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新聞
華麗登場!中華電信(2412)的子公司中華資安(7765)正式向臺灣證券交易所提出股票上市申請,展開了新的一章。隨著2024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10.47元的新高,2025年的展望也相當樂觀,預計營收和獲利將持續穩健成長。
中華資安透露,其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自有產品的研發成果,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目前,除了歐洲和東南亞地區,中華資安還與中華電信的子公司攜手,計劃在新加坡進行合作洽談,海外市場的開拓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成長動能。
在產品線方面,中華資安主要分為三大類:上網資安服務、資安專業服務和資安商品銷售。其中,資安專業服務的占比高達50%,而其餘兩項業務合計也佔50%。營收來源中,約20%來自政府機關等公部門,超過50%來自企業客戶和一般消費端客戶,其餘則來自母公司中華電信。
市場調查機構預估,台灣整體資安產值在2025年將成長11%至13%。中華資安預期將超越市場平均成長,營收和獲利預計將較2024年有所增加。
2025年的主要成長動能將繼續來自資安專業服務,但中華資安近年來在自有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強。例如,自研的「CypherCom 端對端加密通訊系統」在2024年獲得了COMPUTEX Best Choice Award 金獎大獎,這些自研產品正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包括在新加坡為台商提供資安服務,成為挹注營收的主要成長動能。
中華電信目前在中華資安國際的持股比例約為63%。隨著全球企業對資安議題的日益重視,中華資安的業績也呈現突飛猛進的勢頭。自成立以來,公司每年的營收和獲利均保持了20%至30%的成長。2024年,公司營收達19.73億元,稅後純益3.7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0.47元,較2023年增長34.23%。今年前三月,公司營收1.82億元,年增長15.65%,累計營收5.16億元,年增長3.42%。
台灣ETF市場的領航者、市值龍頭元大台灣50(0050)近期引起市場廣泛關注,該ETF在2月中旬宣布啟動分割案,成為台灣ETF市場首例。隨著投票期限即將於4月21日23時59分截止,投資者們正積極參與這項重要的決策過程。
分割案不僅是投資者關心的焦點,也引起了市場專家的熱烈討論。專家們指出,若以1比4的比例進行分割,將使得目前持有250股的投資者變得擁有一張,未來的交易門檻將從約4萬元降低,讓小额投資者能夠更輕鬆地參與市場。
此外,分割後的便利性也受到重視。由於券商的質押小額借貸條件通常以一張為單位,因此分割後的投資者將能夠更方便地進行資金融通。
元大投信指出,自今年以來,0050的優化費用率與長期績效表現都相當亮眼,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春節後,0050的受益人數增加逾27萬人,增幅達34.6%,並成為市值型ETF中首檔受益人數突破百萬的產品。根據證交所的最新定期定額排行榜,0050在3月的交易戶數月增3.1萬,已連續兩個月位居冠軍。
面對上周台股的波動,投資者們積極尋找機會進場。法人指出,投資者們在上周對台股面臨的川普貿易風險中,鎖定0050和0056進行加碼,兩者分別獲得190.48億元和199.05億元的淨申購,今年以來的申購總額也均位居全市場前二。
由於涉及投資人權益,投信公司無法直接進行分割,需要至少50%的持有單位數投資人參與投票,並取得多數同意才可通過。因此,法人呼籲投資者積極參與投票,以確保分割案的成功進行。
元大投信也提供了簡便的投票方式,通過各大證券APP的「股東e服務」功能,投資者可以在約30秒內完成投票。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15日發布了2024年度上市公司合併報表,其中董事平均酬金引發了廣泛關注。報告顯示,前十名董事平均酬金均為熟面孔,中信金控以1.027億元的酬金榮獲冠軍,成為唯一一家跨過億元大關的企業。富邦金控首度躍升至前三名,而台積電則從去年的第一名下滑至第五名。值得注意的是,大同公司以1,755萬元的董事均酬,年增長達14倍,從去年的低排名躍升至第19名。
當考慮兼任員工酬金後,董事平均酬金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聯發科、台積電和中信金,其董事平均酬金均超過1億元,其中聯發科以1.56億元超越台積電,奪得第一名。這也反映了科技業薪酬普遍較高,且不少公司高層身兼董事,進而推高了整體排名。
