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櫃買中心)共同成立了「資本市場服務團」,並積極與券商合作,推動一系列「推動優質企業邁向資本市場」座談會。近期,這項活動再接再厲,與台新證券攜手舉辦座談會,目的在於整合資本市場資源,為大、中、小型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助力企業邁向國際市場。
證交所副總經理杜惠娟在活動中致詞,強調台灣資本市場的活躍與發展。她指出,目前證交所掛牌上市公司已達1,031家,總市值約74兆元,在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市值排名中位居第12名。成交日均值達4,176億元,全球排名第九,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台灣資本市場的活力。
杜惠娟還提到,證交所不斷透過招商及引資,暢通企業籌資管道,吸引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她強調,證交所不僅透過科技事業上市制度成就台灣科技島的形象,還於2021年設立臺灣創新板(TIB),鼓勵新創企業掛牌,並將在明年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進一步推動台灣創新企業的發展。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李淑暖也發表了致詞,她表示,櫃買中心成立30周年來,透過上櫃、興櫃及創櫃板等多層次市場,幫助不同規模的公司邁入資本市場。她提到,近兩年申請上櫃的公司產業類別多元,包括大數據、資訊安全及餐飲業等,這些企業通過上櫃流程,不僅能優化公司制度及內部控制,也能提升企業知名度。
台新證券資深副總經理葉盛弘則表示,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積極引領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而台新證券在輔導過程中,也扮演著企業與主管機關間的橋樑角色,幫助企業獲取資金、招募人才及優化管理制度。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積極推動綠能環保產業發展,為了打造資本市場的新聚落,特別舉辦了「資本創新領航,共創明日獨角獸-綠能環保場」交流分享會。這次活動延續了先前對生技醫療及數位雲端等新興產業的關注,專注於具有潛力的綠能環保公司,鼓勵他們進入資本市場,擴大營運規模,並邁向永續經營。
活動當日,現場吸引了超過百家綠能環保產業相關企業及近200位產業人士參與。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在開場致詞中強調,綠能環保是國際關注的議題,也是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作為資本市場的排頭兵,證交所將落實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及促進企業永續發展作為重點業務。他提到,證交所已推出ESG資訊查詢平台,並持續引導永續資金投入資本市場。此外,2023年成立的臺灣碳權交易所,為企業提供淨零減碳諮詢及碳權交易媒合服務。為了發揮特色上市公司的群聚效應,證交所還新增了「綠能環保」產業類別,期待能夠激發更多市場活力。
專題演講中,經濟部主任秘書莊銘池詳細解釋了綠能與循環經濟如何推動產業淨零轉型。產業座談則匯聚了政策制定者、研究機構及指標性上市公司代表,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綠能環保產業的市場機會和資本市場的經營建議。環境部次長葉俊宏在閉幕致詞中,提供了國家關鍵政策的指導,並鼓勵與會者共同追求永續經營的目標。
總結來說,臺灣證券交易所不僅支持綠能環保產業的發展,還引導上市產業類別更多元化,助力創新企業成長茁壯,有望成為台灣綠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攜手,共同為資本市場未來發展鋪路,特別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該團隊於11月27日與凱基證券、12月12日與富邦證券,以及12月20日與台新證券聯合辦理「推動優質企業邁向資本市場」座談會,展現了對資本市場發展的熱忱與決心。
證交所表示,透過整合資本市場資源,建立共同推動平台,將為大、中、小型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深化服務層次,發揮團隊協助企業邁入資本市場的綜效,並助力發行公司朝向國際化發展。
證交所副總杜惠娟在致詞中強調,臺灣資本市場活躍,市值全球排名靠前,成交日均值也位居全球第九。她指出,證交所不斷透過招商及引資,暢通企業籌資管道,吸引資金進入市場。
杜惠娟提到,證交所持續助力產業發展,除了科技事業上市制度造就臺灣科技島之外,還於110年設立臺灣創新板(TIB),鼓勵新創企業掛牌。明年創新板將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聚焦臺灣具創新能力企業,對公司營運發展及人才招募均有助益。
