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每年暑假期間,都會在全台各地舉辦證券知識研習營,這個活動已經辦了18屆,深受教職員工的喜愛。今年也不例外,我們完成了第18屆的全國教師證券知識研習營。 這次研習營分為基礎班和進階班兩種課程。基礎班的課程包括對證券市場的介紹、了解不同投資工具的特性、交易概念,還有認識新的證券交易制度,以及證券基本面和技術分析等四大主題。進階班則是針對對證券有更深了解的人設計的,內容包括投資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和指數投資證券(ETN)的相關知識、權證和TDR商品的認識、如何解讀分析財務報表,以及公司治理和ESG投資等四大主題,每個主題的課程約1.5小時。 對於那些因為時間或其他原因未能參加實體課程的教職員工和民眾,證交所也提供了便利,將課程錄影放在了「臺灣證券交易所WebPro3.0影音傳播網」(webpro.twse.com.tw/WebPortal/vod/104/?categoryId=153)上,讓大家都能方便地學習。 而且,從9月1日到10月2日,只要觀看了課程錄影,並且「填寫問卷與心得分享」,就有機會參加抽獎活動,獲得200元的超商電子禮券,名額有200份哦!這個活動真的是很實惠,大家趕緊來參加吧!
為了讓投資大眾更加便利地獲取資訊,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自即日起至9月24日,在官方臉書粉絲專頁上展開了「投資亮點新上線 答題送禮照過來」活動。這個活動將分為三波進行,首波活動從9月4日開始,持續到10日。 近期,證交所也啟用了全新的「投資資訊中心」(Investment InfoHub),這是一個整合了證交所官網、公開資訊觀測站與基本市況報導網站等投資相關重要資訊的平台。為了推廣這個資訊中心,證交所特別舉辦了這個抽獎活動。 參與這個活動非常簡單,只要您是證交所官方臉書粉絲專頁的粉絲,在活動期間,您可以上線至「投資資訊中心」(www.twse.com.tw/IIH/zh/)選擇「交易排行」,並截圖當下的「成交量排行」頁面。接著,將截圖貼至指定的活動貼文留言,並按讚並公開分享這篇貼文,這樣就完成了參與的步驟。 證交所將從所有符合條件的參與者中,抽出10名幸運得主,每位獲得超商禮券200元。這個活動不僅是獲得禮品的機會,也是一個了解如何有效利用「投資資訊中心」的好機會。 如果您對投資有興趣,或者想要了解更多市場資訊,那麼絕對不要錯過這個活動。快來關注「證交所官方臉書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TaiwanStockExchangeCorp/),一起探索投資世界的奥秘吧!
台灣證交所再展創新,打造「瘋存股想入市 宅在家學習網」專網,為投資者提供豐富資訊與學習資源!近期,專網推出了圖文並茂的「台灣全市場新經濟產業指數」介紹,並同步更新證券宣導活動公告,還有新穎的「證券小百科」宣導影片,讓投資者在家也能輕鬆學習股市知識。
為深入介紹「台灣全市場新經濟產業指數」,宅在家學習網的「哈燒股識圖書館」單元,特別推出上、下集說明影片,讓讀者對此指數有更全面的了解。該指數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方法計算,記錄國內新經濟產業在股市的波動軌跡,成為台灣市場的重要標竿指數。
「證券小百科」影片則以動畫形式,生動解說證交所的來龍去脈,強調股票市場需要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第三方角色,並簡介市場運作方式,以及證交所的職掌與發展歷史,讓大眾對證交所有更深刻的認識。
此外,證交所還舉辦了「宅在家學習網加入會員抽好禮」活動,目前會員人數已突破8,000人,並正向1萬人大關邁進。第四階段抽獎活動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讓更多投資者能夠參與並獲得好禮。