在上市櫃公司方面,2024年的獲利表現亮麗,特別是金融股的獲利大增。金控股以合計6,000億元的獲利,年增超過6成,成為最受關注的企業。在董事平均酬金的前十名中,金融股就佔了六家,成為大贏家。電子及傳產股則分別有3家和1家入選。
具體來看,2024年董事平均酬金排名前三的企業為中信金、國巨和富邦金,分別為1.027億元、7,824.55萬元和7,193.7萬元。凱基金、台積電、元大金等企業的董事平均酬金也分別為5,828.6萬元、5,071.1萬元和4,994.43萬元。大立光、台新金、和泰車、台中銀等企業的董事平均酬金也超過了3,000萬元以上。
從名單來看,前十名多為熟悉的面孔,與去年相比,名次上有些許變動,但大多數企業的董事平均酬金都有顯著成長。例如,富邦金控的董事平均酬金年增長達1.15倍,凱基金和大立光等企業的年增長超過四成,中信金和台新金也成長了三成。至於第11名至20名之間的變化較大,其中大同公司的董事平均酬金年增長達14.13倍,成為大黑馬。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年搶進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的舞台,展現出創新與進取的精神。在即將於5月20日至23日舉行的電腦展期間,證交所將主辦「臺灣智慧科技島主題式業績展望會─COMPUTEX群雄競起 證交所精選25」,邀請25家具有產業發展潛力的上市櫃公司,向海內外機構投資人展示台灣資本市場的創新實力與企業競爭力。
作為全球矚目的科技盛會,台北國際電腦展將在5月20日盛大開幕。此次證交所與此國際年度大展的合作,是證交所創意與創新的體現,也是首次進入這個國際級的展會。證交所透露,此次業績展望會將聚焦「臺灣智慧科技島、智慧運算與機器人、次世代科技、永續願景」四大主題,不僅涵蓋了半導體、人工智慧(AI)、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上市櫃公司,還將邀請產業專家共同探討全球科技趨勢。
活動將透過「精選25」的策劃,精準呈現台灣科技企業的國際潛力。此次合作不僅象徵著台灣科技產業與資本市場結合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是台灣向著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證交所強調,活動現正開放報名,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透過臺灣指數公司IR議合服務平台(irengage.taiwanindex.com.tw/Event/EventOpen)了解更多相關資訊並進行報名。
ETF市場再添新活力!今日(16日),由聯邦投信募集發行的首檔ETF——聯邦台灣精彩50 ETF(009804)正式掛牌上市,並開放辦理融資融券服務。這是台灣ETF市場今年繼3月13日保德信投信加入發行ETF後,再度迎來的重量級新兵。
根據證交所的消息,聯邦投信發行的「聯邦台灣精彩50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簡稱「聯邦台精彩50」,今日正式掛牌上市。該ETF以「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權重上限30%指數」為標的指數,涵蓋了台灣證券市場市值前50大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多為代表台灣股市的藍籌股。
值得注意的是,該指數在季度審核時設有權重上限,個別成分股的權重不會超過30%,這一設計旨在確保指數成分股的多元化。而這些成分股中,包括了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及台達電等知名大型藍籌股,這些公司在台灣乃至全球市場上都具有重要影響力。
此次聯邦投信的加入,不僅為台灣ETF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隨著台灣股市的發展和市場的成熟,ETF作為一種重要的金融產品,正逐漸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新經濟浪潮席捲全球,各國交易所紛紛尋求突破,展開新戰場的競爭。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積極響應這股潮流,號召勇於創新、不斷改變的企業加入創新板的行列,共同打造亞洲創新力量的搖籃。證交所將不遺餘力地推升創新板不斷壯大,讓台灣成為引領亞洲創新的核心基地。
創新板自2021年成立以來,證交所就持續推動制度革新,助力創新板成長。林修銘強調,證交所的核心任務是匯聚更多具有未來潛力和高速成長特質的創新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延攬人才,放大創新能量。創新板不僅提供上市輔導,更是新創成長的最佳舞台。
