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臺灣銀行再創新猷!推出「LINEPayMoney」繳學雜費服務,為家長學生帶來便利
臺灣銀行近期再展新猷,繼先前推出台灣Pay行動支付繳納學雜費服務後,今([[今天日期]])宣布新增「LINEPayMoney」繳費管道,讓學生家長在繳學雜費時,能夠享有更多元、更便利的繳費體驗。
臺銀電子金融部經理盧建志表示,臺銀代理全國各級學校學雜費代收已達1,500所,其中超過9成的學校選擇使用臺銀「學雜費入口網」製單、繳費、銷帳,每年交易筆數超過600萬筆。為了提供更全面的服務,臺銀不僅提供臨櫃、郵局、四大超商、全國繳費網、語音信用卡、網路信用卡及台灣Pay等多元繳費管道,現在還結合了「LINE」APP的「LINEPayMoney」功能,讓繳款人只需掃描帳單上的三段條碼,就能在家輕鬆完成繳費,省時又省力。
此外,臺灣銀行也將與各縣市政府合作,將陸續開辦的「校務行政系統APP」中整合學雜費數位支付功能,讓家長能夠透過APP「即查即繳」學雜費帳單,實現學雜費繳費單無紙化,並讓家長線上繳費更加便利。每張繳費單的繳費資訊都將在手機上清晰呈現,避免繳費單遺失或繳費過期,隨時隨地都能透過APP查詢,學校老師也能透過APP了解每位學生的繳費情況,讓繳費過程更加透明化。
臺灣銀行將持續提供專業服務,擴增各種電子支付管道,讓家長在行動裝置上能夠更方便、正確、迅速地繳交學雜費,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2月20日新春開工的周六,臺灣銀行在總行古蹟大樓前熱鬧舉辦了2021年度第一場愛心捐血活動。這場活動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間舉行,格外顯得意義重大。臺灣銀行與臺銀證券攜手,鼓勵集團同仁及社會青壯年,齊心齊力參與公益捐血,展現了台灣銀行對社會的責任與關懷。
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親自出席活動,並率領高階主管現場號召同仁捐血。他強調,凝聚同仁的愛心與向心力,傳達關懷社會的正向力量,是臺灣銀行的重要使命。同時,呂董事長也指示同仁嚴格遵守防疫規範,確保捐血活動的安寧與安全。
為了讓捐血過程更加順暢,臺灣銀行特別安排三台大型捐血車,並鼓勵民眾預先登錄資料,減少現場等待時間。此外,還設立了「臺銀捐血叫號臺」LINE群組,讓捐血者能夠隨時掌握捐血進度,降低現場等候區的人數。
當天活動吸引了許多熱情民眾參與,成功募得13萬9,000袋血液,每袋750CC,為血庫充實了血液資源。去年(109年)臺灣銀行不畏疫情影響,已經舉辦多場捐血活動,共募集了千餘袋血液,有效緩解了台北捐血中心醫療用血的壓力。
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相當重視該行2021年第一場捐血活動,再度率同高階主管蒞臨現場,號召同仁踴躍挽袖捐血,凝聚同仁的愛心與向心力,傳達關懷社會的正向力量。同時,也指示工作同仁,務必遵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規範,做好防疫規劃及落實相關防疫措施,全程配戴口罩、量測體溫、加強酒精消毒作業頻率,並維持安全社交距離,讓捐血者在安心的環境中完成捐血。此外,呂董事長更是親切向現場熱情相挺的捐血民眾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臺銀體恤熱情相挺的民眾,為避免民眾排隊久候,特別情商捐血中心出動三台大型的捐血車加快捐血速度,防疫期間為避免群聚,該行首次串連數位方式,鼓勵民眾預先於捐血人專區登入基本資料,以縮短現場登打等待時間,並設立「臺銀捐血叫號臺」LINE群組,等待捐血人可用手機掃描QR Code加入LINE群組,即可查詢最新捐血進度,以降低現場等候區群聚人數。當天再次吸引許多熱情民眾加入捐血行列,成功募得13萬9,000袋、每袋750CC血液充盈血庫。
去(109)年該行不畏疫情影響,克服民眾心理的恐懼,舉辦多場捐血活動,共募集了千餘袋熱血,有效舒緩了台北捐血中心醫療用血所需。
