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智捷汽車(未)公司新聞
裕隆集團2024年受到多項變數影響,裕隆城營業規模優於預期,轉投資納智捷的電動車銷售也為裕隆挹注可觀營收。不過裕隆的合併營收中,中華車旗下的MG受到國產車自製率影響,下半年營收受到影響。隨著MG逐漸恢復正常,今年這項不利因素將可以逐步排除。
裕隆集團由於轉投資公司相當多,營收表現受到許多因素影響,除了納智捷與裕日車的新車銷售以及代工生產業務是主要來源,轉投資事業中,裕融企業、中華車等等都影響裕隆公司的合併營收。不過去年下半年MG的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對裕隆公司造成不利影響,裕日車也受到新車款減少,影響新車銷售。
和泰車於2022年首次進行全員「結構性調薪」,將部分年度績效獎 金提前轉換為每月薪資及年終獎金,當年度提升固定薪水20%,實行 三年來,頗獲員工認同,在評估人力市場趨勢後,決定再度執行結構 調薪,和泰車說明,將可大幅增加員工每月可支配所得,降低平日財 務負擔壓力。
為增人才吸引力,伴隨此次結構調薪,和泰車也同步調高新人起敘 薪資10%,學士及碩士起薪各增為4.4萬及5萬元,在集團持續多元發 展的同時,持續強化薪資競爭力,希望可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團隊 ,也大有向科技業搶才的意味。
結構性調薪主要將一次性大筆績效獎金分配至月薪,由於和泰車近 年業績亮眼,以2023年度每股稅後純益41.03元,2024年7月分紅平均 高達逾12個月,合計年終獎金固定三個月後,年領逾15個月獎金,創 車業紀錄。
以和泰車2024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28.79元,全年估仍在35元以 上高水位,2025年的年中分紅仍「大有可為」。
除和泰車近三年二度結構調薪,裕隆集團也於2022年啟動結構性調 薪,集團包括裕隆、中華車、裕日車、裕融與納智捷等,視各自不同 條件進行方案規劃與施行,月薪升幅最高亦達25%。
事實上,按各車廠慣例,每年主要都會在7、8月時宣布新一年度加 薪概況,和泰車於2024年發出大包「年中獎金」後,董事會隨即於8 月討論加薪約3%。三陽在業績衝高挹注下,2024年7月宣布平均加薪 約3.5%,公司自2018年來各年度皆固定加薪。
裕隆集團旗下各公司同樣固定在每年第二季進行調整,主要評估公 司營運以及物價水準等因素後,按照各公司不同營運狀況與個人績效 表現,給予差異化薪酬調整。
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新的趨勢正在形成:市場的主導權逐漸向豪華車品牌靠攏。這不僅是因為豪華車品牌在品質和技術上的優勢,還因為他們的客戶群對於電動車的高價格接受度更高。台灣汽車市場也不例外,許多豪華車品牌紛紛推出電動車款,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以台灣市場的領先品牌賓士為例,它積極引進多款電動車款,甚至將頂級車款大G和邁巴赫也帶進了電動車的行列。而汎德永業旗下的BMW和Porsche也紛紛推出新車和電動車款,這些車款收單力道強勁,累積待交訂單數量不斷增加。公司方面表示,將與品牌總代理密切合作,確認交車時程,並爭取明年新車配額,以確保能夠滿足市場對豪華進口車的需求。
然而,電動車的高價格仍是市場的一大瓶頸。由於電池成本約佔車價的一半,使得電動車的售價居高不下。除非是豪華車品牌,否則動輒200萬元的售價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仍然偏高。目前,除了納智捷的n7價格壓在150萬元以下,其他品牌如原本打出百萬元電動車的MG,在國產車自製化的限制下已經退出市場。
