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台灣投資市場再掀新浪潮,元大投信搖身一變,將成為債券投資領頭羊!由於對台灣資產管理市場未來的快速成長充滿信心,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公司已制定短、中、長期策略,準備迎接「大債時代」的到來。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將從國人熟知的股票投資專家,轉型為債券投資的領頭羊,並透過數位創新和多元化投資管道,滿足投資人的多樣化需求。
劉宗聖強調,元大投信的短期策略是主動及被動基金並重,成為成長雙引擎;中期策略則是迎接全球央行降息帶來的「大債時代」,投資人資金將大量流入債市。元大投信將從股票投資專家朝債券投資領頭羊發展,並透過通路創新、數位化及多元化,讓投資人能從更多元管道接觸到元大投信。
在國內基金市場,元大投信已穩坐龍頭地位,創下多項紀錄,包括擁有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台股ETF基金、高股息ETF基金、債券ETF基金,也是國內公募基金市場唯一資產規模破兆元的投信公司。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將加速完備主動型商品,並朝主動式基金發展,包括台灣優質龍頭、全球優質龍頭到日本龍頭企業等主動式基金。
劉宗聖指出,元大投信將在股票型基金市場站穩腳步後,面對市場新的利率結構和後通膨時代,隨著大債時代的來臨,「元大投信將不再只是股票專家的代名詞,同時也將是債券專家新的領頭羊。」
元大投信目前在債券市場上已有國內規模最大的債券ETF-元大美債,規模突破1,300億元,同時也是亞洲第一大債券ETF發行商。劉宗聖認為,面對2024年的資產配置,債券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元大投信將在債市上協助投資人提高投資效益,成為債市投資領頭羊。
劉宗聖強調,隨著國內ETF基金市場進入加速成長期,元大投信將從傳統走向數位、創新、多元。近兩年來,元大投信已推出多項數位化服務,包括元大基金先生的App、基金收益分配與對帳單改採數位化、數位支付等,以滿足投資人對便捷服務的需求。劉宗聖認為,投資人的教育與保護是投信業者的責任,透過數位化技術不斷創新,能更有助市場的健康發展。
基金龍頭元大投信,在劉宗聖的領導下,正邁向新的一步。近年來,元大投信不斷深化商業模式,堅持在商品與數位建設上深耕,這種穩扎穩打的作風,讓公司在市場波動中仍能穩如磐石。劉宗聖強調,公司將以「研發加大」、「風控加強」、「通路加深」、「行銷加速」四大策略,為國內基金市場帶來更多元化的服務。
在研發方面,元大投信近年來對固定收益、債券、指數、數位科技等領域的研究不遺餘力,現有的百位研發團隊精英,專注於商品研究和數位科技優化,以滿足投資人的需求,同時提升便利性,這是推動基金市場成長的關鍵。
面對市場的波動,劉宗聖提醒,追求好績效固然重要,但投資人的權益絕不能忽視。透過商品設計、機制設計以及投資人教育,元大投信將嚴格控管風險,確保投資人的利益不受損。
在通路拓展上,元大投信得到元大集團的強力支持,已與證券、銀行、保險等通路建立合作關係。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將為這些通路提供獨特且高附加值的服務,提供多樣化的資產配置方案,滿足不同客群的投資需求。
台灣ETF市場今年來增速驚人,各投信公司在ETF基金商品上不斷推陳出新,競爭激烈。然而,在這股競爭洪流中,元大投信的股債ETF基金仍堅守龍頭地位,其增速並未因市場份額較大而落後。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坐穩龍頭後,更應該在品牌與服務品質上不斷提升,從三個面向來打造品牌亮點。
劉宗聖指出,未來元大投信將從服務加值、品牌價值、以及管理品質三方面,作為深化台灣ETF市場的主要策略。在服務面,隨著ETF基金受益人數不斷攀升,元大投信在產品多元化之餘,也持續開發多元服務項目,積極推動數位化。例如,2021年推出的「元大基金先生」App,讓投資人更便利地了解與投資主動、被動基金,並推動ETF數位帳單,以e化行動實現永續,並希望透過數位理財的便利性,幫助國人達成理財目標。
在品牌價值方面,劉宗聖認為,台灣ETF市場已滿20年,總規模正式超越主動式基金,投資人數逾700萬人。在ETF投資熱潮於2023年達到高峰的背景下,元大投信更加重視前中後台的投資與風控,並注重投資人保護與市場發展秩序。在國內債券ETF基金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情況下,元大投信有責任維繫台灣的品牌和價值。
