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公布,截至目前為止,臺灣本國及第一上市公司的數量分別為905家和78家,合計共計983家已經在11日前完成了9月份的營收申報作業。從數據來看,這些公司的9月份營收整體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具體來說,其中觀光餐旅業、建材營造業以及電器電纜業是成長較快的三大產業,而航運業、生技醫療業以及貿易百貨業則是衰退較為明顯的產業。 在這些成長的產業中,觀光餐旅業的營收上升主要得益於跨境旅遊需求的增加以及疫後客流量的復甦。建材營造業則是因為建案完工後工程收入的認列,而電器電纜業則是因為銅價上漲帶動業績成長。 相對來說,航運業的營收下降則是受到通膨壓力的影響,市場需求下降導致運價下跌。生技醫療業的營收衰退則是因為去年新藥上市出貨基期較高,以及國際經濟環境低迷造成的海外委託代工接單減少。貿易百貨業的營收下降則是部分公司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導致兌換損失認列。 整體來看,9月份全體上市公司的營收總計為3兆3,946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了4,124億元,年減幅達到10.83%。其中營收成長的公司有425家,而營收衰退的公司則有558家。
臺灣證交所即將在11月27日推出一個全新的「觀點」專區,這個專區將成為未來發布出版品的主要平台。為了應對資本市場的快速變化,這個專區將提供更及時、更深入的知識內容,滿足投資者對高品質資訊的需求。從明年1月2日起,證交所將移除官網的出版品專區,並停止發行部分定期刊物。此外,統計報表專區的介面也將進行優化,簡化操作流程,提供更友善的使用體驗。
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近期攜手其他九個證券金融相關單位,成功舉辦了「2023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這場論壇從2日到6日,吸引了來自金融業、證券界、上市公司及投資大眾的廣泛參與。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在開場致詞中強調了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並指出證交所將與所有市場參與者攜手,共同推動ESG生態系統,並利用數位科技創新來促進產業發展,以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在論壇的5日場次中,共有三場專題演講及一場關鍵對談。其中,第一場專題演講聚焦於碳權交易機制,特別是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下的碳權,以及因減量計畫產生的碳權。演講者劉哲良,同時也是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詳細解釋了這兩種碳權的差異及其用途。
關鍵對談部分,則由臺灣指數公司副總經理陳文練主持,主題為「從投資觀點看全球永續淨零之機會與展望」。對談中,臺北大學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池祥麟與群益投信副總經理張菁惠分享了對永續及低碳投資的觀察與分析,並強調了ESG評鑑指標在實現永續淨零目標中的重要性。
論壇的下半場,資訊工業策進會資深產業分析師盧冠芸以「迎戰數位科技與永續浪潮-台灣產業發展的潛力與挑戰」為題進行演講。盧冠芸在演講中提到,全球正面對環境風險,循環經濟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並探討了數位科技在循環經濟中的應用及台灣產業的發展機會。
臺灣證交所推動創新板,積極尋找潛力新秀
近一兩年來,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把創新板作為推展的焦點,不斷積極出擊,尋找具有潛力的公司。證交所的人員強調,台灣資本市場有三大優勢:流動性佳、外資青睞、再籌資功能強,這些都有利于創新企業的發展。
為了推廣創新板,證交所與其他九個證券金融相關單位聯手,於本月2日至6日舉辦了「2023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在這個論壇中,5日下午的專題演講由證交所主導策畫,聚焦於臺灣創新板,探索資本市場的亮點。
證交所的專員馮淑敏在演講中詳細解釋了創新板的運作模式。她表示,創新板透過以市值為核心的上市條件,以及相對簡化、有效率的流程,幫助那些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的企業,順利進入資本市場進行籌資。這樣的作法不僅能夠幫助這些企業擴大營業規模和提升競爭力,還能通過打造「創新+永續」的新經濟產業聚落,為市場帶來更多價值和成長機會。
