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洋崇光百貨(未)公司新聞
遠東百貨集團旗下的太平洋崇光百貨近年來發展迅猛,特別是遠百品牌,積極擴張市場,業績表現亮眼。2020年,遠百在信義區開出A13店,成功超越SOGO,全台11家分店累計創下466億元的銷售額,躍升為百貨業的「二哥」。其中,台中大遠百的表現格外突出,以150億元的銷售額蟬聯全台單店第二大百貨的地位,而板橋大遠百則連續兩年營收破百億,今年更有望再創佳績,挑戰忠孝SOGO的紀錄。 遠百與SOGO雖然同屬遠百控股旗下,但近年來的經營策略卻大相徑庭。台中大遠百著眼於搶攻大中部地區的傳統產業富豪和董娘市場,以國際精品為主攻方向;而板橋大遠百雖然國際精品的櫃位有限,但擁有更多年輕客群,2020年在精品和化妝品等商品的帶動下,全年營業額達到100.5億元,成長率為1%。 2021年,遠百除了引進知名品牌RIMOWA的大櫃,還計劃對旗下知名餐廳「海底撈」進行裝修擴大,預計增加100個座位,有望為全年的業績帶來新的增長,預計年增長率達3.6%,並有機會超越SOGO忠孝店的業績。 受疫情影響,2020年國際精品和知名餐廳的業績在台灣市場都出現了洗牌的趨勢。鼎泰豐過去在台北市的業績多集中於101店,全年超過3億元,而SOGO復興店的鼎泰豐業績也相當亮眼。然而,由於疫情導致的國境管制,觀光客大量減少,使得鼎泰豐101店的業績受到影響。相比之下,台中大遠百的鼎泰豐店去年業績達4億元,板橋大遠百的鼎泰豐店業績也達到2.8億元,海底撈則有2.3億元的表現。 在精品方面,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全館櫃位數量達293個,精品化妝品占比極高;而台中大遠百的珠寶、腕表櫃位業績也有不少品牌位居全台冠軍。板橋大遠百的精品業績以GUCCI最佳,2020年業績成長達三成,成長率在台灣市場位居首位,這主要得益於其年輕客群的吸引。
遠百控股旗下百貨雙品牌遠百、SOGO近年「兄弟爬山」,經營路線 大不同,台中大遠百以國際精品搶攻大中部地區傳產業富豪、董娘市 場,而板橋大遠百國際精品櫃位有限,但相對年輕客群多,2020年在 精品、化妝品等貢獻下,全年營業額達100.5億元、成長1%。
2021年除引進RIMOWA大櫃,全館餐廳業績「二哥」海底撈也準備改 裝擴大增100席座位,有望挹注全年業績上看104億、年增3.6%,有 機會挑戰市場老前輩SOGO忠孝店業績。
遠百指出,2020年因疫情衝擊,國際精品與知名餐廳在全台業績均 有洗牌趨勢,像鼎泰豐過去最高業績多數集中台北市,包括台北101 店全年超過3億、SOGO復興店鼎泰豐業績也不俗。
但因疫情國境管制,鼎泰豐101店觀光客大失血,相對使去年鼎泰 豐店王出現在台中大遠百,據悉一年業績達4億之多,另板橋大遠百 鼎泰豐表現亦搶眼達2.8億元,海底撈則也有2.3億。
精品部分,全台業績規模最大的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全館櫃王達 293個櫃位,精品化妝品占比極高;而台中大遠百的珠寶、腕表櫃位 業績亦有不少品牌居全台之冠。
板橋大遠百的精品以GUCCI表現最好,2020業績成長達三成,成長 率居全台之冠,主要與客群年輕化有關。
百貨業界又傳出重磅新聞!台北市的忠孝復興商圈即將迎來新光三越的進駐,這家台灣知名的百貨公司將在這個熱鬧的商圈中展開新的篇章。據悉,新光三越將進駐的「Diamond Towers」大樓,預計今年中完成招商作業,這將是自2010年左營店開業後,新光三越睽違12年再次在東區展開新店。 這次新光三越的進駐,將與遠東SOGO百貨和微風百貨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對於東區百貨業來說,無疑是強大的競爭和發展動力。而「Diamond Towers」的完工,也將引發百貨業者的激烈競爭,因為這個位於忠孝東路上的高端購物商場,將成為業績王的新灘頭堡。 知情人士透露,新光三越自2018年新竹店熄燈後,一直在尋找新的展店機會。而「Diamond Towers」的招商啟動,讓新光三越看到了機會,並在多家百貨公司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預計在6月前完成簽約,新光三越將帶來精品和餐飲等主力商戶,為忠孝復興商圈注入新的活力。 「Diamond Towers」共計三棟,1到4樓作為商場使用,面積達4,338坪,由戴德梁行負責招商。該商場的地理位置優越,人流密集,對於進駐的百貨公司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而新光三越的進駐,也將成為東區發展的領頭羊,帶動整個商圈的繁榮。 總之,新光三越的進駐「Diamond Towers」將是台灣百貨業的一個重要事件,不僅為忠孝復興商圈帶來新的競爭力和發展機遇,也將對整個東區的商業環境產生深遠的影響。
商業新聞/東區商業氣息升溫,新光三越即將進駐!
