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元大期貨(6023)長期視企業社會責任為永續經營一環,近日舉辦「憶起樂齡」活動,同仁自發性擔任志工送暖,將溫暖送到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關心與支持社區中失智長者群體,為2023年末畫上溫暖句點。
2021年元大期貨成為第一家通過「失智友善」的金融企業,同年12月辦理「失智症長者公益關懷」活動,作為本公司關懷失智長者起始,2022年與元大投信共同捐贈百餘份的「元來暖暖包」。「社區關懷據點」是防失智最佳場域,「生活型態介入」是預防及延緩失智最有效方式。
元大期貨期望長期深入社區,從日常生活關懷與陪伴失智長者,藉由舉辦促進腦動、運動、人際互動等相關課程,延緩因失智症造成的機能性退化。
今年除了捐款,更陪同罹失智症長者進行桌遊活動,以介紹自己及興趣等方式互動作為暖身開場,進行兩種不同樣態桌遊-《什麼不見啦》及《諾亞方舟》,穿插促進腦動與運動的手指健腦操;透過參與活動,陪同的照顧者也能應用桌遊在家陪伴罹患失智症的親密家人。
元大期貨積極投入中高齡族群社會服務,了解失智症與理解關懷中高齡失智者,讓客戶、同事、甚至親友有狀況時能即時發現並妥善應對。本公司鼓勵員工參與社會公益服務,創造工作外生活價值,落實ESG企業永續發展目標,並朝向專業國際級期貨商邁進,為股東、客戶與員工帶來與眾不同價值。
全球股市今年表現亮眼,投資人對股市的熱情逐漸升溫,這股熱潮也帶動了台灣股票型基金淨值的增長。根據最新數據,今年台灣投信主動式基金規模增加了2,557億元,成長率達到14.82%,其中台股基金貢獻超過一半。主動式基金整體規模已達1.98兆元,市場預期明年規模將上看2兆元,再創新高。 在今年的投信基金規模中,股債ETF基金增長超過5成,表現最亮眼。不過,主動式的台股基金和平衡基金也以超過4成的增幅緊追在後,而跨國股票型基金在美日股的漲勢下,也實現了近2成的成長。其中,台股基金今年增加了1,425.38億元,規模達到4821.77億元,一舉超越跨國股票型基金,成長率達41.97%,是主動式基金中規模增長最多的類別。 在基金公司方面,今年主動式基金規模增幅前三名分別是日盛、統一和元大投信,成長幅度都在5成以上。日盛投信因旗下台股基金今年表現出色,甚至有單檔基金報酬突破100%,帶動規模增長54%,金額約74億元。統一投信則因旗下台股基金及海外基金規模增長,以及新台股基金的募集,規模增加307億元,成長率53%。而元大投信則因募集日本龍頭企業基金,為主動式基金規模帶來顯著挹注,整體規模增加497億元,成長率51%。
主動式基金整體規模已達至1.98兆元,2024年全球股債市場依舊看 旺,主動式基金績效有望比被動式基金更勝一籌,市場預期主動式基 金規模明年上看2兆元,續拚新高。
今年境內投信各類基金規模表現,仍以股債ETF基金分別增加逾5成 ,表現最風光,但主動式的台股基金、平衡基金則以逾4成的增幅緊 追在後,跨國股票型基金今年也在美日股多頭漲勢下有近2成的成長 。
台股基金今年增加1,425.38億元,整體規模已達4821.77億元,一 舉超越跨國股票型基金,增幅達41.97%,為主動式基金中規模增加 最多的類別;增加第二多的類別為跨國股票型基金,今年規模膨脹5 31.94億元,達到4,458.48億元。主動式基金市場主力為股票型基金 ,國內外股票型基金比例總計佔46.82%。
投信業者表示,境內基金近年在ETF基金快速成長下,規模站上6兆 元,但和主動型基金間並非零和消長關係,由於2024年股債市都可望 上演多頭走勢,市場追求較高報酬的資金會相對大膽,報酬表現上相 對更具優勢的主動式基金仍具有吸金魅力。
以基金公司分類,今年來主動式基金規模增幅前三名為日盛、統一 、元大等三家投信,成長幅度都在5成以上。其中日盛投信主因旗下 數檔台股基金今年績效居市場之冠,甚至有單檔突破100%,勝過整 體台股基金平均報酬約45%,帶動規模增加54%,金額約74億元。
統一投信則因老字號台股基金績效不俗,加上海外全球科技型、大 中華股票型基金規模增加,及募集上百億元的新台股基金,今年規模 增加307億元,增幅53%。
元大投信則因今年募集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明顯挹注主動式基金規 模,整體規模增加497億元,居各投信之冠,增幅亦有51%。
台灣金融科技新篇章!元大集團啟動數位身分認證服務,帶來更便捷的金融體驗
【台北訊】近日,元大期貨(6023)及元大金控集團積極響應金管會推動的「數位身分認證及授權」主題業務,成功啟動一項重大數位轉型計劃。於今年8月,集團重磅推出「元大FIDO資料共享暨身分認證系統」,率先在業界導入金融FIDO技術標準,帶來前所未有的開戶便利與資產總覽服務。
