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夏季來了,台灣的電價也隨之調整。大家可能都有所耳聞,每到夏天,台電的電價就會有所上升,這個做法已經實施了整整30年。為什麼會這樣呢?讓我們來詳述一下。 首先,我們先看看數字。根據台電的統計,一般住家在非夏季的用電量,平均每戶每月大約是287度,電費約為546元。但一到夏天,用電量會增加,平均每月達到404度,電費則是956元,整整多了410元啊!這個差異可見一斑。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解釋,夏季電價從每年的6月1日到9月30日,已經實施了30年。這個夏季電價是採用六段累進收費的方式,對一般用戶來說,每月使用404度電,電價會調漲約二成,也就是增加106元。如果用電量達到最高級距的1,001度以上,調幅會達到27.4%。 雖然夏季電價調升是導致電費增加的一個因素,但徐造華強調,夏天用電量本身就比其他時間多,所以這也是電費增加的原因之一。 對於夏季電價的調整,徐造華也提醒民眾,今年同樣有節電獎勵。只要用電量比去年同期每少1度,就可以獲得0.6元的節電獎勵金。此外,若民眾在前二年活動都尚未登錄,今年還是機會參加。 徐造華還建議民眾,現在可以申請改用智慧電錶,這樣可以根據時間電價收費,區分尖峰用電。他特別建議每月使用700度以上、或是用電時間集中在離峰時間的民眾,改用智慧電錶,這樣可以更明顯地省下電費。 總結來說,夏季電價的調整,對於用戶來說,可能會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但只要我們能夠善用節電措施,同時利用智慧電錶等科技產品,也能在享受夏日的同時,為環境和荷包做出貢獻。
台灣電力公司即將於6月1日啟動夏月電價,這項措施將持續四個月,直到9月30日。根據台電的用電資料,一般民眾在非夏月的平均用電量為287度,而夏月則增加至404度。由於夏季用電量上升以及電價調整,家庭用電的戶均電費將比非夏月時增加約410元。值得注意的是,120度以下的用電量不會調漲,但其他各級距的電價將提高13至27%不等。 今年農曆閏四月,夏天似乎來得比往年早,為了合理反映不同季節的供電成本差異,台電決定繼續實施夏月電價。雖然部分工商團體呼籲暫停夏月電價,但台電長官沈榮津表示,已對困難企業減免水電費,若再增加補貼可能對台電財務造成壓力,因此仍將如期實施。 夏月電價的級距設定如下:120度以下用戶的電價維持不變,為每度1.63元;121至330度的用電量將調漲13%,電價為每度3.52元;331至500度調漲22%;501至700度調漲22%;701至1,000度調漲23%;1,001度以上則調漲27%,每度電價為6.41元。這樣的調整旨在提醒民眾節約用電。 台電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徐造華指出,根據台電的用電資料,民眾在6月至9月的夏月用電量將比非夏月時多支出近4成的電費。一般住家在非夏月的平均電價為546元,而夏月則增至956元,每戶每月平均將增加410元電費支出。其中,用電量增加的電費約佔304元,夏月電價影響約106元。10月1日將恢復非夏月電價。 徐造華還提到,今年1月至3月的用電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成長,但4月受疫情影響有所下滑。1月至4月,各縣市工業售電增加13.39億度,成長3.7%,但服務業受疫情影響,售電減少1.13億度,負成長約1%。5月天氣逐漸變熱,用電量增加,可能會部分抵消服務業的負成長。他預估,今年夏季瞬間尖峰負載約為3,791萬瓩,供電能力超過4,100萬瓩,備轉容量率平均超過10%,供電相當充裕。