與其他國際交易所相比,證交所積極應對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浪潮,與外部專業機構合作,為登板企業提供ESG評鑑專屬課程,以接軌國際標準,吸引長期資金投入。此外,證交所還透過專業的IR議合服務平台和海外引資計畫,為創新板公司對接全球投資人。
4月2日,證交所宣布與國際級會計師事務所KPMG合作,共同建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這將借重KPMG在東南亞的網絡及資源,將台灣創新板延伸至東南亞創新生態圈,擴大知名度及影響力,吸引更多東南亞指標創新企業加入創新板,使臺灣創新板成為亞洲創新動能指標。
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不僅推動海外優質創新企業進入台灣資本市場,也將帶領台灣創新企業出海,赴東南亞新創生態圈進行業務媒合,帶動雙邊交流合作,加速企業海外布局,並增進創新板企業於國際間曝光,引入國際資金,提升創新板上市公司規模。
隨著創新板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大幅提高流動性,林修銘透露,已有企業因創新板流動性改善而公開表示將續留創新板,暫不啟動轉板計畫。近期也有企業主反映,登板後受證交所協助,營運績效強化,市值持續增長,入選MSCI全球指數,吸引國外投資人目光。
林修銘強調,創新板一開始定位就是主板而非次板,象徵資本市場遊戲規則的里程碑。創新板以企業市值作為登板考量,企業不僅掛牌上市,還能同步享有證交所一系列專業支持與服務,讓企業無後顧之憂,專注拓展業務。
昨日(15日),臺灣集保結算所盛大舉辦「2025臺灣集保結算所ESG服務論壇–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活動吸引超過300名上市櫃公司代表與機構投資人共襄盛舉。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親臨致詞,為活動揭開序幕。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也在會上致詞,強調集保結算所今年推出多項ESG服務,積極拓展國際合作。 林丙輝董事長提到,集保結算所今年推出的ESG服務包括為上市、上櫃公司股東會提供國際研究機構ISS的投票建議報告,以及為機構投資人提供計算投資組合碳足跡的「永續績效服務」。這些服務的推出,將有助於提升市場透明度,並促進投資者對ESG投資的認識。 在國際合作方面,林丙輝指出,集保結算所近期加入了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國際公司治理網絡(ICGN)及國際證券服務協會(ISSA)三大國際組織。未來,集保結算所將透過這些組織與國內外市場參與者、機構投資人及證券服務同業深化合作,在ESG議題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論壇當天,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秘書長Amar Gill分享了亞洲地區的盡職治理實務與挑戰,而氣候智庫Tracker Group執行長周尚頤博士則分享了AI、氣候與投資領域的最新觀察。會議中,國際兩大投票顧問機構ISS及Glass Lewis的亞洲研究主管也現身討論行業趨勢與變化。 此外,多家外資機構投資人的亞太ESG主管也參與討論,針對近期ESG投資所面臨的挑戰提出觀察與建議。集保結算所透露,今年新引進的ISS機構投票建議報告將涵蓋超過1,300家台灣上市櫃公司,約佔台股市場七成公司,預期將為更多投資者帶來實質好處。 集保結算所的永續績效相關服務也將於今年中正式上線,這將協助機構投資人計算國內股票與公司債投資組合的碳足跡,並簡化相關作業流程,進一步推動ESG投資的發展。
一、改善員工薪酬情形並落實薪資透明化:為加強申請股票上市或 創新板上市之本國發行公司改善員工薪酬情形並落實薪資透明化的目 的,申請公司於送件前,應注意檢視內部基層員工範圍有無符合證交 法相關規定,如經申請公司董事會決議基層員工範圍、定期評估有無 需調整基層員工範圍及納入內部控制制度控管等規範。
申請公司也須檢視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基層員工月平均經常性薪資 之平均數,如該平均數未達由勞動部所發布之該年度每月基本工資1 .3倍者,申請公司應向證交所說明原因及具體改善措施,以利提升基 層員工之薪資,確保合理薪資條件,並應於初次申請有價證券上市公 開說明書中予以揭露,以利投資人知悉申請公司資訊。另考量申請上 市案件嚴謹性,證交所也訂定緩衝期間,相關修正規定自今年3/31起 實施。
