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1)日指出,先前即規劃特別條例上限3,800億元當中,1,000億元將用於撥補勞保及健保基金財務缺口,同時挹注台電進行電價補貼,其中300億元將用於撥補勞保基金。
若按照先前衛福部表示希望有200億元挹注健保,推估台電電價補貼金額將可拿到500億元。
據先前行政院的所規劃的特別條例草案中,除了1,800億元用於普發現金,另有1,000億用於撥補勞保及健保基金財務缺口,同時挹注台電進行電價補貼,以及1,000億用於加強經濟及社會韌性上。
因勞保破產危機,政院自2020年起逐年撥補勞保基金200億、220億、300億元,今年總預算預計撥補450億元,目前在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中,也規畫部分撥補勞保。由於昨天陳建仁透露300億元將用於撥補勞保基金,亦即今年全年勞保基金額度約為750億元。
若按目前行政院的規劃來看,勞保基金將獲得300億的挹注,衛福部則是先前就已喊出健保需要200億,那按此推估下來台電電價補貼將可獲得500億元。據了解,行政院還會集邀相關部會召開最終會議決議,但按目前規劃看來有極大機會是朝這樣的方向規劃。
若按照先前衛福部表示希望有200億元挹注健保,推估台電電價補貼金額將可拿到500億元。
據先前行政院的所規劃的特別條例草案中,除了1,800億元用於普發現金,另有1,000億用於撥補勞保及健保基金財務缺口,同時挹注台電進行電價補貼,以及1,000億用於加強經濟及社會韌性上。
因勞保破產危機,政院自2020年起逐年撥補勞保基金200億、220億、300億元,今年總預算預計撥補450億元,目前在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中,也規畫部分撥補勞保。由於昨天陳建仁透露300億元將用於撥補勞保基金,亦即今年全年勞保基金額度約為750億元。
若按目前行政院的規劃來看,勞保基金將獲得300億的挹注,衛福部則是先前就已喊出健保需要200億,那按此推估下來台電電價補貼將可獲得500億元。據了解,行政院還會集邀相關部會召開最終會議決議,但按目前規劃看來有極大機會是朝這樣的方向規劃。
「淨零排放」為世界各國發展趨勢,因應全球潮流,國發會上修台 灣2030年中期減碳目標至24%,但近年在製造業回流與擴廠下,預期 台灣近六年用電需求複合成長率將達2.3%,高於過去十年的1.6%, 台電預計投資逾5,000億元,以十年時間分階段完成「電網強韌計畫 」,中興電(1513)、華城(1519)可望大啖綠色電網建設商機。
中興電2022年營收185.53億元,年增2.93%,去年底並宣布拿下第 二期國道高速公路六站服務區充電站八年經營權,加上第一期四站, 以自有品牌iCharging運營的電動車充電站合計十站,隨著台灣電動 車普及趨勢,未來充電收入將逐漸增加。
市場看好,中興電受惠台電推動強韌電網計畫,高壓氣體絕緣開關 商機達500億元以上,多元布局綠能事業營收比重達65%,具備中長 期成長動能,在能源轉型、電廠擴充與電網強化等趨勢下,將帶動電 力事業顯著成長,目前在手訂單250億元。
華城新能源與儲電產業維持成長趨勢,強韌電網計畫電力設備需求 大增,法人估計2023年三大成長動能來自綠能/能源轉型、台電強韌 電網計畫及外銷,在手訂單較去年同期成長30%∼40%,營收成長樂 觀可期,預料今年獲利將超越去年。
另外,華城成本移轉及庫存調整成效顯現,訂單能見度長達二∼三 年,且能源轉型、儲能及電動車事業與市場發展趨勢一致,未來營收 及獲利成長可期。儲能及電動車充電事業起步,電動車市場發展性高 ,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成長動能。
中興電2022年營收185.53億元,年增2.93%,去年底並宣布拿下第 二期國道高速公路六站服務區充電站八年經營權,加上第一期四站, 以自有品牌iCharging運營的電動車充電站合計十站,隨著台灣電動 車普及趨勢,未來充電收入將逐漸增加。
市場看好,中興電受惠台電推動強韌電網計畫,高壓氣體絕緣開關 商機達500億元以上,多元布局綠能事業營收比重達65%,具備中長 期成長動能,在能源轉型、電廠擴充與電網強化等趨勢下,將帶動電 力事業顯著成長,目前在手訂單250億元。
華城新能源與儲電產業維持成長趨勢,強韌電網計畫電力設備需求 大增,法人估計2023年三大成長動能來自綠能/能源轉型、台電強韌 電網計畫及外銷,在手訂單較去年同期成長30%∼40%,營收成長樂 觀可期,預料今年獲利將超越去年。
另外,華城成本移轉及庫存調整成效顯現,訂單能見度長達二∼三 年,且能源轉型、儲能及電動車事業與市場發展趨勢一致,未來營收 及獲利成長可期。儲能及電動車充電事業起步,電動車市場發展性高 ,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成長動能。
今年上半年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需求仍有疲軟、庫存去化偏緩的窘況,近幾年全球興起EGS商機,帶動ESG產業受惠股異軍突起,今年仍可望繳出成長表現,其中,搶進ESG商機及台電強化電網市場的大同(2371)、東元及中興電、士電及華城,都是市場看好的個股。
大同總經理王金來表示,四大事業群中,電力及新能源事業營運占比已逾六成,是未來幾年帶動營運的火車頭。
企業節能減碳最快方式是將傳統馬達換成高效率馬達,大同及東元是國內主要馬達大廠,二家公司指出,馬達是占全球用電比例最高的設備,從高科技產業及傳統製造業,目前工廠機台馬達大多為直流設計,估計單是整廠換成高效能馬達就可省下15%至20%以上電量。
在新能源方面,大同及東元二大機電廠除建置太陽能發電案場,近年來也在儲能市場接單頗有斬獲,大同預計今年底前將完成建置共計超過100MW(百萬瓦)的儲能系統,年增逾一倍,也是今年營運重心之一。
東元總經理范炘先前表示,去年取得指標儲能案「龍潭儲能示範案統包工程」。其中龍潭超高壓變電所儲能系統是全台規模最大案場,規模達60MW,占台電自建儲能容量占比37.5%,東元將爭取台電儲能示範案,以及離岸風電陸域變電站和海上變電站的工程承包。
中興電是重電業產業龍頭,台電營收占比達四成以上,同時氣體絕緣開關GIS產品在345KV、161KV合計市占高達八成,今年營運仍將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
士電去年營收表現亮眼,股價近期也衝高,士電表示,重電、電裝事業今年持續看增,成長動能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電動汽機車動力系統及拓展重機外銷等,全年營收可望再戰新高。
華城去年受惠台電儲能題材,公司估今年營收至少成長15%,目前在手訂單持續增加,能見度達二至三年,對今年營收成長樂觀看待。
大同總經理王金來表示,四大事業群中,電力及新能源事業營運占比已逾六成,是未來幾年帶動營運的火車頭。
企業節能減碳最快方式是將傳統馬達換成高效率馬達,大同及東元是國內主要馬達大廠,二家公司指出,馬達是占全球用電比例最高的設備,從高科技產業及傳統製造業,目前工廠機台馬達大多為直流設計,估計單是整廠換成高效能馬達就可省下15%至20%以上電量。
在新能源方面,大同及東元二大機電廠除建置太陽能發電案場,近年來也在儲能市場接單頗有斬獲,大同預計今年底前將完成建置共計超過100MW(百萬瓦)的儲能系統,年增逾一倍,也是今年營運重心之一。