臺銀電子金融部經理盧建志表示,該公司代理全國各級學校學雜費代收高達1,500所,其中以臺銀「學雜費入口網」製單、繳費、銷帳的學校更高達9成,每年交易筆數超過600萬筆。除提供臨櫃、郵局、四大超商、全國繳費網、語音信用卡、網路信用卡及台灣Pay等多元繳費管道,自即日起更結合生活場景,透過臺灣銀行「學雜費入口網」產製之公立學校繳費單,繳款人可使用「LINE」APP之「LINEPayMoney」掃描帳單三段條碼不用出門即可輕鬆完成繳費。
配合各縣市政府將陸續開辦「校務行政系統APP」,臺灣銀行將協助於APP中整合學雜費數位支付功能,讓家長可透過APP「即查即繳」學雜費帳單,使學雜費繳費單無紙化且家長線上繳費更便利。每張繳費單繳費資訊掌握在手,不用擔心繳費單遺失或繳費過期,隨時隨地都可以透過APP查詢,學校老師也方便透過APP了解每位學生繳費情形,讓繳費過程更加透明化。
臺灣銀行將持續提供專業服務,擴增各種電子支付管道,以提供家長在行動裝置上更方便、正確、迅速繳交之繳費體驗。
台灣金控董事長呂桔誠近日在接受專訪時,對台灣今年經濟成長表現充滿信心,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4%,強調三大關鍵因素:轉單效應、台商回流投資以及前瞻基礎建設的帶動。呂桔誠認為,在美中貿易衝突下,台灣成為轉單效應的受益國,台商回流投資尤以高附加價值產業為主,加上前瞻基礎建設的投資,將為台灣經濟帶來強大的動能。對於台銀未來發展,呂桔誠表示將著重發展消費金融和信託業務,並透過國際合作擴大海外市場布局。
台灣銀行呂桔誠董座強調,為了成為真正的「領導銀行」,必須堅守金融紀律,並發揮品牌優勢。他認為,台銀應該聚焦於核心放款業務,並做好投資組合管理,確保資源有效配置。呂董強調,台銀要建立領導地位,最重要的就是紀律,這包括了做好風險管理、透明化資產品質,以及遵守法規。他指出,即使台銀是國家銀行,也不能只靠政府信用,必須維持高品質的金融紀律。呂董還強調,領導銀行不應該成為價格的破壞者,並應該對不該做的業務有所把關,發揮帶頭示範的作用,從而提升整個金融圈的質量。
從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到領導台灣銀行的金融巨頭,呂桔誠的信仰與使命不僅塑造了他的個人價值觀,也深深影響著他的經營哲學。在呂桔誠的領導下,台灣銀行不僅成為金融界的領頭羊,更展現了對社會責任的承擔與對文化的尊重。
「要走義路、做對的事」這句經典的座右銘,早已深植呂桔誠心中。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中,還是在領導台銀的過程中,他都堅持這一信念。每天早上,他會與太太一起為重要幹部提名禱告,希望每位主管都能「做對的事」,這種堅持在20年前他擔任國營會副主委時就已經展現無遺。
當年,呂桔誠面對高雄硫酸亞公司的清算解散問題,不畏政治壓力,堅持結束營業並進行清算。這一決策在2016年終於為台銀帶來133億的一次性收益,也標誌著他對「堅持做對的事」的堅定信念得到了實證。
在台銀的領導岗位上,呂桔誠不斷追求卓越,他將KPI設定為「讓台銀成為一家領導銀行,同時也讓每位同仁都有光榮感」。他重視經濟研究,並將資訊與總體經濟研究人才提升至副總級別,以深化對整體經濟情勢的洞察,挖掘新商機。
呂桔誠對於經濟研究的投入,從他辦理「台銀經濟金融論文獎」的活動中可見一斑。這一活動旨在開創台灣財經研究新局,並培育具有潛力的財經研究人才。
在文化藝術方面,呂桔誠也帶領台銀推出藝術祭一系列活動,透過繪畫、攝影等方式,見證台灣的人文、景觀、大自然之美,讓民眾從不同角度認識這塊土地。
總結來說,呂桔誠領導下的台灣銀行,不僅是金融界的領頭羊,更是一個全方位發揮社會責任與文化價值的品牌。
身為龍頭國家銀行,呂桔誠認為台銀應該要發揮出「領導銀行」的 品牌價值,例如在最大宗的放款業務上,台銀也要確立哪些是核心放 款,切勿什麼都做,反而無法發揮利基優勢。
要成為領導型銀行,在呂桔誠看來,台銀的品牌、信用是優勢:「 但不是事事都做!」像是投資上,就不是只為了賺差價,而是要做好 投資組合管理,要將有限資源做最有效的配置,而在放款上,就要決 定「核心放款」所在,而非什麼放款都做:「就跟海洋一樣,雖然表 面不斷波動,但海洋的最下面是不動的。」必須確定核心放款在哪裡 ,在變動的環境之下,才能找到禁得起各種挑戰的穩定性。
