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榮國際公司新聞
廣義的說,長榮、星宇、立榮三家航空公司,對外兄弟登山各自努 力,可搶占更大的國際版圖;但對內,隨著弟弟派的張國明、鄭深池 ,注資入股張國煒的星宇航空,三家航空公司出現新的三角競合關係 甚受矚目,長榮集團兄弟經營權內戰砲火,依然猛烈。
法人指出,長榮航空是集團核心事業,也是兄弟兩派過招必爭之地 ,這一路將打到長榮航空明年董監全面改選。大哥張國華、三哥張國 政的動向尤其受到關注。在星宇這次現增案中,張國政並未表態,也 頗受矚目。
弟弟派掌控的長榮國際,持續加碼買進長榮航空持股,光6月14日 至8月17日,就合計砸下逾35億元,買進約10萬張長榮航空股票,持 股增至約12.36%,步步進逼長榮航空最大股東–長榮海運近15%的 持股。長榮海運由大哥張國華掌控,持股逾10%。
長榮航空是長榮航太的最大股東,立榮目前則由張國煒代管。立榮 主攻國內、大陸航線,可與星宇互補互利,可創造雙贏;但立榮大陸 線飛機租用,以及定位、票務系統等部分,卻與長榮航空有著緊密合 作的臍帶關係,一旦切割,立榮要發展獨立系統並順暢運作,各方面 都不簡單。
據了解目前星宇、立榮雖獨立經營,但兩家航空公司合作大陸線的 機會大,立榮是否淡出國際航線則待觀察。而隨著立榮站隊弟弟派, 長榮航空與立榮是否將分道揚鑣,也是後續觀察焦點。
法人指出,長榮航空是集團核心事業,也是兄弟兩派過招必爭之地 ,這一路將打到長榮航空明年董監全面改選。大哥張國華、三哥張國 政的動向尤其受到關注。在星宇這次現增案中,張國政並未表態,也 頗受矚目。
弟弟派掌控的長榮國際,持續加碼買進長榮航空持股,光6月14日 至8月17日,就合計砸下逾35億元,買進約10萬張長榮航空股票,持 股增至約12.36%,步步進逼長榮航空最大股東–長榮海運近15%的 持股。長榮海運由大哥張國華掌控,持股逾10%。
長榮航空是長榮航太的最大股東,立榮目前則由張國煒代管。立榮 主攻國內、大陸航線,可與星宇互補互利,可創造雙贏;但立榮大陸 線飛機租用,以及定位、票務系統等部分,卻與長榮航空有著緊密合 作的臍帶關係,一旦切割,立榮要發展獨立系統並順暢運作,各方面 都不簡單。
據了解目前星宇、立榮雖獨立經營,但兩家航空公司合作大陸線的 機會大,立榮是否淡出國際航線則待觀察。而隨著立榮站隊弟弟派, 長榮航空與立榮是否將分道揚鑣,也是後續觀察焦點。
由張國煒創辦的星宇航空獲得新金援,長榮集團弟弟派表態入股相 挺。為把握疫後航空市場復甦商機,星宇主動出擊,拚9月底登錄興 櫃,正辦理興櫃前釋股現金增資案之際,法人圈傳出,張國煒的二哥 張國明、姐夫長榮國際董座鄭深池,都決定參與投資,各投資3億元 、1億元,原大股東能率集團董家也加碼再投資,金額約7億∼8億元 。
星宇25日證實,張國明、鄭深池都有參與現增案,但強調屬個人投 資行為。業界人士解讀,此舉可視為弟弟派結盟友好緊密,投資當然 希望賺錢,現階段星宇雖然虧損,但未來的發展頗受看好。
星宇資本額153.67億元,興櫃前辦理現金增資2.75億股,以每股1 2元溢價發行,預計募得33億元,增資後資本額186.67億元,法人推 估,最大股東張國煒持股逾85%,第二大股東能率董家持股約7%∼ 8%。
星宇預計8月底舉行股東會,選出獨立董事,並在9月興櫃前舉辦法 說會,成為興櫃市場資本額最大的企業。
今年全力衝刺的星宇,也進入了交機高峰期,預計下半年有八架新 機到位,本周第三架A330neo新機將抵台,總計A321neo機隊有13架, 持續擴大亞洲區域航點;A330neo也將達四架,主要部署在澳門、越 南、新加坡、曼谷等客源多的重點城市,東南亞是重中之重。還有兩 架A350XWB廣體客機將交付,明年搶攻美國市場。
星宇航空公關長聶國維表示,新機將讓星宇航線短中長線首度連線 ,擴大載客範圍。現有11個航點,正籌備開闢旅遊新航點,包括北海 道、東南亞航點,並向美國申請15∼16條航點,明年4月將進軍美國 線,首站插旗洛杉磯。
與此同時,星宇砸下89.57億元標得「桃園航空城優先產業專用區 」G基地,張國煒26日將出席簽約儀式,隨即進入開發階段,預計投 資數百億元,打造智慧、綠能、低碳企業園區,包含企業總部大樓、 地勤人員及飛航訓練中心、航機監控中心及機上侍應品各種延伸上下 游附屬產業等,建立並掌握自有資源,確保飛航安全,提供差異化、 精品級服務。
張國煒創辦星宇時強調,要打造一個讓台灣人驕傲的航空公司,立 足亞洲、搶亞洲皇冠為品牌願景。在他第一個五年計畫裡,規劃39架 飛機機隊,並引進逾20個台灣品牌一起打國際盃,訴求本土、設計、 潮時尚圈粉,包括興櫃公司橘焱胡同等,橘焱胡同董座吳念忠也參與 星宇現增。
星宇25日證實,張國明、鄭深池都有參與現增案,但強調屬個人投 資行為。業界人士解讀,此舉可視為弟弟派結盟友好緊密,投資當然 希望賺錢,現階段星宇雖然虧損,但未來的發展頗受看好。
星宇資本額153.67億元,興櫃前辦理現金增資2.75億股,以每股1 2元溢價發行,預計募得33億元,增資後資本額186.67億元,法人推 估,最大股東張國煒持股逾85%,第二大股東能率董家持股約7%∼ 8%。
星宇預計8月底舉行股東會,選出獨立董事,並在9月興櫃前舉辦法 說會,成為興櫃市場資本額最大的企業。
今年全力衝刺的星宇,也進入了交機高峰期,預計下半年有八架新 機到位,本周第三架A330neo新機將抵台,總計A321neo機隊有13架, 持續擴大亞洲區域航點;A330neo也將達四架,主要部署在澳門、越 南、新加坡、曼谷等客源多的重點城市,東南亞是重中之重。還有兩 架A350XWB廣體客機將交付,明年搶攻美國市場。
星宇航空公關長聶國維表示,新機將讓星宇航線短中長線首度連線 ,擴大載客範圍。現有11個航點,正籌備開闢旅遊新航點,包括北海 道、東南亞航點,並向美國申請15∼16條航點,明年4月將進軍美國 線,首站插旗洛杉磯。
與此同時,星宇砸下89.57億元標得「桃園航空城優先產業專用區 」G基地,張國煒26日將出席簽約儀式,隨即進入開發階段,預計投 資數百億元,打造智慧、綠能、低碳企業園區,包含企業總部大樓、 地勤人員及飛航訓練中心、航機監控中心及機上侍應品各種延伸上下 游附屬產業等,建立並掌握自有資源,確保飛航安全,提供差異化、 精品級服務。
張國煒創辦星宇時強調,要打造一個讓台灣人驕傲的航空公司,立 足亞洲、搶亞洲皇冠為品牌願景。在他第一個五年計畫裡,規劃39架 飛機機隊,並引進逾20個台灣品牌一起打國際盃,訴求本土、設計、 潮時尚圈粉,包括興櫃公司橘焱胡同等,橘焱胡同董座吳念忠也參與 星宇現增。
長榮集團明年董監事改選大戰提前卡位!弟弟派掌權的長榮國際( 2716)19日公告,於6月23日∼7月18日斥資3.16億元買進長榮航空( 2618)1.023萬張持股,持股比率拉高至11.41%,與持股第一大的長 榮海運(2603)14.55%距離逐步拉近。
長榮國際累計6月起一路加碼40,476張,斥資12.45億元,平均每股 成本約30.75元,相較19日收盤價34.15元,潛在獲利逾1.37億元。
長榮航19日三大法人大舉回補4.19萬張,該股含息0.5917元,將於 8月4日除息。
長榮國際累計6月起一路加碼40,476張,斥資12.45億元,平均每股 成本約30.75元,相較19日收盤價34.15元,潛在獲利逾1.37億元。
長榮航19日三大法人大舉回補4.19萬張,該股含息0.5917元,將於 8月4日除息。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已經不能只是打「口水戰」,張家弟弟派主導的長榮國際6月以來連續三次公告買進長榮航空股票。到目前為止,長榮國際持有長榮航空張數達60.31萬張,總金額為77.99億元,持股比率已攀升到11.41%。
根據統計,目前弟弟派握有的長榮航持股約22.79%,已經超過哥哥派持股,而這22.79%持股中,有9%是張國煒個人持有。以此觀察,長榮航空明年股東會改選時,會有一場龍爭虎鬥。
長榮國際昨(19)日公告,自6月23日到7月18日再度買進長榮航空1.02萬張,交易總金額3.16億元,平均每股交易金額30.94元。6月以來,長榮國際已連續三次公告買進長榮航空,分別為6月20日、23日及7月19日。