這次論壇的舉辦,不僅是對創新板的宣傳,也是對台灣資本市場多元化發展的一次重要推動。證交所的這些努力,相信將為台灣的創新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台灣證券交易所將於11月27日在官網上推出全新的「觀點」專區,這個專區將成為未來發布重要業務及特定議題觀點的主要平台。從明年1月2日起,證交所將正式移除現有的出版品專區,並對統計報表專區進行介面優化。這項改變旨在提供給投資大眾更即時、更深入的知識內容,以應對資本市場的快速變化,並滿足對高品質資訊的需求。
與過去定期出版的傳統刊物不同,「觀點」專區將不斷更新,提供更實時的資訊。證交所也將自明年1月2日起,刪除官網上的出版品專區,並停止發行部分定期刊物。這一連串的改變,顯示了證交所對於提升服務品質和應對市場變革的決心。
未來,「觀點」專區將成為投資者了解市場趨勢和證交所業務動態的重要窗口。證交所表示,這次改版將讓投資者能夠更加便捷地獲取所需的資訊,同時也將提升專區的互動性,讓投資者能夠更直接地與證交所溝通。
總結來說,台灣證券交易所的這次改版,不僅是對內容呈現形式的一次升級,更是對投資者服務的一次深化。未來,投資者將能夠在「觀點」專區中,獲得更加多元和即時的市場資訊。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以下簡稱「集保結算所」)近期為響應金管會推動的ESG永續金融發展,以及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倡議提升投資人韌性、金融數位力及永續創新力,與證券周邊單位聯手舉辦了为期五天的「2023年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WIW)」。10月6日,集保結算所更主辦了「行動理財-理財就在e指之間」論壇活動,吸引超過800位線上線下參與者,讓大家對集保在傳統業務之外的多元創新有更深入的了解。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表示,集保結算所面對ESG永續與金融科技發展的兩大國際趨勢,在「創新」、「韌性」、「永續」、「普惠金融」四大發展願景下,不斷優化金融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體驗,並持續優化傳統核心業務,提升營運效能,實現「數位共好,落實永續」的企業價值。
論壇活動首日,集保結算所總經理陳德鄉與現場及線上的來賓分享了公司在提升資安防護、強化投資人保護方面的實務經驗,展現了集保對於守護投資人資產安全及投資人保護的重視。
本次論壇還邀請了理財作家羅際夫先生和理財專家盧燕俐女士進行演講,他們分別分享了「e手掌握理財大小事,資產管理方便又安心」和「股東會就在我家開,股票事務處理so easy」的內容,讓投資人輕鬆了解如何善用「集保e手掌握」App及「股東e服務」,讓理財與股務更加便捷。
集保結算所還與子公司基富通證券合作,以「讓孩子好好長大,讓自己好好退休」為主題,邀請財經專家朱岳中教授和基金醫生馮志源總監分享退休理財與子女教育基金規劃等關鍵議題,希望引導民眾從小儲備教育基金,並規劃退休生活所需的財務準備。
「2023年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由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等10個單位共同主辦,活動內容豐富,成功吸引了廣大投資者參與,圓滿順利地完成了這場盛會。
臺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簡立忠在「2023世界投資者週」論壇上強調,永續發展是全球共識,並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指標。他提到,證交所與市場參與者攜手推動ESG生態系統,並利用數位科技創新,為創新企業提供更好的籌資環境,提升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2023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由證交所主導策劃,邀請了研究智庫和投資實務界的專家,共同探討碳權、永續、數位科技及創新等關鍵趨勢和投資機會。
簡立忠表示,世界投資者週的宗旨是提升投資人教育及保護,證交所每年都積極參與,並通過多種渠道加強投資人對資本市場的了解。
論壇中,中經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介紹了碳權交易機制,並闡述了碳權的用途和交易架構。
臺北大學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池祥麟和群益投信副總張菁惠則分享了永續及低碳投資的需求和機會。
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盧冠芸則探討了數位科技與永續浪潮對台灣產業發展的影響。