近期來,台灣的商業氣息明顯升溫,特別是在台北東區,這裡將迎來新光三越的加盟,為這個商圈帶來新的活力。據商仲業者的分析,「Diamond Towers」這個商場自從15年前開始,這是東區首次釋出高端購物商場,而它位於忠孝東路上的地理位置,更是讓人期待它能成為東區發展的領頭羊。
瑞普萊坊零售物業代理部資深總監李誠慶表示,隨著敦南商圈的都更重建和轉型,東區的高端零售業將會朝向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TOD)的趨勢。這意味著從原來的線狀商圈,將核心移轉到忠孝復興雙捷運商圈,吸引品牌和集團資源,利用強大的人流來重塑實體優勢。
李誠慶進一步分析,目前實體零售業主攻消費客層的鎖定、複合式經營、精準產品定位、服務差異性、新鮮體驗和社群經營,以鞏固客源。未來,業者也將必然導入「新零售」的模式與型態,準備迎接下一個消費世代的來臨。
東區目前已有兩大百貨公司,一是歷史悠久的SOGO百貨台北店,今年已邁入第23個年頭,忠孝店、復興店以及敦南店等三館,2020年全年業績估計達280億元,長年穩坐東區百貨霸主地位;二是微風廣場,這也是微風集團的重要據點。
然而,2019年東區曾經遭遇退租潮,餐飲業的永福樓關閉讓商圈黯淡了一時,許多消費者轉向百貨密度更高的信義區。但隨著NET進駐永福樓原址,以及寶雅在東區商圈的開幕,這個區域再次找回年輕市場的活力。
如今,新光三越的即將進駐,讓人對東區的未來充滿期待,這個商圈有望再次重現昔日榮景。
台北市東區「Diamond Towers」預計2022年開幕,若確定由新光三越進駐,將是該百貨繼2010年左營店開業後,睽違12年再展新店,而東區百貨業將首度出現遠東SOGO、新光三越、微風百貨三足鼎立的局面。
特別的是,新光三越若進駐「Diamond Towers」也是繼高雄三多商圈後,再次與遠東SOGO百貨做「鄰居」,忠孝復興商圈也將形成「雙龍搶珠」格局。
「Diamond Towers」預計今年下半年完工,也引發百貨業者爭奪戰,該案1~4樓規劃為百貨精品商場,已於去年開始招商,據了解,前後吸引超過四家百貨業者接洽,包括遠東SOGO、新光三越、微風、漢神等百貨公司等,最新消息指出,新光三越呼聲最高,唯目前全案尚未簽約。
緊臨台北市復興SOGO(BR4)的「Diamond Towers」共計三棟,1到4樓將作為商場使用,合計面積達4,338坪,該案委託戴德梁行啟動招商。對此,新光三越表示,並不清楚此事,無法回應。
商仲業者表示,「Diamond Towers」是東區15年來唯一釋出的高端購物商場,且地段位於忠孝東路上含金量高,有兩大指標值得關注。一、不論哪一個百貨業者進駐,受惠該區域強大的人流,對其業績有一定的保證,是百貨業者搶占業績王的新灘頭堡;二、大型百貨業者進駐,也被視為振興東區發展的領頭羊,東區將迎來二度榮景。
知情人士指出,新光三越自2018年3月底新竹店熄燈,原本南西二館也不續約後,近年一直尋找展店的機會,因此在「Diamond Towers」展開招商之際,便進行評估打算插旗,且經過多家百貨業者接洽後,最終由新光三越浮上檯面,將在今年6月前完成簽約,預期精品、餐飲將是其商場主力。
主導該案開發的三圓建設則指出,「Diamond Towers」招商以來,幾乎國內各大百貨業者都有興趣,目前進度尚未簽約,但礙於有簽保密協議無法透露有意的買方,只能說有不少業者有興趣,倘若招商順利的話,希望上半年能有好消息分享。
東區2020年隨著寶雅、NET插旗,展現出年輕風貌,如今百貨龍頭新光三越有意插旗忠孝復興商圈,有利振興東區的發展。
瑞普萊坊零售物業代理部資深總監李誠慶表示,東區在敦南商圈逐漸透過都更重建、轉型後,高端零售重心預計將走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TOD)趨勢,從原來線狀商圈直接把核心移轉到忠孝復興雙捷運商圈的品牌、集團資源豐厚大型商業設施,靠強大的人流重塑實體優勢。