呂桔誠認為,要建立台銀成為領導型銀行:「最重要的就是紀律」 。所謂的金融紀律,在呂桔誠看來,不單單是看盈餘、EPS,也要作 好風險管理,必要時就該晴天存糧,該提存的要提存、不能隱藏,這 就是紀律。例如,台銀去年獲利123億元,僅較2019年減少6.9%,在 公股銀行獲利受影響最輕微之外,台銀的逾放比已降低0.15%、備抵 呆帳覆蓋率已來到997%,已遠高於國銀平均值589%水準,位列全體 國銀前段班,這就是台銀在營運上維持「金融紀律」的重要作為。
呂桔誠比喻:「就算台銀是國家銀行,也不能只依賴『政府貼牌』 來經營!」意即,不能因為打著國營銀行的招牌,該提存的就不提存 ,他認為就算有政府的信用作保,資產品質的透明化仍然是經營上金 融紀律重要的一環,必須遵守。
另一個金融紀律,就是法遵。早年任職紐約銀行等外銀多年的呂桔 誠,法遵意識啟蒙的非常早,例如,在他2005年首度出任台銀董座時 ,紐約分行就聘請專責的法遵人才,他認為法遵和法律不同:「既要 懂法律,也要懂業務」,才能制定出可行的SOP程序,讓分行在第一 道防線就能做好把關,建立完整的合規體制。
身為領導銀行,呂桔誠認為另一個重點:「不能成為價格的破壞者 ,並且對於不該做的業務,要在圈內發揮帶頭的示範效果。」呂桔誠 本身也是銀行公會的理事長,這點,從在土建融的利率訂價上即可見 。
呂桔誠指出,不論市場上土建融競爭多激烈:「1.75%的利率底限 ,台銀就是不能破!」他也認為,對於不該做的業務,除了示範效果 ,另一個重點就是「例外管理」,讓例外管理的經驗可以在金融圈擴 大成為「通案原則」,透過領導銀行產生帶頭的示範作用。
他進而比喻,「就好像一桶牛奶上,最上面的一層可以做出好起司 ,台銀就是藉由嚴格的選案,求取牛奶最上層最好的部分。」亦以此 樹立領導銀行的品牌,在業界不僅作量,更作質的領頭羊。
這個座右銘也內化為他的領導哲學。他在接受專訪的過程中,被問 及信仰對他的啟發和影響時,他語重心長地說,每天禱告時:「都會 祈禱上帝能給我們智慧來正確取捨優先順序」。另外在和同仁用餐時 ,不論共餐的同仁是否為基督徒,他也都會祝福同仁,並且一起為國 家、為銀行禱告。
特別是對於「堅持做對的事」,呂桔誠以此為自己的座右銘,每天 在出門上班之前,也和太太一起對重要幹部們,特別是副總以上的高 階主管提名禱告,希望台銀主管們都能「做對的事」。
這分堅持其實早在近20年前呂桔誠出任國營會副主委時即可顯見, 尤其是處理高雄硫酸亞公司的清算解散問題,2002年呂桔誠出任國營 會副主委,也主政多家國營事業的整頓、改造,其中對於高雄硫酸亞 公司,當年他在分析診斷之後,即主張對該公司結束營業、清算,並 且在各方政治壓力之下仍貫徹執行,之後他離開國營會回轉銀行界, 高雄硫酸亞公司的清算時程進行一拖就是16年,直到2016年台銀才獲 配清算之後的133億一次性收益。而2016年也正好是呂桔誠回任台銀 董座,15年前他所堅持執行的這道工程,也就此劃下完美的句點。
呂桔誠之前在台銀第一任任期一年七個月,這任目前已經超過四年 五個月,合計起來,他在台銀的光景已超過六年,在專訪過程中,被 問到他對於自身所訂定的KPI,他很明快的說:「令台銀成為一家領 導銀行,同時也讓每位同仁都有光榮感」。
這幾年來,呂桔誠的確投注心力全方位開發台銀在銀行業身為「領 頭羊」的價值,包括他重視經濟研究及資訊,因此台銀的副總級高階 主管,六位副總裡首見資訊部門及總體經濟研究人才出線擔任副總, 並且由金控副總來督軍台銀總體經濟研究,希望讓台銀能更洞察整個 實體經濟情勢的轉變,來找到更多新商機並助陣實體產業的發展。
呂桔誠對經濟研究的看重,從台銀在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活動上, 已持續三年辦理「經濟金融論文獎」可見一斑;呂桔誠對此指出,「 台銀經濟金融論文獎」即是希望能藉此發揮承先啟後功能,開創台灣 財經研究新局,同時協助台灣這塊土地培育具潛力的財經研究人才。
