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商銀(公)公司新聞
三信商銀即將在27日進行董事會改選,這次改選引起了金融圈的廣泛關注。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近期發生了一項重要的股權變動。曾經持有三信商銀不少股份的寶佳集團少東林家宏,已經賣出了部分持股,而這次的買家並非三信商銀的最大股東和董事長廖松岳,而是來自另一家信合社轉型的銀行——板信商銀的大股東劉炳輝家族。 這一變動,無疑是為三信商銀帶來了新的動力。林家宏是以和築投資的名義進行股份買賣的,但他在2022年的持股比例從前一年的9.67%下降到了4.94%,這意味著他對三信商銀的控制力有所減弱。而新出現的三信商銀前十大股東中的新面孔——富景投資,其持股比例為3.74%,成為了第三大股東,這也與板信商銀的大股東身份相關。 在即將進行的董事會改選中,三信商銀將選出15席董事,其中還包括三席獨立董事。根據公司公布的董事推薦名單,公司派仍然掌握著三分之二以上的席次,這顯示了公司對現有董事會成員的信任。 從目前前十大股東的結構和董事候選人名單來看,三信商銀似乎並未違反金金分離的原則。金管會將持續關注這一情況,並在適時的時機提醒公司注意相關規定,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公平。這次改選,不僅是三信商銀股權結構的一次調整,也將對公司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信持股,但買家並非三信最大股東、董事長廖松岳,而是同樣是信合社轉型的板
信商銀大股東劉炳輝家族。
此舉形同為三信商銀引進新的大股東,已引起金融圈關注。依照三信商銀的前十
大股東,寶佳機構創辦人林陳海的兒子林家宏,是以和築投資的名義買進三信商
銀的持股,不過2022年持股降為4.94%,不及5%,遠低於2021年的9.67%,而在
2022年的前十大股東中,出現新面孔—富景投資3.74%,居三信商銀第三大股東,
僅次於三信商銀董事長廖松岳與林家宏,而富景投資就是板信商銀的大股東。
三信商銀將在27日改選15席董事,當中有三席獨董。而根據三信商銀公布的董事
推薦名單中,公司派仍穩穩掌握三分之二以上席次。
從前十大股東的結構、董事候選人名單來看,三信商銀並未違反金金分離,金管
會將會持續觀察,並適時提醒公司,注意相關規定。
新光金經營權大戰熱鬧開打!創辦人吳東進發表公開信,呼籲避免委託書戰
近日來,新光金控的經營權大戰引起了廣泛關注。創辦人吳東進於8日以新光吳火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身份,發表了一封致新光金50萬股東的公開信,內容中提到,若加上新光三越的股份,他已經掌握了新光集團相關事業所擁有的新光金股份的2/3,並呼籲雙方避免進行委託書戰。
根據新光金的前十大股東結構,若計入新光三越,則「公司派」約持有15%,其中包括新光醫院、新光三越、新光合纖等;而「改革派」約佔6%,包括新光實業、新勝、家邦投資等。然而,新光金的散戶持股占比達47%,另外資金占18%,顯示改革派將會展開委託書徵求戰,而公司派則希望避免這樣的戰爭,以免觸碰金管會的紅線。
吳東進在公開信中提到,若計入新光三越股份,他已經掌握了新光金控持股的2/3,並建議少數股東不要浪費資源進行委託書戰,因為按照股東持股比例當選相應席次,不僅能夠保持股東間的和諧,也能避免因委託書戰破壞金融秩序,甚至觸碰主管機關的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業經營權之爭的委託書徵求戰早已不是新鮮事。2018年,遠航集團董事長張綱維透過徵求委託書成功入主三信商銀,此舉讓金管會在2019年出台了「張綱維條款」,限制金融業委託書徵求,無限徵求門檻提高至「同一人及同一關係人」持股10%以上。這次新光金的經營權戰恐怕也會引發委託書徵求戰,外界關注金管會的態度。