證交所堅持創新及永續核心價值,與政府單位、新創生態圈及中介機構等多元管道合作,尋找具創新性潛在案源,提供全方位服務,包括上市前輔導諮詢,上市後多元化籌資管道,以及提升公司曝光度和能見度。
櫃買中心副總李淑暖在致詞中提到,櫃買中心今年慶祝30周年,透過上櫃、興櫃及創櫃板等多層次市場,協助不同規模公司邁入資本市場。她強調,企業通過上櫃流程,不僅有助於優化公司制度及內部控制,也能提升公司知名度。
台新證券資深副總葉盛弘表示,證交所與櫃買中心致力引領企業進入市場。葉盛弘強調,透過座談會交流,讓企業能夠充分瞭解臺灣資本市場,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市場板塊。
證交所指出,此次座談會邀集逾20家優質企業參與,涵蓋半導體、數位雲端、生技醫療、資訊服務等領域。會中資本市場服務團隊介紹臺灣資本市場現況與優勢,並提供申請上市櫃的諮詢服務。
為了將台灣打造為亞洲的資產管理中心,金管會不遺餘力地推動與日本的跨境ETF相互掛牌計劃。近期,金管會已正式宣布日本為台灣認可的境外ETF基金註冊地及基金管理機構所在地,這一決策為台日兩地ETF在對方交易所相互掛牌開辟了道路,進一步推動市場的交流與發展。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此舉為台日兩地交易所ETF跨境上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此,證交所特別感謝日本交易所的積極協助以及投信業者的熱情參與。目標是將於明年第三季完成首檔台日跨境ETF的掛牌上市,這將是兩地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今年以來,台股和日股都表現出色,截至12月19日,台股漲幅超過27%,日股漲幅超過15%,分別在亞洲市場中排名第一和第二,對兩地的投資者都具強大的吸引力。
證交所指出,日本交易所目前已有超過300檔ETF掛牌,其ETF資產規模更是亞洲之冠。此次合作不僅將日本多元化的ETF帶入台灣市場,為市場注入新鮮活力,同時也將首次將台灣ETF帶入日本市場,吸引更多外資流入,拓寬海外市場的商機。
證交所強調,台日交易所長期以來合作緊密,對此次跨境ETF的合作感到非常期待。預期這將深化兩地資本市場的連結,對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近年來,國人積極布局全球化資產配置,證交所也將持續推動創新商品,為投資人、業者與市場創造三贏局面,加速朝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邁進。
有鑑於此,證交所將於明年1月6日「TIB 挺創新大喊話」,除了邀 請對資本市場及創新板議題有興趣者共同參與,透過創新板三大升級 及已成功上市創新板公司之經驗分享,並展現打造更具規模新興產業 上市聚落的決心,邁向資本市場下一座里程碑。
「TIB 挺創新大喊話」除了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金管會副主委 陳彥良及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等出席外,另也邀請財信傳媒董事長 謝金河,以「全民挺創新」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因應創新板新制度上路,證交所最新公司修正「股票上市申請書」 及「外國發行人股票創新板第一上市申請書」暨新增「申請創新板上 市公司創新性自評表」等書件,也是自明年1月6日起實施。
證交所表示,「申請創新板上市公司創新性自評表」,應併同申請 公司簡報檢送,簡報內容應包含公司簡介、主要產品/服務、市場概 況及產業地位(包括但不限於同業競爭情形、產品替代性、行業景氣 循環概況等因應對策)、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 競爭利基(優勢)等事項。
證交所強調,若是屬於行政院、國發會等政府單位的相關產業政策 ,包括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資訊及數位、資安卓越、精準健康、國防及 戰略、綠能及再生能源、民生及戰備);5+2產業創新計畫(智慧機 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 濟),申請公司應敘明是屬其他政府產業發展策略並說明符合情形。
證交所指出,第12屆評鑑修正依循主管機關公告的「上市櫃公司永 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及轉型ESG評鑑規劃內容,並參考國內外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趨勢、 法規、政策及各界回饋意見,總計新增指標9項、修正指標11項、刪 除指標14項及調整指標題型4項,以持續促進企業對於各項公司治理 機制及永續發展之重視。
證交所表示,為引導公司重視股東權益,強化其創造長期價值之能 力,以吸引國際資金挹注,並積極與股東互動,證交所除增修「上市 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及「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參考範例」外,本屆 評鑑新增「制定提升企業價值具體措施,且提報董事會。