東元總經理范炘先前表示,去年取得指標儲能案「龍潭儲能示範案統包工程」。其中龍潭超高壓變電所儲能系統是全台規模最大案場,規模達60MW,占台電自建儲能容量占比37.5%,東元將爭取台電儲能示範案,以及離岸風電陸域變電站和海上變電站的工程承包。
中興電是重電業產業龍頭,台電營收占比達四成以上,同時氣體絕緣開關GIS產品在345KV、161KV合計市占高達八成,今年營運仍將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
士電去年營收表現亮眼,股價近期也衝高,士電表示,重電、電裝事業今年持續看增,成長動能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電動汽機車動力系統及拓展重機外銷等,全年營收可望再戰新高。
華城去年受惠台電儲能題材,公司估今年營收至少成長15%,目前在手訂單持續增加,能見度達二至三年,對今年營收成長樂觀看待。
大同(2371)昨(30)日宣布,取得大安超高壓變電所345kV電力變壓器設備暨水冷卻系統設備案,總計19.3億元。大同繼2022年底標得低壓智慧電表17.8億元、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案26.25億元後,再次贏得台電電網強韌計畫標案項目。大同強調,將持續全力爭取台電增設28座變電所案及電網強韌計畫的相關商機。
大同重電營收2022年較2021年成長超過三成,截至2022年底,在手訂單約55億元,受惠於台灣內需增加、台電電網強韌計畫、再生能源與儲能變電站需求,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5年底。
大安超高壓變電所即為電網強韌建設計畫主軸之「推動分散電網工程」重要項目。該案位於台北市東區市中心大樓,是首都核心變電樞紐,其冷卻系統與變壓器、電抗器設備裝置位置高度落差達100公尺,為重要關聯設備裝設位置落差最大,為全世界首例,大同重電事業團隊需克服設備冷卻能力、水管路可靠性、設備安裝工法之挑戰,確保都會變電所之最高安全。
大同重電營收2022年較2021年成長超過三成,截至2022年底,在手訂單約55億元,受惠於台灣內需增加、台電電網強韌計畫、再生能源與儲能變電站需求,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5年底。
大安超高壓變電所即為電網強韌建設計畫主軸之「推動分散電網工程」重要項目。該案位於台北市東區市中心大樓,是首都核心變電樞紐,其冷卻系統與變壓器、電抗器設備裝置位置高度落差達100公尺,為重要關聯設備裝設位置落差最大,為全世界首例,大同重電事業團隊需克服設備冷卻能力、水管路可靠性、設備安裝工法之挑戰,確保都會變電所之最高安全。
台電去年帳面虧損2,675億元,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昨(30)日於台電新春團拜致詞表示,今年台電向立法院編列虧損達2,785億元,兩年合計虧損將超過5,000億元,讓他直呼「我實在不想代理任內是累虧最多的董事長,這個實在是壓力很大。」
面對今年燃料成本及電價,曾文生說,今年國際能源價格有稍微緩和,但仍距離實際電價有一些距離,台電也會整理各國情勢給電價審議委員會參考。他更說,行政院長陳建仁甫上任,仍有許多事情需要報告才會再對外說明。
除了電價之外,曾文生也說,燃料採購上會持續提前部屬;風控中心成立後讓運作穩定有顯著效果,不僅可以減少維修成本,也可以不用常用到電力成本較高的機組,更重要是台電有好表現,也比較有辦法說服國人來反映國際能源價格。
另外,曾文生從去年303大停電後擔任台電代理董事長,迄今已代理近11個月。曾文生昨天致詞時說,內閣改組後,仍會持續擔任政務次長,並督導國營事業,但是否繼續代理台電董座則要看長官指示,「如果有好的董事長人選,我也覺得這個非常好,但是我只是要跟各位說我沒有要離開,我會跟大家一起工作。」
記者詢問曾文生是否暗示自身去留,他重申,自己還是督導能源的次長,董座就不知道,但這兩個位置,次長位置是確定的。
另外,針對夏天穩定供電,曾文生說明,核二2號機在3月14日屆期後,而台電早在一年前就有部屬,也提到大潭電廠8號機預計在夏天前也可以接受調度。
面對今年燃料成本及電價,曾文生說,今年國際能源價格有稍微緩和,但仍距離實際電價有一些距離,台電也會整理各國情勢給電價審議委員會參考。他更說,行政院長陳建仁甫上任,仍有許多事情需要報告才會再對外說明。
除了電價之外,曾文生也說,燃料採購上會持續提前部屬;風控中心成立後讓運作穩定有顯著效果,不僅可以減少維修成本,也可以不用常用到電力成本較高的機組,更重要是台電有好表現,也比較有辦法說服國人來反映國際能源價格。
另外,曾文生從去年303大停電後擔任台電代理董事長,迄今已代理近11個月。曾文生昨天致詞時說,內閣改組後,仍會持續擔任政務次長,並督導國營事業,但是否繼續代理台電董座則要看長官指示,「如果有好的董事長人選,我也覺得這個非常好,但是我只是要跟各位說我沒有要離開,我會跟大家一起工作。」
記者詢問曾文生是否暗示自身去留,他重申,自己還是督導能源的次長,董座就不知道,但這兩個位置,次長位置是確定的。
另外,針對夏天穩定供電,曾文生說明,核二2號機在3月14日屆期後,而台電早在一年前就有部屬,也提到大潭電廠8號機預計在夏天前也可以接受調度。
經濟部2022年四大國營事業獲利揭曉,呈現「兩黑、兩紅」。台電全年虧損達2,675億元,是去年油、電、糖、水四家中虧損最大者,從2021年獲利狀態一瞬間「紅翻黑」;中油去年同樣虧損達到2,123億元,「油電兄弟」2022年都不好過。幾家歡樂幾家愁,台糖去年獲利24.5億元;台水稅前盈餘為1.4億元,甩掉連續二年負成長。
台電去年因天然氣、燃煤價格飆漲,加上電價無法如實反映成本,全年虧損達2,675億元,較前年獲利256億元衰退近3,000億元,年減1,144.9%,一年間就從四大國營事業「營利王」變「虧損王」。而台電前年底累積虧損為434億元,去年底累積虧損一口氣突破3,000億元大關,達到3,091億元,負債比率高達93.6%。
政府為救台電,去年底已通過1,500億元增資預算,今年也將要把1,000億元的超徵稅收撥補給台電;台電預估今年將再虧2,785億元,相當於兩年虧掉5,400億元,財務黑洞不樂觀。
中油去年虧損2,123億元,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去年底受訪說,中油為配合政府照顧民生與工業用戶、穩定物價持續吸收汽柴油、LNG及液化石油氣產品價格,中油累計虧損也將突破2,000億元,達歷史新高。
此外,台糖去年營收達288.7億元、稅前淨利24.5億元,維持正成長。各事業部中,油品、砂糖、商品行銷、休閒遊憩及生物科技等五個事業部均有獲利。
然而,台糖精緻農業事業部去年因航運塞港影響旺季供貨時程,導致蘭花淘汰損耗增加;畜牧事業部則因去年推動豬場改建計畫影響毛豬銷售,雙雙出現虧損。
台水過去幾年因負擔稻作休耕補償費,及疫情期間針對工業用水及商業用水的紓困措施出現政策性虧損,去年終於由虧轉盈,稅前淨利為1.4億元。
台電去年因天然氣、燃煤價格飆漲,加上電價無法如實反映成本,全年虧損達2,675億元,較前年獲利256億元衰退近3,000億元,年減1,144.9%,一年間就從四大國營事業「營利王」變「虧損王」。而台電前年底累積虧損為434億元,去年底累積虧損一口氣突破3,000億元大關,達到3,091億元,負債比率高達93.6%。
政府為救台電,去年底已通過1,500億元增資預算,今年也將要把1,000億元的超徵稅收撥補給台電;台電預估今年將再虧2,785億元,相當於兩年虧掉5,400億元,財務黑洞不樂觀。