此外,吳東進在公開信中也對新光金併台新金的問題表態,他表示只要對員工、客戶、股東有利,合併也可以是一個選項。但由於新光金的人壽正值會計制度接軌轉型期,一旦2026年接軌完成,新壽將有近千億元的隱含利益存在,現在合併並不能反映公司的真正價值。同時,新光金的淨值每股超過14元,遠高於股價,若以換股或股價為基礎與其他金控合併,新光金股東的權益將受到損害。
「公司派」與「改革派」目前各持有多少股份?就新光金的前十大 股東結構來看,若加計新光三越後,「公司派」約持有15%,其中包 含新光醫院4%、新光三越3.83%、新光合纖1.12%,以及新光保全 、盈盈投資等;另外「改革派」約占6%,包含新光實業1.66%、新 勝3.28%、家邦投資0.89%等。但新光金的散戶持股占比達47%,另 外資占18%,因此,改革派將打委託書徵求大戰,公司派則希望避免 委託書大戰,以免踩到金管會紅線。
吳東進8日在公開信中表示,若加上新光三越股份,已掌握新光集 團相關事業所擁有的新光金控持股2/3,「建議少數股東毋須浪費資 源進行委託書大戰,只須循往例按各股東持股比例當選相應的席次, 不僅股東間彼此和諧 ,也不會因委託書大戰破壞金融秩序,可能踩 到主管機關之紅線」。
金融業經營權之爭出現委託書徵求戰早有前例,2018年遠航集團董 事長張綱維透過徵求委託書順利入主三信商銀,金管會因此在2019年 祭出「張綱維條款」,限縮金融業委託書徵求,無限徵求門檻提高到 「同一人及同一關係人」持股10%以上。這次新光金經營權戰恐將大 打委託書徵求戰,外界都在關注金管會態度。
此外,吳東進在公開信中也針對新光金併台新金表態,他表示只要 對員工、客戶、股東有利,合併也可以是選項,但目前人壽正值會計 制度接軌轉型期,一旦會計制度2026年接軌後,新壽將有近千億元隱 含利益存在,現在合併不能反映公司隱藏的價值,並非適當時機,且 新光金淨值每股超過14元遠高於股價,若以換股或以股價為基礎與其 他金控合併,新光金股東的權益將大為受損。
三信銀行總經理蕭志昇表示,儲蓄互助社在基層推廣互助金融,與該行核心價值「利他」不謀而合。將以社員需求及金融友善為出發點,為協會設計專屬轉介流程及訂製社員專屬信託說明文件,特將文件內字體放大及採文句淺顯易懂方式呈現,並提供信託收費優惠專案。
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理事長李春風表示,儲蓄互助社在台灣的發展除在都會區設立外,更遍布於偏鄉及原鄉部落,社員年齡超過60歲以上已多達6.5萬人,故非常適合向社員介紹信託觀念,以保障晚年生活及財產安全。與三信銀行異業結盟合作,有助進一步將安養信託觀念帶給全台社員,協助保障社員晚年生活及財產安全。藉由展開信託轉介合作,全台各儲蓄互助社可就近關懷社員,同時內政部亦同意儲蓄互助社可擔任個案信託監察人,未來將逐步推廣。
在三信銀行主管及協會理監事等見證下,雙方已完成簽約。三信銀行將秉持專業服務協助社員規畫成立安養信託,確保信託財產專款專用。
三信商業銀行長期贊助「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甘霖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年菜傳愛日,提供獨居長輩或弱勢家庭物資,使需要的人能獲得營養均衡的飲食及溫暖的關懷;長期贊助「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無障礙生活節,藉由互動遊戲,讓民眾體會身障者的日常生活;連續8年與「台中捐血中心」合作舉辦熱血傳愛公益捐血活動,單日捐血量逾200袋,逾百人參與,迄今總計募得1,800多袋熱血,超過45萬cc的捐血量。
此外,三信商業銀行在董事長廖松岳及總經理蕭志昇帶動下,深植ESG理念為公司文化重要的一環,鼓勵各單位同仁皆能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或社區服務,去年共執行各項相關活動逾30件。董事長廖松岳期許所有同仁能夠藉由善盡ESG理念,以利他、助人的價值觀,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建構永續環境,成為最被大眾需要的銀行。(蔣佳璘)