這項新服務讓用戶在「元大行動銀行APP」、「元大證券投資先生APP」、「元大人壽iCare APP」、「元大基金先生APP」等平台上,能夠一覽無遺地查看自己在「銀行、證券、人壽、期貨、投信」等領域的資產總覽明細,無需在多個平台間跳轉,大幅提升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效率。
為了讓開戶過程更加迅速便捷,元大集團特別推出「開戶自動帶入資料」服務。只要用戶持有臨櫃申辦的元大銀行晶片金融卡,並透過「元大e櫃檯」或「元大FIDO」APP搭配讀卡機完成註冊,即可在元大金控集團各子公司數位平台上享受快速安全的應用服務。
在「元大FIDO」的幫助下,用戶在申請開立證券戶、期貨戶、投信戶或註冊人壽網路會員時,可以將存儲於元大銀行的基本資料自動帶入開戶欄位,簡化申請流程。對於期貨開戶,元大期貨與「元大FIDO」的串聯更將客戶輸入身分證字號後的開戶步驟從18個減少至3個,效率提升達85%,同時降低資料輸入錯誤的風險。
元大集團表示,這次數位轉型服務的啟動,是集團在資安防護方面的全面升級,也是數位轉型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元大集團將持續發展和精進「元大FIDO」系統,推出更多跨領域應用,為用戶帶來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務體驗。
元大期貨集團近期在金融科技領域再下一城,宣布推出全新「元大FIDO資料共享暨身分認證系統」。這項系統不僅是對金管會「數位身分認證及授權」主題業務的響應,更是元大金控集團數位轉型的重要一步。從8月份開始,該系統已正式上線,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與安全金融服務體驗。 「元大FIDO」採用了金融行動身分識別聯盟制定的金融FIDO技術標準,讓用戶在「元大行動銀行APP」、「元大證券投資先生APP」、「元大人壽iCare APP」、「元大基金先生APP」等平台上,能夠查看自己在「銀行、證券、人壽、期貨、投信」的資產總覽明細。這意味著用戶不必在多個APP之間逐一登入,就能在一個平台上即時掌握自己的全部資產情況,這對提升用戶的金融服務體驗來說,是一次顯著的升級。 為了讓開戶更加快速有效率,元大期貨與元大銀行合作,只要用戶持有臨櫃申辦的元大銀行晶片金融卡,透過「元大e櫃檯」或「元大FIDO」APP搭配讀卡機註冊,就能在元大金控集團各子公司數位平台上享受便利安全的應用服務。在申請開立「證券戶、期貨戶、投信戶」或註冊「人壽網路會員」時,只要用戶已註冊過「元大FIDO」,就能將存儲於元大銀行的基本資料自動帶入開戶欄位。 元大期貨的「元大FIDO」系統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因資料輸入錯誤所衍生的風險及不便。該系統在客戶輸入身分證字號後,能立即辨識客戶是否已成功註冊「元大FIDO」,並利用「元大FIDO」APP進行身分驗證,將資料帶入,從此省略了18個步驟,效率提升達85%。 面對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元大集團積極投入數位轉型,全面升級資安防護。這次的「元大FIDO」系統,作為集團數位轉型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將持續發展精進,推出更多跨領域應用,為用戶帶來更加智能、便捷的金融服務。
意味著用戶無需逐一登入不同的APP,即能有效地在其中一個平台 上即時掌握元大集團內的資產情況,更提升客戶安全及便利的金融服 務體驗。
如何開啟快速有效率的開戶體驗?用戶只要持有臨櫃申辦之元大銀 行晶片金融卡,透過元大銀行「元大e櫃檯」、「元大FIDO」APP搭配 讀卡機進行註冊後,即可於元大金控集團各子公司數位平台享受便利 安全的應用服務。用戶在申請開立元大的「證券戶、期貨戶、投信戶 」或者是註冊「人壽網路會員」時,只要用戶註冊過「元大FIDO」, 即可將存儲於元大銀行的基本資料自動帶入開戶欄位。
元大期貨串聯「元大FIDO」,在客戶輸入身分證字號後,系統即可 辨識客戶是否已成功註冊「元大FIDO」,若已註冊,則客戶即可利用 「元大FIDO」APP進行身分驗證,並授權帶入資料,相較過往期貨開 戶快速省略18個步驟,效率大幅提升85%,更降低因為資料輸入錯誤 而衍生出的風險及不便。在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中,元大集團積極投 入數位轉型服務,資安防護全面大升級,「元大FIDO」為集團數位轉 型的重要里程碑,未來亦將持續發展精進,推出更多跨領域應用!