未來,市場的競爭格局可能會更加明確,特斯拉、雙B(BMW和奔驰)、保時捷等豪華車品牌將成為市場的主力。這些品牌的車主大多擁有自己的停車位,這對於充電便利性是一大優勢,也是未來銷售的利多。雖然電動車的普及之路還很長,但豪華車品牌的進入,將為台灣的電動車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熱潮,台灣市場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22日,台灣純電動車領牌數量已達36,627輛,同比去年成長48%,這個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納智捷汽車以及豪華車品牌的帶動。
其中,雙B(BMW與Mercedes-Benz)以及保時捷等豪華車品牌不斷加碼推出電動車款,預計隨著更多新車型投入市場,明年整體電動車市場的成長幅度可能會有所緩和。不過,豪華車品牌的電動車銷售將持續呈現上升勢頭。
雖然過去電動車銷量逐年倍增,但業界普遍認為,未來成長將逐漸趨緩。這主要受到基礎設施不足、電動車里程焦慮等問題的影響。此外,先前購車意願強烈的消費者已陸續領車,市場可能會出現一定的疲態。
以BMW為例,今年電動車在台灣的掛牌數量佔整體掛牌數的30%,預計明年也將維持在三成左右。不過,BMW預期明年整體銷售將持續成長,因此電動車銷售也將隨之增加。
保時捷在台灣的銷量預計將再創新高,全年在台領掛牌數接近6,000輛。其中,純電動車Macan的預訂量已超過800張,預計明年將陸續抵台,進一步推升銷售量。
特斯拉和納智捷是今年台灣電動車市場的主力品牌。特斯拉今年前11月的領牌數量達1.3萬輛,成長17%;而納智捷的n7累積領牌數為6,620輛,形成台灣電動車市場的重要基礎。
除了特斯拉和納智捷,豪華車品牌的電動車也是市場的重要供應來源。例如,保時捷電動車的供應穩定,台灣賓士指出,今年電動車在台的掛牌數將比去年成長二位數。
BMW今年前11月的領牌數量達1.87萬輛,預期全年將突破2萬輛,創下歷年新高。其中,電動車占比約達三成,數量相當可觀。BMW也是電動車領牌數僅次於特斯拉的豪華車品牌。
BMW總代理汎德汽車表示,對於明年台灣新車市場的成長性抱持期待。iX1與iX2仍有待交訂單待消化,加上X3大改款以及iX3的加入,明年將成為電動車銷售成長的主力。
台灣電動車市場今年來熱鬧非凡,各大品牌紛紛推出全新電動車款,使得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根據最新數據,今年前九月台灣電動車領牌數已達2.88萬輛,超越去年全年市場規模。雖然MG電動車MG4因國產化新制限制而延後上市,但業內人士仍預估今年電動車銷量可達約3.8萬輛,成長幅度達近5成。
在這股熱潮中,進口車品牌如賓士、BMW不遺餘力地展開電動車大軍壓境戰術,成功提升在台銷量。此外,KIA、福斯、SKODA等品牌也陸續推出新款電動車,共同推動台灣電動車市場的發展。
在國產車方面,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n7自年初開始大量交車,前11月領牌數已達6,500輛,並朝著全年銷售1萬輛的目標前進,成為今年台灣電動車銷量大增的重要推手。
原先預計將進一步擴大台灣電動車銷售版圖的中華MG首輛純電車MG4,因國產新規上路而延後上市,加上部分進口電動車缺車問題,使得今年電動車市場規模未達預期。然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若進口車到港狀況順利,今年電動車總銷量仍有機會達到3.6萬至3.8萬輛,較去年成長近5成。
今年以來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都有重要電動車款上市,進口車除豪 華品牌賓士、BMW火力全開,採電動車大軍壓境戰術,成功衝高在台 電動車款銷量,其他包括KIA、福斯、SKODA也都陸續導入新款電動車 ,共同推升台灣電動車銷量。