二、初次申請上市掛牌期限新增但書規定,因特定事由最長得延1 年:原規定,公司上市掛牌時間可申請延長3個月,申請延長以一次 為限,意即最遲必須於上市契約生效後6個月內上市買賣。考量當申 請股票上市公司因主要營運地國、重要子公司註冊地國之法令限制, 或經主管機關同意之重大政治經濟環境影響等因素,致其申請上市之 股票未能依規定期限完成公開銷售及上市買賣,允許在特定情況下得 申請再延長,掛牌上市期限最長可達1年。
三、刪除「資訊軟體業」申請上市之額外規範:過去對「資訊軟體 業」因衡酌其具有「輕資產」之特性,故對申請上市訂有額外規範, 但對IC設計、IP授權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同為「輕資產」產業,卻無此 額外規定。
為配合國家政策,推動資訊軟體業發展及產業數位轉型,刪除「資 訊軟體業」申請上市時之特別規範,並修正相關審查與揭露等規範。
四、國內一般板上市對申請公司之誠信原則審查期間縮短為3年: 過去本國公司申請上市,證交所對申請公司「是否違反誠信原則」進 行審查,審查期間範圍為最近5年。然而2004年時,為降低上市門檻 、鼓勵更多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國內申請上市公司設立年限已從5年 縮至3年。惟避免企業因早期行為影響申請上市時程,並提升審查效 率,使更符合企業成長與市場發展需求。
證交所表示,業績發表會將在南港展覽館一館6樓舉行,此次共邀 請25家具產業發展潛力的上市櫃公司,透過財務與營運說明,向海內 外機構投資人展現臺灣資本市場創新實力與企業競爭力。
首先於5月20日出席主題業績發表會的公司有奇鋐.LINE PAY、群 創、嘉澤等,5月21日鴻海、富邦金、日月光投控、力成、耕興、康 霈*、義隆等,5月22日有穎崴、旺矽、創見、上品、慶豐富、神準、 橘子等,5月23日有雙鴻、祥碩、聯發科、聚陽、材料-KY、所羅門及 上詮等。
此次由證交所主辦之業績展望會規劃「臺灣智慧科技島、智慧運算 與機器人、次世代科技、永續願景」四大主題,除邀請涵蓋半導體、 AI、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上市櫃公司外,活動期間亦將邀請產業專家 ,聚焦全球科技趨勢,深入探討AI算力競賽、產業鏈升級與資本市場 國際化的發展契機。
證交所指出,活動結合COMPUTEX平台優勢,展現資本市場推動產業 創新與國際接軌企圖心,俾利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之目標邁出 進。
證交所表示,活動現正開放報名,完成報名之機構投資人可自由進 出COMPUTEX展場,亦可憑券進入南港展覽館2館4樓TWSE專屬Lounge。
相關資訊與報名請見臺灣指數公司IR議合服務平台(ire ngage.taiwanindex.com.tw/Event/EventOpen)活動期間亦將同步於 YouTube直播,供一般投資人線上參與。
中華資安表示,主要成長動能來自自有產品研發開花結果,且正積 極拓展海外市場,除了歐洲、東南亞,亦與中華電信子公司攜手,將 於新加坡洽談合作,海外市場可望帶來新的業績成長動能。
中華資安三大產品線分別為上網資安服務、資安專業服務、及資安 商品銷售,其中,資安專業服務占比50%,其它兩項業務合計占50% 。營收約20%來自政府機關等公部門,另來自企業客戶及一般消費端 客戶逾5成,其餘來自母公司中華電信。
根據市調機構預估,台灣整體資安產值2025年估約成長11%∼13% ,中華資安預期2025年優於市場成長,營收及獲利可望較2024年增加 。
2025年主要成長動能,資安專業服務仍為主力,不過,中華資安近 年加強力道於自有產品研發,例如自研「CypherCom 端對端加密通訊 系統」去年從眾多國際大廠產品中脫穎而出,榮獲2024 COMPUTEX B est Choice Award 金獎大獎。近年自研產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有成 ,包括已在新加坡協助台商提供資安服務,成為挹注營收的主要成長 動能。中華資安強調,海外市場未來會透過與當地業者合作推展資安 商品,自研產品亦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中。
中華電信目前在中華資安國際的持股約63%,資安議題近年備受全 球企業重視,推升中華資安業績突飛猛進,成立至今每年營收 、獲 利均維持20%∼30%成長,2024年營收19.73億,稅後純益3.79億, 賺逾一個股本,每股稅後純益(EPS)10.47元,相較2023年獲利大增 34.23%。今年3月營收1.82億元、年增15.65%,累計前三個月營收 5.16億元、年增3.42%。
對於0050分割後優點,市場專家說明:首先,若以1比4比例分割, 現在持有250股就會變一張,未來一張只要約4萬元就可以交易,小額 投資不用再受限零股下單;其次,分割後只要4萬元就多一張,符合 券商以一張為單位的質押小額借貸條件,便利度大幅提升。