李誠慶分析,目前實體零售主要仍以鎖定消費客層、複合式經營、精準產品定位、服務差異性、新鮮體驗、社群經營來鞏固客源,未來業者也必然導入「新零售」的模式與型態,以迎接下一個消費世代的來臨。
東區有兩大百貨,一是歷史最悠久的百貨公司為SOGO百貨台北店,1998年開幕,今年已邁入第23個年頭,忠孝店、復興店以及敦南店等三館,2020年全年業績估280億元,長年位居東區百貨霸主地位;二是微風起家厝、微風廣場則在2001年開幕,多年來也是微風重要據點。
不過2019年東區爆出退租潮,餐飲永福樓關閉後,也讓東區商圈黯淡下來,許多消費者逐漸轉向百貨密度最高的信義區,東區發展面臨頻景;直到2020年,隨著NET進駐永福樓原址,寶雅也在東區商圈開幕,再次找回年輕市場。
【房地產新聞】敦南SOGO大樓易主皇翔董座廖年吉130億砸下重金,股權交易所得稅新制成關鍵推手
近年來房市熱絡,敦南地段的敦南SOGO大樓交易案終於有了定論。據悉,皇翔建設董座廖年吉以130億的天價,成功擊敗眾多潛在競爭對手,購得仁愛企業的股權,這筆交易不僅是房市的一大話題,更是股權交易所得稅新制實施後的首個大案例。
該交易案自11年前就在市場上流傳,但由於開價過高,一直未能成交。直到2020年下半年,股權交易所得稅新制的出現,為這宗交易案帶來了轉機。根據新制,未上市股票交易轉讓價格高於出資額部分,需課徵綜所稅,最低稅率為20%。這一條款讓仁愛企業決定在這個節骨眼上出場,以120億的價格求售,以避免未來繳交更高的稅款。
仁愛企業在10月開始洽談潛在買家,但由於股權交易的特殊性,加上SOGO敦南大樓的租金報酬率不高,以及賣方堅持現金交易等條件,讓多組買家逐漸放棄。直到12月初,皇翔建設加入競爭,最終以130億的價格成功奪得這塊寶地。
市場分析,這筆交易讓賣方可省下25億的股權交易所得稅,而皇翔建設則成功卡位敦南地段的黃金地段,對雙方來說,這是一場皆大歡喜的交易。
迎接農曆春節的到來,台中百貨業界又開始熱鬧起來啦!每年都讓人期待的新春福袋,今年因應疫情,百貨公司都採取了預購策略,還特別針對旅遊熱潮和宅經濟推出了超級實用的福袋內容。其中,太平洋崇光百貨的限量福袋,早就引起矚目啦! 你看,中友百貨跟廣三SOGO百貨都搶先開賣,限量福袋一上架就完售,顯見消費者對這些福袋的超高興趣。新光三越台中店也不甘示弱,他們的大年初一新春福袋以「牛轉好運花開富來」為主題,限量500袋,每袋價值超過4,000元,還有市價68萬元的festaria GIA一克拉鑽戒作為最大獎項,還有超過60組旅遊類大獎,包括台北大倉久和大飯店、山思雲想雙人同行體驗等等,真的是超級吸引人! 中友百貨的福袋更是獨家,他們特別訂製了「卡娜赫拉的小動物」2021版造型行李箱,內含市價近10萬元的eMOVING電動機車,還有金門雙人行、台東娜路彎大酒店、泰安湯悅溫泉會館住宿券等等,內容超實用,價值最低也超過6,888元,而且只要消費滿3,500元,就能以1,880元購得,限量300袋,早就被預購一空啦! 廣三SOGO百貨也不錯,他們的福袋內含家電、iPhone手機、1萬元旅遊購物金,還有市價14.88萬元的OSIM天王按摩椅,限量650份,也是一上架就搶購一空。 台中百貨業界的這波新春福袋熱潮,讓人感受到了過年的喜慶氣氛,不僅如此,還讓人感受到了消費的樂趣和實用性。太平洋崇光百貨的「金牛送財新春福袋」也將在2月1日至2月11日開賣,憑全館當日單筆消費滿888元發票+2,000元現金+HAPPYGO卡就能購買,內含2,200元商品券和福袋驚喜抽獎券1張,限量1,000份,最大獎項是大遠百16.8萬的商品券,真是超級划算啊!