依據長榮國際最新年報,該公司截至去年底現金與約當現金約232億元,由於該公司持股包括中再保、長榮海運、長榮鋼鐵、長榮航空,依各公司今年股息加上現金減資,保守估計長榮國際到第3季底至少可拿到70億元現金,換言之,長榮國際可動用現金逾300億元。
長榮集團兄弟爭產大打出手,開始搶奪旗下上市櫃公司經營權,今年大哥穩住長榮鋼經營權後,兩邊積極展開各種攻防戰。
熟悉公司治理的專家表示,經營權誰當家,最終決勝負就是比誰手中握有的股權多,弟弟派主掌的長榮國際近期不斷加碼買進長榮航空,可以解讀為明年爭搶長榮航空經營權做準備。
針對長榮國際投資買進長榮航空股票一事,長榮國際表示,配合公司業務需求與看好疫後航空市場榮景,長榮國際近期增加對長榮航空持股,相關資金規劃與運用也是根據業務及投資需求,進行滾動式機動調整,以發揮最佳經營投資效益。
根據統計,目前弟弟派握有的長榮航持股約22.79%,已經超過哥哥派持股,而這22.79%持股中,有9%是張國煒個人持有。以此觀察,長榮航空明年股東會改選時,會有一場龍爭虎鬥。
長榮國際昨(19)日公告,自6月23日到7月18日再度買進長榮航空1.02萬張,交易總金額3.16億元,平均每股交易金額30.94元。6月以來,長榮國際已連續三次公告買進長榮航空,分別為6月20日、23日及7月19日。
依據長榮國際最新年報,該公司截至去年底現金與約當現金約232億元,由於該公司持股包括中再保、長榮海運、長榮鋼鐵、長榮航空,依各公司今年股息加上現金減資,保守估計長榮國際到第3季底至少可拿到70億元現金,換言之,長榮國際可動用現金逾300億元。
長榮集團兄弟爭產大打出手,開始搶奪旗下上市櫃公司經營權,今年大哥穩住長榮鋼經營權後,兩邊積極展開各種攻防戰。
熟悉公司治理的專家表示,經營權誰當家,最終決勝負就是比誰手中握有的股權多,弟弟派主掌的長榮國際近期不斷加碼買進長榮航空,可以解讀為明年爭搶長榮航空經營權做準備。
針對長榮國際投資買進長榮航空股票一事,長榮國際表示,配合公司業務需求與看好疫後航空市場榮景,長榮國際近期增加對長榮航空持股,相關資金規劃與運用也是根據業務及投資需求,進行滾動式機動調整,以發揮最佳經營投資效益。
長榮國際6月30日舉行股東會,在出席率僅48.13%情況下,僅「股利案」完成假決議。長榮國際昨(14)日公告,將於8月5日(周五)舉行股東常會,除了將通過股利案,也會討論到「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
長榮國際先前由大哥張國華當家時,本來決定每股發27.5元現金股利,總額逾百億元,但弟弟派拿到經營權後,又召開股東會,把股利額度降到3.5元,總額縮水至14億元。專家說,弟弟派是想留下銀彈,爭搶經營權好做事。
專家指出,長榮國際必須召開第二股東會通過6月30日的「假決議」議案,6月30日的「假決議」才會有實質效力。換言之,8月5日的股東會將通過弟弟派的股利案。
長榮國際6月30日舉行股東會,在出席率僅48.13%情況下,因出席股東不足,除了「假決議」通過股利案,另一案IPO計畫因屬特別決議事項,不得採「假決議」而未討論。
專家指出,根據規定,股東會做成「假決議」後,需將決議通知各股東,於一個月內再行召集股東會;第二次所召集的股東會,對於假決議,如仍有已發行股分總數三分之一以上股東出席,並經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的同意,視同普通決議成立。
長榮國際今年2月25日變天後,改由弟弟派當家。6月30日長榮國際股東會排進的議案當中,還包含長榮國際IPO案,大哥張國華對此次股東會召集及議案的合法性表達不認同,並且由長榮國際股東詠公司指派代表洪佩君及王健珉二位律師出席,在股東會中聲明異議。
長榮國際先前由大哥張國華當家時,本來決定每股發27.5元現金股利,總額逾百億元,但弟弟派拿到經營權後,又召開股東會,把股利額度降到3.5元,總額縮水至14億元。專家說,弟弟派是想留下銀彈,爭搶經營權好做事。
專家指出,長榮國際必須召開第二股東會通過6月30日的「假決議」議案,6月30日的「假決議」才會有實質效力。換言之,8月5日的股東會將通過弟弟派的股利案。
長榮國際6月30日舉行股東會,在出席率僅48.13%情況下,因出席股東不足,除了「假決議」通過股利案,另一案IPO計畫因屬特別決議事項,不得採「假決議」而未討論。
專家指出,根據規定,股東會做成「假決議」後,需將決議通知各股東,於一個月內再行召集股東會;第二次所召集的股東會,對於假決議,如仍有已發行股分總數三分之一以上股東出席,並經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的同意,視同普通決議成立。
長榮國際今年2月25日變天後,改由弟弟派當家。6月30日長榮國際股東會排進的議案當中,還包含長榮國際IPO案,大哥張國華對此次股東會召集及議案的合法性表達不認同,並且由長榮國際股東詠公司指派代表洪佩君及王健珉二位律師出席,在股東會中聲明異議。
長榮國際14日公告,將於8月5日舉行今年第二次股東常會,兄弟兩 派戰端再起。對於備受矚目的二大議案,在股利分配部分,市場研判 如有1/3股東出席,並經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同意,3.5元股利分 配案應可通過;至於IPO修改章程等重大決議,須2/3股權通過,遭 到擱置機率較高。
股利分配案最受投資人關心,此前哥哥派張國華握有長榮國際時, 將長榮國際每股配發現金股利,由10元一舉加碼到27.5元,發放金額 110億元;但弟弟派搶下長榮國際主導權後,降為每股配發3.5元現金 ,股利總金額大幅縮減到14億元,差異相當大。
長榮國際6月30日舉行今年第一次股東常會,出席率48.13%,出席 股數未過半,大哥張國華也未現身,由長榮國際股東詠公司指派代表 律師洪佩君以及王健(王民)出席、聲明異議,因此會中僅對每股配 發現金股利3.5元案,依公司法第175條規定作成假決議。
至於長榮國際首次公開募股IPO案,屬於特別決議事項,不得採假 決議未討論。
公司法規定,長榮國際必須在第一次股東會後30天內,召開下一次 股東會,第二次股東常會如有1/3股東出席,並經出席股東表決權過 半數同意,則3.5元股利分配案可視為通過。
外界解讀,這項股利分派案通過的話,有助弟弟派保留銀彈,為日 後經營權之爭鋪路。
長榮國際公告重訊指出,訂8月5日召開第二次股東常會,會議召集 事由包括承認110年度營業報告及財務報告案、承認110年度盈餘分配 案、討論修訂「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案、討論修訂「資金貸與 及背書保證作業程序」案,及臨時動議等。
股利分配案最受投資人關心,此前哥哥派張國華握有長榮國際時, 將長榮國際每股配發現金股利,由10元一舉加碼到27.5元,發放金額 110億元;但弟弟派搶下長榮國際主導權後,降為每股配發3.5元現金 ,股利總金額大幅縮減到14億元,差異相當大。
長榮國際6月30日舉行今年第一次股東常會,出席率48.13%,出席 股數未過半,大哥張國華也未現身,由長榮國際股東詠公司指派代表 律師洪佩君以及王健(王民)出席、聲明異議,因此會中僅對每股配 發現金股利3.5元案,依公司法第175條規定作成假決議。
至於長榮國際首次公開募股IPO案,屬於特別決議事項,不得採假 決議未討論。
公司法規定,長榮國際必須在第一次股東會後30天內,召開下一次 股東會,第二次股東常會如有1/3股東出席,並經出席股東表決權過 半數同意,則3.5元股利分配案可視為通過。
外界解讀,這項股利分派案通過的話,有助弟弟派保留銀彈,為日 後經營權之爭鋪路。
長榮國際公告重訊指出,訂8月5日召開第二次股東常會,會議召集 事由包括承認110年度營業報告及財務報告案、承認110年度盈餘分配 案、討論修訂「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案、討論修訂「資金貸與 及背書保證作業程序」案,及臨時動議等。