法人指出,0050今年以來優化費用率加上長期績效表現亮眼,受到 投資人高度青睞,春節後0050受益人數增加逾27萬人,增幅達34.6% ,更是受益人數首檔突破百萬的市值型ETF。而根據證交所最新定期 定額排行榜顯示,0050在3月交易戶數月增3.1萬已連續兩個月稱霸冠 軍。
另一方面,上周台股重挫,投資人積極進場搶鑽石。法人提到,上 周台股面對川普貿易亂流,市場投資人鎖定0050、0056進行加碼,分 別獲190.48億、199.05億元淨申購;今年以來更達1,201億、908億元 ,均為全市場前二。
法人表示,因涉及投資人權益,投信公司無法直接進行分割,需要 持有單位數5成投資人參與投票,且多數同意才會通過,建議投資人 積極參與投票。
依元大投信說明,直接各大證券APP點選「股東e服務」最快,投票 時間至4月21日23時59分。用元大投資先生app實測,點選股東e服務 後按「電子投票」,就會直接出現0050投票案,完成約只要30秒。
若「加計兼任員工酬金」後的董事年均酬,因科技業的薪酬較高且 不少公司高層也身兼董事,因而拉升了整體排名往上,前三高為聯發 科、台積電、中信金,都突破1億元大關,各為1.56億元、1.45億元 及1.027億元。其中,聯發科將2023年第一名的台積電,擠下第二名 。
上市櫃公司2024年繳出亮眼的獲利表現,尤其金融股獲利大暴衝, 其中又金控股合計大賺6,000億元、年增超過6成最受關注,前十名中 金融股就占了6家,是董事均酬的大贏家,另電子及傳產股僅各3家及 1家。
2024年董事均酬前三高依序為中信金、國巨、富邦金,各為1.027 億元、7,824.55萬元、7,193.7萬元,凱基金、台積電、元大金各5, 828.6萬元、5,071.1萬元、4,994.43萬元,另大立光、台新金、和泰 車、台中銀等都超過3,000萬元以上。
前十名多為熟面孔,且名單與2023年一樣,名次上有一些異動,多 數都出現大幅成長,包括富邦金年翻1.15倍,凱基金及大立光等各年 增四成以上,中信金及台新金也成長三成。至於第11名至20名變化略 大些,其中,大同異軍突起,董事均酬2024年達1,755.96萬元,年增 14.13倍。
全球矚目的科技盛會台北國際電腦展,將於5月20日盛大登場,證交所再度展現創意,首度與此國際年度大展合作。證交所表示,此次由證交所主辦的業績展望會規劃「臺灣智慧科技島、智慧運算與機器人、次世代科技、永續願景」四大主題,除邀請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AI)、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上市櫃公司外,活動期間亦將邀請產業專家,聚焦全球科技趨勢,深入探討AI算力競賽、產業鏈升級與資本市場國際化的發展契機。
證交所指出,活動結合COMPUTEX平台優勢,透過「精選25」精準呈現台灣科技企業的國際潛力,此次合作也象徵台灣科技產業與資本市場結合的重要里程碑,以利台灣向著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之目標邁出重要的一步。
證交所表示,活動現正開放報名,相關資訊與報名可見臺灣指數公司IR議合服務平台(irengage.taiwanindex.com.tw/Event/EventOpen)。
證交所表示,台灣ETF市場今年繼3月13日保德信投信新加入發行ETF行列後,4月16日即將有今年第二家發行首檔ETF的聯邦投信加入。由聯邦投信募集發行的「聯邦台灣精彩50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簡稱「聯邦台精彩50」,受益憑證今日掛牌上市。
證交所表示,根據送件資料顯示,聯邦台精彩50 ETF標的指數為「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權重上限30%指數」,成分股涵蓋臺灣證券市場中市值前50大的上市公司,代表藍籌股的績效表現。
指數成分股於季度審核時設有權重上限,個別成分股權重不超過30%。指數成分股涵蓋台灣市值最大的前50大公司,包含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及台達電等大型藍籌股。
創新板成立於2021年,證交所持續推動制度革新,力助創新板成長。林修銘指出,證交所關鍵任務是匯聚更多具備未來潛力(Future)及高速成長性(Growth)特質的創新企業,有效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延攬人才,放大創新能量。
在證交所的服務定位中,創新板不只提供上市輔導,更是新創成長的最佳舞台。對於與其他國際交易所比較,林修銘舉例,因應ESG浪潮,證交所將與外部專業機構合作,提供登板的企業獲得ESG評鑑專屬課程,接軌國際標準,進一步吸引長期資金投入;證交所也將透過專業的IR議合服務平台、海外引資計畫為創新板公司對接全球投資人。