國產車部分,年初隨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n7開始大量交車,前11月 領牌數約已達6,500輛,朝全年銷售1萬輛目標邁進,成為今年台灣電 動車銷量大增的主要動能。
原先市場樂觀下半年中華MG首輛純電車MG4上市,也將進一步擴大 台灣電動車銷售版圖,全年市場規模有望衝破4萬輛,但受限國產新 規上路,導致MG4延後上市,加上部分進口電動車缺車,都使得今年 電動車市規模未若預期。
今年剩下最後一個月,多數業者認為全年電動車銷量應可成長至3 .6萬∼3.8萬輛,影響數量的關鍵主要在進口車到港狀況,若各廠皆 可順利到港交車,今年電動車總銷將站上3.8萬輛,較去年成長近5成 。
事實上,身為台灣唯一自有品牌整車廠,納智捷在此次12強的超級 循環賽期間,就喊出「Team Taiwan挺台灣」祭出「一支安打抽一輛 1比43合金n7模型車」活動,希望為台灣隊應援。納智捷25日統計, 此次台灣隊共累計39安,搭配選手各種「骰到6點」表現,因此決定 加碼到66輛。
在台灣隊24日奪冠後,納智捷也決定再「AII IN」加碼限時優惠, 包括U6 NEO環景勁化版舊換新下殺到66.6萬元、URX NEO五人大生活 家版限時舊換新優惠價77.7萬元起、URX NEO七人大生活家版99.9萬 元,加上入主即享三次免費定保,整體優惠幅度最高達22萬元。
市售唯一國產電動車-納智捷n7,長程版n7 LR也將從本周末啟動 交車,這次為慶祝中華台北隊奪冠,也取消試駕須預繳711元規定, 開放會員免費試駕,料將有助於買氣增溫。
納智捷樂觀預期,隨新車開始陸續交付,加上此次祭出指定車款限 時車價,及免費定保等優惠幅度合計最高達22萬元,都將拉升銷量, 12月領牌會有較大成長,可望再回到千輛規模以上,n7上市滿周年將 可順利達成1萬輛目標,挹注公司營運成長。
國內機車廠包括三陽、光陽及Gogoro,也正規劃促銷優惠。
昨日,裕隆汽車(2201)在法說會上公布兩大業務成長動能,其中一項重頭戲便是11月將啟動納智捷電動車n11長程版的交車,預計將擴大市場份額,並持續朝今年交車1萬輛的目標邁進。此外,裕隆城今年營運成果已超過預期,明年目標更將突破55億元,有望實現兩位數的成長。
法說會由裕隆財務副總羅文邑主持,他提到,自10月起,納智捷n11長程版已開始接單,為公司帶來新的營運動能。雖然10月因颱風罕見兩個颱風來襲而影響接單,但納智捷的銷售業績仍優於特斯拉。裕隆對11月的銷量持樂觀態度,預期將隨著n11LR長程版交車的啟動而增長,並預計在n11上市滿周年時,交車數量將達到10,000輛,與先前規劃相符。
另一款預計推出的電動車n5,則是採用鴻華先進Model B量產版的跨界車款,外界普遍預期將成為納智捷品牌的第二輛電動車型。先前在鴻海科技日上,納智捷總經理李應生曾透露,n5已開始開發,預計將很快與消費者見面。
對於整體台灣汽車市場,前十月交車數約37.1萬輛,同比減少了2.8%。這主要是因為多數熱門車型在第4季進行改款與更新,導致消費者購買心理變化,進而影響銷售。裕隆對台灣市場的全年汽車銷量預估為44萬輛。
在裕隆城的營運方面,自去年第3季開幕以來,裕隆城已邁入周年紀念。近期進行的百貨周年慶活動吸引了大量人潮,為裕隆城的業績帶來顯著增長。截至目前,裕隆城的人流已超過千萬人次,全館含誠品及影城營收已突破50億元,超過原先設定的45億元目標。今年租金收入接近4億元,裕隆城2025年全商場營業額目標為55億元,預計裕隆汽車的租金收入約4.7億元。
裕隆集團於20日舉行法說會,在會中裕隆汽車率先公布喜訊,表示旗下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n7 LR長程版電動車將在11月底開始交付給消費者。隨著新車的交付啟動,公司樂觀預期11月的業績將會有顯著的回溫。
裕隆集團還提到,裕隆城的營收表現也相當亮眼,全館營收已經提前突破50億元,超過原先預定的45億元目標。因此,公司對全年營收進行了上修,預計將達到55億元。這將使得裕隆的租金收入預計提升至4.7億元。
