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郭智輝5日首次赴立法院接受經濟委員會質詢,多名立委擔憂,台 灣將發展AI、半導體產業,極需大量電力,風、光等綠電不定,供電 是否無虞?他表示,彌補AI發展用電,優先考慮太陽能,因為太陽光 電創造電力最快,尤其蓋一座電廠需要耗費6年時間,但蓋光電廠能 從6年縮短至2年時間,因此未來仍全力推動綠能,尤其優先考慮推進 光電,且在儲能、智慧電網調度下,供電一定能夠穩定。
他進一步補充,AI蓬勃發展會有多大,目前只能推估,現正與台電 討論、檢驗可供給多少,如果不足,就要蓋新的電廠,若要蓋新的電 廠,就需要大家來支持台電蓋新電廠。
他也對台電虧損由行政院撥補一事直言,他個人不支持這樣的補助 方式,經營一個企業還是不能虧損,沒有「有政府台電不會倒」這回 事,台電財務就是要靠自身努力去賺錢;並承諾7月中將提出台電虧 損解決方案。
對核電,郭智輝坦言,目前「法」還存在,還是必須依法行事。如 果「法」解除,核三延役,核二也可以,「沒有人講核二不行」,他 說,法沒有解除,核電廠要檢驗、測試都需編列預算,「法沒有拿掉 ,我連準備都沒有辦法準備。」。
他說,能源政策大方向仍然沒有改,第一,就是滿足大家用電;第 二,穩定供電、維持品質;第三,努力降低用電者的成本。
郭智輝所指的「法」是《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及相關子法,主 管機關是核安會,根據現行法令規定,核電廠運轉執照最長40年,若 核電要延役,須於執照有效期間屆滿前5年至15年申請展延,也就是 說,需移除申請期限限制,即可為核三、甚至已除役的核二延役解套 。
<p>**配合淨零目標及電價調漲 公股銀行祭出省電妙招**</p> <p>為響應政府淨零碳排政策及因應電價上漲帶來的營業成本壓力,公股銀行紛紛推出各種省電措施,力求「一年比一年省」。</p> <p>根據統計,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去年及今年調漲電價後,銀行業平均用電成本增加約14%。儘管部分銀行去年用電量未顯著成長,但電費支出仍隨電價調漲而攀升,對營業成本造成壓力。</p> <p>為降低電價影響,公股銀行積極推動節電措施,成效顯著。例如,合作金庫銀行去年用電量較前年減少約9%,台灣銀行去年節電率達7.7%,預估今年節電率將與去年持平。</p> <p>各家銀行採行的節電妙招包括汰換老舊高耗能空調設備、提升照明設備能源效率、調整辦公室溫度設定以及關閉不必要的照明設備等。此外,部份銀行還導入能源管理系統,智慧控管機房及辦公室用電。</p> <p>例如,華南銀行去年電費支出增加18%,預估今年將再成長至20%。為此,華銀已建置智能配電櫃,加強機房用電控管。土地銀行則計劃汰換八家分行的空調設備,以節能空調系統提升減碳效益。兆豐銀行除更新老舊設備外,還將購買綠電,預計減少碳排量5,957.3公噸。</p> <p>公股銀行的節電成果可見一斑。透過積極推動各種省電措施,不僅有助於降低電價影響,也進一步推動淨零碳排目標,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p>
台電持續投資電網強化 亞力獲利再創新高
受惠於台灣電力公司(台電)「電網強化計畫」的推動,以及半導體產業擴廠帶來的電力設備需求,亞力(1514)目前在手訂單已達103億元,法人預估今年營收和獲利將持續創下新高紀錄。
亞力主管表示,公司已獲得晶圓代工雙雄在海外建廠的訂單,去年已出貨約7~8成,今年第一季再出貨2~3成,目前正進入收尾階段。此外,亞力也獲得晶圓半導體龍頭廠商的認可,採購電力設備的訂單從產線延伸到台灣廠區,預計今年若通過認證,將為亞力帶來可觀的營運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台電今年將採購20億元的配電(饋線)自動化開關產品,亞力預計可拿下50%的訂單,金額約為10億元。此外,亞力在楊梅廠的變壓器二廠已於去年11月完工,預估每年可新增10~15億元的改良型和亭置式變壓器訂單。