此外,證交所在4月2日宣布聯手國際級會計師事務所KPMG,共同建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借重KPMG在東南亞的網絡及資源,合力延伸台灣創新板至東南亞創新生態圈,擴大知名度及影響力,有望吸引更多東南亞指標創新企業加入創新板,使臺灣創新板成為亞洲創新動能指標。
另方面,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除推動海外優質創新企業進入台灣資本市場,也將帶領台灣創新企業出海,赴東南亞新創生態圈進行業務媒合,帶動雙邊交流合作,加速企業海外布局,並增進創新板企業於國際間曝光,引入國際資金,進而提升創新板上市公司規模。
隨創新板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大幅提高流動性,扭轉外界對創新板刻板印象,林修銘透露,確實有企業因創新板流動性明顯改善,公開表態將續留創新板,暫不啟動轉板計畫;另外近期也有企業主反映,因登板後受證交所協助,多方面強化營運績效讓市值持續增長,因而入選MSCI全球指數一員,吸引國外投資人目光。
林修銘強調,創新板一開始定位就是主板而非次板,象徵資本市場遊戲規則的里程碑,因為創新板是以企業市值作為登板考量,而且企業不僅掛牌上市,還能同步享有證交所一系列專業支持與服務,讓企業無後顧之憂,專注拓展業務。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致詞表示,今年集保持續推出多項ESG服務,包括對上市、上櫃公司股東會新增提供國際研究機構ISS的投票建議報告,以及新增對機構投資人提供計算投資組合碳足跡的「永續績效服務」。
林丙輝指出,集保近期加入三大國際組織,即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國際公司治理網絡(ICGN)及國際證券服務協會(ISSA)。未來集保也會透過這三大組織,與國內外市場參與者、機構投資人及證券服務同業合作,在ESG議題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本次論壇先由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秘書長Amar Gill分享亞洲地區的盡職治理實務與挑戰;其次則由氣候智庫Tracker Group執行長周尚頤博士分享人工智慧(AI)、氣候與投資領域的最新觀察。
在座談中,國際兩大投票顧問機構ISS及Glass Lewis的亞洲研究主管均應邀出席,討論行業的趨勢與變化。多家外資機構投資人亞太ESG主管也出席討論,針對近期ESG投資所面臨的挑戰提出觀察與建議。
集保透露,今年推出多項創新的ESG服務,其中新引進的ISS機構投票建議報告,涵蓋多達1,300家台灣上市櫃公司,約占台股市場的七成公司均可望受惠。
此外,永續績效相關服務預計於今年中正式上線,將協助機構投資人計算國內股票與公司債投資組合的碳足跡,簡化相關作業流程,並讓更多的機構投資人受惠。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14日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場交易數據,揭示了集中市場各類交易戶的變化以及市場的整體趨勢。根據數據,第一季大戶、中實戶及散戶的交易人數分別為2,622戶、2萬2,048戶及523萬4,855戶,其中散戶數量較上一季大幅增加,顯示了在市場大跌的情況下,散戶的積極參與。
具體來看,散戶的交易人數季增10萬6,829戶,這一增長與市場大跌形成鮮明對比,顯示了散戶在這一時期的積極「錢」進。相比之下,大戶及中實戶則大舉退場,交易人數分別季減694戶及5,710戶。
在證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投資金額方面,3月份為169.43億元,較2月的185.68億元有所下降,這與台股3月份的慘跌2,367點相關。這一跌幅也導致了第一季全季轉為下跌2,339點。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三大法人的賣超金額達5,238.74億元,累計第一季三大法人賣超金額擴大至8,022.69億元,創下了新紀錄。
在市場結構方面,第一季自然人占集中市場總成交值的比重為50.8%,外資為36.21%,國內法人則為12.99%。與去年第四季相比,自然人比重略有下降,外資比重上升。
成交量周轉率方面,3月份為8.35%,與2月份的8.13%相當。當沖成交值占比為32.95%,平均每日當沖戶數為9萬6,674戶,均較2月份有所下降。此外,由於國際股市的波動,ETF成交值占比大幅攀升至9.63%,比2月份的7.33%上升超過2個百分點。
