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智捷汽車(未)公司新聞
台灣汽車自主品牌LUXGEN今年啟動「510計劃」祭出首部全新車款-U5,以超高CP值甫上市就獲得消費者熱烈迴響;在U5熱賣帶動銷售熱潮下,LUXGEN日前宣布U6TURBOECOHYPER已提前一個月完售,並將啟動U6全新大改款預售方案,LUXGEN為滿足消費者用車需求,一次推出U6GT及U6GT220兩款車型,將以「德系駕馭、台灣智慧」與世界頂尖廠商共同開發,史無前例的打造出親民價格的德系駕馭SUV。
在提升動力科技上,搭載由水野和敏與國際團隊領軍開發全新世代的1.8L雙渦流渦輪增壓引擎及第三代AISIN六速手自排變速箱,U6GT220的馬力更高達222ps、扭力則為33.6kgm,U6GT的馬力為202ps、扭力為32.6kgm;U6GT及GT220集結了台、日、德三方團隊合作開發,包括日本東名引擎,AISIN變速箱,LUXGENU6GT220更與世界一級賽事輪圈供應商RAYS、德國BILSTEIN減震筒、BRIDGESTONE性能胎合作賽車級配備,整車在台灣完成各項參數設定後,空運至日本Autopolis賽道由F1方程式日籍專業車手進行測試及驗證,台日往返多達14趟,透過賽道開發讓U6GT、GT220擁有操控、安全及舒適三感均衡的德系操控感
在提升動力科技上,搭載由水野和敏與國際團隊領軍開發全新世代的1.8L雙渦流渦輪增壓引擎及第三代AISIN六速手自排變速箱,U6GT220的馬力更高達222ps、扭力則為33.6kgm,U6GT的馬力為202ps、扭力為32.6kgm;U6GT及GT220集結了台、日、德三方團隊合作開發,包括日本東名引擎,AISIN變速箱,LUXGENU6GT220更與世界一級賽事輪圈供應商RAYS、德國BILSTEIN減震筒、BRIDGESTONE性能胎合作賽車級配備,整車在台灣完成各項參數設定後,空運至日本Autopolis賽道由F1方程式日籍專業車手進行測試及驗證,台日往返多達14趟,透過賽道開發讓U6GT、GT220擁有操控、安全及舒適三感均衡的德系操控感
裕隆(2201)旗下自有品牌納智捷新車U5奏捷,累積接單已經達2,500輛,進一步推出U6 GT、GT220車款,打出性能與配備訴求,預售價自78.9萬元起,U6全車系將挑戰單月銷售1,000輛,二款主力車款發功,全年銷售可望較去年成長,並且為裕隆代工業務挹注動能。
U6與U5在馬力與空間上作區隔,將價格帶拉開,擴展新的消費客層,預期未來二款車單月銷售目標各為U5目標700輛、挑戰1,000輛,U6目標750輛,挑戰1,000輛,近期市場反應正面,如果可以順利達成挑戰目標,納智捷有機會突破以往銷售紀錄,成為裕隆代工業務堅實的業務來源。
納智捷今年啟動「510計畫」祭出首部全新車款U5,強打高CP值,原本目標設定單月銷售目標700輛,目前累積接單2,500張,9月交車500餘輛,年底前可望帶動新的交車潮。裕隆昨(19)日股價收25.5元,下跌0.05元。
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表示,在U5熱賣帶動銷售熱潮下,LUXGEN宣布U6 TURBO ECO HYPER,已提前一個月完售,並於昨日啟動U6全新大改款預售方案。一次推出U6 GT及U6 GT220兩款車型,史無前例的打造出親民價格的德系駕馭SUV。
U5接單超過原先預估,不僅裕隆產線加班趕工、更因備料不足、將緊急空運支應。接單大好為裕隆、納智捷營收注入強心針,更為大陸新車上市預作最佳的開場。
U5上市售價較預接單時再降價,對裕隆來說「幾乎是沒有什麼賺頭」,不過U5以每個月700輛的規模攤提模具折舊,U5的量超出原先預期,攤提的成本就可以再降低,對裕隆的自有品牌之路極為重要,未來U6也希望朝此方向前進。
U6與U5在馬力與空間上作區隔,將價格帶拉開,擴展新的消費客層,預期未來二款車單月銷售目標各為U5目標700輛、挑戰1,000輛,U6目標750輛,挑戰1,000輛,近期市場反應正面,如果可以順利達成挑戰目標,納智捷有機會突破以往銷售紀錄,成為裕隆代工業務堅實的業務來源。
納智捷今年啟動「510計畫」祭出首部全新車款U5,強打高CP值,原本目標設定單月銷售目標700輛,目前累積接單2,500張,9月交車500餘輛,年底前可望帶動新的交車潮。裕隆昨(19)日股價收25.5元,下跌0.05元。
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表示,在U5熱賣帶動銷售熱潮下,LUXGEN宣布U6 TURBO ECO HYPER,已提前一個月完售,並於昨日啟動U6全新大改款預售方案。一次推出U6 GT及U6 GT220兩款車型,史無前例的打造出親民價格的德系駕馭SUV。
U5接單超過原先預估,不僅裕隆產線加班趕工、更因備料不足、將緊急空運支應。接單大好為裕隆、納智捷營收注入強心針,更為大陸新車上市預作最佳的開場。
U5上市售價較預接單時再降價,對裕隆來說「幾乎是沒有什麼賺頭」,不過U5以每個月700輛的規模攤提模具折舊,U5的量超出原先預期,攤提的成本就可以再降低,對裕隆的自有品牌之路極為重要,未來U6也希望朝此方向前進。
誰說國產車就與性能沾不上邊?納智捷汽車將於下(11)月發表的 跨界休旅車U6新改款U6 GT,搭載由台日合作開發、國產史上最強1. 8升渦輪增壓引擎,馬力峰值頂破200匹大關,頂規的U6 GT220車款更 直上222匹,躋身性能車款行列。
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認為,U6 GT高性能取向,並配備納智捷最新 的行車AR影像系統等各項前瞻主動安全科技,車價還較前代逆勢調降 ,端出滿滿誠意大平台,期待上市後能達到月銷750輛、挑戰單月上 千輛的目標。
納智捷昨(19)日舉行U6 GT與U6 GT220的預售發表會,產品編成 較先前的U6 ECO Hyper大幅更動,1.8升渦輪增壓引擎車款成為銷售 主力,更因調校的不同,區分為兩大車型,其中U6 GT最大馬力202匹 ,預售價從83.9萬∼95.9萬元;高性能的U6 GT220最大馬力來到222 匹,預售價94.9萬元起,頂規的預售價更一口氣頂破百萬元天花板, 來到103.9萬元。
至於U6原有的2.0升動力,此次改款仍保留下來,但卻轉變成為U6 GT的入門車款,預售價78.9萬元,刻意壓低至80萬元以下,將作為爭 取包括警車在內的機關用車標案之用。
2013年11月首度發表的U6,一直以來扮演兩岸納智捷新車銷售的主 力,高峰時期台灣年銷曾破萬輛,累積銷售突破3.2萬輛,在國產休 旅車市場占有一定的銷售地位。2015年U6首度變身,在日產GT-R之父 水野和敏操刀調校下,推出U6 ECO Hyper車款,大幅精進油耗與動力 性能。U6這次再度變身,水野和敏鑿斧的痕跡更深刻,找來世界頂尖 廠商共同開發。
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認為,U6 GT高性能取向,並配備納智捷最新 的行車AR影像系統等各項前瞻主動安全科技,車價還較前代逆勢調降 ,端出滿滿誠意大平台,期待上市後能達到月銷750輛、挑戰單月上 千輛的目標。
納智捷昨(19)日舉行U6 GT與U6 GT220的預售發表會,產品編成 較先前的U6 ECO Hyper大幅更動,1.8升渦輪增壓引擎車款成為銷售 主力,更因調校的不同,區分為兩大車型,其中U6 GT最大馬力202匹 ,預售價從83.9萬∼95.9萬元;高性能的U6 GT220最大馬力來到222 匹,預售價94.9萬元起,頂規的預售價更一口氣頂破百萬元天花板, 來到103.9萬元。
至於U6原有的2.0升動力,此次改款仍保留下來,但卻轉變成為U6 GT的入門車款,預售價78.9萬元,刻意壓低至80萬元以下,將作為爭 取包括警車在內的機關用車標案之用。
2013年11月首度發表的U6,一直以來扮演兩岸納智捷新車銷售的主 力,高峰時期台灣年銷曾破萬輛,累積銷售突破3.2萬輛,在國產休 旅車市場占有一定的銷售地位。2015年U6首度變身,在日產GT-R之父 水野和敏操刀調校下,推出U6 ECO Hyper車款,大幅精進油耗與動力 性能。U6這次再度變身,水野和敏鑿斧的痕跡更深刻,找來世界頂尖 廠商共同開發。
產品夠好、夠超值,自然就會被看到,納智捷新改款U6 GT複製U5 的成功經驗,將好動力、好配備一次到位,期待兩款車能成為品牌業 績的雙箭頭,帶領納智捷明年銷售直上2萬輛的「健康規模」。
9月下旬發表的U5,端出特斯拉等級的12吋大觸控螢幕,運用AR技 術開發而來的透明底盤科技、智慧輔助自動停車等百萬元級以上高級 車才有的先進配備,入手價卻壓低至70萬元有找,對手聽聞直呼不可 思議,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也承認根本沒利潤;果然打響U5上市第一 砲,發表首月累積接單突破2,500張,供不應求,每天忙著跟上游零 件廠家追料。
這次U6 GT更是誠意滿分,引擎馬力較前代提升32∼52匹,以國際 車廠每提升1馬力約增加1.5萬元售價來算,U6 GT光是性能提升,就 增加至少15萬元的價值。U6 GT220配備的日本RAYS的跑車級19吋鍛造 輪圈,4顆要價也高達15萬元;還有德國BILSTEIN減震筒,普利司通 的性能胎等,都是性能車玩家心目中的逸品。
不像以往國產車推性能款,只作外觀微調的「半套」,這次納智捷 U6 GT,性能、配備好東西一次全面到位,搭配超親民的定價策略, 完全讓利給消費者,就是希望能在高度競爭的汽車市場中站穩一席之 地。
9月下旬發表的U5,端出特斯拉等級的12吋大觸控螢幕,運用AR技 術開發而來的透明底盤科技、智慧輔助自動停車等百萬元級以上高級 車才有的先進配備,入手價卻壓低至70萬元有找,對手聽聞直呼不可 思議,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也承認根本沒利潤;果然打響U5上市第一 砲,發表首月累積接單突破2,500張,供不應求,每天忙著跟上游零 件廠家追料。