中油去年虧損2,123億元,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去年底受訪說,中油為配合政府照顧民生與工業用戶、穩定物價持續吸收汽柴油、LNG及液化石油氣產品價格,中油累計虧損也將突破2,000億元,達歷史新高。
此外,台糖去年營收達288.7億元、稅前淨利24.5億元,維持正成長。各事業部中,油品、砂糖、商品行銷、休閒遊憩及生物科技等五個事業部均有獲利。
然而,台糖精緻農業事業部去年因航運塞港影響旺季供貨時程,導致蘭花淘汰損耗增加;畜牧事業部則因去年推動豬場改建計畫影響毛豬銷售,雙雙出現虧損。
台水過去幾年因負擔稻作休耕補償費,及疫情期間針對工業用水及商業用水的紓困措施出現政策性虧損,去年終於由虧轉盈,稅前淨利為1.4億元。
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30日表示,雖今年核二廠2號機運轉執照3月 到期,加上大潭8號機建設較規劃晚,但會在夏天來臨前接受調度。 曾文生說,今夏整體供電應沒有問題。
台電昨舉行新春團拜活動,宣示今年穩定供電、淨零排放等二大目 標。會後曾文生指出,電源供需一年前就一直在估算,現在台電手上 握有未來18個月資料,以今年3月14日核二廠2號機的運轉執照屆期, 供電能力會減少98萬瓩,加上大潭新建8號機工程因疫情而延誤,但 仍預估今年夏天前可接受調度。
今年電源規劃方面,台電持續推動低碳燃氣機組更新計畫,如大潭 電廠8號機、通霄電廠小型發電機組及興達電廠新建燃氣機組,皆預 計加入今年供電行列。台電去年陸續亦與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等國 際大廠簽署技術合作備忘錄,推動既有燃氣發電機組「混氫」、燃煤 機組「混氨」發電示範。其中興達電廠混氫5%發電示範計畫將於2月 開工動土。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因國際燃料成本暴增,讓台電鉅額虧損,去年 和今年合計虧損恐逾5,400億元,他坦言「壓力也很大,實在不想代 理任內成為累虧最多的董事長」。曾文生說,經濟部會在3月召開電 價審議委員會,台電會整理全世界各個國家電力公司狀況,最近比較 好的消息是,國際能源價格包括天然氣、燃煤現貨價格都有比較緩和 ,但離現在實際電價還有一段距離,都會向委員說明。惟國內產業競 爭力是考量項目之一,並且要兼顧國內物價穩定,會整理各國狀況供 委員參考。
另台電內部成立工作中心,藉由調整排程精進發電,在供電備轉容 量有餘裕情況下,周末很多機組會解聯進行簡單檢修,就可及早發現 問題,以近期林口電廠為例,就有發現鍋爐內管線有瑕疵並進行更換 。
內閣總辭、經長王美花留任,曾文生也留任,是否會繼續代理台電 董事長?曾文生說,是否續代理尊重長官決定,但他仍為督導能源的 次長,沒有要離開,會跟大家(台電)一起工作,台電工作都是連續 的,會把工作做好做滿。
台電昨舉行新春團拜活動,宣示今年穩定供電、淨零排放等二大目 標。會後曾文生指出,電源供需一年前就一直在估算,現在台電手上 握有未來18個月資料,以今年3月14日核二廠2號機的運轉執照屆期, 供電能力會減少98萬瓩,加上大潭新建8號機工程因疫情而延誤,但 仍預估今年夏天前可接受調度。
今年電源規劃方面,台電持續推動低碳燃氣機組更新計畫,如大潭 電廠8號機、通霄電廠小型發電機組及興達電廠新建燃氣機組,皆預 計加入今年供電行列。台電去年陸續亦與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等國 際大廠簽署技術合作備忘錄,推動既有燃氣發電機組「混氫」、燃煤 機組「混氨」發電示範。其中興達電廠混氫5%發電示範計畫將於2月 開工動土。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因國際燃料成本暴增,讓台電鉅額虧損,去年 和今年合計虧損恐逾5,400億元,他坦言「壓力也很大,實在不想代 理任內成為累虧最多的董事長」。曾文生說,經濟部會在3月召開電 價審議委員會,台電會整理全世界各個國家電力公司狀況,最近比較 好的消息是,國際能源價格包括天然氣、燃煤現貨價格都有比較緩和 ,但離現在實際電價還有一段距離,都會向委員說明。惟國內產業競 爭力是考量項目之一,並且要兼顧國內物價穩定,會整理各國狀況供 委員參考。
另台電內部成立工作中心,藉由調整排程精進發電,在供電備轉容 量有餘裕情況下,周末很多機組會解聯進行簡單檢修,就可及早發現 問題,以近期林口電廠為例,就有發現鍋爐內管線有瑕疵並進行更換 。
內閣總辭、經長王美花留任,曾文生也留任,是否會繼續代理台電 董事長?曾文生說,是否續代理尊重長官決定,但他仍為督導能源的 次長,沒有要離開,會跟大家(台電)一起工作,台電工作都是連續 的,會把工作做好做滿。
大同再傳佳績,取得大安超高壓變電所345kV電力變壓器設備暨水 冷卻系統設備案,總計19.3億元。大同指出,重電事業營收2022年成 長超過3成,在手訂單約74億元,受惠內需增加、台電電網強韌計畫 、再生能源與儲能變電站需求,訂單能見度看到2025年底。
此次大同標得大安超高壓變電所案,是繼去年底標得低壓智慧電表 17.8億元、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案26.25億元後,再次贏得台電電 網強韌計畫標案項目。大同表示,將持續全力爭取台電增設28座變電 所及電網強韌計劃的相關商機。
大同表示,大安超高壓變電所為電網強韌建設計畫主軸的「推動分 散電網工程」的重要項目之一。該案位於台北市東區市中心大樓,是 首都核心變電樞紐,其冷卻系統與變壓器、電抗器設備裝置位置高度 落差達100公尺,創下重要關聯設備裝設位置落差最大的紀錄,為全 世界首例。
該案工程需克服設備冷卻能力、水管路可靠性、設備安裝工法的挑 戰,確保都會變電所的安全,全案預計2025年完工,未來完工後亦將 刷新國內電力工程界紀錄,寫下台灣電力工程里程碑。
大同重電事業專注於特高壓、大容量領域,為台灣唯一具承製345 kV 100M電抗器、6000KVA油式及9000KVA模鑄式非晶質變壓器產品的 製造商,爐用變壓器市占率為台灣第一。大同國產變壓器承製最大容 量的實績,包括大林電廠全台161kV等級三相一體式最大容量變壓器 ,及近期承製全球最大燃氣渦輪發電廠大潭電廠第8、9號機組超過5 00MVA容量的主變壓器。
此次大同標得大安超高壓變電所案,是繼去年底標得低壓智慧電表 17.8億元、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案26.25億元後,再次贏得台電電 網強韌計畫標案項目。大同表示,將持續全力爭取台電增設28座變電 所及電網強韌計劃的相關商機。
大同表示,大安超高壓變電所為電網強韌建設計畫主軸的「推動分 散電網工程」的重要項目之一。該案位於台北市東區市中心大樓,是 首都核心變電樞紐,其冷卻系統與變壓器、電抗器設備裝置位置高度 落差達100公尺,創下重要關聯設備裝設位置落差最大的紀錄,為全 世界首例。
該案工程需克服設備冷卻能力、水管路可靠性、設備安裝工法的挑 戰,確保都會變電所的安全,全案預計2025年完工,未來完工後亦將 刷新國內電力工程界紀錄,寫下台灣電力工程里程碑。
大同重電事業專注於特高壓、大容量領域,為台灣唯一具承製345 kV 100M電抗器、6000KVA油式及9000KVA模鑄式非晶質變壓器產品的 製造商,爐用變壓器市占率為台灣第一。大同國產變壓器承製最大容 量的實績,包括大林電廠全台161kV等級三相一體式最大容量變壓器 ,及近期承製全球最大燃氣渦輪發電廠大潭電廠第8、9號機組超過5 00MVA容量的主變壓器。