台北市東區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韓修和表示,誠品敦南店熄燈,短期內不免對人流有影響,但長期來說,東區會有商辦、商場和飯店等,都呈現正向發展。
韓修和說,近年來誠品與消費層面出現分離現象,會去誠品的消費者比較不會在商圈消費,但最近消費者聽到敦南店要關店,這半個月來,人潮比上個月增四成。
他認為,昨日敦南店正式熄燈,對於周邊高級餐廳、酒吧和餐酒館的人流,甚至對面SOGO敦化館必定有影響,因為早上有不少貴婦會先去誠品喝咖啡,下午再去百貨逛街,短線影響難免。
雖先前許多大店關門熄燈,但東區店面暗了又亮,如NET今年5月初開幕,彷彿為整個東區點燈,加上6月寶雅東區第二間門市將開幕,在大型時尚品牌進駐下,顯示企業看好東區發展,而大品牌也將引入更多人流。
值得注意的是,誠品敦南店將改為商辦,SOGO復興館旁邊正義國宅都更已近完工,未來將有商場,以及富邦懷生大樓、元大商銀總部、還有台電變電所將轉型為飯店等,這些都將成為東區新地標。
另外,國際快時尚品牌H&M位於東區的台北忠孝店今年4月30日開幕,為H&M北部首家全新概念店,占地三層樓,購物空間達480坪,目前H&M周邊的國際快時尚品牌,還有西班牙品牌ZARA、日本迅銷集團旗下UNIQLO(優衣庫)、GU(極優)等。
加上美妝生活用品店龍頭寶雅今年4月公告取得使用權資產,租下台北東區三角窗、位於忠孝東路三段原NET忠孝三店的位置,這將是寶雅插旗東區的第二家店面,預計今年6月中或月底開幕,顯見寶雅跨出中南部有成,站穩北部美妝雜貨霸主地位。
另外,NET以每月320萬元租下永福樓,今年5月開出三層樓的店,東區重回往日榮景指日可待。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夏季電價自每年6月1日到9月30日止,已經實施30年。夏季電價採六段累進收費,一般用戶夏季每月使用404度,電價約調漲二成、增加106元,若用電達最高級距1,001度以上,調幅達27.4%。
若是採抄電錶、兩個月收一次帳單,以一般用戶平均用電來算,夏季電價啟動後,帳單可能比前期多出800多元,民眾會嚇到,懷疑「怎麼差這麼多」,但他強調,除夏季電價調升因素之外,夏天用電量本來就比其他時間多很多。
徐造華提醒,今年同樣有節電獎勵,用電比去年同期每少1度,就可獲得0.6元節電獎勵金,若民眾在前二年活動都尚未登錄,今年仍可登錄參加。
徐造華指出,現在民眾可以申請改用智慧電錶,就可以以時間電價收費,區分尖峰用電,尤其建議每戶每月使用700度以上、或是用電時間集中在離峰時間的民眾改換智慧電錶,較能明顯省到電費。
今年農曆閏四月,夏天腳步似提前5、6月來到,為合理反映不同季節供電成本差異,每年6月1日∼9月30日實施4個月夏月電價。而今年有疫情干擾,原工商團體大聲疾呼,應暫停實施夏月電價,但經長沈榮津表示,已針對艱困企業減免水電費,若再加碼補貼恐對台電財務造成負擔,因此如期實施夏月電價。
夏月電價級距120度以下用戶不調漲(每度為1.63元),每月用電在121∼330度調漲13%,331∼500度調漲22%(每度3.52元),501∼700度漲22%,701∼1千度調漲23%,1,001度以上調漲27%(每度6.41元),藉此提醒民眾節約用電。
台電副總兼發言人徐造華表示,依台電用電資料顯示,民眾6月至9月夏月用電量,約比非夏月多支出電費近4成。一般住家非夏月平均電價為546元,夏月平均電價則增為956元,夏月每戶每月平均會增加410元電費支出,其中,用電量增加電價占304元,夏月電價影響占106元,10月1日即恢復非夏月電價。