這次U6 GT更是誠意滿分,引擎馬力較前代提升32∼52匹,以國際 車廠每提升1馬力約增加1.5萬元售價來算,U6 GT光是性能提升,就 增加至少15萬元的價值。U6 GT220配備的日本RAYS的跑車級19吋鍛造 輪圈,4顆要價也高達15萬元;還有德國BILSTEIN減震筒,普利司通 的性能胎等,都是性能車玩家心目中的逸品。
不像以往國產車推性能款,只作外觀微調的「半套」,這次納智捷 U6 GT,性能、配備好東西一次全面到位,搭配超親民的定價策略, 完全讓利給消費者,就是希望能在高度競爭的汽車市場中站穩一席之 地。
日前,交通部研擬推動屬於台灣的新車評價制度(TW-NCAP),除 最基本的上市前安檢測試外,針對評價項目、管理辦法及運作模式, 將車輛安全等級分為五星等。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在臉書承諾,明年將 先編列1億元預算,並要求交通部年底前向立法院提檢討報告,確實 保障民眾行車安全及消費者資訊。
明年先編列億元預算
台灣汽車工業號稱超過一甲子,終於要在民國108開始啟動有如Eu ro-NCAP一般的的新車評價制度,雖然起步得非常晚,但是總比完全 不做來得強。過去這幾十年以來,台灣市場有國產車與進口車,在進 口車的部份,尤其是資訊發達之後,消費者很容易獲得同款車的安全 資訊,好比美、歐、日的新車評價報告,車商也會提出資訊,藉以獲 得消費者的青睞。
然而在國產車的部份,縱然設計相同、工法相同,國產車在民眾「 國外的月亮比較原」的情結下,向來被賦予安全性較差的刻版印象。 縱然國產車商逐年都在新車安全項目上加強,甚至從最基本的鋼板原 料改善,仍然改不了「南橘北枳」的原罪。而國內並非無法檢驗車輛 的安全性,「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目前正是擔任這樣 的角色,然而許多資訊的不對等,引起消費者、專業汽車媒體長年疑 慮。
正如現行政院長賴清德在自己的臉書專頁所述:「我國現行大客車 車身結構強度法規可以「電腦模擬」取代實車翻滾測試,小客車安全 法規也有基本要求標準,但是,檢測結果只分為合格或不合格(可上 市或不可上市),民眾無從得知詳細檢測狀況。
目前在歐洲、美國、日本、拉丁美洲、紐澳甚至中國,除了最基本 的上市前安檢測試外,都另有自己的新車評價制度(NCAP, New CarA ssessment Program),針對上市新車做撞擊測試,並將結果分級,透 明公開給民眾作為購車參考依據,也藉此提升車商對安全性能之重視 。」
源起於美國的NCAP,全名為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新車評價 計畫,此制度乃是針對已上市的車輛,進行不同於法規制度的測試評 比,其內容通常比法規嚴苛。目前歐、美、日、韓等汽車工業發達國 家已陸續實施,甚至是後起之秀的中國汽車市場也已經有了C-NCAP。
促進車安的正向循環
然而,NCAP制度非屬法規強制執行的一環,其精神僅是提供消費大 眾更進一步的參考依據,將數據轉換為淺顯易懂的星等評價,針對「 人」的保護進行更嚴苛的要求。就像經常提及的Euro-NCAP星等評價 ,與美國的NHTSA、IIHS的評價,在獨立、超然的運作下,其評鑑報 告成為全球車壇非常重要的指標。尤其歐規的評價制度,更納入主動 安全、行人保護等評估項目。深入去思考NCAP或是Euro NCAP並非僅 給予消費者星等評鑑的參考訊息,更深一層的意義在於啟動消費者對 車輛安全的意識,最大的核心價值在於成為促進車輛安全的正向循環 。
TW-NCAP真正上路或許還要兩、三年之後,在這個階段難道國產車 就不值得信任?這裡看見一個非常勇敢的例子,就是納智捷直接挑戰 Euro-NCAP規格的撞擊測試,證明自有品牌的國產車早已經跟上了歐 系車強調安全的步伐,最實際的反饋呈現在銷售數字上。另一個值得 一書的就是在台立足45年的福特六和,在One Ford的全球策略之下, 新款車遵守原廠規範採用高強度硼鋼,車身剛性大幅提高。福特六和 今年更大手筆投資高端設備,等於是為岌岌可危的國產車出路做出一 個明確解答,「提供與進口車相同品質」才能再次爭取消費者的認同 。
帶動國產車銷售信心
雖然起步稍晚,但是TW-NCAP總算有了落實的時間表。在進口車越 來越強勢的市場現況,國產車除了比配備、比服務、比價格,也該回 歸到最基本的造車水準,提供國人更紮實、更安全的國產車。TW-NC AP正式上路之後,相信能推動有如Euro-NCAP的正向循環,再次帶起 國產車的銷售信心。
明年先編列億元預算
台灣汽車工業號稱超過一甲子,終於要在民國108開始啟動有如Eu ro-NCAP一般的的新車評價制度,雖然起步得非常晚,但是總比完全 不做來得強。過去這幾十年以來,台灣市場有國產車與進口車,在進 口車的部份,尤其是資訊發達之後,消費者很容易獲得同款車的安全 資訊,好比美、歐、日的新車評價報告,車商也會提出資訊,藉以獲 得消費者的青睞。
然而在國產車的部份,縱然設計相同、工法相同,國產車在民眾「 國外的月亮比較原」的情結下,向來被賦予安全性較差的刻版印象。 縱然國產車商逐年都在新車安全項目上加強,甚至從最基本的鋼板原 料改善,仍然改不了「南橘北枳」的原罪。而國內並非無法檢驗車輛 的安全性,「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目前正是擔任這樣 的角色,然而許多資訊的不對等,引起消費者、專業汽車媒體長年疑 慮。
正如現行政院長賴清德在自己的臉書專頁所述:「我國現行大客車 車身結構強度法規可以「電腦模擬」取代實車翻滾測試,小客車安全 法規也有基本要求標準,但是,檢測結果只分為合格或不合格(可上 市或不可上市),民眾無從得知詳細檢測狀況。
目前在歐洲、美國、日本、拉丁美洲、紐澳甚至中國,除了最基本 的上市前安檢測試外,都另有自己的新車評價制度(NCAP, New CarA ssessment Program),針對上市新車做撞擊測試,並將結果分級,透 明公開給民眾作為購車參考依據,也藉此提升車商對安全性能之重視 。」
源起於美國的NCAP,全名為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新車評價 計畫,此制度乃是針對已上市的車輛,進行不同於法規制度的測試評 比,其內容通常比法規嚴苛。目前歐、美、日、韓等汽車工業發達國 家已陸續實施,甚至是後起之秀的中國汽車市場也已經有了C-NCAP。
促進車安的正向循環
然而,NCAP制度非屬法規強制執行的一環,其精神僅是提供消費大 眾更進一步的參考依據,將數據轉換為淺顯易懂的星等評價,針對「 人」的保護進行更嚴苛的要求。就像經常提及的Euro-NCAP星等評價 ,與美國的NHTSA、IIHS的評價,在獨立、超然的運作下,其評鑑報 告成為全球車壇非常重要的指標。尤其歐規的評價制度,更納入主動 安全、行人保護等評估項目。深入去思考NCAP或是Euro NCAP並非僅 給予消費者星等評鑑的參考訊息,更深一層的意義在於啟動消費者對 車輛安全的意識,最大的核心價值在於成為促進車輛安全的正向循環 。
TW-NCAP真正上路或許還要兩、三年之後,在這個階段難道國產車 就不值得信任?這裡看見一個非常勇敢的例子,就是納智捷直接挑戰 Euro-NCAP規格的撞擊測試,證明自有品牌的國產車早已經跟上了歐 系車強調安全的步伐,最實際的反饋呈現在銷售數字上。另一個值得 一書的就是在台立足45年的福特六和,在One Ford的全球策略之下, 新款車遵守原廠規範採用高強度硼鋼,車身剛性大幅提高。福特六和 今年更大手筆投資高端設備,等於是為岌岌可危的國產車出路做出一 個明確解答,「提供與進口車相同品質」才能再次爭取消費者的認同 。
帶動國產車銷售信心
雖然起步稍晚,但是TW-NCAP總算有了落實的時間表。在進口車越 來越強勢的市場現況,國產車除了比配備、比服務、比價格,也該回 歸到最基本的造車水準,提供國人更紮實、更安全的國產車。TW-NC AP正式上路之後,相信能推動有如Euro-NCAP的正向循環,再次帶起 國產車的銷售信心。
過往,因為出國採訪而沒跟上公辦試駕的新車,我向來是用「無緣」二字處理,但LUXGEN U5是極少數我主動在回國後想出借試駕的新車,原因無他,在於我事先已獲悉U5是一部緊抓住國人用車趨勢、物超所值的好車。尤其在很短的預售期就能笑納1,500張訂單,這在最近不怎麼嗨的車市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當然要會會它。
看它銷售的勁道很強,但售價可一點也不強勢。高CP值的訂價對LUXGEN新車來說,其實是必然的。正因為LUXGEN是台灣自主品牌,從成本角度本來就享有此一重要利基,而台灣消費者也從中在入主U5時,能實質分享到這項紅利。
5大版本
可依需求選購
所以,如果你懂得精打細算,就知道跟著那麼多人去買U5並非盲從,因為以不到70萬元,能買到12吋多功能觸控HD螢幕、智駕輔助停車系統 (APA)、6具輔助氣囊、ESC動態車輛穩定系統、TCS 循跡防滑系統等智慧科技安全配備,的確是太超值了。
而在這基礎上,你再根據自己的需求與銷售人員的說明,去選購一部最適合自己的U5就對了。LUXGEN U5各版本訂價分別是: 大屏幕版65.9萬元、APA智駕版69.5萬元、AR環景版73.5萬、旗艦Hi-Fi版76.5萬元、旗艦Vogue版78.9萬元。
LUXGEN U5的高安全性與智慧科技,是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最自豪的。蔡文榮舉例,Apple最近發表新機,重點之一就是AR。而LUXGEN 是全球第一個推出AR功能的汽車品牌,以6顆鏡頭、9種鏡位搭配前後12顆雷達和高速智能運算做出虛擬整合,讓AR不但可以抓寶,更可抓到用車過程中、各種死角看不見的危險,以智慧科技,讓用車更安心。
關於這一點,在試駕U5的過程中,筆者不斷以挑剔、甚至是幾近挑釁的手法,藉由這個12吋超大控螢幕去探索、測試LUXGEN行車智慧科技的涵蓋面與方便性,常得到驚艷的解答。你說,一部70萬上下的輕SUV,你期待它給你怎樣的智慧科技? 但試駕之後的結果,一定讓你竊喜:用這麼划算的價錢竟能得到這麼多!