最後,劉宗聖強調,由於台灣ETF基金市場快速成長,元大投信在品質管理上要求更高。這包括投資與風險兩個層面,如近期市場關注的收盆平準金制度的強化,以及提供更多投資組合與策略的商品類型來滿足投資人需求。同時,在風險管理方面,重視指數的追蹤與管理。
台股ETF基金在2023年成為市場焦點,高股息ETF基金尤其受到投資者熱烈追捧,帶動整體市場規模和受益人數創下新高。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預測,隨著台股新基金的持續發展,加上2024年市場行情看好,預計將為台股帶來3,000億元至6,000億元的活水,成為台股的新動能。 統計數據顯示,相比2020年,台灣主被動基金規模從2,747億元和3,574億元分別成長至2023年11月底的4,821億元和1.32兆元。其中,台股ETF基金每年保持至少5成以上的高成長,2023年成長幅度更是驚人的66.7%。 劉宗聖認為,ETF目前處於產業周期的「加速」階段,今年台股ETF市場在盤整中不斷發展,新增13檔台股主被動基金,這對市場的持續成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隨著投資者對ETF投資的認同度提高,預計明年台股行情看好,新基金的加入將使ETF市場進一步擴大,至少為台股注入3,000億元至6,000億元的活水。 今年台股ETF規模的成長超過一半來自高股息ETF的貢獻,受益人數和規模同步暴增。劉宗聖提醒,高股息ETF基金的成長雖然為台股帶來資金活水,但配息也可能影響大盤上漲的動力。當市場人氣過度集中在單一類型商品時,應該注意可能出現的「失速」風險,特別是今年因盤整而流向高息商品的資金,一旦台股行情好轉,可能會迅速回流到個股。 劉宗聖強調,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世代逐漸進入退休潮,台股企業的高殖利率和股息發放率對退休族群來說是理想投資選擇。長期來看,高息ETF可視為穩定台股的一股力量。對於年輕投資者,則建議以市值型ETF參與台股,因為在各類型台股ETF商品的齊全下,可以從多個角度為台股注入資金,ETF已經成為台股不可或缺的一股撐盤力量。
台灣金融市場預測:美國利率政策「高於長期」預期,股市與債券投資機會逐漸浮現
【台北訊】隨著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ED)對於利率政策的預期轉向「High for Longer」,市場對於未來投資策略的關注逐漸轉移。根據市場分析,在維持高利率到正式降息的過程中,股市並不會提前反應經濟衰退的憂慮,反而可能持續受到利率穩定與企業盈餘上修的帶動。而債券市場則可能因為利率風險降低,從過去的高波動中回復,重新展現固定收益的避險特性。
美銀最新經理人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經理人認為FED已經完成升息任務,並且有將近半數的經理人預期債券在2024年的表現將優於其他資產類別。台灣元大投信則建議台灣投資者,在關注債券ETF的高債息吸引力的同時,也可以考慮美債殖利率下滑、美元指數走弱對長天期債券的影響,這可能為投資者帶來更高的資本利得空間,並減緩匯率波動的影響。
在股市方面,美國目前通膨率下降、失業率低於4%、GDP增速加快,這些因素都有利於風險性資產的表現。歷史數據顯示,在FED宣布停止升息前三個月投資大型股、小型股或美國公債,三個月的平均報酬率分別為-0.2%、-5.9%與1.2%。而在停止升息當月投資,三項資產的報酬率則分別為9.1%、8.7%及5.4%。這些數據強調了在可能轉為停止升息的關鍵時期,債券的正面表現值得期待。
元大投信指出,由於美國大型龍頭企業已經對利率上升做出準備,加上2024年EPS年增率預計達11.2%,EPS可望創下新高,因此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全球龍頭企業的投資機會,並不應忽視美債和投資級債在未來數年內的配置重要性。
國泰投顧則認為,隨著市場對FED轉向的押注,未來一年殖利率下行應該會為固定收益帶來推動力。對於2024年的市場展望,國泰投顧看好新興美元主權債、全球非投資等級債、結構型信貸三大投資機會。