台灣證券交易所為了讓投資人更深入地了解市場動態,特別在9月份推出了一項新功能——「臺灣全市場新經濟產業指數」的介紹。這個指數透過「瘋存股想入市宅在家學習網」專網向大眾公開,讓投資人即使在家中也能掌握最新的證券知識和風險控管資訊。 「瘋存股想入市宅在家學習網」是證交所為了方便投資人學習而設立的專屬平台,每月都會更新內容,提供豐富的股市資源。在這次的更新中,證交所推出了「臺灣全市場新經濟產業指數」的詳細介紹,並將其內容分為上、下兩集,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讓讀者能夠輕鬆理解。 「臺灣全市場新經濟產業指數」是根據「臺灣全市場指數」成分股中屬於「綠能環保」、「數位雲端」、「運動休閒」及「居家生活」產業類別的股票,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方法計算而得。這個指數不僅記錄了國內新經濟產業在股市中的波動軌跡,同時也成為台灣市場的重要標竿指數。 此外,證交所還在「電影院」單元中推出了「證券小百科」影片,以動畫形式介紹「證交所」的由來,並強調股票市場需要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第三方角色,同時簡介了證券市場的運作方式。這樣的影片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也讓對證券市場一知半解的投資人能夠更快速地了解市場運作。
臺灣證交所為了讓投資人更加了解並善用新推出的「投資資訊中心」(Investment Info-Hub–The Taiwan Markets Dashboard),特別在官方臉書粉絲專頁上,從昨天(4日)開始到24日,舉辦了三波「投資亮點新上線 答題送禮照過來」的抽獎活動。這個新服務自7月12日正式啟用,目的是為了提升投資人服務品質。 活動規則相當簡單,只要投資人們在活動期間追蹤證交所的官方臉書粉絲專頁,並上線到「投資資訊中心」選擇「交易排行」,截圖當下的「成交量排行」頁面,將截圖貼在指定的活動貼文留言,並按讚並公開分享這篇貼文,就能參與抽獎。 這次活動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波活動從4日到10日,期間內成功參與的投資人將有機會獲得超商禮券200元。證交所將從所有符合條件的參與者中,抽出十名幸運得主,讓他們享受這份小禮物。 這個抽獎活動不僅是為了宣傳新服務,也是證交所對投資人的一種關懷。透過這樣的互動方式,證交所希望投資人能更加熟悉並利用這個新工具,進而提升投資效率和市場洞見。
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臺灣碳權交易所攜手參加「2023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會展,為新創企業開放一扇通往資本市場的門戶。這次聯合出擊,不僅是為了推廣「臺灣創新板」,更是為了支持新經濟產業的發展,讓創新公司能夠加速進入資本市場,尋求資金發展。在會展現場,證交所吸引了多家新創企業代表及投資人的關注,進行了深入的洽詢交流。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親自走訪逾100家潛力企業,力推創新板,顯示出對新創企業的支持力度。今年「Meet大南方新創會展」結合政府、企業與新創產業,力圖打造一個新創的世界舞台。證交所也秉持著資本市場經營者及產業發展支持者的角色,以具體行動支持新創生態圈的良性發展,並宣示將資本市場的資源帶到南台灣,期望以創新驅動經濟成長,共同打造未來的經濟強者。 今年是證交所與碳交所子公司首次攜手赴高雄參與第三屆Meet大南方新創會展,以鮮明的黃色及橘色意象打造「創新永續新聚落」主題攤位。為了讓更多新創企業了解資本市場的優勢與特色,證交所於展區舞台辦理專場活動,邀請創新板上市公司與投資人面對面交流,分享上市對企業營運發展帶來的效益。 除了活動,證交所還就投資大眾最感興趣的合格投資人制度詳加宣導,並介紹資本市場優勢與特色。特別是就甫於8月22日董事會通過的調降合格投資人資格條件及開戶獎勵活動進行解說,以活絡創新板市場交易動能。 證交所表示,將持續關注國內外創新產業發展動態,積極參與新創生態圈交流,加強資源鏈結合作,以多元管道推動招商及引資,聚焦開拓更多元的新經濟產業及引導市場資金重新配置,力挺具發展潛力的「創新+永續」企業上市籌資,支持陪伴新創成長,讓台灣持續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