國際銅價回升,有助於線纜業者業績成長,華新等業者對今年營運 普遍樂觀看待。業者指出,目前全球銅庫存是歷史低點,而全球第二 大產銅國秘魯(銅產銷量約佔全球10%)政局持續動盪,影響產銅秩 序;另大陸防疫解封後對銅需求也增溫,供需情勢有利國際銅價走勢 。
業者表示,近期銅均價回升,線纜業者去年第三、四季接單時,就 依當時銅價先預購,今年第一季可使用相對便宜的銅板,加上台電繼 續執行強韌電網計畫,國內線纜業有機會參與台電標案,業者對今年 營運普遍正面看待。
英國倫敦金屬交易中心(LME)27日三個月期貨收盤價9,263.5美元 ,現貨行情9,242.24美元。
華新去年斥資逾5億美元投資兩家印尼冰鎳廠,每家都擁有4條冰鎳 產線、各年產5.5萬噸,其中印尼旭日冰鎳廠預計今年第一季正式量 產,華新依持股比例,今年可掌控2萬噸以上的冰鎳。
此外,華新去年也斥資2.1歐元收購義大利CAS不銹鋼廠7成股權, CAS不銹鋼主要應用在歐洲汽車、油氣、航太、醫療與機械加工產業 ,年產能約22萬噸,去年前三季營收7.3億歐元,華新去年12月起開 始認列營收。
業者表示,近期銅均價回升,線纜業者去年第三、四季接單時,就 依當時銅價先預購,今年第一季可使用相對便宜的銅板,加上台電繼 續執行強韌電網計畫,國內線纜業有機會參與台電標案,業者對今年 營運普遍正面看待。
英國倫敦金屬交易中心(LME)27日三個月期貨收盤價9,263.5美元 ,現貨行情9,242.24美元。
華新去年斥資逾5億美元投資兩家印尼冰鎳廠,每家都擁有4條冰鎳 產線、各年產5.5萬噸,其中印尼旭日冰鎳廠預計今年第一季正式量 產,華新依持股比例,今年可掌控2萬噸以上的冰鎳。
此外,華新去年也斥資2.1歐元收購義大利CAS不銹鋼廠7成股權, CAS不銹鋼主要應用在歐洲汽車、油氣、航太、醫療與機械加工產業 ,年產能約22萬噸,去年前三季營收7.3億歐元,華新去年12月起開 始認列營收。
全球第二大產銅國秘魯發生政治暴動,恐影響銅礦產銷,導致銅價 看漲。華新(1605)存貨價值大增,短線受惠,30日股價漲9.01%, 收在52元。
觀察三大法人動向,外資買超3萬4,756張,投信買超1,089張,自 營商買超6,017張,合計買超4萬1,862張。
法人指出,由於全球第二大產銅國秘魯發生政治暴動,市場擔憂銅 礦供給將受影響,同時LME銅庫存處於歷史低位,加上中國大陸疫情 解封後的需求帶動,LME銅價從1月初的每公噸8,300多美元,上漲至 目前的將近9,300美元,漲幅超過10%,將帶動電線電纜類股的營運 走強。同時,在台電推動強韌電網計畫下,線纜連結的需求大增,台 灣電線電纜大廠華新將優先受惠。
觀察三大法人動向,外資買超3萬4,756張,投信買超1,089張,自 營商買超6,017張,合計買超4萬1,862張。
法人指出,由於全球第二大產銅國秘魯發生政治暴動,市場擔憂銅 礦供給將受影響,同時LME銅庫存處於歷史低位,加上中國大陸疫情 解封後的需求帶動,LME銅價從1月初的每公噸8,300多美元,上漲至 目前的將近9,300美元,漲幅超過10%,將帶動電線電纜類股的營運 走強。同時,在台電推動強韌電網計畫下,線纜連結的需求大增,台 灣電線電纜大廠華新將優先受惠。
最近有幾則和台電相關的新聞,看了令人怵目驚心,顯然是能源政策出了嚴重問題,也成為蔡政府行政失靈的表徵。能源政策若再不改弦更張,恐怕會成為這兩年重大的民怨之一。
首先是,台電提醒民眾「在春節假期出遠門時要記得拔插頭」,理由竟然不是省電,而是綠電太多會造成民眾的損失和風險;因為今年春節假期長達十天,工廠、商業用電減少,預估用電負載僅1,750萬瓩,為全年最低,用電下降會導致電壓上升。另一方面,秋冬是離岸風電發電全盛期,再生能源滲透率,也就是風電、光電等不穩定電力在總電力系統中的占比,大年初二有望突破30%。若臨時風力、日照變強,火力機組來不及降載,影響電網穩定性,也會造成電壓飆升,甚至可能升至130伏特。若連續數小時都高過耐壓值範圍,老舊的電器絕緣不佳,可能導致電器損壞,或者更嚴重的是引起電線走火的公共安全問題。因此台電不得不呼籲民眾,將沒有使用的電器,例如除濕機、電視等插頭拔掉。台電也表示會採取降壓運轉措施,以確保用電安全。
問題是,目前再生能源滲透率將近30%,台電就呼籲民眾春節假期要拔插頭,而政府又大力推動風、光發電,依照台電的電力規劃,在2025年將提供15GW的不穩定電力,占當年尖峰負載30GW的滲透率將高達50%,而且滲透率還會逐年增高,豈不是以後的冬天,台電都要呼籲國人天天拔插頭,甚至最好不要插插頭?
更諷刺的是,台電才為春節不穩定供電而提醒民眾配合的同時,電力專家又指出「3月份的電力供應恐將吃緊」,因為核二廠2號機預計在3月14日停機除役,因疫情延宕的大潭電廠燃氣機組8號機在3月底、4月初才能併網測試。而5月之前還有其他機組還在歲修,「空窗期」如果又遇到氣溫提前飆高,則「5月極可能發生停電」。是否重演去年的3月3日大停電,以及前年5月的分區大停電,確實頗令人擔心。
台電只能盼望5月的天氣不要太熱。但是,看天吃飯不是長久之計,即使躲過今年的停電危機,也未能根本解決問題。明年6月核三廠1號機又要停機除役,等於進入完全非核階段,而燃氣機組上線速度可能無法填補供電缺口,因此電力專家預估明年停電的風險仍然很高。
換言之,蔡政府的能源政策出現左支右絀的問題,造成台電的營運有如天天走鋼索,時而害怕跳電、缺電、停電的危機,時而又擔心不穩定的綠電供給過剩,造成民眾損失或公安問題。民眾在無法安心、安全用電之餘,還要配合政府的提醒,已經無所適從了。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蔡總統的非核家園造成發電成本暴增,又亂開「電價十年不會大漲」的政治支票,加上參與制裁俄羅斯,10%的天然氣和15%的燃煤改從較貴的國家進口,讓台電去年的發電成本暴增,使得台電在去年和今年的累計虧損(還不包括未認列核四2,858億的興建費用),恐怕增至5,460億元。這些能源政策方面的錯誤和失職,全部要納稅人概括承受,除了在112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撥補1,500億元注資台電之外,還利用「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及特別預算,蒙混夾帶補貼台電數百億元。
有鑑於主管能源政策的經濟部部長,對於蔡政府本身能源政策的錯誤和謬失心知肚明,卻對過去幾年發生的停電事件,沒有負起任何的政治責任,立法院實有必要刪減對台電的注資補貼,才能促使蔡政府從頭務實檢討能源政策,讓台電回到專業自主營運,也才可能讓全民可以安心、安全使用不虞匱乏的電力。
首先是,台電提醒民眾「在春節假期出遠門時要記得拔插頭」,理由竟然不是省電,而是綠電太多會造成民眾的損失和風險;因為今年春節假期長達十天,工廠、商業用電減少,預估用電負載僅1,750萬瓩,為全年最低,用電下降會導致電壓上升。另一方面,秋冬是離岸風電發電全盛期,再生能源滲透率,也就是風電、光電等不穩定電力在總電力系統中的占比,大年初二有望突破30%。若臨時風力、日照變強,火力機組來不及降載,影響電網穩定性,也會造成電壓飆升,甚至可能升至130伏特。若連續數小時都高過耐壓值範圍,老舊的電器絕緣不佳,可能導致電器損壞,或者更嚴重的是引起電線走火的公共安全問題。因此台電不得不呼籲民眾,將沒有使用的電器,例如除濕機、電視等插頭拔掉。台電也表示會採取降壓運轉措施,以確保用電安全。
問題是,目前再生能源滲透率將近30%,台電就呼籲民眾春節假期要拔插頭,而政府又大力推動風、光發電,依照台電的電力規劃,在2025年將提供15GW的不穩定電力,占當年尖峰負載30GW的滲透率將高達50%,而且滲透率還會逐年增高,豈不是以後的冬天,台電都要呼籲國人天天拔插頭,甚至最好不要插插頭?