證交所專員馮淑敏則介紹了臺灣創新板,強調其對創新企業的支援和市場的優勢。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展開了對生技業的積極招手,成效顯著。就在6日,市值達到634.2億元的保瑞(6472)宣布申請櫃轉市,這一舉動不僅是今年第13家國內公司申請股票上市,更讓證交所向生技股5,000億元市值目標進一步靠近。作為上市櫃生技股的股王和市值王,保瑞的上市申請,對於證交所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為動員更多生技業公司來上市掛牌注入了活力。 保瑞藥業公司負責人盛保熙表示,公司目前實收資本額已達10.083億元,業務範圍涵蓋西藥代理及銷售、藥品製造、新劑型藥品開發、保健品研發及銷售等多個領域。此次申請上市,對保瑞來說,是展現公司實力和發展潛力的好機會,同時也將對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推動資本市場產業多元化發展,並響應政府對生技醫藥產業的政策推動,特別於近期公告實施「新藥或醫療器材研發公司申請上市公開說明書揭露重點參考」。這項新規定將從資訊揭露、投資人教育等多方面出發,力圖提升生技醫療產業在初次申請上市時的透明度。 證交所強調,這次的策略包括三個主要方向。首先,在資訊揭露規範上,針對新藥或醫療器材研發公司的公開說明書,要求更為詳細的資訊揭露,以幫助投資者在投資決策時能夠更準確地評估風險。其次,加強新藥研發資訊的重大訊息管理,通過提高資訊透明度來降低投資者的資訊不對稱。最後,鼓勵新藥研發公司頻繁舉辦法人說明會,並在會上詳細介紹公司的財務業務、研發進度、產業現況及未來發展規畫。 為了確保投資者能夠充分了解投資風險,證交所還要求新藥或醫療器材研發公司的公開說明書封面要特別標注「本公司係新藥/醫療器材研發公司,產品開發時程長、投入經費高且未保證一定能成功,請投資人特別注意且詳細閱讀本公開說明書內容,並謹慎作投資決定」。此外,還要對四大風險因素進行揭露,包括研發產品開發風險、依賴第三方生產的風險、營運資金短絀風險以及技術授權合約限制條款風險。 在投資人教育宣導方面,證交所將透過舉辦生技產業講座,持續加強投資者的教育。隨著臺灣生技醫藥產業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亮眼,證交所對未來抱有信心,期望能夠透過資本市場的力量,為臺灣生技醫療產業注入新動能,並延續臺灣生技產業的亮點,提升產業鏈價值,以研發創新引領生醫製造量能,建構完整的生技產業生態圈。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近期公布了一項重要的新聞,那就是今年度臺股ETF第三季競賽的暫列成績。這次競賽的結果顯示,凱基證券台北分公司和口袋證券在「臺股ETF交易貢獻獎」和「交易進步獎」兩個項目中分別取得領先位置,而元大證券則在「總貢獻獎」上暫列第一。此外,永豐金證券在「造市獎」上名列前茅,而群益、復華及兆豐三投信則在「ETF發行貢獻獎」上並列第一。
這次「112年度ETF競賽」由證交所、證券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及期貨商公會共同舉辦,第三季的暫列排名已經揭曉。證交所也提醒參賽者們,把握這個機會,除了能夠獲得豐厚的獎金外,還能夠共同推廣指數化投資,進一步活絡交易,並帶動整體市場的發展動能。
今年的競賽時間從1月3日持續到12月29日,共計有六個獎項,總獎金高達315萬元。這些獎項分別是「臺股ETF交易貢獻獎」、「臺股ETF交易進步獎」、「ETF發行貢獻獎」、「ESG發行獎勵」、「臺股ETF造市獎」以及「臺股ETF總貢獻獎」。
對於這次的競賽結果,證交所也在臉書粉絲專頁上進行了公告,讓大眾能夠了解最新的競賽情況。這次的競賽結果不僅反映了參賽者的實力,也為臺灣的證券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推動生技產業發展,決定推出一系列健全的生技產業資訊揭露措施,目的在吸引更多市值規模較大的績優生技股來上市,同時也為了降低市場對新藥股的投資疑慮。證交所將於5日召開記者會,詳細說明這些新措施,並進行投資人教育宣導。 董事長林修銘轉任以來,發現生技業來證交所掛牌的意願不高,且來掛牌的市值普遍較小。為此,林修銘要求證交所研議相關措施,以吸引新藥來掛牌,並透過強化資訊揭露來降低投資人的風險。 根據統計,截至10月4日,上櫃生技股有89檔,市值達8,186.7億元;上市生技股僅38檔,市值4,041.9億元,市值占比不到上櫃生技股的一半。尤其是集中市場的總市值為51.36兆元,上市生技股市值占比僅0.79%,顯示生技股在台股市場的比重相對較低。 為了改善這個情況,證交所積極參考其他國家的產業發展模式,發現美國生技股市值占比高達二至三成,而台股生技股占比卻極低。因此,證交所決定採取具有延續性及戰略性的策略,從加強管理著手,提振生技股上市意願,並擴大上市生技股市值規模。 未來,證交所期待能吸引更多生技股來證交所掛牌,包括興櫃生技股轉上市,以及百元俱樂部的興櫃生技股。目前興櫃股交易中,康霈的均價為439.86元,僅低於保瑞的627元,顯示興櫃生技股市場的潛力。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對市場投下了警訊,提醒投資者注意期貨ETF的風險。根據證交所的規定,若期貨ETF的每股淨值跌至7元以下,將會啟動第一階段的風險控管措施。由於近期國際油價飆漲、日圓貶值等因素影響,期元大S&P原油反1淨值已經跌至7.2元,而期元大S&P日圓正2的淨值也跌至7.44元,顯示市場波動相當激烈。
證交所強調,自今年7月31日起,已對期貨ETF實施了三大管控措施,這些措施主要是針對槓桿及反向型期貨ETF的複雜性,以及投資者可能對其特性與風險缺乏了解的狀況。這三大管控措施包括增強投資者提醒機制,以及針對期貨ETF的單位淨資產價值變動設定了分階段的風險控管措施。