PGIM Fixed Income投資組合策略師Gabriel Doz強調,雖然全球地緣政治、經濟和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債券資產的波動也隨之上升,但由於FED快速升息已扭轉超低利率環境,美債殖利率已恢復至歷史「正常」範圍,預計在較高的利率水平下,加上堅實的信貸基本面和適度的利率波動,將有利於債券資產的支撑。
數位創新 擴大投資管道
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的短期策略,是主動及被動基金兼顧,成規 模成長雙引擎;中期策略則是迎接全球央行降息帶來的「大債時代」 ,投資人資金將流往債市,元大投信也將從股票投資專家朝債券投資 領頭羊發展,且搭配通路創新、數位化及多元化,讓投資人能從更多 元管道接觸到元大投信;長線目標則是希望更多銀行定存族、愛買儲 蓄險的保戶,都能利用ETF等商品,滿足收息、資產配置及投資的目 標。
元大投信在國內基金市場穩坐龍頭地位,創下多項最大、第一及唯 一的紀錄,如擁有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台股ETF基金、高股息ETF基金 、債券ETF基金,也是國內公募基金市場唯一資產規模破兆元的投信 公司,亦是基金產品線唯一涵蓋「股票、債券、商品、外匯」,與「 原型、槓桿、反向、Smart Beta」等多樣基金商品的基金業者。
加速完備主動型商品
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2023年在被動型基金市場的增速和規模成長 持續領先市場,且在商品上也不斷優化,包括元大高股息成份股從3 0檔變50檔、年配變成季配,就是希望在既有的被動式產品上持續深 化與時俱進,但同時也加速完備主動型商品的市場。
所以過去三年來元大投信都沒有發行新的ETF基金,而是朝主動式 基金方面發展,包括台灣優質龍頭、去年全球優質龍頭到今年的日本 龍頭企業都是主動式基金,這三檔龍頭系列基金,至2023年11月底規 模也分別是國內最大的日股基金(337億元)、海外平衡基金(115億 元)和主動型台股基金(438億元)。
元大投信歷經短期的策略轉型-兼顧主被動基金均衡發展後,劉宗 聖表示,接下來就是在股票型基金市場站穩腳步後,面對市場新的利 率結構和後通膨時代,隨著大債時代的來臨,「元大投信將不再只是 股票專家的代名詞,同時也將是債券專家新的領頭羊。」
債券投資 明年戲分重
元大投信目前在債券市場上不但有國內規模最大的債券ETF-元大美 債20年規模突破1,300億元,同時也是亞洲第一大債券ETF發行商。劉 宗聖認為,面對2024年的資產配置,債券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元 大長期以資產配置專家的角色自許,未來將在債市上協助投資人提高 投資效益,成為債市投資領頭羊。
另外,大債時代時代來臨,不僅股票族資金可能部分轉移到債市, 銀行、保險族群也會開始透過債券ETF基金來強化息收效益,債券成 為可提供投資人資產配置的標準配備,可以將元大現有債券商品線的 價值極大化。
至於股債兼備後的長期目標,劉宗聖強調,隨著國內ETF基金市場 進入加速成長期,在公司經營的主體與服務的通路都必須從傳統走向 數位、創新、多元。這兩年包括元大基金先生的App、基金收益分配 與對帳單改採數位化、數位支付等等,都是因應基金受益人數不斷攀 高、配息頻率增加下考量優化服務流程與協助投資人節省投資成本, 這些都勢必在數位技術上突破。尤其近年來年輕小白世代投入ETF市 場,數位化的服務與便捷成為投信業者競爭的項目之一,在這快速崛 起的投資潮流下,劉宗聖認為,更重要的是投資人的教育與保護,透 過數位化技術不斷創新,能更有助市場的健康發展。
劉宗聖指出,元大投信將以「研發加大」、「風控加強」、「通路 加深」、「行銷加速」四大策略,讓元大投信以優質品牌在國內基金 市場持續壯大。
元大投信這幾年相當重視研發的「基礎建設」,這不僅包含了固定 收益、債券的研究投資,另一大部分在指數的研究創新、數位科技的 研發。劉宗聖認為,這些能量上必須不斷加大,因此目前有百位的研 發團隊菁英,主要在商品研究、數位科技上不斷優化,必須讓研發量 能同時滿足投資人需求與便利,因為這是推動基金市場成長的基本動 力。
不過,在基金市場快速成長下,外在市場的政經變化、地緣政治等 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市場劇烈波動,未來只要在投資的路上這些都 將是可能再面臨的風險。劉宗聖認為,追求好績效是基金業者的本分 ,但是不能只為了追求一時的好績效,忘了投資人的權益,透過商品 設計與機制、投資人教育,都可以是嚴控下檔風險的機制,因此在追 求基金市占擴大的同時,風險控管永遠是資產管理業者的天職。