徐造華表示,今年1∼3月用電量與去年同期比較有所成長,但4月受疫情部分下滑。其中1∼4月各縣市工業售電增加13.39億度,仍成長3.7%,但服務業受疫情影響明顯,售電減少1.13億度,負成長約1%,而5月天氣漸熱,用電增加,可能抵消部分負成長。他說,今年估夏季瞬間尖峰負載約3,791萬瓩,供電能力逾4,100萬瓩,備轉容量率平均逾10%,供電相當充裕。
台電嘉興街都更案即將啟動,預計帶來30億元投資,更新後價值將達90億元!這個位於大安區、面積達1,500坪的大面積基地,因地理位置優越,一直受到業界高度關注。國家住都中心昨(28)日表示,招商文件草案已開放閱覽,預計6月底公告招商,吸引眾多建商的目光。
這個都更基地以台電現有的嘉興街學生宿舍土地為主,並併入鄰近老舊住宅土地,形成一個完整的街廓。由於位於大安區,周邊交通方便、生活機能完善,因此這個地段非常受到業界青睞。過去十年來,由於私有產權複雜,這個基地的都更一直難以推動。但國家住都中心接手後,透過挨家挨戶拜訪,已成功爭取98%私地主的支持,為都更案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嘉興街基地的規劃將包括三棟大樓,設計為智慧綠能示範社區,低樓層將作為零售業使用。台電將分回一棟大樓,用於出租住宅;北市府則約分回300坪土地,用於社福空間。雖然這些都是初步規劃,但未來的發展令人期待。
此外,嘉興街案也將引發業界的搶標熱潮。目前已有五、六家建商鎖定此案,預計招商公告後,將會出現激烈的競爭。而信義兒福一帶的六塊都更基地也正向前邁進,其中B1-1基地已與國美建設簽約,B1-2基地則正在招商中,將打造複合服務型出租住宅。這些都標誌著台灣城市更新進程的加速。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該都更基地是以台電現有的嘉興街學生宿舍土地為主,併入鄰近老舊住宅土地,劃定完整街廓為更新地區,由於此案位於大安區,周邊交通設施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地段精華,一直受到業界高度關注。
過去十年來,從建商到營建署,從民辦都更轉到公辦都更,進度一直呈現牛步,主因私有產權複雜。除台電、北市府以外,還有67位私有土地所有權人,是近年來產權相當複雜的基地,都更難以推動。
國家住都中心在2018年接手後,展現誠意挨家挨戶拜訪,全力爭取私地主信任,直到目前已有98%私地主簽下同意書,預計6月底公告招商,7月底舉行招商說明會,8月底招標截止。
嘉興街基地的土地使用分區為第一種商業區、第三種住宅區,預計興建三棟,規劃為智慧綠能示範社區,低樓層做零售業使用。台電將分回完整一棟,預計出租住宅使用;北市府約分回300坪,將做為社福空間。但這僅是初步規劃,仍待後續實際開發而定。
據了解,嘉興街案受到業界高度重視,目前至少有五、六家建商鎖定此案,未來正式公告招商後,可望出現熱烈搶標盛況。此外,信義兒福一帶的六塊都更基地也往前邁進。國家住都中心表示,其中信義兒福B1-1基地已於今年3月與國美建設簽約,透過產權交換方式,將兒福幼兒園搬至新大樓;而B1-2基地採設定地上權方式,目前正在招商,將打造複合服務型出租住宅。