皇翔建設副總游玉華21日表示,「皇翔投資」與「仁愛企業」正式簽約,完成股權交易,簽約日期為去年底,金額約130億元,日前並完成公司變更登記;但她也表示,還沒確定日後要改建為住宅還是辦公大樓,畢竟目前大樓還有承租者繼續營業中。
根據最新的土地登記及建物登記謄本資料,仁愛企業是在民國56年2月買下敦南SOGO大樓這塊地,建物地上七樓、地下四層則是在77年10月取得使用執照,門牌為敦化南路一段246號。
不過此一產權已於上月(109年12月29日)設定他項權利,權利人為台灣土地銀行,擔保債權金額為96億元。業界研判,該大樓於上(12)月29日前完成簽約,並且設定抵押。
再對照經濟部商業司最新的公司登記資料顯示,仁愛企業甫於2021年1月15日,變更公司負責人為廖年吉,背後代表則是「皇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而不再是原本的廖資富;至於「公司所在地」也從原本的懷寧街,變更為博愛路皇翔建設的地址。市場人士指出,謄本也顯示敦南SOGO大樓確定採股權交易方式完成。
「敦南SOGO大樓」占地938.96坪,屋齡33年已超越都更年齡,使用分區為敦南特定專用區住四和住四之一,容積率300%和400%。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表示,該交易案換算每坪土地成交單價約1,384萬元,緊追在慧洋大股東百世多利買下華票總部大樓每坪土地約1,489萬元,及富邦人壽買下太平洋敦南商業大樓每坪1,453萬元之後,尚屬合理。
新聯陽實業總經理林徹人表示,該地段未來適合開發為豪宅,依「華固名鑄」推估,每坪未來售價可望站穩250萬、上看280萬元;但對計畫保留資產只租不賣的企業主來說,開發為頂級辦公總部也是很好的選擇。
據悉,該交易案早自11年前即在市場上求售,但開價太高遲遲未能成局;直到2020年下半年才出現「臨門一腳」,關鍵就是股權交易所得稅新制。根據新制,未上市股票交易,轉讓價格高於出資額部分應列為財產交易所得課徵綜所稅,最低稅率為20%。
也因此,仁愛企業有意趁新制上路前出場,當時開價120億對外求售,否則如拖到2021年才完成交易,依仁愛企業股本9千萬元,最低稅率20%推估,將額外繳交上看25億元的稅,影響相當龐大,可謂是牽動整個交易的最大關鍵。
據了解,仁愛企業10月就開始洽詢潛在買家,包括元利及華固建設、興富發、寶佳機構、僑福、甲山林集團及金融壽險、知名家族企業都談過一輪,但始終沒下文。據指出,其中大關鍵是賣方指定股權交易,但先前交易並非100%股權,造成買家有無法掌握完整產權的疑慮。其次,股權交易與傳統不動產買賣差異頗大,程序也較複雜,還需要進行鑑價、產權調查、或有負債等,這也是讓大型建商疑慮的原因之一。第三,SOGO敦南大樓還有遠東SOGO、漢來海港城等承租,租約還有五年,目前年租金約2億,對建商來說,租金報酬率並不高、租金收益也不多,要都更改建更還需要等租約到期才行,因此找不到買點。第四,賣方開價120億且全部採現金交易,「一毛不能減」也被買方嫌太貴。第五,一般不動產買賣,貸款額度可取得七∼八成,但賣方堅持採股權交易,貸款額度只有55∼60%,相對地要準備4∼5成現金、大約為75億元,對買家來說,一下子要拿出這麼多現金還是有些吃力。
上述因素嚇退多組買家,陸續打退堂鼓,直到12月初,皇翔建設董座、幕後大股東為三立電視張榮華的志榮開發加入搶親大戰,最後廖年吉出價130億買下仁愛企業所有股權,取得敦南SOGO大樓。市場估計,賣方可省下25億的股權交易所得稅;至於「皇翔投資」則成功卡位敦南蛋黃地段,可謂皆大歡喜。