此外,台銀自2017年起推出藝術祭一系列活動,也是在呂桔誠的領 導下,將藝術季鎖定在透過繪畫、攝影,來見證台灣珍貴的人文、景 觀、大自然之美,讓民眾以不同角度認識台灣這塊土地。對呂桔誠而 言,帶領台銀,不只是要創造獲利,維護資產品質,更應該在經濟研 究、善盡社會企業責任等各面向,全方位的發揮台銀身為領導品牌的 價值。
台灣金控暨台銀董座呂桔誠看好國際供應鏈重組,將使台灣迎來空 前成長大機會。呂桔誠接受本報專訪時,除了提出他對打造台銀成為 國家領導銀行品牌的願景,也深入剖析他以及台銀總體經濟研究團隊 對於2021年台灣景氣的展望,認為轉單效應,台商回台投資,以及政 府前兩年投入的前瞻基礎建設支出效應將在今年開花結果的帶動下,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僅可望有成長爆發力,經濟成長率更可望突破 4%。
對於未來台灣經濟的表現,呂桔誠直言:「疫苗已不見得是經濟的 萬靈丹」,反而如何能在全球經濟的劇烈變動下找到新的機會來把握 調整的契機,才是重點。
呂桔誠也分析,從台商的動向尤其可見中高附加價值產業移轉台灣 ,優勢更甚東南亞國家。特別是在轉單效應上,呂桔誠更引述聯合國 的調查結果指出,聯合國已評估台灣將是中美貿易戰衝突的第一受惠 國,後續成長的機會潛力由此可見。
除了台積電相繼到台中、台南設廠,國際大企業集團nVIDIA及微軟 相繼來中南部設置基地、雲端中心,呂桔誠除了高度看好跨國投資對 當地就業機會及生活消費所創造出來在經濟上的乘數效果,亦認為對 金融業而言,當前正在劇烈變動的大環境,在帶來風險的同時,也會 帶來新的機會,應好好掌握。以下是專訪紀要:
亂世中 要會抓住新契機
問:台銀放款量是全體國銀第一,對整體經濟景氣的觀測尤其重要 ,對今年景氣的看法如何?
答: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突破4%的機會很大,我認為主要有三 大因素。首先是轉單效應,聯合國資料已顯示在中美貿易衝突之下, 台灣是轉單效應受益國第一名,其次才是墨西哥、歐盟,轉單效應也 為供應鏈重組點火,更是台灣的機會所在。
第二是台商回台,從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政府方面累積總登記投資金 額的數字來看,2020年底已有777件通過審查,總金額已接近1.2兆元 ,回流投資之踴躍由此可見。除了近兩年來台商回流的熱潮有目共賭 ,我們從2019年底投審會的資料就可看出台商從大陸離開之後,中高 價值產業回台,而中低價值產業,如機械、化學品、紡織、電機等等 才往東南亞前進。
其中,更可看出中高附加價值產業回台,例如回台的前四大類產業 ,分別是資訊通信、電子產品、光學器材、以及基本金屬,分別佔比 76.9%、56%、85.7%、54.6%,至於前往東協國家的則以中低價值 產業居多,如機械、化學品、紡織、電機分別佔比33%、66%、86% 、60%,可看出的確高端生產線是往台灣移動,使日後台灣的策略性 產業發展打下更多利基。
第三則是前瞻基礎建設,從去年開始就是密集投資期,今年投資金 額還要高達2,298億元,佔GDP的比重來到1%,後續還會帶來乘數效 果,接下來今年、明年將是開花結果的爆發期。
這幾年台灣經濟成長還有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政府投資在其中 扮演的重要角色。政府支出從2000年直至2016年,對GDP成長的貢獻 均為負數,但從2017年不僅開始由負轉正,更對國內經濟扮演重要的 「點火」角色,帶動更多乘數效果,且2020年以來台灣面臨疫情已成 功守住,也將帶來更多外來投資,為台灣創造更多機會,去年經濟成 長率2.54%,今年將有很大的機會突破4%。
除了台積電南下設廠,國際大企業nVIDIA有意將在香港設立的國際 物流發貨中心遷移來台,以及微軟將在台灣設置首座Azure(微軟雲 端運算服務)資料中心,將台灣納入微軟全球雲端基礎架構網路之一 ,台灣已成為微軟西雅圖之外的海外最大雲端營運研發中心。這些跨 國企業來台設廠,均可看出變動雖然帶來風險,但也帶來很多機會, 包括在產業的數位轉型下,從規劃、設計、應用、建設、投資等一連 串過程中,每一階段都給金融業很多切入的機會。
借力使力 拓展海外業務
問:台銀未來業務開發方向?國際業務布局?