坐進U5車艙,那部顯眼的12吋多功能HD觸控螢幕會馬上閃進你的目光之中,而從它你也可以細數LUXGEN U5搭載的許多百萬級車款才有的前瞻科技配備及應用,像是整合世界首創AR View+行車AR影像系統、APA智駕輔助停車系統、影音娛樂、電話通訊、手機模式、甚至空調控制等多項先進功能;尤其12吋多功能HD觸控螢幕採直立式設計,不僅與手機相同可上下切割成兩個9吋畫面,依車主需求多工顯示,是既豐富又實用的多功能人機介面。
而且,為降低意外發生,U5在發動時,AR Around View+(環車AR安全影像)會在螢幕上提供360度全車無死角掃描影像;而AR See Through View+(AR底盤透視影像)則可清楚看見底盤下狀況,對進出機械車位、隧道式洗車道或邊坡會車時,可精確對準行進軌道;在小巷中,Active Alley View+(車頭雙側主動影像)則可預先掌握巷口的左右來車。還有,開門防後撞影像、360度主動環景影像、全新設計後視的Live影像,都為提升行車安全加分。
雙色車身
獨具個人風格
就一部都會輕休旅來說,足夠的動力、靈活的操控、空間彈性大且實用,是最重要的,而這些全新U5都具備了。
LUXGEN U5搭載1.6L Dual VVT高效自然進氣引擎,最大馬力為120ps/6,000rpm、扭力峰值15.3kgm/4,200rpm,搭配模擬7速手自排模式的CVT無段變速系統,在試駕時不時感受到U5精進的加速性與操控性,過程中也注意到LUXGEN極力為U5營造的空間感與實用性。
最後,雖然見仁見智,我還是要說U5是一部很「騷」的車。據我了解,全車系採雙色塗裝的U5,加上高色度,在路上已經夠獨具個人風格了,現在又新增光漾紅、炫光藍、青曜黃等讓外觀更跳的車色,這種堪稱時下最潮的專屬雙色車身塗裝若再選配「FUN閃貼膜」設計,搭配運動速度感十足的車身線條,真的不用花多少錢,年輕朋友也有能力在跨出購車第一步時,就擁有自己形塑出來的都會潮休旅。
看它銷售的勁道很強,但售價可一點也不強勢。高CP值的訂價對LUXGEN新車來說,其實是必然的。正因為LUXGEN是台灣自主品牌,從成本角度本來就享有此一重要利基,而台灣消費者也從中在入主U5時,能實質分享到這項紅利。
5大版本
可依需求選購
所以,如果你懂得精打細算,就知道跟著那麼多人去買U5並非盲從,因為以不到70萬元,能買到12吋多功能觸控HD螢幕、智駕輔助停車系統 (APA)、6具輔助氣囊、ESC動態車輛穩定系統、TCS 循跡防滑系統等智慧科技安全配備,的確是太超值了。
而在這基礎上,你再根據自己的需求與銷售人員的說明,去選購一部最適合自己的U5就對了。LUXGEN U5各版本訂價分別是: 大屏幕版65.9萬元、APA智駕版69.5萬元、AR環景版73.5萬、旗艦Hi-Fi版76.5萬元、旗艦Vogue版78.9萬元。
LUXGEN U5的高安全性與智慧科技,是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最自豪的。蔡文榮舉例,Apple最近發表新機,重點之一就是AR。而LUXGEN 是全球第一個推出AR功能的汽車品牌,以6顆鏡頭、9種鏡位搭配前後12顆雷達和高速智能運算做出虛擬整合,讓AR不但可以抓寶,更可抓到用車過程中、各種死角看不見的危險,以智慧科技,讓用車更安心。
關於這一點,在試駕U5的過程中,筆者不斷以挑剔、甚至是幾近挑釁的手法,藉由這個12吋超大控螢幕去探索、測試LUXGEN行車智慧科技的涵蓋面與方便性,常得到驚艷的解答。你說,一部70萬上下的輕SUV,你期待它給你怎樣的智慧科技? 但試駕之後的結果,一定讓你竊喜:用這麼划算的價錢竟能得到這麼多!
坐進U5車艙,那部顯眼的12吋多功能HD觸控螢幕會馬上閃進你的目光之中,而從它你也可以細數LUXGEN U5搭載的許多百萬級車款才有的前瞻科技配備及應用,像是整合世界首創AR View+行車AR影像系統、APA智駕輔助停車系統、影音娛樂、電話通訊、手機模式、甚至空調控制等多項先進功能;尤其12吋多功能HD觸控螢幕採直立式設計,不僅與手機相同可上下切割成兩個9吋畫面,依車主需求多工顯示,是既豐富又實用的多功能人機介面。
而且,為降低意外發生,U5在發動時,AR Around View+(環車AR安全影像)會在螢幕上提供360度全車無死角掃描影像;而AR See Through View+(AR底盤透視影像)則可清楚看見底盤下狀況,對進出機械車位、隧道式洗車道或邊坡會車時,可精確對準行進軌道;在小巷中,Active Alley View+(車頭雙側主動影像)則可預先掌握巷口的左右來車。還有,開門防後撞影像、360度主動環景影像、全新設計後視的Live影像,都為提升行車安全加分。
雙色車身
獨具個人風格
就一部都會輕休旅來說,足夠的動力、靈活的操控、空間彈性大且實用,是最重要的,而這些全新U5都具備了。
LUXGEN U5搭載1.6L Dual VVT高效自然進氣引擎,最大馬力為120ps/6,000rpm、扭力峰值15.3kgm/4,200rpm,搭配模擬7速手自排模式的CVT無段變速系統,在試駕時不時感受到U5精進的加速性與操控性,過程中也注意到LUXGEN極力為U5營造的空間感與實用性。
最後,雖然見仁見智,我還是要說U5是一部很「騷」的車。據我了解,全車系採雙色塗裝的U5,加上高色度,在路上已經夠獨具個人風格了,現在又新增光漾紅、炫光藍、青曜黃等讓外觀更跳的車色,這種堪稱時下最潮的專屬雙色車身塗裝若再選配「FUN閃貼膜」設計,搭配運動速度感十足的車身線條,真的不用花多少錢,年輕朋友也有能力在跨出購車第一步時,就擁有自己形塑出來的都會潮休旅。
台灣車市前九月掛牌量已與去年同期相當,原本年初車市觀望氛圍及車廠的疑慮逐漸解除,全年可望回到年初預期達到43萬輛。
撐住車市的主力來自進口車,尤其是9月進口車比重高達47.8%,豪華進口車幾乎不受傳統民俗月影響,成為市場上最亮眼的族群。
今年9月車年減6.2%,但仍優於原先預期。主要是今年9月的民俗月天數較多,影響銷售成果,但累計前九月已拉至與去年持平、甚至小幅成長0.9%,主要是8、9月的車市買氣已逐漸好轉。
和泰車指出,上半年車市氛圍相當低迷,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影響整體景氣與車市預期。但在各家車廠全力促銷、搶攻市場下,車市整體銷售超出預期。下半年市場轉趨樂觀、各家車廠大量釋出主力新車款搶市,全年車市可望達到年初預期的43萬輛。
9月的銷售表現主要來自進口車撐盤,賓士9月掛牌2,555輛已位居車市銷售第四位,而且比8月成長16%。BMW、福斯、馬自達等進口車品牌的銷售也都比8月再成長,不受民俗月影響,只要船進港、新車即快速銷售、掛牌,氣勢遠非國產車可比。
國產車部分,本田挾著新車的購買氣,單月掛牌2,999輛,比去年大增84%,是國產車當中,銷售最強的一家,納智捷也較去年同期成長,是少數國產車仍維持成長的品牌。
民俗月結束後,只剩下第4季搶攻市場,納智捷的新車款U5正式發表後,至上周未累積接單已達2,000張,後續銷售看好。
撐住車市的主力來自進口車,尤其是9月進口車比重高達47.8%,豪華進口車幾乎不受傳統民俗月影響,成為市場上最亮眼的族群。
今年9月車年減6.2%,但仍優於原先預期。主要是今年9月的民俗月天數較多,影響銷售成果,但累計前九月已拉至與去年持平、甚至小幅成長0.9%,主要是8、9月的車市買氣已逐漸好轉。
和泰車指出,上半年車市氛圍相當低迷,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影響整體景氣與車市預期。但在各家車廠全力促銷、搶攻市場下,車市整體銷售超出預期。下半年市場轉趨樂觀、各家車廠大量釋出主力新車款搶市,全年車市可望達到年初預期的43萬輛。
9月的銷售表現主要來自進口車撐盤,賓士9月掛牌2,555輛已位居車市銷售第四位,而且比8月成長16%。BMW、福斯、馬自達等進口車品牌的銷售也都比8月再成長,不受民俗月影響,只要船進港、新車即快速銷售、掛牌,氣勢遠非國產車可比。
國產車部分,本田挾著新車的購買氣,單月掛牌2,999輛,比去年大增84%,是國產車當中,銷售最強的一家,納智捷也較去年同期成長,是少數國產車仍維持成長的品牌。
民俗月結束後,只剩下第4季搶攻市場,納智捷的新車款U5正式發表後,至上周未累積接單已達2,000張,後續銷售看好。
進口車不怕民俗月銷售不減反增,而且過了民俗月後,賓士的旗艦車款S上市,更帶動豪華房車的市場需求,市場更趨兩極。以豪華大車為主的高價市場及以國產平價車款為主力的納智捷各擁客層,可望為第4季衝出好業績。
國產車款中本田的HR-V、CR-V都衝出亮眼成績,其中CR-V在9月掛牌1,315輛,幾乎較去年同期倍增,也較8月增加二成,顯見只要產品具備 競爭力,仍能有突出表現。納智捷近期推出的U5主打的科技配備、高性買比也獲得市場認同,訂單超過預期,為了增量,緊急要求供應鏈體系追加部品。
近期賓士發表S-Class的改款新車,打出更多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安全配備,同級車BMW的頂級智慧車款更是挑戰台灣自動駕駛的極緻,引進下半年車市的高度話題,預期也將帶動豪華房車的市場銷售。
國產車款中本田的HR-V、CR-V都衝出亮眼成績,其中CR-V在9月掛牌1,315輛,幾乎較去年同期倍增,也較8月增加二成,顯見只要產品具備 競爭力,仍能有突出表現。納智捷近期推出的U5主打的科技配備、高性買比也獲得市場認同,訂單超過預期,為了增量,緊急要求供應鏈體系追加部品。
近期賓士發表S-Class的改款新車,打出更多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安全配備,同級車BMW的頂級智慧車款更是挑戰台灣自動駕駛的極緻,引進下半年車市的高度話題,預期也將帶動豪華房車的市場銷售。