並將相關資訊揭露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指 標,期推動公司董事會重視該計畫之制定,並自發性上傳前開專區對 外揭露,使投資人了解公司現況與未來規畫。
其中,計畫內容可參考證交所出具之參考範例,鼓勵公司就年度資 金成本、獲利能力、市場評價與公司治理狀況等進行分析,並闡明其 提升企業價值具體措施,希望藉此將「提升股東價值」及「治理透明 化」內化為企業文化之核心,建構長期穩健且永續的資本市場。
證交所指出,除上述「制定提升企業價值具體措施」指標外,為強 化公司治理及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本屆評鑑亦增修包括:
為鼓勵公司重視氣候變遷議題,並強化溫室氣體等揭露情形,新增 「揭露過去一年溫室氣體範疇三類別及年排放量」、「制定環境管理 制度」、「制定能源管理計畫」及「導入內部碳定價」指標。
並將「揭露2030年減碳目標、策略及行動計畫」列為進階加分要件 ;另為推動公司重視員工職涯發展,並與員工溝通互動,新增「制定 提升員工職涯能力之員工培訓發展計畫」及「定期進行員工滿意度調 查」指標。
為鼓勵公司重視消費者權益之保護,新增「制定個人資料保護政策 」及「制定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程序」指標;為強化永 續相關功能性委員會之職能,新增「設置董事會層級之永續發展委員 會」指標等。
證交所近年來持續推動公司落實永續發展,為進一步鑑別上市櫃公 司於ESG各面向表現,並提供投資人進行ESG投資決策之參考,已規劃 以現行「公司治理評鑑」架構為基礎,於115年轉型為「ESG評鑑」。
為順利轉型,本屆已參考國內外政策與趨勢,新增共7項環境面及 社會面指標,使「推動永續發展」構面指標與權重持續提升至近五成 ,期能循序漸進達成轉型ESG評鑑之規劃與目標。
第12屆公司治理評鑑指標內容已置於公司治理中心/公司治理評鑑 專區(cgc.twse.com.tw/evaluationCorp/listCh); 另「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投資專區/提升 企業價值計畫專區查詢(mops.twse.com.tw/mops/we b/t100sb16)。
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為了推動創新企業發展,特別於2021年開設了臺灣創新板(TIB),這一板塊的設立,旨在打造一個專為創新公司設計的上市聚落。為了與政府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相呼應,證交所決定自明年1月6日起,取消創新板合格投資人的限制,讓全體市場投資人都能夠參與創新板股票交易,從而提升交易的動能和流動性。
為了進一步宣揚創新板的理念,證交所將於明年1月6日舉辦「TIB 挺創新大喊話」活動。這場活動將邀請對資本市場及創新板議題有興趣的人士共同參與,透過創新板三大升級的介紹以及已成功上市創新板公司的經驗分享,展現證交所打造更具規模新興產業上市聚落的決心,並邁向資本市場的下一個里程碑。
活動將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及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等重量級人物出席,並特別邀請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以「全民挺創新」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強調創新對於整個社會的重要性。
隨著創新板新制度的啟用,證交所也對相關公司申請文件進行了修正。從明年1月6日起,申請創新板上市的公司需要提交「股票上市申請書」、「外國發行人股票創新板第一上市申請書」以及新增的「申請創新板上市公司創新性自評表」。該自評表要求申請公司提供詳細的簡介,包括主要產品/服務、市場概況、產業地位、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以及競爭利基(優勢)等。
證交所強調,若申請公司屬於行政院、國發會等政府單位推動的相關產業政策,如五大信賴產業、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或5+2產業創新計畫,則需明確敘明其屬於其他政府產業發展策略,並說明符合的情形。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提升創新板上市公司的質量和整體市場的發展。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19日正式發布「114年度(第12屆)公司治理評鑑指標」,這套指標共涵蓋四大構面,包含70項具體指標,適用於114年全年的公司治理評鑑。預計評鑑結果將於115年4月底前公佈。
此次評鑑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多項調整,總計新增了9項指標,以強化溫室氣體揭露、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領域。此外,還對11項指標進行了修正,刪除了14項指標,並調整了4項指標的題型,旨在持續推動企業對公司治理和永續發展的重視。