台灣電力公司近來在綠電市場上展開了積極的動作,成為全台綠電供應的領頭羊。根據最新消息,台電在4月成功獲得能源局核發的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預計在5月的股東會上將提出變更章程及營業項目,專注於再生能源售電業的經營。這一舉動旨在推動國內綠電市場的活絡,預計全年台電在交易平台將提供高達8.4億度的綠電,這將使台電成為台灣最大的綠電供應商。 台電副總經理徐造華在記者會上強調,台電將持續穩定投入開發新的再生能源來源。他提到,今年年中將完工的七股鹽田光電場,以及年底完成的離岸風場1期計畫,都將有大量的再生能源發電裝置投入市場,這將進一步確保台電作為全台綠電供給者的地位。 對於未來的綠電規劃,徐造華表示,將先觀察首年綠電交易平台狀況,並根據實際的供需情況來調整整體規劃。若民間對綠電的需求增加,台電將盡力滿足這一需求。然而,在推動綠電發展的同時,台電也將全力配合國家能源政策,確保在綠電開發的道路上穩步前進。 目前,台電已經完成了彰濱光電、彰工風力等大型案場的建設,並持續在火力電廠、變電所等場所安裝太陽能板或風力發電機,不斷提升自身的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台電的這些努力,不僅為台灣的綠色能源發展做出了貢獻,也為國內綠電市場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在綠電市場的布局越來越廣,近期更是大膽邁向自由化交易的新篇章。根據最新消息,台電已確定今年底將能提供約8.4億度的綠電供應量,這個數字相當驚人,顯示台電在綠能發展上的堅定決心。此外,台電於4月份已成功取得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為了迎接這個里程碑,台電在股東會議將提出相關議題進行審議,預計5月底前將完成所有手續。 台電在去年11月獲得經濟部的批准,新增「再生能源售電業」的營業項目。這意味著台電不僅是能源生產者,也將成為售電商。4月,台電順利通過能源局的核發,取得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為進一步的發展鋪下了堅實的基礎。未來,台電將在標準檢驗局規劃的綠電交易平台開始銷售自建的綠電。 至於8.4億度的綠電供應量,來自於台電自建的再生能源案場,這些案場已通過標準局的查核。這一數字讓台電在綠電市場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力,預計將在股東會議通過後,正式投入綠電交易平台,成為供應者的一份子。台電這次邁向自由化交易的決策,不僅將帶動台灣綠電市場的發展,也將為台灣的綠能轉型貢獻一份力量。
台電說明,去年11月獲經濟部同意,新增「再生能源售電業」營業項目,已於今年4月獲能源局核發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預定在5月股東常會提案審議。章程變更及營利事業變更登記後,即可於標準檢驗局規劃之綠電交易平台開始銷售綠電。
台電指出,盤點至今年底,台電自建案場並通過標準局查核之再生能源,全年可供給綠電市場約8.4億度電,等到股東會通過後,將投入綠電交易平台,成為供給者之一。
台電副總經理徐造華表示,台電持續穩定投入開發新的再生能源來源,像今年年中即將完工的七股鹽田光電場、年底完成的離岸風場1期計畫,都有大量再生能源發電裝置投入市場,台電成為全台最大綠電供給者。
未來綠電規劃,徐造華說,會先觀察首年綠電交易平台狀況,整體供需量需視實際情況而定,若民間需求端增加,台電會盡力投入,惟為了整體國家能源政策,在開發綠電腳步,台電也會全力衝刺。截至今年,台電已完成彰濱光電、彰工風力等大型案場,另持續使用火力電廠、變電所等場所建置太陽能板或風力發電機。