在通路上,元大投信有元大集團的奧援,近年來加入證券、銀行、 保險等通路,劉宗聖認為,元大投信必須做到為通路提供加值與差異 化的服務,提供不同資產配置的解決方案。
劉宗聖表示,接下來將從服務加值、品牌價值、與管理品質三方面 ,做為元大投信深化台灣ETF市場的主要策略,也是必須持續耕耘的 重要方向。
從服務面來看,面對ETF基金受益人數不斷快速攀高,元大投信在 產品多元化發展下,亦不忘投資人需求,持續開發更多元服務項目, 尤其積極發展數位化,除2021年領先業界推出的「元大基金先生」A pp,讓投資人更便於了解與投資主被動基金,並推動ETF數位帳單, 以e化行動落實永續,同時也盼藉由數位理財的便利性,協助國人理 財目標同時兼顧基金市場發展。
品牌價值方面,劉宗聖認為,台灣ETF從2003年創立第一檔至今滿 20年,整體總規模正式超越主動式基金,且投資人數逾700萬人,ET F投資熱潮在2023年達到高峰,隨著受益人數與投資規模的不斷增加 ,元大投信更加重視前中後台的投資與風控,也更重視投資人保護與 市場發展的秩序,尤其國內債券ETF基金走向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 情況下,元大投信有責任負起維繫台灣的品牌和價值。
最後一個面向則聚焦在ETF基金的「品質管理」。劉宗聖強調,正 因為台灣ETF基金市場快速成長,元大投信在品質管理上有較高的自 我要求,品質包括投資與風險兩個層面,投資上包括近期市場關注的 收益平準金制度的強化、以及去思考提供提供更多投資組合與策略的 商品類型來滿足投資人需求;風險管理包括指數的追蹤與管理。
據統計,相較2020年時國內主被動基金規模分別為2,747億元、3, 574億元,到2023年11月底止分別成長至4,821億元與1.32兆元,其中 台股ETF基金每年維持至少5成以上的高成長,2023年成長幅度更高達 66.7%。
劉宗聖表示,就產業周期發展、加速、成熟三階段來看,目前ETF 處在「加速」的初期,今年ETF在台股盤整下有多達13檔台股主被動 基金加入,造就ETF市場持續高成長,隨著投資人對ETF投資認同度提 高,明年在台股不看淡下,及新基金加入下,勢必有再持續壯大的實 力,以近年的增速推估,至少來可為台股注入3,000億元∼6,000億元 的活水。
今年台股ETF規模成長有超過一半來自高股息ETF的貢獻,受益人數 與規模同步暴增。劉宗聖認為,高股息ETF基金的成長雖對台股挹注 資金活水,但配息也可能抑制大盤上漲的動力,市場人氣過度集中在 單一類型商品時,就該留意萬一「失速」,對產業發展可能的衝擊, 尤其今年因盤整資金往高息商品暫泊的資金,一旦在台股行情好轉, 個股動輒出現幾成的高報酬時,這些資金可能會快速流向台股個股。
劉宗聖強調,1945年二次戰後的嬰兒潮開始進入退休潮,台股企業 的平均4.5%的高殖利率與高達7成的股息發放率,適合需要本金保護 性高、有現金流需求的退休族群,長期來說,高息ETF可視為穩定台 股的一股資金力道,但年輕族群有時間換取空間的本錢,較適合以市 值型的ETF來參與台股,在各類型台股ETF商品齊備下,多種介面都可 挹注台股,ETF已經成為台股不能忽視的一股撐盤力量。
最新美銀經理人調查顯示,高達76%經理人認為聯準會「已完成升 息工作」,較前一月大增16個百分點;54%經理人看好債券2024年表 現將優於各類資產。元大投信認為,對於台灣投資人,在看中債券E TF高債息吸引力之餘,也可留意若降息預期引導美債殖利率下滑、美 元指數走弱,長天期債券相對於單純持有美元現金更有資本利得空間 ,可望平緩匯率影響。
股市方面,美國目前通膨呈下滑趨勢、失業率低於4%,GDP處加速 成長階段,均有利風險性資產表現。根據統計,觀察1987年以來歷次 在宣布停止升息前三個月進場大型股(S&P 500)、小型股(Russe ll 2000)或美國公債,三個月的平均報酬分別為-0.2%、-5.9%與 1.2%;若是在停止升息當月買進,三項資產的報酬率分別為9.1%、 8.7%及5.4%。兩份數據顯示在可能轉為停止升息的關鍵時期,大型 股的表現不會輸給小型股,以及債券的正報酬表現十分值得期待。
元大投信指出,由於美國大型龍頭企業早就為利率升高趨勢做了準 備,加上2024年EPS年增率達11.2%,EPS可望再創歷史新高,因此建 議,2024年資產布局持續以全球龍頭企業為主,並切勿忽視美債、投 資級債在未來數年內的配置重要性。
國泰投顧認為,隨著市場押注聯準會轉向,整體而言,殖利率下行 應該會在未來一年為固定收益帶來推動力。因此,展望2024年,國泰 投顧看好債市三大投資機會:新興美元主權債、全球非投資等級債、 結構型信貸。