電動車成長潛力大,車內應用螢幕愈來愈多、愈來愈大,吸引面板廠競逐電動車商機。群創搶搭電動車,繼特斯拉17吋中控台面板之後,再拿到納智捷最新12.1吋中控台面板。看好車載面板布局發酵,預期明年出貨量還會有數百萬片的成長。
物聯網風潮驅動車聯網發酵,加上自動車研發的成長,帶動車用面板的出貨量增加及規格提升、出貨尺寸也快速放大。群創AII事業群總經理楊柱祥表示,未來的車內前台的設計趨勢是儀表板加上中控台,因此開發出10.1吋到29吋S型曲面車用顯示器,超大尺寸可涵蓋儀表板及中控台,滿足內裝外型需求。近期法蘭克福車展當中,奧迪展出的車聯網概念車,群創與客戶合作開發,前台顯示面板達58吋、搭配車門31.5吋面板,很有未來感,預期3∼5年的時間就會問世。
特斯拉ModelS當中最受矚目的17吋中控台螢幕,該螢幕就是使用群創的17吋車用面板,而納智捷近日發表的電動車,其12.1吋螢幕也是由群創供貨,讓群創在電動車商機當中再下一城。楊柱祥表示,群創開發出一系列S型曲面車用面板,搶攻電動車市場,而且群創與歐洲、美國、日本車廠都有緊密的合作,預期未來幾年會逐漸發酵。
對於今年群創在車載顯示市場的布局,群創AII事業群總經理楊柱祥表示,今年車市是到新舊智慧與電動車轉換,有些產品結束,有的正在拉量,出貨的尺寸也變大,預期明年車載面板出貨還將增加數百萬片。此外,由於群創出貨型態從車用面板模組延伸到準系統、甚至到系統整合,因此營收貢獻會進一步放大。
友達今年也推出一系列採用異型切割與曲面設計的車用面板,還有適用於機車儀表板的4.5吋戶外可視半穿反液晶面板,低耗電量及強光可視性符合機車戶外使用需求。
物聯網風潮驅動車聯網發酵,加上自動車研發的成長,帶動車用面板的出貨量增加及規格提升、出貨尺寸也快速放大。群創AII事業群總經理楊柱祥表示,未來的車內前台的設計趨勢是儀表板加上中控台,因此開發出10.1吋到29吋S型曲面車用顯示器,超大尺寸可涵蓋儀表板及中控台,滿足內裝外型需求。近期法蘭克福車展當中,奧迪展出的車聯網概念車,群創與客戶合作開發,前台顯示面板達58吋、搭配車門31.5吋面板,很有未來感,預期3∼5年的時間就會問世。
特斯拉ModelS當中最受矚目的17吋中控台螢幕,該螢幕就是使用群創的17吋車用面板,而納智捷近日發表的電動車,其12.1吋螢幕也是由群創供貨,讓群創在電動車商機當中再下一城。楊柱祥表示,群創開發出一系列S型曲面車用面板,搶攻電動車市場,而且群創與歐洲、美國、日本車廠都有緊密的合作,預期未來幾年會逐漸發酵。
對於今年群創在車載顯示市場的布局,群創AII事業群總經理楊柱祥表示,今年車市是到新舊智慧與電動車轉換,有些產品結束,有的正在拉量,出貨的尺寸也變大,預期明年車載面板出貨還將增加數百萬片。此外,由於群創出貨型態從車用面板模組延伸到準系統、甚至到系統整合,因此營收貢獻會進一步放大。
友達今年也推出一系列採用異型切割與曲面設計的車用面板,還有適用於機車儀表板的4.5吋戶外可視半穿反液晶面板,低耗電量及強光可視性符合機車戶外使用需求。
納智捷追求國際級的產品安全性,掌握國際車安研發趨勢,從2009年推出的第一部七人座LUXGEN7MPV,到最新的U5的車型研發,皆朝以挑戰最嚴苛的EuroNCAP作為車輛安全設計之目標,持續推陳研發滿足消費者安全駕馭樂趣的車輛。基於對U5之安全實力深具信心,納智捷於8月底主動將U5市售車送往西班牙IDIADA(EuroNCAP的測試單位、歐洲七大安全實驗室之一),進行法規碰撞測試,挑戰以EuroNCAP前撞項目64公里標準,比法規更嚴苛的試驗工況,同時,為了讓民眾更相信納智捷車輛開發的安全設計內涵,納智捷於9月14日舉辦公開檢視活動,更主動對外揭露正式法規報告資料,U5碰撞成績超越法規,通過EuroNCAP設定的嚴苛工況測試!
帶頭向國際標準邁步
納智捷期望藉此展現對汽車安全研發投入的重視,期許以台灣第一個主動公布揭露法規碰撞成績之車廠,也是國產車唯一赴歐洲國際級實驗室進行相關開發碰撞測試的車廠,在未來帶領台灣所有國產車邁向國際安全標準跨出一大步。
U5與納智捷全車系一樣,在開發階段已先完成包含前面全寬撞擊、前面偏置撞擊、側撞、側柱撞、後撞等各項嚴格的高速工況試驗。為證明納智捷車輛的安全性達到國際級標準,讓消費者更了解納智捷產品研發的實力,這次納智捷以U5進行碰撞測試,委託國際認可最高規格的實驗室IDIADA,進行台灣法規碰撞測試,挑戰最高規格測試項目,並主動揭露成果。
展現安全碰撞硬實力
在這次法規測試項目中,特將前撞以挑戰比台灣法規56公里要求還高的工況條件,以EuroNCAP前撞項目64公里標準來執行,包含前排成人,以及放入第二排代表6歲及10歲的兒童假人。從IDIADA提供正式法規測試報告來看,U5在前撞與側撞的傷害值呈現遠遠低於法規的限值,代表所有的假人受傷的程度都是非常的輕微,U5不僅符合台灣法規通過之基準,更以優異的低傷害指數,成功通過EuroNCAP最嚴苛工況的測試。此外,詳細解析U5碰撞後車體結構,可看出U5經前撞高速碰撞試驗,駕駛座車門仍可輕鬆開啟,車身仍維持其結構完整性,提供乘客最大安全的保護,展現U5在安全碰撞的硬實力。
10年發展皆以車安為本
回顧納智捷發展十年歷程,可顯見以車輛安全設計為本,自2009年推出第一部七人座MPV開始,每一部車輛在工程開發驗證階段,都分別在歐洲、台灣、中國大陸等地之國際級實驗室,進行Luxgen在車輛安全開發上的驗證與測試工作,包含前面全寬撞擊、前面偏置撞擊、側撞、側柱撞、後撞等各項嚴格的高速工況試驗,此外,隨著近來國際車安技術的趨勢演進,華創車電也與歐洲國際實驗室進行包括:行人保護測試、高速撞擊測試以及主動安全研發等項目,透過與實驗室模擬以EuroNCAP標準之測試與驗證,過去旗下的U6、U7等車款,也都獲得C-NCAP五顆星的認證。
車輛安全是消費者基本最關心的重點,也是華創車電投入納智捷自主品牌研發的基本思維。華創車電自2008年起開始以台灣車廠身分加入EuroNCAP參與相關活動會議開始,以此接軌國際車安研發趨勢,以挑戰EuroNCAP制度為目標,透過長期參與EuroNCAP相關會議活動,包含參與ILM(IndustryLiaisonMeeting)相關會議與ManufactureViewing等活動,藉此與國際車廠、供應商等交流車輛安全的最新技術與發展方向;同時,透過參與Viewing活動,深度檢視EuroNCAP撞擊測試後的測試車,分析各品牌的設計思維。本次,除了主動公布U5台灣法規碰撞數值,並透過舉辦U5碰撞後實車公開展示活動,以國際車安流程導入相關制度觀念,使台灣消費者更進一步認識EuroNCAP之精神,期使帶動國內車廠對安全的重視,帶動台灣汽車研發發展與國際車廠接軌。
帶頭向國際標準邁步
納智捷期望藉此展現對汽車安全研發投入的重視,期許以台灣第一個主動公布揭露法規碰撞成績之車廠,也是國產車唯一赴歐洲國際級實驗室進行相關開發碰撞測試的車廠,在未來帶領台灣所有國產車邁向國際安全標準跨出一大步。
U5與納智捷全車系一樣,在開發階段已先完成包含前面全寬撞擊、前面偏置撞擊、側撞、側柱撞、後撞等各項嚴格的高速工況試驗。為證明納智捷車輛的安全性達到國際級標準,讓消費者更了解納智捷產品研發的實力,這次納智捷以U5進行碰撞測試,委託國際認可最高規格的實驗室IDIADA,進行台灣法規碰撞測試,挑戰最高規格測試項目,並主動揭露成果。
展現安全碰撞硬實力
在這次法規測試項目中,特將前撞以挑戰比台灣法規56公里要求還高的工況條件,以EuroNCAP前撞項目64公里標準來執行,包含前排成人,以及放入第二排代表6歲及10歲的兒童假人。從IDIADA提供正式法規測試報告來看,U5在前撞與側撞的傷害值呈現遠遠低於法規的限值,代表所有的假人受傷的程度都是非常的輕微,U5不僅符合台灣法規通過之基準,更以優異的低傷害指數,成功通過EuroNCAP最嚴苛工況的測試。此外,詳細解析U5碰撞後車體結構,可看出U5經前撞高速碰撞試驗,駕駛座車門仍可輕鬆開啟,車身仍維持其結構完整性,提供乘客最大安全的保護,展現U5在安全碰撞的硬實力。
10年發展皆以車安為本
回顧納智捷發展十年歷程,可顯見以車輛安全設計為本,自2009年推出第一部七人座MPV開始,每一部車輛在工程開發驗證階段,都分別在歐洲、台灣、中國大陸等地之國際級實驗室,進行Luxgen在車輛安全開發上的驗證與測試工作,包含前面全寬撞擊、前面偏置撞擊、側撞、側柱撞、後撞等各項嚴格的高速工況試驗,此外,隨著近來國際車安技術的趨勢演進,華創車電也與歐洲國際實驗室進行包括:行人保護測試、高速撞擊測試以及主動安全研發等項目,透過與實驗室模擬以EuroNCAP標準之測試與驗證,過去旗下的U6、U7等車款,也都獲得C-NCAP五顆星的認證。
車輛安全是消費者基本最關心的重點,也是華創車電投入納智捷自主品牌研發的基本思維。華創車電自2008年起開始以台灣車廠身分加入EuroNCAP參與相關活動會議開始,以此接軌國際車安研發趨勢,以挑戰EuroNCAP制度為目標,透過長期參與EuroNCAP相關會議活動,包含參與ILM(IndustryLiaisonMeeting)相關會議與ManufactureViewing等活動,藉此與國際車廠、供應商等交流車輛安全的最新技術與發展方向;同時,透過參與Viewing活動,深度檢視EuroNCAP撞擊測試後的測試車,分析各品牌的設計思維。本次,除了主動公布U5台灣法規碰撞數值,並透過舉辦U5碰撞後實車公開展示活動,以國際車安流程導入相關制度觀念,使台灣消費者更進一步認識EuroNCAP之精神,期使帶動國內車廠對安全的重視,帶動台灣汽車研發發展與國際車廠接軌。
納智捷全新跨界休旅車U5銷售開紅盤,預售近月接單衝出1,500張佳績,遠優於預期,台灣市場年銷挑戰萬輛目標,讓裕隆集團品牌事業兩岸再出發吃下定心丸。U5緊接著將在29日於對岸上市,期待能延續台灣好表現,尋求在大陸市場逆轉勝的契機。