證交所強調,此次評鑑的修正方向與主管機關公布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以及轉型ESG評鑑規劃相關內容保持一致。同時,也參考了國內外的公司治理和永續發展趨勢、法規、政策以及各界回饋意見。
為引導公司更加重視股東權益,證交所除了增修「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和「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參考範例」外,本屆評鑑還新增了「制定提升企業價值具體措施,並提報董事會」的指標。這項措施將有助於推動公司董事會重視該計畫的制定,並自發性上傳相關資訊至公開資訊觀測站,讓投資人更加了解公司的現狀和未來規畫。
在推動永續發展方面,證交所新增了多項指標,包括強化溫室氣體揭露、環境管理制度、能源管理計畫、內部碳定價等,並將「揭露2030年減碳目標、策略及行動計畫」列為進階加分要件。此外,還新增了關於員工職涯發展、員工培訓發展計畫以及員工滿意度調查的指標,以鼓勵公司重視員工的發展和福祉。
為保護消費者權益,證交所還新增了「制定個人資料保護政策」和「制定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程序」的指標。此外,為強化永續相關功能性委員會的職能,還新增了「設置董事會層級之永續發展委員會」的指標。
證交所表示,近年來一直推動公司落實永續發展,並計劃將現行的「公司治理評鑑」架構轉型為「ESG評鑑」。為順利進行轉型,本屆已參考國內外政策與趨勢,新增了7項環境面及社會面指標,使「推動永續發展」構面的指標與權重持續提升。
為使創新板匯聚具創新特質、未來發展性及競爭力的優質企業,進 一步成為亞洲創新板,證交所17日舉辦「臺灣創新板全面升級中介機 構座談會」,邀請證券承銷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及律師事務所等2 0餘家中介機構、近百人參與,說明創新板制度調整重點,於綜合座 談時段與各中介機構代表就上市推動業務進行意見交流。
林修銘指出,為響應政府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目標,創新板將全 面升級重新出發,此次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為公司創造更高的流動 性與更好的估值,引進外部專家審查創新性,嚴選具創新元素的優質 企業,形塑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
他強調,創新板將持續定位為資本市場中的精品店,陳列市場最有 創新性及成長潛力的公司,助攻輕資產的數位雲端、智慧醫療、人工 智慧等新興產業發展,帶動國內全體產業的創新動能。
林修銘強調,證交所也提出創新板造市獎勵機制,以及投資人簽署 風險預告書抽獎活動,鼓勵證券商與投資人以實際行動共同力挺創新 板,活絡市場量能。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於綜合座談時指出,創新板明年初制度調整後 ,維持友善新興產業准入門檻、聚焦具創新能力與成長性企業、充分 投資人溝通與未來營運規劃資訊揭露,並享有整體資本市場高流動性 等重要特色。
李愛玲表示,證交所全力為創新公司打造發揮的舞台,制度優化是 創新板全面升級的第一步,未來更須仰賴與中介機構深度合作,持續 挖掘具創新特質的案源公司,共同提供完整專業的上市輔導服務,以 吸引國內外優質創新企業進入臺灣資本市場,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創 新板,讓臺灣資本市場匯聚亞洲創新動能。
證交所說,此次活動中介機構代表於現場熱烈互動,展現中介機構 對創新發展的支持;未來將持續聚焦具創新性與成長潛力企業,深化 與中介機構上市推動合作模式,發揮臺灣資本市場扶植創新成長的優 勢與綜效。
證交所為使臺灣創新板匯聚具創新特質、未來發展性及競爭力的優質企業,進一步成為亞洲創新板,近日舉辦「臺灣創新板全面升級中介機構座談會」,邀請證券承銷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及律師事務所等20餘家中介機構、近百人參與。座談會重點在於說明創新板制度調整重點,並於綜合座談時段與各中介機構代表就上市推動業務進行意見交流。
活動開場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致詞表示,為響應政府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目標,臺灣創新板將全面升級重新出發,本次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為公司創造更高的流動性與更好的估值,引進外部專家審查創新性,嚴選具創新元素的優質企業,形塑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此外,證交所也提出創新板造市獎勵機制,以及投資人簽署風險預告書抽獎活動,鼓勵證券商與投資人以實際行動共同力挺創新板,活絡市場量能。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於綜合座談時指出,創新板明年初制度調整後,維持友善新興產業准入門檻、聚焦具創新能力與成長性企業、充分投資人溝通與未來營運規劃資訊揭露,並享有整體資本市場高流動性等重要特色。