【台灣股市新聞】 證交所即將於5日召開重要會議,會議將審議一項引人注目的股票上市案。這次會議將聚焦於現觀科(股票代號:6906)的上市申請。近期,現觀科在興櫃市場表現亮眼,1日收盤時以139元作收,上漲了3.99%,均價為137.16元,顯示市場對其前景相當看好。 現觀科技,這家以科技事業為主的公司,由董事長邱大剛領軍,實收資本額達3.05億元。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行動網路優化定位平台及行動智慧平台之軟體服務,這些產品在市場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力。現觀科技在111年實現了1.37億元的稅前盈餘,今年上半年則獲利1,927.5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分別為3.8元和0.5元,這些數據都顯示了公司良好的經營狀況。 在這場重要的上市審議會議中,現觀科的上市申請將受到廣泛關注。如果申請獲得通過,現觀科將正式登上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舞台,與更多投資者見面。對於這家科技新軍,市場普遍抱持期待,相信其上市後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新的活力。
今天(112)年度,臺灣證交所完成了第18屆「全國教師證券知識研習營」的舉辦。為了讓更多未能親臨現場的教職員及民眾也能參與其中,證交所特別將課程錄影上傳至「臺灣證券交易所WebPro3.0影音傳播網」(webpro.tws e.com.tw/WebPortal/vod/104/?categoryId=153)。這樣的作法讓大眾無論身在何處,都能透過網路學習證券相關知識。 證交所還有更多好消息要告訴大家,他們表示,從9月1日至10月2日期間,只要觀看了課程錄影,並且「填寫問卷與心得分享」(webline.sfi.org.tw/workshop/leftite ms.asp?csn=631 & u=3),就有機會獲得超商電子禮券200元,共計200份獎品等著大家來抽。這是證交所為推廣證券知識,同時也為民眾帶來實惠的又一創新舉措。
AI股風頭無兩,台股今年來表現亮眼,不僅價格上漲,成交量也顯著增加。根據統計,台股今年來上漲2,507點,總幅達17.73%,市場日均成交額達到2,796.32億元,比去年全年日均額2,421.68億元多出374.64億元,成長率達15.47%,其中AI股功不可沒。
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從今年年初開盤到9月1日,共計157個交易日,集中市場總成交值達到43.9兆元,市場日均值更是創下新高。其中,AI伺服器股,特別是那些屬於電腦及周邊設備股的子類別,在今年1月的成交額只有1,025億元,占比僅4%。然而,到了8月份,該類股的成交額激增至2.51兆元,是當月總成交額的33.54%,創下歷史新高,並在8月間多個交易日中成交額一度超過總成交額的4成。
金管會出手整治ETF配息亂象,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於31日證實,將即將釋出新規定,著手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平準金配息的標準及時機,二是部分基金週轉率過高,造成投資成本增加。針對此,高晶萍強調,新規定將「儘速」出爐,並希望配息能回歸「股利或債息收入」。
近期,金管會接獲多起高股息ETF投資人的申訴,主要關注點在於基金頻繁更換成份股,週轉率過高,導致交易稅及手續費成本大增,侵蝕淨值,以及為了衝配息率,動用收益平準金配息比重過高。
為解決週轉率過高問題,證期局已要求證交所、櫃買中心在「指數編制」審查時,就回溯歷史情況,檢視此指數是否可能頻繁變更成份股,從前期就控管週轉率。同時,要求投信官網揭露換股資訊,讓投資人充份知悉。
至於平準金配息占比過高問題,高晶萍表示,未來將朝兩大方向強化管理:一是針對收益平準金動用原則及方式訂定明確規範,並建立參考範例;二是強化相關資訊揭露,以「白話」方向揭露,讓投資人淺顯易懂,證交所及投信投顧公會將儘速研擬相關規範。
高晶萍強調,為避免大額申購稀釋原受益人配息收益,國外很早就有了平準金機制,過去多用在債券ETF。平準金類似股本溢價的會計科目,以平準金配息即類似股票現金減資,退回現金給投資人。
台灣的ETF約在2019年開始引用平準金,但如何入帳、何時啟動、配發比例、配發順序,目前沒有相關規範。據金管會統計,目前國內有配息的ETF共有146檔,其中有23檔具有收益平準金機制。
金管會是否不樂見動用平準金?高晶萍認為,站在金管會立場,自然希望ETF配息可回歸本質,就是主要以「股利、債息」來配發。針對ETF配息來源是股息、資本利得或本金、平準金等,將會請證交所、投信投顧公會盡速研擬一致性參考原則。
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臺灣碳權交易所(碳交所)攜手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在8月30日舉辦了「國際碳關稅的挑戰與氣候變遷因應法下的碳權課題」論壇。這場論壇的舉行,不僅是為了共同探討企業面對碳關稅的解決方案,更是為了未來的碳權政策制定和發展提供寶貴的參考。根據預計,三方將在11月再度舉辦研討會,以持續深化這項關於淨零未來的討論。