具體來說,當期貨ETF最近十個營業日的平均單位淨資產價值較其最初單位淨資產價值累積跌幅達到一定比例時,將會啟動相應的風險控管措施。這些措施包括:
- 取消信用交易、停止借券及當沖交易:當跌幅達65%以上時。
- 預收投資人款券:當跌幅達75%以上時。
- 限制投資人買進:當跌幅達85%以上時。
這些措施的設置,旨在降低市場風險,保障投資者的利益。證交所呼籲投資者在投資期貨ETF時,應充分了解其風險特性和市場波動,理性投資,避免盲目跟風。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從10月份開始,與四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攜手策劃了一系列「推動優質企業上市」專題座談會。這個行動象徵著證交所對於培育台灣優質企業的堅定決心。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在座談會上強調,台灣資本市場基於傳統金融,帶動了電子產業的興起,形成了完整的供應鏈。即使面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台灣資本市場仍保持著國際關鍵地位,展現出其獨特的價值。
首場座談會與KPMG安侯建業合作,於10月4日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行。許多對上市有興趣的公司紛紛參與,現場反應熱烈。林修銘在會中進行了發表演說,強調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並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見解。
他提到,未來台灣資本市場將運用人才和技術的優勢,透過產業整合和創新驅動,朝著數位經濟的方向發展,滿足更多新經濟需求,推動產業轉型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證交所成立已滿一甲子,每十年為一個發展期程。從開業起步,到制度系統的改革,再到帶動企業公司治理觀念的轉變和產品多元,證交所一直走在創新前線。現在,證交所希望為台灣證券市場規劃下一個十年的發展藍圖。
證交所表示,未來將以建立Capital Ecosystem資本市場生態系為目標,結合創新、政策推動和資本市場動力,整合各界資源,協助企業發展潛能,並配合國家產業多元發展,希望引發正面的鏈式反應,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
透過與企業的面对面溝通,證交所介紹了台灣資本市場的現況和IPO流程,並由會計師分享了「企業上市應注意事項」,期望為有上市意願的優質企業提供實質幫助。
此次座談會中,瑞鼎科技總經理林文聰分享了申請上市的心得和上市後對公司的正面影響,成為座談會的一大亮點。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積極參與國際盛事,為了提升金融教育並加強投資者保護,特別與多個單位合作,於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了2023年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活動中,臺灣指數公司特別於5日下午舉辦了一場「關鍵對談」,主題聚焦在「從投資觀點看全球永續淨零之機會與展望」。 在這場對談中,群益投信副總經理張菁惠與臺北大學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池祥麟,共同分享了關於ESG評鑑、淨零轉型及永續投資的趨勢。張菁惠總經理首先介紹了ESG以及低碳因素在當前投資環境中的重要性,並對ESG投資的未來發展前景提出了見解。 接著,池祥麟主任則從台灣企業的視角,探討了在實現淨零目標時所面臨的挑戰和機會。兩位專家在對談中強調,面對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的趨勢,投資者應該如何看待和把握這些投資機會。 此外,臺灣指數公司副總經理陳文練擔任主持人,與張菁惠總經理及池祥麟主任進行了深入對話,共同解析了在這個變革的時代背景下,永續投資的最新趨勢和投資策略。
【臺灣新聞】 哇塞,大家有沒有注意啊?臺灣證券交易所這下可是大動作啦!為了應對全球的淨零轉型趨勢,我們的證交所實在是太厲害了,他們在宅在家學習網上推出了「永續·淨零」專區,這可是讓我們投資人學習的好機會啊! 首先,他們請來了專家,為我們解釋了那些難懂的碳權交易名詞,像是淨零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當量、碳定價、碳權、碳中和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考慮投資時必須了解的知識啊! 而且,他們還準備了超級實用的「如何解讀財務分析報表」宣導影片,這對我們投資人來說,真的是一個明智的財務決策的寶貴幫手! 接下來,我們還可以期待什麼呢?別急,下個月他們還會在「永續·淨零」專區介紹臺灣碳權交易所,還有上市櫃公司的永續發展行動方案,這些都是我們投資前必看的重點啊! 所以,親愛的讀者們,趕緊來到宅在家學習網,一起學習、一起成長,讓我們的投資之路更加堅強穩定!