納智捷n7作為台灣唯一自主研發的國產純電休旅車,截至10月底,累計領牌數已達6,091輛。雖然10月受到雙颱風影響導致交車數量下滑,加上n7 LR長程版開始接單並導致部分轉單,但隨著n7 LR長程版的交車,11月的領牌數量預計將有顯著回升。
裕隆集團預計,在n7 LR長程版交付的挹注下,至年底前新車領牌數將有較大的成長。n7上市滿周年將可順利達成1萬輛銷售目標,對公司的營運成長將有顯著貢獻。
不僅如此,裕隆集團也宣佈了裕隆城的喜訊,其中包含誠品及影城等知名品牌。統計顯示,裕隆城全館營收已經超過原先的預期,這將對裕隆集團的整體營收和租金收入帶來正面影響。
裕隆昨日法說會由財務副總羅文邑主持,他指出,旗下電動車納智捷n⁷10月起長程版(Long Range)版本已經啟動接單,添加新的營運動能。從單月來看,雖然10月颱風罕見兩個颱風來襲影響接單,但納智捷10月銷售仍優於特斯拉。
裕隆預期,11月銷量預期會隨n⁷LR長程版交車啟動而成長,預估n⁷上市滿周年時間,可達交車10,000輛的目標,跟先前的規劃一樣。
至於第二款輛電動車n5,即採用鴻華先進Model B量產版的跨界車款,外界都預料將會成為納智捷品牌的第二輛電動車型,先前鴻海科技日,納智捷總經理李應生曾表明,已經啟動開發,應該很快可以面世。
對於車市,整體台灣汽車市場前十月交車數約37.1萬輛,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8%,主要是多數熱門車型在第4季進行改款與更新,消費者預期心理導致車市售影響。裕隆預估,台灣市場全年汽車銷量為44萬輛。
裕隆城營運部分,裕隆表示,集團旗下的新店裕隆城,自去年第3季開幕以來邁入周年,近期百貨周年慶增加二成人流,為裕隆城的業績帶來動能,累積人流已逾千萬人次。
裕隆城全館含誠品及影城營收現已突破50億元,也較原先設定的45億元好,今年租金收入接近4億元,裕隆城2025年全商場營業額目標55億元,預估裕隆汽車租金收入約4.7億元。
納智捷n7是目前台灣唯一自主研發的國產純電休旅,裕隆表示,截 至10月底累計領牌達6,091輛,儘管10月因雙颱影響交車,再加上n7 LR長程版開始接單致部分轉單,致單月領牌下滑,不過隨n7 LR長程 版開始交車,11月領牌將有明顯回溫。在新車開始陸續交付挹注下, 至年底前新車領牌狀況會有較大成長,n7上市滿周年將可順利達成1 萬輛銷售目標,挹注公司營運成長。
除自有品牌將隨n7長程版再掀一波購買熱潮,裕隆也宣布裕隆城喜 訊,含誠品及影城在內,統計裕隆城全館營收已突破50億元,提前超 越原先設定的全年45億元目標,全年營收預估上修至55億元,估裕隆 的租金收入可提升至4.7億元。
汽車產業龍頭裕隆汽車與和泰汽車近期公布了前三季財報,雖然在第三季度的競爭加劇和成本上升的影響下,兩家公司的獲利都出現了下滑,但和泰汽車仍以160.37億元的稅後純益創下同期次高紀錄。
進入第四季度,裕隆汽車與和泰汽車皆將推出新車,其中和泰汽車的Corolla Cross改款車型表現亮眼,預計第四季領牌數量將超過1萬輛,對營收增長將起到積極作用。裕隆汽車則是將推出納智捷n7長程版,預期將對業績增溫有所貢獻。
和泰汽車前三季營收達2,116.19億元,維持了去年同期的成長勢頭。然而,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的原因,主要是去年同期LEXUS豪華品牌新車大量到港交車,拉高了業績基期,而今年交車數較少,獲利自然跟著下降。此外,中國大陸汽車經銷據點受當地市場景氣及新能源車競爭影響,獲利也有所下滑。
轉投資方面,和泰產險去年第三季認列不動產處分利益,提升了獲利,但今年因花蓮地震賠款影響,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
裕隆汽車前三季營收為650.18億元,同比成長超過10%。主要得益於日產e-POWER進口車銷量的增加以及納智捷n7車型開始銷售。不過,裕隆汽車前三季稅後純益為33.55億元,年減5.49%,累計EPS為3.2元,低於去年同期的3.55元。