其中,搶先開賣新春福袋的中友與廣三SOGO,限量福袋已被預購完售;新光三越福袋1/27線上預購開搶、大遠百2/1起開賣,預料也將出現秒殺。
新光三越台中店大年初一的新春福袋,以「牛轉好運花開富來」為主題,限量500袋。新光三越台中店表示,今年福袋總獎值超過300萬,每袋價值超過4,000元,最大獎為市價68萬元的festariaGIA一克拉鑽戒;今年特別規劃超過60組「暢遊台灣好幸福!貼星美食旅遊」等旅遊類大獎,包括台北大倉久和大飯店大倉菁英客房、山思雲想雙人同行體驗、星級料理黑毛屋極上套餐等獎項。
此外,中友百貨獨家訂製「卡娜赫拉的小動物」2021版造型行李箱當成福袋,今年大獎包括市價近10萬元的eMOVING電動機車,以及金門雙人行及台東娜路彎大酒店、泰安湯悅溫泉會館住宿券等旅遊類大獎,還有禦寒家電等,內容物價值最低超過6,888元,單筆消費滿3,500元即可以1,880元購得,限量300袋日前已被預購一空。
廣三SOGO百貨同樣以18吋行李箱當福袋、限量650份,每袋總價值3,600元以上,獎項除了家電、iPhone手機、1萬元旅遊購物金之外,最大獎項為市價14.88萬元的OSIM天王按摩椅。廣三新春福袋21日搶先開放預購,果然吸引大排長龍的搶購人潮,650份已被預購一空。
台中大遠百「金牛送財新春福袋」2/1起至2/11開賣。大遠百表示,憑全館當日單筆消費滿888元發票+2,000元現金+HAPPYGO卡即可購買福袋,內容有2,200元商品券及福袋驚喜抽獎券1張,限量1,000份,最大獎是大遠百16.8萬的商品券。
遠百大陸零售在台灣3、4月受疫情影響,但靠著信義A13分店的業績增長,以及下半年的促銷活動,2020年合併營收達到372.6億元,年減幅為1.68%。不過,遠百本業的營業額則逆勢增長,年增率達到7.36%。展望2021年,遠百計畫再開設竹北和新店分店,預計總營業額將突破470億元。 竹北店已經確定由現任新竹店長、協理徐為興接任,現在正全力籌備中,目前招商率已達到八成,預計第二季末正式開幕。遠百合併營收則涵蓋了台灣遠百、轉投資台灣SOGO、愛買以及大陸零售業務,若以ROCGAAP計算,合併營收為1148.04億元,年增率0.21%;若以IFRS計算,合併營收為372.6億元,年減1.68%,主要來源是租金和抽成等收益。 遠東百貨本業在2020年的總營業額達到466億元,年增7.36%。法人預測,2021年將再開設竹北和新店分店,有望帶動總營業額超過470億元。為了及早展開竹北店的籌備工作,遠百已經完成了人事布局,上周宣布竹北店長由徐為興接任,同時也對其他店的人事進行了調整。例如,新竹店長的人選已經確定為板橋中山店長龔貞忠,並晉升為經理;台南成功店長許俊明則調任板橋中山店長。此外,寶慶店將進行都更翻新,原寶慶店長被調任嘉義店長,而新任寶慶店長則由台中店促銷一室徐英哲升任。 遠百統計,去年貢獻最大的依然是大型店鋪,例如台中大遠百2020年的營業額已達150億元,板橋大遠百則超過100億元,兩家店鋪的貢獻超過總營業額的一半。加上新開設的信義A13分店,首年貢獻也超過37億元。2021年,除了竹北新店將開幕之外,其他如高雄等店鋪也將進行改裝,以適應商圈的轉變,並達到最高的坪效效益。
遠百竹北店長人選已確定由原新竹店長、協理徐為興接任,正緊鑼密鼓籌備中,目前招商率達八成,期趕上第二季末登場。
遠百合併營收涵蓋台灣遠百、轉投資台灣SOGO、愛買與大陸零售業務等,若以ROCGAAP結算合併營收達1148.04億元、年增0.21%,但若以現行IFRS結算合併營收為372.6億元、年減1.68%,主要以租金、抽成等收益為主。