臺灣期貨交易所昨日於金融研訓院菁業堂盛大舉辦「2023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這場活動是為了響應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的「世界投資者週」以及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的「金融知識普及敲鐘」活動。論壇中,專家學者們就「臺灣期貨市場之數位科技運用、永續發展及創新」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並進行了三場專題演講及一場綜合座談。 「世界投資者週」自2017年由IOSCO發起,旨在提升全球對投資人教育與保護的關注,並鼓勵各國舉辦金融教育活動。而「金融知識普及敲鐘」則是WFE自2019年起與IOSCO合作舉辦的活動,號召旗下交易所會員共同響應。 臺灣期貨交易所積極參與此次活動,除了主辦論壇外,還舉辦了校園模擬交易競賽,並開辦了宣導課程,旨在提升年輕人的金融素養,建立正確的期貨交易觀念。 論壇的主題是《韌性×數位×永續》,專家學者們就AI與永續指數在投資上的應用等專題進行了演講。此外,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及期交所副總楊朝舜也與學者共同探討了臺灣期貨市場的創新及韌性發展趨勢。 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表示,將持續努力推出更多元化的商品,並提升期貨市場的韌性。期交所開業25周年,推出新版企業識別標語「TAIFEX CARES」,展現了期交所關心、用心及愛心的企業形象。這個「Cares」象徵著期交所關心所有期貨市場參與者,並努力建構一個公平、效率、安全且具國際競爭力的市場。 此次論壇還與證交所、櫃檯買賣中心、集保、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投信投顧公會、退休基金協會、台灣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與台灣金融研訓院等10個金融單位共同舉辦,並以實體及線上直播方式進行,為期一周,從10月2日至6日。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從10月起將與四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攜手舉辦一系列「推動優質企業上市」專題交流座談會。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在座談會上強調,這是配合國家產業多元發展的重要一環,期望能夠激發「齒輪效益」,打造一個健全的資本市場生態圈。 首場座談會與KPMG安侯建業合作,林修銘在會中發表了精彩演說。他指出,台灣資本市場以傳統金融為基礎,成功帶動了電子產業的崛起,並且擁有完整的供應鏈,這些都是國際市場所認可的。即使面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台灣資本市場仍保持其國際關鍵地位,展現出無與倫比的獨特性。 林修銘進一步提到,未來台灣資本市場將利用豐富的人才和技術優勢,透過產業整合和創新驅動,積極向數位經濟發展,滿足更多元的新經濟需求,從而推動產業轉型和提升國際競爭力。 證交所董事長還提到,交易所成立已滿一甲子,每十年為一個發展階段,從開業起步到如今的創新再變革,證交所希望為台灣證券市場規劃出下一個十年的發展藍圖。他強調,將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建立一個Capital Ecosystem資本市場生態系,並以創新、政策、資本市場三個驅動力,結合各界資源,協助企業發揮潛能,並與國家產業多元發展相配合。 此外,證交所透過與企業的直面溝通,介紹台灣資本市場的現況和IPO流程,並由會計師分享「企業上市應注意事項」。這樣的交流座談會旨在為有上市意願的優質企業提供助益,推動更多潛在優質企業加入資本市場。 此次座談會特別邀請了上市公司瑞鼎科技總經理林文聰,分享其申請上市過程及上市後對公司整體的助益,成為會議的一大亮點。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為了幫助投資人更深入理解市場趨勢與投資知識,特別在「瘋存股想入市宅在家學習網」專網上,新增了一個「永續‧淨零專區」。這個專區首先推出了關於碳權交易的「碳名詞」說明,讓讀者對碳權有基本的認識,並對應證交所推動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策略。 