此外,台電去年為提升供電穩定性,釋出了新竹科學園區STATCOM統包變電所20.5億元的標案,預計工程時程約三年,未來還有8所合約金額約200億元的市場商機。亞力及關聯企業每年也能從氣體絕緣變電站(GIS)標案中獲得10~15億元的訂單,且金額預計將逐年增加。
亞力主管表示,公司4月合併營收為6.0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7.55%,主要受去年第二季基期較高的影響。累計前四月合併營收為26.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95%。亞力預估今年全年出貨量和營收將優於去年,且由於自製產品的比例增加,今年的毛利率也將高於去年的17.78%。
值得注意的是,亞力目前的在手訂單中,來自台電的佔比達40%,半導體產業佔20%,軌道交通佔10%,綠能佔5%。隨著台灣電力持續投資電網強化,以及產業需求的增長,亞力未來在電力設備產業的發展前景仍相當看好。
台電去年及今年調漲電價,銀行業平均漲14%,據公股銀估算,去 年用電量即使零成長,營業成本也因漲價增加不少,今年努力節電也 會再更努力。華南銀行去年電費支出增加18%,預估今年能會再增至 20%;第一銀行估算今年用電成本支出增加約1,100萬元;彰化銀行 的去年電費支出年增3%∼4%。
華銀表示,去年較前年用電量雖無成長,但電費支出卻增加18%; 今年低壓尖峰度單價調漲甚鉅,行舍用電特性又以低壓尖峰時段居多 ,因此用電支出必然會再大幅成長,可能會超過去年,估計約20%。 但就整體營運成本結構來看,電費所占比率不高,影響幅度相對小。
兆豐銀行指出,去年全行水電費1.41億元,占營業費用約0.53%, 對營業費用增加幅度有限。
為讓電價影響更小,也為配合淨零政策,公股銀持續推動各項節電 方式,收到不錯的成效。合庫銀行去年用電量就比前一年少約9%, 節電措施例包括舉辦營業單位節電競賽、關閉營運據點直立、橫式招 牌及不必要的照明設備,及中午休息時間辦公室及機房關燈、汰換L ED燈具、調整燈具配置及減盞、調整冰水主機配置與運轉時間、調高 室內設定溫度、建置機房冷熱通道及高架地板等,今年再為銀行資訊 部的機房建置智能配電櫃。
臺灣銀行去年節電率達7.7%,約省下223萬度電,年減碳約1,105 公噸,預估今年節電比約與去年相當,節電措施也延續過去方式,持 續辦理汰換老舊、高耗能空調設備,並逐步導入能源管理系統,提升 能源使用效率。
其他公股銀各有節電成效,方式多為汰換照明及空調設備,其中, 土地銀行預計今年完成八家分行汰換老舊空調案採購,採用高效率節 能空調系統,提升減碳效益,預估可節電57,500度,減少碳排28.5噸 ;兆豐銀除老舊設備更新外,今、明二年合計將購買12,035千度綠電 ,估計二年減少碳排量5,957.3公噸。
亞力主管表示,亞力獲得晶圓雙雄海外建廠訂單,去年出貨7∼8成 ,今年第一季出貨2∼3成,目前進入收尾工作。亞力獲晶圓半導體龍 頭大廠首肯,採購電力設備訂單從產線延伸到台灣廠區,今年若通過 認證,將增添未來營運動能,至於晶圓大廠日本二廠建廠所需的變壓 器等電力設備,最快明年初貨。
亞力指稱,台電年度採購20億元配電(饋線)自動化開關產品,亞 力可拿到50%、約10億元訂單。亞力楊梅廠變壓器二廠去年11月完工 後,預估每年可取得改良型及亭置式變壓器10億∼15億元訂單。
亞力表示,台電去年為增加穩定供電,釋出新竹科學園區STATCOM 統包變電所20.5億元標案,預計工程三年多可完工,未來還有8所、 每所200∼300MVA,總金額約200億元的市場商機。此外,氣體絕緣變 電站(GIS)標案,亞力及關聯企業每年約可獲10億∼15億元訂單, 且將逐年上升。
亞力主管指稱,4月合併營收6.03億元、年減17.55%,主因是去年 第二季基期偏高,累計前四月合併營收26.65億元、年增3.95%。亞 力估今年全年出貨及營收有機會勝過去年,且由於自製產品占比增加 ,今年毛利率可望優於去年的17.78%。亞力目前在手訂單103億元, 訂單來自台電占比40%、半導體業20%、軌道10%及綠能5%。
**元晶發表新世代量子太陽能模組**
台灣太陽能電池大廠元晶(6443)昨天舉辦發表會,推出採用新式N型 TOPCon 技術的「量子系列」太陽能模組。
元晶總經理洪振仁表示,新模組具有高效率和低價格優勢,預計今年年底前可供應 1GW 的量子模組,將提振下半年的營運表現。