更諷刺的是,台電才為春節不穩定供電而提醒民眾配合的同時,電力專家又指出「3月份的電力供應恐將吃緊」,因為核二廠2號機預計在3月14日停機除役,因疫情延宕的大潭電廠燃氣機組8號機在3月底、4月初才能併網測試。而5月之前還有其他機組還在歲修,「空窗期」如果又遇到氣溫提前飆高,則「5月極可能發生停電」。是否重演去年的3月3日大停電,以及前年5月的分區大停電,確實頗令人擔心。
台電只能盼望5月的天氣不要太熱。但是,看天吃飯不是長久之計,即使躲過今年的停電危機,也未能根本解決問題。明年6月核三廠1號機又要停機除役,等於進入完全非核階段,而燃氣機組上線速度可能無法填補供電缺口,因此電力專家預估明年停電的風險仍然很高。
換言之,蔡政府的能源政策出現左支右絀的問題,造成台電的營運有如天天走鋼索,時而害怕跳電、缺電、停電的危機,時而又擔心不穩定的綠電供給過剩,造成民眾損失或公安問題。民眾在無法安心、安全用電之餘,還要配合政府的提醒,已經無所適從了。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蔡總統的非核家園造成發電成本暴增,又亂開「電價十年不會大漲」的政治支票,加上參與制裁俄羅斯,10%的天然氣和15%的燃煤改從較貴的國家進口,讓台電去年的發電成本暴增,使得台電在去年和今年的累計虧損(還不包括未認列核四2,858億的興建費用),恐怕增至5,460億元。這些能源政策方面的錯誤和失職,全部要納稅人概括承受,除了在112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撥補1,500億元注資台電之外,還利用「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及特別預算,蒙混夾帶補貼台電數百億元。
有鑑於主管能源政策的經濟部部長,對於蔡政府本身能源政策的錯誤和謬失心知肚明,卻對過去幾年發生的停電事件,沒有負起任何的政治責任,立法院實有必要刪減對台電的注資補貼,才能促使蔡政府從頭務實檢討能源政策,讓台電回到專業自主營運,也才可能讓全民可以安心、安全使用不虞匱乏的電力。
西班牙知名智慧電網解決方案業者iGrid T&D,去年底來台拜訪台灣產品總代理暨技術研發夥伴加雲聯網(ICP),展開為期一周的交流行程,期間走訪加雲團隊位於台北南港、台中及高雄總部辦公室,雙方團隊工程師除進行密切技術交流外,更造訪加雲正在執行的幾處案場,進一步了解台灣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狀況。
2009年成立的iGrid,在電力自動化及中高壓電網通訊監控擁有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團隊集結數十位電力監控系統知識專家,包含現場感測、I╱O模組、智慧型保護電驛(IED)、電力自動化、通訊協定和先進配電管理系統(ADMS)等,多年來為全球各地客戶提供智慧電網解決方案,已協助上百所各級變電站、發電廠、再生能源及儲能案場進行遠端監控與運維管理,客戶遍及全球各大洲。
iGrid旗下產品包含iControl SCADA、iGW及iRTU。iControl SCADA是一款能滿足各類能源應用需求的多功能控制和資料採集軟體;iGW提供強大的通訊協定轉換、網路備援;iRTU則負責採集現場資訊,產品支援多種通訊界面並具備可擴充性,能適應不同網路及光纖通訊。近年,加雲團隊將相關設備與系統廣泛應用於台灣多個電力能源案場並穩定運轉,憑藉著專業整合能力與通訊技術通過台電官方認證。
加雲聯網總經理廖佑晟表示,公司成立之初,原打算自主開發所有硬體產品與軟體系統,2019年認識iGrid後,即打消此念頭。iGrid T&D團隊擁有10多年智慧電網經驗,歐洲電力自動化技術本就發展得比台灣早,與其土法煉鋼,不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加雲具備完整研發團隊,除了是台灣唯一產品總代理,自2021年初雙方合作在加雲內部成立研發團隊,在iGrid既有產品基礎上共同開發,以符合台灣客戶及新能源市場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國際級的技術品質及本土優質即時的服務。
在專案執行上,加雲具備彈性開發優勢,可為客戶高度客製化,最重要的是,系統已經通過國內外上百個案場驗證,相較於新開發的系統,更加穩定可靠。
新的一年iGrid相當看好台灣市場,與加雲合作共同籌備台灣分公司,服務亞洲客戶,為滿足能源市場技術需求及人才培育目的,今年起雙方團隊每年將派遣2至4名工程師互訪、交流學習,共同發展能源物聯網應用方案,強化技術實力,也為加雲的年輕同仁擴展國際視野。
iGrid作為歐洲智慧電網解決方案提供者,與新能源時代整合專家ICP強強聯手,共創電力市場新局面。
2009年成立的iGrid,在電力自動化及中高壓電網通訊監控擁有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團隊集結數十位電力監控系統知識專家,包含現場感測、I╱O模組、智慧型保護電驛(IED)、電力自動化、通訊協定和先進配電管理系統(ADMS)等,多年來為全球各地客戶提供智慧電網解決方案,已協助上百所各級變電站、發電廠、再生能源及儲能案場進行遠端監控與運維管理,客戶遍及全球各大洲。
iGrid旗下產品包含iControl SCADA、iGW及iRTU。iControl SCADA是一款能滿足各類能源應用需求的多功能控制和資料採集軟體;iGW提供強大的通訊協定轉換、網路備援;iRTU則負責採集現場資訊,產品支援多種通訊界面並具備可擴充性,能適應不同網路及光纖通訊。近年,加雲團隊將相關設備與系統廣泛應用於台灣多個電力能源案場並穩定運轉,憑藉著專業整合能力與通訊技術通過台電官方認證。
加雲聯網總經理廖佑晟表示,公司成立之初,原打算自主開發所有硬體產品與軟體系統,2019年認識iGrid後,即打消此念頭。iGrid T&D團隊擁有10多年智慧電網經驗,歐洲電力自動化技術本就發展得比台灣早,與其土法煉鋼,不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加雲具備完整研發團隊,除了是台灣唯一產品總代理,自2021年初雙方合作在加雲內部成立研發團隊,在iGrid既有產品基礎上共同開發,以符合台灣客戶及新能源市場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國際級的技術品質及本土優質即時的服務。
在專案執行上,加雲具備彈性開發優勢,可為客戶高度客製化,最重要的是,系統已經通過國內外上百個案場驗證,相較於新開發的系統,更加穩定可靠。
新的一年iGrid相當看好台灣市場,與加雲合作共同籌備台灣分公司,服務亞洲客戶,為滿足能源市場技術需求及人才培育目的,今年起雙方團隊每年將派遣2至4名工程師互訪、交流學習,共同發展能源物聯網應用方案,強化技術實力,也為加雲的年輕同仁擴展國際視野。
iGrid作為歐洲智慧電網解決方案提供者,與新能源時代整合專家ICP強強聯手,共創電力市場新局面。
儲能管理系統(ESMS)在儲能系統與台電調度中心(ADCC)之間,扮演重要的角色,統籌最底層的電池櫃數據、PCS充放電效率、監控變壓器及開關等併網設備,並將狀態資訊上傳至台電ADCC,作為遠端調度使用。台普威能源得標的台電路園變電站儲能案,裝置容量20MW,為全台首座大型變電所儲能系統,加雲聯網在此專案負責儲能管理系統(ESMS)設計、規畫、製造及驗證,去年12月初順利加入系統。
加雲擁有台電智慧變電所建置的豐富經驗,協助台普威能源以IEC 61850作為全系統主要架構,符合台電推動的智慧電網標準,讓Modbus、DNP3.0不同通訊協議順暢轉換,再透過Gateway的邏輯運算,將現場收到的資料以IEC 61850 Report技術回傳至台電指定的配電調度中心及區域調度中心,完成即時監控。
在通訊處理及交換器專屬機櫃設計,加雲採用國際大廠西門子的IEC 61850專用交換器,以及西班牙iGrid T&D的iRTU及iGW產品。為達到最好的網路通訊穩定度,全數採用平行備援機制PRP網路架構,以專業的網通技術為儲能系統進行資料收集及協議轉換,便於智慧型保護電驛(IED)、儲能貨櫃資訊(EMS)、功率調節系統(PCS)、變壓器(TR)、數位電表(Meter)及饋線開關(CGIS)等設備資訊整合到加雲的PowerSCADA,提供操作者最即時、直觀、人性化的操作系統。最後導入IEC 62443資訊安全防火牆,讓系統更安全、有保障。