PGIM Fixed Income投資組合策略師Gabriel Doz表示,全球受到地 緣政治、經濟和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債券資產的波動也出現明顯上升 ,不過也因為這波聯準會快速升息,扭轉了過往超過十年的超低利率 環境,目前美債殖利率已恢復至歷史「正常」範圍,預料在較高的利 率水準,加上堅實的信貸基本面,以及適度的利率波動之下,有利於 支撐債券資產。
【台灣金融新聞】近來美國通膨逐漸緩和,市場預期聯邦儲備銀行(FOMC)將結束升息循環,這一趨勢對台灣的投資環境產生了顯著影響。特別是對於投資長天期美債ETF的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時機。
根據市場分析,目前台灣市場上有九檔長天期美債ETF,包括群益25年美債、凱基美債25+、富邦美債20年、國泰20年美債、統一美債20年、復華20年美債、中信美國公債20年、元大美債20年、永豐20年美公債,這九檔ETF在12月以來的表現都十分亮眼,漲幅皆超過8.3%,成為債券ETF表現前十強。
其中,元大投信的元大美債20年ETF研究團隊指出,不論是為了避險或是參與市場行情,目前都是進場的佳機。對於手握美元現金的投資人,元大投信建議,在評估債券ETF的債息水準的同時,還應該關注長天期債券相對於美元現金的資本利得空間,尤其是當美債殖利率下滑、美元指數走弱時,長天期債券的資本利得空間會更加明顯,有助於平緩匯率影響。
對於高資產投資人,元大投信還強調,債券ETF的配息計入海外所得享有稅務優惠,個人海外所得在670萬元內可免稅,並且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這是另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
群益投等新興公債ETF經理人洪慧珊則表示,隨著聯準會暫停升息,市場對明年降息的預期升溫,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回落,利率風險降低,美元指數也隨之下滑,新興債表現獲得強烈提振。未來,若聯準會降息時程提前,新興國家央行跟進降息,新興債反彈格局有望持續,但同時也需留意短線美債殖利率回檔過多的風險。目前新興債利差仍小幅高於歷史均值,殖利率則在7%以上,評價上仍有吸引力。
【台灣新聞】 近來台灣債券ETF市場熱絡非凡,規模狂飆突破2兆元!由於聯準會(Fed)即將降息,投資者紛紛搶搭末班車,導致原型債券ETF和兩檔槓桿型美債ETF的籌碼被一掃而空。據CMoney統計,截至20日,債券ETF規模已達2.06兆元,其中元大美債20年ETF以超過千億元的淨申購額創下紀錄。元大投信總經理張雍川提醒投資者,在進場前要留意合理折溢價,避免買貴風險。元大投信指出,目前債券投資三大關鍵為高信評、長天期以及月配組合或股債配置。
根據統計,在台掛盤的長天期美債ETF共計有九檔,分別為群益25年美債、凱基美債25+、富邦美債20年、國泰20年美債、統一美債20年、復華20年美債、中信美國公債20年、元大美債20年、永豐20年美公債,九檔ETF全數位居12月來所有債券ETF表現前九強,12月來漲幅皆逾8.3%,而第十名則為群益投等新興公債,12月來漲幅達8.1%。
元大美債20年ETF研究團隊表示,無論是將債券ETF納入資產配置發揮避險收益功能,或藉此純粹參與債市行情,目前都可留意進場機會。
對於持有美元現金的空手投資人,元大投信表示,在評估債券ETF債息水準的同時,更可留意長天期債券相較美元現金的資本利得空間,若降息預期引導美債殖利率下滑、美元指數走弱,長天期債券相對於單純持有美元現金更有資本利得空間,可望平緩匯率影響。
而對於高資產投資人,元大投信表示,則可關注債券ETF配息計入海外所得 670萬元免稅額且不計收二代健保優勢,債券配息計入海外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於新台幣670萬元內可免稅(自然人),且因其配息來源屬於海外所得,無論單次領息金額高低,都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群益投等新興公債ETF經理人洪慧珊表示,隨著聯準會暫停升息,明年降息預期提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回落,利率風險下降,美元指數同步下滑,新興債表現獲得大幅提振。展望後市,聯準會降息時程提前,新興國家央行可望加速跟進降息,新興債反彈格局可望延續,惟仍須留意短線美債殖利率回檔過多的風險。不過新興債利差目前仍小幅高於歷史均值,殖利率則仍有7%以上,評價面尚具吸引力。