台灣電力公司再創佳績,帶動不動產市場新動能!近期,台灣壽險業界不動產投資熱潮再起,根據仲量聯行統計,今年第一季國內前十大壽險業者可用於不動產投資的資金餘額達到6.21兆元,季增1.9%,創近十季新高。其中,國泰、南山、富邦、新光、中信等壽險大老闆紛紛出擊,總計可投資額度達4.8兆元,顯示出對不動產市場的高度興趣。 在眾多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以1.39兆元的資金餘額領先群倫,南山人壽與富邦人壽分居亞軍與季軍,資金餘額分別為1.18兆元與1.01兆元。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表示,雖然疫情對商用不動產市場造成一定影響,但不少企業正積極評估投資機會。 此外,政府標案也為不動產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南港轉運站BOT案、台電AR-1-2、台北車站E1E2土地都更案等,標案金額超過1,000億元,預計將吸引建商與壽險公司積極評估投資。在這波不動產投資熱潮中,台灣電力公司也將扮演關鍵角色,帶動不動產市場的發展。
壽險業者中,可投資在不動產的資金規模前五大壽險業者包括國泰、南山、富邦、新光、中信等,總計這五家業者當前可投資額度達到4.8兆元,這也是近十季以來新高水準。若論銀彈排名,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可投資在不動產的資金餘額最多的是國泰人壽,約在1.39兆元,其次是南山人壽約1.18兆元,第三是富邦人壽,也有1.01兆元的水準。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表示,今年首季,壽險公司能動用在投資不動產的前三大餘額都超過1兆元,雖然目前疫情使商用不動產市場觀望,交易量收斂,但不少企業正抓準時機積極評估中。
仲量聯行也統計,未來即將登場的政府標案金額超過1,000億元,包括南港轉運站BOT案、台電AR-1-2、台北車站E1E2土地都更案等,潛在的投資機會依舊不少,預計建商與壽險公司也會積極評估。
【新聞專訪】低利搶錢風潮興起!台電、台積電等大企業債發行金額創紀錄,利率創新低點
最近這段時間,台灣企業界可真是熱鬧非凡啊!根據最新的數據,4月份的企業債發行量突破了千億大關,整整有1,054.5億元呢!這個數字可是比第一季的發債總量還多出76%啊!其中,台積電、台電、台泥等知名企業都紛紛發行債券,金額都超過了200億元,而日月光控股的債券也破百億元。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現在的利率真的很低啊!這都謝謝我們的央行啦!從3月份開始,央行就陸續降息,結果現在的市場利率低到了史上新低點。就拿最新的5年期和10年期公債標售來說,利率分別下滑到了0.437%和0.508%,真的是史無前例的低啊!
這個低利率的好時機,讓許多企業都紛紛出手,希望能以更低成本的資金進行營運。像是台積電和台電,他們發行的公司債都被市場視為「類公債」,在這個低利率的環境下,他們的債券票面利率也創下了新低點,分別為5年期0.52%和7年期0.56%,10年期則是0.6%和0.58%。
不僅如此,其他像台泥、日月光投控、統一企業、亞泥、和潤以及遠東新等企業,他們的債券票面利率也普遍創下了新低紀錄。例如,台泥的5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約為0.56%,而日月光投控的債券則是百億元以上的規模。
券商們分析,這次低利率的債券發行潮,不僅反映了企業對資金的渴求,也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經濟前景的谨慎態度。這麼低廉的資金成本,讓企業在這個特殊時期有了更多的動力去進行投資和擴張。
雖然目前市場利率已經非常低,但還是有券商預測,如果疫情持續影響,企業債的成本還有可能進一步下探。所以,現在出手還是比較賢明的選擇啊!