用戶可以在「元大行動銀行APP」、「元大證券投資先生APP」、「元大人壽iCare APP」、「元大基金先生APP」平台上,查看其在「銀行、證券、人壽、期貨、投信」的資產總覽明細。意味用戶無需逐一登入不同APP,即能有效在其中一個平台即時掌握元大集團內資產情況,提升客戶安全及便利的金融服務體驗。
如何開啟快速有效率開戶體驗?用戶只要持有臨櫃申辦的元大銀行晶片金融卡,透過元大銀行「元大e櫃檯」、「元大FIDO」APP搭配讀卡機註冊,即可於元大金控集團各子公司數位平台享受便利安全的應用服務。用戶在申請開立元大的「證券戶、期貨戶、投信戶」或註冊「人壽網路會員」時,只要用戶註冊過「元大FIDO」,即可將存儲於元大銀行的基本資料自動帶入開戶欄位。
元大期貨串聯「元大FIDO」,在客戶輸入身分證字號後,系統即可辨識客戶是否已成功註冊「元大FIDO」,若已註冊,則客戶即可利用「元大FIDO」APP進行身分驗證,並授權帶入資料,相較過往期貨開戶快速省略18個步驟,效率大幅提升85%,更降低因為資料輸入錯誤衍生的風險及不便。
在不斷變化金融市場中,元大集團積極投入數位轉型服務,資安防護全面大升級,「元大FIDO」為集團數位轉型重要里程碑,未來亦將持續發展精進,推出更多跨領域應用。
台股ETF市場再創佳績,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總受益人數已突破600萬人,達到6,065,878人。這一數字上周增加了89,710人,創下歷史新高,並在今年的統計中增加了1,909,720人。其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以周增加48,438人的亮麗成績蟬聯台股ETF人氣王,總人數達到411,574人,也創下了歷史新高。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則以周增24,095人居次。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該ETF自成立以來共配息三次,前兩次配息金額皆為0.54元,並已完成填息;12月除息0.55元,呈現階梯式步步高的配息政策,超過了投資人的期待。隨著台股自11月初短暫跌破16,000點後反彈至17,500點,整體氣氛轉向樂觀,年底作帳行情也持續,加權指數有望挑戰18,000點,對台股後市保持正面看法,建議投資者可採取逢低買進策略。 元大投信指出,近年來國人投資理財的趨勢發生變化,從證交所每月公布的定期定額數觀察,今年來ETF前五名定期定額戶數達815,636戶,年增61.5%,創歷年新高。與此同時,定期定額個股前五名年增率6.3%,創歷年新低,顯示投資者逐漸從存個股轉向存ETF,這一趨勢也帶動了台股ETF規模的成長動能。
台股ETF上周受益人數增加有26檔,整體來看,前十名有八檔是高息型。以周增加人數來看,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增加48,438人、蟬聯最新一周台股ETF人氣王,也是唯一一檔周增加超過4萬人的台股ETF,總人數來到411,574人,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人數。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則是以周增24,095人居次。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00919自成立以來共配息三次,前兩次配息金額皆為0.54元,而且皆已完成填息;12月除息0.55元,呈現階梯式步步高的配息政策,優於投資人期待。
台股自11月初短暫跌破16,000點之後,反彈至17,500點,整體氣氛轉向樂觀,也有助於台股年底作帳行情持續,加權指數仍有機會挑戰18,000點,對台股後市仍持正面看法,若盤勢有回檔可採取逢低買進策略。
元大投信表示,近年國人投資理財改變,從證交所每月公布的定期定額數觀察,今年來ETF前五名定期定額戶數達815,636戶,年增61.5%寫歷年新高,定期定額個股前五名年增率6.3%創歷年新低,足見投資人漸從存個股轉向存ETF,帶動台股ETF規模成長動能。