加雲在儲能系統實績除了路園案,其他台電自建案,如台南鹽田(15MW)、桃園龍潭(60MW)、宜蘭冬山(60MW)以及金門古寧儲能系統(6MW)等,皆參與設計、規畫、執行、測試。台電至2025年預計自建儲能160MW,加雲負責上述5個案子的ESMS建置,在電網級儲能系統的資通訊整合與電控服務上,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加雲擁有台電智慧變電所建置的豐富經驗,協助台普威能源以IEC 61850作為全系統主要架構,符合台電推動的智慧電網標準,讓Modbus、DNP3.0不同通訊協議順暢轉換,再透過Gateway的邏輯運算,將現場收到的資料以IEC 61850 Report技術回傳至台電指定的配電調度中心及區域調度中心,完成即時監控。
在通訊處理及交換器專屬機櫃設計,加雲採用國際大廠西門子的IEC 61850專用交換器,以及西班牙iGrid T&D的iRTU及iGW產品。為達到最好的網路通訊穩定度,全數採用平行備援機制PRP網路架構,以專業的網通技術為儲能系統進行資料收集及協議轉換,便於智慧型保護電驛(IED)、儲能貨櫃資訊(EMS)、功率調節系統(PCS)、變壓器(TR)、數位電表(Meter)及饋線開關(CGIS)等設備資訊整合到加雲的PowerSCADA,提供操作者最即時、直觀、人性化的操作系統。最後導入IEC 62443資訊安全防火牆,讓系統更安全、有保障。
加雲在儲能系統實績除了路園案,其他台電自建案,如台南鹽田(15MW)、桃園龍潭(60MW)、宜蘭冬山(60MW)以及金門古寧儲能系統(6MW)等,皆參與設計、規畫、執行、測試。台電至2025年預計自建儲能160MW,加雲負責上述5個案子的ESMS建置,在電網級儲能系統的資通訊整合與電控服務上,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稅收超出預算數屬於中央的3,800億元中,行政院計畫透過特別條例,將其中1,000億元規模撥補勞健保、挹注台電,這塊大餅怎麼分?經濟部長王美花昨(17)日表示,希望爭取愈多愈好;勞動部長許銘春則說,盼爭取至少三分之一以上,而衛福部長薛瑞元預估健保基金分到200億元。
主計長朱澤民則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各部會都期待愈多愈好,但總額僅1,000億元,實際分配仍待討論。
因勞保破產危機,政院自2020年起逐年撥補勞保基金200億、220億、300億元,今年總預算預計撥補450億元,目前在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中,也規畫部分撥補勞保。若勞保基金能順利爭取三分之一以上,全年撥補勞保基金額度將上看780億元。
立法院經濟、內政、財政、交通、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等五委員會聯席會議昨日併案審查「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多位部會首長列席備詢。
去年稅收亮眼,行政院規畫中央政府可運用的3,800億元中,其中有1,000億元用於撥補勞保及健保基金財務缺口,並同時挹注台電資源,進行電價補貼。然而不少在野黨立委擔憂,預算分配情形不明,恐形成空白授權。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昨日質詢時關注,這1,000億元要如何分配,執政黨應清楚說明。
薛瑞元表示,今年度已有240億元公務預算撥補,因此今年不用調漲保費,但明年可能有小缺口,整體缺口約200億元左右。
許銘春則說,希望至少三分之一以上能撥補勞保。換句話說約333億元以上。
王美花說,這確實連動到三部會,盼在合理撥補勞健保以外的金額,都能撥補台電虧損,希望愈多愈好,曾銘宗追問,是否爭取五、六百億元,也就是半數以上,王美花並未進一步回應。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質詢王美花,特別條例的目的之一是要穩定物價,通過後,能否承諾不漲電價?但王美花說,電價將交由電價審議委員會審議,現在挹注台電,跟未來電價是兩回事。
台電虧損嚴重,2022年虧損2,675億元,史上最多。
主計長朱澤民則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各部會都期待愈多愈好,但總額僅1,000億元,實際分配仍待討論。
因勞保破產危機,政院自2020年起逐年撥補勞保基金200億、220億、300億元,今年總預算預計撥補450億元,目前在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中,也規畫部分撥補勞保。若勞保基金能順利爭取三分之一以上,全年撥補勞保基金額度將上看780億元。
立法院經濟、內政、財政、交通、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等五委員會聯席會議昨日併案審查「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多位部會首長列席備詢。
去年稅收亮眼,行政院規畫中央政府可運用的3,800億元中,其中有1,000億元用於撥補勞保及健保基金財務缺口,並同時挹注台電資源,進行電價補貼。然而不少在野黨立委擔憂,預算分配情形不明,恐形成空白授權。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昨日質詢時關注,這1,000億元要如何分配,執政黨應清楚說明。
薛瑞元表示,今年度已有240億元公務預算撥補,因此今年不用調漲保費,但明年可能有小缺口,整體缺口約200億元左右。
許銘春則說,希望至少三分之一以上能撥補勞保。換句話說約333億元以上。
王美花說,這確實連動到三部會,盼在合理撥補勞健保以外的金額,都能撥補台電虧損,希望愈多愈好,曾銘宗追問,是否爭取五、六百億元,也就是半數以上,王美花並未進一步回應。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質詢王美花,特別條例的目的之一是要穩定物價,通過後,能否承諾不漲電價?但王美花說,電價將交由電價審議委員會審議,現在挹注台電,跟未來電價是兩回事。
台電虧損嚴重,2022年虧損2,675億元,史上最多。
群創昨(17)日舉行「台電群創太陽能併聯啟動儀式」暨「智能循環液晶萃取中心揭牌」記者會,南科二廠╱三廠設置裝置容量達6MW的太陽能裝置正式併網台電,預計年發電量可達788萬度,是用電大戶綠電政策實施以來,第一家以廠房屋頂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及率先併網的科技大廠。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表示,群創依用電大戶綠電政策規範需建置40MW的太陽能裝置容量,建置工程均已發包,力拚今年底前、提前三年達成政府2025年用電大戶條款,建置10%電力契約容量的綠電自發自用。群創下個月有一個廠區的裝置將進入併聯。群創每年在ESG領域投入的資本支出,約介於8至10億元之間。
群創董事長洪進揚指出,近年積極能源轉型,克服高科技製造業者擔心無塵室屋頂建置光電的風險,在安全、耐候、高效等面向皆採用高規格設計,南科二廠及三廠提早併網達標,未來將在其他廠區規劃布建,持續邁向2030年RE20的綠色承諾。
群創2019年耗資2億元,攜手工研院技術合作,打造全球第一座液晶萃取中心,近期更導入零廢棄零汙染自動化製程、強化潔淨生產,昨天「智能循環液晶萃取中心」也盛大揭牌、首度亮相。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表示,群創依用電大戶綠電政策規範需建置40MW的太陽能裝置容量,建置工程均已發包,力拚今年底前、提前三年達成政府2025年用電大戶條款,建置10%電力契約容量的綠電自發自用。群創下個月有一個廠區的裝置將進入併聯。群創每年在ESG領域投入的資本支出,約介於8至10億元之間。
群創董事長洪進揚指出,近年積極能源轉型,克服高科技製造業者擔心無塵室屋頂建置光電的風險,在安全、耐候、高效等面向皆採用高規格設計,南科二廠及三廠提早併網達標,未來將在其他廠區規劃布建,持續邁向2030年RE20的綠色承諾。
群創2019年耗資2億元,攜手工研院技術合作,打造全球第一座液晶萃取中心,近期更導入零廢棄零汙染自動化製程、強化潔淨生產,昨天「智能循環液晶萃取中心」也盛大揭牌、首度亮相。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昨(17)日表示,年初拜會客戶,客戶們對今年產業景氣多持「審慎樂觀」看法,期望第1季能夠成功築底、第2季開始緩步走揚。他認為,未來只要不再有黑天鵝等干擾因素,面板產業可望逐步加溫迎來春天。