納智捷昨(20)日舉行U5發表會,新車定價65.9萬∼78.9萬元,還較預售價下調4,000∼1萬元,月銷目標700輛、挑戰1,000輛,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更看好U5全年銷售有上萬輛的實力。
蔡文榮表示,U5預售表現優於預期,已出現久違的欠車狀況,熱銷車款交車起碼要等上1個月,已緊急向上游零件、引擎供應商協調追加訂單,增量生產搶搭銷售熱潮。
蔡文榮指出,U5新車競爭力強,全車系標配特斯拉電動車才有的12吋多功能觸控HD螢幕,並是全球首款搭載AR擴增實境的車款,是新車配備的兩大特色。
他也特別提到,新近蘋果發表iPhone新機重點之一就是AR,與U5「英雄所見略同」;U5透過6顆鏡頭、12顆雷達與高速智能運算出虛擬整合,「AR放在手機上可以抓寶,放在U5上可以幫駕駛人抓危險」,前瞻科技的主動安全配備,可為新車銷售加分。事實上,從這次U5預售中有近5成訂單選購AR環景版車款,就可獲得驗證。
此外,為驗證U5的車體安全性,納智捷還斥資1,700萬送車前往歐洲實驗室進行法規撞擊測試,結果獲得最高頂級評價,也為新車後續銷售添利器,也一掃「國產車安全性不如進口車」迷思。納智捷主管也說,9月14日U5歐洲撞擊結果公布後,高分過關背書下讓預售訂單累積速度突然加倍。
除安全配備,蔡文榮說,U5另一大武器就是同級車最高性價比,1個月前公布預售價,不到70萬元就可擁有6氣囊、APA自動停車輔助系統、12吋大螢幕,已震撼業界,昨天公布的正式售價,還再降4,000∼1萬元,65.9萬元起售價,蔡文榮坦言「沒賺錢」,只能期待後續新車銷量擴大收到降低成本效果。
蔡文榮自許U5在台上市的第一砲一定要打響,為後續挑戰對岸市場集氣;U5預售繳出好成績,不僅重新帶起台灣團隊士氣,更可望激勵U5在對岸的銷售表現。
據了解,大陸東風裕隆汽車將於本月29日在對岸上市U5車款,由於是今年初與中方股東東風集團重新調整合作架構,裕隆全面主導納智捷大陸業務後第一款車,集團內高度重視,裕隆集團副執行長陳國榮早早赴對岸親自坐鎮,展現務必成功的氣勢。
納智捷昨(20)日舉行U5發表會,新車定價65.9萬∼78.9萬元,還較預售價下調4,000∼1萬元,月銷目標700輛、挑戰1,000輛,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更看好U5全年銷售有上萬輛的實力。
蔡文榮表示,U5預售表現優於預期,已出現久違的欠車狀況,熱銷車款交車起碼要等上1個月,已緊急向上游零件、引擎供應商協調追加訂單,增量生產搶搭銷售熱潮。
蔡文榮指出,U5新車競爭力強,全車系標配特斯拉電動車才有的12吋多功能觸控HD螢幕,並是全球首款搭載AR擴增實境的車款,是新車配備的兩大特色。
他也特別提到,新近蘋果發表iPhone新機重點之一就是AR,與U5「英雄所見略同」;U5透過6顆鏡頭、12顆雷達與高速智能運算出虛擬整合,「AR放在手機上可以抓寶,放在U5上可以幫駕駛人抓危險」,前瞻科技的主動安全配備,可為新車銷售加分。事實上,從這次U5預售中有近5成訂單選購AR環景版車款,就可獲得驗證。
此外,為驗證U5的車體安全性,納智捷還斥資1,700萬送車前往歐洲實驗室進行法規撞擊測試,結果獲得最高頂級評價,也為新車後續銷售添利器,也一掃「國產車安全性不如進口車」迷思。納智捷主管也說,9月14日U5歐洲撞擊結果公布後,高分過關背書下讓預售訂單累積速度突然加倍。
除安全配備,蔡文榮說,U5另一大武器就是同級車最高性價比,1個月前公布預售價,不到70萬元就可擁有6氣囊、APA自動停車輔助系統、12吋大螢幕,已震撼業界,昨天公布的正式售價,還再降4,000∼1萬元,65.9萬元起售價,蔡文榮坦言「沒賺錢」,只能期待後續新車銷量擴大收到降低成本效果。
蔡文榮自許U5在台上市的第一砲一定要打響,為後續挑戰對岸市場集氣;U5預售繳出好成績,不僅重新帶起台灣團隊士氣,更可望激勵U5在對岸的銷售表現。
據了解,大陸東風裕隆汽車將於本月29日在對岸上市U5車款,由於是今年初與中方股東東風集團重新調整合作架構,裕隆全面主導納智捷大陸業務後第一款車,集團內高度重視,裕隆集團副執行長陳國榮早早赴對岸親自坐鎮,展現務必成功的氣勢。
上市車廠各擁利多題材,力挺昨(19)日股價逆勢收紅,類股漲幅0.71%勇冠台股。龍頭和泰汽車(2207)樂觀年終車市;三陽(2206)海外資產開發利益可觀,吸引外資連14買力挺,股價爆量衝上近13個月新高。
裕隆(2201)自創汽車品牌納智捷,兩岸將推新款小型跨界休旅車U5,上市前預售報佳音,可望扭轉營運劣勢;裕日車(2227)匯率吃補,國內營業利益逆增、轉投資大陸收益穩定提升下,法人看好金年再賺兩個股本不是問題,穩坐上市車廠每股獲利王座。
中華車(2204)轉投資大陸東南汽車前8月新車銷量大增42%突破9萬輛,全年挑戰15萬輛新高目標可望順利達陣。
台灣車市龍頭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18日表示,在多款新車齊發及車商降價讓利促銷下,樂觀第4季國內車市,估全年市場規模仍可達年初預估的43萬輛,僅略低於去年的43.9萬輛,仍維持在歷史高檔區。
在龍頭信心喊話下,昨天上市車廠股價硬挺,不受台股疲弱影響,其中以三陽最猛,單日爆出3.24萬張鉅量,盤中一度站上23.2元的近13個月新高點,終場收22.35元、漲幅達3.71%,並帶動汽車類股上漲0.71%,漲幅居各類股之冠。包括裕隆、和泰車、裕日車昨天股價均逆勢收紅,中華車也力守平盤作收。
投顧分析,三陽轉投資持股25%的廈門金龍聯合汽車,今年首季完成騙補案天價罰金認列後,不再拖累「帶賽」,讓三陽上半年營運轉盈。三陽規畫陸續啟動海外廠搬遷開發,包括越南河西廠、同奈廠,及廈門廈杏廠等三廠,因位處當地精華地段,開發後貢獻母公司的利益估逾350億元,每股獲利貢獻估達40元,吸引外資連14交易日買超,帶動股價一路走高,外資持股比也來到近10%的近期新高。
裕隆同樣有資產題材護身,新店舊廠區開發案預計第4季開工,2020年後商場陸續完工,可望貢獻固定租金收益,2022年豪宅區完工後處分利益估達500億元,支撐裕隆股價力挺於25.5元之上。
裕隆今日與29日將於台灣與大陸上市納智捷最新車款U5,由於切入兩岸銷量成長最快的小型跨界休旅車市場,加上新車採高規科技安全配備,及實惠售價營造市場最高C/P值競爭優勢,銷售表現將成股價走勢的風向球。
裕隆(2201)自創汽車品牌納智捷,兩岸將推新款小型跨界休旅車U5,上市前預售報佳音,可望扭轉營運劣勢;裕日車(2227)匯率吃補,國內營業利益逆增、轉投資大陸收益穩定提升下,法人看好金年再賺兩個股本不是問題,穩坐上市車廠每股獲利王座。
中華車(2204)轉投資大陸東南汽車前8月新車銷量大增42%突破9萬輛,全年挑戰15萬輛新高目標可望順利達陣。
台灣車市龍頭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18日表示,在多款新車齊發及車商降價讓利促銷下,樂觀第4季國內車市,估全年市場規模仍可達年初預估的43萬輛,僅略低於去年的43.9萬輛,仍維持在歷史高檔區。
在龍頭信心喊話下,昨天上市車廠股價硬挺,不受台股疲弱影響,其中以三陽最猛,單日爆出3.24萬張鉅量,盤中一度站上23.2元的近13個月新高點,終場收22.35元、漲幅達3.71%,並帶動汽車類股上漲0.71%,漲幅居各類股之冠。包括裕隆、和泰車、裕日車昨天股價均逆勢收紅,中華車也力守平盤作收。
投顧分析,三陽轉投資持股25%的廈門金龍聯合汽車,今年首季完成騙補案天價罰金認列後,不再拖累「帶賽」,讓三陽上半年營運轉盈。三陽規畫陸續啟動海外廠搬遷開發,包括越南河西廠、同奈廠,及廈門廈杏廠等三廠,因位處當地精華地段,開發後貢獻母公司的利益估逾350億元,每股獲利貢獻估達40元,吸引外資連14交易日買超,帶動股價一路走高,外資持股比也來到近10%的近期新高。
裕隆同樣有資產題材護身,新店舊廠區開發案預計第4季開工,2020年後商場陸續完工,可望貢獻固定租金收益,2022年豪宅區完工後處分利益估達500億元,支撐裕隆股價力挺於25.5元之上。
裕隆今日與29日將於台灣與大陸上市納智捷最新車款U5,由於切入兩岸銷量成長最快的小型跨界休旅車市場,加上新車採高規科技安全配備,及實惠售價營造市場最高C/P值競爭優勢,銷售表現將成股價走勢的風向球。
身為台灣第一個自主汽車品牌,納智捷不斷主動追求國際級產品安全性,掌握國際車安研發趨勢,從2009年推出的第一部七人座LUXGEN7 MPV,到最新的U5車型研發,都以挑戰最嚴苛的Euro NCAP測試標準,在兼顧車輛安全設計下,推出滿足消費者安全駕馭樂趣的車輛。
基於對U5安全實力的高度信心,納智捷在8月底主動將U5市售車送往西班牙Euro NCAP的測試單位、也是歐洲七大安全實驗室之一的IDIADA進行法規碰撞測試,挑戰以Euro NCAP前撞項目64公里標準,比法規更嚴苛的試驗工況。
納智捷除了成為國產車界唯一赴歐國際級實驗室進行碰撞測試的車廠,帶動台灣汽車研發與國際車廠接軌外,為了讓民眾更了解納智捷車輛開發的安全設計內涵,近日並進一步舉辦公開檢視活動,主動對外揭露此次正式法規報告資料,具體展現U5碰撞成績超越法規、通過Ero NCAP嚴苛工況測試的成果。(陳志光)
基於對U5安全實力的高度信心,納智捷在8月底主動將U5市售車送往西班牙Euro NCAP的測試單位、也是歐洲七大安全實驗室之一的IDIADA進行法規碰撞測試,挑戰以Euro NCAP前撞項目64公里標準,比法規更嚴苛的試驗工況。
納智捷除了成為國產車界唯一赴歐國際級實驗室進行碰撞測試的車廠,帶動台灣汽車研發與國際車廠接軌外,為了讓民眾更了解納智捷車輛開發的安全設計內涵,近日並進一步舉辦公開檢視活動,主動對外揭露此次正式法規報告資料,具體展現U5碰撞成績超越法規、通過Ero NCAP嚴苛工況測試的成果。(陳志光)