這次的債券發行潮,對台灣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同時也要提醒大家,在追求低成本資金的同時,也要謹慎評估市場風險,避免因為盲目投資而造成損失。
趁利率低檔搶錢。券商指出,統計4月以來已有逾千億元(1,054.5億元)公司債發行潮出籠,為第一季合計發債總量598.38億元的1.76倍;其中台積電、台電、台泥發債金額都逾200億元,日月光控股也發債百億元以上。
櫃買中心統計,4月發行大規模公司債個案,金額逾200億元的包括台積電、台電、台泥等,日月光投控也有百億元,其他統一、亞泥、和潤、遠東新等各在60∼85.5億元,還有一些規模相對小的個案。
券商主管認為,央行降息底定,企業搶進發債籌資,有利降低資金成本,面對經濟前景不佳,除了「省到就是賺到」外,也有好公司先搶現金部位的意味。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中央銀行第一季理事會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救市,使原本就過剩的市場資金進一步擴大,利率下殺也帶動公司債發行熱潮,企業紛以更低的成本進場籌資,券商主管表示,央行3月降息以來,5年及10年期公債標售利率均創下史上最低,「企業此時不發債,更待何時」。以最新一期5年及10年期公債標售為例,利率各下滑至0.437%及0.508%的空前低點。
券商主管解釋,信用評等為AAA的台積電及台電,發行的公司債一向被市場定位為「類公債」,4月台積電5年期票面利率降至0.52%,台電7年期為0.56%,二公司的10年期各降至0.6%及0.58%,與第一季同年期票面利率相較,省了至少4、5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
4月大型指標公司債還有台泥、日月光投控、統一企業、亞泥、和潤及遠東新等,5年期的票面利率約0.56∼0.7%,普遍都是最低紀錄。
券商表示,現在市場利率「只有更低、沒有最低」,如果疫情一直拖下去,不排除公司債成本還會再下探。
另外,最新標售的中油177億元公司債,5年、7年、10年及15年期得標利率各為0.52%、0.58%、0.61%、0.72%,也都創下新低水準。中龍鋼鐵50億元5年期公司債得標利率僅0.73%,預計5月初發行。
台灣電力公司近況報導:疫情影響下電競宅經濟興盛,台電競業運營利多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全球各地都受到影響,不僅經濟活動受到打擊,也帶來了新的商機。在這波疫情影響下,電競(Esports)行業逆勢成長,特別是在台灣,許多相關業者因而獲得營運利多。
根據全球電競產數據分析機構Newzoo的統計,從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由於各國實施封鎖、封城及禁足等措施,導致人們待在家中的時間增加,這也讓PC版的各類型電競遊戲人氣飆升。其中,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增長達4成,佔比達46%,成為僅次於MOBA的第二大遊戲類型。
儘管MOBA及格門類遊戲的玩家數量並未明顯增加,但既有玩家的遊戲時間卻顯著增加。這種趨勢也讓OTT串流媒體上電競收視人數增長,預計今年全球電競觀眾將達4.95億人口,電競串流媒體的收入也將從原本的0.18億美元增長至近0.2億美元,並在2023年成長至0.34億美元以上。
Newzoo對2020年全球電競經濟活動營收總額進行了估計,將原先預估的11餘億美元小幅下調4%,降至10.59億美元。同時,預測2023年的營收將從原來的15.56億美元增長至15.98億美元。
在收入來源方面,來自相關活動票務及周邊商品的收入規模將從原估的1.2餘億美元減少至約1億美元,而媒體版權交易及商業贊助的收入規模則分別下修3~5%,降至6.15億與1.76億美元。