至於遠東百貨本業來說,2020年總體營業額達466億元、年增7.36%,法人指出,今年2021將再展竹北新店,有望拉升總體營業額超越470億元。
為即早展開竹北店籌備,招商情況大致就序,上周派任竹北店長牽動全台各店長與副店等人事布局;竹北店長由現任遠百新竹店長徐為興接任,新竹店長人選由板橋中山店長龔貞忠接任並晉升經理,台南成功店長許俊明調任板橋中山店長;寶慶店有望都更翻新亦牽動人事變動,原寶慶店長調任嘉義店長,而寶慶店長則由台中店促銷一室徐英哲升任等。
遠百統計,去年貢獻主力仍以大店為主,包括台中大遠百2020年已達150億元、板橋大遠百逾100億元,兩大店貢獻超過一半,加上新開店信義A13首年貢獻逾37億元,2021年除有竹北新店要開之外,其他包括高雄等店均將持續改裝以呼應商圈轉變,使坪效達最高效益。
台灣百貨業在2020年疫情影響下,內需市場逆勢成長,國際精品、家電家用與化妝品香氛等業種表現亮眼。太平洋崇光百貨作為台灣知名百貨公司,其業績也受到這股內需熱潮的推動,帶來顯著增長。 根據百貨三雄統計,國際精品業種在2020年的平均成長幅度達20%,創下近期新高,成長率在所有業種中名列前茅。這一成長勢頭在太平洋崇光百貨也得到了體現,特別是對於品牌如GUCCI、LV、香奈兒等高檔精品的銷售,其業績在全年排名中穩居前三。 不僅如此,由於防疫期間民眾居家時間增加,家電家用業種也見到5%的成長。太平洋崇光百貨的大家電銷售受到顯著推動,特別是大家電換機潮以及3C新品的助力,讓業績不斷攀升。 香氛、保健與戶外休閒用品也在這波疫情中異軍突起,其中高單價的健身器材與按摩椅等產品,業績創下百貨設櫃以來的歷史新高。太平洋崇光百貨的「魔鏡」健身商品,因結合5G、RV等多項高科技,深受消費者歡迎,一度缺貨。 此外,各大品牌的複合性業態,如法雅客、蘋果專賣店、MUJI、UNIQLO等,也為太平洋崇光百貨帶來至少5%的整體成長。 遠百百貨2020年全台全年業績飆升至470億元,成長一成,其中國際精品、大家電與化妝品香氛三大業種成長幅度分別為20%、15%與8%。即使跨入2021年元旦假期,台中、板橋與信義A13等大店的生日慶,國際精品、數位3C和大家電業績依然衝出大成長。 太平洋崇光百貨也表示,由於邊境封鎖不能出國,精品業種的銷售受到顯著推動。家電3C影音業績表現出色,是因為居家防疫導致消費者對於按摩椅和大電視的需求增加。同時,香氛商品也因應防疫概念,成為熱門商品。
【台北新聞】2020疫情下,台灣消費力驚人!太平洋崇光百貨熱銷商品揭露
在這不平凡的2020年,疫情對全球消費市場造成巨大影響,不過在台灣,這一年的內需市場卻意外旺旺旺!根據台灣百貨業的統計,國際精品、家電家用與化妝品香氛等業種,成為市場上的三大熱門選擇。
其中,國際精品的成長幅度達20%,創下近期新高,成長率更是在所有業種中稱霸。像GUCCI、LV、香奈兒等知名品牌,其全年業績都排名前三,顯見台灣消費者對精品的熱愛。
在這波消費熱潮中,香氛、保健與戶外休閒用品表現亮眼,特別是高單價的健身器材與按摩椅,業績創下百貨設櫃以來的歷史新高。而結合5G、RV等多項高科技的健身商品「魔鏡」,更是賣到缺貨,帶動保健用品數倍增長。
新光三越在2020年全年度業績微幅成長,精名品成長超過二成,而家電家用業種也成長了5%。法雅客、蘋果專賣店、MUJI、UNIQLO等複合性業態,也為整體業績帶來至少5%的成長。
遠百百貨2020年全台全年業績飆到470億元,成長一成,國際精品、大家電與化妝品香氛成為三大功臣。即使跨入2021年元旦假期,台中、板橋與信義A13等大店的生日慶,也是以國際精品、數位3C和大家電業績衝出大成長。