台灣投資市場再掀新浪潮,元大投信搖身一變,將成為債券投資領頭羊!由於對台灣資產管理市場未來的快速成長充滿信心,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公司已制定短、中、長期策略,準備迎接「大債時代」的到來。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將從國人熟知的股票投資專家,轉型為債券投資的領頭羊,並透過數位創新和多元化投資管道,滿足投資人的多樣化需求。
劉宗聖強調,元大投信的短期策略是主動及被動基金並重,成為成長雙引擎;中期策略則是迎接全球央行降息帶來的「大債時代」,投資人資金將大量流入債市。元大投信將從股票投資專家朝債券投資領頭羊發展,並透過通路創新、數位化及多元化,讓投資人能從更多元管道接觸到元大投信。
在國內基金市場,元大投信已穩坐龍頭地位,創下多項紀錄,包括擁有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台股ETF基金、高股息ETF基金、債券ETF基金,也是國內公募基金市場唯一資產規模破兆元的投信公司。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將加速完備主動型商品,並朝主動式基金發展,包括台灣優質龍頭、全球優質龍頭到日本龍頭企業等主動式基金。
劉宗聖指出,元大投信將在股票型基金市場站穩腳步後,面對市場新的利率結構和後通膨時代,隨著大債時代的來臨,「元大投信將不再只是股票專家的代名詞,同時也將是債券專家新的領頭羊。」
元大投信目前在債券市場上已有國內規模最大的債券ETF-元大美債,規模突破1,300億元,同時也是亞洲第一大債券ETF發行商。劉宗聖認為,面對2024年的資產配置,債券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元大投信將在債市上協助投資人提高投資效益,成為債市投資領頭羊。
劉宗聖強調,隨著國內ETF基金市場進入加速成長期,元大投信將從傳統走向數位、創新、多元。近兩年來,元大投信已推出多項數位化服務,包括元大基金先生的App、基金收益分配與對帳單改採數位化、數位支付等,以滿足投資人對便捷服務的需求。劉宗聖認為,投資人的教育與保護是投信業者的責任,透過數位化技術不斷創新,能更有助市場的健康發展。
基金龍頭元大投信,在劉宗聖的領導下,正邁向新的一步。近年來,元大投信不斷深化商業模式,堅持在商品與數位建設上深耕,這種穩扎穩打的作風,讓公司在市場波動中仍能穩如磐石。劉宗聖強調,公司將以「研發加大」、「風控加強」、「通路加深」、「行銷加速」四大策略,為國內基金市場帶來更多元化的服務。
在研發方面,元大投信近年來對固定收益、債券、指數、數位科技等領域的研究不遺餘力,現有的百位研發團隊精英,專注於商品研究和數位科技優化,以滿足投資人的需求,同時提升便利性,這是推動基金市場成長的關鍵。
面對市場的波動,劉宗聖提醒,追求好績效固然重要,但投資人的權益絕不能忽視。透過商品設計、機制設計以及投資人教育,元大投信將嚴格控管風險,確保投資人的利益不受損。
在通路拓展上,元大投信得到元大集團的強力支持,已與證券、銀行、保險等通路建立合作關係。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將為這些通路提供獨特且高附加值的服務,提供多樣化的資產配置方案,滿足不同客群的投資需求。
台灣ETF市場今年來增速驚人,各投信公司在ETF基金商品上不斷推陳出新,競爭激烈。然而,在這股競爭洪流中,元大投信的股債ETF基金仍堅守龍頭地位,其增速並未因市場份額較大而落後。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坐穩龍頭後,更應該在品牌與服務品質上不斷提升,從三個面向來打造品牌亮點。
劉宗聖指出,未來元大投信將從服務加值、品牌價值、以及管理品質三方面,作為深化台灣ETF市場的主要策略。在服務面,隨著ETF基金受益人數不斷攀升,元大投信在產品多元化之餘,也持續開發多元服務項目,積極推動數位化。例如,2021年推出的「元大基金先生」App,讓投資人更便利地了解與投資主動、被動基金,並推動ETF數位帳單,以e化行動實現永續,並希望透過數位理財的便利性,幫助國人達成理財目標。