元晶表示,量子系列模組採用 TOPCon M10 電池技術,目前產能已達 500MW,預計第 3 季將再轉換 500MW 從 PERC 製程到 TOPCon,年底將達到總產能 1GW。
新款模組的轉換效率達 23% 以上,單片瓦數接近 600 瓦,優於業界平均水準。對比前一代產品,相同土地面積可增加 15% 以上的發電量,有效降低發電成本和節省土地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元晶的量子 Pro 系列採用台灣生產的電池和模組,符合政府模組 VPC 標準,主要針對台灣電力公司的躉售客戶設計。至於量子系列模組則由元晶自行採購電池,並設計和製造,提供客戶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優勢。
業界人士分析,過去國內採用 CPPA 模式的太陽能電廠,因成本考量偶有採用東南亞產品的情況。未來考量案場可靠度、保固等因素,元晶的量子系列在價格和技術上具有競爭優勢,有助於國產太陽能產品提升競爭力。
洪振仁指出,新政府上任後積極了解產業困境,與去年相比已有所改善,對未來發展感到樂觀。
面對企業界對穩定供電的需求,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表示,政府正研擬多元供電措施,其中將評估核能的可能性,並納入公開討論。不過,他強調「非核家園」政策不變,核電仍不在綠電範圍內。
曾文生表示,產業界最重視的是安全穩定的供電,對電力的來源並無特別要求。然而,對於核能的考量牽涉法令、社會共識和安全等多重因素。
針對核電廠延役問題,曾文生表示,目前法規不允許,必須依法辦理。政府願意公開討論核能政策,但非核家園政策仍舊維持。
曾文生指出,目前台電評估短期內供電無虞,因此核能並不在討論之中。他表示,台電正積極發展綠氫轉換工程,民間企業也紛紛投入備援電力,使用藍綠氫取代柴油發電,這都是淨零碳排的務實作法。
**台灣電力領航供電 無虞,核三備援迎戰AI用電** 隨著核三廠1號機即將停機,經濟部長郭智輝昨日表示,現階段電力供應充足,但考量未來人工智慧(AI)帶來的用電需求爆增,核三廠可作為2027至2029年間AI爆發性成長時的備援電力。 郭智輝指出,AI發展將大幅增加電力消耗,目前申設數據庫和半導體廠的用電需求皆已獲得滿足,預估至2030年供電無虞。然而,預計AI用電高峰將落在2025至2029年,屆時必須重新評估電力供應。 針對核三廠延役問題,郭智輝強調,經濟部作為執行單位,無法主動提案修法,須由策略規畫單位提出,目前由國發會主委劉維琪負責。他表示,若修法通過,經濟部會依照規定延長核三廠運轉。 對於核三廠停機後的供電影響,郭智輝表示不會有虞,但核三廠仍可作為AI用電需求爆增時的備援,這也是因應AI用電成長的一種解方。 不過,郭智輝也強調,核電廠延役需經過法規規範和安全總體檢等程序,最快也要三年後才能重啟。他指出,國際間多數核電廠在運轉40年後會停止運作,近期因俄烏戰爭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各國重新啟動核電廠。 郭智輝表示,針對核能議題,政府將以公開透明的態度與周邊居民溝通,並尊重社會多數意見。目前經濟部已指示台灣電力公司做好延役的準備。 至於核二廠是否可延役,即將就任台電董事長的曾文生表示,核二廠的用過燃料棒存放空間已滿,需興建乾貯移出燃料棒。目前正在與新北市政府協商,若獲許可,估計兩年後可完成移除燃料棒。短期內的高階核廢料可存放於乾貯設施,長期處置則須透過立法推動。
據悉,元晶旗下量子系列太陽能模組的電池與尺寸採用TOPCon M10,已建置產能約500MW,第3季則預估還會有500MW從PERC轉到TOPCon,今年底總計可供應1GW模組產能。
元晶指出,量子Pro/量子系列係採用元晶最新N型TOPCon電池技術,組成太陽能模組後的光電轉換效率高達23%以上,單片瓦數最高可接近600瓦,高居業界創新領先地位。相較前代產品,同樣土地面積的發電量可增加達15%以上,對發電成本降低與土地資源充分利用是一大躍進。
另一方面,元晶量子Pro系列的電池與模組全部都是元晶在台產線製造,可符合政府模組VPC標準,是針對台電躉售的客戶設計;至於量子系列模組則是由元晶對外採購電池、模組自行設計製造,該產品可提供客戶更具競爭力的成本結構。