太平洋崇光百貨在2020年的最熱賣業種中,國際精品再度奪得冠軍,其次是家電3C與化妝品等,年度成長均有兩位數。SOGO百貨表示,這主要是由於邊境封鎖讓消費者無法出國,轉而選擇購買精品,而家電3C影音業績的亮眼表現,也是因為居家防疫的影響,帶動按摩椅與大電視銷量大增。
而「疫」軍突起的熱賣品就屬香氛、保健與戶外休閒用品表現最亮眼,其中,高單價的健身器材與按摩椅等業績,均創百貨設櫃以來史上新高;喬山結合5G、RV等多項高科技健身商品「魔鏡」更是賣到缺貨,帶動保健用品數倍增長。
新光三越2020全年度業績意外微幅成長,其中成長前三大業種包括精名品成長超過二成,GUCCI、LV、香奈兒甚或頂級珠寶卡地亞全年業績排名都在前三;而家電家用亦成長5%,主要是全台防疫,在家時間長,大家電相對換機潮,加上3C新品助攻均帶動業績增。
至於第三大成長來自各大店的複合性業態,包括法雅客、蘋果專賣iStore、MUJI、UNIQLO等,均帶動整體成長至少5%。
遠百2020全台全年業績飆到470億元、成長一成,貢獻最多前三大業種包括國際精品成長20%、大家電成長15%、化妝品香氛成長8%。
遠百表示,即使跨入2021年元旦假期,台中、板橋與信義A13等大店的生日慶,也是以國際精品、數位3C和大家電業績衝出大成長,內需買氣持續熱燒。
而遠東SOGO百貨2020年最熱賣業種冠軍也是國際精品,其次是家電3C與化妝品等,年度成長均有兩位數。
SOGO表示,因為邊境封鎖不能出國,帶動精品大成長,而家電3C影音業績表現好,也是因居家防疫所致,帶動按摩椅與大電視銷量好,另一業種香氛也屬防疫概念商品。
台灣敦南地標SOGO大樓的易主戰爭正式開打!近日傳出,只要在這個月10日前,誰能夠準備好130億元的現金,就能夠獲得這塊熱門地段的土地與建物所有權。這場戰爭的兩大對手,正是來勢洶洶的志榮建設和實力深厚的皇翔建設。
敦南SOGO大樓位於北市敦南、仁愛商圈,這個燙金地段周邊少見物件釋出,因此去年12月傳出「要賣」的消息,立刻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該棟大樓目前由鄭氏家族的「仁愛企業」所有,共有28位股東,交易涉及股權買賣,而業主開價130億元,要求全現金交易,這讓原本多組人馬競逐的情況,縮減至皇翔和志榮兩家建商的激烈競爭。
賣方要求,只要在一周內,也就是這個月10日前,先準備好130億元現金的機構,就能夠取得敦南SOGO大樓所在的土地和建物所有權。這意味著,這一周將是決戰的關鍵時刻,兩家公司正在全力「比籌錢速度」。
其中,以黑馬之姿出現的志榮建設,雖然近五、六年才在台北市營建市場崭露頭角,但背後有百億元規模私募基金的支持,據說這群支持者來頭不小,包括科技、傳產業的大咖,以及投資界和金融圈的要角。這使得志榮建設在競爭中略占上風。
而另一邊,皇翔建設的經營者廖年吉家族在房地產業已經耕耘超過30年,口袋深度也超過百億元,實力不容小覷。雖然皇翔也正在洽談敦南SOGO大樓案,但目前尚未確定,兩家公司的實力在伯仲之間,勝負仍然難料。
值得一提的是,皇翔去年12月底與土地銀行等聯貸銀行簽訂了總額度達88.2億元的聯合授信案,外界認為這是為了此案作準備,但皇翔方面則否認了這種說法。