群創光電昨日在南科三廠,舉行「台電群創太陽能併聯啟動儀式」暨「智能循環液晶萃取中心揭牌」記者會。楊柱祥表示,期待第2季電視面板有機會緩步上揚。至於尚在去化庫存的IT面板,寄望5、6月間稍來好消息。屆時,也比較能夠觀察第3季開學季返校潮是否帶來強勁的旺季前訂單需求。
群創2022年合併營收2,237.15億元,年減36.1%,是2010年首季完成合併奇美電子及統寶「三合一」以來、13年新低。群創去年前三季累計稅後純損155.97億元,較前年同期由盈轉虧,EPS -1.5元,也是近十年同期新低。
各界殷切期盼面板產業迎來春天,楊柱祥說,產業春天有如季節性氣候、溫度變化一般,是逐月、逐季緩步加溫,只求今年不要再出現太多無法掌控的黑天鵝、綠天鵝、灰犀牛。在此前提下,相信「春天」是可以審慎期待的。
今年首季因元月的春節假期較長、 2月的工作天數較少,預料營運仍將在低谷徘徊,群創仍提供員工配合春節安排特休假的選項。對於媒體追問「是否已經看到產業U型底部反彈訊號」,楊柱祥說:「我們期待。」
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的面板報價預測,電視面板庫存處於健康水位,各面板廠持續控管稼動率以對應淡季偏弱的需求,預期電視面板價格元月仍持平。但IT面板因品牌客戶庫存仍偏高,少數監視器尺寸跌幅將再收斂。
群創近期實施「65專案」人力精簡計畫,楊柱祥表示,近年不定期推出,這是鼓勵同仁思考樂齡退休的一個選項。在期望員工平衡職涯生活規畫的同時,群創也有優於勞基法的孝親假、陪親假等措施。
群創光電昨日在南科三廠,舉行「台電群創太陽能併聯啟動儀式」暨「智能循環液晶萃取中心揭牌」記者會。楊柱祥表示,期待第2季電視面板有機會緩步上揚。至於尚在去化庫存的IT面板,寄望5、6月間稍來好消息。屆時,也比較能夠觀察第3季開學季返校潮是否帶來強勁的旺季前訂單需求。
群創2022年合併營收2,237.15億元,年減36.1%,是2010年首季完成合併奇美電子及統寶「三合一」以來、13年新低。群創去年前三季累計稅後純損155.97億元,較前年同期由盈轉虧,EPS -1.5元,也是近十年同期新低。
各界殷切期盼面板產業迎來春天,楊柱祥說,產業春天有如季節性氣候、溫度變化一般,是逐月、逐季緩步加溫,只求今年不要再出現太多無法掌控的黑天鵝、綠天鵝、灰犀牛。在此前提下,相信「春天」是可以審慎期待的。
今年首季因元月的春節假期較長、 2月的工作天數較少,預料營運仍將在低谷徘徊,群創仍提供員工配合春節安排特休假的選項。對於媒體追問「是否已經看到產業U型底部反彈訊號」,楊柱祥說:「我們期待。」
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的面板報價預測,電視面板庫存處於健康水位,各面板廠持續控管稼動率以對應淡季偏弱的需求,預期電視面板價格元月仍持平。但IT面板因品牌客戶庫存仍偏高,少數監視器尺寸跌幅將再收斂。
群創近期實施「65專案」人力精簡計畫,楊柱祥表示,近年不定期推出,這是鼓勵同仁思考樂齡退休的一個選項。在期望員工平衡職涯生活規畫的同時,群創也有優於勞基法的孝親假、陪親假等措施。
群創台南三廠於17日進行自設太陽能台電併聯啟動儀式,案場設置 容量6MW,預計年發電量788萬度,成為用電大戶綠電政策正式實施以 來,首家以廠房屋頂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並率先併網的科技大廠,併 網時間較法令要求2025年期限提早約三年。
群創董事長洪進揚指出,台南二/三廠提早併網達標,其他廠區持 續布建,邁向2030年RE20綠色承諾。國科會南科管理局長蘇振綱表示 ,群創累計至2022年底,太陽光電設置量已達8MW,在南科園區整體 太陽光電設置量中排名居冠,且今年將再完成設置6MW之太陽光電量 ,總累積設置量將達到14MW,相當於22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台電副總蕭勝任指出,半導體與面板業占科技業60%用電量, 政 府優先推動屋頂型綠電,訂定2025年達到8GW。群創支持經濟部用電 大戶條款,五年(2025)內需建置10%電力契約容量的綠電自發自用 ,設置容量總共48MW,自法令公告後即與能源局、台電配合加快施工 、以提早達標,堪稱綠電領頭羊,共同建構經濟部綠電省道。
此外,從電子垃圾挖礦是ESG關鍵趨勢之一,2019年耗資2億元,群 創與工研院技術合作,打造全球第一座液晶萃取中心,近期導入零廢 棄零污染自動化製程,潔淨生產,以「智能循環液晶萃取中心」盛大 揭牌。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指出,整廠國際輸出,再生電視問世是二項重要 目標。2019∼2022年群創處理3,445噸廢棄玻璃(相當於288萬片42吋 面板),以創新溶劑循環萃取模式萃取1.7噸液晶純化再利用,再製 92萬片42吋再生電視,成效卓越。每處理1,000噸液晶玻璃,即可減 少507.2噸二氧化碳排放,循環經濟再升級。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國內每年報廢的液晶面板高達7,000∼8, 000噸,在經濟部科技專案及環保署補助下,合作開發出廢液晶面板 處理再利用技術,將廢棄面板中之的液晶、銦和玻璃各別分離、處理 後進行再利用。
群創董事長洪進揚指出,台南二/三廠提早併網達標,其他廠區持 續布建,邁向2030年RE20綠色承諾。國科會南科管理局長蘇振綱表示 ,群創累計至2022年底,太陽光電設置量已達8MW,在南科園區整體 太陽光電設置量中排名居冠,且今年將再完成設置6MW之太陽光電量 ,總累積設置量將達到14MW,相當於22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台電副總蕭勝任指出,半導體與面板業占科技業60%用電量, 政 府優先推動屋頂型綠電,訂定2025年達到8GW。群創支持經濟部用電 大戶條款,五年(2025)內需建置10%電力契約容量的綠電自發自用 ,設置容量總共48MW,自法令公告後即與能源局、台電配合加快施工 、以提早達標,堪稱綠電領頭羊,共同建構經濟部綠電省道。
此外,從電子垃圾挖礦是ESG關鍵趨勢之一,2019年耗資2億元,群 創與工研院技術合作,打造全球第一座液晶萃取中心,近期導入零廢 棄零污染自動化製程,潔淨生產,以「智能循環液晶萃取中心」盛大 揭牌。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指出,整廠國際輸出,再生電視問世是二項重要 目標。2019∼2022年群創處理3,445噸廢棄玻璃(相當於288萬片42吋 面板),以創新溶劑循環萃取模式萃取1.7噸液晶純化再利用,再製 92萬片42吋再生電視,成效卓越。每處理1,000噸液晶玻璃,即可減 少507.2噸二氧化碳排放,循環經濟再升級。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國內每年報廢的液晶面板高達7,000∼8, 000噸,在經濟部科技專案及環保署補助下,合作開發出廢液晶面板 處理再利用技術,將廢棄面板中之的液晶、銦和玻璃各別分離、處理 後進行再利用。
環保署在農曆年前陸續將重大開發案環評「清倉」,不過真正燙手山芋何時處理仍是未知數,目前審查中的環評案,爭議最大的基隆協和電廠改建計畫,由於新任基隆市長謝國樑選前曾簽署承諾書,持反對態度,為此案平添變數,環評何時通過,至今仍遙遙無期。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主要是將協和電廠既有四部燃油機組拆除,改建兩部總裝置容量260萬瓩以下的燃氣複循環機組,並填海造陸興建四接;然而環保團體擔憂珊瑚礁生態遭受衝擊,向環委喊話退回此案,並發起地方「護海公投」,拒絕填海造地。
九合一選舉前,護海公投發起團隊「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就已向五位基隆市長候選人發出承諾書,要求承諾當選後拒絕四接填海造陸,謝國樑選前簽署,對此案態度明確。
未來四接不僅環評恐再掀波瀾,也可能遭到地方公投挑戰,中央、地方恐因能源轉型再度交火。
台電推動協和電廠四接案,從最一開始須填海造地29.25公頃,到2.0版縮減到剩18.6公頃,最新方案則縮減至14.5公頃,強調朝最精簡用地規畫,並可迴避電廠外側潛堤區珊瑚。