在品牌價值方面,劉宗聖認為,台灣ETF市場已滿20年,總規模正式超越主動式基金,投資人數逾700萬人。在ETF投資熱潮於2023年達到高峰的背景下,元大投信更加重視前中後台的投資與風控,並注重投資人保護與市場發展秩序。在國內債券ETF基金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情況下,元大投信有責任維繫台灣的品牌和價值。
最後,劉宗聖強調,由於台灣ETF基金市場快速成長,元大投信在品質管理上要求更高。這包括投資與風險兩個層面,如近期市場關注的收盆平準金制度的強化,以及提供更多投資組合與策略的商品類型來滿足投資人需求。同時,在風險管理方面,重視指數的追蹤與管理。
台股ETF基金在2023年成為市場焦點,高股息ETF基金尤其受到投資者熱烈追捧,帶動整體市場規模和受益人數創下新高。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預測,隨著台股新基金的持續發展,加上2024年市場行情看好,預計將為台股帶來3,000億元至6,000億元的活水,成為台股的新動能。 統計數據顯示,相比2020年,台灣主被動基金規模從2,747億元和3,574億元分別成長至2023年11月底的4,821億元和1.32兆元。其中,台股ETF基金每年保持至少5成以上的高成長,2023年成長幅度更是驚人的66.7%。 劉宗聖認為,ETF目前處於產業周期的「加速」階段,今年台股ETF市場在盤整中不斷發展,新增13檔台股主被動基金,這對市場的持續成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隨著投資者對ETF投資的認同度提高,預計明年台股行情看好,新基金的加入將使ETF市場進一步擴大,至少為台股注入3,000億元至6,000億元的活水。 今年台股ETF規模的成長超過一半來自高股息ETF的貢獻,受益人數和規模同步暴增。劉宗聖提醒,高股息ETF基金的成長雖然為台股帶來資金活水,但配息也可能影響大盤上漲的動力。當市場人氣過度集中在單一類型商品時,應該注意可能出現的「失速」風險,特別是今年因盤整而流向高息商品的資金,一旦台股行情好轉,可能會迅速回流到個股。 劉宗聖強調,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世代逐漸進入退休潮,台股企業的高殖利率和股息發放率對退休族群來說是理想投資選擇。長期來看,高息ETF可視為穩定台股的一股力量。對於年輕投資者,則建議以市值型ETF參與台股,因為在各類型台股ETF商品的齊全下,可以從多個角度為台股注入資金,ETF已經成為台股不可或缺的一股撐盤力量。
台灣金融市場預測:美國利率政策「高於長期」預期,股市與債券投資機會逐漸浮現
【台北訊】隨著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ED)對於利率政策的預期轉向「High for Longer」,市場對於未來投資策略的關注逐漸轉移。根據市場分析,在維持高利率到正式降息的過程中,股市並不會提前反應經濟衰退的憂慮,反而可能持續受到利率穩定與企業盈餘上修的帶動。而債券市場則可能因為利率風險降低,從過去的高波動中回復,重新展現固定收益的避險特性。
美銀最新經理人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經理人認為FED已經完成升息任務,並且有將近半數的經理人預期債券在2024年的表現將優於其他資產類別。台灣元大投信則建議台灣投資者,在關注債券ETF的高債息吸引力的同時,也可以考慮美債殖利率下滑、美元指數走弱對長天期債券的影響,這可能為投資者帶來更高的資本利得空間,並減緩匯率波動的影響。
在股市方面,美國目前通膨率下降、失業率低於4%、GDP增速加快,這些因素都有利於風險性資產的表現。歷史數據顯示,在FED宣布停止升息前三個月投資大型股、小型股或美國公債,三個月的平均報酬率分別為-0.2%、-5.9%與1.2%。而在停止升息當月投資,三項資產的報酬率則分別為9.1%、8.7%及5.4%。這些數據強調了在可能轉為停止升息的關鍵時期,債券的正面表現值得期待。