為因應客戶需求及順應人口高齡化,三信銀行特推出創新「信守人生」、「預約」及「安居養老」等安養信託商品,客戶可將金錢、保險金或不動產採「立即或預開」方式簽署信託契約,並優化契約填寫方式,以利於高齡者或身心障礙者申辦。
為加強推廣「安養信託」,總行每月提供分行定期存款到期之高齡客戶名單及運用場景話術,精準向客戶說明安養信託,並加強員工教育訓練,提升行員推廣熱忱,將最暖心之信託業務及助人價值觀深植行員內心,從上而下落實「利他」核心價值。同時也積極布局跨業產、官、學合作,從學校信託基礎教育及學術論壇,到主動提供短期實習機會,讓學生從「做中學」領悟信託功能,並與社會福利及其他相關機構和團體結盟推廣安養信託,且鼓勵與輔導其擔任安養「信託監察人」,滿足偏鄉信託需求,落實「普惠金融」服務。
另外,亦與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合作辦理安養信託及與內政部營建署共同在地舉辦政策宣導說明會,讓市民財產受到保障。
三信銀行已長期在地深耕發展,秉持「順應社會潮流,呼應社會需求」戮力推展安養信託。透過百年經營扎根中台灣,在地連結中台灣資源,與社福機構、公務機關、專業機構、社會團體及學校跨業合作,建構以三信銀行作為推廣「安養信託」平台。展望未來,在既有安養信託業務基礎上,持續創新及開發新市場及新客戶,讓三信銀行成為「最被大眾需要的銀行」,也讓年老長輩獲得信託安養知識,保障老年生活,共創雙贏。
「信託業推動信託2.0計畫評鑑」獲獎名單:合庫、一銀及北富銀獲頒「最佳信託獎」;「安養信託獎」A組為一銀、合庫、臺企銀、華南銀、玉山銀及土銀,「安養信託獎」B組為遠東銀及三信銀;「員工福利信託獎」為中國信託、合庫及永豐銀;「信託業務創新獎」為中國信託、上海銀及合庫等。
信託公會理事長邱月琴表示,金管會參考信託公會多項建議,並由信託公會陸續修正信託業薪酬制度將信託業務納入人員薪酬考核;訂定保險金信託業務共同行銷規範以滿足民眾一站購足及放寬信託商品贈品活動行銷等。推動高齡金融規畫顧問師及家族信託規畫顧問師證照,儲備高齡社會所需人才及知能。此外,建立跨產業結盟合作業者資料庫,積極邀請業者分享成功的合作經驗。為強化勞工退休準備第三支柱,設置員工福利信託評鑑獎項鼓勵業者輔導企業辦理,近兩年資產規模成長近三成。
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指出,公會配合推動信託2.0計畫,今年首次辦理評鑑及獎勵活動,首期已有許多銀行開始投入資源並進行組織改造,建置信託發展策略單位且逐漸展現初步成果,顯示國人有需求、業者有努力、金管會政策推動有顯著成效。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人失 智,80歲以上老人則每5人就有1位失智者。三信銀行副總經理張齊家 指出,面臨高齡失智或認知功能退化的隱憂,建議民眾可以先委託信 託業成立「預開型信託」,當成資產配置的一環。
許多民眾認為自己還沒有老到需要將財產交付信託,但明天跟意外 總不知道哪個先到,張齊家建議可以先「預約」一個信託,即在身體 健康時,先與信託業者簽署安養信託契約,初期不做任何動支給付, 例如一位初老老人,在三信銀行有存款,卻也擔心未來不幸失智,故 可以先預約一份信託,在信託未動支前,這筆錢跟過去一樣,由銀行 依約定擺在存款,一開始只需支付少許簽約費,等到未來啟動信託支 付後,才開始收取管理費。
張齊家舉例,曾有一位三信銀行顧客在一次被詐騙經驗後,經過三 信銀行行員瞭解到可以將現有財富做一部分安排到信託帳戶中,預防 未來有可能再遇到詐騙而虧空財富情形,做到資產妥善配置,分散風 險。成立至今超過百年的台中在地金融機構三信銀行,其所服務客戶 很多都是幾十年的老客戶,2021年該行成立106年,啟動轉型之際, 有感金管會推動「信託2.0」中的安養信託能真正幫助老顧客,故將 之列為轉型重要服務。