證交所強調,透過了解這些「碳名詞」,像是淨零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當量、碳定價、碳權、碳中和等,一般民眾可以更加明白這些專業名詞背後的含義。此外,還有一份「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規畫了全體上市櫃公司在2027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之查證。 不僅如此,專網的「電影院」單元也推出了新影片,主題是「如何解讀財務分析報表」上集。影片中詳細解釋了財務分析報表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呈現公司或組織的財務狀況和績效。主要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綜合損益表及現金流量表等,這些都是投資大眾在投資過程中必須了解的內容。 證交所表示,宅在家學習網是學習證券知識及風險控管的最佳工具,而「證夯快訊」則提供了最即時、最Hito的投資教育宣導活動訊息及最完整活動影片,讓投資人能夠隨時隨地進行投資知識的學習。
台股ETF市場再創佳績!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自掛牌以來,短短四個月內規模已突破800億元大關,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投資焦點。今(10月)第四次配息金額正式公布,預估每受益權單位將配發0.11元,現金殖利率約0.64%,年化殖利率則達到7.67%,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大吸引點。 復華投信官網公告,此次00929的除息日定於10月24日,想要參與配息的投資者需於10月23日前持有或買進,並於11月17日領取利息。復華投信為了方便投資者,也開放郵寄辦理ETF配息帳號變更申請,詳情可上官網查看ETF公告事項。 截至10月2日,00929規模約839億元,受益人數達38.6萬人,顯示其受投資者廣泛青睞。該ETF自8月首次進榜就攻占第11名,近期將再新增台銀證券等15家券商,提供更多元化的定期定額布局選擇。 不過,00929股價在9月中因大盤震盪而小幅回落修正,但主要持股表現相對穩健,9月仍收紅,上漲約3%,表現優於加權報酬指數的-1.48%。在追蹤誤差表現上,9月以來-0.04%,是最貼近追蹤指數的主要台股高股息ETF。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經理人許忠成表示,00929表現出跟漲抗跌的特質,這也意味著透過篩選機制選出的成分股,能夠兼顧報酬及股息表現。許忠成預期台股第四季隨基本面逐步好轉,對後市表現保持樂觀,建議投資者可透過一籃子電子股布局的台股ETF,把握各次產業復甦及類股輪動漲升機會。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5)日要宣布一個大消息,就是要幫助生技產業有個更好的發展環境。他們將推出「健全生技產業資訊揭露」規範,這個規範的目的就是讓生技業的資訊更加透明,解決現行生技業因為資訊不夠透明,不容易上市掛牌的問題。這個政策的推出,對於生技業來說,絕對是一個大利多啊! 我們知道,生技業的個別公司經營項目差異很大,比如新藥公司就會有解盲等資訊空窗期,這些資訊不夠透明,讓證交所的上市審議變得比較難。所以,目前生技醫療類別的公司在市場上並不多,只有37家上市,而櫃買中心就有89家上櫃公司,這個規模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證交所今年在審議鑽石投資申請上市掛牌時,就特別強調了資訊揭露的重要性,並研擬了相關規範。他們參考了港股對生技產業的規範,還有櫃買中心對生技股上櫃申請的問答集,最終研議出這個「健全生技產業資訊揭露」規範。 對於這個規範的推出,業界人士都表示支持。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都認為,這個規範的實施,對於投資生技業來說,是一個好事情。因為除了傳統醫療器材、學名藥廠等,投資生技業需要很高的專業性,這個規範的實施,將使股價走勢更加理性,對投資人來說,也是一個保障。 此外,有法人還透露,生技業有國家5+2等創新計畫的支持,產業長期呈現上升趨勢,這也讓生技公司越來越多。明年總統大選將至,這個時候政策面釋出對生技股IPO的政策利多,對生技股來說,絕對是個好時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