,000元之黃金存摺。詳情可至臺銀官網查詢。(孫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