法人提醒,債券ETF是2024年明確投資趨勢,但進場前仍要留意合理折溢價,才不會現買現賠。
據CMoney統計,債券ETF規模在15日突破2兆元大關,到20日已達2.06兆元;今年以來「債券規模王」元大美債20年淨申購破千億元,創下債券ETF首檔單年度淨申購超過千億元紀錄。
其餘包含元大投資級公司債、元大AAA至A公司債、國泰20年美債分別有863.6億元、745.8億元、718.4億元資金流入。
此外,中信高評級公司債、富邦A級公司債、群益A級公司債、統一美債20年等共計13檔今年以來淨申購金額均已超過200億元。
在資金大量湧入下,群益ESG投等債20+自本月5日掛牌以來呈現高度溢價,甚至一度溢價超過7%;人氣王的債券ETF今年來溢價平均都維持在1%之上。
操作上,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認為ETF可觀察規模、成交量、折溢價三大指標,首先,規模愈大代表愈多投資人埋單;第二,成交量愈多代表流動性愈好,較不會買不到或賣不掉;最後是ETF特有的折溢價風險,投資人在大幅溢價時不要追高進場,避免買貴風險。
元大投信指出,目前債券投資聚焦三大項,第一、高信評,債券發行國家或企業不違約,就會固定發放債息;第二、長天期,若降息預期引導美債殖利率下滑,長天期債券更具資本利得空間;第三、月配組合或股債配置。
元大投信近期對投資市場的展望相當樂觀,他們認為美國聯準會(Fed)釋出鴿派信號,對股債市場來說是一個投資的機會。建議投資人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著重於美國、日本、台灣這三大重點市場,尋找全球優質股債的投資機會。在這波投資組合中,元大投信建議將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佔50%,日本龍頭企業基金佔25%,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也佔25%。 元大投信強調,目前股債負相關性回升,債息也到了相對高水準,這對股債配置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切入機會。根據美銀11月的全球經理人調查,未來12個月較看好高盈餘品質、高息股及高評級債券的表現。在三大成熟市場中,加碼日股的比例創2018年3月以來新高,顯示日股成為成熟市場的首選。 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專注於全球龍頭企業股票及投資等級債,兼具股票攻擊力及債券防禦力,並且不持有違約風險較高的垃圾債。今年前11個月,該基金漲幅達18%,在跨國投資平衡型基金中,三個月、六個月或一年的績效排名均位居第一。 在股票比重方面,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目前約七成為股票,債券及現金占三成。主要持股包括微軟、亞馬遜、蘋果等巨頭,產業則以資訊科技佔21%最多,其次是能源的7.8%。 對於日本市場,元大投信分析,經濟回穩加上日銀有可能邁向貨幣政策正常化,將帶動日本持續朝「消費增長、出口需求與投資擴大」三大面向發展。建議投資人將充滿轉機的日股納入布局視野,掌握日股的成長商機。 此外,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日股基金,持續看好日本製造業表現,預期大型龍頭企業將扮演領銜經濟與股市成長的市場焦點。目前著重布局關鍵半導體、工業自動化、製造業回流與金融等利基族群。 對於台灣市場,元大投信指出,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全球半導體產業景氣明年第1季可望轉正。台灣11月電子設備出口值年增31%,外資買超台股2,400億元,創史上單月新高,顯示台股表現亮眼。 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結合每月配息、年終配息及納入收益平準金機制,為規模最大的台股主動基金。基金以電子股佔逾七成最多,前五大持股為台積電、聯詠、聯電、聯發科、廣達。如果選擇新台幣月配息級別,半年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3.76%至5.27%。
元大投信指出,現階段股債負相關性回升,加上債息來到相對高水準,創造難見的股債配置切入機會。據美銀11月全球經理人調查,現階段較看好高盈餘品質、高息股及高評級債券在未來12個月將有較佳表現;在三大成熟市場中,加碼日股的比例來到2018年3月以來新高,淨比率23%遠遠超過美股與歐股,為成熟市場首選。