長榮集團弟弟派掌權的長榮國際6月30日召開股東會,哥哥派張國 華考量股東身分等疑慮並未出席,因出席股數僅48.13%,未過半, 以致流會,每股配發3.5元現金股利案作成「假決議」。張國華透過 律師發表三大聲明表達異議,希望兄弟間尋求適當的解決方案,讓集 團回歸專業及穩定的經營。
長榮國際股東會本次由弟弟派召開,討論股利分配案3.5元案及進 行IPO計畫,另外亦擬修改董事席次由五人改為七人,並設置獨立董 事等議案。因股東會人數未達過半標準,僅有年報報告案及股利分派 案例為假決議案。
長榮國際指出,本次股東會假決議事項,將依公司法第175條規定 ,於一個月內再行召集第二次股東常會;第二次股東常會如仍有已發 行股數三分之一以上股東出席,並經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同意, 則第二次通過即視為普通決議。
長榮集團弟弟派今年2月成功攜手合作,以48.13%的股權取得三董 一監、過半數的董事席次,張國華以46.36%股權獲得二董一監。弟 弟派贏得此役並推派姊夫鄭深池擔任董事長。
長榮國際擁有長榮鋼21.69%、長榮航11.21%、長榮4.96%、中再 保35.13%、榮運8.45%、立榮航空23.48%及長榮航勤、長榮空廚、 長榮空運倉儲,自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股權爭奪戰。
最受矚目是長榮鋼激烈股權交鋒,今年由張國華穩住經營權,至於 張國煒順利擔任立榮航空董事長。因董事改選每三年一次,意味集團 每三年會上演經營權大戰。因此雙方兩派為了更鞏固自己股權及權益 ,出手策略相當嚴謹。
張國華30日委由律師出席股東會也發出三大聲明表明異議:首先, 去年4月18日吳景明擔任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的程序於法不合一 案,最高法院發回二審更行審理中,法律爭議未釐清前,由吳景明以 董事長身分做出的決議,皆有適法性的疑慮,不應提出並決定攸關長 期發展的重大議案。
其次、反對長榮國際IPO,讓投資人蹚入經營權之爭的渾水。最後 是希望兄弟透過「遺囑執行人會議」溝通平台展開對話,讓集團回歸 專業、穩定的經營。
長榮國際股東會本次由弟弟派召開,討論股利分配案3.5元案及進 行IPO計畫,另外亦擬修改董事席次由五人改為七人,並設置獨立董 事等議案。因股東會人數未達過半標準,僅有年報報告案及股利分派 案例為假決議案。
長榮國際指出,本次股東會假決議事項,將依公司法第175條規定 ,於一個月內再行召集第二次股東常會;第二次股東常會如仍有已發 行股數三分之一以上股東出席,並經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同意, 則第二次通過即視為普通決議。
長榮集團弟弟派今年2月成功攜手合作,以48.13%的股權取得三董 一監、過半數的董事席次,張國華以46.36%股權獲得二董一監。弟 弟派贏得此役並推派姊夫鄭深池擔任董事長。
長榮國際擁有長榮鋼21.69%、長榮航11.21%、長榮4.96%、中再 保35.13%、榮運8.45%、立榮航空23.48%及長榮航勤、長榮空廚、 長榮空運倉儲,自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股權爭奪戰。
最受矚目是長榮鋼激烈股權交鋒,今年由張國華穩住經營權,至於 張國煒順利擔任立榮航空董事長。因董事改選每三年一次,意味集團 每三年會上演經營權大戰。因此雙方兩派為了更鞏固自己股權及權益 ,出手策略相當嚴謹。
張國華30日委由律師出席股東會也發出三大聲明表明異議:首先, 去年4月18日吳景明擔任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的程序於法不合一 案,最高法院發回二審更行審理中,法律爭議未釐清前,由吳景明以 董事長身分做出的決議,皆有適法性的疑慮,不應提出並決定攸關長 期發展的重大議案。
其次、反對長榮國際IPO,讓投資人蹚入經營權之爭的渾水。最後 是希望兄弟透過「遺囑執行人會議」溝通平台展開對話,讓集團回歸 專業、穩定的經營。
長榮國際昨(30)日舉行股東會,張家大哥張國華掌握的董事席次詠投資公司委任律師到股東會遞交異議聲明書,支持大哥派的多數股東未出席,由於出席率僅48.13%未過半,股利等議案以「假決議」通過。至於議案所提的長榮國際IPO計畫,屬於特別決議事項,不得採「假決議」,所以不能討論。將於一個月內再行召集第二次股東常會決議。
熟悉公司治理的專家指出,根據規定,股東會做成「假決議」後,需將決議通知各股東,於一個月內再行召集股東會;第二次召集的股東會,對於假決議,如仍有已發行股份總數三分之一以上股東出席,並經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的同意,視同普通決議成立。
長榮集團兄弟的經營權之爭出現各說各話。長榮國際昨天股東會由董事長鄭深池主持,他在會中指責,持股28.86%的第一大法人股東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未派代表出席,漠視全體股東權益。
張國華對股東會召集及議案合法性及妥適性表達看法,由詠投資指派代表洪佩君及王健珉二位律師出席,在股東會中聲明異議,提出三點意見,反對在股東身份有爭議情況下表決重大議案。
首先,反對在股東身份有爭議情況下表決重大議案,吳景明擔任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的程序於法不合一案,目前最高法院發回二審中,法律爭議尚未釐清前,由吳景明以董事長身分行使相關行為與張榮發慈善基金會以股東身份做出的決議,皆有適法性的疑慮。
第二點,長榮國際依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原先規劃,應屬家族閉鎖型公司,兄弟對經營理念仍存有重大歧異,勿讓投資人蹚入經營權之爭渾水;第三,張國華再次呼籲,兄弟之間以長榮集團各企業之大股東身份,利用既有的會議平台展開對話。
長榮國際表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股東身分「無爭議」,可參與表決議案;其次,企業推動IPO計畫,係永續經營與世界接軌之舉;第三,盈餘分配現金股利每股3.5元合情合理,兼顧股東、員工權益,並符合企業永續發展之需要。
熟悉公司治理的專家指出,根據規定,股東會做成「假決議」後,需將決議通知各股東,於一個月內再行召集股東會;第二次召集的股東會,對於假決議,如仍有已發行股份總數三分之一以上股東出席,並經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的同意,視同普通決議成立。
長榮集團兄弟的經營權之爭出現各說各話。長榮國際昨天股東會由董事長鄭深池主持,他在會中指責,持股28.86%的第一大法人股東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未派代表出席,漠視全體股東權益。
張國華對股東會召集及議案合法性及妥適性表達看法,由詠投資指派代表洪佩君及王健珉二位律師出席,在股東會中聲明異議,提出三點意見,反對在股東身份有爭議情況下表決重大議案。
首先,反對在股東身份有爭議情況下表決重大議案,吳景明擔任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的程序於法不合一案,目前最高法院發回二審中,法律爭議尚未釐清前,由吳景明以董事長身分行使相關行為與張榮發慈善基金會以股東身份做出的決議,皆有適法性的疑慮。
第二點,長榮國際依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原先規劃,應屬家族閉鎖型公司,兄弟對經營理念仍存有重大歧異,勿讓投資人蹚入經營權之爭渾水;第三,張國華再次呼籲,兄弟之間以長榮集團各企業之大股東身份,利用既有的會議平台展開對話。