證交所全力為創新公司打造發揮的舞台,制度優化是創新板全面升級的第一步,未來更須仰賴與中介機構深度合作,持續挖掘具創新特質的案源公司,共同提供完整專業的上市輔導服務,以吸引國內外優質創新企業進入台灣資本市場,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創新板,讓台灣資本市場匯聚亞洲創新動能。
中介機構代表在活動現場熱烈交流互動,展現中介機構對創新發展的支持與認同。證交所表示,將持續聚焦具創新性與成長潛力的企業,深化與中介機構上市推動合作模式,發揮台灣資本市場扶植創新成長的優勢與綜效。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盛大召開「臺灣創新板全面升級中介機構座談會」,董事長林修銘親臨會場並致開場詞。會議中,林修銘強調創新板將於明年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此舉將為公司帶來更高的流動性和更佳的估值,並引進外部專家進行創新性審查,以嚴選具創新元素的優質企業,塑造被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
為實現創新板匯聚具創新特質、未來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優質企業,並進一步提升其為亞洲創新板的地位,證交所於17日舉辦座談會,邀請了包括證券承銷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及律師事務所等超過20家中介機構近百人參與。會議中,各中介機構代表與證交所進行了深入的意見交流,並共同探討創新板制度調整的重點。
林修銘在會上強調,創新板將持續作為資本市場中的精品店,專注於展示市場上最具創新性和成長潛力的公司,並支持輕資產的數位雲端、智慧醫療、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發展,帶動國內產業創新動能的提升。
此外,林修銘還提到證交所推出的創新板造市獎勵機制和投資人簽署風險預告書抽獎活動,以鼓勵證券商與投資人積極參與創新板,進一步活絡市場量能。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在綜合座談中也提到,創新板制度調整後將維持友善新興產業的准入門檻,並聚焦於具創新能力和成長性的企業。她強調,證交所將全力為創新公司打造發揮的舞台,並將與中介機構深度合作,持續挖掘具創新特質的案源公司,提供完整的上市輔導服務,吸引國內外優質創新企業來臺灣資本市場發展。
座談會現場,中介機構代表們積極互動,展現出對創新發展的熱情支持。證交所表示,未來將持續與中介機構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創新板的發展,發揮臺灣資本市場在扶植創新成長方面的優勢與綜效。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近日表示,創新板將繼續扮演資本市場中的精品店角色,專注於展示市場上最具創新性及潛力的公司,以支持輕資產的數位雲端、智慧醫療、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發展,並帶動台灣整體產業的創新活力。
為了吸引更多具創新特質、未來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優質企業,並將創新板提升為亞洲級別的創新平台,證交所近期舉辦了「臺灣創新板全面升級中介機構座談會」。會議邀請了證券承銷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及律師事務所等超過20家中介機構,近百位代表參與。座談會中,證交所詳細介紹了創新板制度調整的重點,並在綜合座談時段與中介機構代表進行意見交流。
林修銘董事長在活動開場時強調,為了響應政府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創新板將全面升級,並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以期為公司帶來更高的流動性和更好的估值。此外,證交所將引進外部專家對創新性進行審查,嚴選具創新元素的優質企業,以塑造廣受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
證交所還提出了創新板造市獎勵機制,並鼓勵投資人參與簽署風險預告書抽獎活動,以此激勵證券商與投資人積極支持創新板,以活絡市場量能。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在綜合座談中指出,創新板在明年初制度調整後,將保持對新興產業友善的准入門檻,並聚焦於具有創新能力和成長性的企業。此外,將進行充分的投資人溝通和未來營運規劃資訊的揭露,並享有整體資本市場的高流動性等優勢。