納智捷汽車展現對自家產品安全性的高度自信,將最新跨界休旅車 U5送往歐洲IDIADA實驗室進行撞擊測試,昨(14)日公布結果,拿下 Euro NCAP五顆星最高等級的優異成績,前撞擊OBD64換算分數甚至高 於9成以上五星評等的歐洲市售車。
面對「國產車安全性不如進口車」的謬論迷思,納智捷就是敢正面 衝撞!把即將上市的U5新車,送往歐洲七大汽車安全實驗室之一的西 班牙IDIADA,進行實車碰撞測試,並於昨天在IDIADA舉行成果公開檢 視會,成為台灣第一個主動公開揭露法規碰撞成果的車廠。
根據專業媒體換算,在滿分16分的Euro NCAP前撞ODB64標準測試, 納智捷U5得到15.085分的高分,較拿下五顆星評等車款的平均分數1 4分高出許多,表現遠優於台灣市售的國產、進口日系品牌中小型休 旅車(歐洲市售版)。
IDIADA業務總監、同時也是西班牙政府於Euro NCAP代表JoaquimH iuguet,也現身為納智捷U5的「前撞實力」背書,表示U5前撞的工況 超越台灣VSCC(安審中心)法規要求,華創的產品(指U5)完全準備 好對應歐洲的安全標準。
證明不造假 現場切大樑
為免網路酸民、鍵盤車手說嘴,質疑納智捷是拿「選手車」或是「 比較硬的非市售款車」去作撞擊測試,昨天的公開檢視會上,納智捷 比照Euro NCAP相關會議中的Manufacture
Viewing活動,針對板件質疑,現場直接切大樑,證明並無造假, 同時準備工程設計圖說明車輛剛性與結構設計。
納智捷指出,從2009年推出的第1款車Luxgen7 MPV,到最新的U5的 車型研發,皆以挑戰最嚴苛的Euro NCAP作為車輛安全設計的目標, 這次基於對U5的安全實力深具信心,於8月底主動將U5市售車送往西 班牙IDIADA進行法規碰撞測試,並於昨天舉辦公開檢視活動,主動對 外揭露正式法規報告資料。
帶領國產車邁向國際標準
納智捷期望,藉此展現對汽車安全研發投入的重視,期許以台灣第 一個主動公布揭露法規碰撞成績的車廠,也是國產車唯一赴歐洲國際 級實驗室進行相關開發碰撞測試的車廠,在帶領台灣所有國產車邁向 國際安全標準跨出一大步。
納智捷主管指出,在這次法規測試項目中,特將前撞以挑戰比台灣 法規56公里要求還高的工況條件,以Euro NCAP前撞項目64公里標準 (ODB64)來執行,包含前排成人,及放入第二排代表6歲及10歲的兒 童假人。
從IDIADA提供正式法規測試報告來看,U5在前撞與側撞的傷害值呈 現遠遠低於法規的限值,代表所有的假人受傷的程度都非常輕微,U 5不僅符合台灣法規基準,更以優異的低傷害指數,成功通過Euro N CAP最嚴苛工況的測試。
詳細解析U5碰撞後車體結構後,可看出U5經前撞高速碰撞試驗,駕 駛座車門仍可輕鬆開啟,車身仍維持其結構完整性,提供乘客最大安 全的保護,展現U5在安全碰撞的硬實力。
面對「國產車安全性不如進口車」的謬論迷思,納智捷就是敢正面 衝撞!把即將上市的U5新車,送往歐洲七大汽車安全實驗室之一的西 班牙IDIADA,進行實車碰撞測試,並於昨天在IDIADA舉行成果公開檢 視會,成為台灣第一個主動公開揭露法規碰撞成果的車廠。
根據專業媒體換算,在滿分16分的Euro NCAP前撞ODB64標準測試, 納智捷U5得到15.085分的高分,較拿下五顆星評等車款的平均分數1 4分高出許多,表現遠優於台灣市售的國產、進口日系品牌中小型休 旅車(歐洲市售版)。
IDIADA業務總監、同時也是西班牙政府於Euro NCAP代表JoaquimH iuguet,也現身為納智捷U5的「前撞實力」背書,表示U5前撞的工況 超越台灣VSCC(安審中心)法規要求,華創的產品(指U5)完全準備 好對應歐洲的安全標準。
證明不造假 現場切大樑
為免網路酸民、鍵盤車手說嘴,質疑納智捷是拿「選手車」或是「 比較硬的非市售款車」去作撞擊測試,昨天的公開檢視會上,納智捷 比照Euro NCAP相關會議中的Manufacture
Viewing活動,針對板件質疑,現場直接切大樑,證明並無造假, 同時準備工程設計圖說明車輛剛性與結構設計。
納智捷指出,從2009年推出的第1款車Luxgen7 MPV,到最新的U5的 車型研發,皆以挑戰最嚴苛的Euro NCAP作為車輛安全設計的目標, 這次基於對U5的安全實力深具信心,於8月底主動將U5市售車送往西 班牙IDIADA進行法規碰撞測試,並於昨天舉辦公開檢視活動,主動對 外揭露正式法規報告資料。
帶領國產車邁向國際標準
納智捷期望,藉此展現對汽車安全研發投入的重視,期許以台灣第 一個主動公布揭露法規碰撞成績的車廠,也是國產車唯一赴歐洲國際 級實驗室進行相關開發碰撞測試的車廠,在帶領台灣所有國產車邁向 國際安全標準跨出一大步。
納智捷主管指出,在這次法規測試項目中,特將前撞以挑戰比台灣 法規56公里要求還高的工況條件,以Euro NCAP前撞項目64公里標準 (ODB64)來執行,包含前排成人,及放入第二排代表6歲及10歲的兒 童假人。
從IDIADA提供正式法規測試報告來看,U5在前撞與側撞的傷害值呈 現遠遠低於法規的限值,代表所有的假人受傷的程度都非常輕微,U 5不僅符合台灣法規基準,更以優異的低傷害指數,成功通過Euro N CAP最嚴苛工況的測試。
詳細解析U5碰撞後車體結構後,可看出U5經前撞高速碰撞試驗,駕 駛座車門仍可輕鬆開啟,車身仍維持其結構完整性,提供乘客最大安 全的保護,展現U5在安全碰撞的硬實力。
在國人安全意識抬頭,要求政府比照歐盟,成立NCAP組織,監督、 公開新車安全性表現之際,但很多人不知道,負責研發納智捷車款的 華創車電,可是台灣車廠唯一參與歐洲Euro NCAP的會員,藉以接軌 國際最新、最高標準安全規範,打造高安全標準的新車。
市場上一面倒質疑國產車安全性不如進口車的聲浪中,納智捷敢於 將U5新車送至歐洲實驗室進行撞擊測試,並首開先例公開測試結果, 國人應該給予更多的掌聲肯定。
這次U5優於多數歐洲市售車的撞擊成績,更扭轉國人「外國月亮比 較圓」的錯誤觀念,展現國產車能有與進口車並駕齊驅、甚至凌駕的 安全性。要知道,台灣是全球有汽車工業的國家中,內需市場規模最 小的;台灣1年國產車銷售不到25萬輛,卻能支撐至少6家汽車製造廠 生存,生產的汽車還可以外銷他國,台灣在汽車工藝上的實力,絕對 有不容小覷之處,國人實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看衰國產車。
納智捷也深知安全性對於發展自主品牌汽車的重要性,早在2008年 華創車電就以台灣車廠身分加入Euro NCAP參與相關活動會議,藉此 交流車輛安全的最新技術與發展方向,並帶回台灣,實現在納智捷的 車款上。
不僅如此,納智捷從2009年推出第1款車Luxgen7 MPV開始,每款車 在工程開發驗證階段,都分別在歐洲、台灣、中國大陸等地的國際級 實驗室,進行車輛安全開發上的驗證與測試工作,包含前面全寬撞擊 、前面偏置撞擊、側撞、側柱撞、後撞等各項嚴格的高速工況試驗。
此外,隨著近來國際車安技術的趨勢演進,華創車電也與歐洲國際 實驗室進行包括行人保護測試、高速撞擊測試、主動安全研發等項目 ,透過與實驗室模擬以Euro NCAP標準的測試與驗證,過去旗下的U6 、U7等車款,也都獲得C-NCAP五顆星的認證。納智捷期待以更高的安 全標準自我期許,累積躍升國際舞台的競爭實力。
市場上一面倒質疑國產車安全性不如進口車的聲浪中,納智捷敢於 將U5新車送至歐洲實驗室進行撞擊測試,並首開先例公開測試結果, 國人應該給予更多的掌聲肯定。
這次U5優於多數歐洲市售車的撞擊成績,更扭轉國人「外國月亮比 較圓」的錯誤觀念,展現國產車能有與進口車並駕齊驅、甚至凌駕的 安全性。要知道,台灣是全球有汽車工業的國家中,內需市場規模最 小的;台灣1年國產車銷售不到25萬輛,卻能支撐至少6家汽車製造廠 生存,生產的汽車還可以外銷他國,台灣在汽車工藝上的實力,絕對 有不容小覷之處,國人實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看衰國產車。
納智捷也深知安全性對於發展自主品牌汽車的重要性,早在2008年 華創車電就以台灣車廠身分加入Euro NCAP參與相關活動會議,藉此 交流車輛安全的最新技術與發展方向,並帶回台灣,實現在納智捷的 車款上。
不僅如此,納智捷從2009年推出第1款車Luxgen7 MPV開始,每款車 在工程開發驗證階段,都分別在歐洲、台灣、中國大陸等地的國際級 實驗室,進行車輛安全開發上的驗證與測試工作,包含前面全寬撞擊 、前面偏置撞擊、側撞、側柱撞、後撞等各項嚴格的高速工況試驗。
此外,隨著近來國際車安技術的趨勢演進,華創車電也與歐洲國際 實驗室進行包括行人保護測試、高速撞擊測試、主動安全研發等項目 ,透過與實驗室模擬以Euro NCAP標準的測試與驗證,過去旗下的U6 、U7等車款,也都獲得C-NCAP五顆星的認證。納智捷期待以更高的安 全標準自我期許,累積躍升國際舞台的競爭實力。
別再酸國產車不耐撞,納智捷要當第一家敢挑戰歐洲安全標準的台 灣汽車製造廠,把最新的U5車款送進知名的西班牙IDIADA實驗室進行 「法規碰撞測試」,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昨(5)日信心十足表示, U5成績將不輸其他五顆星評價的歐系同級車。
即將於9月20日上市的納智捷最新車款-中小型跨界休旅車U5,預 售兩周拿下近600張的訂單,絲毫不受民俗月車市淡季影響,加上歐 洲碰撞測試可望拿下高分,讓經營團隊對U5後市表現吃下定心丸。
蔡文榮表示,儘管下半年國內車市景氣面臨嚴苛考驗,但U5擁有較 同級對手更豐富科技配備、更實惠定價的高C/P值(性能價格比)優 勢,加上超越歐洲碰撞安全法規的安全設計,看好U5上市後表現能超 越景氣干擾,朝蜜月期月銷千輛、長期坪均月銷700輛以上高目標挺 進。