長榮國際表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股東身分「無爭議」,可參與表決議案;其次,企業推動IPO計畫,係永續經營與世界接軌之舉;第三,盈餘分配現金股利每股3.5元合情合理,兼顧股東、員工權益,並符合企業永續發展之需要。
長榮集團弟弟派提前為明年搶長榮航空經營權布局,在長榮航空股價走低之際,弟弟派掌舵的長榮國際近期斥資近10億加碼買進長榮航空持股,總買進張數近3萬張。
根據公告,長榮國際在6月14日及15日,買進張數1.34萬張,斥資4.3億元,平均每股32.32元;在6月16日及17日買進長榮航1.65萬張,斥資5.12億元。
以長榮航昨(20)日收盤價28.7元來看,弟弟派近期買進的1.34萬張及1.65萬張持股,總共2.99萬張的持股,全部慘住「套房」,短短一周合計虧損近9,000萬元。熟悉經營權管理的專家指出,這也代表著弟弟派已經開始不計成本布局,提前為明年長榮航空改選做準備。
截至目前為止,長榮國際持有長榮航空57.91萬張,持股比重10.95%。長榮國際目前也持有長榮海運4.98%,隨著長榮海運股東會已順利通過股利及減資案,推估今年長榮國際也會有10多億元的現金入帳。
6月10日長榮鋼鐵股東會,哥哥派順利守住經營權;上周長榮空廚改選,大哥派再度穩住經營權。
根據公告,長榮國際在6月14日及15日,買進張數1.34萬張,斥資4.3億元,平均每股32.32元;在6月16日及17日買進長榮航1.65萬張,斥資5.12億元。
以長榮航昨(20)日收盤價28.7元來看,弟弟派近期買進的1.34萬張及1.65萬張持股,總共2.99萬張的持股,全部慘住「套房」,短短一周合計虧損近9,000萬元。熟悉經營權管理的專家指出,這也代表著弟弟派已經開始不計成本布局,提前為明年長榮航空改選做準備。
截至目前為止,長榮國際持有長榮航空57.91萬張,持股比重10.95%。長榮國際目前也持有長榮海運4.98%,隨著長榮海運股東會已順利通過股利及減資案,推估今年長榮國際也會有10多億元的現金入帳。
6月10日長榮鋼鐵股東會,哥哥派順利守住經營權;上周長榮空廚改選,大哥派再度穩住經營權。
2023年長榮集團董監事大戰提前起跑,弟弟派掌權的長榮國際公告 於6月14∼17日四個交易日砸下9.46億元大舉加碼買進長榮航2.99萬 張,持股率升高至10.95%,劍指明年董事改選一役。
長榮集團弟弟派今年積極爭奪長榮鋼經營權,長榮國際創辦人張榮 發二子張國明還從集中市場上買入長榮鋼,持股從5.95%一舉提高至 6.61%,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也以投資公司名義買入持股,拉高核 心持股比重。不過6月10日長榮鋼股東會改選董事,最終弟弟派以約 6.78個百分點的股權差距,僅取得一董二獨董合計三席董事,未拿下 過半,四席董事的主導權則由哥哥派張榮發長子張國華驚險穩住經營 權。
由於雙方僅差距6.78個百分點股權,換算長榮鋼市值約17億元,對 長榮國際現金流量來說並不算高,因此令弟弟派相當扼腕,大嘆進場 買入長榮鋼太晚且太保守。
由於接下來的主戰場在明年長榮航的經營權之爭,長榮國際自從打 輸了長榮鋼這一戰後,弟弟派為了避免歷史重演,已連續四個交易日 大手筆的買入長榮航。
依據長榮國際的兩筆公告顯示,6月14日、15日買進長榮航1.34萬 張,投入4.34億元,平均每股32.32元;在6月16日及17日買進長榮航 1.65萬張,投入5.12億元。
長榮國際累計四個交易日買入長榮航2.99萬張,斥資9.46億元,持 股已升至10.95%,張數為57.91萬張。
目前弟弟派握有的長榮航勢力有長榮國際10.95%,張榮發的四子 張國煒旗下華光投資9.09%,張榮發的三子張國政1.75%,張國明已 未列前10大股東名單,實際持股不明,但從上一年度資料概估尚有1 %,因此統計弟弟派持有長榮航約22.79%,足以與哥哥派抗衡。
長榮集團弟弟派今年積極爭奪長榮鋼經營權,長榮國際創辦人張榮 發二子張國明還從集中市場上買入長榮鋼,持股從5.95%一舉提高至 6.61%,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也以投資公司名義買入持股,拉高核 心持股比重。不過6月10日長榮鋼股東會改選董事,最終弟弟派以約 6.78個百分點的股權差距,僅取得一董二獨董合計三席董事,未拿下 過半,四席董事的主導權則由哥哥派張榮發長子張國華驚險穩住經營 權。
由於雙方僅差距6.78個百分點股權,換算長榮鋼市值約17億元,對 長榮國際現金流量來說並不算高,因此令弟弟派相當扼腕,大嘆進場 買入長榮鋼太晚且太保守。
由於接下來的主戰場在明年長榮航的經營權之爭,長榮國際自從打 輸了長榮鋼這一戰後,弟弟派為了避免歷史重演,已連續四個交易日 大手筆的買入長榮航。
依據長榮國際的兩筆公告顯示,6月14日、15日買進長榮航1.34萬 張,投入4.34億元,平均每股32.32元;在6月16日及17日買進長榮航 1.65萬張,投入5.12億元。
長榮國際累計四個交易日買入長榮航2.99萬張,斥資9.46億元,持 股已升至10.95%,張數為57.91萬張。
目前弟弟派握有的長榮航勢力有長榮國際10.95%,張榮發的四子 張國煒旗下華光投資9.09%,張榮發的三子張國政1.75%,張國明已 未列前10大股東名單,實際持股不明,但從上一年度資料概估尚有1 %,因此統計弟弟派持有長榮航約22.79%,足以與哥哥派抗衡。
長榮鋼股東會電子投票結果9日揭曉,但兄弟兩派諜對諜,雙方未 亮出底牌,投票率僅有3.1%,研判全為外資所投下,外資也高度依 循ISS機構投票的建議,全數支持長榮哥哥派張國華,經營權歸屬將 在10日股東會揭曉。
長榮鋼10日股東會將改選4席董事及3席獨董,合計7席,長榮集團 兄弟兩派在檯面上的持股相當,實力過於接近,經營權爭奪競爭激烈 。
兄弟兩派在長榮鋼7席董事、獨董的配票策略沙盤推演相當嚴謹, 若配票策略稍有不慎,有可能全輸,一席都拿不到。為了降低風險, 雙方均採取贏得過半席次為主要策略。
9日長榮鋼電子投票已公布,罕見的是,電子投票的出席總股數僅 有1,304.73萬股,占發行股數4億1,709萬股(已扣除無表決權)比重 僅有3.1%,研判是外資等法人所投下,與ISS(Institutional Sha reholder Services)機構日前發出關鍵報告,建議外資法人支持哥 哥派有關。
至於哥哥派張國華及弟弟派,均未提前執行電子投票,兄弟兩派不 到最後一刻不會亮出底牌,默契一致都要等到10日股東會進行現場投 票。
依據長榮鋼9日電子投票結果,在7席改選董事的議案上顯示,暫時 由哥哥派所推選的7席候選人票數贏過弟弟派。
長榮鋼現任董事長林耿立,也是繪股代表人獲得第一高票,其次依 序為長榮物流代表人張國華、繪股代表人柯麗卿及欣陸投控的維達開 發代表人李孟玲;至於獨立董事華騰會計師事務所律師李冠賢、雙榜 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連元龍及大成台灣律師事務所律師蔣瑞琴,也一 併獲得外資的支持。
弟弟派所提的8席董事、獨董候選人所獲得的票數不高。因10日長 榮鋼召開股東會,弟弟派採取現場投票,票數才會全數開出。據了解 ,因長榮鋼經營權爭奪戰況激烈,也牽動長榮航等版圖的變化,10日 鄭深池與陳昭龍律師將以長榮國際董事的名義出席進行監票。
長榮鋼10日股東會將改選4席董事及3席獨董,合計7席,長榮集團 兄弟兩派在檯面上的持股相當,實力過於接近,經營權爭奪競爭激烈 。
兄弟兩派在長榮鋼7席董事、獨董的配票策略沙盤推演相當嚴謹, 若配票策略稍有不慎,有可能全輸,一席都拿不到。為了降低風險, 雙方均採取贏得過半席次為主要策略。
9日長榮鋼電子投票已公布,罕見的是,電子投票的出席總股數僅 有1,304.73萬股,占發行股數4億1,709萬股(已扣除無表決權)比重 僅有3.1%,研判是外資等法人所投下,與ISS(Institutional Sha reholder Services)機構日前發出關鍵報告,建議外資法人支持哥 哥派有關。
至於哥哥派張國華及弟弟派,均未提前執行電子投票,兄弟兩派不 到最後一刻不會亮出底牌,默契一致都要等到10日股東會進行現場投 票。
依據長榮鋼9日電子投票結果,在7席改選董事的議案上顯示,暫時 由哥哥派所推選的7席候選人票數贏過弟弟派。