張齊家分析,根據2021年統計,台中市65歲老人突破40萬人,超過 85歲老老人更達3萬7千多人,其次身心障礙者也有13萬人,這些人都 需要社會提供照護網絡,照顧他們最基本的就是將錢用在他們生活所 需。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不管是照顧自己或家人,都可以透 過信託機制來完成,把退休安養金交給銀行,未來不管是採實報實銷 或專款專用方式給付,皆可放心安享晚年,確保退休財產妥善管理而 可支應長期照顧所需。
銀行業有九家,即三信銀行、上海銀行、玉山銀行、合庫銀行、星 展(台灣)銀行、第一銀行、匯豐(台灣)銀行、遠東銀行及土地銀 行
八家專營證券經紀商,即日進證、中農證、永全證、北城證、台灣 匯立證、法銀巴黎證、盈溢證及遠智證。四家期貨,即元大期貨、元 富期貨、兆豐期貨及國泰期貨。
六家壽險為中國人壽、全球人壽、南山人壽、保誠人壽、國泰人壽 、新光人壽。五家產險即明台產物、南山產物、華南產物、美國國際 產物及臺灣產物。
金管會表示,連續四年都入榜的公司有上海銀、土銀、中壽及國壽 ,證券商及期貨商是隔年才評鑑,這次是連二次都入圍的有北城證及 永全證,國泰期與兆豐期貨。
2021年表揚2020年表現時只公布前20%業者,今年則擴大表揚至前 25%業者,同時金管會亦公布2021年最佳進步獎,得獎者為玉山銀行 、中農證、群益期貨、南山人壽及明台產物等五家,鼓勵這些公司重 視評核結果且受評整體進步情形較上次為最佳。
金管會進一步說明,公平待客原則中,較有改善空間的是「注意與 忠實義務」或「酬金與業績衡平」原則。
針對仍有銀行理財專員挪用客戶款項、證券商代客戶保管存摺或決 定買賣交易價格、期貨商疏於公平待客的內稽內控作業、壽險公司支 付不合宜的保戶轉換投資標的佣金、產險公司未確實建立報酬給付控 管機制等缺失,金管會除建議業者法遵及內稽單位加強檢測,也強調 將加強日常監理,促請業者強化董事會實質參與公平待客運作機制的 深度與廣度。
台股2021年成交量大增,台集保結算所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衝到13.99元,創歷史新高,榮登證券周邊單位冠軍,轉投資的基金平台基富通證券轉虧為盈,全年EPS達2.27元。
2021年市櫃合計日均量逾4,700億元、年增88%,嘉惠證券周邊單位。集保董事長林修銘昨(10)日指出,集保業務推展成果豐碩,2021年的自結營業收入達100.33億元,獲利60.96億元,EPS為13.99元。
另外,集保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去年捐贈金額達1.2億元,也創歷史新高。集保轉投資的基富通證券去年獲利1.36億元、EPS為2.27元,並於去年10月全數打掉歷年累積虧損,全年淨利達4,586萬元。
林修銘表示,集保數位轉型有成。集保e手掌握App用戶數已近300萬戶,由集保擔任第三方服務業者(TSP),與11家銀行合作,投資人可透過集保e存摺跨不同往來銀行,檢視個人銀行存款帳戶。
去年在疫情警戒期間,集保迅速制定因應防疫召開股東會之作業指引,協助1,930家公司順利召開股東會;加強宣導使用電子投票,平均電子投票占股東會出席股數之比率為62.7%,再創新高;集保在短短兩個多月成功首度推出「視訊輔助股東會平台」,去年共計17家公司使用。
在大數據方面,集保將核心系統的股票、債券、票券、基金、跨境資產等資料,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提供基金市場等視覺化互動式的監理資訊,目前所提供的業務應用項目超過30項。
林修銘表示,集保率先以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於營業處所議價的債券及票券交易與單據傳送服務,解決固定收益商品市場30多年派員或郵寄交割的痛點,有效提升作業效率。林修銘指出,集保今年將加速腳步,朝開放創新、平台經濟、協助政府政策等大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