裕隆汽車分析,獲利衰退主要是因為營業淨利減少,累計前三季營業淨利為60.15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4.58%。這主要是由於轉投資裕融今年以來融資業務占比減少,導致營業毛利下滑13.37億元。
車市龍頭裕隆汽車近期公布的第3季財報,顯示出其在逆勢中保持穩健成長的優異表現。在純電車市場中,納智捷n7的銷售表現亮麗,帶動公司整體營收與獲利。第3季單季稅後純益達到12.75億元,較去年同期逆勢成長1.6%,每股純益1.21元,表現超越市場預期。
裕隆汽車董事會於昨日通過第3季財報,該季營收達64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9.6億元,主要得益於裕日車的e-POWER進口車銷售數量的增加,以及納智捷n7新車型的上市。不過,裕隆汽車合併營業淨利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0.27億元,減幅約14%,主要是因為裕融企業融資業務占比減少,導致營業毛利下滑。
此外,裕隆汽車旗下的MG品牌因官方要求的自製率而暫停銷售,對中華車的獲利造成一定影響。但總體來看,裕隆汽車的獲利不減反增,這主要得益於納智捷與裕日車的電動新車銷售強勁。
相比之下,和泰汽車的第3季財報則顯示出較為緊張的狀態。該季單季稅後純益為42.8億元,年減32.6%,每股純益7.69元,創近七季新低。這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大量LEXUS車輛到港交車,營收基期較高,加上台灣車市自8月起需求轉弱,大陸市場需求疲軟,以及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
和泰汽車前三季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累計稅後純益為160.4億元,年減13.1%,每股純益28.79元。公司表示,獲利減少主要因去年同期LEXUS車輛大量到港營收基期較高,以及大陸市場及產險業務的影響。
另一方面,汎德永業的第3季獲利創下歷史同期新高,但裕日車的第3季財報則顯示出年度大減74%,每股純益0.34元。
和泰車第3季單季稅後純益42.8億元,年減32.6%,每股純益7.69元,探近七季的新低,主要是去年有大量LEXUS到港交車,推升獲利基期,加上台灣車市在今年8月之後需求轉弱,加上大陸市場需求也相對疲軟,卻仍競爭激烈而拖累母體,影響獲利表現。
裕隆董事會昨(12)日通過第3季財報,第3季稅後純益為12.75億元,小幅成長1.6%,每股純益1.21元;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33.55億元,年減5.5%,每股純益3.2元。
裕隆前三季營運優預期,在營收方面約649億元,較去年同期590億元,增加59.6億元,主要來自是裕日車的e-POWER進口車銷售台數較去年同期增加,另外納智捷n7車型今年度開始銷售,致使整體營收成長。
至於本業方面,裕隆指出,合併營業淨利60.15億元,較去年同期70.42億元,減少10.27億元,減幅約14%,主要係受裕融企業融資業務占比減少,使其營業毛利下滑13.37億元所致。
裕隆表示,集團成員之一的中華車旗下的MG品牌因官方要求的自製率而暫停銷售,第3季營運顯受衝擊,對中華車的獲利造成影響,但關鍵是裕隆獲利不減反增,其主要原因是納智捷與裕日車的電動新車銷售力道強勁,因此帶動裕隆成長。
和泰車方面,今年第3季財報無論是單季還是累計都較去年同期衰退。和泰車第3季單季稅後純益42.8億元,年減32.5%,每股純益7.69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160.4億元,年減13.1%,每股純益28.79元。