長榮鋼現任董事長林耿立,也是繪股代表人獲得第一高票,其次依 序為長榮物流代表人張國華、繪股代表人柯麗卿及欣陸投控的維達開 發代表人李孟玲;至於獨立董事華騰會計師事務所律師李冠賢、雙榜 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連元龍及大成台灣律師事務所律師蔣瑞琴,也一 併獲得外資的支持。
弟弟派所提的8席董事、獨董候選人所獲得的票數不高。因10日長 榮鋼召開股東會,弟弟派採取現場投票,票數才會全數開出。據了解 ,因長榮鋼經營權爭奪戰況激烈,也牽動長榮航等版圖的變化,10日 鄭深池與陳昭龍律師將以長榮國際董事的名義出席進行監票。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最關鍵一戰、長榮鋼電子投票率昨(9)日率先出爐,長榮集團大房大哥張國華提名的董事勝出,其中,哥哥派提名的長榮鋼董事林耿立更拿下第一高票。真正的經營權決戰關鍵則在今天,所有股東全部投票後,才能分出輸贏。
長榮鋼是長榮航空的第四大股東,持股3.87%,具有影響經營權歸屬的關鍵地位。緊接著,長榮鋼股東會今日召開,將全面改選董事,這場戰役輸贏攸關明年長榮航改選結果。
這次電子投票的比重占有效股分約3.1%,從電子投票的結果來看,大哥支持的董事團隊在第一階段勝出,但由於電子投票只占一部分,預期今天還有硬仗要打。
熟悉公司經營權之爭議題的專家表示,長榮集團交叉持股複雜,長榮鋼雖不是集團最核心的海運與航空事業,但仍是集團營運績效很好的小金雞,這次改選誰落敗,不只是輸掉一家公司經營權,明年要拿下長榮航空經營權也將更困難。
長榮鋼股東會將選出四席董事及三席獨董。昨天公布電子投票結果,總表決權總數為1,304.73萬權數,張國華派提名的董事林耿立拿下第一高票,一個人就拿到331.52萬權支持,得票數遙遙領先弟弟派支持的人選。
哥哥派提名的名單除了林耿立拿下電子投票的第一高票,其餘包括:柯麗卿234.13萬權、長榮物流代表人張國華243.72萬權、維達開發(股)公司代表人李孟玲229.51萬權。
哥哥派提名獨董方面,華騰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李冠賢獲261.09萬權、雙榜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連元龍260.9萬權,大成台灣律師事務所律師蔣瑞琴258.84萬權。
弟弟派方面,長榮國際拿到34.1萬權、凱明投資10.9萬權、鄭深池23.45萬權,富好國際2.54萬權、正好開發2.85萬權;三位獨董部分,中菲行前執行長林天送12萬權、誠正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林淑玲6.14萬權、博新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筱屏6.32萬權。
長榮鋼是長榮航空的第四大股東,持股3.87%,具有影響經營權歸屬的關鍵地位。緊接著,長榮鋼股東會今日召開,將全面改選董事,這場戰役輸贏攸關明年長榮航改選結果。
這次電子投票的比重占有效股分約3.1%,從電子投票的結果來看,大哥支持的董事團隊在第一階段勝出,但由於電子投票只占一部分,預期今天還有硬仗要打。
熟悉公司經營權之爭議題的專家表示,長榮集團交叉持股複雜,長榮鋼雖不是集團最核心的海運與航空事業,但仍是集團營運績效很好的小金雞,這次改選誰落敗,不只是輸掉一家公司經營權,明年要拿下長榮航空經營權也將更困難。
長榮鋼股東會將選出四席董事及三席獨董。昨天公布電子投票結果,總表決權總數為1,304.73萬權數,張國華派提名的董事林耿立拿下第一高票,一個人就拿到331.52萬權支持,得票數遙遙領先弟弟派支持的人選。
哥哥派提名的名單除了林耿立拿下電子投票的第一高票,其餘包括:柯麗卿234.13萬權、長榮物流代表人張國華243.72萬權、維達開發(股)公司代表人李孟玲229.51萬權。
哥哥派提名獨董方面,華騰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李冠賢獲261.09萬權、雙榜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連元龍260.9萬權,大成台灣律師事務所律師蔣瑞琴258.84萬權。
弟弟派方面,長榮國際拿到34.1萬權、凱明投資10.9萬權、鄭深池23.45萬權,富好國際2.54萬權、正好開發2.85萬權;三位獨董部分,中菲行前執行長林天送12萬權、誠正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林淑玲6.14萬權、博新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筱屏6.32萬權。
長榮航空昨(31)日舉行股東會,代表長榮集團弟弟派的大房老三張國政意外現身,他親自拿徵求的委託書前來報到後就快閃,對搶長榮航經營權的宣示意味濃厚。
業內指出,張國政對航空有特別情感,先前已出面徵求長榮航委託書,市場解讀是為明年董事改選練兵。
至於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30日長榮海運股東會,弟弟派並未有人出席,昨日長榮航股東會,張國政卻親自拿委託書報到。
近期關鍵一役,將是6月10日長榮鋼的股東會,預期將引爆戰火。
長榮航明年董事改選,目前九席董事中,有六席普通董事、三席獨立董事。弟弟派掌握的長榮國際掌握兩席普通董事,昨日完成一席缺額補選後,哥哥派擁有四席。
業內指出,張國政對航空有特別情感,先前已出面徵求長榮航委託書,市場解讀是為明年董事改選練兵。
至於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30日長榮海運股東會,弟弟派並未有人出席,昨日長榮航股東會,張國政卻親自拿委託書報到。
近期關鍵一役,將是6月10日長榮鋼的股東會,預期將引爆戰火。
長榮航明年董事改選,目前九席董事中,有六席普通董事、三席獨立董事。弟弟派掌握的長榮國際掌握兩席普通董事,昨日完成一席缺額補選後,哥哥派擁有四席。
長榮昨(30)日股東會,通過減資六成之提案,每股配發18元現金股利;昨日出席股東比重逾六成,其中的八成同意減資案,在大房弟弟派的反對聲浪下,減資案仍順利通過。業內估,減資六成後,今年長榮每股純益(EPS)應可順利跨越百元大關。
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表示,減資的目的是調整長榮海運的資本結構及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另外,預估今年底,長榮現金部位達2,639億元,所以現金減資不會影響到公司未來營運及投資計畫。
長榮海運此次現金減資案,目前資本額為529億元,預計六成,減資後資本額為211.64億元。謝惠全說,這將是最適規模。今年首季長榮每股稅後純益為19.16元,法人估計在減資後,每股獲利可跨越百元。
此次減資,每千股換發400股,並退還股款6,000元;小股東輪番發言正式投票表決,長榮股東會出席比率達60.59%,最終以表決權數79.63%通過減資案;另,每股配發18元現金股利,最終以表決權數81%通過。
長榮海運公司的法人股東長榮國際,持有長榮海運比重為4.96%,昨天指派出席代表律師吳祝春,於會議前針對辦理現金減資退還股款案提出反對,並呼籲長榮海運的股東一起投下反對票;並建議應該以實施「庫藏股」的方式,也就是公司用自己的資金買回自家公司流通在外的股票。
長榮海運表示,該公司連續兩年獲利衝高,2021年度營收及獲利均為歷年新高,稅後純益為2,390億元,營運資金則上升至1,740億元,負債比率亦大幅下降至41.52%,公司整體財務結構強健、現金流量充沛,所以本次股東會將提出現金減資案。
投保中心昨天也派律師出席,肯定公司將減資想法在議事手冊中登載的很清楚,會中請公司補充說明減資的資金來源。長榮海運於股東會中也回應,現金減資主要資金來自於營收、獲利淨流入金額支付,再加上海外子公司獲利金額匯回。