業界人士分析,過往國內綠電銷售(CPPA)模式的太陽能電廠,的確有一部分因成本考量採用東南亞產品,未來業者在考量案場可靠度與壽命問題、保固問題、模組出險保費問題等後,元晶的量子系列在價格與技術方面,確實具備相當吸引力,有望為國產太陽能產品扳回優勢。
展望未來,洪振仁表示,隨著新政府已上任,目前公司已感受到新的政府團隊正積極了解產業困境,已經比去年好一些。
立法院經委會昨邀劉鏡清業務報告,對於能源政策,劉鏡清表示,目前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不包含核能,「非核家園」還是要實現,且核能還不是綠電,不在減碳範圍內。至於核電能不能是綠電?劉鏡清說,就他了解,歐盟到現在也還在討論。
劉鏡清表示,產業界要的是安全、穩定的供電,對於電力來源沒那麼關切,但核電必須考慮法令合規、社會共識、安全無虞等條件,核電廠若要延役必須遵照法律,目前法令是不允許的。
劉鏡清強調,長期而言,非核家園政策沒有變,但關於核能議題,「我們願意接受公開討論」。
至於核能是否會作為基載電力?劉鏡清則說,「電夠就不需要考慮,電不夠才需要考慮。」
他也說,以台電提供的資料,短期不會在討論項目中。
劉鏡清指出,依目前台電對電力的盤點和規劃,供電量足夠,若足夠就沒必要修法,在法令並未改變前,就不可能重啟核電。
劉鏡清還提到,就他了解,台電正在電廠裝設綠氫轉換工程,實驗效果不錯,這也是一種淨零碳排作法。另,民間企業也多有備援電力,且已有廠商拋棄柴油發電機,改用藍綠氫來發電。
郭智輝昨日與媒體茶敘,外界關切能源政策。他提及核三廠可做為用電成長時的備援電力,外界解讀有鬆口之意。
不過對於媒體追問是否主動提修法?郭智輝回答,經濟部是執行單位,無法提案修法,須由策略規畫單位來提修法,「(國發會主委)劉主委才可提案」。他並說,只要修法通過,經濟部會照規定做,讓核三廠延役。
郭智輝強調,今年電力供應充足,不用擔心;但是AI發展會增加許多用電,目前已申設數據庫及半導體設廠的用電都足夠。以目前來看,至2030年供電無虞。
但他指出,若未來AI出現大爆發,就必須重新衡量用電,這也是大家擔心的,預計AI爆發期落在2025年至2029年。
針對核三廠1號機是否延役,郭智輝說,經濟部無法決定,經濟部只是執行單位,依法行政,必須依現有規定做。核三廠停機後,也不會影響供電。但他話鋒一轉,核三廠可做為2027年、2028年、2029年AI爆發性成長時備援之用。
郭智輝說,這是因應AI用電成長的解方之一,因為現在不確定是否成功修法,因此無法做為因應AI用電成長的「主力」,所以說是「備援」。
郭智輝表示,核電廠延役除受法規規範外,即使同意延役,還須進行安全總體檢,設備汰換更新及耐震補強評估等,並由核安會審查,過程需要二至三年,確保安全,並遵守世界核安規範。換言之,核三廠1號機在7月停機,最快也要三年後才能重啟。
郭智輝表示,國際間核電廠運轉40年之後要一定要停下來,最近各國出現核電廠40+20,主要是俄烏戰爭後,天然氣價格大漲,因此各國重新開出核電廠,這是在國外看到的現象。
他強調,針對核電廠議題,政府會以公開透明態度與周邊居民溝通。他也坦言,核電雖為無碳電力,但社會仍有不同意見,將尊重社會多數意見。目前經濟部對外溝通尚未開始,法令規定尚未解開延役這一題,但已指示台電要做準備。
至於核二廠是否可列入延役行列?即將真除的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核二廠現用過燃料棒都放在燃料池,必須興建乾貯移出燃料棒,正與新北市府協商,若允許興建,估計須兩年才能把燃料棒退出來。短期內高階核廢可放在乾貯設施,長期高階核廢則要透過立法來推動。
電價調漲影響CPI 年漲率估2.03%
主計總處今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新任主計長陳淑姿表示,雖然物價上漲已趨緩,但受到4月電價調漲影響,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將上修至2.03%。