論壇中,經濟部、高雄市政府代表與碳權領域的專家學者就「國際碳關稅下企業與政府的因應之道」以及「碳權交易如何帶動淨零轉型」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這場論壇的目標是推動臺灣向淨零轉型,並為企業提供解決「碳焦慮」的永續治理方針和策略。活動吸引了超過100位來自鋼鐵、金屬製造、塑膠及光電等產業的專業人士參與。
證交所暨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在會上致詞時強調,這次論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匯集了產官學專家,共同為臺灣淨零轉型的方向和推動提供建言。林修銘表示,碳交所將持續積極投入碳權人才培育及碳權交易諮詢,推廣碳盤查與碳權管理的知識,幫助企業了解碳定價及碳關稅因應策略,共同實現臺灣2050年淨零排碳的願景。
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郭添貴也提到,高雄市最近通過的「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是臺灣六都首部地方淨零法規,這不僅體現了高雄市積極減碳的決心,同時也將帶動產業轉型,創造減碳產業的產值與就業機會。
論壇還特別邀請了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與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進行專題演講。李君禮強調,政府已提供各項輔導資源與工具,並結合產業公協會的力量,逐步強化產業的碳管理能力。李堅明則指出,臺灣每人約承擔545美元的「碳負債」,高於世界平均的315美元,呼籲臺灣企業要有「碳覺醒」,並認為碳定價將是帶動國內淨零轉型的關鍵推力。
台灣證交所即將於9月1日召開重要會議,會議將審議金萬林(6645)創新板上市案。近期來,金萬林股價不斷攀升,8月31日在興櫃市場收盤價達到45.15元,上漲3.58%,均價則為44.97元。這家公司的董事長是吳品聰,實收資本額高達4.6億元,主要從事生物醫學產品銷售及基因檢測分析服務,上市承銷商則是華南永昌證券。 在獲利方面,金萬林近三年的表現有些波動。110年,該公司稅前盈餘達到1.15億元,111年則為6,733億元,但到了112年上半年,公司卻出現了4,714萬元的虧損。每股稅後純益(EPS)方面,110年為2.23元,111年為1.05元,而112年上半年則是虧損0.83元。
永豐金證券,這家在台灣金融圈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券商,近期在輔導企業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方面,再次展現了其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實力。這家公司不僅在台灣市場上擁有超過30年的IPO輔導經驗,而且在引導海外企業來台進行IPO方面,也取得了許多亮眼的成果。
永豐金證券曾經主辦過多起海外企業來台IPO的案件,其中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及泰國等地的企業。特別是在2017年,它成功主辦了「全宇生技」的IPO,以及2018年「特昇國際」成功掛牌上櫃,這兩個案例不僅帶動了馬來西亞與台灣資本市場之間的交流熱度,也顯示了永豐金證券在IPO領域的領先地位。
該公司在海外案件開發上,主要通過客戶商業圈的轉介紹,或是當地商業協會及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團隊的引薦。他們積極跨境拜訪,向海外企業介紹台灣資本市場的高本益比、高流動性以及再募資市場的活絡,以此吸引外國企業來台挂牌。
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成熟,產業聚落完整且多元,對外國企業來說,來台IPO不僅能籌措到充裕的資金,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還能投入更多研發資源及招募優秀人才,提升公司經營體質,強化競爭力,並推動產業策略合作。