為了讓台灣的車主更了解納智捷的安全實力,蔡文榮昨天也宣布, 納智捷主動送測U5,前往歐洲七大汽車實驗室之一的西班牙IDIADA, 進行「法規碰撞測試」,成為第一家敢挑戰歐洲安全標準的台灣車廠 。
蔡文榮指出,U5挑戰Euro NCAP前撞項目在法規的基礎上,將測試 速度由時速56公里提升至64公里,以挑戰前撞測試ODB64執行。蔡文 榮透露,初步得知U5驗證成果斐然,IDIADA預計14日提供正式法規合 格報告。
國人普遍存在有國產車不耐撞的迷思,先前更有立委大聲疾呼要成 立台灣的NCAP,揭露市售車的碰撞成果,納智捷主管表示,他們聽見 消費者聲音,因此決定將U5送往歐洲實驗室測試,並做為台灣第一個 揭露碰撞成果 (法規傷害值)的國產車。
裕隆集團表示,事實上,負責納智捷車款研發設計的華創車電,早 在10年前即以台灣車廠身分參與Euro NCAP(歐盟新車安全評鑑協會 )相關會議活動,藉以瞭解世界最先進與嚴謹的安全評價發展,可說 是台灣對NCAP運作制度最深入了解、且與Euro NCAP有長期連繫及交 流的單位。今年Euro NCAP年會將在比利時召開,華創更是唯一受邀 出席的台灣業者。
不僅這次U5送測,先前納智捷多款新車,包括像小型轎車S3,在開 發階段都有送往歐洲實驗室作開發驗證碰撞測試,並達到與獲得五顆 星評價歐洲品牌車相同、甚至更優的水準。
即將於9月20日上市的納智捷最新車款-中小型跨界休旅車U5,預 售兩周拿下近600張的訂單,絲毫不受民俗月車市淡季影響,加上歐 洲碰撞測試可望拿下高分,讓經營團隊對U5後市表現吃下定心丸。
蔡文榮表示,儘管下半年國內車市景氣面臨嚴苛考驗,但U5擁有較 同級對手更豐富科技配備、更實惠定價的高C/P值(性能價格比)優 勢,加上超越歐洲碰撞安全法規的安全設計,看好U5上市後表現能超 越景氣干擾,朝蜜月期月銷千輛、長期坪均月銷700輛以上高目標挺 進。
為了讓台灣的車主更了解納智捷的安全實力,蔡文榮昨天也宣布, 納智捷主動送測U5,前往歐洲七大汽車實驗室之一的西班牙IDIADA, 進行「法規碰撞測試」,成為第一家敢挑戰歐洲安全標準的台灣車廠 。
蔡文榮指出,U5挑戰Euro NCAP前撞項目在法規的基礎上,將測試 速度由時速56公里提升至64公里,以挑戰前撞測試ODB64執行。蔡文 榮透露,初步得知U5驗證成果斐然,IDIADA預計14日提供正式法規合 格報告。
國人普遍存在有國產車不耐撞的迷思,先前更有立委大聲疾呼要成 立台灣的NCAP,揭露市售車的碰撞成果,納智捷主管表示,他們聽見 消費者聲音,因此決定將U5送往歐洲實驗室測試,並做為台灣第一個 揭露碰撞成果 (法規傷害值)的國產車。
裕隆集團表示,事實上,負責納智捷車款研發設計的華創車電,早 在10年前即以台灣車廠身分參與Euro NCAP(歐盟新車安全評鑑協會 )相關會議活動,藉以瞭解世界最先進與嚴謹的安全評價發展,可說 是台灣對NCAP運作制度最深入了解、且與Euro NCAP有長期連繫及交 流的單位。今年Euro NCAP年會將在比利時召開,華創更是唯一受邀 出席的台灣業者。
不僅這次U5送測,先前納智捷多款新車,包括像小型轎車S3,在開 發階段都有送往歐洲實驗室作開發驗證碰撞測試,並達到與獲得五顆 星評價歐洲品牌車相同、甚至更優的水準。
提升台灣汽車自主研發競爭力,裕隆集團昨(29)日宣布,將建立國內第一個開放整合汽車創新的創客平台,向大眾募集創意,並期待切此喚起年輕族群對汽車的熱情,打造出更符合台灣人用車習慣與道路環境的汽車。
裕隆集團更大膽開放納智捷汽車的車輛資訊API(應用程式介面)平台,透過舉辦台灣首屆「車客松」活動,向國內的創客、新創團隊發英雄帖,廣邀募集創意點子。
台大機械系教授鄭榮和表示,大家都說台灣沒必要打造汽車品牌,但他認為,好不容易有納智捷這個自主品牌,台灣汽車產業才有機會擺脫代工的宿命,有更大的自由空間,可以發揮創意,實現對汽車的夢想,如此才能讓年輕人找到對汽車的熱情,從而吸引更多人才投入,打造屬於台灣的汽車文化
裕隆集團認為,透過開放式的平台參與,邀請台灣廠商加入團隊,能夠打造出更符合台灣人用車習慣與道路環境的汽車。而為了培育人才,他們也將舉辦車客松競賽,透過華創車電提供車輛資訊API,邀請各界一同發想創業。API被許多汽車大廠視為最不可能開放的秘密之一,裕隆集團願意率先開放,就是希望讓更多台灣好手,可以將創新研發的能量注入,一同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台灣隊,在快速發展的自駕智慧車科技領域中,取得迎頭趕上、甚至超前的機會。誠如安卓(Android)系統因為開放API,而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龍頭。
裕隆集團、嚴慶齡工業基金會與台灣最大科普知識平台汎知識結盟,建立一個開放整合汽車創新創客平台,期待能打造出更符合台灣人用車習慣與道路環境的汽車。
同時裕隆集團參考黑客松(hackathon)活動形式,將於10月23日舉辦台灣第一屆「車客松」競賽,以汽車為主題,由華創車電提供車輛資訊API的試驗發展平台,讓新創團隊進入發想創意點子。
裕隆集團還將規畫汽車技術發展講座工作坊、產業導師協作、現場競賽等活動,讓年輕團隊在汽車領域上發揮創意與想像力,發掘更多的可行性,實現台灣自造車的精神。
裕隆集團更大膽開放納智捷汽車的車輛資訊API(應用程式介面)平台,透過舉辦台灣首屆「車客松」活動,向國內的創客、新創團隊發英雄帖,廣邀募集創意點子。
台大機械系教授鄭榮和表示,大家都說台灣沒必要打造汽車品牌,但他認為,好不容易有納智捷這個自主品牌,台灣汽車產業才有機會擺脫代工的宿命,有更大的自由空間,可以發揮創意,實現對汽車的夢想,如此才能讓年輕人找到對汽車的熱情,從而吸引更多人才投入,打造屬於台灣的汽車文化
裕隆集團認為,透過開放式的平台參與,邀請台灣廠商加入團隊,能夠打造出更符合台灣人用車習慣與道路環境的汽車。而為了培育人才,他們也將舉辦車客松競賽,透過華創車電提供車輛資訊API,邀請各界一同發想創業。API被許多汽車大廠視為最不可能開放的秘密之一,裕隆集團願意率先開放,就是希望讓更多台灣好手,可以將創新研發的能量注入,一同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台灣隊,在快速發展的自駕智慧車科技領域中,取得迎頭趕上、甚至超前的機會。誠如安卓(Android)系統因為開放API,而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龍頭。
裕隆集團、嚴慶齡工業基金會與台灣最大科普知識平台汎知識結盟,建立一個開放整合汽車創新創客平台,期待能打造出更符合台灣人用車習慣與道路環境的汽車。
同時裕隆集團參考黑客松(hackathon)活動形式,將於10月23日舉辦台灣第一屆「車客松」競賽,以汽車為主題,由華創車電提供車輛資訊API的試驗發展平台,讓新創團隊進入發想創意點子。
裕隆集團還將規畫汽車技術發展講座工作坊、產業導師協作、現場競賽等活動,讓年輕團隊在汽車領域上發揮創意與想像力,發掘更多的可行性,實現台灣自造車的精神。
裕隆集團催生台灣自駕車(自動駕駛)研發國家隊-SuperTier1,裕隆集團華創車電開放台灣唯一自主研發汽車平台,號召台灣在地廠商、新創團隊投入,共同向全球展現台灣在智慧車、自動駕駛車、新能源車的堅強實力。
裕隆昨(29)日召開台灣汽車科技發展創新高峰會,一開場就有彩蛋,只見華創車電總經理李俊忠輕輕操控手機螢幕,一輛無人駕駛的納智捷S3EV+電動車駛向舞台中央,呈現當年只能在電視影集「霹靂遊俠」中看到的呼叫夥計橋段,讓現場觀眾驚喜不已,直呼「原來台灣的自駕車科技這麼厲害!」
昨天的高峰會上,不僅秀出台灣第一輛無人自駕智能電動車,還首度對外展示華創車電與安泰電業、輝創電子、歐特明電子等SuperTier1成員,於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車聯網、電動車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包括可以手機一鍵停車的APA自動停車系統,世界首創AR透視底盤影像、電動車可調式電力回充(regen)技術等。
特斯拉(Tesla)電動車搭載自駕科技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日前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FCA)宣布加入寶馬(BMW)汽車無人開發陣營,研究機構看好未來全球自駕車商機可達百億美元規模,吸引各大車廠紛紛宣布投入相關領域研發,台灣汽車自主技術發展亦投入自動駕駛、智能車電、車聯網產業整合的跨界領域。
自駕車技術在全球車業尚屬萌芽階段,台灣挾過往在資通訊、高科技業累積的成果,切入發展確有其利基,但相較於國際大廠的雄厚實力,台灣想在自駕車領域取得一席之地,籌組「國家隊」、「台灣隊」,整合眾人之力,才有機會打國際盃。
事實上,自駕車最常運用的影像、感知、聯網等的相關科技,其實台灣廠商、學界擁有豐富的技術能力與相關研發成果,但面對跨過國際車廠協力體系的高牆,老是不得其門而入的問題。
裕隆的華創車電擁有台灣唯一自主整合汽車平台,過去10多年來研發多項全球首創智慧安全科技,持續投入自動駕駛、智慧車電、車聯網技術研發整合領域,偕同台灣廠商共同開發,逐步導入量產車應用上。
有了量產車實證的經歷,可以為台灣廠商的技術能力背書、產品信賴度掛保證,台灣發展自駕車或其他車電系統廠商,才有機會取得進入國際車廠採購供應鏈的門票。