3月份單月自然人成交值比重為49.31%,外資成交值比重為37.44%。同時,3月份有交易戶數大幅上升至412萬4,304戶,較2月份的365萬8,446戶增加46萬5,858戶,月增幅達12.73%。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舉辦了2025年SDGs系列活動的第二場活動,以「海洋」為主題,進行了「齊心淨灘.海洋永續」主題活動。這場活動在春末的時節登場,強調了員工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共同為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隨著全球海洋廢棄物問題的日益嚴重,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統計,每年全球生產的塑膠垃圾高達4億噸,其中約有1,400萬噸最終流入海洋,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威脅。這些廢棄物不僅會被海鳥、海龜等海洋生物誤食,還會纏繞在它們的身邊,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在13日舉行的淨灘活動中,證交所號召了同仁們前往白沙灣,實際參與淨灘行動。當天,參與者們共清除了約53.7公斤的海洋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包括塑膠製品、寶特瓶、食品包裝、鋁罐、吸管、漁網浮球、玻璃碎片等。這些廢棄物的清除預計可以減少110.6公斤的碳排放。
活動中,證交所還鼓勵同仁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尤其是一次性塑膠免洗餐具。這不僅能夠有效降低碳排放,還能夠減少海洋垃圾的產生。
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搖籃,覆蓋了地球超過70%的表面。證交所表示,這場淨灘活動不僅是一場環保行動,更是對地球生態保護的重要貢獻。透過這次活動,證交所希望達成SDGs 14永續發展目標:確保生物多樣性,防止海洋環境持續惡化。
未來,證交所將持續深化永續發展戰略,預計在2025年SDGs系列活動中,每位同仁將為地球減少約219公斤的碳排放。證交所將將永續理念深植於企業文化,培養員工的環保意識,使其內化為企業正向發展的核心價值,進而促成更全面的環境友善行動。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宣布,臺灣ETF市場將迎來新成員。隨著保德信投信在3月13日成功加入發行ETF的行列,聯邦投信將於4月16日發行首檔ETF,標誌著今年ETF市場的發展再上新臺階。
這款由聯邦投信募集發行的聯邦台精彩50(009804)ETF,每股發行價格定於10元,將於16日掛牌上市,並開放辦理融資融券服務。該ETF的標的指數為「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權重上限30%指數」,這個指數涵蓋了臺灣證券市場市值前50大的上市公司,反映藍籌股的表現。
根據證交所提供的信息,指數的成分股在季度審核時設有權重上限,個別成分股的權重不會超過30%。這種設計旨在確保指數的代表性與穩定性。
截至目前,集中市場掛牌上市的ETF已達181檔,顯示臺灣ETF市場的多元化和成熟度。隨著各類金融商品的發展,投資人可以更加靈活地進行資產配置。然而,證交所也提醒投資人,各類金融商品的投資均存在風險,投資前應詳細閱讀公開說明書,並進行周詳的風險評估。
台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體上市公司在3月份的營收總計達到3.8兆元,年增長達19.1%。其中,營收成長的公司有660家,而營收衰退的公司則有379家。累計至前三月,上市公司的營收累計達到10.7兆元,年增長17.5%,其中營收成長的公司有679家,營收衰退的公司有360家。
對於3月份營收成長幅度較大的產業來說,電腦及周邊設備業因應AI伺服器的需求而獲益,生技醫療業則因為國外藥廠併購及全球藥物短缺效應帶來正面影響,半導體業則因AI需求熱絡而表現亮眼。相對地,3月份營收衰退較大的產業中,金融保險業受到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其他業則因承接工程進度認列收入及個別公司調整產品策略,汽車工業則因中國車市競爭激烈及國產自製率新制對銷量的影響而表現不佳。
從累計前三月的營收表現來看,綠能環保業因承接工程案件依進度認列收入而帶動營收成長,電腦及周邊設備業則繼續受惠於AI伺服器的需求。營收衰退較大的產業中,貿易百貨業受個別公司投資利益減少影響,其他業則因承接工程進度認列收入及個別公司調整產品策略,鋼鐵工業則因終端需求疲弱而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