在輔導企業上市櫃作業上,永豐金證券已累計承銷主辦IPO案件數逾200件,團隊成員擁有豐富的海外企業IPO規劃、輔導及送件經驗。他們與會計師及律師合作,協助企業規劃整體集團架構、組織調整,並符合各種法規規定。
永豐金證券在上市承銷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項目涵蓋各類產業,並擅長各產業案件承銷及籌資。他們精準掌握問題並協助海外企業通過審查,同時擅長為IPO企業量身打造推廣流程及規劃,並擁有綿密的營銷通路。
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持續成長,對人才及資金的需求日益增加,永豐金證券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服務,協助優質海外企業展現其價值,並期待與海內外企業攜手在台灣資本市場共同成長。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將對ETF市場進行重大改革,以應對投信業者動用「收益平準金」衝高配息率以及頻繁更換指數成分股的問題。這兩大行為引起了廣大投資人的不滿,金管會決定出手整治,並研擬了三大改革方向。 首先,關於「收益平準金」的動用原則,金管會將制定一套明確的規範,包括如何使用平準金、相關資訊的揭露、平準金啟動的時機和方式等。其次,對於配息政策,將明定配息的順序和比例,確保配息的公正性。最後,在資訊揭露方面,將對配息來源和比例進行詳細的揭露,讓投資人能夠清楚了解。 金管會也強調,對於高股息ETF頻繁更換指數成分股的問題,已經要求證交所進行審查,並將指數成分股的變動率納入考量,以降低成分股的變動機制和周轉率。同時,要求投信業者揭露成分股轉換的相關資訊,讓投資人能夠掌握投資的動態。 這項改革的起因是,有投資人向金管會檢舉,指出部分高股息ETF利用平準金拉高配息率,並且周轉率偏高,反而在增加投資人的稅費負擔,影響了投資人的權益。因此,金管會要求證交所進行檢討,並希望回歸配息的本質,即取得股利和債息才是真正的配息。 根據金管會的統計,目前台灣有23檔ETF採用收益平準金機制。雖然收益平準金具有穩定配息率的優點,但部分投信業者為了搶取市場份額,將收益平準金全數用於配息,造成「超額配息」的亂象,這也是金管會關注的焦點。
【金融新聞】近期,台股市場上一場高息ETF的競爭戰如火如荼,各大投信公司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不斷創新配息策略。其中,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和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等ETF的規模不斷攀升,引發業界高度關注。然而,隨著主管機關表態將出手整頓,這場戰爭也逐漸進入新階段。
據了解,現行ETF的配息來源包括股利收入、利息收入、資本利得和收益平準金等。不過,由於部分業者透過資本利得來高配息,大量吸引市場資金,引發同業眼紅。例如,日前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在第二階段公告配息時,因股利占比不足5%,引發業界議論。這讓群益及國泰投信火速公告配息組成,並自清兩檔配大多數來源都是76W財產交易(國內)所得,非市場傳言的高配收益平準金。
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影響的恐怕是送審排隊等待被放行的高息ETF,尤其是有平準金機制的ETF進入停擺。而在新規範出爐後,業者推測,過去高配息平準金的ETF不能再以此吸引投資人,但勢必也有部分尚未動用平準金機制的高息ETF將因此受惠。
統計至31日,台股高股息ETF共計14檔,規模已膨脹至5,944億元,受益人數289萬人,相當於每八個台灣人就有一人持有高息ETF。這也讓成為每家發行ETF的投信業者最想瓜分的大餅。
值得一提的是,業內人士表示,ETF納入收益平準金是為了講求公平,確保長期想領穩定現金流投資者的權益。過去不乏投資人在ETF宣告配息至除息前這段時間搶進,導致ETF單位數增加,但ETF原有應配發的息值不變,使每人平均分配到的收益減少。而納入收益平準金後,新進的投資人便需要提撥等比例息值至收益平準金的會計科目中,簡單來說是避免Free rider行為。
總之,隨著主管機關出手整頓,高息ETF市場的競爭戰將進入新階段,投信業者的策略也將有所調整。未來,投資者在選擇高息ETF時,將更加注重其配息來源和穩定性。