答:這三年來,台銀透過開發自住型的房貸業務已去化很多閒置資 金,目前消金放款已首度突破兆元,除此之外,信託業務也是未來可 發展的亮點。目前台銀的信託保管餘額已有2.6兆元,未來除了代管 舊制勞退基金,也將再尋求更多的基金大戶代操合作者。
海外業務上,目前台銀除了歐洲、美洲、亞洲、非洲原先就有據點 外,澳洲也成立雪梨分行,五大洲都已有分行,至於許多東南亞國家 ,包括泰馬印等,設立分行不易,因此台銀除了持續設置泰國、印尼 、馬來西亞、菲律賓、歐美的法蘭克福、矽谷辦事處之外,未來將更 強化與已簽署MOU合作協議的日本三井住友和德意志銀行的策略合作 ,乃至於和在地大型銀行的結盟,以「站在巨人肩膀」的方式來布局 海外市場。
特別是台銀有策略聯盟關係的兩家銀行,三井住友本身就有日本大 型銀行過去數十年來深耕東南亞地區的優勢,德意志銀行在歐洲亦有 寬廣的人脈網絡,台銀均可充分借力使力來推動海外業務,並提升對 全球台商的金融服務,支持台商走向國際。
【台北訊】中央銀行於昨日(周四)公布了一項重要數據,關於台灣五大銀行在元月的放款統計,其中房貸預估數字顯示出明顯的下降趨勢。這一變化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因為這些數據反映了當前台灣房市的動態。 去年,不論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還是市場其他因素,房市買氣都異常旺盛,甚至有炒房再起的跡象。政府於2020年11月出擊打擊炒房行為,央行也於12月初實施了新一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這些政策措施的影響預計將從今年1月起逐漸顯現。 根據央行統計,去年全年五大銀行新增房貸總額達到了6,294.97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而12月份的新增房貸額則是683.37億元,創近五年來最高紀錄,並且相比前月增加了103.83億元,這是自一年半以來最大的增額。 這五大銀行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第一銀行和華南銀行,這些銀行的房貸承作比重約佔全體銀行的近四成,因而被視為房市風向的指標。 去年房市之所以如此熱絡,主要原因是全球市場的寬鬆政策,加上台商回流大量購買商用不動產,推動了行情的漲幅。央行副總裁陳南光甚至發表專文,警示房市可能出現過熱的現象。 行政院於去年11月啟動了打擊炒房行動,央行也於12月7日推出了新的房市管制措施。然而,由於房產過戶和房貸作業的時間約需一個月以上,這些政策的影響將從今年1月起逐漸體現。 雖然新一波的房市管制對於首購族和大多數自住換屋族並無太大影響,但由於心理影響,購屋人的態度可能會變得更加謹慎。加上年底第四季的購屋旺季已結束,新年度的首個月,除了工作天數較少,民眾也開始準備農曆年的長假,這些因素都導致了購屋動能的下降。 從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六大城市的1月移轉棟數統計來看,出現了超過8.0%的月減幅,這一數據也證實了五大銀行新增房貸減少的趨勢並非意外。
根據央行統計,去年全年五大銀行新增房貸一舉衝破6,000億元大 關至6,294.97億元、創歷史新高紀錄,12月新增房貸則達683.37億元 、創近五年最高紀錄,且月增103.83億元,為一年半以來最大增額。 五大銀行的台銀、土銀、合庫銀、一銀、華銀等,合計承作房貸比重 約占全體銀行近四成,一向被視為房市風向球。