陳淑姿表示,原本預測全年CPI漲幅為1.85%,但因電價調漲,將上調至2.03%。台電於4月調漲平均電價11%,平均每度電漲幅3.4518元。民生用電依不同度數小幅調升,產業用電則依經營狀況調漲7%至25%。
台電評估,電價調漲將影響全年CPI約0.178%。陳淑姿表示,2月底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43%,第一季GDP估達6.51%。若未來三季GDP預測不變,全年經濟成長率將上修至3.57%。
立法院財委會29日邀請陳淑姿進行主計總處業務報告並備質詢,針 對立委質疑,國內物價上漲壓力依舊,陳淑姿認為,先前預測全年C PI漲1.85%,但因為電價調漲,全年粗估會到2.03%。
台電於4月平均電價調漲11%,平均每度電價漲為3.4518元,民生 用電依不同度數有小幅度調升,產業用電依經營狀況調漲7%∼25% 。依照台電評估,此次電價調漲原估影響CPI約0.237%,但由於是4 月份才上路,影響全年四分之三,估計對今年CPI影響指數應為0.17 8%或更低。
陳淑姿並表示,2月底發布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為3.43%,第1季G DP概估則高達6.51%,假設未來3季GDP維持預測不變,全年經濟成長 率將上修至3.57%。
**台電人事異動!曾文生接任董事長、王耀庭續任總經理**
隨著520總統大選過後,各公營事業人事調整也陸續展開。據悉,經濟部已指派前經濟部政次曾文生出任台電專任董事長,原總經理王耀庭則延任一年。
曾文生將於520後以官股代表代理董事長,近日經濟部加速作業,將以專任董事長身分推動台電的電網韌性、電源開發和二次能源轉型等重要任務。
王耀庭擁有配電和管理長才,協助台電執行多項能源政策,經濟部建議再延任一年,並已呈報政院核定。若政院人令於29日董事會前下達,當天即可完成董總人事程序。
另外,中油總經理方振仁也屆齡延任,71歲董事長李順欽年終亦面臨延退。經濟部已遊說方振仁留任,協助核三停止運轉後,以天然氣作為替代發電能源。由於高雄市府爭取在大林埔二期興建洲際LNG接收站,展現興達電廠2025年脫煤決心,不排除方、李兩人會留任一段時間,協助新任經濟部長處理。
另一個受矚目的國營事業中鋼公司,前董事長翁朝棟5月18日退休後,總經理王錫欽代理三個月。考量中鋼未來三年面臨低碳鋼材的淨零轉型關鍵期,翁朝棟希望將棒子傳承給王錫欽,後續人事調整預計於8月明朗。
**台灣電力憂心缺電 淨零目標考驗重重**
面對缺電疑慮和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政府正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目前台灣電力供應穩定,但未來低碳用電恐不足。
劉鏡清指出,政府正盤點各種新型態能源,其中 наиболее перспективные зеленого водорода. Он прогнозирует, что коммерческое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зеленого водорода станет возможным к 2035 году.
中研院正進行天然氣轉化為藍綠氫的實驗,並研發台灣綠電憑證,為綠氫產業應用鋪路。去年,中研院與台灣電力公司合作,成功測試小型商用發電機組,證明其技術可與現有發電系統整合。
目前全球主要生產的是灰氫和藍氫,仍有污染疑慮。中研院研發的綠氫技術有望邁向產業應用,預計投資10億元。劉鏡清表示,如果實驗成功,將對台灣和全球減碳帶來重大貢獻。
至於核電議題,劉鏡清強調核能本身是低碳能源。他表示,政府將保持開放態度,但核能調整必須由立法院決議,並確保核安和法令完善。
劉鏡清也提醒,隨著AI技術蓬勃發展,未來用電需求恐大幅增加,為能源供應帶來更多挑戰。
台灣電力挹注
大東電訂單滿載
興櫃首日漲幅近2倍
大東電生產15kv、25kv中低壓線纜,69kv、161kv及345kv高壓及超 高壓線纜,及橡膠電纜,其中橡膠電纜主要提供中油、晶圓大廠等廠 區建置。
大東電與大亞、華榮、合機等四業者是台灣僅有取得台電345kv超 高壓線纜資格的廠商,大東電目前在345kv超高壓線纜市占率達30% 。