證交所全力支持創新公司發展,認為制度優化是創新板全面升級的開始。未來,證交所將與中介機構深度合作,持續挖掘具創新特質的案源公司,並提供完整的上市輔導服務,以吸引國內外優質創新企業來台灣資本市場,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板,讓台灣資本市場成為亞洲創新動能的匯聚地。
在座談會現場,中介機構代表們展現了對創新發展的熱情和認同,積極進行交流互動。證交所表示,將持續關注具有創新性和成長潛力的企業,並深化與中介機構的合作,發揮台灣資本市場在扶植創新成長方面的優勢和綜效。
證交所配合相關鬆綁,進行修訂「營業細則」、「上市審查準則」 等十餘部規章,已於12月16獲得主管機關同意,並公告自明年1月6日 起實施。
證交所指出,相關規章修正重點如下:
一、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
修正「營業細則」,取消合格投資人規範,並明訂除專業機構投資 人外,初次買進前須已簽署風險預告書,配合修正「臺灣創新板上市 有價證券風險預告書」。另就開放盤中零股交易,修正「上市股票零 股交易辦法」。
二、提升創新性審查嚴謹度:
修正「審查有價證券上市作業程序」、「審查外國有價證券上市作 業程序」等規定,並增訂「創新板申請上市案創新性審查作業要點」 ,訂定證交所受理申請創新板上市案件後,應委請七名專家出具創新 性審查意見,須經五名以上專家表示同意,始符合創新性審查條件。 申請公司亦得於送件前申請創新性審查。
三、打造彈性友善籌資環境:
修正「上市審查準則」,放寬申請創新板上市時,已提出擬上市股 份總額10%以上股份辦理公開銷售,且申請改列一般板時亦符合股權 分散標準者,得免辦理公開銷售。
四、強化投資人權益保障:
修正「審查有價證券上市作業程序」等,創新板上市審議委員會決 議門檻應有出席審議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修正「上市審查準則」 等,恢復對集團企業及關係人銷貨依賴度限制。修正上市申請書件, 要求公司申請創新板上市時如符合所營事業嚴重衰退或無獲利情形者 ,應檢具上市後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輸入具 體規劃及執行情形之聲明書。
另修正「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 明訂創新板上市公司每半年應至少於國內自辦或受邀參加一次法人說 明會。
為聚焦打造各界認同的創新價值板塊,證交所將於創新板取消合格 投資人首日(2025年1月6日)舉辦「TIB挺創新大喊話」活動。除說 明此次創新板全面升級重要特色外,也邀請已上市企業代表分享創新 板如何協助企業成長茁壯,更將由傳媒界重要人士現身分享創新產業 最新動態,歡迎對資本市場及創新板有興趣之企業及中介機構踴躍參 與。
證交所指出,將持續集結各界支持創新發展的力量,從政策面、交 易面及資金面優化創新板,打造創新公司首選掛牌地,匯聚更多具創 新特質與成長潛力的優質企業,帶領臺灣資本市場構建具創新特色的 產業群聚。
110年台股上市櫃日均值達4,745億元創下歷年新高,券商獲利首度 突破千億元、達1,054.27億元,年增超過八成;繼110年之後,今年 券商獲利可望再度突破千億元。
證交所統計,今年11月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69.77億元,較10月衰 退0.74億元、月減約1.05%,累計前11月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943.8 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2.51億元、年增51.91%。
創新板2.0主要有四大變革,包括: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提升創新性審查嚴謹度、打造彈性友善籌資環境,以及強化投資人權益保障。證交所配合修訂「營業細則」、「上市審查準則」等十餘部規章,已於16日獲金管會同意,並公告自明年1月6日起實施。
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方面,修正「營業細則」,取消合格投資人規範,並明訂除專業機構投資人外,初次買進前須已簽署風險預告書,配合修正「臺灣創新板上市有價證券風險預告書」。另就開放盤中零股交易,修正「上市股票零股交易辦法」。
提升創新性審查嚴謹度方面,修正「審查有價證券上市作業程序」、「審查外國有價證券上市作業程序」等規定,並增訂「創新板申請上市案創新性審查作業要點」,訂定證交所受理申請創新板上市案件後,應委請七名專家出具創新性審查意見,須經五名以上專家表示同意,始符合創新性審查條件。申請公司亦得於送件前申請創新性審查。
打造彈性友善籌資環境方面,則修正「上市審查準則」,放寬申請創新板上市時,已提出擬上市股分總額百分之十以上股份辦理公開銷售,且申請改列一般板時亦符合股權分散標準者,得免辦理公開銷售。
證交所不僅鬆綁規定,也重視強化投資人權益保障。
修正「審查有價證券上市作業程序」等,創新板上市審議委員會決議門檻應有出席審議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修正「上市審查準則」等,恢復對集團企業及關係人銷貨依賴度限制。
修正上市申請書件,要求公司申請創新板上市時,如符合所營事業嚴重衰退或無獲利情形者,應檢具上市後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輸入具體規劃及執行情形之聲明書。