看好疫情全球蔓延,遠端辦公與電競需求激增,台灣系統品牌廠如宏碁、華碩、微星等,對今年電競筆電業務持樂觀態度。宏碁、華碩去年電競PC營收持續增長,預計今年第二季後將迎來換機潮,兩廠目標持續成長。微星則看好新一代CPU及GPU平台新品推出,將帶動主板、顯卡與競筆電等產品線銷售,預計全年營收將續增。台灣遊戲廠方面,鈊象、網龍、宇峻、智冠等公司今年營收預期將續站高,部分公司甚至有望實現倍增成長。宇峻今年首季推出新作,下半年將有新作推出,預計全年營收獲利將有雙位數增幅。智冠則將透過整合線下支付系統,預計全年營收獲利將以兩位數幅度雙增。
全球電競產數據分析機構Newzoo統計,自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為止,在各國陸續封鎖國境及封城、發布禁足等限令下,Newzoo也發現PC版中各類型的電競遊戲多有所增長,其中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大幅提長達4成,比重來到46%,成為僅次於MOBA(多人線上戰略遊戲)的第二大遊戲類。不過MOBA及格門類遊戲.未有明顯的玩家數增長,但既有玩家的遊戲時間則明顯拉長。
由於疫情帶來的電競宅經濟效益、推升OTT串流媒體上電競收視人數增長,Newzoo預估今年全球電競觀眾將達4.95億人口,同時電競串流媒體的收入也將因此從原本的0.18億美元,增長至達近0.2億美元,至2023年並將成長至達0.34億美元以上。
先前Newzoo對2020年全球電競經濟活動營收總額估值下修,將原先預估的11餘億美元小幅下調4%、降至10.59億美元,同時微幅上修2023年的預測估值將從原15.56億美元、成長至15.98億美元。
其中,來自相關活動票務及周邊商品的收入規模將從原估的1.2餘億美元,減少至約1億美元,另在媒體版權交易及商業贊助收入規模,則分別下修3∼5%,降至6.15億與1.76億美元。
雙A品牌廠宏碁、華碩去年來自電競PC(含桌機、筆電及顯示器)事業營收皆仍維持增長力道,預期今年在Intel、AMD及NVIDIA等CPU、GPU大廠自第二季起陸續端出下一世代平台新品帶動下,兩業者皆對今年第二季後的電競換機需求看法審慎樂觀,並續訂下今年要持續成長目標。
微星則樂估在受惠新一代CPU及GPU平台新品推出後,將挹注其在包括主板、顯卡與競筆電等產品線新品銷售動能,除將為其整體毛利率及獲利能力帶來正面挹注外,亦預期全年營收將續增。
另一方面,法人認為,台遊戲廠2019年的整體營收以微幅年增、287.44億元水準續維持在高檔,加上產業獲利結構的改變,使得台遊戲研發業者受惠端遊轉手遊、海外授權與AI數據分析等趨勢帶動下,可望拉抬其整體營持續站高、營業淨利貢戲比重亦隨之提升。
法人預期,鈊象可望受惠推出新手遊平台帶來成長動能,同時在耕耘海外市場、拓展用戶人數下,推升其今年度營收有逾3成的年增幅。網龍預期今年將有遞延上市的手遊大作推出,明年起還有至少9款新作排隊等上市,法人樂估其今年營收有近倍增的大幅成長外,獲利表現則將有翻倍年增。
去年下半年恢復營運正成長走勢的宇峻,今年首季推出的新作在解決初期伺服器流量與平台刷退的問題後,遊戲在雙平台上有持穩表現,法人預估其下半年還將有新作推出、繼續拉抬其營運動能,拉升其全年營收獲利皆有雙位數增幅。
至於事業群橫跨遊戲產業上中下游領域的智冠,在遊戲通路的主業務除了持穩位居台今首大平台外,業務營收亦為其集團穩定的獲利來源,法人認為,除了其子公司如網龍及遊戲新幹線都將挹注集團營運動能外,其旗下金流業務亦可望藉由整合線下支付系統、拉抬營運轉虧為盈,預估智冠全年營收獲利亦將以兩位數幅度雙增。
台灣電力大廠斯其大(6648)近期傳來喜訊,成功奪得台電智慧型電子式電表標案,總金額約1.79億元(含稅),這次成功在智慧電表市場上再添一戰果。預計今年第三季到第四季將進行安裝作業。 斯其大昨(15)日公布,今年累計訂單金額已突破10.7億元,預計從第二季度開始,出貨金額將逐月攀升。公司表示,目前電子表與機械表的售價差距已經縮小,幾乎打平,這也是推動智慧電表普及的一大動力。全台目前有1400萬具電表,未來有望逐步進行汰換。在台電的強力推動下,今年預計將有100萬具智慧電表陸續更換。 斯其大作為美國Itron在台灣的合作伙伴,透過技術移轉與改良,其產品能夠符合本地化需求,這也是成功取得台電標案的原因之一。斯其大強調,公司產品多元化、技術力強,並且能夠滿足本地化特殊規格需求,這是爭取業績的三個關鍵要素。在台電智慧電表的供應中,斯其大占比約達二成,是重要的供應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