元大投信指出,由於美國大型龍頭企業已經對利率上升做出準備,加上2024年EPS年增率預計達11.2%,EPS可望創下新高,因此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全球龍頭企業的投資機會,並不應忽視美債和投資級債在未來數年內的配置重要性。
國泰投顧則認為,隨著市場對FED轉向的押注,未來一年殖利率下行應該會為固定收益帶來推動力。對於2024年的市場展望,國泰投顧看好新興美元主權債、全球非投資等級債、結構型信貸三大投資機會。
PGIM Fixed Income投資組合策略師Gabriel Doz強調,雖然全球地緣政治、經濟和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債券資產的波動也隨之上升,但由於FED快速升息已扭轉超低利率環境,美債殖利率已恢復至歷史「正常」範圍,預計在較高的利率水平下,加上堅實的信貸基本面和適度的利率波動,將有利於債券資產的支撑。
數位創新 擴大投資管道
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的短期策略,是主動及被動基金兼顧,成規 模成長雙引擎;中期策略則是迎接全球央行降息帶來的「大債時代」 ,投資人資金將流往債市,元大投信也將從股票投資專家朝債券投資 領頭羊發展,且搭配通路創新、數位化及多元化,讓投資人能從更多 元管道接觸到元大投信;長線目標則是希望更多銀行定存族、愛買儲 蓄險的保戶,都能利用ETF等商品,滿足收息、資產配置及投資的目 標。
元大投信在國內基金市場穩坐龍頭地位,創下多項最大、第一及唯 一的紀錄,如擁有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台股ETF基金、高股息ETF基金 、債券ETF基金,也是國內公募基金市場唯一資產規模破兆元的投信 公司,亦是基金產品線唯一涵蓋「股票、債券、商品、外匯」,與「 原型、槓桿、反向、Smart Beta」等多樣基金商品的基金業者。
加速完備主動型商品
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2023年在被動型基金市場的增速和規模成長 持續領先市場,且在商品上也不斷優化,包括元大高股息成份股從3 0檔變50檔、年配變成季配,就是希望在既有的被動式產品上持續深 化與時俱進,但同時也加速完備主動型商品的市場。
所以過去三年來元大投信都沒有發行新的ETF基金,而是朝主動式 基金方面發展,包括台灣優質龍頭、去年全球優質龍頭到今年的日本 龍頭企業都是主動式基金,這三檔龍頭系列基金,至2023年11月底規 模也分別是國內最大的日股基金(337億元)、海外平衡基金(115億 元)和主動型台股基金(438億元)。
元大投信歷經短期的策略轉型-兼顧主被動基金均衡發展後,劉宗 聖表示,接下來就是在股票型基金市場站穩腳步後,面對市場新的利 率結構和後通膨時代,隨著大債時代的來臨,「元大投信將不再只是 股票專家的代名詞,同時也將是債券專家新的領頭羊。」
債券投資 明年戲分重
元大投信目前在債券市場上不但有國內規模最大的債券ETF-元大美 債20年規模突破1,300億元,同時也是亞洲第一大債券ETF發行商。劉 宗聖認為,面對2024年的資產配置,債券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元 大長期以資產配置專家的角色自許,未來將在債市上協助投資人提高 投資效益,成為債市投資領頭羊。
另外,大債時代時代來臨,不僅股票族資金可能部分轉移到債市, 銀行、保險族群也會開始透過債券ETF基金來強化息收效益,債券成 為可提供投資人資產配置的標準配備,可以將元大現有債券商品線的 價值極大化。
至於股債兼備後的長期目標,劉宗聖強調,隨著國內ETF基金市場 進入加速成長期,在公司經營的主體與服務的通路都必須從傳統走向 數位、創新、多元。這兩年包括元大基金先生的App、基金收益分配 與對帳單改採數位化、數位支付等等,都是因應基金受益人數不斷攀 高、配息頻率增加下考量優化服務流程與協助投資人節省投資成本, 這些都勢必在數位技術上突破。尤其近年來年輕小白世代投入ETF市 場,數位化的服務與便捷成為投信業者競爭的項目之一,在這快速崛 起的投資潮流下,劉宗聖認為,更重要的是投資人的教育與保護,透 過數位化技術不斷創新,能更有助市場的健康發展。