臺灣證交所提醒投資者注意,明晟(MSCI)第三季度的季度調整將於9月1日生效。根據歷史資料,在MSCI指數調整的前一交易日,台股尾盤可能會出現較大的成交量值。由於國際情勢和總體經濟等因素可能會有所變化,這也意味著市場可能會出現較大的波動。
證交所解釋,MSCI每年會在2月、5月、8月和11月公布指數審查調整結果,其中2月和8月是季度審查,5月和11月是半年度審查。半年度審查的成份股調整幅度通常會比季度審查更大,這四次調整的結果會在公布日的次月首日開盤生效。
在8月11日上午5點,MSCI公布了第三季度的相關指數調整,並於9月1日開盤生效。台股被列為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 Index)的一部分,調整後的權重為15.4%,比調整前下降了0.12個百分點。
證交所強調,這次公布的調整前後權重比較是基於7月特定基準日的市值和匯率計算的,所以調整前後的權重差距僅代表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的調整後情況,並不代表台股在之後每日以及9月生效日的權重,也不代表台股資金流向。
證交所進一步指出,追蹤MSCI相關指數的被動式基金會根據指數調整結果來調整成份股權重配置,並在生效前一交易日根據刪除和新增成份股進行部位拋補。然而,市場還包含主動式基金等各類投資者,他們會根據自己的交易策略進行買賣,不必然完全依賴台股權重的調升或調降結果。
證交所呼籲投資者在觀察股市表現時,應該回歸到企業的財務業務情況、產業發展、國際情勢以及總體經濟等基本面因素。
最後,證交所表示將持續積極推動優質企業上市,並吸引國內外資金投入台股,以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台灣證交所與碳交所攜手參展「2023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展現對創新生態圈的積極參與。這次活動,證交所透過多元管道推動招商及引資,聚焦於多元新經濟產業,並引導市場資金重新配置,讓台灣繼續在全球經濟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
在「2023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活動中,證交所與子公司碳交所共同參展,並在高雄展覽會上首次亮相。他們以黃色和橘色為主題,打造了「創新永續新聚落」主題攤位,推廣台灣創新板,並鼓勵創新公司加速進入資本市場進行籌資發展。
為了促進新創企業與資本市場的連結,證交所還在展區舞台上舉辦了專場活動,邀請創新板上市公司與投資人進行面對面交流,分享上市對企業營運發展的效益。包括走著瞧、台灣虎航、泓德能源、雲豹能源及倚天酷碁等五家公司共同參與。
此外,證交所還就合格投資人制度進行了詳細宣導,並介紹了資本市場的優勢與特色。特別是針對證交所董事會於8月22日通過的調降合格投資人資格條件及開戶獎勵活動進行了詳細解說,以促進創新板市場交易動能。
今年活動共吸引了270家新創團隊參展,並首次迎來日、新、馬、泰等國際新創參展,結合政府、企業與新創,共同推動新創企業走向世界舞台。
證交所表示,將持續關注國內外創新產業發展動態,積極參與新創生態圈交流,加強資源鏈結合作,以多元管道推動招商及引資,支持新創企業成長,並將資本市場的資源帶到南台灣,以創新驅動經濟成長,共同打造未來的護國群山。
台灣櫃買中心昨日宣布,為落實「我國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特別推出全新網站「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專區」。這個專區提供五大主題,包括我國接軌架構、IFRS永續揭露準則、宣導專區、實務指引及問答,以及永續知識等,並設置專屬聯絡信箱,提供一站式永續資訊整合服務。 櫃買中心擔任「宣導及教育訓練」工作小組召集人,積極推動永續揭露準則的落實。為解決上市櫃公司對新準則的適應問題,金管會規劃自2026年會計年度起,上市櫃公司將依資本額分三階段適用,並將具財務重大性的永續資訊揭露於年報中。同時,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研議永續報告書揭露框架及數位化平台,以減少重複揭露,並自動產製初版永續報告書。 專區內容豐富,包括介紹國際永續揭露準則第S1號及第S2號草案內容的四場介紹會,以及金管會、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櫃買中心與證交所的永續資源網站整合。其中,櫃買中心永續報告書專區提供536個企業永續報告書實務揭露案例,並分類為初級、進階及領先做法,供企業參考。此外,也提供負面案例,作為企業永續發展的借鑑。 櫃買中心強調,專區網站將持續更新,並呼籲上市櫃公司積極參與,在各單位協助與輔導下,逐步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加速企業永續轉型及承諾。(網址:isds.tpex.org.tw)