不過,對於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小股東憂心,因長榮兄弟鬩牆而出現負面新聞,恐會影響公司形象,對此,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表示,相信大股東會有智慧去解決家族經營權之爭的問題,經理人的責任就是把公司管理好,善盡管理人責任,推升公司業績穩定成長。
長榮海運2021年的合併營收為4,894.07億元,年增136.34%,毛利率達61.69%。稅後純益為2,390.15億元,年增880.98%,每股純益(EPS)45.57元,每股淨值躍升至61.76元,各項財務指標皆創歷年新高。
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表示,減資的目的是調整長榮海運的資本結構及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另外,預估今年底,長榮現金部位達2,639億元,所以現金減資不會影響到公司未來營運及投資計畫。
長榮海運此次現金減資案,目前資本額為529億元,預計六成,減資後資本額為211.64億元。謝惠全說,這將是最適規模。今年首季長榮每股稅後純益為19.16元,法人估計在減資後,每股獲利可跨越百元。
此次減資,每千股換發400股,並退還股款6,000元;小股東輪番發言正式投票表決,長榮股東會出席比率達60.59%,最終以表決權數79.63%通過減資案;另,每股配發18元現金股利,最終以表決權數81%通過。
長榮海運公司的法人股東長榮國際,持有長榮海運比重為4.96%,昨天指派出席代表律師吳祝春,於會議前針對辦理現金減資退還股款案提出反對,並呼籲長榮海運的股東一起投下反對票;並建議應該以實施「庫藏股」的方式,也就是公司用自己的資金買回自家公司流通在外的股票。
長榮海運表示,該公司連續兩年獲利衝高,2021年度營收及獲利均為歷年新高,稅後純益為2,390億元,營運資金則上升至1,740億元,負債比率亦大幅下降至41.52%,公司整體財務結構強健、現金流量充沛,所以本次股東會將提出現金減資案。
投保中心昨天也派律師出席,肯定公司將減資想法在議事手冊中登載的很清楚,會中請公司補充說明減資的資金來源。長榮海運於股東會中也回應,現金減資主要資金來自於營收、獲利淨流入金額支付,再加上海外子公司獲利金額匯回。
不過,對於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小股東憂心,因長榮兄弟鬩牆而出現負面新聞,恐會影響公司形象,對此,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表示,相信大股東會有智慧去解決家族經營權之爭的問題,經理人的責任就是把公司管理好,善盡管理人責任,推升公司業績穩定成長。
長榮海運2021年的合併營收為4,894.07億元,年增136.34%,毛利率達61.69%。稅後純益為2,390.15億元,年增880.98%,每股純益(EPS)45.57元,每股淨值躍升至61.76元,各項財務指標皆創歷年新高。
長榮30日股東會減資六成的重大議案,順利獲得近八成支持通過, 每股返還6元現金給予股東,減資後實收資本額為211.64億元,預計 將於第三季完成減資,若加上每股配發18元現金股利,今年股東合計 每股可領24元現金。
股東對減資六成議案發言相當踴躍,弟弟派的長榮國際會前呼籲股 東應反對減資案,投保中心也派員出席,提出減資的原因、合理性、 必要性及現金流量等問題,長榮也逐項一一回答。減資案直到近中午 開票揭曉,最終獲得79.63%、逼近八成的股東贊成正式通過,至於 弟弟派反對減資案獲得11.83%。
長榮表示,去年底保留盈餘達2,593億元,營運資金上升至1,740億 元,負債比大幅下降41.52%,即使減資也不會影響未來各項投資計 畫。
長榮首席副總吳光輝強調,減資六成參考世界上主要航商的普通股 占股東權益的水準,例如馬士基約8%,CMA及赫伯羅特約2%,長榮 減資後,普通股占股東權益約達7∼8%。至於亞洲的航商萬海及陽明 的普通股占股東權益約達20%。
長榮經營權之爭的關鍵-「徵求委託書」在第一場長榮減資案比出 高下,張國華哥哥派取得近八成支持,通過減資六成議案,弟弟派以 11.83%投下反對票。下一場長榮鋼6月10日股東會將改選董監事,弟 弟派持股是否過半,市場緊盯。
據熟悉委託書徵求的業者觀察,弟弟派在長榮此役的徵求委託書雖 屬練兵階段,但並不順利。檯面上弟弟派扣除長榮國際4.96%、張國 明1.46%、陳惠珠(張國明妻)0.74%,再加上張國政手上持股合計 約8%,約徵求到3.83%委託書,反觀哥哥派張國華獲得法人及小股 東支持,在減資案大獲全勝。
6月10日長榮鋼將改選四席董事及三席獨董,電子投票最後截止日 為6月7日,哥哥派及弟弟派對取得過半席次抱著必贏的決心,目前兩 派檯面上掌握長榮鋼持股差異不大,但從弟弟派在長榮徵求委託書的 狀況觀察,哥哥派占上風。
股東對減資六成議案發言相當踴躍,弟弟派的長榮國際會前呼籲股 東應反對減資案,投保中心也派員出席,提出減資的原因、合理性、 必要性及現金流量等問題,長榮也逐項一一回答。減資案直到近中午 開票揭曉,最終獲得79.63%、逼近八成的股東贊成正式通過,至於 弟弟派反對減資案獲得11.83%。
長榮表示,去年底保留盈餘達2,593億元,營運資金上升至1,740億 元,負債比大幅下降41.52%,即使減資也不會影響未來各項投資計 畫。
長榮首席副總吳光輝強調,減資六成參考世界上主要航商的普通股 占股東權益的水準,例如馬士基約8%,CMA及赫伯羅特約2%,長榮 減資後,普通股占股東權益約達7∼8%。至於亞洲的航商萬海及陽明 的普通股占股東權益約達20%。
長榮經營權之爭的關鍵-「徵求委託書」在第一場長榮減資案比出 高下,張國華哥哥派取得近八成支持,通過減資六成議案,弟弟派以 11.83%投下反對票。下一場長榮鋼6月10日股東會將改選董監事,弟 弟派持股是否過半,市場緊盯。
據熟悉委託書徵求的業者觀察,弟弟派在長榮此役的徵求委託書雖 屬練兵階段,但並不順利。檯面上弟弟派扣除長榮國際4.96%、張國 明1.46%、陳惠珠(張國明妻)0.74%,再加上張國政手上持股合計 約8%,約徵求到3.83%委託書,反觀哥哥派張國華獲得法人及小股 東支持,在減資案大獲全勝。
6月10日長榮鋼將改選四席董事及三席獨董,電子投票最後截止日 為6月7日,哥哥派及弟弟派對取得過半席次抱著必贏的決心,目前兩 派檯面上掌握長榮鋼持股差異不大,但從弟弟派在長榮徵求委託書的 狀況觀察,哥哥派占上風。
長榮集團經營權兄弟大戰從台灣延燒巴拿馬,據弟弟派核心人士透 露,面對紛紛擾擾,弟弟派認為真相只有一個,就是回歸總裁張榮發 的遺囑,將挑戰巴拿馬長榮國際(EIS)現任PP(常任董事長)張國 華的合法性,且不排除提告遺囑執行人有違總裁遺囑,無權更換董事 與推舉PP。
下一步,核心人士表示,弟弟派將主張EIS未經合法過程所做任何 決定,若有傷害長榮集團,將要求立即恢復原狀,或負賠償責任。
弟弟派張國明、張國政、張國煒挾著EIS 60%股權優勢,已在5月 10日召開EIS股東臨時會,投票選出張國明為新任PP,並將會議記錄 、簽名等送交巴拿馬主管機關申請登記,以股權優勢越洋打這場法律 戰,進一步揭開長榮千億大金庫EIS的神祕面紗。
長榮集團旗下超過100、200家公司交叉持股,主要由二大控股公司 EIC(長榮國際)、EIS掌握,EIS持有長榮海運7.43%,是最大股東 ,長榮海運又是長榮航空(持股14.77%)、長榮國際儲運(40.66% )的最大股東,長榮國際儲運擁有台灣長榮集團龐大土地資產,潛在 開發利益上看千億元,EIS經營權之爭是重中之重。
EIS除了持有長榮集團主要公司股權,也經營海運、貨櫃、物流、 辦公大樓、飯店、碼頭等事業,遍及紐約、倫敦、巴黎、曼谷、檳城 等地。
按照已曝光的張榮發遺囑:百年之後未來接班人為四子張國煒接任 總裁,並要所有副總裁一起協助接班及集團業務,遺囑執行人包括柯 麗卿、戴錦銓、劉孟芬、吳界源。