劉宗聖指出,元大投信將以「研發加大」、「風控加強」、「通路 加深」、「行銷加速」四大策略,讓元大投信以優質品牌在國內基金 市場持續壯大。
元大投信這幾年相當重視研發的「基礎建設」,這不僅包含了固定 收益、債券的研究投資,另一大部分在指數的研究創新、數位科技的 研發。劉宗聖認為,這些能量上必須不斷加大,因此目前有百位的研 發團隊菁英,主要在商品研究、數位科技上不斷優化,必須讓研發量 能同時滿足投資人需求與便利,因為這是推動基金市場成長的基本動 力。
不過,在基金市場快速成長下,外在市場的政經變化、地緣政治等 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市場劇烈波動,未來只要在投資的路上這些都 將是可能再面臨的風險。劉宗聖認為,追求好績效是基金業者的本分 ,但是不能只為了追求一時的好績效,忘了投資人的權益,透過商品 設計與機制、投資人教育,都可以是嚴控下檔風險的機制,因此在追 求基金市占擴大的同時,風險控管永遠是資產管理業者的天職。
在通路上,元大投信有元大集團的奧援,近年來加入證券、銀行、 保險等通路,劉宗聖認為,元大投信必須做到為通路提供加值與差異 化的服務,提供不同資產配置的解決方案。
劉宗聖表示,接下來將從服務加值、品牌價值、與管理品質三方面 ,做為元大投信深化台灣ETF市場的主要策略,也是必須持續耕耘的 重要方向。
從服務面來看,面對ETF基金受益人數不斷快速攀高,元大投信在 產品多元化發展下,亦不忘投資人需求,持續開發更多元服務項目, 尤其積極發展數位化,除2021年領先業界推出的「元大基金先生」A pp,讓投資人更便於了解與投資主被動基金,並推動ETF數位帳單, 以e化行動落實永續,同時也盼藉由數位理財的便利性,協助國人理 財目標同時兼顧基金市場發展。
品牌價值方面,劉宗聖認為,台灣ETF從2003年創立第一檔至今滿 20年,整體總規模正式超越主動式基金,且投資人數逾700萬人,ET F投資熱潮在2023年達到高峰,隨著受益人數與投資規模的不斷增加 ,元大投信更加重視前中後台的投資與風控,也更重視投資人保護與 市場發展的秩序,尤其國內債券ETF基金走向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 情況下,元大投信有責任負起維繫台灣的品牌和價值。
最後一個面向則聚焦在ETF基金的「品質管理」。劉宗聖強調,正 因為台灣ETF基金市場快速成長,元大投信在品質管理上有較高的自 我要求,品質包括投資與風險兩個層面,投資上包括近期市場關注的 收益平準金制度的強化、以及去思考提供提供更多投資組合與策略的 商品類型來滿足投資人需求;風險管理包括指數的追蹤與管理。
據統計,相較2020年時國內主被動基金規模分別為2,747億元、3, 574億元,到2023年11月底止分別成長至4,821億元與1.32兆元,其中 台股ETF基金每年維持至少5成以上的高成長,2023年成長幅度更高達 66.7%。
劉宗聖表示,就產業周期發展、加速、成熟三階段來看,目前ETF 處在「加速」的初期,今年ETF在台股盤整下有多達13檔台股主被動 基金加入,造就ETF市場持續高成長,隨著投資人對ETF投資認同度提 高,明年在台股不看淡下,及新基金加入下,勢必有再持續壯大的實 力,以近年的增速推估,至少來可為台股注入3,000億元∼6,000億元 的活水。
今年台股ETF規模成長有超過一半來自高股息ETF的貢獻,受益人數 與規模同步暴增。劉宗聖認為,高股息ETF基金的成長雖對台股挹注 資金活水,但配息也可能抑制大盤上漲的動力,市場人氣過度集中在 單一類型商品時,就該留意萬一「失速」,對產業發展可能的衝擊, 尤其今年因盤整資金往高息商品暫泊的資金,一旦在台股行情好轉, 個股動輒出現幾成的高報酬時,這些資金可能會快速流向台股個股。