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專注投資全球龍頭企業股票及投資等級債,兼具股票攻擊力及債券防禦力,審慎樂觀應對市場變化,不持有違約風險較高的垃圾債。今年前11個月,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漲18%,在跨國投資平衡型基金中,不管三個月、六個月或一年績效排名均位居第一。
在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目前股票比重約七成,債券及現金占三成;以美國為主要布局重心,主要持股有微軟、亞馬遜、蘋果等巨擘股票,產業則以資訊科技占21%最多,其次是能源的7.8%。
日股今年大漲25%,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名列前茅。元大投信分析,經濟回穩,日銀有機會邁向貨幣政策正常化,帶動日本持續朝「消費增長、出口需求與投資擴大」三大面向發展。建議投資人,在規劃資產配置時,參考巴菲特將充滿轉機的日股納入布局視野,掌握日股的成長商機。
元大投信指出,日銀最新短觀調查顯示,日本大型製造業信心連三季揚升,創2022年3月以來新高,大型企業設備投資額增速也優於預估,為日股基本面的有力支撐。此外,日本11月OECD領先指標上揚至100.08,為主要成熟國家之冠,暗示2024年日本經濟將保持穩健成長態勢。
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日股基金,到11月底的規模為399億元,研究團隊持續看好日本製造業表現,預期大型龍頭企業扮演領銜經濟與股市成長的市場焦點,現階段著重布局關鍵半導體、工業自動化、製造業回流與金融等利基族群。產業以資訊科技股占28.6%最多,其次是工業股的19.8%。
國人熟悉的台股也持續是配置重心。元大投信指出,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全球半導體產業景氣明年第1季可望轉正,觀察台灣11月電子設備出口值年增31%,顯示半導體等電子設備產業已逐漸回溫。11月外資買超台股2,400億元,創史上單月新高,推升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單月上漲近9%,為近一年最佳表現。
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首創結合每月配息、年終配息及納入收益平準金機制,目前為規模最大的台股主動基金,到11月底的規模為438億元。基金以電子股占逾七成最多,其次是電機機械、紡織纖維股等;前五大持股為台積電、聯詠、聯電、聯發科、廣達。如果選擇新台幣月配息級別,半年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3.76%至5.27%。
【台北訊】近期來,全球股市和債市波動不定,但台灣基金市場卻逆勢上揚,創下新紀錄。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台灣基金總規模已達6.39兆元,年增長率達31%,其中元大投信以1.3兆元的規模,成為台灣唯一突破兆元大關的投信公司,增長幅度高達4,132億元,壓倒群雄。 元大投信的亮眼表現,主要受益於ETF和新基金的募集。今年以來,台股配息型ETF和美債ETF最受歡迎,累計吸金量大幅提升。復華投信的台股月配型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更是吸金逾千億元,為今年基金總規模增長貢獻重大。 此外,國泰投信以8,183億元的規模緊追元大投信,成長近4成;復華、永豐、統一投信等中型投信也表現出色,增幅均超越整體市場增速。這些投信公司的強勁成長,反映了市場對台灣及全球市場的信心。 對於未來市場展望,復華投信投研團隊表示,隨著聯準會結束升息循環,企業獲利成長動能提升,加上半導體產業邁入向上週期,預計2024年將迎來股債雙漲格局。群益、元大、中國信託及國泰等投信公司也看好台股及全球科技股走勢,並預計將吸引更多資金回流。 中信成長高股息ETF基金經理人張圭慧則提醒投資者,台股市場雖然持續走強,但投資者仍需謹慎看待,並留意市場修正機會。在適當的時機,投資者可以布局相關ETF部位,參與後市漲升行情。