證交所昨日公布集中市場「買進、賣出合計總金額」為1.35億元,為今年單日第三高,另「買進、賣出相抵後金額」為139.86萬元,為12月來第二高。
元大滬深300正2近來股價波動激烈,10日盤中最高衝上18.1元,終場雖漲3.5%,上漲0.57元收16.84元,仍出現一根長黑K棒,並爆出28.32萬張大量。
聚賢研發申請上市資本額為1.68億元,市值約11億7,600萬元,董事長曾國強、總經理鄭惠芸,主要業務為高科技產業供應系統廠務工程的規劃整合服務,及設備零組件的研發、製造及銷售。
該公司2022年至2023年每股稅後盈餘分別為11.59元、8.74元,2024年前三季為3.52元。
意騰科技董事長是顏志展,申請上市資本額約4億元,主要業務為AI聲學處理及語音識別、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產品研發與銷售,以及AI智財授權暨技術服務。
意騰科技2021年至2023年稅前盈餘分別為31.3萬元、1.88億元和9,651萬元;每股稅後純益分別為0.01元、5.74元和2.33元。
以證券商三大主要業務來看,大盤11月總成交值約8.044兆元,較上月增加12.93%,帶動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達75.88億元,較上月的77.78億元微幅衰退;11月自營出售證券利益較少,證券商自營業務淨利較上月減少12.59億元,降至5.58億元,衰退幅69.29%;承銷業務方面,11月證券商淨利較上月減少2.29億元、約19.83%。
臺灣創新板即將迎來全面升級,為積極建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於明年1月6日起實施一系列重大改革。這次升級聚焦於四大主軸: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提升創新性審查嚴謹度、打造彈性友善籌資環境,以及強化投資人權益保障。 首先,證交所已修訂「營業細則」和「上市審查準則」等十餘部規章,並於12月16日獲得主管機關同意。其中,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的措施將使得除了專業機構投資人外,初次買進前須已簽署風險預告書的投資者也能參與創新板的交易。此外,對於開放盤中零股交易也進行了相關修正。 其次,證交所為提升創新性審查的嚴謹度,對「審查有價證券上市作業程序」和「審查外國有價證券上市作業程序」等規定進行了修正,並增訂了「創新板申請上市案創新性審查作業要點」。根據新規定,證交所受理申請創新板上市案件後,將委請七名專家出具創新性審查意見,並需經過五名以上專家表示同意,才能符合創新性審查條件。 為了打造更彈性友善的籌資環境,證交所也對「上市審查準則」進行了修正,放寬了申請創新板上市時的股份公開銷售要求。若申請公司已提出擬上市股份總額10%以上股份辦理公開銷售,且申請改列一般板時亦符合股權分散標準,將得免辦理公開銷售。 在投資人權益保障方面,證交所也進行了相關修正,如創新板上市審議委員會決議門檻應有出席審議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並恢復對集團企業及關係人銷貨依賴度限制。此外,上市申請書件也要求公司申請創新板上市時,如符合所營事業嚴重衰退或無獲利情形,應檢具上市後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輸入具體規劃及執行情形之聲明書。 證交所還將於創新板取消合格投資人首日舉辦「TIB挺創新大喊話」活動,邀請已上市企業代表分享創新板如何協助企業成長茁壯,並由傳媒界重要人士現身分享創新產業最新動態。 證交所強調,將持續集結各界支持創新發展的力量,從政策面、交易面及資金面優化創新板,打造創新公司首選掛牌地,匯聚更多具創新特質與成長潛力的優質企業,帶領臺灣資本市場構建具創新特色的產業群聚。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體證券商在11月的稅後淨利達到69.77億元,這一數字較前月略有下降,但整體而言,累計至前11月,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已經達到943.8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幅度接近52%。此一驚人的成長率讓人預測,今年全年的獲利將可能成為臺灣證券市場歷史上的第二個千億元紀錄。
具體來看,110年台股上市櫃的日均值創下了4,745億元的歷史新高,這一成績讓券商獲利首次突破千億元,達到1,054.27億元,年增超過八成。隨著今年券商獲利的持續增長,預計今年券商獲利將再次突破千億元大關。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11月的稅後淨利雖然較10月衰退了0.74億元,月減約1.05%,但這並不妨礙全體證券商前11月的累計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了322.51億元,年增達51.91%。這一數據再次證明了臺灣證券市場的強勁活力和券商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