大東電去年營收首度突破40億元、達42.10億元,其中出貨給台電 金額18.42億元,營收占比45%;用於高科技建廠、太陽能光電及儲 能等民營企業金額23.73億元,營占比55%。今年前四月營收18.16億 元,毛利率從去年15.30%提升至21.33%,EPS達4.65元。
大東電表示,大東電目前在手訂單超過百億元,其中161kv及345k v超高壓線纜訂單占約一半。
大東電董事長林志明表示,大東電新增1台345kV超高壓線纜產線, 規劃第四季啟用,預計可大幅提升整體產能與毛利,創造規模經濟效 益。
另,中油總經理方振仁也是2月屆齡延任,520前傳出有倦勤之意, 據悉,為借重其天然氣工程長才,傾向再延任一年。
曾文生520後仍以經濟部官派董事代理董事長,遲未真除,去路未 明。經濟部近日已快馬加鞭作業,以專任董事長身分繼續推動電網韌 性,電源開發,以及二次能源轉型等重大任務。
王耀庭具有配電和管理長才,協助台電營運落實多項能源政策,也 建議再延任一年,同步呈報政院核定。知情人士表示,台電將於29日 召開例行董事會,倘若政院的人令在董事會之前收到,當天即可完成 董總的人事程序。
中油方面,總經理方振仁也在2月屆齡,71歲董事長李順欽7月底也 面臨延退問題。經濟部已遊說方振仁留任,協助核三停止運轉後,以 天然氣作為替代發電能源的任務。據悉,高雄市府爭取在大林埔二期 興建洲際LNG接收站,2025年展現興達脫煤決心,因此不排除上述二 人會留任一段時間,協助新經長處理。
另一受注目的國營事業中鋼公司,前董事長翁朝棟5月18日退休後 ,經濟部指示由總經理王錫欽代理,核定代理三個月。基於中鋼未來 三年面臨低碳鋼材的淨零轉型關鍵期,翁朝棟盼傳承給王錫欽,惟仍 待8月才會明朗。
中研院兩年前提出「去碳燃氫」技術,把天然氣裂解為固態碳及氫 氣,再燃燒氫氣發電,視為「藍綠氫」的一種。去年11月再與台電合 作,實驗串接小型商用發電機組並取得成功,技術上能接軌既有的發 電系統,後續將研究與應用垂直整合,也持續推出新計畫。
現在全球較多的是灰氫、藍氫,仍有污染疑慮,而中研院的綠氫研 發要邁向產業應用,估計要投入10億元經費。劉鏡清說,如果實驗真 能成功,對臺灣及全球減碳都有極大助益。
我國淨零目標由國發會提出,並進行跨部會協調及政策規畫,實際 上權責則由各部會管考。同時兼任政務委員的劉鏡清說,目前院會最 優先關注的議題是「電夠不夠」,其次是「低碳電夠不夠用、如何減 碳」,「淨零」則是未來。
至於對核電的看法,劉鏡清表示,核能本身是低碳能源,他與和碩 董事長童子賢、經濟部長郭智輝都從理性出發、從產業角度思考,保 持開放的態度。惟,核能調整要有立法院決議,核安、法令都做好才 能更動,「核能如果朝野有共識,我本身沒有排斥」,然而也是時間 的問題,即使要重啟核二也須要二年時間。
劉鏡清二年前曾向當時的副總統賴清德提醒,要重視廠商用電問題 ,現在AI發展如此熱絡,估計會再增加用電幅度超過30%,讓未來能 源議題,增加了不確定性。
**台灣電力需求強勁 中興電訂單滿手豐收**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帶動電力設備需求,中興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電,1513)今年首季已拿下台電約120億元訂單,目前在手訂單約410億元,預計今年可再爭取300億元訂單,公司營運前景看好。 中興電董事長江馥年表示,去年營運豐收,市值已超過800億元,股利配發現金股利3.6元,創下新高。看好AI、綠能浪潮興起,相關電力設備需求將大幅增加。 此外,中興電也積極拓展氫能事業,江馥年指出,已與國內最大客運業者簽約,最快今年底前就可交付第一台電動巴士的氫能動力模組。 中興電重電事業群也持續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外,也受美國兆元基建計畫帶動,目前產能稼動率達120%。江馥年表示,美國電力設備大廠GE去年已開始擴增基建需求的產線,中興電將審慎評估是否擴增美國市場。 中興電股東會也通過旗下嘟嘟房停車事業分拆計畫,將新設子公司寶盛國際,預計2026年上櫃及上市,掛牌後中興電至少持有40%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