知情人士稱,站在張國煒的立場,遺囑執行人應召開EIS股東會選 出PP,哪來權力更換董事、推舉PP,違背總裁遺囑?選舉程序明顯不 合法,若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有開股東會以60%的股權推選PP, 於法也應通知張國煒參加,但張國煒從未收到開會通知,也沒拿過股 利。
如今弟弟派希望回歸遺囑、正本清源,是不是意味張國煒要當EIS 的PP?弟弟派核心人士說,總裁遺囑雖指定張國煒接班,但也希望四 兄弟和睦共處戮力為長榮永續發展,5月EIS股臨會錄影紀錄中,弟弟 派三人同場,張國煒也投票支持張國明,說明張國煒的立場。
自張榮發過世六年來,未上市的EIS業務範圍、營收等,弟弟派無 從查看,深知唯有取得PP寶座才能深入了解,三人在EIC改選前夕決 定聯手作戰告捷,接著打這場巴拿馬EIS之役,有兩大目標一是否認 現任PP的合法性,二是揭開EIS神祕面紗。
下一步,核心人士表示,弟弟派將主張EIS未經合法過程所做任何 決定,若有傷害長榮集團,將要求立即恢復原狀,或負賠償責任。
弟弟派張國明、張國政、張國煒挾著EIS 60%股權優勢,已在5月 10日召開EIS股東臨時會,投票選出張國明為新任PP,並將會議記錄 、簽名等送交巴拿馬主管機關申請登記,以股權優勢越洋打這場法律 戰,進一步揭開長榮千億大金庫EIS的神祕面紗。
長榮集團旗下超過100、200家公司交叉持股,主要由二大控股公司 EIC(長榮國際)、EIS掌握,EIS持有長榮海運7.43%,是最大股東 ,長榮海運又是長榮航空(持股14.77%)、長榮國際儲運(40.66% )的最大股東,長榮國際儲運擁有台灣長榮集團龐大土地資產,潛在 開發利益上看千億元,EIS經營權之爭是重中之重。
EIS除了持有長榮集團主要公司股權,也經營海運、貨櫃、物流、 辦公大樓、飯店、碼頭等事業,遍及紐約、倫敦、巴黎、曼谷、檳城 等地。
按照已曝光的張榮發遺囑:百年之後未來接班人為四子張國煒接任 總裁,並要所有副總裁一起協助接班及集團業務,遺囑執行人包括柯 麗卿、戴錦銓、劉孟芬、吳界源。
知情人士稱,站在張國煒的立場,遺囑執行人應召開EIS股東會選 出PP,哪來權力更換董事、推舉PP,違背總裁遺囑?選舉程序明顯不 合法,若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有開股東會以60%的股權推選PP, 於法也應通知張國煒參加,但張國煒從未收到開會通知,也沒拿過股 利。
如今弟弟派希望回歸遺囑、正本清源,是不是意味張國煒要當EIS 的PP?弟弟派核心人士說,總裁遺囑雖指定張國煒接班,但也希望四 兄弟和睦共處戮力為長榮永續發展,5月EIS股臨會錄影紀錄中,弟弟 派三人同場,張國煒也投票支持張國明,說明張國煒的立場。
自張榮發過世六年來,未上市的EIS業務範圍、營收等,弟弟派無 從查看,深知唯有取得PP寶座才能深入了解,三人在EIC改選前夕決 定聯手作戰告捷,接著打這場巴拿馬EIS之役,有兩大目標一是否認 現任PP的合法性,二是揭開EIS神祕面紗。
長榮集團兄弟戰火燒,當前爭議點是,巴拿馬長榮國際(簡稱EIS)常任董事長(Permanent President,簡稱PP)如何認定。巨群律師事務所熟悉商事法的律師李恬野指出,開股臨會或記者會都不是重點,最後還是要看巴拿馬法院的判決,才算數。
針對長榮兄弟爭搶EIS,李恬野表示,目前僅能透過網路上揭露的EIS公司章程去評斷。從PP的認定上來看,目前雖各說各話,但查考巴拿馬官方的EIS登記PP是誰,或許是簡單的辦法。
弟弟派認為EIS沒PP,所以決定在5月1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選出PP;然而,從網路找到的資料,EIS登記PP是張國華,所以看起來EIS是有PP的。所以,章程第7條第11款由股東開會選任的前提要件已不符合。
其次,弟弟派身為董事,有沒有向公司董事會提出召開會議要求,因此股東臨時會合法性會陷入爭議。
從法律面看,EIS設在巴拿馬,最終以巴拿馬法律為據,股東臨時會合法性,看巴拿馬法院怎麼判。從台灣法律來說,沒有召集權人所召開的會議是無效會議。回歸原點,臨股會決議的效力,還是巴拿馬法院說了算。
針對長榮兄弟爭搶EIS,李恬野表示,目前僅能透過網路上揭露的EIS公司章程去評斷。從PP的認定上來看,目前雖各說各話,但查考巴拿馬官方的EIS登記PP是誰,或許是簡單的辦法。
弟弟派認為EIS沒PP,所以決定在5月1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選出PP;然而,從網路找到的資料,EIS登記PP是張國華,所以看起來EIS是有PP的。所以,章程第7條第11款由股東開會選任的前提要件已不符合。
其次,弟弟派身為董事,有沒有向公司董事會提出召開會議要求,因此股東臨時會合法性會陷入爭議。
從法律面看,EIS設在巴拿馬,最終以巴拿馬法律為據,股東臨時會合法性,看巴拿馬法院怎麼判。從台灣法律來說,沒有召集權人所召開的會議是無效會議。回歸原點,臨股會決議的效力,還是巴拿馬法院說了算。
長榮集團弟弟派大動作搶長榮國際巴拿馬(以下簡稱EIS),EIS常任董事長(Permanent President,以下簡稱PP)如何認定,兄弟再度各自表述。
弟弟派昨日(24)召開記者會說明,5月10日股東臨時會中,選出EIS的PP是張國明,已前往巴拿馬登記。對此,大哥張國華也發聲明駁斥指出,2016年迄今EIS在巴拿馬登記的PP就是他本人。
由於EIS是長榮海運大股東且握有兩席董事席位,近日,弟弟派透過EIS向長榮海運要求改派董事,長榮海運昨證實,因查證EIS常任董事長仍為張國華,因此無法受理此案。
哥哥派前此主張,EIS的PP是張榮發遺囑執行人依公司章程所指派。弟弟派昨日以記者會委任律師黃福雄主持說明,黃福雄說,遺囑執行人無權指派EIS的PP,並且重申張國明召開股臨會當選PP決議有效。
哥哥派則反駁,EIS的PP張國華就任過程符合章程,張國明、張國政董事自2016年起,皆知悉並承認張國華擔任常任董事長一職的事實。弟弟派則否認知情。
黃福雄指出,EIS於今年5月1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股東張國明、張國政和張國煒共持股60%親自出席,投票推選張國明為新任PP。
張國明等三位股東強調,EIS創辦人暨首任PP張榮發去世後,遺囑執行人無權指派EIS的PP,因此股東張國華的選任不合法。
依據EIS公司章程第7條第11項,三位股東召開的股東臨時會程序完備、決議合法有效。
弟弟派昨日(24)召開記者會說明,5月10日股東臨時會中,選出EIS的PP是張國明,已前往巴拿馬登記。對此,大哥張國華也發聲明駁斥指出,2016年迄今EIS在巴拿馬登記的PP就是他本人。
由於EIS是長榮海運大股東且握有兩席董事席位,近日,弟弟派透過EIS向長榮海運要求改派董事,長榮海運昨證實,因查證EIS常任董事長仍為張國華,因此無法受理此案。
哥哥派前此主張,EIS的PP是張榮發遺囑執行人依公司章程所指派。弟弟派昨日以記者會委任律師黃福雄主持說明,黃福雄說,遺囑執行人無權指派EIS的PP,並且重申張國明召開股臨會當選PP決議有效。
哥哥派則反駁,EIS的PP張國華就任過程符合章程,張國明、張國政董事自2016年起,皆知悉並承認張國華擔任常任董事長一職的事實。弟弟派則否認知情。
黃福雄指出,EIS於今年5月1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股東張國明、張國政和張國煒共持股60%親自出席,投票推選張國明為新任PP。
張國明等三位股東強調,EIS創辦人暨首任PP張榮發去世後,遺囑執行人無權指派EIS的PP,因此股東張國華的選任不合法。
依據EIS公司章程第7條第11項,三位股東召開的股東臨時會程序完備、決議合法有效。
巴拿馬長榮國際(EIS)主導權之爭越演越烈,弟弟派委任律師黃 福雄強調,張國明是EIS合法常任董事長(Permanent President,簡 稱PP),並向長榮寄發存證信函,改派兩席法人董事,30日長榮股東 會,張國明將會有積極作為。
對此,長榮則回應,EIS的PP仍是張國華,董事會成員不變,不受 影響。