和泰車表示,前三季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主係因去年同期LEXUS車輛大量到港,營收基期較高所致。大陸經銷據點因大陸市場景氣及新能源車競爭影響,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另外,和泰產險係因去第3季認列不動產處分利益,且今年上半年認列花蓮地震賠款,故整體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
汎德永業第3季獲利創下歷史同期新高,上周公布的裕日車第3季財報稅後純益1.02億元,年度大減74%,每股純益0.34元。
進入第四季,兩大車廠皆有新車上市,和泰車表示,Corolla Cro ss改款上市銷售表現亮眼,第四季領牌將可突破1萬輛,將有助於營 收續成長。裕隆亦表示,納智捷n7長程版即將交車,預期也將挹注業 績增溫。
和泰車前三季營收2,116.19億元,仍較去年同期高峰維持成長態勢 ,對於前三季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和泰車表示,主要因為去年同期 豪華品牌LEXUS新車大量到港交車,墊高業績基期,今年交車數相對 較少,獲利也同步減少;另中國大陸汽車經銷據點,受到當地市場景 氣及新能源車競爭影響,獲利也較去年同期下滑。
此外,轉投資和泰產險去年第三季認列不動產處分利益,亦同步推 升獲利衝高,反觀今年有認列花蓮地震賠款影響,整體獲利亦較去年 同期衰退。
裕隆前三季營收650.18億元,同樣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0%,裕隆表 示,主要受惠日產e-POWER進口車銷量較去年同期增加,納智捷n7車 型今年度開始銷售,皆同步致使整體營收成長。
不過,裕隆前三季稅後純益33.55億元,卻年減5.49%,累計EPS3 .2元,低於去年同期的3.55元。裕隆表示,獲利衰退主要受到營業淨 利減少所致,累計前三季營業淨利60.15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4.5 8%。裕隆分析,營業淨利衰退是因轉投資裕融今年以來融資業務占 比減少,使其營業毛利下滑13.37億元所致。
**鴻華電動車插旗美國 市場,裕隆納智捷搶佔先機**
裕隆和鴻海合資的鴻華先進,旗下電動車再傳捷報!預計明年將在北美上市旗下Model C電動車,而這款車正是納智捷最新推出的n7孿生車型。
納智捷指出,此次與鴻華先進合作,讓台灣車主能以國產車的價格,搶先全球市場享受到出口等級的電動車。
此外,隨著Model C進軍美國,納智捷也將積極導入此次鴻華先進展出的其他車款,像是電動小巴Model U和電動休旅車Model D,只要符合台灣市場需求,都會列入評估。
值得一提的是,納智捷日前推出的n7長程版預售接單,在壓低定價並新增貼心配備後,訂單火速破千張,預期將為裕隆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的業績注入動力。
納智捷表示,n7長程版的最高續航里程達711公里,再搭配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配備,相信能滿足更廣泛的車主需要,預計今年整體n7車系的銷量將順利達到1萬輛的目標。
裕隆集團也強調,鴻華先進不僅瞄準北美市場,也希望能進軍日本和東協市場,目標在2025年拿下全球電動車製造5%的市占率。
納智捷電動車稱霸國產市場 n5明年登場挑戰最低價
國產電動車龍頭納智捷持續擴張版圖,預計明年第二季推出第二款全新電動車「n5」。
市場傳聞,n5將採用鴻華先進開發的Model B平台,車格定位為小型都會跨界車,適合都市通勤使用。除了單馬達後驅車型,後續預計還會有雙馬達四驅版本。
根據納智捷先前的定價策略,n5入門款價格預計會低於百萬元,甚至可能壓低至85萬元內,挑戰國內電動車最低價。
納智捷目前尚未證實n5上市時間,但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透露,Model B預計今年第四季交車量產,與納智捷明年的新車規劃相符。