【台灣新聞報導】 9月1日,台灣證券交易所將盛大舉辦「第三季第一上市公司財務業務說明會」,這是投資人們密切關注的盛事。這次的說明會將由兩家台灣知名企業——志強-KY(6768)和波力-KY(8272)率先帶頭,接下來還將有科嘉-KY、中租-KY、茂林-KY、基士德-KY、北極星藥業-KY以及永新-KY等八家公司陸續登場,與投資人進行深度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健身事業有限公司World Fitness Services Ltd.(2762)也加入了這場盛會,成為今年第二家申請股票第一上市的外國企業。這不僅展現了台灣證券市場的開放性,也顯示了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為了提升第一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資訊流通及透明度,並增加投資人與公司之間的交流管道,台灣證券交易所將在9月1日、5日、6日及11日下午分別舉辦四場說明會。這將為上市公司與投資人提供一個直面對話的平台,讓投資人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 在會議中,各公司的主要經營階層將親自出席,就公司的經營方向、目標與願景、財務業務管理重點以及投資人關心的議題等進行詳細說明,並且與投資人進行即時的互動交流。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增強投資人對公司的信心,同時也促進了台灣證券市場的健全發展。
台灣證券交易所今(8月)日宣布,即將於9月11日啟程,由證券期貨局局長張振山與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領軍,前往美國進行引資交流之旅。此次訪美將會見紐約證交所、那斯達克交易所及美國證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並與眾多重量級機構投資者進行深入交流,旨在向美國投資者介紹台股優勢,並加強對台灣資本市場的信心,吸引更多外資來台投資。 這次訪美行動是自2017年以來,台灣證交所與紐約證交所、那斯達克交易所之間規模最大的實體交流,受到兩岸市場的高度關注。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強調,台灣對美國市場與投資者極為重視,希望透過此次訪問,讓更多美國投資人對臺灣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有更深入的了解,並與機構投資人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根據統計,截至去年底,外資持有台股的比重中,美國投資者的占比高達四成以上,是台股市場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國。此次訪美行動,證交所也將向美國的機構投資者更新臺灣證券市場的重要資訊,並蒐集他們對台灣資本市場的關注問題及建言。 在林修銘董事長上任滿周年之際,台灣證券交易所積極打國際杯的使命,延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此行將拜會美國18家機構,包括交易所、美國證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大型資產管理公司、銀行、指數公司、投票顧問公司等,涵蓋資本市場投資過程中的所有利害關係人。 林修銘自去年7月上任以來,推出多項新措施以強化面向國際投資者的服務。今年7月,證交所創新推出全新ESG InfoHub及投資資訊中心網站(Investment InfoHub - The Taiwan Markets Dashboard),打造一站式資訊服務平台。此外,還推出了「臺灣新經濟產業指數」和「臺灣創新板指數」,以展示台灣新興產業和創新公司的發展潛力。林修銘親自走訪逾100家潛力企業,力推創新板,展現對台灣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