正如這次世大運,台灣選手破紀錄聲連連,獎牌數名列前茅,「主場優勢」絕對是關鍵;昨天出席高峰會的科技業者都肯定,裕隆(納智捷)這個台灣唯一自主汽車平台,讓業者可以在熟悉的台灣環境中研發,成果必定更豐盛。
裕隆副執行長陳國榮表示,裕隆集團期望以華創車電自主研發基礎打底與育成,打造一個開放、整合的科技創新平台,號召台灣在地廠商、新創團隊組成智能車、自動駕駛車的台灣隊,展現台灣在自動駕駛、主動智慧安全科技的自主研發能量,也希望有更多業者願意加入SuperTier1的行列,一同提升台灣競爭力。
裕隆集團指出,將與SuperTier1團隊持續投入研發車聯網、自動(輔助)駕駛、新能源系統,並將落實在納智捷自主研發汽車上,期望達到零汙染、零距離、零事故的願景。
像是由歐特明電子開發、全球首創的「透視底盤」ARView系統,透過6個攝影機取得車周遭影像,進行即時影像處理,並加入虛擬技術來實現擴增實境(AR),提供全方位可視智慧影像,讓駕駛可以360度無死角看清周遭環境,大大提升行車安全,已成為納智捷全新休旅車U5行銷上的科技亮點。
裕隆昨(29)日召開台灣汽車科技發展創新高峰會,一開場就有彩蛋,只見華創車電總經理李俊忠輕輕操控手機螢幕,一輛無人駕駛的納智捷S3EV+電動車駛向舞台中央,呈現當年只能在電視影集「霹靂遊俠」中看到的呼叫夥計橋段,讓現場觀眾驚喜不已,直呼「原來台灣的自駕車科技這麼厲害!」
昨天的高峰會上,不僅秀出台灣第一輛無人自駕智能電動車,還首度對外展示華創車電與安泰電業、輝創電子、歐特明電子等SuperTier1成員,於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車聯網、電動車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包括可以手機一鍵停車的APA自動停車系統,世界首創AR透視底盤影像、電動車可調式電力回充(regen)技術等。
特斯拉(Tesla)電動車搭載自駕科技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日前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FCA)宣布加入寶馬(BMW)汽車無人開發陣營,研究機構看好未來全球自駕車商機可達百億美元規模,吸引各大車廠紛紛宣布投入相關領域研發,台灣汽車自主技術發展亦投入自動駕駛、智能車電、車聯網產業整合的跨界領域。
自駕車技術在全球車業尚屬萌芽階段,台灣挾過往在資通訊、高科技業累積的成果,切入發展確有其利基,但相較於國際大廠的雄厚實力,台灣想在自駕車領域取得一席之地,籌組「國家隊」、「台灣隊」,整合眾人之力,才有機會打國際盃。
事實上,自駕車最常運用的影像、感知、聯網等的相關科技,其實台灣廠商、學界擁有豐富的技術能力與相關研發成果,但面對跨過國際車廠協力體系的高牆,老是不得其門而入的問題。
裕隆的華創車電擁有台灣唯一自主整合汽車平台,過去10多年來研發多項全球首創智慧安全科技,持續投入自動駕駛、智慧車電、車聯網技術研發整合領域,偕同台灣廠商共同開發,逐步導入量產車應用上。
有了量產車實證的經歷,可以為台灣廠商的技術能力背書、產品信賴度掛保證,台灣發展自駕車或其他車電系統廠商,才有機會取得進入國際車廠採購供應鏈的門票。
正如這次世大運,台灣選手破紀錄聲連連,獎牌數名列前茅,「主場優勢」絕對是關鍵;昨天出席高峰會的科技業者都肯定,裕隆(納智捷)這個台灣唯一自主汽車平台,讓業者可以在熟悉的台灣環境中研發,成果必定更豐盛。
裕隆副執行長陳國榮表示,裕隆集團期望以華創車電自主研發基礎打底與育成,打造一個開放、整合的科技創新平台,號召台灣在地廠商、新創團隊組成智能車、自動駕駛車的台灣隊,展現台灣在自動駕駛、主動智慧安全科技的自主研發能量,也希望有更多業者願意加入SuperTier1的行列,一同提升台灣競爭力。
裕隆集團指出,將與SuperTier1團隊持續投入研發車聯網、自動(輔助)駕駛、新能源系統,並將落實在納智捷自主研發汽車上,期望達到零汙染、零距離、零事故的願景。
像是由歐特明電子開發、全球首創的「透視底盤」ARView系統,透過6個攝影機取得車周遭影像,進行即時影像處理,並加入虛擬技術來實現擴增實境(AR),提供全方位可視智慧影像,讓駕駛可以360度無死角看清周遭環境,大大提升行車安全,已成為納智捷全新休旅車U5行銷上的科技亮點。
電動汽車免牌照稅優惠即將在明年1月5日落日,經濟部表示,已向財政部爭取延長;財政部表示,若經評估須持續延長,將持配合態度。
一旦延長免牌照稅優惠,目前在台銷售電動汽車的車廠,包括特斯拉、BMW、裕隆納智捷等三大車廠,都將受惠。
目前對電動車的租稅補助包括免徵17.5%的貨物稅,以及牌照稅。官員表示,日前財政部已公告免徵貨物稅優惠將延長至2021年底;另免徵牌照稅自2012年1月5日施行至今,延長兩次,即將在明年1月5日到期。
據悉,財政部日前去函經濟部,詢問牌照稅免徵優惠是否延長。經濟部認為,儘管免徵牌照稅將造成稅損,若因此能增加銷量,可望從產業面由增加的營所稅彌補,故為能促進電動車產業發展,建議免稅案能延長。
根據財政部資料,自2012年至2017年7月31日,電動車免徵牌照稅車輛約有929輛、免徵金額約3,351萬元。
根據經濟部的國際新能源車輛發展動向與力度報告,認為有必要持續推動智慧電動車,包括以租稅獎勵措施,促進電動車產業發展,以及建立民眾使用電動車輛的習慣等,因此持續免徵使用牌照稅。
未來到期是否延長,據了解,財經兩部會有密切討論,將視產業政策決定是否延長,預計財政部將會配合辦理,若經評估須持續延長,財政部估將持配合態度。
一旦延長免牌照稅優惠,目前在台銷售電動汽車的車廠,包括特斯拉、BMW、裕隆納智捷等三大車廠,都將受惠。
目前對電動車的租稅補助包括免徵17.5%的貨物稅,以及牌照稅。官員表示,日前財政部已公告免徵貨物稅優惠將延長至2021年底;另免徵牌照稅自2012年1月5日施行至今,延長兩次,即將在明年1月5日到期。
據悉,財政部日前去函經濟部,詢問牌照稅免徵優惠是否延長。經濟部認為,儘管免徵牌照稅將造成稅損,若因此能增加銷量,可望從產業面由增加的營所稅彌補,故為能促進電動車產業發展,建議免稅案能延長。
根據財政部資料,自2012年至2017年7月31日,電動車免徵牌照稅車輛約有929輛、免徵金額約3,351萬元。
根據經濟部的國際新能源車輛發展動向與力度報告,認為有必要持續推動智慧電動車,包括以租稅獎勵措施,促進電動車產業發展,以及建立民眾使用電動車輛的習慣等,因此持續免徵使用牌照稅。
未來到期是否延長,據了解,財經兩部會有密切討論,將視產業政策決定是否延長,預計財政部將會配合辦理,若經評估須持續延長,財政部估將持配合態度。
納智捷U5得以較預定時間提前近半年問世,趕上兩岸SUV(運動休旅車)熱銷浪頭,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親自跳出來當「U5專案經理」成為關鍵,成功整合集團資源,達成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交付「U5上市準時、品質要好」的重任。
「自主品牌真的不容易!」蔡文榮吐露上任3個半月的真實感想,履新百日猶如已過了1年般;過去擔任裕隆日產汽車總經理,許多決策自己說了算,來到納智捷,儘管不用受技術母廠的規範限制,但卻也有更多的更複雜的集團內整合、協調工作,讓人勞心。
納智捷自去年5月小轎車S3上市後,有長達1年半沒有新車問世,U5原定還要等到今年底、甚至明年初才會上市,蔡文榮深知,產品空窗期再拉長,只會讓納智捷好不容易點燃的銷售火種冷卻,更可能會錯過SUV熱銷的浪頭。
「讓U5提前上市,又要確保品質無失」,蔡文榮決定打破常規,自己跳下來當「U5專案經理」,親自帶頭衝,達成這不可能的任務。
蔡文榮工程出身的背景,讓他對新車開發各環節相當熟稔,且主導新車開發的華創車電高階主管,都是他在裕隆工程中心任職期間的後進,彼此溝通無礙,過去老是推託「工程極限」的研發單位,成為讓U5提前上市的助力。
他還把過去主導開發高顧客滿意度車用主機的成功經驗帶入,讓U5科技使用介面更直覺、更實用,更有自信可以吸引車主目光。
昨日U5對媒體公開前,納智捷史無前例地先舉辦內部產品發表會,蔡文榮認為,讓員工先看到、先認識新車,進而凝聚向心力,「要讓每個納智捷員工成為U5的最佳推銷員」;納智捷打破禁忌,選在民俗月期間辦U5預售活動,逆勢操作,蔡文榮要當個不一樣的總經理。
「自主品牌真的不容易!」蔡文榮吐露上任3個半月的真實感想,履新百日猶如已過了1年般;過去擔任裕隆日產汽車總經理,許多決策自己說了算,來到納智捷,儘管不用受技術母廠的規範限制,但卻也有更多的更複雜的集團內整合、協調工作,讓人勞心。
納智捷自去年5月小轎車S3上市後,有長達1年半沒有新車問世,U5原定還要等到今年底、甚至明年初才會上市,蔡文榮深知,產品空窗期再拉長,只會讓納智捷好不容易點燃的銷售火種冷卻,更可能會錯過SUV熱銷的浪頭。
「讓U5提前上市,又要確保品質無失」,蔡文榮決定打破常規,自己跳下來當「U5專案經理」,親自帶頭衝,達成這不可能的任務。
蔡文榮工程出身的背景,讓他對新車開發各環節相當熟稔,且主導新車開發的華創車電高階主管,都是他在裕隆工程中心任職期間的後進,彼此溝通無礙,過去老是推託「工程極限」的研發單位,成為讓U5提前上市的助力。
他還把過去主導開發高顧客滿意度車用主機的成功經驗帶入,讓U5科技使用介面更直覺、更實用,更有自信可以吸引車主目光。
昨日U5對媒體公開前,納智捷史無前例地先舉辦內部產品發表會,蔡文榮認為,讓員工先看到、先認識新車,進而凝聚向心力,「要讓每個納智捷員工成為U5的最佳推銷員」;納智捷打破禁忌,選在民俗月期間辦U5預售活動,逆勢操作,蔡文榮要當個不一樣的總經理。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