【房地產新聞】 近來在房地產市場上冒出黑馬的志榮建設,竟然背後有百億元私募基金的強力支持!這個消息讓不少業界人士驚艷,原來這家新興建設公司,其實有這麼深厚的資金後盾。 據悉,這百億元私募基金的支持者,正是志榮建設的舵手陳立偉。陳立偉對於不動產開發的每一個環節都相當要求,從建築圖面到設計、採購、發包,乃至於工程品質,他都是親力親為,細心把控。 陳立偉的建築風格大膽又不失細膩,從他的作品就可以看出與一般建商的不同。他的專業度、獨特想法和堅持,加上強烈的企圖心和做事細膩的態度,讓他在公司經營上能夠穩扎穩打,也吸引了大咖投資人的目光。 陳立偉在台北市的房地產市場耕耘已久,他對自己的期許是打造出自身的代表作。過去2010年以前,他已有「涵舍」、「拾渼」兩個作品,但並未為市場廣泛熟知。2010年後,陳立偉加快推案腳步,讓志榮建設的能見度逐漸提升。 現今,志榮建設與皇翔建設一樣,搶占敦南SOGO的所在地,這個關鍵位置的競爭,更是顯示了該公司的雄心壯志。而陳立偉的領導,以及百億私募基金的背書,讓人對志榮建設的未來充滿期待。
敦南地標SOGO百貨搶戰熱鬧開打!傳聞中,賣方提出了挑戰,只要在這週內,也就是本月的10日前,誰能夠先籌集到130億元的現金,就能夠獲得這塊寶地。而這場競爭的焦點,就是兩大建設機構——志榮建設和皇翔建設。 志榮建設這匹黑馬突然冒出來,背後有百億元規模的私募基金全力支持,對戰資金雄厚的皇翔廖家。這場戰役,誰能勝出,讓整個市場都充滿了期待。 敦南SOGO大樓所在的敦南、仁愛商圈,是台北的燙金地段,這棟大樓的產權在鄭氏家族的「仁愛企業」名下,共有28位股東,交易涉及股權買賣。由於業主的要求,這次交易必須全現金,這讓原本可能的多輪競爭,變成了皇翔和志榮的雙雄對決。 賣方要求,只要在一周內,也就是本月的10日前,有公司能夠準備好130億元的現金,就能夠取得敦南SOGO大樓的所有權。這意味著,這週將是決戰的關鍵時刻,兩家公司都在全力籌錢,誰能夠先一步籌集到足夠的資金,誰就能夠成為敦南SOGO的新房東。 雖然志榮建設近五、六年才在台北市的營建市場上崭露頭角,但近期卻有消息傳出他們已經拿下這個案子。不過,該公司表示,他們仍在努力中,尚未確定。業界分析,志榮背後的私募基金規模龐大,有能力在短時間內籌集到百億現金,贏面較大。 而皇翔建設也不容小覷,廖年吉家族在房地產業的經驗豐富,資金雄厚。皇翔也對敦南SOGO大樓案表示,他們仍在洽談中,尚未確定。 去年12月底,皇翔與土地銀行等聯貸銀行簽訂了總額度達88.2億元的聯合授信案,外界認為這是為了這個案子作準備。但皇翔方面則否認了這個說法。這場戰役,誰能夠勝出,還是未知數。
台灣房地產市場再掀風暴!一匹黑馬悄然崛起,不僅與皇翔建設競逐敦南SOGO地標,更背後有百億元私募基金的大力支持。這匹黑馬的領航者,竟是名為陳立偉的建設舵手。陳立偉,一位對於不動產開發有著無比熱情和專業的創業家,他的名字和成就,正逐漸在台灣房地產界揚名。
從建築圖面到設計,從採購到發包,再到工程品質,陳立偉對於不動產開發的每一個環節都親力親為,展現出對品質的極端要求。他的作品,立面風格大膽又不失細膩,顯露出與一般建商截然不同的手法,讓人一見之下便能識別出其獨特的風格。
陳立偉的成功,並非偶然。他對建築開發的專業,加上獨到的見解和堅持,讓他勇於挑戰,做事細膩,從而獲得了投資人的高度肯定。他的企圖心和敢於衝刺的精神,與穩扎穩打的經營策略,讓他在短短幾年間,成功吸引了各大投資人的目光。
陳立偉在台北市的耕耘已經有了一段歷史,他對自己的期許是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代表作。過去,他的作品「涵舍」和「拾渼」雖然在市場上並未引起太多關注,但2010年後,他的推案腳步加快,讓志榮建設的能見度逐漸提升,成為台灣房地產界的新星。
如今,這位建設舵手再次引起矚目,百億私募基金的支持,更是讓人對他的未來充滿期待。在房地產這塊領域,陳立偉正以自己的方式,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