台電先前也表示,協和電廠在北部地區具有供電平衡與電網穩定的任務,有其必要性及急迫性。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主要是將協和電廠既有四部燃油機組拆除,改建兩部總裝置容量260萬瓩以下的燃氣複循環機組,並填海造陸興建四接;然而環保團體擔憂珊瑚礁生態遭受衝擊,向環委喊話退回此案,並發起地方「護海公投」,拒絕填海造地。
九合一選舉前,護海公投發起團隊「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就已向五位基隆市長候選人發出承諾書,要求承諾當選後拒絕四接填海造陸,謝國樑選前簽署,對此案態度明確。
未來四接不僅環評恐再掀波瀾,也可能遭到地方公投挑戰,中央、地方恐因能源轉型再度交火。
台電推動協和電廠四接案,從最一開始須填海造地29.25公頃,到2.0版縮減到剩18.6公頃,最新方案則縮減至14.5公頃,強調朝最精簡用地規畫,並可迴避電廠外側潛堤區珊瑚。
台電先前也表示,協和電廠在北部地區具有供電平衡與電網穩定的任務,有其必要性及急迫性。
為了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經濟部預計在風電光電、氫能、前瞻 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等五大項目,預計投入1,783億元,確 保2030、2050年等目標如期達成。其中,中油將成氫能推動重要支柱 ,預計今年規劃第一座示範加氫站,推出氫能車加氫服務。
能源局表示,為減少電力排碳,需大量發展低碳及無碳電力,再生 能源必須快速且大量建置,其中太陽光電最終裝置容量要達到40至8 0GW(百萬瓩),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選商才剛完成,將一路規劃至20 35年,經濟部預估投入經費分別為14.75億元及219.63億。
除此,氫氣未來為終極潔淨能源,因應2050年淨零碳排,國際氫應 用以發電、工業、運輸等市場為主,據國際能源署(IEA)資料顯示 ,全球氫氣供應量將超過每年5.3億噸,綠氫生產需大量再生能源電 力,預期2040年後供應將大增。
能源局規劃三階段帶動氫能,2022年起開始第一階段進行環境消防 級安全盤點,以及混氫示範規劃。2025年起第二階段陸續進行間歇性 供氫燃燒,且裝置容量要大於100MW(百萬瓦),混氫比例要達到5% 。2030年第三階段達到氫能發電廠試燒,混燒比例要達到5%。
值得注意的是,中油在氫能發展將扮演關鍵角色。經濟部規劃,2 023年中油建置國內第一座示範加氫站,先推出氫能車加氫服務,未 來逐步發展氫能商業模式,吸引氫能需求車輛交通網,創造更多低碳 運具。
另氫能燃料電池也是重要選項之一,中油研究著重在天然氣重組產 氫技術,搭配電池堆系統,建構完整氫能燃料電池系統,規模容量可 為家用型1kW(千瓦)。同時也將利用廠區價格較低廉的餘氫,進行 250kW以上高溫燃料電池規劃。
至於前瞻能源,經濟部將積極推動地熱發電、生質能、海洋能等。 地熱分三階段推動,透過示範獎勵辦法,擴大調查地熱潛在區域,預 計2025年裝置量達到20MW,2030年達到56至192MW。
此外,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後,有部分能源有間歇特性,需強化電網 及發展儲能,讓電網達到穩定平衡,因此,台電將先強化再生能源併 網點及輸電路線架設,減少區域電網間傳輸問題,加寬線路容量的同 時,會新設直接供應電力到科學園區及產業園區的線路。
能源局表示,為減少電力排碳,需大量發展低碳及無碳電力,再生 能源必須快速且大量建置,其中太陽光電最終裝置容量要達到40至8 0GW(百萬瓩),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選商才剛完成,將一路規劃至20 35年,經濟部預估投入經費分別為14.75億元及219.63億。
除此,氫氣未來為終極潔淨能源,因應2050年淨零碳排,國際氫應 用以發電、工業、運輸等市場為主,據國際能源署(IEA)資料顯示 ,全球氫氣供應量將超過每年5.3億噸,綠氫生產需大量再生能源電 力,預期2040年後供應將大增。
能源局規劃三階段帶動氫能,2022年起開始第一階段進行環境消防 級安全盤點,以及混氫示範規劃。2025年起第二階段陸續進行間歇性 供氫燃燒,且裝置容量要大於100MW(百萬瓦),混氫比例要達到5% 。2030年第三階段達到氫能發電廠試燒,混燒比例要達到5%。
值得注意的是,中油在氫能發展將扮演關鍵角色。經濟部規劃,2 023年中油建置國內第一座示範加氫站,先推出氫能車加氫服務,未 來逐步發展氫能商業模式,吸引氫能需求車輛交通網,創造更多低碳 運具。
另氫能燃料電池也是重要選項之一,中油研究著重在天然氣重組產 氫技術,搭配電池堆系統,建構完整氫能燃料電池系統,規模容量可 為家用型1kW(千瓦)。同時也將利用廠區價格較低廉的餘氫,進行 250kW以上高溫燃料電池規劃。
至於前瞻能源,經濟部將積極推動地熱發電、生質能、海洋能等。 地熱分三階段推動,透過示範獎勵辦法,擴大調查地熱潛在區域,預 計2025年裝置量達到20MW,2030年達到56至192MW。
此外,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後,有部分能源有間歇特性,需強化電網 及發展儲能,讓電網達到穩定平衡,因此,台電將先強化再生能源併 網點及輸電路線架設,減少區域電網間傳輸問題,加寬線路容量的同 時,會新設直接供應電力到科學園區及產業園區的線路。
立法院16日對「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 條例草案」進行朝野協商,結論是政院版和國民黨版都交付經濟、內 政、財政、交通、社福衛環等五個委員會聯席審查,19日進行總預算 和特別條例表決。
2022年超收稅負4,950億元,其中3,800億元屬於中央稅收,如何使 用這筆超收稅負,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行政院會上周四(12日)通過的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 包括1,000億元用於撥補勞健保和台電虧損、1,000億元用於建立韌性 經濟,其餘1,800億元中的1,400億元用於全民發放6,000元現金。
而國民黨則提出「稅收超徵全民共享發放特別條例草案」,僅針對 1,800億元超收稅負用於全民共享。國民黨立院總召曾銘宗表示,行 政院的特別條例案涵蓋太廣,但國民黨版僅針對全民普發現金,因此 要求立法院對政院版和國民黨版進行委員會審查。
在朝野協商後決定,政院版和國民黨版都交付經濟、內政、財政、 交通、社福等五個委員會聯席審查,審查時間為17日、18日,且不提 復議。柯建銘表示,目前只有政院版及國民黨團版草案,沒有其他黨 團提出版本。
若是聯席委員會對特別條例有共識,將於19日表決。同時,當天也 將表決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總預算三讀後,蔡政府才能進行閣揆調整 ,否則必須由新任閣揆重新提出總預算案。
2022年超收稅負4,950億元,其中3,800億元屬於中央稅收,如何使 用這筆超收稅負,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行政院會上周四(12日)通過的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 包括1,000億元用於撥補勞健保和台電虧損、1,000億元用於建立韌性 經濟,其餘1,800億元中的1,400億元用於全民發放6,000元現金。
而國民黨則提出「稅收超徵全民共享發放特別條例草案」,僅針對 1,800億元超收稅負用於全民共享。國民黨立院總召曾銘宗表示,行 政院的特別條例案涵蓋太廣,但國民黨版僅針對全民普發現金,因此 要求立法院對政院版和國民黨版進行委員會審查。
在朝野協商後決定,政院版和國民黨版都交付經濟、內政、財政、 交通、社福等五個委員會聯席審查,審查時間為17日、18日,且不提 復議。柯建銘表示,目前只有政院版及國民黨團版草案,沒有其他黨 團提出版本。
若是聯席委員會對特別條例有共識,將於19日表決。同時,當天也 將表決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總預算三讀後,蔡政府才能進行閣揆調整 ,否則必須由新任閣揆重新提出總預算案。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