除了n5,鴻華先進此次展出的多功能電動休旅Model D,也有機會被納智捷採用。
納智捷搶先於3日啟動n7長程版預售接單,量產實車於8日在鴻海科 技日活動上首度曝光。納智捷表示,隨實車正式面對大眾,可望為年 底前再帶動一波買氣。
伴隨著同樣衍生自Model C平台的n7孿生車型將進軍美國市場,納 智捷指出,更凸顯裕隆與鴻海合作下,納智捷電動車「世界同步台灣 優先」的策略,讓台灣車主能以國產車的價格,搶先世界其他市場享 受出口等級的價值。
除Model C將於明年進軍美國市場,鴻華先進於科技日也首度展出 電動小巴Model U、多功能電動休旅Model D;隨產品線日益完整,鴻 海電動車策略長關潤亦宣示,2025年拿下全球電動車製造5%市場目 標不變,並指出除美國之外,也有意介入成為日本和東協市場的參與 者。
至於台灣市場布局,市場關注納智捷是否繼續導入此次鴻華先進展 出的各式車款,納智捷則表示,雙方為合作夥伴,只要符合台灣市場 需求,都會納入評估。
事實上,納智捷啟動n7長程版早鳥專案後,由於最高續航里程可達 711公里,再加上新增多項符合車主需求的配備,定價並壓低至119. 9萬元起,開放預購後訂單快速累積突破千張,其中選購中階款的最 多。
納智捷認為,除n7標準版持續穩定交車,n7長程版也將滿足更多元 車主需求,整體n7車系今年銷量將如原先預期達標1萬輛。
納智捷強調,在10月23日前於線上繳交萬元完成下訂的n7長程版準 車主,將保證可於明年農曆年前優先交車,也就是說,伴隨n7長程版 上市並陸續交車,可望挹注裕隆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業績表現。
儘管納智捷仍不願證實第二款新車車型及上市時間,但根據鴻華先 進總經理李秉彥稍早的說明,Model B將可於今年第四季交付量產, 此一交車時程正好可趕上納智捷明年第二季推出新車的規劃。
身為品牌第二款全新電動車,納智捷早於去年就向經濟部智慧局申 請「n5」的商標註冊。
根據Model B的官方資訊,車格主要定位為小型都會跨界車,適合 於都會區行駛。據了解,屆時n5上市,除單馬達後驅車型,後續亦有 雙馬達四驅版本的設定。
參考目前n7入門款百萬有找的高CP值定價策略,一般認為,納智捷 n5以小型都會跨界車的車格,價格將較n7更為親民,續挑戰國內電動 車最低價,入門款有機會壓低至85萬元以內。
事實上,鴻華先進身為鴻海與裕隆兩大集團合資公司,旗下開發出 的車款原就容易被導向為是納智捷的口袋車款,鴻華先進此次再展出 多功能電動休旅Model D,同樣也有相當高的機會被納智捷採用。
**裕隆納智捷打出「油、電大戰」首波**
近期國產車市場熱鬧滾滾,和泰Toyota、福特六和接連推出 Corolla Cross、KUGA優惠搶市。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也不落人後,推出電動車 n7 LR 長程版,並祭出 119.9 萬元起的超優惠價格。消息一出,3 小時內即吸引超過 600 人預購,預計單日接單將破千。
納智捷 n7 LR 長程版除了將粹鍊版車價下修至 119.9 萬元外,還新增配備升級的粹鍊+版,車價為 124.9 萬元。全車系四車型的最高續航里程可達到 711 公里。
納智捷表示,這次的優惠方案將滿足更多車主的需求,並預期將帶動一波買氣。10 月 23 日前於線上繳交 1 萬元完成下訂的車主,可以在農曆年前優先交車。
此外,配合此次尊榮早鳥專案,納智捷將 LuxClub 尊榮會員的申請費用從 1,000 元降至 711 元。非營業用車於今年底前完成 1 萬元下訂,還可享指定充電業者半年的免費快充回饋。
自 n7 開始接單以來,外界一直關注長程版的上市時程。此次長程版的接單時機恰逢 Corolla Cross 和 KUGA 兩款熱銷休旅「加料降價」上市,納智捷 n7 LR 長程版憑藉著 119.9 萬元起的價格,在首日就獲得近千張訂單,成功在價格戰中搶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