觀察去年房市買氣爆發,主要因全球寬鬆,我央行跟進降息,使得 市場原就過剩的閒置資金,進一步更氾濫而無處可去。加上台商回流 大買商用不動產,激勵行情節節高漲,住宅也跟著衝,買氣強勁到央 行副總裁陳南光發表專文,提醒房市有過熱之虞。
結果行政院去年11月啟動打炒房,央行12月7日宣布新一波房市管 制,但由於房產過戶及房貸作業約需費時一個月以上,即打炒房效應 從今年1月才正式開始發酵。
雖新一波房市管制,其實不影響目前房市主力的首購族及大多數自 住換屋族,但預期心理作用,仍會使購屋人暫偏觀望。加上年終第四 季購屋旺季結束,進入新年度的首月,除工作天數較前一月少三天, 民眾更開始啟動2月農曆年休長假的準備,不急於年前進場購屋,買 氣降溫實屬必然。
因此從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六都1月移轉棟數 統計來看,出現月減逾8.0%,也就是說,五大銀行新增房貸減少實 不意外。
台灣銀行龍頭台銀昨(17)日公布,對於今年台灣經濟前景充滿信心,預計今年景氣將比去年更強勁,經濟成長率有望突破4%。台銀董事長呂桔誠表示,今年景氣將「像牛一樣堅韌、扭轉乾坤」,並將4%作為業務管理目標。台股昨日開紅盤,市場預期未來上看20,000點,對於台股後市,呂桔誠強調,台銀內部的經濟研究單位將持續觀察。 呂桔誠認為,資產價格上漲對金融業是利多,因為股市表現亮麗,反應出實體經濟前景看好。他提到,去年台銀消金餘額突破一兆大關,達到歷史里程碑,其中與房屋相關的貸款佔8,000億元。台銀去年成功達成「兩千金」目標,今年房貸將繼續是業務重點,並將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專案,協助年輕族群購屋。 對於今年業務重點,呂桔誠表示,台銀目標為新承作房貸2,000億元,淨增加金額約在700~800億元。台銀將承擔超過100億元的政策任務,除致力達成盈餘目標外,資產品質也締造新猷,去年底逾放比率0.15%為歷史最低,呆帳覆蓋率逾990%創歷史新高。
台股昨日開紅盤牛氣沖天、市場預期未來上看20,000點,對於台股後市,呂桔誠強調,股票並非自己的專業,台銀內部的經濟研究單位會持續觀察。
至於資產價格上漲,對金融業是否為利多?呂桔誠說,「資產上揚是一個『果』,股市是經濟櫥窗,櫥窗表現亮麗,反應出實體經濟前景看好,對銀行業、金融業為正面訊息。」
展望今年景氣,呂桔誠說,今年景氣會比去年強,「去年我們都熬過來了,在防疫安全要求下發展經濟,今年有經驗更知道該如何做,而且美中貿易戰、國際貿易局勢帶來的轉單效應將繼續存在,加上台商回台投資、政府前瞻建設等,都是景氣的正面因素。」
呂桔誠分析,政府四年前提出前瞻建設,去年至明年為密集投資期,今年預算2,300億~2,400億元之間,約GDP的1%。國內經濟消費、民間投資、政府支出等項目都在成長,他對今年景氣深具信心。
對今年業務重點,呂桔誠表示,去年底台銀消金餘額突破一兆大關,締造歷史里程碑,其中與房屋有關的貸款占8,000億元。
在消金部分,台銀去年成功達成「兩千金」目標,也就是一般房貸、公教人員「築巢優利貸」各一千億元、合計接近2,100億元,今年房貸依舊是業務重點,其中還包括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專案、協助年輕族群購屋,台銀為青年安心成家戶數市占第一,目前戶數達8萬5,000戶,市占26.26%。
呂桔誠說,今年台銀目標為新承作房貸2,000億元,扣除自然還款,淨增加金額約在700~800億元。
台銀一年要負擔超過100億元的政策任務,呂桔誠說,除致力達成盈餘目標外,台銀資產品質也締造新猷,去年底逾放比率0.15%為歷史最低,呆帳覆蓋率逾990%創歷史新高。