劉宗聖強調,1945年二次戰後的嬰兒潮開始進入退休潮,台股企業 的平均4.5%的高殖利率與高達7成的股息發放率,適合需要本金保護 性高、有現金流需求的退休族群,長期來說,高息ETF可視為穩定台 股的一股資金力道,但年輕族群有時間換取空間的本錢,較適合以市 值型的ETF來參與台股,在各類型台股ETF商品齊備下,多種介面都可 挹注台股,ETF已經成為台股不能忽視的一股撐盤力量。
最新美銀經理人調查顯示,高達76%經理人認為聯準會「已完成升 息工作」,較前一月大增16個百分點;54%經理人看好債券2024年表 現將優於各類資產。元大投信認為,對於台灣投資人,在看中債券E TF高債息吸引力之餘,也可留意若降息預期引導美債殖利率下滑、美 元指數走弱,長天期債券相對於單純持有美元現金更有資本利得空間 ,可望平緩匯率影響。
股市方面,美國目前通膨呈下滑趨勢、失業率低於4%,GDP處加速 成長階段,均有利風險性資產表現。根據統計,觀察1987年以來歷次 在宣布停止升息前三個月進場大型股(S&P 500)、小型股(Russe ll 2000)或美國公債,三個月的平均報酬分別為-0.2%、-5.9%與 1.2%;若是在停止升息當月買進,三項資產的報酬率分別為9.1%、 8.7%及5.4%。兩份數據顯示在可能轉為停止升息的關鍵時期,大型 股的表現不會輸給小型股,以及債券的正報酬表現十分值得期待。
元大投信指出,由於美國大型龍頭企業早就為利率升高趨勢做了準 備,加上2024年EPS年增率達11.2%,EPS可望再創歷史新高,因此建 議,2024年資產布局持續以全球龍頭企業為主,並切勿忽視美債、投 資級債在未來數年內的配置重要性。
國泰投顧認為,隨著市場押注聯準會轉向,整體而言,殖利率下行 應該會在未來一年為固定收益帶來推動力。因此,展望2024年,國泰 投顧看好債市三大投資機會:新興美元主權債、全球非投資等級債、 結構型信貸。
PGIM Fixed Income投資組合策略師Gabriel Doz表示,全球受到地 緣政治、經濟和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債券資產的波動也出現明顯上升 ,不過也因為這波聯準會快速升息,扭轉了過往超過十年的超低利率 環境,目前美債殖利率已恢復至歷史「正常」範圍,預料在較高的利 率水準,加上堅實的信貸基本面,以及適度的利率波動之下,有利於 支撐債券資產。
【台灣金融新聞】近來美國通膨逐漸緩和,市場預期聯邦儲備銀行(FOMC)將結束升息循環,這一趨勢對台灣的投資環境產生了顯著影響。特別是對於投資長天期美債ETF的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時機。
根據市場分析,目前台灣市場上有九檔長天期美債ETF,包括群益25年美債、凱基美債25+、富邦美債20年、國泰20年美債、統一美債20年、復華20年美債、中信美國公債20年、元大美債20年、永豐20年美公債,這九檔ETF在12月以來的表現都十分亮眼,漲幅皆超過8.3%,成為債券ETF表現前十強。
其中,元大投信的元大美債20年ETF研究團隊指出,不論是為了避險或是參與市場行情,目前都是進場的佳機。對於手握美元現金的投資人,元大投信建議,在評估債券ETF的債息水準的同時,還應該關注長天期債券相對於美元現金的資本利得空間,尤其是當美債殖利率下滑、美元指數走弱時,長天期債券的資本利得空間會更加明顯,有助於平緩匯率影響。
對於高資產投資人,元大投信還強調,債券ETF的配息計入海外所得享有稅務優惠,個人海外所得在670萬元內可免稅,並且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這是另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
群益投等新興公債ETF經理人洪慧珊則表示,隨著聯準會暫停升息,市場對明年降息的預期升溫,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回落,利率風險降低,美元指數也隨之下滑,新興債表現獲得強烈提振。未來,若聯準會降息時程提前,新興國家央行跟進降息,新興債反彈格局有望持續,但同時也需留意短線美債殖利率回檔過多的風險。目前新興債利差仍小幅高於歷史均值,殖利率則在7%以上,評價上仍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