長榮弟弟派24日由委任律師黃福雄召開記者會,公布5月10日召開 EIS股東臨時會的影片及公開EIS公司章程,其中首度罕見曝光弟弟派 張國明、張國政及張國煒三人齊力一心的同框照片。
黃福雄指出,10日EIS股東臨時會推舉張國明為的PP的程序完備、 決議合法有效,並反駁張國華所稱2016年3月24日在張國明、張國政 見證下,由張榮發四位遺囑執行人指派為EIS PP是不合法的,執行人 亦無開會,更無推舉張國華為新任PP的權力,張國明及張國政也強調 絕無此事。
黃福雄表示,張國華必須提出當年會議紀錄及簽名佐證,否則涉及 偽造文書。
針對弟弟派的質疑,張國華透過委任宋正一發出聲明,強調2016年 3月24日就任EIS的PP過程符合章程,張國明、張國政當天在現場,知 悉一切事實,張國華也隨即指定張國明為董事,同年4月至巴拿馬完 成張國華為PP及張國明為董事的變更。
宋正一指出,張國政2016年起多次以EIS秘書身分簽署會議文件, 文件也清楚記載張國華為PP身分。如今,張國明、張國政卻宣稱EIS 遲未選任PP一職,實屬自欺欺人。因此5月10日弟弟派召開的股東臨 時會推舉張國明為PP,是無效的決議。
至於為何2016年至今過了6年,弟弟派才突然想到要召開EIS股東臨 時會選任PP,黃福雄回應表示,這六年因EIS未召開股東會,弟弟派 對EIS的營運不清楚、不瞭解,也未領取EIS的股東分紅。
EIS因持有長榮7.4%股權,居第一大股東,有兩席法人董事,黃福 雄指出,張國明已以EIS新任PP的名義,積極執行權益及職責,向長 榮寄發存證信函,撤換柯麗卿及謝惠全,30日長榮股東會,張國明也 將採取動作。長榮回應,EIS的PP仍張國華,董事會成員並未變更。
對此,長榮則回應,EIS的PP仍是張國華,董事會成員不變,不受 影響。
長榮弟弟派24日由委任律師黃福雄召開記者會,公布5月10日召開 EIS股東臨時會的影片及公開EIS公司章程,其中首度罕見曝光弟弟派 張國明、張國政及張國煒三人齊力一心的同框照片。
黃福雄指出,10日EIS股東臨時會推舉張國明為的PP的程序完備、 決議合法有效,並反駁張國華所稱2016年3月24日在張國明、張國政 見證下,由張榮發四位遺囑執行人指派為EIS PP是不合法的,執行人 亦無開會,更無推舉張國華為新任PP的權力,張國明及張國政也強調 絕無此事。
黃福雄表示,張國華必須提出當年會議紀錄及簽名佐證,否則涉及 偽造文書。
針對弟弟派的質疑,張國華透過委任宋正一發出聲明,強調2016年 3月24日就任EIS的PP過程符合章程,張國明、張國政當天在現場,知 悉一切事實,張國華也隨即指定張國明為董事,同年4月至巴拿馬完 成張國華為PP及張國明為董事的變更。
宋正一指出,張國政2016年起多次以EIS秘書身分簽署會議文件, 文件也清楚記載張國華為PP身分。如今,張國明、張國政卻宣稱EIS 遲未選任PP一職,實屬自欺欺人。因此5月10日弟弟派召開的股東臨 時會推舉張國明為PP,是無效的決議。
至於為何2016年至今過了6年,弟弟派才突然想到要召開EIS股東臨 時會選任PP,黃福雄回應表示,這六年因EIS未召開股東會,弟弟派 對EIS的營運不清楚、不瞭解,也未領取EIS的股東分紅。
EIS因持有長榮7.4%股權,居第一大股東,有兩席法人董事,黃福 雄指出,張國明已以EIS新任PP的名義,積極執行權益及職責,向長 榮寄發存證信函,撤換柯麗卿及謝惠全,30日長榮股東會,張國明也 將採取動作。長榮回應,EIS的PP仍張國華,董事會成員並未變更。
長榮30日將召開股東會,眾所矚目減資六成及每股配發18元的現金 股利兩議案,大房長子張國華有實力掌握長榮過半的股權,議案過關 機率大增。特別的是,今年大房三子張國政代表弟弟派出馬徵求長榮 委託書,惟卻首度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
長榮創辦人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及四子張國煒的長榮弟弟派今 年順利取得長榮國際主導權之後,長榮集團正式進入經營權之爭,因 長榮股本龐大、法人股東人數眾多,隨著24日長榮委託書徵求結束, 27日股東電子投票結束,減資及現金股利案是否順利過關,本周將是 關鍵。
張國華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今年股東會重大議案如減資六成 、每股退回6元以及每股配發18元現金股利等有信心通過,此次議案 將是張國華獲得多數股東支持的指標。
依據長榮最新年報顯示,今年長榮前十大股東依序為巴拿馬長榮國 際7.4%、長榮國際4.96%、張榮發(歿)3.28%、張國華3.02%、 張國華信託專戶3.02%、張國明1.46%、元大台灣高股息1.11%、長 友控股0.97%、楊美珍(張國華妻)0.89%、陳惠珠(張國明妻)0 .74%等。
元大台灣高股息首度出現在長榮前十大股東名單裡,因長榮從202 0年開始海賺至今,已入列成分股,長榮去年EPS更高達45.57元,每 股配發18元,推升元大台灣高股息ETF持股水位達1.11%,位居第七 大。
反觀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及張國政已不在前十大股東名單之中。
從資料顯示,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去年仍持有長榮達6.44萬張,居第 六大,但長榮去年股票行情大好,最高曾達223元,新制勞工退休基 金陸續逢高大量減碼長榮,目前估計已賣出超過2∼3萬餘張,才會掉 出前十大股東名單之外。
此外,雖然今年長榮並無改選董事議案,不過,張國政今年出馬代 表弟弟派徵求長榮的委託書,市場解讀是為了2023年董事改選提前試 試水溫,但張國政卻罕見首度未入列長榮前十大股東名單,預計排名 在第11∼13位左右,至於張國明妻子陳惠珠則持有0.74%,位居第十 大。
長榮創辦人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及四子張國煒的長榮弟弟派今 年順利取得長榮國際主導權之後,長榮集團正式進入經營權之爭,因 長榮股本龐大、法人股東人數眾多,隨著24日長榮委託書徵求結束, 27日股東電子投票結束,減資及現金股利案是否順利過關,本周將是 關鍵。
張國華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今年股東會重大議案如減資六成 、每股退回6元以及每股配發18元現金股利等有信心通過,此次議案 將是張國華獲得多數股東支持的指標。
依據長榮最新年報顯示,今年長榮前十大股東依序為巴拿馬長榮國 際7.4%、長榮國際4.96%、張榮發(歿)3.28%、張國華3.02%、 張國華信託專戶3.02%、張國明1.46%、元大台灣高股息1.11%、長 友控股0.97%、楊美珍(張國華妻)0.89%、陳惠珠(張國明妻)0 .74%等。
元大台灣高股息首度出現在長榮前十大股東名單裡,因長榮從202 0年開始海賺至今,已入列成分股,長榮去年EPS更高達45.57元,每 股配發18元,推升元大台灣高股息ETF持股水位達1.11%,位居第七 大。
反觀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及張國政已不在前十大股東名單之中。
從資料顯示,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去年仍持有長榮達6.44萬張,居第 六大,但長榮去年股票行情大好,最高曾達223元,新制勞工退休基 金陸續逢高大量減碼長榮,目前估計已賣出超過2∼3萬餘張,才會掉 出前十大股東名單之外。
此外,雖然今年長榮並無改選董事議案,不過,張國政今年出馬代 表弟弟派徵求長榮的委託書,市場解讀是為了2023年董事改選提前試 試水溫,但張國政卻罕見首度未入列長榮前十大股東名單,預計排名 在第11∼13位左右,至於張國明妻子陳惠珠則持有0.74%,位居第十 大。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