【台股基金市場動態】近三年來,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成長迅猛,規模前五強的公司合計規模逼近3,000億元,市占率超過六成,幾乎主導整體台股基金市場。在市場對於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已有相當程度的共識之下,庫存變化將是影響各類股表現的主要變數。其中,半導體庫存水位已回到健康水準,市場預期景氣周期於明年將進入正向循環,可望推升以電子為主的台股大盤走勢。而投資人可透過主動式台股基金參與行情。 根據近三年來規模漲幅排行,台股基金前五大投信規模與績效表現依次為統一投信、野村投信、安聯投信、國泰投信、元大投信。其中,統一投信與野村投信表現居冠,皆達到87.9%的報酬表現。檢視近三年台股基金績效,截至18日止,近三年績效突破100%的台股基金共計有六檔,分別為統一奔騰、統一黑馬、國泰台灣高股息、野村鴻運、統一台灣動力、日盛MIT主流,其中,統一奔騰三年報酬達155%居冠。 統一投信表示,隨著近期美國聯準會鴿聲嘹亮,股市多頭行情確立,市場預期景氣周期於今年年底落底,明年產業還有數項利多,半導體產業於明年進入正向循環,可望推升以電子為主的台股大盤走勢。野村投信則表示,市場對聯準會升息近尾聲有相當程度共識,預期庫存變化將是主導各類股表現主要變數。看好AI、電力改革等長線趨勢股,及邊緣AI、矽光子,半導體、記憶體等具庫存回補以及科技創新等題材的類股。
法人表示,在市場對於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已有相當程度的共識之下,庫存變化將是影響各類股表現的主要變數,目前半導體庫存水位已回到健康水準,市場預期景氣周期於明年將進入正向循環,可望推升以電子為主的台股大盤走勢,投資人可透過主動式台股基金參與行情。
觀察台股基金前五大投信規模與績效表現,依據近三年來規模漲幅排行,依序為統一投信、野村投信、安聯投信、國泰投信、元大投信,檢視五大投信的團隊績效,由統一投信與野村投信表現居冠,皆達到87.9%的報酬表現。
而檢視近三年台股基金績效,截至18日止,近三年績效突破100%的台股基金共計有六檔,分別為統一奔騰、統一黑馬、國泰台灣高股息、野村鴻運、統一台灣動力、日盛MIT主流,其中,統一奔騰三年報酬達155%居冠,六檔基金績效達155%至102%之間。
統一投信表示,隨著近期美國聯準會鴿聲嘹亮,股市多頭行情確立,而目前半導體庫存水位已回到健康水準,市場預期景氣周期於今年年底落底,除了庫存調整結束的正向因素以外,明年產業還有數項利多,半導體產業於明年進入正向循環,可望推升以電子為主的台股大盤走勢。
野村投信表示,目前市場對聯準會升息近尾聲有相當程度共識,在整體經濟逐步復甦,市場目光將尋找高成長性產業,預期庫存變化將是主導各類股表現主要變數,例如,今年上半年電子下游表現優於電子上游,主因庫存去化較快,進入第4季,則由電子上游庫存落底帶動大盤行情;產業看好AI、電力改革等長線趨勢股,及邊緣AI、矽光子,半導體、記憶體等具庫存回補以及科技創新等題材的類股。
今年以來投信整體規模紛創新高,其中元大投信1.3兆元創歷史新 高,也是國內唯一單家投信規模破兆元者,增加4,132億元,居投信 之冠;國泰投信大幅成長近4成,以8,183億元緊追在後。其他中型投 信衝更快,以增幅來看,復華、永豐、統一投信成長幅度最多,總計 七家投信規模增幅優於整體規模的31%增速。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境內基金總規模在8月站上6兆元大關後緩步 震盪向上,11月因聯準會停止升息、美債殖利率自高檔回落,帶動股 債市大漲,規模增幅達6%,創下今年單月最大漲幅,復華、群益、 元大、野村等投信同期間漲幅更有逾8%。
今年ETF百花齊放及新基金募集,成推升規模創新高的大功臣,以 台股配息型ETF、美債ETF最吸金。累計今年來規模增長幅度超越整體 平均的投信業者共有七家,復華投信6月發行首檔台股月配型ETF─復 華台灣科技優息吸金逾千億元,帶動今年整體成長1,729億元、成長 65.2%拿下冠軍;永豐、統一各增加292億元、535億元,增幅各61% 、58%拿下二、三名;群益、元大、中國信託及國泰等四家新募集及 既有美債ETF齊發力,今年來規模增長都超過千億元,成長幅度皆優 於整體平均的31%。
復華投信投研團隊表示,FED結束升息循環、企業獲利成長動能提 升、半導體邁入向上週期,有利帶動2024股債雙漲格局,持續看好台 股及全球科技股走勢,各債市因通膨疑慮下降,也將吸引資金回流而 有表現空間,並挹注基金規模成長動能。
中信成長高股息ETF基金經理人張圭慧建議,台股氣氛謹慎樂觀, 但股市漲多須留意修正機會,若遇回檔時,可適時布局相關ETF部位 ,參與後市漲升行情。