春節將至,為了應對疫情可能帶來的風險,台灣的公股銀行已提前啟動總行備援制,這包括了我們熟知的兆豐銀、台銀以及一銀等大行。這樣的行動,主要是為了確保銀行的跨行交易能夠穩定進行,同時減少疫情對業務的影響。 以兆豐銀為例,他們在1月27日啟動了總行備援制,目前已有大約300名員工從總行分流到兆吉、兆金、衡陽等七棟大樓,這些員工來自財務、信託、集中作業、信用卡、資訊、客服、洗防等部門。這樣的分流措施,讓兆豐銀的辦公室互換,形成了一個個異地辦公室。 台銀則是在2月1日啟動總行備援制,據統計,總行約有300人被分流到其他辦公室,由於也借用了分行辦公室,所以分流的地點涵蓋了總行轄下的五棟大樓以及分行行舍所坐落的大樓,總計有35座辦公樓。 第一銀行則是在3日開始執行總行備援制,將348人從總行大樓分流到忠孝大樓、大稻埕大樓、延平大樓以及信用卡中心坐落的辦公大樓,這些員工來自數金、資訊、信用卡、財務等多個部門。 華銀則是將總行大樓的各部門分流到松江大樓、長安大樓及圓山大樓,客服中心則以中壢大樓為備援辦公室。他們預計在8日完成分流工作。 除了總行備援,兆豐銀和一銀還啟動了分行備援,以應對跨區服務的備援演練,確保一旦有分行行員確診,客戶服務可以迅速移至鄰近的備援分行進行。
身為銀行業跨行交易最重要平台的財金公司,則是自部桃危機發生後,就先讓桃園近20名員工開始居家上班,其他財金公司通勤上班的員工則已開始採「三班制」分流。
其中兆豐銀1月27日啟動總行備援,統計目前從總行分流異地備援人數大約300人,包括財務、信託、集中作業、信用卡、資訊、客服、洗防,甚至會計、人資、投資處等部門全部入列進行分流,共計分流到兆吉、兆金、衡陽等七棟大樓,透過辦公室互換做為異地辦公室,其中最早進行的是信用卡部,20日就已提前進行分流。
台銀則從2月1日啟動。據台銀統計,總行約300人移往其他辦公室進行分流,由於也有借用到分行辦公室,因此分流的地點合計總行轄下五棟大樓以及分行行舍所坐落的大樓,分散地點多達35座辦公樓。
第一銀行則從3日執行,從總行大樓分流348人到忠孝大樓、鄰近迪化街的大稻埕大樓、延平大樓,以及信用卡中心坐落的辦公大樓,且包括數金、資訊、信用卡、財務等多個部門人員全在分流之列。
華銀松仁路總行大樓各部門以松江大樓、長安大樓及圓山大樓為備援辦公室,客服中心以中壢大樓為備援,集中作業中心北、中、南票據中心互為備援,各營業單位以鄰近單位互為備援,預計8日完成。
兆豐銀指出,除了總行備援,100家國內分行間也啟動「分行備援」,來做跨區服務的備援演練,以防營運中斷;一銀亦啟動分行備援,主要以鄰近分行互相備援,一旦有分行行員確診,且嚴重到要暫停分行營運的話,客戶服務將移至鄰近的備援分行進行。
【台灣新聞】今起換新鈔!台銀領頭實聯制,預計換鈔金額創新高
記者 小編 台北報導
為迎接新鈔的到來,台灣銀行(台銀)今(3)日起正式開始受理新鈔換發,這次換鈔不僅是為了更新鈔票,還因應疫情影響,首次採用「實聯制」進行,讓換鈔過程更加安心。
台銀董事長呂桔誠於3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對於今年新鈔換發的相關事宜進行說明。他提到,由於今年國人因疫情影響,出國的機會較少,因此預計換鈔金額將會比去年更高。
呂董事長強調,實聯制主要是為了保障民眾的個資安全,不會有個資外洩的疑慮。他表示,民眾在臨櫃兌領時,只需留下姓名及電話,記錄會在28天之內銷毀,確保個資安全。
台銀全台共有164家分行參與新鈔換發,其中央行指定的營業點有454個,台銀就佔了165個,約三分之一。呂董事長也提到,去年農曆年前五個營業日,台銀人工換鈔大約有58萬9千人次,ATM提現則有108萬人次,總計167萬人次,張數達7570萬張。
今年農曆年,台銀為了確保民眾領鈔順暢,特別強化了服務。呂董事長表示,將與總經理許志文分工全省分行,並將主要發鈔點走一遍,包括桃園、松山、台中、高雄等四個機場分行,以及台中、台南、高雄等中南部大分行,都將進行再三確認。
央行今年在農曆年前共發出5,700多億新鈔,台銀作為最大集散地,今年發給其他銀行的新鈔總量,也比去年多出1千億元。台銀也指出,全省共有755個ATM可供兌換新鈔,其中千元或百元兩種面額的鈔券最受歡迎。
呂桔誠也特別強調,雖然有要臨櫃兌領的民眾留下姓名及電話,但在28天之內,紀錄就會作好,並且把民眾填過的單據銷毀,所以不會有個資外洩疑慮。
台銀全台164家分行全面受理新鈔換發,央行指定全台454個營業點,台銀165家等於占三分之一。
呂桔誠引述台銀內部統計指出,2020年的台銀在農曆年前五個營業日,人工換鈔大約有58萬9千人次,而ATM有108萬人次,加總起來五天之內,就有167萬人次的新鈔兌領,張數有7570萬張,而去年一整年,全省共有144位警務人員為台銀押鈔,一整年下來多達2.4萬次。
今年農曆年為了確保民眾領鈔一切順暢,呂桔誠也表示,將與總經理許志文分工全省分行,特別是主要發鈔點走一遍,包括桃園、松山、台中、高雄等四個機場分行也會前往向值班同仁打氣,以及台中、台南、高雄等中南部大分行,都會再三確認ATM等供鈔、領鈔沒有問題,為此,台銀六位副總更全面展開輪值,每日至少一位副總要留守,且一旦ATM有出狀況,每家分行的經副理必須在30分鐘之內趕到。
央行今年在農曆年前共發出5,700多億新鈔,台銀是最大集散地,而為了能有效分流到其他銀行提領新鈔,以及其他銀行也有表態今年有更多的提領需求,因此台銀今年發出給其他銀行的新鈔總量,比起去年多出1千億元。
除了165家分行全面受理,台銀也指出,全省共有755個ATM可供兌換新鈔。台銀高層也指出,兌領的鈔券,以往年的經驗,以千元或百元兩種最為熱門。
台灣各大銀行即將全面開始新鈔換發工作,其中台灣銀行(台銀)率先採取「實聯制」防疫措施,並已確定371家分行及59家郵局通路將參與此次換鈔活動。台銀的「實聯制」要求客戶在兌領新鈔時填寫姓名、電話及時間,並詳細記錄各面額的兌領張數。此措施旨在確保防疫工作到位,避免成為防疫破口。郵局也將採取類似措施,並要求所有換鈔客戶登記資料。台銀同時將對其他銀行進行分流,減少人潮集中,特別是在桃園地區的分行,將採取更嚴謹的防疫措施。
根據台銀設計的「實聯制」表格,必須填寫的欄位包括姓名、電話 及時間,而且必須逐項填寫從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到1千元券 不等的兌領張數。台銀指出,實聯制表格的填寫,主要是針對「舊鈔 換新鈔」的部分,至於臨櫃以存摺提領新鈔,由於可透過存摺來提領 ,是自家客戶,因此不用再以實聯制表格來做身分認證。
由於台銀是新鈔最大的集散銀行,因此台銀的作法也發揮了帶頭示 範的效果;對此台銀指出,不論是台銀的舊客戶或是路過的散客,只 要換鈔都要填寫姓名、聯絡電話,以讓主管機關衛福部在必要時能做 防疫追蹤,避免台銀成為「防疫破口」。
據了解,包括郵局也將採取實聯制換鈔,這也將是歷年的新鈔換發 ,首度全面嚴格執行「實聯制」。不僅一般臨櫃散戶、路過民眾來換 鈔,包括未來店家或是攤商來行庫兌領新鈔,都要登記,以讓銀行換 發新鈔時,能滴水不漏,不讓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防疫破口。
除了強力執行「實聯制」,台銀也將以更強的力道採取對其他國銀 的「分流」,亦即透過配發給其他銀行更多的新鈔鈔券,讓提鈔民眾 不要全部都擠到台銀的分行、升高染疫風險,特別是對於在桃園地區 的分行,台銀在現鈔提領上,將採取更嚴謹的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